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我就是我范文

时间:2023-04-02 14:5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相信我就是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往事如烟似雾,大多已随风而逝,然而在我封存的记忆中,有这么一件事,想起它,我就觉得很开心。

那还是在去年的那个炎热的夏天的一天下午,我和朋友一起来到了紫马岭公园游玩,我们携手走在公园的林阴道上,我的朋友便发表了一番感慨:“现在的好人真是‘绝种’。所以交朋友时一定小心。”我想:只是你自己笨吧!怎么不见我交朋友会有什么问题!朋友接着又说:前一阵子,我帮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赶走了一群找他碴的同学,跟他交了个朋友,但是,我被人欺负他却袖手旁观,你说气人不气人,我心想:“别人只是一个三年级学生,你也对付不了比他大的同学,他更是无能为力”。朋友说:“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句话也不说,是不是吃了哑巴药。”我说:“刚刚你的心情这么激动,我哪有插话的余地,你叫我怎么开口呢?”朋友说:“要不今天我们来打个赌,如果我们今天遇到了好心人的话,我请你吃雪糕,如果没有遇到好人的话,你得请我吃美国产的‘暴风雪’。我说:好,一言为定,不过我不吃雪糕,我要喝果粒橙。”朋友满口答应了下来。

我抱着一线希望和朋友一起登上了好心人的“旅程”。一路上,我们并没有遇到什么好心人,只看到一些小孩拿子弹枪射小鸟,一群高中生坐在树阴下的长椅上吃瓜子,他们还把瓜子壳乱扔在地上。走着走着我们便觉得口渴难忍,于是我们就走到一个地摊那儿喝了几杯茶,刚要付钱时,才知道这个地摊是免费喝茶的,好心人终于出现在眼前了。朋友只好认输道:“走,我们去买果粒橙吧!”说完,我们一起向公园门口走去…。。

每当我一想起这件事,我就十分高兴,因为我知道好人还没有“绝种”。

篇2

往事如烟似雾,大多已随风而逝,然而在我封存的记忆中,有这么一件事,想起它,我就觉得很开心。

那还是在去年的那个炎热的夏天的一天下午,我和朋友一起来到了紫马岭公园游玩,我们携手走在公园的林阴道上,我的朋友便发表了一番感慨:“现在的好人真是‘绝种’。所以交朋友时一定小心。”我想:只是你自己笨吧!怎么不见我交朋友会有什么问题!朋友接着又说:前一阵子,我帮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赶走了一群找他碴的同学,跟他交了个朋友,但是,我被人欺负他却袖手旁观,你说气人不气人,我心想:“别人只是一个三年级学生,你也对付不了比他大的同学,他更是无能为力”。朋友说:“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句话也不说,是不是吃了哑巴药。”我说:“刚刚你的心情这么激动,我哪有插话的余地,你叫我怎么开口呢?”朋友说:“要不今天我们来打个赌,如果我们今天遇到了好心人的话,我请你吃雪糕,如果没有遇到好人的话,你得请我吃美国产的‘暴风雪’。我说:好,一言为定,不过我不吃雪糕,我要喝果粒橙。”朋友满口答应了下来。

我抱着一线希望和朋友一起登上了好心人的“旅程”。一路上,我们并没有遇到什么好心人,只看到一些小孩拿子弹枪射小鸟,一群高中生坐在树阴下的长椅上吃瓜子,他们还把瓜子壳乱扔在地上。走着走着我们便觉得口渴难忍,于是我们就走到一个地摊那儿喝了几杯茶,刚要付钱时,才知道这个地摊是免费喝茶的,好心人终于出现在眼前了。朋友只好认输道:“走,我们去买果粒橙吧!”说完,我们一起向公园门口走去…。。

每当我一想起这件事,我就十分高兴,因为我知道好人还没有“绝种”。

篇3

曾经,回不去了,而现在能做的,只有忘掉曾经,迎接新的未来。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忘掉曾经。

二零一四年一月,我学会了怎样使用互联网,并且拥有了自己的QQ,很多人多说我适合玩“穿越火线”。

刚玩cf的时候,我都打不过别人,每一轮游戏都会输,当我因为这件事儿烦恼的时候,这个人出现了。

一个网名叫ssfri的人,他帮我一起打怪物,一起战对手。

一个多月后,我简直是焕然一新,打败了好多对手,获得了自己的“荣耀”。也遇到了一些我觉得值得信任的人,组成了4人团。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一四年八月到了,这些日子里我们一起“战斗”,一起玩,我们成了好知己四人团,还在全区有名过呢!然而,ssfri说,他要回老家,不能再继续玩了,要等到一五年暑假才能继续玩。而网名是“工段共”的人,背叛我们,不理我们了,只剩下我和张展鹏两个人在玩了。

二零一五年暑假到了,我焦急的等待着ssfri的回归,暑假结束了,我不知为了他哭了多少次,却仍不见ssfri的归来。为了找他,我还成立了寻人QQ群,群号7025****。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编辑;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257-01

当今社会新媒体不断发展,曾经电视作为媒介几乎占据媒体传播的统治地位,现在也不得不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新的生活方式而转变。因此电视新闻编辑也就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编辑的特点变化

1.电视新闻文字内容的转向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视新闻文字内容的转变是电视不断向网络融合。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传播,当今社会以网络传播为主导,新闻报道不只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还对可能要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报,在新闻报道中不断使用“或”、“将”、“可能”这样的字词,正是使用这样的模糊的字眼,使新闻报道具有超前性、模糊性。新闻报道从已经发生事件,变成了可能会发生的事件。

2.电视新闻画面内容的转向

因为网络的时效性很强,所以电视新闻越来越注重画面是否生动。网络报道的时效性正是以前电视新闻编辑的无法做到的。在媒介融合的时代,电视新闻在画面编辑更加生动,采访内容更加丰富。

二、主动抓住媒介融合带来的机遇

通过媒介的不断融合,体现了现在新闻传播渠道的新变化。新闻编辑共同体不断联合、扩大;新闻编辑越来越突出个性,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与受传者的互动性。

网络的发展,把人们带进了网民编辑时代。从文字内容方面来看,现在的网民可以参与电视新闻的编辑。并且随着手机等通信电子产品的逐渐普及,使得网民编辑时代也渗透到了视觉内容上,一些网民成为电视新闻编辑的参与者,融入电视新闻编辑共同体。而相对于传统意义的电视新闻编辑而言,联合这些“业余编辑”则十分重要。让这些专业编辑和业余编辑都成了能够为节目贡献内容的人,而这些人同时也是电视新闻的传播者和受传者。

2.评论和观点凸显新闻专业主义

如果说联合网民,使网民成为电视新闻编辑共同体是一种平民化的方式来应对媒介融合,那么在电视新闻中增加对新闻的评论,就是媒介融合下电视新闻编辑的主动出击。

对电视新闻进行评论,既需要发掘有个性的主持人以及新闻评论员,又需要利用深度评论来调节节目模式和架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会因为其评论的精到而受到观众的欢迎,这样以来不但表现出媒体人的担当又能突出新闻的专业主义,因而需要不断地发掘有观点、有个性的主持人以及有观点、有个性的新闻评论员。同时对节目模式和架构上进行调整,通过用深度评论来把握住电视新闻节目的节奏。要利用正确的节目模式以及架构,告诉观众现在有什么重大新闻。

