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范文
时间:2023-03-26 01:48: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稻秧脱险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小稻秧脱险记》。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于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稻”的笔顺,“秧”的右边起笔位置。
[评:板书课题不忘写字训练,说明老师有很强的训练意识]
师:学这篇课文,我们有四项任务。(出示投影片,教师读)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出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词语的意思。
3.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后来是怎样脱险的?
4.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规范。
[评:于老师提出的这四项教学目标是在研究本课课后作业题的基础上制定的。课后作业题规定了教每课书的具体目标,只有每课的具体目标落实了,才能确保小学阶段教学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教每课书,都要像于老师这样强化目标达成意识,围绕课后作业题来设计教学实施方案]
师:现在,先来看第一个任务。(出示投影片)这一课的生字一共有16个[注:教材是原版本,现已有所调整]。
杂 拥 拼 棵 剂 喷 器 欺 负 喘 纷 雾 吵 汹 蛮 搬 霉
小朋友注意看,这些生字哪些不要老师教,也不要看书上的拼音,你就认识?
生:我认识“棵”、“拼”。
师:这个“拼”字你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生:我是一年级时认识的。那时有一个词是“拼音”。
生:我还认识“剂”、“吵”、“雾”。
师:对她来说,近一半的生字都认识了。你读书的时候,只把不认识的字的拼音画出来。还有哪些字你认识?
生:我还认识“杂”、“器”。
师:(老师指“纷”)这个字有认识的吗?
生:认识,这个字读fēn。
师:你是怎么认识的?
生:我是在{清明>这首诗里学的:里面有一句是“清明时节雨纷纷”。
生:我还认识“搬”。
师:你是在哪儿认识的?
生:在我们家门口墙壁上的“搬家公司”的广告上认识的。
师:那是一些“野广告”。看来,“野广告”也有好处,可以帮助你认字。作为你,还要“感谢”“野广告”。这些字有没有一个都不认识的?(学生摇头)大家要实事求是:请大家拿好书,认真地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一看课后的生字表。那上面有注音。
[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非都“生”,这是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廷相等”。在此基础上进行识字教学,这就叫实事求是]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发现有同学已经读第二遍课文了。有的同学在读书时,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这样很好。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上面。
(学生默读,边读边写拼音)
师: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读一读生字的拼音,并记住它。
(学生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书上生字能记住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出示投影片)请同学们看,哪些字记住了。
(请一同学读,其余同学跟着读)
师:注意“欺负”的“负”,单读时,读第四声。和“欺”连在一起时读轻声。请接着读。
(学生读完,老师出示投影片)
杂草 一拥而上 拼命 一棵
化学除草剂 喷雾器 欺负
喘气 纷纷 争吵 气势汹汹
蛮不讲理 搬到 倒霉
师:看一看,这些字组成的词你会不会读?(指一学生读完)还有问题吗?
生:“蛮”我读不准。
师:多虚心,有不懂的就问。谁来当她的老师?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生:“气势汹汹”的“势”我读不准。
(一学生站起来教读)
师:还有问题吗?(学生摇头)看来需要老师帮助的很少很少,有些字平时就会的。第一个任务完成了。下面我们还有一个任务。请大家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语画下来。
(学生读课文,画词语,教师巡视。发给部分学生小黑板。让他们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小黑板上)
师:请写好的小朋友把小黑板送过来。 (学生纷纷送来.老师把小黑板挂到大黑板上。这些词浯是: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警觉、收拾、有气无力、纷纷)请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大家读词语)
师:这些词,有的需要老师帮助,有的自己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些词语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些词语。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读完两遍的请举手。(学生举手)好,读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词语的意思,还要做到正确、流利,如果能做到有感情就更好了。请大家再读。
(学生继续读课文)
师:有的同学已经读到第四遍了。刚才有的同学问我(板书“蜡黄”)“蜡黄”的“蜡”的读音。请大家读字音。(师顺手在“蜡”上面加上拼音。学生读la)“蜡黄”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脸色像蜡一样黄。第二个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评:感悟,感悟,“感”而后“悟”。怎么“感”?主要是诵读,读得多了,学生便能借助语言环境悟出语句的意思。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识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时,所联系的语言环境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词语或句子与上下文中的其他语句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于老师指导学生受复诵读课文,意在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语言。从而为领悟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创造良好条件]
师:哪个小朋友有把握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学生举手)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哪些同学虽然没把握读正确,但愿意试一试?(一个同学举手)好,请你站起来。于老师很喜欢这个小朋友,因为她勇敢、敢试。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得较流利。但读到“小稻秧望着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说……”时,“蛮”读错了,但自己意识到后,就改正了)
师:请停下来。这个小朋友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蛮”一开始读错了,后来又改正了。
师:好,你听得真认真。于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同学,自己错了自己改正。请你再读读那一句。
(学生读完那句后,接着读下去,教师相机纠正错误)
师:哪一位同学能不让老师教,就能读得正确、流利,还能有感情?
