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的文案范文
时间:2023-03-18 17:4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雪的文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我的一个故事
在今年的中考复习中,有一次我和学生一起复习古诗,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在中考中古诗的出题形式,然后要求学生对重要诗文的强记,随之即时出两首古诗(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牧《泊秦淮》),让学生当堂默写,同时要求两个同学(一位女同学和一位男同学)上黑板前默写,其他的同学在下面写,给时十分钟。十分钟后检查发现,其中前面的这个女同学完整地写好了两首古诗,只是出现两个错别字,一个是“笼”字,另一个是“侧”字。后面这个男同学也完整地写好了这两首古诗,可是很遗憾,当中一句“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春”字写成了“青”。我当时纠错的情形让我记忆犹新:
我说:“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交换,对照课本检查错误,看他(她)写错了几个?”我又示意在黑板前听写的两位同学回座位对照检查。两分钟后同学们检查出来了,我按照惯例,给在黑板前写的两位同学纠错。我问:“大家请看秦惠琳同学(女同学)她写错了几个字?”同时我注意到她也意识到写错了,满脸变得通红。同学们大声回答:“两个!”我说:“不小心了吧?以后要注意啊。”我接着说:“大家再看马俊雨同学(男同学)写错了几个字?”同学们齐声答道:“一个!”这时,马俊雨很不服气地说:“老师,28个字我只有1个字没写对,其余的全对!况且考试也不一定考这两句。”马俊雨的话,让我楞住了:是啊,为什么我总是强调学生出错的地方,而不是他做对的地方呢?他说的多好呀。
为了掩饰我的尴尬,我便对同学们说: “大家看,老师的话与马俊雨的话有区别吗?”很多同学陷入了沉思,这时语文成绩比较好的肖雅班长站起来发言了:“有区别,您和我们强调的是他写错的地方,他强调的是他写得对的地方。” “那么,老师应该强调对的还是强调错的地方呢?” “老师,我觉得应该强调对的,也就是我们的优点,这会让我们产生一种自豪感。”肖雅班长的话音一落,全班立即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注意到,马俊雨同学眼里闪过了一丝自信和高兴。我也随着同学们拍起了手掌。 “好,老师向你们道歉,同时向大家承诺,今后我就多强调你们的精彩点,希望你们展现更多的亮点给老师看,好吗?” “好!”全班同学声音整齐而有力。…… 二、我的反思
犯错是人在成长路上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如果总是去强化错误,那会让人觉得自己一身都是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强调学生学习上的不足和错误,希望他们能立马把自己所传授的知识通通学会。所谓恨铁不成钢,殊不知好铁成钢也要有个过程,这过程还必须讲究技巧,才能炼出更好的钢来。老师强调学生学习上的错误,出发点虽然是善意的,但对学生却是很不公平的,因为我们老师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感受,很容易使学生泄气,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挫伤学生的成就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因为,中小学生从心理学来讲,更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老师一句鼓励的话对孩子来讲,就像炎炎夏日一丝凉爽的清风;老师一个赞美的眼神,就像寒冬里一缕温暖的阳光。所以课堂上需要鼓励,老师应该不仅给学生知识,还要给他们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要做到这点,就要老师正视学生的闪光点,不要紧紧地盯着出现的不足。如果一堂课,一个老师多有几句鼓励的话,几个欣赏的眼神,几句赞美的话语,那孩子们该会怎样的高兴啊!试想在那节课上,如果我这样说:“秦惠琳同学的56个字写对了54个,马俊雨同学28个字写对了27个字,都很了不起啊!”他们能不高兴吗?
