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4:4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版式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界有它的四季更换,春夏秋冬呈现着和谐的周期变化,而其色彩也表现出了万物生灵生命力的存在。人类对于世间的色彩一直寄予一种渴望,期待能够真正认识它。从艺术的启蒙阶段到文艺复兴乃至印象主义绘画的出现,色彩被艺术家们视作是极其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彩色更活跃、更新鲜,更能激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一、色彩的作用
1.唤起不同的情感。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幅同样内容的广告画面,一张是彩色的,一张是黑白的,分别给两组人看,结果对彩色广告画面的评价是:喜欢、充满希望、幸福之光、丰富多彩、快乐。对黑白广告画面的评价是:不喜欢、怪圈、圈套、紧缩、无望。可见,色彩在表现广告视觉传达的情感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色彩的感觉在一般美感中是最大众化的形式。”人们对于客观环境的认识以及感情活动都是与色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于视觉传达而言,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情的传递。色彩能够通过视觉传递感情,色彩既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再现,又为表现传达内容而渗透了传达者主观情感化了的视觉要素。
2.产生不同的象征。影响人们心理与生理的力量在相当程度上归于色彩。高纯度的色彩使画面非常和谐,同时也增强了图片的感染力。使用色彩增强或弱化图片,仅仅改变了背景的颜色,整个设计的实际效果就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两种纯度非常高的色彩可以营造出极具冲击力的效果。色彩帮助读者区分不同的项目,同样也增加了对图片和文字的感受。色彩是强调某个项目的好方法,图片中和文字中使用明亮颜色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性别、年龄、民族、生活习惯的不同,人们对色彩的意识也不同。比如,红色在中国儿女的潜意识里象征着喜悦、活力;而西方部分国家人们认为它是暴烈、的象征。但是有一点似乎是共同的,那就是很少人认为红色会给人以安静、平和的感觉。万宝路香烟的包装和广告中,红色是用来表现充满野性的牛仔形象的,给人们留下了强悍而充满张力的感受。
3.突出不同的重点。在表现某一个事物的过程中,为了使其客观存在的意义能够明确示人,常常用两种途径。其一是把某些不必要的部分省略,以此来强化人们的理解。此外还要把一些易于忽略的特点加以突出。这时常可以运用色彩来加以强化使之重点突出。在大面积同一的颜色中,如其间运用不同的颜色就会体现出醒目、活跃视觉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正确地运用色彩也将导致一项危机。比如,认为在版面上的色彩油墨比黑白油墨更显眼,那就大错特错了。白纸的最大对比色是黑色——黑色最容易识别,也最容易阅读。其他色彩若想造成同等的效果,就必须拥有比黑色更大的面积,以弥补较弱的对比感。二、色彩的用途
1.作为背景。一般的色彩性质,鲜艳的颜色要比暗色更具有图形效果,因此在广告视觉传达时,一般将纯度、明度、色度高的色彩用于广告品牌文字、标志图形形象等主体表现要素中,这样可以有效地突出主题设计和良好的广告品牌表现力。
一般在色彩运用上多以黑白为主,其他的色彩选定也有限制。没有把握可以多采用白色,也就是留白。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主色要与照片的主色调和字体的大小位置色彩等因素间,要有正确的整体把握。
2.作为内文。颜色可以区分标题和正文中不同的内容。色彩被成功地用来区分两种不同的语言,对纯色进行翻转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同时也可以为设计增添魅力。报纸版面上的广告总是光彩夺目的,所以,选定报纸本身的标准色非常重要,最好能用含有微妙的色彩去区分广告与内文的不同。
3.作为标题。以往看到的各种刊物大多是以黑色为标题,这也是在以白色为背景时所惯用的手法,但时至今日人们希望接受越来越丰富的色彩冲击。不同颜色的标题体现了不同的内容与意境。
4.作为装饰。使用色彩用作装饰,设计者绝对要有丰富的经验与准确的想法,对色彩的使用作适当约束会使版面清秀。遗憾的是,不少设计者把谨慎抛到脑后,为求取刺激的效果,往往得到反效果。比如,用于装饰线条。①线条可以用于作分离的界限,把版面上不同的区域分割开,也可以四角连接成一个方框,成为一个可辨识的分割符号。②线条可以同时具有图形及聚合元素两种功效。但必须放大到比字体和图片更大,已清楚地确定功效。③线条可以用作单纯的装饰,使原本平淡的版面增加一些简单的图像元素。④把线条画在重点的句子下,或标出重点的段落,线条则变成了强调的工具。一旦线条要用到彩色,颜色必须够强,让人一眼就看清楚。如果色彩不够强,则线条一定要画得够宽够粗,加大彩色覆盖的面积,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篇2
[关键词]和谐班级文化建设现代意识
[作者简介]李俊(1978-),男,山东烟台人,青岛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谢春虎(1979-),男,山东费县人,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团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山东青岛266033)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70-02
建设一个积极上进、团结有序、充满凝聚力的和谐班级可以说是高校德育工作一个重点。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载体与突破口。“班级文化是由班级成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和交往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物质表现形式。”①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上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将会为和谐班级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为班级建设找到新的突破口,为之后如何进行特色有效的和谐班级建设提供了多种思路。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班级文化在广义上是指一个班级在长期学习、活动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群体意识,并在这种意识驱动下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在狭义上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培育起来并遵守的共同愿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纪律习惯等方面的总和。由此可见,班级文化建设,不单单是学生在文化课上成绩优秀、班级活动上表现积极等方面的体现,同时也要求学生在班级文化这个大环境熏陶下,将自己对班级文化的理解认识提升到更高的一个层次上,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级作为联系学院和学生宿舍的一个中间体,班级文化建设亦对学院文化、宿舍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1.班级文化建设对建设和谐宿舍有引导作用。宿舍是学生课余生活的基本活动单位。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感情流露最为真切、言行举止最为自由、信息传播最迅速的场所。寝室文化具有易接受性、广泛性和潜移默化影响的特性。在对学生形成一种人格时所具有的长久性和典型影响最为突出。②可以说,宿舍在学生生活中有着与班级同等重要的意义。建设和谐的班级,必然离不开建设和谐的宿舍。建设和谐宿舍,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出适合自己宿舍的一种特色文化,比如某个宿舍学生普遍爱好书法,那么完全可以在宿舍内部进行多次书法写作交流,或者书法比赛,为整个宿舍营造一个浓郁的特色氛围,当然,这一切必须要在班级文化的指导作用下有序进行。班级文化的意义在于,能够不仅仅将目光投放到学生在班级上的表现,还能够使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果延伸到学生生活中去,将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物质表现形式最大化、最广泛化地体现出来,最终实现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得到学业与心智的双重洗礼。
2.班级文化建设对和谐学院、和谐校园建设有推动意义。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对象,一个校园的和谐与否,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班级文化这一根基是否坚实。搞好班级文化建设,会对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产生良好影响。社会学研究发现,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变化和发展受他们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影响最大。③一个高雅、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将会使学生在认识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的过程中能够尽量地少走弯路,从而更快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当中去。通过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和发展学院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础便会更加牢固。