(指一学生读。学生读得很好,老师相机表扬)
师:读得多好呀!不要老师教,你就能读好了,真不简单!
[评:感悟是指学习主体对语言材料的能动感受与领悟。感悟的效果取决于学习主体的内因,也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于老师长于激励、善于调动,是其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下课)
第二课时
师:我们读了一节课的书,黑板上的词有些同学肯定都读懂了。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听于老师读,听后再读两遍,我想大部分词语都可以读懂。
(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师读完后.同学们禁不住鼓起掌来)
师:怎么样三
生:好!
师:请像老师一样读。
(学生像老师一样有感情地读.老师不时地进行表扬)
[评:课文内容怎么才能懂?反复诵读才能懂,所谓“披文以人情”。诵读得充分,才能感悟得深切]
师:读到这里,我想,“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肯定懂了。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
(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同学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么站?
(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笑声)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学生不知所措)
师:(问全体同学)他们应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 .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 (生:野蛮)讲理不讲理?(生: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发言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 (笑声)
(老师拿下小黑板,学生读上面的词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
[评:这几个词语处理得很高明。高明就高明在不是老师一厢情愿地去灌输,而是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自悟。词属于第二信号.只有当它与第一信号——即它听代表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时,这个词才有意义:于老师进行词义教学,就是让学生在这两种信号系统之间建立起联系]
师:(指“警觉”)看来这个词语要老师帮忙了:谁不需要?
生:“警觉”就是灵敏的意思。
生:“警觉”就是感觉到了什么,然后他抬头看看。
师:有一点意思,但没说清楚。下面老师表演一下。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也不一定说得出。
(老师请两位同学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师:(表演“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会下雨呢?”
生:“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生:(表演喷雾器大夫)“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
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倒霉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我们再表演一下“警觉”,请大家看清楚。
(师生又表演了一次)
师:懂了吗?这就是“警觉”的意思。不要说,体会一下就行了。(拿起小黑板)请大家读——
生:警觉,警觉;
[评: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只要“意会”一下就行,不一定要“言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老师在教学词语时,常常将“教参”或词典上的解释一字不漏地抄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以便在考试时不丢分。这样做既加重了学生负担,实际效果也不好。于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1
师:再看“收拾”。这个词谁读量子?
生:“收拾”就是欺负我。我就打你。
师:请你读读书上的最后两节:
(生读书)
师:懂了吗?
生:就是把你打死:
师:是我吗?(笑声)
生:就是把杂草毒死。
师:对,“收拾”在这里就是这个意思:你是怎么懂的?
生:我读了后面的课文懂的,后面写“杂草纷纷倒了下去”。
师:倒下,就是完蛋了,被消灭了。这下你是真的懂了。
师:大家再听我说一句话:“早晨,妈妈对我说:‘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下午有客人来。”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把房间弄干净。
生:就是整理的意思。
师:两个同学都明白了,第二个同学表达得更好。词语一定要联系课文来理解。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它已经是有气无力了?
