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赞美范文
时间:2023-03-23 21:1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穆旦赞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断肠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3、一年春*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4、国艳天然,造物偏锺赋。独占风光三月暮。声名都压花无数。
5、三月牡丹呈艳态,壮观人间春世界。
6、牡丹最贵为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
7、牡丹花、如人半醉,抬头不起。
篇2
[关键词] 穆旦;现代主义;自我
[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6-0089-04
在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穆旦的诗歌与众不同,充满现代主义思想。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觉得新鲜奇异、尖锐深刻,刺痛着读者的灵魂,又让人觉得透彻爽快。这是他诗歌的独特魅力。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穆旦的诗歌却与传统泾渭分明。传统文学追求意境创造,追求天人合一,追求在“相看两不厌”的欣赏中人与世界和谐统一、“万物皆备于我”、天地造化的伟大神奇也即主体精神超越的境界。“现代派诗人”穆旦却“树起了异教的神”①。他背弃了传统,走出人类的伊甸园,揭开世界的“摩耶之幕”。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孤独的主体,像西西弗斯一样顽强而又徒劳地对抗一切,感受心灵上的颤抖战栗,痛苦哀伤。他以孤独痛苦的自我个体对抗一切,完成不可能完成的自我救赎的任务。这是现代主义的真理。现代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文艺思潮,其揭示世界矛盾、丑陋、荒诞、残酷的本质,宣扬非理性主义,强调内心的真实。穆旦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接受了系统的现代主义思想,受到西方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他结合自己的现实体验,写出了许多现代主义的诗歌,创造出一个独具特色、激荡人心的精神世界。下面,笔者从传统世界的失落、个体内心体验的凸显、痛苦挣扎的人生命运等几个方面分析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思想。
一、传统世界的失落
穆旦诗歌给人最显著的刺激就是他展现了一个与传统文学截然不同的世界图景。他的眼光像锋利无比的剃刀,扫除一切浮华,穿透温润的肌肤,深入骨髓,道出其中的秘密。他把人带到了一个陌生、矛盾、危险、残酷但又无比真实的世界中。裸的真实那么刺眼,让人心惊胆寒,激发起读者生死存亡的本能欲望。他的诗歌中没有传统意境的宁静和谐可以使人在其中安歇,找到精神的归宿;没有美丽的景物、优美的旋律、温馨的情感。有的只是直面人生的冷漠、孤独、无奈和痛苦。
在《蛇的诱惑》小序中作者说:“创世以后人住在伊甸乐园里……人受了蛇的诱惑,吃了那棵树上的果子,就被放逐到地上来。”这是《圣经》中的古老传说,然而作者“觉出了第二次蛇的出现。这条蛇诱惑我们,有些人就要被放逐到这贫苦的土地以外了”。上帝曾给人伊甸乐园,但人偷吃禁果有了知识,被逐出乐园来到属于自己的大地上;而现在作者却要更加深入认识自己,走出这贫苦的大地,失去任何依托,要孤独地自己生存了。“呵,我觉得自己在两条鞭子的夹击中,/我将承受哪个?阴暗的生命的命题……”在新的世界中人们将无处可逃!蛇的第一次诱惑使人类被逐出伊甸园,但还有安身立命的土地;蛇的第二次诱惑使人类又被逐出贫苦的土地,无立身之所。蛇的第一次出现是人类的自我觉醒,从虚幻的伊甸园来到现实生存的土地上;蛇的第二次出现是诗人个体的觉醒,摆脱贫苦的土地,来到现代主义的世界中,面对“阴暗的生命的命题”。
没有了上帝,没有了乐园,甚至没有立足的大地,世界将会怎样?穆旦摆脱现实的迷惑,不再心存幻想,不再赞美爱情、讴歌生命,摒弃了温情、浪漫、理想。他看透世界、人生以及生命,深刻体验荒诞、悲剧、残忍的本质,并讲出这些真理,呈现出一个非理性的世界。在1943年的《诗》中,穆旦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每人在渴求荣誉,快乐,爱情的永固,/而失败永远在我们的身边埋伏。”所以无数的奋斗、梦想、热情,都是虚假的:“这一派繁华,/虽然给年轻的血液充满野心,/在它的栋梁间却吹着疲倦的冷风!”美丽的幻想全都破灭,展现出不可理喻、冷漠无情、痛苦残酷的现实。敏感的诗人更认清人的最终归宿,他在《诗》中写道:“你啊,弃绝了一个又一个谎,你就弃绝了欢乐;还有什么/更能使你留恋的,除了走去/向着一片荒凉和悲剧的命运!”
