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简介范文
时间:2023-04-06 07:4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温庭筠简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你局沪劳外〔1990〕13号文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一、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计划生育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现应按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有关条款执行。
二、孕期、产期、哺乳期间的女职工在合同规定的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可以辞退。但不得以女职工怀孕、休产假、哺乳为由辞退。
篇2
一、典题导入:
典题1:请举两例分析本词中想象手法的运用。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试题解析:这首宋词的标题已经明确的介绍了这是一首送别诗。“白苎新袍入嫩凉”一句主要是介绍廓之的穿着及考试时节,这一句很明显是实写。“春蚕食叶响回廊”一句,则是在想象廓之和其他考生在考场上奋笔疾书,那沙沙的写字声犹如春蚕啃食桑叶一样回响在走廊里。
经验总结:诗歌鉴赏中,要读懂诗歌,首先对诗歌的标题要进行仔细揣摩、推敲,切不可跳过标题直接阅读答题。
典题2: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试题解析:这首只有27个字的词,理解的重点应该是对温庭筠的词风的把握。作为花间派鼻祖,温庭筠词作多模仿闺中女子口吻,风格浓艳绮丽。因此难看出他词中本词中的“恨”指的是“闺中女子因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而产生的无限怅恨之情”。
经验总结:诗歌鉴赏过程中,作者的创作风格、生平经历及诗歌的注释等提示信息是极其重要的,答题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不能疏漏。
二、鉴赏实例
送 魏 二
[唐]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教师:请认真阅读此诗,翻译成通俗的白话并讲解大意。
学生:我喝醉了酒,在江楼送别我的朋友,现在正是橘柚飘香的时节,江风引导着细雨吹进小舟,感觉很凉。回忆你在遥远的……
教师:这位同学翻译的怎样?不够完整通顺。那么怎样就完整通顺了呢?
1.抓典型意象,明作者心境
诗歌的意象是客观的物象和作者主观情感的契合点。捕捉诗词中富有情感色彩的物象,挖掘其内在的品格、精神,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在王昌龄的《送魏二》一诗中,橘柚、江风、秋雨、孤舟、猿鸣等意象正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化。“橘柚香”点明了离别在深秋时节,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难堪冷落清秋节”,加深了离别的凄楚。离别本已让人伤心,加上秋风秋雨的渲染,更多一份忧愁凄凉。而梦中的猿鸣则是对离别及朋友别后悲苦境遇的一种挂念。所有的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场在凄风苦雨中送别友人的悲凉画面,感情真挚,催人泪下。抓住了这些典型意象,对诗歌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2.调倒装语序,补残缺成分
在诗歌中,诗人为了诗歌创作的需要,往往要讲究平仄和押韵,致使句子正常的语序常被打乱,这也给读者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困难。北京大学谢冕教授在《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文中说:“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这就要求我们欣赏者将诗句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倒装的语序颠倒过来,使之符合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送魏二》这首诗中,“醉别江楼橘柚香”一句的顺序是:人物情态(醉)+人物动作(别)+地点(江楼)+季节(橘柚香),按照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表达次序应该是“时间+人物+地点+事件”,显然,这样的表达给读者的阅读造成了障碍,影响了学生的正确理解,这就需要首先调整语序,如果有残缺的成分也要补充完整,以避免理解上的偏差。那么这句诗“泡”开后就应该是:在橘柚飘香的季节,我(王昌龄)在靠近江边的高楼上为友人设宴饯别,因不舍友人离别而酩酊大醉。这样一来,意思就明白了。
3.展想象翅膀,连独立画面
