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4-10 00:3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字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汉字的特点

篇1

关键词:汉字;发展过程;特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181-01

一、汉字与表音文字的区别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记录和传承了人类的历史与文化。世界上的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表音文字以英语为典型代表,而表意文字以汉字为典型代表。

二、汉字的发展历程

(一)象形文字

甲骨文产生于殷商时期,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在这之前应该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因此汉字的形成历史要比甲骨文的历史更长。象形文字通过“画成其物,随提诘诎”的方法使人们联想到它所记录的事物。其形指事物之形,其义则是所代表的词的内容。虽然象形文字形象客观,但只适合记录简单的事物,对复杂的事物和人们脑子中复杂的概念确是无法象形,因此象形文字比较少,只是构成汉字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表意文字

表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部件或者再加上表示抽象概念的符号组成,整个字表示的意义各和各构成部件本身具备的意义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完全等于各部件意义之和。

(三)形声字

表意字虽然可以从形体上知道它所表示的意思,但实际上它已经与语素、词等单位的声音有了联系。字形与声音挂钩,可以念出来,这是文字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人们认识到字形和语音之间的联系之后就借用一个同音的表意字来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或者在一个表意字旁边加注读音,因此产生了意音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都是兼用表音及表意两种方法的文字。最初的汉字重形不重声,因此假借字大量出现,这使人们开始重视声符在文字中的作用。人们用某些汉字专门作为声符,并和其他的表意字组合成新的字,这就产生了大量的形声字――形符表意,声符表声,也就是说形声字是由表意义的部件和表读音的部件构成的字。

三、汉字的特点

(一)汉字形体特征

从整体上来看,汉字构成部件较多,笔画复杂,对很多学习汉语的人来说难写难认。现在我们看到汉字的形体已经经过简化了。从比较成熟的甲骨文算起,汉字的形体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1)古文字阶段,主要形体高扩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其中比较成熟的是小篆;(2)过度阶段,这一阶处于古文字和现行文字之间,主要产生于秦的隶书和成于汉的楷书为代表;(3)现行文字阶段,主要以楷书和行书为代表,书面以印刷楷体为代表,手写常用行书。甲骨文线条较瘦,拐弯多方笔,外形参差不齐,大小不一;金文笔画丰满,外形方正匀称;大篆字形整齐匀称,小篆笔画圆转简化;隶书摆脱象形字的特点,字形规整,笔画波磔;楷书字形方正,书写方便;行书近楷不拘,笔画连绵。

(二)汉字多单音成义,形音义结合

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据主导地位。后来,汉语词汇呈复音化趋势。由于复音词的大量存在,很多单音词有独立的词转为语素,称谓构成复音词的一部分。现代汉语中90%的字可以作为构词语素。大部分作为构词语素的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在构词方面比较自由灵活。在字典中我们看到一个字可以组很多词,有些复音词可以任意变换构词语素的顺序而构成新词,有些字还可以充当词缀,构成某一类具有共同特点的复音词等。

(三)汉字具有表音功能

汉字用形体表示意义,同时汉字也表音。任何一种文字本身都包含着发音。拼音文字以字母代表因音素的发音,字母的拼合代表词的发音。而汉字以笔画组成的整个字直接表音,并以一个字表示一个音节。有些字还可以作为部件构成合体字,并代表整个合体字的读音,这就是常说的“形声字”。据统计,现行汉字中有90%都是形声字,古代传下来的有些形声字经过简化后声旁表音更为准确,如“偿、担、递、钟”等,后起字多数是形声字,如“氨、钙,钛”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声旁都可以正确表示整个字的读音,由于古今演变等原因,大约有四分之三的形声字的声旁读音与整个字的声旁读音不一致,例如“寿”作声旁的“筹、涛、铸、畴”等于“寿”的读音都不相同。还有的声旁在不同的形声字中表示不同的读音,还有的声旁不容易被辨认出来等。

汉字作为最古老并沿用至今的文字之一,有着其他文字不具备的特点。虽然难写难认,但对于保存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方便各民族的交流起到的作用是不能被取代的。汉字将以目前的状态长期存在着。

篇2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汉字教学;汉字特点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不仅创造了汉字,还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文化、风俗等很多信息融和在汉字之中,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深入地分析每一个汉字,都是在像和古人对话,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知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加深记忆,并从美学的角度欣赏、书写汉字,还可以得到除所学汉字本身之外的更多附加值。正确使用汉语言文字对学习其他各门学科,将起着关键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也就首当其冲的成了学生未来的基石。 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对生字、词语的认知、含义、用法的整体掌握,要研究汉字的学习方法及规律,研究识字、写字与阅读、写作教学以及发展学生思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汉语言文字的发展概述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表达情意的工具,中国在黄帝时代已经有了文字,这种说法,由于殷墟甲骨文的出现,更得到了有力的支持与证明,所以,中国文字的创造至少有将近五千年的历史了。

在没有文字之前,人类用来表达情意、帮助记忆的工具,大致是表情、结绳与语言。但是,人类复杂精密的思想,绝不是表情及结绳所能全部表达,而语言也有时空的限制,因此才有了文字的制作。中国文字虽已有五千年历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经不可得见。迄今为止,已知流传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后依序大致是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与行书。在现代社会,科学飞速发展,汉字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像表示化学元素的汉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汉字不断出现,许多汉字也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怎样把汉字输入计算机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汉字输入法,如拼音、五笔字型、表形码、自然码等等。汉字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字,笔画平行或纵横交错,多向展开;笔画种类繁多,组合式样丰富;汉字的构造复杂,数量繁多,学习汉字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汉字有形有音,还有一定的意义,是音、形、义的综合体。汉字的音、形、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一)汉语言文字的第一个特点是继承性。

现代汉语中保留着大量古汉语的成分,“主―― 谓”和“动―― 宾”格式流传至今,就这一层面看,必须重视文言文的教学。文言文教学不但培养学生学习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且提高现代语文水平。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知晓中国古代文化,而这种文化底蕴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语境。那些文言文读得好、理解好的学生,在运用现代汉语时,会多一点古典和庄重,少一点空洞和浮夸;多一点精华和灵巧,少一点繁琐和愚笨。

(二)汉语言文字的第三个特点是汉语言文字是一种表意文字。

表意文字的基本特点是字形有意义。从编码系统来说,汉字符号是多码的,有音码、义码、形码。符号的编码越多,信息量就越大,给人的感觉和联想就越多,同时,掌握起来就越难。汉字的多码性体现了两大特点,一是初学难,二是汉语的易解、多解和深解。

(三)汉语言文字的第四个特点是音、形、义相统一。

而辞形析义、辨音析义、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的比较分析,是汉字教学的重要内容。例如,“木”的字形像树,下面加一横是“本”,表示树根;上面加一横是“末”,表示树梢,这样学生也就形象的理解了“本末倒置”的含义,这样的教学不是既形象又生动吗?偏旁部首反映了汉字的结构和特点,应该充分把握。

三、运用造字学知识,帮助学生识别汉字

(一)根据造字学特点进行教学

从造字学角度来看,汉字可分为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和指示字等,在教学时,可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每个生字的特点来帮助识别字的音、形、义等。

