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赞美诗范文
时间:2023-04-01 18:14: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祖国赞美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题金陵渡》,唐·张祜,金陵津渡水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4、《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篇2
正值青春少年的中职学生的思维方式是感性多于理性,对于容易引起他们情感共鸣的小说人物,自然会投入更多的目光与关注。所以选择小说中的人物分析体会作为突破点,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情境,通过鲜活的、个性化的语言走近人物形象,体会文章主旨,直至走入文字深处去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学生一旦感悟到这一点,就已经进入到小说阅读最有魅力的高度和层次了,进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的目标维度。
二、内容精心取舍:破除学习的障碍点
中职专业课的项目教学实施中,教师经常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难以掌握或运用的知识难点或重点,而后通过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问题、跨越“障碍点”、激发“兴奋点”。笔者将之借鉴引进于小说类课文的教学实践中,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成对于知识的主动需求,在领会、解决一个个“障碍点”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学习激情和自信,建构一个个体现高效的“兴奋点”。每篇课文和每个语文课时的学习都想让学生收获多多,是教师的理想追求,但实践中难以企及。必须删繁就简,对内容进行精心取舍,通过指导学生集中思考解决主要的知识点和难点,紧紧抓住“主线”教学,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小说《药》时,教师的精妙取舍作用显著。《药》一文可以提供的教学选择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认识本文以明暗两线结构内容、组织推动情节的方式,并理解这种结构方式在表述内容、突出主题上的积极作用;学习以人物的言行、心理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手法;辨析以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以及表现主题的作用;理解本文人物的典型意义,通过人物认识作品深刻而重大的主题……如果教师想要面面俱到、追求透彻,那将会是个错误的选择。笔者紧紧抓住《药》中的“暗示艺术手法的多种多样”作为重要“障碍点”进行分析探讨,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不温不火,慢工出细活。经过师生的互动琢磨,连续找出文本中的标题暗示、线索暗示、人名暗示、人物暗示,最后学生还总结发现,全文的环境景物描写,都有深刻的暗示意义。在一个个暗示语言揭开,一处处“分障碍点”顺利破除的同时,学生也领悟了极其深刻的题旨,可谓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也达到了我们所向往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课堂艺术效果。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赏析暗示艺术的巧妙运用,对于学生理解其艺术效果,并运用于写作实践是大有裨益的。课堂学习的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消除了一个个“障碍点”,等于增长了学生的信心,激发着他们学习语文的“兴奋点”,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就是出彩的。
三、文本细节品读:感受小说的关键点
“一滴水中见海洋,一朵花中品世界”,优秀的小说总是不乏精彩的细节描写。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教材文本,发现并抓取能表现中心人物深层思想的典型细节,细致耐心品味,同样可“抵千言万语”。鲁迅先生曾说过:“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她的眼睛。”《祝福》就可以说是这样一个生动的明证,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正所谓:“眼神里透出的悲剧命运。”
课堂教学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梳理分析祥林嫂的各时段不同的眼神,细细品读描写眼神的语句、词语,推敲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性格发展。当祥林嫂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对她的刻画是“两颊还是红的”、“顺着眼”,虽然夫死悲切,但尚年轻,尽管有初当佣工的胆怯,但尚可自食其力相慰。师生互动交流归纳:这时的祥林嫂是从严厉的婆家逃出来的,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无疑这只是她恐怖命运的开始。第二次再见祥林嫂时,尽管她还是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工,也还是“顺着眼”,但“眼光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从她“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的“眼光”里,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这时她忍受的精神痛苦,实际上比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更为深重,她的悲剧命运进一步发展着。教师围绕“眼神”细节,让学生再寻找、多细读,思考祥林嫂悲剧的发展延续:她捐了门槛回来,为什么“眼光也分外有神”;当“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她怎么就显得“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但后来当她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突然发光了”,这又是为什么?“画眼睛”引导着学生们体会和讨论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遭遇、语言的描述……大家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祥林嫂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很明显已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同学们不禁感叹:这是一双多么可怜的眼睛,一个多么可怜可叹的人啊!对她的同情与伤感溢于言表,内心感受着一种心灵的震撼和深沉的悲哀。
四、方法体悟指导:语文素养的增长点
篇3
大漠朔风肆虐,战争风卷残云,单于的弓箭射向中原,匈奴人的马蹄声从北方传来。于是,千百万身躯筑就了这道屹立在北方的城墙。我就是在那个时代诞生。从此,我就站在这儿,读岁月的点滴,看南北的沧桑。
我多希望,这道城墙能挡住血雨腥风;我多希望,我们兄弟的躯体能成为和平的盾牌。然而,那些岁月,吹在我身上的风依然刺骨,打在我身上的伤依然灼痛。
站在城墙上,我目睹了历代王朝的风采。我听见从宫殿里传来缭绕的歌声,在文景之治、开元盛世的赞美诗里,我听见了卖妻失子者的哀号……王室更迭,血染衣甲,沙场征战,马革裹尸。醉生梦死者的靡靡之音掩盖不了食不果腹者的。白骨堆成山,血泪流成河的惨象让我肝胆俱裂!我痛苦的闭上眼睛……
梦中历史的车轮扬起高高的尘土,干戈之声仍不绝于耳。狼烟熏红了我的双眼,迷离中,我听见了红巾军的高喊,看见了李闯王的苦战,成吉思汗的神弓,努尔哈赤的骑兵匆匆闪过,我累极了,又沉沉睡去。
突然,许多破门而入的强盗把我从沉梦中惊醒,这难道是真的?那是一幕怎样让人恐惧的悲剧呀!强盗们肆无忌惮,反客为主。罂粟花的媚笑磨钝了多少人的壮志豪情,坚船利炮击碎了我祖辈苦心经营的迷梦!灾难扑天而来。“兄弟们,战起来吧!”我喊着。的怒吼响起来了,的长矛大刀伸出来了……然而一切又想死,一般沉寂下来。维新百日,血流成河;,昙花一现……连年的蚕食鲸吞,我目极之处,是一片荒烟衰草,我祖祖辈辈居住的千年古屋岌岌可危了!我又闭上了眼睛,我期盼,谁能改天换日?谁能平息干戈?
