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以鄙远范文

时间:2023-03-19 11:0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越国以鄙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法律移植;本土化;国情

一、法律移植概述及其必要性

法律移植,是指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它所表达的基本意思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的法律(包括法律概念、技术、规范、原则、制度和法律观念等),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所用。

谈及法律移植过程中的问题和本土化问题,,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我国到底需不需要法律移植。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社会发展和法的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法律移植的必要性。虽然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了较快较好的发展,相应的,法律也发展的比较快,比较全面,但是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我国已加入了世贸组织,也逐渐走上了大国强国的道路,与他国的外贸往来也越来越多,也就决定了我国法律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

第二,出于节省资源和及时适应当前的国情需要考虑。一个国家从着手起草到制定、实施一部法律,可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投入极大地财力物力,并且在此之前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资料收集与民意的采集等一些列准备工作。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一部法律的订立周期太长,制定出来的法律未必就能够适应当时的国情,正如“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这部法律的作用和价值也就大打折扣。而选择跟本国法律需要和其他各方面情况相适应的外国法律,再根据本国的国情和具体情况进行整合、调整、同化后直接适用于本国,就会节省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大大的缩短了周期,及时的适应和解决了当前的国情需要。

二、法律移植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法律移植于国于民都是有益的,我国开始法律移植的时间比较早,但是还需要注意一下的问题:

第一,切忌盲目性。近年来我国尤其是在学术界,流行着一种盲目崇尚国外法制的思潮。很多学者只看到外国的法律制度在本土取得的良好的效果,而不对其所在的本土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就一味的宣扬外国的法律制度有多好,也一味的宣扬我国应该借鉴和引入外国的法律制度。在他们看来,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的圆,体现在学术著作中,就是在写作时套用一个模式:先是发现目前国内的法律制度的缺陷,接着就是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再就是介绍和大力宣扬外国的法律制度有多好,最后得出结论就是我国应该借鉴和引入外国的法律制度。法律移植固然有其不可超越的优点,发达国家的某些法律及其制度的确有其过人之处,但是毕竟那是别国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制定的,别人的东西不一定就适合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关于法律移植,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层做过精辟论述:“为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的;所以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孟德斯鸠在作出论断时所依据的条件(“气候、宗教、法律、施政的准则、先例、风俗、习惯”)等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全球信息及学说充分交流的今天,法律移植已成为可能并已成为本国法律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法律的移植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你不可能像是使用自家东西一样顺手拈来,必须防止盲目性的照抄照搬。而且,既然你已经发现了本国法律制度的缺点,也对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分析,何不针对本国的国情,再提出一套适合于本国的解决措施呢?

第二,本土化。法律移植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的适用于本国,促进本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法律移植必须要注意的就是本土化问题。如果移植来的他国的法律制度不适用于本国的国情、政治、经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深深扎根于本土,不但不能达到其本来的目的,反而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得不偿失。法律移植过来之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本土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系统的分析。一个外来的法律制度,移植到本国之后,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其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分析制度本身所包含的各个方面是否符合我国现在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

2、“去伪存真”。此处所谓“去伪存真”,不是说移植来的制度本身存在问题,而是要在对移植来的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之后,把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留下来,而把不符合我国国情的部分剔除。

3、矫正。移植来的法律制度终究不是自己的东西,因此,不可能说这个制度中的某些经过我们“去伪存真”之后留下来的部分就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还需要我们对某些地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就连花木的嫁接,经过嫁接之后还需要精心的矫正,更何况是作为国家意志、深刻影响国家发展的法律制度。

4、整理和编纂。经过了前面几个阶段,移植来的法律制度已经不是它当初的面目,也已经不成体系,因此,还需要对其进行精心的整理和编纂成篇,使其真正的成为我国法律的一部分。

法律移植作为我国法制现代化的一个主要方面,要使其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好移植之后的本土化工作。相信我国今后的法制现代化进程将大大提高,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将取得良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法律出版社,1997

[2]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3]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中国法学,2002(3)

[4]李彦彬.关于法律移植问翅的在再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2005(5)

[5]苏力.这里没有不动产一法伸移植问题的理论梳理、法律适用,2005(8)

[6]冯玉军.西法东渐与学术自觉中国移植外国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甘肃社会科学2008(3)

[7]周骨,黄金兰.《法律移植问理三议》读书,2004(11)

[8]孟德斯鸠,张雁深译.论法德精神[M],商务出版社,1982

篇2

1.名词,恩惠,仁爱。例句:古之遗爱也。(《左传》)

2.动词。(1)给人恩惠。例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喜爱。例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3)怜惜,同情。例句: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

(4)吝惜,舍不得。例句: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

(5)通“”,隐蔽,躲藏。例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

3.形容词,吝啬。例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

1.形容词。(1)安全,平安。例句:谢庄遂安。(《冯婉贞》)

(2)安稳。例句: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安定,舒适。例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

2.动词。(1)安身。例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安置。例句: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3)抚慰,安抚。例句: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4)使……安定。例句: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5)安心。例句: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琵琶行》(并序)]

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例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读音一:bèi

1.名词,被子。例句: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训俭示康》)