3.增加新闻直播和连线

在新媒介不断融合的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当中,新闻工作者已经越来越注重新闻的同期插入,这样以来发挥了电视新闻节目能够呈现现场的优点。随着新媒介的融合,现场报道新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这就需要尽可能的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现场直播恰好是能够将新闻时效性和新闻现场完美结合的方式。

三、应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挑战

现在传统新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网络的发展也使得传统新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现在的人们需要即时掌握最新的新闻资讯,因此媒介融合必不可少。媒介的融合不是随口一说,必须制定合适的制度,才能够促使各种媒介之间和谐稳健地发展。这里所说的制度不仅是媒体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还包括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

新事物的出现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促进媒介融合。但新机遇也意味着会有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挑战,需要事先制定好正确的应对措施。目前在电视节目方面的挑战主要是集中在文艺娱乐类电视节目当中,还未涉及到新闻类电视节目,但本人觉得有两个方面的潜在危机需要引起学者和业者注意,做好应对措施。

1.应当重视电视内容供应商的崛起

电视内容供应商的崛起和发展,可能会影响新闻类节目。曾经电视节目占有渠道优势,但现在一些文艺娱乐类节目之中已经出现了电视内容供应商自己制作的节目,然后再将节目出售给一些电视台和网络直播平台。面对这种新的挑战,电视台要么接受这些电视内容供应商制作的节目,为这些节目提供平台;要么选择通过不断调整创新自身的节目来应对电视内容供应商挑战。挑战与机遇相辅相成,新挑战带来的结果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达到传播效果。

2.防止节目模式模仿而造成的恶性竞争

模仿国外的节目模式可能引发恶性竞争。新闻类节目的模式创新难度相对较大,一旦电视新闻编辑者发现有了可以模仿的节目模式,就会出现节目模式一味的模仿国外,造成恶性竞争局面。因此相关新闻工作者注重节目模式的不断研究和创新。

在当今社会随着新媒介不断地融合,电视新闻编辑共同体也在不断扩大,电视新闻内容也在不断发生新变化,新闻工作者要及时、正确地处理好新的挑战,让电视节目更加平民化、个性化,增强节目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蒋金.全媒体语境下电视编辑的角色转型与功能拓展[J].西部广播电视,2014,22:135-136.

[2] 蒋宜.浅析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编辑职能转型[J].新闻传播,2014,14:124.

篇5

记得那年十月,我们要参加篮球比赛,学校组织集训。让我没想到的是,即使是很冷的天学校也要求我们穿队服训练,让我理解不透。这天,下起了蒙蒙细雨。我暗暗偷乐,心想:“这下好了,不用训练,更不用挨冻了!”正美着,体育老师来了一嗓子:“坚强的小伙子们,跟我出去备战。”“乐早了吧,美早了吧……记住坚持就是胜利!”此时妈妈的口头禅在我耳边想起。

冲出校门,寒气逼人。操场四周粗壮的大树也被冻哆嗦了,就连最有毅力的几片树叶也冻得在树上待不住了,更何况我们几个“小皇帝”了,冻得直打寒战。好不容易训练完毕了,我们狼狈地跑回了班里。一个个用风的速度穿上了暖和的校服。可我刚到我的座位就惊奇的发现,我的校服却不翼而飞了。急死我啦,冻死我啦。正当我寻找线索准备破案时,刘老师来了。告诉我,我的衣服被我们班的“病秧子”给穿回家了。顿时,我更冷了。

我刚要发出反问,只见刘老师把她身上的外套脱了下来,给我披上了。自己只剩下一件薄薄的T恤。“我怎么能穿您的衣服呢?这么冷的天儿,您也冷呀?我是男子汉不怕的!”。我立刻把外套塞到老师的怀里。刘老师温柔地摸摸我的小脑袋说:“你是小孩儿,老师是大人不怕的。要是把你这个小男子汉冻病了老师该心疼了!”。我还是说:“不”。就这样,僵持了几个回合。最后刘老师用我无法拒绝的语气让我穿上,我不得不接受了。当我穿上衣服的那一刹那,不仅我的身体暖暖的,我的心更是热乎乎的。因为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这还是老师对我的爱。

篇6

关键词:中心城市;中考体育;项目设置;项目组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42-0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体质健康事关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前途。初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主要构成群体,因其处于未成年阶段,可塑性强更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自1985年以来,国家进行的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却屡屡传递出一个令人心痛的结果: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呈现出逐步恶化的趋势。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育部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健康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相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举措也应运而生,而中考体育也成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体育中考制度自1979年试行至今经历了局部试验、全国试点、全面实施和全面推进四个重要发展阶段[1],而中考体育项目的发展也是伴随着中考体育制度的发展在不断的调整。本文以2014年全国中心城市中考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中考体育项目设置以及考试项目的组合方式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中考体育的科学化发展进程做出贡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为了统计分析之便,本文以201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的中考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中考体育”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2014年各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并查阅体育中考相关网站、文件等资料,以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

2.2 逻辑分析法

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2014年中考体育加试项目进行归纳、整理和对比分析,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共性和区别。

2.3 数理统计法

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的体育加试项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设置

考试项目指规定考生考试选择的考试内容。经统计,2014年我国中心城市中考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表1),各中心城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中选择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

从表1可以发现,中考体育项目设置选择频率较高的是800/1000米跑、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仰卧起坐、篮球运球等;从各中心城市选择的项目来看,排名靠前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跑、跳、投类基本的运动素质上,而在运动技能上,“篮球运球”成为诸多中心城市的不二选择。

此外,从中考体育项目的选择频率中可以发现: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也成为中心城市中考体育的考试内容,这些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等素质,对于中考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一方面,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贯穿整个中学阶段,对于测试方式和某些应试技巧学校都会在体育教学中涉及,这无疑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中考体育考试中的成绩;另一方面,即使个别学生在某些测试项目中存在问题,经过三年的调整练习,这些项目也都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而照顾到了多数考生的利益。

其他选择频率较低的中考项目多为技能类项目,其中较为引人注意的项目为:游泳、乒乓球、羽毛球以及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项目和冰雪项目。这些项目的选择频率虽低,一方面归因于地域因素,但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应出中考体育除了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外,也在慢慢的倾向于发展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练习体育的积极性,并引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2]。此外,在众多中考体育项目中,各中心城市也会根据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提供多种选考项目,这也体现了中考项目的人性化设置方式。

2.考试项目组合方式

从运动训练学角度来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的考试项目可以分为身体形态机能类、运动素质类、运动技能类[3]。身体形态是指身体及各组成部分的外形及状态,如身高、体重等。身体机能,通俗地讲是指身体各器官的运转能力,通常可通过某些指标反映出来,如肺部机能可以通过肺活量的大小来反映。为了便于统计,本文将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归为身体形态机能类[4]。运动素质是指人体运动的能力,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例如800/1000米、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等。运动技能指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机能的活动能力,是掌握运动技能的前提条件,如健身拳、冰雪项目中的100米高山速降滑雪等。

