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作品范文
时间:2023-03-21 22:0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朱自清的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背影》 感人 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独立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篇2
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价值,不仅是它记载了一定时代的人生,而且也在于它独特的艺术。
一、也许是因为朱自清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存贮着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工,要算他了。”这是郁达夫对朱自清散文中诗意的赞赏。
朱自清一生是平凡的,但他又是一首可歌可泣的诗。在他的散文中也因为他本身是一位诗人而带有诗人型。在他散文天地里,有着诗人的疯狂,联想和想象犹如千姿百态的群鸟,在不以表面的物质世界为限的空间里翱翔。朱自清总是积极的自觉的,有目的的按照美的旋律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组合,不断涌现出他的奇思妙想,充分体现其主体生命色彩的诗意。追求诗意,这是朱自清散文中的一大特点。
丰富奇特的想象,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一。黑格乐认为,对艺术家而言,“如果谈其本领,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朱自清的散文同诗一样充满了想象,就充满了奇妙的魅力。他在散文中善于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向一个全心渴求的意境。在《荷塘月色》中,作者首先写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紧跟其后写荷花时,用了这样的诗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的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是荷花,但在朱先生的想象中,是魔术家的手指,在我们面前轻轻一点,就出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迷人世界。写清香,作者将其想象为远处高楼上的歌声;写叶子并肩挨着,想象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写月光照在叶子和花上,薄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时,作者想到的是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罩着纱的梦。这样的想象,真叫人感慨万千,这样的想象,真是奇特之至。
想象力是人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它成为审美反映的枢纽。“我意在表现自我”是朱自清提出的一条美学原则,从艺术哲学意义上看,这就包括抒情散文在内的一切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艺术规范,是美文区别于一般散文的一个规定。藉厚流畅的情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点之二。他的散文,语言极为凝练,很讲究单调的和谐和押韵。富有音乐感,并随着情感的起伏波动,从而自然而然形成了节奏感。如在《春》中,“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节奏的起伏,情感的回荡,不能不叫人心灵为之震颤。散文语言在声调和节奏方面的要求是和谐而富有韵律的,虽然散文不讲究音韵和对偶,但是所有好的散文作品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的。朱先生的《荷塘月色》和《春》,其文句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和韵,使人时时感到一种自然的韵律所在,感情美,文字美,声调和节奏也是极其优美的。正好一位作家说过:“不但诗讲究节奏,散文也该讲究这些,讲音调的和谐。”
多样的艺术手法,也是朱自清散文中诗的特征之一。散文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最少受到拘束,它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也可以几种手法融合在一起。总之,就是出于再现现实,表达情感的需要,作者完全可以自由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采用他所以为恰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中国作家大都以自然景物之感受,一般不脱离现实,不甚对自然景物作拟人化之描写。然而朱先生却在自己散文中超越现实充分运用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在《荷塘月色》《春》中就表现出来,表明他有别于中国的一般散文家。
二、作者的情意就在文中艺术境界中表达出来,这种境界能引发作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感染。如《背影》一文,为何打动了那么多读者的心?就在于作者描写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构造意境是朱自清散文的第二大特点。
善于营造空间结构的意象。如在《背影》中,他将潜在心底真挚而深厚的父子之情,凝聚在一个普通又极其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从而得到了普天下相似境遇的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体会这样的空间意境:“在火车站,一个父亲在月台下到月台上,再走过去,爬上那边的月台”。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空间里展示了一个伟大的真情――“父爱”。这就是包涵在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和通过作品向人们揭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这也是耸散文意境空间上的体现。