由于这“荒凉和悲剧的命运”,现代主义的世界便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以及古典主义的世界截然不同。在一般人的思想中,生命、春天、爱情、人生总是美好、幸福的,人们满怀热情、勤奋劳作就能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在穆旦看来却恰恰相反。在1941年的《控诉》中他写道:“生命永远诱惑着我们/在苦难里,渴寻安乐的陷阱。”生命仿佛是一个阴谋,把人们引入苦难的陷阱。“谁该负责这样的罪行:/一个平凡的人,里面蕴藏着/无数的暗杀,无数的诞生。”其实谁也无法负责这样的罪行,因为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是深不可测的深渊,无数的暗杀之后是无数的诞生,诞生什么呢?是无数的暗杀之后的无数的暗杀。生命充满可怕的罪恶,是万劫不复的深渊。这让人想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它认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包含强大而深邃的动物本能,人类虽然有文明的光彩,但更深不可测的是动物本能的黑暗深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2月第28卷第6期许丙泉:论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思想人们歌颂春天,陶醉在缤纷的色彩和馥郁的芬芳之中,可穆旦看到的是裸的本质。他在1942年的《春》中写道:“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诗人在花团锦簇后面发现了生命的本质:欲望。这正是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所强调的:“世界和人自己一样,彻头彻尾是意志,又彻头彻尾是表象。此外再没有剩下什么东西了。”[1]是的,美丽的花朵是生命欲望的招摇撞骗,世界上所有的美都包藏着痛苦:“呵,光,影,声,色,都已经,/痛苦着,等待着伸入新的组合。”诗人振聋发聩的语言揭示触目惊心的本质,让读者看清生命的痛苦和挣扎,来到欲望的无底深渊之前,战战兢兢,无限惊异、眩晕和恐惧。
爱情是诗歌的永恒主题,给人无尽的美好幻想,是苦难人生的慰藉。穆旦的诗歌中也有燃烧的爱情,但没有缠绵和倾诉,没有希望和白日梦的幻想。在1942年《诗八章》中穆旦说:“那燃烧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燃烧是什么?在许多诗人的篇章中,爱情的火焰常放射出最美的光芒,璀璨夺目,给人永恒和神圣的意味。但穆旦认为“那燃烧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不过是生命发育成熟后的欲望要求,诗人说:“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爱情不过是偶然的游戏,人不过是上帝玩弄在手里的玩偶,没有一点自由,更谈不上什么永恒和神圣。没有什么“心有灵犀”,人和人之间“永远相隔如重山”。穆旦的《赠别》让人想起法国诗人龙沙的《致艾伦》、爱尔兰诗人叶芝的《等你老了》这两首被历代传诵的爱情诗歌。其中高尚蕴藉的深情令人感动,诗人全身心投入,献出自己,把无尽爱恋凝结成美丽的诗歌,感动了一代代的读者。但穆旦的这首爱情诗让读者感受到的不是快乐和安慰,而是惊愕和恐惧。诗人还写道:“你的美繁富,你的心变冷”,繁华富丽、热烈辉煌的表面下是变冷的心,对照之下,冷漠、残酷显得那么露骨、刺眼。爱情不再美丽和浪漫,而是无情的战争,是生死存亡的角斗,花团锦簇下面是冰冷嗜血的利刃尖刀。
在这样的世界上,人生是怎样的过程呢?诗人在1942年的《幻想的乘客》中说:“爬行在懦弱的,人和人的关系间,/化无数的恶意为自己营养,/他已开始学习做主人底尊严。”人是懦弱的,社会是充满恶意的,在这样的人世间,应该如何生存?!“人之初,性本善”,这该不是人的梦呓?但“他已开始学习做主人底尊严”,那么,这又将是怎样的主人,怎样的尊严呢?在懦弱和恶意中浸泡、吸取营养长大的人啊,那“主人的尊严”必定是更加作恶多端!
