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道也范文

时间:2023-03-24 11:4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吾师道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孩子长到5个月左右,如果妈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正在向你发出进入食物添加期的各种信号:

1.开始对大人吃饭感兴趣。大人咀嚼的时候,宝宝会盯着你看,有时候小嘴还会发出“吧唧”声,像只小馋猫。

2.会用小勺进食了。当你把一小勺泥糊状食物放到他嘴里,他已经能够顺利地咽下去。

3.孩子吃奶已经基本形成了规律,比如每次喂奶间隔时间大约为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这时候,就可以进入食物添加期了。婴儿食物添加期是指婴儿由液体食物喂养为主向固体食物喂养为主过渡的一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液体食物――母乳和配方奶,仍应是婴儿每日营养的主要来源,而泥糊状食物则是过渡的载体,是必须添加的食物。

食物添加的5个理由

补充母乳营养素的不足

孩子从出生到1岁体重增长了3倍,这么快速生长的物质基础就是营养。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6个月左右,母乳提供的营养素渐渐跟不上孩子生长的需要了,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增加泥糊状食物来弥补母乳营养素的不足部分。

丰富味觉

小时候品尝到多种口味,会为孩子以后接受多种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长大后不容易挑食、偏食。

锻炼胃肠的消化功能

改变食物性状,将食物由稀至稠,食物颗粒由小到大,食物质地由软到硬,都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胃肠蠕动能力、消化酶活性等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培养独立性

食物添加期以完全断母乳为终结,这是孩子迈向独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学吃泥糊状食品就是婴儿减少对母亲依赖的开始。也是精神断奶的开始。

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融入家庭日常生活之中的儿童早期教育,其实就是利用孩子眼、耳、鼻、舌、身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给孩子多种刺激,以丰富他的经验达到启迪智力的目的。

小贴士:咀嚼练习的重要性

1. 进一步完善消化吸收功能。通过咀嚼唾液分泌明显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得到激活,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2.咀嚼有利于出牙。

3.通过反复咀嚼食物有利于头面部骨骼、肌肉的发育和强化,不仅有利于日后的语言发育,还可使孩子更漂亮。

4.通过让孩子拿着食物自己吃的练习还可以提高对吃的兴趣,不仅仅是提高食欲,在将食物送入口中的同时还让孩子产生了他人无法替代的成就感。

食物添加的3大阶段

婴儿在食物添加期从学吃的角度分析有一系列特殊的的生理变化,我们可以据此把食物添加期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并根据每一阶段特点让孩子学会吞咽、舌碾和牙床咀嚼。

初期:4~6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还只能将食物从前向后移动,所会的还仅仅是吞咽而已,所以此期内婴儿每日加1餐泥糊状食物,如10倍粥(1份米+10份水),土豆泥、蛋黄泥等。

中期:7~9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能上下活动,能用舌头和上腭碾碎食物。因此每日可吃2餐用舌头与上腭可碾碎的略带颗粒的食物。

7~9个月食物由稀到稠和由细到粗的变化,可表现在由易于吞咽的稀糊状食物向较稠的糊状食品的转变,比如10倍粥到7倍粥;从细腻的糊状向略有颗粒的食物的转变,比如菜泥至菜末,肉泥至肉末的变化。

后期:10~12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已经能灵巧地将食物在口腔内左右活动,能用牙床咀嚼食物。这时的食物要适合孩子用牙床或刚出的几颗乳牙咀嚼,制作时要特别注意食物颗粒大小和软硬度,即以适合孩子用牙床磨碎的硬度为宜。如馒头片、苹果片、小馄饨等。

10~12个月孩子通过一日三餐从添加的食物中获得一日总热卡或总营养需求的1/2~2/3。

过早过晚添加食物均有害

开始添加食物的关键年龄是在婴儿4~6个月,在这几个月,婴儿口腔的神经和肌肉发育趋向成熟,能较好地控制舌的运动,开始咀嚼并长出牙齿,喜欢新的口感和味道。过早或过晚给婴儿添加食物对婴儿都是有害的:过早添加会影响婴儿对母乳的吸吮,使母乳分泌减少;由于来自母乳的抗感染因子减少,加之食物不如母乳干净、消化酶活性差等因素,增加了患腹泻的危险;不足4个月婴儿吃的粥汤均较稀薄,其营养素密度低,不能满足需要。过晚添加使婴儿不能及时补充能量和营养素的不足,将导致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微量营养素缺乏;婴儿只吃母乳也不习惯其他食物,错过了学吃关键期,幼儿期时会拒绝吃新的食物,以致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食物添加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其间食物的性状、种类要遵循程序逐渐变化,一旦开始就要坚持添加,不可随大人高兴今天加,明天停,搞乱孩子进食的规律。

小贴士:食物添加的6项原则

添加泥糊状食品总的原则应为循序渐进,具体原则如下:1.从一种到多种;2.从少量到多量;3.从稀到稠;4.从细到粗;5.少盐不甜;6.忌油腻。

婴儿美食制作坊

凡给孩子吃的东西,制作前一定要洗干净,制作过程中应避免污染,使用的器皿事先要消毒。

果汁的制作

1.橙汁

(1)将鲜橙横切一刀

(2)用榨汁器手工榨汁

(3)将橙汁倒入茶漏过滤

(4)加少许水和糖

2.苹果汁(生)

(1)洗净、去皮、去核

(2)用擦子擦成丝

(3)放入茶漏中用勺挤出汁

3.苹果汁(熟)

(1)洗净、去皮、去核、切成小块

(2)放入沸入中煮3分钟

(3)碾碎、过滤、取汁

小贴士:水果的选择原则

1.新鲜、无裂伤、碰伤的水果

2.水果应是成熟期采摘的。

3.应季的、的水果既便宜又好做,应为首选。

小贴士:果汁怎么喂

1.开始时,第一天喂10毫升,第二天喂20毫升,第三天喂30毫升。观察孩子无异常表现才可以继续加量,但无论宝宝如何爱吃,一日量也不应超过50毫升。

2.开始喂鲜榨果汁应加1~2倍水,少量糖,因为原汁对于初尝果汁的宝宝来说味道过酸、过浓1周后宝宝适应该果汁可试喂原汁。

菜水的制作

1.胡萝卜水

(1)将小根胡萝卜洗净,切成小丁

(2)放入小奶锅中,加水50毫升(没过胡萝卜的水量),煮开后换小火再煮10分钟,用勺压一下,感觉胡萝卜已煮软即可关火。

(3)过滤,晾凉后食用

2.油菜水(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芹菜)

