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张爱玲范文

时间:2023-04-07 02:1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雨张爱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秋雨张爱玲

篇1

如新集团於1984年在美国创立,並於1991年开拓香港市场作为首个亚太区海外市场。除了公司产品的优势,该集团诗一般美的使命吸引不少社会精英的关注:“我们的使命是要在世界各地凝聚一股善的力量:凭藉酬报优渥的事业机会、不断创新的优质产品,充实积极的优良文化,赋予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力量。”

平凡生活中收获美好爱情

接触张秋玲女士,感觉她身上充盈着快乐,似盛夏徐徐的海风、或是隆冬暖暖的朝阳,虽不强烈,卻让人倍感温暖。很难想象,如此快乐的人,竟是从一段辛苦艰难的岁月中走来。

“我的祖父先去印尼谋生,然後把我的祖母接过去生活。”举家迁往南洋,张秋玲女士的父亲也生於印尼。因此,算起来她便是第二代华侨,可是上世纪印尼国内局势风云突变,排华之潮萌发後急速扩展,许多华侨在此环境中生活得担心受怕,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寻求庇护。虽然当时张秋玲女士生活的地方尚未受排华风潮的波及,但家人及祖母看到身边的同胞不断离开印尼、回到祖国,不免也会担心受怕,加上当时祖籍广东新会的祖母思乡情深。於是,家人一致决定回国定居:“如果那时我们稍微决定晚一点回国,恐怕连渡海的船都没有了!”

因为华侨的身份,年纪尚幼的张秋玲女士随父母一起、被分配到福建。“刚好我父亲会做木匠活,当时福州的华侨大厦刚建不久,塑料厂需要木匠,就叫我爸爸留下来,没有到农场去。”可是,当她满怀欣喜之情回到国内时,不久恰好碰上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张秋玲女士也在当地度过了自己的青春岁月:“也是在那边,我认识我的先生,他是很热心的一个人。”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到爱人所在的农场、认识对方的时候,张秋玲女士的脸上满是甜蜜幸福。当时,由於她父亲和先生的父亲相互认识,两人终成佳眷。“我是家中独女,父母对他感到放心,觉得把我託付给他是正确的选择。”婚後,两人鹣鲽情深、琴瑟和弦。儘管环境艰苦,但两人的日子过得也是快乐。

时过境迁,内地生活多年後,张秋玲女士一家得以移民香港,开始另一段人生。那段岁月,他们积极面对重新开始的新生活,张秋玲先生更是努力学习电子行业知识、製作电路板的技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在工作中不断进取。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张秋玲先生服务的厂家迁往内地,两人也在期间重新发现了内地的价值。“开放初年,获悉东莞发展的蓝图,知道内地鼓励香港商人前去开厂,也因为那边的空间较香港宽敞,爱人已经移居内地,而张秋玲女士卻因为工作原因,暂时难以离开香港,不得不经常往返内地与香港:“现在他(丈夫)退休了,身体原因不能两头跑,但我因为工作和慈善服务,需要跑来跑去学习,幸亏他在背後支持我。”

忙碌卻充实的生活中,儘管与爱人相聚的时间不算多,但张秋玲女士仍不忘以微笑面对人生,在她眼里,机会、挑战並不会影响幸福,反而促使其保持更积极的心情。

“做人诚实、保持笑容,要有爱心。”张秋玲女士笑言,也许是从小跟祖母一起生活,受长辈的感染,所以自己养成了乐观的性格,在日後的人生里,她的点滴感悟,也是从曾经艰苦的生活中感悟而来:“我们一家回到国内,很勤劳的工作,学习成长的经历也获得了很多幸福,会相互感染,所以我很开心!“

慈善事业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谈到自己在如新集团的经历,张秋玲女士讚誉有加,她喜欢如新集团每个成员比较独立的工作方式,同事间的感情卻没有因此而削弱,而是更加的团结友爱。

“我觉得如新集团是我最需要的平台,无论是它的产品还是它的理念,公司的文化也与众不同,公司管理的透明度很高。我把这个平台当做一个自己终身的事业,除了获得健康,还可以在这个平台去做慈善活动。”据悉,如新集团为了落实在全球推动“善的力量”的理念,於1996年投入、创办“如新善的力量基金会”。该会通过提供赞助基金与产品的方式,为欠发达地区提供援助,间接从整体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延续原住民文化並保护脆弱的地球生态环境。自创立至今,如新善的力量基金会已赞助上千万美元的基金,支持世界上多项研究计划。遭受地震重创的巴蜀大地,得到如新集团屡次资助。

另外,如新集团各销售夥伴还支持滋养世界各地营养不良儿童举办捐助计划,取名“受饥儿滋养计划”。2002年,该活动正式发起,如新集团及遍佈全球800,000名销售人员致力於帮助世界各地的儿童摆脱饥饿,提升健康。该计划的使命为“为全世界的受饥儿提供他们最迫切需要的营养。”他们通过持续性的食物捐助,以滋养全球饥饿及营养不良的儿童,並拯救他们的生命。目前,“受饥儿滋养计划”已获社会肯定与认同,相继荣获美国企业大奖Stevie Award“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奖”及上海美商会颁发的“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奖”以及由国家民政部颁发的我国政府最高规格的慈善奖项“中华慈善奖”。

作为大中华区的服务人员,张秋玲女士更多的是关注如新集团的另一项慈善活动——“如新中华儿童心臓病基金”,这是由如新集团大中华区携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於2008年在上海共同设立的专项基金。计划每年捐助一百万元人民币作为医疗救助金,此捐助活动将持续10年。

“我主要服务这个基金会,汇聚爱的温暖,帮助先天性心臓病患儿重获健康。”张秋玲女士在贡献之中更像一位诗人,她以“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事,好人做更好的人”为自己的服务理念,並用动听的语句讴歌生命的讚歌:“因为这个世界慈善的平台每天实现真正的贡献是令人感动的,我们帮助的孩子会以感恩的心持续他们生命。”虽然活动时间为十年,但大地上每天仍有很多小生命期待健康的身体,因此张秋玲女士觉得服务进程刻不容缓:“当医生给一个孩子做完先天性心臓病康复手术,我们就想赶到下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那里,有时我们感觉中间的时间间隔实在太久,大家都恨不得马上去帮助那些没有得到帮助到的孩子。”她相信爱是一种由小及大的传播过程,坚信自己的价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能带来一片温暖的海洋。因此,她成为 “如新中华儿童心臓病基金”众多微笑天使、荣誉理事之一,致力帮助先天性心臓病患儿进行康复手术。

除了给为先天性心臓病患儿恢复健康的身体,如新集团还组织了员工志愿者服务,长期在复旦儿科医院爱心小屋内进行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全面帮助先天性心臓病患儿,让他们在快乐中开启新的人生之路。而该计划的行善足跡也开始已经遍佈大江南北,新疆乌鲁木齐一位接受服务的孩子,还把具有民族特色的帽子送给出访人员。

除了关爱他人,张秋玲女士更希望人人懂得珍爱自己。年轻时,她曾在内地的塑料厂工作过,居住在离厂房不远的宿舍中,因此每天呼吸的空气都是有毒的气体。来到香港後,张秋玲女士得知以前一些工友已经患上癌症,为之深感痛惜。也因此,她建议大家更应该爱护自己,珍惜身体的健康。

“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的医生,能夠保护我们的青春基因,並且激活它们以致减缓衰退。”这不仅是张秋玲女士的养生之道,也是如新集团的研製产品的概念:“有了公司这个平台,我们能跟他人分享 所有的人、事、物——我觉得这是很幸福的生活”

张秋玲女士首先感激祖母、父母给予的教导,其先生林泉丰先生和女儿女婿们及孙子女们也是她最应该感激的,父母家人长期以来的关爱、在她身後默默的支持都让她倍感幸福。同时她还衷心感谢如新集团慈善的平台,最衷心感谢公司的总裁罗白礼先生和贺楚门先生及大中华地区总裁范家辉先生,还有刘明欣博士以及公司顶级的科学家们,各位要员和公司的服务团队,也最衷心感谢良师益友、伯乐张铭芳女士的启蒙和余菊英女士、戴建茂先生、熊美仪女士、余之康先生带给自己的精彩人生。还有各位会员、夥伴们、朋友们共创进步人生!自然的伟大就在於充满了美好,而伟大的现象会经常在小事里出现。籍着在如新企业集团的平台,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实现价值。其中魅力在於人的心灵,心灵之美在於善行。好人,做更好的人,这是一种福气,是使命,成为天使,感激神爱的恩典:“爱是永不止息的。”

