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障碍范文

时间:2023-03-14 18:1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智障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智力障碍儿童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而广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这样的特殊群体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容忽视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对他们的行为特质进行细微而具体的研究,才能不断加强专业化的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训练。

智力障碍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范围也很广泛。如脑损伤、感染性中毒、代谢或营养障碍、孕期感染、染色体改变、精神病等都可能形成智力障碍。综合智力障碍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和群体产生的复杂原因,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总结经验,在特殊儿童的培训学校进行观察实习,也应该深入智力障碍儿童家庭探究行为训练模式,更应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智力障碍人群训练系统,在社会上打破对智力障碍人群的偏见,让这一特殊群体也可以投身社会事业中。

2智力障碍儿童概念的回顾及再认识

2.1关于智力障碍儿童概念的回顾

已有研究表明:智力障碍(Mental Retardation),也称智力残疾、智力迟钝、智力薄弱、智力落后、发展障碍、智力和发展障碍等等。

智力障碍儿童是智能明显低于平均发展水平,并且伴有缺陷行为的儿童。他们的智力障碍是一种落后,其特征是在智力功能以及适应性行为两个方面有显著限制,表现在概念、社会和时间性适应技能方面的落后,障碍发生在18岁前。

2.2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概念的再认识

并不是所有有轻微缺陷的儿童都被定义为智力障碍,对于智力障碍这个定义,使用的时候必须谨慎。使用智力障碍定义需要谨慎,必须有以下的前提。当前功能的限制必须置于个体同龄伙伴有代表性的社区环境背景以及文化中加以考虑。

2.3智力障碍儿童行为及社会性缺陷的具体表现

2.3.1认知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的感觉不同于正常儿童,他们往往感受性慢并伴有范围狭窄;智障儿童视觉敏锐性比正常儿童低,听觉分辨能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灵敏;其他感觉反应也较为迟钝;弱智儿童的知觉恒常性也不及正常儿童。

2.3.2情绪与人格方面

智力障碍儿童情感交流多受机体需要的支配,高层次情感的协调力差。意志力比较薄弱,容易受到别人的教唆和驱使。

2.3.3社会适应特征

大多数轻度智障儿童通过训练可以学会一般的生活自理技能;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自理技能的发展需要较长时间的专门指导,虽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但能很大程度地改善其生活质量。

3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现状

根据上述定义和国际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水平界定,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发展以迟滞特征突出而表现为显著的“低龄化”倾向。所谓“低龄化”倾向是指智力障碍儿童的心智发展明显低于其相应的生理年龄,和与正常的低龄儿童相仿。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尽管经过多年的宣传,但仍有很多人将智力障碍儿童以“傻子”、“白痴”、“孬子”等相称。即使在特殊学校,教师更多关心他们的行为改变,而很少关注其心理发展迟缓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本质特点缺乏正确认识。

篇2

金慰群

有位中学数学教师素来体健,无心脑血管疾病,又不嗜烟酒,思维敏捷,教学业务娴熟。但不知怎的,近两年来记忆力逐渐减退。现今上课需翻教学大纲,黑板演算时出差误,弄得他十分尴尬、羞愧难当。到脑科医院诊治,躯体与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CT、肝肾功能均正常。经韦氏记忆量表检查,记忆商仅属中下水平,被诊为良性记忆障碍。后经服哈伯因治疗1个多月,记忆商接近优秀水平。该老师称他的记忆力“枯木逢春”。他又能不看教案、流畅自如地授课了。

另有一位离休干部近年来经常丢三拉四、稀里糊涂。手里拿着东西还到处在找东西,有时上街认不得归家。CT检查为脑萎缩。经神经科会诊,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经口服哈伯因治疗2个月后。记忆障碍有较好改善。认知行为能力也有一定改善。现在他能认得回家的路了,头脑自觉清醒,记事不再糊里糊涂。

哈伯因即石杉碱甲片。石杉碱甲是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从天然植物千层塔中提取出的一种新的生物碱。这种强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老年良性记忆障碍、脑血管性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等的一种有效的新药。哈伯因副作用较小,仅少数人有头晕、恶心、心动过缓等症状。石杉碱甲易透过血脑屏障,使分布区内神经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明显升高,起到兴奋学习与记忆脑区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新近研究尚发现,哈伯因有保护神经细胞、防止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由于个体服用剂量差异较大,专家建议可从50微克(1片)/次,1日2次伊始;渐增至100微克/次,1日2次,疗程可为1―2年。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者慎用。

功不掩过的布洛芬

李泽华

布洛芬(异丁苯丙酸)问世以来,因其抗炎、解痛、退热的作用远比阿司匹林、保泰松和扑热息痛强,故而备受青睐。布洛芬广泛进入家庭后,对解除患者的关节痛、神经痛、痛经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疼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布洛芬的销售量比同类解热镇痛药多一倍左右。