2.动词。(1)覆盖。例句: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2)遭受。例句: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论积贮疏》)

3.介词,表示被动。例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读音二:pī,通“披”。

1.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例句: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2.披散。例句: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1.动词。(1)背向,背着。例句: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淮阴侯列传》)

(2)违背,背叛。例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3)加倍。例句: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2.数词,一倍。例句: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谋攻》)

3.量词,照原数加一次。例句: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治平篇》)

1.名词。(1)草木的根。例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2)根源,基础。例句: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3)本业,常代指农业。例句:今殴民而归之农田,皆著于本。(《论积贮疏》)

(4)书本,稿本,版本。例句: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2.量词。例句: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活板》)

3.动词,推源,考察。例句: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1.名词,边界,边远的地方。例句: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动词。(1)以……为边界(边邑)。例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2)轻视,瞧不起。例句:孔子鄙其小器。(《训俭示康》)

3.形容词,鄙陋,见识浅,庸俗。例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1.名词。(1)兵器。例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

(2)士兵。例句:未几,敌兵果舁炮至。(《冯婉贞》)

(3)军队。例句: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4)战争。例句: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

篇3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在高中文言文课堂中,很多教师陷入了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首先,文言文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师在教学中更强调文言文字词的讲解和句子的翻译,课堂模式基本为教师先为学生讲解重点字词,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翻译课文,最后总结文章写作技巧这种“标准模式”。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十分单一,教师讲解、学生重复,很少出现交流与对话的环节。

其次,文言文教学应试性较强。值得深思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对一些语法进行过分的强调,这些缺乏实用性而且繁琐难懂的知识点更加剧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畏惧和反感。诚然,这种方式能够较快地提高学生对于文言字词的理解力,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的文言文情感培养。除此以外文言文考试试卷中以记忆性的试题为主,对于阅读的整体感知或者是情感理解的试题基本上没有。这样产生的后果是学生对于文言文并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文言文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

二.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1、加强学生文言文的重要程度。对于高中的学生,我们已经不能强迫性地要求他们应该学什么而不应该学什么了。他们之所以不喜欢学习文言文,是因为感觉文言文难学且实用性不大。所以在学习文言文之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一言蔽之,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且不说这“祖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应包含祖国古代的语言文字,仅从现代语文的学习来看,文言文教育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2、努力营造出开放的教学环境。根据教学条件灵活安排,教学的场所并不限于室内,教师可以偶尔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鼓励学生调动全部感官,去观察“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去倾听“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去感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去验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通过感同身受的体会,很容易与古人达到思想的一致性,培养出开阔的胸怀。

3、选好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想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选好突破口。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中,“夫晋,何厌之有”句,老师只要扣住“疑问句”的特征,找出“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提示“厌”是个通假字,学生结合前后语句内容,就能很好地翻译这句话了。但学生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往往不能准确理解,或理解时出现很大偏差。这时教师要做相应的提示和指导:实词“越、鄙、远、亡、陪、厚、薄”的语境义中有一词多义、有活用的不同、有通假;虚词“以、其、焉、之、也”还有同一个“以”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句式上有判断句,还有反诘句。结合工具书,调动知识积累,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学生基本也能自主解决疑难。对于学生很容易理解的词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或通过合作的手段来解决。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文章的讲解,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眼界,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消除了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促进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4、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带有明显的声音美,从语言特色来看,有的音韵协调,有的气势磅礴,有的整散结合,有的娟秀优美,不一而足。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挖掘文言文语言特色,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包括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语气、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言文要表达的内容,从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理解。

篇4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属于先秦历史散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课文的部分注释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些注释的一点肤浅看法。

这个单元由四篇课文组成,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第三段有一处注释值得商榷。原文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课文对“焉用亡郑以陪邻?”是这样注释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这儿把“用”注释为“介词,表原因”,我认为表原因这种说法欠合理。“用”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使用、采用。《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用李斯谋。”2.任用。《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用之。”3.用处,作用。《韩非子・五蠹》:“赏其功,必禁无用。”《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4.资财。《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5.介词。因为,由于。《史记・李广传》:“广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6.介词。以。《史记・匈奴列传》:“用其姊妻之。”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用”的常见用法可以分为三类,作动词,名词和介词,而作介词表原因的时候作“因为、由于”讲。所以,我认为这儿的“用”应该注释为“介词,用”,和后面的“亡郑”组成介宾结构。那么“焉用亡郑以陪邻?”就可以注释为“为什么用灭亡郑国这件事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这样理解文章就顺畅得多。

