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19 06:5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知识 学生

《嫦娥奔月》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流传千年而不衰,足见其所蕴含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历久弥新。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明这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虽然结构简单,内容简洁,但是却含有丰富的内蕴。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把握文章的整体框架,深入挖掘,才能很好地将故事中所蕴含的各种意蕴阐述出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才能不断地扩展学生的知识范畴,为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切题导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正如我们平时所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完成一堂丰富的、有趣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在导入环节上下足工夫。导入是一门艺术,进入艺术之门的第一步就是要“切题”,只有切题的导人才是成功的导人,也才能实现导入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知识。在《嫦娥奔月》的教学中,笔者就按照“丰富课堂知识,扩展学生视野”的理念来组织课堂导入。

首先,笔者根据《嫦娥奔月》整个主题选择导入的资料。

经过思考后,笔者认为在“嫦娥”和“月”这两个主体之间,学生对“月”更为熟悉,而且关于亮的话题也很多,因此,笔者选择以月亮作为切入点。

其次,笔者选择先以一轮明月的图片作为背景。然后提问。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是什么?生:月亮。

师:月亮还有没有其他的称呼?

生:明月。

师:(笑)请同学们看图片,它有什么特点?生:是圆的,白色的。

师:因为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月亮又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生:但是月有阴晴圆缺。

师:(把图片换成弯月)所以,当月亮如钩的时候,月亮又称:银钩、玉钩。而当弦月如弓的时候,月亮又称:玉弓、弓月。此外,月亮还有很多别称,如玉兔、金蟾、银蟾、蟾宫等。

请同学们在课后自己去查一查资料。同学们,你们觉得月亮美不美?生:美。

师:那你们想不想到月球上看一看?生:想。

师:那我们就跟嫦娥一起奔月吧。(切入课文)二、扩展链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嫦娥奔月》是一则关于月亮的传说,也是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事实上与月亮相关的神话故事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的J情况,把其他的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也导入课堂,丰富教学的内容。当然,我们之所以要导入这些故事,不是为了开一个“故事会”,而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从不同的故事中,寻找相同点。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判断力。比如说,教师可以导入《玉兔捣药》的故事,这则故事有多个版本,但是为了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教师可以选择这两个版本:版本一:传说中月宫里有一只白色的玉兔,她就是嫦娥的化身。

因嫦娥奔月后,触犯玉帝的旨意,于是玉帝将嫦娥变成了玉兔,每到月圆时,就要在月宫里为天神捣药以示惩罚。

版本二:

传说有三位神仙,化身为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济老人,只有兔子没有食物,兔子于是告诉老人:“你们吃我吧。”兔子就往烈火中跳了进去。神仙们大受感动,于是将兔子送到了广寒宫成了玉兔,后来,玉兔就在广寒宫里和嫦娥相伴,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在向学生展示这两个版本的故事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来强化学生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启发学生对故事本身进行对比和思考。如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个版本更好,为什么?”通过这个提问,将背景资料融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进一步展开思考,并通过讨论获得更多的认识。

三、对比思考。丰富学生想象力

《嫦娥奔月》这则神话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年,其中也衍生了不同的版本。在这些版本中,最大的一个区别之一,就是嫦娥是主动吃药的,还是被迫吃药的,教材中的版本是后者。根据这一点,教师可以进一步扩大教学的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内涵。如笔者在完成这篇文章的教学后,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课文中嫦娥是被逢蒙逼迫。才吃下仙药的,但是还有男一个版本,就是嫦娥是厌倦了人间的生活,才偷偷吃药奔月的,相对而言,你们更喜欢哪个版本?”笔者抛出这个问题的意图,是为了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两种说法进行比较,进而让学生分析故事内涵的差异。而在学生比较的过程中,笔者主要是要引导学生向课文的版本靠拢,正确地认识嫦娥,认识到嫦娥是一个关心他人、心地善良的美丽女子,最后达成共识:月亮很美,嫦娥也很美,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最终,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的内心萌芽。

篇2

关键词:苗族古歌 苗族神话 婚姻

苗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广东、湖北等省,其中以贵州为最多。苗族有着自己的色彩鲜明的民族节日,如苗年、四月八、爬坡、吃新节、吃姊妹饭等等。在这些节日中,有的是带庆祝生产大事和生产活动性质的,有的是纪念民族英雄的、有的是以谈情说爱为目的的社交活动。在一般的节日里,男女进行社交活动时虽有一定的地点,但也不一定,凡草坡、桥头、村外、树下都可以。集会的人数也不一定,多则几千上万、少则几人。这种社会交往没有任何拘束,青年男女可以尽情歌舞,进行私恋。从上述情况来看,苗族青年男女的婚姻似乎很自由,其实不然。我们可以从苗族文学中的古歌和神话故事中看出在苗族部落社会中存在着一些母权制,到阶级社会产生后,母权制的遗留――舅权制也还束缚着青年男女。所以我们说,苗族青年男女们虽然接触的机会多,谈情说爱的活动比较公开和广泛,但是,自由缔结的婚姻关系的权利并不大。

一、反映苗族远古时期的文学

苗族远古时期是传疑时代,在这我所指的是氏族社会或氏族社会末期,总之,是能够产生神话传说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是内容与之相应的神话传说,如开天辟地、补天撑天、造日射日、人类起源以及反映较原始的生产活动的神话传说等等。这些神话都是远古人类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对于天高地厚、日月盘旋、风雨雷电等等自然现象所作的朴素解释饱和着他们的生活经验与斗争经验,反映了他们征服自然的理想与愿望。高尔基说:“神话乃是自然现象,与自然的斗争以及社会生活在广大的艺术概括中的反映。”①

苗族古歌里的婚姻神话,最早要追溯到有关开天辟地的作品。黔东南地区流传的《开天辟地》歌,在所有苗族地区同内容的诗歌里是较突出的也是较有代表性的。全歌长达二百五十多行,约有二十段。以轮回问答的形式追溯天地的起源。在这组古歌中说云雾经过千变万化,生下了科啼和乐啼,科啼与乐啼方生下白色泥的天和黑色泥的地,才有了那种钻山涉水游走于天下的奇异动物,才有了府方的父母,才有了第一个聪明而充满神力的人――府方,才有了剖帕、修狃、火耐和姜央。显然,远古的人类还不知道两性的结果会产生后代,也不懂得万物形成的起因,因而把天地的产生归功于变化莫测的风云。又根据动物能够生育的现象,离奇地想象了一批拟人化的神物,最后归根结底到云雾来生育宇宙和供人类以及万物休养生息的大地。

在众多兄弟民族的古老神话化中,有关缔结婚姻的叙述也是不少的,最早的追溯到“兄妹结婚”的血缘婚姻阶段,如汉族的“伏羲兄妹”、布依族的“赛伏细妹”、侗族的“葫兄芦妹”等。然而苗族的婚姻神话,却追溯到最早的云雾生出天地万物,昆虫与水泡产卵生育(妹榜妹留神话)。苗族中关于婚姻神话我们可以通过苗族古歌中的“相两和相芒”来看,苗族古歌中说道:姜央出生以后,为了谋生而与同在宇卵翼下孵化出来的雷公,发生了争夺耕牛犁田的矛盾,姜央虽然用智戏弄了雷公,把雷公关在铁仓里。雷公解脱后驾回天上去,又用呼风唤雨之术,发洪水淹没大地,企图淹死姜央。因解救雷公,得到雷公的庇护赐坐在葫芦瓜顺水漂流而幸存下来的一对兄妹――相两和相芒,在水消后回大地一看:“坡岭绝树木,园里绝青菜,山中绝鸟兽,寨上绝人烟。”于是,兄妹俩在这荒芜的大地上寻踪迹,希望找到配偶。因兄妹决不能交媾,古歌中神以各种借口令兄妹为婚。在这种压力下两兄妹最后在天神的安排下含羞地结成了夫妻。

在这则神话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代苗族社会中存在过血缘婚制,但古歌中提到“兄妹绝对不能交媾”,是天神的特允两兄妹才结为夫妻。说明在这时候苗族社会是不允许在氏族内部通婚的,表明这个神话产生的时候社会已发展到族外婚的状态。

二、反映母权制社会的文学

在苗族神话中不乏描写女性的,关于女性的神话我们可以从流传于黔东南地区的《打柱擎天》及流传于黔西北的《谷佛补天》的神话中获取,但是反映母权制的应要数《妹榜妹留》神话。

