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王维范文

时间:2023-04-10 21:50: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竹里馆王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公主岭电视台,制播网络,管理,维护

 

电视台的制播网络,是我台节目生产和播出的主体,所属设备的状态直接决定着节目画质与音质的优劣。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电视台,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传送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发展,电视节目制作的范畴已经扩大了很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设备外,非线性制作网、多媒体编辑工作站、小型卫星地面接收站等等,各种相关设备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电视节目的制作中来。免费论文。那么在新的设备环境下,怎样对各种系统及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及维护,保证设备工作在稳定正常的工作状态,对于电视台的技术保障部门来说,是致关重要的。我所在的网络管理播出控制中心肩负着公主岭电视台的数字化制作、编辑、播出一体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公主岭电视台的数字化制作、编辑、播出一体网络系统始建于2004年。自2004年投入使用以来,我们的设备总值翻了几翻,制作机房也几经改扩建,但无论是对传统的设备还是数字非线制作网系统,我们都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日常维护手段,因此6年来我们没有因为设备的故障影响过节目的正常制作与播出。

毫无疑问人是技术之本,再好的设备没有好的人员来操作,没有过硬的技能,设备就不可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功效。正是因为看到了人这一关键的因素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在设备还没有进行安装之前就请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到我台对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础知识的培训。设备安装的同时,设备供应商派指派专职技术指导人员,针对系统特点对所有记者、编辑、制作、播出人员有针对性地培训。所有人员都是先培训后上岗。免费论文。6年来,我们不但坚持了不定期针对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内部业务学习研讨制度,还积极的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做技术报告,使每个专业人员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我们还组织技术骨干到优秀电视台参观学习,吸取他人的经验。免费论文。对新来人员坚持老同志的传帮带及轮岗,使新来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快熟悉工作环境,尽快的对本台所拥有的各种制作设备做到熟练操作,对常见故障可以及时定位和排除。

在系统投入使用之初,我们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机房管理规定,从设备使用申请到值班员的职责,我们尽量细化、量化管理,分别出台了《制播网络安全制度》、《非线性设备使用管理规定》、《机房管理制度》、《机房安全制度》、《机房卫生制度》、《网络管理播出控制中心内部管理规定》、《非线制作网络操作规程》、《交流节目管理办法》、《制表员工作规程》、《交流文件命名办法》等相关制度,对内部工作人员的职责和编辑记者的操作进行约束和规范,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些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实践证明,在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不但使制作、播出工作井然有序,也保障了设备在超高使用率下的低故障运行。6年来,我们的机房一直做到24小时技术人员值班,值班员在严格履行值班职责的同时,对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故障做到详细记录,及时报修;对一时无法确定的问题,都会在部内业务学习研讨会上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不但可以及时解决问题,还有效的提高了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我们还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资料情报库,资料来源包括订阅相关技术期刊和报章杂志、各种设备的随机技术手册、技术书籍、软件等,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搜集相关的行业信息并形成条目,方便查询与检索,使得我们可以随时跟踪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

对于非技术人员的上岗培训,也是我们长抓不懈的一个工作重点。我台制播网络上的计算机都是按照所在部门进行工作分组的,每个工作组我们都指派了技术骨干做为技术监督,技术监督不但要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还要对使用者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专业培训和答疑解惑。使每个设备的使用者对其所使用的设备和设备所具有的制作手段有较全面的认识,督促其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也方便了人员之间沟通,更好地出精品。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套完善的培养人、锻炼人的机制,我们的技术队伍不但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而且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么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才使得我们的各种设备发挥了其最佳性能。

管理到位只是一个系统良好运行的软件,如果没有同样良好的硬件平台,再好的软件也难出效果。各种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是最基本的保养要求,这一点在每台设备说明书上都注明得很清楚,但却往往为人所忽视。我台由于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了机房的卫生与环境条件,因此6年来,我们机房里的设备从未因为结露、粉尘等环境问题出现故障。

机房的环境搞好了,保养工作就轻松很多,设备使用寿命也就可以延长。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设备再投资的成本也会降低。6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在做好日常清洁维护的基础上,定期统一时间对网络上所有计算机进行修复漏洞和查杀病毒,每半年定期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维护。

通过这些有效的手段,我们保证了公主岭电视台的数字化制作、编辑、播出一体网络系统的所属设备,一直处于一种良好的运行状态,有力地保障了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事业;web服务器;完全自主 管理运行;DIY

ICT(信息、通信和技术――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产业诠释:云计算将会让硬件、软件和服务,像发电厂供电、自来水供水一样按需购买,但是,小微企业自备发电机,农民自留地里打一眼手压水井、挖一眼水窖,仍然是特定场景下的明智选择。网站建设也是一样的道理。

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建设自己的网站,有很多可选途径:如使用云服务、主机托管、虚拟主机、自助建站等等,成本支出不等,遇到的具体问题也很多。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有受制于人的地方和未知风险,难以做到对网站和服务器的完全自主控制和管理。

中小企事业单位建设属于自己的网站,在互联网上完成展示自我、新闻、联系服务对象、合作沟通、达成交易等等任务的需求毋庸置疑。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案,主要取决于财力、网络技术储备和对互联网相关业务的了解。

探索尝试一种低成本运行、可持续,完全可控、可管、可扩展的可行方案很有必要。宽带高速网络建设突飞猛进、宽带接入费用降低、PC机硬件稳定成熟,都为把网站服务器放置在普通办公室甚至家庭,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基础环境。

基本网络环境:8M以上宽带接入,可以是办公室、家庭宽带、动态IP。

硬件:一台低端家用路由器;一台家用PC(最低配置:四核CPU,4G内存,120G以上硬盘)。

操作系统:可以是Windows系列,最好是服务器版本,比如Windows 2003服务器操作系统;如果需要商业化,首选开源操作系统,比如开源免费Linux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

