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1 12:36: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诸葛亮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善理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亡。
2、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日月之明,众下仰止,乾坤之广,万物顺之。
4、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6、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7、伏念臣赋性拙直,遭时艰难,兴师北伐,未获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8、赏于无功者离,罚加无罪者怨,喜怒不当者灭。
9、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
10、非静无以成学——诸葛亮
11、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1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5、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16、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威之以赏罚,故人知劝。
17、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18、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19、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20、故国以军为辅,君以臣为佐;辅强则国安,辅弱则国危,在於所任之将也。
21、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22、智者不逆天,亦不逆时,亦不逆人也。
23、治国犹於治身:治身之道,务在养神;治国之道,务在举贤;是以养神求生,举贤求安。
2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6、不倍兵以攻弱,不恃众以轻敌,不傲才以骄之,不以宠而作威。
2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9、红紫乱朱色,声疑正乐。乱生於远,疑生於惑。
30、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3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32、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33、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34、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则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
35、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此治人之道,不亦合於四时之气乎
36、兵卒有制,虽庸将未败;若兵卒自乱,虽贤将危之。
37、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38、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
39、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4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1、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
42、可是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
43、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44、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
45、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
46、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
47、恶不可顺,美不可逆;顺恶逆美,其国必危。
48、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49、士之不能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不能皆坚固也,处之而已也。
5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5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52、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者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53、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54、迫而容之,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卑而骄之,亲而离之,强而弱之。
55、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56、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57、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58、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59、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60、观日月之行,不足以为明;闻雷霆之声,不足以为听。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
61、劝农业,无夺其时。
6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远。
63、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
64、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由沈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
65、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66、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67、贵之而不骄,委之而不专,扶之而不隐,免之而不惧,故良将之功也,犹璧之不污。
68、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
69、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