篇3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343-01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在“五四”中,他以长诗《毁灭》奠定了他的新诗人的地位,以小说《笑的历史》显示了他文学创作的才华。接着,他又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艺术性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标准与尺度)等。经过艰苦的艺术磨炼,朱自清终于成为一位有杰出建树、有独特风格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创作,对于创建白话散文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1 真挚深厚的感情流露
抒情的生命在于真实,作者抒发的感情愈真实,就愈能见其真挚的美。只强调抒情的技巧则失其真,也必然失其美。朱自清偏重借叙事抒情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缠绵,真切,一方面是注意到选材的详略、笔墨的浓淡、布局的虚实,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一方面,是因为“有时磅礴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叠叠、曲折顿挫之致。”归根结蒂,朱自清的“抒情小品”,在“五四”以后有别于周作人的冲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另有种真挚清幽的神态”,这与他在抒情与叙事的结合中追求“真挚”的“声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情景交融的意境刻画
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偏重于借景抒情的作品占较大的比重。在这些作品中,他善于用重彩工笔描绘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他重视以形传神,尤重形似,主张“以形为本”,“不求形似就无所谓逼真”,孜孜以求的是一种绘画的美。他的写景作品确实也做到了“融情入景”。秦淮歌月,荷塘月色,梅雨瀑布(《绿》),悠悠春风,潇潇春雨,青青春草,艳艳春花(《春》)——经过作者感情的融注,都带上了“个人”的色彩,现出一种绘画美,使感情的抒发也愈具真切、细致。
3 精巧紧缜密的艺术结构
散文的艺术魅力,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缜密而严谨,新奇而精巧,营构合理。“设眼有致”。
散文具有“文眼”,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唯有“眼”题旨才会有隐显意境,才会有虚实,剪裁才会有详略,结构才会有疏密。
朱自清的散文是十分注重“眼”的安设的,并且充分地使之成为构思的“焦点”,也成为将作品的思想与艺术辩证统一起来的“凝光点”。
4 灵活多变的技巧运用
朱自清的散文技巧老练,灵活多样。他既注意“形与神、虚与实、张与弛、动与静、详与略”等艺术手法的巧妙结合,又注意“对照、排比、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上,更注重“白描”手法的应用。
擅用白描手法,是朱自清散文创作,尤其是他后期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写父亲、写亡妇、写叶圣陶、写韦杰三等,都是平平实实地述其行状,描其神韵,表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最典范的便是《背影》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段文字,作者抓住几个细节,将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艰难动作真切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写得平静自然,没有任何修饰,平平道来,简洁勾勒,但情景细致,情感含蓄,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这种白描手法,在《给亡妇》、《儿女》、《我所见的叶圣陶》、《执政府大屠杀记》、《扬州的夏日》、《伦敦杂记》等篇章中均运用得非常出色,形成了简炼、流畅、朴素、平实的语言特色。
通感手法是朱自清在他的散文中大量运用的另外一种手法,而且是现代散文作家中运用得最好的。例如《荷塘月色》有这么两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前句写荷花的“清香”,本来是诉诸嗅觉的,他却用“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这种听觉来形容,让人感觉到香气的悠远、飘缈,若有若无,形象生动;后句写“光”和“影”的和谐,却用“梵婀玲上的名曲”来比喻,将视觉通感为听觉。在《绿》一文中,作者形容梅雨潭的水:“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里则是视觉与触觉的通感,用“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形象地描绘了潭水的柔滑、细腻。
结束语: 在“五四”以后的散文作家中,有“名士风”,有“绅士风”,有“隐士风”,而朱自清却能够独树一帜,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建立了“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必须指出,朱自清的这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正是“五四”以后我国白话散文崭新的民族风格。朱自清认为,“中国文学向来大抵以散文学为正宗”,现代散文的发展,“正是顺势”。他的许多文章在“民众文学”、文学的“通俗化”、“雅俗共赏”、语言的“谈话风”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大多围绕着关于散文的民族形式的问题。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朱自清还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努力通过文学的民族形式来体现散文的民族风格。如在艺术构思方面讲究“眼”的安设;在抒情方面善于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追求真挚美、绘画美和“理趣”美;在结构方面注重贯穿线索,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法则,把“明断”与“暗续”统一起来;在语言方法对口语进行大胆的艺术锤炼,追求朴实平易、雅俗共赏的作风。他在我国古代散文的基础上,继承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并进行自己的创造,建树了他散文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参考文献
[1] 王昱. 《〈从荷塘月色〉看朱自清散文之美》.辽宁行政学报.