二、个体内心体验的凸显
世界和人生是虚幻、荒诞的,是充满痛苦的悲剧,那么人能够在哪里生存?抛弃这样的世界和人生,还剩下什么?只剩下孤独的自我。现代主义诗人将探究的目光转向自我、转向内心深处。“现代主义普遍倾向于将注意力集中于角色思想活动的内容,经验主体的内在、精神方面的生活。”[2]现实的世界失去了存在的根基,人必须要在内心中寻找真实,寻找生存的依托,哪怕是用痛苦来对抗虚无。“这种寻找自我根源的努力使现代主义的追求脱离了艺术,走向心理:即不是为了作品而是为了作者,放弃了客体而注重心态。”[3]穆旦于1940年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我》:“从子宫割裂,失去了温暖,/是残缺的部分渴望着救援,/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永远是自己,锁在更深的绝望里/仇恨着母亲给分出了梦境。”诞生就是一个荒诞的悲剧,被抛到荒野上,一个绝望的世界上。孤独、残缺、荒诞、绝望,这是现代主义最主要的思想情感。自我成为整个宇宙的中心,是生存的根基,除此之外则是虚无。所以,怎能不探索自我来寻找真实的意义?在1976年创作的《听说我老了》这首诗中,诗人这样写道:“人们对我说:你老了,你老了。但谁也没有看见的我,只在我深心的旷野中,才唱出真正的自我之歌。”穆旦珍爱“的我”,在“深心的旷野中”,“唱出真正的自我之歌”。诗人一生都在探索自我内心世界,从自身来观照人,如1976年的《冥想》:“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今天你摇摇它,优越地微笑,/明天就化为根下的泥土。”在1976年《老年的梦呓》中,穆旦还在表达与众不同的声音:“生命短促得像朝霞:/你的笑脸,/他的愤怒,还有那少女的妩媚,/张眼竟被阳光燃成灰!/不,它们还活在我的心上,/等着我的心慢慢遗忘埋葬。”自己的内心即是整个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正在“慢慢遗忘埋葬”。1977年2月26日,穆旦因病去世。他是彻底的现代主义者,始终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他远远超越了他的那个时代。那些意气风发的壮志豪情,或幸福快乐的颂歌赞曲,在这样的诗句前显得何等浅薄、苍白、愚昧和虚伪。
个人感受的凸显是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穆旦的诗歌中有对个体生存的虚无、荒诞之感的直接阐述。在早期诗歌中,穆旦就认为人们正在遭遇一个新的时代,必要经历一番风雨、水火的洗礼。他在1939年的《从空虚到充实》中写道:“我知道/一个更紧的死亡追在后头,/因为我听到了洪水,随着巨风,/从远而近,在我们的心里拍打,/吞噬着古旧的血液和骨肉。”死亡的洪水吞噬了古旧的世界,现在到处充满了死亡,人要永远面对着死亡,这是人的宿命,不管愿意不愿意。在1939年的《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诗人甚至看到了自己死后的样子:“我是独自走上了被炸毁的楼,/而发现我自己死在那儿/僵硬的,满脸上是欢笑,眼泪,和叹息。” 无法摆脱,无处可逃,或许只有死才能让人歇息一下,获得安宁。1940年的《在旷野上》写道:“然而我的沉重、幽暗的岩层,/我久已深埋的光热的源泉,/却不断迸裂,翻转,燃烧,/当旷野上掠过了诱惑的歌声,/O,仁慈的死神呵,给我宁静。”在1940年的《不幸的人们》中,穆旦指出自以为是的人类其实是“不幸的人们”。世迁,沧海桑田,“在遗忘的古代里有血肉的战争、是非和成败到今天还没有断定,/是谁的安排荒诞到让我们讽笑,/笑过了千年,千年中更大的不幸”。荒诞的命运早已注定:“诞生后我们就学习着忏悔,我们又固执得像无数的真理和牺牲。”