1.Joomla!(Joomla!是一套在国外相当知名的内容管理系统。Joomla!是使用PHP语言加上MySQL数据库所开发的软件系统,可以在Linux、 Windows、MacOSX等各种不同的平台上执行。)

Joomla!后台截图

2.稻草人(Meibu二级域名动态域名解析永久免费使用)或者“花生壳”等免费动态域名解析服务和客户端。

odo Time Machine(是一款强大的系统还原工具)。

4.杀毒软件,比如:360杀毒。

5.pcAnywhere(是一款远程控制软件,你可以将你的电脑当成主控端去控制远方另一台同样安装有pcAnywhere的电脑(被控端),你可以使用被控端电脑上的程序或在主控端与被控端之间互传文件。)

6.成本情况:宽带支出、一台PC支出、一台路由器支出、电费支出、人力成本支出(熟练掌握文本编辑软件的文员即可胜任日常维护和网站编辑)。

性能:可接受40位以上互联网访客同时浏览访问。

pcAnywhere软件界面

方案测试网站主页截图:http://

网站服务器在8M带宽,家用宽带接入条件下,压力测试结果:

篇3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篇4

关键词:建设监理;建设三方;主置

中图分类号:U415文献标识码: A

工程建设监理是指社会化、专业化的工程建设监理单位,针对工程项目建设,接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根据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所进行的旨在实现项目投资目的的微观监督管理活动,也就是说,工程建设监理是针对工程项目建设所实施的监督管理活动。

一、建设监理质量控制的现实意义

1.有效开展工程的动态管理

建筑监理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开展工程的动态管理。对建筑工程而言,建筑监理的质量控制,能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施工中的各种隐患。具体说来,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工程量大、施工时间长、工程原料消耗,使得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隐患问题大量存在,而建筑监理扮演着检验者的角色,是高质量和安全的守卫者,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处于一个动态的管理范畴,能够有效降低因建筑工程质量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2.积极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

建筑监理质量控制在推动工程建设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建筑监理从顾全大局的角度考虑,作为有效监督工程质量的机构,有利于促进工程建设管理的发展。与此同时,建筑监理质量控制能够积极推动工程建设发展的规范性与合法性。如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合同的形式开展监理和管理,使得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得到控制,从而提高工程的安全与规范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解决各种质量问题的纠纷

建筑监理质量控制的现实意义还表现在解决各种质量问题的纠纷上。从建筑监理的职能上说,监督、检查、验收建筑物是否符合相关建筑标准和规定是建筑监理的基本工作和任务。在监督、监察、验收建筑物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通过及时解决质量问题的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或纠纷,尤其是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之间,往往会由于各种利益关系产生冲突,这时候建筑监理尽可能协调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两者间的关系,减少由于缺乏沟通所引起的一些冲突,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理单位对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力度有限

监理单位的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保障工程质量也是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因此,监理单位必须充分做好质量方面的监管。但是,在当前公共建筑施工监理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监督力度有限。

2.监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管理人员的水平决定了其负责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同样如此,如果没有一个运行良好,且具有高水平的监理队伍,对公共建筑施工的监理工作也难以有效的开展。对于监理人员,不仅要具有一些工程类方面的知识,还必须了解一些经济知识和理论、组织协调能力等。因此,监理工程师应该要有较高的专业学历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要有丰富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但当前我国监理单位的监理队伍的水平普遍有待提高,对监理知识的及相关知识的理解还不够,这就容易在监理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

3.监理体系与制度不完善

一套完整的监理体系和制度直接决定着监理工作的成败得失,从国外监理事业的发展来看,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理体系极为重要。通过这种体系保障监理工作层层开展,有条不紊的进行,进而能够有效的保障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而制定一套制度能够有效规范监理人员的监理行为。但是,在我国整个监理事业中,包括一些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中对监理行为的相关规定都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和体系,这也是阻碍我国监理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绊脚石。

三、提高建设监理水平的发展对策

1.加快监理队伍的建设,才能提高整体的监理素质水平

施工监理的工作对监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才能保证监理工作更好的进行,这就要求进行监理单位审批时,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对资质不合格的坚决不予审批,一般来说编制人员低于60%是不予建立的,对于监理单位而言,对监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保证其监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其设计监理、质量把控的能力、工程项目前期资讯能力、等多方面要进行培训,专业的监理人员除了采用技术对工程质量进行掌握,对工程全方面的控制能力也要进行提高,能够采用合同控制手段、经济控制手段、法规控制手段等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和掌握。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跟进施工进度和施工各项流程,对于施工作业流程和施工技术要采取实时监督检验的方法,确保施工操作完成的进度和质量。与此同时,对施工人员的资质和技术水平的监管要到位,避免出现违规操作或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人员进场作业。对施工设备的监管也是监理人员的职责之一,监理人员对施工设备的运转和使用情况要了熟于心,对于出现问题的设备要及时督促施工单位予以检修。监理人员还要对原材料质量加以控制,要对原料的供应单位资质予以核实,对于进场原料的使用要严格把关,防止劣质材料流入施工现场。

3.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监理作为智能性的管理行业,继续过去陈旧的检查方式是行不通的,须运用现代化设备,更加科学的方法检查,提高工程监理的服务水平及工程质量。如运用新一代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波技术,可测定钢筋位置、钢筋直径、钢筋间距及钢筋砼强度等,有效、简便、快捷地提供科学、真实、有效的数据。

四、现场监理怎样处理好三方之间的关系

监理员自身应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很强的责任心,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更加投入,才会用心去做,才能把工作干好;帮助施工单位解决一些困难,认真审查图纸,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向业主提出好的建议,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为业主服务,从而赢得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尊重;工作要积极,在实际的监理工作中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关系没有相处好,往往是由于施工单位已经施工完的工序质量不合格,工序没有报验等问题,而施工单位又不愿意按监理单位的要求进行整改,从而引发双发关系的不合;避免和施工单位同吃、住,不要让施工单位,业主单位有别的想法而影响彼此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工程质量,而监理单位人员则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尽量避免与工人发生不必要的争吵;要通过各种方式及时与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监理单位,要经常召开监理例会,专题会议,尽量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做好纪要。会议上不能一次解决的问题,会后要及时沟通,达成一致意见以保证日常施工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监理单位如何处理好与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关系时非常重要的。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有很好的专业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同时又要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好的方式方法,本着为业主和施工单位服务的敬业精神,就一定能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正华.建设工程监理质量责任风险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2.