(1)取2颗小油菜(约6~7片叶子)洗净,切碎。

(2)锅中放50毫升水,煮开后将碎菜汁放入锅中,不盖锅盖煮2~3分钟,关火

(3)过滤,晾凉后食用

小贴士:蔬菜的选择原则

选择新鲜蔬菜,尤其绿叶菜更好。

一般可选白菜、小白菜、油菜、卷心菜、胡萝卜、黄瓜、西红柿等。像菠菜、苦瓜之类又涩又苦的菜不适合做菜水。

小贴士:菜水如何喝

与果汁一样也要从一种开始,用小勺喂。经过10毫升~20毫升~30毫升的前3天添加尝试之后,观察孩子无异常表现则可常规食用。

个别孩子不喜欢菜水的味道,家长切忌勉强灌食。可以少量多次试着喂,也可以隔几天再试,实在不适应也可先喂一段时间果汁再说。

鸡蛋的制作

1.蛋黄泥

(1)冷水下锅煮鸡蛋,开锅后再煮10分钟――夹出熟鸡蛋;

(2)浸入冷开水片刻――取出后去皮;

(3)取1/4蛋黄放碗中碾碎――加汤、水或奶1小勺,研成泥即可。

温馨提示:如遇到蛋黄过敏应停喂,到婴儿8个月或1岁之后再试喂。

2.蛋黄羹

(1)取生蛋黄1个+水1~2倍打成蛋汁置于刚冒热气的蒸锅中,微火蒸约10分钟即可;

(2)用微火蒸,蛋汁遇热凝固才不会起泡,即不会蒸得过“老”。

(3)经验不多的父母可以在起锅前用筷子拨一下,看看蛋羹内部是否已成形。如果尚未完全凝固,可再蒸一会儿,约2~3分钟即可;

(4)切忌大火猛蒸,否则蛋羹表面一下就会起泡,整个蛋羹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滑嫩。

3.全蛋羹

(1)取生鸡蛋1个+1倍水打成蛋汁微炎蒸约10分钟蛋羹;

(2)到食物添加中、后期,可以在做蛋羹前加入香菇末、虾末、菜末、碎豆腐、鱼泥等适合该年龄组婴儿的食物1~2种,通过这些变化来让孩子保持对蛋羹的喜好,同时也可让他获得更多的味觉体验和营养。

10倍粥的制作

(1)1份米+10份水(1份米饭+5份水),浸泡30分钟;

(2)煮开后小火40分钟;

(3)关火焖10分钟;

(4)倒入擂钵擂碎――白米粥(稀)。

烂面条的制作

(1)5克(5根挂面)面条折断放入开水,煮2~3分钟;

(2)加高汤煮至面烂;

(3)擂碎――烂面条。

土豆泥的制作

(1)土豆煮熟去皮切成薄片,取4小勺(10克);

(2)碾碎+汤,搅拌成糊状;

(3)再煮开――土豆泥。

土豆可换成其他块茎食物,如红薯、芋头、南瓜等,汤可换成牛奶、水。为增加营养和口感可加少许油。

小贴士:学习用舌头的技巧也需要时间

对婴儿来说,每次第一口尝试新食物,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可能不会马上吞下去或者扮一个鬼脸,或者吐出食物。这个时期的婴儿需要时间学许多东西:

篇2

关键词:高职;舞蹈;民族舞蹈

舞蹈通过肢体形态(肢体语言)来抒发、表达人类的内心情感、社会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每个民族、地域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等各不相同,相应地呈现在舞蹈上也就各不相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民族舞蹈,也称土风舞、传统舞等,不同于着重表演的芭蕾舞或其他制式化舞蹈,它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舞蹈,并且与当地的音乐、服装密切搭配,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地区风彩,表现形式很丰富。因此成为了我国舞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等院校均独立设置了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相较而言,由于高职院校定位不同,其舞蹈专业资源有限,起点相对较低,在开发民族舞蹈资源,发挥民族舞蹈对学生舞蹈能力提升方面相对薄弱。本文将探讨如何充分运用民族舞蹈教学以提高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引入民族舞蹈教学的价值

民族舞蹈引入高职舞蹈教学中有诸多现实好处。一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高职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一般以西方的主要舞种为主,如爵士舞、芭蕾舞或者偏向动作类的现代体育舞蹈,较为零散,教师按照自身喜好重点教授某个舞种。而将民族舞蹈丰富多样,引入教学中会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生视野更加开阔;二是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民族舞蹈表面上较为“原生态”,但并不简单,学生掌握舞蹈所需要的正确站立形态、方向、舞蹈动作姿态,身体各部位运动幅度、速度灵活性,身体控制的稳定感、协调感、肌肉的力量以及由以上诸因素所构成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术技巧,都可以经过民族舞蹈的学习而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且民族舞蹈风格差异大,音乐有特色,学生的表演能力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三是通过学习民族舞蹈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对家乡、民间的热爱之情。民族舞蹈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民族舞蹈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主要状况、生活形态的了解,为日后的表演实践提供更多的素材。最后高职学校开展民族舞蹈教学也是一种保护、弘扬、发展民族民间舞蹈的方式。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民族舞蹈就生活在教育环境中,没有任何理由将其忽视。民族舞蹈在舞蹈教育中的价值是公认的,这也是众多学校专题讲授的原因所在。

二、高职院校民族舞蹈教学的薄弱环节

1.民族舞蹈课处于边缘化、零散化状态

普通本科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引入民族舞蹈教学已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在课程的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师资、教材的配备等方面相对都比较成熟。而高职院校资源相对有限,学生来源多元化,舞蹈功底参差不齐,有些学生没有接受过任何舞蹈方面的训练,这让有些学校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基本功的训练上,舞蹈课等同于形体训练课,无暇将系统化的民族舞蹈引入教学中。较少学校主动设置专门的民族舞蹈课程,而是在教其他舞蹈课程时“顺便”引入。有些学校将民族舞蹈教学作为选修课,但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观,以零散化的鉴赏为主,较少实践性训练,也没有固定的教材、考核方式等。这种零散化、边缘化状态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将之视为可有可无的课程,随意应付,教师也没有太多的热情参与其中,自然达不到课程学习的目的。