生:“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声音大)
篇2
一、《美丽的南沙群岛》第三自然段教学
师:为什么说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呢?她的迷人体现在哪里?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一生:老师,我见过翡翠了。
一生:暑假里,我见过大海了,很大很大。
一生:我也见过,我还到大海里去游泳了。
一生:我也游泳了,我还到沙滩上去捡贝壳了。
……
(就这样,学生东拉西扯,35分钟转眼即逝。对南沙的“迷人”不仅没有讨论,更没能从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体会。)
1.试析:放任自流≠自主学习
这堂课,老师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教者放任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学生的讨论游离于课文之外。这样的学习是放任自流,不能等同于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课堂一方面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通过科学、艺术的引导,通过激励、调控等手段,让学生围绕主题自主探索。
2.策略: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1)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占有课堂学习时空。
(2)改变教师“独霸课堂”,“满堂讲”,“一言堂”的现象,但教师必须以参与者的身份服务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起好点拨、引导、激励、调控等作用。
二、《小稻秧脱险记》第三自然段教学
(已是第二课时)学生轻声读了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这时,你们产生了什么疑问?
一生: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质疑]
师:请同学们小小组讨论,然后交流。
(四人小组讨论)[分组讨论]
生:大堂交流。
师:现在,我是“雏鹰电视台”的小记者,我要采访你们,问问你们知道是谁救了小稻秧,怎么救的?
(学生重复刚才交流的内容)[小记者采访]
……
1.试析:花哨的形式≠自主学习
小学生年龄小,新颖的形式的确能让孩子感到新奇,但形式应为内容服务,应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服务。这节课中,教师安排的质疑只是一个美丽的标签:“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这个问题,学生读一遍课文就能说出个大概,何况第一课时已反复读课文,学生早就能概括出来了,根本不是什么“疑”。学生为什么“质”此“疑”,那只不过学生在揣摩教者的意图,这又怎能称为自主学习呢?“小小组讨论“的材料应是有一定难度,大家又都有自己的见解的问题,显而易见的答案不值得花费大块时间去讨论,这样的形式只是一种装饰,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毫无作用。
2.策略:求活还得务实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不断探索,设计时做到“另辟蹊径”,让学生觉得有趣、有味、出其不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占有课堂时空,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主动地学习。
(2)自主学习的核心应是保障学生的“发展“地位,要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到实处,让学生在新颖的形式中学到东西,实实在在地有所收获。
三、《三袋麦子》教学片段
师:土地爷爷送给哪些小动物各一袋麦子?
生(小手如林):小猪、小牛、小猴。
师:小猪是怎么处理这袋麦子的?
生(争先恐后):做成各种饼子吃了。
师:小牛是怎么处理这袋麦子的?
生(站着抢答):吃了一半,存了一半。
师:小猴呢?
生(齐声回答):全都种下了地。
1.试析:课堂气氛活跃≠自主学习
这堂课,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但细细一想: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吗?不,这几个问题根本不需学生多加思考,只需他们在文中寻找片言只语即可举手回答,难怪课堂上出现你争我抢的局面。可以这么说,自主学习一定是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一定非常活跃。但仅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不一定是自主学习。如:学生由于问题的简单易答而举手如林,这种表面上的积极主动并不是自主学习,也不能说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策略:优化问题设计
篇3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体验什么?就语文教学而言,主要的是体验蕴含在文本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任何作者,在写文学作品时,总是通过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叙述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读者呢?总是通过阅读文本,透过语言文字将作者描写的生活情境进行还原,并在这样的还原中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
接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怎样的途径去体验?一般而言,对于小学生来讲,由于受到学力的影响,阅读作品时,很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为具体、生动的生活画面。常言道,入境生情,学生不能披文入“境”,自然就不能披文入“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懂语言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入“境”,即还原语言形象;入“情”,即获得美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在想象语言形象过程中体验