《打柱擎天》的主要意思是开天辟地后,天地虽然形成,但还是飘飘浮浮,不是很稳定,全靠一个叫妞香的英雄母亲和她的丈夫用手把天撑拄。她们一手撑天,一手种庄稼,后来才换成蒿杆和五倍子木柱。但日子久了柱子不稳固,因此弄得天地时常摇动。于是宝公、雄公、且公、当公四个老人才商量运来金银打柱擎天。最后由一位叫羽约的女人刨光,才立起来撑住天地。而流传于黔西北的《谷佛补天》神话与汉民族中《女娲补天》神话大致相似,《谷佛补天》是黔西北流传的一首酒令歌,短小明朗,保存了较原始的诗歌特色。歌词为:古老古代主宰天的是宏效,他移动天地相去一庹远,天从此昏昏沉沉,地从此不明不暗,谷佛才用青石来补天,日月从此放光明,天地从此才分开。上述两则神话的主角都是以女性身份出现,表明这一时期女性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妹榜妹留》神话更加凸显了这一女性的地位,《妹榜妹留》中说:妹榜妹留为了繁衍后代,于是“妈妈妹榜留,心爱小水泡,会说也会唱,长得又漂亮,同他去游方,配对结成双”。妹榜没留与水泡游方(谈情)后,生下十二个蛋。这十二个蛋经过宇鸟十二个年头的呕心沥血的劳作方才生出水龙、水牛、老虎、雷公、老蛇、蜈蚣等虫兽,以及代表人类祖先的姜央。摩尔根说,神话等口头文化,在这方面“对人类产生了强大的刺激作用”。②

从妹榜妹留的神话故事中我们看出,那个“小水泡”是男性,男人就像水泡一样,在女人面前时隐时现。因此,代表女性的妹榜妹留与代表男性的小水泡相恋而怀孕所生下来的子女,自能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典型的母系社会,正如恩格斯所说:“由此又造成人们只知道孩子的母亲,而不知道孩子的父亲,这就是母权制。”③

三、 反映父权制社会的文学

从有关史料和民间文学作品中反映的情况来看,在苗族古代时候,束缚青年男女婚姻自由的,最初是禁止氏族内部通婚加舅权制。当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的制度被打破后,舅权制仍然残存着,这种制度实则是氏族外通婚的另一种表现,是母权社会的残存。苗族的神话古歌中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母系制向父系制过度的珍贵史料。

《换嫁歌》说的是在古老的深山僻野里,居住着一对老伴――娥榜和搞贡,膝下养着一对儿女――格和皎。按照“蝌蚪围着谷桩转,转去转来也成亲;男人围着女人转,转去转来也成亲”的古老规章,两老把男孩皎嫁出去了,留下女孩格开田拓土养双亲。皎嫁出去后,格面临两大难题:一是拓荒开田,无力搬动巨大的石头;二是外部落来入侵,无力使用武器进行抵御。于是差使神燕,飞越崇山峻岭,去把阿哥皎招回来清除两大障碍。力大如虎的皎来到后,立即搬走巨石,又驾起五彩云,使用千钧之力,把侵入的敌人打退了。于是寨老们敲响了理片,重新商议,由于皎能搬动巨石,战胜敌人,于是将皎和格改换了嫁娶。

男人取代女人长期主宰一切的地位后,权利便很快强大起来,并转化到父权制上,因而男性对女性的奴役与压迫的出现,阶级、地位差别也渐渐产生了。许多舅权与反舅权、压迫与反压迫的神话叙事和故事也在这时期产生,如《娥娇与金丹》、《贞芙与秀尤》、《姆依果外》。

《娥娇与金丹》的内容大意是:娥娇与金丹虽为同一氏族,但由于时间长久,血缘已经疏远。他们经过“游方”产生了爱情,于是遭到旧势力的反对,在加上舅权的压力,就被活活拆散。后来娥虽然被迫嫁到了远地的舅家,但她并不屈服,继续和舅家展开斗争,弄得舅家无法,只好刻竹筒让她回家。娥娇回家后,重新和金丹相爱,又一次遭到旧势力的反对。但是他们的爱情符合青年男女们的愿望,大家群起支持,旧势力才被迫让步,提出买白牛祭祖,分支开亲。为了冲破旧制度的枷锁,娥娇和金丹经过种种困难,最终找到白牛,才结为夫妻。传说禁止族内通婚的旧制度就是被他们打破的。

这一作品反映出在婚姻问题上十分尖锐的舅权压迫与阶级矛盾。通过神话我们看出,苗族在母系社会崩溃,父系社会出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后,婚姻问题上的阶级矛盾尖锐,许多的青年男女成为了这场矛盾的牺牲品。到了后来出现的如《娘阿莎》反映的是古代人民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的理想,也表现了追求这个理想的斗争的神话故事。

《娘阿莎》大致内容为:娘阿莎从井里生出来后,长得十分美丽,各种鸟兽都非常倾慕她,一一赶来和她唱歌跳舞,和她谈情说爱,追求她。后来天上的太阳看中了娘阿莎,指使乌云给他做媒。乌云在她面前尽夸太阳,并且采取明撮合暗逼迫的手段,使娘阿莎嫁给了太阳。然而太阳并没有把美丽的妻子放在心上,为了名利,整年在外奔走,一连六年不归家。娘阿莎就这样在冷淡寂寞的境地里生活了六年,最初她还满怀希望地期待太阳回到身边,但太阳出了把她当做私人财产外,并不满足她什么东西,于是娘阿莎失望了。在太阳家里,唯一和他相处的人是月亮。月亮虽然说是太阳的弟弟,过的日子却似长工,他勤劳而且诚朴,同情娘阿莎,事事帮助她。娘阿莎不但在月亮那里得到了她不曾得过的温暖,而且从月亮的身上看到了她所幻想的东西。后来,她终于和月亮发生爱情,双双冲出太阳的权贵的门槛,逃到很远的地方结为夫妻。事后经理老评理,娘阿莎和月亮获得胜利,但月亮把江山赔给了太阳。传说在这以后,白天始终是属于太阳的,月亮只能在晚上出来。

如果我们把上述描述的苗族古歌中的《开天辟地》、《兄妹结婚》、《打柱擎天》、《妹榜妹留》到《换嫁歌》、《娥娇与金丹》以及《娘阿莎》等,看做是一条历史的纵向排列,再加上横向的比较研究,我们就发现,苗族在婚姻的缔结与家庭的结构上是十分错综复杂的、千变万化的,而且与历史紧密相连。

注释

① 高尔基.苏联的文学[M].

② 摩尔根.古代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539.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

参考文献

[1] 田兵,等.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2] 潘定智,等.贵州神话史诗论文集[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

篇3

甲: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我是_____

乙:我是_____。

甲:再过6天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这里我们预祝全校师生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

乙:中秋节一直以来被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人们常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时节对亲人的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当一轮明月高高挂起的时刻。

甲:考考你,你知道为什么要叫中秋节呢?

乙:这个可不难,在我国,农历的7、8、9三个月为秋季,农历8月15——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正好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甲:那为什么有人又称它团圆节呢?

乙: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人们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甲:还真难不倒你呀!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亮的圆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你知道哪些有关的诗词吗?

乙: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甲:你知道得可真多!那你知道有关中秋的传说故事吗?

乙:中秋节与元宵节和端午节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究中秋节之来源,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

甲:哇!还有神话故事呀!那你给我们讲讲吧!

乙:好!我给大家讲一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一气射下九个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王母娘娘也赐给了他一包长生药,他把不死药交给了自己的妻子——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趁后羿不在家,他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在危急之时,嫦娥当机立断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成为月亮中的神仙。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甲:听完了如此凄美感人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国外中秋节趣话吧!。

乙:中秋节并非中华民族所独有,许多国家也有类似中国传统习俗的形形的中秋节,而且非常奇特有趣。泰国人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称为“祈月节”。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用甘蔗扎拱门,在拜月方桌上供奉观音菩萨和八仙的图像或塑像,八仙桌上的供品主要是寿桃而非月饼。

甲: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而且这样的节日有两个,除农历八月十五日外,九月十三日也是。节日这天,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吟唱吆喝,扶老携幼,抬着神龛到庙里去进香。孩子们还到野外采集象征吉祥如意的野草装饰家门,迎来幸福;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

乙:朝鲜的中秋节称为“秋文节”,也叫“秋夕”、“嘉徘”。这一天,他们以松饼为节日食物,家家蒸食并互相馈送。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内馅是豆沙、枣泥等,因蒸时垫有松毛而得名。到了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比赛、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年轻的姑娘们穿上色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欢聚在大树下做“布伦河”游戏(即荡秋千)。

甲:伊朗称中秋为“麦赫尔干节”。这天是伊朗太阳历七月十六日。节日期间,人们都以品尝各种丰收果实为乐,隆重的庆祝活动持续6天方才结束。

乙: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也有赏月的风俗。夜晚,青年男女翩翩起舞,通宵达旦。

甲: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中秋的习俗吧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和爸爸妈妈一起赏月吃月饼呢!

乙:说到吃月饼,我口水都流出来了。那你知道我们如何在赏月、品尝月饼的同时注意健康吗?

甲:专家提示:月饼应与清茶搭配,清茶有助消化,又解油腻;若与汽水、可乐或果汁搭配,则不利健康。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即使是“无糖月饼”,仍然不能多吃。专家还指出,老年人和婴幼儿消化能力较差,过多食用月饼会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而肥胖的人,一般都有潜在的糖、脂代谢异常和动脉硬化问题,也要像糖尿病人一样,少吃月饼为宜。

乙:哦!谢谢你给我们讲的的月饼健康吃法。相信大家会注意的。中秋佳节快来了,我们将要欣赏到皎洁的月光,品尝到香甜的月饼,最后,我们再为老师、同学们送出祝福,怎么样?