70、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着,后世以为圣。
71、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72、君子威而不猛,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
7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74、安其居,乐其业,至老不相攻伐,可谓善理者不师也。
篇2
今天,我学唱了一首新歌—— 《梦在燃烧》。这首歌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感人。它描写了一代名相诸葛亮的传奇人生。
歌词中有两句,我感受最深。一句是”结伴结盟结交,难结同好;借风借火借箭,羽扇轻摇。“它描述了诸葛亮在混乱的三国时期,择明君而侍,在几次重大战役中,运筹帷幄、算无遗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还有一句是”不鸣则矣,一鸣动九霄,不出则矣,一出比天高。“它描述了诸葛亮隐居隆中十年,饱读诗书、广交名士,敏锐洞察天下形势,在刘备三顾茅庐后,出山入幕,辅佐刘备收复荆州,进取西川,攻下汉中,建立蜀汉政权。
我深深地体会到诸葛亮能取得成功,与他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学习、勇于探索是分不开的。这也印证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名言。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勇于创新,为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打下坚实基础。
篇3
所谓“名言”,指的是著名的言论或话语。一般来说,名言都具有比较深刻的意义,它们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揭示了生活中的现象或道理。比如,“土地,是以它的肥沃和收获而被估价的;才能也是土地,不过它生产的不是粮食,而是真理”(别林斯基),通过比喻的方式,揭示出了“才能”的重要价值,通俗晓畅,形象生动。再如,“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蒙田),阐释了爱情、友谊和图书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于人的重要意义,简洁明确,耐人寻味。
在作文中引用名言,一则可以让文章的内容更丰富,二则可以让文章的思想更有深度,三则可以让文章的语言更有表现力。下面介绍三种引用名言的方法。
[借用名言支撑观点]
所谓借用名言支撑观点,就是直接引用名言作为文章的观点或论述。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可以借鉴,第一种方法是先阐述观点,然后引用名言加以阐释和印证。如2004年湖北卷优秀作文《买好一面镜,胜过百万金》的开头段落:“生活中,我们就是要‘买’好一面明亮的‘镜子’,用以修正自己的行为,引导正确的人生方向。诸葛亮有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用这面明亮的镜子,照亮了他的人生。” 这段文字,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生活中,我们就是要‘买’好一面明亮的‘镜子’,用以修正自己的行为,引导正确的人生方向”之后,再引述诸葛亮的名言,进一步阐释话题,暗点中心,言简意赅,铿锵有力。第二种方法正好相反,即先用名言导入,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如2002年全国卷优秀作文《无愧我心》结尾段落:“‘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如是说。我终于明白,一个完美的人生是多么不可求,而一颗纯洁无愧的心灵又是多么不可失。点一盏坦荡明亮的心灯,在人生道路上跋涉,那么无论我所选择的前程是多么坎坷,多么艰难,我终将无悔,因为我无愧我心。”这段文字,首先引用北岛的名言,对如何“无愧我心”作了定性评价,然后进一步点明文章中心,深化主旨,行文收束有力,引人深思。
[利用名言架构文章]
所谓“利用名言架构文章”,就是使用名言作为文章的结构框架。其基本方法是:先将自己的观点(总观点和分论点)、论述的问题和层次确定下来,形成文章的结构框架,然后选择与观点、论述的问题和层次相适应的名言,或导入,或替换,或阐释,让这些名言彼此之间形成逻辑上的关联,并因此构成文章的基本框架。这样的文章结构,不仅保留了作者的基本思路,而且更能显示出一般文章难以达到的结构逻辑性和语言理论性。
如2011年福建卷优秀作文《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就采用了种写作方式。该文首先引用纪德名言――“我为美好的事物消耗着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光辉来自于我不断地燃烧,但这是一种美妙的消耗”来导入观点――“这美妙的事物,便是我们创造的事业,这消耗便是我们的热爱”。接着引用袁隆平的例子,在简要论述后转入对“热爱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意味着某种牺牲”、“创造要摒弃功利”这三个分论点的论述。在阐述分论点时,分别使用了圣埃克苏佩里的名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事物”、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讲述的寓言――“一个工匠想做一柄最完美的权杖,于是他日夜不息,任时空流转百年,最终那权杖,成了梵天世界最美的作品”和桑塔格的名言――“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来导入,并以此展开分析。这三句名言,彼此独立,又相关联,共同形成了较强的思维逻辑链,呈现出作者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文章最后使用乔布斯的名言――“成败得失,悲欢沉浮,在死亡面前终将逝去,我们看见的是那些恒久不变的东西”来进一步强化“只有热爱创造的价值才是恒久不变”观点,收束全文,铿锵有力,余音绕梁。
与之相得益彰的是2016年湖北高考优秀作文《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也采用了同样的结构形式。文章开头引用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哲理诗――“假如我不曾见过太阳,我本可以忍受黑暗,然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变成更新的荒凉”来导出文章的观点――我们需要这种不满足来追求更高的标准;然后文章引用傅佩荣的言论――“人生种种无论悲喜逆顺,都水过无痕,而懂得知足,则会在这平静的水面上感得半许清凉”和古语――“知足常乐”,从反面来阐述自己的分论点――“不知足,不是贪得无厌,而是严格要求”。在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时,文章又引用梭罗的诗句――“我在天空垂钓,钓一池晶莹剔透的繁星”、李白的诗句――“天子呼来不上朝,一心只谋三分田,餐风饮露好风雅,被天席地度韶华”和狄更斯的名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自然引出了“顺应时代潮流,逐梦人生”的观点。
文章最后又借用艾米莉的诗,强化观点――逐梦青春,并顺势总结全文:知足,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知足才能在燃烧的青春中绽放。
[巧用名言凝练语言]
篇4
其实,我迷上收集歇后语,还有一段来历呢!