2.具体教学过程以技巧训练为主,忽视情感的培养

传统文艺理论认为:“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也就是说舞蹈是内心情感激发到一定状态的产物,肢体动作是情感的一种表达。舞蹈的核心、动人之处在于其情绪与肢体的“天人合一”,情绪上感染人,让观众情不自禁地与之相配合。没有情感,只有肢体的舞蹈表演如同机器人一样,即使动作很标准,也缺乏动人的力量。民族舞蹈能鲜明地体现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比如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游牧民族,蒙古男性一般魁梧有力,其舞蹈节奏很快,大幅度的动作比较多,表演者脸上的表情也要相应的热情、奔放,以充分展现蒙古族人热情、豪爽、大气的性格特点。而像傣族的孔雀舞,表演者在月光下,随着月亮的阴晴圆缺,模仿孔雀的形体,节奏相对较缓,表演者的表情会随着肢体的不同表达调整。而藏族的宗教舞蹈带有祭拜天地、神迹的因素,音乐雄浑,带有明显的巫文化特征,表情宜庄严、肃穆,体现出对天地生灵的敬畏,因此不宜嘻嘻哈哈。这些情感、神态也是表演应具备的重要要素,但在现实教学中,教师通常注意的是动作到不到位、标不标准,较少注重表情、神态的揣摩。导致的结果即是学生的表情跟不上动作,有些面无表情,有些则表情僵硬,呈现明显分离的状态,不能完全融入舞蹈情境中,也就无法感染观众。

3.缺乏基本的舞蹈理论,舞蹈鉴赏环节薄弱

舞蹈理论在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学习中基本处于一个薄弱环节。有些老师、学生认为理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跳过理论部分。有些学校并非认为理论不重要,但因为教师舞蹈理论并不扎实,不懂得如何深入浅出地将相对枯燥的理论转为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效果并不如人意。但实际上,舞蹈理论并非可有可无,只要将舞蹈作为一个学科,一个专业,学习者都必须学习理论。因为舞蹈理论是对长期以来各种类型舞蹈实践的总结,能帮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舞蹈领域的主要脉络,包括发展历程、各派风格、不同观点等,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学生提高鉴赏水平,进而提升实践能力。民族舞蹈理论能帮助学生理解民族舞出现的原因、发展的动力、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等。而理论不扎实,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实践能力。很多一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常需要暂时中断表演教学而介绍某个专业术语或某个流派,否则学生无法理解动作、表演的含义,导致表演支离破碎。除了理论不够外,高职学生的民族舞蹈鉴赏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其欣赏水平停留在外行人的层面上,未能从整体上把握。

三、改进高职民族舞蹈教学的思路

1.形成专业化的民族舞蹈课程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要定位,通过三年高职教育,舞蹈表演专业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舞蹈表演、创作能力,能满足商业、庆典、广场等各种具体场合对舞蹈表演的需求。民族舞蹈丰富多彩,既适合学生练习基本功,也能“现学现卖”,积累舞蹈素材。因此在高职舞蹈教学中有必要引入规范化、专业化的民族舞蹈教学,形成系统化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将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系统化,应逐步配齐相关的师资、教材、服装及其他跟教学有关的资源。比如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跟各地传统服装、用具密切相关,蒙古族舞的马鞭、藏族舞蹈的长袖等等,这些资源

如果能够配齐,学生会有更直观、形象的认识,能更加有兴趣,也能吸引更多的老师、学生投入到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要发挥更大作用,势必要走专业化之路,在高职教育中也是如此。

2.重视民间文化、民族情感的培养与揣摩

民族舞蹈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体现了各个民族的特色。相应的,民族舞蹈教学就不只是简单的舞蹈技能的学习,更是一场民族文化的普及教学。教师不仅要将民族舞的动作要领教授给学生,更要将蕴含在其间的文化、情感传递给学生。这并非本末倒置或者偏离教学。实际上,经过认真揣摩、思考的舞蹈表演比一味地模仿教师舞蹈动作更有助于提升表演水平。这也是很多著名的舞蹈家在创作时需要进行民间采风、调查,与民间舞蹈能人、群众交流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有意识地将民族舞蹈蕴含的地域文化、心理情感教给学生,以便学生在表演时能更有体验。比如教师可带领学生在假期进行民间采风,搜集关于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歌谣,观看纪录片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民族的特点、文化。

3.以六大民族舞代表性作品为主,抓特色动作

我国民族众多,民族舞蹈异彩纷呈,高职生舞蹈学生学习时间有限,用于民族舞蹈的时间更加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重点的几个舞种。一般来说汉、藏、蒙、维、鲜以及傣族这六大民族舞在我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以作为学习民族民间舞的代表重点学习。而每种类型的民族舞代表作品都必须从它的民族风格的代表性、训练性和实用性来进行综合选择。既要能代表该民族舞蹈的主要风格,涵盖关键动作,在难度和复杂度方面又适合学生学习、训练。比如蒙族舞舞步轻捷,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比如当情绪高昂时,双肩抖起来,甩肩、碎抖肩,快速平转飞舞,常见飞舞、挥手、扬鞭等动作,展现蒙人热情开朗的性格。蒙族舞蹈的特色动作可概括为“横摆扭”,“横”是指动作的方位始终都在横线的左右方向上,“摆”是指双手在横线上左右、上下摆动,“扭”是指腰要随双手的摆动而左右扭动。掌握对上述“横摆扭”的训练,必须配合呼吸,以呼吸带动步伐、肩部的起伏,控制关节的平衡性使气力相互协调,还需要呼吸来衔接前后动作,表达感情。这些基本动作要配合上神情,才能恰到好处地传递出蒙古人的性格特点。

再比如藏族舞蹈虽然与蒙族舞蹈一样带有游牧民族奔放、热情的特点,但同时又融合了宗教文化因素,因此带有大量曲背(向前倾)、屈伸的动作,身体微前送或九十度前俯,做一股的动作时,胸口肋骨要收回,不能向向外撑开或上提,不使身体呈现僵硬挺胸状态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常见的藏族舞蹈中献哈达的姿势,双臂由腰两侧掏手、手心向上、注意重心和屈膝,隐含着对宗教、神灵或神圣之物的敬仰之意。

