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句子范文
时间:2023-04-03 14:5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景物描写的句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在深邃微白的天空中,还散布着几颗星星,地上漆黑,天上全白,野草在微微颤动,四处都笼罩在神秘的薄明中。
2、晚上没有月,星是极稠密的。十一点后人都睡了,四周真寂静啊,恐怕是个绣花针儿落在地上也可以听得出声音。
3、一江秋水,依旧是澄蓝澈底。两岸的秋山,依旧在袅娜迎人。苍江几曲,就有九簇苇丛,几弯村落,在那里点缀。你坐在轮船舱里,只须抬一抬头,劈面就有江岸乌桕树的红叶和去天不远的青山向你招呼。
4、我此刻真不能睡了,我披衣下床来到窗前呆呆的对天空望着。历乱的星光,沉寂的夜景,假如加上个如眉的新月,不和去年我们游中央公园那夜的景色一般吗?
5、灰白色的雾从乱石纵横的山谷里冉冉的向上升腾起来,而压在山巅上的乌云,却越来越低沉了。一会儿,山峰隐没了,路也看不清了,四周一片昏黑。
6、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西边天际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
7、早晨,群山弥漫着蒸腾着白雾,青灰色的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随山势迤逦而下,潜入茫茫雾海里。黑黝黝的果园,在雾海里若隐若现,像起伏在波浪中的海岛。
8、那些稠密的白杨树叶子,像是一条流水,日日夜夜沙沙沙,沙沙沙,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平静又响亮的流着。
9、山,隐隐约约,像云,又像海上的岛屿,仿佛为了召唤夜航的船只,不时地闪亮起一点两点嫣红的火光。
10、淡蓝色的晓雾,从草丛和茶树墩下升起来了。枸椽花的清香、梅和枳的清香,混合在晨雾当中,整个山坞都是又温暖又清凉的香气;就连蓝雾,也像是酿制香精时蒸发出来的雾汽。
11、听着这热烈的生之鸣奏,使得安静地坐在清幽的荫下的人们感觉着十分的愉悦;它使人们沉倦欲睡,同时,又勾引着深幻的梦想。
12、皎洁的月光装饰了春天的夜空,也装饰了大地。夜空像无边无际的透明的大海,安静、广阔、而又神秘。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13、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14、黑洞洞的天,空中点缀着的繁星,其间有堆不知叫做什么名字,手扯手作成了个大圆圈,看上去同项圈上嵌的一颗一颗的明珠宝石相仿佛。
15、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16、沿路的景物真不坏,江南的仲夏,原是一副天上乐园的景色。一路上没有一块荒土,都是绿的稻,绿的树,绿的桑林。偶然见些池塘,也都有粗大的荷叶与细小的菱叶浮泛在水面。
17、每天早晨,浓雾淹没了山野、河川和道路;草原清净而凉爽的空气,变得就像马群踏过的泉水一样,又混浊又肮脏!
18、隔断了众人与我的是漫天的雾。任是高屋崇楼,如水的车辆,拥挤的行人;一切都不复存在,连自己行走时摇荡出去的手臂也消失在迷茫之中了。
19、太阳已经转到西山顶上去了。惨淡的光芒,照射着雪地上的血迹,也照射着茫茫的山野,山野间是一片雪白,看不见一点路的痕迹。
20、当落日沉没,银灰色的暮露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铜壶准备晚餐。
21、雾在上升,可是又降落了下来,更浓密了。有时候简直全不透明。船陷在冰山式的雾气里。这可怕包围,像一把钳子那样打开;使人瞥见一角地平线,又立刻合拢。
篇2
1、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2、这就是春,因着萌生在这里的生命的齐奏,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神奇的美丽。
3、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4、随着春姑娘轻快 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5、早晨的太阳,像牛车的轱辘那么大,像熔化的铁水一样艳红,带着喷薄四射的光芒,坐在东方的岭脊上,用手撩开了轻纱似的薄雾。
6、天空上,怎么是五颜六色的,使人眼花缭乱?啊,原来孩子们在防风筝呀。在蓝天白云的照耀下 ,各种各样的风筝在自由自在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
7、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红彤彤的面庞,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
8、只见碧空衬着淡蓝,一会儿,淡蓝变成橙黄,边上镶着绯红,这红光越来越多,从空中直射海面,先是一点,接着一片,飞快地向四面扩散。
9、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10、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11、天空被夕阳染成了血红色,桃红色的云彩倒映在流水上,整个江面变成了紫色,天边仿佛燃起大火。
12、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面烤得滚烫滚烫。
13、在这一个温暖的季节里,在树林里,许多的树木都开满了鲜艳的花朵;大家都不肯相让,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各样 的花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许许多多的蝴蝶和蜜蜂都闻到了花的香味,都不约而同地飞来采蜜,在半空中飞来飞去。
14、在树林里,许多的小鸟在自由自在欢乐地飞翔着,高兴起来,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光吹拂着小河,河水忽然被一阵悦耳、动 听的笛声所牵动,放眼望去,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正用垂柳的茎做柳笛呢!他们吹出了心里的幸福和快乐。
15、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篇3
2、春天,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树木抽出新的枝条,绿油油的叶子向四面舒展。大树下嫩绿的小草从土地里探出头来,草地上盛开一朵朵艳丽的鲜花。春风帮杨柳“梳”着绿色的头发。
3、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有黄的、红的叶子铺子地面上,像一张五彩缤纷的地毯。在阵阵秋风中,松柏显得更加苍翠,更加挺拔。
4、我们学校大门前有一个小小的池塘,它围着中间的小竹绕了个圈。池塘里养了些金鱼,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白和黄相间的,它们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好似在提醒我们:看秋天来了!是的,在它们的身上,我们只要多留点心,也能看到秋天的美丽。
5、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置身于花海中,旁边还有一群群蜜蜂“嗡嗡”地辛勤工作……除了油菜花,还有牵牛花、铃铛花和一种不知名的小花,这种小花有五片洁白的花瓣,花瓣最里面是橘黄色和白色的花蕊……远处,农民伯伯又开始辛勤地劳动了:播撒谷种、春耕、犁田……
6、满天的星星就像无数双眼睛,一眨一眨的,非常好看!月亮露出迷人的笑脸,多像是一个美丽文静的小姑娘。它把皎洁的月光轻轻地洒向人间。我最喜欢十五的月亮了,因为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最亮的,它向大地洒下了一片银光,把大地装点得格外美丽!