记得那一次,我去大舅公家玩。老远,我就听见大舅公即将高考的小儿子一字一顿地读课文,接着便是大舅公的训斥声:“你这家伙,读起书来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怎么搞的,重读!”我暗暗地一笑,很快来到了大舅公家里。大舅公的小儿子没读一会儿,又可怜巴巴地望着大舅公,可怜巴巴地说:“爸,让我看会儿电视行吗?我读了这么久了。”大舅公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表,大声喝斥道:“你这小子,才读十分钟就想溜,你还真是猴子的屁股??坐不住啊!”这时,大舅公望见了站在一旁的我,叹了口气,挥挥手叫儿子出去休息。我不住地笑着说:“哈,大舅公,你还真幽默哩!用这么多的??什么来着?”大舅公说:“你说歇后语?唉,我这儿子不真气,老师叫读书,他冒充我签个‘已读’,你说说,这不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吗?……”我没太在意大舅公谈论他的儿子的情况,却因此对歇后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为此查阅了很多资料。明白了歇后语,又名缩脚语,是流行于民间的俗语之一,一般分为三类:一类是从生活中提取素材;一类是运用各种故事;一类是运用谐音的方法使歇后语一语双关。歇后语有很多好处:它不像名言、哲理那么深奥,它可以使枯涩的语言变得通俗易懂,贴切传神、生动形象,增添语言魅力。
我为了收集歇后语,特地买了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歇后语。记得有一次。楼上的王阿姨与妈妈谈话,有说有笑。王阿姨面露不满地说:“我的那个下属,昨天被提拔成了营销部经理,高我一级,现在可好,整天飞扬跋扈的,还真是公鸡尾巴??翘得高。”王阿姨顿了顿,又说:“恶人有恶报,今天,他公报私仇,被检举了,他现在可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儿咯!”正专心致志做作业的我,一听到歇后语,立刻捧起小本子,飞快地冲到门口,一边记一边念:“公鸡尾巴??翘得高,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害得人家王阿姨怪不好意思的。
篇5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 ).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 ),“美玉无暇”指的是( )。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 )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 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 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 ),这部作品是《 》。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 )。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 。
1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例:舌战群儒。
13,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14,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空
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15,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 )。
16,《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外号,并说出此外号表现出的人物特征:_________________
17,《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颂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1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19,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离合悲欢。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
20,“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___三国。
21,《曹操煮酒论英雄》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 体小说《三国演义》。
22,“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 )(人名)之口。
23,《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24,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5,语文课开展“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有关故事情节,在叙述中至少运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对对联。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
【关键词】文言文 课程教学 导入法
导入法就是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技法。导入法如运用得当,则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上课,从而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一、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形象,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不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等。比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特别是《岳阳楼记》,范仲淹的诗文,王羲之的笔迹,岳阳楼原址,还完好地保存着。我在引课时,用多媒体进行图片展示,让学生近距离地欣赏足以震撼心灵,陶冶情操。在讲授《出师表》《隆中对》时,先播放《三国演义》中相关的影视资料情节,当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刘备冒着大雪,第三次去请诸葛亮时,每个学生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刘备求贤若渴的心情。当诸葛亮为国家社稷寝食难安,出征前辗转反侧,泣血为皇帝写下肺腑之言,电视上扮演者泪流满面,教室里的学生也深深地感受到诸葛亮的舍身为国的精神。多媒体能从声、光、形等多角度的展示,这是文字所不能的。让学生对里面的人物、故事的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在引入新课,势必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为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助一臂之力。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这样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带进文言文的环境中,并能有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另外,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下,学生成为主体,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情在其中,趣在其中。