篇2

1978―1987年:浪漫期的经典与流行

《牛虻》:重印35种文学经典

1978年春天,国家出版局决定需要重印一批书,以暂时解决十年带来的书荒。出于谨慎,开了以下书单组织重印:“五四”以来文学10种,如《郭沫若剧作选》、《子夜》等;中国古典文学9种,如《东周列国志》、《儒林外史》等;外国古典文学16种,如《悲惨世界》《牛虻》等。当时重印上述35种书籍,每种印40~50万册,共印1500册。

《跟我学》:第一次外语热

1979年,《跟我学》出版,掀起了第一次全民学外语的。

《窗外》:琼瑶言情小说热

1981年,琼瑶小说《窗外》、《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在水一方》……征服神州大地的痴心男女。18年后,琼瑶卷土重来,《还珠》系列再次风靡神州。琼瑶是唯一能“毒害”3代青少年的华人女作家。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热

1976年5月,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从此她的作品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三毛也成为了20世纪80年代最热的文化明星之一。

《存在与时间》:美学热

20世纪80年代初,刚刚洞开国门,在那样一种启蒙的氛围和语境当中,思想文化著作、尤其是哲学理论书成为时髦。美学热,李泽厚的著作,萨特、尼采,包括80年代后期流行的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成为当时的流行读物。80年代的阅读出现了这样一种似乎很奇怪的现象,大众把金庸、琼瑶和萨特放在一起,大众文化和高端的哲学并行不悖。

《张爱玲文集》:张爱玲热

20世纪80年代初,港台文化初入内地,张爱玲是和沈从文一起被发现的“出土文物”。1984年始,浙江文艺的《张爱玲散文全编》、安徽文艺的四卷本《张爱玲文集》一度相当流行。张爱玲热一直持续到今天。

《金瓶梅》:第一次“性学热”

1985年,阮芳赋的《知识手册》和吴阶平的《性医学》出版,引发第一次“性学热”。1985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删节本《金瓶梅词话》,只印1000套,删去了19610字。据说,北京处级以上的作家抢购该书。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惊世骇俗

1985年,痛诉悲惨命运的“伤痕文学”流行一时,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它第一次谈到了性压抑的问题,有关性描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

《北岛诗选》:朦胧诗流行一时

1986年,统治文坛的是朦胧诗,创造并统治这一时代的有3个人:北岛、顾城和舒婷。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当时文学青年口口相传的诗句。

1988―1997年:商业成长期的骚动

《红高粱》:小说和电影联姻

1988年,张艺谋凭《红高粱》一片成名,一举夺得了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随着电影的获奖,小说《红高粱》的作者莫言也几乎在一夜之间迅速走红。

《妻妾成群》:先锋文学热

1989年底,苏童的成名作《妻妾成群》问世。1992年,经电影“大腕”张艺谋之手调弄成了著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大热带动了小说的热卖。苏童、余华、莫言、格非、马原、孙甘露成为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先锋文学的代表。

《顽主》:我是流氓我怕谁

1988年,王朔的4部作品在这一年被同时搬上银幕,该年被称为“王朔年”。王朔的小说让老一代文人找不着北,他用调侃的方式来躲避崇高,从而消解了中国文学严肃、正经的刻板面目。

《围城》:钱钟书热

1990年,电视剧《围城》的热播为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赢得了大量的读者。

《年轻的潮》: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诗先以手抄本形式风靡全国。1990年5月21日,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出版,连续5次印刷,印数达15万册,汪国真热意味着诗人时代的终结。

《射雕英雄传》:武侠小说热

1991年的图书市场可谓金庸称雄。三联书店与金庸联姻,真正成就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的传奇。“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金庸小说在迷倒了海外华人和港台同胞后正式刮入内地。

《废都》:废了谁?

1993年,以美文著称的贾平凹冒了他平生最大一次险:6月,《废都》出版,被称为“当代的《金瓶梅》”。正式印刷48万册。半年后,它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宣布为“禁书”,批评声波澜壮阔。

《廊桥遗梦》:中国式的美国梦

中国图书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畅销书发轫之作,就是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廊桥遗梦》。1996年被好莱坞搬上银幕,但它在中国的畅销却并没有沾到什么影视的光。

《文化苦旅》:余秋雨热

1995年,《文化苦旅》出版,余秋雨开始了他长达十年的畅销旅途。《文化苦旅》是一本散文合集,在此之前,余一直是纯粹的学者身份。

《岁月随想》:“名人出书”粉墨登场

1996年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出版,销售超过100万册,上演了一幕“名人出书”的大戏。来势汹涌,锐不可挡,当真有横扫千军之气概。

《老照片》:“读图时代”开启者

《老照片》1996年12月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创刊,发行量最高时达50多万份,成为“读图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黄金时代》: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

王小波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却声名广播。自1997年4月11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乎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一股“王小波热”。甚至,一批他的坚决拥趸者还出版了《王小波门下走狗》一书。

1998―2008年:财富时代的“快餐”消费

《学习的革命》:发行过千万册

1998年12月,上海三联书店和北京科利华公司合作推出《学习的革命》,发行过千万册,在书业界引发一场营销革命。此书畅销更大的意义在于它是强大资本进入图书宣传、销售的一次尝试。这是一次书业外部高人进入书业的一次操作演练。

《花季雨季》:少儿文学的发轫之作

1999年,《花季雨季》及其姊妹篇《十六岁的花季》出版,成为整个少儿类图书的发轫之作。

《第一次亲密接触》:网络文学热

1999年,痞子蔡《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出版掀起了网络文学的热潮。该书出版后曾连续22个月高居内地畅销书排行榜。

《三重门》:少年作家横空入世

2000年,《三重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超过110万册。在写《三重门》之前,韩寒还是一个让老师家长头痛不已的问题少年。出书之后,他就成了名利双收的少年作家。韩寒之后,张悦然、郭敬明等一批“80后”少年作家崛起。

《富爸爸,穷爸爸》:驭金热

2000年,《富爸爸,穷爸爸》被引进出版,掀起一阵“驭金热”。这本紫皮书大“洗”中国人脑,人们热衷于学习“怎样才能令金钱拜倒在我们的石榴裙下”。

《哈里?波特与魔法石》:魔法时代

2000年10月6日,哈里,波特系列丛书中前3本中文版上市,人民文学出版社印了60万本,开启了文学的魔法时代。

《谁动了我的奶酪》:励志书热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中信出版社第一个成功商业作品。2001年9月首次出版,到2002年重印9次。

《品三国》:易中天大热

2006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品了品三国,《品三国》(上)发行超过200万册。

《于丹〈论语〉心得》:于丹成了香饽饽

篇3

热爱艺术的她,于1918年考进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朱屺瞻、

一代画魂潘玉良

王济远学画。1925年她以毕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取罗马奖学金,得以到意大利深造,进入罗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油画和雕塑。1926年她的作品在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荣获金质奖,打破了该院历史上没有中国人获奖的记录。潘玉良是民初女性接受新美术教育成为画家的极少数例子。潘玉良,画家、雕塑家。毕业于巴黎及罗马美术专门学校,作品陈列于罗马美术展览会,曾获意大利政府美术奖金。

纵观潘玉良的艺术生涯,可以明显看出她的绘画艺术是在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中萌生发展的。这正切合了她"中西合于一治”及“同古人中求我,非一从古人而忘我之”的艺术主张。对此,法国东方美术研究家叶赛夫先生作了很准确的评价:“她的作品融中西画之长,又赋于自己的个性色彩。她的素描具有中国书法的笔致,以生动的线条来形容实体的柔和与自在,这是潘夫人的风格。她的油画含有中国水墨画技法,用清雅的色凋点染画面,色彩的深浅疏密与线条相互依存,很自然地显露出远近、明暗、虚实,色韵生动……她用中国的书法和笔法来描绘万物,对现代艺术已作出了丰富的贡献。