篇4
第一个问题是解决作品的写作背景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或合作探究即能解决。第二个问题“写了什么”是解决作品内容的问题,即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需要关注的是,“写什么”不仅仅是挖掘作品内涵,更是唤起学生对文本的深刻认识,调动学生体悟生活的情感。通过追慕作品灵魂来拷问自我的灵魂,从而观照自我,提升人生境界,使自己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作品的形式问题,它涉及作家的写作风格、表达技巧、驾驭文字的能力和表现手法等问题。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有些阅读教学只关注作品的内容,很少研究作者是怎么组织表达的,是“怎么写”的。忽视了这一点,只在“写什么”上兜圈子,就没有体现阅读课教学“发展学生阅读技能,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这一要求。阅读固然要理解文本内容,但理解内容并不是主要目标,阅读的价值在于理解文本语言及其表达形式。张志公主张阅读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
第四个问题是在解决了第三个问题的前提下完成的,即作者为什么要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也许就是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屠格涅夫曾说:“对于艺术来说,‘怎么写’的问题,要比‘写什么’的问题更重要。”法国作家萨特也曾说,作家之所以成为作家,“不是因为选择说出某些事情,而是因为选择用某种方式说出这些事情”。
比如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则新闻的挖掘就不能只停留在“写什么”,而应更关注“怎么写”。描写“二战”的艺术作品如恒河沙数,影视作品如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波兰斯基的《钢琴家》,文学作品如肖洛霍夫的《—个人的遭遇》、凯吉埃伊的《人类的浩劫》,等等。这些作品凝聚生死抉择,拷问肉体灵魂,表达了战争的丑恶以及人性被摧残等情感,读来动人心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亦如此,它以冷峻的视角,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唤醒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思考生命的价值,完成人性的自省。
例如“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应是“参观者”注视着墙上的“成排的人”,作者把主动与被动做了视点倒置。为什么采用这种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还原了真实情境,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成排的人”或许在问“参观者”:“我们做错什么了吗?生命难道不是平等的吗?人类为什么如此残酷……”他们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寝食难安。
再如“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面对死亡却“温和地微笑”,那是对杀戮者的控诉啊!“她在想什么呢?”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更是质疑所有活着的人:要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人类常常自以为是,自以为高人一等,不仅妄图征服自然,且对自己的同类大肆屠戮,人类不该深刻反省吗?
阅读教学实际就是通过语言训练指导学生用恰当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说:“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没有好的语言,即使思想再深邃也无法显现,反之亦然。汪曾祺曾强调:“语言不只是载体,是本体。”“思想和语言之间并没有中介,世界上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也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训练语言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的过程;思维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语言的表现力也会随之得到提升。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对语言的喜爱和语言美感,这在我们学校被视为文学教学中获得成功的决定性条件。”如《荷塘月色》第三、四段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还涉及动词的锤炼等。在对这些语言形式鉴赏之后,还应该研讨:作者为什么选取“香草美人”这类女性的、阴柔的意象,这样写是否流于肤浅?
崇尚女性之美是人之常情,朱自清是旧文人出身,以女性形象喻美好事物,正体现了朱自清的诗人气质和坦荡胸怀。再者,朱自清深受传统文化熏染,试图以清丽意象摆脱孤独寂寞,合乎情理。南京大学学者倪婷婷认为:“‘五四’文人意识深层的恋旧,同时也折射到审美趣味的选择之中。……朱自清将能给人带来愉悦感受、带来心灵安慰的一切美的事物都蕴涵于女性之美中,将女性之美推至于理想化的极端。朱自清精神世界的一角积淀着自屈原以降千百年文人士子始终解不开的‘美女’情结。这种审美心理上无意识的偏执,正是‘五四’作家审美思维态势的正常表露,有其深刻的文化内蕴作为前提和基础。”“香草美人”自屈原开始便成为文人墨客笔下钟爱的对象。在朱自清看来,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无不是自己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品格的象征。
又如朱自清在文章中说:“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是接下来,却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中和《西洲曲》中男女欢聚的热闹场面。这不是太矛盾了吗?