篇4
朋友们,当我们热心投身于中国大发展、大建设的氛围中,是不是常常会被身边的模范人物所感动?如果说大建设是一支激昂的旋律,那么在“创先争优”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就是跳跃在这支旋律里的美丽音符。
看,鲜红的党旗下,有多少“袁隆平”凭着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创造着神话般的奇迹,填补着中国空白的领域;鲜红的党旗下,有多少“许振超、孔祥瑞”凭着那份勇敢的执着和那双坚硬的臂膀,彰显着当代工人的豪气,书写着当代劳动者的壮丽;鲜红的党旗下,有多少“杨利伟、刘翔”凭着为国争光的信念和永不服输的气魄,奉献着自己青春的才智,成就着平凡人生的豪迈。前仆后继的******人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探索着发展的轨迹,收获着成功的喜悦,实践着******员“创先争优”的深刻内涵!
在教育战线上,老师们也在书写着一首首创先争优的赞美诗。无论是打开窗户,让爱的阳光投进黑暗的小屋,用双臂为学生们撑起生命之伞的谭千秋,还是淡泊名利,恪尽职守,主动承担支援边缘山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即使病魔缠身也以坚韧的毅力上好每一节课的孟二冬,他们都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在“创先争优”的交响乐中,他们深情演奏的,是一曲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协奏曲。
在我的身边,也有太多太多的优秀老师让我钦佩、令我折服,德艺双馨的榜样就在我身边,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有的老师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孩子生病顾不上,却不忍耽误学生一节课;有的老师白天上班没时间,一大包作业带回家,夜里继续挑灯批阅;有的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放弃任何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在周末,带着刚刚7个月的孩子和老母亲,奔波于淮南、淮北、合肥之间,凭着不懈的努力、出众的学技艺,这位老师多次在省市甚至全国大赛中获奖!他们的奉献虽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是,却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篇5
明媚的春光,诗歌的晋江。
各位领导、各位诗人,来宾朋友们。今夜,我们怀着春天的爱,我们唱出心中的歌,共同为美丽的晋江喝彩。
晋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文秘部落原创 这里的天空大地门敞开;
晋江,是一片诗歌的土地,这里的长桥古寺飞神采,《朋友,请到晋江来》,请欣赏女声独唱《朋友,请到晋江来》,演唱者:李敏治。
2.
我们礼赞晋江的一草一木;
我们礼赞晋江的山山水水。请欣赏诗朗诵《晋江礼赞》,作者吴明哲,朗诵王亚波。
3.
长桥,古港、丝绸路,挥洒一部南迁的不朽巨卷;
新村、新城、新天地,追赶一轮新鲜的红太阳。
啊,晋江,载一江冲浪的健儿奔向海外的海,天外的天!
请欣赏女声独唱《啊,晋江》,演唱者:谢婷婷。
4.
晋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晋江有我永久的梦想。有一个人,用蘸满花
香与祝福的旋律,写成一首赞美诗,献给这个多情的春天,献给晋江!请欣赏诗朗诵《写给春天》,作者黄俊,朗诵黄俊。
5.
是你我的距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你是我的距离,在爱情与春天之间。
请欣赏男声独唱《距离》,演唱者:陈昌成。
6.
请欣赏诗朗诵《雨巷》,作者戴望舒,朗诵王亚波。
7.
从春天出发,你会看到繁花盛开的幽谷;
从春天出发,你会发现森林背后的湖泊。
从春天出发,你可以走得很远,到达爱的彼岸,到达另一个春天。请欣赏诗朗诵《从春天出发》,作者安安,朗诵安安。
8.
春天来了,意味着开始;
春天来了,意味着生长。
此时此刻,我只想告诉你春天来临的讯息;
此时此刻,我只想赶赴与春天美好的约会。请欣赏诗朗诵《我和春天有约会》,作者林珍燕,朗诵林珍燕。
9.
晋江海的对面是宝岛台湾,台湾的晋江同胞有数十万,两岸血缘相近相亲,文化同根同源,共同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个春天,我们面对海峡歌唱:《两岸相思花开时》,必是亲人团聚期。
请欣赏女声二重唱《两岸相思花开时》,演唱者:曾雅雅,邓丽萍。
10.
大海,锻造了晋江人剽悍刚强的性格;
大海,孕育了晋江人浩如烟海的爱情。
请听诗人吴谨程这样吟咏:《大海,我永生永世的爱情》。
11.
请欣赏诗朗诵《致橡树》,作者舒婷,朗诵吴娜亚。
12.
请欣赏诗朗诵《红豆》,作者蔡其矫,朗诵安安。
13.
古朴典雅的南音,被被誉为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历史悠久的古老南音,一直是晋江人民雅俗共赏,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下面请欣赏由晋江市南音协会带来的南音表演。
14.
春天送你一首诗
送给你的是绿的生命,送给你的是美的故事,
送给你的是甘泉、是鲜花,是《春天之恋》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之恋》,作者吴谨程,朗诵:吴娜亚。
15.
缕缕春风掀动心中的诗情,
融融春意跳跃幸福的喜悦。
春天带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生命。
诗人尹继雄望着刚刚降临人世的孩子,快乐地吟唱《你是我的春天,孩子》。
16.
今夜
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今夜
一个春意盎然的闽南扬起浪花片片
请欣赏女声独唱《春暖闽南》,演唱者:邓丽萍
17.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的演绎》,作者蔡和协,朗诵吴蓉蓉。
18.
春天来临,有鲜艳的色彩;
春天来临,有飘扬的风筝。
来自季延中学的洪诺欣同学,她说,我要告诉全世界:《我在风中醒来》。
19.
中学生,是晋江的未来。她们渴望一个舞台,渴望一种倾诉。这就是她们的《春之告白》,接下来请欣赏陈英妮同学诗朗诵《春之告白》。
20.
