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11 05:2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岳阳楼记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岳阳楼记课件

篇1

        一、听读法

        听读法就是教师范读课文精彩段落,学生在教师示范下,反复诵读,直到把握文章脉络、结构,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为止。这是利用声音的要素,在听读过程中,逐步地感受文章的内在节奏、气势和情调,感受语言的内蕴,领会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臧克家在他《重读〈岳阳楼记〉》一文中说:“对于《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写景抒情的段落,儿时朗读,百遍如新,沉醉其中,如饮美酒。”可见,反复诵读的效果和意义非同一般了。

        二、听想法

        听想法指学生听教师范读与思考句子、段落内容相结合的一种方法。教师在范读完一段内容之后,提问:这段话说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思考。以朱自清散文《春》第四段为例,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1.教师范读后,提问:这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

么?怎样具体描绘的?从那些角度写的?

        2.教师再读,请同学们仔细听,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

        通过让学生反复听的方法,积极引导听觉,调动学生思考。教师范读时,要讲究语气、语调,要读出文章的声情和韵味来。必须强化的知识可以加强语气。学生回答问题后予以评析,并给于适当的鼓励,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听视法

        听视法即一边看课文或音像、教学挂图等资料,一边听范读。这一方法,既借助了娓娓动听的声觉形象,又利用了形象直观的视觉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显明地感知课文中的形象,更深切地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唤起共鸣,受到教育。同时,还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美的享受。

        例如,学习《岳阳楼记》,可以分三个层次:

        1.入画:即教师范读课文,并展示“岳阳楼”、“洞庭湖”的彩色照片,出示“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课件,这样借助听觉和视觉形象,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声色俱佳的画面,产生身在图画中的美感。

        2.生情:教师朗读,讲解岳阳楼“大观”、洞庭湖上的不同景象的同时,启发学生反复体验画面所表露出作者的情感。

        3.悟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登楼者览物而生的两种不同感受所持的态度,感悟作者由此而生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四、听记法

        听记法即对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教师朗读后,要求学生将其记下来。这一方法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助于巩固知识和深入领会课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篇2

一、借“媒”入境,展现背景

先秦散文,无论在词语用法、句式还是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上,都是文言文中学习的难点。这时我们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引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觉轻松地走进文本。

在教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时,我先用课件展示了了齐人“不是嗟来之食”的故事,学生很自然就领悟到了“贫贱不能移”的气节内涵,引入到文本中“舍生取义”的论点上来。在学习《陈涉世家》时,先让学生欣赏“鸿鹄之志”和“揭竿而起”两幅图片,再谈体会,这样就对陈设少有壮志、敢于反抗的性格特点有了大致的了解。

在引入时运用多媒体,展示的多是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与文本内容有关的故事、文学常识等,这种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缩小学生与文本的心理距离和时空距离,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

二、以“媒”传情,品味语言

初中所选的文言篇目,很多体现中国古典文学的韵律美,如《陋室铭》、《爱莲说》,骈散结合,朗朗上口,都是感受国学经典的美文。

过去在教学这些篇目时,我们往往把这些录音当作范读材料,现在运用多媒体,朗读的节奏、重音、感情都把握得很到位了,易于学生品味文本语言和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在教学《岳阳楼记》时,洞庭湖晴天时的景色“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借助多媒体把学生带入了文本所描绘的春光明媚、烟波浩渺、碧海银沙的景色中去,然后学生跟读、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背诵的速度也提高了许多。

三、凭“媒”画意,领会意境

初中所选的文言篇目,写景的居多,而学生对于文本所描绘的很多景色没有见过,仅仅凭借一些图片来感受。如《三峡》、《岳阳楼记》、《桃花源记》文本中所描绘的巍峨险峻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长江,对于我们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农村学生来说,不能身临其境,无法领略其中的美妙。

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搜集整理了三峡的图片10张,有鸟瞰景,有特写,高耸入云的群山,有波涛汹涌的急流,也有攀上林梢的猿猴,把文本描绘的景色展现出来,视其形,观其貌,听其声,加入了解说词《话说长江》片段,让学生领略到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学生很自然在心底涌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篇3

关键词:感悟;魅力;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18-01

新课标认定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认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语文教学理应有着最美妙的情感体验,语文课堂理应成为学生最心仪的快乐天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的魅力呢?

