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9 04:5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寒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2、《蜡梅香》
年代: 宋 作者: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3、《窗前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4、《早发竹下》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篇2
一、俳优文化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创作又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优秀的艺术作品常被誉为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汉击鼓说唱俑,作为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时代特色的雕塑作品,正是当时俳优文化盛行时代风貌的反映。
俳优是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东汉学者许慎《说文解字》有云:“俳,戏也。”“优,饶也……一曰倡也。”段玉裁注:“以其言戏之,谓之俳;以其音乐言之,谓之倡,亦谓之优;其实一物也。”俳优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古已有之,两汉时代俳优颇为盛行。《史记·滑稽列传》载:“优旃者,秦倡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道。”文中的优旃就是秦始皇时代宫中的名优。《汉书·徐乐传》载,汉武帝时,“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①汉代王符在《潜夫论·浮侈》写道:“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②可见,俳优艺术从宫廷到民间都普遍受欢迎,并且数量巨大。据东汉桓谭《新论》:“昔成帝时,余好为乐府令,凡所典倡优伎乐,盖且千人。”充当俳优的男演员,多以身材短胖, 相貌滑稽的侏儒来充任。王肃云:“俳优,短人也。”王国维也说过“古之优人,其始皆以侏儒为之”③。这些身材短小,地位低下,以裸其身体为戏,以击鼓戏笑为业的俳优,见证了百戏兴起之后,周礼那套所谓的“礼乐”文化被冲破,民间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这也正是汉击鼓说唱俑让人过目难忘的深刻内在原因。
此外,击鼓说唱俑所代表的说唱文化和舞乐精神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笔者仅以两汉时代以及与之相近的魏晋来做比较。
两汉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光武中兴”等治世局面,大部分时间里,社会较为安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也为俳优的兴盛创造了条件。而乐舞俑的出现,尽管是“作明器之用,服务于死者,但仍折照出的是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关注与肯定。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得以延续和保存,才有可能使其艺术地对现实怀着极大兴趣去描绘、展现”④。由此而言,击鼓说唱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乐观、自信、大方、开朗,可以说是当时广大民众共性精神面貌的一种写照。
反观魏晋时期,黄巾飘舞,三国纷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是一个王朝更迭时局混乱的时代,一个身不由己朝不保夕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都发生较大变化,人的精神面貌变得更加敏感、悲切、苍凉,这在魏晋时期的文学作品上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这样洋溢着低沉哀叹情调的诗句数不胜数。这些诗句不再是歌咏人生的愉悦,对幸福的向往,更多体现的是对苦难的,对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在这样的世态人情、人生况味之下,可以想象,是很难出现如击鼓说唱俑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欢快、乐观的人生态度的作品的。
二、厚葬文化
击鼓说唱俑,出自天回山崖墓,是一件陪葬用的明器,它和全国各地先后出土的一些画像石、画像砖一起见证了那个时代厚葬文化的繁盛,而这种厚葬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两汉时期文化层面的一个显著特征。
厚葬文化的繁盛,首先是与两汉时期儒家经学的盛行分不开的。虽然在汉初,黄老之学一度为统治阶层所重视,但武帝即位以后,社会形势较汉初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为而治的积弊已日益突出,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上自然形成了一种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气氛。“孝道”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很快在社会上形成气候得以彰显。到了东汉时期,统治阶层甚至将《孝经》视为治国安民的重要法典来看待。“《孝经》者,夫制礼,乐人之本。”“孝”观念的深入人心,在其具体操作层面体现之一就是厚葬。当时社会习俗以大办丧事为孝,不如此便视为不孝;孝家也以为不如此不足以抒发哀切之情,不能表达尽孝之心,故此,上至王侯将相、帝胄贵戚,下至引车贩浆、黎民黔首,无不以厚葬为幸。《盐铁论·散不足》载:“世人四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以致发屋卖业”。
其次,厚葬文化的繁盛也与汉代社会流行的“灵魂不灭”理念有关。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写道:“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⑤。楚文化的精髓除了浪漫精神,就是巫术文化,崇尚迷信和谶纬之说,因此,汉代人相信人死只是肉体的消亡,而灵魂尚存,因而要将死人当生人看待。为了让死者过上身前一样安逸舒适的生活,陪葬品也应如生前一样,一应俱全,此所谓“厚资多藏,器用如生人”。由于担心亡者地下寂寞,故又多置木偶、陶俑相伴,“谓死如生,闵死独葬,魂孤无副,丘墓封葬,谷物乏匮。故作偶人,以待尸柩”⑥。
正是基于以上两种观念,导致了两汉厚葬习俗的风行,从后来一系列考古发据,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物件可以窥见一斑。因此,可以说击鼓说唱 俑所折射出来的民风习俗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三、雕塑文化
石刻陶俑是两汉时代精神的又一重要载体,汉击鼓说唱俑作为陶俑的代表与两汉时期其他雕塑作品,如马踏飞燕、霍去病墓石刻,一起体现了两汉时期特有的气势之美、古拙之美,这与之前秦代的秦始皇兵马俑的写实风格,以及后来魏晋时期佛陀造像的秀骨清相特征,是有明显区别的。
与描绘“弯弓射雁”的画像石、长袖善舞的杂耍俑一样,汉击鼓说唱俑在造型方面,集中体现为一个“动”字。左臂挟鼓,右手举槌,忘情说唱。其手舞足蹈的形态,眉飞色舞的表情,将一位憨态可掬的民间老艺人动态神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动态形象是一种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整体场景,这种不事细节修饰的粗线条粗轮廓展现出来的飞扬流动之势,正是汉代艺术所独有的“气势”之美。“马踏飞燕”是然,“荆柯刺秦”也然,就连霍去病墓前的马石雕,虽是静态,也仍然可以使人感受到其内在的狂野与速度感。
正因为汉代雕塑艺术着眼于整体把握,不事细节修饰描绘,使得击鼓说唱俑显现出汉代特有的一种古拙之美,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方形直角略显突出,缺乏柔和、细腻之感。而恰恰是这种古拙反而增强了前面所说的运动之感和气势之美,古拙与气势在汉代艺术中是浑然一体的。
如果拿击鼓说唱俑与之前的秦始皇兵马俑相比较,两者虽然在气势方面都显雄浑之势,但在表现方式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汉俑强调整体效果,追求写意;秦俑强调真实感,讲究写实。那束起的发髻,微微上翘的胡须,战袍上的甲钉以及肌肤上的筋脉,一切都那么细致入微,生动逼真。此外,汉俑是单个的形体通过造型体现气势,而秦兵马俑是借众多真人般的庞然整体,才显出其巨大力量和宏伟气势的;再看汉以后魏晋时期的造像艺术,由于战乱频繁,现实中充满了悲伤与苦难,这个时期的佛教造像更多的体现为一种宁静和安详,集中寄托了时人的美好理想和希望,所以才有了顾恺之所塑的“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和陆探微所塑的清癯高古之态。在魏晋造像艺术作品身上,很难再看到汉击鼓说唱俑身上那种飘逸飞扬、神清气朗、气势古拙的艺术精神。
结语
汉击鼓说唱俑是一件极具时代特征,饱含民间文化特质的雕塑精品,在它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文化信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理念、审美趣味以及风气习俗,为今人深刻认识、了解汉代社会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宝贵资料,是我们研究、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财富。
注释:
① 班固.汉书·徐乐传[M].中华书局,1983:1294.
