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4 04:3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纪实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真实是这档节目的最大特点:既展示了“病人命悬一线,手术惊心动魄,最后成功救治”的案例,也不避讳失败的抢救;有家属与病患全程配合医生的顺利诊治,也有因为诊断与病患的预期有差别,病人心生怀疑甚至大打出手的场景……
不少医生表示,起初并不愿意参与拍摄,因为担心拍摄会让工作更加忙乱,也不习惯工作时旁边有摄像头。但鉴于节目能够展示医疗救治的真实状况,促进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信任,所以最终没有拒绝入镜。院方也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同意了节目组的拍摄。许多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医务人员原来这么辛苦!”“以前到医院只是看病,现在还会观察一下医生们的工作。”
《急诊室故事》将人生百态展现在观众面前。高中生小王轻生跳楼,重伤送至医院抢救。隔壁病床的小段患白血病多年,刚接受了手术,仍在危险观察期,却分出心神以自身经历开导激励小王,直到他转危为安、重新振作。年近八旬的父母,30余年照顾着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儿;老夫妻在一方生命走到终点的时候,依旧拉着对方的手……这些普通人的故事,不同于当下明星真人秀的娱乐内容,凭借真实与真情,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相关主题: 真实的力量/沟通/理解
用真实架设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桥梁
近年来,医患矛盾日渐突出,却缺少破解的办法。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缺少沟通与了解。医生认为自己已尽心尽职,病人遵从医嘱便好,不愿多作解释;而病人不清楚诊断的依据,害怕受骗,又认为医生高高在上,心有不满,矛盾隔阂由此渐生。
《急诊室故事》之所以能打动观众的心,引发观众去关注、思考和理解医生的工作,是因为这档节目是纪实类真人秀,是医生现场工作的剪辑,而不是演员的表演。它像打开了一扇久闭不开而显得神秘的窗口,让大家看到了医生工作的辛劳,看到了诊断和治疗背后的深思熟虑与良苦用心,看到了以往对医生的误解……以真实构筑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才能让彼此放下猜疑戒备,靠近交流,真正相互理解与体谅。
【相关素材】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为白俄罗斯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擅长用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真实性是其作品的一大特点。比如在《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中,她用三年时间采访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爆炸的幸存者,真实记录了一群普通人的故事,借此期盼同样的灾难不再重演,作品因而成为纪实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存在。
相关主题: 真情/关怀
以真情治愈心灵
医院不只是治病的场所,也是世间百态的窗口。《急诊室故事》中那些不离不弃的关爱与真情故事,犹如照进急诊室的阳光,让脆弱的生命感受到温暖,变得坚强。肉体的病痛需要医生的专业治疗,心灵的创伤更需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怀来抚慰。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家属,在医院这样一个特定的场所,患难与共,相互扶持,体现了人性之真善美。
篇2
通过对一系列电视故事化栏目进行观察、梳理与分析,笔者找出了两个能够代表某种趋势的关键词:回归与升级。
回归:远“电视”近故事――电视故事化栏目的形态之变
浏览一下十几年来电视节目的发展轨迹就会发现故事化栏目其实从未断线,只不过在各个阶段呈现的规模与特点不同而已。在此,笔者以1993年开播的《生活空间》、2001年开播的《讲述》、2005年开播的《传奇故事》为例做一简要阐释。
1993年11月18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生活空间》栏目播出《牡丹江畔的老人》,在节目的最后打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标版,诞生了一个贴近观众,走进百姓的短纪录片。它用最朴实的镜头语言,最忠实地记录了最平民化的生活状态,再也不像以前的电视那样高高在上、冷冷冰冰。纯粹纪实性的叙事风格一开始便获得了好评,成为许多电视节目竞相效仿的榜样。但久而久之,这种过于自然主义的做法先是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诟病,被戏称为“跟腚派”,之后习以为常的观众也开始产生了审美疲劳,《生活空间》生命力逐渐萎缩。
2001年7月9日央视十套《讲述》栏目开播,该栏目把能够展示人内心情感和特殊经历的口述作为自己的主要定位。而实践证明,这种大胆的尝试是成功的,《讲述》栏目历经六年至今依然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
如果说《生活空间》与《讲述》是“有备而来”的话,2005年江西电视台《传奇故事》的出现就很有点“歪打正着”的味道。这个栏目源自一次失败的采访:一位身高一米五的妻子实施家庭暴力,把自己一米九的丈夫打死了。这位妻子在外很能干,在家很强悍,丈夫长期生活在她的专制下不堪重负,这次死亡事件不过是一次总爆发。可以想象这一选题在采访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其结果是记者所编辑的内容远远达不到播出栏目的时长要求,要被“毙掉”,而主持人金飞却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对这个选题进行了“抢救”――用大段大段的主持人讲述和点评,辅之以关键画面和关键采访,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太过于简单的节目形态一经亮相就饱受非议,被认为是背离了电视作为“声画艺术”的本质。事实上,从表面看来,这种背离较之于《讲述》栏目的口述体更甚,因为被采访对象的口述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用主持人大段的讲述与点评似乎连客观性都丧失了。这一次,业界的评判与观众的取向又是大相径庭,《传奇故事》缔造了收视传奇。
笔者试图从“与纪实画面紧密程度”的角度入手得出以下结论:《生活空间》对画面的纪实性属“重度依赖”,《讲述》属“中度依赖”,《传奇故事》属“轻度依赖”。可以看出,似乎有一种“离心力”使故事化栏目越来越偏离电视的“既定轨道”而向一个新的目标集结,这个新的目标就是“故事”,笔者将这种趋势称之为电视故事化栏目的“去电视化”抑或是“回归”,那么,应该如何看待电视故事化栏目的这种形态之变呢?