3.追求班级文化的建设也要着重关注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与走势。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应该看到,班级文化作为班级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与突破口,应该做到有益于学生形成长远的精神状态,有益于学生在班级文化的熏陶下收获对自己终身受用的东西,它可能是一种做事的锲而不舍,可能是面对挫折的坚韧。总之,班级文化不仅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通过文化建设使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今后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提供指导。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班级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一定的改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将时代精神融入班级文化中,积极进行探索与调研,运用科学的、多种多样的方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级文化的时代感。
1.贯彻和谐观念,推进班级和谐。班级和谐,离不开班级中所有成员的努力与支持;成员的努力与支持反过来将给班级和谐带来推动与活力。所谓和谐观念,就是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向往的班级建设的理想境界,是班集体中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贯彻和谐观念,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对班级建设始终充满着足够的热情与动力,使其能够为了达到和谐的标准而更快更好地推动班级建设。只有和谐的观念深入人心,班级日常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才能有条件地、顺利地开展下去,班级建设才能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接纳,有基础进行下去。一个人心涣散、混乱无序的班集体,没有统一的目标,没有使自己身处环境变得和谐这一愿望,那么班级各项活动也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和谐与否了。所以,一个群体是否拥有统一的和谐观念,将直接影响到班级建设的质量与速度。
2.建设班级文化的有形载体。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借鉴企业在市场中的运作经验(如企业文化建设和CIS设计),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发挥班级同学的聪明才智,将班级文化物化为班级的有形载体,增加班级文化的感染力、号召力。有形载体可以有如下形式:(1)通过全班同学参与,设计出富有特色、具有寓意的班徽,形成同学认可的、并能具体实践的班训,谱写可以传唱的班歌,形成班级行为准则。(2)建设班级网站,班级群等,形成同学敞开心扉的阵地。(3)美化班级教室,营造高雅、积极向上的环境。(4)制作班级的旗帜、T恤衫等标识物,增强同学对班级的自豪感。
3.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强化时代精神。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个企业都面临着近乎残酷的竞争压力,但是,有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杀出重围,独树一帜,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们有着先进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中的某一些甚至可以为我所用,或者经过创新发展,运用到班级文化建设当中来,凸显了在班级文化建设大背景下的时代精神。首先,引进竞争机制。企业间的竞争是激烈而残酷的,而这又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引入竞争机制的目的并不是像企业一样的优胜劣汰,而是保证班级内始终拥有着积极向上的观念,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最终实现共同进步。其次,培养学生负责的态度。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反对损人利己,主张利人利己,但在行动中更多地表现为利己利人,处理事情时更多地考虑到自身利益。此外,学生还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愿享受做学生的权利,不愿承担做学生的义务;对待事情、对待学习不能做到善始善终;只注重个人的兴趣和利益,不考虑集体等。和谐班级的文化内容,必然包括了全体成员相互负责、荣辱与共,这是群体中各个成员约束自己行为的有力保证,也是一次集体观念的具体体现。最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企业基于生存与发展的目标需要而提出的,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当前,科技发展呈现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特点,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不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个体是无法存在的。靠一个人单枪匹马到社会上去“拼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目前更加突出合作精神,也就是团队精神。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的。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是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对学生交际能力、协作能力的综合考察。培养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的发展,同时形成班级中和睦、良好的气氛,促进学生平日中的学习、生活。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尝试
在新的社会大背景下,以班级文化为出发点,发挥文化的凝聚作用,推进和谐班级建设成为时代的要求,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月,推进班级文化建设。学院每年举办一次班级文化建设月活动,指导各班级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活动结束后评选先进班级予以表彰,激发了同学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情。通过班级文化建设月活动,各班级形成了富有班级特色的班徽、班训,做到了班徽班训上墙,给班级同学一种无声的引导;各班级美化教室环境,建设了班级的宣传栏,教室环境不断改善;学院统一制作班牌,刻上班徽、班名,挂于教室门口,成为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学院制作了班级文化建设之窗,将各班级的班徽、班训进行展示。
2.指导班级进行文化建设,形成班级特色。学院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引导各班级建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并鼓励班级大胆创新,让自己的班级文化更富特色。有的班级利用教室后墙空白地带进行了大胆的创意,设立了诸如“优秀作业栏”(将学生们平日练习的钢笔画、水彩画、钢笔字等作业中较为优秀的张贴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专业交流,加强了之间的互相学习)、“读书园地”(将从报纸、杂志上精选的各种文章打印出来贴在墙上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为同学提供了精美的精神食粮)、奇思妙想(展示同学的精彩创意、创新性思考等)、原创海报(张贴班里同学自己绘制的海报)富有新意的方案。有的班级建立的班级日志,同学可以在班级日志中畅谈理想、人生、学习,记录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同学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班级设立了班级行为准则,引导班级同学养成良好的习惯。
3.发挥文化的引导功能,丰富班级文化建设载体。为了使文化建设更加深入、具体,发挥文化的引导功能,学院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也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连续三年在新生中开展“算账知感恩,生活更理性”主题班会,通过让每一位同学计算自己大学花费的总费用以及每日的花费情况,引导学生学会节约,学会感恩;每年寒假为每位新生布置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回家为父母洗次头,引导学生感恩父母;成立了爱心互助基金会,引导同学互相帮助,奉献爱心。这些活动使得班级文化建设增加了感恩、奉献的内涵,“5·12”地震之后,各班自发开展了向灾区人民捐款、义卖的活动,便是感恩精神的良好体现。为加强同学的交流,推动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院创办了“学生论坛”,为同学打造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观点碰撞,文化得以共享、传承。为使新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生活,学院从各个班级抽调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质出众的高年级学生就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与新生们进行互动式的交流,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热情,带动新生更快融入新环境中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文化是维系班级的精神之源,以文化为凝聚力,推进和谐班级建设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要将班级文化视为班级建设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利用班级文化的强大精神作用来推进和谐班级建设;着眼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延伸与发展,关注学生长远的精神状态;始终突出班级建设中的时代精神,建设一个积极上进、团结有序、充满凝聚力的和谐班级。
[注释]
①林冬桂.论班级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教育导刊,2001(11):11.