7、早晨,一缕轻柔的阳光照进来,让这里显得生机勃勃。中午,轻柔的阳光变成了强烈的阳光。这时,如果你美美地睡上一觉,便会觉得一下午都精神饱满,神清气爽。你还会发现,有一片儿葱翠的芹菜正在悄悄的生长着。他们就像正在比赛长大的小朋友一样,每天都争着、抢着喝那纯洁的清水,朝着阳光茁壮成长。
8、春天,小溪唱着跳着,流向前方。在经过的路上,万物跟它打着招呼,小溪变得更欢了。小鸟在它头上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地鸣叫,仿佛在说:“小溪,你好呀!”花花草草向它点点头,为了感谢它给予了自己一份甘露,还有昆虫向它摆摆手,高兴地说:“谢谢你哦!让我吮吸你那甘甜的乳汁。”小溪对它们都抱以微笑,愉悦地回答着:“不用谢!我很高兴能够帮助你们啊!”
9、风,那么轻柔,带动着小树、小草一起翩翩起舞,当一阵清风飘来,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庞,我喜欢那种感觉,带有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罗绸缎为伴,然便是上帝所赐予人类最为珍贵的。
篇4
1、品析文中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语句,深入细致分析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领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情感。
2、学会从分析修辞手法入手,获得运用修辞描写景物的语言的特点,体悟句中所蕴涵的作者所表达出来的丰富情感。
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的情感。
[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学生都比较喜欢写景的美文,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正好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美文的兴趣,从本文运用的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品味作品透过语言美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同时,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含义、运用及其在语言中的表达效果,进而探究思想感情。
2、界定相关概念:
(1)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它有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
(2)拟人: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包括物体、动物、思想或抽象概念)拟作人,把事物人格化,变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的。拟人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
(3)衬托:衬托是语文学科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甲事物由于乙事物的陪衬,即用甲事物(宾)配衬乙事物(主),就显得更清楚,更鲜明,更突出。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使能目标]
1、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3、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的情感之间有何相通之处。
4、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于景物描写之中表达内心情感。
[教学过程]
一、原型定向阶段
(一)捕捉初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写景)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
典型例子:“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解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粗解情意。分析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的景物描写的景物特点及语言特点。
1、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景物的特点。
(1)分析所写景物有何特点,景物与比喻中的喻体、拟人中被人格化的事物之间的关联。
如上述例子:一圈小山有什么特点?摇篮的形态又是怎样的?
[解析]一圈小山和摇篮二者从形态上看是一样的,四面高,中间低,都是四面边缘起伏舒缓,中间平坦舒适,所以把一圈小山比作是摇篮。
那些小山低声说话,把小山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有语言、有情感的特点。
(2)如何运用比喻和拟人使得所描写的景物更加具体、形象。
如上述例子:把小山比成摇篮,摇篮是给谁睡的啊?摇篮给人以什么感觉呢?
[解析]摇篮是婴儿睡的,很舒适柔软,给人以安全感,使得小山亦很温馨。
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景物描写中的句子的语言特点。
(1)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语言达到何种特点。
[解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一圈小山和摇篮有相似之处,即二者边缘起伏舒缓,四面高,中间平坦,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给人舒适温暖的感觉。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即“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独具魅力的语言给人以温和之感,使文章语言更加具体可感,突出济南的冬天是让人感到安适的。
(三)联想比较。能把握运用修辞的景物描写的语言特点与作者情感之间存在着何种相通之处。
(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在语言上给人以何种感觉、体悟。
如上述例子:济南城能够感受到小山给予的什么?小山又能给予济南人们什么呢?