1.象形字教学。如教学象形字“田”,首先让学生看图片或课件,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问:“你看到的是什么?”学生:“田地。”“它是什么样子的,请用手画一画。”学生用手依图形画出。这样,学生从感官上很轻松,很自然,很直接地记住了“田”字。2.会意字教学。会意字的教学更有意思。“当一阵风刮过,地上会飞起很多细小的土粒,我们也可以在教室的某个角落看到这样的小土粒,这就是‘尘土’”。所以“小土”就是“尘”,像小土粒一样的东西也叫尘,如“灰尘、烟尘”。

(二)从汉字形体的理据性特点教学。

篇3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珍宝,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使无数的中华儿女折服,成为中国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小学生作为我国的新生力量,其汉字的掌握程度,不仅影响到其对于语言文学等的喜爱,还在某些方面左右着其对于祖国的热爱。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做好对于小学生的汉字教学。本文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特点,谈论了小学语文教师提升小学生识字教学的教学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汉字;字形结构;特点;小学生;识字教学

中华民族的汉字具有其自身无以伦比的魅力,它不仅通过字体本身传达美好的意蕴,还以一种独特的形体记录着中国历代传承的优秀文明,汉字是中华儿女引以为傲的瑰宝。小学时代,学生开始系统地接受识字教学,其对于汉字的掌握将深深地影响到其未来的成长及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加深小学生对于汉字的领会及热爱。本文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分析,谈论了小学语文教师加强对于小学生的识字教学力度的相关教学策略。

一、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分析

汉字作为一种文明的精华,几乎全部都是形、音、义三个部分的结合,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时,一定要从汉字的这三个方面出发,通过这三个方面的认知来达到学生对于汉字的良好掌握。本文接下来就简单对汉字进行一些相关的形体结构的分析:

汉字是人们用来进行交往和记录,而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具,它自身带有一定的意思。而这种意思基本上都是通过汉字的形体来传达的,通过对汉字本身的结构进行分析,汉字的本义一般都可以被找到。因此,就这个方面来讲,汉字的形体结构首先具有一定的表意性。再者,整个汉字群体还大部分都是一些拼形的文字,而且有特别多的同音字。汉字的部首非常多,这些部首进行拼合而得到了许多不同的汉字。所以,汉字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拼形的文字。同时,这种拼形文字还由于部首的相同,或者是其他方面的相近,而产生非常多的同音现象。这样一来,汉字的识字教学就可以通过形和音的组合,实现人们对于它的掌握。

目前,我国的小学识字教学大部分的困难都存在于字形部分,很多学生都不能做到对于字形的正确分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小学识字教学的字形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小学生对于字形结构特点的认知,使小学生达到对于汉字的精确掌握,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教学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本文接下来就简单谈论一下应该如何通过字形结构特点实现对于小学生的识字教育:

(一)应用汉字的形音特点进行教学

汉字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形声字和会意字,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这方面知识的传授,达到对于学生的汉字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对汉字形成一种直观的把握,然后在这种直观把握的基础上,实现对于偏旁及部首等的分类理解,使小学生形成一种字形与字义之间联系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孩子记忆一部分比较容易掌握的简单偏旁和部首(如“水-江、河”、“草-花、草”、“言-说、话”、“目-眼、睛”等);然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部首的组合(如“水和青=清”、“目和青=睛”、“言和青=请”等);最后再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汉字,从而使孩子通过对比分析达到对于汉字的牢固掌握。这样以来,学生不仅通过偏旁了解到字体的搭配组合产生的意思,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对于汉字字音的掌握,因此,通过汉字的形音特点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通过字形对称和甲骨文实施识字教学

对称性在汉字的形体结构中表现的非常明显,整个汉字的对称结构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汉字记忆。比如“亚”、“王”、“言”、“申”等字,这些对称性的字形结构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比较形象的感知,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于这些汉字的记忆。在学生对其进行具体的运用时,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顺手拈来的效果。再者,小学生所学的汉字都是比较简单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简单的甲骨文教学,使孩子在兴致高昂的情况下达到对于汉字的掌握。如日、月、本、末、鱼、虫等简单的甲骨文,其形体极为形象直观,而且还通过形体直接传达着其含义。所以,在进行汉字教学时,迎合小孩字的好奇心及思维特点,利用简单的甲骨文形体对其进行教学是非常有效的。

三、结语

汉字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人们情感的一种独特的蕴含,而这种汉字的情感蕴含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们对于本民族以及民族文化等的认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地探索不同的方式,通过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等方式,实现对于小学生识字教学的良好教育,使小学生形成对于汉字的一种真正的领会。

参考文献:

[1]李茹.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生字表的整合与有效识字教学探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厉芹. 对外汉字教学的分析和方法[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篇4

一、特征

电子档案属于特种档案的范畴,它除了具有档案的一般属性外,还具有以下不同于其他档案载体的特性:1.依赖性。电子档案的信息是数字化形态,它对计算机系统设备有很强的依赖性。电子档案从制作、传输、存储以及归档后的全部管理活动,都必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完成,如果离开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硬件等技术条件,电子档案就没有生命力和无法发挥作用。2.高密性。电子档案的存储介质主要包括:光盘、硬盘、软盘。这些载体存储量远远高于过去的各种信息介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档案的存储密度还在不断加大。3.分离性。电子档案是数字化形式,其内容信息可与它的载体分离,它可以从一个载体复制到另一个载体,可以从这台计算机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它的内容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存储介质,不再具有物理边界的原件。4.集合性。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通过计算机可以表现为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形式,他们可以单独或相互搭配构成,使电子档案的内容声像并茂,更能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活动情况。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利用者在信息时代查阅档案的方式。5.共享性。电子档案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进行网络传输,多个利用者不必亲自到档案管理部门去查阅档案,只要借助自己的计算机就能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使异地利用成为可能,消除了档案利用的空间限制,突破了纸质档案在使用上的局限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价值。6.不稳定性。由于电子档案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它具有比纸质档案更不安全稳定的因素。电子档案的原始性不容易判断和确认,它的制作形式是由实变虚,其制作时的状态与传输、接收中的状态并不完全一致,它既是原始的,又是复制的。电子档案极易失真。在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的操作过程中,稍有失误就会导致档案信息失实。它可以被原样复制,甚至被修改后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区别

电子档案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信息载体不同。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必须记录在高密的磁性介质或光学材料上,如光盘、硬盘等,其信息内容可以从一种存储载体移动到另一种存储载体,内容却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而纸质档案的信息内容必须依附在纸张上才能形成文字或图形表现出来,其内容和载体绝对不能分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原始凭证性。

(二)技术条件不同。电子档案的形成和各种处理必须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等相关设备和软件、硬件环境的共同支持下才能完成的,离开这些条件,电子档案看不见也摸不着,电子档案对技术设备条件的依赖性很强。纸质档案经过收集、鉴定、整理、归档后,一般只要达到档案库房的“八防”要求———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便可以永久或长期保存,纸质档案的保存对技术设备条件的要求没有电子档案高。