篇3
[关键词]廉政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基层办事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138-01
1 廉政文化的诠释及内涵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及社会评价的总和,是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反映,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就是关于廉洁从政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及其指导影响下的廉政制度、组织、社会风气、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
2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对预防腐败的重要作用
(1)能够塑造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意识。廉政文化从内容上主要表现为道德和制度两个层面。廉政道德文化的目标是培育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廉政制度文化的目标是建设清正廉明的社会秩序。基层办事处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陶冶职工的情操,使其意识。
(2)预防腐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廉政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我们党执政的文化根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为党的执政能力服务观念,运用文化的力量,让廉洁的观念转化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在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上,从而达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目的。
(3)落实廉政制度预防腐败工作。廉政教育要以文化为载体,廉政与文化相辅相成,党风廉政建设也是先进文化建设,要把预防腐败工作体系真正落到实际工作中。
3 基层办事处推进廉政文化的现实意义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帮助基层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廉政文化是解决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具有深厚的渗透力,可以丰富党风廉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4 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1)抓教育,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一是以《党纪》、《条例》为重点,开展法律法规教育。采取集中学习,办专题讲座、讲廉政课等形式,教育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不但自己要做到廉洁从政,而且还要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边的人员不被“糖弹”打中。二是以“四大纪律、八项要求”为重点,开展廉政文化预防教育。针对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批评、教育和帮助到位,达到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目的;在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发放廉洁慰问信,提醒党员干部严把节日廉政关;同时建立节后专项检查机制,针对节日期间出现的印制、赠送、收受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违规、违纪行为,在节后开展专项治理。三是以正反典型人和事为重点,开展警示教育。一方面以先进事迹做好正面引导,弘扬主旋律。另一方面用典型违纪违法案例进行教育,综合剖析、专题座谈讨论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四是开展廉政文化“六进”等活动。精心编排一台廉政文化节目,在办事处内部各个科室进行廉政文化巡回演出,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形成氛围。
(2)抓制度,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一是健全制度,约束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推行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从政行为的三个“十条纪律”,学习党员干部“十不准”,使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遵循的规则。二是拓宽领域,把廉洁自律工作推行到基层。开展“廉政建设拓展试点工程”活动,从廉政文化建设到基层廉洁自律规定落实到基层、“三项制度”推行到基层、“三个方面”的监督检查开展到基层、举报畅通到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到基层等六个方面开展活动,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开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局面。
(3)抓监督,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一是实施民主监督。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实施党纪监督。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施党纪监督,通过有效的监督,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水平。
5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相结合
(1)党风廉政建设由事后处理教育向事前预防、事中制止转变。检验检疫局基层办事处应当将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心转移,关口前移,因地制宜的建立一套完善的事前预防机制、事中监控制止机制,变事后处理教育为事前预防监督、事中监控制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把问题解决在形成阶段。
(2)抓制度、重承诺,规范运行轨道。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要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组织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坚持每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自评;坚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坚持定期分析情况,研究对策,解决问题;坚持承诺制度。要做到“两个经常”:经常教育分管科室的工作人员要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经常监督检查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
(3)抓源头,守底线,不断探索党风廉政建设新途径。标本兼治是抓好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源头,更是做好前置性工作的重要思想保证。
一是坚持制度创新。围绕办事处重点工作,强化监督考核,把廉政责任寓于工作、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建立和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深化了源头治理腐败工作,同时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二是坚持管理创新。管理工作的好坏实际上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面镜子,办事处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精细管理切入点,纳入通报、考核,形成上下联动,覆盖整个办事处的责任制体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管理创新由单一的独角戏向上下一齐联动的大合唱转变。三是坚持方式方法创新。办事处加大教育力度,选好题材,在增强实效上下工夫。采取现场说法、教育培训、谈话交心、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办事处干部职工进行反腐倡廉教育,从而使办事处干部职工能够注意平时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防患未然,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群体对高层建筑工程的设计效果以及建设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促进高层建筑实际功能的有效发挥,应当充分做好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工作,以保证建筑的整体性,进一步改善高层建筑整体设计效果。
1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的优点
一是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建筑整体结构抗裂性能,提高高层建筑整体质量。通过研究可知,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抗裂性得到明显改善,裂缝发生的几率明显降低,为高层建筑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能有效改善转换层结构的抗冲切能力,且便于施工操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难度。三是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能够促进混凝土板中内部压力均匀分布,便于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对不同体积的混凝土内部收缩拉力进行科学化控制,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发生几率,切实提高了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转换层抗震性能,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2.1设计原则
在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高层建筑功能需求,对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进行灵活布置,调整好上下剪切刚度,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对转换层结构设计质量进行科学化控制。在基础上应当依照建筑物高度方向设置转换层结构,将其分为三种布置形式,分别是分段布置、间隔布置以及在建筑物顶部设置。在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上述布置方式中加以合理选取,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最大程度上避免高层建筑物出现整体刚度不足而影响转换层结构稳定性的情况。在设计中应当遵循一定设计原则,确保转换层与加强层和设备层共同设置,从而全面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水平。