具有相当学力的成年人阅读文学作品,能产生“内心视像”。“目睹”语言文字所描写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人物的行为举止、音容笑貌,“耳闻”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尽情享受阅读的幸福。这里经历了阅读文本――想象还原――获得情感的心理过程。而小学生的学力有限,很难通过自觉想象,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这就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读通语言,理解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清晰地呈现语言形象,从而获得美好情感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台湾的蝴蝶谷》向我们介绍了蝴蝶谷的美丽,由于时空的限制,我们几乎都没有亲身经历的感受,也不能亲眼目睹那种美丽景象。教学中,听录音,看插图均不能满足学生那高涨的想一睹“芳容”的激情。怎么办呢?一位教师运用了想象的丰富性这一原理,借助于想象,让学生体验蝴蝶谷的迷人景象:“请闭上眼睛,边听老师朗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学生自然兴趣盎然,便凝神闭目,借助想象穿越时空隧道,“亲眼目睹”了蝴蝶的颜色美、动感美、姿态美,从而丰富了学生体验,达到了“富无限于有限之中”。
二、在媒体呈现的情境中体验
众所周知,想象,需要的是已有的表象,如果没有表象,想象便无可能。这就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将文本所描写的自然、生活画面通过媒体呈现在屏幕上,集形、声、色于一体,直接让学生看到文本描写的情景。在观察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多重感官获得情感体验。《爷爷的芦笛》一文,我在教学(2~6)自然段时,先播放大海的录像,让学生说说大海的美,感受仲夏海边的迷人风光。听悠扬的笛声,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学生仔细聆听,认真体会,体会到了爷孙俩投身大自然,与海鸟同乐的愉快心情。教学后面的重点段时,狂风暴雨之音乐的引入,把学生带到了阴森可怖的夜晚。学生欣赏画面,聆听声音,在模拟情境中获得体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感染。
三、在适度的表演活动中体验
表演,是感于内而发于外的过程。阅读是吸收,表演是表达的一种方式。学生通过阅读,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了语言文字,在此基础上进行表演,变抽象为形象,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将作品描写的生活情境再现出来,在再现的过程中增强情感体验。
请看我校一位老师教《小稻秧脱险记》一个片段:
师:谁知道“气势汹汹”是什么意思?(老师让几位举手的同学到讲台前)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还有不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笑声)师:你们要干什么?生(声音低):快把营养交出来。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学生不知所措)师(对全体同学):他们应该干什么?生:他们应该上前抢营养。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生:厉害,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生:野蛮)讲不讲道理?(生:不讲道理。)这就是“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说话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
《小稻秧脱险记》的教学中,老师让学生圈画一些描写杂草动作的词语,固然能体会到杂草的“气势汹汹”和“蛮不讲理”,但只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体验往往是肤浅的,不深刻的。如果适度表演一番,那种体验就会深刻了。
四、在动手实践、身体力行中体验
篇4
一、引导质疑,让思维沉浸在文本中
【课例一】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 赠汪伦 》片段。
孙老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有学生问“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在李白踏上小船时来送”,孙老师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教学。
师:这个问题提得太好了!我也不知道答案。你们讨论一下,汪伦为什么这时才送,请大家想象。(学生马上展开热烈讨论)
生:如果汪伦知道李白要走,一定会备一份厚礼,李白不愿让汪伦破费……
生:李白可能怕汪伦伤心,就悄悄地走了,汪伦见李白不见了,就匆匆赶来。
生:汪伦开始时可能故意不来,在这时来送要给李白一个惊喜。
……
师:归纳起来是俩人的情谊太深了。李白不愿汪伦伤心,就悄悄走了,而汪伦为了这份深情厚意,又带上全村人来踏歌送别。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孙老师抓住学生的提问巧妙引导,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使思维沉浸在文本中,从而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读出具有个性色彩又紧扣主题的见解。
二、抓住词句,让情感激荡在文本中
【课例二】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 小稻秧脱险记 》片段。
师:读到这里,文中“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是什么意思?(老师喊了几位举手的学生到讲台前面来)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没有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学生从四面把老师围住)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你们没有读懂。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叉起来。
生:(叉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你们呢?
(“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了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了头。)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这就是“气势汹汹”。杂草野蛮不野蛮?讲理不讲理?(生:野蛮、不讲理)这就叫“蛮不讲理”。杂草让小稻秧说话了吗?(生:不让)这就叫“不由分说”。
于老师巧妙地做足了“词语”的文章。抓住了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巧妙创设情境,借助情境启发学生去感悟。当学生深刻理解这些词语后再读课文时,就能准确把握课文中的感情,与作者、主人公的情感自然契合。
三、演绎空白,让思绪飞扬在文本中
【课例三】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 长相思 》片段。
这首纳兰性德的思乡绝唱,只有短短两句,词中留下许多“空白”,王老师是这样捕捉并利用好“空白”的。
师:请闭上你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和画面?