(三)信息稳定性不同。电子档案如果遭遇计算机系统故障、病毒入侵、黑客攻击等其它一些非正常情况时,信息内容都有可能立刻消失或遭遇破坏,并且其内容很容易被更改且留不下任何痕迹,这些都给电子档案保存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此外,电子档案信息内容依赖的载体对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抗机械性损伤、防磁性、抗病毒等条件要求很高,并且极不稳定,使用寿命一般最多只有二十年。纸质档案的制成材料包括:纸张、字迹材料和字迹。纸质资料一旦形成,三者便会永远结合在一起,改动之后一般会留下痕迹。并且,其整理归档存入库房后,只要达到档案库房保存条件的“八防”要求,就可以长时间保存,这些都说明纸质档案的安全稳定性比电子档案高。

(四)表现形式不同。电子档案数字化的信息内容通过计算机可以表现为:电子文件、电子图形、动画、声音、影像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从而使档案信息生动形象,更加便于利用者接受与快捷方便地使用。纸质档案的信息内容只能通过纸张来记录文字、数字、字母、图形,表现的形式单一枯燥。

(五)可操作性不同。电子档案的信息内容可以进行加工,具有可操作性。利用者可以要求档案工作者通过计算机对电子档案中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类、统计、汇总、打印和复制等,将这些信息转换成利用者自己需要的形式。纸制档案的信息内容一般只能进行复印和直接扫描图像,没有可操作性,但原始证据性高。

(六)利用方法不同。电子档案的数字化形态,能够迅速在网络中传输,利用者可以足不出户,只要借助计算机对档案网站中的利用系统进行注册登录,便可以快速方便地查阅到所需的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电子档案的利用价值。纸质档案的利用者必须亲自来到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现场查询,不但耗费时间精力,而且查阅比较繁琐缓慢。

三、电子档案的利用方法

(一)提供拷贝。档案管理部门以电子档案及其信息加工的各种载体形式的拷贝件向利用者提供利用的一种方式。向利用者提供载体拷贝件时,应将电子档案转换成通用标准文档存储格式,供利用者使用。拷贝件形式包括:静电复印材料、缩微胶卷、胶片、晒印蓝图、光盘、软盘等。

(二)网络传输。这一方法比较适合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互相交流以及向相对固定的查询单位提供电子档案资料,这是通过点对点转换数字通信或互联网络来实现。

(三)直接提供。通过档案管理部门或另一检索机构的计算机,在档案管理部门的网站上直接查询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简化了大量的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查询速度,使更多的利用者能够通过网络在异地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同时在不同的地方快速查阅同一份或不同的电子档案,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极大地提高了电子档案的利用效能。

(四)咨询服务。档案管理人员以电子档案内容信息为依据,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为利用者解答有关电子档案及其管理情况的服务方式。利用者查阅的内容包括:电子档案组织与检索的常识,具体形成和利用的情况、形成背景等方面。按照利用者的要求,咨询服务的方式为书面报告的形式或口头解答的形式,其中书面形式的咨询答案可以通过网络传递给利用者。

(五)进行编研。根据客观需要,对电子档案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按照一定的题目,将相关信息加工、编研成各种形式的电子档案编研成品的业务工作。电子档案的编研成品按信息加工方式可分为:汇编型、摘要型、编译型、著述型;按照信息的类型可分为:文字型、数字型、图像型、声音型、混合型。编研者也可以根据需要打印或出版纸制材料。

(六)网站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在互联网上建立专门的档案网站,提供多种档案信息资源服务,包括:档案资料的网络检索、最新的有关档案法律法规公布、专题讨论、知识解答、其他档案网站资源、馆藏编研成品出版信息等。网站是一个综合性的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具有开放性、服务范围广、信息量大的特点。

四、电子档案的利用管理

(一)审核使用权限。审核应由利用的决策者执行,要根据各类人员级别、层次进行使用权限的认定,并向利用系统注册登录。在利用中,由系统自动判定当前使用者身份的合法性和使用功能的范围,同时由系统自动对其使用各种功能操作的路径进行跟踪与记录。对涉及使用未经授权的功能,应拒绝响应并给予警告提示。在电子档案存储载体的使用上,要根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性和开放程度,来确定其使用控制程度,在使用中要依据利用者的背景情况和利用目的来决定授权。

(二)严把拷贝关。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对电子档案进行拷贝之前,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依据利用者的需求和确认其使用权限之后,再进行拷贝件的制作。在查阅电子档案时,应该根据利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进行拷贝,必须避免把载体上存储的电子档案信息内容全部拷贝,并且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手段阻止拷贝件的再复制。对那些提供利用的拷贝件必须及时进行回收,对回收的拷贝件,要及时进行销毁。档案管理人员和利用者双方要对提供拷贝的内容进行确认,并对使用载体的类型、数量、使用时间、最后回收期限及双方责任人等情况进行备案登记。

篇5

    近年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突破革新及其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流程作用机制,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电子商务成为了国民经济模式的重要支柱和形式,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物流产业作为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和价值增值服务的部门,在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要求其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而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可以对传统物流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整合和重构,以提升其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和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对原有物流作业环节、流程、框架和作用机制进行重新定义和优化调整,以及进行基于竞争优势导向的模式创新,成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基本导向,它有助于提高物流产业各环节的资源配置效益和运行效率,同时物流产业的电子商务改造可以反过来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因此物流产业基于电子商务的改造重组和服务模式创新是提升其关键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和必然趋势。

    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内涵及类型

    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是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对物流服务和流程环节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和电子商务改造,具体来说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流程、生产制造流程、包装再加工流程、运输仓储流程、搬运装卸流程、配送发货流程等实体业务流程进行电子商务改造以对各流程中产生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进行有效的集成和共享。目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有下面四种类型,即企业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一般是大型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依托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构建的,旨在满足自身产品货物配送需求的物流服务体系,同时由于虚拟经济的兴起,也使得一部分虚拟企业介入到了企业自营物流服务体系之中,比如一些物流信息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这既可以发挥生产制造企业所拥有的相对完备的物流设备体系和物流渠道的优势,也可以弥补其电子商务技术和手段的不足,因此在企业自营物流系统中,一般是生产制造企业关注于实体物流配送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把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企业资源规划统筹问题交给虚拟企业。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产业专业化发展和分工细化的结果,同时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及其在物流系统解决方案中的应用,也驱动和加速了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的出现。第三方物流在向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专业的仓储运输等服务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对整个物流环节信息流的控制,可以实现企业对目标市场和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从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来看,其服务水平质量、价值增值能力以及对生产制造企业营销战略的支持能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物流联盟的出现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以降低交易费用为目的的多家物流企业或生产制造实体企业构成的联合体,费用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是这种物流模式的主要特征。各参与企业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共享联盟内的物流设施、生产要素、物流运输和仓储设备等,这就通过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单个企业内部而又无法单独完成物流功能的资源和配送体系有效地链接了起来,但是这种电子商务物流方式缺乏长期可持续合作的战略协作基础,因而表现得相对不稳定。物流一体化是建立在第三方物流成熟发展和电子商务高度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旨在消除物流链条体系上下游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提高物流体系的运作效率。物流一体化中信息技术平台和系统的充分应用,保证了整个链条成员、物流资源、信息资源和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关系等都得到有效的安排和均衡处理,物流一体化可以使生产制造企业成本、服务和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和优化,物流一体化体系中电子商务方案提供商、生产制造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最终消费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条。