[解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山比喻成舒适而柔软的摇篮,给予人们的温暖闲适的感觉,老城还在“安适地睡着”,小山不忍打扰,只是像哼唱摇篮曲一样和济南城“低声地说”。不仅是对躺在摇篮里的济南城说的,还是对生活在城里的人们说的,并且语言上呈现出清新流动的特点。
(2)比喻和拟人的运用,使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其表达的感情。
如上述例子:运用了修辞手法达到流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从各个角度入手,生动真切地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温暖、舒适的喜爱之感,欢喜之情。
(四)品味感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衬托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表达出内心丰富细腻的情感。
[解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形象生动,也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更加形象生动、真切深挚地表达作者对济南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赞赏、惊叹之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感人的脉脉温情,潜藏着朦胧的春意,所以人们才会想象“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使得写景的整个画面灵动起来了,想着想着也温馨、暖和起来了。
二、原型操作阶段
在原型定向阶段通过学习目标获得了原型。此阶段要求操作活动以“捕捉初感―粗解情意―联想比较―品味感悟”这一原型的整体框架展开的方式出现,依次按照模型的操作要求做出每个动作,不遗漏或跳跃,形成完备的动作动觉映象。
基于上述原型,逐一分析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衬托修辞手法的所有句子:
①“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②“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⑦“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⑧“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⑨“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⑩“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三、原型内化阶段
篇5
[教学目标]
1.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2.读例句,初步体会烘托、渲染的表达特点。
3.朗读并背诵《乡村四月》。
[教学重难点]
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一)教师导入,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部分的“仿写”,请同学们看看在学习目标中哪些词语出现的频率较高。
(静态美、动态美)
2.启发学生思考:从学习目标中,可以看出我们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预设:体会景物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试着写一写。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请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各找出几句有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2.小组交流阅读体会,再全班汇报。
预设:
(1)动态美:在《牧场之国》中,如“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人们的活动融入祥和、静寂的景象中。
(2)静态美:《威尼斯的小艇》中的“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写出了威尼斯的静态美。
虽然不是直接写人,但能从中感受到人们的活动:如,“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课文中有关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语句,并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4.追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阅读中,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能使我们更好地感受景物独特的魅力。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1小题
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例句。
2.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
句子一:这句话运用了动态描写,写出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句子二:这句话运用了静态描写,写出了车船过后,荷兰静谧、安详的情景。
3.指导学生仿写句子。
(1)同桌之间互相讨论,课本三个情景中选择一个情景仿照例句说一说。
(2)指名学生分享成果。
(3)课件出示范例:放学后的校园
叮铃铃……教室的音箱中放出欢快的音乐,同学们随之手舞足蹈起来,老师见状,也不好拖堂,匆匆布置下作业便离开了教室。只见同学们飞快地收拾书包,拉链声,欢笑声,说话声,不绝于耳。灯一盏盏地灭了,门一扇扇地关了,嘈杂的校园顿时安静了,在暮色中沉静下来。3.仿照下列例句,写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2小题
1.(课件出示相关语句)指导学生读例句,注意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下面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情景,体会表达的特点。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分享答案。
3.师生共同明确。(烘托、渲染)
句子一:选自《金字塔》片段。作者不厌其烦的,反复地渲染、烘托金色,用这样文学化的表达方式塑造一幅瑰丽、宏阔的画卷。
句子二:节选自季羡林的《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在写泰姬陵的时候也反复用白色去渲染泰姬陵的美。
句子三:选自朱自清的《绿》。中途再写西湖的时候反复用绿字,所以我们会感受到作家的独特的文学化的表达手法。
4.请你用烘托、渲染的手法写一处景物。
例:周日,我要去拜访一位许久未见的老朋友。快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远远望见一扇浅蓝色的门,很快就知道这就是朋友的家了。叩响了门,穿着蓝色套装的朋友出现在眼前,走进去,看见了湛蓝色为主的壁画;书柜也是偏蓝色的;我坐在蓝白条纹的沙发上,捧着蓝色的茶杯,眼前的这些倒也搭配得很令人舒服。
二、日积月累
(一)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及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了解乡村的美、四月的美。
2.引导学生提出这首诗中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山原:山地和原野。
(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3)子规:鸟名,杜鹃鸟。
(4)才了(liǎo):刚刚结束。
(二)让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引导学生把握词的大意,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小组交流。
1.引导学生思考: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预设: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
3.全班交流: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的什么情感?
预设: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4.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朗读《乡村四月》。
5.全班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篇6
[关键词]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15
做事总是有方法可循的,叙事性散文的写作也不例外,我想结合平时的训练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审清题目要求
现在的作文大都是命题型作文,在写作文之前,学生首先要审清题目的含义。
1.抓住关键词
抓关键词就是要学生抓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来审题。例 “又是一个新起点”,“又”“新起点”是两个关键词。“又”说明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新起点”是基于此次事件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来说的。
通过关键词,大概理出写作思路:首先,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生活;其次,经过深入思考后,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再次,经过此事件,自己的思想水平有哪些提高,精神上如何引领自己成长等等。
2.由表及里,抓引申义
许多作文不能简单看题目表面上的意思,往往要深入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1)比喻类:比喻类作文,作者可以试着把题目还原成比喻的形式,例如“……像……”等,以此来判断是否为比喻类的作文。这类作文大都需要学生根据本体进行引申,然后进行构思写作。例如作文《酸酸的泡菜》,这当然不是让学生写“泡菜”,而是从“泡菜”这一事物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心理感受及追求等,只有把本体和喻体结合起来,才能提升文章的思维空间。
(2)象征类:此类文章,不仅要看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所要阐释的深层含义。例如作文“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灿烂”,难道文章仅仅要写“乌云阳光”吗?看到“乌云阳光”,你会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乌云”象征自己经历的困难挫折等等,而“阳光”则象征经历过坎坷的生命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挖掘出文章的象征意义,文章读起来才会更有味道。
二、训练联想和想象
丰富的想像力能使作文文采飞扬,学生的思维放飞驰骋,如何训练呢?
1.明确联想和想象的含义
何为“联想”?何为“想象”?只有在明确了它的含义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它,才能更好地启发思维。
2.基于词语的联想和想象
(1)基于词语的联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些词语进行相关、相近、对比等关系的联想。例如,看到“双休日”这个词,就会想到周末、作业、老师、兴趣班、游戏、公园等;提到“春天”,会想到河水解冻、春暖花开、柳树发芽、万物萌生等;体悟深刻的同学还会想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要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等。
(2)基于词语的想象
对于此类的训练,学生可由一个或几个词展开合理的想象,由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可以想到现实中不存在的。例如 “南瓜”一词,有的同学想到形状、颜色等词,还有的同学会想象自己能像灰姑娘一样,坐上南瓜车到自己向往的地方旅行。
3.基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
词语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1)比拟修辞:这类修辞在本体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的联想和想象,把原有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使人读之兴趣盎然。例如:树枝晃动起来。采用拟人的手法,我们可以扩展为:树枝左右摇晃起来,他扭动着身子,挥舞着身上的绿色绸带,又像在不停地向行人挥手。
(2)比喻修辞:就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可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远望山峦,层层叠叠。可以扩展为:远望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像绿色的绸幕镶嵌在远处的天边。加入了联想和想象后,句子是不是变美些了呢?
