毕淑敏作品范文

时间:2023-04-11 21:15: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淑敏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毕淑敏作品

篇1

长篇小说有:

2002年1月出版《红处方》;

2003年3月出版《血玲珑》;

2003年6月出版《拯救乳房》;

2003年10月出版《紫色人形》;

2004年9月出版《女工》;

2007年9月出版《鲜花手术》;

篇2

清风说其实他喜欢林徽因的文字。文雪说,羡慕顾漫和明晓溪,因为他们写出的故事有那么多的人在看。是啊,我们总是因为他们的美好,因为他们的优秀,而也幻想着自己的优秀。而最终的结局,却迟迟未来。

林徽因,只是曾经看过这么的一个名字,却不曾看过他的文字。而顾漫和明晓溪,他们的一些美句,自己也看了一些。明晓溪,其实是姐姐给自己推荐的,她说了很多关于明晓溪文字的美,她说,在众多作家中,她最喜欢的就是明晓溪,她为我推荐他的作品,说的《明若晓溪》《泡沫之夏》等。后来自己真的接触了她的作品的是看《旋风少女》的时候。看了文雪的文章后,我问自己,我,究竟哪个是自己的独爱?清风有着自己真心喜欢的林徽因,而自己,却找不到?韩寒?郭敬明?顾漫?廖一梅?安妮宝贝?张小娴?席慕蓉?好像都不是,对他们的文字,自己貌似未曾真的去了解过。或许自己是忠爱于毕淑敏老师的文字的吧?

对于毕淑敏老师的文字,总感觉,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她的文章,完全就是在叙述,最终,总结自己的感受,自己写作的风格,或许,受了她不少的影响吧?毕淑敏老师的文字,给人一种看到了自己身边故事的梦幻的感觉,他的文章,偶尔也呕心沥血,让人看到了社会实在存在着的某些我不想承认的现象。看毕淑敏老师的文章,总是要给自己很大的深思,要么就是给我很堕落的感觉,要么就是像被打了鸡血似的。又或许,是因为她是一个心理医生的原因吧,懂得在文章的深处,也透露着某些人的性格,从而,让我,不由地,想要在她的文章里面找自己的影子。

印象中,毕淑敏老师好像很爱好艺术,只是,却没有哪个简介里面说过,毕老师喜欢艺术。或许,只是我的错觉罢了!

或许喜欢毕淑敏老师文字里的朴实,或许喜欢她字里行间透露着现实社会的某些残酷。

篇3

在中国海洋大学逸夫科技馆多功能厅,当我和毕淑敏面对面地聊天时,才真正地感受到她的形象、气质和精神。胖乎乎、笑眯眯的毕淑敏,就像邻家热情的阿姨,而她的真正身份则是冷静的职业医生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左手握手术刀,右手握一管笔。我们就从她的人生阅历和文学创作谈起。

青春铭记在的雪域高原

每当风将息、雪将飘的夜晚,我会听到一个轻柔的女孩子的声音:“你知道这块祖国最高的土地,为什么叫阿里吗?”

“阿里的意思就是‘我的’、‘我们的’。”那女孩轻轻地回答。

毕淑敏在《阿里》一文中这样写道。

1969年,16岁的毕淑敏参军,是以特等甲级的身体状况被派往,面对雪域高原十余年。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已经深深地内化到血液中,沉淀在青春的年轮中,成为人生挖掘不尽的精神财富,为她的文学创作埋下了种子。后来,毕淑敏以文学化的语言描写这种感受:“每个人的历史,如同嗜血的蚂蟥,紧紧地叮咬着我们的皮肤,随着我们转战天下。”

回忆起人生往事, 53岁的毕淑敏已经风轻云淡,波澜不惊。但一个16岁的豆蔻年华的少女,从北京这样的一个大城市,初到空气稀薄的荒凉之地,那种体验是刻骨铭心的。

“我去时还是一个不满17岁的小丫头,我的家庭条件在那个年代算是很舒适的,这令我很有些娇生惯养的味道,也使我对即将面对的、边防线、缺氧状态、零下40度这些词汇丝毫没有概念。突然间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它极端的自然环境使我产生一种本能的震惊和恐惧。是一个令人容易产生幻觉的地方,我常常问自己,这是我吗?我怎么在这里?我的责任是什么?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这份悲壮猝不及防地给了我一种宇宙观。”