4.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理论,提升鉴赏水平

要想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要想让学生表演的民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舞蹈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舞蹈课程安排上,教师可安排几节课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逐步训练,为学生以后的舞蹈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采取将理论与舞蹈具体实践、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直观形象的认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也可让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报告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学习民族舞首先要对民族舞有准确的认识,在模仿中慢慢形成自己的理解,因此需要多观看前人,特别是经典舞蹈家的表演,提升鉴赏水平。近年来,我国各民族舞蹈在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各地民族舞有了很大的发展,每年央视也会举办青年舞蹈大赛,涌现出了一大批舞蹈新星。每年各地的节日庆典上都能看到民族舞竟相绽放的风采,形成了很多优秀的舞蹈表演经典,比如杨丽萍的傣族舞《孔雀舞》、藏族舞蹈家卓玛的藏族舞包括《珠穆朗玛》《母亲》、梁伦的《阿细跳月》、维吾尔族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蒙古族的《莎楚拉》等等。这些资源以网络、VCD等形式保存了下来,可以成为学生学习民族舞的资源。教师选取经典的片段,让学生整合舞美、音乐等进行整体的鉴赏,从而把握每个民族舞的总体风格,背后蕴含的民族特点、表达的情感,然后分解其中的难点动作,指导学生重点掌握。

篇3

1、在提高课堂实效性上下功夫,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有更大的收获!

2、艺术只承认一流,时间只记住精品!

3、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流动的诗,运动的画!

4、练习好音阶、琶音是必须的,练习时要根据自己的弱点,需要而有所不同。练习和弦是要用很慢的速度来弹,把手放在键盘上感受它的扩张。--拉罗查。

5、一路倾听花开的声音,真情凝聚芬芳的足迹!

篇4

关键词:幼师专业;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217-01

一、基本训练

舞蹈基本训练是舞蹈教育的基础,是舞蹈教学必不可的,它是学生进行舞蹈学习的第一课题。对于入学前未接触过舞蹈的学生来说,加强舞蹈基本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基本训练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身体由自然素质向舞蹈专业素质发展,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教学内容要安排扶把练习和离把练习两部分。扶把练习首先解决的是正确站立姿态,要求学生掌握收腹、收臂、挺胸、立腰、直背、沉肩、提气的技巧以达到挺拔向上的健美站姿。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擦地、蹲、踢腿、划圈、控制、压腿、腰部等以腿和腰基本功为主的训练,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得到锻炼以达到动作的协调性和规范性。离把练习也叫中间练习,主要进行单一动作、单项小组等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是扶把练习在离把后的继续提高与深一层次的开发。通过中间部分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中国舞基本手位、脚位常用舞姿、旋转、翻身、跳跃、步伐和芭蕾舞基本手位、脚位等动作与技巧,把握肌肉在动作进行中的紧张与松弛度,以及动作的协调性、稳定性和较好的控制能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来安排内容的深浅程度。幼师舞蹈的基本训练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而生搬专业舞蹈的训练方法,对一些高难度动作、技巧、身段,一般不用一刀切的办法,而应因人制宜,从作为幼儿教师在舞蹈方面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入手,为以后的舞蹈学习和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民族民间舞训练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民间舞形式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我国的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并具有鲜明的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民族民间舞训练是幼师舞蹈教学中的主要内容。舞蹈教学选择民族民间舞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舞蹈表演素材,丰富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创编能力。通过民间舞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四至六个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手位、脚位、基本动律、舞姿造型、常用动作以及身体运动规律。笔者认为三年制学生应学习藏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傣族等五个民族民间舞。其中汉族应教授二种以上内容,如东北秧歌、山东秧歌。四年制学生除学习以上内容外,还应开设汉族的云南花灯、陕北秧歌或安徽花鼓灯和朝鲜族民间舞,使目前广泛普及在各艺术类院校舞蹈专业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内容在幼师学校里也纳入固定教学之中。

民族民间舞教学,首先应介绍每一个民族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让学生了解该民族的居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性格气质和审美习惯等。舞蹈动作的教学,通常应先介绍和学习手形、脚形、手位、脚位、基本姿态和基本动作规律。然后进行上肢动作和舞步的训练,这一部分内容可分为单一动作练习和上肢与舞步的配合练习。在较好掌握手臂动作、道具技巧和各种基本舞步的基础上,再进行单项组合训练或表演性组合训练。根据幼师专业舞蹈课女生特点,应选择具有抒情、细腻、明快、眼神丰富、手腕灵活等风格特点的舞蹈组合进行训练。如胶州秧歌中的“小曼”,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弦子舞”,蒙古族的“腕”、肩”,维吾尔族丰富多彩的手的变化与眼神的运用等,只要训练得法,都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幼儿舞蹈训练

篇5

关键词:导游业务;实践教学

一、“参与-思考-激励-改进”教学模式

第一,参与。参与式教学即体验教学,因为《导游业务》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势必会使这门课程变得十分枯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且通过学生参与体验,更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用于指导实践,提高操作水平。

第二,思考。学生通过参与体验,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将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过程当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想象的实践与现实的实践是存在差别的,这样学生就会由简单的理想情况转入到对复杂现实情况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立足现实,提高自身实践水平。

第三,激励。经过思考,学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这个时期学生非常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指导与激励,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参与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示范教育,从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树立信心,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修养。

第四,改进。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之后,学生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其问题进行修正,并加以反复练习,巩固掌握的理论知识,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以上四个环节在时间上是顺承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同时后者又对前者起到巩固作用,它们共同构成环环相扣的四个环节,并且,这四个环节共同构成的教学模式又是一个永不停止的循环过程,每一次改进都是一次新的开始,进而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参与体验,形成新的循环,不断充实、完善与发展。

二、示范教育与模拟操作相结合

第一,示范教育。所谓示范教育就是教师在授课当中引入学生、邀请的嘉宾以及自己的一些现场演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除了自己进行演示外可以将一些优秀的往届学生或毕业生请入到教室当中,在讲述他们亲身的同时,进行现场演示,学生通过自己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学长们的演示与讲述中更容易学习到现阶段需要掌握的一些技能。教师同时还可以将旅游界的一些优秀人士(包括教师、导游、旅行社经理等)讲述他们的经历并进行演示,在景区进行现场导游词的讲解。通过示范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身边可供学习的榜样,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自身的专业技能。