2.2设计方法
2.2.1设计计算。首先对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适宜将其设置在转换层的下面,同时可以采用等效交叉梁系方法计算实体厚板,一般情况下等效交叉梁单侧宽度小于板厚,一般为两个支承距离的一半。其次应对厚板的具体荷载进行计算,按照实际柱、墙,将支座的各项参数输入即可。再次由于三维单元计算方法精度较高,时间相对较短,所以采用此种方式对厚板的局部参数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其主要形式为直角合格,所以还需要绘制网格,绘制过程中,应保证网格的长、宽、高的量级相同,并对尺寸相近的单元进行模式划分。
2.2.2结构平面布置。转换层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板式转换层、梁式转换层、箱式转换层以及桁架式转换层等等,在结构平面布置过程中,应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转换层结构形式。在所有转换层结构中,板式结构层具有结构布置简单、灵活等,缺点在于板的自重较大、材料消耗大;梁式转换层有点在于施工简单、传力明显,缺点在于空间受力复杂、高度受到限制等;箱式转换层的优点在于刚度大、整体工作效果好,缺点在于施工较为复杂、施工成本较高;桁架式转换层弯矩、剪力相对较小,缺点在于施工复杂。因此通过对不同转换层结构形式的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板式转换层结构形式。
2.2.3结构竖向布置。对于结构竖向布置,关键在于控制好建筑的侧向刚度,应遵循下大上小的原则,并严格控制转换层上下等效侧向刚度比。在设计过程中,应对转换层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进行强化和弱化,为达到这一目的,其具体做法如下:对于转换层下部结构,如剪力墙、核心筒部分,应增加其厚度,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使其底部剪力墙不开洞;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底部柱的强度等级,与此同时剪力墙的强度也应有所提高。
3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要点
3.1转换层下部区域结构的刚度分布。在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过程中,下部区域结构的刚度分布是转换层结构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一旦设计刚度较大,会导致地震反应发生,结构竖向刚度急速膨胀,使得转换层上下受力不均衡,严重影响转换层结构稳定性与经济性。一旦刚度过小,在沉降差作用下会产生次应力,导致配筋增加。此种情况下,为切实提高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应当充分做好转换层下部区域结构的刚度分布,充分考虑竖向刚度变化情况,并全面衡量抗震设计相关内容,确保转换层主体结构剪切刚度满足高层建筑相关技术标准,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增加剪力墙等方式来保证刚度分布的均匀性。应当注意的是,在转换层下部区域结构刚度分布中,应当高度重视筒体安全设计等相关工作,切实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剪力墙的运用应当保证刚度均衡,最大程度上避免建筑物变形而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稳定性。3.2剪力墙作用于结构上下部分的刚度传输。在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中,为促进不同结构之间内力的有序传递,应当在结构上部对刚度分布进行科学化控制,通过减少剪力墙的方式缩短墙肢,从而促进刚度顺利传输。与此同时,应当适度增大下部刚度,在确定剪力墙数量后对其进行优化布置,保证对称分布,从而促进刚度传输的均匀性和有效性。3.3合理确定转换层结构的刚度值。在进行转换层结构设计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值就是转换层结构的刚度值。一旦出现刚度超标的现象,地震反应就会出现,竖向刚度会急剧增大,使得上下层不利于受力和均衡性,另外,材料的需要增加,经济上比较不合理。如果转换层的刚度较小,那么竖向构件之间会出现沉降差,在结构与构件之间形成次应力。此时,就要选择合适的次梁截面尺寸,保证其刚度达标。
总而言之,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合理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结构性能,从整体上提高高层建筑设计效果。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应当结合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开展综合分析,掌握好设计要点,对转换层相关参数进行合理计算,全面提高高层建筑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水平,推动高层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张晓妍 单位: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篇5
德育管理心理学认为,学校的班集体是学校组织中最基本的学生集体,是一个社会组织,同时是一个心理集体。集体心理是集体的主要特征,是集体形成的心理基础,在集体中人际影响也起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强对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分析集体心理和人际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集体心理包括集体需要、集体利益、集体观点、集体情感、集体舆论、集体传统等。因此团结和集体心理气氛是集体心理的综合特征。人际影响是研究人们相互影响的基本的心理方式。如社会干扰、模仿、暗示、感染、从众、服从等等。
如何运用集体心理及人际影响作用来管理班级呢?
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和认识:
(一)培养学生对班集体的想往和激情。
一个新组建的班集体是否能有朝气、有前景非常重要。班集体怎样才能换发朝气、来吸引这些活泼好动、精力旺盛的青少年呢,这需要班主任抓住每次集体活动,让每名学生都融入到活动中。适时适量地组织一些校外活动,效果会更佳。例如:野外郊游,学生离开自己的家庭、离开学校、离开自己熟悉的一切,这时他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依靠或求助于集体的力量,如果集体及时地给子每个人心理上的需求,学生们会亲身体验到一种不同于平时生活经历的新奇感。当然人们在心理上被给予是不够的,只有当不断地给予,不断地被给予时才能产生由内而外的快乐,而这快乐的源泉来自集体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对集体的亲近感及依恋。
(二)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形成正确、健康的集体压力。
人类自古而今都有着强烈地从众心理,集体对一个人的影响远比想象得深远。因此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良好的”班风”非常重要。班主任要重视班干部的挑选与培养,他们是进集体的核心,时时不能放松对这些心目中的”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放任不是信任,它不仅妨害班干部的健康成长还会分解集体的凝聚力。另外,班主任要经常与学生保持亲密关系,与学生们一起活动、交谈从中及时发现问题,防止虚荣心膨胀以及团伙义气等不良现象,还要采取必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有的需要全班讨论,有的需要个别谈话,有的需要家访,有的需要用行为去慢慢地影响,这是一门艺术也是对学生及家长的人格的尊重。更是班主任对学生爱的表达。这有助于学生在班集体中建立自信、自发进取。班集体形成立后班主任就应走向幕后。让学生们充分自制,让干部发挥模范作用,使学生们自觉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三)培养竞争与合作适应时展。
在信息社会“老实、谦虚、忍耐”已不再是时代的宠儿,时代需要的是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培养每名学生有竞争意识、有合作精神。班集体内部的竞争时时存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积极的舆论和压力下提倡公平竞争。另一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库克(cook)、约翰逊(D johnson)及其同事在1981年专门对班级中的竞争与合作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结果说明,从群体动力学角度出发,一个群体成员彼此合作,而与另一群体的成员竞争,可以增进群体间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因此提倡开展群体间的竞争。这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集体的成功进取,能激励个人的竞争意识。可见,集体的影响力要比教师的说教生动得多,见效很多。
(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友伴关系,是学生集体建设的重要任务。交往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交往动机更为强烈,他们害怕孤独、被排斥、有时会无原则地去迎合别人出现“老好入”、“哥们义气”导致友伴关系论为庸俗的人际关系。班主任应正确引导,让学生们重视个性因素,在相互交往中互让互谅,努力克服个性中的弱点。对有些交往有困难的,社会工作很少的学生不能忽视,给他们一些机会和职务为班集服务,促进他们走出自我,与同学、老师多接触,恢复自信。集体内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班集体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建设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主要由青年教师和一部分50岁以上的教师组成,而青年教师所占的比例很大。青年教师对于未来民办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就必须要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高质量,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一、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现状
首先,民办高校的教师结构当中,专职教师中的大多数是青年教师,在某些民办高校中所占比例高达70%以上。这些青年教师年龄多在35岁以下。而35岁至50岁之间的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学术专长的中年教师人数很少,在有些学校中甚至没有。这在许多民办高校中普遍存在。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关系到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乃至今后的发展。