②汪继培.潜夫论笺校正[M].中华书局,1985:123.
③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燕山出版社,1957:54.
篇3
故事引领,德文并重
学校文化建构首先是选择和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并由此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全体师生坚定地信奉这种价值观,就会凝心聚力,形成一种对学校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办学理念的确立 学校十分重视学校精神的凝练,通过广泛征集学生、教师和家长意见建议,集大家的智慧,在继承育人目标、校训、校歌的基础上,提炼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使之成为全体师生共同信守的精神家园。学校“聚德生辉,故事兴文”办学理念的确立,乃传神之笔,高度浓缩了学校的文化内涵,其核心价值是这样诠释的:“聚德生辉”是学校办学之灵魂。我国的先哲们都一直尊崇修德进智,修德为先,注重培养圣人和贤人,注重培养有道德的好人,“德乃人之根本”。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学校,把“聚德生辉”作为办学理念,为实现“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会生存”的培育目标指明了方向,既广聚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以及他们的文化,又积聚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并发扬光大。“故事兴文”是学校教育之特色,“故事人人爱听,故事天天发生”。学校是讲述故事的地方,通过一个个故事的讲述,寓教于“事”;学校也是发生故事的地方,每一个学生本身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只要积极收集,广为传颂,就能大兴道德文化。
学校精神的锤炼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95%以上的学生是民工子女,由于家庭h境和条件的因素,学生在文化知识、艺术修养等方面均有欠缺,更谈不上与一些名校学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竞赛,但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有民工子女特有的淳朴、勤劳、勇敢、励志,因此学校提出“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通过学校的故事文化和特色教育,在学生的心田里播下宽容、关爱、欣赏、感恩、责任、坚强、自立的种子,把一个个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好工人、好农民、好公民。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环境作为一种显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化表现形态,它折射出的是一所学校的内在风格和气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孩子精神面貌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在自己周围――学校走廊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可见长期在一个环境中工作、生活、学习,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境界、个性性格都会潜移默化地受这里环境的影响。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校园环境的建设,着力打造以故事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精心改造 学校设计了开放式的弧线形的小花园,各种造型独特的树木在绿色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给整个校园带来了无限生机;校园四周墙边设计了四季常绿的绿化带,校门口和小操场里设计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花架盆景,让师生们走在校园里看到鲜花盛开,心情格外的开朗;红色塑胶运动场,翠绿色排球场显得格外的显眼和美丽,孩子们在操场上运动玩耍,犹如在五线谱上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还利用了深浅颜色不同的花岗岩石块按一定的形状进行拼贴,在流线型大弧形的图案中镶嵌着一个个精致的小圆形,犹如一幅美丽的拼贴画,生动而丰富,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走进校园,可以看到,没有纸屑、没有杂物,绿树、绿草、红花交相辉映,各种鸟鸣不绝于耳,既给人整洁、干净、清爽的感觉,又显得生机勃勃。
校园墙面精心设计 学校在设计中突出了“故事”核心文化和“道德”教育特色文化,把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变成一个个的故事讲述者,变成了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楼中间赫然醒目的“兴文楼”三个大字,将全体兴文人凝聚在一起,感召师生朝着一个目标奋勇迈进;两侧是体现学生家乡风貌、民族特色的大型“民俗风”墙绘,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教学楼门厅设计成了“兴文故事厅”,一侧是学生的个人作品展示,略显稚嫩的画笔,至真至纯的文字,书写着希望,放飞理想,一侧是图文并茂的校园“十大美丽”故事宣传事迹,而墙面是富有绍兴水乡特色的风景画,让这些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第二故乡绍兴,传承文化;教学楼南面墙上一排“经典诵读碑文”,使国学经典文化每天呈现,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楼东西楼梯两侧墙面设计了内容丰富的“道德故事长廊”,绘上了精心挑选的“程门立雪”等经典道德故事;教学楼走廊上设计以“道德故事之中国古代篇”等为题材的一块块精致展板;各班教室门口都设计了以“德”命名的班级特色牌和班级特色成果展;楼宇廊上,“道德之语”悬挂中间,古代圣贤的句句警言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教学楼的楼梯口,“兴文尚德”开放式书吧,造型别致,书香浸润;小操场上还设计了造型别致、色彩漂亮的宣传窗,用来展示学校开展活动的精彩瞬间和精致的作品。
人文治校,文化滋润
学校体现“故事”校园文化,打造“故事兴文”的品牌意识,努力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管理文化体系,从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校园故事文化。为此,学校制定以“故事”为载体的活动形式,发挥文化的熏陶作用,用文化的滋润来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传承“道德故事银行”育人载体 “其实一个动人的故事远比一幅美丽的图画更值得我们花费笔墨去描述。最容易触动心灵的永远是故事,无论对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自几年前成立“少年道德银行”以来,学校一直以道德银行为载体,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存入少年银行存折,起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近年来,在“故事”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将学生的道德品质以故事的形式存入银行,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将道德教育与故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一个个道德故事转化成一枚枚银行金币存入银行,变传统的枯燥的说理为鲜活的生活化的教育机制,重彩浓墨地做好这篇特色文章,努力提升管理品位,产生最大的育人效应。
探索“故事课堂”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对故事教育模式有直接的指导作用,欲唤起儿童对学习的向往,就必须复兴故事的力量。为了凸显“故事兴文”这个主题,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文化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校把“故事”引入课堂,建构“故事课堂”教学模式,让参与课堂的师生共同记录发生在课堂中的故事。学校以“故事兴文”主题文化为引领,积极探索故事为情境文化的课堂教学,主要针对“故事课堂”研修的主题进行课程研究。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活动,更好地推进了教师的团队协作,也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更好地指导教师自己的故事课堂教学。逐步探索出了“故事课堂”的教学模式,尝到了文化引领课堂的甜头。
开展“故事讲堂”的校本研修活动 为了更好地将故事这一形式在课堂中、在育人中发挥更大的效果,形成学校校本研修的亮点特色,从而形成校本研修文化制度。学校以“兴文故事讲堂”为抓手,定期开展主题研修、人文论坛等形式的研讨活动。
举行“故事兴文”的颁奖典礼 学校大张旗鼓地为在学校各类比赛中获奖和获得荣誉的学生颁奖,使学生变得更加阳光自信,让校园留下他们童年美好的回忆,并形成特色颁奖制度。
基于故事,创生故事
校本课程是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升华,是课程改革追寻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学校在科学合理地用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以“聚德生辉,故事兴文”主题文化为引领,努力创生“故事”拓展课程,积极开发了富有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
