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感觉范文

时间:2023-04-10 19:5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的感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春节,中国人传统的节日。

在部队,或许新兵蛋们能感觉到春节的快乐,至少组织放烟花、吃水饺,还开荼话会(即大食会),班里组织唱歌,连里组织拨河比赛等许多有点搞头的节目,别的连队或多或少也有些玩的,对于机关,没啥好说我,我就是个例子,年三十晚上,上班上到11:30,然后关门,去看看烟花,12:30回来后,继续开门让新兵打电话,呵呵,这就是年三十..纠察班的兄弟们,人多,至少可以打打牌,我呢,...不知能干些啥,还好,老乡们看我可怜,跑来我这边玩玩,喝上两杯,拍拍屁股,还是走人...有点怀念纠察班的生活,有机会选,还想当新兵,不就是训练苦了点,其它感觉也不错...

两年没回家了,也不知老家变成啥样了,来到这边也有一年多了,也不知适应了还是没适应,最冷可以去到-27度,最热可以去到+40度,唉...大西北的兵不好当,站岗时,吃西北风就有得受了,再来个沙尘暴,一点也不好玩...

想家?到现在我也不知有没有想家,在外面跟在家也就一个样,无无聊聊...但至少,在家,始终不同在外面,老受气,而且自己没照顾好自己,家人也会问寒问热...雪中送炭,火中送凉,...在家不高兴的兄弟姐妹们,有时想想,最温暖的地方,还是家...

篇2

我是个住校生,每个星期六才能回一次家。于是总是盼望着,渴望着周六的到来。刚开始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家里丰盛可口的饭菜,温暖舒适的浴室,或是日思夜想的电脑?似乎都不是。一天的时间是短暂的,刚回到家,好像才隔了几个小时,就要搭上返校的汽车。我们开始乱了。急急忙忙得找书包,找衣服,最后还是爸妈微笑着把饭卡塞到我们的手里。

从家到学校只是短短的几十分钟。车厢里没了回家时的那股热闹,实在是静极了。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也是同样的心事: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家呢?还有六天……一时间,突然都抛开了爸妈的唠叨,想着家的好处。夏季,冲个凉,换上喜爱的衣服,坐在皮沙发上蹦一蹦,抓一把薯片,喝一口可乐;冬日,暖暖的阳光照得人也懒洋洋的,倚在宽大的大理石窗台上,一杯清茶,一本老书,心也一下子暖和起来了。

家,一个如此温暖的字眼。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永远不会抛弃你,永远不会背离你。在难过的时候,你会想到家的快乐,父母的关怀;在绝望的时候,你会想到家的力量,父母的鼓励;在幸福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家,还是爸妈!

回家的感觉,真好!

在家,可以肆无忌弹地唱歌,吼叫,跳舞。在家,可以毫不犹豫地抱怨成堆的作业。在家,可与和父母撒撒娇,闹闹脾气,一觉睡过,眼前仍是父母的笑脸。在家,时时刻刻都走不出父母浓浓的,永远不会退却的爱意。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人,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而失去父母,失去爱,失去家。他们渴望有一个温馨而完整的家。可尽管我们有家,我们却也不懂得珍惜。有家,是一种幸福。但别忘了,幸福是短暂的,还长着翅膀会飞。家,需要我们用心去保护,去珍惜。

篇3

刘麦楚芬,加拿大国际管理学院董事长,出生于广东,后随父母移居香港,在美国加州获得硕士学位,曾经在加州卫生部和人力资源发展部任职。

谈起在美国加州留学的日子,她说,那是生活最艰苦的时期:别人出去吃一顿饭就是10美元,而她一周的生活费才5美元。她总是在周五晚上才去超市,因为那时候很多东西都是买一送一的。一只鸡是1美元,她把买回来的鸡分成7块放进冰箱,一天吃一块,然后写信告诉家人在美国一切都好,每天都吃鸡!“香港人觉得可以吃到鸡的生活就不错啊!不然家人是肯定不同意的。”回首青年时代的苦涩,刘麦楚芬却大笑了起来。