甲:好!请听我们的美好祝福吧!

篇4

2018关于中秋节的英语作文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Mid-Autumn is a very important Chinese festival. It falls on the 15th day of August. A few days before the festival, everyone in the family will help to make the house clean and beautiful. Lanterns will be hung in front of the house.

On the evening there will be a big family dinner. People who work far away from their homes will try to come back for the union. After dinner, people will light the lanterns which are usually red and round. Children will play with their own toy lanterns happily.

At night the moon is usually round and bright. People can enjoy the moon while eating moon-cakes which are the special food for this festival. They can look back on the past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together. It is said that there was a dragon in the sky. The dragon wanted to swallow up the moon. To protect the frighten the dragon away.

中秋节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在八月十五号。在节日来临的前几天,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帮着打扫房子,把房子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灯笼挂在屋前。

晚上有一顿美餐,离家在外工作的人也要回来团圆。晚饭后,人们点亮灯笼,一般是红色的圆灯笼。孩子们会高高兴兴地玩他们的玩具灯笼。

晚上月亮又圆又大,人们在赏月的同时吃着中秋节特别的食品——月饼。人们在一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据说天上有一条龙,它要把月亮吞下去。为了保护月亮,孩子们要弄出很大的响动把龙吓跑。

2018关于中秋节的英语作文

The Mid-Autumn festival has a long history, and other traditional festivals, is also developed slowly, the ancient emperors have appeared in spring, autumn ritual ceremonies, as early as in the "rites", for the word "Mid-Autumn festival". Later aristocrats and scholars also follow up, in the Mid-Autumn festival, bright moon in the sky was bright and round round, worship, their feelings, the custom spread to folk, thus forming a traditional activity, until the tang dynasty, the customs of the offerings on more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Mid-Autumn festival became fixed festivals, the book of tang dynasty, emperor taizong "records" August 15 Mid-Autumn festival ", the festival flourished in song dynasty, to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long with New Year's day, to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festivals in China.

The legend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very rich, chang e and wu gang felling laurel, yutu dao medicine such as fairy tales widespread.

篇5

很古老的时候,中秋源于对月亮的崇拜,月亮是阴性力量的象征,她与日是相对的存在,月光的清冷与日的焦热相对,有月有日是黑白的轮回,有阴有阳是生命的轮回。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1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2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3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太阳出现,一个名叫后羿的人,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运足神力,拉开神弓,射下九个太阳。后羿就受到百姓们的爱戴,后羿娶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恩爱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把不死药交给妻子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见了,他想吃不死药成仙。过后,后羿带徒狩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闯入后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把不死药吞下去了,嫦娥吞下药,飞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到了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 花好月圆 2明天日全食(打一字)。 ———月3嫦娥下凡(打一花名)———月季4秋的节日佳品是什么(打一水果)————柚子5月是故乡明——(打一农业名词)光照名师。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4去年的中秋,一场细雨似乎不想让伤感的月亮出现,免得让更多的人融景生情。月亮也许怕自己穿着的一件黄色薄薄纱衣,抵挡不住雨水的“洗礼”,被淋湿冻坏身子。也许月亮担心自己一旦出现,会使无数颗思念之心痛上加痛,于是月亮咬咬牙趁着细雨来临,藏在厚厚云层中。

我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空,想到月亮可以用悄悄地走,不带一片云彩的方式,让等了整整一年的人们,目睹它美丽容貌地期待成为泡影。此时我心里感到空荡荡的,觉得今年的中秋少了节日应有那份味道。妈妈看到我失落的样子,摸摸我的头说,我给你讲个中秋的故事吧。我摇揺头,因为妈妈讲的有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以及广寒宫里小玉兔等中秋神话故事,我都听很多遍,已经耳熟能详了。

妈妈说,吃一块圆圆月饼,明年学习上会有进步。在妈妈的诱导下,我吃下一块月饼。中秋赏月的美梦破灭后,我早早上床睡觉,在睡梦中我圆?了一回奔月梦.我乘坐中国制造的嫦娥飞船, 向遥远的月球飞去。当飞船接近月球时, 我发现月球原来是个圆球体。

飞船降落在月球上, 我走出飞船大门,顿时感到整个人身轻如燕、力大如牛,提起几吨重的物体轻而易举。 抬眼望去,整个月球一片漆黑。平常我们在晚上看到的那个闪着柔和、皎洁光亮的月亮, 其实并不是月球本身发出的光,而是太阳光照射到月球表面产生的光亮,月球在我眼中并没有我们神话中那么美丽。

我在月球上走了一会便喘不过气,呼吸困难。原来这里没有空气和水,没有云雾也没有风雨,根本不适应人类居住。我赶紧戴上氧气罩,继续寻找嫦娥姐姐居住的广寒宫,还有那只可爱的玉兔。当我走到一座环形山前, 一块高耸直立的岩石告诉我, 月球上根本不存在广寒宫, 也没有嫦娥和玉兔。这块岩石带着嘲讽的口气说,神话传说你们人类也信了。不过我们这里可是个长寿的地方, 我们绕地球一圈需要大约28天,在我们月球呆一天,相当于在你们地球生活28天,不过你们人类要想呆在我们这里, 你们自已要创造生存条件哟。

我的奔月梦在飞船返回地球时产生的巨大火花中结束。我睁开眼看到自己还躺在床时, 我心中乐了, 奔月经历让我明白有关中秋神话,对于我们已经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对亲情的思念。

中秋节嫦娥奔月故事5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可开心了。在这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着美味的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那天的月亮虽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不过,也挺美的。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篇6

关键词:月亮;隐喻;文学作品

      “月”文化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尤其是在汗牛充栋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月亮”为题材、意境、背景的诗词歌赋不可胜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明月皎兮,佼人僚兮”的优美诗句,“月亮”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想了解中国文化尤其是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的外国学生来说,了解“月亮”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所说对“月亮”的了解绝非仅限于外部的浅显认知,而是透过表面了解“月亮”所代表的意象,即“月亮”的隐喻延伸。

所谓隐喻就是在传统的概念中叫做暗喻的一种修辞方法,它跟明喻相对,① Lakoff和Johnson在其著作《Metaphor we live by》中从思维的认知方面又提出了隐喻的新概念。根据其理论,隐喻就是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用已知的具体事物去感受未知的抽象事物,并对后者的抽象意义进行描述,是一种思维及认知的方式。②这种思维方式在体验委婉的中国文化及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若是不理解莲花代表洁身自好,代表淡然闲远,竹子代表气节铮铮,便不能读懂很多中国传承至今的诗词歌赋。中国自古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随处可见隐喻,隐喻烘托意境,意境带人入诗,入诗才能体会到作者或是忧国忧民,或是思乡情切,或是恬然自得的心境。中国人自小耳濡目染,对基本的隐喻都有大概的了解,但对于跨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很多事物所延伸出的中国文化是他们不了解和不理解的。本文就“月亮”这个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且诸多所指的事物为对象进行分析,并以外国文化中的“月亮”作为对比,试图归纳出“月亮”在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中的基本所指,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进行汉文化方面的教学时提供一些参考,更主要是为希望学好汉语,愿意接触中国文学的外国学生能更好理解中国诗词及其他文学作品提供一些帮助。

一 月亮的认知特点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思维方法,需要人的感官对于事物的体验,只有对具体事物有客观的感受才能体会其特点进而产生认知的拓展。我们要想理解“月亮”的隐喻性延伸,对“月亮”这个客观事物的本身必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月亮进行直观感受:

首先,是月亮的形状,月亮自初一至十五形态各异,总体分成满月和缺月,满月似盘,弦月如钩。

其次,是月亮的颜色,月色皎洁、清冷,月光如水银倾洒大地,相比于太阳的热烈、阳刚、躁动,月亮更显婉约、阴柔、宁静。

然后,是与月亮的有关的自然现象,月亮由新月到满月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月亮升降伴随潮起潮落。

另外,还有月亮出现时环境,能看见月亮的时侯便很少看到星辰,月亮越是完满,夜空越是清幽,就是所谓“月朗星稀”。

最后,是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古老的中西历史中都存在着人们对于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崇拜,所以在各自传说中都有以月亮为依托的神祗。在中国,一般认为最早的月亮之神为女娲,她还主管生育和婚姻;此外,中国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恒娥窃以奔月”。姮娥即嫦娥,后羿的妻子,这个传说讲述的大致是嫦娥偷吃西王母赐予其夫后羿的不死药后飞升成仙,独守广寒宫,整日与玉兔相伴,与夫天地两隔,悔不当初的故事。在西方,在具有代表性的希腊神话中月亮之神叫狄安娜,同时她又是狩猎之神、妇女之神,是女性纯洁的化身。③另外有圆月之夜会致人癫狂的传说,譬如吸血鬼与狼人的西方经典故事中一种半人半狼的怪物在月圆时会陷入疯狂,完全变成狼的形态,四处为虐。