篇5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篇6

【关键词】王维;道教;竹;云;清静无为

一、序言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诗人,在唐代享有盛名。他与李白、杜甫一起,据有三足鼎立之势。清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指出:“吾于天才得李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又可见王维尚佛,其诗歌受禅宗影响,禅趣盎然。但同时,王维也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诗歌中也有体现。王维早年有一段时间颇倾心道教,到后来也一直没有割断这一情缘。他写过一些神仙诗以及和道士交往的诗。如《鱼山神女祠歌》、《桃源行》、《赠焦道士》、《赠东岳焦炼师》、《过太乙观贾生房》、《送方尊师归嵩山》、《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赠李颀》、《李居士山居》、《送高道弟耽归临淮作》、《送张道士归山》等诗歌,都跟道家关系密切。

本文从意象选择和色彩运用这两个方面着手,通过竹意象和云意象的分析,以及王维在诗歌中经常运用的青白二色的分析,理解王维与道家的紧密联系和其诗歌中蕴含的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二、王维诗歌中的道家思想

王维写过一些神仙诗。如他在早年出官山东时,作《鱼山神女祠歌》。这座神女祠祭祀的是著名的天上玉女智琼,她和弦超的传说是六朝以来文人们所艳称的人、神恋爱故事。王维的这首诗歌中的“神之来兮不来,使我心兮苦复苦”,表现了其倾心神秘的心态。还有如他的《桃源行》: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i

这篇作品是演化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来。这首诗改变了原作的情节,把在桃花源中避难的人们说成是仙,而陶潜笔下的桃花源也被王维描绘成仙境了。可见王维对道教神仙是向往的,他把自己的社会和人生理想寄托在道家的神仙世界中。

在王维的诗歌中,人们都注意到王维崇信佛教,其实与此同时,王维还和道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受道教思想的影响很深。他在《过太乙观贾生房》诗中称:“谬以道门子,征为骖御臣。”他以道门之子自命,和出家当了道士的贾生在早年有过长期的交往。在与道士的交往中,王维还写了不少赠别诗,如《赠焦道士》、《赠东岳焦炼师》等。在《赠焦道士》诗中写到:“海上游三岛,淮南预八公。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壶中。缩地朝朱阙,行天使玉童”,在诗歌中描写了在天地间悠游自在,不受束缚的神仙形象,表露了心中的无限钦羡之情。王维在学佛的同时也学道,《春日上方即事》中提到:“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王维诗作中,还经常运用到道家的典故,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有如下两句:“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何人顾蓬径,空愧求羊踪。”这里的“玄言问老龙”用的就是道家的典故。“玄言问老龙”,出自《庄子・知北游》中的寓言故事:“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老龙吉作为体悟道性的真人形象出现在其诗歌中,可见王维与道教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1、意象的选择

王维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也很受道家的影响,如竹、云等意象。竹代表仙风道骨、高洁正直,在道教的仙话传说中经常提到。在很多仙话中,得道成仙之人飞升后就会留下一青竹杖。青竹功用丰富,“青竹不仅是神仙自度的仙化意象,也是神仙度化他人的工具”。ii道教对竹也的确独有情钟,陈寅恪先生说:“天师道对于竹之为物,极称赏其功用。”道教钟情于竹是着眼于其“继嗣”和“寿考”等功能,陈寅恪引《真诰》云:“我按九合内志文曰:竹者为北机上精,受气于玄轩之宿也。所以圆虚内鲜,重阴含素。亦皆植根敷实,结繁众多矣。公试可种竹于内北宇之外,使美者游其下焉。尔乃天感机神,大致继嗣,孕既保全,诞亦寿考。微著之兴,常守利贞。此玄人之秘规,行之者甚验。”iii而这与神仙长生不死的意蕴是一脉相承的。同时竹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品格和形象,在《诗经》中如《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清人陈奂《毛诗传疏》释曰:“以绿竹之美盛,喻武公之质德盛。”但竹与清高隐逸形象联系起来是在魏晋时期。魏晋有不少与竹相关联的隐逸故事,如阮籍、嵇康等“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iv

篇7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文/笑红尘

夜静,风清。拈一缕月色,执一笺素暖,斟一杯墨香,觅一份清欢。最喜于内心的清凉处,安放淡雅诗意。低眉间,忽闻泠泠筝音,从字里行间旖旎而来,直抵灵魂深处,正想拨开迷雾一探究竟,不料,却跌进了陶然空灵的妙境中,不知归途。

身处水湄岸边,只见云林深处,一个脸上洋溢着快意之情的朗朗男子,正手挥五弦,引吭高歌,眉眼微阖,游心于太玄。温婉如纱的月色轻柔地披洒在他的身上,远望,给人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高洁。误入水岸的我,就这样,静静的聆听,静静的遥望,仿佛连呼吸都是多余的。

这是一场与明月、竹林的悠然相会,一场与自然、音乐的缱绻爱恋,一场与灵魂的共舞,生命的独欢。

一位墨客说过,独欢,是生命的佛性,如荷底吹过的风声。它不是歇斯底里的狂欢,也不是形影伶仃的孤单,而是一种超脱生命的放纵,是在朝圣的路上与自己心灵的对话。

的确,众生喧嚣,只有花开是静的,诗人独坐幽篁里,世事忘机,没有俗尘的牵绊,亦无旁人的叨扰,弹指吐纳之间,尽显天地的宽宥,物我两忘。世上最美的花,开在无人问津处。最清澈的水,流淌在深山密林中。而最理想的桃源,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浮华的世态,只会将一颗心,涂染得色彩缤纷,失去往日纯净的姿态。而一颗宁静的素心,却可以褪去人世所有瑰丽的颜色,在一曲弦音里,享受简单的幸福。因为简单,所以洁净;因为清淡,所以慈悲;因为恬淡,所以珍贵。云林深处,多少功名都弹作了白纸,多少往事皆分付了秋红。仿佛一花一木,一山一水都有了禅意,而这一切,只在于看风景的人。