首先,它迎合了观众对电视故事大信息量的需求。而通过主持人或被采访者的语言却可以承载“三十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超大容量。
其次,它反映了媒体对电视故事类栏目风格化的追求。众所周知,“风格”是增强识别的有效手段,而个性突出,特色鲜明,并被观众广泛认同的主持人是最能彰显栏目风格的,所以许多电视故事类栏目都不约而同地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升级:从线性到非线性――电视故事化栏目的结构之变
我们发现,在早期的故事化栏目《生活空间》中,以时间为序来解构故事的方式非常普遍,类似“某某的一天”的节目较多。这种线性叙事的优点是脉络清晰,采编时操作性强,缺点是信息量小,像记流水账。尽管该栏目在展现故事当中也“埋伏笔”、“留悬念”,但这些手法的运用一般还停留在浅表层面,比如,在记录了一个人求职的曲折经历后,解说词会用一个设问句:明天他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吗?线性结构深层动因是“传者中心”,这反映了电视节目在“作品”时代的主要特征。而当电视进入“产品”时代,收视率成为“硬通货”之后,满足受众的心理诉求就成为节目生产的第一要务,此时,故事化栏目再采用简单的线性结构已无法让受众产生收视期待,非线性结构的叙事就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这种叙事结构的基本范式是:打破平衡――重找平衡,不再单纯的以时间,而是依托受众心理的变化,以层出不穷的矛盾为主线来解构故事。主要的叙事方法有:悬念式开头、平行式剪辑、期待式编排、冲突式情节、沟通式采访等。透过“平衡――不平衡”的循环往复,观众获得一种坐“过山车”式的体验,从而产生持续的收视兴趣。
“平衡――不平衡”的叙事结构有的是故事本身所固有的,编导所要做的就是将之“提纯”、“强化”,但在目前电视高度竞争、独家优质的故事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这样的“现成饭”越来越难吃到,更多的时候要靠编导对节目素材进行“二次”创作、深度开掘才能完成。“二次”创作能力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故事类栏目竞争力的强弱。
目前,电视故事化栏目花样繁多,大胆尝试之余也会产生许多困惑。真理往往是简单的,回过头来重温那些有着极强生命力的“老故事”,体会一下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可能对于节目制作大有裨益。
篇3
[关键词] 历史文化纪录片;古典审美;意境;文化传承
严格说来,学界并没有对“历史文化纪录片”一词进行准确定义。单就某一部具体的作品而言,它可以被划入到历史纪录片、传记纪录片或人文地理纪录片等类型,但整体而言,这些作品在内容上都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纪录和再现。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历史文化纪录片是指利用影像形态对历史遗迹、历史文物、文化景观等的记录,刻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并以此来折射当代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体验与反思。①
21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纪录片在纪录片创作中异军突起,较大型的就有《考古中国》《复活的军团》《新丝绸之路》《晋商》《徽商》《1405―郑和下西洋》《再说长江》《故宫》《江南》《昆曲六百年》和《敦煌》等都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观众良好的口碑。以《故宫》为例,其播出第一周,收视率就达到了8.05%,第二周又上升到9.56%。②在央视一套同期播出的57个节目中,《故宫》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综观以上电视纪录片,观众可以感受到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大型人文历史类纪录片的气息,一种穿越时间的历史感和空间上的阔大感以及一种悠远绵长的况味。画面的精美绝伦、阐述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仿佛让观者在视觉盛宴中完成了一次文化的洗礼,惊觉在以前的影像中被遮蔽了多年的民族历史文化的魅力,如果我们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词便是“古典”,它包括了尘封的历史、复古的情怀、永恒的魅力和对文化的主动传承。
古典唯美的意境营造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本质在于其历史文献性,但作为一种媒介表现手段,其历史精神是与其艺术表现紧密联系的。德国电影理论家克劳斯•克莱梅尔说:“纪录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美学的质量。”历史文化纪录片美学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历史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相互作用,创作者在此基础上完成对历史文化的创造性处理。有人说过:“中国美学的精髓在于诗,而不在于叙事。”但要记录厚重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叙事是绝对不能缺席的。问题是如何叙事?时间的尘埃中,一切已不能被轻易地解读。以前的纪录片处理方式是保守的说教,唯有此,“纪实”感方能凸显,但这也是保守和缺乏生动的。而21世纪的中国纪录片作者似乎很明白一点:惟有让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文化在今天重新浮现它的诗意,那么诗意后面的厚重和审视才是可见的。他们选择了意境这一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使其成为表达诗意的必要媒介。“意,指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表露的主观思想感情;境,指的是创作者在作品中对客观存在的描绘和刻画。然后,创作者将这主客观两方面内容,有机地融会在一起,形成一种统一而又独特的境界。”③这种统一和独特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中体现为唯美的画面与凝重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于是,不只有故纸堆,不只有不可辨认的遗迹,不只有口头的追忆,还有更多鲜活的人和故事――我们惊觉:历史可以如此轻盈!创作者们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已经逝去的和正在逝去的典型,以技术置换记忆,用影像书写缅怀,不遗余力地营造着唯美的意境,将浓酽古典的传统文化韵味或含蓄或肆意地表现出来,完成了一份必不可少的文化存留。