以上是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关于“月亮”的体验,古人感受亦如此。由此,他们便开始了自己感觉的映射,由对月亮最直观的体验展开隐喻性的延伸,历经千年,终于有了如今关于“月亮”的种种联想,意境。下面我们就以上文所描述的有关“月亮”的直观感受为基础来体会这些延伸。

二 中国文化中关于“月”的隐喻

      1.以“月”喻离合

月亮的形状时圆时缺。圆形在中国是完满的形象;反之,残缺就是不完美的情况。因此就出现月圆喻指相聚团圆;月缺喻指离别四散的延伸,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这一句中,作者以“月”的圆缺来类比人们之间的聚散,由此告诉其弟(该词是为他们兄弟不能相聚而宽解其弟所作)大可不必把朋友亲人间的相聚离散看的太重,这好比月亮总是圆少缺多,是本就难以避免的,这句之后又紧跟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作者在此宽慰那些陷入离愁之人,即使跟所思之人不能相聚但起码所赏明月是同一个,心灵是可以穿越群山阻隔走到一起的,这里作者更多了一些祝福和期望,由此也表达了自己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两句中“月亮”都是通过形状特点而喻指离合的。

      2.以“月”喻思乡

由于“月”隐喻了“离合”,所以观月之人便触景产生出期盼团圆之情尤其是与家人的相聚,所以月亮又隐喻了思乡思聚之情。脍炙人口的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抒写思乡之情的经典之作,作者先眼见月光,接着一疑、一望、一思,在最后一句中直抒自己思乡胸臆,把月亮和思乡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样还有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的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一联写到自己分处五地的家乡骨肉,同看一轮明月产生出同样一种感情即强烈的让人垂泪的思乡之情。此外,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以幻写真,那天地间唯一的明月在任何地方看来本该没有区别,但在诗人眼中却生出了故乡的月亮更加明亮的幻觉,若非思乡到了情切之地,诗人何以能生出此种错觉,杜甫以真实的笔 调去抒写虚幻的感觉,更加衬托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自此,望月而思乡逐渐成为中国文人常有的思维映射,月亮隐喻思乡也成为中国文化有并常见的一种范式。

      3.以“月”喻怀古

月亮自古至今由缺到圆,再由圆至缺,人世间的沧海桑田,兴衰存亡都不能影响它一分一毫。与月亮亘古不变的永恒相比,人的生命便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古代先哲文人看到月亮的这种永恒,对比自己的生命,生出哀叹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怀古之情,“月亮”隐喻怀古之情便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一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这种情感的表现尤显突出,其中这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变的、永恒的江月感慨人类多变的、有限的生命。江上明月年年如此循环往复,江上之人却代代变化,诗人的思维从现实的月亮,回溯到从前,思考这月亮见证的历史变迁,陡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惆怅,但是作者并非一味消极的抱怨,他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人生代代无穷已”的观点,“人类作为个体是短暂的,但作为整体却是代代相传无尽永恒的”,④这种永恒不同于月亮的“亘古不变”,是一种充满多彩变化的永恒。诗人哀叹却不过分悲伤,惆怅却又充满豁达,这都体现出作者尽管苦于人生短暂却愿意积极面对的乐观态度。李白的《把酒问月》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三句与张若虚笔下的三句如出一辙,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诗人们在浩瀚宇宙前,感到自身渺小,生命短暂,由此触发人生苦短,不如豁达处之的态度变化。同样是由“月亮”触动的怀古之情,另外一些诗人表现感情时却多显悲伤与无奈,譬如李煜在《虞美人》中的上阕“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诗人身份是南唐旧主,国灭被俘,身为亡国奴,再好的景色在诗人看来都是让人心碎的,春花秋月这些本是人间美好的事物,诗人却期盼它们能早点结束,在小楼之上独自望月,更勾起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又如李白《苏台览古》中“至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和刘禹锡《石头城》中“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们眼中“月亮”依然是“旧时月”而人和事已非原来的样子,怀古伤今之感油然而发,这种怀古之意不同于前文张若虚等人最后表现出的那种豁达,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单纯的伤感和无奈。

      4.以“月”喻孤独失意

再者,“月亮”在夜空之中没有星辰陪伴,月光清冷,不由的让人产生出一种孤独感。再由“嫦娥奔月”的神话联想到“月亮”之上是否真有那么一位嫦娥独守广寒,与玉兔为伴,跟桂树结邻。这些所见所闻让诗人们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才子产生孤独、苦闷、怀才不遇的心情。所以,以“月亮”来隐喻孤独失意,也成为中国文人常会用到的意境。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却总不得重用;怀揣理想,却屡遭贬谪,这样的诗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李白最具代表性。《月下独酌》正是他抒发内心孤独、郁闷、不得赏识的一首经典诗作,“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第一句便交代其独酌无相亲的情境,后面举杯邀月,对影三人,伴月起舞,对月倾诉的场景让我们更加的感受到诗人的孤独无法排遣,现实不能得志,寄情于酒,结伴于月的这种虽然苦闷却积极寻找解脱,虽然潦倒却不失旷达的人生态度。正如他在《将进酒》中那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这一生历经抱负的破灭,仕途的失败之后只能无奈于生不逢时,所以李白之诗多见两种心境,要么是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要么是失意之后的这种孤独苦闷,后一种诗就时常会见到“酒”和“月”这俩种代表性的言情之物。他的另一首诗《古朗月行》也抒发了类似感情,“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对仙人、桂树、白兔、蟾蜍的描写都是以“嫦娥奔月”为背景的,以上的种种无不透露出一种孤寂,苍凉之意,诗人以此表露自己的心情,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李白是怀才不遇的典型,中国古代的文坛中这样的才子不甚枚举,也都常用“月”来烘托孤独失意之气氛,“月亮”和“酒”一旦出现我们便可以就此判断此诗所托之志,所言之情了。

以上是在中国古诗中常见的关于“月亮”的隐喻所指。此外,“月亮”有时还代表虚幻、不可求的事物,例如《红楼梦》中“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的描写,镜花水月都是可见而不可及之物,以此来喻指了宝黛人生的虚幻和注定的悲剧。“月亮”在神话中是女娲主管的,她还是婚姻与生育之神,所以中国文化中“月亮”还能隐喻了姻缘、爱情,如一些中国歌曲中会有关于“月亮”与爱情的内容。关于“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延伸还有很多方面,但总的来说无非就是思乡、高洁、永恒、怀古、惜别、团圆、恋情等。在接触到中国文化、文学时,若其中有“月”,则仔细甄别这几种类型,是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怀,读懂其背后真意的。

三 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一些隐喻

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时,有时会以本国的文化、思维模式为基础进行理解,然而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外国人在学习某些中国文化时会出现偏误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月亮”来说,虽然千里共一轮明月,在外部认知上我们都是相同的,但中西方思维、文化不同有时就会造成主观上理解的差异。譬如西方文化中就没有因“月”而起的思乡、怀古、伤离别、叹人生的概念,西方人思维浪漫、乐观,西方文人也不像中国古代文人那般总怀揣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们笔下的“月亮”经常会代表纯洁、无暇、美丽、健康的女性,如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中写到的关于主人公对妻子的一段评论“她的名誉曾像狄安娜的容颜一样皎洁,现在已染上污垢, 像我的脸盘一样黑了。”“狄安娜”即是“月亮”的守护神,在西方文化中狄安娜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其中积极的隐喻意义是安静、福祉、守护、爱人等;消极意象包括忧伤、孤独、邪恶等,”⑤这些关于狄安娜的隐喻又反过来影响“月亮”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及所指,最后相互作用“月亮”与“狄安娜”逐渐合为了一体。因此我们通过莎士比亚的描述看到“狄安娜”容颜皎洁、灵魂纯净,莎翁心中“月”的圣洁的一面由此可见一斑。有时候除了这种具有赞美性质的正面隐喻延伸,西方还会有一些在中国比较少见的关于“月亮”的贬斥型的负面隐喻,例如他们认为月亮总处于圆缺变化中,这喻指事情的不稳定、多变化,类似于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苏轼表现的是一种豁达、淡定的心态,西方人则不然。莎翁的另一部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要对“月”发誓时朱丽叶上前阻拦,她说:“不要对着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你的爱情也许会变的和它一样无常。”莎翁借朱丽叶之口道出对月亮总是处于阴晴多变 象征事物尤其是爱情不能长久、变化无常的不满。由此观之,西方人眼中的“月亮”有时并非如我们眼中看到的那般完美。此外,西方文化及传说中认为月亮圆满时会引人错乱,致人癫狂,如在西方流传的狼人与吸血鬼系列的传说故事,狼人总在月圆之夜变身,变的无比疯狂,吸血鬼也会与月亮盈亏有关,此时的“月亮”则尽显诡异与邪恶。。

由此,我们通过对比发现,汉文化之月与西方之月在隐喻上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中国文化里以“月”所喻的思乡、孤独、怀古这种中国文人特有的感伤之情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作品里是看不到的。然后,中国文化中“月”多皎洁、多幽静、多柔美,很少会看到有作品中出现月亮的反面描写,对“月”而言,中国文人多是怀揣一种怜爱之心,相比之下西方文人对于月亮的态度都是自己内心的写照,心意满足时月亮明媚四溢,被人辜负尤其是爱情方面受挫时,月亮在心中则尽是不足,月盈月亏都似乎昭示着他自己的悲剧。此外,对于月亮娇柔之姿,中西方把它作为女性来看待的习惯总是一致的,中国称其“婵娟”,西方谓其“狄安娜”。