第二,模拟操作。通过示范教育,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和模拟的目标,在这一阶段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各小组准备幻灯片,按照《导游业务》的知识内容,从地陪准备接团到送团进行模拟操作,小组成员中有专人来模拟司机、领队、全陪、地陪等角色,其他小组要派成员充当游客,对模拟组进行现场提问,考察模拟组现场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景区讲解环节中,各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对指定讲解景区进行介绍,时间为15分钟,地接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讲完完整的导游词。讲解景区包含两个,一个是共讲景区,每组都需要讲解;另一个为抽取景区,在分组的同时已经抽取。通过共讲景区可以对比不同组讲解的区别,而抽取景区的讲解可以充分体现出每组同学的个性特点。

模拟讲解结束后,参加导游模拟讲解的指导老师对每组表现进行点评与指导,并对每组进行打分,主要包含小组总分及成员分数,满分均为10分,最后个人具体得分为小组分数乘以个人在小组表现中的得分,通过计算算出每一个参加模拟同学的分数,同时也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最后由指导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将示范教育和模拟操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由最开始的想象到学习榜样再到模拟操作,使学生能够将《导游业务》书中的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有利于学生发现理想和现实中的差距,通过模拟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不断完善。

三、结论

本文通过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并积极探索适合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方式;通过效果测试和现实效果,对听课学生进行调查,通过河北省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学生人数均高于听课学生总人数的50%,明显高于河北省20%左右的通过率,2007年通过率为86.7%;并且,通过学生实习和就业情况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均高于平均水平,因此,通过实践检验可以看出本文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春燕.“体验-挫折-诱思-激励”课堂教学模式――论导游专业课堂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理论版),2008(8).

2、魏咏梅.试论《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J].闽江职业学院学报,2001(2).

3、赵爱华.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4(10).

4、周彩屏.实施以能力为取向的导游实务课程教学改革[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5、王雁.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五年制;舞蹈;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必修课。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基本上沿袭着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视舞蹈基本功的练习,而对幼儿园早期教育阶段迫切需要的编创和表演能力重视不够。这样,就形成了学生难的舞蹈跳不了,儿童舞蹈跳不好的尴尬局面。如何使学生在短时期内具备扎实舞蹈基本功和编创幼儿舞蹈的初步技能,以适应将来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是每一位舞蹈教师所向往和探索的。其中,教师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否合理,对整个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本人从教学体系的构建入手,经过不断实践、总结、优化,形成了自己的“三步走”教学体系。在教学中经过两届学生的实践,效果还是不错的。

第一步:用爱心唤醒学生,培养兴趣

舞蹈教学是幼师技能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教师认真把握本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紧密和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我们都说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导的不是学生需要的(包括学生错误地认为不需要)如何实现导?教师一味导,学生没练出来,教师累坏了,又怎能突出学生是主体?所以,主体和主导具有先决条件: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即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失去了这个前提,一切都是空谈。

一年级的学生从初中升入,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品质都比较差,这是所有教师的共识。但这部分学生多数有一个共同的有点:活泼、好动、易被感染。所以,教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师真诚的爱,会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找回自信,最重要的学生会找到学习的快乐。当然,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我总是注意给学生心理暗示,让她们觉得老师喜欢她,认为她行。久而久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时教师的“导”也就顺理成章,每节课学生们都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不想让学生成为主体都难了。

第二步:整合教学内容,融会贯通

舞蹈课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功(基训)、民族舞、幼儿舞及幼儿舞创编三大部分。基训课是学生学习舞蹈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直接指向将来舞蹈能力的教学内容。民族舞是建立在基训教学之上的关于民族舞蹈传承和学生舞蹈素材、素养的教学内容。幼儿舞及幼舞创编则是作为幼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必备的基本功。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各个教学内容,相对独立。换句话说,就是各个教学内容都是分阶段教授的。各个教学内容之间联系、融合太少,学生掌握起来太零散。往往是学了后边的,忘记前边的。所以,学生明显存在着教学内容之间的知识割裂,甚至有时会感觉学到幼儿舞和创编时,前边几年学的东西用不上或不知怎样运用。

对于上面介绍的情况,我采取了“以培养创编能力为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在基训课上,教授学生集训的同时,教授给学生幼儿集训的训练方法,并让学生课下以儿歌做伴奏,创编自己设计的幼儿基训操。比如:在训练背肌时,学生想到用模仿大象甩鼻子的方法,配以大象的儿歌,形象又生动。在教授民族舞时,引导学生如何将民族舞蹈幼儿化。有了基训创编的热情,学生在民族舞的简化上显得思路开阔多了。有的将民歌新唱作为创作灵感,将民族舞现代化;有的受童话故事的启发,将民族舞情节化等等。教学内容进行到幼儿舞和幼儿舞创编,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显得太轻松了。因为学生有前边教学创编的基础,教师剩下的就是引导提高学生的视角广度和思维开度。

第三步:为学生创造表演机会,树立自信

舞蹈,是人类的肢体语言,又是一种表现艺术,只在课堂上学习,不拿到舞台上检验,是不会体现出教学成果的优与劣的。学生从课堂走到舞台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的学生心理素质好、表现欲望强,上台对于她们而言那是享受。可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那就不见得了。有的学生内向、有的学生不自信、有的学生心理素质差,再加上没有好的舞蹈条件,这样的学生上台就是“难受”。为了克服学生“难受”的心里,树立学生的自信,我从集训开始就为学生们有目的地创造表演机会。小范围的有班内课上表演、同年级其中期末汇报表演、期末考试集体观摩等等。通过对舞蹈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由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学生们对舞蹈有了自信,那么上舞蹈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二者相辅相成。至于大的表演机会,像暑假给学生布置教师节演出的任务,九月布置国庆晚会演出任务,等等。不管哪一项任务,都有一个共同要求:差生必须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看似不可能的一个要求,看似不合常理的一个要求,就是这样一个要求大大激发了差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好学生的组织能力。

篇7

关键词:生物工程;全程导师制;设计与实施

一、我校生物工程专业导师制现状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每年招生50人左右,现有专业教师25名左右,一年师生比约为1:2,这个数值与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相当,这为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提供了师资条件。目前,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与其他大多数专业一样,实行的主要是高年级导师制,学生在大三或大四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完成毕业实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然而,对大一或大二的学生则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指导,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生物工程专业导师组的设立