通过整理发现: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体育中考项目的组合方式有四种,即:运动素质+运动技能;运动素质;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能;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其中,选择运动素质+运动技能考试项目的中心城市有18个,占全国的58.06,选择运动素质作为考试项目的城市有7个,占全国比重的22.58,选择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能的城市有4个,占12.9,而将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作为考试项目的只有宁夏银川一市。因为身体形态机能测试指标主要集中在身高、体重、肺活量等相关项目上,多个省市中多采用相对指数进行比较,所以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身体形态机能测试是相对真实、客观和公平的测试项目之一。

运动素质作为中考项目的主要考试内容,它的关注度是毋庸置疑的,这对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考体育项目中,跑、跳、投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当然,近些年来运动技能类为主的项目也逐渐在中考体育中崭露头角,除了篮排足三大球类项目外,健美操、健身拳等相关项目也加入了中考体育项目中。此外,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如广西的抛绣球、踢毽子、武术,黑龙江的冰雪项目等也逐渐开展起来,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易于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

3.各地考试项目测试方式

研究发现:我国中考体育的考核方式主要有“统一测试”和“过程性考核与统一测试”相结合的两种方式。其中,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统一测试相结合的城市有上海、山东、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黑龙江、辽宁,占全国的29.03,过程性考核方式多采用初中阶段学生体育课成绩、学生体育课堂表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使得中考体育考核范围大大增加,并将中考体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

统一测试方式由三个类别组成: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与必测项目相结合、规定类自选项目[5]。通过表3数据可以发现,必测项目的中心城市有江西、河北、海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以及湖北、宁夏10个中心城市,约占32.25。而31个中心城市中有15个省市选择选测项目与必测项目相结合的方法,约占统一测试类的48.38,必测项目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基本运动素质上,对于选测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来选择,这与规定类自选项目有点类似,规定类自选项目选择范围较大,考生选择余地也大,浙江、福建、广西、上海、江苏5个中心城市采用这种考试方法,约占统一测试类的16.12。后两种考试方式是现阶段中考体育比较流行的测试方式[6-8]。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我国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中心城市体育中考项目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1 从全国中考体育项目设置上来看,跑、跳、投依然是各中心城市的优先选择;对于技能类项目,篮球是诸多城市的主要选择,此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项目也逐渐成为中考体育项目。

1.2 在项目的组合方式上,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考试项目组合方式主要是运动素质+运动技能、运动素质、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能、身体形态机能+运动素质,其中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组合方式是目前多数中心城市的选择。

1.3 在考试项目测试方式上,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统一测试以及两种方式相结合三种方式,其中统一测试方式所占的比重较大。统一测试方式通过设置必测项目、选测项目与必测项目相结合、规定类自选项目来实现。

2.建议

2.1 调整教学模式,增扩中考体育项目

中考体育的目的是从速度、力量和耐力等方面考察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这些素质可以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中得到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单纯枯燥的跑、跳、投。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学校体育应思考如何从应试化的模式中走出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真正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作为教育和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和组合方式上也应该给予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增扩中考体育项目,形成一种“你玩啥,我考啥”的良好氛围,而不是“我考啥,你学啥”的被动局面。同时在项目的设置上更要遵循初中生生长发育特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并能够反映课标的实施情况。

2.2 提高中考体育考试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完善考试监督机制

中考体育制度的实施在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随着制度的不断推进,它也成为衡量学校体育成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对学生中考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不排除个别学校的学生通过非正当途径来获取高分。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在做好必要的法制宣传的同时,也必须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来整治这种行为,不仅要通过电子计时、计数等手段来保证体育成绩的公平、公正,同时也要将学生的平时学校成绩做好备份,以备监督之用。

参考文献:

[1]陈德钦.我国中考体育考试的审视[D].重庆师范大学,2012,1,1.

[2]刘世睿.2010-2012年我国中心城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方案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3,6.

[3][4]邢静文.湖北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5.

[5]陈德钦.全国2012年中考体育加试实施状况与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25(2):133.

[6]谢靓.试析中考体育项目拓展建议[J].当代体育科技,2013,12(3).

篇7

关键词:消费信贷;消费需求;影响机制;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03―04

1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的贡献却严重不足。由于出口的高度对外依赖性和过度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要形成持续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重视消费的推动作用。目前消费对我国GDP的贡献率偏低,有效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就居民消费率来说,发达国家的平均居民消费率在70%以上,美国为77%,日本为54%,而我国这一比率仅为36%,有关学者认为,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至少应该在40%-50%才算合理。为此,中央把“扩大内需,增加消费需求”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战略,党的十也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使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

作为拉动居民消费需求的有力工具,消费信贷近年来取得较快的发展,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品种日渐丰富,结构趋于完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征信体系和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相关法律缺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信贷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有研究表明,消费信贷增长1%将拉动消费增长1.05%,在扩大内需的战略环境下,研究如何加快消费信贷发展从而拉动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消费信贷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国内学者做了许多研究,下面就从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个方面来梳理相关观点。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伊志宏(2004)认为在影响居民储蓄动机较大的因素是目标储蓄动机,而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减弱居民因特定目标而进行的的储蓄,从而增加当前消费。吴孝政、潘国俊(2003)分别从消费者、消费品企业、消费贷款供给银行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消费信贷能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从而扩大消费需求。吴龙龙(2010)认为消费信贷对消费存在挤出效应,该挤出效应受信贷额度、贷款比例、边际消费倾向、市场利率以及消费者收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王勇(2012)提出了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是导致消费对即期收入“过度敏感”的重要原因,而消费金融能够打破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实现消费的跨期转移,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从实证研究的角度看,张奎,金江等(2010)利用美国1959-2009的月度数据做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长期来看,消费信贷对消费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短期来看,消费信贷对消费具有滞后抑制效应。而张文红,王小景等(2013)采用中国的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却得出相反的结论:消费信贷在长期内不会对消费产生显著影响,短期内会显著地刺激居民消费需求。刘锐(2013)通过面板广义最小二乘法对中国1999-2010的数据做实证检验,表明城镇居民消费与消费信贷存在正相关性。林晓楠(2006)对比中美两国数据,分析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由于我国经济改革造成的不确定性预期增强、居民贫富差距扩大以及消费的挤出效应等因素,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并不显著。李燕姣(2012)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表明,由于消费信贷的作用渠道受限,导致消费信贷并不能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较强拉动作用。

综述以上观点,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种认为消费信贷对消费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另一种认为,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并不显著,并不能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宏观的层面上,比较感性,缺少深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无法为实体部门提供理论指导和具体措施。而且,有关的实证研究只是单一的静态因果分析,或者仅对消费信贷和居民消费两个序列做一个简单的相关性检验,缺乏对两者系统的、动态的研究。本文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运用协整方程、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图,具体深入地分析两者之间的短期、长期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2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分析

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存在一个传导机制,归纳而言,消费信贷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对消费需求产生拉动作用。

2.1消费信贷能减弱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从而促进消费增长

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是制约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消费信贷的发展可以减弱居民当期可支配收入的约束,改变预算约束线的位置,从而提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并且缓解大额刚性支出对消费的抑制作用。