    3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模式解析

    随着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变迁和内容框架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专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介入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规划和构建中来,诸如物流咨询公司和物流信息技术公司等,以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的优势为企业物流系统规划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的传输等提供了可能,同时物流技术服务公司可以为物流系统提供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技术的集成解决方案,这就导致了具有更高更强竞争优势的新兴物流组织模式即第三方物流的出现。第三方物流专注于提供物流服务的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货物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作业服务。第三方物流业务活动和运作的内容主要包括配送信息整理以及对信息资源服务商和技术提供商等主体之间的协调。协同模式、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和动态联盟模式是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运作模式。协同模式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在电子商务平台下构成了一种动态合作的博弈关系,他们之间地位平等、相互监督;物流行业创新模式又称为整合型,即这种运作模式强调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强化对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集成能力,为同一客户企业同时开发和管理几种不同的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这种模式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具有的实力和资源整合所需要的规模优势,通常情况下这个角色由那些初具一定规模、商业经营模式成熟且客户资源丰富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充当;动态联盟是拥有相关物流资源和专业物流解决方案优势的企业主体,基于物流资源互补性和长期竞争优势的取得而组成的资源共享、利益风险共担的物流战略联盟,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和架构取决于相关物流主体的市场价值和地位,当一个物流项目启动时物流联盟就形成了,随着物流项目的终止,物流联盟也随之解散。包括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和物流一体化等在内的各种电子商务物流解决方案和组合模式各有其优势、劣势,其各自的物流运作成本、专业化程度、物流资源整合能力、风险等属性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物流作业成本与其电子商务专业化程度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企业基于电子商务的自营物流风险相对较小,受企业物流运作能力影响和电子商务技术水平的制约一般物流外包的风险会较大一些,物流联盟和自营物流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最高,而一体化物流由于其能有效整合物流资源和电子商务水平最高,也使得其灵活性最高。

    4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根据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现有模式组成,在分析了基于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的基础上,参考信息技术和物流产业以及竞争优势组合因素的相关理论,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新形势下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竞争优势模式创新策略。第一,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突出和强化对现代新兴物流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培养和认识。电子商务时代下的物流组织模式和竞争优势创新,必须着眼于物流管理理念的前沿领域以及物流和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新进展,这是有效提高物流组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现代物流业务模式的创新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必须要以先进的物流理念为指导,并将其物流理念的要求进行细分,贯穿到物流业务开展和运作的实践细节之中,从而创造性地打造适合企业自身的、具有更高竞争优势的物流运作模式。如果企业自身拥有一定的物流渠道和客户资源,则宜采用自营物流模式,如果企业的电子商务基础比较优良,则可以采取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第二,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加大对先进物流技术和先进物流设备的集成和整合应用,从而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和运作效率。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集成的物流信息系统和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如何将体现物流管理理念的物流系统和代表着有效技术运作手段的物流技术设备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发挥物流业务运作的优势并产生高效的经济效益,成为目前物流企业物流解决方案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因素。将GIS系统、GPS系统和RFID货物识别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集成,可以有效地实现整个物流活动中物流、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实时化和同步化。从目前第三方物流的实施和运作实践上来看,其主要就是凭借强大的物流信息技术占据竞争中的主导优势,这对于那些专业物流企业和自营物流系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借鉴。第三,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和实施中,应该注重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电子商务物流对于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是复合型的,其中专业物流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核心和基础,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原材料采购、企业生产制造、货物包装再加工、运输仓储和货物分发配送等环节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于保证这些物流环节有效协调和衔接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掌握,对物流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必备的工具和手段,这就需要从业人员电子商务技术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技术水平。而目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专业设置是相对分离的,这就需要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类培养机构设置好相关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规划。

篇6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他们利用各自的生产条件和优势,通过市场经济活动,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的含义、特点及作用如下表:

国有经济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由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等形式组成,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集体经济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与外资经济与国有经济不同,个体经济: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等特点。基本上无剥削。个体经济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归个人所有;二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个体经济中,生产者既是直接的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是一种不带有剥削关系的私有经济。

私营经济 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谋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存在剥削性质。我国对私营经济的方针是鼓励发展、积极引导,加强监督和管理。

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学习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三资企业都具有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加以控制和调节的资本主义经济。

例1. 在我国要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①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②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③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

④大力发展个体经济、私营企业

分析:本题考查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品等环境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故①②④正确;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只是起主导作用,故③错误。

答案:B

例2.2012年1月11日全国工商联在京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9月,我国私营企业注册资金总额近25万亿,同比增长38.6%,我国私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这说明( )

A. 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篇7

[关键词]汉字教学;动漫化;汉字还原;识字;模拟创造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8-0058-02

汉字教学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方法老化,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书写中错别字增多,由此导致学生人文素质下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汉字教学改革的途径进行了探索。

一、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汉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汉字教学是以现行的简化字为教材,以笔纸为工具,以分析和综合为基本方法的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活动。教师把汉字分为音、形、义三部分,进而把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把形分为间架结构和笔画顺序,教学生拼读和书写,教学生在组词中理解字义。这样的识字教学过程,易使错别字成为难以消灭的敌人;二是在思维方法上,重理性轻感性。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理性还“处在睡眠期”。这种汉字教学,和学生的心里特征相左,扼杀了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培养;三是造成的后果严重,学生除了错别字多外,创新能力差,人文素质下降,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对汉字教学存在问题的反思

汉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套用西方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汉字实际。

从语音到汉字再到语义的教学顺序,和外语教学中先按音标读音,再写单词,再释词义的顺序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无形中把汉字的形音义的关系看成象表音文字一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任意的,汉字的字形在一些人的眼里成了对音位有缺陷的汉语语音的补充,成了汉语教学的累赘。汉语是表意文字,字义和字音在字形当中是直接出场的,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认为,这既是汉语的特点,又是汉语的优势。汉字教学不同于西语教学的地方,就在于要把字形放在优先的地位,在字形中想象、体会字义和字音。如果能复现汉字的象形属性,那么学习汉字就变成了想象记忆、理解记忆了。

2.识字环节的遗忘

西化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识字环节的遗忘。教学生给汉字注音、写汉字、连词,是读汉字、写汉字和连汉字,其中恰巧缺失了识汉字的环节。所谓识字,不是说会读会写就算认识了字,而是要在字形之中理解字义和读音。例如“鸟”字的读音就是鸟的叫声。然后就要引导学生意会字形或意符,理解古人在字形中表现出来的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即理解字的义和意。例如,鸟字画出了鸟的翅膀,鸟是会飞的,鸟儿的嘴、眼睛、爪都画得很细致。最后才是按间架结构和笔画顺序写字。识字的环节应该处在读字和写字之间,是读和写的中介,读和写都要在识字中融合。