“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后来当医生的经历影响了我日后的写作风格。我之所以关注生命与死亡,原因始于我在阿里的冥想。正是那里的严酷使我开始思考起人生本质这样严肃的问题。”

谈起在最难忘的事情,她说是17岁生日那一天。17岁生日,是在藏北高原过的,战友们把水果罐头汁倾倒在茶褐色的刷牙缸里,彼此碰得山响,向她祝贺,对于每月只有一筒半罐头的她们来说,这是一场盛大的庆典。

而对她来说,最深刻的体验是面对死亡。当她背负武器、红十字箱、干粮、行军帐篷,徒步跋涉在无人区,攀越海拔六千多米高山时,“心脏仿佛随着急遽的呼吸而迸出胸膛”。

仰望头上顶峰云雾缭绕,俯视脚下渊薮深不可测,年轻的她第一次想到了死。

从军医到作家,偶然还是必然

1972年,毕淑敏去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在校成绩优异,院方要她留校,想把她培养成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如果真的留校了,她或许就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了,但是还会有今天几乎家喻户晓的女作家吗?人的命运也许决定于某种偶然,或者一念之间,但似乎又有某种必然。毕淑敏真心地感谢母校对她的厚爱与挽留,但她毅然回到阿里,一干就是5年,直到1980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做医务所长、主治医师。

毕淑敏的父亲是一位军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只是由于那一代人所处的环境,始终未能从事文学。一天,父亲突然对毕淑敏说:“我看你是可以写一点东西的。”父亲的话,仿佛具有某种神奇的魔力,把她心中最隐秘的、沉睡的东西唤醒。毕淑敏储备的藏北军旅生活经验,在父亲的鼓励下,在灵感的召唤下,喷薄而出,一周内就完成处女作《昆仑殇》。

这是1986年,她34岁。命运悄悄发生变化,谁能想到,以后的毕淑敏脱下穿了22年的白大褂,做起了专业作家。

当作家的毕淑敏同样是优秀的。她的小说《预约死亡》、《血玲珑》、《红处方》、《拯救》等,或者触及社会热点、或者关心特殊病人,但都有死亡的阴影,更有对生命凝重的思考。

毕淑敏说,医生的职业使她看惯了生命更迭,在的经历加强了这种感受:生命本身是特别复杂的过程,人类遭遇挑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生命。

毕淑敏说,不论是做医生,还是作家,传达的都是对生命的关爱。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毕淑敏1991年从北师大研究生毕业,拿到文学硕士学位。读书期间,她每天奔波在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像小儿郎一样。稍显尴尬的是,每次端着饭盆去打饭,人家都以为她是老师……校园里的毕淑敏还经常遇到拿着书本请她签名的学生。

从1998年起,正处在写作黄金时期的毕淑敏,放弃写作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攻读心理学博士课程,她说并非为了单纯的“充电”。做医生是从生理上认识人,文学主要是从人的社会性去探索,而读心理学,可以使她超越以往的作为一个个体的人的经验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并把握人的复杂性,这其中也包括认识和把握自己。医学、文学、心理学,毕淑敏在这三个不同层面上实现了对人的全面关怀。

“有了心理学背景再观照自己的文学创作,你认为自己的缺陷是什么?”面对我的提问,毕淑敏说:“我是做医生的,不可能有那种很瑰丽、奇异的想象力,缺少文学家恣肆的虚构。”她顿了一下,又说,“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攻读完博士学位的课程之后,毕淑敏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注册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今年她推出了大众心理学读物――《心灵7游戏》。毕淑敏透露,有导演要把它改编成话剧。

也许毕淑敏有医学、文学、心理学的知识背景,也许是她的知名度的带动,她的心理咨询机构颇有名气。毕淑敏爽快地说,研究人的命运,各种心理,有趣;接触形形的人,有意思。

新作《女工》关注社会下层的命运

毕淑敏刚刚推出的《女工》,非常火爆。《女工》的主人公浦小提是一个命运悲惨的下岗工人,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生育,默默地支持丈夫摆脱工人的身份,然而却被丈夫无情地抛弃。这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角色,我问毕淑敏怎么会想到写这样一个人物。

