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怿传范文
时间:2023-04-02 17:0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桑怿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篇2
关键词 村落 丧葬 庙宇 信仰
中图分类号:K892.98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民俗大略可以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其中的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然而,民俗是整体的,不是部分的、碎片的。鉴于此,我们如何展示“民俗”这种“生活文化”?通过对民俗的某一角度的关注,就能够透视整个区域的文化生活。下面就将通过对鲁东南的ZJZH村落共同的祭祀与丧葬仪式的描述来展现当地村民的信仰与生活传统。
本村主要有臧、鲁、韩、赵、张几个姓氏,村里各姓基本上是在战乱或荒年逃荒来的。每个姓氏都是一个大家族,是一个祖宗留下来的。村落中的家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具体的“事件”上,家族成员之间的协同与联合更充分地表现在村里红白喜事的操办上,如:韩家遇有红白喜事,所有姓韩的都到场,都来帮忙,随礼钱看关系远近给多给少,血亲远的干活,如出丧时抬棺材,刨坟,炒菜,伺候来的客人,血缘近的就跟着陪灵哭。此地与孔子故乡、东方圣城曲阜相距百余公里,儒教文化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崇拜,因此受儒家文化影响,这里的丧葬程序颇为繁琐,先后有停灵、报丧、戴孝、送汤、吊孝、打坟、入殓、出殡、圆坟、一七、五七、百日、祭日等内容。
1 报丧与服丧
老人去世后,家人先将老人穿好寿衣,停灵于堂屋正厅处,自家的子女便不再过问太多事情,只是在老人旁守灵,一般是三天三夜。然后派本家侄、孙,分别到老人的娘家以及其他至亲家报丧。这时,由家族中的长者出面组成一个临时班子主持办理丧事,人数根据家族大小、儿女多少、亲戚多少而定,多少不等。负责办理设灵棚,雇用丧乐班、修坟、买棺、报丧等一切事宜。孝子带孝,子女、内眷持服,现在都是白大褂,从头到脚,五代以内晚辈以及至亲,均穿白衣服丧。
2 丧乐与丧礼
一般丧家雇一个丧乐班,分两帮:一帮在内,负责宾客祭奠时奏乐,一帮在外,负责主宾回礼时奏乐。吹吹打打,孝子及老人的三代子侄披麻带孝,子跪于老人灵旁,侄、孙等跪于灵棚两侧。随着鼓乐迎客、谢客,给女婿、外甥更衣、谢座。至亲均迎于门口、陪同灵棚前行礼、叩头。有亲朋至内厅最后瞻仰老人的,孝子均先叩头致谢。宾朋至,一般是灵棚前奏乐、行礼。送殡之日早饭后,死者的长子托着叠好的烧纸,由人带领,吹着喇叭,到了祖林,确定具体地点,插好木桩,叫“点穴”,前、中、后挖土三锨,叫“破土”。
3 送汤
三次送汤,都是到村头的土地庙前。本村是全村共用一个土地庙。第一次是出殡前的傍晚,叫做送倒头汤,送汤时,儿子必须赤脚、光头,现在好些了,可以穿草鞋。送汤队伍男的在前,女的随后,男女哭着先在灵前叩头,然后手拉哀杖,到土地庙,烧纸、泼汤、叩头。第二遍是出殡早上,人员与第一遍一样,只是穿了孝衣。第三遍是午前,人员增多了,主要是至亲家的女眷持孝服参加进来。这两遍前后均有丧乐班奏乐,前面依然有抬水的、拿纸的在前引路,速度一般是很慢的。其意大概是于此悲痛时刻,多想想死者的恩德,多想想自己的不足等等。下午的三四点钟,是最后一次到土地庙,所有服丧者均参加,这次叫“送盘缠”。
4 出殡
送过“盘缠”回来,接着是“看棺”和“铺棺”,即由子女看看新做的棺材,再铺上火纸、被褥,一般都是子女、内眷完成。这时也是看丧礼的人比较多的。再有孝子,一起到大门外,叩头谢天、谢地、谢大指、谢司芒等近十次。再回灵前,也是最后一次见老人,先不许哭,待执事的将棺盖移到一边,拿开“蒙脸纸”,用新碗盛少许水,棉花蘸水在面上示意几下,叫“静面”。盖上“蒙脸纸”,把棺材盖移回,此时亲人痛哭。执事的用钉刹好材口。然后是“出棺”,先是由数人将棺材抬到大门外,棺材托泥板处穿两根大绳,一声号令,棺材抬起。前面的人背棺头,两侧的人用手托,一直到架子上放稳。待架子工用绳稳好棺,架子头详细观察后,一声“前后搭肩,起——”,棺材平稳升起,长子将盆子摔碎,叫“摔老盆”。之后是行“路祭”。在死者棺前,设祭桌摆有供品,桌前铺席,至亲每家按辞灵的顺序依次分别行礼,父亲去世时,行礼是“三拜九叩”大礼,母亲是“一拜三叩”礼(男尊女卑)。每次礼毕,孝子要还礼,叩头致谢,也叫“谢客”。待“孝子”最后行过礼后,起棺上路,叫“上林”。至祖坟,吹起喇叭,架子头一声号令,架子工小步慢跑到坟框旁,“孝子”跪拜,随后落棺。待查看坟框的深度、长度后,移棺入框,调好方位,将水泥板盖好,把土堆起成坟头。然后送葬的人集体向坟头行礼,客人先行礼,“孝子”后行礼。老人于此才算入土为安。孝子们第二天一早还要圆坟,随后就是一七、五七、百日、祭日、出服等,三年之后,才算服完丧。