篇2
一、语言暗示策略
语文姓语,语言暗示是语文教学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准确而富有魅力的语言暗示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无意识记忆,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在进行语言暗示时,语文教师一定要讲究语言、语音、语调的准确,委婉含蓄而暗示性强,同时又不让学生产生误解。如语文教师的声调就藏有丰富的潜台词,每一种语调都可以使学生获得某种附加的信息,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好采用提示性语言进行暗示性鼓励。优秀的语文教师会让自己的暗示语言使学生形成一种意念,这种意念会支配和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始终对学习充满信心。
二、体态暗示策略
人的体态信息量大,可靠程度高,表现力强,能生动形象地表情达意,这是体态暗示成为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最基本手段的重要原因之一。体态暗示是指语文教师运用眼神、表情、姿势、动作和距离等体态语言对学生加以暗示。体态暗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能起到传递、感染、调控、激励等多种作用。
达·芬奇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劳夫·爱默生也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都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须恰当地运用眼神暗示,让学生从教师蕴含着丰富信息的眼神里获得有关信息,以确立作出怎样的反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用怀疑和审问的目光看学生,而应用信任的目光。
姿势也是重要的暗示手段,教师的姿势实际上是教师风度的外在形式,它是“文化的表征”(郭沫若语)。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会用姿势暗示来与学生沟通,传递有效信息。
教师的站、坐、起等都要得体,尤其是要用好手势语,因为教师的手势是其教态美在三维空间的延伸。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好手势暗示,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运用情意手势、指示手势、象形手势、象征手势、祈使手势、习惯手势等来生动形象地暗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情绪、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角色”,使之有如临其境之感。
行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语文教师采用准确、有力而得体的动作进行暗示,会使师生间的交流顿时生辉。如在朗读、练习时恰当运用简洁、干练的动作来示意学生开始、停止、变换等,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三、情境暗示策略
语文教学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而情境对人的心理具有明显的暗示作用。情境所提供的具体物象,能使人“百闻不如一见”,感知会深入一层。人一旦置身于情境之中,则会“心亦摇焉”。许多活动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的各种环境暗示所作出的反应。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能根据学生的需要,对教室的环境、光线、音响、字画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明快、舒适的学习场所,多给学生“学习是有意义的、愉快的、不困难的”、“自己一定能学好”等积极暗示。如在教室里悬挂名人像、名言,就会对学生的言行具有一定的积极引导和约束,启动学生敬佩崇拜的心理,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给学生提供克服弱点、战胜困难的动力。语文教学中还要重视场景的设置,它也会起到很好的环境暗示作用。
四、机智暗示策略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存在着许多可变的因素,随时都可能发生偶发事件。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自如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即教育机智,才能化险为夷。教学暗示都具有机智性,没有教育机智就称不上暗示。这里所说的机智暗示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在暗示教学中其教育机智所表现的几种特殊形式,即能集中反映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随机应变、能让学生在意料之外中豁然开朗,故冠之为机智暗示策略。机智暗示策略主要有接近暗示、旁逸暗示、反向暗示。
篇3
安乐死的类型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绝对安乐死,也称为积极安乐死;第二,相对安乐死,也称为消极安乐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比较多的情况是消极安乐死,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患者患上不治之症,但是心跳、呼吸等生命指标尚存,并且没有发生脑死亡,但是病情十分严重,医生无论使用目前所知的任何方法,都无法使病人康复。此时,医生停止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这种行为就叫做消极安乐死。由于这种情况的普遍性,目前的法律还无法将这种行为界定为犯罪行为,因此定罪也就非常困难。还有一种情况是积极安乐死,积极安乐死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较大的争议。这种情况主要指人的死亡是通过外力来实现的,而非自身。例如,一些患者患了严重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痛苦,同时加重了家庭、国家、社会各方面的负担。那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呢?在还没有产生一个更为合适的方法之前,我们只能通过注射药物等消极方式结束患者的生命。这种情况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但现实的案例远非如此简单。
二、安乐死在刑法实施中的障碍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安乐死在刑法实施中是否会造成障碍主要取决于安乐死和故意杀人能否画上等号,是否符合刑法中对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我们之所以要首先进行这样的思考,是因为安乐死与故意杀人罪的确存在难以逃避的切合点,于是我们必须就此问题进行直面思考。第一,在实施相应的行为之前,两者的实施者都已经清楚地了解到一旦行为实施,会产生“死亡”这一结果。第二,两者的实施客体都是人,他们都享受着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并且此项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尽管两者的共同点无法避及,但安乐死与故意杀人罪仍有着实质的不同。第一,二者的主观出发点不同,安乐死旨在缓解病人无法承受的病痛,是善意而非恶意的行为;而故意杀人罪则触犯了刑法,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是恶意的,不良的。第二,安乐死虽无立法议案的保障,但有法定程序的规定;而故意杀人罪纯粹是一种违反法律的行为,不存在法定程序一说。第三,二者的实施对象不同,安乐死实施对象范围小且特定,是一些重病不治的病人;而故意杀人罪针则对全体社会成员,无其他各方面的差异。第四,二者实施方式不同,安乐死主要使用药物注射,没有带给实施对象额外的痛苦;而故意杀人罪则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强行夺取他人的生命。通过以上几点的论述,我们已经明确了安乐死和故意杀人的区别和联系,由此我仅认为,排除了以上障碍,安乐死理应在刑法当中实施。