2008年的电视纪录片《昆曲六百年》就是一部唯美意境的典型作品。该片以再现、纪实、动画等影像手段勾勒高雅经典的昆曲与沧海桑田的昆曲史,还原其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处境,使得一个难以驾驭的阳春白雪的戏曲题材活色生香、美轮美奂,观众如身临其境。片头开始前的水墨动画呈现如诗如画般的意境:盛开的水墨莲花、渐起的楼阁,加之一咏三叹的优美旋律,不禁让人回归到中国传统的古典意境中。现代技术也使得经典绘画在观众面前活灵活现起来,如第一集中的姑苏太平盛况,描绘的就是在明朝绘画《南都繁会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动画处理,通过以少量的活动影像来代替生动的社会场景,且所选绘画皆为传统绘画精品,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传统文化的一种生动的魅力。同时,正如解说词所说“昆曲是可以听的园林,园林是可以看的昆曲”,美丽的苏州园林也成为作者与观众找寻昆曲文化源头的现实途径。片中还反复出现着戏装的婀娜多姿的少女的艺术表现性镜头,作为一小段叙事的停顿,她们或轻舞水袖,或摆弄金扇,不时地出现在背景以园林、古典绘画、艺术光影的前面――这些手段、手法和元素的运用,都形成了全片在视觉上所力图营造的一种古典意境美。
而12集的纪录片《故宫》之所以在收视率上取得成功,是因为创作者们在荧屏上重塑了一个庄严美丽的古代皇宫。该片不仅在画面,而且在声音的设计、音乐效果方面都是按大片标准去做的,用导演周兵的话说就是:如果声音和画面的品质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话,大家肯定会被它们吸引。在拍摄中为了达到真实但不限手法、唯美而不失庄重的目的,编导们运用了各种手段:访谈、纪实、建筑空镜和风光空镜、静物定点摄影、史料图片、延时摄影和真实再现,甚至三维动画。540分钟的播出片中经过计算机处理和制作过的画面多达76分钟。剧组聘请大量电影专业人士参与制作,无论在导演、摄影、灯光、美术、音乐和解说词方面都引入了电影技术,甚至还借鉴和学习了戏剧和电影的手法。纪录片《敦煌》中展示了莫高窟三号洞的《千手千眼观音》,这幅壁画融合了当时中国所有的绘画技法,在极度约束的环境中实现艺术创作上的奔放自由,又包含着悲悯和宽容的精神,正是中国古典审美的极致体现。
对于电视观众来说,美轮美奂的画面是构成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这些作品中呈现出来的精美细腻效果正是得益于正在普及的高清摄影技术,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美学在创作者心中的集体苏醒。传统美学或者说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演变中的沉淀与积累,它虽然隐在,但却能为任何时代的文化转型或嬗变提供积蓄力量和营养推动,因为传统是维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中国传统美学具有独特的思维优势和风韵,在一个喧嚣的文化时期我们可能忽略了它,但艺术内在的延续以及一个民族的习俗、伦理和审美等仍旧能以基因的方式留存并在某个时刻醒来。21世纪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作者们试图回归到民族的内在,唤醒大众的记忆。
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
历史文化纪录片的视像是感性的,但本质必须是理性的。在以感觉和情感为中介的解读中,观众加深并扩大对历史文化的审美感受。优秀的纪录片应该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在记录文物、事件、人物的过程中,用影像背后的精神实质来感染和打动观众,帮助人们认识历史、反思历史,鼓舞人们开辟人生,创造生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在《故宫》研讨会上指出:“《故宫》的文化意义在于它终于将凝聚了五千年文化的非常厚重的内容用电视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世界发生震撼,让中国人为之骄傲。从媒介意义上讲,作为大众强势传媒的中国电视最近几年面临着相当复杂的价值判断,其媒体的功能和价值,在产业化、娱乐化的喧嚣中开始迷失方向。《故宫》把媒体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应具有的尊严带到了观众面前。”
当前,中国文化面临着向现代文化过渡的转型任务,如何把握好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是文化传播者们肩负的重要使命。香港学者金耀基在《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中曾说道:“中国的现代化所意含的不是消极地对传统的巨大摧毁,而是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获致当代中国目标的发酵剂,也即如何使传统发挥正面的功能。”纪录片创作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其创作观念、审美判断代表了一定文化的价值取向。在题材上,无论是《考古中国》对深埋地下的中国古代文明的揭示,《复活的军团》和《新丝绸之路》等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再次探索,《徽商》和《晋商》从当下的视角对历史和传统进行审视和哲理性反思,还是《故宫》《昆曲六百年》和《敦煌》对濒临消逝的文化载体进行的记录和拯救,21世纪的优秀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者们正试图“恢复中国人对传统美学的自信”,重拾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