篇3

湖北省鹤峰县太平乡希望小学 覃小艳

我是太平乡希望小学的一名女教师,从教21年来,担任班主任工作20年,带了三届毕业生。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为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忽然想起当年看的那部张艺谋导演的《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影来,一个小小的代课老师魏敏芝,只因老师离去前交代过这些孩子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句话就能如此让她坚定执着地寻回每一位辍学的孩子,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保证学生的数量,注重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让阳光遍撒每个被遗忘的角落。做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们班上有一个女孩名叫郝丽(化名),天生的一副好脸蛋,一笑就露出两个小酒窝来,小姑娘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嘴也很甜,挺逗人喜欢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她的父母在集镇上做服装及家纺生意,她的母亲人长得出众,能说会道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临铺当街的好生羡慕,一家人生活得好舒心。当她读到三年级时,她的母亲因一位干部说,你这样有能力,何不到村里任一计生专干,可以做到双赢两不误。后来,她的母亲就不知咱整的真的到村里任职去了,由于耳闻目染社会的大环境,家庭关系也就从此发生了变化,后来离了婚,郝丽判给了父亲。自家庭破裂后,这个孩子变了,不多说话,见人也更加害羞了,很郁闷,不合群了,少了往日的快乐与欢笑。有一次我见到郝丽的外婆,她给我讲了这样一段:有一次郝丽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外婆家,外婆关切地问:“丽,你为什么跑得这么快,有人赶你吗?”“不是,我是听别人讲我妈回来了,我要我的妈。”于是就哭起来,跑进她小时候常到外婆家睡的那间房里把关上了,嚎淘大哭起来。任凭她的外婆和母亲怎么喊叫,她都不开门,她一边哭一边闹:“是你们不要我了,我就是不开门。”“丽,开门,妈妈哪说不要你,不是都给你送去新衣和鞋子了吗?”“不,你们就是不要我,爸爸说,是你不要我的,不准我穿你送的衣服,郝家再穷,也给我买得起衣穿,不会让我打赤膊的。”母女只好隔门而哭。一大会后,只见门轰的一开,郝丽夺门而逃,外婆和母亲不知所措,郝丽的母亲赶紧追赶女儿并紧紧搂住她,并泣声说:“妈喜欢你,妈要你的。”“你不要多说了,我恨你们,快放开我,我得马上回去呀,来的时候爸爸给我规定的有时间,迟了会打我的。”想见到妈,又恨妈,是何等的心情,想到女儿回去迟了又要被打,这就是女儿过的日子哟,没办法,只有痛楚极不情愿地放下了女儿 ,只见郝丽向回家的来路飞奔而去,此时此刻作为母亲,作为外婆心里像刀绞一般。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如玻璃。这是典型的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作为父母,在你们追求各自幸福的同时,请想一想你们的孩子。你们的离异,却不知离异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途,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作为人师,我不能放弃。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是这样做的,专门家访。结合这个孩子近段时间的表现,我还只表层的知道离弃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万没有想到郝丽这孩子的内心会有这么深。我来到郝丽的家里,当时只有郝丽一人在家,见她在写作业,她惊讶地问:“覃老师好!您什么时候来的?”“郝丽,你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作业做的怎么样了,可不可以拿给覃老师来看一看?”她欣然地把作业双手递给我,我一看她正好做的是我布置的作业,我把作业认真地看了看,充分地肯定了她字写的漂亮,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且做得很好时,她高兴地笑了。我问:“你爸忙什么去了?”“好几天都不见,也不知是忙什么去了,这几天我跟爷爷、奶奶过的。”我问:“这几天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没有”这时她低着头小心地说。我发现她没有直视我,或许是不敢直视我。“应该有哇,昨天我都听苛仪班长说,英语张老师都表扬你英语读得好,听写单词一个都没有错。其实你是很优秀的孩子,老师喜欢你,相信你,你其他的各科作业也同我布置的作业一样做得很好才是啊。”我把她抱了一回,我们都会心地笑了,我看了看她的房间,还问了她最近看了什么书,吃得咋样,睡得咋样,和同学们关系怎样,她总是有些拘束,怕我是来向她爸告状的,最后讲了一声,你在家要听爷爷、奶奶、爸爸的话,把作业做好,我挥手离开了。一路上,我都在想,这孩子不容易,她爸隔三叉五地不在家里,将她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只能照看她的生活,无法照看她的学习,其性格,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有更大的随意性,本身个性就倔的她,平时就很要强,不随心意就很郁闷的。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扬了她,我发现那一天这孩子都高兴。后来我就找来和她玩的好的四个小伙伴问到郝丽的近期表现。同学们都反映她这段时间一般都不和他们一起玩,在外面玩的时候她一不高兴就会跑进教室,在教室里面玩的时候她一不高兴就跑到座位上,捂住头趴起,有时还一个人哭,一般也不主动和同学们玩。就在那天下午放学后,我把她最好的四个小伙伴叫到我的办公室,给她们讲了郝丽的不幸,有的同学才知道,当他们玩的高兴时,或每讲起她们的妈妈给她们怎么样怎么样时,郝丽都会离开她们,或跑进教室,或跑上座位,原来是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了郝丽,这可怎么办呢?从今天起,我们就成立一个爱心天使小分队,由班长苛仪任队长,什么样的活动我们都主动要她参加,当她一个人趴在座位上,就有人邀她到外面去玩,当她独自跑回教室时,就有人跟随,劝她回来,爱心天使无时不刻在她身边,叫科任教师关注她。后来,我多次到她家预约走访,和她的父亲沟通,和她的爷爷、奶奶沟通,并时时开导她,鼓励她,给她以信心和勇气。也多次找到她的母亲,和她的母亲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成长问题,这期间说来话长,不一一陈述。学校的演唱比赛我叫她在前台和几个同学一起领唱,学校的演讲比赛安排她去参加,体育活动让她带队,可以说对她的关怀倍加,让她在同学中找到自信。由于我和她父母的沟通,加上四个小天使的共同努力,现在的她真的变了,我的话他言听计从,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像郝丽这样的离弃的家庭的学生我班上有4人,父或母亲一方不在的家庭有2个,父母常年在外,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投亲靠友的学生即留守儿童有32名。我又常常想,老师对这些孩子要多一份爱心,多一份责任,即要严格要求,也应该对学生要有宽容之心,毕竟孩子们是孩子,他们不懂事,想一想我们小时候也有很多调皮的时候,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我们的学生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有不听话的时候,他们就不一定没有辉煌的未来?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时不需要什么给予,爱的力量同样强大。我们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当老师的要因势利导,不要因为现在的某此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教育的方向。

在苦与乐交织的教书育人生活中,一定会留下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爱心,并试着在不经意间去拣拾快乐,我们的生命道路上将会洒满阳光,我把我的青春奉献给了我的学生,我们的青春将不会流逝太快,用爱心铺就的成长之路,让我的学生在成长之路上一路高歌,我已问心无愧。

篇4

一、体育学习焦虑的原因

在体育学习中,由于中职生任性和自控能力差、学习的挫折、教师不当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体育学习内容具有的难度和危险性及因怕脏、怕累、懒惰、自卑、神秘感等原因,学生常常在心理上体现出不安、忧虑、焦急、紧张、恐惧等情绪状态,在生理上则伴有唤醒水平的增高等复杂的情绪反应,甚至因恐惧导致无法控制和支配自己的心理状态,出现动作失调、肌肉僵硬,致使动作操作失误。因此,如何让学生保持心理平衡,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心理障碍导致生理性的危害

有研究资料表明:人体在外界环境的不断刺激下,人的大脑在接收处理信息刺激、调节自身行为、动员体内物质潜能做出反应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方式和心理平衡机制。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职生往往对自我认知不成熟,自身期望值不高,第二性成熟期之后,会出现与性成熟相似的危机期,在高度的感觉兴奋中和对权威的反抗中,又重新表现出情绪的不安定性,一旦经受挫折,则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极易产生心理情绪障碍。多次失败后出现的高状态焦虑,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身体运动、运动知觉自控能力降低,使肌肉僵硬,甚至出现混乱的多余动作,破坏学生的动作记忆过程,运动表象模糊,导致信息加工的效率全面下降。如果对外界刺激引起的诸如忧虑、焦急、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不能很快控制、消除,就会变成恶性刺激,产生不良情绪破坏心理平衡,造成心理机能紊乱,引起生理、生化机能失调,导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一系列疾病。

三、体育学习焦虑控制

(一)心理训练法

1.认知训练: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练习动作前焦虑的程度、情绪的变化,通过谈话诱导、分析推理等方式,提示学生正确地估价自己,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类的谚语、格言帮助学生全面地、辨证地认识自己,树立控制焦虑的信心。

2.表象训练:在教学中,表象训练的程序为:示范——讲解——表象训练——练习——纠错——再表象训练。具体方法:(1)站立闭目,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2)体会动作要领,脑中反复做动作。(3)进行练习。

3.暗示控制:即以不明显的方式(如:语调、体态、面部表情等)对全体施加影响的方法,并适当采用“胆大带胆小”、“降标作业法”适时地让学生“表现”自己,这是因为,任何成功包括一点点成绩都会增强人的自信,对于焦虑、自卑的人,尤其如此。以成功的结果,来减轻学生的恐惧感,降低焦虑程度,提高学习积极性。

4.自我激励:教育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出现焦虑时,要回忆自己的进步和成绩等成功的事例来不断鞭策自己,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对待挫折,树立必胜信心。

(二)情绪调节法

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教学中学生情绪状态的调节,是体育教师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维持与周围环境间的动态平衡而达到稳定状态,由于中职生出于心理上的“断乳阶段”,因而心理冲突多,情绪状态较任何一个时期更易被扰乱,而职业学校的女生又具多数,情绪更易波动,形象地说就像“春天孩儿面,一天变几变”。因此,为了使中职生在体育学习中达到最适宜的兴奋度,控制情绪状态的变化,克服焦虑、紧张等不良的心理情绪,给机体以增力性的影响,是极其必要的。