二、用音乐导入
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和创新思维等心理因素。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学生顺利完成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前提。音乐具有感染力,在上课之前放一段音乐,特别是与新课有关的乐曲,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当悠扬的音乐环绕在学生耳边,学生的情绪就随着音乐起伏飘荡,音乐中的歌词就沁入学生心扉。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没有讲解课文,先让学生学唱《明月几时有》,学生很快就能唱得有声有色。在音乐的旋律中,歌词所表现出的意境悄悄地渗入到学生的心灵,教师此时就能顺利地导入新课。枯燥的文言文有了音乐的渲染,学生学习起来更有劲头了。在讲《出师表》当我放出音乐时,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一下子感染了学生,我让每一个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写出了诸葛亮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这就是音乐的力量,引发共鸣。教师利用音乐导入新课,能够烘托气氛,把学生带入课文之中,为上新课蓄势,很受初中学生欢迎。
三、用名言导入
中学生对语言已有一定的积累,知道很多名言名句,在写作文时也能用得恰到好处,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名言佳句的来历,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都知道人要有志气,“愚公移山”是指坚持不懈、不放弃。教师就可以用这句大家都熟悉的话开头,探讨其含义、用法,导入今天要讲的课文。学生们也想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好奇心被勾起来,迫不及待地到文中寻找。比如在教《岳阳楼记》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大家也非常熟悉,我就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有能力忧天下吗?”“为什么他要先忧后乐呢?”“这句话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学生脑海里都在回味着问题,这句激励了许多仁人志士的话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我趁机说:“欲知答案,请看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用熟悉的名言名句开场,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成为学习文言文的动力。
四、比较旧知导入法
也叫同中求异法,运用于讲读教学之中,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把它运用于新课导入的时候,在比较上是有所不同的。前者是把两种或几种作明确的比较,后者则只需联系已学的旧知识作比较提醒(即暂不作具体比较),提醒学生带着旧知去学习新知识,再通过自己的比较,体会而摸索出带普遍性的知识规律。这就是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比较提醒时,不能贪多求全,根据所学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确定一点即可。
在讲授《西湖漫笔》时,采用了这样的导语:“我们已经学过朱自清的《绿》,全文重点写‘绿’,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今天学习宗璞的散文《西湖漫笔》(板书标题),全文也通过写‘绿’来抒情达意。然而,同样写‘绿’他们在手法上却不相同:第一,朱自清只写‘点’,全文写了那么多绿,但都是集中写梅雨潭的水。宗璞则不但写‘点’,而且写‘面’,‘点’也不是只写一个。第二,朱自清和宗璞都把不同的绿作比较,但比较的内容和方法不同:朱自清以梅雨潭的绿和外地风景名胜的绿作比较,贬抑其他地方的绿,从而肯定梅雨潭的绿恰到好处;宗璞则把西湖内部几个地方的绿放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作比,不仅意在写出西湖到处是绿,无处不绿的普遍性,而且意在写出西湖有各种各样的绿。它们具有各不相同的个性,却又有共性。第三,朱自清写梅雨潭,抒发了主观的、强烈的感情,表现了大胆而奇妙的想象,宗璞写西湖的绿,有抒情,有联想,把实景当作象征,但总的来说,是偏于客观的、细致的描写。以上三点,请同学们在阅读课文时,作具体的分析。”
这样的导语,运用了比较分析法,联系旧课,提示新课。这种比较,有利于学生明白两课知识相同之所在,从“温故”出发,激起学生对新知探求的好奇心。而教师所选的比较的各个侧面,揭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阅读课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篇7
我花费了35分钟的时间,看完了这本《浙江好风光》,这本书中写了很多个名人的故事和他们优秀的品德,其中有王阳明“读书不为功名”的故事,有钱三强“书中找到人生观”的故事,还有陈龙正献爱心的故事……不过,我最喜欢朱葛梁的故事。文中写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儿子诸葛梁是一位医生,有一次诸葛梁花了整整十块多大洋,买了一只羚羊角当着药引,那时候,十块多大洋整整是一笔巨款呀!不过他感觉这个羚羊角有点可疑,于是就跑到上海请人鉴定。竟然真是假的,他当时就把这个羚羊角给烧了。
这本书分为五个篇章
,分别是学习篇丶修身篇丶治家篇丶处事篇丶爱国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修身篇,因为这篇写的不是努力向上,就是乐善好施献爱心,这些我也亲身经历过。
有一次,我正在自己一个人走下写字班级,突然,我看见了一个乞丐,这个乞丐的衣服上有好多好多个补丁,她只穿了一件很单薄的衣服和裤子,一阵寒风吹来,他就冻得发抖,我抬起头看了看他的脸,吃了一惊,他的脸上布满了皱纹,显得格外苍老。我看他这么可怜,心里想,《浙江好家风》的修身篇里说过,一个人要有善心。于是我给他了九块钱,他慢慢地接过钱,那时,我看了一下他的手,便站起身来,快速的跑向面包店,买了块面包后大口的吃起来,看他那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
《浙江好家风》真是一本好书,它不但教会了我懂的慈爱丶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还教会了我做人道理,真是一本好书!
