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城西百尺楼范文

时间:2023-03-23 18:5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烽火城西百尺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篇2

关键词: 盛唐边塞诗 思想内容 技巧

每次在课上读起边塞诗,总有一两位男生跟着吟诵。的确,我也和他们一样喜欢边塞诗。一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道出了将士的赤子之心;一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啸出了壮士的豁达情怀;一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叹出了战士的悲凉人生。边塞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品味、去思索。

边塞诗从汉魏六朝时期开始发展,到盛唐时到达高峰。高中阶段所碰到的边塞诗大多是盛唐时期的,所以我们以盛唐边塞诗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边塞诗歌往往是多种情感的载体。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为例,七首诗有对亲人的思念,有对将士凄凉生活的感叹,也有对将士英勇的歌颂。可见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是很复杂丰富的,这给学生把握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增加了难度。高考中多次出现边塞诗,思想内容正是其考查的重点。如何把握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我提一些看法。

想要把握边塞诗的思想内容,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盛唐时期边塞诗为何会繁荣?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诗人为何要写边塞诗?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现在所推崇的边塞诗多半是盛唐时期的。盛唐时期,国家幅员辽阔,国界线漫长,戍边将士众多,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盛唐时期,文人普遍有着建功立业的思想。如何建功立业?作为文人,首先得弃笔从戎,这就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人才储备。杨炯的“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最能说明问题。为什么要写边塞诗?答案很简单:文人看到部队中的生离死别,看到大漠边关的壮丽之景,想到千里万里外的闺中爱人,心中就有了感触,就想写出来。所以,研究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就是研究边塞诗的作者在那个时候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触。

想要准确把握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我们还需了解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是如何分类的。边塞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思乡怀人类

文人离开家园,奔赴边关,时间依旧,难免思念家中亲人,于是就借助诗歌表达出来。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二)歌颂赞美类

文人初到军营,看到武人的豪放豁达、笑谈生死,难免心生敬意,于是借助诗歌赞美一番,就很自然了。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寂寞愁苦类

边关生活枯燥,且时时处于危险中,身体上的疲劳、精神上的紧张让脆弱的文人开始感慨边关的生活。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四)忠君报国类

古时,忠君报国的思想支撑着戍守边关的将士。这些人誓死保卫边疆,值得歌颂。诗人就用诗歌赞美他们,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五)其他

还有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抒发怀才不遇之情的等,不一一细说。也有些边塞诗思想内容复杂,一首诗中往往包含多种情感,大家需要注意。这样,在了解了边塞诗思想内容的分类后,我们在鉴赏时就能对号入座进行分析了。

在分析边塞诗的思想内容时,我们还应掌握一些小技巧。这样便于我们快速准确地把握该诗的思想内容。

(一)抓住关键词

例如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该诗题眼为诗题中“怨”字。抓住这个“怨”我们就能很快地把握该诗的思想内容了: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二)抓住意象

边塞诗中经常有边关景色的描写,会有一些能寄托情感的意象,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意象去分析,把握该诗的思想内容。例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中狂风、尘土、昏暗的天色、半卷的红旗营造了一种战事欲来的紧张气氛,为后文写到生擒敌首做了铺垫,也为抒发得胜后的激动高兴之情做了铺垫。

(三)知人论世

在把握诗歌思想内容时,作者的人生经历和诗歌的创作背景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他曾经被贬至边塞多年,在这段岁月里,他用诗人的眼光审视着边关的种种生活,从各个方面去挖掘守关将士的内心。正由于他贴近将士,关注将士的生存,因此他的诗流露出的便是将士的真情。我们在鉴赏他的边塞诗时,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思想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四)了解创作背景

篇3

那什么是对法呢?所谓对写,即人们惯常称呼的主客移位,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所谓的主,指抒情的主体,也即抒情主人公;所谓的客,指抒情的对象,也即抒情主人公情之所指的人或物。含有对法的诗词,诗人在表达主观情感的时候,往往不从自身写起,而是把抒情主体“我”放在客体的位置,把客体放在抒情主体的位置,假想客体对“我”的思念、牵挂、留恋、期待等复杂的情感,进而达到表现“我”对客体思念、牵挂、留恋、期待等复杂情感的目的,更能把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事实上,对法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周南・卷耳》,该诗后三章以思家念归的征人口吻来写的,反复铺陈他在旅途中的辛劳和愁思,从而将思妇怀人的惆怅之情从征人思归这一角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之后,用对法表现思乡怀人的诗词便颇为多见。