将诗歌逐字逐句“泡”成自己熟悉的内容后,还需要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诗歌的语言在头脑中转化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画面,将每句中各自独立的画面连缀起来,使之变成完整的散文或故事,至此,一首诗歌才算真正“泡”开。《送魏二》中后两句“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中“忆君”是诗人的心理活动,表达的是对友人离别后的思念。“潇湘”写的是地点,同时也交待了路途的遥远。而“月”则是对环境的渲染。“愁”则是站在友人的角度,想象友人内心的忧愁。“清猿梦里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和内心的客愁。理清了这些内容,将之连缀起来就是:诗人遥想在遥远的潇湘之上,风散雨收,一轮孤月朗照,凄清冷寂,友人孤独难眠;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篇3
[关键词]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相思
在数千年男权社会统治之下,女性创作和女性地位一同被压抑,女性诗人们为数不多的佳作点缀在浩渺的文学星空中,虽然光芒微弱,但依然有其绚丽的光彩。纵观历史长河,唐代是女诗人数量较多的一个时代,其中著名的女诗人有李冶、薛涛和鱼玄机等,她们的诗歌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氛围渲染影响下创作而成,带有她们自己的所思所感。其中因她们特殊的女性身份和角色,以及生活遭遇,诗歌带有自己的特色,本文以鱼玄机诗歌为文本分析对象,以“相思”主题这一角度切入,赏析其诗歌中“相思”的内容、特色,以及背后的独特情蕴。
一、诗人简介
鱼玄机,字玄机,是唐朝以才闻名的女道士。“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有怨李诗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与李郢端公同巷,居止接近,诗筒往反。复与温庭筠交游,有相寄篇什。”[1]鱼玄机身处没落的晚唐,年轻时为李亿宠爱,成为李亿侍妾,后色衰被弃,入道。作为女冠的鱼玄机与文人饮酒玩乐,遂其带着女冠的身份却有着半妓的行为,多为后人诟病。但或许是因为她在前期爱情路上的挫败使其绝望和肠断,才会如此自暴自弃,自甘堕落。但也正是因其年轻时拥有过一段甜蜜恩爱的往事,所以在她诗中,对感情的诉求尤为激烈大胆,闪烁着女性特立独行的意识。明代钟惺《名媛诗归》誉为“才媛中之诗圣也。
二、诗作赏析
所谓相思,站在女性的立场,即是外物有触于心。女子情牵的相思与男子有所别,囿于女子当时的社会地位和时代处境,她们无法远游四方,建功立业,追逐梦想。或许她们唯一可以关注经营的便是自己一生的情感,所以她们的这种相思情感是孤注一掷和绵延万里的,执着于对对象的用情,绵延于时间的长久。如果说男子的相思是一碗茶,是对过往又清淡又苦涩的回忆相思,那么女子的相思就像是一碗烈酒,决绝而又有至深的秾酽。所谓相思也可由广义的阐释和分类,思念的主题,其核心是爱人之间,有温婉缠绵,有刻骨铭心。
《江陵愁望寄子安》[2]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这首诗是作为爱妾的鱼幼薇写给她深爱的男子李亿的相思之作。作为一个贱妾的身份,无法同爱人毫无顾忌地长相厮守,所以只能将隔离的相思转为文字,那时的鱼幼薇还与李亿浓情蜜意,只是迫于妾的身份而分开。融情于自己精心刻画的情景之中,婉转中情感更为浓重;时而直接抒情,情意激切,近于诗经淳朴的风尚。
《闺怨》[3]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这首诗是在鱼幼薇被李亿抛弃之后的排愁抒情之作,虽然一步步知道自己被抛却的命运不可避免,可还是希望有书信来到,内心还是有丝丝的情愫在希冀恋人的回心转意,而越到后来,凄凉的悲伤之情更是无法言语。《闺怨》中开头便刻画了一个哀怨的妇女形象,其在余晖中伤心落泪,想到邻家夫婿都已经归来,对比之下,伤心更重,“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寄国香》[4]
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几度落梁尘。
这首诗是鱼幼薇孤身时给友人的诗,通过描写一幅清凉寂静的景象,来烘托内心的想念,想念同是女子善歌的国香,回想当年欢乐宴游之景,对比现在,愁情随今年的芳草即落又生,无比惆怅。尤其是末句诗人用欢歌的响度震落了梁上的尘埃这一夸张放大的侧描写反衬手现在落寞情景,以以往的乐春衬现今的冷春,以以往的往事年华,反衬现在的物是人非。同为女子的相惜与爱怜浸透纸笺。
纵览以上诗作,我们可以看出鱼玄机,无论相思对象是谁,言其相思之时都体现出一种风貌即情真意切,情意洒脱直爽(不是指诗句手法的直露,而是诗作呈现出的诗意和感觉)。她抒发自己内心的相思想念,直言内心的一种人生状态和感情,表达相思在她们心中引起的情感反应和波澜。从艺术手法和特色上看,她用词都精巧,遣词造句精简,运用灵活的对仗,和畅的音韵,借助用典象征,借景抒情,含蓄婉转等手法营造相思之境,刻画相思之态,抒发相思之情,细致而曼妙,深入人心。
三、总结
总体而言,相思主题历来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文人诗作屡屡出现,而鱼玄机作为唐代一位特殊女性,其作品之中的相思有其独特的身份和生活印记,有其独特的时代烙印,有其独特的女性思维和运用表达。可以这么说,历史上有自己诗作流传的诗人已是少有,而能够站在自己的立场,用真正用女性诗人的身份言其相思,更有分真诚和新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元)辛文房撰,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版,第735页。
[2]《全唐诗》,中华书局卷1960年版,卷八零四——四十。
[3]《全唐诗》,中华书局卷1960年版,卷八零四——十。
篇4
关键词:诗歌教学;情感;诵读涵咏;积累
一、某高级中学欧阳修《蝶恋花》教学实录
1、介绍闺怨诗进行导入;
2、初读文本,归纳作品内容。思考问题:①词的上下片在表达方式上是如何分工的?②上下片所写时间有何变化?