《勾践灭吴》第三段讲述了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文中这样说:“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在这几句话中,课文对“政”是这样注释的:“政,通‘征’,指徭役赋税”。我认为此处的“政”应当是“徭役”(古时候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的劳动),而不应包括“赋税”。因为课文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既然十年都不向国人收取赋税了,那么嫡子为国事而死,免除三年的赋税就没什么意义了。就是说,嫡子死于国事,政府在三年中不再征调他的家人去服劳役。这样解释,上下文就没有矛盾并且十分顺畅。另外,“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这句话中,课文把“贫病者”注释为“贫苦和重病的人”,我认为此处的“病”应是“困窘不堪”的意思而不是“患重病的人”,“贫病者”应注释为“贫苦不堪的人”。“病”的几种常见用法为:1.病,生病。《孟子・滕文公上》:“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2.精疲力尽。《韩非子・初见秦》:“士民疲病于内,霸王之名不成。”3.毛病、弊病。《新唐书・杜希全传》:“献体要八章,砭切政病。”4.担心、忧虑。《论语・卫灵公》:“君子病无能焉,无病人之不己知也。”5.困窘不堪。《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这儿的“病”如果理解成“困窘不堪”就不会和上文的“疾疹”(患病的人)相重复了。

《触龙说赵太后》第三段有一处说:“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课文把“持其踵为之泣”注释为“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我认为这样注释不合理,哪有母亲送女儿时握着她的脚后跟不让她走的呢?同时,赵威后贵为太后,长幼君臣尊卑的等级关系似乎也决定了她不可能抱持自己女儿的脚后跟。所以“持”应为“止”,“持其踵”应为“使其踵止”,意为不想离开她。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持,制止意”,“持其踵”是说母亲拉着女儿,女儿不能举步。另外,课文中还说“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高中语文课本对“必勿使反”的原因注释为:“一定不要让她回来。古代诸侯之女出嫁别国,只有遭到休弃,或所嫁之国灭亡时,才能回娘家。我认为“必勿使反”的“反”,只能理解为“被弃回娘家”、“遭到休弃”,不能理解为“回来”“回娘家”。古代的婚俗,女儿出嫁可以归宁父母。《诗经・周南・葛覃》:“归宁父母。”毛传曰:“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后汉书・列女传・刘长卿妻》:“妻防远嫌疑,不肯归宁。”明代的民间风俗是“娶妇三日归宁”。女子出嫁后被弃回娘家称“反”、称“来归”,《谷梁传・隐公二年》:“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晋范宁注:“嫁而曰归,明外属也。反曰来归,明从外至。反谓为夫家所遣。”女儿出嫁,赵太后也许难受流泪,但她决不会为此作生离死别、泣涕涟涟状,她深深担心的是女儿被弃回来,“必勿使反”。乃是为了女儿生儿育女,“有子孙相继为王”。“反”前的一个“使”字就决定了这“反”是女儿身不由己的行为,赵太后对此也只有祈祷的份儿,可见“反”即“来归”、“被弃”的同义语。

黎勇,教师,现居湖北荆门。

篇5

关键词:委婉;层次;衔接;转折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026-01

《烛之武退秦师》作为《左传》的经典文本,烛之武智退秦师的说辞是其赏析重点。这段说辞的特点主要为“委婉”、“层折”,其中“委婉”是说辞总的特点,而“层折”侧重于其结构特点。层,为层次之意,折,指句与句的衔接与转折。“层折”之美,既要懂得烛之武游说的层次,同时要品味各层次之间衔接与转折的特点。

一、游说的五个层次

我们可以把烛之武的说辞分成五个层次,第一句为第一层;第二、三、四句为第二层;第五句为第三层;第六、七、八句为第四层;第九句为第五层。

第一句“秦、晋围郑”,先说秦再说晋,目的在于恭维秦伯,抬高秦国的实力以示郑国之弱小,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暗示郑国命运皆掌握在秦国手里。这是游说的第一层次。

接着“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这是一种假设,语句委婉,但是与现实对比,反而意图非常明显。其意为假若亡郑对秦伯有好处,我烛之武是不会打扰你秦伯的。很遗憾,这是一个“假设”,因为现在我就站在你面前,正在打扰你,那暗含的意思就是亡郑不会给你秦伯带来好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这点明了一个客观事实――地理位置。紧接着”亡郑以陪邻”则“邻之厚,君之薄也。”运用对比手法点明了秦国灭掉郑国后,则晋厚秦薄。“邻厚”、“君薄”为并列分句,对比明显,利害得失立见分晓。因此,烛之武从事实说话,晓之以害,其实已经动摇了秦伯的心,这是游说的第二个层次。

接下来烛之武渐渐转入自己的真实意图,即说服秦伯放掉郑国。“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前者说灭郑于秦“无益”,现在说舍郑于秦“无害”,一害一利对比明显,此为第三层,舍郑于秦“无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开始,烛之武援引史实,指出晋国言而无信且贪而无厌,又来一个以事实说话,以史诫之,从而瓦解同盟,此为第四层。而最后一层,“唯君图之”,语重心长,又让秦伯自己思考,于是,秦国退兵。

五个层次的游说委婉之极,如开头先避其锐气,处处显示为秦伯考虑的情感态度,又如多次出现的“君”字,都显示出烛之武谦卑的态度。

二、“层折”的文本体现

说辞的五个层次分明,逐渐递进,且十分具有设计感。层次间的衔接很有讲究,且递进中有转折,可谓有条不紊。也正是如此严密的层折的游说设计,才使秦伯落入其彀。

烛之武见秦伯,劈头就直截了当来一句“郑既知亡矣”,却不先从两国关系讲起,或先说“舍郑”的好处,或直接把“阙秦利晋”的要害一下子捅破,体现了“折”的特点。

接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同前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同为假设句,句式一样,实际意义却有递进。前者是就事推论,而这里是烛之武开始下套,以利诱惑秦伯。前者说灭郑于秦“无益”,现在说舍郑于秦“无害”,一害一利对比明显,所以虽然都是假设句,意思已经推进一层,晓之以利。