来美的第二学期,大学学费涨了,交了学费后的刘麦楚芬连生活费都没有。她想只能退学了,于是去向导师告别。导师一听,吹起了胡子:“书没读完怎么能回去!”导师立马帮楚芬发出一叠推荐信,第二天,工作便上门了。可是美国规定没有工作证不能上班,还是导师出马,去移民局破格帮她拿到了工作证。楚芬的这份工作是做社区设计,令人佩服的是,一周后,市政府便直接打电话给她,请她去政府协助工作。从此,楚芬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而这也是她进入美国政府工作最早的起点。

为了搜集论文资料,刘麦楚芬后来又进入加州州政府,帮一位前辈校友做医疗紧急管理计划。当时任加州州长的正是里根。而正是里根的一番话,给了她极大的启发。

当时加州的一些基督徒想建一所教会医院,但由于政府补助不够,一直没能获得批准。后来,一群修女找到了里根,希望他批准建立医院。里根随后对楚芬的上司与办公室人员说:“This is America! 这里是美国,应该给每个人机会,让他做他愿意的事情!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只要努力,都能成功!”

当时在场的刘麦楚芬听后心里一亮,一扇新的窗口就此打开。刘麦楚芬说,“无论现在人们怎么评论里根,我始终尊重他,因为他关于美国的理念深深地教育了我,给了我向前的动力。” 从里根的身上她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成为她一生为人处事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告诉她:在寻找自己发展机会的同时也要给别人发展机会。

给里根打工的中国姑娘获得了宝贵的启示,这也成为后来刘麦楚芬津津乐道的故事。

变身加拿大土著“酋长”

在里根总统竞选时,刘麦楚芬离开了加州政府,跟随丈夫前往加拿大定居。

刘麦楚芬的丈夫是一位农业保鲜科学家,来到乡村广阔的加拿大自然是如鱼得水,但刘麦楚芬的工作却陷入了困境。楚芬擅长的是地区经济规划、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而这在他们居住的加拿大地区根本无用武之地。因为周围都是加拿大土著红种人!“这些土著因为有政府补贴,整日无所事事,哪来的人才!” 刘麦楚芬说着两手一拍,做了个无奈状。

闷了半年后,刘麦楚芬开始出动了,她已经想好了第一步――培训土著人!

土著女人的地位很低,总是被歧视、让人看不起,于是不少的土著女人总是喝酒度日。她将这些女人集中起来,鼓励她们戒酒,教她们如何照顾家庭、孩子,并让她们学会简单的家庭饲养鸡、猪的方法,举办和睦社区日,分享她们努力的成果,建立她们的自信。她向加拿大政府要求经费,帮助土著人建房,把小孩子们送出去念大学;土著人的土地被抢被占,她帮他们分析文件,一条一条的找出不合理之处,然后向政府要求补偿。

加拿大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开放农业市场,当地农民和土著人的葡萄种植园面临破产困境,于是她请来酿酒师,把葡萄酿成了法国葡萄酒,并在这种冰酒上运用土著文和土著图案来装饰。这种加拿大冰酒首次在纽约推销,一周内便销售一空,土著品牌成为佳话。

自己用头脑创业的刘麦楚芬成了土著人的“经济发展顾问”。给土著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她也因此受到了当地土著人的尊敬,他们称她为“酋长”。在加拿大她是一个外国人,能得到土著人这样的称呼,刘麦楚芬说这对她来说是一份莫大的殊荣,她为此感到很自豪。

迈出“回家”第一步

刘麦楚芬在加拿大渐渐有了声望,加拿大政府把她当成了值得信赖的好朋友。80年代末,香港兴起了加拿大移民热,但是申请移民的人鱼龙混杂,申请手续也很不规范,这些都给加拿大政府审批签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时候,加拿大企业移民部的主任打电话找到了刘麦楚芬,希望她能帮助他们对申请移民的人做前期评估,考察他们当中哪些是真正想到加拿大投资的。政府的委托和信任让她无法推辞,加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刘麦楚芬接受了企业移民局的邀请,重新回到香港,而且一干就是很多年。

她说处理签证对她来说从来不是难事,只要懂得规范,就好办!1995年左右,广东开始邀请她来内地讲解赴加签证事宜。这时的中国已经打开国门,不少商界人士都希望能把孩子送到加国念书,但加拿大使馆当时只对家庭团聚开放签证。于是刘麦楚芬来到北京加拿大使馆,向工作人员询问赴加签证难办的原因。