3、讨论:①为什么用叠词“深深深”?②“堆”字的表达效果?③作品上片第一句的表达手法?效果?④女主人公孤寂凄苦的原因?⑤下片第一句表达了闺妇怎样的愁思?
4、提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寄深于浅,借景抒情,请说出本句有哪几层意蕴?
5、提问;以这样的次序展开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试做分析。
6、拓展训练:温庭筠《梦江南》,提问:①词眼是什么?②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7、以5首诗词为例,总结闺怨诗的情感类型。
二、笔者的反思
《蝶恋花》的授课教师是我市四星级高中的在教师,从教多年,专业知识丰富。在见习实践中,这样的诗歌教学模式占据主流。然而学生却对面面俱到的讲解分析反应平平。究其原因,乃是教师们普遍忽视作品感情所致。
这里说的忽视不是指教师们完全不在意作品感情,而是说他们对诗歌感情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大部分教师只把作品中的情感作为一个学习板块――要么放到前面,要么放到后面,或者直接从对字词句的赏析中体会,而缺少一种整体意识。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应立足于情感,以作品情感充分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再进行品字析句式的深入学习。下面,我将从诗歌的自身特质来具体阐述我的看法。
晋人陆机云:“诗缘情而绮靡。”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也是诗歌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之所以富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明代徐祯卿云:“情能动物,故诗足以感人。”也揭示了诗歌缘情而生的特质。诗歌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粹,自然是应该被我们代代传承的。因此,诗歌教学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之一,自然应该担负起传达作中品动人情感的职责。
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情感并非诗歌这种文体所独有,但为何诗歌中的情感特别能打动人心呢?“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讲的是小儿女之间的甜蜜与惆怅;“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述说的是铁血男儿的干云豪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表述的是君子对自己的奋然激励与鞭策;“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的是游子对故乡亲友的殷切思念……
吟咏着这些动人的诗篇,笔者豁然开朗――诗歌中的情感之所以更加动人,是因为承载着这些情感的诗歌语言充满着艺术魅力,能更贴切生动地传情达意。这也是中学教师们总是对诗歌语言进行事无巨细分析的合理性所在。然而,中学诗歌教学并未能真正引起学生兴趣――它的意义至多是应付考试,而并未将诗歌真正打动人心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教师们对诗歌语言进行鞭辟入里式的解析同时,早已忘记品析语言的初衷应该是体会情感,更不用说在作品情感的律动中学习诗歌了。对此,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应立足于情感,并将情感感染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具体可以从课上课下两方面来操作。
三、课上:重视涵咏诵读
诗歌中的情感往往意蕴深长,很多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过分追求阅读理解的精确性,造成诗歌教学缺乏美感,了无生趣。因此,诗歌教学除了精确性外,还应有模糊性的存在。诵读涵咏便是诗歌教学最适用的一种模糊教学法。