居民一生中会经历置业、结婚、子女教育、养老等阶段,这几类支出可以称作“大额刚性支出”,当不存在消费信贷时,居民为实现“大额刚性支出”就不得不提前进行储蓄,在积累足够多的储蓄前,居民会尽量减少开支,谨慎消费。而且近几年,随着住房、教育、医疗的成本大幅提高,居民为购买此类产品,需要进行一个较长时间的储蓄,这严重制约了居民的消费水平。当居民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时,那么就能摆脱预算约束,提前实现“大额刚性支出”,从而减少目标性储蓄,增加当期消费。若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通过消费信贷来实现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根据个人需求相应调整消费品组合,则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促进社会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2.2消费信贷通过扩大货币创造乘数从而刺激消费需求

由于信贷市场资金供求的不均衡和交易成本的存在,在满足法定准备金的前提下,商业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并不能全部与需求者匹配成功,从而产生部分沉淀资金,即超额准备金。随着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信贷市场效率得到提高,信贷资金的更容易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从而降低了超额准备金率,货币创造乘数也随之增大。这样,等量的基础货币供应创造的货币供给总量增加,若货币需求保持不变,社会上的货币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利率就会下降,又投资为利率的减函数,因此投资需求会增加,社会总产出和国民收入随之增加,从而拉动居民的消费需求增加。

2.3消费信贷有利于提高消费的边际倾向从而提高消费水平

消费信贷能够促进社会边际消费倾向的上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消费是收入的递增函数,但消费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现实生活中,边际消费倾向一般与收入呈反向关系,即低收入群体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偏低。通过发展消费信贷,能够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水平和能力,使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提高,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不会受到影响,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上升,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

第二,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居民的消费不是取决于当期收入,而是由一生的收入所决定。居民会根据生命的不同阶段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消费和储蓄,将一生的收入均匀地分配至生命的各个周期,以实现消费的最优配置。居民的一生可以粗略的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时期。一般来说,中年时期收入较高,收入大于消费支出,因为其收入不仅要用来还清以前的债务,还要为养老进行储蓄,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低;青年和老年时期收入较低或没有收入,只能依靠信贷和储蓄来进行消费,收入小于消费支出,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通过消费信贷,居民可以将未来收入提前用于当期消费,使青年和老年时期的边际消费倾向得到提高,平滑人们一生之中的消费,从而有效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

3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3.1变量的选取、数据的来源和处理

为了实证分析消费信贷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本章以居民人均消费信贷余额CL反映消费信贷的变化情况,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CE来衡量居民的消费水平。鉴于消费信贷的统计口径最近几年才完善,2005年以前的数据缺失,所以选取2005-2013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共36期,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在实证分析之前,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首先,以2005年第一季度的CPI为基期,将每个季度的数据折算为实际的余额,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其次,由于所采取的数据为季度数据,包含季节变动因子和不规则要素,为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采用移动平均乘法比率模型对数据进行季节调整。最后,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以及模型可能出现的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我们对所有的变量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表示为LNCE、LNCL。取对数后并不会改变变量之间的经济意义和因果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变为弹性关系,变动体现为百分比关系,误差变为相对误差。

3.2实证过程

3.2.1单位根检验

对于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数据,首先考虑的就是其平稳性问题,若把非平稳时间序列当作平稳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就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回归结果变得不可靠。统计学中常用的检验序列平稳性的方法为单位根检验法,下表1为各变量进行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

由上表数据可知,经过一阶差分后,两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能够拒绝原假设,接受备选假设,即ΔLNCE和ΔLNCL为平稳序列,表明原序列是一阶单整序列,记作I(1)。

3.2.2协整检验

两个时间序列变量都为同阶单整,可以对它们进行协整检验,协整关系主要用来说明时间序列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先以LNCL为自变量,LNCE为因变量做OLS回归得到方程,再对其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

由此可知残差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说明回归结果不是“伪回归”,序列LNCE和LNCL之间存在(1,1)阶协整关系,即两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结果如下所示:

长期中,消费需求与消费信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消费信贷变化1%,将引起消费支出变化0.3214%。

3.2.3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协整分析的结果说明消费信贷与消费支出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静态关系,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各变量滞后期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强度,我们利用ΔLNCE,ΔLNCL两个平稳序列作为内生变量,建立VAR模型进行分析。依据AIC和SC准则取最小值,经过反复比较,将变量滞后期确定1-3期的值作为内生变量,模型结果如下:

从(2)(3)式的各系数T统计量看,大部分变量是显著的,有少数变量不显著,这是由于模型各滞后项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所致,这种VAR模型中常见的问题并不影响模型的效果,可以忽略不计,不需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剔除。模型有2个内生变量,3阶滞后项,共6个单位根,经AR根检验后发现所有根的模的倒数小于1,都位于单位圆内,因此,该模型满足平稳性条件。结果如图1所示

模型的结果显示,人均消费支出受自身滞后一期的影响很大,从第三期开始,影响逐渐减小。滞后一期的消费信贷对消费支出产生抑制作用,从第二期开始,才产生正向的影响,并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大。符合前文协整检验的结果,说明消费信贷会对消费需求产生长期拉动作用。

3.2.4脉冲图形

基于VAR模型的结果,我们建立脉冲响应函数,绘制脉冲响应图,以求直观形象地分析消费信贷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通过脉冲分析,可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下图表示了ΔLNCE对其自身和ΔLNCL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响应图。横轴表示滞后期数,纵轴表示对冲击的响应程度。

从图中可以看出,消费支出(ΔLNCE)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立刻产生了较强的反映。第一期的响应值达到0.023,前5期的响应程度都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冲击的影响逐渐减小,从第10期开始,消费支出波动趋近于0,受到自身的影响趋于平稳。根据“荆轮效应”的解释,居民的消费不仅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还受以前消费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影响。所以,本期的消费支出与过去几期的消费支出有较强的关联性。

期初,消费支出对消费信贷(ΔLNCL)的扰动做出的响应为负值,在第二期达到负向最大的0.043,从第四期开始转为正值,在第五期达到正向最大值,之后这种响应逐渐减弱,趋于稳定的正向反映。这说明消费信贷在前四期对消费支出会产生微弱的负效应,但在以后较长时期内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正向影响。

3.3实证结论分析

3.3.1协整检验的结果分析

消费信贷的扩张对消费支出的增加有着长期拉动作用,消费信贷规模扩大1%,会使消费支出增加0.3214%。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支出的不确定性大,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较强,而通过消费信贷,居民可以在形成较稳定的消费预期,从而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支出。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的高刺激作用,我国消费信贷对消费需求的正向影响程度偏低。这是因为我国的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水平较低,信贷体制和结构不完善,导致其对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3.2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图的结果分析

消费信贷短期内会对消费需求产生滞后的抑制作用,但从长期来看,消费信贷能有效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居民在利用消费信贷完成购房、结婚等大额支出后,会背上还款的压力,期初的一段时间内,大额负债的冲击会使居民变得谨慎,从而增加储蓄,减少近期的消费支出。但是会产生一个长期的正向影响,因为消费信贷助居民提前完成了置业结婚等大额消费,居民为未来特定支出进行储蓄的压力大大减小,消费倾向增加,未来时期的消费支出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消费信贷的存在,能够减弱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实现消费的跨期转移,使得居民的消费行为更具有计划性,将现在和未来的收入结合起来,平滑各期消费支出,提升整体的消费水平。