一、语文的魅力首先来自于朗读

墨香飘逸的语文教材就像一座风景优美的大山,老师就像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带领学生跋涉攀登,去感知美的风景,体验美的情感。他要将自己的心情、体验融入其中,形成浓郁而强烈的美感力量,以此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引导学生在美丽的山林里遨游,培养他们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此,老师在教学中首先应重视朗读。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能够感受到“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之秋”的清净悲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在反复朗读中学生领略到《春》的艺术魅力,感受到《最后一次讲演》的震撼力量,体会了《岳阳楼记》的人文传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们的语言和心灵都得到了升华。语文教学的魅力也就是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二、语文教学的魅力来自于口语交际。

根据言语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加强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引导学生准确地感知视觉――空间世界,培养学生完成知觉转换的能力。所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培养学生对话交流能力。为此,老师要积极创设“说”的环境,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叶圣陶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本领。我们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我设置了这一环节:“今天月色这么好,我们来对诗好吗?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不用。但必须是写月亮的诗句。”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都非常兴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师生“对诗”开始:

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师:“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师:“梨花园落溶溶夜,柳絮池塘淡淡风。”

……

生:“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师:“初月如弓未上弦,咬了一口少半边。”(生大笑)调侃诗句给学生带来了幽默的快乐,增添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三、语文教学的魅力来自老师自身

据说,梁启超先生上课时讲到精彩处,“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悲从中来,竟痛苦流涕而不能自已”,“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这样的课,这样的教师,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情”的人,要有丰富真挚的感情,在范读课文时,要学会煽情。虽然音像材料读得很标准,很有感染力,但教师声情并茂范读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更有自己的特色魅力。教师范读的好,不仅对学生有示范作用,而且对学生有激励作用。如文言文,教师的范读,能够体现朗读的某一方面特定要求,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文言文的味道和气息。在教《桃花源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时,教师在课堂上花了大量的时间示范阅读。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读得“有滋有味”,读出“成果”来。

四、语文教学的魅力来自学生的想象

想象是美丽的,开发智能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语文课重点开发的是学生的言语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等。而语文教学的魅力就在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 。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语文中的朗读则是托起着那双翅膀的空气。没有联想和想象的语文课就失去了魅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

篇4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实际,为使文言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作了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构文言知识体系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读时有涩口感。故教师教学时势必要挖掘教材中新颖、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岳阳楼记》时,制作了课件。出示一幅幅迷人的洞庭湖、岳阳楼风光图,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再配以精当的解说词,就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此番美景。果不其然,学生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是哪里?真美!”“洞庭湖!”“岳阳楼!”老师再用富有激情的语言鼓励大家:“让我们登上岳阳楼,与范仲淹一起领略这美丽景色吧!”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岳阳楼景色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样的情境,学生觉得很有兴味,从而建构起能灵活运用的有关文言知识,如“际涯”“朝”“夕”“气象万千”。

2.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建构相关的文化知识体系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又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和发展的平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搜集材料,筛选信息。这个教学过程中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共享探索的成果,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最后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如建兰中学孔晓玲老师在教学《公输》时,介绍了有关墨子及墨家的知识。为了让学生更易建构起墨家思想主张以及在春秋战国时地位影响等文学常识,孔老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墨子为什么叫墨子?他有什么长处?我们可由此联想到哪个成语?孔老师让学生去搜集资料,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补充一些知识如孟子对墨子的评价、墨家以后的发展等。如此,学生就能建构相关的文化知识体系,了解了一段历史,又能了解一个远去的历史人物。

3.理解文本材料,建构起对文本的整体认识和相关的审美能力

学生要主动地参与,处于一种激动、亢奋的状态,然后让自己凭借已有的知识去体悟。如教学《诗经》时,教师要介绍有关《诗经》的常识,如创作年代、手法、地位和影响等,借此来引导学生去热爱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其实,我们也不需介绍很多先秦时代文化灿烂的背景知识,只要围绕《诗经》创作年代即可设置情境,足以震撼学生。让学生把《诗经》与《在水一方》的主题歌歌词进行比照,再让学生查查资料:在《诗经》创作时,世界上其他的民族是否也有了不朽之作?学生通过查资料、作比较,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语文课的民族精神教育,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学生也做好了认知的积极的心理准备。