诵读涵咏是语文教学的基本途径。诗歌富有鲜明的节奏,讲究平仄与押韵,因此更适合于诵读教学。在见习实践中,有位讲解姜夔的《扬州慢》的女教师便十分重视诵读涵咏:上课伊始,该教师简单带同学们熟悉作品后,便引入《诗经・王风・黍离》中的黍离之悲,点明“悲”字奠定了词的感情基调。然后请同学们朗诵作品。之后,该教师又亲自配乐朗诵,读得十分认真,情感也十分投入,因此结束时博得全体学生和在场的实习教师的热烈鼓掌。紧接着教师又让同学们再次配乐朗诵,直到同学们读出感觉才开始下一个环节。此时,整个课堂充满了一种肃穆悲凉的气氛――同学们已真正走入作者姜夔的情感世界了。之后就是对诗歌语言的赏析,然而与别的教师不同,该教师的每一次提问和串讲,都是以一种饱含情感的语调和句式。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在课堂结束时,该教师要求同学们在朗诵中结束这场悲痛的扬州之旅。同学们读得出人意料的感人――于是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便毋庸置疑了。
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引起人美的联想,使学生把静止的文字变成听得清、看得到的形象画面,从而很轻松地走进一个诗化的天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灵碰撞了。
四、课下:重视积累,领悟应用
笔者本人现在回想起还不算久远的中学时代,非常遗憾没有在那个时候多积累一些课外的古诗词。只记得那时非常羡慕那些能在作文中运用很多课外诗词的同学――相比于自己直白的抒情,别人的作文显得充满了诗意。所以笔者决心在不久的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定要努力开拓学生的诗歌学习领域,加强学生课外诗歌积累,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生活中保持一颗诗人的心”。陆游教育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讲的就是在生活中感悟积累的意义。如果学生能在生活中保持一颗诗人的心,多积累多感受的话,还用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能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吗?
诗歌教学应立足于情感,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上由情入理展开。“批文人情”是诗歌欣赏的基本要求,教师们切勿在庖丁解牛中忘记了情感的律动。
参考文献:
[1]孙菲.浅议模糊性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0:15
[2]肖细白.诗歌教学与情感体验[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04
[3]曾燕芳.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研究,2010:16
篇5
关键词:牛郎;织女;意象;唐诗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72-1
在唐诗中织女又称黄姑、牛女、观津女等,牛郎皆称为牵牛,而不见牛郎一称。不管牛郎织女的称呼如何,牛郎织女故事的梗概就是:牛郎、织女为银河所隔,终年只有七月七日一天的见面机会;见面时,有喜鹊飞来搭桥,二人越过银河始得相见。这个简单而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是唐诗中常见的吟咏主题,据笔者统计,提到牛郎织女故事的唐诗就有170多首。在这些唐诗中,牛郎织女故事有着不同的意象,现逐一分述如下:
一、离别之苦
牛郎织女两情相悦,却常年分离,不得相见。这种离别的痛苦是牛郎织女故事蕴含的基本意象。如罗虬《比红儿》:“长恨西风送早秋,低眉深恨嫁牵牛。若同人世长相对,争作夫妻得到头。”(《全唐诗》卷666)又如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全唐诗》卷225)再如戴叔伦《织女词》:“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难得相逢容易别,银河争似妾愁深。”(《全唐诗》卷274)离别之痛、思念之苦跃然纸上,这里表达的有男人的相思苦,亦有女人的相思泪。
二、两地分居的无奈
银河之畔,牛郎在这边,织女在那边,虽是一河之隔,却终年不得团聚。这种两地分居的无奈也是唐诗吟咏的内容。如《七夕感逝》:“皎皎河汉匹,三秋会有期。嗟嗟瑟琴偶,一去无还时。”(《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卷8)又如李商隐《碧城三首》:“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李义山诗集》卷1)再如元稹《含风夕》:“怅望牵牛星,复为经年隔。”(《全唐诗》卷400)古代交通不发达,信息沟通只能靠书信或者口信,两地分居的孤独感是现代人无法体会到的。