_发“经典故事”校本教材 为更好地开展经典诵读和道德教育活动,在故事中净化道德情操。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和理解水平,从经典诵读本《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宋词》里面精选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按年级编印了体现学校特色教育的校本教材《道德教育读本》,并利用每周开设的一节道德课进行学习讲解诵读。
创生“故事”拓展课程 学校着力打造的“故事”课程文化,涵盖了许多门类,其中开设的“道德故事”系列课程更具学校特色。在不影响正常课时设置的前提下,增设了故事类“课程超市”,下设“趣味漫画”“读书故事会”“课本情景剧社”“故事小创作”等课程,引进和聘请部分具有特长的老师担任故事课程指导老师,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也拓展了学校的特色课程,助推了学校的课程建设。
美丽故事,美丽的你
学校是讲述故事的地方,每一个师生本身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学校的教育有机地与故事结合在一起,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育人。学生的品德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同时又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为此,学校挖掘广大师生中不断涌现的美丽故事,组织“美丽的,故事美丽的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让师生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和身边的故事,以此实现他们个体和社会成长的转变,逐步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美丽故事我来记 “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学校大队部、工会发动全体师生,关注身边的美丽励志故事、美丽道德故事、美丽尚德故事,开展了“美丽故事我来记”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寻找身边的“美丽故事”,把它们写成报道,写成征文。学校专门在校园网站上开设一个“美丽故事”栏目,组织班级发动学生积极撰写自己的美丽小故事,把自己在校内外的美丽故事在网上推送,让更多的人学习正能量。
美丽故事我来讲 故事不但要写出来,更要讲出来,在“美丽故事演讲比赛”上,同学们将发生在身边的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故事,通过自己的演讲,活灵活现地讲述给全体学生,这一个个故事的主人公,既有同桌,又有伙伴,还有家长,更有我们的老师,这一个个故事将大大激励全校师生,大兴道德之举,弘扬美德之风。
美丽故事我来评 学校下半年广泛开展感动兴文“十大美丽故事”的评比,上半年大力开展“美丽教师”和“美丽少年”的评选活动。在历时三个月的活动中评选出的“十大美丽故事”分为“美丽师德故事”“美丽道德故事”“美丽尚德故事”三大版块,在学校兴文故事文化长廊中进行了展示,师生一起学习美丽故事,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弘扬正气、倡导真善美的热潮,让故事发挥了最大的育人效应。
篇4
一、合理确定提问内容
在“问什么”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问的目的。如在课堂导入时,要设计导入的问题;在检查学习效果时,要设计与所授知识相关的问题。其次,要考虑的是题目的难易程度。往往题目太难或太容易都不是好题目,题目的难度要适中。再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更重视这个问题,更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更有兴致地学习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在许多学生看来,《古代汉语》课程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在趣味性方面,古汉语教师上课时就更得注意。
二、合理确定提问形式
1.判断式提问
判断式提问句式往往是让学生有所判断、有所选择。
例如:在讲到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时,我问学生:“该诗句的意思,是不是主人下马后,在岸上挥挥手,和船上的客人说再见?”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没有掌握古代汉语互文的修辞方式,就容易出错。该诗句的正确理解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一同来到船上。
2.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往往是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到《孟子?滕文公上》中“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时,我问学生:“你认为五尺之童有多高?如果按照现在的一尺等于33.3厘米来看,那么,五尺就有166.5厘米了,古代的儿童这么高吗?”听到这个问题,很多学生感兴趣地想听解释,在问了一两位同学后,我解释道:“其实,在春秋时候,一尺大约等于23厘米,五尺大概是115厘米,这和儿童的身高就比较接近了。”
3.对比式提问
对比式提问往往是考察看问题的深度和洞察能力。
例如:在讲到儒家的思想“仁爱”和墨家的思想“兼爱”时,我问学生:“‘仁爱’和‘兼爱’的异同点是什么?”学生大多能回答出这两者都强调“做人要懂得爱他人,善待他人”,但回答不出这两者的差别。我解释道:“‘仁爱’更多强调的是有差别的爱。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亲疏厚薄的关系,所以爱也就存在差别。父母对自己小孩的爱往往胜过于对别人小孩的爱,所以我们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兼爱’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应该是无差别的爱。显然,‘仁爱’更加符合人之常情。”
4.连环式提问
连环式提问叫追问,往往针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漏洞作进一步提问,以便揭示问题的实质。
例如:在讲庄子《逍遥游》时,我问学生:“庄子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部分学生回答:“不需要凭借外物就是逍遥。”我进一步提问:“你个人认为不凭借外物就是逍遥吗?渡河的时候,借助船渡河,就不逍遥吗?庄子提到列子御风而行,列子会飞,庄子说他逍遥了吗?”学生回答:“列子也有凭借空气,所以列子不逍遥?”我再进一步提问:“照你这么说,连空气都不凭借,那就叫逍遥?人是自然界中的人,怎么可能任何东西都不凭借呢?如果逍遥是这样理解的,那么,庄子的理论就和做人的基本方式不相一致了。”关于什么是逍遥,我解释道:“庄子所认为的逍遥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需要和别人对比;二是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许多学生听后,骤然感觉轻松许多,感到自己还可以过得更“逍遥”。
三、合理把握提问节点
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时机”是发挥提问作用的关键。一般来说,课堂中存在三个提问节点,分别是课前、课中和课尾。
1.课前提问
课前提问是指刚开始上课时的导入提问,这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古今词义的异同”时,我问学生:“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有请大理寺的王大人’。那么,这里的大理寺指的是什么呢?”听到这个问题,某些学生就来了兴致。在问了一两人之后,我解释道:“在古代,‘寺’字是官署的意思,后来才演变为寺庙的意思。古代的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许多学生听后,感觉这堂课挺有用,很感兴趣地接着听下去。
2.课中提问
课中提问是指上课过程中的提问,这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跟得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另外,这可以起到吸引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同义词“回”和“返”时,我分析道:“在上古,‘回’表示旋转,如《荀子?致士》:‘水深而回。’大约在隋唐时代,‘回’才有了返回的意思。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于是‘回’和‘返’便成了同义词。”我进而问学生:“说‘回家’,广州话怎样说?”许多懂广州话的同学异口同声回答“返屋企”。这个问题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3.课尾提问
课尾提问指的是课程尾声的提问,这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课堂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适当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了“词类活用”一节后,我让学生分析:“‘不耕而食,不蚕而衣’中哪些字是词类活用?存在几种判断方法?”按照大多数流行教材的分析方法,在这两个句子中,名词“蚕”和“衣”都活用为动词,判断的方法有三,分别是:(1)名词放在副词后,‘蚕’字放在否定副词‘不’后;(2)名词用‘而’字连接,‘衣’放在‘而’后;(3)对应关系,‘不耕’对应‘不蚕’,‘而食’字对应‘而衣’。可以说,这个问题较好地检查了学生对课堂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合理确定提问对象
关于课堂提问的对象,大多数情况下是面向全体同学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广泛地参与。但有时也可以只面向部分学生,甚至只面向个别学生,具体要看提问的目的。