“真理和牺牲”不再神圣、崇高伟大,而且因为虚伪、狂妄和欺骗,所以让人更深地低下“忏悔”的头。那么人应当怎么做呢?穆旦于1947年创作了《我歌颂肉体》,这让人不禁想起美国著名民主诗人惠特曼的一首诗《我歌唱那带电的肉体》,他“歌唱带电的肉体”,因为“这些不仅是肉体的构成和诗篇,也是灵魂的构成和诗篇”。惠特曼的诗歌充满了理想和激情、信心和力量,要拥抱、享受和创造世界。然而穆旦诗歌中的肉体却与黑暗、彷徨联系在一起,甚至让人哀怜:诗人在这个世界上终于找到了依托。穆旦写道:“我歌唱肉体,因为它是岩石/在我们不肯定中肯定的岛屿。”肉体是“被压迫的,和被蹂躏的”,但唯有肉体是“肯定的岛屿”,是生存的基石,“因为光明要从黑暗里出来:/你沉默而丰富的刹那,美丽的真实,我的肉体。”而“思想不过是穿破的衣裳越穿越薄弱越褪色/越不能保护它所要保护的”。 在这个世界上,人如何拯救自己?思想其实不可靠,或许肉体能告诉我们自己的存在,肉体承受着黑暗、压迫和蹂躏。
三、痛苦挣扎的人生命运
人生不过是一个无奈的过程,而且永不得安歇。上帝死了,人独自支撑这个世界,尽管那么脆弱无力,孤独无援。在1941年的《潮汐》中,诗人极大地突出自我,自我成为主宰,成为神,而这个神是异教的神,与希望、梦想、安宁和幸福背道而驰:“看见到处的繁华原来是地狱,/不能够挣脱,爱情将变成仇恨,/是在自己的废墟上,以卑贱的泥土,/他们匍匐着竖起了异教的神。”颠覆了一切,但要以血肉之躯,泥土一样的身躯,承担这坍塌了的世界。这“异教的神”即是现代主义的“自我”。穆旦以自我扛起所有的一切,扛起整个世界:“他树起了异教的神”!
宗教中的“神”给人信仰,当一切是虚幻的假象、是痛苦和失败时,唯有信仰能给人勇气和力量,给人继续生存的理由。“他树起了异教的神”,穆旦信仰的对象不是崇高伟大的上帝,而是一个真实、弱小但要求生存的自我。所以更需要信仰!信仰自我!以自我来支撑生存的世界,哪怕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他在一些诗篇中提到了上帝,如1942年的《出发》:“就把我们囚进现在,呵上帝!/在犬牙的角道中让我们反复/行进,让我们相信你句句的紊乱/是一个真理。而我们是皈依的,/你给我们丰富,和丰富的痛苦。”与许诺给人“天堂”的上帝不同,穆旦的上帝给人的是“丰富,和丰富的痛苦”,是现代主义的自我!王佐良说:“穆旦对于中国新写作的最大贡献,还是在他的创造了一个上帝。他自然并不为任何普通的宗教或教会打神学上的仗,但诗人的皮肉和精神有着那样的一种饥饿,以至喊叫着要求一点人身以外的东西来支持和安慰。”[4]8这“人身以外的东西”其实不是别的,而是诗人的精神自我的对象化。
在1945年的《忆》中,诗人发出了不断的吁请:“主呵,这一刹那间,吸取我的伤感和赞美”;“当华灯初上,我黑色的生命和主结合”;“主呵,掩没了我爱的一切,你因而/放大光彩,你的笑刺过我的悲哀。”诗人呼唤“主”,其实是对自我的呼喊,因为“那一切把握不住而却站在/我的中央的,没有时间哭,没有/时间笑的消失了,在幽暗里,/在一无所有里如今却见你隐现”。只因为有了信仰,才不至于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虚无中,哪怕是“你的笑刺过我的悲哀”,毕竟让诗人感到了自己的存在。在1948年的《隐现》中,穆旦大声呼喊:“主呵,生命的源泉,让我们听见你流动的声音。”显然,诗人所崇拜的,给诗人信心和力量的,是生命,是自我,而不是上帝。生命,哪怕是充满痛苦的生命,也是一切存在的前提,所以无论如何,要“让我们听见你流动的声音”!