此外,我们教师还要充分利用文本的美学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李海林先生在《言语教学论》中写道: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实现语用能力的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语用能力目的的“附带的效果”,文言文教学势必要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本身也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文言文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浅易文言文能力,但它终极目的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最丰厚的载体。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被赋予了美,是美的终结者,富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它们或记述作者经历,或歌咏壮美山川,或抒情言志,或阐发哲理,这些都能表达出古人的执著追求。

教学《诗经・蒹葭》时,笔者设计了比较朗读情境,将“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改成“蒹葭苍……蒹葭萋……蒹葭采……”,然后学生朗读,对比体悟它们的音乐效果和表意效果。当然,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更爱叠词的朗读节奏美与音律美。又如《爱莲说》,可从品析文章语言入手,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并说说从这些语句中可读出了多少美,悟出了多少美。经过教师的点拨,最后归纳出:语言美、形态美、品质美、情感美。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点拨,写花即写人,咏花即咏作者的志。作者通过描绘并赞美莲花的外在形态,赋予莲一种高洁品格。这样的朗读,这样的点拨,会使学生体悟到文本中写的物是美的,而且还会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地方――这里的物仅仅是物吗?作者的意图又是什么呢?

4.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建构文本相关的人文知识体系

整个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情境、协作和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展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学习者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的建构。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技能,达到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发展的目标。

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会分析小石潭景色,再探究柳宗元的内心世界。这基本上完成了文本内容立意建构。我们可继续提出一研究性问题:文中“潭西南而望”,柳宗元在望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会说到前途、理想等。教师再补充有关作者的资料,让学生对作者、文本有个高度的认识:山水走不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师再出示藏头诗《江雪》,让学生朗读体悟作者心情,再进一步提示学生:《江雪》很好地印证了柳宗元心情――千万孤独。虽山水走不进他的内心世界,可山水接纳了他。美丽的自然风光开阔了柳宗元的心胸,给了他创作灵感。他写出了许多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文笔清峻、富有诗情画意的《永州八记》。写山写水,写草写木,都能化工肖物,神妙入微。

教学《〈论语〉十则》,在疏通文意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带领学生掌握语录所包含的思想家、政治家孔子“仁”的思想核心。“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字的梳理是极易的,关键是看它如何体现儒家思想的“仁”。孔子认为,终身行之的那字是“恕”了,就是说用自己的心去揣度别人,最直接最简单方法便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推己及人,“仁”的体现。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这几则语录走进儒家,走进儒家思想的文化境地,认识它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从而让学生积淀传统文化,逐渐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 应用

多媒体技术具有集声音、图像和视频为一体的特点,将其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能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优化课堂结构。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辅手段,应确保应用的合理性和适宜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一方面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即多媒体直观的画面、逼真的声音,可以极大地刺激学生感官系统,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知文本,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理解文本内容。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

1.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形象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之中,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对所学的内容,教师应确保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与教学的实际需要相符。例如,在进行《小石潭记》教学时,若教师一味的讲解,则会导致学生难以对小石潭的美景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学习枯燥乏味。若教师能够结合多媒体课件,将小石潭奇特的自然风光和美妙的自然现象一一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对文本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如同身临其境,就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借小石潭抒发自己忧乐的情感。

2.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应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尤其是教师不能为了因为自己的喜好而不注重教学实际,在教学过程中频现多媒体课件,把多媒体教学当作一种表演手段,完全不顾及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整节课陶醉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之中,兴趣完全被课件所牵制,根本不去考虑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滥用多媒体课件,冲淡了文本内容,既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也失去了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譬如,在教《爱莲说》这篇课文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莲花的形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莲花的特性,感受到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可贵品质。但是有的教师在学生交流讨论过程中还运用多媒体播放《荷塘月色》的背景音乐,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讨论与探究,而且还影响了学生的思考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教学实际需要进行多媒体教学,而不能乱用或滥用多媒体。教师要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教辅手段,我们应尽可能地发挥其优势,确保应用的实时性、适宜性和适度性,一旦应用频率过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依赖性,失去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多媒体应用的合理性。