代表作有《花卉》、《和女人体》、《浴女》、《瓶花》、《月夜琴声》等。画作《月夜琴声》今年10月将出现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会上,此作品约为1950年所作,创作于潘玉良二度赴法时期,画幅中一身着中式长衫衣裤的女子怀抱着琵琶,于满月的夜里拨弹着琴弦。女子神情温婉具东方古典之美,在人物手部与五官的勾画中,见东方线描的秀雅。此画境让人联想到潘玉良初次与其另一半潘赞化相见、缘定终身场景。作品最早为法国私人收藏家直接购自潘玉良的好友王守义,今现身市场甚为难得,估价为380万至500万港元

潘玉良,可以说是旧上海最为传奇的红颜女子,她扑朔迷离的身世以及迷样的际遇,都让她的名字在她亲手绘制的旧上海画面上定格为一抹亮丽的色彩。

如果说黄莺莺的女人香是从歌声中流淌出来的,那么潘玉良的女人香就是从油彩中飘散出来的。从到小妾到画家,她非同寻常的人生际遇,就像一幅充满了谜语的油画,仿佛带着蒙娜丽莎般的蛊惑魅力让人魂牵梦绕,回味无穷。而从油彩中散发出来的凝香,竟然让一座城市、一个年代沉湎其中,久久不肯梦醒。

第一剧场播出的电视剧《画魂》浓墨重彩地截取了潘玉良一生中最绚丽、最动人的十几年,传说中的才情女人潘玉良就这样在几十年后通过光影与我们再次亲近,这或许就是我们观赏上海滩风情时最渴望的一抹异香吧。

电视剧《画魂》讲述了潘玉良的那段传奇人生:青楼出身的潘玉良十八岁后在两位男人的帮助下走上了艺术之路,并在艺术之都巴黎登峰造极,成为享誉中西的大画家,这绝对是一个异数,更准确地说是一段传奇。与此同时,她终其一生也都挣扎在这两位男人和另一位女人的情感漩涡中,无意依靠却又难以割舍,最后一个人孤独地离世。

这就是上世纪名噪一时的旅法女画家潘玉良,从十里洋场发轫,到艺术之都巴黎,她带给我们的是一段搀杂了旧上海和异国风情的不老沉香。

2.周璇

籍贯:江苏常州 语言:普通话,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常州话),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上海话)

代表作:歌曲《夜上海》《花样的年华》《四季歌》《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月圆花好》《凤凰》《长相思》《采槟榔》《渔家女》;电影《马路天使》《孟姜女》《西厢记》《渔家女》《长相思》

周璇,常州人,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作为一代歌后,她的名字是国语流行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被誉为“金嗓子”。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副名副其实的好歌喉,不仅音色甜美、音质细腻,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将出来更是委婉动人,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歌曲的人,也会对她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难忘的印象。作为影后,她是典型的感觉派明星,表演生动自然。1941年,当时的《上海日报》公开刊登启事选举“电影皇后”,经各界投票,周璇荣膺影后,她却婉拒了。亦歌亦影、德艺双馨加上曲折凄凉的身世,使得周璇更加深受大众的青睐与关心。

周璇一生演唱了200多首歌曲,演出了40多部电影,并主唱过电影主题曲和插曲100多首。

周璇的作品被邓丽君等后来者无数次的翻唱并出现在多部影视剧中,以她为题材或原型的影视剧、歌舞剧等文艺作品也是不胜枚举。在那个年代,没有如今繁多的高科技后期制作修饰,她纯净甜美的歌声,以及美丽优雅的身影,代表着老上海的时光与风情,透过沧桑的黑胶碟和老胶片缓缓流淌。

如果说胡蝶是旧上海胶片里的精灵,那么周璇就是旧上海老唱片的最华美的音符。说到旧上海的红颜沉香,周璇是一块弥久真的香玉,就象她的名字子里有个寓意为玉石的“璇”一样,她的一生,华丽而又沉重。

周璇儿时不幸,被几经送养,七八岁时,被送进一个歌舞班,处次涉及文艺。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播音歌星竞选”,周璇结果名列第二,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获得了“金嗓子”的称号,从此唱红上海滩。

1937,周璇演唱的《何日君再来》,一时成为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1941年,周璇还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演唱了《四季歌》和《天涯歌女》,这两首歌流传至今,成为不朽的经典名曲。

“金嗓子”周璇不仅唱歌出众,还在光影中呈现了她的风采,其中《马路天使》是周璇的代表作品。据说抗战胜利后,赵丹与周璇在上海相遇,问周璇这些年拍了些什么片子?周璇不无伤感地说:“不要提了,没有一部是我喜欢的戏,我这一生中只有一部《马路天使》……”

周璇的情感生活坎坷,三次婚恋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像她在歌曲里所唱的:天地苍苍,人海茫茫,知音的人儿在何方?叫人费思量……不疯魔,不成活,在演艺圈无限风光的周璇却被诊断有精神疾病,1957年,她突发性脑炎被送进医院,一代红颜,就此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声音,仍在今天生长不息。

3.胡蝶

胡蝶(1908-1989.4.23),原名胡瑞华,中国早期着名女演员,民国时期“电影皇后”,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鹤山。胡蝶是横跨中国默片时代和有声片时代的着名影星,早期与阮玲玉同为中国无声电影的代表性演员,1931年主演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上映后轰动全国,甚至吸引众多海外侨胞的目光。胡蝶一生饰演过娘姨、慈母、女教师、妓、舞女、阔小姐、劳动妇女等多种角色,气质富丽华贵、雅致脱俗,表演温良敦厚、娇美风雅。1933年元旦,上海《明星日报》发起“电影皇后”评选活动,胡蝶以21334票的最高票数当选。胡蝶与阮玲玉虽同为红极一时的影星,也同样历经坎坷,遭遇恶毒谣言的攻击,但因性格不同而命运截然不同。晚年移居加拿大,1989年病逝于温哥华,遗言留下一句“蝴蝶(胡蝶)要飞走了。”

胡蝶是中国早期影坛最灿烂的明星,是家喻户晓的“电影皇后”。胡蝶与阮玲玉名声相当,可结局大异。阮玲玉在电影事业的盛年戛然作别,胡蝶则有着长久的艺术生命。阮玲玉以决绝的方式表达了所遭难堪与委屈;胡蝶一生同样有过进退维谷的窘境甚而险境,但她展现给人的始终是深深的酒窝,含蓄的笑意。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阮玲玉、胡蝶、周璇等明星范儿成了那个时代最高的审美标准,她们的明星气质有了强烈的示范意义。于是,名妓花魁时代日益衰落,代之兴起的是一代上海滩上具有摩登色彩的名媛贵妇,也带领上海也进入交际花时代。

个人作品:

1925年《战功》、《秋扇怨》

1926年《夫妻之秘密》、《电影女明星》、《梁祝痛史》、《义妖白蛇传》(第一、二集)《珍珠塔》(上下集)《盂姜女》、《孙行者大战金钱豹》

1927年:《白蛇传》(第三集)、《女律师》、《新茶花》、《铁扇公主》、《蒋老五殉情记》

1928年:《大侠复仇记》(前后集)、《女侦探离婚》、《白云塔》、《血泪黄花》

1928年—1931年:《火烧红莲寺》(三至十八集)

1929年:《富人的生活》、《爱人的血》、《爸爸爱妈妈》

1930年:《桃花湖》(前后集)、《碎琴搂》

1931年:《歌女红牡丹》、《如此天堂》(前后集)、《红泪影》《三箭之爱》《铁血青年》、《银星幸运》

1932年:《落霞孤鹜》、《战地历险记》、《自由之花》、《啼笑因缘》

1933年:《满江红》、《狂流》、《脂粉市场》、《盐潮》、《姊妹花》、《春水情波》

1934年:《三姐妹》、《路柳墙花》、《麦夫人》、《女儿经》、《美人心》、《再生花》、《空谷兰》

1935年:《夜来香》、《兄弟行》、《劫后桃花》

1936年:《女权》

1937年:《永远的微笑》  1938年:《胭脂泪》

1940年:《绝代佳人》

1941年:《孔雀东南飞》

1947年:《春之梦》、《某夫人》

1953年:《青》

1959年:《两代女性、《后门》、《苦儿流浪记》、《街童》

1966年:《孤儿奇遇记》、《塔里的女人》、《明月几时圆》

在一个小资如此盛行的年代,旧上海无疑是很多人的梦想家园。十里洋场上的那些灯红酒绿、风花雪月,被压缩进一张张发黄的胶片,把往昔的浮华和荣耀一直闪烁到今天,胡蝶就是那些胶片里最华丽的影象。