(3)夸张修辞:恰当地运用夸张,既能使自己的语句非常生动,又可以暗示一定的心理。例如:这时狂风大作,乌云渐渐布满天空,只见天空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低,像一只巨大的口袋扑向我们。这是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快,又伴有人们对此种天气的些许恐惧心理。
4.基于场景的联想和想象
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场景的训练。
云起云落、夕阳西下,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面对不同的场景,孩子们会有无穷无尽的想法,就此,我们可以分类进行训练。例如景物描写、劳动场景、学习生活、运动竞技场等。
三、开头和结尾训练
1.内容上首尾点题
我班的学生作文基础都不太好,我在训练作文时,让大部分学生尽量开头结尾都要点题,假如开头不适合点题的话,那么结尾一定要点题。
例如:“母爱,感动”一文,学生的作文开头是:“夜深了,我久久还未入眠,起身眺望窗外,树影婆娑,月光透过树的缝隙照射到地上,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然后转入对事件的描写。我觉得可以对开头再作一下补充:“在这寂静的夜晚,母亲对我的关爱,幸福的、感动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景为情设”,写景的目的就是为抒情服务的,补上一笔抒情,既点了题,又能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意境更美了。
2.结构上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会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密、完整,布局合理。例如,在“就这样慢慢长大”一文中,一位学生的开头是“时光悄然而逝,如白驹过隙,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了”;结尾是 “现在,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了许多,就这样我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收获” ,而结尾中的“成长,收获”就是对开头的照应和对长大的回答。
3.语言上生动优美
通常在语言上的修饰,我们一般采用修辞手法,把一些平实的语言比喻化、拟人化等。例如“秋天到了,小麦黄了”,学生可以试着修改,如:“一块块麦田组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麦浪掀起层层涟漪,像海面上的微波在不停地晃动。”这样的句子是不是生动了许多?
学生也可以进行分组练习,组内每人出一句,其余同学修改,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比一比谁修改得好,让学生互相取取其长而补其短。
四、提升细节刻画
细节描写会为文章增色,对此,我们可以多加练习训练。
1.景物描写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文中的景物描写不可小觑。
(1)景物描写要匹配人物心理。“景为情生”,环境的描写与文中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物描写要符合作文的要求。如果作文的开头是:“天空越来越暗,乌云也越来越多,窗外的树木随着大风的袭击疯狂地摇动他的身躯,好像随时都可能被狂风吞噬。”这时的景物描写一般对应人物的心情应该是“焦急或焦灼不安”,而不应该是人物喜笑颜开或心情万分高兴。
(2)景物描写要细致生动。景物描写需要学生提升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走在田间小路上,我闻到泥土的气息,看到了草叶上有露珠。”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句子细腻生动,提升句子的美感以及可读性。可以修改成:“漫步在田间小路上,路边田野里的泥土微微润湿,青草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一阵阵扑面而来,偶尔会传来路边野花的香味。深秋的早晨,只见草叶上晃动着圆圆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粒粒小水晶。”
2.外貌描写
(1)外貌描写要匹配人物形象。外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窥见人物的一些性格特点。描写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等,观察要仔细,要能为文章的主题服务。不能把“一双孔武有力的双手”用来形容颤巍巍的老人和天真可爱的孩童,只能用来形容健壮的中年人。
(2)升格外貌描写。可以采用扩写的手法升格外貌描写。例如,“父亲的双手很粗糙、长满厚厚的老茧,手指上还有裂口”,我们可以进行升格练习,通过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展示父亲的双手。可以升格为:“我看到了父亲的双手,黝黑、干裂、粗糙,在我接住包裹与父亲双手接触的刹那间,父亲手上的裂皮刮过我白皙的双手,让我感觉有些许疼痛,父亲那摊开的手掌上,长满厚厚的老茧。”让学生把对父亲双手的描写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会更有感染力。
3.动作描写
在一些文章中,为了表现主题,需要对人物的动作进行一些细部刻画,细心观察,分解人物的动作,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例如校运会上,“只见运动员双脚用力蹬地,身子往前倾斜,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个个像离弦之箭,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往前奔跑”。这样的画面把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和拼搏的精神很好地刻画出来了。所以,在动作的刻画上,先引导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分解动作,然后再辅之以必要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完美。
4.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不在多或少,而在于使用得是否恰当,能否为文章的主题更好地服务。例如《背影》中:“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一句平淡无奇的语言彰显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语言虽然简短,却符合文章表达主题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在作文中,人物语言的出现要根据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作者需要考虑斟酌,不可任意而为。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语言描写,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对作文人物语言的写作水平。
5.心理描写
不少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把握不好,我为此设计了一些场景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例如:上课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老师拿着这次考试的试卷匆忙进来,我心里不停地在想。学生先自主填写人物的场景心理,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慢慢提升自己的心理描写能力。然后再设计一些其他场景来进行心理描写训练,慢慢提高。
篇7
专家点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凭借落实――这目标的确定明显受“用文本教语文”的理念驱使。
教学过程:
师:“我”在平桥村怀念的不仅是社戏,而且还有江南的水乡夜景。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
生:第11段到第13段。
师:请××同学朗读这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这一路上有哪些美景。
生:有豆麦和水草发散出来的清香,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悠扬的笛声,豆麦蕴藻之香,渔火和松柏林。
师:找得不错。你们再看看,作者调动了眼、耳、鼻、舌、身等哪些感官来描写这一路美景的呢?
专家点评:面对的是初一学生,教师的引导性问题应该具体明确,甚至问题本身就包含着答案指向。
生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似乎让我闻到了豆麦和水草的香味,真有美的享受。
师:“豆麦和水草的清香”,这需要用哪个感觉器官才能感受到的?