生:我看到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重了。
生:山海关外,声音杂乱,士兵们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却没有这种声音,睡得很安稳。
师:你们看到了,看到了纳兰性德辗转反侧的画面,看到了他抬头仰望的画面,看到了他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他的家乡,他的故园,又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看到的作者家乡故园的景象写下来吧!……
从王老师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就要善于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中去发现文本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外之音。
四、转换角色,让体验徜徉在文本中
【课例四】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 落叶 》片段。
窦老师在黑板上逐个贴出描写小动物的词语“爬”“躲”“坐”“藏”“飞”等,然后就让学生转换角色来深入体验。
师:现在我们就体验体验,你们就是可爱的小动物,我好喜欢你们这群可爱的小动物。注意了,一片叶子落下来,有的爬来……(学生爬)有的动作真美哪,那么爬呀爬呀。有的游来。(学生做游的动作)重来,游得太快了。小燕子飞下来了。飞……(学生做飞的动作)。蚂蚁坐上去,坐在叶子上。(学生表演坐的动作)……
师: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去抓你……哈哈,听好了,藏!(学生纷纷往桌子底下藏)
师:你们哪,这些小动物可太了不起了,刚才你们做的躲和藏的动作是一样的,看来躲和藏有时放在一起可以表示一个意思。现在我把“藏”换个动作——“躲开”(学生做“躲开”的动作)。
师:还想演吗?这样我们挑几个扮演小动物,你们可要用心体会。爬、游、飞、躲、躲开的躲、躲藏的躲。(学生演)
篇5
结合教学实践和《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让学生乐读,就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充分地、真正地读。
听过特级教师武琼的《黄河象》一课,在授课前的初读时,武老师让全体学生“站起来读,读完的坐下”,当学生们陆续坐下后,有一个后来据班主任说是最差的学生站在那里自己结结巴巴又读了五分钟。此时,听课的老师们有点替武老师急,而武老师并没显示出不耐烦,认认真真地听其读完坐下,并给予了表扬。那个学生显得很兴奋,从来不回答问题的他一节课发了三次言,最后一次还非常正确课后,武老师在做讲座时说:这个学生知道自己是差生,能勇敢地站着坚持读完,这本身就是好学和诚实的优秀品质,如果你武断地让他坐下,很难想像这个“差生”将来会怎样。可以这么说这个学生的信心和发展正是武老师开头的让其充分地读、真正地读得来的,他注意到老师信任他,鼓励他,才信心倍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去。
我想,每个学生的发展都需要“这个”,老师不要打断他,不要以讲代读,不要停留在浅层次的、形式的读上,这样不仅读不好,读不进,使语文教学仍停留在“高耗时,低效率”怪圈里,所以,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读,只有读进去了,才能为真正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乐读
文章的思想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真正感受出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如于永正老师的《小稻秧脱险记》,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句子,进行“质疑问难”,学生提出“一拥而上”“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团团围住”等词(这些还不仅仅是词语,而是与文章内容密切联系),此时,于老师并没有简单地处理(自己解释或让其他同学解释或自查资料解释),而是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直到四遍过去,于老师感到时机成熟,才找了部分同学根据读书时自己理解的意思去和老师一块做动作,原来明白的此时更深刻地领会了,不明白的也豁然开朗。于老师不费吹灰之力,在“读进去”“有所悟”的基础上稍加引导,就使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更明白了词语所在句子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杂草的蛮不讲理和小稻身陷入危险的无奈)。
三、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适当指导,使其善悟
我们提倡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而教师的作用就要体现在参与、指导、引导、评价上,“放手”并非不管不问,教师参与进来,就要指导、引导、疏导,再加上适当的评价,就会成为“读进”和“悟出”的桥梁。
如在《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中,“收”的时候,老师不去直接说怎么读,重在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中去感悟、去领会。“放”的时候,经常说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应该怎么读你就怎么读”一句极普通的话对学生有多么神奇,他深知“感有万端之异,言有万态之殊”,只有让他按自己的想法读,他才能融入文章之中,揣摩调整自己的朗读,使自己的感情流露与文章所蕴涵之情融为一体。
篇6
一、从学生出发,让情趣味充满课堂
(一)关注文体,从文体出发
仔细揣摩中年级的科普文,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有些课文童话色彩非常浓厚……编者在安排此类文章时,就已经考虑到了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科普文变得丰富多彩。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些。例如,教授《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小稻秧脱险记》等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并有感情地朗读,让“水上飞机”“小海鸥”“卫星”“台风”“小稻秧”“杂草”等形象更加鲜明,进而引导学生在童话的世界中趣味学习。