三、实施安乐死对于我国的立法意义
1.捍卫社会伦理道德、尊重人性
安乐死行为的实施有利于更好地捍卫伦理道德、尊重人性。伦理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其形成由特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所决定,具有行为准则的特性,有利于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并转化为社会实践中普遍使用的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疑难疾病已经找到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但这仅仅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人活在世界上,不仅仅是为了度日,更多的是为了追求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尊严,与其痛苦的活在世界上,不如不带痛苦的死去。人选择缓慢的死去只能去证明医术的高明,科技的进步,但却违背了人性的自由。安乐死在此种意义上拯救了一个人的尊严,是完全符合伦理道德与人道主义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人性的解放。
2.有利于社会进步
安乐死行为的实施有利于社会进步。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一些重症患者的生命虽然没有停止,但已经无法挽救,可是他们依然占用着社会资源,不如让他们少些痛苦,而把这些资源投入到更多的可能性当中。许多人不理解这种观点,视此为冷酷无情的表现,殊不知,我们应该带着理性思考这样的问题,安乐死究竟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安乐死能给我们每位社会成员带来什么?一些人因为资源的合理分配而获得再一次生命的机会,他们将用另一种眼光审视这个社会,同时,对社会怀有感激之心、回报之心,他们将对社会的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由此产生的意义远远大于那些占用资源却无法回报社会的行为,因此,安乐死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相反地,它恰恰符合了社会成员的愿望。
3.彰显法律的力量,维护法律的尊严
安乐死行为的合法化有利于彰显法律的力量,维护法律尊严。法律之所以能够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就在于它时刻跟随时代的节奏,不断更新、修订、完善,增强其生命力,安乐死立法将是对刑法法律体系的一大完善,彰显了法律的进步。现实生活中,涉及安乐死方面的案件一经出现,往往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这也是刑法存在漏洞的表现,法律的实施事关人心稳定,一旦无章可循,必然出现社会秩序混乱,由此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伤害了法律的尊严。立法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安乐死立法客观上有利于增强法律的权威性,提高民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加快建设法治国家的脚步。
四、结语
迄今为止,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安乐死对于社会发展、伦理道德、国家立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但事物的发展有其双面性,安乐死这一行为的实施也必然存在其弊端。法律制度的颁布实施需要紧密结合本国国情,从社会实际的方方面面出发,由于安乐死涉及道德、法律、伦理、医学等诸多领域,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合法化的时机尚未成熟。但从当今安乐死合法化在世界上有些国家的发展状况来看,实施安乐死合法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郭自力.论安乐死的法律和道德问题[D].北京大学学报,1989.
[2]卓晓平.关于安乐死刑法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3.
[3]郑娜.刑法视野下的安乐死[D].河南大学,2010.
篇4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同性恋者开始尝试表露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并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多面对强大的内外压力,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对辅导员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同性恋;案例分析
现代大学生身处网络与各种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视野相对来说比较开阔,头脑灵活,有创新意识。对于辅导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也是开展工作的良好基础和氛围。但是,与此同时也有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个性较强,喜欢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愿意被束缚。特别是在这个开放的世界文化氛围里,许多本来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与众不同被更早、更充分的暴露出来,比如同性恋倾向。这类学生正快速的出现在我国各大高校中,从以前较封闭环境下的躲躲藏藏到如今的光明正大。他们渴望寻找能够了解他们的个人和群体,渴望被环境接受,同时也非常的敏感与多疑,需要得到保护。这就给高校辅导员带来了艰巨的挑战。如何与这类学生相处,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大环境,如何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迷茫与恐惧,高校辅导员任重道远。
一、案例概述
王**,男,现为某学院大二学生,刚入学一周左右,笔者就发现该生行为举止比较特殊,讲话时语气稍显夸张,喜欢对各种现象提出质疑。大一上学期,该生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并获得了较好的名次。随后的期中考试该生也发挥出色,获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对该生保持着一定的关注与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大一第一学期期末前,笔者发现该生连续一周左右情绪低落,无故缺席早晚自习。事后该生跟笔者解释因其身体虚弱,时常会感到不适,在笔者多次主动关心其身体情况之后,该生向笔者坦白了自己情绪低落的原因:该生有同性恋倾向,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遂向家长坦白,无奈家长无法接受现实,责令其“过正常人的生活”。该生表示非常痛苦,希望能够得到笔者的理解与支持。笔者通过与该生聊天,了解了该生喜欢特立独行的原因,因为他始终认为自己与普通同学不一样,因此与宿舍同学的关系也并不和谐。