三、仓促的美好
能够与心爱的女人或男人约会,是深藏在人类潜意识中的美好需求。恋爱的冲动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一种动力。在天上约会的牛郎、织女是恋爱的美的典型象征。这种象征在唐诗中多见,但这种美是仓促的,一天的相见是以一年的等待为代价的。许敬宗的《七夕赋咏成篇》:“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全唐诗》卷35)又如沈叔安《七夕赋咏成篇》:“彩凤齐驾初成辇,雕鹊填河已作梁。虽喜得同今夜枕,还愁重空明日床。”(《全唐诗》卷33)
四、理想的爱情
牛郎织女故事虽然基本格调描述的是爱人的两地分居之苦,但是唐诗中也多把它当成理想爱情的象征。鱼玄机《迎李近仁员外》:“今日喜时闻喜鹊,昨宵灯下拜灯花。焚香出户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全唐诗》卷804)一个“羡”字表明诗人眼中的牛郎织女故事是美好的,是值得向往的。陆畅《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全唐诗》卷478)这首催妆诗将公主出嫁喻作“织女嫁牵牛”,可见在诗人眼中牛郎织女的爱情是人间所普遍向往的。
五、值得羡慕的忧伤
牛郎织女的离别之苦和长年分离的孤独无疑是一种忧伤,但是这种忧伤与人们眼中的生死离别相比却又是值得向往的。李商隐的《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义山诗集》卷1)身处生死离别的天子,回想起当日嘲笑牵牛、织女不得相见的情景,眼下显得如何地滑稽?又如赵璜《七夕诗》:“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全唐诗》卷542)再如施肩吾《杂曲歌辞・古别离》:“古人谩歌西飞燕,十年不见狂夫面。三更风作切梦刀,万转愁成系肠线。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全唐诗》卷26)一年一度得相见与一去不回相比,孰好孰坏,当然一目了然。
六、理想的女性
除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意象外,织女个人在唐诗也有诸多意象:
(一)美好。如《花烛行》:“共迎织女归春幄,俱送常娥下月轮。”(《诗渊》1392)又如李白有一次得罪了县令夫人,为博得县令夫人一笑,吟咏道:“素面倚栏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全唐诗》卷185)将县令夫人比作织女,当即使其转怒为喜。
(二)勤劳。如徐夤《赠月君》:“懿德好书添女诫,素容堪画上银屏。鸣梭轧轧纤纤手,窗户流光织女星。”(《全唐诗》卷709)
(三)忠贞。如元稹《古决绝词》:“七月七日一相见,相见故心终不移。”(《全唐诗》卷422)美好、勤劳和忠贞都是对当时理想女性的要求。
七、理想的男人
与织女的意象相对,牛郎在唐诗中则象征着理想的男人
(一)丈夫。如温庭筠《池塘七夕》:“香烛有花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全唐诗》卷578)又如《敦煌词》:“三更女伴近彩楼,顶礼不曾休。佛前灯暗更添油,礼拜再三候。诸女彩楼畔,烧取玉炉烟。不知牵牛在那边,望作眼睛穿。”(《全唐五代词》卷4)
(二)梦中情人。如曹唐《织女怀牵牛》:“北斗佳人双泪流,眼穿肠断为牵牛。”(《全唐诗》卷640)
(三)。如李商隐《拟意》:“曾来十九首,私谶咏牵牛。”(《李义山诗集》卷3)
由于诗人多为男人,所以吟咏牛郎的诗相比吟咏织女的诗要少很多。
牛郎织女传说最早起源于古人的星辰崇拜,是人们把天上的星宿神化与人格化的结果。在唐诗中,诗人们靠着自己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把牛郎织女故事人格化、哲学化,衍化出多种意象来,如离别之苦、两地分居之无奈、仓促的美好、理想的爱情、值得羡慕的忧伤等等。对于牛郎、织女本身,也蕴含着多种意象,牛郎为理想的丈夫、梦中的情人或的化身;织女为漂亮美好的女子,具有勤劳、忠贞的美好的德行。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中华书局编辑部.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拾[M].北京:中华书局,1992.