文中用词是“无害”,但实际上舍郑是对秦有利,为何不直说“君亦有利”?因为把利害说得太明显,那下面的说辞岂不是完全没必要了。再者,这也太过直接,立马暴露烛之武真实目的,可能会引起秦伯的戒心。因此,转折一下,引导秦伯自己思考,反而使其正中下怀,进入烛之武层层的游说之中。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字与前面两个“若”字来说,明显更进一步。而“君之所知也”,与“君知其难也”,一讲历史事实,一讲地理事实,其实就是向秦伯表明这都是客观事实,您一定懂,并不是我烛之武无中生有。

“夫晋,何厌之有?”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一个讲晋国贪而无厌,一个讲其言而无信,二者相加愈有说服力。“若”、“且”、“夫”读下来,颇有气势,其实烛之武的说服已经层层推进,而在此达到。“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是个反问句,也就是必定要阙秦,这是烛之武的合理推测,一来,晋国既东封郑,必然欲肆其西封,二来晋国素信无义,才不管与秦国是否盟友,让秦伯终于幡然醒悟,辨清敌友。

回顾整个说辞,从秦郑关系说到秦晋关系,前者着眼于说“利”,后者侧重于言“害”。这一逻辑顺序体现了整个游说“折”的特点。先不入主题,避其锐气,此为折一;两个假设句看似一样,实则暗藏递进,此为折二;不直接点利,而说无害,此为折三;假设句、反问句的大量运用,此为折四;以秦伯的角度看问题,引其落入其彀,此为最后一折。

篇6

主角谋辩之“智”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出山的功课做得非同寻常的充分。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密切关注天下形势,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渊源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见他一直在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的路径。见到秦伯,烛之武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其说辞智慧有五:

1.地远难治

秦国与郑国之间隔着强大的晋国,如果灭亡了郑国,秦国能分一杯羹,但治理却很难,早晚是晋国的囊中之物。“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让秦伯不得不权衡。

2.引史挑拨

讲秦晋两国的历史纠葛,秦穆公扶立晋惠公,结果是晋国“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穆公亦扶立晋文公,结果又将如何?翅膀硬了,忘恩负义。视往昔而知来日,对此,秦伯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3.揭晋野心

晋文公自从战胜楚国后,胃口越来越大,现在又来对付郑国,当他扩张土地到一定的时候,他会把矛头指向谁,聪明的秦伯应该很清楚。

4.亡郑益晋

郑国灭亡,其获利最大的是晋国,既得到了土地,又削弱了秦国,一石二鸟,在那样一个各自为阵的战乱年代,秦伯怎么会不考虑这一点呢?

5.留郑益秦

烛之武列举了留郑的好处:一方面,郑国可以作为秦国扩大中原影响力的基地,“共其乏困”;另一方面,多一盟,加强力量,可以牵制晋国。

烛之武处处为秦伯着想,始终围绕利益得失(四弊一利),层层推进,条理清晰,不失为一个舌辩之才,为最终“秦伯说,与郑人盟”奠定基础。这一过程把烛之武的聪敏智慧的游说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1)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此行目的在于救郑国于狂澜,但开口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就让秦伯收起戒备之心,然后头头是道挑拨离间“秦晋之好”,达到了曲线救国的目的。(2)先对方之忧而优。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的利益着想,是游说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烛之武长于外交辞令,说理透辟,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因说服力很强,所以句句打动对方。

作者谋篇之“智”

《左传》一个突出的成就就是写人,作者通过政治、军事、外交等活动的描述,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烛之武之所以写得很成功,也要归功于作者描写人物和构思成文技法的丰富。语言简练准确,层次感强,是第一大成功,尤其在说服秦伯的时候,作者对其语言的安排让人拍案叫绝,刚才我们一起感受了那种简单明了,却又一针见血的语言魅力,这也就使一个智者形象突显;第二,典型化的人物语言,不同人物,他的语言不同,没个人要有符合自己身份的语言,烛之武是一个智者,作者在安排他语言时候,充分的融入了他的智慧;另外,人物的语言的言外之意的拓展把握以及细微的动作的刻画等等也是成功的关键。作者谋篇智慧有五:

1.两起两收讲对称

全文五段呈“二一二”结构:前两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主脑,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2.行文前后有关照

首段设伏:一是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二是“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晋围郑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为晋所用而已;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从空间上为烛之武的离间秦晋提供了可能。

3.抑扬起伏显波澜

开篇写秦晋合围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悬一线(抑);“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读者又看到郑国的些许希望(扬)。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英雄末路,壮志未酬,牢骚满腹,读者不禁又为郑国的命运担心(抑);及至郑伯反躬自省晓喻大义,烛之武勇担重任,读者心神为之一震(扬)。结尾写子犯建议晋文公击秦,在这个秦背晋约剑拔弩张的时刻,读之令人心神紧张(抑);可晋文公“不仁、不知、不武”的理性分析并撤军后退,这又让我们心神舒缓(扬)。