1.面向全体
在课堂提问中,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提问中最常见的。
例如:在讲到“诗词语言”的时候,我问全班学生:“大家认为李白的《静夜思》写得好吗?好在哪里?”学生听到这两个问题,纷纷思考起来,并且饶有兴趣地想听听老师怎么分析这首诗。
2.面向部分
在课堂提问中,有时面向学生也是可行的。比如,个别问题只面向男同学或只面向女同学。
例如:在讲到《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时,我问道:“在座的各位女同学,知道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我进而解释:“可以说,这是化妆的最高境界。化妆如果要达到‘肤如凝脂’,那是极难的事情。凝脂是凝固的猪油,大家看,凝固的猪油有什么特点呢?一是白中略带微黄。如果化妆后的脸是白色的,那就不好看了。二是固中略带柔韧。皮肤是需要一定弹性的。三是光滑中略带粗糙。如果化妆后的脸和玻璃的表面一样,那也不好看。四是干中略带水分。所以女子才要补水啊。”经过这一番解释,学生感觉古人用的这个比喻,实在太恰当。
3.面向个别
在课堂提问中,偶尔可以面向个别学生。之所以面向个别,可能是因为某位同学在某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或是因为教师发现有个别同学开小差,故意问他,起到督促课堂纪律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汉字的构造”时,由于这部分的内容和书法有关,如果班里个别学生对书法比较有研究,那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个别问题,与这位学生开展探讨。在探讨中,让其他学生“旁听”更多知识。特别是,这能够让其他学生佩服这位学生的见解,激发他们学习书法和学习汉字的兴趣。
五、合理回应学生作答
在学生作答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答进行恰当的点评,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该解释的要解释,这样才能将有关知识点讲解清楚。
1.作答后适当评定
在课堂提问后,对于学生的作答,往往需要适当肯定其中的合理之处,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对于不合理的地方,教师也应予以纠正。
例如:曾经在“古文今译”课堂上,我问学生:“韩愈《师说》中‘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如何翻译?”有学生翻译为:“因此,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个翻译显然是有误的,但我说:“这位同学的翻译,前一部分是对的,后一部分还要修改,正确的回答是‘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卑贱,不论年纪大还是年纪小,谁掌握了知识道理,谁就可以作老师’。”
2.作答后适当解释
在课堂提问后,教师是需要进行适当解释的。回答好的地方,要解释为何答得好;回答得不好的地方,要解释为何回答得不好,这样才能发挥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篇5
教师应当在充分掌控古代汉语课程特点和重点的基础上理清层次,列出纲目,将繁散的知识点提炼出来,并通过多媒体技g手段,以更加直观、简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在整个讲授的过程中求全而不求细,系统地呈现课程的教学重点,使学生不仅看清“树木”,更要对整个“森林”有完整而系统的认识和学习。如在讲授《汉字的构造》这一通论时,为了让学生对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构造、汉字的发展演变等系列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对《说文解字叙》的初步学习将“小学”的相关知识点关联起来进行提纲挈领式法的串讲。“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即为汉字的起源;“《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即为汉字的构造;“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即为汉字的发展演变和古文字的重要价值。
二、做好学情调查分析,针对学习难点,注重因材施教,课堂教学体现针对性。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教师应该在课前对学生的学情做调查分析,同时在教学中多与学生交流,有意识地对他们的从业情况、学业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在教学中更加因材施教。防止出现基础较好的学生浅尝辄止,基础薄弱者“知难而退”、主动放弃学习。如针对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联系中小学文言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在讲授汉字“六书”中的“象形”时,教师可以把各种象形字的甲骨文或者金文形体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教师书写古汉字的时间,提升课堂容量,而且这样的展示保留了古文字的本来面目,确保了象形文字的“原汁原味”,为学生呈现出一个个的鲜活的“ ”、“ ”、“ ”、“ ”(“龟”、“鱼”、“象”、“果”),一个个生动的“ ”、“ ”、“ ”、“ ”、“ ”、“ ”(“齿”、“眉”、“鼎”、“壶”、“车”、“册”)。
三、语言与文化相联系,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语词现在通行的含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如果不明了它们过去的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因此,在词义教学中,可以从古文字形出发,结合古代文化知识,梳理词义引申脉络,说明现今汉字组词造句的所以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缩影,把古字字形构意和古代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加深学生对古文字的理解。例如:“即”、“既”字形相似,用法和意义容易混淆,若能从古文字字形入手分析两个字的构意,区分两个字的用法和意义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为坐的人面对食器“豆”,本义为走近去吃东西;而“既”的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为吃罢,吃过。理解了两个字的本义,他们的其他义项自然会迎刃而解。
三、精要点拨,授之以渔,拓展教学内容。
由于成人教育的教学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几乎一直处于准分离的状态,加之学生的工学矛盾、家学矛盾突出,古代汉语课程的课时是相当有限的,教师只有精要点拨,授之以渔,才能有效弥补因课时有限造成学生学习古代汉语“厌食”和“消化不良”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学习古代汉语的必备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介由国际汉办组织拍摄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该纪录片对学生了解汉字与汉文化以及古代汉语的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
需要强调的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古代汉语教学实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坚持技术为内容服务的原则,不误入“为技术而技术”的歧途。同时,要结合师生和教学实际,因时因地制宜,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提升古代汉语教学实效。
篇6
1 茬口安排及效益分析
青花菜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收获,每667 m2产量可达750 kg,售价6元/kg,667 m2产值4 500元;慈姑于3月下旬育苗,6月移栽,11月开始采收,每667 m2采收
1 500 kg,售价3元/kg,667 m2产值4 500元;荸荠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苗龄约50 d时定植于大田,11月底采收,每667 m2产量1 000 kg,价格3.6元/kg,667 m2产值3 600元。
2 栽培技术
2.1 青花菜
①选用良种,适时育苗 选择绿洲、蔓陀绿、优秀、绿带子等适宜于春季栽培的品种。1月下旬进行温室育苗,苗龄50 d左右。每1 hm2大田用种量750 g,需苗床面积75~90 m2。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与园土按1∶1混合过筛,并加入适量的速效肥混匀作为苗床土,土厚10 cm,浇足底水,均匀播种,再覆盖0.3~0.5 cm的细土,并加盖1层薄膜,出苗后及时揭除。幼苗2~3片叶时分苗,苗距8~10 cm;5~6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1周适当控水炼苗,定植前1 d充分浇水,以减少起苗伤害。
②整地定植 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4 000~
5 000 kg,深翻入土,整地作平畦。3月上旬定植于设施大棚内,株行距40 cm×50 cm。
③田间管理 早熟品种的生长期短,又多在温
暖季节栽培,对营养的需求迫切,因此要施足基肥,适当追肥,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定植后3~5 d可随缓苗水追施稀粪水或腐熟饼肥水以促幼苗生长,整个生育期可分期勤施追肥,以促为主。青花菜为喜湿蔬菜,需水较多,定植后应每5~7 d浇水1次,忌大水漫灌;莲座期适当控水,防止植株徒长。在青花菜采收前1~2 d浇1次水可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有利于延长产品贮藏时间。