蓦地,只觉彼岸的琴音离我越来越远,眼前所有的妙趣也渐渐变得朦胧。静默一隅的我,突感内心慌乱,手足无措,如此清幽绝世之境,实在令人眷恋,让人不舍离去。

抬眸,已是深夜,眼前的景象已然换做了手中的诗卷,然而,那被濡湿的字迹,是我留下的清泪么?原来那只是一场梦中的邂逅,那样世事忘机的境界终是离我太远,隔着此岸彼岸的距离。这世间,毕竟有我太多的牵挂,太多的责任,命运的羁绊不允许我的决然逃离。

此诗的作者是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佛教有一本《维摩诘经》,蕴含洁净不受污染之意,王维自知佛缘甚深,便取字摩诘。他一生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

每当自己被浮世所缚,就会想起王维的一句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代的诗僧数不胜数,诗佛却惟独只有王摩诘。他的诗境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不染人间烟火,充满禅意。他笔下的山水,已胜过自然的意趣,而浸入一种禅理的境界,这就是王维和其他诗人不同之处。许多人对他的喜爱,皆是因了他的诗境,可以在瞬间将你带离纷扰的世俗,给山穷水尽的人,寻找到柳暗花明的转机。

人常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也许,自己与王诗就有着某种不可割舍的缘分。同样的光阴下,每个人过着属于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有些人,相隔千年,可以推心置腹;有些人,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同样一本唐诗,不同的人,被不同的词句打动。情感是人性致命的弱点,你喜欢的人,也许平凡,却让你无法忘怀;你喜欢的句子,也许寻常,却让你爱不释手。

每次读王维的诗都感觉,尽管脚下的路程如风,但是有一段清幽如画的诗韵,永远不会随时间飘走。他的诗,就像在月色下煮的一壶茶,让你在不经意间融化进去,而不自知。亦如你在砚台研磨,灵魂被画匠波染在宣纸上,自己还以为在人间。

他的诗,空灵中带着一种无言的美,让读者禁得住纷繁的诱惑,忍受得住苍茫的孤独。淡泊的情怀,流淌着悠然的禅意。此刻你还在为俗事愁烦,那儿只需一缕琴音,一剪诗韵,一点水墨,就化解了一切苦楚。

《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写诗,曾首推王摩诘的诗集,再次是杜工部和李青莲的。她将自己的《王摩诘全集》借给香菱阅读,可见这位钟灵毓秀的才女是多么喜欢摩诘的诗境了。

霓虹闪烁,物欲横流的繁华都市,的确是一种诱惑,但是比之清净的山林,似乎少了一份天然淳朴的淡雅。王维的诗之所以可以淡如浮尘,是因为他的心悟出了只有自然才是真实的永恒。

虽说每个人伸手就能触摸到清风,抬眸就可见白云,静坐就可以听闻流水,假使你没有一颗宁静的心,也是无法与自然万物进行深刻地交谈的。我们应当相信,每个人活着,心灵都要有所依托,有所停泊,否则人生将索然无味。

篇8

1、,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2、天似穹庐,

。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北朝民歌

3、,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贺知章

5、,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7、,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

。《游子吟》孟郊

8、,桂树何团团。

,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

9、,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日》王安石

10、,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11、,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12、两岸猿声啼不住,

。《早发白帝城》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14、,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15、,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17、

,汗滴禾下土。

,粒粒皆辛苦。《悯农》李绅

18、

,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0、

,春风花草香。

,沙暧睡鸳鸯。《绝句》杜甫

21、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22、

,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3、空山不见人,

。《鹿柴(音寨)》王维

24、

,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

25、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26、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王昌龄

27、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

28、停车坐爱枫林晚,

。《山行》杜牧

29、阳春布德泽,

。常恐秋节至,

百川到东海,

,

。《长歌行》汉乐府

30、

,一行白鸳上青天。《绝句》杜甫

31、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

32、墙角数枝梅,

。遥知不是雪,

。《梅花》王安石

33、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石灰吟》于谦

34、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3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七步诗》曹植

36、

,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37、

,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38、横看成岭侧成峰,

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苏轼

39、

,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

40、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

41、

,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2、平明寻白羽,

。《塞下曲》卢纶

43、

,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刘禹锡

44、西塞山前白鸳飞,

青箬笠,绿蓑衣,

。《渔歌子》张志和

45、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江雪》柳宗元

46、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

47、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48、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郑燮

49、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独坐敬亭山》李白

50、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枫桥夜泊》张继

5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寻隐者不遇》贾岛

52、不要人夸颜色好,

。《墨梅》王冕

53、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李绅

54、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杜牧

5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寒食》韩翃

56、

,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

57、野旷天低树,

。《宿建德江》孟浩然

58、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59、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60、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61、

。《秋浦歌》李白

6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商山早行》温庭筠

63、洛阳亲友如相问,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64、

,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

65、

,上有黄鹏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韦应物

6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乌衣巷》刘禹锡

67、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江南春》杜牧

6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竹枝词》刘禹锡

6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秋夕》杜牧

70、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赠花卿》杜甫

71、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

72、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

军听了军愁,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73、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陆游

74、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75、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76、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

77、

,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

78、白日放歌须纵酒,

即从巴峡穿巫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7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杜甫80、

,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龚自珍

小学诗词填空练习(答案)

1、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咏鹅》骆宾王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音现)牛羊。《敕勒歌》北朝民歌