生1:鼻子。
师:对,要用鼻子感受,就是从“嗅觉”的角度去描写美景。这“清香”呀的确让人心怡。请你也试着从嗅觉角度来仿写一个句子。
专家点评:初一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大于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了一点知识,立即布置“操练”任务――即时的“直观”操练对“理性”认识的提高是很有效的。
生1:秋天到了,淡淡的青草味儿混着清新的稻香味儿弥漫在田野上。
师:嗯,不错,“淡淡的青草味儿”和“清新的稻香味儿”是必须用鼻子嗅的。
生2:清香和水汽“扑面地吹来”,这是要靠皮肤身体感觉到的,老师,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吧?
师:嗯,你的感悟力很强!炎热的夏夜,却有这么美的享受,太美了!那你也调动一下身体感官,从触觉角度来仿写一个写景的句子。
生2:晚上,凉风习习,孩子们躺在沙滩上,光着肚皮,赤着脚,风儿拂过,凉凉的,痒痒的,大家不禁“扑哧扑哧”地笑了出来。
师:“凉凉的,痒痒的”,写得好真切!莫非你曾有过类似的切身体验?
专家点评:老师在肯定学生从触感角度写景句子造得好的同时,教导学生:不管调动哪个感觉器官去写景,关键要写出“切身体验”,不能仅靠凭空想象。
生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一句是从视觉的角度写的。
师:什么道理呢?
生3:山的颜色和形态,都要用“眼睛”看的呀。
师:那请你也用“眼睛”感官来写一个句子描写一处景物吧。
生3:我们村上每家屋前屋后都有一个小小的菜畦,里面可有趣了!韭菜直挺挺地站着,白菜稳稳地坐着,西红柿露着红红的脸蛋,胖胖的茄子还高傲地扬起它那鼓鼓的肚皮……
师:好,真是趣味十足!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韭菜、白菜、西红柿、茄子等菜畦景物的形状、姿态、色彩,写得很生动。
专家点评:及时帮助学生梳理、概括,学生本来“有感觉”但可能还“不够明晰”,这也是课堂上教师“导”的应有之义。
师:请同学们再看看,也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还能发现新的写景角度吗?
生4:“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这里从声音的角度写出了笛声的优美,这是调动了“耳朵”的感觉器官。
师:你的发现很好。“自失”一词写出了“我”完全陶醉在了这优美的笛声中,仿佛自身都不存在了。这笛声使我从看社戏的激动兴奋中渐渐平静,继而完全陶醉,可见这笛声的魅力是多么大呀!请同学们也用“耳朵”感官从听觉角度来仿写一个写景句子。
专家点评:“自失”一词是初一学生理解上的一道“坎”。这种地方倘若让学生过多地去思考探究,势必会分散学生对“多感官写景”这个课堂主题的探究。对此,老师就以“灌”的手段帮助学生越过这个“坎”去,足见其成熟。
生4:夜已经深了,我孤身一人走在大街上,黑暗仿佛要把我吞噬,周围静得诡异,只是偶尔有几声虫鸣,冷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这声音让我心头一紧。
师:虫鸣声、树叶的“沙沙”声更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氛围的恐怖,归根到底写出了“我”黑夜独行的恐惧心理。
专家点评:点评学生的操练成果,既要紧扣本课堂教学的主题“多感官写景”,又要注意为以后的深入教学“为什么写景”作好铺垫,这就是一位成熟教师的匠心。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去看社戏时的这一路美好风景,也探究了作者是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了这一路美景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路的风景又是如何的呢?
【出示画面《一路上风景独“好”》(交通堵塞画面)】
师:请同学们至少调动两种感官,用几句话来描写一下这幅画面。
生1:我坐在车里,不耐烦地望着车窗外的汽车长队,太阳毫不留情地从窗户外直射了进来,里面闷得像个火炉。不一会儿,我的额头上便挂满了豆大的汗珠。
师:“汽车长队”“车窗”“太阳”“额头”“豆大的汗珠”等,都是“眼睛”所见从视觉的角度来描写的,那么还有另一种角度呢?
专家点评:对“视觉”角度作概括,帮助学生明晰;而另一个角度则引而不发,指点学生自己去发现。
生1:是触觉,“闷得像个火炉”就是从触觉角度写了“我”内心的急切和烦躁。
生2:又堵上了,车外汽笛声响成一片,喧闹嘈杂。车与车之间紧紧地贴在了一起,过了一会儿往前挪一点点,如蜗牛爬行。
师:请你自己说明一下写景所调动的感觉器官。
专家点评:把课堂交给学生,但老师要把握方向。
生2:“汽笛声喧闹嘈杂”“汽车如蜗牛爬行般前进着”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来描写的,表现堵车时汽车移动缓慢的情状,让人心急如焚。老师,我真有这种经历。
专家点评:老师的“不经意”引导发生效力了,学生在实践操作时不是一味凭空想象,而是在努力回忆亲身经历,写有真切体验的。
生3:我将车窗打开,一丝微风飘了进来,尘土的腥味随风而入;一带烟雾紧随着风儿滑溜进车内,有点呛鼻。原来是紧挨我们车的旁车上的司机正抽着烟呢!
师:一个多么精彩的特写镜头啊!也觉得这段描写非常精彩的同学起来说说看,××同学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专家点评:对学生运用多感官写景的练习点评,有老师全评、半评半启发、学生自评,现在又有学生互评。同一个知识点的密集突破,如果手段呆板,学习是会疲劳厌倦的。该老师手段灵活,训练密度再高学生也不会厌倦。
生4:运用了视觉、嗅觉,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路上塞车的日子真是苦闷啊!
师:真是“此一路”非《社戏》中的“彼一路”呀,此“好”非彼“好”啊!