《西洲曲》是首爱情诗,“莲子”实为“怜子”的谐音,如果把这首诗还原为生活,那它就成了一幅生气盎然的少女采莲图:风和日丽,荷叶盈盈,荷花灼灼,少女们在采莲,如此不由得勾起她们对心上人的如水般的思念。这是多么自由、快乐的生活。这与现实中自己的不自由、不快乐构成对比,更衬托出作者内心的“颇不宁静”。
北京大学钱理群先生认为:“尽管他们现在不无被动地选择‘冷静’、‘独处’的学者生涯,但他们仍不能摆脱处于时代中心的‘热闹’的‘群居’生活的蛊惑。他们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宁静’的另一个侧面;在《荷塘月色》里就外化为‘荷塘月色’与‘江南采莲图’两幅画图,在‘冷’与‘热’、‘静’与‘动’的强烈对比、相互颠覆中,写尽了这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内心矛盾与冲突。这是一批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这里所显示的有节制的含蓄的美,不仅与朱自清式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中庸主义’的世界观、人生哲学、思维与情感方式相适应,而且也与‘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风格有着内在的和谐。”(《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
篇5
一、语言的情韵美
朱自清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家庭、沉稳执著的学者。他的散文选材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景物等现实题材方面。在这些平常而平凡的题材上,朱自清以一种清淡朴实的文字来表现他的至情至爱的内心情绪和内在情感。
二、语言的绘画美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精美,除了其语言情韵优美外,还具有形象性、绘画创造力,显示出立体的诗、立体的美感,追求一种诗情画意,成为有形的画、无形的诗,形成诗美和画美。在《荷塘月色》中,先写月色下的荷塘,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写荷塘以月色为背景,使荷塘拥有了朦胧的情韵;写月色以荷塘为底衬,使月色流泻着和谐的旋律。这样,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和谐、美妙而迷人。
三、语言的音乐美
朱自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丰富多变的句法结构来营造一种音乐的节奏旋律。
1.排比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2.比拟
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3.比喻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撷着,像拖着的裙幅;她松松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
4.设问与反问
篇6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每每读到这儿,我们不得不感慨,朱自清先生想像的笔触竟将春描摹得如此真切具体,生机勃发,美丽动人。
想象往往才能产生美。有了想象,作者的思想、情感就能腾飞,就能点染、创造出具体、鲜明、富于美感的动人心魄的新境地。《春》的结尾就这样新奇、巧妙地将想象的“经”同现实的“纬”交织在一起,将有形、有限的物象同自己无形、无限的情思交融在一起,勾画出朱自清先生笔下春的“新”、“美”、“力”。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崭新的境地!正如叶圣陶、朱自清、唐弢三人在《关于散文创作——答编者问》中所说的:“一个意境的产生,是由作者的经验,配上当前的题材,也就是想象和事实两者揉合而成的新的境地。”
结尾的这一想象,不但构成描写春天的崭新意境,而且使《春》的意境向深处开掘:从形象上说,在前文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更深一层地写出了春的内在蕴涵;从感情上说,在前文盼春、绘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赞春,抒发了朱自清先生对春的深情挚爱和热情赞美。雨果说过:“想象就是深度。”便是说想象能深化作品意境。
结尾的想象还使《春》产生言虽尽而气不绝、韵不断、味无穷的魅力。气,就是品质、气质,结尾的想象为笔下的春幻化出一首气质歌。韵,就是情绪、情韵,结尾的想象从三个角度赞美春,全文的情感升到最强音,“卒章显其志”。味,就是意味、趣味。结尾的想象超越时空、民族,读者可以依据各自的生活、文化,在再创造中去领略、补充、扩大《春》的情味,在神思飞越中品出旨趣,寻得向上、向美、向前的力量。这样的魅力同样源自想象。
当我们再去反复诵读《春》的结尾,可以发现,散文佳作的想象,应当准、新、深。
所谓准,就是准确,就是作者要准确地选择、把握客观事物的某一点、某些方面,并由此触发已知的生活经验,进而创造出新形象。《春》结尾的想像紧承前一部分“春早人勤”的描写,接在“‘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句之后,从情理上讲,朱自清先生准确把握了春的内韵特点;从文理上讲,这也是文学创作中形象思维的正常推移,文脉也通。当然,春回大地,朱自清先生为何写得如此形象动人?那是先生心头奔腾着对美好春光的无限激情!想象的艺术光芒必须由作者的激情来点燃!烛照着作者心灵光辉的想象才是创新!
所谓新,就是创新,就是作者要独到地捕捉他人司空见惯但尚未发现的本质之处、发人深省之处。何处无春?何处无绘春之人?唯有朱自清先生以其独特的眼光和审美情趣,用“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一与众不同的想象别出心裁地呈现出春的簇新、靓丽、蓬勃,一下子将你引入美妙的境地,使你不得不爱春天,不得不爱一切一切的美好!三个比喻逐步“成长”,这似乎还暗示着:一切美好都是生生不息的!这是不是一种美学情思?那是一定的!