虽然在如今的上海辅庆里,这个长大后改名为“胡蝶”的女孩,已渐渐陌生,但循着那股深刻入骨的味道,我们可以在70多年前风雨飘摇的旧上海找到那抹沉香。那时候她的名字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旧上海传奇女星胡蝶先后主演了百余部影片,成功地饰演了中国不同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成为中国电影拓荒期和成长期的同步人和见证人。

胡蝶加冕影后,不仅受到影迷们的追捧,也为广告商所青睐,做的广告自然最多,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商品也是不少,就连喜欢启用国际巨星做宣传的力士香皂,也请了胡蝶来做广告。在当时看来,胡蝶的形象非常符合中国民间传统的美女标准。她除了脸若银盘、明眸皓齿、肤如凝脂之外,双颊上的一对酒窝更是她的招牌。这个以“梨涡美人”扬名影坛的明星是那个时代中国男性的“梦中情人”。

1975年,胡蝶赴加拿大定居,化名为潘宝娟。1989年4月23日,翩舞人间近百年的胡蝶在温哥华因病与世长辞。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胡蝶最终蝶化而去,她那美丽的身影却长留人间,一同留下的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前尘往事,胡蝶就这样飞走了,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翩翩起舞,最终化成了花儿的灵魂,只留下那缕余香,仍执拗地钻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4.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系出名门,祖母李菊耦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不过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欧洲,生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娘的监管中成长(详见《私语》)。或许这是导致张后来的作品充满悲观与势利的主要原因。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些符合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世人所有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张爱玲离开了父亲逃到了母亲那里,母亲给了她两条路,让她选择:“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张爱玲毅然选择了后者,然而,母亲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而母女间的矛盾也在一天天地、以一种不易察觉的形式在慢慢地激化。张爱玲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并且通过了伦敦大学的入学试。后来战乱逼使她放弃远赴伦敦的机会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在那里她一直名列前茅,无奈毕业前夕香港却沦陷了。关于她的一切文件纪录尽数被烧毁。对于这件事,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那一类的努力,即使有成就,也是注定了要被打翻的罢?……我应当有数。”大有一种奈若何的惋惜。但她没有后悔。

此后张爱玲返回上海,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张爱玲的这两篇文章是发表在由周瘦鹃先生主持的《紫罗兰》杂志上的。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下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

张爱玲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

战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如昔,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潜逃温州,因而结识新欢范秀美。当张爱玲得悉胡兰成藏身之处,千里迢迢觅到他的时候,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张爱玲没能力改变什么,她告诉胡兰成她自将萎谢了。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在1945年出版的《文化汉奸罪恶史》中,张爱玲榜上有名,这多多少少拜胡兰成所赐。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于1944年,分手在1947年,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张爱玲在美国又有过一次婚姻,她与第二任丈夫赖雅相识于1956年,对方是个左派作家,两个人于同年8月14日在纽约市政府公证结婚。直到1967年赖雅逝世。

主要作品:

小说

《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上海《新东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记》,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报》,1950年连载,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海《亦报》连载,1951年出单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恋》,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遗事》,台北《文学》杂志,1957年,收入《惘然记》。

《怨女》,香港《星岛晚报》连载,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缘》,1968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后改名为《惘然记》,收入《惘然记》。

《相见欢》,收入《惘然记》。

《色·戒》,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记》。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1983年。

(以上三篇约作于1950年,发表时间晚。)

《小团圆》(创作于1970年,于2009年2月23日在台出版,4月8日在大陆于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引起热议。)

《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中篇作于1973年至1978年之间,2004年2月台湾皇冠出版社推出了这本小说的正体字单行本。)

《雷峰塔》《易经》繁体版(2010年9月在台出版)

《异乡记》出版(2010年12月1日)

《雷峰塔》《易经》简体版大陆发行(2011年4月)

散文

《迟暮》,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3年刊。

《秋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6年刊。

书评四篇,《国光》第1、6期,1936—1937年。

《论卡通画之前途》,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天才梦》,西风出版社征文,1939年,收入《张看》。

《到底是上海人》,《杂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戏及其它》,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1943年《更衣记》,《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记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杂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烬余录》,《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谈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则》(包括《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论写作》,《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张看》。

《童言无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说胡萝卜》,《杂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语》,《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国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诗与胡说》,《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写什么》,《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传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樱语录》,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戏》,《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画》,《杂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谈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谈音乐》,《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借银灯》 1944年12月中国科学公司初版, 收入《流言》。

《夜营的喇叭》《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以上均收入《流言》中,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

《气短情长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双声》,《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杂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语录》,《杂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张看》。

《中国的日夜》,收入《传奇》增订本,1947年。

《华丽缘》,上海《大家》月刊创刊号,1947年4月,收入《惘然记》。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收入《传奇》增订本。

《〈太太万岁〉题记》,上海《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7年12月3日。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1954年7月。

《〈爱默森文选〉译者序》1964年。

《忆之》,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后记》,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红楼梦魇〉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张看〉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记〉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1983年10月1日、2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1984年1月3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表姨细姨及其他》,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谈吃与画饼充饥》,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草炉饼》,1990年2月9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电影剧本

《太太万岁》1947年。

《不了情》(1947年)

《哀乐中年》(1949年)

《太太万岁》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情场如战场》(1957年)(改编),1956年摄制,收入《惘然记》。

《人财两得》(1958年)

《桃花运》(1959年)

《六月新娘》(1960年)

《南北一家亲》(1962年)

《小儿女》(1963年)

《一曲难忘》(1964年)

《南北喜相逢》(1964年)

《红楼梦》(为电懋影业公司所写,分上、下集,未有拍成)

《魂归离恨天》(为电懋影业公司所写,未有拍成)

学术论着

《红楼梦魇》,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海上花列传〉评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1981年。

译文

《爱默生选集》. 皇冠. 1992. ISBN 9 573 306 778.

《海上花列传》(汉译英)。

《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与人合译,英译汉)。

她的小说《色·戒》[1]被着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色·戒》的创作灵感来自王尔德的《薇拉》(Vera)。王尔德是张爱玲一直崇尚已久的偶像,她的个性与作风将王尔德模仿得淋漓尽致,简直是一个翻版。

其他

张爱玲. 《自己的文章》. 上海: 《新东方》杂志. 1944年7月.

张爱玲. 《张看》. 台北: 皇冠文化.ISBN 9 573 305 461.

张爱玲. 《对照记》. 皇冠文化.ISBN 9 789 573 310 921.

张爱玲. 《余韵》. 皇冠文化. 1991.ISBN 9 789 573 305 521,ISBN 9 624 510 377.

张爱玲. 《回顾展 1》. 皇冠. 1991.ISBN 9 573 305 437,ISBN 9 624 510 075.

张爱玲. 《回顾展 2》. 皇冠. 1991.ISBN 9 573 305 445,ISBN 9 624 510 083.

张爱玲. 《续集》. 皇冠文化. 2003.ISBN 9 573 305 518,ISBN 9 624 511 705.

张爱玲. 《沉香》. 皇冠文化. 2005.ISBN 9 573 321 750.

张爱玲. 《小团圆》. 台北、香港/内地: 皇冠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9. ISBN:9 789 573 325 208 , ISBN:9 787 530 209 981.

张爱玲. 《易经》(<The Book of Change>). 台北: 皇冠文化. 2010-9-6. ISBN:9 789 573 327 097.

张爱玲. 《雷峰塔》(< The Fall of the Pagoda>). 台北: 皇冠文化. 2010-9. ISBN:9 789 573 327 103.