4.人心离合成对比

“春秋无义战”,秦晋联盟,貌合神离,各谋其利,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相反,当强敌压境,国势孤危之时,势单力薄的郑国君臣之间能够捐弃前嫌,团结协力,共赴国难,这种凝聚力是强大的秦晋所缺乏的。强国结盟的脆弱松散与郑国内部君臣的同心协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详略得当重说辞

散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说辞五层意思,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动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如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焦急地等待,秦君怎样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都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层次井然。

篇7

        这场战争即将爆发的原因,有远因,也有近因。

        远因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而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个原因莫名其妙,纯属无理)。

        近因是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失败。郑国也感到形势不妙,九次出使晋国欲与其结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公元前630年发动了这场战争。这个原因勉强能说得过去,但那是军事集团(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的争斗,现在把责任都归罪于郑国,可见晋文公的霸道。

        真是春秋无义战。

        但是从参战双方的力量对比上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晋国联合秦国,这是当时两大军事强国的联合。

        郑国则是一个独木难支的小国。

        可就是这样一场战争在战前就被郑国化解了,为什么?

        烛之武退了秦师,瓦解了秦晋联盟,晋国退兵啦!

        不能轻视!

        烛之武何许人也?他有何能耐去化解这样一场战争?

        烛之武,一个年轻时不被重用,而在风烛残年之际被重用了一次的郑国人,却能孤身退敌、力挽狂澜,他凭借了什么法宝呢?

        心理战,也可称为智慧战。

        《左传》这样一部文学界和史学界都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中,简洁而真实地反映了烛之武退秦时的过程,生动而且深刻。

        仔细品读,我们就能体会出心理战(智慧战)的妙用!

        首先,我们看他的受命显其义。

        “晋候,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受命于国家危难之际。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虽然话中有自谦之意,但也反映了他已到了风烛残年之际。

        然而,郑伯却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先从心理上消缓了烛之武的牢骚之气。这也对,你要人家给你卖命干活时,总不能带着牢骚这种内心的疙瘩吧?所以郑伯把以往的过错责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国君都这样说了,烛之武还能有气吗?可见,郑伯也是一位心理战的高手。

        紧接着郑伯又说:“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就是说,如果郑国灭亡了,你心里好好想一想,对你有什么好处呢?烛之武肯定在心里盘算过了,于是“许之”。更见郑伯是一个心理战的高手。

        还没有开始退秦师,前奏就已经显示出心理战这一技巧了。

        其次看他的出发显其勇。

        “夜缒而出”——虽然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表现的却是烛之武做事的果断、迅速、勇敢,同时也隐约显示出他心中的某种想法:郑伯你没用错人吧!

        第三,也是最关键之处,退秦师显其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先摆出事实,认识到现实,我们无所谓了。他既不是示弱也不是死要面子似的逞强,而是从心理上先给对方一种震慑——大不了亡国,进而让对方的心里受到一种触动。是啊!人家都这样啦,我们做这事还有意思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烦执事。”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这是在引导对方在内心好好地掂量一番,让对方去思考:有好处吗?

        众所周知的事情,灭了一个国家,肯定有好处。

        但是,“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可要得到这个好处是很难的,您心里盘算过吗?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这句话,砸在了秦伯的腰眼儿上了。

        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赢有利,有好处,可是这好处是很微小的。同时,别国强大了,您变得弱小了,您心甘吗?您心理上愿意接受这个现实吗?

        笔者想,秦伯打死也不会接受这个现实的,否则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在称霸的道路上培养了一个劲敌,他有这么傻吗?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多浅显的道理啊!这句话,既缓和了前面说话的紧张气氛,也让秦伯的内心更进一步地触动到了不亡郑的好处。关键是既对自己有利,而且还对别国有害,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也是烛之武的谈话能顺转到下一个层面上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这个是从历史角度毁晋于不义,也是从现实角度挑起秦伯对晋压在心理上的仇恨与不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从晋文公的心理角度来分析,点明他贪得无厌的本质,又现实角度证明晋的贪的事实,进而加深了秦伯心理上对晋的不满,使秦晋结盟的裂痕变成了鸿沟。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该说的都说了,该想的您也想清楚了。孰利孰弊,何去何从,您自己看着办吧!