师:同学们能运用一两种感官来描写一处景物了。下面我们再增加些训练难度,试写一段景物,要采用三种以上的感觉器官来观察体验。
专家点评:瞄准了一个目标,分解为三层阶梯:调动一个感觉器官――调动两个感觉器官――调动三个感觉器官,逐级上升,循序渐进。
1. 题目:选择一处你难忘的美景,写一段文字,试着调动三种以上感官,从不同角度去写出景物的特点。
2. 写作指导
(1)你看到了什么?(2)你听到了什么?(3)你闻到了什么?(4)你触到了什么?(5)你想到了什么?
【展示学生习作】
①春雨像断线的珍珠,淅淅沥沥地打在窗上,点点滴滴,晶莹剔透。②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大地悄悄苏醒。③小草从地里钻了出来,享受着春雨的滋润。④春雨渐渐停息,太阳从云中探出头来。⑤校园里的梅花开了,远远望去,雪白雪白的,如寒冬的新雪。⑥刚走近,一缕缕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立刻沉浸在花香之中,真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啊!
师:我们来欣赏一下邢怡娇同学写的美景。请大家来评价一下她写得如何?
专家点评:到现在老师真不该“多嘴”了,是把课堂整体交给学生的时候啦!
生1:“春雨像断线的珍珠”中的“珍珠”一词就从视觉的角度抓住了春天雨滴落下的情态,圆圆的、小小的、亮亮的,比喻很恰当。
生2:“校园里的梅花开了,远远望去,雪白雪白的,如寒冬的新雪。”这句话把梅花比喻成寒冬的新雪,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
生3:“刚走近,一缕缕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立刻沉浸在花香之中,真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啊!”从触觉和嗅觉的角度,形象地写出了梅花淡雅的清香。
师:邢怡娇同学很善于观察,她调动了多种感官,抓住了景物的形、色、味,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春雨润草、梅香袭人”的画面。有没有同学敢于和她挑战,挑选其中一句,加以修改?
专家点评:妙!该是老师“挑拨离间”的时机了!
生1:“刚走近,一缕缕清香扑面袭来,使人立刻沉浸在花香之中。”梅花的幽香写得还不足;况且有矛盾,既然是香味“扑面袭来”,那怎么又是“一缕缕”呢?我的修改是:“刚走近,一股清香扑面而来,直窜心田,瞬间人醉了似的,仿佛跌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生2: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来写。“手不禁向前伸去,指尖触碰到洁白的花瓣,宛如天仙般娇羞,又如婴儿般嫩滑。手指轻轻抬起,看见一些嫩黄的细粉贴在指尖上,凑近一闻,一股淡雅的幽香悄悄钻进了鼻孔里。”
师:很棒!我也似乎闻到了梅花的清香。大家运用视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把花香写得很具体,的确让人身临其境。
教学反思:《社戏》中“月夜行船”是成功的景物描写片段。这节课中我选取这一画面,想让初一的学生在品读中初步学会多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
篇8
16.《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2个生字。
2、能边读边想象第一部分所描写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的不同景象。
过程与方法:
抓重点语句品读,想象、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留心观察天气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1、
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2个生字。
2、
边读边想象,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第一部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教学难点:
“垂”字的识记与书写指导,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多种手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教学方法:
课件演示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
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
2、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6课《雷雨》,学生观察
雷
字怎么写?与师一起板书课题。
3、
同学们见过雷雨什么样子吗?师介绍雷雨,雷雨又叫雷阵雨,多发于夏天的午后,它来得快,下得大,去得也快。
二、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
播放朗读,谈感受。
2、
自读课文,提要求。
(1)、标出文中自然段。
(2)、圈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请教拼音或同桌。
2、同桌互读生字,纠正同桌的读音。
3、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抽读、跟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学生接龙读课文,同学们读得很流利,我们来看看图,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景象?(雷雨中)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的雷雨中?(4-6自然段)
2、哪些自然段写不下雨的景象?1-3自然段和7-8自然段都是写没下雨的情境,那他们有什么不同呢?
3、《雷雨》按照雷雨前(1-3自然段)、雷雨中(4-6自然段)、雷雨后(7-8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自读自悟
(一)、研读雷雨前的景象
1、请同学们默读、思考:雷雨前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在文中用“—”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
(1)、乌云(学生画乌云)
A.
看课件乌云图,课文是怎样描写乌云的?
B.
体会词语:满天、黑沉沉、压(仿说ABB类词,动作演示“压”),从这两个词语中体会乌云多、厚而且低的特点。
C.
读出乌云逼近、天气闷热的感受。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D.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此时好安静啊,为什么这么安静?他们害怕了,
因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过渡:除了乌云,还写了哪些景物?
(2)、大风(学生画大风)
A.
指名读第2自然段
B.
小组讨论:大风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按照老师刚才学习乌云的方法,进行小组学习。
C.
给忽然换个词:突然
D.
看课件图,感受大风的猛烈,演示小树乱摆的样子。
E.
指导朗读该句。(风来得好急好猛啊)。
F.
这么大的风,你们害怕吗?不仅你们害怕,蜘蛛也害怕了。指名读描写蜘蛛的句子。
G.
看图理解“垂”字什么意思?观察写法,组词,用“垂”字造句。对比句子,把垂换成“爬”字如何?体会“垂”字的精准(蜘蛛因为害怕落下来的情景)。
H.
蜘蛛害怕了,别的小动物害怕了吗?谁来说说。
(3)、闪电、雷声(学生画闪电)
A.
播放闪电雷鸣声,体会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的不断加剧。
B.
练习用“越...越...”说话。
C.