④病虫害防治 青花菜生长期易发生霜霉病、软腐病及小菜蛾、菜青虫、菜蚜等病虫害。霜霉病发病初期及时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甲霜灵400~600倍液喷雾防治。软腐病可于发病初期及时喷洒硫酸链霉素、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 000倍液防治。虫害发生前期可用诱虫灯、诱虫黄板进行物理防治,同时可用甲维盐阿维菌素、辛硫磷乳油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用吡虫啉、啶虫脒喷雾防治菜蚜,采收前10~15 d停止用药。
⑤采收 青花菜采收期短,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则影响产品商品性。一般在花球表面的花蕾紧密平整、花球边缘略松散、花球有一定大小时采收。采收时将花球连同下部10 cm左右的肥嫩花茎一起收割并附带3~4片叶以保护花球,采收时间应选在早晨和傍晚。
2.2 慈姑
①选用良种,适时育苗 选用高产良种宝应紫圆。3月上旬、气温回升到15℃时开始育苗,选常规水稻育秧田即可,株行距10 cm×10 cm左右,以栽稳、微露芽尖即可。生长期内保持一定的水层,不可干水。
②整地定植 青花菜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田块,作好田埂,理顺沟系。慈姑喜肥、耐肥,需肥量大,结合整地施入基肥,一般667 m2施农家肥2 000~
3 000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 kg(N∶P∶K=15∶15∶15)。
6月初开始移栽,栽植时拔起秧苗,摘去老黄叶片,以利于秧苗成活。栽植时,田间保持2~3 cm水层,秧苗根入土10 cm,以栽稳即可,栽植距离视土壤的肥力而定,一般株行距45 cm×70 cm,同时在田边插少量预备苗,作为缺棵补苗之用。
③田间管理 前期追肥应以氮肥为主,后期则要补施磷、钾肥,以利于球茎膨大。一般可追2~3次肥,第1次在活棵后,667 m2施尿素15 kg或碳铵30 kg;第2次在生长中期,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0~30 kg,尿素15~20 kg;第3次在生长中后期,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0~30 kg(根据苗情而定)。慈姑属水生蔬菜,整个生育期苗田不宜干水,需根据慈姑的生长阶段调节水位。一般栽后约30 d内(生长前期),保持3~5 cm的浅水层,有利于慈姑苗的定根和根系生长;以后随植株的生长(旺盛生长期),将水位逐渐加深到10~15 cm;生育后期,天气转凉,水层逐渐下降到7~10 cm;最后保持田土湿润而无水层,以利球茎成熟。
小暑(7月7日)时结合中耕除草、施肥,剥去外叶和老叶,每株仅留3~4片叶,有利于行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一般只剥叶1~2次。立秋(8月8日)以后慈姑抽出大量的匍匐茎,此时不宜进行农事作业,以防伤及匍匐茎和植株。
④病虫害防治 为害慈姑的病害主要有黑粉病、基腐病,以预防为主,即选用抗病品种,并结合药物防治。种球和种芽可用50%多菌灵、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消毒,在育苗期和定植后,再用50%多菌灵、15%粉锈宁(三唑酮)或72%农用链霉素喷雾1~2次防治。慈姑最易遭受蚜虫为害,可用40%乐果乳油或3%啶虫脒防治。
⑤采收 慈姑生育期为6~7个月,采收不宜过早,因为慈姑茎叶刚枯黄时,其短缩茎中的养分仍可继续向球茎输送,使球茎继续膨大,从而提高产量,所以其采收期一般可从11月中旬持续至翌年
3月。
2.3 荸荠
①选用良种,适时播种 可选用苏州荠、余杭荠等皮薄、肉甜、适合加工和鲜食的品种。苗田施足基肥,带水耙平,选择鲜亮、饱满、一致的种球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株行距15 cm×20 cm,于6月苗龄约50 d时定植。
②整地定植 前茬采收后,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 kg,硫酸钾25~30 kg。带水耙平,保持3~5 cm浅水层,即可定植。一般株行距30 cm×60 cm或40 cm×50 cm,每穴1株,以栽稳为度。
③田间管理 荸荠不耐氮肥,一般在活棵后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 kg;当植株开花、地下开始结球时,应施入三元复合肥30 kg,以促进球茎膨大。荸荠全生育期宜保持浅水层,尤其是生长前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保持3~5 cm浅水层;旺盛生长期保持6~9 cm水层,但不超过10 cm,以防止植株徒长。丛数封行至开花后期,可湿润作业。收获前
20 d(霜降左右)断水落干,此时叶片开始转黄,并逐渐干枯,准备采挖。在叶片封行前,应除草2~3次,后期减少操作以防踩伤匍匐茎。
篇7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古代汉语教学 学生本位 能力本位
古代汉语作为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以增进人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能力为目的,为日后中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但长期以来,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一直沿袭综合性大学的一般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大都有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知识本位的倾向,着重讲授古代语言文化知识,教学实践中多是采用串讲文本、讲解语言知识点、辅助练习等方式,讲授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受到较大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理念渐入人心,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更加突出与市场需求接轨,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应当充分结合自身的定位,从生源现实出发,紧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对人才的新需求,在保持课程基础性、人文性的同时,更加突出课程的实用性特点。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应围绕自身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渠道,完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自身人才培养特色。
一、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理念
学生本位发展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李延平,2000),地方高师院校的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学生本位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差异,通过创设、调控、利用教学条件,灵活运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探索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和专业素质。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坚持“学生本位”理念,就必须围绕学生的实际特点展开教学。地方高师院校学生大都来自地区市县、农村乃至偏僻的山区,他们意志品质良好,勤奋好学,但知识基础与视野有限;感情丰富,但不够稳定,易于执拗倔强乃至莽撞冲动;自觉性、自制性相对较强,但毅力不够坚强,容易“朝三暮四”。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从事农村中小学教学工作,他们学习针对性较强,目标比较明确。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与成长成才要求,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古代汉语的教学质量重要一环。
1.教学应尽量贴近现代社会、贴近学生。例如,文选《庄子・不龟手之药》内容为:“宋人有个家族世代靠漂洗衣物为生,为了防止皮肤冻裂,制作了防冻药。有个人听说有这种药就去花重金购买,购买之后卖给了遭受越国入侵的吴国。由于吴越战争在冬天,士兵容易冻手,因此吴王花了更多的钱购买了此药,也因此打败了越国。”在讲解这篇文选时,我紧密联系现实社会:现实社会成功的商业人士都是能够发现某件物品的特殊价值,然后利用其特殊价值去创造财富。如一般人都知道花能够改善环境,但是有位小伙子转变思维,开了首家用花做菜肴的饭店,并因此创造了大量财富。学生听到当今社会的传奇故事,兴趣大增,并因此认为“书中果真有黄金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在讲到老子时,围绕老子故里是在安徽涡阳,离学生就学地阜阳很近,有的学生甚至就是涡阳人。我着重讲解老子的生平活动,以及老子所处环境对其思想形成的影响。由于讲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听起来十分认真,而且印象也非常深刻。