3.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感官获取更多的信息量,促进课堂结构的优化,教师应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具开放性,也更具有活力,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本更多的学习资源呈现给学生,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强化了他们对知识的迁移与拓展,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例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的自然景观及其背景资料,在学生在直观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他们探究、讨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内涵,之后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提供的信息资源,更有效地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篇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

4.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突出课堂学习的重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进而教师他们攻克学习难关。以《背影》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作者望父亲买橘的场景一一具体展示给学生,同时对朱自清进行简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与父亲的离别的深挚感情,在父亲渐渐离去的背影中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父子真情,从而更好地掌握文本的重难点。

5.应用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它亦只是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教师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会让学生感觉上课是在看教师演戏,教师仿佛只是一个“解说员”“表演家”。此外,教师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图像、声音的介入,会使学生大脑的语言中枢得不到锻炼,他们的阅读和思维能力也会下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不善思考的惰性,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违背了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再者,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或滥用多媒体,将会形成“以机代人”或“以机代教”的不良习惯,淡化了积极钻研的探索意识,达不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对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必要性,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以便于更好地将其优势发挥出来,进而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导入法

教学导入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和新课标理念,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的方法。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依我本人的教学体验,就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导入的主要方法。

1.“开门见山,揭示新课”导入法

当前教学中提倡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展示法,又称“一课一得法”:要求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能够正确、完整地掌握一项重点内容。要想真正做到一“得”,就要求教师明确课文重点、确定目标。一进课堂,就直奔主题,这就是“目标展示”导入。这种导入法醒目,直截了当,直切主题。

2.“联系旧知,揭示新知”导入法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所以,我们在教授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巧妙地联系学过的知识,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如:在讲授《醉翁亭记》时,可先让学生迅速地回顾我们前面学过的课文《岳阳楼记》,再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上。

3.“故事”导入法

故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内涵。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相关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从而顺利、生动地导入新课。

4.“悬念”导入法

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5.“直观演示”导入法

初中生还处在青少年时期,偏重感性认识,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根据这种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应大胆采用直观教具导入。这种方法是利用实物、标体、模型或挂图等直观教具,引发注意力,激发兴趣。直观教具可利用现成材料,也可自己制作。

6.“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导入法

青少年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经常动手,可以刺激思维发展,提高智力水平。课堂上采用“动手操作”导入,可以大大活跃课堂的气氛。如:学习诗歌《湖心亭看雪》,事先叫学生准备好画笔、颜料。正课开始,让学生们来比赛画画,根据诗歌《湖心亭看雪》的内容,画一幅画,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可来劲了,勾描的勾描,涂彩的涂彩,忙得不亦乐乎,整个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迎刃而解。

7.“教材资源”导入法

教材资源除课文外,还包括附图、插图、附文等。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它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景物绘制或拍摄而成,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可以用视觉形象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

8.“音乐”导入法

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用音乐法导入会使学生吧感情带入课文中的情境,接受新知识。如《背影》一课,先播放刘和刚的《父亲》的录音带,让学生欣赏。使学生从歌曲中初步感受到了儿子对父亲的挚爱。再学习课文就不显得生硬了。

9.“课件”导入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课件这一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而制成的新鲜事物被广泛应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利用课件展示图片导入,也可播放影音文件导入,更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方便、快捷、效果好。

当然,采用何种导入法,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其次,要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3~5分钟左右,不能占太多时间。

总之,课堂教学的导入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一名好的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深刻体会当前教学的指导思想,精心设计导入,充分发挥导入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古诗词教学 欣赏能力 审美情趣 学习生活

古诗词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的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且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具有独特的美感,学习古诗词,能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安排了课内古诗词阅读篇目31首,课外诵读篇目60首。但由于古诗词语言的含蓄凝练和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诸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就当前语文教学而言,古诗词教学似乎还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老师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类是解说过多过细,以致把诗歌肢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歌的美感;另一类是什么都不说,仅是读读背背,划出名句以应付考试。