指导朗读
雷雨前,先是乌云密布,接着狂风大作,后来又电闪雷鸣。这就是雷雨前的变化,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自由读-展示读—分小组读)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了解了雷雨前景物变化及特点,其实下雨前除了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还有其他的现象也表示要下雨了,比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游出水面……
大自然可真神奇啊,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本文的小作者那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去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奇妙之处。
作业:(任选一个)
1、
爱绘画的你,不妨根据课文内容,画画雷雨前的景色。
2、
爱观察的你,不妨观察一下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把它记录下来。
篇9
在阅读教学中,常常被语段中的景物描写之美所折服,而初中生对景物中的动静之美领悟不深,下面是我在日常阅读教学中对动静结合美的几点思考。
一、动静结合的美学效果。
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中有画面的恬静美 “明月松间照” 描写静景,目之所见,用皎洁的月色透过松林叶子的朦胧、清冷来描绘出月夜山村的清幽;“清泉石上流。”描写动景,此句不仅有目之所见,而且有耳之所闻,静景中有声音美,静态描写中有动,动静结合,相互衬托,用清澈的泉水流过石上发出的清脆声响,来反衬月夜山村的寂静美。即使画面清冷,也很活泼,毫无寂静之感,正描绘出了静而不死的一种恬静的境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句写所闻,依据声音来猜想竹子的动,回家的浣女的穿林动态美画面历历在目。后句写所见之景,可以从莲花的摇动想像出船划过水面,碰动莲花菏叶的优美声音。这两句用洗衣女的欢歌笑语以及荷叶晃动的动景,来反衬出月夜山村的清幽、宁静。这两句写人的动态,与上面写物的静态与动态,动静相得益彰,静中有动,动中又有静,似乎让读者就处在一个清新优美、静谧的画面中,真是动静结合所达到的美W效果啊。
二、动静结合的不同类别美
1.化动为静美
化动为静就是用静态的词语描写动态的事物,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李白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一诗时,诗中的“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两句对仗非常工整,创造出的意境也很唯美,诗人眼前的泉水从上空飞泻而下,此景原本应是动态之景,可是我们的大诗人出奇地用“挂”字,这样就化动为静了,全然让我们联想到山峰的峻峭以及泉水垂直落下的壮丽景色。
2.以动衬静美
以动衬静就是灵活运用动态的景物去对比、衬托静态的景物。如:著名南朝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两句,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山林的清幽。动态的景物“蝉噪”、“鸟鸣”把整个山林的寂静表现得更加深沉。
3.化静为动美
化静为动即赋予静态之物以生命,让静态变成动态。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句中的“山”与人像一对恋人一样含情脉脉地相互对视。此句中拟人化的化静为动,物与人互为知己,倾心相娱,这样的写景手法创造出了一种令人神往的意境。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此两句化静为动,顿成佳句,更是巧思妙想,让人拍案叫绝。 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护措的感情,山对人有友爱的感情,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瞬间有了人的情思,使全诗生动活泼。青色,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诗意盎然。特别动人之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似乎刚从远方匆匆赶来,热烈而兴奋,情急心切,顾不上敲门就闯进院子送上礼物。句子自然,无斧凿之迹,隽永清新,韵味深远。
4.动静结合美
在语文课文中,运用动静结合写法的很多,的《沁园春 雪》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动态之景与静态之景相互衬托,冰封寂静的画面中显现雪花飞舞的灵动之美。从“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读者既感受到静态美的长城、大河,舒展柔美,又领略到动态美的群山、高原, 奔腾壮烈,此两处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更加表现出了那种积极的心态,竞争的活力和开朗豪迈的精神。
三、如何领悟景物动静美
1.描写的景物气氛是否热烈
景物气氛热烈的就是动态描写,景物气氛肃静缠绵的就是静态描写。北宋的文学家、史学家宋祁的《木兰花》中的“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动态描写,因为枝头的红杏,如火如荼,气氛非常热烈,一个“闹”字全然点染出来。此句把无声的画面,幻化成了蜂飞蝶舞,春意盎然的热烈景象。似乎在你眼前有群鸟竞唱的气氛。闹字既描绘出红杏的纷繁,也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的热烈氛围。“闹”字中既有色的氛围,又有声的氛围,一个字氛围全出。这种热烈氛围是词人心中绽开的感情花朵。
2.描写的景物是否发声
发声的景物就是动态描写,反之则为静态。
王维的《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两句。鸟发出了声音,此句就是动态描写,鸟鸣是动的景物,这样使整首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死板,作者也通过动态景物的描写,春涧的幽静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说明事物有着矛盾着的双方,它们是互相依存的。
3.描写的景物是否运动
描写的景物如果是动态的就判断为动态描写,反之可视为静态描写。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时,诗中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景物运动的,所以是动态描写。气蒸云梦泽描绘出湖滋养哺育广大的沼泽地带,使那些地方的佳木葱茏。波撼岳阳城衬托出湖的激情澎湃,好像忽然间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无边无际的天空都似乎在水中晃动。巨大的城市变得特别渺小了。放眼望去,整个浩淼的湖面是运动着的。“蒸”字给人万马奔驰的运动之感;“撼”字让读者联想惊涛拍岸的运动之景。
三、动静结合的美源自不同的描写对象
1.自然景物中的动静结合美。
古往今来的文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不仅关注静态时的柔美,而且还从细处着眼洞悉自然景物动态时的风采,常常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彰显自然景物的生动形象美和整体美。如:郦道元的《三峡》中绘景做到了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其中“素湍绿谭,回清倒影”一句中的“素湍”“回清”是动态之景;“绿潭”“倒影”是静态之景 。此句运用动静结合,把水有活了,写得有生命了。再如:“绝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句中静态景物 “怪柏”,动态景物“悬泉瀑布”,更形象地是“飞漱”一词,写出了泉水瀑布在急速向下流动, 此处的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体现了作者描写时的张弛有度。
2.人物描写中的动静结合美。
不但描写自然景物时可以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而且描写人物时也同样可以运用它。如在描绘人的外貌,神态,姿势等时,可以在生活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某个特定的动作来写。运用动静结合可以全面展示出一个人物的特征,尽量达到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完美统一。
四、借用修辞,静态变为动态美。
篇10
【关键词】故乡描写;作用分析