2.采用竞赛式教学。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胜之心强烈,如何利用他们的好胜之心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竞赛式教学可以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在每学期当中,可以拿出2―3次课,让学生掌控课堂,教师点评。如,教师提供一个课题,让学生自主组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团队合作学习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学习、探究学习。组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资料查找、教案(文章)撰写之后,让每个团队派出一名代表上台阐述自己的观点。阐述完了之后,学生可以发问,然后教师点评,最终评出优胜者。这种竞赛式教学,让学生在查找资料、撰写教案(文章)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而学生经过积极的参与,对古代文化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是新的教学手段,它能充分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手段,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的电影片段、视频图像,学生的记忆要深刻得多,理解起来也容易得多。而电影片段、视频图像走进古代汉语课堂,也让课堂活泼起来,一改过去的“一潭死水”,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坚持“学生本位”教学理念,必须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个“实用性”既包括针对中学教学的实用,又包括对所授内容的重新整合,提高效率。
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多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学语文教材经过改革后,文言文的比重大大增加,大概占据整个课程的40%,可以说,文言文教学对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举足轻重,而古代汉语教学对中学语文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侧重于与中学教学相关的篇章。如中学八年级课本有《大道之行也》一文,选自《礼记》,古代汉语中有与此相同的文章《大同》。那么,我们在讲解《大同》时,不但要讲解与此相关的知识,而且要联系中学教学的特点进行讲解。这样,今天的学生,明天的中学教师,就不会在今后教学中手忙脚乱。
注重“实用性”还应该对所授内容“减负”,提高教学效率。古代汉语包括内容十分丰富,仅通论部分就有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古代文化常识等内容。这些内容(还包括文选和常用词)在短短的108课时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些教师追求“面面俱到”,其结果就是“面面不到”。在108课时内,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负”是较好的途径。所谓“减负”就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联系紧密,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延续,因此,古代汉语内容与现代汉语内容多有重合,如:文字部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都有“六书”;语法部分,都有数词、量词、代词,等等,并且很多与现代汉语差别不是很大。而判断句、否定句等和现代汉语联系紧密,有的现代汉语还在使用。基于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突出与现代汉语不同的部分,而与现代汉语相似或差别不大的部分,应整合在一起,并且联系现代汉语知识讲授。这样,不但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比较中让学生了解古今汉语的异同。
(三)提高辅导答疑的质量。
辅导答疑是教学的必要环节,它能够检查教学效果,弥补课堂教学不足。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学校规模急剧扩大,师生交流有稀疏化倾向,改进教师辅导答疑方式与渠道,能有效促进教师更多地听取学生意见,增进师生情谊,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强化教学效果。
坚持“学生本位”教学理念必须提高辅导答疑的质量,改变以往注重给结论、改答案、释疑解惑的做法,更多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辅导学生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与思考的方法。为此,首先,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平台。如我校古代汉语精品课程网站设有专门窗口,保证教师能够随时辅导,提高了答疑的即时性与深刻性,此外,师生面对面的答疑与互动也非常必要,我们每两周集中辅导一次,集中回答学生学习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其次,答疑等方式应有新的转化,由传统的“生问师答”变为“师生交流”,变“教师完全主导答案”为“师生讨论、学生自主发现结论”。最后,应鼓励同学相互学习,每两周组织一次小班讨论,由学生选定研讨论题,讨论交流,在研讨中教师不再扮演裁判的角色,而是一个优秀的观众,只在最需要鼓励和支持,以及必要的引导之时,教师才发表自己意见以供学生参考。通过以上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知识和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二、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必须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能力本位”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目标从单纯的掌握专业知识转向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以及职业能力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和学会发展的人,成为适应时代、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需要和变化的高技能人才”。[5]地方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职业去向为基础教育岗位,教学过程必须坚持“能力本位”为目标。古代汉语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内容,而且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探索,培养他们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分析解决未来教学问题的职业能力。
(一)坚持能力本位,确保能力培养,必须积极改革教学内容。
教师应当以能力养成为目的积极进行教材二度创作。地方高师院校主要采用王力(1962)、郭锡良(1990)、许嘉璐(1992)等先生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体例精良、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过去几十年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度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这些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未能适应高校课程改革的要求。2000年,教育部实施“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工程”,要求高校实行教育改革,压缩课时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时间也大大减少,只有部分院校保持原来的周课时4节,开设两学期,许多高校压缩为周学时3节,开设两学期,甚至有极少数高校压缩为只有50多个课时。而现行的几本古代汉语教材没有随着高校课程改革而调整。二是未能反映最新学术成果。以上古代汉语教材多是十几年前编写的,虽然也经过多次修订、增补,但最新成果吸纳有限。三是不能很好地和中学语文教学相衔节。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之后,文言文的比重和难度都有所增加,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如此就要求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工作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动性,开展教学创造,积极开展教材二度创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所谓教材二度创作,是指以原有教材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对教材内容加以调整、修改。教材是根据制定的教学大纲标准编写的系统性教学用书,是师生进行沟通的主要平台,是教学工作进行的基本依据,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有人认为教材的创新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之本。过去,古代汉语教学过于依赖教材,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内容,教师教学难免照本宣科,如此则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教材的二度创作(教材创新)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让学生的思维从传统的“照本宣科”中“逃离”出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能力的发挥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知识基础之上,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的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必须夯实知识基础。古代汉语课程包括文字、词汇、语法、训诂、音韵、修辞、句读、诗词格律等,内容涉及到古代方方面面的知识,如文化、历史、地理、哲学等。古代汉语教科书一般都比较注重专业的基础性,如:对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文字、音韵、训诂、诗词格律、词汇、修辞等通论知识的专门章节的编写,但其工具性特点还需进一步充实。这就需要主讲教师积极增补相应的内容,如教材通论中有“古代汉语工具书的特点及其使用”章节,讲解了基本工具书的使用。然而,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并非仅仅指向工具书的介绍和使用。古代汉语课程的工具性应该指的是此门课程的实践性,即能够使用本门课程去解决实际问题。地方高师院校的毕业生毕业去向大多是中学教师,古代汉语的工具性就体现在与中学教学相关问题的解决方面。