(二)巧设疑问,从导入出发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渐渐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设置疑问,将学生的好奇心推向,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走进文本。在教授《石头书》一文时,笔者是这样设置问题的:同学们,你们平时看的书都是用什么做的呢?你们看见过用石头做的书吗?看到用石头做的书,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又如,学习《海底世界》一文时,笔者巧妙地利用课文开头的一句话:“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抛出问题,吸引学生阅读;再如,教授《恐龙》一文时,上课伊始,笔者出示各种恐龙图片,提问:这些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可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们在地球上消失了呢?课一开始,便使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会好。
二、从文本出发,让生活味走进学习
科普性说明文以介绍为主,内容较为枯燥,而且距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因为缺少体验,所以很难引起学生与文本的共鸣。因此,要想教好这类文章,必须从文本出发,将文本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具体事物,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一)变“抽象”为“形象”
例如,《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向学生介绍了杂草、除草剂等农业方面的知识,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概念抽象,难于理解。在教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一些鲜明的图片资料,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又如,《石头书》中有这样一句:“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层层的岩石图片和厚厚的书籍图片,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由于这些形象化的手法,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课文自然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二)从“遥远”拉回“现实”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一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将越来越多。全文紧扣“奇妙”,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科学知识,语言生动活泼,意思表达得深入浅出,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虽然对方远在天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一句,笔者通过QQ视频通话的过程,让学生和远在外地工作的家长通话,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进而理解了: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地球都缩小了,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因为教学方式新颖,可操作性强,所以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三、从文字出发,让语文味浸润课堂
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策略是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实践。细细品味之下,我们常常能在简单的语言文字之后寻找到诸多的语言因子,让浓浓的语文味植根于学生的心田。
(一)咬文嚼字,读出语文味
读,是语文传统教学中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的最佳方法之一。王崧舟老师说过:文本细读要“沉入词语”。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总会发现一些值得我们好好去“品”的词。
一位老师在执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采用了新颖的“配音朗读法”,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了。在教学第一小节时,师引读: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生接:一挣)师问:“挣”是什么样的动作,能不能做一做?进而说明,“挣”的时候要用很大的劲儿摆脱。因而,学生在朗读这段文字时“挣”字读音较重。
又如,该教师在指导朗读“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这句时,采用了比较法朗读方式:
生: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师:你觉得哪一句回答更得体?为什么?
在学生读完一遍之后,教师加大难度,让学生看着屏幕配音朗读,加上学生对前面课文的理解,他们读得都非常投入。而且教师为了达到预期效果,设计了三个读书层次,即读书表现层次、口语表达层次、配音表演层次,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自读自悟,语文味十足。
(二)刨根问底,问出语文味
科普文的语言文字简洁,而且一些科技术语、专有名词,对于已经是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有时也难以理解。比如《航天飞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你要飞行四个多小时,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只有感受到“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路程的漫长,才能体会出航天飞机速度之快。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呢?
师:同学们,从你家到学校有多远呢?
(生纷纷举手回答)
师:你平常怎样到学校的呢?
生:妈妈用电动车送、爷爷奶奶用三轮车送、爸爸用摩托车、汽车送……
师:都是固定的吗?
生:有时爸爸送,如果爸爸没时间就爷爷奶奶送。
师:你觉得谁快一些呢?
生(笑着回答):当然是爸爸快啦!