以下几种调节手段和方法,经过多年教学实践验证,成效较为显著。

(1)呼吸调节法: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是改善学生情绪波动的有效方法,它能促进神经系统迅速恢复平衡,保持血液流通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平稳,使得呼吸平静而有节奏,起到稳定情绪状态的作用。

(2)具体方法:舌轻轻舔上颚,鼻吸气、同时腹部收缩,胸部鼓起;呼气时,腹部鼓起,胸部放松。反复进行。

(3)教学实践:a.对过度紧张、焦虑的学生进行调节时,呼吸缓慢,自然畅通。做到“深、长、细、匀”。b.对情绪疲惫、焦虑的学生进行调节时,要长吸气和强有力的呼气,并配合手臂的上、下振动,提踵来提高情绪的兴奋性。c.练习次数:可根据身体练习间隙时间长短进行安排,直至学生自我感觉舒适、平稳即可。

表情歌舞调节法:即有意识地诱导学生改变其面部表情和体态,以相应地改变情绪状态。

具体做法:a.组织轻松、欢乐的儿歌游戏,如:“小白兔找妈妈”、“丢手巾”、“两只老虎”等。b.结合教学和有影响的活动,自编配乐舞蹈,如“亚洲雄风”、“月亮之上”等。

(三)三分钟气功调节法

中国传统养生术——气功,对于运动产生的焦虑、疲劳,有其独特的消除功能。实践证明,气功状态下的调身、调息、调心能使大脑皮层抑制性的a波幅增高,从而对人体组织细胞内的生物电进行有序化的疏导,将淤浊德酸性疲劳物质及使吸收转化排泄,促进焦虑疲劳的消除。

1.具体方法:以调心为例(也称气归丹元)、先将双手搓热,然后将右手心放在腹部,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双手重叠在腹部轻柔划圈,先逆时针旋转9次,再顺时针旋转9次,同时反复默念口诀:“旋转腕腹疲劳散,顺应自然精神爽”(划圈时,要求闭眼,排除杂念)。

2.教学实践:此法经常用在课的结束部分和整理活动中,尤其是在课的运动负荷较大时,若不能尽快恢复运动性疲劳,势必要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其它课程的正常进行。三分钟气功调节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其功法简单易学,效果明显。

总之,根据中职生心理、生理特点和运用心理手段对体育学习中焦虑情绪的控制,大大提高了中职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养成了自觉锻炼的习惯。

篇5

【关键词】 惊恐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文拉法辛;述情障碍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6.0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venlafaxin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for alexithymia in panic disord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7 panic disord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with 49 cases (venlafaxine combined with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8 cases (venlafaxine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as made on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scale (PASS) scores,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 total and ite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In 2, 4, 6, 8 weeks of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lower PASS scores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Key words】 Panic disorder;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Venlafaxine; Alexithymia

述情障碍是指个体无法识别情感、无法将躯体唤醒感觉与内部感受相区分、无法交流情感、外向性思维, 表现在不能恰当表达情绪、缺乏幻想。认知行为治疗对惊恐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 但其是否能够改变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 目前相关的报道较少, 因此本研究采用文拉法辛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以评估其在惊恐障碍患者述情障碍中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10月在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的97例惊恐障碍患者。入组标准:符合DSM-Ⅳ惊恐障碍的诊断标准, 年龄18~60岁, 知情同意, 自愿参加本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39.1±2.2)岁, 平均发作次数(6.4±4.1)次;治疗组平均年龄(40.6±3.5)岁, 平均发作次数(6.9±4.3)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均服用文拉法辛100~150 mg/d, 8周以上, 有睡眠障碍者临时予以阿普唑仑片对症治疗。同时, 治疗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 由2名以上高年资精神科医师进行, 2次/周, 40~60 min/次。

1. 3 评定标准 治疗前后分别用TAS中文版的TAS总分及4个因子分的数值变化对入组对象进行评定,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周用TAS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分别用PASS对入组对象进行评定,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用PASS进行评分, 量表均由2名主治以上医师随机双盲评定, 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4~0.91。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两组PASS评分比较 治疗第2、4、6、8周两组PA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治疗组PA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2. 2 治疗前后两组TAS总分和因子评分比较 经8周治疗后, 治

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TAS总分(77.1±11.1)分VS (66.4±9.3)分、

因子1 (3.1±0.8)分VS (2.9±0.7)分、因子2 (3.4±0.6)分VS (2.5±

0.8)分、因子3 (3.1±0.7)分VS (2.9±0.9)分、因子4 (2.4±0.4)分

VS (2.1±0.5)分;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TAS总分(77.4±12.3)分

VS (74.4±8.9)分、因子1 (3.1±0.9)分VS (2.9±0.6)分、因子2 (3.4±

0.8)分VS (2.9±0.7)分、因子3 (3.0±0.6)分VS (2.9±0.8)分、因子4 (2.4±0.7)分VS (2.2±0.5)分;治疗组治疗后TAS总分和因子2得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研究发现, 述情障碍者的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解能力下降, 而且述情障碍妨碍个体对情绪进行有效调节, 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治疗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 提高患者描述情感、认识和区别情绪, 增强外向型思维, 其疗效确切[1, 2]。而且Barlow等[3]的研究表明, 认知行为疗法能促进药物的疗效, 起效更快。通过认知行为治疗, 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识, 达到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的目的, 并最终解决其心理问题。

单纯的药物治疗虽同样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但难以改善患者的应对方法及认知, 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到其病态思维和异常情感表达, 认清并领悟到情感表达和调节与其对事件认识的幼稚、不成熟思维模式有关, 从而使患者逐渐改变过去的思维模式, 一旦改变认知, 情感表达抑制便随之明显好转并最终消失。认知行为疗法就是找出患者的思维行为模式, 帮助其建立较为成熟的认识问题的思维模式, 以消除其述情障碍, 从而缓解甚至消除患者的惊恐障碍症状, 改变患者消极认识, 领悟健康的心理调节方式, 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 随后逐步建立合理的思维, 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4, 5]。

本研究显示, 经过8周治疗后, PASS分值有显著下降, 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提示两种疗法均有显著性疗效, 同王高华等[1]Meta分析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治疗后, 对照组TAS总分和各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提示单用药物治疗不能改善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治疗后, 治疗组TAS总分和因子2得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提示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治疗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

参考文献

[1] 王高华, 魏艳艳, 王惠玲, 等.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惊恐障碍疗效Meta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2):161-163.

[2] 李志, 李春芳, 韩卫东.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焦虑症状的相关分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8):909-911.

[3] Barlow DH, Gorman JM, Shear MK, et al.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mipramine, or their combination for panic disorde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2000, 283(19):2529-2536.

[4] 胡赤怡, 吴东辉, 刘奋, 等.惊恐障碍患者的述情障碍与防御方式的相关性.精神医学杂志, 2010, 23(6):419-420.