一、推己度人,悬想客方以传情

对写是曲笔的一种,在思乡怀人的诗词中较为常见。思乡怀人这一类诗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往往是游子征夫等离家在外的漂泊羁旅之人,由于处境困厄、仕途多舛、人生失意,于是往往会在诗词中实写自己思念亲友怀念家乡的情愫,但是诗人为了达到用语含蓄蕴藉的目的,却不简单地直写抒情主人公的自身情感,而是从其亲友落笔,以写亲友对自己的所思所为来表F自己对亲友的怀念之情,如此曲笔,让自己的思念之情更为曲折浓酽。评论家沈德潜针对对法曾说:“不说我想他,却说他想我,加一倍凄凉。”由此可见,写客情终究还是为了达到加倍抒己情的目的。

例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然而,诗人却并未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在三、四句中,采取对法,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

例2:从军行七首(其一)/(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这首边塞诗,原本要抒发的是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但是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用了对法,一句“无那金闺万里愁”,显得十分委婉曲折。诗人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对写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显得情深意切。

例3:苏幕遮/(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曰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本词所抒之情为乡关之思。“故乡遥,何日去”点地点时,“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实为不如归去之意。紧接的“五月渔郎相忆否”这句使用了对法,不言自己思家乡友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主客移位,从“鱼郎”思念自己的角度来抒发对家乡的思念,更加衬托出“我”对家乡亲朋的思念。

二、落笔于物,无理而妙以移情

借物抒情,移情于物,也是对法中常用的表现方式。诗人习惯于将抒情主人公的主体情感转移到客观外物之上,通过外物折射观照自身情感,以使主观情感客观化,抽象思想具体化,从而达到于优美意境中表情达意的目的。此外,移情于物往往伴随有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上看似乎违反一般生活情况及思维逻辑,但是无理的描写和叙述,却更深刻地表现了事物特征及个人感情。看似无理,却更有诗意情趣,能够很好地抒发主人公难表之情。

例4: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诗人采用落笔于物的对法,配之以拟人修辞,创造了童话般的意境。首句先写湖上旧居的春日风光好,后三句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用“系”字抒写不忍离去之情,正好切合柳条、藤蔓修长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符合春日和风拂柳的情景,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尾联使用了对法,表现对自身前途的迷茫。“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长沮、桀溺是隐者,而孔子则是积极想从政的人。长沮、桀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嘲讽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了孔子的一番慨叹。双方是隐居与从政的冲突。“迷津欲有问”显然是孟浩然故意设问,言在此而意在彼,以展现自身的隐居与从政的纠结。孟浩然本为襄阳隐士,如今却奔走于东南各地(最后还到长安应进士举),将隐居与从政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故以“平海夕漫漫”作结。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己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面对不可预知的前路时的迷茫心情。

五、假想团聚,虚拟快乐以衬情

古代诗词中的梦意象多与闺阁爱情、相思离别、思乡怀远相关。诗人们善于将相思之情通过梦来表现,无论是梦中的相会相期、梦醒的惆怅感伤、梦断的悲哀孤独,还是梦难成的绝望凄凉,都饱含了沉挚的相思之情,令人叹惋。总之,古诗词中回忆或设想与对方相聚时的欢乐情景以反衬今日的相思之苦,并倍增其苦,也是对法的一种表现形式。

例13:客中忆二女/(明)高启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此诗作者未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采用的是“主客移位的对写法”。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借助梦境,虚写回忆中两个女儿一齐在门前等候父亲归来,并想象她们在灯下依偎在母亲身旁,看着母亲缝制衣服的情景,充满了温馨之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妻儿,却虚拟出如此其乐融融的景象,是为了反衬自己流落异乡的凄怆,以及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例14: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用笔曲折,在淡淡而起中蕴涵浓浓的情思。首句以设问领起,一问一答,一实一虚,第二句转入写景,三、四句运用了对法,是希望之辞,写诗人想象将来相聚时的情景。作者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的欢乐。在前人的诗作中,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是李商隐的独创。假想团聚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出诗人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

例1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y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不相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