木偶戏是晋江最具魅力的艺术瑰宝之一,下面请欣赏晋江市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表演:《大名府》片段。
21.
传说郑成功题“丹心”二字于晋江东石寨的礁石上!从此,海峡两岸的亲人,同系这一方故土相思的石,同梦这一片儿时摇篮的地。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丹心曲》,演唱者:黄斌。
22.
海门夜半渔灯,洞口春深烟雨。这是一幅题于安平灵源寺的古联,描绘出了安平古镇春天里的夜色美景。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安平夜曲》。演唱者:陈伟。
23.
闽南的诗人歌唱首都的春天
春天的礼赞祝福祖国的明天。请欣赏诗人肖锋带来的诗朗诵《春天在北京绽放》
24.
冬天带来寒冷,正如春天带来生命
生命需要春天的抚慰,生命需要自己的捍卫。请欣赏诗朗诵《生命需要春天》,作者黄 良,朗诵柯芬莹。
25.
请欣赏女生独唱《两个安平一个心》。演唱者:苏春玲。
26.
春风得意马蹄疾,迎着那喷薄的晨曦,踏着那红火的土地
大家看,晋江,到处充满富饶充满希冀;
大家看,晋江,再创新的速度新的模式。
请欣赏男声四重唱《晋江颂》。演唱者:肖 龙、江良江。
27.
这里拥有红土地、蓝海洋,这就是晋江;
这里展示新生命、大舞台,这就是晋江。
这里的天空蔚蓝高远,这里的大地春意盎然。
改革开放的春天,为晋江插上腾飞的翅膀
春天热爱的土地,为经济谱写发展的乐章!
篇6
1.
明媚的春光,诗歌的晋江。
各位领导、各位诗人,来宾朋友们。今夜,我们怀着春天的爱,我们唱出心中的歌,共同为美丽的晋江喝彩。晋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查字典网原创这里的天空大地门敞开;
晋江,是一片诗歌的土地,这里的长桥古寺飞神采,《朋友,请到晋江来》,请欣赏女声独唱《朋友,请到晋江来》,演唱者:李敏治。
2.
我们礼赞晋江的一草一木;
我们礼赞晋江的山山水水。请欣赏诗朗诵《晋江礼赞》,作者吴明哲,朗诵王亚波。
3.
长桥,古港、丝绸路,挥洒一部南迁的不朽巨卷;
新村、新城、新天地,追赶一轮新鲜的红太阳。
啊,晋江,载一江冲浪的健儿奔向海外的海,天外的天!
请欣赏女声独唱《啊,晋江》,演唱者:谢婷婷。
4.
晋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晋江有我永久的梦想。有一个人,用蘸满花
香与祝福的旋律,写成一首赞美诗,献给这个多情的春天,献给晋江!请欣赏诗朗诵《写给春天》,作者黄俊,朗诵黄俊。
5.
是你我的距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你是我的距离,在爱情与春天之间。
请欣赏男声独唱《距离》,演唱者:陈昌成。
6.
请欣赏诗朗诵《雨巷》,作者戴望舒,朗诵王亚波。
7.
从春天出发,你会看到繁花盛开的幽谷;
从春天出发,你会发现森林背后的湖泊。
从春天出发,你可以走得很远,到达爱的彼岸,到达另一个春天。请欣赏诗朗诵《从春天出发》,作者安安,朗诵安安。
8.
春天来了,意味着开始;
春天来了,意味着生长。
此时此刻,我只想告诉你春天来临的讯息;
此时此刻,我只想赶赴与春天美好的约会。请欣赏诗朗诵《我和春天有约会》,作者林珍燕,朗诵林珍燕。
9.
晋江海的对面是宝岛台湾,台湾的晋江同胞有数十万,两岸血缘相近相亲,文化同根同源,共同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个春天,我们面对海峡歌唱:《两岸相思花开时》,必是亲人团聚期。
请欣赏女声二重唱《两岸相思花开时》,演唱者:曾雅雅,邓丽萍。
10.
大海,锻造了晋江人剽悍刚强的性格;
大海,孕育了晋江人浩如烟海的爱情。
请听诗人吴谨程这样吟咏:《大海,我永生永世的爱情》。
11.
请欣赏诗朗诵《致橡树》,作者舒婷,朗诵吴娜亚。
12.
请欣赏诗朗诵《红豆》,作者蔡其矫,朗诵安安。
13.
古朴典雅的南音,被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历史悠久的古老南音,一直是晋江人民雅俗共赏,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下面请欣赏由晋江市南音协会带来的南音表演。
14.
春天送你一首诗
送给你的是绿的生命,送给你的是美的故事,
送给你的是甘泉、是鲜花,是《春天之恋》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之恋》,作者吴谨程,朗诵:吴娜亚。
15.
缕缕春风掀动心中的诗情,
融融春意跳跃幸福的喜悦。
春天带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生命。
诗人尹继雄望着刚刚降临人世的孩子,快乐地吟唱《你是我的春天,孩子》。
16.
今夜
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今夜
一个春意盎然的闽南扬起浪花片片
请欣赏女声独唱《春暖闽南》,演唱者:邓丽萍
17.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的演绎》,作者蔡和协,朗诵吴蓉蓉。
18.
春天来临,有鲜艳的色彩;
春天来临,有飘扬的风筝。
来自季延中学的洪诺欣同学,她说,我要告诉全世界:《我在风中醒来》。
19.
中学生,是晋江的未来。她们渴望一个舞台,渴望一种倾诉。这就是她们的《春之告白》,接下来请欣赏陈英妮同学诗朗诵《春之告白》。
20.
木偶戏是晋江最具魅力的艺术瑰宝之一,下面请欣赏晋江市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表演:《大名府》片段。
21.
传说郑成功题“丹心”二字于晋江东石寨的礁石上!从此,海峡两岸的亲人,同系这一方故土相思的石,同梦这一片儿时摇篮的地。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丹心曲》,演唱者:黄斌。
22.