毕淑敏说她太熟悉那个年代女工的生活了,她们中的很多人,到了中年,忽然遭遇下岗的命运,为生活奔波,而她对她们有一种悲悯的情怀,促使她写这样一个文学形象。

浦小提的命运,是一代人命运和生活轨迹的缩影,那是一种被时代强加于自身的命运,自己无法主动选择。的确,很多东西是时代的烙印,摆脱不掉。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来讲,浦小提不圆满、不完美的结局,更具有艺术性,更令读者牵肠挂肚。这部小说,中央电视台想把它拍成电视连续剧,编剧在讨论浦小提这个人物形象时,每一次讨论都有不同的结局,很热烈。

毕淑敏一直在关注着我们在这个时代的精神苦难。比如《拯救》。毕淑敏说,乳腺癌在全世界是第一位的高发癌,由于女人的重要特征发生病变,使她们觉得自己不再是女人,其实,心理的打击比肉体还要严重。

篇4

趁现在手脚灵便,先去旅行,耳不聋眼不花之时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记得第一次看毕淑敏的作品是《紫色人形》,在一块旧油布的中央两个紧紧依偎在一起的淡紫色人形,见证了一对重度烧伤夫妇用生命作为誓言的爱情。之后,陆续拜读了毕淑敏的《血玲珑》、《拯救》,直到2012年,在东单三条协和礼堂,终于见到了这位普通得如同邻家阿姨般的著名女作家,那一次,她笔下人类和病毒殊死抗争的《花冠病毒》的故事让记者忍不住落了泪。如今,年过花甲的毕淑敏又推出了新书――《非洲三万里》,用一场期盼了半个世纪的旅行把真实的非洲展现在读者眼前。

从10岁剩60岁,跨越半个世纪终圆非洲梦

《非洲三万里》是62岁的毕淑敏乘坐蒸汽机车“非洲之傲”,从南非的开普敦一直走到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潜心闭关一年后写下的旅行心得。正如她在该书的序言中写到的那样,“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旅行。”去往这个全名叫“阿非利加洲”的地方,是毕淑敏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梦想,“我从10岁左右有这个想法,到60多岁才得以实现,这中间跨越了半个世纪。”为什么要去非洲,毕淑敏觉得喜欢一个地方不需要理由,“如果一定要找三个理由,那我尝试着回答:1,非洲是人类发源的地方。2.非洲有非常多有趣的自由自在的动物。3.非洲神秘古老的文化。”

在去非洲之前,毕淑敏对非洲的了解很有限。到了非洲之后,她有了不同的感受,“我之前觉得非洲的动物特e多,好像到处都是动物世界。(其实)除了特定的国家保护区外并没有那么多的动物。但是整体说来,非洲自然环境的保护还是非常良好的。当你去之后就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比如非洲历史上对于种种的过去事情的宽恕,以前就没有体会到,这次就深深体会到了。”毕淑敏讲述的很多非洲故事都离不开“宽恕”二字,例如她在南非最大的贫民窟索韦托实地考察,以惨死的黑人孩子海克特,皮特森的名字命名的纪念馆,却不会售卖他死亡时的照片,因为“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南非人民的宽容让毕淑敏感触颇深,“我在非洲看到这样的宽容产生了很大的震撼,因为我们要时刻牢记的不是仇恨,而是宽恕。”

毕淑敏曾经说过,“旅行有层次的不同,有点像我们到海边,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这次的非洲之行她究竟得到了什么7毕淑敏的回答很幽默:“算是在齐胸深的水里得了几条带鱼吧。”