四 总结

本文以隐喻作为全篇分析问题的主线,首先对月亮的外部的客观认知特点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由各个外部特点分析其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所隐喻出的意境,包括盼聚惜别、思乡怀古、孤寂愁苦、叹人生苦短、哀物是人非的种种感情,最后以一些西方文化中关于“月亮”的隐喻内涵作为对比观其异同,以达到减少西方人在接触中国文化及作品时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误读的目的。文章主要以介绍、分析中国文学作品尤其是古代诗歌中“月亮”的隐喻延伸为目的,为汉语国际推广的老师在文化教学时提供一个参考,并帮助那些开始接触中国文学作品的外国学生去更好理解那些含有“月亮”的文章的用意。

      在二语教学中,跨文化的传播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文化讲究婉转含蓄,多以物抒情,托物言志。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关于“物”的隐喻,外国人在其本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要想学习和了解汉文化就需要对经常出现的诸如“梅兰竹菊、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所指、所喻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如此,才能充分体会中国文人背后的深意和情怀。才能读懂华夏天空的那一轮明月。

注释:

      1.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9-P10.

      2.参见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P28-P30.

      3.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4.参见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载《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三期.

      5.参见张晓丽:从体验哲学的角度看东西方文化特性,载《牡丹江大学报》,2011年第一期.

参考文献:

      张娇、罗娇.优化思维与月亮隐喻.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00).

      高玉萍.论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意象的哲理因素.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

      王德春.日月意象与李白其人其诗.巢湖学院学报,2002(4).

篇7

关于美人鱼的故事已经流传了数百年,不论民间传说还是神话中都有谈及。画家和作家们都费尽心思想要将美人鱼的神秘莫测和动人之美呈现出来,但却为其诸多形象所困扰。甚至到今天,仍有一些人声称美人鱼确实存在。

传说

The mermaid and merman legends begin with the worship of gods as have many mythologies. The earliest representation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se now well-known creatures can be traced back as far as the eighth century BC, where merfolk got their beginnings as pagan3) water deities4) and supernatural water beings.

The Babylonians were known to worship a sea-god called Oannes or Ea. Oannes was reputed to have risen from the Erythrean Sea and taught men the arts and sciences. In the Louvre today can be seen an eighth century wall-scene depicting Oannes as a merman, with a fish-like tail and the upper-body of a man.

The Syrians and the Philistines were also known to have worshiped a Semitic5) mermaid moon-goddess. The Syrians called her Atargatis while the Philistines knew her as Derceto. It is not unusual or surprising that this moon-goddess was depicted as a mermaid as the tides ebbed and flowed with the moon then as it does now, and this was incorporated6) into the god-like personifications that we find in their art and ancient literature. Atargatis is one of the first recorded mermaids and the legend says that her child Semiramis was a normal human and, because of this Atargatis was ashamed and killed her lover. Abandoning the infant she became wholly a fish.

In Japanese and Chinese legends there were not only mermaids but also sea-dragons and dragon-wives. The Japanese mermaid known as Ningyo was depicted as a fish with only a human head. Polynesian mythology includes a creator named Vatea who was depicted as half-human and half-porpoise7).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are often placed together as the two are very similar, and it is in the literature from these cultures that one finds the first literary description of the mermaid and, indeed, mermen. Poseidon and Neptune were often depicted as half-man and half-fish, and Homer mentions the Sirens during the voyage of Odyssey although he fails to give a physical description.

The British Isles too had their fair share of merfolk mythology. The Cornish knew mermaids as Merrymaids; the Irish knew them as Merrows or Muirruhgach and some sources write that they lived on the land below the sea and had enchanted8) caps that allowed them to pass through the water without drowning. While the women were very beautiful, the men had red noses, piggy eyes, green hair and teeth, and a penchant9) for brandy.

Germanic mythology has the Nix and the Nixie who were male and female fresh-water inhabitants and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y were treacherous10) to men. The Nixie lured men to drown while the Nix could appear in the form of an old dwarfish11) character or as a golden-haired boy and, in Iceland and Sweden, could also take the form of a centaur12). The Nix also loved music and could lure people to him with his harp13). If he was in the form of a horse he would tempt people to mount14) him and then dash into the sea to drown them. While he sometimes desired a human soul he would often demand annual human sacrifices. There was also a more elven-like Nixie that would sometimes appear in the market; she could be identified by the corner of her apron being wet. If she paid a good price it would be an expensive year, but if she paid a low price the prices for that year would remain cheap. In the Rhine were to be found the Lorelei from which the town took its name. The Germans also knew the Melusine as a double-tailed mermaid as did the British heraldry15) as well.

和许多神话故事一样,美人鱼和雄性人鱼的传说也起源于对神的崇拜。对这些现已广为人知的生物最早的描绘和描述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人鱼在那时开始被视为异教的水神和水妖。

古巴比伦人信仰一位名叫奥安尼斯或埃亚的海神。据说奥安尼斯来自红海,将艺术和科学传授给人类。如今在卢浮宫内可以看到一幅绘于8世纪的壁画,画中奥安尼斯被描绘成一个雄性人鱼,拥有一条鱼尾似的尾巴和男子的上身。

叙利亚人和非利士人据说也信仰一位闪米特美人鱼月亮女神。叙利亚人称她阿塔迦蒂斯,而非利士人则称她德吉塔。这位月亮女神被描绘成美人鱼其实并非不寻常也不足为奇,因为潮汐的涨落自古以来便与月亮的盈亏相关。这被叙利亚人和非利士人融入了他们对月亮女神的拟人化描写中,而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在他们的古代艺术和文学作品中找到。阿塔迦蒂斯是最早有记载的美人鱼之一,传说她的孩子塞米拉米斯是个普通人,阿塔迦蒂斯为此感到羞耻,便杀了她的情人,抛弃了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最终彻底变成了一条鱼。

日本和中国的神话里不仅有美人鱼,还有海龙王和龙母。日本有一条著名的美人鱼叫作“人鱼”,被描绘成一条仅头部为人头的鱼。波利尼西亚神话中则有一个名为瓦提亚的半人半海豚的造物主。

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由于十分相似,常被人们放在一起谈论。对美人鱼甚至雄性人鱼最早的文学性描述恰恰就来自于这两种文化的文学作品。古希腊海神波塞冬和古罗马海神尼普顿常常被描绘成半人半鱼的生物。荷马在记叙奥德赛的航程时也提到了女海妖,不过他并没有描写她们的外貌。

不列颠群岛的神话中也少不了人鱼的神话传说。康沃尔人称美人鱼为“梅里少女”,爱尔兰人则称之为“梅罗”或“梅莉嘉”。据一些资料记载,这些美人鱼住在海底的陆地上,拥有被施了魔法的帽子而得以在水中穿梭而不被溺死。美人鱼非常美艳,但雄性人鱼却是红鼻猪眼,绿发青牙,还爱喝白兰地酒。

日耳曼神话中有被称为尼克斯的男妖和被称为尼克西的女妖,他们都生活在淡水中。据说,他们对人类阴险狡诈。尼克西会引诱男性将他们淹死,尼克斯则会变成矮小的老人或金发男孩来引诱人类。在冰岛和瑞典的传说中,尼克斯会变成半人半马的怪物。尼克斯还喜爱音乐,会弹奏竖琴把人类引到他身边。如果他化身为马,就诱惑人骑到他身上,再冲入海中将其溺毙。有时候他渴望获得人类的灵魂,就要求人类每年以活人献祭。还有一种长得更像是精灵的尼克西,她有时会出现在市场上,围裙裙角湿哒哒的就是她了。如果她出了高价,那么这一年商品的价格就会走高;但如果她出了低价,那这一年商品的价格就会一直走低。莱茵河中有个名叫洛勒赖的美人鱼,那里一个小镇的名字就得名于她。德国人还把一种双尾美人鱼称作“梅卢辛”,她的样子还出现在英国的纹章上。

现实

With the growth of science, the fantastic became childish amongst the writers of the growing educated, especially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but began to flourish again with the Romantic Movement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owever, it was also this time that the scientifically-minded started to do their utmost to dispel the myth of the mermaid, claiming that all the recorded sightings were by men who'd simply been at sea too long: wanting to believe, they would see a seal, porpoise, dugong16) or manatee17) and swear they'd seen a mermaid.

It is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at the reported sightings are so numerous. The sightings page shows where the sightings were and also the accompanying reports. Prominent, well-respected people writing in prominent papers argued with scientists apathetic18) to the existence of such a fantastical cre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at the mermaid is tossed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ose that believe, or want to believe, and those that stand behind their logic and scientific proofs that a creature such as the mermaid simply cannot exist. A wonderful film of these two meeting is Splash, with Daryl Hannah and Tom Hanks. No matter how the mermaid is used or what role she plays she will always retain her mysterious air. Perhaps the next move is a more feminine one, bringing back the myth of the mermaid protecting women, or the soul of the woman drowned before her natural time of death ...