我们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做一个彬彬有礼之人,是我们的准则。我家的传统美德是尊老爱幼。爸爸经常告诉我孟子的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还给我讲“孔融让梨”、“子路尊老爱幼“、”黄香暖席”的故事,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早已经种下了尊老爱幼的种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经常帮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摘菜、扫地、擦桌子等等;我还帮助妈妈收拾碗筷,铺床叠被,收拾房间……虽然都是些小事,但是我觉得奶奶和妈妈还是很高兴的,我也感觉自己长大了,我自己也很开心。
好的家风家训,对子孙有很大的帮助。像诸葛亮,他是浙江兰溪人,他的子孙里,没有一个人是做过坏事的,而且还帮助一些贫困山区、小镇渡过难关,这是在历史上很少出现的;郑义门被清朝开国皇帝封为“江南第一家”……这些名人,都是因为有好的家风,才会有辉煌的人生。
篇8
家训的产生和发展源远流长,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历代的名人志士、文豪学者、文武大臣,以及书香之家、世仕之族,多以家训的形式训诫子孙、垂饬后代。这些家训有不少一直流传到今天,为人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的家训大体可分为家范和家书两大类。属于家范类的,有家诫,如三国王昶的《家戒》、西晋李秉的《家诫》等;庭诰,如南宋颜延年的《庭诰》、清康熙的《庭训格言》等;家训,如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南朝王褒的《幼训》、北宋包拯的《戒廉家训》、南宋陆游的《放翁家训》、明庞尚鹏的《庞氏家训》、清朱柏庐的《朱子家训》等;家范,如北宋司马光的《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等;家箴,如元郝经的《家人箴》、明方孝孺的《家人箴》、明张英的《聪训斋语》等;家规,如明徐三重的《家则》、清孙奇逢的《孝友堂家规》等;遗训,如东汉赵咨的《遗书敕子胤》,三国时向朗的《遗言戒子》等。
有些家箴类家训,收集了不少警世哲语,加以编排、分类,读来朗朗上口,对今人也颇有警策意义。有些家训,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除了教子、治家等内容外,还涉及音韵、音乐、风俗等内容,简直可以说是一部家教百科全书了。
具有训诫意义的家书,是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因人而异、随事而写、有感而发,尽管不很系统,但富有情感,词气真切,今天读来,仍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慨。在家书中,有的直接点出了训子、诫子的主题,如西汉刘向的《诫子歆书》、东汉郑玄的《戒子益恩书》、三国刘M的《诫弟纬书》、三国诸葛亮的《戒子书》、南北朝时徐勉的《诫子崧书》、明徐媛的《训子书》、清的《谕子纪泽书》等。
与家训的板起面孔的训诫相比,家书中的那些娓娓道来的长者之言,更富于感染力,更能启发、教育和鼓舞下一代。家书中不乏文情并茂的动人之句,如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彭端淑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彭士望的“惟勉勉以求益,非汲汲于知名”,纪昀的“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左宗棠的“志患不立,尤患不坚”等,都是家书中的训子名言。这些名言,今天读来,仍使人们的心灵为之震撼。
一般说来,家训的内容包括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立志、气节、为政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修身、处世、治家为最主要。
因为是“家训”,所以“治家”在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可以理解的。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盛行宗法制度下的大家族,所以“治家”不仅仅是父慈子孝,耕读传家,而且包括了相当部分的有关宗族礼法、墓域祠堂、田产房屋、奴仆侍役等方面的规定。其中的立家以勤俭为本的思想、安贫乐道的思想、耕读传家的思想、教子当早的思想、教子当严的思想、齐家以和的思想、忍让兴家的思想、教子以正的思想,都是应该加以弘扬的。
封建士大夫历来重视对子孙后代的人格教育,反映在家训中,就是勉子立志、劝子为学、教子修身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家训中所占比例极大,尤其在家书中,更是占绝大部分。其中如“志当存高远”、“有志者当勉学以就业”、“作人要立决裂志,奋刚大气”、“聪明当用于正”、“君子忧天下不忧个人”等,足可让人奋发;而“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正不可不守”、“为人当以贫富贵贱为末”、“清白之家,当以家声为要”、“风波之来,先问有愧无愧”等,又足可让人守定气节,义不受辱;其他如反映戒骄戒躁、反躬自省、节欲制怒、淡泊寡欲等思想的训诫之言,更是汗牛充栋、举不胜举。至于教子为学方面的家训,尤其是关于学习方法和治学态度方面的论述,更是广为人们所知。
篇9
的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书。即使把书合上,也能感受到那沁人心脾的阵阵书香。
书,能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起来。里面的关公威风凛凛,侠肝义胆;穆桂英俏皮伶俐,古灵精怪;白雪公主美丽善良,貌美如花;孙悟空嫉恶如仇,本领高强;鲁智深毛毛躁躁,莽莽撞撞;林黛玉柔情似水,美丽非凡,匹诺曹知错就改,顽皮可爱……各种各样鲜活的人物在我眼前展现,令我眼花缭乱。
书,如一片广袤的海洋,里面的知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拿我们熟悉的马来说吧,我一直以为家马和野马没有区别,可看了书,我才明白,家马只有64条染色体,而野马却有66条染色体。这个消息让我大为震惊:家马和野马居然也有不同!