综述所述,继续完善消费信贷市场,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对于拉动居民消费需求有重要意义。

4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政策建议

4.1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完善信贷体制

虽然我国消费信贷近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绝对规模不断扩大,但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在居民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继续推动消费信贷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信贷体制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个人征信系统和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成立一个专门搜集和保管申请人信用资料的商业信贷报告部门,贷款人通过一定的费用可以从该机构获得申请人的信用资料,这样既能减轻银行系统的调查负担,又保证了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另外,可以引入国外金融行业普遍采用的“5C个人信用分析模型”即: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金(Capital),担保品(Collateral)和商业条件(Condition of business),结合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建立适用于我国的个人资信评估模型,以更好的反映个人资信水平。

加强信贷资金风险管理。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贷款发生逾期、违约甚至损失的概率也逐步上升,出现信贷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信贷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信贷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欠缺。为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完善信贷管理体系:第一,规范信贷操作流程,重点强化贷前调查、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三个部分的分工和职责。第二,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在坚持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并重的分析原则的基础上,更多地引入定量分析技术,使决策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三,强化贷款风险意识教育,重视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信贷人员的综合素质。

4.2优化消费信贷的外部环境

消费信贷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体制同等重要,良好的法律担保体系在规范消费信贷市场,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提高消费信贷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优化消费信贷的外部环境。

第一,构建消费信贷的法律体系。针对日益繁荣的消费金融市场,有必要尽快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明确借贷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违约行为的惩罚力度,提高失信成本,防止金融欺诈,切实维护消费者和贷款者的权益。除了制定完善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还应注重提高法律法规的可行性和操作性,立法时不仅要涵盖所有消费贷款业务,还要对特殊的消费信贷品种做出专章规定;对于消费信贷业务开展的每个程序,既有定性又有定量的规定,提高可执行性。

第二,进一步完善信贷担保制度。在强化债务人担保为主要方式的同时,加快建立专门的担保机构。由政府主导,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融资的方式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消费贷款担保基金,以此形成稳固的担保网络,降低信贷风险。另外,商业银行可以与保险机构合作,开发消费信贷类保险业务,如住房抵押贷款保证保险,汽车贷款履约保证保险,确保商业银行债权的实现,丰富信贷担保的层次,从而促进消费信贷的健康发展。

4.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消费预期

前文的分析表明支出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制约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在预期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出于对养老、医疗、教育等不确定性因素的考虑,居民不得不紧缩当前消费,提前进行储蓄。一直以来,我国社会保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较小,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全、保障力度和保障水平不够,使得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较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改变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稳定预期,提高居民的风险承受能力,增强消费信心,从而增加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因此,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的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缓解居民后顾之忧,改善储蓄率过高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扩大消费信贷的重要途径。

4.4开拓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我国农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农村市场潜力很大,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突破口,也是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主要区域。首先要积极布局农村金融网点,开发适合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提高利用消费信贷的便利性,增加对农村消费信贷投入。其次,完善惠农政策,增加“三农”投入,扩大涉农补贴范围、提高涉农补贴标准,加强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最后,加大消费信贷知识的宣传,改变传统的“不负债”消费观念,引导农民增加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培养信用消费的习惯。

参考文献

[1]伊志宏.消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075.

[2]吴孝政,潘国俊.发展消费信贷,促进消费结构升级[J].消费经济学,2003,(2):3841.

[3]吴龙龙.消费信贷的消费挤出效应解析[J].消费经济学,2010,(2):5761.

[4]王勇.通过发展消费金融扩大居民消费需求[J].经济学动态,2012,(8):7578.

[5]张奎,金江等.消费信贷对消费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2):103106.

[6]张文红,小景,冯梦雨.消费信贷对中国居民消费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5):4650.

[7]刘锐.消费金融对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分析[J].消费经济,2013,(2):3842.

篇8

从小我就有一种自卑,仿佛与生俱来一般,无论见到谁都觉得很难抬起头啦,用现在我们老班的话来说就是“这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那时候我很低调,虽然学习成绩很好,可见到人的时候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总是不想引人注目,老师们都说我有考第一的实力,可就是没有考第一的勇气。无论是干什么事情我都总觉得无法比过别人,经常是还没结束就自己让步,让别人轻而易举地夺得了冠军的宝座。

不过,这种习惯在那个下午得到了改变。那次数学考试,我故意写错了一题,以149.5再次位居全班第二。不过很可惜,这次我的伎俩终于是难逃法眼,数学老师直接把我转送到周老大那里,那张“喝茶通知书”也随即送到了我的手中。

由于我很少去老师办公室喝茶,刚进门时还是非常紧张,老师请我坐下,放起了这首歌。“想飞上天/和太阳肩并肩/世界等着我去改变/想做的梦/从不怕别人看见/在这里我都能实现……”激昂的歌声瞬间将我惊醒,我开始仔细听歌词,心中也变得忐忑不安起来:老师是不会无缘无故放歌的,那么放这首歌的用意是什么呢?歌曲结束,老师炯炯有神地眼睛盯着我,让我忍不住避开她仿佛已经实质如同利剑,能够看透我内心的那一束眼神。老师看到了我的反应,叹了口气,说:“你也是聪明人,知道我为什么把你叫过来吧。”我低下头说:“知道,因为数学……”还没等我说完,老师的话音就响了起来:“你明明能拿满分的,为什么一定要放弃垂手可得的东西呢?”“我,我,我只是……”我委屈地说,可是老师再次打断了我的话,“没有什么原因,我告诉你,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说罢,老师叹了口气,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的学习成绩很好,轻轻松松,不用怎么学就能冲进前十,可就是不想当第一,长大后她有能力,但也不肯努力用功拔尖,结果只是呆在了一个比较好的学校。

篇9

1 引 言

近年来,国内外各大图书馆纷纷推出信息共享(IC)空间,利用图书馆特有的信息环境为读者提供便利的服务[1-3]。同时,IC空间建成以后,如何有效发挥其服务功能,而不是仅仅成为读者上机的机房、自习室或是借用来开会的场地,这个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图书馆员的关注[4]。

作为研究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为在校老师、学生以及研究人员等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素养的读者。高校图书馆IC空间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不仅要继承图书馆的传统功能,更重要的是要主动开发出对信息发现、利用和创新的功能,使其成为帮助高校师生进行教学科研、学习交流和社交活动的理想平台。

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IC空间建设概况

IC空间具有比较先进的服务理念,提倡一站式的服务设施以及协作型的学习环境,力求为读者提供完美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体验。为此,各高校图书馆IC空间的建设都是投入最先进的信息服务设备,如最新配置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服务器工作站、最新版本的各种应用软件、便利的无线网络等,同时为了营造利于协作的学习环境,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研讨室、会议室、学习空间。