海门夜半渔灯,洞口春深烟雨。这是一幅题于安平灵源寺的古联,描绘出了安平古镇春天里的夜色美景。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安平夜曲》。演唱者:陈伟。
23.
闽南的诗人歌唱首都的春天
春天的礼赞祝福祖国的明天。请欣赏诗人肖锋带来的诗朗诵《春天在北京绽放》
24.
冬天带来寒冷,正如春天带来生命
生命需要春天的抚慰,生命需要自己的捍卫。请欣赏诗朗诵《生命需要春天》,作者黄良,朗诵柯芬莹。
25.
请欣赏女生独唱《两个安平一个心》。演唱者:苏春玲。
26.
春风得意马蹄疾,迎着那喷薄的晨曦,踏着那红火的土地
大家看,晋江,到处充满富饶充满希冀;
大家看,晋江,再创新的速度新的模式。
请欣赏男声四重唱《晋江颂》。演唱者:肖龙、江良江。
27.
这里拥有红土地、蓝海洋,这就是晋江;
这里展示新生命、大舞台,这就是晋江。
这里的天空蔚蓝高远,这里的大地春意盎然。
改革开放的春天,为晋江插上腾飞的翅膀
篇7
一雨催绿千竿竹
2012年9月,云淡风轻,秋剪梧桐,一个秋色宜人的日子,年轻的北京路中学迎来了1100名初一新生。新学期、新教育、新理念,“走班制卓越课程超市”应运而生。
开发卓越课程,是为了给学生搭建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舞台,创造自由呼吸的教育。因此,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课程,精彩在当下,幸福在当下,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义务。老师们纷纷行动起来,一系列闪耀着个性光辉、深受学生喜爱的特色课程,像春天大草原上的花朵一般灿烂绽放。
教师精心准备推介课程的海报,在校园里“摆摊销售”,每个“摊位”都有课程介绍、招生人数,还有招徕学生的广告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选课达到一定的人数后,安排在专门教室上课。
星期五是学生最盼望的日子,因为校园里有丰富多彩的课程,在等待着学生心灵的放飞和个性的张扬。
请看我们的卓越课程“超市”:悦耳的音乐、优美的舞姿,那是健美操班的学生们正在操练;书画室里,翰墨飘香,那是学生们正在书写人生,描绘未来;十字绣班的女孩们,正用她们灵巧的双手,绣出美丽的图案;剪纸教室里,小伙子们一点也不逊色,拿起剪刀像女孩们一样娴熟;电脑前,随着敲击键盘的声音,一段段文字、一个个程序跃然眼前,那是电脑班的学生们在设计;运动场上,有学生生龙活虎的身影;乒乓室里,有学生奋勇拼搏的热情;京剧课上,学生声情并茂的表演有模有样;有阅读课外书籍的快乐,有我笔写我心的舒畅……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目前,我们已在文学艺术、民族文化、生命教育、自然探究、社会探究、体育健康六个领域开设了30余门课程。
《书法艺术》让学生在一笔一画中陶冶情操,给学生打造一张终身享用的名片;《新诗写作》引导学生用独特视角、人文情怀来表现现实观照;《唐诗宋词导读》、《国学大讲堂》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唤起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亲近感,激发了民族自豪感。
《窗口里的风景――摄影艺术》、《外交官的舞台――英语口语》、《日照农民画》等课程,锻炼了学生手、口的灵巧度,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了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戏曲大舞台》以欣赏和表演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表达的艺术魅力;《智慧体操――趣味数字》提升了学生的专注力、记忆力、观察力,智慧在这里进发出闪亮的光芒;《女工课》涵养了女孩子安静优雅的性情和气质;《中西方礼仪》让学生变得高雅、文明。
语文组创立的“和谐作文教学法”,引导学生直接与文学大师对话,亲近原汁原味的“绿色文本”,引导学生在读书札记中设立五个栏目――人物谱、故事囊、风景册、火花集、红豆曲,深受学生喜欢。实验报告在北京的《语文导报》和《语文教学研究》上发表。实验教师曾应邀去北京人民大会堂作经验介绍,受到了孙云晓、雷抒雁、肖复兴等名家的好评。雷抒雁题词鼓励:“亲近经典,走进自然,拥抱生活,书写人生。”2012年3月,该教学法受到了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的表彰。
另外,抽陀螺、跳房子、翻线绳、挤豆子等一系列祖父辈们玩过的游戏,也重新回到了孩子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追捧。科技每天都在进步,但童心不管过多少年都是一样的。
“碧水引来一池清”。卓越课程的开设,促使教师从过去课本的传授者,变成了课程超市的供货商,师生素养得到提升,潜能得到开发,视野得到开阔。
二月黄鹂飞上林
只关注考试分数的学校不是真正的学校,关注孩子的生命成长才是学校的真正使命。给学生一个舞台,还我们无限精彩。我们更注重用活动展示的方式来解读卓越课程,开设的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施展才华,舒展个性,为校园涂抹上了明朗亮丽的色彩。
1,诵读经典,感受人文,品味风韵,激发追梦圆梦的青春正能量。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联合发起的以诵读、书写、讲解中华经典为主要内容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让学生自己讲述中华经典,不仅可以加深对经典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理解和感悟,更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几年来,我们开展了普及性诵读活动,让学生无论是在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日子,还是在硕果累累、漫漫白雪的时节,都能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让经典文字点亮心灯。
2013年4月28日,“中华情・中国梦”经典诵读大赛隆重举行,上千名学生用深情的诵读和优美的表演,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的祖国,我的中国梦》、《美丽中国》、《木兰辞》、《长城之歌》等一段段优美的诗词,化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曲曲悠扬的赞歌、一幕幕盛大的场景,使全校师生深深陶醉在经典诗文的意境之中。尤其是《我有祖国,我有母语》,更是一首祖国语言文字的赞美诗。朗朗诵读中,默默涵咏中,抒发了对母语的深深爱恋之情。最后全体同学托起了和平鸽,打出了“我有祖国,我有母语”的字幅,动人的场景使现场的观众深受震撼,尽情享受了美文华章的魅力。
2,走进音乐殿堂,放歌青春,用最美的声音唱响时代主旋律。
校园里不能只有读书声,还要有笑声、歌声和乐声。音乐是充满灵性的艺术,音乐本身就是教育。用饱满的热情、嘹亮的歌声来表达理想信念,内化师生心中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现当代中学生的风采,唱响时代主旋律,是我们开发卓越课程的切入点之一。