此外,古代汉语作为语言类课程之一,其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将其纳入整个语言学教学体系中。语言学科是规律性很强的学科,有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古代汉语作为语言学科体系的组成部分,只有纳入到整个语言学体系,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它的特点和规律。传统的古代汉语教材编写未能很好地将古代汉语纳入整个语言学体系,因而,古代汉语课程的学习者学习古代汉语,往往采取记诵的方式,对语言现象一知半解,为此,教材的二度创作应注重与语言学其他课程的联系,如现代汉语、方言等联系。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是汉语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现代汉语是从近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近代汉语又是继承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因此,古代汉语的语言现象与现代汉语存在共同点,古代汉语教材的二度创作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共同点,以今溯古,古今贯通,这样必能活化古代汉语教学。同时充分利用学生方言母语特点,注重加强与方言的联系。如讲到“音韵学基础”中“古音的声调”章节时,学生无法了解“平上去入”,仅凭描述是远远不够的。我借用江淮方言、徽州方言等语音现象辅助教学,引导方言区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母语特征自学,加深理解,帮助其他同学互相提高,教学效果大为改善。
(二)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必须激活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师授生听”,强制灌输,形式单一,学生的个性、创造力、想象力长期被抑制,学生的“能力”就是会工整地记录笔记,成为记笔记的工具。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要夯实知识基础,达到“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必须激活教学方法。
1.将师生互动交流变为“常态”。古人云“教学相长”,师生的互动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的个人表演,唱的是“独角戏”,学生是“看戏”者,“演员”喜欢“看戏”者看着,不喜欢“看戏”者睡着或者自娱自乐着。缺少师生互动交流的课堂就是“一潭死水”,“知识本位”居于“学生本位”之上,其结果是“伤害”了学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本位”也不能实现。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的古代汉语教学必须突出“学生本位”、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理念,将师生互动交流变为“常态”。师生互动交流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懂得接受学生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观点,围绕学生实施教学,积极组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增进同伴交流、同伴教育,努力开展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独角戏”变为“大合唱”,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统教学主要依靠“一手、一口”,即口授、手写,方式单一,效果较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先进的科学工具,如多媒体、录像、幻灯片等都应用到教学之中。古代汉语的教学应依据讲授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将多种教学方式配合使用,形成互补,教学效果一定会更好。
3.采用联系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照本宣科”,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抹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多采取联系的教学方式,如古今对照联系法[6]等,将古代汉语知识和现代汉语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古今对照,学生既能深刻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又能了解现代汉语的来源。联系的教学方式,能够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力,有助于能力的提高。
(三)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必须坚持实践渠道多元化。
地方高师院校古代汉语教学要以“能力本位”为教学目标,必须坚持实践渠道多元化。古代汉语课程之所以被认为难学,以致学生厌学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不少老师在讲授中只重视文本知识,将理论和实践完全脱离。而将所学知识用诸实践,实践渠道多元化,就会改变这种状态。为此,我们必须做到:第一,课后作业布置形式多元化。课后作业是将所学知识用诸实践的主要形式,传统教学作业布置形式单一,无法真正起到实践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业形式必须多元化,如:组织学生成立“古诗社”,运用所学“诗词格律”知识欣赏或者创作古诗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文言文家书创作大赛,让学生使用文言文创作家书,使学生在创作的快乐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同时又掌握古代书信的基本格式及古代的敬谦辞;组织古代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通过竞赛了解古代文化知识,开阔他们的知识视野。第二,教学活动形式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中学联系,安排学生到中学听讲文言文课程讲授,分析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并展开中学文言文教学探讨;带领学生游览文化圣地,在旅游中讲述圣人的生平事迹,如带领学生参观曹操故里,讲述曹操的生平及其丰功伟绩,这种教学实践,远比课堂讲授教学效果好。多渠道的教学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寓教于乐”,必定能使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从而达到“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别敦荣,王根顺.高等学校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徐继存,赵昌木.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4]黄甫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薄守生,赖慧玲.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6]任晓彤.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语法教学刍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1).
[7]梁忠东.提高古代汉语教学效果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4).
[8]洪韩.从知识本位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J].教育参考,2008,(7).
[9]李延平.学生本位发展是21世纪人才发展的方向[J].东疆学刊,2000,(3).
篇8
【课程介绍】一对一,小班等多种班型自由选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制定适合的学习方案,结合学员自身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授课时间,给学员匹配适合的老师进行授课,切实保证学习效果及达分目标。
【温馨提示】400免费热线咨询方法:您好,请您先拨打前10位总机号码,根据语音提示输入后5位分机号码,稍等片刻即可接通校方顾问老师,可以跟老师说明的您目前的外语水平,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及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咨询授课时间安排、学习周期及免费试听课预约安排等情况,欢迎您的来电!