在旧上海的班驳沉香中,张爱玲永远是那第一炉香,当我们在揭开旧上海那本如花相册时,第一眼总是留给了张爱玲。泛黄的纸张,模糊的黑白印刷,一代奇女子却身着一袭华丽的旗袍,倨傲的仰着头……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在那一刻迷恋上这个女子的传奇、高贵以及骄傲。

初读张爱玲,大多都在那个似懂非懂的年龄,是看不出什么的。只是那种朦朦胧胧的旧上海的小资,象那杯咖啡,蔓延开来,充满整个心情;再读张爱玲,感慨于那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啊……原来在她的洞察世故的冷目之后,也有此感慨!三读张爱玲,心情来自她的情感世界,在看似坚强、高傲的张爱玲背后,一个的情路坎坷,再多的高傲也只能化为无奈。于是,张爱玲精心点燃的那炉香,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熏湿了若干年后你我的眼睛,那刻的红颜沉香,竟是如此的深重。

“生命是一袭华丽的长袍,爬满了虱子”,尘世有多么繁华热闹,张爱玲随手轻轻一揭,却让我们看见繁华似锦的幕布后哀凉的人生荒漠。在一般的感觉里,苍凉就应该是灰蒙蒙的那种,有些恍惚,有些迷离,而她的苍凉偏不如此,五光十色的,温暖的,舒适的,竟是那抹化不开的香。

5.阮玲玉

阮玲玉(1910.4.26—1935.3.8),中国无声电影时期着名影星,民国四大美女之一,生于上海,祖籍广东香山。由于父亲早逝,阮玲玉自孩童时期随母亲为人帮佣,母亲节衣缩食供她上学。1926年为自立谋生奉养母亲,阮玲玉考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主演处女作《挂名夫妻》,从此踏入影坛。代表作《野草闲花》、《神女》、《新女性》等。阮玲玉是中国默片时代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一,被认为代表了早期中国演员的演技最高水准。阮玲玉成名后陷于同张达民和唐季珊的名誉诬陷纠纷案,不堪舆论诽谤的阮玲玉心力交瘁,于1935年妇女节当日服安眠药自尽。噩耗传来震惊电影界,各方唁电不可胜数,上海二十余万民众走上街头为其送葬,队伍绵延三里,鲁迅曾为此撰文《论人言可畏》。阮玲玉生前出演电影29部,但历经乱世战火,目前仅发现9部幸存。

阮玲玉的父亲在她6岁时病故,她与母亲俩人相依为命,在上海崇德女子中学(今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就读。1926年(16岁)时,经张慧冲介绍,考入明星影片公司,开始其电影艺术生涯,主演《挂名夫妻》等5部电影。1928年转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主演《宝鉴》等6部电影。1930年转入黎民伟、罗明佑创办的联华影业公司,主演《野草闲花》(饰演卖花女)一举成名,奠定她在影坛的地位,一生共主演29部电影。 阮玲玉相继在“明星”、“大中华百合”公司主演近20部影片,所扮演在爱情、婚姻方面屡遭不幸的少女或娇媚泼辣的风流女子。1930年进联华影业公司,主演该公司创业作《故都》,扮演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阮玲玉的作品风格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明星、大中华百合时期)多主演通俗社会片,甚至神怪片,饰演低下阶层的堕落女性,如一类人物;或者是在旧社会受欺压而不反抗的弱女子。后期(联华时期)受新兴电影运动(又称左翼电影运动)影响,表演风格有所转变,转折点是在卜万苍导演的《三个摩登女性》中饰演对旧社会觉悟的女工周淑贞。其后主演的作品如《香雪海》(饰演农村妇女、尼姑)、《小玩意》(饰演抗日的农村手工艺人)、《神女》(饰演)、《再会吧,上海》(饰演女教师)等,演活了社会各阶层不同的女性形象。阮玲玉之于中国影坛的贡献被一些人比喻为葛丽泰·嘉宝、英格丽·褒曼之于美国好莱坞。

阮玲玉端庄大方,清丽脱俗。对待表演艺术,她勤奋刻苦,倾注了全部的热情,不懈追求。表演中,她能够准确地体味人物的情感,捕捉到人物感觉,并用适当的眼神、表情、动作准确地表现出来。这种准确的内心感应力和形体表现力结合得又非常自然,显示出她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功力。

她在《野草闲花》、《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人生》、《归来》、《再会吧,上海》、《香雪海》、《神女》、《新女性》、《国风》等一系列影片中担任主角,在这批暴露社会黑暗,表现下层劳苦群众生活的影片中,成功塑造了各种饱受苦难的中国妇女形象。

这些形象中,有女工、村妇、教员、舞女、、艺人、作家等。人物大多身世悲惨,经历坎坷,屡遭磨难而一直奋斗不息,虽然最终都是以自杀、出家、入狱、惨死为结局,但都能保持善良正直的天性和纯洁美好的心灵。其中,《神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她以精湛的演技,把一个品格崇高的母亲与一个地位卑微的奇迹般地融合为一体,出神入化,令人心灵为之震动。

隔岸凝望,属于岸那边的旧上海的浮华虽说已迷人眼,但浮华背后却是种莫明的痛。那种忧伤的心情味道,我们隔了时光的海寄给了阮玲玉,一个旧上海悲剧女王的戏梦人生。

影片《阮玲玉》为我们呈现了陆离的旧上海风貌,以及阮玲玉的传奇一生。张曼玉的袅娜和颓废的华丽真实地把那颗70年前的香魂交到了我们的手上,穿越岁月的沉淀,张曼玉打开了属于阮玲玉的那炉沉香。

阮玲玉是真正为无声电影而生的人,虽然她没有在银幕上说过一句话,这个“默片时代”的女王,只用肢体和眼神就为我们传递了窒息的风情。

篇4

而那些以老气横秋来骂人的人可见是不知秋林古色之滋味。

每年的九月,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晨曦在露珠下更清亮了,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而缥缈,使人想听一听天空上云雀演奏的《星空》,就像白帆在碧海中漂游。

枯藤老树却无有昏鸦,无有悲凉,正如此,我要赞美它,因为有了如此的凄凉,才有如泪般飘落的黄叶,我爱这份凄美的,落叶纷飞,马路旁梧桐树的叶打着旋纷纷落下,翩翩起舞,像婀娜的蝴蝶,不觉让人醉。

黄叶,是秋天的点缀,每一片叶子都是过来的人,已脱了春天的矫情与盛夏的炽热,我独上西山,在这绵绵秋景中静静去享受大自然的恩惠,这清明而柔和的风中,我不免发呆地祈祷每一日。

雨也是美的,灵逸而剔透,秋雨如同满天明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点点滴滴,仿佛是李斯特的黑白键在漫舞,又如高山流水似的低吟。

秋日中,尤其是初秋,叶是半绿半黄的,有古色苍蒙之感,而那时,也天高气爽,桂花皎洁,也未陷入凛冽萧瑟的黑洞,也有丝丝的凉风,让人觉得无限与充沛。

曾记起张爱玲有过这么一首小诗:一片树叶往下落往下落,它要去吻它的影子,影子慢慢迎上来,它和它的影子依偎在秋日里,它和它的爱。

恐怕这段感性的文字,也正是我要说的吧。

篇5

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考试等必需因素,没有人会将鲁迅的杂文读上四五遍,可我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至今还在读着,而且必将永远地读下去。每次阅读,总有感悟,我不知道我读懂了多少,只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懂得多,每次,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不是矫情,不是做作,而是真的和鲁迅,我眼中最伟大的作者交流。

我懂得越多,就越知道他的伟大。有人居然说,他是靠骂街出名的,我觉得这是对鲁迅最大的侮辱。有人看林语堂,看余秋雨,看张爱玲,不愿看鲁迅,说是讨厌那种压抑的气氛,那种积血的悲哀。记得丰子恺有幅漫画,名字叫“一肩担尽古今愁”,我总觉得,那就好像鲁迅,也只有鲁迅,才配得上这样的名字。鲁迅是一座凝聚的大山,他托起的是民族,而不是个人的名利,或是写作的乐趣。

鲁迅的生命,消耗在不停的斗争中,和刽子手斗,和帮凶斗,和伪君子斗,和御用文人斗。鲁迅好像并没有为自己活着,这是种伟大,是一种至今还没有任何人可以比拟的伟大。

篇6

如果不怕粗俗,拿狗来比喻作家的写作,其实并无不当。每个作家都在文字的流浪里寻找写作之根,寻找精神的返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描绘过这种追寻,他说:“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它领你回家。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坟墓都是母亲。”在某种属于自己的熟悉的气味里,作家的精神得到诗意的栖居。一个成熟的作家,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不同题材、主题的表现,都会渗透出独特的气息。艺术审美里有一个说法,“视不如触,触不如味”。当我们只是用视觉在看某物时,感受到的远不如用手去抚触时来得强烈,而用手抚触时的感受又远远不如全身心投入去体味物的本在的、整体的气质时所领略到的深刻。阅读一个文本,最根本的办法不是作抽象的思想分析,也不是呆板、机械的写作学上的分析,首先要把握的是作者的精神气质如何通过文字表现出来,或者反过来说,文字直接显现出来的作者写作时幽微的思想、情感的气味。

问题是,气味最直感,却又最难去描述、把握,如何才能领略文本之味,并由此“味”而触摸到作者思想情感的脉动呢?