篇6

论文内容提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女学生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索运用体育疏导学生心理障碍的原理和方法,维护和促进高职女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较深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1.前言

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统计数字更具体地显示出,我国有焦虑不安、恐怖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以上。W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校女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的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职院校学生尤为突出。高职女学生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特殊青年群体,由于年轻阅历浅,心理承受能力差,因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压力,情感方面的困惑,使她们比一般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心理压力,极易造成心理上的困惑和障碍。这不但影响高职女学生在校时的行为表现,也影响到她们能否以正常的心态面对社会的选择以及今后人生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因此,研究高职女学生的心理障碍和进行疏导的方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高职女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探索运用体育锻炼的手段疏导高职女学生心理障碍的途径和方法。

2.常见的心理障碍分析

2.1神经衰弱

根据调查,神经衰弱是高职女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主要是高职女学生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良好的适应能力造成的,如学习负担过重、专业思想不稳定、个体自我调节失灵,对社会、对人生思虑过多,在家庭问题上、恋爱问题上犹豫徘徊等。所有这些,在患者头脑中产生强烈的思想冲突,使得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地处于紧张状态,超过了神经系统本身的张力所能忍受的限度,从而引起崩溃和失调。症状主要表现是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好发怒,小刺激可以引起较强的情绪反应,发作后常感后悔,自责而又不能自拔,精神易兴奋,浮想联翩,失眠,且多梦易醒,易疲乏,月经失调,通过适当休息也难以解除,造成患者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果差,学习成绩下降。

2.2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症。高职女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新的环境各方面都要重新开始适应和调整。如果对自己期望过高,压力过大,凡事患得患失,时间长了,就会产生持续性的焦虑、不安、担心、恐慌,并且还伴有明显的运动性不安以及各种躯体上的不舒适感。患有焦虑症的高职女学生,在其性格上也有一定的特点,大多胆小,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新环境适应能力差,遇上一定精神刺激,就很容易患焦虑症;常见的焦虑主要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学习焦虑在学生情绪表现中最为强烈,其中又以考试焦虑最为突出,高职女学生中很多人在应付各种考试时,会出现预感焦虑和期待不安等心理状态,有的甚至恐惧考试,以至不能自制;人际交往的焦虑与大学生的自我形象焦虑关系非常密切,这些学生缺乏自信,常担心自己不够漂亮、没有吸引力,这类焦虑主要与自我认知有关。

2.3抑郁症

抑郁症又称忧郁症。抑郁症是高职女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在高职女生中多见于性格较内向的女生,也会发生在从外表上看比较顺从与柔弱但内心个性很要强的女生中。有的高职女生对枯燥的专业学习不感兴趣,对刻板的生活方式感到厌烦,为自己学习或社交的不成功而灰心丧气,陷入抑郁悲观状态。她们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兴趣丧失,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不愿参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并伴有食欲减退、头痛失眠、月经失调等。持续严重的抑郁对大学生的身心有严重的损害,使她们无法正常有效地学习和生活。

2.4强迫症

强迫症是高职女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患有强迫症的人,明知某种行为或观念不合理,但却无法摆脱,在主观上感到某种不可抗拒和被迫无奈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存在,因而非常痛苦。强迫症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你越注意它、在乎它、想纠正它,它越是如影随形地跟在你左右。患强迫症的高职女学生多与其性格缺陷有关,如缺乏自信,遇事过分谨慎,生活习惯呆板,墨守成规,常怕出现不幸,活动能力差,主动性不足等。

3.体育疏导学生心理障碍的基本原理

3.1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

体育锻炼对人的中枢神经具有良性的刺激作用。体育运动或快或馒的节奏,或强或弱的起伏,或惊险或平凡场面,或复杂或简明的技术,或成功或失败的体验,或艰难或顺利的过程,或胜或负的结果,都对人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在大脑皮层建立暂时性的神经联系。这种神经系统的巩固和发展,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然后不断得到强化,会使人颓废、沮丧的情感得到消退性抑制。

3.2体育锻炼能调节和改善情绪

情绪在人的活动中具有激发作用、组织作用、维持作用和导向作用,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美的陶冶会引起人肯定的情绪(如满意、愉快、喜悦),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心境,这有助于人积极性的发挥,能帮助人建立稳固、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干扰、破坏心理障碍者的心理导向,消耗心理障碍者积聚的心理能量,最终达到打乱已形成的暂时障碍性的心理秩序,使参加体育锻炼者发泄抑郁,展现自我,体验到快乐与满足,从而改善和调节情绪状态。

3.3体育锻炼能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社会适应力

体育对人的团队精神具有培养作用,体育很多项目是集体项目,需要大家协作,一个默契的手势,一次友好的击掌,一组漂亮的配合,一声加油的呐喊,使人无不感到“一根筷子易折断,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道理。体育锻炼是增进人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尤其是学生在受到挫折时,能通过体育活动把消极的情绪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使积极的情绪总居于优势地位,并经常保持乐观和满足的情绪体验,保持愉快的心境。这样有助于消除学生孤独、自我封闭的心理,培养人的沟通、交际能力,提高社会适应力。

3.4体育锻炼能培养意志品质

体育很多项目富有竟争性,要竞争就意味着有胜负之分,胜利的体验能使人建立自信心,失败的经历也使人增强经受挫折考验的承受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各种挫折面前选择正确的方式去适应。通过克服体育运动中的障碍和战胜挫折,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帮助学生战胜消极、悲观的思想。

4.体育疏导高职女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方法

体育锻炼作为高职女学生心理障碍的调适手段,要有计划、有一定的强度和时间要求,要与观察、测试、效果评价结合起来。对不同的心理障碍,应采用不同的手段和不同的体育项目,对症下药,因材施教,还要考虑到参与者的兴趣,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4.1狂躁、易怒型学生的体育疏导法

选择一些缓慢、持久的体育项目,如打太极拳、慢跑、下棋、野外远足、游泳、射击等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能消耗这类学生心理积累的大量怒气,能转移注意力,调节神经活动,增加自我控制能力。

4.2孤独、抑郁型学生的体育疏导法

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体育集体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集体操等项目。这些体育项目能焕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兴奋性,增进人际交往,使她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帮助消除孤独、抑郁、封闭的心理。

4.3遇事紧张、胆怯型学生的体育疏导法

选择一些要克服困难或公开而激烈的体育项目,如溜冰、滑雪、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平衡木、跳马等项目,这些运动要求克服各种胆怯心理,特别是球类项目的各种竞赛,比赛形势多变,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去应战,才能取得胜利。若经常在这种激烈的场合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遇事就不会过分紧张和胆怯,更不会惊慌失措,从而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益处。

4.4自负、逆反型学生的体育疏导法

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对抗较激烈的体育项目,如技巧、体操、足球、篮球等项目,让练习者体会到自己的不足,尤其是通过各类竞赛,让他们看到山外有山,学会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求是、求真的精神,克服偏执和逆反的心理。

4.5自卑型学生的的体育疏导法

选择一些简单、易做、见效快的体育健身项目,如跳绳、俯卧撑、形体训练、大众健美操、慢跑等项目,这些项目明显的锻炼效果,能使这些学生产生成就感,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