二、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
笔者认为,该生之所以言行举止比较特殊,跟他从内心认为自己不是普通人有直接关系,而拥有与众不同的性取向是导致他有这种想法的根本原因。该生从本质上把自己与周围的同学划分成两类,所以潜意识里缺乏共同语言,进而导致关系疏远。同时,该生的家长生于一个保守的年代,对同性恋一直存在偏见,很难接受和理解同性恋。因此该生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必然会出现难以调和的矛盾,从而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家庭气氛,让该生感到痛苦与无奈。根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从学生本身、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去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让该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笔者不断的给该生灌输“我是普通人”的思想,让他认识到,他与一般同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该生向笔者倾诉的时候,笔者做好一个倾听者,其他时间,笔者把该生当一般学生对待:根据他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表扬或者批评;鼓励他排除私心杂念自然地与男生或女生交往,充分感受同学之间健康向上的氛围;对他提出要求,并督促其努力执行。
其次,要帮助该生维持好与父母的关系。父母的认同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和谐的家庭气氛也有助于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在父母不能接受学生同性恋事实的情况下,让学生保持一个尊重父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缓解可能会激化的矛盾,给双方足够的时间去争取与妥协。笔者给学生灌输这样的观点:一个人不可能每一个方面都做到最好,都让父母满意,但是可以争取某一个方面做到极致,让父母不仅满意,更能感到骄傲,这样父母至少不会因为你的“不一样”而感到绝望。
当然,此类学生所处的大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高校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学生的家庭背景与教育背景对学生的三观有很大的影响。有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同性恋群体,导致同性恋学生躲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不断逃避。因此笔者在所带专业举办了以“拥抱青春,健康交往”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青春期的交往行为,同时告诉他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交往偏好与性取向。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的帮助下在专业开展了增进同学亲密度的心理团体辅导活动,把王**与舍友之间的小矛盾放到大环境中去化解,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开始接受同性恋的存在,也不断有公众人物表明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获得了社会的尊重。介于此,笔者鼓励王**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与文艺活动,鼓励他加入最优秀的学生队伍。只有这样,他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人群当中,从而被接受、被尊重。同时,笔者还鼓励该生在家庭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出国深造,在相对宽松的环境里,更专注地进行职业生涯发展,塑造一个更精彩的人生。经过笔者一年的努力,王**现在能够很好的与同学进行交流,与父母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同时,该生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勤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正为出国留学做准备。由于该生一直积极参加文艺活动,在学生群体中也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现在,该生已经能够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地面对以后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三、经验与启示
通过此案例,笔者体会到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辅导员必须要尽量客观的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保证让更多的学生走上积极的人生道路。针对大学生同性恋问题,辅导员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完善工作:
1.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知识体系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仅凭辅导员个人的学习与积累不能满足辅导员工作中的种种需要。因此在辅导员加强自身知识积累的同时,学校与有关教育部门要定期开展辅导员的业务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学生群体。
2.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
开放的社会舆论使得许多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每一件事情。学生缺少正面的教育与引导,特别是在较为敏感的两性关系这一问题上,往往会以出位的言论及行为证明自己的个性与众不同。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学校要有正规、专业的渠道进行疏导。对于整个学生群体,学校也应该在大学这一两性关系认识形成到成熟的关键时期做好引导工作。一方面,为有同性恋倾向的同学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鼓励这部分同学主动融入集体。
大学里的同性恋群体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群体,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能够帮助学生个体更好的发展,同时维护学生整体的稳定团结。在与这类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辅导员一定要耐心,要尊重与鼓励学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尽快走出自己阴暗的小世界,走进更加温暖的大集体,从而更好的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宁,范玉芳.耐心细致,对症下药,深入的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高校学生工作案例分析[J].2013(5):142.