其次,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最近几年招聘的全国各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少量的研究生。他们从学校进入学校,往往缺乏高校的教学和工作经验。同时,因为世俗偏见,民办高校通常被认为不稳定、无保障、待遇低,所以有些青年教师把在民办高校工作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一个跳板,不安心工作,一旦找到更加合适的工作或者有机会继续深造,就一走了之。这种思想上的不稳定往往会影响其他教师,并降低教学质量。
第三,民办高校属于自筹经费的社会力量办学,没有国家的财政拨款。为了节省开支,民办高校中的教师往往身兼数职,这无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民办高校的工资待遇远远低于公办高校,现在的青年教师又背负着来自社会和生活的巨大压力,为了多挣钱养家糊口,只能多上课。有的老师一周课时多达25个学时,下课后身心疲惫,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搞科研和写论文了。这些致使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较低。
第四,民办高校的年轻教师在继续教育和参加培训方面也有诸多困难。这些教师大部分本科学历,往往意识到自己的学历低,意识到在信息社会知识更新快速和竞争激烈,求职困难的今天,自己处于劣势,因此,有着强烈的在职读书,提高学历学位的愿望。但因学校的资金有限,往往不能负担在职读研、读博的费用,这就限制了青年教师自我提高的空间。
二、加强民办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每年我国有数十万青年毕业于各个民办高校,走上工作岗位,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这些毕业生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而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青年教师是民办高校教学一线的主力军,他们的教学水平、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高低,又直接反映到学生身上。所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教师素质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搞好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可以极大丰富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而且可以增强政治思想觉悟,提高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促使他们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扩充新的教育领域,借鉴新的教育方法,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使青年教师努力把所学到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和现代教育手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水平。
2.有利于民办高校的稳定、发展和进步。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更易于和学生沟通交流情感。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稳定学生思想,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有利于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形成别具特色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民办高校的跨越式发展。
3.加强青年教师培训是解决当前教师队伍突出矛盾的重要手段。现在,我国高等民办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国外比较,最大的差距是教师队伍水平上的差距。据调研,目前高校教师队伍中真正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大师”级人才比较少,能够活跃在国际科技前沿的拔尖创新人才不足,这在民办高校中更显突出。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升学位水平,加速培养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三、青年教师培养的途径
1.常抓不懈,搞好专职教师队伍的作风建设。首先,每一个教师都要明确,民办高校是国家整个高教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校任教就性质来讲与在公办高校没有什么差别,都是为社会培养现代化的建设人才,同样是光荣的,以此来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树立起严谨求实、爱岗敬业的良好师德风范。其次,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有其特殊性,作为民办高校的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心血,用特殊的思维、思路和方法,既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也要有一手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再次,专职教师与外聘教师相比,责任更重,要求更高,工作应该更主动些,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做好示范,为校风、学风建设多承担责任。最后,民办高校专职教师要虚心肯学,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外聘教师的优秀教学成果和丰富教学经验。
2.采取多种途径,改善青年教师的学历结构,加快提高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学校可以根据有关规定为青年教师的进修提供条件和帮助,鼓励他们报考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作为校方还要关心在读硕、博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成回校,要及时兑现有关待遇和奖励。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少数新办专业,急需培养专业教师的单位,在不影响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批选送青年教师进行单科进修;也可通过以访问学者的方式,同有关重点院校的专家、学者合作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总之,要拓宽渠道,加快对青年教师的进修培训,使他们能尽快成长,争取能按时或破格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学校也要注重专职教师的进修提高,逐步营造宽松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激励他们脱颖而出,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有利环境,使之成为学校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凸现办学特色、树立学校信誉的中坚力量。
3.建立跟踪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作为跟踪培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要选派身体健康,为人师表,乐于奉献,教学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正、副教授担当。每位指导教师可跟踪培养1-2名青年教师。期限一年,实行定时定人跟踪培养。指导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和把握教学各个环节,指导他们上好每一节课,提高他们的授课艺术和授课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师德师风;讨论教材,审查教案;做好听课记录,及时指出青年教师备课授课中的不足;指导青年教师从事科学研究。通过努力,使全校教师队伍有机组合,相辅相成,共同为搞好教学工作做贡献。
4.建立激励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引进人才。如果说加强培训是中心环节,那么建立健全动力机制,把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则是激发工作热情的保证,让青年教师素质在一个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得到提升。首先,倡导爱生乐教的风尚,树师德标兵,以身边人身边事鼓舞人激励人。其次,对教育教学工作突出的青年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年终考核时给予优先考虑。最后,对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参与省级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发放奖励津贴,学生参加省市级科技比赛获奖的,对辅导教师给予物质奖励,让优秀的青年教师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可否认,目前民办高校引进教师特别是引进高档次的教师,仍有一定的制约因素,不采取特事特办很难见效。实际上,有几所民办高校已经这样操作。浙江万里学院在引进教师中明确教师的年薪、住房、工作量、考核、奖励和科研经费配套等等,领导亲自主持和参与人才引进工作,一年就引进教师百余人,收到较好的效果。在引进方面,关键是要做到心要诚、责要明、惠要实。
5.组织各种教学竞赛活动,强化职能技能训练。学校分学期、分内容、分层次举行优质课竞赛、说课活动、教案设计、普通话竞赛、书法竞赛、多媒体课件比赛、教学教法考试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各种职业技能,尽快提升业务水平。古人云“功到自然成”。通过各种竞赛,每位青年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进行自我规划来确定奋斗目标,并依据职业生涯的发展持之以恒,扬长避短,从而付诸于实际行动,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如前所述,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民办高校发展的长远,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全新的课题,需要为之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坚持“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文化精神,始终保持知识、学术的独立性,逐步形成积极、宽松、自由的治学风气,这是民办高校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吕于刚在教师培训创新研讨会上的讲话.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新发展.