2012年12月7日,我们举行的“放歌青春”千人大合唱,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这次合唱比赛,以干名师生齐唱经典歌曲《国家》拉开了大赛的帷幕。《歌唱祖国》、《爱我中华》唱出了同学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对中华民族大家园的赞美;《红旗飘飘》唱出了同学们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和对美丽中国的祝福;《同一首歌》、《明天会更好》、《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唱出了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校园的早晨》、《让我们荡起双桨》唱出了同学们珍惜时光和热爱校园生活的心声;《大海啊故乡》把大赛推向了,唱出了对家乡日照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最后,全体同学再次唱响《国家》,现场的全体师生都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和洗礼。
2013年9月10日,日照电视台1000平米演播大厅座无虚席,“立德树人・感动日照好教师”颁奖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我校倾情奉献的合唱曲目《老师,我想你》,60人的演出阵容、扣人心弦的震撼视听,使广大观众享受到了一场文化盛宴。
3,自编自演,唱念做打,在“导”与“演”中升华自己。
在新教育实验过程中,散发着鲜活气息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学生最好的课堂。每学期我们都精心组织戏剧大赛和合唱节,让学生根据活动主题,设计情境,自导自演。
学生自编自演的校园情景剧《我们都来学戏曲》,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将京剧、吕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融为一体,深受师生们喜爱。在山东省中小学戏剧大赛中获奖,《中国文化报》进行了专题报道。异彩纷呈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
桐花万里丹山路
在新教育的路上,在幸福的坚持中,我们也收获了一份美丽和香甜,学校内涵在悄悄变化。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氛围已经形成,真正达到了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内涵的目标。新教育的活力已经融入到师生们的心中,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着新教育。
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的海洋》、《日照农民画》这些富有地域性格、蓝色元素及乡土气息的课程,获全市优秀校本课程一等奖;孩子们参加山东省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获全省一等奖;健美操班的孩子们获全省比赛第八名;科技创新小能手获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一等奖;许景琦同学获“中国青少年才艺作家奖”;王漪欣等30多人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任忍老师的农民画《烙煎饼》获国家级大奖;梁文老师获得了“全国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园丁奖”;滕兆敏老师所主讲的《走进文学大观园――导读课》获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优质课一等奖,被河南大学聘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专家。2013年8月,学校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文化艺术教育十佳学校”称号。
在全国科普作家和院士报告会上,师生们的良好素养和精彩问答,得到了刘嘉麒院士的高度赞扬。他说,从这群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现场采访的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记者评价说,北京路中学孩子的素质,一点也不亚于北京城里的孩子啊!
2013年教师节,学生们自己动手作画、剪纸,制作礼物,献给老师。新华社以《自制礼物谢师恩》为题发了通稿,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妇女报》等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卓越课程开发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我们应邀在鲁豫皖新教育联盟开放周上作了经验介绍。
篇8
鲥鱼不仅是席上珍品,而且药用价值颇高。祖国医学认为,鲥鱼肉味甘,性平,有强壮滋补、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消热解毒之功效。鲥鱼烹饪方法独特,别的鱼鳞定要去掉,唯独鲥鱼的鳞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多,味道鲜美,可一片一片地吮吸后吐出,最宜下酒。《日用本草》载:“凡食鲥鱼,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笋、荻芽带鳞蒸食为佳。”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端午节前后,家里的餐桌上还能吃到清蒸鲥鱼。在一只不太大的瓷盆中,一段银白色的蒸鲥鱼,上面盖有三五片金华火腿、冬笋、香菇和二三根葱段,满屋飘逸着独特的诱人香味,令人馋涎欲滴。其实,最好吃的还是鲥鱼本身,条重1.5斤以上最佳,肉质细腻肥美,鲜嫩爽口。在我的印象中,当时镇江城里网巾桥附近的五条街菜场水产柜上有鲥鱼销售,价格并不太贵,而且可分段零售,一般家庭都能买得起。后来,百姓餐桌上不见了鲥鱼的踪影,随着鲥鱼从市场上绝迹,连高档宾馆的酒席上也消失了。从此,人们难睹鲥鱼的美丽风采。鲥鱼只能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年轻的朋友更是连见也没有见过,不识鲥鱼为何物了。
据考证,我国食用鲥鱼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早在东汉就已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士严光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拒绝了光武帝刘秀入仕之召,使鲥鱼誉满天下。但鲥鱼之名则始于宋代,宁原《食鉴本草》说:“鲥鱼,年年初夏时则出,余月不复有也,故名。”原来鲥鱼在初夏从海里溯江而上,到淡水里产卵,月余后又返回大海。我国南北各大河流中都有鲥鱼,长江下游较多,尤以镇江一带鲥鱼产量最多,最为肥美,因镇江焦山附近小屿环列,虫藻糜集,为鱼类提供了丰盛的饵料。早在明清时,镇江产的鲥鱼就被列为贡品。每到初夏,不少文人雅士便专程来镇江品尝鲥鲜。北宋诗人坡在焦山品尝鲥鱼时曾写下赞美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诗中提到的银鱼,即长江鲥鱼。但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人一旦触及鲥鱼的鳞片,鱼就不动了,坡称之“惜鳞鱼”。 加上鲥鱼在淡水产卵期极短,离水即死,世人难得一窥其雍容华贵的鲜活美貌,所以得人喜欢,受人珍视。王安石诗云“鲥鱼出网蔽江渚”, 可见北宋时鲥鱼产量尚高,捕鱼业也很兴旺。