篇7
关键词:《荷塘月色》;意境美;立意新;画面美;色彩美
一、朦胧的意境美
长期以来,现代散文家一直执著追求散文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说在一个具体的情感环境中,作者所营造出来的一种带有美的氛围,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画面,读者能置身其中,感受环境带给自己的享受,从而产生一种意境。
中国的诗作从古至今都是“温柔敦厚”,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更是将这一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大多数抒情作品都把情绪抒发得很平淡,不会有太强烈的展现。一般他的作品所拥有的情感色彩是平淡的忧愁,就算是喜悦,也会掺杂丝丝苦闷。“哀而不怨,怨而不怒”就是属于朱自清先生的风格。《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里“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月光以及荷叶都描绘出了一种朦胧美,月光穿过淡淡的云照射在荷叶上,透过那层薄雾看泛着月光的荷叶,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感觉便飘忽而至,就好像在梦中一般。月色的美好,让人心旷神怡,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将清新的景色和真挚的感情融合在一起,让景色显得更美好,让情感抒发得更深刻。他的描写清新而不失优雅,让读者轻而易举地感受到画面中的诗情画意。以宁静的月光作为背景,反衬出此刻自己心情的烦躁和不宁静。
二、独特的立意新
《荷塘月色》的立意很新颖,属于矛盾中的美。朱自清先生在提笔创作这篇文章之前的心情是很烦躁的,这一点文章第一句就可以看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矛盾美就开始呈现了。因为内心很烦躁所以作者想要出门去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情,于是作者的眼里就有了这样一种景象,“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想要整理自己苦闷的心境,于是欣赏迷人的荷塘月色,给自己放个小假,让自己有时间转换心情。其实全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抒发自己此时郁闷的心情和见到荷塘月色后那种得到舒缓的喜悦之情。在朱自清先生看来可能一个人这样独处,得以独自观赏满园的荷塘月色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拥有自由。但看着那么多荷花又觉得一个人其实很孤独,“但热闹的是它们,我什么也没有。”他很向往的美好又让他觉得很苦闷,实际上就是很矛盾的。但可贵的就是作者可以将这一切描绘得很自然、很和谐,不会让读者感觉有一种违和感,充分体现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上的造诣。
三、传神的色彩美
《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是背叛革命,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时候,作为一位爱国青年,朱自清先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打击,心里极度悲凉并且苦闷忧愁。文章中描绘得景物大多是这样的,“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雾”“淡淡的月光”“阴阴的”“斑驳的树影”等一系列的景色,包括本应该是翠绿的树的颜色也黯淡了。这些景的颜色都是灰暗的,就像当时作者沉重灰暗的心情和当时缺乏色彩的中国社会一样,都传神地诉出了作者那一腔淡淡的忧愁。
四、和谐的画面美
《荷塘月色》中的意象选择追求完美,能够展现画面的对称美、和谐美。这是这篇散文的一大亮点,也是文章成功因素中功不可没的一个。首先,整个画面由多个意象组成,其中包括作者自身,他身上散发出的是“颇不宁静的心情”。其次,穿透云朵直泻而下的月光,被月色笼罩的荷塘。月光和荷塘流露出于作者心境形成鲜明对比的宁静之美。这样由上至下各个空间都被涉及的几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顿时产生一种美感。作者还采用并置的表现方法来组建画面。简单来讲就是几个具有共同特征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共同表达一种思想。比如“满月”和“眠歌”就被作者描绘在一起,更确切地展现作者此刻心情的烦乱和一股淡淡的忧愁,拼凑的画面就是将这种感觉更准确地传达出来。另外“蓊蓊郁郁的树”和“杨柳淡淡的月光”构成的画面就是另外一种意境了。这部分画面阐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是自己忧伤的心情在观赏了荷塘月色后得到舒缓,自身感到了一种放松和自由,让自己可以从那种苦闷的境遇中暂时走出来放松一下的喜悦。各个部分的画面汇聚在一起,形成一幅具有多种思想的整体画面,杂而不乱,整齐有序,和谐之美跃然纸上。同时,朱自清先生是从多个角度来描写荷塘月色的。包括视觉、听觉,虚实结合恰到好处,动静结合不显生硬,文章在这种颇具表现力的描写下不仅产生了画面,更产生了音乐,是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在我们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时要注意,要想准确地找出中心,
篇8
一、板块式导读
教师从课文延伸到以一个作家的作品作为一个板块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阅读,逐步走近这位作家,了解这位作家的主要作品及写作风格。
如教了朱自清的《春》后,教师可推荐朱自清的经典名着《荷塘月色》《绿》等。学生通过课后阅读,感受朱自清的文风,并作好读书笔记。之后,师生课堂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朱自清作品,喜欢的理由;背诵喜欢的语段。以“我欣赏的朱自清作品”为主题,完成读书笔记。
板块式阅读还可以有“主题式板块阅读”,即指导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阅读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家的作品,如不同作家表达“亲情”主题的作品,了解同一主题不同的表达方式,也可比较不同作家不同的写作方法;“流派式板块阅读”,即把同一文学流派的作家作品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了解这一流派作家的作品特色,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不管采用哪种板块分类,都要遵循一个原则:板块分类标准要集中,作家作品要重点突出。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阅读广度。