这两种做法显然都是不妥的。如何较好地完成古诗词教学呢?巴甫洛夫的话给我启示。巴甫洛夫说:“理解就是建立联系。”我认为,古诗词教学须建立以下四个联系。

一、在诗歌内部建立联系

所谓在诗歌内部建立联系,即寻找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古诗词中常有呼应、衬托、铺垫等手法的运用,找出相关的词句,揭示其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理解诗歌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我在执教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时,在学生充分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小序与正文的联系,要求学生从小序中找出与正文联系最密切的一个字。经过屡次试教,学生一般都会找出“怀”与“欢”,有些班级还会找出“兼”。我就以这三个字为突破口,开展全诗的教学。由“怀”字引导下阕的阅读;由“兼”字启发学生思考诗歌除怀人以外的另一主题,并引导上阕的阅读;由“欢”字提出质疑:诗人的思想处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诗人的情绪处在思念亲人的惆怅中,何以能做到“欢”呢?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体会诗人豁达洒脱的性格。

在诗歌内部建立联系是理解诗歌的基础,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情感,体会诗歌语言之准确传神。

二、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建立联系

知人论世。古诗词是诗人在一定的背景下创作的,抒发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情感,如杜甫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等。学习这些古诗词,必须对诗人的人生经历及诗歌创作背景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在教学时,我往往借助课文注解和投影等手段对学生作介绍。

诗人的人生经历影响着诗人的思想认识,诗歌的创作背景又决定了诗歌的情感倾向,在解读诗歌时,如能正确把握诗歌与诗人人生经历、创作背景之间的联系,便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在《水调歌头》的教学中,我向学生详细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并引用了相关的文献予以印证。

在上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词中表现诗人情感变化的词语,学生找出了“欲”、“恐”,我引导学生把这两个词补充成“欲归”、“恐寒”。从这两个词语中,学生看出上阕写的是一种矛盾的心理,但这种矛盾在现实中是怎样的矛盾呢?学术界历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回到朝廷与留在密州的矛盾,另一种认为是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两种理解各有其道理,我认为都有必要让学生了解,但直接“告知”学生,学生的理解必然是肤浅的,且两种不同的解释容易混淆。于是我为学生补充了两段背景知识,一是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通过补充这一段背景知识,学生马上联想到“天上”是指朝廷,“人间”是指密州,并由此理解了“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对朝廷的牵挂,“高处不胜寒”是对朝廷党争的畏惧,“何似在人间”是指留在地方做官一样可以有所作为。我为学生补充的另一段背景知识是苏轼与禅宗的渊源,苏轼与佛印是好友,经常一起参禅,苏轼写过一些与禅有关的诗,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失一念,受此百年谴。”通过这一段背景知识的补充,学生又悟出“我欲乘风归去”是要摆脱人间的烦忧。

在下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苏轼与苏辙的感情之深有切己体验,我引用了苏辙《超然台记叙》中的一段话:“子瞻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从这一段话中学生明白,苏轼从杭州调往密州是为了苏辙。我又引用了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中的一段话:“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临死之前指定一个人为其作墓志铭,此人必是他最信任、最亲密的人。通过两段文字的引用与解读,再引导学生读词的下阕,学生对诗歌语言的感知就变得细腻而敏感了,词中“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等诗句就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它引起了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这可从学生朗读的语气语调变化中看出来,也可从学生的表情变化中看出来。

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创作背景建立联系,既可以打通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时代间隔,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因为诗人的人生经历与诗歌的创作背景,常常是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当这些故事与诗句内容建立了联系,原本抽象的诗句在学生心中也就变得具体生动了。

三、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建立联系

我们常有这样的经验,当各种知识融会贯通之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何让学生有这种感觉?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相互印证,相互启发。

在《水调歌头》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天上”就是朝廷,“人间”就是密州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再读上阕,我说:“当你理解了‘天上’与‘人间’的这种象征义之后,你会发现上阕的许多句子又有了新的含义。”学生再读之后发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其实是对朝廷的牵挂,这时我用课件展示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也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排在《水调歌头》之后,学生在寒假预习中早已熟读了课文,这些名句早已烂熟于胸,所以课件一展示,学生脸上马上露出一种“原来如此”的表情,我一点拨,学生们就明白了这是“古仁人”共有的一种情怀。