一、在差异里学会分辨不同的文字之“味”

一个人最熟悉永远是自己,我们走入书店,喜欢这本书而不是那本书,其实正是自己与作者气味上的相投,这时书本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思想趣味及审美倾向。可是这只是一种直觉的喜欢,如果未经过辨析,它依然是含糊的,是非自觉的,读者要不断地研究自己,以自己为坐标,尝试多元化的阅读,才能最终确认自己的审美趣味,并发现这种趣味的优劣。

读大学时,读到钱钟书的《围城》,非常喜欢钱式比喻,鞭挞现实,入木三分,淋漓恣肆,实在痛快。比如,在船上初次介绍鲍小姐时,描写她“只穿绯霞色的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色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而那些男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停。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些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裸的。鲍小姐并未,所以他们纠正为局部的真理。”那时会把类似的比喻抄下来,讲述给别人听,觉得真是痛快淋漓。相比之下,韩寒的《九重门》应该是向钱钟书致敬的作品,刻薄也学得不错,多了调侃,而如果从广度上说,对社会的批评深度则不够,钱氏触及则是整个时代中知识分子众生态。后来读张爱玲,比喻也用得好。比如大家熟知的“红玫瑰”“白玫瑰”的比喻:“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细细品味,慢慢发现张爱玲的比喻实在是好多了,不仅有钱氏的具体形象,更有两性关系的精辟见解,显然境界上要开阔得多。钱氏的比喻很有力量,很刻薄,过眼不望是因为够毒,深究则浅薄,张氏则更悠远,更值得品味,像好的香水或好的茶一样,耐闻,耐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一种气味能飘得远,又能怡人,则是好味道。为什么我说钱氏的比喻不如张爱玲,根本的原因即在于此。张爱玲怎样刻薄毒辣里都有仁慈在,钱钟书则高高在上,慈悲不够。三个人的比喻一比较,高下立分。着迷于这样有力量的比喻很多年,后来读到冰心的一个比喻:“雨后的青山,像泪洗过的良心。”清新,静穆,柔软,意境宏远而又切近,细读数遍,觉得自己的灵魂像得到了洗礼。

对自己喜欢的比喻的不同感悟,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思想趣味,在钱钟书那里,我看到自己对精巧的思维的喜爱,但同时也看到自己气质中的粗野、刻薄,在张爱玲那里则体会到深刻和仁慈,在冰心那里则看到单纯。通过这种差异性的辨析,慢慢地确立了自己的审美趣味,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在语文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寻“味”,首先要通过多元的阅读,让学生认识各种文字的不同的“味”,培养出非常精致的嗅觉,也只有通过这种多元参照,学生才能慢慢认识到自己生命里的特殊气质,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味。

二、在文字的自性中寻“味”

寻味,即是寻找最本源的东西。其最本源的东西,往往是一个调子,一种氤氲,是思想的咏叹调,它在阅读中首先被我们直觉为一种情感。要明晰地理解这种情感,就要返归文本,在文字中去感受,体会文字自性所透露出的秘密。在《故都的秋》里,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北平之秋的“清,静,悲凉”,可是北平之秋为什么在作者的心里是这样的感觉呢?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为什么这么急迫呢?作者说“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十余年未逢故都之秋,为什么单赶这一刻?这些疑问,在一遍遍的品味中会慢慢获得解答。阅读此文,我们总能感受到作者的叹惋,他所描写的北平秋景,总透着某种哀逝之美,非常短暂,也蓄结着某种悲愁。“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清寂寥落;“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落寞;秋蝉的鸣叫,是“衰落的残声”;桥头树底话秋凉,“一层秋雨一层凉”,“层”字平平仄仄起来,念错的歧韵,好是好,可总有哀挽伤悼的意味。而写到佳日胜果,如果我们足够敏感,就能读到这种极其浓重的伤悼之情了。“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这是一句极具意味的话。作者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舍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北国的秋怎么就留不住呢?如果我们联系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间――1934年8月,文章所流露出的伤悼之味就一点不难理解了。1934年4月17日,日本发表侵华宣言《天羽宣言》,加紧侵华步伐。1936年5月27日,郁达夫又写了《北平的四季》,结尾这样写首道:“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伤悼之情,直书不隐。

读《故都的秋》,在文字所流露出的哀惋气息里寻找所附着的情感,才能理解作者最深沉的情思。

再举一个例子。读《论语》时,很多同学感觉各个章节的语录较为零乱,这其实就是一种直觉,应该说基本是准确的,林语堂就曾说过“《论语》这书编得太坏”,因此,读下来对孔子思想的整体把握就很不容易清晰。《论语》和孔子思想的秘密在哪里呢?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想象了马可波罗与忽必烈汗的对话。这段对话大有深意。

马可・波罗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描述一座桥。

“可是,支撑桥梁的石头是哪一块呢?”忽必烈汗问。

“整座桥梁不是由这块或者那块石头,”马可答道,“而是由石块形成的桥拱支撑的。”

忽必烈汗默默地沉思了一阵,然后又问:“你为什么总是跟我讲石头?对我来说,只有桥拱最重要。”

波罗回答:“没有石头,就不会有桥拱了。”

这段对话里隐藏着思维的两方向的互动:细节的――整体的、本源的――结构的,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思想更多的是蕴含在结构里的,而不仅仅是在只言片语中,拂去语言所蒙上的历史的尘埃,回溯到材料本身,去寻求它们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或许我们能领会到整座“拱桥”的精神及其存在的秘密。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一个无解的永远在行进着的问题,凡所确定,即是应该抛弃的,否则它则违于生命的本义;我们能够确定无疑的只是物质的世界,对于精神来说,最核心也最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永远是我们无法碰触的沉默的中心。印度哲学家克利斯那穆尔提说:“任何终极问题――实在、真理、梵、生命奥秘、生存、人性、上帝――肯定不为那些理解者所理解。”孔子所沉默的东西,或许正是他本在中最核心的东西,只有尽可能地理解孔子所沉默的东西,我们才可能去靠近孔子的思想本身。可是,如何才能触及这个结构性的核心呢?孔子对什么东西表示了他的沉默呢?整部《论语》,莫过于一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柴静在《看见》里说,“逻辑自会把结构的链条只只咬合”,我必须将自己最不可理解处与孔子最深沉的沉默联结在一起,相互照亮,我的生命结构与孔子的生命结构要得以浑一,或许才能寻找到共同的思想气息。按照卡尔维诺的提示,整座桥梁的组成材料是一块块的石头,通过研究石头的质地、打磨的角度、重量等等因素,或许我们会慢慢理解桥拱的形成。要寻找基本的结构,就必须必须借助于具体的言语。我们强调对文字自性的理解,要理解“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句的深刻内涵,对“利”、“命”、“仁”就要作深入的分析。以“利”为例:

“利”,甲骨文(禾,庄稼)(刀),镰刀与庄稼之间的两点,表示振落的庄稼籽实。造字本义是,用快刀收割庄稼。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可见孔子正视“利”是人的正当追求,是一种正常的欲望。他主张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孔子反对的是贪小利,也就是出于对名利的渴望而不择手段去追求满足自己的贪欲。他的弟子冉求做季氏家臣,帮季氏收刮民脂民膏,聚敛不义之财,他说:“冉求非我徒,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表现了极端的愤怒。快刀收割庄稼,自然是件好事,可如果面对现实利益也汲汲于求,过于“麻利”,对整个社会来说就不是好事。孔子之所以“罕言利”,是因为他主张“养民、爱民、富民”,太史公说“仓廪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荣辱”,“民富”自然“礼全”,这正是他所提倡的“礼乐”治国。孔子所处身的社会“礼崩乐坏”,从上至下都急于逐利,说到“利”都是“小利”,都是不正义的“利”,因此他很反感。同时,在不健康的社会环境下,即使正面宣讲,也往往会带来更不好的影响。这种现象有一个名词叫“破窗心理”。我们现在看到的病人砸医院,追杀医生,其实正是这样一种现象。孔子“罕言利”,还因为孔子认为要具体地去实践,而不是空谈。基于对“利”的透彻理解,孔子提出了以“仁”为途径,解决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问题,进而表达了他的天命观。只有对 “利”“仁”“命”这些词语作深入的辨析,我们方能触及孔思想核心。

篇7

首先是时间。网上都说四月去凤凰最好,我想大概也是。因为我选择了不太炎热的秋季去凤凰,结果遇上了连绵不绝的秋雨。我个人是比较讨厌雨的,所以感觉不太舒服。不过烟雨朦胧中的凤凰也还是别有一番情致的,而且你还可以花10元或20元买一件披肩裹在身上,不仅暖和还很特别,就像是张爱玲的那种感觉,有一点点绝尘。

其次是住宿,这个要重点说一下。一定要住在沱江边上的吊脚楼里,一定要有那种可以饱览整个沱江美景的阳台。你想象一下:在凤凰的夜色中,你独坐在阳台上,听着静静的江水声,望着灯火中穿梭的人影,清爽的凉风吹来,喝点小酒就点小菜,真是再惬意不过了。

再说说吃,这个也很重要。虹桥那边有很多饭店,但是光看见门口摆着的东西我就有些打退堂鼓了。各种各样的活物,什么山鸡啦、蛇啦、蜜蜂啦,还有很多我叫不上名字的野味,看见怪吓人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这里的臭豆腐和酸萝卜,大街小巷都有的卖,还有一家卖早餐的米线店,里面的米线绝对美味,浇上老板自制的各种小菜,吃起来特别香。

至于在凤凰该怎样玩,这就因人而异了。其实我个人觉得凤凰是一个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来到这里就好好找一家客栈安心地住下来,过一段脱离都市快节奏的悠闲生活。要么去参观一下沈从文故居,要么在沱江上泛舟顺流而下,或者在晚上坐在虹桥下,听听羁旅的人们唱着遥远的歌曲,恐怕你会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的感觉。凤凰对于喜爱摄影的人来说是一个天堂,这里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和夜晚瑰丽的霓虹是最能谋杀胶卷的地方。当然,如果想远足的话,可以在凤凰当地报个团,去周边的苗寨转转,听听阿哥阿妹唱出的山歌,尝尝苗家自酿的米酒,也是蛮有意思的活动。

篇8

——题记

在一个清凉的初秋,我与文学邂逅了。从此,我便选择了它。

选择文学,我一生无悔。因为我可以:

一、走进历史

在文学的殿堂里,我可以朝谒曹子建,暮访李太白,悲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扬鞭策马驼铃古道,玉扇踟蹰杏花江南……人类那永恒的美、悲壮的爱,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在我的心灵中升华……我还可以去欣赏战国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唐的风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以及明清的肃穆庄严。历史在我的心中已刻下了一段永恒。

二、寻访故园

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们一同散步……在那里,我会让朱自清先生带我去寻找那七十年前清华园的旧迹,让余秋雨领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奥秘,让三毛带我一路穿过西班牙和德意志,迎着撒哈拉的热风去聆听骆驼那悲惨的哭泣,让张爱玲点燃一炷沉香,在香烟缭绕中把我带到旗袍摆动、人力车穿行的旧上海……使我在故园中得到启发,灵魂为之升华。

三、融入自然

在神圣的文学殿堂里,我可以感受到恬美空灵的自然之息……我可以站在梅雨潭边感受朱自清描写的绿色的陶醉,也可以站在西湖边聆听柳浪和黄莺的对答;我可以乘着刚朵拉去描绘东方威尼斯的图画,也可以静坐在荷花池旁欣赏如裙般洁白的荷花;我可以手执长矛独立朔漠,感受那“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也可以夕阳下看那“古道西风瘦马”……在文学里融入自然你会感到别有一番风味。

四、充实人生

篇9

关键词:文化苦旅;文化内涵;自然景观

为了更好的体会我国文化的韵味,余秋雨辞去职位,走出书房,开始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看过长江,去过黄河,走过文明的废墟,他边游历边记录边思考,最终成就了这部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文化苦旅》。

1.自然背景下的文化内涵

余秋雨通过游历我国的自然景观,借助山水自然寻找中国文人的脚印,探寻中国的文化走向。他到过苍茫的沙漠,去过敦煌的莫高窟,壮观的石洞、屹立的石像、神秘的壁画,他静静的观看着敦煌近千年来的变化。他看过莫高窟的辉煌,也看过王道士将千年的艺术瑰宝交与外人,致使无数文物流向国外,历史的深邃苍凉可感而知。他也去过江南的小镇,江南的自然景观不同,温文尔雅,润物细无声,江南小镇不仅是大自然孕育出的自然山水,它更融于华夏的古老文化之中。它自然的亲和力收容了许多仕途不得志的文人,也孕育了别有风味的隐逸文化。作者并非单纯的游历祖国的自然景观,而更多的是体味自然景观下的文化内涵,不仅观察着自然景观,也思考着人文情怀,将自己对祖国自然景观之下孕育的文化内涵记录到了这部作品之中。当作者站在古人所站过的地方,他认真地注视着这些自然景观,感受着千年来文化的变迁。这些自然景观下孕育的都是深厚的文化内涵,作者借助自然景观寻找着千年沉淀的文化内涵。

2.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内涵

《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与我国的历史背景也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游历祖国的河山,余秋雨也回忆并探寻着历史。《文化苦旅》包含着借鉴历史,吸取历史教训的意味,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作者思考历史,探寻文化与历史的发展和走向。他站在历史的道路上,寻找文化的走向和民族精神文明的出路,他的作品中描绘的大多是苍凉和悲壮的事物,因此为他的作品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在《道士塔》这篇文章中,作者就记叙了王道士将藏经洞中的经卷卖给了外国人的故事。这篇文章同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腐败的清政府十分无能,根本不重视这些经卷,虽然王道士多次向官府报告,求助官府予以重视,但是却没有人理睬他。而外国探险家却极为重视这些经卷,视之为无价之宝,在万般恳求后,王道士终于被他感动,答应将经卷卖给他。衰弱的国家,无能的政府,根本无法保护它自己的文化瑰宝,也意识不到去保护它们。既然自己都不重视,与其让这些经卷烂掉,为何不卖给珍视它们的外国人呢?或许这就是王道士当时的想法,也不无道理。在那段黑暗的历史中,我们的文化被无情的践踏和破坏,无能的清政府根本不去保护我们的文化财产,致使大量的文化瑰宝流入国外,这是多么的可悲!

余秋雨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拂去历史的尘埃,为我们展现历史的变迁、文化的变迁和各种人文景象、艺术现象,带我们走进那个被我们忘记的历史时空,感受那个时代的苦与乐。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他还寻找着中国文化的出路,他深刻的意识到,历来我国的知识分子处于社会结构的中心,是文人、知识分子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体系,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代表。余秋雨在这部作品中,更多的是对中国古代文人及作品的思索和考察,通过他们来探寻中华民族文化的走向。在《柳侯祠》这篇文章中,余秋雨叙述了柳宗元两度被贬的经历,一次次的被贬黜到荒蛮之地,深深的伤害了柳宗元在政治上的鸿鹄之志,然而贬黜却使他静下心来专心写作,达到他人生中最佳的写作状态,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大多数的中国文人都是孤独的,而孤独却让他们能够潜心做学问,著书立作,影响后世,感染后人,在文学创作上建立丰功伟绩。

3.哲学思考下的文化内涵

余秋雨在对民族文化的探寻之后,进行了深深的哲学思考,他认为我们民族的文化崇尚安居乐业、质朴平和,不管外界如何喧嚣,人们总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人们总能使自己平静下来,获得内心的平和,就像古代的文人,他们在被贬黜后或寄情山水,或投身文学创作,将自己的感情宣泄到文字之中,来排遣自己的抑郁与愤怒,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我国大多数的文人都是在获得内心的平和后,才创作出了无数的文学佳作,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文学财富。虽然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文人都遭遇过贬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萎靡消沉,相反,他们在整理好心情后会重拾生活的信心,要么在自己管辖的小天地里勤勤恳恳,为百姓做贡献,要么就专心于文学创作。总之,他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做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使自己无愧于心。

4.结语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探寻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也体现了余秋雨自己对文化的思索和追求,展示了他超凡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郭佳颖.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J].山花,2011.