在内容上,这些纪录片将普及历史文化知识与提高学术性相结合,不仅有经过几十年研究得出的公认结论,也有尚无定论的见仁见智之说,还有学术界最前沿的信息,是既有资料价值、鉴赏价值和普遍的教育意义,又能体现学术研究成果的传世佳作与精品。以《故宫》为例,全片集数较多,但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皇权至高无上、大一统思想和礼制天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体制的核心,说的是中国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个核心观众们并不陌生,如果一味地解说和专家访谈势必导致说教和乏味,但通过故宫的建筑、宫廷收藏、宫廷政务、生活典章制度和宫廷西洋风等来了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该片的文字功底扎实,所收集的文史资料达到两千多万字,里面包含的学术价值,代表了当前文史界的一个学术水准,包括其中的观点、史实都经过专家的认定,而且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真实的。之所以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和付出如此努力,导演的话很有说服力:“……用现代影视的方法来传播中国文化,告诉大家中国人拥有什么样的文明,中华民族是怎样传承这些文明的。这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
这些作品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带领观众穿越时光的同时,还让他们穿越传统思维和价值的坐标,重新审视历史和文化。这些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作品与现实紧密关照,传递着述古概今、借古鉴今的信息。例如《敦煌》中,大家特别关切的莫高窟藏经洞文物流失,和清朝衰落、官吏腐败、东西方列强的侵略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讲清因由,可以提高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有效地制止当今的文物被盗与外流。又比如一般不对公众开放同时却在受自然侵蚀的洞窟,正是因为这次的拍摄记录,得以永久性地保留。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品的贡献远远不止于一部电视纪录片,它们更能够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在当下浮躁的文化生态中,在社会泛娱乐化和影视剧无所不用其极的炒作浪潮中,这样一批历史文化纪录片以理性、智慧、质朴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让大众沐浴到中华文化和文明的洗礼,学习虔诚地对待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这样一群与清贫寂寞为伍的艺术家以道德和责任为坚守,守望大众的精神家园,为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增添了财富。
注释:
① 李杨:《新世纪历史文化电视纪录片研究》,广西大学,2008。
② 赵曦:《经典文化的经典传播――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故宫〉研讨会综述》,《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③ 高鑫:《电视艺术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参考文献]
[1] 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2] 彭文祥.电视纪录片美学三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篇4
小猫皱了皱眉,说:“鸡大哥,现在这么早,你就别叫了,让我多睡一会儿。”
公鸡说:“现在还早?太阳照屁股了。”小猫在床上赖了一会儿,还是起床了。
小猫和公鸡一起到食堂去吃早饭,小猫点了一条新鲜美味的鱼,公鸡点了一些饭和蚯蚓,他俩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了。
小猫笑着说:“鸡大哥,吃饱了我们一起去划船。”公鸡说:“不行,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不,你先去,我待会儿再来找你。”
小猫说:“那我和你一起去吧。”
于是,他们急急忙忙地跑回了家。小猫问:“做什么事这么急?”公鸡说:“当然是啄石粒了。”小猫好奇地问:“那不是自寻死路吗?”公鸡说:“当然不是,等会再告诉你。”
只见公鸡到处寻找石粒,见了石粒就吞进肚里,不一会儿,脖子上鼓起了一个小包。
小猫说:“鸡大哥,快别卖关子了,现在可以告诉我了吧。”
篇5
几多往事待追忆
“五百余年多少事,风云幻变日纷纷,宫华梦散笙歌静,宫阙巍峨紫禁城。”
这首诗说的是明、清两代王朝风云翻滚的500多年历史,如今已风流云散,一去不返。然而,昔时的巍峨宫殿、紫禁高墙仍然保留在人间,诉说着多少兴亡旧事,把过去的讯息传递给我们,传递给子孙后代。
不仅是故宫建筑如此,其他任何一座古建筑,一处古迹,甚至近代的建筑也是如此。它们的主人和在这里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如梦幻般的飞逝了,然而我们还可以从这些古迹、古建筑身上,把许多往事追忆回来。有人说建筑本身就是一本刻划着岁月的书,在它身上记载了许多历史的故事。俄罗斯作家果戈里曾经描写道:“建筑同时还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已经缄默时,只有它还有话说!”中国有一句古话“见了故物,如见故人”,这种生动的描写,的确是任何优美的诗歌都不能代替的。
古迹的讯息往往还能飞渡重洋,到异国他乡去传根接代,化作他邦的花果。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唐朝鉴真和尚克服了重重困难东渡日本的故事,对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十分钦佩。同样,印度的佛教文化艺术也是飞越喜马拉雅山和沙漠戈壁来到中国,在中国大地上开花结果,成了中国的东西。在现存的中国著名文物古迹中,佛教文化古迹就有很多。
历史文化古迹有着一种巨大的魅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的心弦为之扣动,不知引发了多少人的沉思。“发思古之幽情”有时不仅使人伤感于昔时的兴亡往事,而且还能使人们从中获取教益。更能陶冶性情,抒怀。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孙、刘联盟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大军,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凝聚在赤壁古迹之上,被世代相传下来,多少诗人词家为之讴歌咏唱,舞笔挥毫,留下了动人的诗篇,更增添了古迹的光彩。唐朝诗人杜牧的一首《赤壁》怀古七绝,广为传颂了一千多年: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是一首咏史的诗,从沉沙的兵器说起,写到人和战争的胜负。寓言英雄任务的成败,受到客观偶然因素的影响,以“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曲折语言概述了这场战争的成败。而另一首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更以万马奔腾的气势描绘壮丽河山,咏叹古代英雄人物的功绩,抒发诗人怀古的情思,成了一首千古绝唱。