在对上、下阕分别作了解读之后,我对小序中的“欢”提出了质疑:“既然作者的思想处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情绪处在思念亲人的惆怅中,何以能做到‘欢饮’呢?”学生们讨论之后得出结论:因为作者已经在矛盾中作出了选择,已经将思念化作了深深的祝福,所以可以“欢饮”。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补充了自己的理解:其实欢乐是有层次的,最低层次是竞争带来的快乐,第二层次是有条件的快乐——比如某个心愿得到满足,最高层次是无条件的快乐——心愿得不到满足依然快乐。以现实来看,坡是不具备快乐的条件的,被贬的现实没有改变,与弟弟不能团聚的现实没有改变,他的快乐是缘于一种思想认识的升华,是属于无条件的快乐。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种无条件的快乐,我举了陶渊明的例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标瓢屡空,晏如也。”这是学生在《五柳先生传》中刚刚学过的句子,通过这个句子学生不仅很快理解了“无条件的快乐”,而且感受到了融会贯通带来的快乐。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所学的知识也在逐渐累积,如能举一反三,引申迁移,跨越时间与空间限制,寻找不同知识之间潜隐的联系,那么所学的知识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一个越来越强大的知识体系。

四、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

学古诗词有什么用?这大概是一部分学生心中的困惑,也是这些学生学习古诗词动力不足的原因。古诗词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不是学一两首古诗就能体现出来的,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意义有两点。

一是共鸣,即读一首诗的时候,我们感觉到诗歌说出了我们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这正是读诗的乐趣所在。共鸣产生的前提是,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读者的某一种生活体验具有一致性。

二是应用,即诗歌中的某些诗句在我们的说话写作中可以直接引用或借鉴。

以上两点,都要求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要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

在《水调歌头》一课的最后,我告诉学生:“词的最后两句,一句富有哲理,一句表达祝愿,都成了千古名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引用这两句诗,同学们想一想,什么时候可以用这两句诗。”学生回答:“前一句表达对离人的劝慰,后一句表达对不在身边的亲人朋友的祝福。”于是,我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对象(也可以虚拟一个对象)写几句话,表达劝慰或祝福,必须引用其中的一句诗。学生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不仅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学会了运用诗歌名句,而且明白了学习诗歌的意义。

联系是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诗歌本身不可言说的地方,通过联系,借助“外力”,理解诗歌,可以达到“说”而不至于把诗歌说得支离破碎,“不说”而依然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文字与情感之魅力。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中学语文教学论谈,2004.

[2]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吴建明.中国古代诗学原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篇8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只有充满兴趣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有滋有味,充满活力。

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出师表》《孟子》两章、唐诗、宋词、元曲等,对这些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

如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我就利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做了个关于苏轼生平和思想的课件。通过音乐和画面让学生像看电视一样从感观上的听、看来感受苏轼的生平,了解苏轼的思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再通过画面想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的词人,他的创作风格会是如何呢?引导学生自动、自主地学习之后,经过讨论,然后对照作品,通过理性分析,更深刻地领会到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迈的。这样由感性到理性,词的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词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由于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错字病句连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后就不同了,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在有声大课堂里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学习了《我的母亲》一文后,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母亲的歌”,让学生写《母爱》《妈妈,您听我说》等作文。课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如与母亲有关的俗语、格言、诗中的母爱。课堂上,我安排在《懂你》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从网上下载的电影《九香》,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语文学习的方式

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学习环境,可以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信息、学生群体间的交流信息,与师生间的反馈、交流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把学习引向深入。

篇9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诵读

古诗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较低,对古诗文不感兴趣,甚至一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和厌恶感。针对上述问题,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挖掘古诗文中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元素,探索了一些古诗文教学的新方法,既适应了新课程的标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一、古诗文教学必须以诵读为基础

初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

从大纲的变化来看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清晰地表露出对诵读的情有独钟。对古诗文的诵读越来越成为初中古诗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开展诵读教学,我的做法一是对每篇古诗文的教学都坚持利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读课文,利用录像、磁带或自己和学生一起疏通完字句后(这种疏通不是老师串讲,而是学生初读基础上的“解惑”),再让他们反复朗读,直到读准、看准,读得准确无误,有感情。二是要求学生课前充分预习,上课时大声朗读。坚持长期这样做,学生既提高了诵读水平,又提高了独立学习、提前预习的积极性。因为不提前读,课堂上就读不好;不提前对照注释并利用工具书翻译课初步理解,有些句子的句读(特别是句中停顿)就读不准。而通过课前自学,学生对照注释已口译了一遍,不懂的地方已划出,并把课文反复诵读,就为老师授课节省时间和有的放矢打下了基础。我对学生的朗读还有严格的规定:对照注释自译时可以默读,其他时候的读应尽量做到出声朗读,即古人强调的“吟诵”,晨读时尤应如此。变换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学习,是老师达到教学目的的明智之举。在重视诵读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变换读的方式,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便让学生分角色读,如《扁鹊见蔡桓公》、《隆中对》、《曹刿论战》等。在教学古典诗、词、曲时,还可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先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主题,感悟作品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接受传统美德教育亦有帮助,如上《送元二使安西》可配《阳关三叠》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纯洁的友谊,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友爱;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可放旋律急促的琵琶曲,感受诗中反侵略的爱国感情;上《望天门山》则配上气势磅礴的钢琴曲,在音乐中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增强学生的使命感。