小时候,我爱看《格林童话》,《西游记》,《安徒生故事》,从小,书就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我爱里面的《皇帝的新装》,《丑小鸭》,《豌豆公主》,《笨蛋约翰》等故事,他们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叫人着迷。
小学时我的阅读范围扩大了,从《水浒传》到《红楼梦》,从《十万个为什么》到《明朝那些事儿》,无奇不有。《动物世界》让我大开眼界;《儒林外史》让我感叹世态炎凉;《猫头鹰王国》让我沉浸其中;《狼王梦》让我感叹母爱的伟大……书,多么好的书!
在书海遨游时,我曾被《疯娘》中的母爱所感动,曾经佩服《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睿智,我曾为朱丽叶与罗密欧没能在一起而黯然神伤……面对这一本本好书,让我融入书中,走进人物的心里……
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的重要以及它独特的功能。
篇10
万事以心为本。养心,是使人健康少疾,抵御衰老的首要条件。对此,古人有许多妙喻高论。唐代皮日休《六箴序》说:“心为己帝,耳目为辅相。四肢为诸侯。”清人袁枚诗:“人身即国家,脏腑乃仓库。五谷逐渐空,危已在朝暮。”说的都是养心益健身,养心如养命的深刻道理。
古人养心的秘诀很多,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种良方:
养心要正心
所谓正心,即要有道德心,仁义心。《论语・雍也》云:“仁者寿”,就是说仁德者高寿长命。明代养生家吕坤在《语》中把养德作为养生的第一要素,他说:“今之养生者,饵药服气,避险辞难,慎时寡欲,诚要法也。嵇康养生而其死也,欲在所虑之外。乃知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养心要静心
静心既是指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高雅境界,也是指坡的“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的调养情趣。明代万全《养生四要》说得更为透彻:“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世不殆。”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则把静心提到“养静为摄生首务”的高度。
养心要清心
《抱朴子・极言》中有句至理名言:“性笃行贞,心无怨贰,乃得升堂以入于室。”这就是清心:真诚、专注、持久、不受外物干扰的纯净的美境。清心,还要保持和顺舒快的、不为刺激逼迫伤害的情绪。这就是诗人白居易《读道德经》里的妙句:“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
养心要操心
古人注重静心、清心,并不是说要一味地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吕坤《语》曰:“心要常操,身要常劳。心愈操愈明,身愈劳愈健,但自不可过耳。”操心不过分,对身体大有裨益。这和华佗所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是一个道理。南宋提出“心即理”说的哲学家陆九渊所言极妙:“精神不运则愚,血脉不过则病。”
养心要忍心
古代中医认为:“怒伤肝”,“多怒则百脉不定”,“气逆不顺,足以伤身。”这些对身体危害极大。养心须有忍心,即忍气,忍怒、忍受一切败坏心境的因素。高寿诗人陆游的忍心之术是“忍字常须作座铭”、“扫尽世间闲忿欲。”唐代杜甫的制怒之道是“伤心不忍问耆旧,食恐初从乱离说”。一忍过后,脉冲疏导,心胸畅然,妙味无穷。
养心要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