根据自身特点及能力,高校图书馆IC空间的建设也各不相同,有的在馆内原有的基础上改建,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第三空间”,改建于原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由四个功能区组成:讨论区可进行开放式小组讨论,每组6人左右,配有可方便接入笔记本电脑的大屏幕。休闲阅读区配有休闲报刊、拼接式小桌,可自由组合形成学习交流或讨论小组。电子阅览区阅览桌及窗边吧台座位,皆配有电源接口,方便自带电脑学习。同时配置几十台高性能电脑,形成电子设备支持学习环境。新技术体验区目前配有苹果电脑和Ubuntu一体机,让读者体验Windows以外的系统及软件。空间采取读者自主管理的模式,通过自动化系统现场预约和网上预约等服务功能,合理分配资源,并培养读者自助利用、自我管理的能力。有的高校图书馆专门开辟空间,如美国Westminster学院图书馆IC空间。该空间有14个独立的协作讨论区,配备了桌椅、可以上网的电脑、电源以及网络接口;配备了2个多媒体工作站,学生可以利用高端仪器和电脑创建、编辑多媒体作品;配备了50个工作站的通用计算实验室(general computing lab),支持团队技术项目活动、小组会议,培训写作技能,提供图书馆资源检索等。有的将IC概念贯穿于整个图书馆管理,如美国谢菲尔德大学阿勒格尼学院(Allegheny College)图书馆。空间不仅对学校用户开放,也对外部用户开放。每个学校用户可以带领一个外部用户进入IC空间。学生在网上管理个人IC空间使用情况,包括预约团队研讨室、多媒体制作编辑室,预定数码相机套件、便携式声频/视频记录仪等。教师在IC空间中可以利用最新科技教学设施进行教学,如触摸屏显示系统、互动监控系统以及等离子投影仪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IC2服务模式也是融于本馆建设之中,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在信息共享基础上引入图书馆主动创新服务机制,支持主题学术交流、支持协同研究。共有24个小组学习室(8―20人),提供液晶显示器或者投影仪、会议桌椅、白板,支持学术研讨、教学培训、讨论交流、赛事支持和社团活动。浙江大学IC空间是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比较有特色的,多媒体空间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编辑软件和硬件,支持多媒体制作的学习和实践,空间包括2个多媒体编辑工作台和1个小型的独立放映室。可以使用性能优良的编辑工具,制作融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格式于一体的作品,也可以进行影视欣赏课程和影视群体赏析活动。文化空间包括宋厅、学术沙龙区等,不定期举办文化沙龙和讲座。系统体验空间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建系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并不定期邀请厂商工程师和业内专业人士举行IT技术交流会和新品会。

总体来说,IC空间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硬设施和软设施。硬设施是指物理空间、电脑设备以及安装的应用软件、各种信息技术设备、网络环境、空间环境等;软设施是指IC空间的信息资源建设,为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大范围的信息资源,提供信息互通以及人文艺术陶冶。

3 高校IC空间运行模式初探

IC空间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其运行模式包括三个重点:面向的服务对象是谁?提供什么功能?如何管理以提供优质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为师生、研究人员等在校工作人员,他们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文化信息素养,这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IC空间建设应当以增强大学图书馆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的功能性为目标,通过提供使用方便的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资源,配置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优雅的物理空间,在图书馆多种资源的支持协助下,促进师生的学习、交流、合作和研究。在此前提下,空间应具备如下功能:1)提供便利的有线或无线互联网络、功能完善的电脑软硬件。2)提供技术先进的设备体验。3)提供不同的功能分区。4)开放式的学习环境。5)支持人文拓展、学术研讨、学生活动、讲座交流、技术体验活动。对于高校图书馆IC空间来说,前4个功能是吸引师生走进、使用并喜欢IC空间的必备条件,而使得IC空间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的运行模式则必须着重于将IC空间作为一个信息共享的互动平台,协助师生交流信息、研讨学术,帮助师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展示以及满足师生自主体验的分享需求。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这种模式。

3.1 学科交叉交流

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的源泉。当前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一直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满足师生对交叉学科知识学习的需求。图书馆是高校师生共享的信息中心,具备多学科交汇交融的资源基础。通过开展各种基于信息共享的读者活动,吸引有兴趣的师生前来参与互动、交流,不受学科和专业的限制,充分体现图书馆学科交叉融合、开放式学习、交流和创新中心的功能趋势。

依托于IC空间,在学科馆员的协助下,通过图书馆建立的专家库资源,与高校院系专家教授合作,创建一个面对面交流、畅谈,进行思想和文化碰撞的平台。围绕交叉融合学科的前沿学术选题,突破单一学科学术问题交流的定式,通过学术沙龙、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形式,定期举办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措施和方法,为开展高水平的多学科交叉融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活动内容不限,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只要是关注或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来参与,说出观点,讨论疑惑。活动形式要不同于传统的讲座,不是主讲人单纯地讲授、听众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以师生交融、听众学习为主。活动主题可以由主讲人预先选定,通过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吸引有共同兴趣的师生来参与;也可以根据师生各自的关注点,组团后选定主题和主讲人,通过宣传吸引人来参与。主讲人借助大数据科学背景、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话题、提问、讨论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引导听众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参与听讲的师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学习了解话题,发现问题,形成观点。大家在轻松、自由的讨论环境中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讨论,在放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

IC空间具备舒适的物理环境、先进的电子设备以及便利的信息、专家资源,这些都为创建学科交叉交流平台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3.2 知识分享展示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大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便捷快速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自主学习作为当今教育领域热门的学习方式,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调节学生的自我学习水平来改善学习成绩,使其成长为有效的学习者。

在这样一种知识获取过程中,渴望分享、渴望理解是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的必然需求。图书馆具有海量的高质量、权威性的信息资源以及有效的资源整合,在支持知识分享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借助IC空间,支持开展多样化的学生活动,为同学提供知识分享的平台。活动可由学生自主选题,自定形式,量需而定制,可以是读书分享、学习讨论、实践交流等。知识分享鼓励学生在台上主讲,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和同学一起在台下参与讨论和点评。主讲同学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结合主题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组织关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制作简单易懂、精美的课件进行讲解。

知识分享展示平台的搭建不仅能提高同学主动学习、合作沟通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也为他们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社交舞台。高校图书馆IC空间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对于他们来说,组建、管理这样一个知识分享展示平台也是适应社会的一个良好方法,通过这个平台,使原本互不相识的同学聚集到一起,拓展了他们的互动交流空间,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习领域,提升创新能力。

3.3 自主体验分享

对于即将踏入社会工作的大学生,高校图书馆IC空间是一个开放、自由的自主体验和分享的平台,通过同学之间的经验分享,帮助他们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有效进行学校与社会的过渡。

高校图书馆IC空间允许同学参与管理工作,通过学生自治,促进其管理技能的提升。还可以提供创新实践的体验机会,例如新技术体验、科技展示、科技创新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定期举办学生实践分享活动,吸引有相同兴趣的同学来参与,分享在实践中得到的宝贵经验,避免错误的发生,共同进步。这些自主体验的活动,都可以由学生来进行策划、提供创意、实施宣传、组织人员,进一步给同学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

4 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IC空间运行实践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IC空间建设内容,IC空间布局包括电脑服务区、技术体验区、休闲阅读区、设备服务区、协作学习室和咨询台。空间内设置了5间大小不同的研讨室,为了方便使用和管理,对研讨室采用预约使用的模式,读者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预定研讨室。目前图书馆研讨室已经成为校内许多课题小组、学生团队、兴趣小组例行组织活动和开会的固定场所。