实施全程导师制的前提是要有足够数量的导师,而全程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导师的综合素养。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数量有限,教学科研工作任务较多;另一方面由于专业教师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因此由2位教学科研互补型的教师组成一个导师组,取长补短,同时指导一组大学生。根据2018年生物工程专业师生现状,总计分为13个导师组,每组指导4—5名大一新生。

三、生物工程专业全程导师制运行模式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确定不同的重点指导内容。大学一年级,导师重点指导学生尽快熟悉校园生活,处理好班级及宿舍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好学业规划,重视公共基础课学习,尤其是外语与计算机的学习,适当参加学生社团活动,注重身心健康。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在做好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基础上,注重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导师根据学生自身的特长与兴趣,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各种大学生竞赛等。大学三年级,鼓励学生在完成好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进入导师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同时,计划考研的学生开始复习准备。大学四年级,鼓励学生在做好校内毕业设计、顺利完成毕业答辩的基础上,积极参加校外企事业单位的实习实践工作,部分学生做好就业准备,准备考研的学生做好研究生初试及复试等工作。导师组对学生的指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导师组与学生组可以面对面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话进行集中或个别指导。指导的频次根据导师和学生的时间来确定,每个学期初和学期末至少当面指导1次。全部导师组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指导经验交流会。

四、生物工程专业全程导师制效果评价

全程导师制指导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多种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学生学分积点、学生奖学金、英语四六级通过数、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数、学生数、学生竞赛获奖数、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数、学生考研数、学生就业数、学生社会服务情况、学生社会实践情况、学生对导师的评价等。

篇8

【关键词】幼教专业;舞蹈;示范能力

舞蹈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是人体造型上“动的艺术”它必须使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通过创造出来的形象,然后才能表现出入的思想和感情,因为舞蹈表演这一门艺术属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的艺术。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是具有高度的形式美。它是人们在自然活动的基础上对人类生产活动、娱乐活动中的动作进行提炼艺术加工,并通过规范、有节奏的动作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舞蹈教学也是普及舞蹈文化传播美的真谛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艺术教育则是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艺术课教学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各方面和谐发展。作为一种国民素质教育,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管这些学生在沿海还是在内地,在城市还是农村,天赋好还是天赋差,每位学生都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舞蹈教学是艺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它各类艺术学科如: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有机的综合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创造美和鉴赏美的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动作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自我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示范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中是一门集技巧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是将训练、排练、表演融为一体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必不可少的技能课和修养课。舞蹈更是幼儿师范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课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整个教育界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幼教专业的舞蹈教学,无论从形式上或内容上看,都同时具有艺术、教育两种特征。幼教专业的舞蹈教学与艺术院校专业训练不同,学生所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舞蹈的基本技能,主要是作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前训练,因此幼教专业的学生的舞蹈示范能力是舞蹈教学能力中的重中之重。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来讲,舞蹈教师的动作示范比单纯的讲解,抽象地引导来得更实际,更适合他们。舞蹈教师必须把直观的形象教材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去一观摩它,进而通过模仿进行感知,再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够理解,如:要求某个角色迈着矫健地步伐上场和下场,什么是矫健,用文字不难形容。但它的具体形象应是什么样子呢?步子迈多大,腿应抬多高,全身如何协调配合才能体现出来?没有固定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教师用具体的,神形兼备的物质外形进行示范,把“形象教材”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才能使学生领略它的具体形象,示范教学对学生知识理解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幼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开展良好的舞蹈教育,使儿童在轻松、活泼、愉快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易使儿童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舞蹈也是儿童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舞蹈教学对儿童品德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因此,幼儿舞蹈教师有是带领孩子走向艺术殿堂的第一人。舞蹈教师的示范更是幼儿对舞蹈第一印象的灌输者。因此,一个好的舞蹈教师应该具备优美的形体和良好的舞蹈示范能力。这样才能抓住幼儿的心,使学生对舞蹈有个美好的印象。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舞蹈示范能力呢

由于生源参差不齐,导致舞蹈教育对象素质有较大差异。这其中,一些学生可能已进行过舞蹈的系统训练,无论是软开度及各个部位的肌肉能力,还是技能技巧及身体的感觉韵律都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一些学生曾有过一定的形体方面的训练,掌握了一些基本体态、动态及少量技巧。大多数就是一些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入校前多未受过舞蹈基本功专业训练,仅凭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并且这样程度的学生占到班级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这样在教学中就形成了很大的难度,既要喂饱不够吃的,又要照顾到吃不下的。那么,提高幼教专业学生的舞蹈示范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让学生能充分的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

1、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经过搜集整理,结合教学内容选用舞蹈软件,适时地播放和讲解民间舞蹈,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沉浸在舞蹈语言所创设的特有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从而喜欢舞蹈,理解舞蹈,对舞蹈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藏族舞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谢谢藏族成品舞蹈,让学生通过最直观的感受先了解藏族舞的模样。在简单介绍藏族的基本概况,使学生在学习藏族舞的过程当中始终要求自己作出最基本的藏族舞旋子的优美,踢踏的潇洒风格和动作重心向下水袖飘逸的特点。

(2)观看演出,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各地举行的现场文艺活动中一般舞蹈节目较多,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不可多得的机会。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学生去文艺活动现场观看、欣赏、感受,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畅所欲言,谈舞蹈节目的题材构思、主题思想、动作设计、意境创设、现场感受,以及灯光、背景、音乐、服装、道具等等,让学生充分体到舞蹈给人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舞蹈的兴趣。

(3)参与表演,体验成功,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幼师的学生大多十六七岁, 是非常爱美的年龄,他们的表现欲十分强烈。因此,让学生登台演出,过一把演员瘾,对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非常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上台表演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由衷的热爱舞蹈。

(4)发挥带头作用,把学生按程度分成小组。分配组长和组员,让程度好能力强的学生胜任组长,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加强舞蹈基础训练的力度基础训练是舞蹈教学的第一关,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舞蹈是身体的运动,掌握各种动作的要领,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节奏感。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舞蹈是直观的艺术,是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反映社会现状。舞蹈的动作来源于生活,是经过艺术加工提炼的肢体语言。提高舞蹈的示范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示范者的动作协调性的灵活性。要求示范者的动作