“为什么不给人去学习的机会呢?”熟悉加拿大移民政策的刘麦楚芬跃跃欲试了,她知道加拿大的法律透明、公正,只要按程序来,问题是可以很好解决的。“我来试试!”她开始提出方案,正式啃起了中国内地学生赴加签证这块硬骨头。

1998年1月,广东高教局主持的赴加留学项目在广东启动。第一次宣讲会在深圳举行,刘麦楚芬回忆当时的情况说,会场来了600多人!3月,刘麦楚芬的Yes Canada!教育集团向加拿大使馆送去了38个攻读渥太华大学MBA的签证申请,3周后,这38个申请全部获得了批准!这是中国第一家由正规渠道向渥太华大学输送的攻读MBA的学生。1999年开始向加拿大输送本科生。他们每年的输送人数为四、五百人,业务范围覆盖了几乎全国。她说,除了西北两三个省,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学生。

为“家”做事的感觉真好

随着职业从移民政策到教育业的过渡,刘麦楚芬越来越了解中国的管理学教育现状。她发现中国本科管理学教育的范围太窄,许多相关专业的教育互不相通,比如会计、国际贸易、金融等专业的学生对相邻学科的知识甚至茫然无知。刘麦楚芬觉得这种状况和将来需要的人才趋势极其不符,“以后要的是全方位管理人才,要的是transferrable skill,可变通的能力技巧。不是10个人干10件事,而是1个人能干10件事。”

2000年,刘麦楚芬和多年的老朋友,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前管理学院院长高仕登博士、渥太华大学前管理学院院长马洛云博士碰面了。这两位院长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加教育,高仕登博士更是在中国人还没有听说过MBA时,便开始为南开、西安交大等高校培养MBA教师,可谓是推动中国MBA教育的先行者。三人谈起当今中国管理学本科教育的问题时,竟是英雄所见略同。

“许多中国学生并不是复合型人才,而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多方面工作能力的雇员,所以企业觉得请不到适合的人,毕业生却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刘麦楚芬说出了中国教育的一个困境。高仕登博士点头赞同,并认为中国MBA教育的大气候已稳,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就是本科教育了。

经过一番商议,三人决定联手合作,将加拿大教育上更为先进的管理人才培养项目引进中国,在中国办学,使transferrable skill能在中国人才中扎根。

接下来的立项、申请,一切都很顺利。只是由于SARS的缘故,“整个03年都动不了。”说起那段日子,刘麦楚芬连连摆手。

2004年他们开始寻找适合加拿大大学的合作伙伴。 加拿大国际管理学院与北师大珠海分院的筹建逐步走上正轨。很快,加国10余所名牌公立大学加入了这支中国“远洋舰”。

当“三人峰会”决定派她来中国时,她对两位院长说:“我也不懂中国,我试试吧。”刚来北京时,她听不懂普通话,于是每天在旅馆开着中央广播电台一个劲儿地听,语言困难很快克服了。“不过现在写还是不行”,她遗憾地耸了耸肩。

篇4

短短几年时间,他完成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跨越,从市场销售部总监到住店经理再到北京千禧大酒店总经理。而他对北京乃至中国酒店业也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至于说到生活方面,“非常适应。”他说,“我没把自己当外国人看,客人、员工、朋友也没有。北京让我有一种家的感觉。”

《财经文摘》:您提到你曾经在奥运会期间在北京某奢华五星级酒店出任住店经理,全权负责奥组委贵宾的日常起居,这中间有那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吗?我们知道,这其中有萨马兰奇、罗格,也有欧洲国家的皇室成员。

陈海洋:在这一点上我想说的是,我没有把自己当外人的同时,北京也没有把我当外人。

奥运会持续18天,而我们的整个接待工作,从一开始到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基本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一个人要负责很多方面,除了平时的餐饮、客房、服务、娱乐之外,还要加上非常繁重的安保任务,要和承担安保工作的警方协调。同时还有数倍于平时的与各个大使馆的接洽工作。我记得我一天可以接到好多个不同大使馆的电话,让我照顾好来自这个国家的政府首脑或者王室成员。当时压力确实是很大的。每天睡觉的时间也非常少。