篇5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2月初中心校及教育局来校检查,得到了相关领导的好评。学校成立了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张校长为组长,xx任副组长xx、xx、xx以及各班班主任为组员。校长具体抓,学校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特点,把全校安全管理主要划分为四大块,并明确了相应的责任部门:一是交通安全,由校办公室负责;二是电器和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学校总务处负责;三、是教学过程安全(包括体育运动、学科实验室操作等)由校教务处负责;四是教室安全和学生安全教育,由校政教处和各年级组长负责。对每一大块安全管理工作,又进行了纵向的层层分解,如教室安全由政教处负责,再由政教处到年级,年级分解到教学班,各班再分解每个同学,层层明确责任,实行目标管理。从而使全校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达、纵向到底的网络体系,实现了校园安全的全方位设防,无缝隙管理。
二、完善制度,强化管理。
1、建立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校长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签订责任书。学校与处室和班主任、任课教师、后勤教辅人员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与家长或学生监护人签定安全协议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控传染病、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等一系列安全工作规章制度。使各项制度职责更具体化、更细致化,同时我们还和教职工层层签订了各种责任书,分工到人,责任到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并与学校考核相挂钩,强化管理,使学校安全管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每一个区域,每一个角落。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上级领导审批,制定活动预案。对涉及学校安全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4、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各项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并在全体教职工大会和学生会上进行宣讲。
三、广泛宣传,加强教育。
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学校政教处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全体动员、全员参与,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的重点工作,寓安全教育于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使全体师生面对困难时能够妥善,科学,合理的处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月(周)工作。学校安全教育月(周)以“校园安全”为主题,在安全教育月(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
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我保护、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能,也是我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我们除了要求教师在常规教育教学中渗透安全知识教育外,还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了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如我校举行了消防、防震演习,通过消防演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消防意识,还使学生从“演习实战”中学会了使用消防器材、自救逃生、互救等技能。我们还多次在校园举办了交通安全宣传展,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还利用学校广播、黑板报、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学校积极推行开学初、放假前、节假日安全提醒,学校利用周校会议和周一升旗、活动课时间,小结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全封闭管理要求,政教处协助值周领导,会同值日教师、学生会干部、班主任、宿管老师、对学生日常行为全过程管理。包括饮食起居,健康卫生,离校返校,防火、防盗、防事故等。针对学生在校表现,严格按照《违纪学生处罚条例》该表扬奖励的就及时表扬奖励。该批评教育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严重违纪的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恰当的处罚。使学校各项制度得到兑现,教学和生活秩序井井有条。对学生管理工作,在学生中及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同时,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入学教育有安全内容,管理措施有安全保障,评比有安全项目,奖惩有安全比例。每天早操政教处主任xx都要对一日情况及时评点,总结好的,指出隐患,提出纠正措施,达到明显效果。学校还专门开设了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课。由专职教师任教,并开设了心理咨询室,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负担。
四、狠抓落实,变“堵”为“疏”。
安全工作难在一贯坚持,安全事故多是出于麻痹大意。为了把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不留漏洞,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教育为重,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要治本。”的方针,做足做好“防”文章,在此基础上变“堵”为“疏”。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1、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开学前,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同时,积极配合区卫生所对学校饮水卫生进行检查。冬季,学校对电线和教师办公区、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2、我们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校园安全方面的规定和应急预案,各类人员积极参加安全知识培训;我们克服校园大,人员多,安全配备不是很到位,很合理的困难,高标准、严要求;我们及时发现捕捉老师安全管理中的好方法并及时推广,例:推行班级学生安全员制度对工作中的不合理我们及时指导,老师们有的是对孩子们的 “爱心、耐心、细心”,大家群策群力,安全无小事,上下一条心,为了我们的共同目标共建安全校园努力着。
3、确保安全设施、器材到位。我们一方面广泛征求全校师生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聘请专家指导,对全校消防器材设施进行了合理的布设,确保按要求到位。确定每个馆室负责人为灭火器的负责人,确保正常使用,并请专职安全员进行灭火器使用的示范,让师生正确用灭火器。