下一个目标是南极,想越自己耳不聋曝不花时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在《非洲三万里卜书中,毕淑敏写到了一位“非洲之做”列车上最老的乘客――87岁的史密斯先生。如果只是数护照上的印记,他已经到过113个国家。在他看来算是真正到过的国家,大约有90个。这些年,毕淑敏也走了很多地方,“我大概走了70个国家吧,实在是不太多。而且走过的地方越多,就发现自己所知更少。”而她的下一个目标则是神秘的极地一南极。“我确实在做南极之旅的准备,还在看很多书,充满了一种欣喜的期盼之情。”毕淑敏去南极并不是为了探险,“我去极地,不是去参加行走极地那么高端勇敢的事业,我只是想做一个一般的旅行者去极地看一下,所以和真正的极地探险者还是距离很远的。”谈起旅行的意义,毕淑敏表示:“我可以去看这个世界,去看美丽壮观的自然界的风景,我可以去看各种各样的人,我可以去看世界上到达鼎盛时期的文化遗址,所有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纪念,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旅行最大的意义。”在毕淑敏看来,行走不一定要去远处,“从广义上来说,行走就是去看这个世界上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到达的地方,在那里寻找一种更深刻的体验。行走不一定非要去远处,在近处也可以行走,我们也可以从大自然那里得到很多启示。”

比起“旅行”一词,毕淑敏更喜欢“旅游”。“‘游’是水字边,在水里面游的时候是比较轻松的,没有阻力,会i自然有一个真实的亲切的接触。我希望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到处走动的时候,有一种在水里游动的感觉。我想趁着自己耳不聋眼不花之时,多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和大家分我的印象。”

互联网为我的写作带来了很多变化,更加激励一个孤独写作人的勇气和坚定

篇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的激烈,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在知识的象牙塔,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倾向,对他人缺乏信任,幸福感偏低,因为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原因轻视生命的悲剧事件屡屡发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不得不引起学校、家庭和教育工作者关于生命教育的深度思考。

一、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思想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在《生命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境界的提升,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不断追求,生命教育开始在辽宁和上海等地兴起并逐渐辐射全国。2012年5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推出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指出,生命教育是直面生命和人生死问题的教育,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理解生命的意义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的生存、健康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减轻、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这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最高追求。

对大学生实行积极的生命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共同的努力。目前很多高校开始加大生命教育的重视力度,例如很多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开设相关的生命教育课程和生命实践教育。而除了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努力,大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也极为重要。大学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生命教育不是识记性的知识,它不像数学公式或语文课文需要靠练习或者背诵来学习,它是一种触动、感受型教育,更多的需要亲身的体验和经历,才能获得深层次的感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文学欣赏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文学作品中饱含的生命教育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学的认识属性和审美属性决定了它在欣赏知、情、意、信诸心理要素互相作用和思想矛盾运动转化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1]。相较于专业课程的影响,文学作品让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可以渗透到情感和知识的层面,影响也更为深刻。2010年,有研究者认为“通过电影和文学作品的欣赏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之所有有效,关键在于遵循了生命知识的学习规律”[2]。

二、毕淑敏小说中生命主题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毕淑敏作为当代文坛颇具实力和个性的女作家,其作品中饱含着浓厚的对生命无私的诠释和热爱,充满着对生命的追求、礼赞及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这种对生命的坚持、尊重和关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玄幻、穿越、言情小说冲击文坛,毕淑敏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创作主题无疑成为当代文坛的一股清泉,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1.生命礼赞

毕淑敏作为当代文坛具有特殊经历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更贴近生命,人物、故事更具有生命气息,读她的作品就像故事就真切的发生在我们周围一样。从早期的《昆仑殇》、《阿里》到后来的《生生不已》、《血玲珑》、《红处方》等作品充满着浓浓的对生命的尊重、追求和热爱。《生生不已》中甜甜患脑瘤死亡,作者对甜甜母亲乔先竹孕育孩子过程的详细描述,向我们传达了生命的传承这一主题。长篇小说《红处方》中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美丽、温柔、善良,被病人庄羽陷害染上毒瘾,必须切除主管人的痛苦和快乐的大脑中枢“蓝斑”,热爱生命的她不愿意失去对生命真实的感觉,不得不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在《雪山上的少女》中她说“我在这一瞬痛下决心,从此一生努力,珍爱生命。”[3]。小说《屋脊上的女孩》中阿里女兵在极度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活,她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和技术,自己织毛衣、制作花生糖,与严酷的大自然进行斗争,展示了崇高的生命力和人格魅力。这对没有经历过苦难生活和挫折的95后的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起着教育、引导作用,使他们在阅读作品之余思考生命的可贵。