当然,除了我之外,酒店的每一个员工都非常辛苦,尽管这么辛苦,但是他们工作得还是非常认真。他们也认同我说的,这个时候他们觉得不仅仅是为自己工作,也是为国家的荣耀而工作。这一点让我很感动。

不过,要说印象最深的其实有很多。比如我记得有一次一场重要的比赛结束之后已经是午夜12点左右。客人们看完比赛回到酒店吃夜宵。我们的几位大厨一直等候在餐厅,为客人准备。我也去餐厅帮忙并且作陪。因为那时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客人们完全拿我们当朋友,无论是任何身份都非常谦让也非常尊重秩序。和我们的工作人员交谈、开玩笑等气氛很好。运动会结束后,我们收到了奥组委办的感谢信。

我非常感谢北京信任我,也感谢参会的所有贵宾信任我。这是我的荣幸。

《财经文摘》:你现在出任北京千禧大酒店的总经理。那么与整个CBD乃至是全北京的五星级酒店相比,北京千禧的优势在哪里?

陈海洋:首先,北京千禧大酒店的业主和管理集团是同一家公司。作为酒店的直接管理者,我觉得这一点比较重要,使酒店整体的工作的方向及目标更加一致。千禧国敦酒店集团来自我的家乡新加坡,是一家规模很大、很有实力的集团。旗下的酒店在欧洲、美洲和亚洲都有分布。它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也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应该是地理位置吧。北京千禧大酒店的地理位置应该说非常好,基本在整个CBD商业区的中心位置,而且门口就有地铁站,非常方便。

然后是酒店本身的硬件和软件。硬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可能更重要的是软件,是服务和特色。相信你们在大堂也看到了,客人很多。我们酒店客房的入住率在整个北京都是非常高的。我相信客人不仅仅是看上我们的硬件,他们更喜欢是我们酒店的氛围和感觉,这比起华丽装饰可能更加能够吸引顾客。

《财经文摘》:北京的发展确实非常快。在您看来,北京的酒店业和新加坡相比是否有区别,比如这中间有文化差异吗?您对北京酒店业未来的发展怎么看?

陈海洋:我觉得其实文化差异并不是非常大。毕竟都是华人社会,也都是以汉语和英文为主。唯一的区别可能是从行业生态上来说,新加坡的酒店业相对时间上长一点、稳定一点,没有北京变动得这么频繁。北京的快速发展和快速变动导致了在人才上有些青黄不接。这是整个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酒店业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都是“80后”。中国的政策决定了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里都只有这一个小孩。父母从小就比较娇惯。加上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总体的感觉是这些小孩都比较浮躁,沉不下心好好做事情。在一个岗位上做不到半年就想晋升或者跳槽。而且不是太在乎Team Work,喜欢自己一个人做事情。

但是酒店这儿行业是需要行业沉淀的,要想做的好,必须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经验。我记得我曾经面试过一个北京的小孩,开口就问:“我可以在一年之内做到部门经理吗?”我当时真的被吓到了。

说到对北京酒店业未来的发展,我总体还是很乐观的。这个跟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关。CBD也许还会继续东扩,北京会越来越商业化和国际化,承办的世界级会议也会越来越多,这对北京的酒店业都是非常好的机会。但是基于目前酒店业内人才问题的现状,我个人觉得企业的人才计划显得很重要。比如,用怎样远期培训计划吸引年轻人能够沉下心来学东西和做事情。让他们不是那么基于短期利益来频繁的变动。

《财经文摘》:您在全球很多城市都待过,在也曾在中国的几座城市工作,对北京的印象如何?