4、树立安全第一思想,不断改进安全工作。当安全工作与学校其它工作有冲突时无条件地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5、坚持24小时值班值勤制度。学校保安人员坚持24小时在校园治安巡逻,规定校级干部在学生全体离校前必须有人在校园值班,这一值班值勤制度在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确保晚间校园平安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突出重点,抓好关键部位的安全工作。
1、放学,值周领导亲临交通路口,班主任、学生会、保安人员分班分片维持秩序,护送学生上车,确保学生回家安全。
2、加强留守生和特异学生的教育管理,明确责任人,实行一帮一亲情关怀和爱心教育。
3、加强食堂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对饮用水、蔬菜、食品等严格按照卫生管理有关规定,认真执行,防腐蚀、防变质、防糜烂,确保饮食安全。值周领导及时进行检查,督促食堂搞好安全卫生工作,学生饮用水已全部使用纯净水。
4、及时检查校舍安全,每周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5、改造旧电网电路,防止电路故障,防止火灾,学校用于电改资金10000多元,校园电路实现全面更新。
6、建立防火措施,保安、门卫、宿管员对学生、开关、火点及时检查,清除易燃易爆物品,确保人去断电,无火点隐患。
7、上课时,老师首先要清点人数,发现缺席及时报告,及时查明原因,严禁学生私自外出,下课或晚自习严禁学生翻越围墙,随意外出。宿舍内严防盗窃,严禁吸烟和打架斗殴,严禁学生逃课及节假日进网吧,严禁在寝室内使用电插座或从事烧开水、玩火、燃放鞭炮等。
六、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篇6
完整的“活动单”由课堂、学习目标、活动方案、检测反馈四部分组成。“活动单导学”并不是漫无目的完全放开,在活动方案部分,教师要注重导学管理。教师导学管理是指教师进行的引导、疏导、指导、开导、辅导等活动,是在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有不确定性,生成空间无限,节外生枝的情况会频现,学生对“活动单”所预设的活动目标、内容等方面会有理解偏差。这决定语文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导学管理。仅靠教师设计的“活动单”静态导学,可能出现计划跟不上变化的被动局面,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当下情境,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动态调控管理,实现“未曾预约的精彩”。
“活动单”的重点是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自主研习和合作探究等方面,教师的有效导学管理更显重要。吕叔湘先生说:“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能老等人家给,要学会自己去拿。”自主研习能力的高低是判断学生能否主动地、创造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志,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是活动单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
首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主动自主研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使之乐于学习,就要想方设法来调动他们的自学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如笔者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播放了此段情节的电视剧视频,激发了学生探究小说的兴趣。在教李清照词时,找来《月满西楼》等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较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其次,明确目标,讲清方法,点明步骤。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高中的语文教材选文的重点难点有大概的认识。对每一专题的学习,教师要参与指导,有效帮助学生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从课文着手,教学生先预习,自己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对作家作品、背景只是作适当补充、强调。这样在自主研习这一活动部分,学生知道该学什么,所有的生字词和作家作品背景在早读时便可以自行消化了。此外,还要让学生一边读文章一边动笔,适当圈记关键词句,这也是自主研习部分有效管理措施之一,让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
通过有效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求,学生会从依附、盲从和定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活动单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自我完善”是活动的常规步骤,虽然并非每个活动都要步骤齐全,视实际需要而定,但在高中语文活动单中常有一些题目需要学生去合作,只凭个体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学生在“活动单”指引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后,在组长统一组织下,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提出自主学习未能解决的问题,用“兵教兵”、“兵练兵”的方法,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所有成员在相互砥砺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如群情低落、乱而无章、优生霸占等情况,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有效管理,和学生讲清“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明了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有助于个别学习。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和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合作学习还特别有利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可常常采取小组间的评比策略,形成一套完整的评比方案,由个人到小组,每日、每周、每月都进行学态评选,也是激发学生比、学、赶、超的措施。
从教学实际看,活动小组学习常常乱无章法,学况是随意聊天,恶意争吵。丢失的是双赢、多赢的学习过程。往往是一宣布小组讨论,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口便是“我觉得”、“我认为”,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一些层面上的内容,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我们商量的什么”。究其原因是操作对象不唯一,活动方式不清楚,学习汇报各具形态,对于稍简单问题学生抢着参与,不会“谦让”,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易受从众心理支配而不敢开口,不会“自告奋勇”。这时教师要注重改进教育策略,缜密组织,科学引导,采用“轮流发言式合作”,各负其责,让学生“抢中有序”,每个活动小组有2~6人,在小组内部同学有序回答问题,另有同学补充前面同学的答案,还有同学进行总结。