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贺知章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7、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孟郊

8、仙人垂双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古朗月行》李白

9、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10、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11、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李白

1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李白

1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14、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15、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16、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17、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悯农》李绅

18、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贺知章

1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2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暧睡鸳鸯。《绝句》杜甫

21、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22、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2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音寨)》王维

24、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王翰

25、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高适

2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出塞》王昌龄

27、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李白

2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

29、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

30、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鸳上青天。《绝句》杜甫

31、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3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王安石

3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3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曹植

36、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刘禹锡

3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38、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苏轼

39、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

40、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李

41、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2、平明寻白羽,没入石棱中 。《塞下曲》卢纶

4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刘禹锡

44、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张志和

4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4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叶绍翁

4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4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燮

49、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

5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5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贾岛

5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

53、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李绅

54、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杜牧

5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韩翃

5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朱熹

57、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

5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5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6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王之涣

6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秋浦歌》李白

62、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商山早行》温庭筠

6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6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

6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韦应物

6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刘禹锡

6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杜牧

68、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刘禹锡

69、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杜牧

70、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花卿》杜甫

71、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

72、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73、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示儿》陆游

74、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75、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76、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

77、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王安石

7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篇9

关键词:夏目漱石;草枕;中国元素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41-02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有着“国民大作家”的美誉。作为明治维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身上有着东西文化碰撞融合的鲜明时代特色。但从他的个人经历和著作来看,无论是作品元素还是思想,与英国文学相比,中国文学对他的创作影响更大一些,甚至可以说是基础性的,《草枕》就是其中的一部典型代表作。

在《草枕》这部带有桃花源影子的非人情小说中,夏目通过引用、化用、临摹等多种方式娴熟地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典籍,不仅强化了艺术表现效果,还反映出了夏目与中国文化相通的情感和思想。夏目漱石能如此大量娴熟地引述中国文学典籍,这与他钟情于汉籍无不相关。

夏目自幼喜欢读汉学,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他在《木屑录》中说:“余儿时诵读唐宋数千言,喜作为文章,或极意雕琢经旬而始成,或咄嗟冲口而发,自觉淡然有朴气,窃谓古作者岂难臻哉!”在《文学论》的序中这样写到:“余少时曾嗜读汉籍,虽修读时间甚短,于‘左国史汉’中,余冥冥里得出文学之定义。”可见,夏目漱石的汉学基础始于青少年时期,对汉籍十分喜爱并从中得到了对文学的感悟。夏目22岁时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木屑集》的署名为漱石顽夫,这正是他正式笔名夏目漱石的来源。“漱石”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来自汉语“漱石枕流”这一典故。后夏目漱石到东京帝国大学学习英文,在明治25年他所写的毕业论文是《老子的哲学》,虽然此文观点不当,但对老庄思想的熟悉是令人吃惊的。夏目虽大学学习英文又去英国留学,认为自己英语方面的造诣不劣于汉学,两者学力所差无几,但他也承认对二者的好恶之岐却很是悬殊,对汉学的喜爱远大于西学。

夏目漱石对中国文学如此喜爱,且又造诣颇深,他的小说融合了大量的中国文学元素就不足为奇了。他的非人情小说《草枕》就是在这深厚的汉学修养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对他作品中的中国文学元素进行考察探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的小说以及他与中国文化的不解之缘。

夏目漱石的《草枕》不仅大量地引用、化用、临摹中国文学典籍,还带有不少陶渊明的影子。夏目借用这些中国文学元素或为阐述自己的思想倾向,或为营造小说的氛围,中日文学巧妙融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我们也可以从其中看出夏目的非人情思想与中国的道家、禅宗思想的融合。

(一)引用

《草枕》中有不少直接引用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成分,多是诗词文赋佛语,并且其引用的含义也与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含义相仿。例如:

うれしい事に東洋の詩歌(しいか)はそこを解脱(げだつ)したのがある。採菊(きくをとる)東籬下(とうりのもと)、悠然(ゆうぜんとして)見南山(なんざんをみる)。ただそれぎりの裏(うち)に暑苦しい世の中をまるで忘れた光景が出てくる。

译文:且喜东洋诗歌中有解脱尘世的作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在这两句中,就出现浑忘浊世的光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取自东晋陶渊明的诗作《饮酒》(其五),夏目对陶渊明十分喜爱,处世上也有些许陶渊明的影子。他也曾因不满大城市工作环境的世俗而辞职到小城市任职,这一经历与陶潜的归隐颇像。并且《草枕》这部非人情小说的设置情节就是主人公为暂时地逃离喧嚣的都市而来到了偏远的人烟稀少的古井温泉,摆脱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纷争和利害关系。夏目在文章的开头借陶渊明的这两句诗既是恰当的又同时表达了主人公带有的道家意味的超功利超社会的心境。小说中有多次提及陶渊明并引述陶渊明诗句,也大多表此意。陶渊明本身带有道家思想的特征,夏目对陶渊明十分推崇,这也与他对中国道教学说的接受不无关系。

又如夏目对王维禅诗《竹里馆》的引用:

独(ひとり)坐幽篁裏(ゆうこうのうちにざし)、 弾琴(きんをだんじて)復長嘯(またちょうしょうす)、深林(しんりん)人不知(ひとしらず)、明月来(めいげつきたりて)相照(あいてらす)。

《草枕》中的主人公认为“非人情”的典范之作是王维的《竹里馆》。对于王维,国内众多学者均认为王维的诗歌以善于展示佛意和禅宗见长,习惯用“空”字描述自然景物借以表达禅宗的万事皆“空”的思想。如果最能体现主人公所说的“俗念を放棄して、塵界と人情を離れた”(放弃俗念,远离尘世和人情)也就是非人情的是王维诗中所体现的禅境的话,那夏目思想与中国禅宗思想相通或者说受中国禅宗思想影响也就不言自明了。小说中也有主人公与寺庙僧侣交流的故事情节,并且围绕“竹影(ちくえい)払階(かいをはらって)塵不動(ちりうごかず)”这一块带有禅意的牌匾有一段故事情节,可见这篇非人情的小说中流露出不少禅宗思想,而诗句和牌匾题字的引用皆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夏目对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更好地表达了他的思想,还流露出了他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禅宗思想的喜爱和接受以及吸收。