篇5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国道213线漩口镇白花大桥至映秀镇场口段完全损毁,为保障过往救灾重建车辆的交通运输安全和道路畅通,林波和他所在的工程队被派往当地实施改线工程。

“任务特别重,也特别紧,一方面我们要面对工程建设资金周转困难,国道213线交通堵塞情况严重,致使施工设备、材料不能及时到达,被拆迁户宅基地安置存在困难等情况;另一方面,项目时间特别紧迫,桥梁的主体工程一定要赶在5月份岷江汛期到来之前基本完工,不然,一旦出现大量泥石流滑坡塌方等情况,都江堰通往汶川的道路就极有可能再次堵塞。”总工程师林波说。

因为这些困难,林波和他的同事们没日没夜奋战在工地上,没有假期,实行三班倒。他们甚至有了一句玩笑话,说“工地上最流行玩‘夜总会’”,意思就是夜里总开会。

林波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桥梁系,有十几年工龄的他几乎走遍了全中国,他说做建筑这么些年,东奔西跑的日子早已习以为常,但是这次在映秀镇的项目工程,却他让有不同的体会。以前工程紧迫的时候,工地上的人们总是叫苦连天,埋怨缺少休息时间,但是这里,虽然工程重,时间紧,却没有一个工人出现懈怠情绪,都把全付身心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工人们为地震灾区做事,应该有种特别的感觉,他们可能觉得那种辛苦是值得的吧。”林波对记者说。

林波还说,很多次外面公路上发生了车祸或者塌方,工程队的工人都义务地调出工地上的机械设备,去帮助疏通道路。

在这期间最让林波感动的一件事情是,一次几个广东来映秀的年轻志愿者在参加了救助板房灾民的工作后,又来到了林波工程队施工的地方,看见工人们挥汗如雨实在太辛苦,年轻的志愿者们不顾疲劳,主动表演起了节目,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希望给工地上的工人带去轻松和惬意。

篇6

经过一个小时的奔波,车子在公路上停了下来,啊!终于到家了,怀着满心的欢喜,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两边的风景依然美好,大伯家的新房子也差不多造好了,矗立在小山村中,好似一个高大的巨人。家家户户都摆起了火炉,坐在门口,围成一圈,谈笑风生,那感觉,真是其乐融融!冷风拂过,带着家乡特有的泥土和青草的味道,虽冷,却也令人顿觉神清气爽。

我约了几个小伙伴,直奔向村边的小河,平静的河面已结起了一层薄冰,冰面下的河水似乎忘记了流淌,静静的沉睡了,让人不舍打破这静谧,我们安静地坐在河彼岸的石头上感受这份难得的沉静之美……温暖的火炉,凉爽的微风和乡亲的谈笑声在我的脑海中一遍又一遍的浮现着,构成了一副温馨的画面……所有的烦恼好像在一瞬间流逝,我们几个小伙伴,成群地逛遍了家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条街道,过年了,村里充满了笑声,洋溢着无边的喜庆与幸福,我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温暖……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我们手拉着手,一边哼着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头上的太阳害羞的微笑着,我的心再一次奔向这片美好的土地,啊!回家的感觉,真好!

篇7

小时候的我幼稚的问妈妈“为什么许多人非要回家过年呢?”我感觉回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那时,妈妈只是笑笑,我读不懂那笑里对家深深的眷恋。

后来我渐渐的长大了,也懂些事情了。却不得不在学校住宿。

虽然说在学校里很好,但我还是想念在家的感觉。我想回家,我告诉自己。

每天晚上我都睡不太好,因为我知道学校里不会有人为我盖好被子。回家的感觉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问着刚刚住宿的自己。

篇8

总有一些小概率事件,降临在一些牛人身上,比如说这位,美国作家梅勒妮・特恩斯特伦,得了一种奇怪的疾病――“慢性疼痛”,手臂关节常年累月地奇痛。一直以来,梅勒妮吃了各种药物,进行多种方案的治疗,皆找不到止痛的办法,她一气之下,干脆写了一本关于疼痛历史的书,叫做《疼痛编年史》。

《疼痛编年史》是一本非常详尽的大作,不光有个人体验和历史资料,还融汇了科学与宗教。她说,疼痛是人类共有的独特体验,在19世纪前人类压根没找到有效止痛药,疼痛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宗教苦难。梅勒妮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走访医学专家,有了更多新发现。

看完梅勒妮的故事,如果有人问你,你幸福吗,你或许会点头。是的,我们时常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的存在,大多数时候,生活是平淡的,不会像梅勒妮那样,时时被疼痛提醒,所以我们是不是有些丧失对生活的感觉了?