古迹是文明的标志
文物古迹是各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标志。我们翻开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马其顿、亚历山大的武功,大流士的改革与专制,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的说教以及中国秦始皇、汉武帝的绩业,虽然已随历史流转的步伐滚滚向前,有如大江之东流,一去不复返,但是凝聚着他们历史时代标志的文物古迹,仍然长存人间。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罗马的神庙、城堡、剧场,亚洲的佛寺和欧洲的教堂,始皇、汉武的高坟巨冢仍然巍巍屹立。万里长城永不倒,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他们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精华,文明的结晶,共同树立了人类文明的标志。
历史文化古迹,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极具突出的地区和民族性的特点。它所传递下来的讯息不是单一、直线及僵滞的,而是多样的,曲折的,变化的,反映了世界上多民族、多国度的文化内涵。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他各自的特点,包括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文学艺术、衣冠服饰以及等等。各自的文化特点都是在不同的客观物质条件下形成的。地理环境、气候、温度、雨量、风力、积雪、日照等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加上民族文化的其他因素,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历史文化古迹,并反映出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例如,当我们看到方锥形高大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时候,我们立刻想到的是埃及的古老文明,纸草、棕榈、旋涡、钟形的柱头形式,反复的墙壁浮雕,反映了古代埃及的繁荣文化。
文物古迹的另一个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人,也可以说是实物的历史。特别是我们中国既有3000多年有准确历史可考的历史,又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作为例证,历电的可靠性就更加增强了。
篇6
这部纪录片以人文理念贯穿全篇,以平民视角关注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同时观照出当下社会转型的关键节点;采用跟踪拍摄的记录手法,运用质朴的镜头真实记录每一个瞬间;16年的时空跨度,用时间的力量展现小人物的命运和大时代的变革,是一部中国农民工的奋斗史诗。
以微为贵平等关注生命
传统人文纪录片强调平等关注生命个体,纪录片的本性就是要聚焦普通人,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记录和展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真实记录生活,成就历史的影像。《三姐妹的故事》以四川武胜县清华寨的一家三姐妹为主要人物,讲述16年间她们靠外出打工拼搏奋斗最终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通过讲述这个典型的出生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里的农村家庭,她们渴望并且努力走出那片土地,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故事,展现了底层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作为13亿人口大国里的一员,她们微小得可以被忽略,然而她们身上展现出来的那种微而不卑的精神气质恰恰是当下中国社会特点的精髓。
以时为器时间印证真实
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纪录片《三姐妹的故事》在16年的时空维度里,记录下了三姐妹及其家人的人生历程,有着很强的人物命运感和历史纵深感,也使得整部纪录片具有浓浓的厚重感。该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在于在较长的时间跨度里记录和展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时间改变着一切,影像则记录下了这些改变。
以小窥大留存社会档案
社会现实题材类纪录片的创作虽然受创作者精力、财力以及操作层面更加不易掌握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但是在记录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反映当代人思想风貌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三姐妹的故事》以3个姐妹的人生历程为主线,历时16年,在讲述她们故事的同时几乎见证了中国社会近年的各个发展时期,每一个重要节点和重大事件。除此之外,该片中还反映出中国社会高速运转下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这个时代的鲜明特点,是一部具有较高社会记录价值的纪录片。
留守儿童和萧条的乡村是中国社会发展到当下必然会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成为中国社会不得不应对的挑战。在《三姐妹的故事》中,孩子是三姐妹心中最大的牵挂和愧疚。妹妹陈秋芳的儿子因为长时间跟着老人留守在家,逐渐变得不愿与外人交流,出现了轻微的自闭症状;表妹刘永芬的女儿,因为老人的大意而走丢至今也没有找回;姐姐陈凤英的儿女,小小年纪就要跋山涉水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才能与父母见上一面。面对现实的无奈,她们目前只能选择承受并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
篇7
Outside space创意来源