除了对诗词的引用外,文中也有不少文赋的引用,例如:

少時(しょうじ)、晁補之(ちょうほし)と云う人の記行文を読んで、いまだに暗誦(あんしょう)している句がある。「時に九月天高く露清く、山空(むな)しく、月明(あきら)かに、仰いで星斗(せいと)を視(み)れば皆(みな)光大(ひかりだい)、たまたま人の上にあるがごとし、窓間(そうかん)の竹(たけ)数十竿(かん)、相摩戞(まかつ)して声切々(せつせつ)やまず。竹間(ちくかん)の梅棕(ばいそう)森然(しんぜん)として鬼魅(きび)の離立笑(りりつしょうひん)の状(じょう)のごとし。二三子相顧(あいかえり)み、魄(はく)動いて寝(いぬ)るを得ず。遅明(ちめい)皆去る

译文:我幼时曾读过晁补之的游记,现在还背得出几句,“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梅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

这段引文出自苏门四学士之一晁补之的《新城游北山记》。这里,夏目借晁补之的游记来描写寺院的环境。对于儿时诵读的文章信手拈来,可见夏目诵读唐宋数千言的功夫还是很扎实的。

(二)化用

除了引用外,夏目的《草枕》中还有不少化用中国典籍之笔。例如:

雲煙飛動の趣(おもむき)も眼に入(い)らぬ。落花啼鳥(らっかていちょう)の情けも心に浮ばぬ。

译文:不懂云烟飞动之趣味。不解落花啼鸟之情。

“云烟飞动”来自杜甫《饮中八仙歌》里的“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这三句诗是用来形容草圣张旭醉后书字自由挥洒、行云流水的笔法,带有超凡脱俗的气质。“落花啼鸟”来自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落花啼鸟,墨淡而意浓,景美而情切,并且给人留下鸟啼无意,而落花有情的不尽意味。夏目在这个非人情的世界里化用这两句诗,大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的意味,表达出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洒脱的平和心境。

又如:

天下の羣小(ぐんしょう)を麾(さしまね)いで、いたずらにタイモンの憤(いきどお)りを招くよりは、蘭(らん)を九に滋(ま)き、を百畦(けい)に樹(う)えて、独(ひと)りその裏(うち)に起臥(きが)する方が遥かに得策である。

译文:与其跟随无聊的世人起舞,无端招来如泰门般的愤怒,还不如在九畹滋兰、百亩树蕙中生活。

“九畹滋兰、百亩树蕙”出自《楚辞·离骚》之“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意为我已经种下了九顷地的春兰,我又曾栽就了百亩园的秋蕙。现在用来多指放远目光,培养人才之意。夏目化用这两句诗意在表达了长远地坚守发展自我的思想。

(三)临摹

《草枕》中除了大量地引用、化用中国文学典籍外,还有不少模仿之笔,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汉诗。例如:

春日静坐

青春二三月,愁随芳草長。

閑花落空庭,素琴横虚堂。

蟏蛸掛不動,篆煙繞竹梁。

独坐無隻語,方寸認微光。

人間徒多事,此境孰可忘。

会得一日静,正知百年忙。

遐懐寄何処,緬邈白雲郷。

这是《草枕》中的一首汉诗原文,可以看出全诗是都用汉文书写。夏目漱石汉诗写作几乎贯穿一生,根据日本学者和田利男对夏目漱石汉诗的研究,从最初写汉诗(有据可查者)的23岁至50岁的长达27年时间里,共写有汉诗195首左右。谈及夏目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系自然会考虑到受中国诗人的直接影响,夏目对中国诗人的借鉴并不拘一格一人,但最得夏目之心者当属陶渊明、王维等人,这在《草枕》中对二人频繁的引用和提及中就可以看出。这首汉诗在《草枕》中出现之前,作者先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并刻画了主人公空寂的心态。小说中的主人公当时是静坐在房间里的,诗中的意象大多都是他的想象,并非实景。比如“芳草”、“闲花”、“空庭”、“素琴” “白云”等词语,是中国古诗中表示清闲、幽寂时常用的意象。其中“素琴”“白云”就是王维极其喜欢的意象。夏目对中国诗词中的意象的娴熟运用,运用汉文进行汉诗创作,可见他对汉文化的喜爱及受汉诗影响之深。

从上面对《草枕》中的中国文学元素运用的考察分析可以看出,夏目漱石对中国文化熟谙并且有着深厚的汉文学修养,同时与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道家佛家思想有着不少的渊源。夏目汉学造诣的雄厚、对汉籍的偏爱以及日本文学乃至文化深受中国影响这三个原因是他文学作品频现中国文学元素的基础,同时,结合当时大量西方文明涌入日本以及日本文坛盛行模仿西方文流的现象,我们或许可以揣测,夏目的《草枕》中如此大量地使用中国文学元素,也许可以看做是夏目漱石对西方文化的一种抵抗,对保护东洋文化、回归东洋文化的一种呼唤!

参考文献:

[1]孟庆枢.夏目漱石与中国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杂志,1997(2).

[2]刘晓曦.夏目漱石的“非人情”艺术主张及其中国文化思想渊源[J].日本研究,2003(1).

[3]王艳红.浅谈夏目漱石的“非人情”[J].安徽文学文艺理论版,2008(9).

[4]陈雪.由《草枕》解读夏目漱石的非人情美学[J].滁州学院学报,2009(1).