2.超越死亡的生命关怀意识

在表达生命关怀意识过程中,毕淑敏的作品从来没有离开过死亡主题,通过对死亡的描述,表达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毕淑敏曾经说过:人的生存是一个向着死亡的存在,知道有一个大限,人才会去思索这个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小说《教授的戒指》中,“神医”陶教授用一枚具有微型人体生物电流传感器的戒指来为病人诊病,通过对癌症、心肌梗塞等不同病痛的真切感受,为病人治疗。陶教授死后,他的学生才领悟了他的大爱和奉献精神。《昆仑殇》中参谋郑伟良、号长李铁、女兵肖玉莲等人的死表达了作者悲天悯人的生命情怀,也引起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小说《源头朗》中的苦孩子火石,妈妈跑了、爸爸摔死了、爷爷卖血让他上学,有机会进城的火石并不希望自己的贫穷成为被人怜悯的对象。在城里,头上的虮子、身上的虱子、甚至是引以自豪的家乡让他与城市格格不入,当夏导再一次为了节目效果让他说土话时,他大吼:“你就想让我说家乡土话,想让我出丑,我偏不!我说的话,从匣子里放出去,我妈妈也能听见,我就要读得棒棒的,让人家知道我火石是好样的!”15岁孩子对生命尊严的坚持,不得不引起读者的震撼和思考。

毕淑敏曾经说过“一个作家写一部小说一定有原因,对我来说由于年轻时候的经历便一直对人有兴趣,充满着探索自我的愿望。我特别想传播‘死亡是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段’这样一个积极的心理学观点,希望我自己的文字对所有面对病魔承受心理压力的读者有所帮助”。在她看来,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经历的最后人生历程,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目标的虚度生命。正如她曾经说的那样,人生本没有什么意义,人生的意义便在于我们要努力赋予它的意义。生命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不仅要教会他们珍爱生命,更要启发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规划自己的人生,创造自我生命的价值。同时,学会关心、关爱他人,尊重、关注、热爱他人的生命。

三、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深远影响

篇6

一直喜欢毕淑敏的文字,简单而深刻,或许是她的经历造就的文风吧。

她也是医学生,和我们相似,与其说读恰到好处的幸福,不如说是读毕淑敏有感,这本书里有她的许多作品,都是那么深刻而又有哲理。她喜欢讨论幸福,真诚,善良,平静这些真善美的话题,同时又会对一些假恶丑进行批判,我喜欢这样的作家。

回到书里所说的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他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的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

幸福感曾经是一个社会话题,关于幸福感的大讨论,曾经引起了不小的社会轰动效应,大家忙于奔波,为了生存而慢慢毁灭,早已忘记了幸福的感觉,"我姓曾"不是闹剧,而是悲剧。在一般人的定义里,幸福的标准往往是票子,房子,车子,位子,然而我们心灵深处需要的真正的幸福就已经被遗忘了。我们的心灵不再富足,甚至有些枯竭,所以许多人开始喝鸡汤,然而心灵鸡汤是没有营养的,他会给你带来短暂的感悟,为什么说是短暂的呢?因为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的脑容量已经不能给他们留下存在的空间了,周围的乱七八糟的事物已经占据了太多的思想空间了。人的精力只有4,就是你只能最多同时做好4件事,不是4K,不是4G,也不是4M,而是4.我们最好一心一意的做一件事情,这样会有最好的效率和效果。

既然鸡汤无法救赎我们的心灵,是时候提醒幸福了。幸福挺坏,挺调皮的,来的时候不打招呼,走了又让人怅然若失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幸福来临的时候-------提醒它。

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身体不再健康时,那些最勇敢的人依然可以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的心也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可以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幸福是需要被提醒的,提醒了,才会更珍惜。

这就是我想向大家推荐毕淑敏散文的原因吧,她的文字让人不自觉地安静,想看懂她写的文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是,要洗去浮躁,静静的想,静静的看,然后慢慢变成一个安静的人。

篇7

她身份卑微,却不安于现状,有着别样的梦想和追求。她出身并不高贵,也没读过多少书,但她在儿子面前做任何事情都不忘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为的是让儿子在自己的熏陶下成长为有出息的人。当儿子说她不诚实而不愿理她时,陶影心中一直信奉的东西受到了致命的打击,这更让她决心要为此事讨一个说法,要为自己在儿子心中的形象“除污”。