我非常喜欢弹钢琴,喜欢画画,喜欢仰望蓝蓝的天空,喜欢眺望辽阔的大海,也喜欢在海浪抚平的沙滩上享受和煦的阳光,渐渐的我就爱上了贝壳和小海螺。贝壳和小海螺在我的设计工作中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灵感,我的灵魂仿佛已融入这些可爱的海洋精灵,使我的创意犹如脱缰的野马在无尽的原野上纵情的驰骋。
轨迹的家GeographicaI
再有创意的作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那么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图纸上。一个别出心裁的作品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会为周边的环境锦上添花。我的设计方案可以在沿海周边地区,海滨娱乐度假场所和高档浴场使用,这样设计就能够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即概念独特,又造型新颖,共同体现浓郁的现代休闲娱乐气息。
轨迹的模样SimuIation model
优秀的设计创意总是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每个设计师取之不竭的灵感之源。我的设计就是利用旋转模式来体现海螺建筑体系的造型特点,效果十分理想。而外形则是用钢丝,牙签模拟制作,内置构造简练大方。
Basic fact轨迹的造型
本方案的设计构思使用了富有力度的旋转体结构。外置以“海螺”式的形体造型,新颖奇特。出色的运用曲线和波浪等设计元素将建筑设计所设置的各个区域完美的表现出来,体现了系统性的设计概念。内空间运用了简约现代的设计理念,更能突出展览展示的主题风格。整体艺术设计表现出了空间与空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参透的关系。
value属于轨迹的意义与价值
篇8
12月的中国影视圈,罗伯特・麦基无疑是一个热门话题:罗伯特・麦基来了,在“中国编剧最需要他的时候来了”成为有蛊惑力的口号,微博讨论此起彼伏。
麦基之前最为国人所知的还是他的著作《故事》,该书在1997年首版,随后以超过20种语言被翻译出版。至今仍属于亚马逊最畅销图书Top100之列。他推出的“故事讲座”听众迄今已达5万余人,他的学生横跨电影、电视、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很多知名作者都曾听过麦基的讲座,包括:威廉姆・高德曼,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最后的亚马逊》《火之门》),迈克尔・康奈利(《骨骸之城》《哈里・博斯系列》),托尼.帕森斯(《男人与男孩》),刘爱美(《云山》)等。有人统计,这些学生共获32次奥斯卡奖,182次艾美奖,21次美国作家协会奖,17次导演工会奖,以及普利策戏剧奖、英国国家图书奖等。
此番来到中国,麦基除了举办“故事讲座”,还于12月10日举行了“罗伯特麦基对话中国电影”论坛。
最出名的电影商业培训师
“《故事》一书的参考文献超过300本,从亚里士多德到德里达,从东方到西方,我吸收了前人的智慧结晶从而有能力去‘教’。”
自9岁起麦基就在家乡的剧场登台演出。大学期间,麦基选择就读密歇根大学英语文学专业并获得了学士学位,期间他参与演出或指导了超过30部戏剧。
毕业后,麦基的戏剧生涯分为几个阶段――从剧场到影视剧,从编剧到编剧培训。
麦基首先在百老汇开始了自己的剧场生涯。此后多年,他先后担任过导演、剧院艺术指导。并曾作为英国国家剧院驻场艺术家(Artist-in-Residence)在英国生活了一段时间,期间,他在老维克剧团系统学习了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回到美国后,麦基继续在百老汇担任导演,有时也会担当演员。
当麦基决定将事业重心由戏剧转向电影时,他又回到了密歇根大学攻读硕士,并于学习期间指导了两部短篇电影:A Day Off及 Talk To Me Like The Rain。
作为编剧,麦基的职业生涯转变发生在1979年。麦基在该年移居洛杉矶,专注于剧本创作,同时为美国United Artists 和NBC做剧本分析。在此期间,他的第一个剧本Dead Files卖给了AVCO/Embassy Films公司,随后他加入了美国编剧协会。在他的编剧生涯中,麦基先后卖出了8个电影剧本和一些电视剧剧本。据麦基自己说,总计是12个。这12个剧本有的数度转手,他总共和好莱坞片制片商做过20个剧本交易,但作品却始终未能登上大银幕。
麦基事业的真正成功来自于剧本写作之外。1983年,麦基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加入南加州大学的影视学院,开始了他最为著名的故事系列课程。一年之后,他开始面向社会推出这一课程。自1984年起,至少有5万人听过麦基的课程,在世界各地都有麦基的学生。他将迪士尼、派拉蒙等众多好莱坞制片厂发展成团体培训客户,乔布斯在运营皮克斯工作室的时候,也曾听过麦基的授课。麦基成功将自己的身份由编剧教师转变为商业培训师。麦基坦言自己是有商业计划的,他经营着自己的课程,为此注册了公司。此次来华的讲座,也是他经营业务的一部分。而麦基所著的编剧指导书《故事》,更是行销全球,成为影视编剧的“圣经”。
当然也有对麦基的质疑,尽管在1994年,麦基名为Abraham的剧本被拍成了电视电影。但作为一个到处向人兜售剧本创作理论的人,麦基却没有一部真正的大银幕作品。对此,麦基回应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能教给别人怎样做,自己却做不了的人。我擅长教,同时为此学了很多。《故事》一书的参考文献超过300本,从亚里士多德到德里达,从东方到西方,我吸收了前人的智慧结晶从而有能力去‘教’。至于我自己的剧本,卖出后,是否能够被拍出来,选择权似乎并不在我。”
“故事讲座”
“观众期待看到的,首先是他们从未到达的境地,更深入一步就是在这个境地里能找到自己,引起共鸣。这样的故事才具有普适性,不光在本土,在国际上也会很成功。”
“故事讲座”开班第一天,年逾古稀的麦基站在北京电影学院大礼堂的舞台上,来了一段幽默的开场白:“没看过我的书的人举手。”台下当真有人举手,他说:“你们是怎么在圈子里混的啊?”事实上,麦基在世界各地的故事讲座大同小异,他曾经说过,“我的讲座和我的书内容完全一样。”
在麦基看来,《故事》中体现的是讲述故事的方法,而不是写作规则。对方法的把握可以赋予故事讲述者创造的无限可能性,因为创作的形式多种多样。“我的讲座叫做‘故事’,我举的例子大部分是故事片,主要的原因是故事片受众面广。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讲授的是讲故事的秘诀、故事的核心。”
“有人说《故事》一书中的规则像科学一样――这对我来说是没意义的,《故事》中的规则不是科学。”麦基说,这就好比“音乐可以用音符记录,可以用仪器测量数据,但音乐不是科学。相反,心理学考察人类内心,但它是科学而不是艺术。”因此,麦基也鼓励他的读者和学生在掌握形式的基础上打破规则。“对形式的漠视会让故事瘫痪,只有掌握故事的形式才会解放作者,让你想怎么表达就能怎么表达。但如果为了表达要颠覆形式,那就颠覆吧!我才不管你怎么做,只要你能做好,做得漂亮!”