从整个丧葬过程来看,丧家的孝子们虽然处于丧礼的核心圈,却是最为谦卑的一个群体,俗语说孝子小三辈,对于奔丧的人,哪怕是辈分比自己小,孝子也要叩头致谢或迎接,而且一切礼仪进展都听执事人安排,出殡后的当晚,丧家要宴请帮助操办丧葬事宜的本家男子,丧家长子要在执事的带领下向各桌敬酒,磕头,以示感谢。而在葬礼中哭丧的本家女子此时要负责操办酒席,并不能和男子一同入座,要等男子吃饱喝足之后妇女才吃饭,由此可见当地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另外,丧礼中对于“本家”和“外家”的待遇也是很不相同的,所谓本家就是丧家的血亲集团,外家就是丧家的姻亲集团。本家的人不需要报丧,而是要干活,外家的人需要报丧,不用干活,而且由本家的人伺候酒席。这种区别是由本家和外家的血缘和地缘的亲疏远近造成的。在一次次丧葬仪式过程中,家族个体之间的联系增多,凝聚力增强,家族的共同体观念也进一步得到深化。
篇3
由于语言的古今演变,读文言文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语言的疏通理解问题。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够积累一定的文言词汇和文言知识,为以后自己能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语言的积累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对课文的“肢解”,而是在对课文进行语言分析的过程中培养文言意识和语境意识,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理解古今词义的异同,能够根据语境合理推断词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具备了“读”文言文的基础。
从文化和思想的层面去解读文本,从文言文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这是读文言的关键一环。文言文以简约凝练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读的时候要学会用“泡”的方法去丰富还原,从而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心理上的愉悦。如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思想,荀子的“性恶论”与“劝学”的关系,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古代知识分子“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对立统一,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韩愈“抗颜为师”的开拓性等等,如果在这些方面多少有了自己的一点儿感悟,那就是最大的收益。
文言阅读的目的之三是品味鉴赏古人为文之精妙,学习古人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叙述描写、人物刻画等方面的为文之道。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中优中选优的精品,含英咀华,学习借鉴,无疑是提高审美与写作能力的一个捷径。如《勾践灭吴》的详略取舍就很耐人咀嚼,详写勾践“十年生聚”的具体措施,尤其是勾践的言行可以说是神情毕肖,但对灭吴的战略部署与作战经过却写的很略,详略的安排并不与“时间”成比例(勾践积蓄力量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灭吴之战断断续续打了近十年)。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要结合作者写作的目的去分析,作者的目的是要突出“谁得到百姓的拥戴说就能成就大业”这一历史经验。
那么,高考文言文考查什么呢?