        到了这里,作为一代雄主的秦伯心理上可以说是完全认可和接受了烛之武一番话中的道理。

        尽管之中没有在烛之武谈话的过程中写出秦伯的内心与表情上的变化,但是我们从一气呵成的谈话中,可以判断出烛之武环环相扣的言谈之余,也不乏时时观察秦伯内心感受的痕迹。

        文章写到这里,有如勘探机一样,一步一步地层层深入地开掘了秦伯的内心根底。

        所以,“秦伯悦,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晋国也“亦去之”。

        一场眼看就要爆发的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姑且不论决定战争成败的种种因素。

        我们也姑且不论文学作品其他角度上的意义。

篇8

唐大中至咸通、乾符以来,诗人们在宗法前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着自己的创作道路。大中前期,以许浑、刘沧为代表的格律诗人致力于山水、怀古诗的创作,逐渐使七律艺术达致熟练之境;杜牧、李商隐、温庭筠兼容诸家,取精用宏,在发展完善律诗、绝句的表现手法,丰富咏史、咏物诗之境界等方面创获颇丰,其中对于心灵世界和绮艳题材的开拓,尤具诗史意义。大中后期,随着两大诗人群体在“夕阳无限好”的凄丽余晖中退出诗坛,晚唐诗歌也随着大唐帝国一起走向了暮霭沉沉的黄昏。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韦庄《咸通》)随着世风的急剧腐化,咸、乾士风更加隳坏,士人们生活态度上放荡无忌,尽决藩篱,创作趣尚上“下笔不在洞房蛾眉、神仙诡怪之间,则掷之不顾”(吴融《禅月集序》)。元人辛文房感慨系之道摘要:“观唐至此间弊亦极矣。独奈何国运将弛,士气日丧,文不能不如之。嘲云戏月,刻翠粘红,不见补于采风,无少裨于化育;徒务巧于一联,或伐善于只字,悦心快口,何异秋蝉乱鸣也。”在蝉噪蛙吟声中,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曹邺、刘驾、罗隐、杜荀鹤、李山甫等寒士“返棹下流,更唱喑俗,置声禄于度外,患大雅之凌迟,使耳厌郑卫,而忽洗云和;心醉醇醴,而乍爽玄酒”。他们以复古求新,有意和时风相左的自觉意识,将诗歌创作和衰微时代紧密相联系,努力从汉乐府民歌和元白新乐府诗歌中汲取营养,将浅俗表现范式运用于乐府古风及格律诗创作中,在浮艳绮靡时风中,独树尚俗写实之帜,势若微阳战阴,冲密云而吐丹气,使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在晚唐诗坛放射出最后光线。由于时代和才力所限,寒士们未能越出前人樊篱而卓然成家,他们在艺术上所做的不懈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汉乐府民歌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精神,表现现实人生,抒发真情实感,其语言朴素精炼,风格清新流畅,胡应麟赞之为摘要:“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又说摘要:“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今古。”汉乐府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旨在总结人生经验,说明生活道理,对于生死、贫富、盛衰等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新问题抒发感慨,其形式或为谣谚,或为寓言,带有教训告诫意味。元白的新乐府继续了汉、魏乐府“美刺比兴”的优良传统,向民间歌谣学习,不事雕饰,直写性情,以流易之体,极富赡之思,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寒士们学习汉乐府民歌和新乐府的精神和语言,他们不仅在乐府古风的创作中自觉地继续了元白的浅俗范式,还将其运用至格律诗的创作中,为律诗的通俗化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乐府诗本可人乐,诉诸听觉而非完全由视觉接受,其独特的表现方法,和雅言系统的文人作品大异其趣,它非凡的朴、拙、自然等趣味,正为志在复古的尚俗寒士们所喜爱,他们醉心学习和模拟,以致在他们仿作的乐府,甚至近体诗中,都带有民歌清浅自然的风味。他们极少用典,善用白描,直抒胸臆,毫不掩饰。皮日休的《三羞诗》、《正乐府十篇》,远承汉魏乐府谣谚,近师白居易《新乐府》、《秦中吟》,语言通俗、朴质平易是其长,然排比见迹、显露无余是其短。皮日休在格律诗中用清浅之语言,流利之音节,跳踯之句法,破前人惯用之音节词汇,自制音响,实已开宋诗先河。如《西塞上泊渔家》摘要: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风根坐钓矾。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上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此诗前六句细写渔家境趣,如数家珍。首联“静倚”二字绘出渔父悠然自适的神情。中间两联描写渔家日常生活摘要:中妇采桑以供蚕事,小儿买蓑以备风雨,见渔家各尽其事、勤于治生;雨过有莼菜之滑,春后有鲈鱼之肥,是渔家衣食丰足、风物情佳。结言自己“隔波相羡”之意,表露对田园隐逸生活的依依向往之情。全诗刻画真切,语言秀雅,风格淡逸,颇具宋诗之概。又如《送从弟归复州》摘要:

羡尔优游正少年,竟陵烟月似吴天。

车螯近岸无妨取,舴艋随风不费牵。

处处路傍千顷稻,家家门外一渠莲。

殷勤莫笑襄阳住,为爱南溪缩项鳊。

此诗夸竟陵美景,羡弟得以归家。首联叙相别之意,点出故乡景物和吴天不异。中二联总写“似吴天”摘要:上联,车螯近岸而可取,舴艋随风而易行,写归途之风物;下联,处处稻熟,家家莲开,写归家时景候。尾联设想其弟到家之事,竟陵南塘之鳊,风味正不减吴地鲈鱼之美,归正其时,可以享用。全诗以亲切的话语,平易晓畅的民歌格调,叙写吴地至家乡竟陵一带的美丽风光,洋溢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