随着科学的发展,这些传说对于学识日渐丰富的作家们来说变得幼稚可笑,尤其是在18世纪,不过,这些传说在18世纪末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再次盛行起来。然而,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有科学头脑的人开始竭尽全力打破美人鱼的神话,称所有记录在案的美人鱼目击事件只不过是因为人在海上漂泊的时间太长而想要去相信,所以他们一旦在船上看到一只海豹、海豚、儒艮或海牛,便会信誓旦旦地宣称自己看到了一条美人鱼。

正是从19世纪开始,有关美人鱼目击事件的报道变得数量众多。此类目击记录中既有目击地点还有当时的相关报道。一些备受尊敬的、为有名的报纸写文章的知名人物与不关心这一似真似幻的生物是否真的存在的科学家们争论不休。

在20世纪,美人鱼变成两类人不断争论的话题。一类人坚信或是想要相信美人鱼的存在,另一类人则以他们的逻辑和科学证据担保,像美人鱼这样的生物根本就不可能存在。融合这两方观点的一部精彩影片便是《美人鱼》,该片由达丽尔・汉娜和汤姆・汉克斯主演。不管美人鱼的故事如何被人们利用,也不管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将永远保持神秘色彩。在神话中美人鱼会保护女性或者那些在自然死亡前被淹死的女人的灵魂,也许人们对美人鱼的关注下一步会向着更具女性关怀的方向发展,使这样的传说重获新生……

1. folklore [?f??kl??(r)] n. 民间故事;民间传说

2. plague [ple?] vt. 使烦恼

3. pagan [?pe??n] adj. 异教的

4. deity [?de??ti] n. 神;女神

5. Semitic [s??m?t?k] adj. 闪米特人的(闪米特人近代主要指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古代包括希伯来人、巴比伦人、腓尼基人、亚述人等)

6. incorporate [?n?k??p?re?t] vt. 包含;纳入

7. porpoise: 请参见P23注释5

8. enchanted [?n?t??nt?d] adj. 被施魔法的

9. penchant [?pent??nt] n. 爱好;嗜好

10. treacherous [?tret??r?s] adj. 奸诈的;背信弃义的

11. dwarfish [dw??fi?] adj. 矮小的;非常小的

12. centaur [?sent??(r)] n. 半人马(希腊神话中半人半马的怪物)

13. harp [h?p] n. 竖琴

14. mount [ma?nt] vt. 骑上(马、自行车等)

15. heraldry [?her?ldri] n. 纹章

16. dugong [?du???] n. 【动】儒艮(一种状似鲸的海兽)

篇8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天月亮又大又圆,民间因此流传着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很多古代诗人也喜欢对月赋诗,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所以中秋节不仅保留了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作文600字1中秋佳节,月色撩人。

吃过美味的月饼,话过有趣的家事,老人孩子都已经慢慢的醉入了甜蜜的梦乡,庭院内外显得一片静谧,只有那架葡萄藤上层叠的叶片不时被清风惊扰的哗哗声。

月色如水,静静地铺排在庭院内外,山村之间。

夜,遁去了尘世的喧嚣,给山村带来一份难得的宁谧与和谐,而我却满心兴奋,失眠了。

蓦地,一抹月光款款的,悄无声息的溜了进来,出现在床前的书桌上。顿时,整个房间都明亮了起来。

我是喜爱月的,对中秋之月尤是挚爱。于是我重新穿好衣服,寻觅这美妙的月光。

开了门,穿过小路,不远处就是野外。这时整个月便呈现在我的眼前了。八月十五的月是旖旎的,纯洁的,带着款款的深情,撒落一地的清辉。

秋夜,月华如水。远处黑黝黝的山脊勾勒出一幅清晰的轮廓,越发显得崔巍了。

河流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很突出,溪流是欢快还是悲伤,谁也说不清楚。只是它千百年的就是这样流淌着,从来没有改变过,或许这就是它的初衷吧。

从容的涉河,坐在河中央的岩石上。我仰头寻找令我痴迷的月光。柔柔地,温润地,不带有任何的纷纭,不带有任何的芜杂。

只是一缕清辉,只是一份宁谧,这就已经足够了。能在这样的夜里,寻找到一个如此的境界,我心已经满足了,无需再满世界的寻找安静。

夜,渐渐的凉了。露水湿透了我的衣服,可是我的心里很是愉快,很是高兴。心里觉得很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愉快了,于是心底生出一种别样的情绪来。

月光无声的流淌着,河水也在无声的流淌着。夜,消去了所有的声响,让所有的东西沉浸在宁谧之中。

我感到了丝丝的凉。按说,现在不是很冷的季节,为什么在我的心中还是这样的寒冷呢?

白天,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我疲于应付,使我焦头烂额。白天的延续,经常使我在夜里不得安宁。我经常的处于失眠的境地,因而显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而月光是公正的,特别是这中秋之夜的满月,它不因我的渺小而鄙视我,它不因我的成功而阿谀我,它一直就是默默的看着你,看着你走的每一步。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作文600字2还记得,我读三年级那年过的中秋节。那天虽然没能吃到月饼,但却是我过的最甜最快乐的一个中秋节。

那天因为我生病了,所以要一整天都呆在医院里。不能出去,也不能吃月饼这类的东西。于是我就坐在病床上输着液。跟奶奶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的脸。看了大半天后才终于输完了一瓶盐水。还剩下两瓶没有开始输。但我的肚子早就开始咕咕叫了。于是奶奶便给爸爸打了个电话。让他给我们煮点粥来。外面的东西奶奶不放心让我吃。

但是我们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还是没见到爸爸和粥的影子。后来我们才想起来,爸爸那会做粥养啊!可是奶奶又要照护我脱不开身。这可怎么办呀!正当我们两不知所措时,我的病房门被打开了。我望向的病房门口,爸爸正站在那里。

只见爸爸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看着我和奶奶。手里还提着一个保温饭盒。他把粥递给了我。我看着他。觉得这碗粥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爸爸笑着说:“傻女儿,怎么不吃呢?你不是很早就饿了吗?快吃呀!”

我拿起了粥狠狠的吃了一大口。那粥真的是难以下咽。但是看着爸爸那一脸期待的表情。我又不好意思说出不好吃这句话。于是便强行把那碗粥给吃了。还边吃边说着好吃、好吃、真好吃……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爸爸是跑来的。因为爸爸打不到车去医院,又怕我饿,所以就跑来了。怪不得他那天到的时候满头大汗的。家里隔医院那可是几十里的路呀!爸爸一定很累。

虽然那碗粥的味道的确不怎么样。但却是我心目中吃的粥。我永远也不会忘了这个没有月饼的中秋节。

谁说中秋节就一定要有月饼?我有那碗难以下咽的爸爸粥就够了。三年前的中秋节是我最难忘的一个中秋节。也是我过的最甜、最快乐的一个中秋节!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作文600字3又是中秋节,天上的月亮圆圆的,黄澄澄的,让我想到了外婆。

外婆的脸胖乎乎的,和月亮一样。因为外婆年轻的时候摔断了腿,所以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我小时候,就喜欢跟在外婆后面学她走路,边走边偷笑,有时不小心笑出声来,就捂着嘴巴偷跑出去,当外婆回过头时,我早已不知去向。

外婆是一个有童心的人。小时候,我喜欢当船长,每一次吃过中饭,我就把两张椅子拼起来,当作我的大船,而我就是大船上的船长,而外婆就坐在椅子上,时不时就说一句:“小心,鲨鱼来啦,快避开!”“鱼上钩喽,快拿起来!”……每当我执行命令时,她便会眯起眼睛,微笑着看着我。每当我摔下时,她便会一把抱住我,边往楼上走边说:“好了好了,该睡午觉了。”也不顾我的反抗,直把我往床上拽。这时,我便用可怜兮兮的眼神看着她:“我再玩一会儿。”“不行,你玩起来就不停了。”外婆使劲地把我往床上拉。最后,我只好乖乖睡觉。

外婆是一个疼爱我的人。有时,我在外面摔倒了,她便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我身边,扶着我回去涂紫药水;有时,我做错了事,受到爸爸妈妈的责罚,外婆会站出来帮我:“她又不是故意的,干什么这么凶?”她常常把爸爸妈妈问得哑口无言。

外婆去世3年了。又是中秋,我抚摸着外婆的照片,抬起头望向圆圆的月亮,仿佛外婆就在那里,离我很近,很近……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作文600字4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在那一天,我认为大家赏月,吃月饼只是一些无味的仪式罢了,然而,五岁那年的九月十五,我觉得中秋节真的是我们的节日,任由我们这些孩子去幻想的节日。

五岁那年的中秋节,我才上幼儿园大班,脑子里充满童趣。

晚上,我们吃着月饼,看着月亮。突然,一个奇怪的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月亮有多大?我皱起的眉头,放下了月饼,小嘴巴也停了下来。妈妈看见了,便问我怎么回事。“月亮有多大?”“你觉得呢?”我用手盘成一个圆形,对着头顶那圆圆的月亮,比划比划,然后给妈妈看:“那么大。”“对!”妈妈一边偷笑着,一边回答。