[2] 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篇10

这是你走后的第十八个九月,你漂泊的脚步,定格在九月瞬间走向永恒。情路艰辛,半世流离的凄苦,只化成一片落叶,飘荡在九月的风里呜咽成唏嘘,九月,是你的归期抑或宿命。

此刻就静静的端坐在屏前,看你那些散落在世间的文字,想象你一袭旗袍裹身,侬侬软语,临水照花的雅韵,聆听你已远的足音。

其实你未曾走远,其实你一直都在,于这个仆仆红尘喧嚣的某个角落,或者我们不知道的另一个世界里,静静地活着,续写着你那些无以伦比的风华文章。

上海,香港,纽约,你的一生都活在这些繁华的大都市里,暮然回首时的那盏灯火,却只照见你无处可逃的寂寞。有人说算来你是无情的人,却在年轻之时,没能守住淡然心性,放纵自己爱了一场。其实不然,每一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一份爱的降临,每一个人都会与爱情不期而遇,不过是迟早的时间问题罢了。你若无情,怎会有爱?爱到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你如无情,怎会甘愿忍受胡兰成给予的种种打击和折磨,还一如既往的爱他?想是那短短几年相处的时光,留给你太多美好的回忆,一句临水照花人就那么轻易荡起你心中的涟漪,你爱他的眉,他的唇,他嘴角的涡,哪怕他是一个汉奸,你也愿意与他签订终身,结为夫妻,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那个夏天的傍晚,暮色下的上海,西边余辉未尽,楼下电车叮当作响而过,胡兰成告诉你时局不好,来日自己必定有难,如果日本战败,我必定逃得过,唯头两年要改名换姓,将来与你虽隔了银河亦必定我得见。你听后笑说,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胡兰成风流成性,身边总有女人投怀送抱。但想他是真的爱过你,他在武汉遭遇空袭,绝望中喊出的名字是爱玲,这至少可以安慰你那颗被捅的千疮百孔的心。你早已洞悉了人心不古,不相信天长地久,也不相信胡兰成是个情深专一的男子,你知道奢求不了他只属于你的,所以只一度沉醉在与他当下的爱里而不顾其他,你也明白这样终将的结局,却又心生侥幸,所以才从上海到温州要一个已预料到的结果,没有誓言中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你就像一只扑火的蛾子,被焚烧的面无全非,非得听到从他口中说出来才死心。而他身边花影重叠,岂止白玫瑰红玫瑰,分明是缠绕着万紫千红的缤纷。你心灵的城堡却只为他一个人留守,你终究做不到像你给他的一封信里说的那般:“我想过了,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你想要的是一个丰满的秋季,没想得到的只是一片枫叶,未曾装点美丽的一眸,便已落地。“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枯谢了。”

你是那样不管不顾一往情深的爱着这个大到几乎可以做你父亲的男人,以你高贵名门,以你孤傲的性格,为了这个男人,你卑微到世俗的最低处。即便是这个男人已经背叛,已经在与别的女人卿卿我我过着居家生活,你仍然有一份牵挂,仍然用自己的稿费去接济这个负你最深的男人,悲喜自知,有谁懂你?

原以为十里洋场的上海才是你今生可以绽放永恒的地方,怎能料到春花秋月不过是短暂一偶,山河破碎,战事纷扰,民国那一袭烟雨再也渲染不了你的裙裾,带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携着伤痕累累的心,万念俱灰之下,你默然挥手作别生养你的故土,选择了远离,把自己当成那无根的浮萍,随风飘去了香港,再飘过太平洋在美国沉寂。每当念及那一幕,至今心里仍觉凄然,想你那样一个弱女子,穿着素袍,披着肩纱,站在轮渡的甲板上,脚下放着一只小皮箱,皮箱里装着你远行的所有。启航的瞬间,无数只送别的手,竟然没有一只为你而挥,想当初离开上海到香港,还有他在轮船开动的时候转身离去,你望着他的背影,禁不住黯然泪下,而此番离去经年,唯有星光送你,你茫然眺望无边无际的大海,不知岸在何处,不知何处将栖下你瘦小的身躯?再度回首往事,一幕幕犹在昨日,那张再也熟悉不过的面孔就在眼前,那些温婉软玉的呢喃还响在耳边。

轻飘飘的旧时光悄然溜走,当你抛下曾经的繁华,将倾城故事丢弃在风中,冷落了那些锦绣文字,当你给胡兰成最后一封信之后,便已心如死灰,将后半生绝望的埋藏。多少年来,没有人知道你的消息,亦没有人知道你身在何处,你一直在他乡的寓所,被人们遗忘的活着。无欲无念,只在自己编织的飘渺世界里沉醉,那是一份历经大悲大喜之后的淡定,那是洞悉世事之后的从容,那是你一直想要的旷世境界。

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一生所写的文字如仙女散花洒遍天涯,以机智聪慧见长者,以抒感著称者,但又能将才情相连,在作品中既深入又脱俗的,世间再无二人,你是当之无愧的传奇。脍炙人口的传世文字太多,不能一一记全,亦不敢用肤浅的见解去诠释你作品的深邃。你的小说有些人大爱,有些人不屑一顾,胡兰成说你的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较,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则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你的小说脱离不了色彩,你也拒绝没有色彩的文字与生活,只有色彩的文字才赋予了你笔下人物鲜活的生命,钻进人的心灵,让读者随着情节或喜或悲。资料上评价你的成就,说你是现代著名作家,四十年代在上海孤岛成名,其小说拥有女性的细腻与古典的美感,对人物心理的把握令人惊异,而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在当时亦是极为罕见。

你那些随意写来的文字,经过你巧心雕作,散发出种种光芒和灵气。有一种小资,也有一些俗气,但无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有人说你的小说与主流截然不同,亦无成为教育人的启迪机器,我不能苟同。即便是你的小说没有挣扎没有追问,但至少你也和鲁迅一样尖锐的批判传统,不管这种批判有多无力或者苍白,毕竟你只是乱世中的一弱女子,担当不了政治宣传的工具。你面对那些批评你的人从来都不去争辩,也不屑去争辩,只拿作品说话。你手写你心,喜欢读就读,不喜欢读就远弃,没有必要去迎合别人的口味。

你的小说我大部分都读过,但或许是我写散文的缘故,所以我更偏爱你的散文。你的散文具有极强的美感,如同能够听出悠扬婉转的音乐,有着让人痴迷的旋律。一花,一草,一老宅门,一旧花窗,都描写的那么耐人回味,文字讲究,把美感发挥到了最高的境界,那些惬意的文字,随意抽取都是经典。你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你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你说,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你说,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你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也正好爱着自己;你说,千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碰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以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

伊人已远,唯有文字芬芳依旧,问这世间,谁能与你堪比?

今又九月渐远,十八年前的中秋前夕,月亮待圆之日,你在异国他乡那间寓所,屋里没有家具,没有一张舒服的床,穿着一件褐红色旗袍,躺在地板上,盖着一床薄薄的毯子,静静离去。没有炮竹声为你的离去响起,没有一个人的眼泪为你哭泣,没有一种歇斯底里的哀鸣,呼唤你去往天国路途的魂魄。你轻轻地走了,人们直到七天后才发现你孤寂的尸身,想你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才女,晚景竟如此凄凉,惊艳传奇,戚戚落幕,怎不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