(1)形体训练和舞姿动态的有机结合形体训练教学和舞姿动态教学相辅相成,形体训练不到位,舞蹈动作不规范、不准确,都会影响舞蹈的效果,使舞蹈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因而,在常规训练中,教师要兼顾上述两个方面:既注重塑造学生协调优美的体态, 又注重舞姿技能的培养和强化。

(2)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首先,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站姿;其次,从易到难逐步增加难度,按照基本手位、动作、舞姿造型的顺序依次教练;最后实现舞蹈动作的协调优美。

(3)培养意志,增强信心教师除了加大训练的力度外, 还要耐心、体贴,同时还要不断鼓励学生。

3、鼓励、感染学生,进而提高舞蹈教学效果。情态感染舞蹈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舞蹈教师必须每时每刻使用饱含热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 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时还要以规范、标准的站姿和优美的体态为学生作榜样。在舞蹈教学中,除了利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外,还要采用面部表情、体态动作等赞许、肯定学生。

三、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一高再高。提高幼儿园舞蹈教师的示范能力,是对幼儿舞蹈教师整体舞蹈能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是对幼儿艺术的培养的美育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自律能力差。好的舞蹈动作的示范,能带领幼儿进入到更投入的状态去舞蹈。幼教专业的学生也应从提高舞蹈示范能力开始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它是一种学生在校期间为其配备专业导师,并由导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和人才培养的制度[1]。本科生导师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个性化指导,强化对学生的培养,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因其提高学习效率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而被众多的学校所推广。

1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管理制度

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校于2005年起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度,并对导师工作提出具体实施办法①。1.1要求导师任职资格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和生活指导,我校对导师的任职要求:(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本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3)熟悉学分制下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熟悉学分制的运行机制;(4)导师需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1.2明确导师工作职责要求所聘请导师需了解学科和专业的基本情况,掌握所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整体学习方案,进而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各种方式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指导。1.3规定导师配备考核导师的聘任工作需在新生入学后2个月内完成,并明确指导学生名单、工作任务和任期,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不超过20人。导师工作的考核由院系负责,并将其与教师年度考核结合起来,对认真履行导师各项职责的教师按每生每学期0.4学时记教学工作量,对不切实履行导师职责的教师要及时进行调整。

2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现状问题

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由生物科学教研室负责分配安排,教研室按照学校管理制度在每学年初将大一、大二学生分配给专业教师指导,分配结果由教研室负责通知导师,由班长负责通知学生,每学期期中要求导师提交指导记录接受学校的教学检查。本科生导师制度在生物科学专业开展期间,教研室严格按照学校制度进行分配与管理,但是实施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一定问题。2.1导师工作没有完全落实主要体现在部分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对学生的指导或流于形式,或没有规划,使导师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1)个别教师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不够;(2)多数教师虽然认同导师制工作,也很愿意与学生交流,但是因为教学、管理和科研工作繁重,很难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3)导师没有实质权利对学生进行表扬或处分,所以即使导师有时间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但当遇到学生对导师的指导不接受或不配合时,指导也就没有实际意义。2.2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够多数学生对导师制度和导师职责不是很了解,每学年初只知道自己被分配给了哪位老师指导,但对导师会指导哪方面或自己希望导师从哪方面指导不是很清楚,造成两种极端,一种是大事小事都找导师,把导师当成了班主任或辅导员;一种是导师不组织见面,学生决不会主动找导师交流。

3本科生导师制的改革探索

3.1统一对导师工作的认识[1]首先在每学年开学初,教研室组织教师就导师制的重要性、改革创新等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师对导师工作的认识,在符合学校制度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生物科学专业特点,明确本专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因为生物科学专业各班级都配有班主任,所以关于学生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导师主要职责是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教育,让学生了解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目标、专业技能,结合各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进行指导。3.2依据制度,选聘导师对仍未认同导师制工作的教师可暂缓分配学生;在统一认识的前提下,对教学、科研等工作任务重的教师,可适当减少分配学生人数,以保证每学年选聘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3.3组织学生,讲解制度教研室在每学年初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向学生介绍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办法和生物科学专业导师的主要职责,使学生理解辅导员、班主任与导师的职责区别,鼓励学生主动联系导师,使导师工作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思想教育的延伸。3.4分配制度改革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导师制只针对大一、大二学生,为了更好的发挥导师制的作用,教研室对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大一新生因为对老师不熟悉,对自己的方向也不清楚,所以主要采取随机分配原则;大二学生因为经过一年的学习,对导师比较了解,有些学生已经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了相关实验,所以分采取学生选择导师的分配原则,如遇冲突,需结合导师的意见进行调整。3.5制定《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指导手册》手册中明确学校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细则、指导学生联系方式、导师每学期的指导计划、指导记录表及年度工作总结。手册的制定,可以提高导师及学生对导师制的重视,同时也便于材料的检查、整理及归档。3.6以微生物学课程为例介绍导师制的具体实施对于大一新生,导师负责指导其了解微生物实验室,认识各种仪器、器皿和试剂,鼓励其走进实验室,参与实验室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大二学生已经开始学习微生物学课程,导师负责指导其为实验室基础实验做准备,提高微生物实验技能,同时尝试开展实验;大三学生不执行导师制,可在这一年分配毕业论文导师,继续开始相关实验;针对大四学生,毕业论文导师可指导其对实验数据进行验证、整理、分析并形成毕业论文。使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基本形成“大一分配、大二选择、大三确定、大四完善”的四年指导原则。

4结语

篇10

说起这句顺口溜他颇有同感,认为这种服务“缺斤少两”状况如果再持续下去,中国的服务业将会在当前与入世海外兵团新一轮的“顾客争夺战”中惨遭败局。因此中国服务业的当务之急的是要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健全以顾客为导向的管理体制,并要尽快开展“帮助顾客消费”的服务营销,强化让顾客满意“十全十美”的优质服务。接着他针对服务业“最要害”的服务问题,以自己的亲身感受一一进行评析。

饭店上菜常歇菜,千呼万唤始出来

每每到酒店吃饭时,最让我恼火的是等菜了,尤其是中午。往往是你在这里急得上火,服务员却在不紧不慢地一道道按“程序”传菜,让你哭笑不得。有时你催急了,他还很不耐烦,好像顾客都是些闲人,有的是时间……