师:同样的距离,只是不同的交通工具,一下子就分出了高低。这好比就是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区别了。
篇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师生对话――诊视学生独特感受
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要“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启发学生要“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
教学片段一:
(生阅读《林海》第二段――大兴安岭这个“岭”,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课件出示:大兴安岭的“岭”跟其他的山岭相比那与众不同的无限风光……)
师:同学们通过读文、观赏画面,都有些什么样的感受、想法?
生1:我看到兴安岭的“岭”特多,看也看不完。你看,那镜头里的岭,实在叫人感到很有特色。
生2:是的,岭的多可是别人无法叫板的。文中写到“多少条岭啊,既看不完,也看不厌。”
生3:老师,我还从“看不厌”这个词中,感受到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因为岭的式样实在太多了,有横着的,有顺着的,有高点儿的,有低点儿的……
师:哦,你读出兴安岭她美得独特,有自己的风格,真棒!谁能由此展开想象,把兴安岭独特的美描述出来?
生4:老师,我觉得那山岭,有的高高的,像要把天捅破似的,有的矮矮的,就像矮冬瓜……
生5:有像妈妈柔柔的头发,有像一只巨大的猛兽,有像海底的动物,有的像……
师:兴安岭的“岭”真是美得形态万千!除此之外,她的美还体现在哪?
生6:老师,我知道。文中写到“兴安岭上千般宝”,由此,我想到山上长满各种珍贵的树木,成了绿色的海洋,多少种绿颜色呀,美得连画家都难以用画笔来形容。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繁衍,这又是一美呀,是一种天然的野性的美。
师:说得真好,不愧是我们班的小博士。兴安岭确实是个名不虚传的宝库呀!
生7:我有别的看法:尽管兴安岭她一身是宝,可一向谦虚。你看,她的岭十分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正如老舍说的,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老师,我觉得这也是兴安岭美的地方,这是一种谦虚做人的美,内在的美。
生8:……哦,真想去走走、看看……
……
(带着新理念,走进新课堂,我总尽我所能地俯下身来和学生交朋友,扮演着学生式的教师角色。去倾听学生的心语,感受着世上最美丽的语言,去感悟学生在对话中的愉悦,去掂量学生在对话中的这一份我所不能替代的价值,而丝毫不敢去泯灭这一份童真。这些教学片段中,通过课件的演示,教师适机的点拨,深情的激励,学生那涌动的思潮,个性化的感悟成了这课堂里最美丽的风景。师生在相互倾听、动态对话和多元感悟中,情感、体验在相互交融,生命的姿态在不断交涉……)
生生对话――倾听突如其来的声音
学生在课堂上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渴求主动发展的生命体。学生是生动活泼的、充满活力的,有个性的独特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经历都在预示着他们多元的理解,多样的思考,多样的解答。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心灵的呼唤……都必将演绎出一幕幕动态的具有生命活力,绽放生命火花的动人情景。
教学片段二:
(课堂上,师生正入情入境地学习《索溪峪的“野”》……)
生1:老师,我觉得“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他们都已经‘家’化了。”这句子写得不对。什么时候,我们把桂林、庐山、泰山……人工雕琢上了?今年暑假,我还和父母去了趟桂林,是个旅游胜地,可毕竟人工开发的少,还是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嘛!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生2:哎,我说同学们,你们看“家”化一词,用上了引号。我认为这里的“家”化并非真家化了,只是相比较而言,索溪峪太“野”了,桂林、庐山、泰山……也就显得斯文、秀气、尊贵了。
师:嘿,读得不错。有自己的见解!(我适机给予了赞许。)
生3:可后面的那个句子――“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有点误导,我看这句子删了吧,也无大碍呀。
生4:老师,我认为它们都已经“家”化了。“已经”一词不太确切,应改为“有点儿”,文章的作者为了表现索溪峪的“野”的特点,也不能脱离实际吧。
……
(学贵有疑。正如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有,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里的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诱因。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里能倾听这突如其来的发问,感受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敏锐地发现,千姿百态的见解,尽管有时它显得幼稚、肤浅、可笑,有时甚至是一种错误,可那是一种阅读的过程、经验的历练呀,是学生由不断的错误逐步走向正确的经过呀!此时,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抓住这点燃智慧的契机,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的权利,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对话空间。让我们的课堂不时地泛起智慧的波澜,让闪动着孩子们生命灵光的乐曲成为课堂里最动人的章节。)
生本对话――化“静”为动,放飞童心
文本是一种载体,是一种交流的平台,课堂里只有引领学生全身心地领会文本,架起生本对话的平台,营造生本对话的空间,“静”的文本才会在学生创造性的延伸拓展中焕发出生命的灵光。
教学片段三:
(请看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教学《小稻秧脱险记》的一个镜头:)
……
师:谁知道“气势汹汹”的意思?(老师喊来几位举手的同学到讲台前)
师:这几位同学都懂了,还不懂的同学请看我们表演。我当小稻秧,你们几个当杂草。杂草把小稻秧团团围住,你们应该怎样站?(学生把老师围住)
师:你们要干什么?