现代主义诗人始终探索自我,咀嚼自己的痛苦。在1976年的《智慧之歌》中,诗人写道:“但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我知道它以我的苦汁为营养,/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诗人自己支撑着世界,自己又能怎样?1976年的《自己》是对诗人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但每小节的结束,诗人都在做这样的表白:“不知那是否确是自己。”现代主义者永远在寻找自己,却又永远找不到自己,饱尝无尽的痛苦,却绝不欺骗自己。
对于自己诗歌中的现代主义思想,穆旦有清醒自觉的认识。在1940年的《玫瑰之歌》中,他用三个小标题大致描绘了自己的思想历程:“一个青年人站在现实和梦的桥梁上”、“现实的洪流冲毁了桥梁,他躲在真空里”、“新鲜的空气透进来了,他会健康吗?”他探寻新的生命,走进一个充满困惑和痛苦但真实的现代主义世界。在《玫瑰之歌》中他说:“我长大在古诗词的山水里,我们的太阳也是太古老了,/没有气流的激变,没有山海的倒转,人在单调中死去。”他用最深刻的思想展现新的世界,用最强烈的情感激荡、震撼古老的心灵,用最坚硬沉重的语言建造了纪念碑,指引人们走向新生:“然而我有过多的无法表现的情感,一颗充满着熔岩的心/期待深沉明晰的固定。一颗冬日的种子期待着新生。”
这就是穆旦的诗歌,“他树起了异教的神”!王佐良称赞穆旦的诗歌创作是“去爬灵魂的禁人上去的山峰,一件在中国几乎完全是新的事”[4]10。穆旦的诗歌确实是高耸、险峻的山峰。这山峰白雪皑皑,寒气逼人,重云积聚,爆发刺眼的闪电和震耳的雷鸣!这山峰是让人惊异的景象,象征着激荡、悸动和战栗的现代主义思想。
注释:
① 本文所引穆旦诗句,均引自李方编撰《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参考文献]
[1]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3.
[2] 彼得·福克纳.现代主义[M].郑羽,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8:58.
篇3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理解该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痛苦和希望交织的感情。
二、了解该诗中运用的反复手法及梦一般的诗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尹德说:文学创作都是艺术家的白日梦。诗人尤其是“醒着做梦的人”。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有这种特点。
三、简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浙江海宁人。一九三五年入北京清华大学,抗战爆发以后随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共同迁往云南昆明。一九四二年,毅然随军远征缅甸。他走了很远的路,也看到了很多的苦难,这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引导初读:作者在诗中写了什么?(他梦到了什么?)亦即诗人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五、阅读第一小节:
1、作者在这首诗中,交织着痛苦和希望两种情感,请阅读第一小节,你认为在这一节中,哪些意象是痛苦的,哪些意象是充满希望的?