不要小看这一服务细节,它其实就是现如同今服务经济微利时代的新卖点。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以往餐饮业商家引以为胜的特色经营已完全被“同质化”了,人们开始注重餐饮之外的东西,其中“服务速度”也就成了顾客首选因素。因为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市场上,一切都以速度来定乾坤:火车在提速,快餐变速食,连搞对象都“速配”了。这说明生活节奏在加快,消费者的效率意识也在加强,买“服务速度”已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也就是说用“顾客观点”来想问题,就能够充分理解他们吃饭“要快”的要求了。一般来说,顾客来饭店吃饭,尤其是中午。并不是吃饭而是“吃时间”,因为现代企业给予中午吃饭的时间都很少,而且中国人还有睡午觉的习惯,为此吃午饭大都希望“速战速决”。对这种“时间就是金钱”的需求新变化,我们的许多商家往往视而不见。结果因为慢而流失了大量顾客,由此也失去了宝贵的商机。

另外,在饭店酒楼众多如林的今天,顾客为何会选择这家而不选择那家肯定是有原因的,恐怕还有个直接的理由是菜品的特色。可是每当我来到自己所青睐的饭店时,尽管所见菜谱上的菜品应有尽有、玲琅满目,但常常会令我大失所望:你在菜谱上点的菜不是说卖完了,就是告之缺货,有时甚至十有七八都没有。尽管服务员十分礼貌周到,也一再道歉赔礼,请你明天再来。你还是对这家饭馆油然而生一种反感的情绪。有时候我会很不耐烦地说,你告诉我这菜谱上“有”什么吧,我好点你“有”的菜”!

这同样也是没有“顾客观点”的表现。你想想看,服务员可以很轻松地说句“明天再来”。可顾客则不会对你的饭店有“明天”了。谁会因为你今天缺货,还敢明天费劲周折专程赶来。你侵犯了顾客选择菜品的权利,你也就失去了选择顾客的权利!

几年前,我在海南为一家大酒楼导入CS策划时,就有意识地在这两个“关键环节”上设计了服务流程。一是推行“1.3.5.7.9数字化传菜法”:1,顾客进门一分钟内迎宾问候;3,三分钟内引导顾客找到合意的座位;5,顾客入座后五分钟内上茶写单;7,七分钟内将顾客点的酒水凉菜上齐;9,菜单送厨后九分钟内传上第一道菜……。二是采取“特色菜单品化管理法”:即将每件特色菜品输入到电脑,利用每天的销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详细掌握各个特色菜品的销售动向,对头天卖得快又多的特色菜品,及时备料充足以防缺货,并根据顾客的要求迅速改进菜品。结果,这家大酒楼生意顿时天天客满,桌桌火爆。

千方百计刁难你,银行“登记”好厉害

记得我在给一家银行做CS咨询时,曾设计了这样的服务流程:当顾客走到哪个柜台,营业员必须起立致意,微笑着招呼顾客,人走要致谢词;每个柜台前都为储户准备高坐软椅、老花镜及计算器,如果有顾客不方便,银行协理员可主动帮助填单;上班时间必须确保每个窗口开放营业;大厅内外的保安自动为储户承担警卫,随时将行迹可疑者隔离;银行经常定期向储户发放意见卡,一经反馈立即改进,例如若有人说其单据纸太白晃眼,银行应当马上改成柔和的淡黄色纸张……

有人问,这种服务流程有没有必要设计得如此细致?我说,不仅有必要,而且是必须。因为我本人就有进银行感受麻烦的境遇。俗话说,有什么都不能有病,没什么都不能没钱。我看还应该加上一句话:“想轻松就别去银行”。因为我每次进银行就如同学生进了考场,不得不尝尝“填单登记”的厉害。先是要取出单据(千万不能拿错),填的时候笔要对(一定要用碳素墨水笔),写在单据上的字要正确(哪怕你老眼昏花,也不允许写错别字,否则重写),等候时要有耐心(银行的窗口尽管很多,但不知何故忙得常常只开一二个,好让你排队),汇款要带好身份证(这条规定有些莫名其妙,可能是怕小偷汇款给失主、有钱人把钱汇给了不认识的穷人)。

这种用繁琐的办事程序来千方百计刁难你的做法,反映了我们的银行患上了严重的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麻木症”。其病灶是只考虑自己怎么样管得方便,而没去关注如何予顾客方便的问题,把本来就很简单的办事程序,搞得十分复杂繁琐。改进的办法是,在银行全员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并从办事复杂向如何帮助顾客办事“快进快出”转化,简化程序,也就简化了顾客的的烦恼。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让顾客满意的竞争优势。

规定第一客第二,住店住出“纪律”来

前不久,我受贵阳市的一家房地产老总的邀请做全员CS经营培训,临离开时在他安排的一个四星级大宾馆办理结账手续惹了起这样的“风波”:当时宾馆前台的服务员非说客人喝了客房冰箱里的饮料,按其规定必须由客人本人付账。该公司的一位副总向他解释,客人是公司邀请来的、所有费用由公司支付,而且公司是宾馆的长期合同客户,并已交过预付金了。但前台服务员还是不依不饶,摆出一付“悍卫纪律标兵”样子,坚持必须要按宾馆规定办。就这样一直闹到那位副总付了账,同时也终结了与宾馆的合同关系为止。

这件事,透视出当前我国服务业在营销方面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分不清谁是自己的“目标顾客”,谁是“非目标顾客”的大问题。因而在服务接待和营销中没有制定对目标顾客的优惠政策,推行的是“对谁都一样”的一视同仁营销策略。这样形成不了回头客的长期而稳定客源,造成营销资源的浪费。使得有的宾馆推出的优惠促销策略是面向所有顾客的。这种无倾斜的促销从长远看得不偿失。

其实在这场纠纷中,宾馆本应当从对方提醒的“合同客户”这一点,十分清楚对方就是自己的“目标顾客”。但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所谓的“纪律”呢?往深层次挖掘,说明该宾馆的经营思路上在是坚持“以人为本”还是“以纪律为本”上出了问题。坚持后者虽然使“客户遵守本店纪律”上胜利了,但是虽赢却输:从此它也就失去了一个大客户。而“以人为本” 则不然,它会自己的“目标顾客”提出的正当合理的要求及时调整“纪律”,因为“人是活的嘛”!让其满意。结果是“顾客高兴、宾馆获利、皆大欢喜”的双赢,何乐而不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