麦基也给出了故事的核心规则――如何理解观众的想法,如何把观众带到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进而引起他们的共鸣。“观众们希望看到的是优秀的作品,透过作品感受更深刻的人生,窥探人生的真谛。观众期待看到的,首先是他们从未到达的境地,更深入一步就是能在这个境地里找到自己,引起共鸣。这样的故事才具有普适性,不光在本土,在国际上也会很成功。我们要意识到,‘人性’远比‘文化’要更有深度,作家要突破文化的表层,打入人性的内部。我相信人类有共通的人性。”
“中国故事”要解决多样性问题
中国电影恰有一个相反倾向――人物‘个性’都非常强,但对角色的复杂心态缺少呈现,而世界恰是“复杂心态钩织而成的”。
在4天的“故事”课程中,部分出现在他带着台下的几百名学员分析《卡萨布兰卡》并唱起《As Time Goes By》。集体“拉片”让坐在台下的学员对这部熟悉的电影产生了陌生感。“竟然发现了许多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例如画面中Lisa的着装,就是Rick的女性版(情侣装)。”一位学员在课下总结道。更重要的是,人们发现了该片在爱情故事的包裹下,剧情给人新思索:在内心和社会生活之间,该如何选择。
在麦基看来,中国电影恰有一个相反倾向――人物‘个性’都非常强,但对角色的复杂心态缺少呈现,而世界恰是“复杂心态钩织而成的”。“例如中国的动作电影尤其是古装传奇片,人物设置通常有一种道德上的纯洁性。这种个性设置会引起两个问题:一是观众很难将自己和这个纯粹的人连接起来;二是在两个小时时长里,要保持这种纯洁性,势必会削弱人物可表现的动作,最终结果是他/她只能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
好莱坞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
“他们创造两种类型的英雄:一是双重人格,一是多重人格。例如《X战警》《星球大战》等影片,普通人脱颖而出成为超级英雄,这就是双重性格――观众能在普通人的身份上找到‘移情’,能在超级英雄的身份上解决多样性的问题。” 麦基特别指出,中国电影中也有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的例子,那就是《霸王别姬》。
对于中国电影的考察,麦基追溯到了中国文学史,“我能看到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个主要‘冲动’:一是讲故事,一是写诗。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绝大多数是诗人而不是故事讲述者。”在麦基看来,写诗表达的是感受和观念,围绕感受和观念深入;而讲故事则是在深挖的基础上,横向扩展时间和空间维度。好的作家应该同时是好诗人和好的故事讲述者,既能理解事件和时间广度的延展,也可以挖掘‘瞬间的深处’。”
麦基认为,好莱坞电影人中没有大师,但整体水平高。中国有四五位大师,但大师之外的群体水平差距很大。“好莱坞有上千位好导演,但没有大师,最有名的可能是斯皮尔伯格,但他不是大师,而是成功的商业导演。”但好莱坞的成功之处是集结了国际优秀电影人。“全世界最好的电影人很多都去了好莱坞拍电影,好莱坞的人才库存非常‘厚重’。”
作为培训者,麦基也承认“天才不可能培养出来,能做的只是对有才华的人有所提升。关键是人才库,当有了这一坚实基础,整个影视业的制作水准自然会大大提升。”
中国编剧的“压力”
纠结于身份问题的中国作家,“所面临的压力是独一无二的。”
好莱坞影片中所展现的“美国精神”已成为美国电影的符号,此次中国之行,也有人问到“美国精神”是否是编剧刻意为之。对此麦基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家写的一切都是自传体。美国作家是自然而然写成那样的,因为他们是美国人。”同时,麦基还补充,“据我所知,美国作家和中国作家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作家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身份。”
麦基所指的身份担忧,是指作家在写作时一直在思考:作为中国人我应该怎么写,写什么。纠结于身份问题的中国作家,“所面临的压力是独一无二的。”解决之路唯有“自己选择答案。作家首先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哲学家。深挖自己的心灵,比照现实,去思考生活的核心价值观”。麦基说,在他看来,动作片一直以来较其他类型影片更容易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动作片的核心价值观就是生与死,所有人都认为生大于死,因而易于在影片中取得价值观认同。
编剧心态
“这是一种很美丽的生活方式,但也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
“作家是很孤独的工作,问题必须完全由自己来回答。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你永远不可能写出问题的完美答案,你必须一直写下去,一直寻求问题完美的表达,一直到你被黄土掩埋。这是一种很美丽的生活方式,但也是一种很痛苦的生活方式。”