她孤身作战,仍不惧困难。在公园门口,红衣青年蓄意指责她是故意逃票,群众不是施以援手,而是“哄笑”。为了孩子,本想补票的她意识到这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和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回到家中,丈夫说像这等鸡毛蒜皮的小事,人家报社是不会管的,又加之陶影的文化水平不高,写出来的稿子也会被当做废纸。厂子里的“作家”也认为她文章写得太没文采,不生动。几盆冷水,希望就像肥皂泡一样越来越渺茫。殊不知,人越是绝望越会奋起抗争。陶影的那一份执拗在心中升腾、燃烧。灯光下,我们看到了她认真的身影;邮局里,我们看到了她郑重的一投;挂历上,我们看到了她漫长的等待……从此,看报纸、听广播成了她每天必修的功课。哪怕维权的路上只有我一人,为了儿子,我也一定要决然前行,这就是陶影。

她虽非白领,却注重细节。虽说“一厘米”只是一段微不足道的高度,虽说一张门票也只是五元钱的事情,但她看到的是一个人的自尊,看到的是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看到的是孩子的未来。是呀,就这“一厘米”,孩子惊慌地认为妈妈不诚实了;就这一张门票,孩子认为妈妈有坏心眼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孩子已经陷入恐惧,不再愿意量身高了。足见,这“一厘米”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作为母亲,她准确地感知到了这一情况,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播种下好的行为,才能收获好的习惯;只有播种好的习惯,才能收获好的性格;只有播种好的性格,才能收获好的命运。所以,哪怕再小的细节,也要追究到底。这就是陶影,一个伟大的母亲。

她虽受伤害,却很善良。身为普通工人,家境并不宽裕,得了门票想带孩子开开眼界,谁曾想,却被诬为恶意逃票,可恨!在公共汽车上,孩子明明不足1.1米,而到了老奶奶的体重秤上,却足足长了“一厘米”,原是不知情的老奶奶好心办了坏事,可气;在公园受了众人的取笑,回到家中,回答自己的却是丈夫的鼾声,可恼!虽则这样,她没有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而是让公园的负责人郑重地向孩子说明:妈妈没有错。仅此而已,实在可敬!这就是一个母亲。

生活是个万花筒,看似复杂其实却很简单;事情原本很小,看似微不足道却震撼人心。无须矫揉造作,无须长篇大论,只要拥有善良、智慧与勇气,你就是最美的人。

篇8

一、选好典型细节

细节是展示文章主旨思想、灵魂的关键处,所以一定要选好。如《孔乙己》中的肖像描写: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杂伤痕,一部乱莲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这一段抓住的是“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是“又脏又破”,表现了他的穷困潦倒,突出了孔乙己的迂腐、麻木的特点。

二、调动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事物

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细致的观察。如下面一段写花的文字:

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花园里。迷蒙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黯淡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正散发出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啊!还有一朵正含苞欲放,会不会开呢?我观察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悄悄地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花瓣一片片地舒展开采。那一片片花辨像是水晶雕成的,连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

作者对昙花作了详尽的描写,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写得细腻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三、精心锤炼词语

细节描写中,要选择恰当的词语,精心锤炼,做到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如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就用得非常恰当:

①他轻手轻脚地拉开门,眯着眼,透过门缝看我做什么。

②一阵风扫来。

③树上叶子飘了一地,一片叶子在雨中打了个漩涡落在地上。

四、巧妙运用修辞

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如朱自清的《春》中对春雨的描写:

像牛毛,像花针,像雨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又如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

母亲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色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

五、变换不同角度,从多个层面来写细节

对同一细节,可以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来考虑。

如,还是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上例是从母亲的眼神这一角度来写的,我们还可以变换角度,从“我”的角度来写:

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成为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幅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我们还可以运用联想来写细节。如还是写母亲端详孩子睡觉,可以联想史铁生、屠格涅夫、毕淑敏等人的作品来写,如:

我微微睁睁眼,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她就那么站着,手里抱着毛毯,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里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变换不同角度还可以通过环境来写细节。因为人物活动、情节的展开必然是在一定环境下,必要时的环境描写,也是细节。如:

篇9

【关键词】家庭教育;比较;诚信;意识

..作为医生兼作家的毕淑敏的新作《一厘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妈妈带儿子小也去公园,在车上,为了兑现曾答应过儿子下次为他购票的承诺,母亲陶隐为还差一厘米到购票高度的儿子购了车票。因为公园门口的尺度,工作人员非要还差一厘米才够买票高度的儿子购票入园,母亲的辩解说明被误会是逃票。这在许多关注那些天下大事的人的眼里,这的确是一件很小很小的小事。可这在一位母亲来看,该购票就购票,不该购票就坚决不能购票,决不能含糊。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在为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

读着毕淑敏的《一厘米》,不禁让人想起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曾子杀彘》的故事来。

故事说,曾子的妻子上街赶集时,儿子哭着要跟着去,妈妈就哄儿子说:“你回去吧,一会妈妈回家给你杀猪煮肉吃。”妻子从街上回来时,正见曾子要去杀猪,妻子急忙阻止丈夫说:“我只是哄哄孩子的。”曾子却认真地说:“不能与孩子戏言的。孩子还不懂事,正待父母的教育呢。现在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习骗人呀。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了。这样是不能教育好孩子的。”于是去杀猪煮肉给儿子吃。

不难看出,《一厘米》与《曾子杀彘》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也罢,教师也罢……

然而两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陶影与曾子,却有着诸多的不同。

公共汽车上,虽然儿子的个头还要差一厘米才够买票,但为了兑现“你上次说我下次坐车就可以买票了”的诺言,陶影不惜花冤枉钱为儿子小也买了张车票,这与曾子因妻子为儿子许下了“回家给你杀猪”的诺言而为儿子杀猪是同出一辙的。不过,陶影只是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烙煎饼的普通工人,而曾子却是古圣人孔子的七十二得意门生中的皎皎者之一。这一区别,便引出了以下一个不同点。

陶影执意要为儿子小也买票的情节里,毕淑敏在小说《一厘米》中有这么一段话:“她的出身并不高贵,也没读过许多书。她喜欢温文尔雅,竭力要给儿子留下这种印象,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她感觉自身高贵起来。”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视到中国当代很多父母的共同心态,那就是自身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多读书,没有上大学,也即没有使自己“高贵”起来,便把这样的光耀全心全意地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了。如果说,这样的心理有些出于父母的虚荣与自私的话,而小说里“两毛钱就能买到尊严,只发生在人的童年。没有一个妈妈能够拒绝为孩子提供快乐。”这段话则坦露出了无时无地不存在的博大的母爱。而曾子为儿子杀猪,其根本出发点还在于以孔夫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教诲来作为做人的准绳的。可见,陶影的行为的初衷是母爱的情感所至,而曾子的行为则出于道德品质修养的需要。

《一厘米》的故事中,陶影与他人不断产生冲突,先是汽车售票员的不该为小也买票与陶影执意要给小也买票的冲突,其次是与“红衣青年”认为应该为小也买票与陶影认为不应该为小也买票的冲突,再次是“老奶奶”善意拨高量尺与陶影需要真正标准的量尺的冲突,然后是儿子断定妈妈逃票与陶影决意要澄清事实的冲突。与陶影形成冲突的这一系列对立一面,没有一个是恶意而为之的,最后,在陶影的努力下,都释解于公园领导的上门赔礼中了。而曾子之妻对孩子的欺骗是有意而为之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曾子批评她说:“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乃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因而《一厘米》的故事给我们的告诫是比《曾子杀彘》更深一层的:孩子的心灵纯洁如秋水,我们不但不能有意地伤害他们,也不能因不禁意的粗心、失误等而使之变得浑浊起来。在孩子面前,大人的言行举动,无一不做着孩子的示范。把陶影塑造成为一个普通女工,这使此人物形象具有了更广泛的典型意义――普通女工尚能从自发到自觉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而我们的知识分子呢?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呢……如此,作品的主题就更有深度与广度了。