对于在北京奋斗的年轻人来说,有车有房或许是他们生活幸福的保证;但对于一位快饿死的饥民来说,啃一包方便面就能让他啃出强烈的幸福感来。同样,对一位美国白领来说,幸福的定义可能是去进行一次跳伞或深海漫游,没错,幸福看不见,摸不着,不像疼痛那么刻骨铭心,无法量化和评估,我们只能尊重内心的感受,但是滚滚时代洪流,往往裹挟着我们,忘记思考和追问:生活的核心本质是什么?

生活的本质是什么,你或者无从下口,但如果有人问你,你爱家吗?你会微笑着肯定,不过你对生活和家的认识,有过认真的总结和思考吗?这就像那个著名的哲学问题:苦苦思考的苏格拉底和吃饱的猪,谁更幸福?

再说说梅勒妮的新发现吧。她书中得出一个结论:痛苦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客观伤害,因此难以被量化评估,也不能准确反映出受伤或病患的严重程度。而且,即使在病痛治愈之后多年,病人还是有可能体会到这种挥之不去的痛苦感,因为,长期的疼痛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病人的神经系统,让痛苦在人的身上形成了一种“习惯”。

看完女作家的这套理论,我们不禁要想,自己生活中愉悦感受,那些与痛苦相反的感觉,是不是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在个人和家庭生活中的累积,来衍生出一种“习惯性幸福”?让快乐的感觉更多地留存在自己的生活中。

篇9

“随着产业提升,像杨天州这样围绕企业搞种植的农民将会越来越多。”广元市副市长、青川县委书记吴连奇充满信心。正是由县委、县政府主导的以山区林业综合开发为载体,强力推进“五带五园”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形成“多乡一业、一业成带”的产业发展格局,使灾后群众逐步还贷,走上富裕之路。

从“零星”到“规模”,农户尝“甜头”

“一家一户小打小闹,在茶叶品质、市场竞争上都处于劣势。通过‘一村一品’的辐射带动,目前茶叶已发展成为我们的支柱产业。茶农通过协会的技术指导和订单销售,可以轻松实现每亩获利5000元。”蒿溪乡党委书记强海英告诉笔者,“农民挣得多了,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目前,蒿溪乡已建成8548亩茶叶基地,人均2亩以上。80%以上的农民通过企业“订单”,成为“农民工人”,或摇身变成“农村经纪人”,去年全乡农村人均纯收入3620元,仅茶叶收入就达1000多元。

从“圆心”到“壮观”,特色产业全面升级

“通过‘一村一品’发展农业产业项目,汇聚多方力量完善基础设施,是破解销售瓶颈和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参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凉水镇党委书记王晓云告诉笔者,通过实施“一村一品”,凉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以良好的声誉引入330万元发展资金,新建零排放种猪扩繁场1处,带动全村60户农民养猪,户均年可增收2.5万元。新栽葡萄20万株、建蔬菜园300亩,成为设施农业与观光农业的新典范。在此基础上,该村又规划发展农家旅游6户,户均年增收1.5万元。凉水镇以“一村一品”为圆心,延伸品种、扩大规模,画出了一个个由企业引导产业升级的“同心圆”。

从“无名”到“品牌”,构建大产业

篇10

住在别人家里,总有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捆着手脚,总不如在自己家里得心应手,随心所欲,你的周围不是对你了如指掌的父母,你随时都要为别人考虑,考虑你这样做了别人会怎么想,考虑你那样做了会不会影响谁。最难受的还是那种想家的感觉,有时我会想起我的小房间,想起鱼缸中我新买的小金鱼,想起电脑里我没有做完的网页,想起爸爸妈妈和蔼可亲的笑容。

记得那天早晨,我住在舅舅家,正做着好梦——梦中,我回到了充满温暖的家,看见了我的小金鱼,看见了爸爸妈妈,也能玩电脑了。美梦不长,我被要上学的哥哥吵醒了,原来哥哥找不着袜子了。被他这么一吵,我的睡意全无了。只好早早地起床。

受不了舅舅家早早起床的习惯,我便搬到了奶奶家。虽然在奶奶家不用那么早起床,可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说:睡觉很晚,经常来客人,睡觉时炕很热,爷爷奶奶不住地关心与打问……

总之,在舅舅和奶奶家总是没有在自己家习惯。

现在,爸爸的病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