陆龟蒙曾在《甫里先生传》中曾这样自述自己的诗歌创作历程摘要:“少攻歌诗,欲和造物者争柄,遇事辄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凌轹波涛,穿穴险固,囚锁怪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淡而已。”陆龟蒙咸通年间和皮日休唱和吴中,学韩愈诗风,逞才炫博,驰骛新奇,“另开僻涩一体”,胡震亨评其诗“墨彩反复黯钝者,当由多学为累,苦欲以赋料人诗耳”。其后退隐江湖,回归自然,吸取江南民歌《吴声歌》的营养,仿乐府古题而作《古意》、《杂兴》、《古态》、《洞房怨》、《南塘曲》、《风人诗四首》、《乐府杂咏六首》、《子夜四时歌》、《子夜警歌二首》、《子夜变歌三首》、《江南曲五首》、《陌上桑》等,深婉缠绵,情韵悠扬,保持了民歌清新流畅的风味和情调。

陆龟蒙隐居松江期间创作的山水田园诗,以清新明丽、流畅如歌的语言,描画家乡吴中秀美的山川风光,表达自己山林恬适之趣,其《自遣诗三十首》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如其一摘要:

五年重到旧山村,树有交柯犊有孙。

更喜卞峰颜色好,晓云才散便当门。

诗写远客乍归,满目新奇,流露出对家乡田园山水的无限依恋心情。又如其二十五摘要:

一派溪随箬下流,春来无处不汀洲。

漪澜未碧蒲犹短,不见鸳鸯正自由。

描写南国水乡春色,可谓诗中有画。《怀宛陵旧游》也是清隽秀逸、情景融会的佳篇摘要:

陵阳佳地昔年游,谢胱青山李白楼。

唯有日斜溪上思,酒旗风影落春流。

通首以“佳地”二字贯下,次句写宛陵名胜,文士风流,

三、四句用俊逸之语绘出一幅绝妙景致摘要:斜辉映溪,风动酒旗,影照春流,巧妙传达出诗人对旧游佳地的魂牵梦萦之情。《和袭美春夕酒醒》以潇洒自然、情趣盎然之笔,勾画出自己浪迹江湖、悠然自得的闲散之情摘要:

几年无事傍江湖,醉倒黄公旧酒垆。

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月色、花影、醉人浑然一体,化合成春意、美景、诗情、高士的翩翩韵致。

曹邺诗中有大量的乐府旧题,如《徒相逢》、《筑城曲》、《战城南》、《长相思》、《东武吟》、《蓟北门行》、《代罗敷诮使君》、《怨歌行》、《不可见》、《薄命妾》、《放歌行》、《代班姬》等,此外还有仿效元白新乐府而自创的新题乐府,如《望不来》、《古相送》、《去不返》、《思不见》、《乐府体》、《南征怨》、《古词》、《古莫买妾行》等,古辞古韵,诸体略备而意深语健。但由于过分追求质直简切,有些诗歌语言枯燥干涩,缺少灵动之气,这也是其他乐府古风诗人的通病。

曹邺中岁归隐田园后,“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题山居》),秀色可餐的阳朔山水,安置了诗人飘泊的心灵。他的七言绝句以农村为题材,用不刻画、不雕琢的白描手法叙事写景,直寻兴会,其清淡冲旷的风格,深得乐府遗意和陶诗韵致。如《田家效陶》摘要:

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全诗用简淡之笔,以农家的淳朴淡泊,映现出功名富贵的虚妄。从农家媳妇的口吻中,真切地表达了处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农民自给自足、自得其乐、和世无争的心理状态。又如《早秋宿田舍》摘要: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诗人夜宿农家,亲涉农事,和农村的种种物事皆能亲切交流,他熟悉这里的一切,成了农家的一员,能够从秋夜牛犊的鸣叫声中,推想出栏边早霜的微寒。又如《老圃堂》摘要:

召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

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史记·萧相国世家》摘要:“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诗用召平瓜事,写自己摆脱名利,耕读田园,甘心淡泊的闲适生活和愉悦心境。语言浅俗,感情深沉。

三、四句用拟人之法,以“欺”点睛,妙传早春之神,春风那如孩儿调皮捣蛋而又天真可爱的神态如可触摸。

尚俗寒士中的乐府古风诗人多承继着汉乐府和元白新乐府的浅俗传统,为求诗歌内容的明晰,不论在古体诗或近体诗中,他们多采用语法结构较为松散的散文语法,力求使诗歌意象清新,易于浮现。他们的诗歌语言合乎日常语言习惯,易于知解;诗中极少使用散漫式的语言,或省略过多的叙述方式。总之,他们以听者的感官能在瞬间接收、连贯成完整的形象或意象为首要的考虑。如刘驾的《桑妇》摘要:

墙下桑叶尽,春蚕半未老。

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

四邻无去伴,醉卧青楼晓。

妾颜不如谁,所贵守妇道。

一春常在树,自觉身如鸟。

归来见小姑,新妆弄百草。

诗歌的语言未经任何复杂的改造,矢口而出,明白如话,声调婉畅,内容浅近,保存了民歌的天然韵味。

为了易于知解,尚俗寒士们在诗歌意象的传达和语法的运用上,也遵循着乐府民歌的传统手法,诸如镶嵌、重叠、排比、递进、顶真之类,通过形式上的拙趣,产生声音反复、回环的韵律效果;或者采用较为直接的感叹、设问、呼告等表意方法,表达激烈、直露的情绪。乐府诗中一贯使用的基于音、义和形的拙趣,他们也加以巧妙的承袭,即使是在近体诗中,他们也没有因近体诗的习惯而遽加改变,有时反倒更加强调民歌手法以增添趣味。如刘驾在七言绝句的尾联,有意连用三个叠字,从而形成一种非凡独创的句法,在晚唐绝句中别具一格摘要:

一别杜陵归未期,只凭魂梦接亲知。近来欲睡兼难睡,夜夜夜深闻子规。(《春夜》)

几岁干戈阻路岐,忆山心切和心违。时难何处披衷抱,日日日斜空醉归。(《秋怀》)

清秋新霁和君同,江上高楼倚碧空。酒尽露零宾客散,更更更漏月明中。(《望月》)

顷年曾住此中来,今日重游事可哀。忆得几家欢宴处,家家家业尽成灰。(《郭中感怀》)

未栉凭栏眺锦城,烟笼万井二江明。香风满阁花满树,树树树梢啼晓莺。(《晓登成都迎春阁》)

叠字的使用,正是听觉效果的一种设计,它固然强化了意象上细腻刻画的奇巧,但更多的还是出于诗家追求诗歌声音的动听、生动的艺术效果,从而也加重了诗中情感表现的力度。这正是民歌纯朴表现技巧的灵活运用。

尚俗寒士中的罗隐、杜荀鹤和李山甫三人,则将浅俗之风引入律诗创作,走出了一条七律平易通畅的道路。尽管前人对此褒贬不一,但他们在律诗体式上的创格之功则是有目共睹,不可忽视。明人许学夷云摘要:“开成许浑七言律,再流而为唐末李山甫、罗隐诸子。罗、李才力益小,风气日衰,而造诣愈卑。故于鄙俗村陋之中,间有一二可采。然声尽轻浮,语尽纤巧,而气韵衰飒殊甚。唐人律诗至此乃尽敝矣。”又云摘要:“初唐七言律,质胜于文,盛唐文质兼备,大历而后,文胜质衰,至李山甫、罗隐诸子,则文浮而质灭矣。”吴乔《答万季野诗问》云摘要:“七律至沈、宋以至温、李,皆在起承转合规矩之中。唯少陵一气直下,如古风然,乃是别调。白傅得其直遂,而失其气。昭谏益甚。”又云摘要:“乐天之后,又有罗昭谏,安得不成宋人诗。”朱克生《唐诗品汇删·七言律》云摘要:“杜苟鹤、李山甫则委巷说矣。”又《幕府燕闲录》云摘要:“杜苟鹤诗鄙俚近俗”。而洪亮吉则云摘要:“七律至唐末造,惟罗昭谏最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实可以远绍浣花,近俪玉溪,盖由其人品之高,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曹毓德《唐七言律诗钞》云摘要:“罗昭谏之笔健气雄,分道扬镳,并属全唐后劲。”顾云也在《唐风集序》中极力推崇杜荀鹤之诗摘要:

咏其雅丽清苦激越之句,能使贪吏廉,邪臣正,父慈子孝,兄良弟顺,人伦纲纪备矣。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吞贾喻八九于胸中,曾不萎介。或情发乎中,则极思冥搜,游泳希夷,形兀枯木,五声劳于呼吸,万象悉于抉剔,信诗家之雄杰者也。

平心而论,罗隐等人将声律对偶和浅近通俗结合起来,将七律由主观抒情引向客观纪实,叙事抒情委婉流畅,如话家常,议论明快尖锐,饶有风趣。其中一些诗句类乎格言成语,为人们广为传诵。王楙《野客丛书》卷六《杜荀鹤罗隐诗》云摘要:

唐人诗句中用俗语者,惟杜荀鹤、罗隐为多。社荀鹤诗,如曰摘要:“只恐为僧僧不了,为僧得了尽输僧。”(《赠僧》)曰摘要:“乍可百年无称意,难叫一日不吟诗。”(《秋日闲居寄先达》)曰摘要:“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闻子规》)曰摘要:“拳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秋宿临江驿》)曰摘要:“世间多少能言客,谁是无愁行睡人。”(《秋夕》)曰摘要:“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赠质上人》)曰摘要:“莫道无金空有寿,有金无寿欲如何。”(《戏题王处士书斋》)罗隐诗,如曰摘要:“西施若解亡人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曰摘要:“今宵有酒令宵醉,明日愁来明日愁。”(《自遣》)曰摘要:“能消造化凡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登高咏菊尽》)曰摘要:“只知事逐眼前去,不觉老从头上来。”(《水边偶题》)曰摘要:“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筹笔驿》)曰摘要:“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劳为谁甜?”(《蜂》)曰摘要:“明年更有新条在,搅乱春风卒未休。”(《柳》)今人多引此语,往往不知谁作。

《石园诗话》卷二论李山甫云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