[2]龙君伟.校本人事开发与管理[M].广东高教育出版社,2002.
篇7
论文关键词:三种版本有机化学实验部分栏目设置的比较
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并审定通过的新版高中化学教材有3种,分别为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宋心琦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苏教版,王祖浩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鲁科版,王磊主编)。
新教材在教材研制上与旧教材最大的不同在于栏目的设置。栏目是为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设计的。三种版本有机化学实验部分在栏目的设置上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有利于广大教师正确认识三种新版化学教材栏目各自的特点、优势与不足,理顺栏目的实施与日常教学的关系,进一步理解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的革新、教学方法的优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标的教学尺度和高中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标准,对全面落实新课程确立的“三维目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教材很重视有机化学实验的改革,将实验作为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载体,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积极开发探究性实验,加强了有机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优势地位。
表1:人教版(必修和《有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内容统计
实验栏目
栏目意义
必修
栏目数
《有机化学基础》栏目数
栏目总数
实验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或边讲边实验,准确记录实验现象,仔细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水平。
9
14
23
科学探究
在此栏目设置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主要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来揭示化学科学的奥秘教育学论文,同时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3
8
11
实践活动
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高观点、大视野、多角度地认识化学科学的作用。
1
4
5
思考与交流
在学生已有的经验或者熟悉的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设置有关的学习情景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
篇8
在当代设计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同化倾向的背景下,出于对人类设计艺术文化价值的思考,要充分发扬“弘扬”与“超越”的理念,认真对待各民族的传统版式设计文化,依然需要关注和赏析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视错觉;趋势;版式设计
一.版式与版式设计的内涵
版式,简而言之就是版式的样式,最早的版式设计是和书籍一起应运而生的,是最具艺术感觉的一门课程。是一门融艺术性、思想性、技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基础课目,涉及报纸、书刊出版物、广告、包装设计、直邮广告、促销用品、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网页等所有平面设计领域。
版式设计是一种直觉性、理论性、创造性的综合设计活动,是艺术设计学科中的重要环节。 版式艺术设计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艺术设计,是指在限定的平面空间中,应用构成版面的各种视觉要素(文字、插图、线条、线框、装饰线面及色彩)进行艺术设计。
相对于平面设计是一门相对具有独立性的设计艺术,研究的是平面设计的视觉语言与艺术风格。
二.视错觉原理的产生与版式设计发展的融合
2.1?版式设计的发展与趋势研究
对于版式设计而言,有两个因素对其演变和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是绘制各种图形和文字的技术手段的发展:二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发展。人类早期文明发展阶段,由于各种书写材料得之不易,所以当时的画面需要尽可能地放满图形和文字,显得整个画面非常的饱满和浑厚。
2.2?视错觉原理产生的原因
2.2.1?生理原因
人类视觉产生的过程,需要大脑和眼睛的共同参与,视觉现象的产生的过程,需要大脑和眼睛的共同参与,视觉现象的产生从生理角度可以解释为由人眼对事物的感受,视觉神经的作用引起。视觉上的长短,高低,大小等错觉都是人类生理方面的一种功能和需要。有研究已经表明,错觉与人眼,大脑,是视神经的构造,视觉形成的生理过程等因素有关。
2.2.2?心理原因
当我们观察物体时,需要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同时运用,有时当实物还没有被我们看清楚时,大脑判断就已经出现,这种判断通常都是不正确的 ,这种错误的判断往往会把自己引入迷途,从而产生视错觉。心理上错觉的产生和我们生存的条件以及知觉经验等因素有关。实际上,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往往是一起发生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充分理解并且要辩证地处理各种错觉现象,最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视错觉原理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3.1?矛盾空间错觉的应用
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在1987年的《福田繁雄招贴展》中的招贴设计就是运用视错觉中矛盾空间的方法,这在海报设计中当数最成功的。福田繁雄善于将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在同一画面中,他利用单纯的线,面塑造了空间的穿插,使整个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征。(图3-1)是1990年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业130年庆的时候,福田繁雄为其设计的海报招贴,这也是视错觉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张,从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坐着的两个人的剪影在同一个平面里的同时存在,拆开来看,图中两个女孩的空间关系和坐法在我们看来都是合理的,然而画面上两个女孩同时坐着,一个是背面俯视的角度,一个是正面仰视的角度。
3.2?反转错觉的应用
图形本身就充满着多义性。(图3-2)仔细看右边女人的头,就会觉得像是左边女人的头,但是,仔细观察左边女人头,又回觉得像是右边女人的头,这样一个感官过程下来,大家都会觉得这对好朋友是不是双胞胎?但是仔细一看,两人长得又不一样。这便使观者脑海里两种或者很多种视觉图像交替着出现。这样就在不知不觉当中,观者目光就多停留了一点时间在这张海报上,同时,也让观者对其进行了互动和思考。
四.结论
目前,与版式相关的设计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人们的大脑与眼球。中华民族的设计理念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已经很多人在反对“全球化”,理由是全球化在损害地方经济的同时,也在侵蚀文化的多元化。民族化的版式设计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设计文化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充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这也是文化发展的规律。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版式设计也能与时俱进,进一步发挥好版式设计的作用,带动招贴、广告、包装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1
[2] 张福昌.视错觉在设计上的应用[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3
篇9
[关键词]学术期刊;高等教育;作用
[作者简介]韦朝晖,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东南亚纵横》杂志社编辑,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12006109-0205-05
学术期刊作为科研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载体,起着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信息传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是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和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主办单位主要是高等院校、社科院、社科联等,其读者主要为高等学校的教师、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等高级知识分子群体。高等院校既是学术期刊的主办者,又是学术期刊主要的作者源和读者源;而学术期刊也为展示高校的科研成果、培养高校科研人才、促进学术活动的开展和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学术期刊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密切,两者是互动关系。正确认识学术期刊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有助于学术期刊回归正确的发展道路,获得更好的繁荣。