3.人文精神的缺失

汉字字形在表现字音和字义的同时还凝聚着许多中华民族宝贵的人文精神,例如,“武”字,有止戈为武之意,“和”有口中有食则天下太平的思想。一旦脱离字形空谈字义,这些人文精神就都被蒸发了。

三、用汉字动漫软件实施汉字教学

要回归汉字的造字之法,体会汉字当中包含的丰富的意蕴,又不能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教古代汉语,增加小学生识字的难度。汉字识字教学教改的途径之一是:运用教育技术、在扎实的汉字知识的基础上,经过适当的艺术构思,创作学生可以参与的动漫教学软件。

1.用漫画把字形象化

根据古人造字的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象的复活汉民族造字的历史,把静态的汉字转换成动态的造字过程,把方块字动漫化为有灵性,会说话,不断成长的艺术形象。语言是文字画,这一点南宋的郑樵已经指出了,文字画是表意的符号,不仅在字形上比绘画抽象,而且在内容上还是对人的经验的分类。这就要求我们用漫画取其神。

2.创造学生、老师、汉字三边互动的教学平台

学生、老师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我们看来,汉字也应该成为教学中的又一主体。学生是造字主体,他们观察事物,描绘文字画;老师是引导主体,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特点,把事物的特点画成线条画;汉字是对象主体,它表现着自己的特点,显示着和其它事物的区别,说明着它对人的意义。老师、学生必须尊重它,和它对话。汉字动漫教学软件,不能是教师一个人的声音,也不能是汉字自己的自言自语,而应该是三方面的对话。

3.人文渗透

汉字的外延义是汉字所指称的事物的特点或本质,内涵意是造字者对事物的价值阐释。这个内涵意就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并且在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人中间发扬光大。

四、创作汉字动漫教学软件的方法

汉字动漫教学软件的创作,要兼顾汉字知识、儿童心理特点、素质教育等三个方面的要求,艺术构思既要尊重知识,把汉字形音义的知识准确的教给学生,又要突破汉字线条的局限,创作生动的艺术形象,满足学生的接受需求。

1.拟人化

每一个汉字都有形、有意,是一个形神兼备的有机整体。根据这个特点,把每一个汉字都想象成和人体相像的人,有人的意识,能和人对话。

2.在空间形象中加上时间向度

字形是空间状态的,但字形在历史中有一个发展过程,从甲骨文到简化字,字形变化就很大。我们必须在动漫作品中演示汉字字形的变化过程,汉字形象也就有一个从稚气的感性形象到成熟的思维形象的成长过程。最终实现让学生掌握简化字的目的。

3.按照汉字的分类创作动漫作品

语言是建立在对事物分类的基础上的,汉字作为文字画,是感性的形象,但它指称的是事物的类,大的分类包括人、动物、植物等,小的分类就更具体了。同一系列的文字在字形上是有联系的,可根据这些联系创作互有关联的动漫画。既增加了动漫软件的趣味性,又形象展示汉字的区别与联系。

4.让学生了解造字过程

每个系列动漫作品的核心是造字过程,由学生、对象、老师的对话,学生的表演、绘画完成,结尾回归简化字。让学生想汉字、演汉字、画汉字、吟汉字、讲汉字,素质得到全面培养;要让学生明白,简化字的一笔一画都是从古文字简化而来,代表着事物的特征,凝聚着汉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寓人文精神于汉字知识之中。

我们希望运用这些方法,创作汉字动漫软件,把汉字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大课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偏误分析

一、汉字教学概述

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方面,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所有教师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汉字学习是留学生最大的挑战之一。相比其他语言和文字,汉语有其独特的语音及汉字系统,因此,汉字教学归根结底要从汉语和汉字的特点出发,要结合汉语和汉字应用的特点。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有其自身的系统性和结构规律。首先,汉字是典型的语素文字,每一个汉字都由音、形、义三个部分组成。其次,汉字的音和形会发生变化,但是基本字义一般是不变的。最后,汉字教学可以从汉字结构分析开始,结合字音与字义讲解,从而提高留学生的汉字学习效率。

二、汉字教学困难的原因

汉字教学是现在公认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一方面留学生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对汉字本身音、形、义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加上汉字教学缺少专业课与练习,这都加大了汉字教学的难度。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母语学习的影响。很多初次接触汉语的留学生,都是在已经掌握了一套完整的母语思维和母语表达后开始学习汉语和汉字的,原有的知识体系不但不会对他们学习汉语和汉字有所帮助,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留学生就要不断的改变自己原有的母语思维体系,从而适应汉语和汉字的学习。

第二:汉字属表意文字,以“字”为语言基本单位。在非汉字文化圈中,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学生更为熟悉拼音文字,并且“词”是其语言基本结构单位。与之相反,在汉语中“字”才是基本结构单位,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般以汉语的词为基本的语义单位进行教学,普遍强调“从词到字”。比如,留学生学会了“鸡肉”,却不知拆开的“鸡”和“肉”都具有单独意义,有的甚至在第一次见到“羊肉”、“牛肉”时也不会通过字义来帮助理解。

第三:汉字教学缺少按照认知规律设置的专业课与练习。比如说“谢谢”这个词,从口语的角度来讲是初级词汇,也是留学生最早学会的词汇之一,但是从书写的角度来讲,“谢”这个字结构复杂,往往留学生会觉得很难,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而且汉字练习方法单一,导致留学生缺少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留学生汉字偏误简析

通过分析不同国家的120名留学生期末试卷中的错别字,发现汉字偏误主要有以下几类:笔画增减偏误,比如初学者可能会少写“直”字中的横笔,也可能会多写“直”字中的横笔;又如会给“模式”的“式”字多加一撇。类化偏误,比如“虫咬”写成“虫蛟”,“一顿午饭”写成“一饨午饭”,“惊讶”写成“谅讶”。声符改变,比如将“牺牲品”的“牺”写成“稀”,“开玩笑”的“玩”写成“T”,“树叶”的“树”写成“椒”。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形近、类推同化、同音在汉字学习中的影响,这不仅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词汇、语法等层面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汉字偏误的研究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四、汉字教学方法

汉字教学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汉字本体的研究,另一方面要通过反复的讲解和练习,探索适合的教学方法。下面推荐五种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汉字教学法:

1分阶段教授汉字。对初级阶段的学生可以采取整字认读,而不过细分析的方法。对于进入中、高级阶段的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可以通过分析偏旁部首、结构部件来扩大字量,也可以采用大量阅读的方法,直接获取含义。例如告诉学生以“两点水”为部件的字多与寒冷有关系,像“冰、凉、冻”等等;而以“三点水”为部件的字多与水有关系,像“江、河、湖、海”等等。

2讲授汉字的笔画和笔画顺序。汉字不是几个字母的一种线性组合,而是由“横、竖、撇、捺、折、弯、点、提”等笔画以及由笔画组成的各种部件构成的一种结构,并且在结构上有上下、左右、左中右、内外、独体、中心等各种规律组合。

3汉字的表音符号可以用来帮助汉字的认读。汉字虽是表意文字,但汉字的字形与发音却有紧密的关系。《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中的汉字表中,形声字占68.6%。因此可以借助汉字的表音符号,用“读半边”的方法,告诉学生认读或语音演变规律,从而提高他们认读汉字的能力。