除了日常功能,为了有效发挥IC空间协作学习、信息服务的功能优势,从学科交叉、知识展示和自主体验三个方面出发,搭建了三大主题活动。

4.1 知识拓展活动

在学科馆员、学院专家教授等多种资源的协助下,依托图书馆IC空间开展了“慧读讲堂”知识拓展活动,强调创意思维,主要在学科交叉领域挖掘主题,吸引师生主动参与,自开讲以来,已经开展了以诺贝尔案例分析为主题的“诺贝尔之梦”,以介绍化学学科特点为主题的“美丽化学”,以鉴赏名画、体验绘画为主题的“艺术之光”,以思考哲学为主题的“哲学思辨”,以品味国学经典、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国学无双”等活动。主讲人有教授、导师,有图书馆馆员,也有在读博士生、硕士生。在各种活动中,涉及辩论赛、知识竞赛、作品展示、真人图书馆、名师讲坛和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尤其是辩论赛、知识竞赛以及真人图书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广泛好评,已经决定作为年度常态活动按学年举办,并在之后逐渐扩大规模。

4.2 读书活动

本着“分享、交流、思考”的理念,IC空间创建了“往来书社”读书活动,为喜爱读书、愿意分享的同学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聚集对读书感兴趣的同学,一同交流、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读书活动每两周举办一次,由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生馆员自主组织:策划活动主题、招揽参与人员、活动宣传、活动中的人员组织、秩序维护、拍照、新闻编写等,成员各司其职,分工有序,在活动过程中锻炼了组织、策划以及管理能力。每一期“往来书社”读书活动前期会对相关主题资源,例如推荐阅读的书目、相关视频、慕课(MOOC)资源等进行整合,通过图书馆主页、微信、人人网以及馆内大屏幕等各种方式对外宣传,通过微信报名的方式召集有兴趣的同学或老师前来参与。导读同学从一开始就要结合主题去查阅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他同学交流沟通,制作简单易懂、精美的PPT进行讲解,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沟通以及语言表达、自我展示的能力。导读的同学通过图书馆微信等进行招募,只要是对读书感兴趣,愿意分享的同学都可以报名。从2014年9月开始至今,在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支持下,“往来书社”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这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得到了读书爱好者的一致好评,也吸引了一批爱书的同学前来为书社的发展出谋划策,逐渐形成规模。

4.3 3D打印

3D打印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普及3D打印机的使用,图书馆在IC空间开放了3D打印服务。“3D打印体验活动”主要是为了吸引学生来了解、使用3D打印机,关注3D打印的研究进展、开发、应用情况以及3D打印行业的发展前景。体验活动以学生参与体验为主,首先根据IC空间3D打印服务的有关信息,邀请对3D设计有经验,对3D打印感兴趣的同学,组织体验讨论会,通过这些同学的经验交流,吸引更多的同学来关注、了解3D模型的设计以及3D打印。其次,通过多次的体验活动,吸引部分爱好者组成3D打印兴趣小组,更加深入地了解3D打印技术的研究进展、开发以及应用情况,掌握3D打印行业的发展状况,近距离体会3D打印技术的魅力。最后,在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之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3D打印竞赛”,加强同学对3D打印的了解,提高参与体验的兴趣。3D打印竞赛以设计为主,3D打印为辅。参赛者提交作品文件的同时,也要提供设计理念和表达主题(创新性)、表现技巧(工艺精致性,模型设计技巧)等文字描述。最后以设计理念与主题、表现技巧综合评分,并最终通过视觉效果和实用性评选出获胜者。在竞赛评选的过程中,IC空间根据同学的需求开展不同层次水平的培训,达到普及3D打印技术、支持广大师生体验3D打印的目的。

合理的管理模式保证了IC空间的高效运行。IC空间实行研究生馆员自主管理,由一名研究生馆员组长和15名左右的研究生馆员助管组成管理小组,在IC空间管理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参与IC空间的推广、宣传等工作,积极参与组织、策划活动,完成空间的日常管理等。

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IC空间形成了“慧读讲堂”“往来书社”“3D打印体验”三大主题活动,每次活动都由组长推荐一名助管来协助IC空间的管理老师进行,包括前期策划、中期宣传和后期组织。助管在参与过程中能力得到锻炼,表现优异的助管还能得到适当的奖励,增加了助管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定期开展IC空间使用满意度调查,以了解读者对IC空间使用的情况。通过与读者的交互,及时获取了读者对IC空间内设施以及功能的反馈意见,采纳合理的意见进行改进,保证了IC空间的有效运行,同时也达到宣传普及IC空间的目的。

篇10

关键词: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函数;心理和预期因素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3―0019―03

中图分类号:F832.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6-12

[作者简介]高玉成(1963-),男,河南郑州人,本科,政工师;赵庆光(1976-),男,河南濮阳人,硕士,经济师;张群(1963-),男,河南郑州人,本科,经济师。

国民经济的增长源于投资、消费和净出口,目前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40%,而在发达国家高达70%。长期以来,我国“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特征十分明显,同时外贸顺差的快速扩大也给宏观层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扩大消费和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将是未来我国持续发展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研究背景和思路

(一)消费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消费理论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四个最主要的消费理论框架和消费函数形式:

一是凯恩斯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人们的当期消费支出(C,下同)是由当期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函数表示形式为C=a+bY;二是1949年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里(J.Duesenberry)提出相对收入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具有“示范效应”和不可逆性的“棘轮效应”,消费支出受现期收入、过去消费和周围人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函数表现形式为C/Y=(1-a0)a1*Y/Y,其中,Y是现期收入,Y是从前的高峰收入;三是弗里德曼首先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他认为持久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暂时消费由暂时收入决定,函数表现形式为C=a+hYp+cYt,其中Yp是持久收入,Yt是暂时收入;四是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F.Modigliani)和布伦伯格(R.Brumberg)等人共同提出生命周期假说,该假说认为,消费者是有理性的,总是根据一生的收入水平安排最佳的消费和储蓄,居民的当期消费支出Ct与其未来收入的现值PVT有关,其函数表现形式为:CTk*PV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消费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从收入、消费支出、物价、贫富差异、地区和行业等因素人手,以上述四个理论为依托,对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如王军(2001)对我国的消费函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探讨,但是没有找到一个适合我国经济实际状况的消费函数;姜波克、陈学彬(2005)从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方面对居民的消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持久收入;刘颐权(2005)从消费主体结构和消费客体结构探讨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冯鑫明、田剑(2005)从改革预期角度提出了预期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作用,等等。

(三)本文的研究价值和思路

在目前国内关于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相关研究中,很少考虑心理和预期变量,或者仅对其进行定性的描述性分析,少有从实证角度进行定量的分析,这一方面由于研究中对该因素的忽略,另一方面拘囿于缺乏相关的数据信息。本文首先采取严谨的比较研究,通过实证比较确定最能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实际的理论框架;然后引入消费者心理预期变量,实证比较加入新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效果,并依据引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解释、分析和预测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变化和趋势,进而对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政策提出建议。