一、学术期刊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1.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教学辅助作用
学术期刊是帮助高校教师和学生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完善教学活动,获得理想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相对于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教学任务的多重性,限于篇幅,教材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对它们作一一点示,这就使得教材不能不存在相当数量的隐含信息。这在客观上给教师和学生设置了相应的难点和重点。而这些难点和重点,并不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轻易克服和准确把握的。甚至有时候,即使教材编写者对教材的难点和重点作了相应的点示,也很难说他们在点示的过程中不会存在盲区。因此,高校师生借助于学术期刊能够对教材发幽阐微,获得对于教材相应的补充材料和额外的相关信息,进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许多高校的专业课都把本专业主要的学术期刊介绍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学术期刊往往扮演着参谋甚至是导师的角色。一份好的学术期刊一方面通过介绍众多先进、独特、新颖的学术思想、学术见解、科研方法启发教师和学生形成自己的意识,拓宽视野,并丰富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杂志的办刊思想,通过与作者和读者的交往,以及对作者文章的精雕细琢的修改,促进作者开拓思路,获得进步,并向学术界推介学术新人,使年轻学者得到学术界认同的机会。这些都不亚于一个导师所起的作用。
2.学术期刊是教师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科建设、展示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首先,学术期刊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育以及理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展示科研成果为主的平台。学术期刊一方面刊载师生的最新科研成果,以求得到社会认同,将其应用、推广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高校师生能从中借鉴、吸收他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中去,促进学科建设和科研活动的发展。许多教师通过这个平台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学者,众多这样的学者又使一些大学加入名校的行列。其次,由于学术期刊具有广泛性、系统性、周期性、针对性等特性,因此成为学术交流的最佳途径。学术期刊的发展不仅活跃了高校的学术气氛,而且在与其他学校的交往中,也起到了窗口和桥梁作用,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竞争,起到了共同发展、繁荣学术的作用。
3.学术期刊是培养师生学术科研能力,培养青年学术人才的园地
学术期刊是发现和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高校中的很多优秀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成长都离不开学术期刊的培养。学者之所以成为学者并得以著名,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观点为社会所承认。而编辑在社会与学者之间扮演的中介作用不能忽视,其中公认的名编辑和权威性学术刊物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在有一定水平的学术期刊发表有质量的学术论文,是评价一位科学工作者创造能力和成果水平的公认指标。通过学术论文在发表过程中的审阅、修改、校订、出版、信息反馈等环节,可提高作者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学术期刊对于培养科学人才具有特殊的功能。
4.学术期刊是良好学风的引领者
学术期刊对于高校师生的科研工作客观上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学术期刊通过发表高质量、高水准的论文,引导师生向本学科研究的深度发掘,提高学术水准;通过选用的稿件、开辟的专栏,刊发的“按语”、“编后”,引导师生对一定阶段内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课题和学科领域;通过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与衔接、稿件的选择与排序等,将学术研究向社会改革实际引导,使学术期刊成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培养师生服务社会的理念;学术期刊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空间,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风;编辑出版工作把住失范作品出口环节,坚持学术期刊对规范学术研究的引导,建立和完善学术规范,引导学者自律,倡导严肃认真、与人为善、以理服人、平心气和讨论的良好学风。学术期刊通过创造的劳动,引导作者和读者向学术期刊的导向靠拢。高校师生是学术期刊最重要的作者和读者,学术期刊对其的影响不言而喻。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办好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1世纪,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既定的战略方针。高等教育事业的加快发展为学术期刊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同时也对学术期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学术期刊要具有学术性
学术期刊是以刊登学术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及综合评述为主要内容的期刊,其特点是学术性强、理论水平高,富有应用价值,能够反映当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但目前一些学术期刊登载的学术论文在选题上原创性不足,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从论文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上看,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实用性较差;从论文被引用情况看,我国每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如SCI、ISTP和EI)收录的只占论文当年总数的4%。在收录低的诸多原因中,文献内容重复是主要原因,许多粗制滥造的学术论文,不能提供最新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已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方面的发展需要了,因此,学术期刊应该回归学术性,提高学术品位。
第一,学术期刊在内容上要确保学术品位。学术期刊要以社会主义科学的传播为己任,重视选题开发与策划,尽可能避免、减少和杜绝金钱稿、人情稿、关系稿,多刊发精品论文,确保学术期刊的学术
品位。精品论文的质量是以展示学科创新程度为衡量标准,要具有学术的前瞻性。应是国家重大课题、重大基金项目、前沿学科取得的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和论文,因为这些选题一般都是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是学科前沿研究的热点、焦点、难点,更重要的是反映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获得的新发现、新规律、新理论和新方法等创新成果。对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应优先发表。
第二要细化学术市场。也就是通过市场细分,寻找并确定目标市场,锁定目标读者,在刊物的内容与形式及整体风格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配置与调适,突出特性,以实现期刊的销售,求得生存发展。长期以来,许多期刊习惯于按职业、年龄、文化程度、性别及收入层次乃至地域等来确定目标读者与市场。一般说来,这种确定目标读者的方式方法是必要和有效的,特别是对一些专业性强、内容较专门化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一些知名期刊十分注重读者反馈情况与读者数据库的建立,通过调查、分析与掌握读者群的个好,对其阅读倾向予以分类,对刊物的目标读者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使刊物适应最大多数目标读者的需求。
第三要注重张扬思想,崇尚学术。期刊,尤其是学术期刊,不单纯是信息与知识的载体,更是思想的载体。优秀杂志的存在和运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产生新思想的源头。要营造有利于发现真理、繁荣学术的创新环境,提供大胆探索、自由思考的学术空间,鼓励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和研究方法的争鸣与切磋。学术期刊的编辑在工作中,除了做好编辑工作之外,还应积极参与各个学科的学术活动,加强与学者的交流,例如抓住重大及前沿问题,组织学术研讨会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这样的讨论突破学科壁垒,为不同学术视野的学者搭建交流的平台,会得到学界的支持和好评。