二、古诗文教学应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联想和想象是很重要的,如果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有许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将想象的景物用彩笔描绘成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画面。在我的办公桌里,至今还保存着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所作的图画,如:读过《桃花源记》,学生可根据武陵渔人的行踪绘制出连续的画面:渔人发现桃花林——寻找桃源(连洞口都画得惟妙惟肖)——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派安居乐业、平静祥和的风貌——离开桃源;学生可根据王维的《使至塞上》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景象;总之,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三、以课本剧表演形式进行古诗文教学

根据当代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课堂作为场景,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故事情节,这样,既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教益。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文信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已走进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将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爱莲说》课件可让同学们通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外在形象,感受作者高洁傲岸、不慕荣利的节操和品质;《荔枝图序》课件可让同学们直观了解“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瓤肉莹白如冰雪”等具体形象。

五、寓道德教育于古诗文教学中

篇10

一、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图像和声音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它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使其产生兴趣和注意力,进而诱发学生在感情上参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的优势,那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初读课文时,我们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与文章内容相适应的情感,力求让学生的情绪与诗文产生共鸣。具体方法因文而异,有的可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有的可描述感人的场景,只有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把他们带入特写的情境之中,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到学习中去。

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文中有许多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薄薄”的清雾,作者用笔塑造了一个幽美、寂静的环境。我们可以选取些电影片断进行剪辑,再配上笛曲及抒情的朗诵,来加强语言的效果,做到情景交融,发掘和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从而促使学生达到认识和情意的和谐发展。学生巧妙地融入了文章中去,摆脱了以往的枯燥、单一的朗诵。

同理,《天净沙·秋思》、《岳阳楼记》等篇目如此炮制后,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增大课堂容量

信息技术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的特点,用它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由于语文特殊的学科性质,很多时候需要记住死的知识点,像一些名家名人名篇名作, 同时又需补充很多知识,这时多媒体就是众多老师的首选,如我在教学《药》一课时,人血馒头能治病,学生一片哗然,时代的久远使学生根本无法真切的感受当时的百姓在特定环境下的愚昧,只是觉得很好笑。但当我把时代背景投影给大家,把电影视频放给大家看时,同学们一下沉寂下来。而一支粉笔走天下的传统教学,则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且以前三四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现在只需两个课时就好了,它不但提高了教学的质量还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时间进行自我消化,自我学习,自主学习在无形中形成。

三、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利用CAI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化解课文中的教学难点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发生认识论》中指出,人类对于知识的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知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比如人教版《杜甫诗三首》,在讲授该课时,必须先让学生了解杜甫的人生经历,了解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才能使他们领悟出诗歌所具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体会出诗人忧国忧民、念家悲己的情怀。基于这一点,我用Powerpoint软件将杜甫的人生分为了五大时期,即读书漫游时期、困守长安时期、流亡时期、寓居西南时期、漂泊时期,把有关杜甫的众多信息给学生进行了浓缩,便于他们记忆和掌握。并利用Authware为每首诗制作了一个小动画,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形象,化静为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学生们一目了然,自然而然也就体会到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了。

五、利用多媒体,激活学生的思维

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中介,使学生由形象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帮助学生的认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媒体教学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始终保持思维的活力。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文章时,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一特征的呢?我们可以先播放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碟片,然后让学生讨论,概括,找出文中相应的语句。抓住时机投影出示有关句子,通过“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来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永定河发水时,……足见它的坚固”“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接着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课文中对石拱桥的介绍,这样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为弄懂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创造了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