篇7

关键词:留守子女;中职;入学心理阻碍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64-02

留守子女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子女。农村留守子女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招生对象以城乡初中毕业生为主,其中很大多数生源为农村初中毕业生,而这其中就有不少学生为留守子女。他们要在两三年内成长为职业技能工人,要在接受大量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践训练的同时,还要独自学会生活、融入社会、度过人生重要的青春期,当面对陌生的中职学校和中职生活难免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一、留守子女入学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1.环境适应。留守子女大多很小就远离父母家人与祖辈(或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尤其是来自山区农村的孩子们,他们很多都是从小学就开始在学校集中食宿,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城市子女要强。但长期远离父母带来的孤独感和亲情缺失使他们容易产生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合群、不善交往等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留守子女学生原来在小学和初中时,集中在校住宿,大多封闭式管理,生活的圈子较小,社会环境相对单一,而来到城市之后,生活的地域空间变化很大,人员相对复杂,来自不同县市、不同学校的同学之间必然的会产生各种程度摩擦,如果不能很快适应,心理上很容易受到挫伤。

2.专业学习障碍。中职学生入校前,处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对即将进入学习的中职学校和专业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之上,而他们远在外地工作的父母更是对诸如各专业学习、专业发展可能、技能掌握需求、职业就业资格、职业生涯规划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对孩子的可能的学习兴趣、职业兴趣等等又缺乏足够的沟通,由此带来留守子女就读专业的选择有着很大的盲目性。一旦他们入学以后,发现所学专业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自己当初的想法相去甚远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父母远在外地,不管我学习不说,还给我选一个不适合我的专业”的想法,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3.就业心理障碍。很多留守子女们,他们即渴望独立、期盼自己能够和父辈一样就业谋生,同时又害怕不能谋取一份很好的职业。现在不少中职学校入校开始,就全方位强化学生就业意识,很多学校从二年级就开始带薪实习、顶岗实习、变相就业。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动辄用“就业”这一大棒督促学生学习,却忽视对学生进行足够的职业训练和职业规划引导,给初入学校的学生们施加了不少压力,很容易让对就业市场心存疑虑的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障碍。

二、因素分析

中职生产生入学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各种各样,就留守子女的具体现状分析而言,突出的几个因素主要体现在角色变化、环境变迁、学习压力等方面。

1.个人角色变化。留守子女一旦进入中职生活,他们的角色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中职标志着他们要走向就业、走向独立,对于刚刚走出初中校门的中职生来说,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心智尚未成熟的他们要自己去安排诸如个人服饰、饮食、生活、人际等各方面的问题,要独自进行很多命运选择,这种角色变化,对于处于青春期,又长期缺少父母亲情的留守子女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既需要学校进行足够的引导和教育,更需要时间去面对和适应,尤其是在入学之处,心理冲突在所难免。

2.生活环境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地城乡差别越来越小,但不可否认的是,留守子女身与城市的同龄人相比,行为习惯、穿着服饰的差别比较明显。许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爱的缺失,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会尽量多给孩子一些金钱作为补偿。殊不知,过多的金钱加上同时城市的生活方式、各种灯红酒绿的诱惑必然对缺少父母管教、而又涉世不深的留守中职生们带来很强的心理冲击。

3.学习压力增大。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之下,不少中职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素养和专业操作知识的学习更加严格,加上在校学习时间大大压缩,有些专业课程,中职学生入校之前可能根本就是闻所未闻加之中职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理想,若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三、解决对策

1.加强和规范制度管理。对与身心处于青春期,社会认知能力不足、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的中职生来说,科学严格的管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基础,要在在学习生活上,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特别的关怀、辅导和教育的同时,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诸如住宿生管理制度、重大活动教师参与制度、师生值日制度、各种检查督促制度、奖惩制度等,并严格执行。用良好的校风、科学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使学生德、智、体各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

2.积极开展留守子女心理辅导。要针对留守子女的心理特点,及时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和所为,向他们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要集合学校师生的力量,给他们以全身心的爱,针对具体情况,可以为孤独心理严重的“留守学生”落实好帮扶教师,负责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对他们予以贴身指导和个性帮扶,做他们的良师益友,用真挚的爱去善待他们,强化亲情关爱。结合个别面询、团体辅导、行为训练、网络书信咨询等多种形式,及时疏导、合理化解一般心理问题。从而使“留守学生”彻底解除心理障碍,茁壮成长。

3.积极引导,磨炼意志。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加强班级内部、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引导学生们走向团队协作,多给留守学生创造与他们交往、与团队合作、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要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认知社会规则、开拓社会眼界的同时,引导留守子女树立良好的心态、感受团队合作、获取社会知识、锻炼社交能力、经受挫折失败、磨炼个人意志。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团队沟通、融入社会集体,在培养社会能力的同时,消除他们走向社会的恐惧感。

4.开展专业和职业指导。专业指导,就是要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专业前景、专业发展、技能要求、就业方向等有着全面的了解,要引导他们在对专业有完整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习能力、技能掌握等,对如何学好专业、掌握技能有合理的、科学的认知,消除他们的学习迷茫、解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职业指导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观教育、职业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也是向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和进行职业培训的过程。有效的职业指导,能够使职校生具有适应职业学校习环境的能力,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职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进行职业岗位的选择和准备,使新生树立起专业学习、技能成长的紧迫感,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篇8

关键词:基层央行;履职创新;矛盾;重构;保障体系

一、创新实践:基于邵阳视角的积极探索及成效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基层人民银行履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层人民银行面临既要严格执行国家频繁调整的宏观调控政策,又要承担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难题。为此,人民银行邵阳中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创新“窗口指导组合平台,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力

一是完善引导平台。建立了以“风险预警、政策传疏、发展引导为主要内容的中小金融机构约见谈话制度,加大“道义劝说力度,引导中小金融机构严格执行从紧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均衡投放贷款,满足合理信贷需求;协助政府组建市、县两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改善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二是搭建考核评估平台。制定《邵阳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暂行办法》和《评分细则》,通过建立信贷政策传导与信贷管理、经济培育、政策引导等三大类测评指标,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和政策调整后的效应进行测评。起草出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考核奖励办法等制度,强化货币政策实施的考核力度。三是搭建政银企沟通互动平台。通过协助政府召开银企洽谈会、项目对接会,增强银政企交流力度;通过创建“中小企业信贷项目库,打造“信用评级+融资辅导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通过建立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例会、财税银联席例会制度,将人行的意志转化为政府意志,增强“窗口指导的有效性。

二因地制宜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组织开展“项目融资促进年和“一行县一品、重点突破的信贷创新活动,打造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生态旅游贷款、林权抵押贷款、联保贷款等信贷品牌,建立农村信用社“中小客户贷款营销中心、城市信用社“三通一平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新模式,引导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造就近就地就业机会。2009年该市涉农贷款增量名列全省第二,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二是通过开展“农村批发市场刷卡无障碍试点和实施“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库管理改革,不断创新清算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

三创新监管模式,强化基层央行权威

通过建立“行政执法+金融教育+金融维权+金融服务四位一体的监管新模式,维护人民银行监督管理权威。一是依法履行金融监管职责。在强化金融服务的同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如2009年利用人行征信系统查处邵东个人异议信息牵出长沙银行“假按揭贷款,得到人总行苏宁副行长批示。二是创新金融宣传机制,提高社会遵守金融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创建反假币流动培训学校和征信学校,分别被国务院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人总行肯定推介。三是积极开展金融维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近年来,在全市分别开展了以清收国家公职人员欠款为主体的维护金融债权行动、金融案件“执行月活动、“司法服务金融活动,市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四是将监管寓于金融服务之中,提高监管的社会价值。创建发行库存取款预约制度,提高现金出入库效率,完善《开户单位缴存钱捆和对外支付现金质量考核办法》,提高市场流通币整洁度;开展“信用建设年、邵东县“信用市场创建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守信意识。