【东西湖区】
武汉市东西湖区美联英语出国留学语言培训光谷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88【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汉阳区】
武汉市汉阳区美联英语汉阳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82【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武汉市汉阳区新动态英语沌口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58【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洪山区】
武汉市洪山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街道口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77【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洪山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鲁巷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74【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洪山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光谷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5【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江岸区】
武汉市江岸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汉口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5【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江汉区】
武汉市江汉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武广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75【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江汉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汉口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30【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江汉区美联英语国广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81【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武汉市江汉区美联英语西园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80【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武汉市江汉区美联英语出国留学语言培训西园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88【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江汉区新动态英语武广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58【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江汉区樱花国际日语培训学校解放大道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55【日语培训品牌】
【武昌区】
武汉市武昌区泓钰学校武汉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96084【德语、意大利语、法语 、西班牙语等小语种培训】
武汉市武昌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武昌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76【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武昌区环球雅思英语培训学校徐东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73【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武昌区朗阁英语培训学校武昌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31【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武汉市武昌区美联英语光谷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3979【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武汉市武昌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徐东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5【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武汉市武昌区韦博国际英语培训学校中南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095【商务英语、职场英语、交际用语、生活口语等实用英语培训】
武汉市武昌区新动态英语光谷校区免费咨询电话:400 0066 911 转分机 64158【雅思、托福、SAT 、GRE、GMAT、SSAT等考试类英语培训】
篇9
关键词: 玄武岩板块
一、晚泥盆地、晚石炭世岩浆岩时代的确定
玄武岩为中上泥盆统大民山组之夹层,时代置于晚泥盆世;英云闪长岩侵入中上泥盆统大民山组,而下石炭统角高山组的砾岩中见有英云闪长岩之砾石,因此,时代置于晚泥盆世;石英闪长岩获得单颗粒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310.3±1.6Ma,黑云二长花岗岩获得单颗粒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303.5±1.4Ma;花岗闪长岩侵入上泥盆统大民山组,综上认为,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
二、晚古生代岩浆岩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分析研究
(一)晚泥盆世玄武岩板块构造环境
玄武岩主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含量(Wt)及有关参数见表1。在Rb-Y+Nb图(图略),样点落入火山弧区,采用Mullen的TiO2-10MnO-10P2O5图解(图略),玄武岩落入钙碱性岩区,Rb/Sr比值为0.05,K/Rb比值为333,显示为大陆钙碱性系列,与Mullen的图解一致,反映为板块边缘压应力环境下的岛弧或活动陆缘火山岩,TFeO/MgO=1.15<2.0,K2O/Na2O=0.55<0.6,两比值显示玄武岩具岛弧特征。稀土总量低,为41.58×10-6, LREE/HREE为1.41,δEu为1.11;综上认为玄武岩指示的板块构造环境为岛弧发育成熟-大陆边缘早期环境。
(二)、晚石炭世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构造环境
1.主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含量(Wt)及有关参数见表2;SiΟ2含量=59.5%~73.6%, Al2Ο3含量=13.0%~16.5%,总体偏低, K2Ο+Na2Ο含量=5.4%~9.6%,K2Ο总体偏高;σ值变化为1.78~3.96<4,属于钙碱性系列,在SiΟ2(%)-Na2Ο+K2Ο(%)图解(图1)上样品点落入亚碱性岩区,在K2Ο(%)- SiΟ2(%)图解(图2)上样品投入高钾钙碱性系列区;A/NKC(分子比)值=0.79~1.07<1.1,NK/A(分子比)值=0.43~0.85<1.0,刚玉标准矿物分子含量小于1.24%,矿物组成为中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榍石±褐帘石组合,副矿物组合为磁铁矿±榍石+锆石+磷灰石型,有钛铁矿,但磁铁矿>> 钛铁矿;总体属高钾偏铝的“I”型花岗岩。
2.稀土元素ΣREE含量中等,变化为106.1×10-6~203.2×10-6,LREE/HREE变化为7.4~10.2,二长花岗岩为岩浆演化晚期产物,δEu为0.49,岩浆演化早期岩石δEu为0.70~0.94>0.7,表明该岩石成因与板块有关;微量元素比值:Rb/Sr=0.10~1.20,K/Rb=205~318,显示为同熔型;岩石中暗色闪长质包体的产出意味着岩浆形成时有另一种岩浆源存在;综上认为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型。
3.在Rb-Y+Nb判断图解中(图3),样品点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在里特曼-戈蒂里图中(图4)样品投影点均落入造山带火山岩区(B区),说明岩石形成造山带(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背景。
4.采用 Maniar和Piccoli(1989)的五组图解判别构造环境的方法,在FeΟ(T)/[FeO(T)+MgΟ]-SiΟ2二元图解、(Al2Ο3-Na2Ο-K2Ο)-FeΟ(T)-MgΟ三元图解、(Al2Ο3- Na2Ο-K2Ο)-[FeΟ(T)+MgΟ]-CaΟ三元图解(图5、6、7)中,样品在三组图中主要落入IAG+CAG+CCG区域内,结合它的岩石化学特征、矿物学特征及岩性,判定为大陆弧花岗岩类(CAG型),即指大洋板块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在大陆上形成的岩浆弧岩石。
综上所述,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是地幔成分为主的混合源,是大陆弧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背景,俯冲作用地球动力学环境,是大洋板块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在大陆上形成的岩浆弧岩石。
篇10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有关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
【解读·探究】
一、二十八宿
典例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解读:“斗”,这里指 (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典例2:“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解读:星宿,星官名,古代把星座称做星宿。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
典例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解读: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典例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解读:星汉,即银河,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典例5: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解读: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点拨: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二、二十四节气
典例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解读: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典例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解读: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典例8: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礼记》)
解读: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公历6月21日或6月22日。
点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古代纪年、纪时法
典例9: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读: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44年。
典例10: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解读:“孟冬”代农历十月。
典例11: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崤。(《崤之战》)
解读:“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点拨:我国古代按时间的纪法可分为四种:第一,纪年法有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例9属于年号纪年法;第二,纪月法有序数纪月法、地支纪月法、时节纪月法。例10是时节纪月法;第三,纪日法有序数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干支月相兼用法。例11是干支纪日法;第四,纪时法有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法。
【巩固·飞跃】
指出下列各项纪时纪年法。
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
2.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