在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中,作者多处运用了景物、肖像、动作、语言、神态等多种描法,这些描写的运用,对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烘托人物心情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就文中的几种描写分别浅析如下:
一、景物描写
在《故乡》一文中,作者进行了许多的有针对性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对于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的心情,揭示社会现实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文中,作者眼中的景物都是灰暗阴沉的,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活气。这些景物描写,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应,也是作者当时沉重心情的反应。这些景物描写,凸显了社会的破败和荒凉,使读者对当时农村的社会现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读者对如何改变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层次的思考。
第2段中,作者对眼前故乡的景物进行了描写:“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一描写,充分的显示了故乡萧条、破败的景象。家乡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都是美好而明丽的,在许多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都是对自己家乡的赞美。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一反常态的这么写呢,这正是给读者的警醒之处。这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既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又揭示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给中国农村经济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6段中,作者通过对“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的描写,既写出了老屋的破落,更显示了人的伤感。这一处的景物描写,照应了文中第二段,更进一步的突出了家乡的破败和荒凉。不过,在第二段中是写的是远看,而这里写的是近看。由远而近,家乡的荒凉和萧条更加令人触目惊心,不忍多看。这一句表面写“枯草的断茎”,实际上写的是当时农村凋敝的景象,通过这一描写再次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
第12段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与“我”记忆中的美好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荒凉破败的景象。这一描写,突出了故乡这二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我”的眼中,故乡一天天的荒凉和凋敝,日趋破败,儿时的美好印象是那么美好鲜明,眼前的故乡却是如此的荒凉和破败,不忍目睹。儿时画中那个活泼机智的少年闰土,他是那么可爱,胆大聪明,做事很有办法。可眼前的闰土迟钝麻木,完全没有了儿时的一点影子。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闰土前后变化之大,必然启发人们去思考造成故乡每况愈下,日趋破产的社会根源。
第88段中,作者再现了故乡美丽的神异景色。这幅画中,色彩依旧那么明丽,但少年闰土的形象已经消失了,记忆中的美好形象已被眼前残酷的现实抹杀。这一段的景色描写是对主题的升华——展示了对未来故乡的美好憧憬,同时也表现了“我”对创造新生活的热切愿望。
二、肖像描写
一般来说,作者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外表,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读者对某一个任务的印象。但在鲁迅的《故乡》一文中,作者对人物进行的肖像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艰苦的生活给人物造成的巨大的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变化,揭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第55段中,作者有意识地把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的外貌进行了对照描写。通过这一描写,闰土前后完全判若两人。少年闰土天真可爱,机智勇敢。他一点也不怕生人,和“我”一见面就熟,还主动约“我”出去玩,一会儿就和“我”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能够说许多有趣的事,并且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而且,少年闰土还十分能干,他敢在夜里去沙地里看西瓜,还能够装弓捉小鸟雀。总之,少年闰土使我十分崇拜。二十年后,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灰黄的脸色,很深的皱纹,肿得通红的眼睛,像松树皮一样的又笨又粗而且开裂的手,带着一顶破毡帽,完全是一副饱经忧患,生活极度贫困的样子,这时的闰土整日在苦难中挣扎着过日子,变得麻木迟钝,“像一个木偶人”。这一极具反差的形象对比让人触目惊心,使读者不得不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让闰土前后变化如此之大。
第40段和45段,作者对杨二嫂的形象也进行了描写。二十余年的变化,使杨二嫂由一个“终日坐着”的“豆腐西施”变成了“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杨二嫂不仅外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性格也产生了极大的扭曲。她已由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变成了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的小市民,喜欢搬弄是非,满身的市侩气息,完全没有了“我”记忆中的好印象。
闰土、杨二嫂前后的巨大变化,充分说明了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和统治下,人民生活日益贫困、日趋破产,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现实。
三、动作描写
动作反应一个人的心里,一个人的不经意的动作,往往反应出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在《故乡》这篇课文中,作者就对闰土这一人物的几次细微的动作进行了刻意的描写。
第70段和72段中作者两次写到:“他只是摇头”。第一次摇头,是对“我”的询问不知如何回答,“我”的询问勾起了他对自己种种苦难生活的痛苦记忆。第二次摇头,是他对自己这种苦难生活的无奈,他不知道该说什么,更不知道如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这两次摇头,表达了闰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内心的不平,却又无力反抗,更不知道如何反抗以及如何改变现状的无奈心境。摇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更能体现闰土的无助。
四、语言描写
第18、21、23、26段中,作者对少年闰土的语言进行了描写,这时的他很健谈,有问必答,一说起话来便滔滔不绝,无拘无束。通过对少年闰土语言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天真活波,机智聪明。少年闰土使人感觉到可爱,天真。第60、62、66、71等段作者对中年闰土的语言进行了描写,这时的他不再有问必答,一下子变得十分谦恭和拘谨,儿时的天真洒脱一点影子都没有了。此时他对“我”的态度也突然间客气起来,一改儿时的称呼,恭敬地叫“我”“老爷”,认为儿时的“哥弟称呼”不成规矩,中年的闰土已满脑子里都是封建等级观念,生活的种种磨难和苦难的现状使“我”和闰土之间产生了深深的隔阂。这时的他说起话来时断时续,不是沉默,就是抽烟,对于生活的苦却不知怎么描述。闰土前后语言的巨大变化说明他不仅在经济生活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五、神态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