篇10

宋朝方回说王维山水诗有“一唱三叹.不可穷之妙”。法国文艺理论家泰纳说:“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在这部作品中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山水涛最讲究意境的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重要范畴,是一种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互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客观物境下,有什么样的主观情意是由个性化的创作心理决定的。王维山水诗的风格,空闲静寂中见清新淡雅.“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胡应麟<诗薮》).这种审美感受的产生就是包含了诗人主观审美意识的独特的创作心理的作用。前人对于王维山水诗的研究.多见于诗篇的艺术魅力、诗画意境方面.本文想试从王维个性化的创作心理的形成及其对王维山水诗风格的影响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求对王维的山水诗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一、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定势

人是社会的产物,诗人也是。他总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道德意识、社会时尚都会在诗人的内心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着诗人的性格及其作品。盛唐时期的社会心理定势也深深作用于王维的心灵之上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王维的山水诗风格。

<庄子·善性>中讲:“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不当命而大穷乎天下.此存身之道也”。这种达通穷退的做法是中国文人士大夫习惯的生活方式,自然也是王维的一种心理积淀。儒家的一贯主张是积极“入世”。但<论语·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座》却很明白地表示出孔子最赞同的是“浴乎沂,风乎舞霓,咏而归”的生活方式,这就又使中国文人的哲学观念、生命方式中又浸润了一种“功成身退”的思想。退就是隐逸.这种隐逸当然不是完全遗世,而是在求一种闲静清幽的环境和淡泊寡欲的心态。可见.对于生命,不论过程如何,在结果上.中国文人有大体一致的趋同:相忘于江湖。这种心理状态.再与个人的的生活状况相结合.就形成了文人亦官亦隐的流俗。所以虽然盛唐的最强音是建功立业,但王维的一生还是有了三度隐居。嵩山、终南山、辋川.却始终没有解印挂冠。即使在他晚年“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也是在退朝之后。这种生活方式的心理背景极大地影响了王维的山水诗的创作。王维的诗,虚实相间,空灵恬适,于空山古木、水尽云生的表层的美外,还有一种对生命方式的认知、探求和选择的心理括动。如<自石滩>:“清淡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沙明月下”。色彩明丽.清爽如画.又富有生活气息,读者可以触摸到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又如《竹里馆》:“独坐幽笪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却另有一番空明澄净、清幽绝俗的美.让人顿生一尘不染、万缘皆灭之心。

王维的绝大部分生命是在盛唐时期渡过的,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的默许使佛学大兴.王维的母亲也是一个忠诚的佛信徒.这就使王维深受佛学尤其是佛学中的南北禅宗的影响。王维在<请施庄为寺表>中自言,“褐衣疏食.持戒安掸,乐往山林.志求宁静”.足见诗人浸研佛学之深。王维还有“诗佛”的称号.可以算是佛学影响其山水诗创作的明证。王世祯在<渔洋诗话>中评价王维的山水诗是“字字入禅”.确实.王维的大量山水诗中都呈现出伟样的风貌。如<过香积寺)“薄暮空潭曲.安排制毒龙”。“毒龙”之典,出自<涅经>.指内心妄念。这是直接以禅语入诗;<归辋川作):“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这里的牧童、钓者、远山、自云.都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各得其所。这种美与佛家进入样定时轻闲安悦、怡然自得的心理状态相仿.这使诗里充满了禅悦;《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近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大自然的一切并非枯寂乏味的。而是宁静中富有生机。且人与自然完全合为一件,这是佛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境界,这使诗中又有了掸的理趣。

二、本人的人生遣际和生存境遇

人们所以能清楚地在作品中看到作者的生活,是因为作者的生活对作品内涵有着一种显著的影响。王维以山水诗表现其对生命的认识和自我价值的理解,是从山水到人生的影现。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生存境遇、对沧桑人世的认识感悟对他诗的创作心理的形成及山水诗的风格显现出强烈的作用力。

王维21岁进士及第,也有“强学干名利”(《赠从弟司库员外求>)的抱负.也曾有“得意遂志”的时节。公元737年,王维去凉州劳军,滞留了两年多,天高地阔的草原、浩瀚苍凉的大漠,迥异于长安的塞上风光不仅开阔了他的视野,而且使他的心胸为之宽广。他笔下描摹山水的诗句也一变而为激昂豪放雄浑的格调.表现出热烈、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奇丽壮观的自然景色如在目前。又如“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陇西行》,紧张的气氛中是镇定、自信的情绪。开元28(公元740年)年,王维又去襄阳主持考试,长江的惊涛拍岸。一泻千里的奔腾之态使他的山水诗也显现出磅礴的气势。“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眺》)极写水的波澜壮阔,浩荡无涯。可谓诗家俊语。“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日暮时分,烟水苍茫,江潮幕天席地的汹涌情状仿佛如见。很明显,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生经历便不会有这种只有阔大山河才能激发出的逸兴豪情。自然,王待也少了一个丰富的层面。

仕宦的得意是暂时的,王维的心里更多体验自0是失意的落寞。诗人仕途坎坷,做官不久即被贬.有r隐居的萌芽。三十多岁后,因张九龄举荐,诗人始获一个稍展才华的机会.回到长安,不久,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又取代了张九龄为相,王维自然不肯与这样的人同流合污,少年的热血也渐渐冷却。“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寄荆州张丞相)).诗人再生退隐田园之意。只是并没马上付诸行动。直到天宝3年,他才选定_r处世之道:结魏阙于山林,著冠带而掸诵。这种选择包含多种因素。《后汉书·逸民传序》中有一段谈隐居之圈的话,“或隐居以求其志,或瞄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情”,多少也道出了王维的部分心理。王维传世的山水诗.大都写于他在终南山、辋川隐居期间,可做他心路历程的证明和反映。“欲知禅坐久。行路长春芳(<过禅师兰若》),反映了诗人耽于禅境中从而获得生命智慧之道的愉悦。“古人非傲吏交.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漆园》~诗在解释自己亦官亦踌的行迹时悄然抒发了自己的无奈黯然之情。