到了明代,长江鲥鱼成为进献皇帝的贡品,于是身价陡增。冯时可《雨航杂录》云:“鲥鱼首夏以时至而名,本朝甚贵之。”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鲥出江东,今江中皆有,而江东独盛,故应天府以充御贡。”但在当时条件下,从南京到北京三千里路程,靠马匹和船只运输,要求鲥鱼不变质是不可能的。所以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 •南京贡船》条中说:贡船自五月十五日开船,七月初一到达北京供御膳,其鱼皆臭秽不堪。御厨们洗净后用鸡、猪肉、笋等杂烩,以乱其气,供皇帝品尝,实不堪下箸。有一个当权大太监出差到江南,要吃鲥鱼,厨师告诉他每天菜肴中都有这道菜。太监不信,亲自到厨房查验后才惊讶道:“这鱼,样子虽像鲥鱼,为什么吃起来没有一股异味?”闻者捧腹。
沈德符这段叙述很真实,历时一个半月到京城,鲥鱼哪能不臭?而皇帝、后妃和当权太监们吃惯了,久而不闻其臭,反而对新鲜鲥鱼产生怀疑,故而闹出笑话了。
入清以后,长江鲥鱼进贡规模更大,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 中的重要菜肴。但皇帝知道臭鲥鱼不好吃,于是便在南京应天府设置专门的冰窖,每三十里设一站,白天悬旗,夜晚悬灯,三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内运到,保证鱼质鲜美,这就给渔民和运夫带来了莫大的灾难。清代,镇江焦山鲥鱼钦定为纳贡的贡品,鲥鱼出网,在府衙监督下细选冰镇装匣,送鱼人便由西津古渡登船过江,从瓜州经旱道马不停蹄送往京城。沈名荪有一首《进鲜行》写道:“江南四月桃花水,鲥鱼腥风满江起。朱书檄下如火催,郡县纷纷捉渔子。大网小网载满船,官吏未饱民受鞭。百千中选能几尾,每尾匣装银色铅。浓油泼冰养贮好,臣某恭封驰上道。钲声远来尘飞扬,行人惊避下道旁。县官骑马鞠躬立,打叠蛋酒供冰汤。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毙几人马几匹。马伤人死何足论,只求好鱼呈至尊。”(原注云:进鲥鱼,人不得食饭,以生鸡卵和酒饭充饥,冰浸梅汤以解渴。)
原来一个半月的行程,改为三天不到运到北京,这真是叫人疲于奔命。终于有大臣余孔瑞上疏请停供鲥鱼。接着,山东按察司参议张能麟也上疏痛陈鲥贡之害。这样,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才“奉旨永免进贡”, 使历时二百余年的鲥贡至此宣告结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当年曾是督运鲥鱼去北京皇宫的贡使,卸任十年后写过一首《鲥鱼》诗:“手揽千丝一笑容,夜潮曾识上鱼风。涔涔江南熟梅子,黯黯青山啼郭公。三月齑盐无次第,五湖虾菜例雷同。寻常家食随时节,多半含桃注颊红。”附注云:“鲥初至者名头膘,次名樱桃红。予向充贡使,今停罢十年矣。”鲥鱼虽停贡,但作为美馔和礼品仍受官商大户们宠爱。旧时,镇江一带有“鲥鱼不过端午” 之说,因端午节前是食用鲥鱼的最佳时节,每逢江鲥初出时,亲友间皆以鲥鱼相馈。嫁女娶媳之家,都用鲥鱼飨客,成为习俗。
现在,交通便捷,又有冷藏设备,各种江鲜、海鲜四时皆可吃到。但遗憾的是,鲥鱼资源几乎绝迹。有一份统计资料告诉我们,20世纪70年代,长江鲥鱼年平均产量约150万公斤,1974年曾达到157.5万公斤;80年代逐年下降,到1986年降至1.2万公斤。1996年至1998年鄱阳湖历时三年捕捞均一无所获,以至于悬赏2000元1公斤也毫无结果。这几年,镇江一带江中也见不到鲥鱼的踪影,长江鲥鱼资源已濒临灭绝!1988年,鲥鱼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一级保护物种,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篇9
[关键词]内容 情感 语言 至真 至诚 大爱 大美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91-02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的,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作家。本文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情感源于人生体验――柔中有刚,大爱无声;语言融入古典美学――珠玑玉言,大美无言。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美在自然、古典、优雅的艺术语言,用字遣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在读朱自清的散文时,就如同在参观风景摄影展,让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1.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
1.1朱自清的散文是他人格的写真,是社会现实的再现
朱自清的文章被时人和后人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五四”时的朱自清,高高举起白话文的旗帜,怀着青年学子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满腔激情,去诅咒食人的社会,期盼着更夜之后的光明。四十年代,朱自清写出了《论不满现状》《论老实话》《论吃饭》等等,针砭时弊,讲出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心里话,真切之中,表现了朱自清思想上的进步。他的文章真挚清丽、风神清隽、温雅清纯。朱自清是真诚的,因而他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真诚的。他的抒情小品散文,正是他的真诚的外化。
1.2朱自清的散文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摹
“只有惊涛骇浪的生活才会写出永恒的作品,只有丰富的人生历程才会熔炼出一台好戏。”因为“文学作品不是对于每个时代的读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客体”,《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饰的,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他穿过铁道……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些都是如实的描写,洗尽铅华,至真至朴。这与他的注重实地观察分不开。《荷塘月色》写出后有人提出了蝉子夜晚不叫的疑问,为此,朱自清多次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得出了结论: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月夜有时它会叫,足见朱自清观察之仔细和写作态度之严肃。这种态度,必然求得了艺术描摹的“真”!