除了孤独,编剧还是一个“很可怕的行业”。在麦基中国行的论坛环节,知名编剧芦苇就表示,多年来自己写过20多个剧本,最终拍摄出来的也不过10部。这无疑触动了麦基,“我现在已经不会为这样的情况难过,因为写作过程本身就能让我收获快乐。”麦基说,这位在好莱坞摸爬滚打三十余年的老人对此十分豁达,“让我来告诉你好莱坞的现实。美国作家协会对成功作家的追踪显示,平均20个已完成的剧本交易中,只有1个会拍成电影。也就是说成功率是5%,如果你写20个剧本拍了10个,你将是好莱坞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编剧。”
篇9
往事如烟,逝去的不会再来了.有些事像浮萍一样,随风流去;有的像一块烙铁,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永生难忘,那个鸡翅的故事像一块烙铁永刻在我的心里.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学校打算组织我们去野炊。可是天公不作美,临出发时下起了大雨,野炊活动被取消了,同学们像泄了气的皮球,真是一场欢喜一场空。到了第二节下课,突然传来了喜讯,老师把我们生的的食物拿到饭堂,让师傅帮我们把鸡翼和香肠烤熟。同学们一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也高兴极了,可是转念一想;如果我把八只鸡翅都放下去,别人就吃了我的鸡翅吗?我不就是很吃亏?这时,脑子里出现了两个幽灵,一个说:“莹莹你不可以这么自私哦
!”另一个说:“难道你不想吃爸爸亲手烤的鸡翅吗?”最后,我还是抵不住诱惑,选择了自私.
后来,胡老师发现有同学没有把食物全部放进去.胡老师怒气冲冲,但她没有骂我们,只是语重心长地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我们生活在 一个集体里,应该同甘共苦,我们有好的东西应该和别人分享.和别人分享东西你会觉得从很快乐,我们怎能为了几只鸡翅就失去自己的良心了呢?
听了老师的话,我脸上一热,浑身不自在。这时,同学们都用鄙视的眼光看着我,还有些同学在窃窃私语,我既羞愧又愤怒.老师,我恨你.您为什么要调查呢?为什么在同学们面前揭发我们的短处呢?害得我在同学们面前大失威信,一股怒气直冒头顶,我真想一刀 把老师插死.
分食物的时候,我只拿了一只鸡翅出来,但我却得到了两只鸡翅,同学们却没有计较,我再也吃不下了,热泪也禁不住了.这时我才发现,同窗五载的同学是那么宽容我.我一边吃一边想:老师说得对,我作为一个科代表,居然那么自私.我当时想把老师插死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没有老师的教导,我就会变得自私自利.我应该感谢老师呢!是啊!我们当时不应该那么自私.虽然我们只拿出很少东西,但是,我可以吃到其它同学的食物.我不可以做一个索取者,而是要做一个付出者,不然的话,我就会被社会遗忘,被社会放弃,最后,成为一个被社会放弃的孤儿.假若,世界上的人全部变成了一个个索取者, 世界会变成怎么样呢?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我能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我就会鸡翅全部拿来.不只这样,我的人生道路很长很长,在以的人生路上,我一定不会自私.其实,我拿出鸡翅不是给自己填饱肚子,而是为班集体献上一份爱心,为班集体添上一些温暖.
篇10
我望着雨,朦胧的视野里恍惚出现了一个可爱的女孩的身影。雨儿,是你吗?我想睁大眼睛看个明白,但瞬间,那个身影消失了,只有餮逃耆栽谘逃
雨儿,你还好吗?纷乱的风卷起我的思绪,让我忆起那无法忘却的往事……。
那是一个周日的下午,空中也飘着这样的雨丝,绿野,碧树都有了淡墨色彩画。就在校外那条蜿蜒的小路上,独步雨中的我遇到了同样独步的你,那时你晶莹的眸子里写着一抹无从说起的淡淡的忧伤与激动。
不记得那天的雨是何是时停的,只记得我们聆听着潇潇的雨声,仿佛在一支柔美恬淡的古曲里漫游。
从此,每个细雨飘飞的日子里,便再不是我孤独的身影;从此,每个微雨轻洒的夕阳下,便有两个女孩儿,扯着雨丝,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
雨儿,你说你要做一个雨季诗人。写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凄凉,写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壮。你说你要把清新莹洁的雨中世界写入诗行,让雨更美丽。
雨儿,多少个日子了,我们就这样平静而美丽地过去了,直到那一天,你母亲纷飞的泪水如同纷扬的细丝,她抽泣地告诉我,你走了……
雨儿,我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现实,我痛哭,我哀绝。而在那个凄凉的雨季,你走了,离开了我,带着那个没有结局的梦,带着我无语的悲痛……。
去深竹径音犹在,雨打月容梦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