2、明确:作者描绘了干燥的风,单调的水,忧郁的森林三种哀景,描绘了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爱情和鹰群、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三种哀事,展示了大地的苦难,又通过“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到处看见的人民、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三个意象,展示了大地的希望。
3、小结:这一小节是作者对大地的宏阔展示,虽荒凉贫瘠,但行列、人民使大地充满亮色,全诗笼罩了“赞美”的基调。
六、阅读第二小节:
第二小节诗人由地到人,写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阅读,思考。提示:这个农夫原来在田野里辛勤地耕耘,但时代的变迁打破了他家乡的宁静,他听从时代的召唤,踏上征途。(引导学生理解:“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即“翻起溶解过他祖先的的同样的泥土”;“他看着自己融进死亡里”,即走上可能让他死亡的征途。)
七、这个农夫走了以后怎样呢?阅读第三小节,从诗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提示:他走了以后,他的家庭更加困难,家人无望地等待,忍受着饥饿的煎熬,他的家乡还是像原来一样的贫困荒凉。但是他走了,从不回头诅咒。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对这个农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舍家保国,义无反顾。
面对这个崇高的人,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面对的个人,作者激动(要拥抱每一个人)、悲伤(为了他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小结:这一小节中作者写了农夫走了以后的悲哀。
八、1、阅读第四小节前六行,思考:这几句写的是什么?
提示:注意作者反复强调的东西。这几句写的是人民的痛苦、大地的荒凉依旧。
2、面对这种现象,作者有什么感受?
提示:阅读以下三句,体会作者的感情。作者为了民族仍将有可能面临耻辱的历史而痛苦,徘徊――――
3、但最后的两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表明了作者的希望。
这里,作者既有对未来的忧郁,又有对前途的展示。大地依旧,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个希望正在升起。
篇4
【关键词】新课改 课堂教学 问题意识培养
达尔文说:"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下而,笔者结合自己语文教学的实践,谈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有效方法。
一、对文章的主旨性内容提问
这种提问,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且阅读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具有很强的集中性,在阅读中起到导向作用。因为人们阅读文章时,不可能对文章中每一词语、每项内容都进行同等深度的信息加工,而是选择对文章某些部分(如重要内容)作精细加工,对另外一些部分(如次要细节)作粗略加工,甚至忽略不作加工。在阅读中,围绕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质疑提问,正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阅读目标而需要深人加工的信息之上,使信息加工更有效。如阅读教学《祝福》(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文章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再加上学生对学习鲁迅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教师很有必要把学生的阅读关注力聚焦到对文章的主旨性标题或段落的品读上来。如"祝福"它是一般的祝福语,还是另含更深刻的内容?都需要去质疑。
二、对重点词句、语段的隐含义提问
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对语句、段落的隐含义的理解,一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二不能忽略写作的背景。比如《祝福》里三次写到祥林嫂的外貌,对她的眼睛的描写有什么变化?了解这一点对于祥林嫂的精神世界就完全把握了。
三、就文章反复处提问
作者使用一些手法总是为了加强一定的表达效果,在文章多次反复处提问往往能挖掘作者要着重表达的深意之处,需要质疑而问。穆旦的《赞美》(人教版普高必修本第一册第一单元)一诗运用西方现代主义的诗歌技巧,用深沉而充满激情的诗句,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真切的感受和呼喊。理解难度很大。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于作者的情感:一是对民族生存现状的痛苦记忆,二是对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的深思,三是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诗歌在每一个小节的末尾反复吟唱"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种手法强化了诗人对民族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细心品味,不难读出诗人表达的深意。
四、就文章反常处提问
所谓反常是指和常规常情相悖离之处。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不同寻常、不合常规的内容和写法,进而产生疑问。课文中不同寻常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无须写出的却偏要写出。有些文章的某些内容看起来似乎是多余的,而这些往往正是作者精心安排的,有着深刻的含义。②似应写出的却有意略去不写。文章的某些内容如果写出来,文章会显得更完整,更连贯,但作者却把它略去不了,这也常是作者的有意安排。③一般应这样写却那样写。④使用特殊语言顺序之处等。