“优生霸占”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最为忌讳的。优生唱主角表面看起来是让学生动起来,其实就是变相的教师“一言堂”,学习小组内部需要的不是观点的压倒,而是观念的碰撞与匡扶。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
《语言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时而是一个促进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时而是一个激励者。
采用“活动单教学”,此时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了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给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见。教师要关注学困生,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培养他们的合作技能,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质疑,乐于陈述,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修正自己的想法,并学会组织,能根据他人的观点,作总结性发言。除此之外还要给予他们心理疏导,这样可以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让他们轮流发言。当然,引导学困生积极参加合作学习,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使学困生循序渐进,步步提高,要有耐心、信心、爱心,多想点子,多找路子,才能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到集体的温暖,找到学习的自信,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优生共同发展,以达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目的。
篇7
关键词:小学;校车;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当下的小学校车核心用途即为接送学生上下学,以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便利,顺利解决上学难和下学难状况。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小学安全事故频发,校方应该对其加以重视。校车不安全现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学校正常教育机制和体系,不仅如此,社会也会遭受到严重影响。时展与社会进步,校车安全问题现在已经受到各方重视,稳步强化校车安全管理实施力度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同于予以对应办法合理解决,将危险度降到最低。
一、小学校车安全管理环节中滋生的问题分析
国家和社会这两方面都对校车安全问题重视起来,随之拟定了相关法律发规且成效显著,但是部分地区中的小学校车安全事故还是不断出现,规定实施力度不深、波及范围相对较窄,校车安全管理问题产生主要涵盖了驾驶技术不佳诱因和车辆质量未达标诱因等。
因为少有系统化管理模式介入,导致校车安全管理一致性要素严重缺失,校车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起来比较艰难,因此要针对细节化管理内容予以完善,最为常见的就是对小学校车本质质量要求和校车驾驶员技术等,上述要素均需要作出较为正规的统一和规范。小学校车购买资金和报废处理以及行驶安全等事项也要都透彻规定,遏制各种不良状况和行为出现。校车运营阶段,系统化管理实施可以提升运行效率,校车对学生而言会变得愈加便利,要凸显公益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将校车运营风险降到最低。
政府向学校提供资金进行校车购置和运用,政府一方或者学校一方的责任就是对校车进行管理,此种管理模式是直接性的,校车质量安全会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保证,为校车提供固定检修和正规日常全面检查,校车驾驶员筛选也颇为严格,因此,此种校车安全管理效果具备一定成效;市场型校车运营中,企业和个人负责校车营运,此时与学校之间达成共识且签订相关协议,但是此类经营商一般情况下均将利益获取放在首位之上,学生安全此时得不到有效保障与维护。资金不足也是主要诟病,有的学校因为资金方面受到限制,但是还想借助特色校车来吸引家长投入,因此只能是运用后一类办法予以操作并达到资金节省目的,但校车安全问题却被忽视了。
二、校车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健全制度
学校为学生提供校车服务准备时,学生群体一同乘车的交通风险便会S之而来,所以要想保障学生乘坐校车的安全问题,就要针对特殊情况和校车运用特点等进行校车安全管理结构体系创新构建。第一点是完善制度,按照调价规定进行不同类型规章制度进行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明确。
成立专职性、特殊性的校车安全管理队伍,由专职领导负责,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责任到人,确立第一责任人,与此同时,让班主任和教师以及车主、监管人员共同签订责任协议,将校车安全管理责任要素予以深度细化,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层层落实。再者就是采购制度合理制定和校车检查制度及维修制度的制定,还有就是校车与家长接送制度、驾驶员选拔制度制定等,以各种校车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后续校车安全运营奠定基础,综合保证学生群体人身安全。
2.意识强化
保障校车乘车安全的关键点始终在人,并不在于车,所以需要加强教师、学生、家长和驾驶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针对校车驾驶员,需适时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以定期教育模式和重点教育模式为主,将驾驶员职业道德和交通法规内容以及急救知识内容等进行全面教育和传达;教师方面,对教师群体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工作组织,使得每位教师职工都要具备安全意识,对校车安全问题重视起来,最大限度上降低校车安全风险;学生中,教师要多进行安全事件讲解,赋予其自我保护精神,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生动形象的在课堂上进行安全教育,校内组织安全演戏活动,使得学生能够亲身去体验交通规则内容,随之努力学习交通指示具备自我防御能力。
3.高效预防
为了全面避免重大交通事故出现,中小学务必建立校车安全事故预防策略,首先是驾驶操作前的办公室登记和办公室记录以及车况检查等,之后在此基础上详细检车和分析学生人数信息、姓名信息,要配备医药箱。驾驶途中,要制止学生车内不安全行为出现,监督驾驶员,使其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驾驶,驾驶途中故障出现,要及时的将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实施及时有效的故障排查,特殊问题予以特殊处理,做好高效、正确的应急方案,以保障全体人员安全。
三、结语
旨在有力解决小学上学交通和放学交通困难的问题,城乡地区相继开始实施校车接送,但是期间随之而来的则是校车安全问题,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解决校车安全管理问题,之后在此基础上强化安全程度,保障学生们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大力度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兼论国外校车安全管理经验[J].刘亚娜.理论探索.2012(01).
[2]发展我国校车市场的关键路径:立法先行[J].丁芝华.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0(01).