篇6
关键字:诗无达诂 诗歌教学
诗无达诂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鉴赏命题之一,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达”就是通达、明白、晓畅的意思,“诂”就是训诂,用今言释古义,“达诂”就是通达的解释。诗无达诂的意思就是,诗歌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是要靠意会而不是言传的,诗歌没有确切的解释。这些与我们诗歌是靠意象来传情有着亲密的联系。这个鉴赏命题给我们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很大启示: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精研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元解读,避免对文本的“误读”等等,值得借鉴和深入学习。
一、 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作为古典文学的阐释活动有着长久的源流,我们追根溯源,探求它的本真,并且能合理的对待,认识到这一命题并不是放之各地皆准的真理,有些诗歌是“诗有达诂”的,形成诗无达诂的诸多原因我们须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追根溯源
“诗无达诂”最早见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这里的“《诗》无达诂”是源于汉代的对于《诗经》的解释,是针对时人“断章取义”而提出的,因为时代的发展,对于《诗经》的阐释也可以多元化,最初是一个经学命题。后来“《诗》无达诂”发展成为“诗无达诂”,应用范围扩大,泛化为一种文学鉴赏的命题。因为诗歌的用意象达情的特点,因为诗歌所具有的审美张力,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在解读中允许多解。
(二)诗有达诂
但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能进行“诗无达诂”这一阐释活动,对于那些主题鲜明的作品,我们不能主观的肆意进行揣测,过度的解释,而应该是适度的阐发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和表达的情感。我们举例来体会:骆宾王的《鹅》就是一首单纯的咏物诗,并没有深远的寄托需要我们去发掘。再比如《天净沙•秋思》表达的就是作者对于羁旅之人的一个写照。《七步诗》中曹植对于兄弟相残的一种感慨与深深的悲伤。《游子吟》里慈母的爱和游子的报答之心跃然纸上。李白的《赠汪伦》更是直接的情感的抒写。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古代诗歌圣坛里的佳作,但是主题明确,并不需要我们过度的进行主观的揣测与研究,因为一切都显现于文本中。
但“诗有达诂”与“诗无达诂”并不矛盾。他们都建立在对于文本的精心研读的基础上,面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所选择。对于那些豪迈的直抒胸臆的诗作,多以“诗有达诂”为主,而对于婉约绵邈,诗意模糊含蓄的作品,则多以“诗无达诂”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的文本研读,对作者、时作背景进行了解,从字面出发,深入的探讨诗歌的情感走向以及作者的心绪波动,从文字里触摸诗人的心脏跳动。
(三)“诗无达诂”产生的原因探究
有些诗歌意象朦胧,主题模糊。我们就不能拘泥于字面的解释,固守原有的成见。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进行联想和想象,填补格式留下的“空白”,读出文中并未言明,但却能给你最大艺术享受的部分。《诗经•秦风•蒹葭》一诗写的烟雾朦胧,意象模糊,文中痴情主人公和他追寻的“伊人”的长相、身份都未告知,只是写了伊人的方位变化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又“宛在水中央”。诗歌主题更是难以捉摸。也许是在写一位男子对于意中人的热烈追求的实况记录,也许是一位男子在梦中对于意中人看得见却追不到的一种困境,又或许是诗人写的仅仅就是自己对于喜爱食物的苦苦追寻。我们没法通过字面得到准确诗意,但是这也给了我们很大的空间供我们去想象,去做分析。最终,每一位读者都会有所得,有属于自己的主题的理解。
有些诗歌意味深长,言在此意在彼。这种诗歌往往初读觉得写的浅显易理解,但是细读,总会有深刻的认识,不能停留于字面的意思。周敦颐《爱莲说》,通过将莲与和牡丹的对比描写,表达自己对于莲的喜爱,但我们深究莲的品质,就可知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一切都是在写这样一种人格品质。而且作者强调“予独爱”,这种清高,不与世俗为伍的气节跃然纸上,赞扬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赞扬品质高洁的仁人志士,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志向。最后还发出了“同予者何人”的呼喊,世间有我这样的品质追求的人还有谁呢,那种不可一世的高傲与独立于世的孤独同时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的背景和阅读心境不同。客观上诗歌的模糊意象,意在言外等都促成了诗歌的多样解读的可能,而在主观上,不同的读者面对相同的诗歌往往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与收获。这是由读者的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阅读状态等所决定的。温庭筠的《梦江南》在幸福的人眼里只是一幅女子等待归人的图景,美在这一份执着,在那些正经历着等待的读者来说,产生的情感共鸣是无法言语的,“过尽千帆皆不是”的那种苦楚,“斜晖脉脉”的深情,“水悠悠”的寡情,岂是一个没有情感经验的人所能感受到的复杂心情。
二、 诗无达诂与读者中心论
20世纪60年代西方掀起了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论。文学理论的研究重心转向“读者中心论”,这是继“作者中心论”转移到“文本中心论”后,西方文艺理论研究重心的又一次转移。把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加以强化,其实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具有能动的再创造作用,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西方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就颇生动、深刻的揭示了读者阅读文本的主观再创造性。一个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必将走向死亡,文学必然打破作者―作品的封闭圆圈,建立一种新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模式。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和伊瑟尔,提出了期待视野,认为任何一位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文学作品之前,都已处在一种先在理解和先在知识的状态。