二、消费理论假说在我国适用性的实证比较

(一)消费理论假说在我国适用性的一般实证比较

本文首先利用国家统计局1996年1季度到2005年4季度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Y和人均消费支出C(扣除价格因素)数据,对消费函数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实证比较,找出比较符合我国现实经济状况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上面四个消费函数进行回归,将居民消费与居民收入正相关关系作为经济意义检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相对收入假说不适合作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而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

为了进一步验证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适用性,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居民的消费行为除了受制于收入变量外,还与其消费心理有关,因此我们引入居民消费心理变量对该三个函数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比较。

(二)引入心理变量以后的消费函数在我国适用性的比较

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的城镇居民消费意愿(CE)作为新增自变量,分别对绝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下的消费函数在我国的适用性做进一步的比较。

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一般来讲,消费意愿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即在同等收入条件下,消费意愿越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越多,本文将以此作为消费函数适用性比较中另一个经济意义检验条件。实证结果显示,在引入消费心理变量后,生命周期假说通过了各种统计检验和实际经济意义检验,因此该理论最适合作为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理论参考。下面将基于生命周期假说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做进一步的优化研究。

(三)对生命周期假说下的消费函数的进一步实证比较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居民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增强,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化,其中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物价的预期将对城镇居民的当期消费行为形成较大的影响。在此前国内外关于居民消费的研究中,由于研究数据的缺失等因素很少将预期因素纳入居民消费函数的定量研究中。我们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数据中1996年1季度至2005年4季度的居民对未来收入及物价的预期值,在消费函数中逐步引入收入预期(YE)和物价预期(PE)变量,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做进一步实证比较研究。

引入城镇居民收入预期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为:

CT=0.229PVT+233.158CE+448.392YE (1)

(34.687) (3.438) (2.648)

R2=0.98 调整R2=0.971 F=4984.362 DW=2.8

回归结果显示,引入收入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1)式能通过统计检验,拟合优度较高,消费意愿、收入预期和消费支出正相关,可以通过实际经济意义检验。

再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回归结果为:

CT=0.233PVT+166.763CE+702.908YE-232.323PE (2)

(33.821) (2.137) (3.073) (-1.611)

R2=0.998 调整R2=0.99 F=3914.481 DW=2.521

回归结果显示,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2)式能通过统计检验,收入、消费意愿和收入预期与消费支出正相关,物价预期与消费支出负相关,表明物价预期因素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中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可以通过实际经济意义检验。引入物价预期变量后的消费函数拟合优度更高,达到0.999。因此,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引入消费意愿、物价预期和收入预期变量后,可以更好地解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情况。

以下我们将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更合理的解释。

三、心理和预期因素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

收入作为居民消费的硬约束,其是居民消费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毋庸置疑,但近年来居民消费出现了难以用传统的收入决定理论充分解释的现象。如2002年城镇居民消费出现了高速增长(见图1),但收入决定理论不能充分解释这种现象。即使2002年第8次降息对刺激消费有所帮助,但从前7次的降息效果看,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下面我们从城镇居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意愿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从图1可见,首先,居民在2002年对物价的预期相对处于低谷,根据前面生命周期假说理论下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城镇居民物价预期的财富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居民未来收入现值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其次,居民在2002年期间的收入预期较2001年及以前明显上升,增强了居民即期消费的能力;再次,2002年居民消费意愿处于高位,促使居民消费能力得到充分释放。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城镇居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意愿促使2002年消费增速出现高于收入增速的超速增长。

2006年上半年,我国GDP实现了10.9%的近年来最高增幅,居民名义收入保持了11.59%的稳定增速,但居民名义消费支出增速仅为9.57%,低于GDP和收入的增速,这不能用传统的收入决定理论充分解释,然而考虑到居民的心理及预期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释此现象。

首先,尽管居民的收入预期相对平稳,但教育、居住、医疗等刚性消费支出较大,在相关社会保障尚不健全的情形下,居民不得不为未来的刚性支出进行足够的储备,进而缩减当前的消费支出;其次自2003年物价走高以来,物价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居高不下,居民物价预期总体呈高位振荡,未来收入现值减少,抑制居民的当期消费能力;最后,居民消费意愿出现持续下降,在2006年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降至26%的历史新低,从而严重抑制了居民的实际消费支出水平(见图2)。

四、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预测和政策建议

利用加入心理预期变量后的城镇居民消费函数(2)式,本文力求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增强该研究结果对未来居民消费的预测能力,以增强文章对宏观决策提供前瞻性参考的效果。

考虑(2)式中自变量与因变量在时点上的同步性,但在我国统计体系中,除居民心理及预期变量在当季中期能有效获得外,其他统计结果较滞后,不能为宏观政策及时调控经济运行赢得时间。为了达到预测效果和增强预测的前瞻性,我们在预测时对相关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当期收入值可获得时采用当期数,不可获得时采用上年同期值乘以平均增长率,未来一期和二期收入值采用去年同期值乘以平均增长率;消费意愿、收入预期和物价预期可获得时采用实际值,不可获得时,基于消费者的心理和预期变量在短期内具有黏性,采用上期值。

利用该预测方法,对近期及2006年4季度和2007年1季

预测结果表明:1.2006年1季度到2006年3季度的预测误差在4.5%以下,预测结果可信度高;2.2006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将会小幅增加。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当前宏观政策取向和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健增长,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外贸顺差的快速扩大,改善国内商品生产相对过剩,都需要消费的快速增长作为有力支撑。

第一,继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推动型”转变、大力提高居民收入是促进居民消费的根本所在。一方面保持经济稳健增长以增强国民财富的总量,并致力改变在国民收入宏观分配关系中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低于GDP增长的相对劣势;另一方面改善国民收入微观分配关系中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根据边际消费率递减规律,降低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有利于促进居民总体消费水平。

第二,加强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调剂作用,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扭转居民消费意愿持续下降势头。一是通过税收及转移支付等国民收入二次分配政策,有效提高居民收入分配的整体公平;二是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推进住房、医疗保险与教育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居民对教育、养老、医疗、住房等未来开支的担忧而形成的储蓄刚性,以及挤出效应下降低的消费需求;三是改善居民消费环境,促使居民刚性支出成本减少和对物价的满意程度提高,扭转居民消费意愿长期低迷和持续下降之势,让居民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

第三,加强对居民预期的引导,降低居民物价上涨预期。治理通货膨胀必须考虑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要尽量减小牺牲经济增长速度的代价,在居民心理承受期内实现物价的平稳回落。若单纯采取紧缩货币供给,在微观主体预期高位粘住时,物价仍会继续上扬。经济因为严厉紧缩会出现衰退,甚至会出现滞胀,因此应将降低微观主体预期和货币政策手段相结合。降低居民预期,在预期黏性下可为温和的货币政策赢得时间。同时政府要增强政策的信用度和持续性,实现微观主体的良好预期,刺激消费合理增长和经济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波克,陈学彬,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我国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2]耿莉萍,抑制我国居民消费增长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经济,2005,(2).

[3]王军,中国消费函数的实证分析及其思考[J].财经研究,2001,(7).

[4]汪翔,理性预期宏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