篇8
教学档案是高校师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反映。教学档案由文字材料、图表、音像、照片等材料汇总而成,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总结。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档案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各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记录上有所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记录上的内容,可以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它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作为教学工作情况的重要记录,教学档案记载了长期的教学活动情况、科研情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当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需要作出新的决策时,教学档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以往所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从而促进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相关决策。比如,教学大纲的完善和修订,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进行,都可以借鉴教学档案所提供的具体材料。
第三,它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学档案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最直接、最坚实的方面,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专家主要通过查阅和阅读档案资料,尤其是教学档案的资料来掌握相关的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完整、真实和相应的教学档案,将无从佐证教学活动和管理的水平,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实证性。因此,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教学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当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规范具体教学教务工作的展开。
1.教学档案的搜集
教学档案的搜集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录音、录像等。作为教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积极的搜集、整理、分类、归档等,从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合理把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计划,力争做到对教学档案的搜集有计划性和实效性。
此外,由于教学档案的来源相对分散,从而使得教学材料的搜集相对难度较大。同时,因为教学活动学年性的特点,使得教学档案的归档与其他档案的归档工作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容易产生漏档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教学档案的搜集环节中应该着力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篇9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杭州市健康学校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学生健康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学生的近视率达到省标准要求。
2、做好学生“六病”防治工作。
3、学校要达到净化、绿化、美化。
4、抓住健康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身体健康。
5、抓好学生两课两操的工作,保证学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国家标准。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健康教育。
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2、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
3、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其是做好防传染病宣传、控烟宣传及预防艾滋病教育。校宣传画廊每月更换一次宣传图片,各班也可以在班级板报上开辟一块卫生与健康的专栏。
4、本学期,学校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与交流,重视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
5、结合大队部大力开展健康与卫生方面的集体宣传活动,利用每周一的集体晨会对全校师生进行相关的教育。
(二)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做好学生病假统计工作,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与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3、认真监督学校饮水卫生及食品卫生,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
(三)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工作,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随堂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任课教师要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的及时予以纠正。
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
4、配合防疫站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工作。
(四)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不断改善卫生条件。
1、坚持卫生管理检查制度,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级,保持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
篇10
关键词 安全教育 学科整合 实施方法
随着对学校安全知识的普及,学校的安全隐患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在对学生本身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自救能力方面,时下的安全教育做得还不够。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他们安全意识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正渐渐模糊。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学科整合理念,小学语文教科书享有“百科全书”的美誉,它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安全教育也不例外被包罗了进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除了上好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认真开展安全活动以外,我还在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实施安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适时从小学语文教材里挖掘安全教育素材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我的做法是:
一、在教学中传授安全知识
在教学生“灭”字时,我指导学生掌握了读音后,又让学生观察插图(一丛熊熊燃烧的火焰被一块木板盖住),启发学生:“图上熊熊燃烧的火焰被木板盖住,火焰会怎么样?”学生齐答:“火焰要熄灭!”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灭”的字形,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它。同时就发生不同火险的防范、灭火方法、报警等知识顺理成章地传授给了学生。在阅读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时,我抓住文章中关于儿童被埋在垮塌教室的三角形空间里得以生还的描写,告诉学生在遇到房屋垮塌的时候,在室内的人尽量往房间的角落里避让,可以减少垮塌对自己砸伤的安全救护知识。我在网上下载了有关地震前的征兆、地震发生时自救互救的有关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然后把搜集的资料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掌握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和防灾自救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传授安全救护方法,提高救护能力
我在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缸里,有生命危险的时候,一同玩耍的小朋友都怎么做的?谁的方法最好。”同学们都为司马光临危不乱、机智果断砸缸救人的行为啧啧称赞,讥笑那些吓哭了或跑去找大人的小朋友没有司马光聪明。我问道:“如果小朋友掉进的不是可以砸破的缸,比如水池,那些大声哭喊找大人的小朋友的做法你觉得又怎么样?”同学们听后戛然止笑,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声哭喊会引起附近大人的注意,或者找大人来救人才是有效的救人方法。我和学生由此总结出:如果我们不能自救时,向其他人呼救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战友》中有这段描述――“这时候,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学生能够理解为了完成这次军事行动,大火烧身没有自救,也能理解“我”为了保证潜伏成功放弃了救护。我提醒学生:“如果我们在平时遇到自己或者别人身上着火怎么办?”学生们发表了很多自救和救护的有效办法。
在教学童话故事《小马过河》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小马的安全意识:当小河挡住了去路时,小马不知道河水的深浅,没有贸然过河。向老牛和松鼠询问河水的深浅,老牛和松鼠的答案截然相反,自己又无法判断,毅然回家找最可信任的妈妈咨询,得到了自己能安全过河的可靠答案后才过河。小马的安全意识值得我们借鉴。
教学《老山羊和狼》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体会老山羊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揭穿狼的阴谋诡计,没有上狼的当而引来杀身之祸。学生从中认识到:面对陌生人,特别是不怀好意的人,要注意分析他的言行,判断其用心,不要被花言巧语所迷惑,更不能接受陌生人的小恩小惠而上当受骗。
三、在教学中引导小学生走出求救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