按照常理,面对"一沟绝望的死水",人们不会产生美感,但是诗人闻一多却在这种审美反常中写出了抒发其强烈爱国情感的《死水》一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独具的匠心。
五、就文章矛盾处提问
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因此,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
《祝福》从鲁镇上一个知识分子"我"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祥林嫂的大半生经历,揭示了封建宗法制度吃人的黑暗现实。但是文章的题目却和内容相矛盾。能不能就用主人公的姓名"祥林嫂"作为小说的标题?教学中我抛出了这个疑问,进一步又引导学生探讨主人公的姓名究竟应不应该是"祥林嫂"?由于抓住了这个大矛盾,整个文章主题的解读进行得十分轻松,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祝福》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这种"矛盾"有时产生在作者客观叙述过程中,如《孔乙己》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一一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的"大约"和"的确"的含义是矛盾的,两者并用产生弦外之音。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解释,破译统外之窗。
六、对文章的空白处提问
文学创作讲究"空白"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这些"空白"的地方,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质疑发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还有利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装在套子里的人》(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的收尾,开始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的事",之后又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神情""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堪称余意未尽,余味无穷。
总之,阅读中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课本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问题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表象追问本质,即思考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表现了怎么样的思想感情等。又如从课本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合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内容顺序处(文章思路)质疑等等。限于篇幅不在此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篇5
一、深沉激越的情感美
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动力和核心,“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情感美是诗歌美感的重要源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抒发因内容和诗人的个性不同而不同,有的强烈直白,呈豪放热烈之美。如郭沫若的《凤凰更生歌》蕴含着狂涛怒吼、火山爆发似的激情。这种激情源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显示了诗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作品问世将近一个世纪,我们仍能感受到诗歌情感的热力。有的诗歌表达深沉含蓄、委婉细腻,呈柔婉沉郁之美。比如穆旦的《赞美》用繁密的意象,抒写中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苦难。当时,年轻的诗人看到了人民的觉醒和潜在的反抗,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诗人抓住这一时代特色,为之吟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前边三节用具象描绘,都以“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最后一节转向宏观扫描,反复高唱:“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就充分表达了对一个已经站起来的民族的深沉而激越的赞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创作最富激情,却又略带悲怆色彩,如《招魂的短笛》《布谷》等,婉曲细腻地抒发了“水墨画也画不来的细雨背后的”乡愁。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从心底里发出呼唤,反复吟咏,情韵浓厚,委婉动人。还有的含蓄与直白相结合,如艾青的《我爱着土地》,上节含蓄地表达满腔爱国之情;下节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样,既有深沉凝重的内涵,又有昂扬激烈的情感。
“诗自肺腑出,出则愁肺腑。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苏轼)只有真挚强烈的感情,才具有打动人心的美学力量。情感之美潜移默化地感染读者,让读者在审美阅读中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净化灵魂,并提升精神境界。
二、新颖独特的意象美