天宝l5年,王维在安史之乱中被迫受伪职,虽蒙赦免。但至此,他心中便常被犯罪意识萦绕,“岂不自愧于心。……内省,无地自容”。这种内愧的心理使他不得不“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l2号又示裴迪))。而悠然与否,其实是不说也罢的。隐居桃花源.一方面借自然的清静忘掉身边的纷芸俗事和不堪回首的往事以求心安,另一方面,诵经参禅,在佛的救赎中求得一种解脱。王维的另一题为‘叹白发)的诗中有一句“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正好可以做这些山水诗的心理旁注。“几许伤心事”不仅包括事伪这件事,也是他一生人生遭际和生存境遇的概括。而销心空门则使王诗的主体格调呈空闲凄清、深沉冷寂的美。王维中年丧妻,无子。独自一人生活,更深尝孤独凄苦的滋味。也加剧了诗人静中求寂的心理,其诗也多用闲静孤寂的景物点染出一脉或浓或淡的幽冷凄寒,如“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寄崇梵僧)),“森森寒流广。苍苍秋雨晦”(<答裴迪>),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蒿山作))之类的诗句,在王维的山水诗中触目可见。三、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

王维的山水诗中,诗情、画意、禅境合而为一。构成独特的风格。法国布封说过:“风格就是整个的人”。可见,有着独特风格的诗作。其作者必然有着独特的灵魂。独特的美感经验和审美哲学可为独特灵魂的一类具体显现。

王维的心里有佛家寂灭一切的观念,但也有庄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焉”(《知北游>)的山水观念。求禅.使诗人不执著于“有”,对于荣华名利淡泊许多。惮宗讲究“即心即佛,见性成佛”.又使诗入不执著于“空”,不讲求剃度、缁衣、吃斋等空门的外在形式上。老庄的“天人合一”也影响着诗人,吸引着诗人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中去。分享其中的永恒和宁静。王维的思想兼合佛道,这又决定了他的审美意识、审美倾向,这就使得诗人主动地选择了自然山水作为一种亲近和交往的对象,而山水诗也就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崇向山水林泉的审美哲学使王诗呈现出“静”的主要格调。“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青溪)).“明朋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瞑》),“谷静惟松响.山深鸟无声”((游感化寺》)等等诗句,营造了不同情调的幽静氛围。

人作为个体,在与自然的交往中比其在与社会他人的交往中更为远离是非功利得失和矛盾冲突。自然有慰籍心理的作用。它的空秀宁静能够把个体的负重、疲惫从世俗纠纷喧嚣中释放出来.使之慢慢归于平和安静。王维是山水的获益者.他的诗也因之表露出一种宁静恬淡、安祥平和的意蕴。“经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临湖亭>)。全诗色调明快.读者可以想见波平风软、碧天无际、闲云悠悠的湖光山色并体味主人轻舟迎客、平湖把盏。吟诗交谈的悠闲情趣。言为心声,这首涛也是诗人平静、淡泊心态的一种证明。

谷鲁斯在<人类的游戏》中说:“我们会把自己内心同情产生的那种心情移置到对象上去。”常常带有一种孤寂心境的王维,其诗中的景物也多见孤寂的一面。“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诗人采用摄影的长镜头,从花扔发红萼写到鲜花盛开再写到花缤纷谢落。开也寂寞.落也寂寞。以花的开落之动反衬出山涧的幽静,而花的自歌自舞自开怀又不免让人生出“年年岁岁花相似”之类的感叹。诗中流淌着宁静寂寞的美,也有对孤独、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诗人在与自然的相亲中内省、静悟.并通过个体对自然的感受去领悟宇宙和人生的无限与永恒。循着这样的心理.我们就可以了解诗人的这些诗句,“新家盂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冈,惆怅情何极”((华子冈))。前~首诗中有一种新旧兴废永恒循环的时间意识.后一首诗中有一种意境辽阔杳无边际的空间意识。这些诗里有超越的绝对的时空连续,正是这种超越使诗人生旷达、闲静、淡泊之心。“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以一个有限空间来吸收无限时间的延续,时空聚敛浓缩,构成人与物默然契合悠然神会的意境,透出高蹈出尘的光辉。

曹日昌(普通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现象按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反射”。王维山水诗作为他C·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必定反射出他的心理。从其浑然天成的意境来看,主要表现了诗人在空寂清幽的环境下求平稳闲静和超脱的心理。“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云霞成伴侣,虚白待衣巾”(《戏赠张五弟))。诗人跟中的景色。经过他耽禅的心态,化成时而寂灭时而超然的诗境。这种诗境也是他心灵“无念”,“自性清净”的写照诗人的个性气质、艺术修养有别,形成的审美哲学、美感经验也会大相径庭.表现的诗境就有高低。

王维是南宗画派之祖。又精通音律,书法造诣也颇深,艺术的相通使王维对美的理解、鉴赏高于世俗,也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他以画家的眼光选择意象人诗.又以音乐家的听力捕捉音韵在诗里予以表现,这使他的山水涛。读之如观画听曲,“松禽风声里,花对池中影”,“细枝风乱响,疏影月光寒”,形成“诗中有画”和“百转流莺、宫商迭奏”(赵殿成《史鉴类编))的风格。

一边居官尘世,一边念念不忘参禅.王维的性格是软弱沉静的。选择在热闹红尘和寂寞空门的中间——山水林泉作常居之所实际是他在人境中追求孤独寂寞心理的一种外映.山水诗是这种心理的文化证明。诗人是个喜欢独处的人,他的涛中常常提到闭门,“虽与人境接,闭门成隐居”(《济州过赵叟家宴》),“闲门寂己闭,落日照秋草”(《赠祖三咏》),“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淇上即事田园》)。以一门一户将自己和喧闹纷逐的人世相隔。这种淡泊闲静避世的心态使王维的山水诗既凄清静谧又阴净空灵。如“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答张五弟》),“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辋川闲居赠裴迪>)等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