2.学术期刊要具有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大课题。而高等院校既是重要的创新主体,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许多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改变专业设置,原有的专业划分被打破,新的研究方法被广泛采用,如提倡多学科综合的、交叉的、多角度的量化对比,或用几个学科的知识交相引证以综合检验一个问题等方法,正在当今的很多课题研究中采用。特别是各地的对比研究,跨省市的区域经济、文化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这一发展趋势要求学术期刊树立创新观念,承担起促进科技创新的历史责任。
第一要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学术期刊根据编辑事业的发展现状,推动办刊理念和办刊机制的创新是必然趋势,必须把社会科学、哲学、文学与科技学术整合,把刊物做大做强。根据自己的专业办刊需求,创办特色栏目和名牌栏目,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塑造名牌期刊的学术个性和文化特征,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的学术一流名刊。目前,国家的各级期刊主管部门已逐步制定与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准备扶持一批重点学术期刊。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协分别设立了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中国科学院设立了“科学出版基金”,每年注入300万元,资助优秀科技书刊的出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设立了国家期刊奖、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奖等。学术期刊对此应高度重视,根据期刊目前情况,努力争取成为国内甚至国际的品牌期刊。在树立品牌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文献检索系统的作用,积极争取被重要文献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以及国外的SCI、EI等。
第二要不断创新内容。定期出版的学术期刊主要是靠栏目研究的课题和文章的内容吸引人,而栏目课题与内容又要随着时代和知识的更新进步而不断变化,才能创造层出不穷的新意。学术期刊必须把栏目定在学术水平高、新颖独创、探索研究的位置上,改变学术期刊栏目原来那种“全、散、小、弱”的局面,以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形势发展确立政治类、教育类、经济类、管理类、学术动态类、文化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主题,利用不同领域的优质文化资源去创学术期刊的名栏。学术期刊可以根据已有的栏目质量定位去设置名栏,要把栏目精作细研,争取做到新颖独到、别具一格,充分体现栏目的高度学术传播价值。
第三要版式创新。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信息的载体,面对读者日益复杂化的阅读情趣与不断变革创新的时代,特别是青年人为主的高校师生,要想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作用和影响力,还应在版式设计上推陈出新。期刊的版式应有学术味、书卷气,应在与自身文化氛围相协调、相和谐中开拓创新;期刊目次页的设计编排上应更贴近时代,通过标注不同栏目或者把每一栏目中的重要篇目用醒目的字体排出等方法,加强目次页的“导读”意识;期刊内文版式的设计也要求新、求变、求美,充分反映出期刊编辑的匠心独运和开拓创新的风格特色。学术期刊编排上要与国际接轨,编辑项目(版式、学报内文、附录、总目次和索引等)和编辑规范(编辑、排版)要符合学术规范和编排的标准化,以便于建立国际信息网络,扩大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第四要创新学术期刊办刊制度。一是鼓励本校、本院学者把论文投到外面刊物去,既可缓解本校、本院学术期刊的发稿压力,从而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品味,打造自己的品牌;又可给本校、本院学者以学术压力,必须拿出货真价实的论文,从而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逐步打破学术期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对学术媒体的参与。现在不少学术期刊的办公经费都很紧张,不得不承担起创收的任务,实行收版面费、开增刊的方式。在国家政府和所属单位投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提倡社会资本的注入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第五要培养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编辑队伍。学术期刊编辑要在观念上创新。编辑不仅仅是文字匠,是伏案者,更应是社会活动家,编辑劳动价值及其创造性也体现在期刊学术品位和品牌上。要有勇敢的创新精神,敢于发表有理论锋芒和学术棱角的文章,要有开放的思想和视野,要善于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先进性的信息、动态和科学技术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能,来提高和完善刊物的知名度、品牌度、闪光度、创新度。学术期刊编辑还要在知识结构上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编辑有其特有的智能结构、知识体系、工作标准和操作技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产生出一些新的分支,同时对道德意识、行为规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术期刊编辑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专门的修养,必须对相关的学术前沿发展趋势有广泛的了解和深邃的学术眼光,否则难以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实现选题创新。学术期刊编辑在完成学报工作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研究,不仅对编辑学有所研究,还应努力成为一门或
几门学科的学有所成者。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计算机网络都在迅猛发展,科技成果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为此,期刊编辑要熟练掌握使用电脑,实现编、校、排各方面工作的现代化。
3.学术期刊要具有特色
当前高校已经实现了并轨,专业设置有了一定的自,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改革步伐。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展开深入调研,挖掘出刊物潜在的个性,形成独有的特色,并通过不同特色的学术期刊来促进高校改革。要办好一份独具特色的学术期刊,首先在定位上要突出特色,办刊方向、宗旨及服务对象的确立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找到自身的优势和特定的读者群,形成鲜明的特色。其次,在选题内容上要独具特色。学报类的学术期刊可以挖掘学校的专业特长,要紧跟学术前沿,关注学术动态,注意在新的学科领域和学科的边缘交叉地带寻找新的选题,形成刊物的特色。如《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以学院的优势学科为依托,把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定位为刊物的特色。地方社科期刊则可以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刊登本地人文历史研究、本地现实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的科研成果和此类学术信息为重点,形成地域特色。这样做,不仅使刊物办出了特色,同时也真正地为本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实在的贡献。如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主办的《东南亚纵横》就是根据广西与越南接壤,与东南亚相联接的地域特色而创办的,多年来一直坚持办刊宗旨和特色,对广西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要形成语言和版式设计特色。学术期刊应改变往日语言晦涩难懂、结构呆板、生硬的面貌,代之以优美、清新的语言和流畅、清晰的结构,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使阅读变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享受。应大胆改变学术千孔一面的视觉效果,在封面的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目次设计、标题及正文字体字号的匹配和印刷质量上突出自身的特色,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这一点,对于吸引以青年师生为主的高校群体影响力较大。
篇10
1.掌握Word文档的创建、并按指定路径、指定文件名保存文件。
2.掌握文档中文字的快速输入并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字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等格式。
3.掌握文档中段落的分栏、首字下沉、底纹、边框、页眉页脚等的设置方法。
4.掌握文档中插入艺术字、剪贴画、图片及公式的方法、并设置其版式及图片文字说明。 5.掌握规则、非规则表格的设计。
5.掌握使用Word软件对论文、科技文章进行排版。
6.掌握文档中页面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行间距、字间距的设置。 8.掌握分页、分节要点,按不同章节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页眉、页脚。
7.掌握正文及三级标题的设置,并自动生成目录(或有修改后同步该目录)。 10.掌握论文封面的设计。
二、实验内容
1.单文档图文混排。
2.长文档排版。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实体。后者是各种程序和文件,用于指挥全系统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