在“一厘米”的事件中,经过了“红衣青年”用国际米尺来断定陶影逃票,“老奶奶”量尺善意的拨高,小也“你撒谎!你骗人!”的斥责后,陶影逐渐理性起来,把先前因母亲情感的需要而向孩子兑现承诺,上升到了因孩子品质培养的需要而要求向孩子澄清事实的高度,所以,当儿子也误以为自己逃票时,她毅然拉起儿子,放弃了对公园的游览,当用自家的皮尺量出了儿子差一厘米才够买票高度时,她毅然想到了利用报纸申诉被误解的委屈,当公园书记与主任来到陶影家,要用钱与游览券作为赔偿时,陶影拒绝了,竟能说出“世上有的东西是能赔的,有的东西是不能赔的”这样深刻的话来,并且要两位公园领导“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孩子,妈妈没有错!”这些都不但体现了文学作品在曲折的情节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更体现了文学作品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思想情感变化发展历程的特点。《曾子杀彘》故事中因情节单一,曾子形象则是固定刻板,一成不变的。因此,《一厘米》故事虽短,而陶影这个人物形象因贴近生活而真实,因感情充沛而鲜活,因个性突出而丰满,这不得不归功于作者让人叹服的艺术创作能力。

篇10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毕淑敏文集》8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女心理师》等。曾获昆仑文学奖、当代文学奖、文艺奖,庄重文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市庆祝建国40周年文学作品奖、北京市庆祝建国45周年文学作品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各种奖项。

社会在发展,婚姻双方越来越强调自己在家庭中的独立地位。恋爱中的男女把对方加以神秘的美化,包涵较多;结婚后,双方都松了一口气,个性伸张,差异充分暴露出来,争吵就在所难免。

原因来自几个方面。

第一,个性与成长经历不同。夫妻关系里的个体,首先是“你”和“我”,然后才是“夫”和“妻”。这就决定了人们在考虑问题时,会先从自身思维惯性出发。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假设这世界上真有两个思维方式和个性完全相同的男女结成了夫妻,你起床他也起床,然后两个人讲述一模一样的梦境,穿起同样颜色的衣服……倒是不会吵架,但这不仅无趣,简直就是恐怖!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们在寻觅伴侣时,会搜寻那些与自己有很多基本相似点的对象,但随着了解逐步增多,也会剔除那些与自己相似程度过高的个体。

第二,对婚姻的期许与理解不同。有人期待情感交流多一些,有人则觉得结婚就是过日子,浪漫应该向柴米油盐举手投降。由于对婚姻的期望值不同,在同一个屋檐下开始耳鬓厮磨后,夫妻双方会因诸多杂事和细节产生摩擦。更不消说那些可能触及个体较深层次的差异,更是成了敏感的“雷区”,一经碰撞,就会引发双方剧烈争执。双方如果没有良好的沟通,很可能会酿成经久不息的纷争。

第三,无视沟通方式和欠缺讲话艺术。有人以为这是小问题,觉得在自己家里,不用讲方式方法,不必掂量轻重缓急,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随心所欲地唠唠叨叨……要知道,这些都是如同盐酸一样的强腐蚀剂,长久下去,很可能会让婚姻演化到崩溃和破裂的边缘。

反观那些关系良好的夫妻,不是不存在争吵,而是在争吵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差异。

首先,从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入手,明了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每个人对婚姻的认识,都是从父母处学来,都打着深深的“原生家庭”烙印。可惜没有课堂专门传授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老师会为你梳理这些日积月累固定在你头脑中的看法。整理这些继承来的经验教训,找到其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建立自己的婚姻观和家庭规则,这是消弭争吵的一块必要基石。

其次,开诚布公地讨论彼此对人生的目标和对婚姻的期待。很多时候,人们的压力都来自于目标不明确。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夫妻因认识差异发生争吵并不可怕。在良性发展的家庭中,争吵甚至是一种特殊沟通方式。当然,我们要学会比争吵更好的交流手段,促膝谈心后,夫妻往往会发现差异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大家都会同意:婚姻绝不是简单的“一起过日子”,还包含着许多更深层次的心理契合,比如支持、信任、爱与包容。这些高层次的情感源自夫妻双方对彼此共同点的赞成和欣赏,在共同的合作与行动中加深默契。面对差异时,不耐烦、惶恐或是退缩都是正常现象。但要想良好地解决差异,合作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