四积极历练风险预警处置能力,维护金融稳定

一是建立了完整的业务风险防范体系和区域金融风险处置体系,其中,国库资金风险评估体系在赣鄂湘三省国库工作会议上作经验发言。二是积极开展风险处置演练,提高实战能力。组织“中小金融机构挤兑风险处置演练,长沙中支和省内地州市中支到场观摩指导,为全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三是积极介入处置区域金融风险。先后成功处置了新宁县粮补资金被挪用谣言引发的邮政储蓄挤兑风波和洞口县特殊人民币尾号一兑二谣言引发的银行网点兑换风波等。

二、难点透析:基层央行履职创新面临诸多现实矛盾

一货币政策目标整体性与局部不确定性的矛盾

理论上,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其直接控制下的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施加影响。但是,当前基层央行执行和传导货币政策的手段却十分有限:一是存款准备金政策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缺乏执行弹性。如存款准备金率的执行,基层央行没有结合地方实际灵活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的权限;面对商业银行的利率执行,基层央行也只有“监测权而没有“监督权或管制权,对处于资金垄断地位的金融机构单方信贷定价无力作为。二是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和公开市场业务政策的空白。与总行可以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实施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相比,针对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基层央行则无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权限。三是再贷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小。由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足且再贷款管理上的局限性等原因,当前基层央行发放给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数额小、比重低,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非常有限。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与货币政策目标的高度统一性和强制执行性存在较大的冲突。从宏观、整体层面来说,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有着相对的一致性,即着眼于全国的总体经济确定相对固定的目标,没有考虑太多的区域差别性,同时它又具有较高的强制性,地方必须无条件执行,没有变通的缓冲地带。例如,货币政策的传导对欠发达地区来说,紧缩时最先紧缩,宽松时最后宽松,这种政策传导特征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伤害最大;而从微观、个别层面上说,不同的区域中、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业对金融都有着不同的需求,因而对货币政策有着差异性的要求。现实往往是,基层央行既要执行和传导中央货币政策、保证中央宏观调控的统一性,又要结合地方实际、满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在承担双重职责中面临着两难的抉择。

二履职责任与法律缺失的矛盾

.履职主体与对象责任义务不对称导致基层央行履职处处掣肘

一是维护金融稳定问题。如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法》用了系统条文对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作了详尽的叙述;但是,对金融机构承担的支持、配合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义务,则无论是《中国人民银行法》还是《商业银行法》都没有明确规定,有违责任和义务相对应的原则,导致中央银行在开展维稳工作时难以取得金融机构的有效配合和支持。

二是传导和执行货币政策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赋予的职责,基层人民银行的首要工作任务是传导货币政策,而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的手段主要是靠出台几个指导意见、召开几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座谈会和约见谈话等道义劝说的“软手段,对于商业银行不按照央行引导方向操作的行为缺乏法律和政策上的约束,使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在传导环节受阻,导致货币政策传而不导,传而难导。

2.制度上的监管与处置分离导致基层央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角色被动

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主要职责是防范和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众所周知,在金融实务中,系统性风险总是由单个银行甚至单个网点的道德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共同作用诱发而来,银监分设以后,基层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高管资格不再有审查权,对其经营行为的检查处罚权也较大程度的削弱,只能“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单一风险的防范和处置责任由银监部门承担,这种制度安排的直接后果使得基层央行在处置金融风险的时机上难以提早介入,角色被动,最终扮演“运钞车、“提款机的角色。

3.职能界定的“全能化趋势导致基层央行履职抓不住重点,履职效能被削弱

一是金融服务“全能化。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既是基层央行的重要职责,也是塑造良好形象的有效手段。但笔者认为:央行服务的重心应当是创新金融工具,提供服务平台,凡属通过商业银行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可以由商业银行去承担,人民银行创新的金融工具可提供给商业银行选择使用,不必不计成本强制推行,如银行本票的推广,规定每个金融机构要办多少笔,完全不顾及市场的接受度和需求度,最后大部分演变为银行职工自开本票完成任务。

二是征信体系建设“全能化。征信系统是以银行借贷为主体的金融信用信息系统,目前正在向司法、财税和社会管理领域扩展,其目标是试图建立涵盖整个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但从人民银行的地位和职能而言,目前是无法完成如此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的。

三是金融调研“全能化。优质的调研监测是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目前调研全能化、全员化倾向严重,“跑题调研多。表现在人民银行的调研不仅内容、对象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远远“跑出了金融这个核心,“跑出了货币政策、金融服务范畴,而且基层人民银行不论所处的岗位和职责,每个部门都有调研任务,甚至每个员工都有调研任务。

三履职的高协同性与基层央行社会地位低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央行履职涉及多个层面、需要多方协同。只有通过各分支行同心协力,构建和完善对外沟通互动、对内协作配合的运行机制,才能形成合力,发挥整体功能,提升履职效能。

而现实情况是,目前基层央行的社会地位认可度较低,履职很难得到相关对象的协同配合,工作局面难打开。例如在履行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时,基层央行处于“想为但难作为和“能为但不能为的尴尬状态,其对外宣传的履职形象与实际社会地位形成强烈反差:一是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部门认为,基层人民银行“手无缚鸡之力,只有“问没有“答,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实质性问题,作用有限,反映问题多了反而认为人民银行是无事找事、越俎代庖,对基层人民银行希望了解的情况提供的资料极其有限或语焉不详,态度生硬。二是银行类机构“口是心非。对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布置的工作和召开的会议有些敷衍了事,只有“听和“应,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不是迟缓就是推一步动一步。三是与保险、证券类机构的关系基本“形同陌路。四是社会公众对人民银行职能及作用知晓度低。

四基层央行履职的高挑战性与履职基础脆弱的矛盾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人民银行金融调控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分支行在人民银行整体核心职能发挥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加,比如说既要确保有关货币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又要结合区域经济金融情况积极为地方政府当好参谋,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可协调发展,极大地考验基层行的履职能力。然而当前基层行履职基础相对脆弱,难以适应履职需要。一是用人制度僵化。履行职责靠的是人,人的因素迫切需要重新审视。基层央行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新职能的要求。人事管理权责不对等。基层行人员进口过小,出口不畅,新生代人员补充不足,不适合在人民银行工作的人员也无法责令退出,队伍素质和结构一时很难改变。二是组织结构僵化。内设机构和岗位设计“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党政综合部门职能分工太细,分设部门过多,整合力度不够;业务部门岗位设置重叠,过度占用资源,导致人手不够。三是激励制度僵化。基层行员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力度不大,激励机制作用不大,在职员工积极性难以调动,部分青年员工存在不思进取倾向。

三、路径选择:构建四大保障体系

一重构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管理机制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世人留下的深刻教训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宽泛的金融管制会给市场经济带来灭顶之灾。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顺应经济转轨、分业经营而建立的“一行三会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日益凸显,混业经营使监管重叠与真空并存,政出多门使政策效力中途流失,尽管国务院批准的人民银行新“三定方案明确了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三会参加的金融协调机制,但这种机制在基层究竟如何操作没有下文,即或有细则出台,在目前行政体制下,其实际效能仍值得怀疑。笔者认为:要抓住国家实行行政体制改革,有选择地建立大部委制的机遇,重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一种模式是将监管“三委由国务院直管的事业单位改为由人民银行代管的国家局,建立由人民银行领导,银监、保监、证监、外管各施监管职能的监管体系;另一种模式就是在行政上保持现有模式不变,但党团领导机关设置于人民银行,只有统一政令,才能步调一致,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基层央行职责与权力相匹配。