声旁表音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也可以利用偏旁部首或已知的独体字来学习新的汉字。例如,“会”这个字,既是一个独立的汉字,也可以成为某些汉字的表音符号,如“浍、桧、绘、烩、荟”等。

4利用形义的关系来帮助理解字义。根据象形、会意、指事等造字方法来解释汉字的字义。例如:“明”,人们把“日”和“月”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光亮、灿烂或启迪的表意文字。

5增强汉字学习的趣味性。比如在讲解“林”字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明:按照谚语所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代表树的“木”字为象形字,两个“木”字意为树丛或树林,三个“木”字组合在一起,即为“森”,指代的是茂密生长的树林。

对外汉字教学因其对象的不同,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应当从汉语和汉字的特点出发,贯穿“音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思路,加强对外汉语中的汉字教学,逐渐改变留学生“汉字难”的观念,从而使汉字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真正的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趣味汉字》 陈火平 新世界出版社

[2]《外国学生汉字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 肖奚强 2002(2)

[3]《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 徐子亮 华语教学出版社

[4]《从非汉字文化圈学习汉字的规律谈对外汉字教学》

白剑波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4)

[5]《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字习得规律与教学研究》

赵悦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4(4)

篇9

关键词:汉字 对联 形式美 音韵美 蕴意美

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汉字是最重要的载体,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汉字是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宝库的瑰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具有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特征,兼具象形、表音、表意功能,形声兼备,内涵丰富,传播久远。鲁迅先生曾概括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1]在文学园地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异彩纷呈。这些文学形式世界各国文字都能创造,只有对联是相对应汉字特点而存在的,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学形式,是文学园地中的奇葩,散发着民族文化的芳香。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族传统文学形式,雅称楹联或楹贴,俗称对子。《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2]对联一般分为上下两联,就上下两联来讲一般要求字数相等、字词相对、平仄相调、左右对称,而意义要求相似、相连或相反。它非常注意用字造句,要求鲜明适当,

言简意深,精练蕴藉,是单音节、方块形的汉语独有的艺术形式。和其他许多国家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是一个个独立存在的方块字,每个汉字都具有形音义三要素,对联特有的艺术魅力,只有通过汉字才能得到完美的体现。

汉字集形音义于一身,而对联则正是运用字形结构、音韵平仄、字义虚实才能构成对仗工整、韵味无穷的名联佳作。对联的形式与内容都与汉字的特点紧密相关,是汉字文化的集中体现。汉字独特的构形造字法在对联创作中巧妙运用,大大增强了对联的表现力和趣味性;汉字音声和谐,声调多变,给对联增添了韵律和节奏感;汉字个个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使得对联蕴藉深厚。对联的形制特点以及它的巧思妙对都是由汉字的特点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联选择了汉字,汉字成就了对联,对联的特征就是汉字特征的缩影。汉字的形音义共同决定了对联的美。

一.形式美

汉字的形就是汉字的外形结构,字的写法。由于历史的原因,汉字的形有古今之别(篆、隶、草、行、楷),繁简之分,但字形总体上来说基本呈独立的方块形状,是典型的方块字。汉字的形,决定了对联的形式美。对联的所谓形,就是外表,就是上下联要大体一致,形成对称。汉字字形的大小和长宽比例都基本一致,保证了汉字与汉字之间能做到所占空间大小一致,容易使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空间上长短一致。而每个汉字的相互对立,又便于横向排列,也便于逐字顺次纵向排列。这特点恰好适用于悬挂、张贴在楹柱或门框以供欣赏。同时,汉字笔画多少、结构繁简,相去悬殊。从笔画看,最少的只有一笔;笔画多的,可达四十余笔。从结构看,最简单是独体字;在合体字中,有些字是由六七个部件组合而成的。但不管笔画多少,结构繁简,无论是手写还是刻写出来的汉字,都是每个字占有面积基本相同的一个方块,在书写成联后,都能整整齐齐,两两相对,左右对称;即使横向排列,也丝毫不影响与竖行排列相同的特点。横排竖排都能整齐相对,不枝不蔓,这是和汉字字形多是方块的特点密切相关的。

汉字独特的造字法,也使对联具有形象美。汉字字形构造灵活多变,具有象形、偏旁部首和一字可以拆散为几个字等特点,它可以把偏旁、部首、笔画予以组合、分散、增加、减少和重组,形成“新”字。利用汉字这一特点,可以创造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对联。有在同一联当中由两个或多个偏旁、部首、笔画组成一个或几个汉字,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山石岩前古木枯;白水泉中日月明”等的;有在同一联中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偏旁、部首、笔画拆开分散,如“张弓长,骑奇马,单戈而战;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等的;有在同一联中以一个字为基点,在其基础上增加一个或几个偏旁、部首或笔画形成一个新字,如“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等的;有以对联中一个或几个字为立足点,把其偏旁、部首、笔画加以削减形成对联,如“要加盐,谢神童抽身出讨;见了汤,吴学士倒口便吞”等的;有对同一联中的偏旁、部首、笔画进行重新组合,如“或在@中,拖出老袁还我;余临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棘作薪,析落劈开作四束;阊门造屋,移多补少成双间”等的,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二.音韵美

汉字的音,就是它的x音、读法。对联的音,就是上下联句子中汉字的读音,要符合句中平仄交替,上下联间平仄相对的要求,这样读起来才会抑扬顿挫,才能使读者得到听觉美的享受。汉字单音节、多声调的音声特点,决定了对联的音韵美。

音节是听觉感觉可以区分清楚的语音的基本单位。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上也是一个音节,汉字和语素基本上是相对应的。这就使得用汉字作对联时,不仅在视觉上是字字相对,在听觉上也仍是一一相对,不管视觉、听觉都保持匀称相对的特点。而且,汉字中有大量的多音词、同音词,将这些用之于对联创作,大大增加了联语和对句创作的趣味性,也丰富了对联的表现手法。叠字联就是充分利用汉字字音特点的一个典范。它把对联中的同一个字或几个字重叠起来使用,以增强对联声律的节奏感,造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同时还能利用同形汉字的不同音义变化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深化对联的主题。如西湖天下庭园的一幅著名叠字联“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就抑扬起伏,清脆悦耳,显得生动活泼。利用同音汉字,也能加工润色对联,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双关效果。著名才子金圣叹在临终前与儿子诀别时所作双关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将自己心中的悲切怜爱、酸楚难忍表达得出神入化,这样的一语双关,字字玑珠,撼人心魄。

汉字是有声调的文字,同一音素,由于声调的不同,可以区分成不同的字词。汉字声调的巧用,可以使对联具有节奏感、音乐美。对联和律诗一样,都是要讲究节奏的,也即讲究平仄相对。所谓平仄,就是把汉字因发音高低、升降而形成的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讲究平仄就是讲究声调的平升曲降,抑扬顿挫。对联至少上下联偶位数的字音要平仄相对,上联末字音节要求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同时上下联要避免连续四字的声调相同,要平仄交替。一幅对联,如果平仄交替、对立做得好,就能够构成奏与旋律,造成声调的跌宕与和谐,形成一种音乐美,给人一种舒畅的享受。如眉山县三苏祠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和现在多用的春联“春回大地风光好;福满人间喜事多”,读来音韵和谐,悦耳动听。由于讲究平仄,对联这种文学成了不歌而吟的无谱之曲,使人们喜闻乐见,雅俗共赏,其韵味实是不亚于诗词。