二、串珠式导读
例如《水浒传》一书,人物繁多,但是作者采用“一线串珠”式的结构,先分后合,教师可针对本书特色进行如下指导:①结合教材中《智取生辰纲》一课,把《水浒传》里涉及杨志的有关章节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阅读,深入了解杨志这个人物。②学完课文以后,学生对吴用这个人物非常感兴趣,指导学生寻找《水浒传》中相关的回目、章节,进行阅读。③采用这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比较熟悉的宋江、武松、林冲等人的故事,了解故事大略。④在此基础上学生采用这个方法读完全书。
教师由课文中杨志这个人物,串联起《水浒传》中与这个人物相关情节,由吴用串联起原着中的相关情节,进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这部名着。采用这种方式导读,让学生渐入佳境,不断亲近名着,最终提高阅读品位。
三、综合性导读
新课程教材“综合性学习”的安排,为名着导读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例如八年级下册的《古诗苑漫步》可以开展对相关名着的阅读和研究。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可以这样进行:①确定活动主题:古代诗人的“月亮情结”。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余时间查找古诗词中涉及的有关月亮的诗歌,并简要分类,作好记录。③两周后,开展课堂交流,各小组展示成果。④师生共同赏析诗歌,探究“月亮情结”背后折射的中国诗人的各种心态。⑤师生背诗、唱诗,积累搜集的诗歌。⑥各小组出小报,展示学习成果。
这里,教师围绕一个主题,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名着阅读。从阅读内容来说,综合了古月的诗词名作。在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点评、读书笔记展览、出小报、诗歌朗诵会等方式,对有关作品的艺术特色、语言特点等多方面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激发了学生自主读书的积极性,也加强了阅读的深度。
四、推荐性导读
教师定期为学生推荐书目,借名家名言推介名着,用名着中精彩片段让学生获取感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名着,然后进行交流、评价。这种方式的导读,教师一定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的导读方式远不止以上几种,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注意:
1、教师自己先要广泛涉猎、深入研读名着,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影响学生,使学生乐意亲近名着,指导学生阅读名着。
2、要把名着阅读列入教学计划,有序列地指导学生阅读。每周起码安排一至两节阅读课,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而且长期坚持下去。久之,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一种内在需求。
3、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名着,教师都要注意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化阅读,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篇9
小学的时候,我就读过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匆匆》、《春》等作品都是我喜欢的。尤其是《荷塘月色》一文更令我爱不释手,我几乎背下了文章的每个段落。暑假,当我走进清华大学,再次捧读先生的这篇抒情散文时,竟感到自己离朱自清老先生那么近,心里也颇不平静。
那天,我依旧和妈妈来到清华园,坐在池塘边我拿出朱自清的散文集,轻声地为妈妈朗读《荷塘月色》。“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作者一边独处,一边欣赏美丽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一阵微风吹过,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妩媚动人。我仿佛又听到了作者的声音“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用光与荷花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我不仅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而且还置身其中,我陶醉了……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篇文章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生活的厌恶和憎恨。他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被“”所屈服,与“”作斗争,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使人暂时忘记忧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拉进了我和作者的距离。希望以后我再与荷塘相见时,已能真正读懂作者不宁静的内心了。
篇10
从前一直认为鲁迅的文章尖锐有力,但让人捉摸不透,心里却有一丝丝感触,现如今赏过了朱自清的作品,才发现,各种诗人有不同的诗风,是哲学家发现了一个真理,而长期守护着它。
而看朱自清的作品,像在民间珍藏着珍宝,最朴素却不失华丽,那是用心来写的,笔触单调,写的洋洋洒洒挥毫千里。写出了诗韵,写出了诗魂,诗的灵魂,牢牢地嵌在笔杆里,令我在今天也能读到诗一般的作品,兴奋不已。
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一个道理。
我看见【背影】里的父亲站在车站门口,领了东西,当火车缓缓开动的瞬间,冲作者回眸一笑,笑里饱含着太多太多对生活的无奈与对儿子的期望,高大的身影,无私的爱,映在我的脑里,就像刻在石碑上的字幕,是岿然不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