1.3朱自清的散文表现的是真挚情感
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给亡妇》一文,是悼念他的妻子武女士的。作者叙述的都是琐细小事、儿女情常,但却处处蕴含了夫妻间的深情,充满了作者对妻子怀念和感激。在结尾处说:“谦,好好儿放心安睡罢。”真情流于笔端,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这大概就是“真”的艺术的作用吧1
2.情感源于人生体验――多情丈夫,大爱无声
2.1对家国的赤子之爱
朱自清“为人柔而不弱”,柔中有刚,爱憎分明,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热爱祖国,崇尚民主、自由,这种思想使他的文章品性中融进了阳刚之气。这些文章,当以《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为代表。这些文章显示了他的诚朴与正直,并未“因自我暴露而在读者面前倒下,而是刚强地站立了起来”,显示了人性中的大爱。
2.2对回归自然的隐者之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与挚友俞平伯同游秦淮河的同题的珠璧之作。文中虽没有一句谈友情,可友情却显得如此浓郁,真是一首深情的东方式友谊的赞美诗!这篇文章中,有着主体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更有意绪的漾溢,心灵的溪流在自然的通感中掩映起伏,充满了一种悠长的诗的情韵。
2.3对家人的“丈夫”之爱
“无情未必真豪杰”,他情系于自然,而对朋友、家人、故园的爱更是情意深长。读过《背影》的读者,无不为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过《给亡妇》的读者,也都能为作者沉痛的哀悼感到凄婉。这些文章,显示了“为人类所共有的人性之美,同时也融入了东方的人伦之道,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
2.4对友人的柔肠之爱
怀人之作,由于作者真情拳拳,所以总能感人至深。“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这是《哀韦杰三君》的最后一段话,这是一个导师对被杀害的青年学生痛切的悼念,以血泪凝成了一种凄楚的悲剧美。
3.语言融入古典雅韵――珠玑玉言,大美浑成
3.1朱自清的散文美表现在艺术语言自然、优美、音韵和谐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古典优雅的美。首先,作者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作通感修辞,准确而传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田田的”“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其次,作者有一颗真心。有真心,才有真情;惟有真情,才有真性;惟有真性,才有至美。朱自清显然是以真挚清雅、温软柔婉的风格见著。山水与自然成了他心中情感的外化物,他笔下的词句也总是丰腴而厚实的,神在形外,情寓其中。
3.2朱自清的散文用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具有纯真美
朱自清的散文运用平凡朴素的口语来表现其深厚的感情,正是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3.3朱自清的散文还表现在描写景物时注重画面美、细腻美
欣赏他的散文,就好像参观摄影展一样。《绿》展现的就是一幅令人赞不绝口的风景画面:“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这幅风景画主次分明,景色迷人。朱自清“于每事每物”,“无论锱铢之别,锱渑之辩,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所以他描写景物的时候,处处体现出一种细腻美。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参考文献
[1]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2]王瑶引鲁迅语,见《朱自清先生的诗和散文》.
[3]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
[4]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5]余英时《与中国传统》.
篇10
1911年4月,不到20岁的茨维塔耶娃宣布退学,然后就独自一声不响地跑到了黑海之滨的古尔索夫,一个很适合写诗的海边度假胜地。
她的母亲是个音乐家,一直希望她走音乐的路,甚至在家里摆了好几架钢琴。父亲则出身书香门第,也希望她按部就班地上学、求职或结婚生子。一个女孩子瞎折腾什么?
茨维塔耶娃却要写诗。沃罗欣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曾把茨维塔耶娃的诗夸到了天上。那时候,她已经出版了一本诗集,虽然没有引起什么大的轰动,但是天底下,哪个女孩的心里不曾编织过一个五彩的文艺梦?
古尔索夫是沃罗欣父母的居住地。这里的海水、天空治愈了少女的浮躁,让茨维塔耶娃浑身上下都充满年轻的诗意和激情。每天早早的,她就会跑到海滩上,把五彩斑斓的石子排成各种形状,端详着那些美丽的形状,一个个美好句子就会涌泉一样,从脑子里冒出来。
海天、美景、诗情画意,都适合怀春少女的心境。她发现每天唯一比她还早的,是一个有着蓝色眼睛的男孩,白皙的皮肤,瘦弱的身板,淡漠地望着海面,安静得像一尊雕像。时不时,他会掏出小本子,写上点什么。她偷偷瞄过,居然这男孩也写诗,且写得很不错。
偷偷看这男孩,成了每天必修课。有时,浪漫的她甚至想,如果这男孩主动向她问好,“我就不妨嫁给他”。
这天真想法居然实现了。一天,男孩向她走过来,摊开手,露出握在手心的一块小石头。“我叫谢尔盖・埃夫隆,17岁,还没毕业。我来这里治疗肺结核。”