三.蕴意美

汉字的义,就是汉字所表达的意思、内涵、涵义。汉字中,有些字是一字一义,但大部分字则是一字多义的,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表达着深厚的内涵。对联的所谓义,就是对联的句子,意思要通顺明确,上下联间意思连贯,内容相关,不能脱节,联合起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对联的形制短小,想要传达意义,就需要语言凝练。而汉字作为一种表意丰富的文字,为对联的意义表达提供了基本条件。只有汉字这种历史悠久,含义深厚,长于表意的文字,才能够帮助对联在有限的字数里传达最深远的意义,才能够帮助对联形成一种蕴意美。

汉字是表意文字,能够见字知义。见字知义这种直观效果使人们可以更快地理解语言,使人们简单观之就能理解深刻含义。这也给对联的表意传情提供了有利条件。对联运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时节,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对它往往不会多做留意。对联必须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能将所要表达的意思传递出来,才能发挥作用。汉字传情达意的便捷性为对联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必要条件。对联中的同旁联更是能迅速准确的表达意义,因为其同一偏旁代表着同一意义范畴,所以意义上的对偶以及特定意思的表达都能在视觉上找到感觉。上下联相对称,两组意义范畴、两种意趣合二为一,构成一种简明形象的意境。如“泪滴湘江流满海;瞪叹嚎啕哽咽喉”,上联均用三点水旁,渲染出泪水之多,有灌满江海之势;下联均用口旁,标示着嚎啕之烈,一直哭哑了嗓子,为对联意义的传达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四.结语

对联艺术是汉字文化的独特产物,是中国文学所特有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由汉字而产生的对联,具有形式美、音韵美和蕴意美,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文字的产物。整齐对仗、音韵协调、言简意深,是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也是汉字文化的集中表现。可以说,汉字文化成就了对联艺术。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苍舒:《中国对联艺术》,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4.李土生:《汉字与汉字文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

5.林芳胜等:《古今对联荟萃》,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注 释

[1]《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44页

[2]《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45页

篇10

我们先分析汉语的基本特点。

一般的拼音语言,只有元音与辅音两个结构要素,声调(升调、降调)只区别语气,不区别意义,因而不是拼音语言的结构要素。而汉语则不同,声调起着区别意义的作用,故汉语语音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要素构成。如果我们把英语等拼音语言称为二维结构,那么汉语语音就是三维结构。

人类的发音器官能够发出各种各样不同的音。就语音单位而言,几乎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或者起码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但每一个民族用于社会交际的能够区别意义的音位却少得多,这是根据人类的交流需要而决定的。人类语言只需要不多的音位,就可以构成无数有意义的话语。

从历史发展来说,“能指”和“所指”在约定俗成的任意性这一表层现象的深处,有着相当深刻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受到各民族物质生产发展的一般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的双重制约。就人类语言的发源处来说,初民不可能也无须选择很多的音节来表达一些简单的概念。但是,随着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有许多新的概念需要表达,原先的音节不能满足需要,他们必须寻觅新的途径。增加音节是一个最简单的有效途径,西方的一些语言就走了这一道路。英语中的音节就有一万多个。但也还有另外一个聪明的方法,即在原有的音节上标出不同的声调,以此代表不同的概念,这同样可以起到与增加音节相等的作用。汉语就走了这一条道路,它只选择了400多个基本音节就能够满足高度文明的汉民族的各种概念表达的需要。采取增加音节的线性展开的方式和运用声调向中心聚敛的三维方式来解决语音的发展问题具有同等的有效性。于是,汉语与西方拼音语言的根本性区别(即拼音语言是用二维——元音和辅音——来表达的,而汉语是用三维——声母、韵母和声调——来表达)就形成了。当然这两条道路也不是绝对的互不相涉,而是起着部分的互补作用。汉语在发展中,由单音节词为主到双音节词为主,且近代以来,由于文化交流的增多,外来语的翻译常用多音节词来表达,这使汉语的词汇中多音节词的比例也有所扩大。拼音语言也有不用增加音节而只是改变词的重读音节的方式来区别意义,这又与汉语所走的道路有若干类似之处。文化创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每一种可能性只要是能够逐渐精微地表达人类的思维,就具有同等价值,这里没有好坏高下之分。人为地将“屈折语”说成是最高级,将“孤立语”说成最低级,这要么是文化中心主义、种族偏见的自我欣赏和自我陶醉,要么就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自卑心理的表现,而不是科学的分析。

文字领域的情况与语音领域的情况相似。

在文字的起源阶段,用“象形”表达人类思想与语言中用“象声”表达人类思想类似,同样舍弃了许多东西,仅从客观事物中抽出一些主要的特征写画下来。“米”是一棵果树上结了许多果子的象形。但作为自然界的一种有机生命体,一棵树是多么繁复的植物,结下的丰硕的果实也决不止三个。当我们用象形文字表达它的时候,失落了不计其数的果实了,而且用3个小圆圈代替了具有万千特征的甜美的果实,又不知失落了多少属性了。我们甚至不能说,我们所造的那个象形字就一定是抓住了果树的形象的主要特征,其实它仅是从客观物象中抽象出的极少一部分特征。这才是本色意义上的“抽象”。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上的所谓“抽象”,比如说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它字形固定,偏旁统一,这对于象形特点鲜明的甲骨文来说是一次抽象,而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使汉字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隶变”又是更进一步的抽象,这些“抽象”,与文字最初形成阶段的那次抽象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与语音的形成一样,象形文字是各个民族根据不同的要求抽象出事物的极少特征写画下来,这使各种文字产生差距。中西文字目前巨大的差距是由各自不同的文化创造方法造成的。当美索不达米亚的字母被发现后,西方文字突然掉转头去走了一条拼音化的道路,而汉字则没有走这条道路,依然按照原来的路径发展着。于是,中西文字便相去遥远了。“中国自殷商通用至今的表意方块字,与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后来流行于世界大多数地区的拼音文字其渊源和特性都迥然相异,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独成一统的特例。”[③]

方块汉字与拼音文字在结构上的区别,我们认为也是“二维”与“三维”的区别。从汉语语音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是与汉字的特点相吻合的。汉字的三维性使其具有立体性特点。但要证明汉字是三维的立体性结构,我们的面前有一道“定论”的铜墙铁壁,一般认为,拼音文字记录一个词是用一串字母作线性的排列,在汉字往往用一个平面型方块来表示,所以“汉字是平面型文字”[④]。诚然,汉字是写在纸上的,不是雕塑在空间的,何以认为汉字是三维的因而具有立体性特点呢?这是因为汉字是用二维去展示、象征三维空间的,我们是就其所表达、所象征的意义上来说它是“三维”的。“立体派”的绘画何以能称“立体”呢?难道就不是画在平面画布上的吗?