二重构基层央行履职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以法规形式保证基层央行信贷“窗口指导的法律效力。除明确基层央行在信贷规模和公私合营投向上进行“窗口指导的法律效力以外,还要通过明确基层央行可以采取的惩罚性措施、赋予基层央行有限的利率管制权等手段,保证“窗口指导的有效性。

二是以法规形式保证基层央行金融稳定监测的法律效力。应规定金融机构有义务定期向基层央行报送包括流动性、资产安全性、盈利能力、增长质量和效益等指标,同时相应明确基层央行对金融机构实施金融稳定监测可以采取的罚则。并应考虑有条件扩大到包括证券、保险等整个金融业。

三是以法规形式保证基层央行对征信市场监管的法律效力。

三构建人力资源制度体系

构建央行人力资源制度体系是指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环节建立起有关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各项制度。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在人才强行战略中必须把人才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积极引进和招录优秀人才,努力为各类人才创造培养与开发机制,坚持以用为本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活力,正确有效地对人才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进行恰当的考核、评价与定位,满足人才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塑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央行履职提供不竭动力。一是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与招录制度。要适当提高基层央行进人比例,为基层央行补充一批素质较高、责任心较强、具有真才实学的生力军。二是要加强人才有序流动,促进人才合理配置。进一步完善行级领导异地交流制度,积极传授或学习分享工作经验。尝试建立人民银行优秀人才到商业银行或地方政府挂职锻炼,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应对各种风险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三是要健全人才培养和使用制度。在人才制度的设计上,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位分类管理的试点与推广应用,制定并健全竞争上岗制度;破除逐级晋升原则的限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破格选拔机制。以充分发挥干部的真才实学和潜能。四是要健全人才激励与保障制度。要探索建立具有央行特色的央行文化,从薪酬激励、组织激励、工作激励、文化激励等方面着手,对高素质人才采取特殊的激励措施,形成有利激励和促进创新的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的潜能。为努力建设高效履职、科学发展的中央银行而提供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

四构建基层央行履职环境支撑体系

一是要提高基层央行的创新能力。随着经济金融改革发展,人民银行工作的探索性日益突出,对工作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方面我们更要提高自觉性,增强紧迫感。当前从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信贷征信、反洗钱等新业务发展情况来看,还处在发展和探索阶段,需要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及时完善和调整,不断开拓创新。

二是要积极探索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央行与、地方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主体的协同方式。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主要是“中央银行-金融机构-企业或居民,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只起辅助作用。在监管职能分离和商业银行改革深入的形势下,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窗口指导职能更为集中,需要结合实际认真搞好这方面的工作,本着依法履职、综合协调、符合规律、创新方式的精神继续积极探索。要通过多种途征的宣传、业务窗口、融资平台,进一步拓展分支行与政府有关部门、社会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调沟通方式,以利更加全面准确地获取必要的信息,同时将央行有关信息传播给对方,以提高基层人民银行的社会公信力和知晓度,为更好地履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 曾省晖《法律视角下基层央行履职环境与效能优化问题探讨》,《武汉金融》2008年期。

[2] 张本明、鲍瑞琪《金融法规缺失视角下基层央行履职的尴尬处境及建议》,《中青年论坛》2008年0期

篇9

我现在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在二年级上学期开学时,一个近乎痴呆的智障女孩由于并校分到了我们班。从外表就看得出她不同于别的孩子,目光呆滞,嘴常常张开着,口水、鼻涕经常挂在脸上。她常常说出一些离奇的话,而且口齿不清,一般人听不懂。还经常做出一些离奇的事,让人很难理解。母亲在她五岁时就离开了这个家,抛弃了她,就父亲一个人把她养大。在许多人眼里,她就是十足的傻子,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引来异样的目光,成为众人的笑料。同学们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心里都有一种害怕的感觉,有时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总会让我的心不禁一颤。

曾经不止一个人对我说:“她智障,是随班就读的,也不算成绩,不用跟她费劲,没有用的,反正她会不会都没有关系。”可是我深知,智障不是她的错,她有权利和别的孩子一样接受同样的教育。从她来到我们班那天起,我就想:一定要好好呵护她,教育她,起码让他感觉到做我的学生是幸福的。

事情总是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当我满怀信心,尽己所能给她悉心地呵护,试图用爱去温暖她时,才知道,原来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简单。没想到,这孩子十分好樱上课时,没有一刻是坐得住的,她总是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唱歌或走动,根本不听老师的话。她经常躲在桌下,还经常在地上爬,一双小手像黑炭。有时当同学们正专心听讲时,她会突然说出一句让人意想不到的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她还经常制造一些“小麻烦”,比如抢同学文具,发脾气,偷喝同学饮料等。最令人头疼的是,她十分抵触我对她的管理,每当她犯了错误,我耐心说服教育时,她都听不进去,而且有时近乎疯狂,竟然要拿东西打我。

我不禁自问:难道这个孩子真的无药可救了吗?难道我的付出真的对她毫无作用吗?那些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战败的将士,感到灰心丧气……可所幸的是自己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因为我坚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嘘寒问暖。为了方便照顾她,我将她安排在靠近教师的位置上,每节课对他单独辅导、照顾。课余耐心听她倾诉,对他态度和蔼可亲,随时了解她在想什么、想干什么。

我先使她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入手,常她把孩子带到水龙头下,手把手地教她怎样洗手,边洗边夸她是个爱讲卫生的好孩子。手儿洗干净了,孩子快活了。她一年四季流着鼻涕,自己擦不干净,我就用纸巾给她擦干净,一天不知要擦多少次。对于学习更是难上加难了。因为对这样的孩子进行学习的指导,无异乎是在考验这个老师的耐心和韧性。有一次教生字“绿”时,我先从直观颜色入手,再用语言提示,帮助他回忆生字的笔画顺序,再手把手地教她书写,整整花了一节课。有人说:“这样的学生,教了不还是白教。”但我想,教,总比不教要强。放弃一个孩子,就意味着放弃一个家庭的梦想。我经常告诉班里其他的孩子,大家都不要和她计较,谁也不许欺负她,而且要多多帮助她。时间久了,同学们都不再躲着她,下课了都哄着陪她玩,都积极地关心她,帮助她,照顾她。

虽然这个智障孩子花费了我许多精力,效果却微乎其微,但我没有放弃,因为我始终相信,用我博大的师爱一定会融化她的心。终于有一天,她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关爱,她变了。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天上午,下课时,班长领着她来到我办公室,告诉我她尿裤子了。我一看,天哪,整条裤子几乎都湿了。她已经冻得直哆嗦。我连忙给她爸爸打电话,可电话一直没人接。这怎么办呢?看着她越来越冷,缩成了一团。突然,我眼前一亮,对了,回家把儿子的裤子拿来给她穿不就行了吗,反正他俩个子差不多。于是,我给她倒了一杯热水,嘱咐她把水喝了,在办公室等我。我便请了假,飞一样地跑回家,拿了儿子的线裤、毛裤、外裤,又跑回学校。平时我从家走到学校就要十五分钟,这回一个来回只用了十几分钟。回到学校时,我已上气不接下气,那么冷的天,竟然出了一身的汗。我急忙帮她把裤子换上,还一边换一边给她讲:“要听老师的话,你看,老师多么关心你呀……”我正说着,忽然觉得什么东西掉在了我的头上,我一看,呀,她哭了。我把她搂在怀里,她竟然哭出了声,还用那含糊的声音说:“老师,我妈妈都不管我,你比我妈妈还要好,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天哪,从她的嘴里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也不知是出于感动还是出于什么,我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告诉她:“老师是爱你的,大家都是爱你的,以后老师会一直像妈妈一样关心你,只要你做个听话的孩子。”不知怎的,这回她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不住地点头。