“看样子你是个写诗的。”
“学校的生活实在枯燥,借着养病的空闲,我正准备出第二本诗集。”
茨维塔耶娃笑了,“我也出过一本诗集。”
战争年代的花,一个吻都得不到
以茨维塔耶娃父亲的眼光看来,埃夫隆显然不适合进入自己的家庭。他有“双重污点”:既是犹太人,又有肺结核。他的父辈又是顽固的革命分子,身败名裂,一贫如洗。
但爱情来了,谁也挡不住。1912年1月27日婚礼如期举行,茨维塔耶娃的父亲没请任何亲友参加,新娘新郎却满面春风,毫不在意。
1912年还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茨维塔耶娃的新诗集《神灯》出版了,名字取自著名的阿拉伯故事。就像诗集的名字,她期待自己的婚姻是一个奇迹。很多人把她的新诗批得一无是处,甚至用了“死气沉沉”类的字眼。她显然不在意,“我的生活正花枝招展。我最好的作品不在诗集里,而在肚子里。”不久,她的女儿阿利娅出生了。这是第二件大事。
茨维塔耶娃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每天吻个没够。让她倾心投入的,还有对丈夫的照料关怀,他面色苍白体弱多病。
女儿、丈夫、诗,人生有这三件东西,似乎足够美好。第二年,她的第三本诗集又出版了。此时,她父亲去世了,她的生命,自此全部以孩子和丈夫为落脚点。她给了丈夫绝对自由,从不干涉他的事,包括他连招呼都不打就报名参军。
玛琳娜・茨维塔耶娃,名字来自俄语Tsvetok,意为“花”,但花朵开在战争年代显然是悲哀。丈夫音信皆无时,她就拼命写诗,题材五花八门,时而歌颂祖国,时而感叹命运,当然也少不了爱情和思念、孤独和死亡。
她把首饰都卖了,劈木头洗衣服削土豆皮,一心等待丈夫回来。内战中的莫斯科,连最基础的生活条件都无法满足,谁还有闲情逸致去读诗?茨维塔耶娃的诗换不来一碗土豆泥。唯一的亮色,是对丈夫的期盼,她发誓,如果他还活着,“就像小狗一样跟着他”。
贫困中,迫不得已,她把小女儿送进儿童寄养所,指望着在那里能吃得好些。没想到因为营养不良,小女儿不久就死了。顾不上悲痛,她不得不赶去教堂,朗读赞美诗,以换回几个硬币。丈夫还是没音信,她能得到的消息只有每天报上报导又死了多少人,又一个万人坑被填满,没有十字架,也没有碑文。
跟着爱人,她越来越迷失于命运
1921年,作家爱伦堡给茨维塔耶娃带来一个好消息,埃夫隆还活着,在布拉格。当晚她就决定去找丈夫。日记本上,她激动地写道:
天上飞下来一只百灵鸟
它给我扔下来一个消息
你还活着,在大海的彼岸
你不在这里,在乌云的外面
火车靠站,茨维塔耶娃拎着行李,呼吸了第一口来自异国的空气。远处,熟悉的身影跑来,扬着手喊她的名字。埃夫隆28岁了,依然苍白,病体未愈,但能活着,已经是最美好的事了。
茨维塔耶娃和丈夫去了德国,她受到当地文学界空前的喜爱,一连出版了两本诗集。
埃夫隆几乎每天天一亮就出门。为打发时间,茨维塔耶娃就去离家不远的野地里看鸟,然后赶回家做饭,摆好碗筷,写诗,空想。
诗集《职业》让她再次成为著名诗人,同时她生下一个男孩。幸福再次来临。
可埃夫隆在政治取向上有了问题。一家人不得不离开德国,前往巴黎。
埃夫隆的诗里又久违地出现了爱情,她敏感地发现了婚外情,埃夫隆的解释只有一句,“那是空虚的需要。”
“可你除了诗还有政治,而我,只有你。你连我最后一点依靠都要剥夺。”
埃夫隆不说话,他已经几个月不回家了。她以回俄国相威胁,丈夫也置若罔闻。他不申辩不交流,连一个问候都没有。
在巴黎,埃夫隆背着妻子,为苏联秘密警察工作。虽然他对现在的俄国究竟什么样,根本没有亲身经验。
茨维塔耶娃自认是人文主义者,一切以人为本。埃夫隆却为某种主义疯狂,他希望祖国获得新生,将全部精神都寄托在这上面。因为他的政治取向,各家报社越来越不愿采用茨维塔耶娃的稿件,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少。
除了一支生花妙笔,很多家庭妇女能用来换钱的技能,茨维塔耶娃都不会。她已经弄不懂该怎么走下去了,那就忘掉祖国,忘掉政治,忘掉未付的房租,也忘掉家务活和病歪歪的丈夫吧,似乎只有写作,才能让她感觉自由。
人世大乱,渴望维系安全的挂钩
世界已经大乱,希特勒、坦克、军国主义,这一切与诗毫不沾边。最终,茨维塔耶娃连丈夫也找不到了。
埃夫隆接到一个任务,去暗杀某人。随后一个名叫赖斯的俄国间谍死于其住所。这无疑是政治谋杀。1937年10月22日,法国警方搜查了埃夫隆的办公室。埃夫隆在几分钟前仓皇出逃,返回了莫斯科。
这一下,所有人都离茨维塔耶娃远远的,谁也不肯与政治犯有瓜葛。1939年5月13日,她的日记中写道:“日子过得不好,很紧。8角钱,两个鸡蛋,一块排骨,一把大米。儿子很能吃,可我收在抽屉里的几百首诗,没有一家报纸肯采用――他们宁可印广告。”
再也无法坚持,四个月后,茨维塔耶娃也回到了莫斯科。埃夫隆还是病歪歪的,稍累一点就感冒咳嗽,三天两头发烧,眼神里永远带着惊恐。
不止丈夫,全世界都惊恐着,病着。
回来后不到一个月,大女儿被抓走了,没人知道是什么罪名,也没人知道她被关押在哪里。十天之后,警察再次出现,这次逮捕令上是埃夫隆的名字。茨维塔耶娃在丈夫胸口划了个十字,凄惶地问:“我该向上帝祈祷,还是圣母玛利亚?”埃夫隆苦笑,没有回答。
女儿、丈夫人间蒸发,像她无人问津、被锁在抽屉里的诗,没有任何人再看到或是听到。
“一切都那么丑陋那么可怕,我想找一个挂钩,但我没找到。这是怎样的世界啊?我好像越来越无力和弱小。好像羊群,每过一次篱笆都要掉一些毛,到头来,什么都没了。”茨维塔耶娃深切感到飘零于世的恐惧,没有什么,可以维系她的安全感。没有挂钩,可以将她拉住,脚踏坚实大地。
1941年8月的最后一天,莫斯科整天都被轰炸机的轰鸣声包围。茨维塔耶娃坐下来写信,给丈夫,给女儿,虽然她不知将信往何处投递。每封信都不长,最后一句都是“我害怕这一切”。
她住的木头房子天棚上有一个挂钩,只是一个被敲弯了的钉子,但是很结实。她留意它好久了。绳子不缺,挂上就是。小窗正对着外面街道。她用破旧的塑料布把窗子遮起来,“一切就绪,勇敢点,别怕。”
茨维塔耶娃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请原谅我,但往后会更糟……我已陷入了绝境。”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祖国妈妈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