汉字主要起源于原始图画,而图画是用二维空间来表示三维空前的,那么,汉字就其起源阶段的象形性而言,亦具有这样的特征。汉字起源阶段的这种象形的特性是汉字三维性发生学上的依据,图画的形象性的特点是使人们可以直观或感受到所画事物“体”的质感。例如,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陕西华县柳子镇出土的陶器上。

即使是最逼真的工笔也不能将客观事物的全部属性和特征描绘出来,它在描绘中已经遗漏了许多属性和特征,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图画反映客观事物也是“抽象”的。而汉字又是对象形图画的再一次“抽象”,这就使文字成为一种纯粹的符号了。这种符号只要没有变成音响形象的附属物(如拼音文字那样),这种三维立体性特点便没有被打破,无论其抽象程度怎样地越来越高。

从现实生活的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在其后来的发展变形过程中,并未改变其三维立体性特点,这是由于汉字后来无论怎样变形,皆未彻底打破原有的符号体系去另辟新路。先看小篆。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比起甲骨文和金文来,小篆字体固定,并将原来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种偏旁统一起来,小篆的线条不再是去描画客观事物,而是变成了规则匀称的带弧形的整齐线条,就此而言,对汉字的立体性的冲击是大的。但是,从根本上看,小篆并未改变汉字的结构特点,而仅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只是线条略略变化,使文字同客观事物的联系更加隐蔽了一些。这样的特征实在太多,无庸赘述。隶书的情况又怎样呢?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这是被称作“隶变”的汉文字史上的一场大变革,这场变革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从甲骨文到小篆,汉字线条的主要特点在于描摹客观事物,因而它是画出来的;而隶变后的五种基本笔画则是写出来的。由于隶变改变了笔画的形态,因而使汉字形体发生了大的变化,变成纯粹符号性质的文字,基本摆脱了古汉字的图形意味。后来,魏晋至隋唐出现的楷书,结构与隶书基本相同,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进一步发展,从此,汉字成为方块字就定型了。但是,隶变以后的汉字并未改变汉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我们还是以“为”字后来变化为例来说明。

这些形式亦分别积淀了大象的鼻子、躯体以及四条腿的内容。由此看来,隶变中的汉字形体的改变仅是汉字结构内部进行自身调整时的一种较大的形态转移,而不是汉字整体结构的打破与重建,因而汉字立体性这一基本特点并未失落。

我们认为汉字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立体性特点一直保持着,但同时我们又认为隶变前后汉字立体性的特点又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适应于描摹客观事物的各种形态、方向、长短、曲直的甲金文和小篆的线条,一变为适应于书写的、长短大致统一、曲直有规则、形态方向一致的隶书、楷书和现代简体的线条,这说明隶变使汉字从图画意义上的立体性变成了几何意义的立体性。隶变前的汉字通过用极简约的线条描画事物达到立体性,这种立体性因与图画类似,较易为人们认识,隶变以后的汉字实在有类于“立体派”的绘画。它将对象世界引归到立体几何的方块形体中去,呈现出一种多视点把立体平铺到平面上的倾向。即“对一个物体作分解,同时从不同的方面,不只是从一个视点,提供了许多元素,把这些元素重新组合,相互叠置,相互渗入成为一个整体形象,这使得平面自身直接显现立体感,却又不是取消了平面,使它成为一个空间盛器,让各种东西在它里面装着”。[⑥]隶变后汉字不仅有“横”“竖”两种笔画(这可以在垂直状态下构成平面),而且斜线(撇、捺)和点,斜线其实就是线条的水平放置状态,它与“横”、“竖”垂直状态所构成的平面相交,便构成立体图形。“点”的意义亦如此,它其实在透视意义上是远处的一条线或一个面;本身已造成了一种距离感和空间感,只要我们眼前出现了相交或平行直线构成的平面,那么远处的那个点就一定不可能与这个平面处在同一平面上,而只能是处在立体的空间中。汉字的三维立体性就这样通过五种笔划构成了。这里,“关键是在于保持着具体的平面,而同时在象征的意味里,使它成为体积的空间意味的。”[⑦]

关于汉字的三维立体性,我们还可以从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中找到证明。卫夫人《笔阵图》对汉字的几种笔划有如下的说法:

这虽是一种比喻和象征,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书家的潜意味深处是将汉字的笔画当作某种客观事物来看待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观念的积淀,因为在原始人那里是没有比喻可言的。进一步讲,中国书法理论中所讲的关于笔画分布的结体理论更是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的。“中宫”和“重心”的理论,都是解决立体性字体结构稳定问题;“布白”理论则直接导源于文字的立体性:例如笔划的“疏密得宜”是解决立体性众多平面交叉的问题;“虚实相间”的说法是处理立体结构中视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关系问题;而所谓“争让得势”则又是回答立体结构中的主要平面与次要平面的表现关系等等。中国书法最忌平板,例如“馬”字下面的四点,楷书一般将第一、四两点写得较大,二、三两点写得较小,以示远近关系。这些,皆可说明汉字的立体性特点。

我们论定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的三维立体性特点,这就为认识汉字的科学价值打下了基础;而汉字的生命力正建立在这种科学价值的前提之上的。

汉字的立体性特点决定了汉字具有容量大、信息多、内涵丰富的科学价值。我们仍然用数学的方法来说明。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横一竖和一条斜线(—|/),如果按拼音文字的线性排列,只有六种排列形式:—|/,—/|,|—/,|—/,/—|,/|—,但是,按立体性文字排列,其形式却极多。横竖构成平面,而斜线当它放到立体性图形中去的时候,位置可以相接、也可以相交,还可以相离。人们只需要从这极多的可能排列中选择出目视区别较为明晰的排列用于造字就足够表达人类各种各样的概念。这从科学角度证明了汉字的方块结构是完全胜任表达人类的千差万别的细微变化的概念。它也不见得就显得繁复,因为它不需要用向外扩展的方式去表达,而只需在这个立体结构框架的内部就可以表达。如果说一个方块汉字因笔画多而显得繁复,那么,一个英文词用一大串字母排成一条线同样也是繁复的。汉字的这个特点也是中国语言文字(尤其是文言)无形态变化,无时态变化,无冠词的最根本性的决定原因。进而使中国语言文字比印欧语言“更易于打破逻辑和语法的束缚,从而也就更易于张大语词的多义性、表达的隐喻性、意义的增生性,以及理解和阐释的多重可能性。”[⑧]这正是在二十世纪语言学革命以后重新认识语言生命力的一把金钥匙。一些有眼光的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汉字和汉语的生命力,而另一些西方学者例如伊斯特林,认为汉字终究是一种有缺陷的文字,是文字发展低级阶段上的文字,进而认为汉字是缺乏生命力的文字,这实在是一种对语言文字表达人类思维的特点缺乏全面认识所致。

注释:

①伊斯特林:《文字的产生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71页。

②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49页。

③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④胡裕树:《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页。

⑤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9页。

⑥瓦尔特·赫斯编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