“妈妈给你讲中秋节的故事,好么?”妈妈吃着吃着,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来。“好啊!好啊!我最喜欢听故事了。”我跳了起来,“那你告诉我,中秋的月亮为什么那么圆!”“因为今天农历的八月十五啊!”“噢。”“你知道吗?在古代啊,有一个关与月亮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知道了这件事,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这时,我的心里充满疑惑:为什么后羿不能也上天去?如果后羿再向西王母要一颗仙丹,他不也能上月亮了么?然后,说不定他们会生很多娃娃,就像我这样!于是,我便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幻想起来,不停的幻想……

几年后,我知道了这只不过是人们编的,可是我多么希望那是真的,有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有一位名叫嫦娥的美女……这是我们的节日,任由我们这些孩子去幻想的节日。

小学三年级中秋节作文600字5据说,今年的中秋,月亮最圆最亮。

我好生期待。我期待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期待着“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我期待着“圆圆的月亮爬上来”……

然而,很遗憾,八月十五的夜,我找不到月亮。

自我安慰吧,或许,吴刚的桂花酒还没有酿好吧!或许,嫦娥的女儿装还没有扮妥吧!或许,调皮的玉兔在月亮山跑丢了,月宫的大门不敢打开。

总之,八月十五的夜,无风无雨,我却找不到月亮。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六的夜,我总能找到圆月亮吧?

晚饭一过,我拖了席子,仰面躺在屋顶阳台上,静静等待着和月亮约会。我听见,远处山村的犬吠;我听见,耳边蟋蟀的吟唱;我听见,树叶和微风的亲吻;我听见,邻家的几个老太太不知疲倦地闲聊……

夜空没有飘动的乌云,也没有闪烁的星星,只有单调的朦胧,于是,渐渐地,夜来香的浓香,桂花的残香,还有远远飘来的烧秸秆的味道,伴着我渐渐粗重的呼吸,都渐次朦胧了。

我飘忽的意识在飞,飞过城市的林立高楼,飞过城市的万家灯火,不知不觉中,回到了儿时的故乡。

那时候,月亮总是很皎洁;那地方,月亮总是清亮;那岁月,月亮下的故事总是很多很多。

我常常有一种遗憾,乡村的晚饭总是很晚,以至于总是看不到月亮是怎么升起来的。常常是一抬头,她就笑在天上了。

乡村的欢乐立刻开演。男孩子玩耍的地方常常选在村西头的沙岗上,有时也选在村北的沙河滩上。“甩龙”“摔跤”、“斗鸡”、“摸树猴”、“攻山头”……男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常常体现在游戏中。摸树猴掉下树,从十多米的沙岗被打下悬崖,头上被土块打肿了包,鼻子被拳头打喷了血,门牙不知怎么被碰掉了,手指头被木棍误伤了,“伤兵”时有发生,“阵亡”也屡有出现,但大人似乎并不多过问,我们也严守“组织秘密”。以至于若干年后见面,还在对方身体上寻找自己留下的“战果”。

汽车的喇叭带来一道白光,我睁眼看时,邻家屋顶多了一轮娇羞的满月。

篇9

Hello!亲爱的旅客朋友们,我是你们这次游览的导游。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朱红玉,是桂林旅行社的导游,我将和大家共同度过这段旅程,感谢大家给我了这次机会,我一定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在桂林玩得高兴愉快,希望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多支持。

桂林市着名的旅游胜地,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以她山清,水秀,洞奇,石秀的秀丽风光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千万的海内外的游客带桂林来观光旅游。

桂林这一带的山,一座座高峭耸立,拔地而起,各不相接。桂林的水蜿蜓弯曲,清澈见底,在日后的行程中我将带领大家乘着小舟去观赏桂林最美的一条江——漓江。漓江的水是出奇的静,静得我们根本感觉不道它在流动;丽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桂林的山还多奇石,著名的有月牙山的剑柄石象鼻山的垂钓石,伏波山的试剑石……桂林的洞更是一绝。下面我请大家跟我一块儿上岸去欣赏欣赏神秘的七星岩。

七星岩溶洞的面积巨大,可容纳一万多人,请看这儿,洞内有着造型奇特的各种景物:有莽莽的原始“森林”,高耸挺拔的“宝塔”,还有洁白鲜嫩的“竹笋”……有“大自然艺术宫”之称。大家请看这边儿,形形的钟乳石,在彩灯的照耀下,是不是更有情趣了呢?这些钟乳石还有着动听的名字,什么“狮岭朝”,“石乳罗帐”,“云台揽胜”等等。请大家自由欣赏,一定要注意安全!

桂林以山青、水秀、石美、洞奇。这绝世无双的美丽景色,赢得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构成了一幅长达80余千米的山水画卷。

桂林导游词作文范文【2】

大家好!欢迎大家这次来参观桂林的山和水,我是这次的导游陈导游,如果我有不足的地方,那就请大家多多指教!

接下来我们要观赏的是漓江,漓江呢是桂林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要去桂林就必须要去漓江。好,现在我们往这边看,漓江的水有三个特点,一个是静,一个是清,一个是绿,漓江的水竟然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竟然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竟然绿的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朋友们,也许你们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但它们都不能和漓江相比啊!

看完了水,我们就应该看山了。桂林的山也有三个特点,是奇、秀、险,为什么奇呢?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为什么秀呢?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为什么险呢?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桂林多美啊!欢迎你们下次再来!

桂林导游词作文范文【3】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游桂林的导游,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我会尽自己的所有能力为你们讲解的。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这一带的山有个特点,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边,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郁,各不相连。

我们在桂林市的中心,这边有一座危峰。它叫独秀峰,奇峰突起,犹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称为“南天一柱”

接下来,我带领大家乘着木舟去观赏桂林最美的一条江——漓江。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吗?对,漓江的水出奇的静,静得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动;漓江的水还特别的绿,绿的简直可以与无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请看,这个景点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这个象山又叫象鼻山,因为它酷似一只正在江边饮水的巨象。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长鼻,与其山体现成了圆圆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

这是骆驼山,关于它的美丽传说下次告诉您吧,

好,今天我带大家就游览到这,欢迎大家来桂林,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们小次再见。拜拜!

桂林导游词作文范文【4】

大家好!我是桂林漓江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好了。首先,我代表我们旅行社,祝大家在这短短的一天游中,能玩得开心,欣赏到更多的美景。

第一站我们先去漓江,坐小竹筏游玩漓江。大家坐上船后,会见到很多的小竹筏,唱山歌是我们壮族的风俗,我领唱,你们跟我学,会有很多人一起唱起来的。大家知道山上的人为什么近视眼的少吗?因为啊,山远又高,经常看远处的风景,眼就不会近视了。相信看过电影《刘三姐》的朋友一定很多,那就是在这里拍的,那水清的蓝,蓝的绿,能清晰地看到水底的石头。

第二站我们要去的是大榕树。那棵榕树据说有几百岁了,它的枝叶茂盛,树高有几十米,横着又长了几十米,树根和树干都分不清了,有“榕树之王”的称号。去大榕树的路上,我们还路过月亮山,远远看去,月亮的阴晴圆缺显现出来,自然界真是神奇得很。

在大榕树风景区出来,我们大家先去小山村吃饭。中午饭后,我们去今天游玩的最后一站,著名的“象鼻山”风景区。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是因为那坐山横看像一只大象,在前面有条山石伸下来,弯成一个洞,像鼻子一样,所以就叫做象鼻山了。我们坐上竹筏,就能进入象的鼻洞,里面还珍藏着桂林的名酒---桂花酒呢!

一天紧张而愉快的游玩就要结束了,亲爱的“狗肉们”,我们下次再见。哦,忘了告诉大家,在我们这里,“狗肉”就是好朋友的意思啊!

桂林导游词作文范文【5】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唐睿琪。今天,就让我带领你们一起去游览桂林的山水吧!

大家一定听说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它出自清代诗人金武祥之手。另外还有许多诗人曾经为桂林题过词,可见桂林的山水多么出名。

下面让我们乘船一起荡漾在漓江上吧!

漓江的水有三个特点,分别是静、清、绿。它静的让你感觉不到在流动,它清的能看见活蹦乱跳的小鱼,它绿的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山水,山水,有了水就不能没有山。大家请往这边看,这就是象鼻山。象鼻山又叫象山,它的山形酷像一头巨象,像伸着长鼻子,这还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一只母象生了一只小象,一天小象在河边喝水,不小心滚了下去,象妈妈知道了不停地在呼唤,日长天久象妈妈一个姿势不动,最后象妈妈变成了象鼻山。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母亲啊,这又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啊,也是一个伟大的母爱,让我们小象早日和象妈妈能早日团圆。

篇10

中秋节是我们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日子,也流传着关于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逝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寄托。中秋佳节,也是全华人的节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快乐小学生作文600字,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欢迎浏览阅读!