这与我们中国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想不谋而合,更是与我们的“诗无达诂”的诗歌鉴赏理念有着极大地契合点。都没有将作品僵死在字面,而是鼓励读者更进一步的挖掘。这是与人性的解放结合起来的,越来越注重读者个人在文学的再创造中的作用,把读者的阅读作为作品创作的一部分。在中国“诗无达诂”和西方读者接受理论中我们都看到了伟大的人性光辉。
三、 诗无达诂对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启示
作为重要的鉴赏命题,对于中学的诗歌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并且“诗无达诂”的理念与我们《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主体性”“多元解读”都达到了契合。
(一) 主体性和多元解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诗歌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发挥学生的文本学习的主体性,真正的让学生和文本进行亲密接触,结合自己的感受与背景,读出深层的意蕴,有所领悟。
不能把教师的讲解、教参的答案作为“圣旨”,我们要相信学生的实力,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年轻人的敏感与机智,学生一定能从文本中读出新意,看出新的“空白”。
(二) “诗无达诂”与误读
我们讲了这么多诗歌解读的多元性,但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任意妄为,撇开文本,对创作背景、诗人境遇不管不顾。这样做,必然会造成一种浅薄的“误读”,毁坏了诗歌原有的深刻意境。这个“无达诂”一定是在有了充分的了解和知识准备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断定,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测。
篇7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课堂叩问法
《礼记・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段话阐明了在教学中“问”的方法,即先易后难。因为但凡是课,总有发问,特别是语文课,粗到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细到品词析句质疑讨论,都离不开一个“问”字。若要细读文本,探幽索微,还非得追问不可。
鉴赏古诗词,叩问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品质和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有重要的意义。在鉴赏古诗词课堂上,应该不断叩问,刨根问底,从语言、表现手法和意境等进行追问,促进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在叩问的过程中,学生欣赏和领略到古典诗词的精妙之处,深入诗人内心,品读诗人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思想。
一、推敲炼字
诗词是精炼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为了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诗词人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在“炼字”方面下了一番“推敲”功夫。古人讲“百炼成字,千炼成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告诉我们诗词语言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因此,学生在鉴赏古诗词时,要懂得鉴赏“炼字”。
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必须让学生抓住诗词中的富有表现力的“炼字”。鉴赏诗词中的“炼字”,引导学生不断地叩问,对“炼字”进行深入理解、推敲,挖掘“真义”,感受古诗词语言独特的魅力。
在教学《蜀相》一诗时,我认为“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句诗中的“自”和“空”字的用法极为精妙。于是在鉴赏诗歌语言中,便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和“空”不断叩问。这里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这一叩问,如同在水中掷下一块石头,课堂上顿时溅起了阵阵思维的涟漪。有学生说,“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能换;也有学生说“自”和“空”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在赏心悦目的春色上抹上一层浓浓的寂寞和悲凉;也有学生说“自”和“空”烘托了人的心情,沟通了情与景的联系,正所谓“景语皆情语”……我顺势点拨,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为何要选择“自”和“空”,因为见满院萋萋碧草,缺觉寂寞之心难言,闻数声呖呖黄鹂,备感荒凉之境无限。叩问完“炼字”后,我再引用前人对这句话的点评,引导学生深层处地理解本诗。
“炼字”是诗人从“几千吨语言的矿藏”中提炼出来的,对诗词主题的表达、意境的深化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鉴赏诗词语言,通过叩问,引导学生推敲、思考诗词中的“炼字”的精妙之处,让学生多方位地品味诗词语言的隽美。
二、叩问用典
古诗词中的“用典”是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在含蓄,立意精深,经得起反复吟咏。用典,最大限度地拓宽了诗词的内涵。但用典也给学生鉴赏诗词时造成不少麻烦。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除了要让学生理解诗词所用典故的出处和含义,还要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弄清诗人用典的意图,进而把握诗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曹操《短歌行》时,我让学生鉴赏诗中的典故时,不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而且重在叩问,多层次叩问典故,让学生不仅理解了典故的来龙去脉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古诗词典故的妙用。课堂上,我问:《短歌行》末四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了典故,大家知道这两个典故的具体内容吗?师生共同回顾了典故的内容。前两句化用管仲语意:“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上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齐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周公吐哺”一典出自《韩诗外传》,书中记载周公曾对人说:“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是第一层次的叩问。接着,我又问: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典故呢?