意象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中的融汇和示现。诗歌不直接表白自己的感情,而是通过意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借此把自己的感觉迁移给读者。意象是诗人与读者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破旧的老水车”“干瘪的稻穗”“熏黑的矿灯”等五个意象,暗喻祖国的贫穷落后与发展缓慢。诗人回顾祖国走过的苦难历程,抒发了当代儿女对祖国的深沉眷恋。“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连用五个象征性意象,一个比一个壮阔,围绕“祖国”这一中心展开抒写。如此新奇独特的意象作用于读者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给人以美好联想和享受。闻一多的《死水》运用色彩斑斓的意象,以丑为美,达到了反讽的效果。戴望舒的《雨巷》用“雨巷”“丁香”“姑娘等”象征性意象,抒发自己失望、彷徨的情绪。《静默是睡熟的莲花》(刘湛秋)连用“莲花”“落叶”“鱼群”等八个比喻性意象,把静默这一抽象概念表达得可视可听可感可触。
诗歌动用意象是为了更婉曲、更巧妙地表达主题。意象是构成形象的意境基础,它像一个个路标和阶梯,依照它的指引,才能进入柳暗花明的胜境。读者并能按照它所提供的线索,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延伸、扩展、补充丰富意外之象与象外之意,达到一个广阔深邃的境界,领略诗歌的万千风情和无限风光,真正获得美的享受。
三、婉曲蕴藉的暗示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才能引人入胜。诗歌以精炼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以启发性和暗示性间接指点读者联想,获得一种审美愉悦,调动和发挥读者再创造的积极性。《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以联想和暗示展开的:第一、二节写白天与月夜,暗示一天;第三、四节写春天与秋天,暗示一年。表达诗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在怀念自己的亲人和祖国。《雨巷》中窒息冷寂的“雨巷”暗示着当时的现实,那绝望凝滞的“死水”就是光怪陆离、腐恶黑暗的旧中国的写照,流沙河笔下的那只“蟋蟀”暗寓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心理心态。暗示能激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读者的思想感情在欣赏这一艺术再创造活动中潜移默化;同时又在读者的想象活动中进一步延续与扩展诗人的天地。含蓄蕴藉的暗示美,能令人回味再三,沉醉不已。
四、跨越时空的跳脱美
散文像走路,诗歌像跳舞。诗歌讲求省略和跳脱,在跳脱和省略之间,留下广阔的供读者自由联想的时间和空间。《乡愁》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按时间顺序,切换空间,组成四个跨越巨大时空的场景,抒写出了海外游子浓浓的思归之情。流沙河的《就是那只蟋蟀》,可说思接千载,纵横万里,遨游于时间的长河之中,骧腾于空间的云霄之上,跨越巨大的时空。抒情线索随着蟋蟀的跳跃而跳脱,能放能收,在跳脱中提供许多美感联想的诗化意境。呈现出沧桑的历史感、鲜明的时代感和审美的个性化特点。又如《布谷》在时空上跳动着诗人的深沉感伤。一是空间:诗人客居香港,清明时节听布谷声声呼唤“不如归去”,便想起自己的故乡;无奈“浅浅的海峡”阻隔,“故乡不能伸过手来/接我回家去”,试问“布谷”:何处是归程?二是时间:诗人翻阅古书,看见布谷从神农氏那里“一路按节气飞来”,一直飞到现在的清明;但眼前的乡村面目全非,扫墓路上不见了牧童,杏花村改卖了啤酒,礼拜天耕地的是悍然牛吼的挖土机。在时空的跳脱转换之间,流露出作者怀古思乡的失望感伤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再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五、精妙绝伦的语言美
新诗常常采用精妙绝伦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摹具象,以便让读者感同身受,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形的诸多美感享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第二节表达的是诗人对康桥的依恋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表露,而是借助具体形象的描绘来表达。康河岸边的“金柳”变成了艳美动人的“新娘”,那么,有谁愿意与新娘作别呢?无奈而别,那番离情是怎样的缠绵难舍啊!绿油油的水草,仿佛在清波中向诗人轻轻地招手,她的多情绾住了诗人的心。诗人愿做康河中的一根水草,与她相依相伴,共同享受柔波的而永不分离。诗人化抽象为具体,变有形为无形,把自己对康桥的热爱留恋之情写得具体可感,仿佛伸手可掬。戴望舒在《雨巷》中把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幻化成“丁香”般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颜色、芬芳和忧伤,看得见摸得着,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闻一多曾提出过诗歌创作的“三美”理论,即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其中的绘画美就是指对摹色词语的运用。《再别康桥》中的“金柳”“艳影”“彩虹”“青荇”色彩斑斓,调配和谐,构成一幅绚丽的“康河夕照图”。诗人寻梦时,明月当空,繁星闪烁,又绘出了一幅星辉灿烂的“康河夜色图”。两幅图画浓淡相宜,诗意美化入绘画美之中。《死水》中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白沫”等能引起多种色彩联想的字眼,对一潭死水进行如实描摹,实际上暗示“死水”就是腐败黑暗的旧中国。诗人以丑为美,美丑对比,更显旧中国的病态与丑态,造成新颖独特的艺术效果。诗歌的音乐美主要体现在韵律、节奏、音调上。如《再别康桥》节奏整齐,每行大多三至四个节拍,二、四句押韵,节节换韵,首尾呼应,以韵律的跳动表现情感的律动,自然流畅。读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音韵和谐柔美,宛如一支梦幻曲。《雨巷》多用反复叠唱,有意延缓节奏,构成舒徐复沓之美。每节长短不一,在整齐中求变化,时而舒缓,时而短促,平仄协调,读来抑扬顿挫,韵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