中秋节快乐小学生作文600字1月在云影中穿行,溶于乡愁。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秋日的印象不外乎萧瑟和凄凉,“秋日凄凄,百卉俱腓”。一场又一场雨过后,不见了夏日的骄阳,金黄的落叶铺成地毯,染得秋风秋雨,染得这个中秋。

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却不同,十五的月是最圆的。月圆圆,家团圆。看着一轮明月,客居他乡的游子会想些什么?香茗一杯,孑然一人。“谁共我,醉明月”。

夜幕降临,切好的月饼被端到桌子上,我却不急于吃,而是走到窗边,端详着亘古长存的月。风淡淡,月溶溶,她把面纱拉上,让人不能目睹她的真面目;时而又探出头来,就像东方的羞涩之美。古老的传说,千古吟诵的诗句,为你更添一分神秘。月色入户,我浮想联翩。

那片阴影,会不会是“琼楼玉宇”,里面住着嫦娥,玉兔捣药,吴刚伐桂。虽然他们来自人们的想象,但充满人们探索新奇的精神和希冀。突然想到杰伦的《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里面的意境在这时,更像陈坛老酒,越发浓郁。

赏月自然少不了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人心中一轮月,譬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杜甫的《旅夜书怀》,“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同样绘月,情感却不同。想到这,我咬下一口月饼,望着爸妈,心里想: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三”人者耳!

倦意袭来,我钻入被窝,却把窗帘留了个缝儿,为“她”留一席之地。我知道明天你还会在那,但是否还像今夜般明亮而圆满?半夜醒来,你还在那里,不求理解,不加责问。

世上有两个月亮,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心中。不管你是在天涯海角,是否与亲人在一起,月亮会替你传达压在心头的愁绪,天涯海角也近在咫尺。这个中秋,没有太多的不寻常,只是重温一份情感,一种味道。留下几张纸,许多字,是纪念也是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光叮当作响,我的本上漾开一片月色。

中秋节快乐小学生作文600字2第一场比赛,老师简单地讲了一下绘画的技巧,便画了一只金鱼在黑板上,让大家照着金鱼画,我忘了带铅笔,老师临时借了一支黑铅笔给我,即使画上去之后就改不了了,但我觉得这次比赛绝对难不倒我,我早早的画完,便交了……

今年的中秋节真快乐中秋节快到了,学校将要举行绘画比赛。消息一传出,我马上报了名,想起去年比赛,真让我后悔。今年,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8月15日的绘画比赛分为两场,第一场是淘汰赛,第二场是实力赛。

第一场比赛,老师简单地讲了一下绘画的技巧,便画了一只金鱼在黑板上,让大家照着金鱼画,我忘了带铅笔,老师临时借了一支黑铅笔给我,即使画上去之后就改不了了,但我觉得这次比赛绝对难不倒我,我早早的画完,便交了。

过了一天,学校在广播里公布了结果,不出我的所料,我安全晋级。

第二场比赛开始了,这次老师让我们自己画,可是我却找不到素材,美术书都翻了好几遍了,看着周围的也同学都认真地画了起来,我更加慌张,我迅速镇定下来,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画的都是卡通人物,那就意味着卡通人物成功率低,所以我决定不画卡通人物。但时间不等人,在一秒一秒的减少,我的画纸上却一片空白。就在我正在担心的时候老师说:“没画完的画,可以明天交。”耶!我太高兴了。

晚上放学后,我拿着画纸,回到家里急忙上楼,放下画纸后,静下心来,极力寻找以前的美术书和可能有图案的书藉,但最终一无所获。就在我准备放弃时,突然眼前一亮,我房间里窗帘上的图案,不正是我要找的吗?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我立刻提起笔就画了起来,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这幅作品总算是完成了。我拿起画,站起身来,再仔细欣赏一番,很满意,也很有信心,这次准拿冠军。

别人的中秋节是在欢乐中度过,可以吃月饼,赏月,尽情地享受。看我的中秋节过得更实在,更有意义,它谱写了我充实的人生,我正沿着这条道路奋勇向前。

中秋节快乐小学生作文600字3今天,我异常的兴奋,那是因为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来了。在中秋节到来之际,我们要做很多事情,例如:去超市买东西准备博饼;把家里打扫干净;准备丰盛的美食……因此,我今天早早的就起床了,当了一回“小管家”,我分配了一下任务:爸爸、爷爷负责准备博饼的东西;妈妈、奶奶负责准备饭菜用的材料;我和堂弟负责把家里打扫一遍。就这样,我们开始执行各自的任务。

很快,我们的任务都完成了,只有“采购”的还没回来,妈妈提议说:“趁现在有空,不如,我带你们去椰风寨的游乐场玩吧!”我和堂弟听了,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不约而同的叫起来:“太好了!”

我们乘着车来到了椰风寨,在游乐场里,有摩天轮、海盗船、大摆锤、过山车、旋转木马、鬼屋、丛林飞车……我们怀着紧张和刺激的心情尽情地游玩。一上午转瞬间就过去,我们急忙往家赶,因为那一帮老少爷们还在等我们开饭呢!

回到家中,已经饿得饥肠辘辘的我们,赶忙随妈妈进厨房帮忙做起饭来。不一会儿,一道道美味佳肴就在我们的“努力”下连续不断的诞生在餐桌上,诱得我垂涟欲滴。真想来个风卷云残。“开饭吧!”终于得到妈妈的‘指令’,一家人在祝福声中美美的饱餐起来。

吃完晚饭,我们进行了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博饼。“锵啷啷,锵啷啷”,博饼开始了!只见妈妈全神贯注,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色子,怕自己博了状元别人没发现似的;弟弟使出了一招“秘诀”:求上帝,但是,没显灵;爸爸憋足了气,准备“奋力一搏”,想博出一个状元,可惜用力过猛,一个色子跳出了碗,被停了一局,真是可惜……等一下,“五子带六”,我搏到状元了,正当我还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妈妈随后也搏出了状元,而且还是“状元插金花”,比我大。最终,在惋惜和喜悦声中结束了这次博弈,状元最终还是被妈妈夺去了。博完饼,我们一家人来到小区花园里,一边吃着香甜可口的月饼,一边赏着皎洁的明月,好不惬意!

不知不觉,中秋节悄悄的溜走了,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期盼来年的中秋月更圆,人更齐,生活更美满。

中秋节快乐小学生作文600字4时至今,令仲秋。中秋节又来了。

又到中秋节,终是煎炒似地过来了。昨夜还热浪贴背,今晨忽感有凉意偷袭,刹那间真正闻到了秋的味道,臆念到秋的韵味。放眼忘去,翠色已浓得真的快滴了啊。

又到中秋节,一年一度的感觉真快呀。不到此时也许感觉不到它的快。不是有种说法:年怕中秋,月怕半。因为触景生情,又想到了往年的中秋时节,仿是在昨天发生的一样,不觉得快才怪呢,你说呢,朋友?也许在好些人眼里,这个节日是每副秋日画里的一笔浓彩,但我个人却只依稀几笔,淡画罢了。那几笔也只是少时旧画里的依稀远景,且是有些尘封哦……

那年秋天终于盼到了中秋节。因为中秋前时总是有艰辛的劳作,也就是收稻谷哦,那些苦处也许意会点好些,不说比写出来意思也许更到位吧,哈哈……那一天,天总是那么蓝,人总是那么亲,走到外面也总是有股说不出名的清醉的味道,好爽哦……大人们其实是最忙的,小孩们自然也跟着倒忙开了。老爸用担子挑新谷去磨完后,妈用风车吹净只留雪白的米,然后……,不说你也知道这作糍粑粑过程了。出笼时,那种香味儿……啧啧,,不摆了哈!最有意思的是哥几个抢啃粑棒的滋味儿,还有就是晒干后炸糍粑,那滋味……,说不出来了,只是……只是每次忆起,都有那滋味涌到我脑海里,鼻腔里,好想吃的那种想法,你想吗,哈哈,,

那个时候,就是感觉糍粑粑怎的就那么好吃呀?就连妈叫哥哥去扯些蒜苗炒肉,为了糍粑也是大欺小推托不想去,最后,我最小不去是不行的,走的时候也不忘扯团糍粑撤……一颠一颠的,那种精态,那种感觉,那种味儿,不用别人说,自已现在想起来依然感觉象秋天的风,秋天的云,秋天的绿,是有韵味的……

秋去春来,年复一年……几十个春秋都在一样的冬天的最后的一场雪中埋没,不管你勤奋,还是消沉;不管你是高兴,还是苦恼都在这白茫茫中写白……现在,我只记得我是有些老了,一天一天地,一年一年地不知不觉中老去了,其间这些个中秋节,仿是被记忆少年时好吃得不得了的糍粑掩盖了,也如我不断理去的须发般尘封远去……,如今打开,复活的也只是年少的糍粑的滋味儿,那些个高级的,普通的所谓的月饼儿都无影儿了。不知哪年哪个秋天,它又会挂在我的嘴上呢?那些说出的滋味儿,一如我暮年花白的须发飘呀飘的,希望会飘到那遥远的天国,让我继续回味去吧……

中秋节快乐小学生作文600字5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