篇10

【关键词】两型社会 新型城市化 制度障碍 制度构建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新型城市化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来,一直被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具体来说,“两型社会”的建设本质上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主要强调以新型的制度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存在扬弃,改革过去既有的一些不适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并且创造出新的适应发展的制度。城市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主体,也是制度创新的重要领域所在。本文尝试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新型城市化规划制度的障碍,并对制度体系的重新构建进行简要的分析。

新型城市化是对传统意义城市化的扬弃,旨在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规模扩张、外延拓展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是一条全新的质量提升、内涵丰富、品质拓展的城市发展道路。①对中国而言,新型城市化道路主要面对的压力是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在发展模式和具体措施上,新型城市化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带动,避免传统城市化那种单纯的规模扩张、面积增加和人口增长,更多地注重城市结构的转换,更多地注重人文关怀,走集约发展、内涵拓展和功能提升的新型城市化之路,其中包括科学规划与设计,科学调控城市规模与城区面积,理性引导城区人口等。

“两型社会”建设中新型城市化的制度障碍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思认为,所谓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包括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主要有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和政策等,非正式规则有道德和习惯等。②新型城市化建设作为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也需要相应的制度去协调新型城市化进程下各种相关利益者的关系,规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使其符合新型城市化的目标。因此,可以认为制度是新型城市化建设中最重要和根本的保证,只有制度上的保证,才能使新型城市化的进程符合“两型社会”建设的需求。然而,在制度层面上,我们还存在着以下的障碍。

新型城市化建设制度供给缺失。目前新城城市化建设中制度最大的障碍就是供给不足。首先,作为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的城市规划就存在不足。目前的城市规划制度体系还是建立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基础上,不论是规划的制定还是评审都没有加入新型城市化的指标。在这样的规范下制定的城市规划还可能会成为新型城市化进程障碍。③同时,与之配套的投资、科教、环境各个领域,个人或者其他在建设新型城市化中的权利和责任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相关的制度保证新型城市化只能形同虚设。

其次,基于资源环境的权利制度严重缺失。两型社会主要是对资源和环境的重视,而这些公共资源往往被视作公共财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为保证,无法界定资源和环境的产权,④也无从通过市场计算成本,进行转让和交易。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资源和环境的外部性就没有办法解决其分配问题,⑤因此资源和环境就非常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影响两型社会的建设。

新型城市化建设制度效力弱化。虽然目前各种相关制度已经逐步出台,但是制度的约束效力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强化。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制度的冲突使得其效力减弱,新型制度和原有制度并没有进行非常好的契合和协调,制度的冲突使得新制度的效力极大地弱化。第二是制度的执行区域还有很大的盲区。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和观念都存在较大差距,在城市之外的很多地区,例如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地区,囿于体制、观念等限制,制度执行的效力都相对较弱。⑥

新型城市化建设制度施行困难。新型城市化建设在制度建设上最大的障碍还在于具体的实施和运行。制度变革将使原有的利益分配体系得到加大的改变。在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强大的交易成本和施行困难。现行的政治考核和全社会工作重心仍然是GDP优先,要改革原有制度,让人们从简易的经济指标转向综合的制度也并非易事,人们对于原有制度的依赖也会使得新制度在施行上出现较大的困难。此外,在交易成本之外,还有实在的成本障碍问题。由于价格机制的不配套,目前新型城市化建设中的环境建设的费用和补偿机制没有建立,强调环境友好型而较高成本的新型城市化建设无人买单,在相当的地区还存在着新开发建设土地成本低于挖潜土地、集约化利用土地的成本,也形成了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价格障碍。⑦

非正式制度约束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人们在旧有社会形态中形成的包括价值、风俗、传统等非正式制度也是约束新型城市化制度建设的障碍。由于长期的粗放发展和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战略,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对资源和环境重要性认识的缺乏。很多地方都认为发展就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认为经济建设是一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心,而环境和资源问题都可以随着经济问题解决而解决,所以缺乏重视。同时,社会的快速经济发展还滋长了一些浮夸的思想,不结合城市实际的大规模模纹花坛、笔直的城市干道和高耸的写字楼,一方面形成了中国的千城一面现象,另一方面更是对资源的浪费以及对于乡土环境的极大破坏。综上所述,这些固有的思想都会是新型城市化制度建设中主要的非正式制度障碍。

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构建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法律体系。新型城市化建设最首要的工作就是从法律和法理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个人、企业、组织和政府在新型城市化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将“两型社会”建设的各种内容纳入到城市化建设的各种现有法律和法规中,对现有没有重视资源和环境的法规进行修改,同时尽快着手制定城市化建设中促进资源利用和环境友好的新法规,从强制性的法律层面上,保证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对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和重视,明确规定对于不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开发规划行为应该进行法律上的制裁和处理。

重构综合的考核体系。政府施政目标决定了城市化进程的诸多方面,目前的考核体系中只重视经济指标,而忽视环境资源指标就是两型社会制度上重要的障碍之一。未来政府应该尽快加紧研究,如何对于环境友好和资源保护进行指标上的量化,并将环境和资源相关的考核指标加入官员综合考核指标中。这样,一方面可以从国家的角度明确资源和环境在施政纲领中的重要性,同时,从根源上强化政府各部门对于资源和环境的重视程度。在加入环境和资源因素的综合考核指标后,政府各部门在行政的过程中,会充分考虑到对于资源和环境的重视,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引入项目、土地供应等多个领域都会注意环境的保护和对资源的节约。⑧

构建多维度的政策体系。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最后落实还需要多个维度政策体系的支持。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具体的相关政策去保证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的重视,其中包括投资、土地、税收等。⑨在投资方面,可以设定土地开发的最低利益标准,降低土地等宝贵资源的滥用和低级开发,同时政府可以对一些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的项目,直接给予政府投资的导向性支持。在土地政策方面,应该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项目给予政策上的相关扶持,包括土地集约利用和新增建设用地的双挂钩制度等。在税收方面,应该通过财税调整,对于高效率的城市化土地开发进行相对的补偿。总之,从综合的宏观政策上,应该充分利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着力于提高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使用效率,保护这一过程的生态型和环境友好。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程必定:“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群―中部崛起之路”,《城市》,2007年第10期。

②[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4~97页。

③张翔,胡宏,徐建刚:“从法学视角探讨《城乡规划法》”,《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大连出版社,2008年,第65~68页。

④刘世昕,解振华:“循环经济遭遇制度障碍”,《中国青年报》,2005年9月28日。

⑤任静:“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分析”,《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

⑥杨世松:“探索新农村‘就地城市化’之路”,《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4期。

⑦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环境时报》,2006年7月4日。

⑧马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求是》,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