文言文测试以语言考查为基础,但更加关注对内容的理解、分析。
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等方面。高考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很大程度上设置在文言基础知识上。
学习文言文的第一要着就是积累。而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都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已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30首,《劝学》《滕王阁序》《前赤壁赋》等古文1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不能把背诵课文的目的归结为为了高考试卷中得到4分的成绩。
提高阅读文言文水平仅停留在积累上面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就是要掌握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
实词主要掌握古今异义的词、多义词、通假字和词性活用的词。
古今异义的词的难点,是那些古今都有的、但在意义上却有了较大变化的词。初学者往往用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去套。多义词的难点是一个词往往有多种意义,多的达十多种义项,怎样选准其含义并不容易。
词性活用是文言语言的一大特点,它主要体现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词上,且有一定规律。
如2003年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答案为c。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所考查的四个文言实词,在课内都学过。“讽”,见“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都作“规劝”讲。“哂”,见“夫子哂之。”(《论语·侍坐》)作“微笑”(含讥笑义)。“遇”, 见“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列传》)都作“对待”,与“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中的“遇”同义。“遇”在文言中不作“优待”;如果遇“殊”结合,“殊遇”那就是优惠的待遇了。“务”,见“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作“致力”。 由此可见,高考涉及到的常用实词,一般在课内都见过,只要学好课文,掌握这些常用实词,解答高考试题还会有困难吗?
文言虚词,主要掌握虚词的语法功能。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大纲》规定要掌握15个虚词,《考试大纲》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但仅掌握着18个虚词也是不够的。
如全国题第12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d.即刑讼女而祭扫墓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答案为c。 c项上句的“以”为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下句的“以”也是连词,表修饰关系。考查“遂”“因”“以”“而”四个虚词,其中“遂”字虽属常用虚词,但不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范围之内。这就说明高考命题是以文本为基础,只要文本中出现适合考查的词,就可能突破考纲的限制。
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试题加强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试题比例也有所增长;2003年试卷中更有“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评价”设题明显,还有“对作者评价的评价”等,这就说明高考在对考生的素质要求上又上升了一步,进一步开拓了考生的思维空间。这一导向将会影响到今后的命题方向,值得考生重视。
读懂古文,这是高考对文言文的基本要求。用于考查的文本,一般式,一段四五百字的纪传性文字(如2004年全国题《后汉书·孟尝传》片断),写了某人(东汉孟尝)的几件事。再看全国和其他各省市的试卷,文言文的文本最具传统性:与往年(甚至可以推到十年前,1995年古文的测试文本《郑善果》、1994年的《何子平》等一直到前两年的如2003 年的《裴矩传》、2002年的《李将军列传》等)的文言文测试文本没有太大区别,都属于浅易文言文。
考试的基本要求主要是读懂文字。把一长段划分解阅读。
2004年《孟尝传》这段文字说了四件事:
第一件在先介绍孟尝是一个怎样的人后,介绍了上虞的一位寡妇在婆母去世后,受小姑子的诬告负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孟尝挺身而出,为她洗白冤情,最终天降大雨,五谷丰登。第二件事,孟尝在当合浦太守时,革除前任留下的弊病,移风改正,终于使失去的珠宝又回来了,百姓安居乐业。
第三件事,孟尝深受百姓爱戴,当要离任时,百姓牵着他的车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的船趁着夜色偷偷地离开。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第四件事,写尚书杨乔十分赏识孟尝,并竭力向桓帝推荐他,但没有受到重用,最后老死于家中。
读懂了这段文字,其中两道题会一目了然。
学习文言文还要明确文言翻译的要求——“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所谓“达”,就是要求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没有语病;所谓“雅”,就是文字考究,能体现原文的语言特色,富有表现力。一般考试的要求,能达到前两条,即可得分。
一是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添,不遗漏,不走样。如全国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l)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答案为: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阯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答案要点是:实——果实(草木之实,足实也《采草药》); 比——并列,挨靠在一起;比境,两地很靠近; 贸籴——贸易,买进粮食。籴,买进粮食。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答案为: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答案要点是:穷泽——贫困的湖泽,自——亲自, 就——来到
二是明白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无语病。如乙卷第15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知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这个句子分两句翻译,整段文字分为“乃疑……然也”、“及得……知也”两句。
答案为: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而已。
要点:“特”“壮其说”“得”“诬”“本”“但不尽知”
- 上一篇:共青团入团申请书格式
- 下一篇:学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