这一问,学生立即陷入沉思之中,学生的答案可谓五彩缤纷:可能使人喜欢这两个典句,也许诗人刚好来了“灵感”,脑海里只想到这两个人,或许……我点拨说,凡事都有因果关系,大家想想,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相通之处?和诗人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从而领悟到诗人化用管仲语意,不仅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方能成其大业,而且以山、海自比,标明自己将以高山、大海的宏怀,广纳天下才俊,唯才是举。“周公吐哺”借周公自比,以明效法之意。两个典故共同表明自己对贤才的渴求。然后我再跟学生介绍此诗的写作背景。最后问:此用典意义何在?这一叩问,让学生了解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鉴赏诗词的典故,不能单纯地字面解释,而是要深入到典故背后,挖掘出更多能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思想感情的东西,因此,教师要不断追问,在追问中让学生体味诗词用典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韵味。
三、追问表现手法
在鉴赏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追问诗词的表现手法,这不仅能让学生熟悉和理解古诗词的写作技巧,还能让学生在追问的过程中感受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韵味。通过不断地追问,学生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挖掘、不断地品味诗词,从而在诗词中找到另一番天地。
教学王维《鸟鸣涧》时,我首先提出疑问,“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创设的是一种恬静的氛围,可下一句却提到“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样会矛盾吗?此问引出了“衬托手法”,诗人用“月出”和“时鸣”去衬托“空山”。接着又问:以动衬静,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不以静衬静呢?引出景物的动态描写,使静景有了一个参照,变得更静,即所谓中“动之中静犹显静”。最后再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心境呢?引出诗人清新宁静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在鉴赏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时,我问学生:大家有感觉这句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有学生回答:全是由名词组成。我顺势把诗词中的“列锦”介绍给学生,这是诗词中一种独特的修辞手法,通过突出名词意象来写景叙事,抒情言志。接着又问,“列锦”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呢?学生沉入思考。引出整句诗由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种景物以其最原始、最纯粹的形态出现,在语言表现上连它们的方向和位置的指涉都不存在,仅由叠加的六个意象来突出“早行”二字,不着一闲词,尽得“早”之风流韵味。接着又问,大家记得我们之前学过哪首诗也用到这种手法?学生回顾了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最后再问,从本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呢?学生联系首联“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体会到诗人思乡之情。
鉴赏诗词中的表现手法,要让学生理解诗词中各种表现手法是“怎么写”的,通过多层次叩问,让学生鉴赏、学习各种表现手法,从而掌握鉴赏诗词表现手法的方法。
四、拷问意象和意境
鉴赏古诗词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并通过不断的追问,让学生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追问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创设,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涵,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苏轼的《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我首先问学生:这首词有哪些意象?学生轻易答出: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接着我又问:这些意象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学生结合注释,也能理解出诗歌的内容来。三问:在古典诗歌中,很多意象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上面哪种意象是呢?且各有什么特定意义呢?通过引导,学生会回答:月。我再做解释,强调了“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代表着送别、思乡、思念亲人等。我引导学生联系本诗其它诗句,接着又问:那么,在这首诗中,“月”表达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联系本诗中的“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语和“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领悟出诗人孤独的心境。五问:这么多意象创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呢?引导学生回答出:孤独凄凉的氛围,绝去尘俗的意境。
不断的意象和意境拷问中,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诗词解读中,逐渐感受诗词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
在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多方位、多层次叩问,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中心思想的把握,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掌握诗词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金声.论诗歌鉴赏过程[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03)
[2]袁行霈.感受 联想 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03)
[3]朱玉龙.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探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