生:快把营养交出来。(声音低)
师:下面的同学,他们几个读懂课文了吗?
生:没读懂。
师:要凶,声音要大,把腰卡起来。
生:(卡腰、大声、凶恶地)“快把营养交出来!”
师:我们刚搬到大田不久,正需要营养,怎么能交给父母亲?(学生不知所措)
师:(对全体同学)他们应该干什么?
生:他们应上前抢营养。
师:对,要抢。营养在地里,快!(“杂草们”一拥而上,抢起营养。“稻秧”没精打采地垂下头。下面的学生哈哈大笑。)
师:杂草厉害不厉害?凶不凶?
生:杂草很凶!
师:这就叫――(生接“气势汹汹”)
生:很野蛮,不讲道理!
师:这就叫“蛮不讲理”。
生:不让小稻秧说话!
师:这就叫“不由分说”。各位“杂草”请回去。(生笑)
……
(这样教学的对话,是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平台上与文本进行的和谐的交流。课堂中,赋予学生感知文本的机会,给学生触摸文本的空间,鼓励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才能使学生与文本去对话、去交流,在碰撞中燃起智慧的灵光,放飞稚嫩的童心。)
篇8
关键词:家常美;特色美;错误美;机智美
作为听课者,要从听课中有所收获,就得细细品味别人的课堂。笔者认为语文听课宜品“四美”。
一、家常美
公开课也好,示范课也好,都不应该是“中评不中用”“中看不中用”的课,那种天衣无缝的课让人觉得高不可攀,那种大动干戈的课是竭尽全力给别人看的,这样的课纵然完美,但缺少了自然真实,脱离日常状态,只能令人望洋兴叹了。语文课堂宜展示常态课,宜呈家常美,是一道可口的“家常菜”。它应该是没有摆花架子,没有装腔作势,没有矫情表演,让听课者倍感亲切,为一线教师指明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并为我们树立起一个信念:只要努力,谁都能行。
二、特色美
语文课堂彰显语文特色,教者往往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下工夫,精彩纷呈,匠心独运。我们不能苛求教者处处呈现自己的特色,只要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体现出教者的语文教学新理念就够了。听者要细看、细听教者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体味教者的良苦用心,品尝这道“特色菜”,要记住课堂上呈现的闪光点,结合自身实际,有效地融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错误美
错误也是一种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作为教者,要敏于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爱心和知识,更需巧妙地点拨,睿智地启发,风趣地讲解,时时让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听者就要品味教者对待学生错误的有效处置,是怎样让学生导入“正轨”上来的。
四、机智美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艺术与教学中各种偶发因素巧妙结
篇9
关键词:语文;朗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提示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朗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 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喜欢读书的兴趣
现代的教育观,要求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读书氛围,使学生打消怕读错的顾虑,消除紧张的情绪,变得敢于读书,乐于读书。所以,学生开始读书时,教师可以微笑着,亲切地说,“请同学们把这一句(段)读一读,看谁读得最认真”。学生读的时候,不督促不打断,耐心听。学生读得不好,加字丢字或读错字时,不批评,而是用肯定加建议的方式说,“你读得真棒。能不能再看清楚一点,把这句话(这个字)再读一遍,好吗?老师相信你会读得更好。” 如教材《蒲公英》“竞相开放”中“竞”这个字不容易读准,朗读时,有不少学生前后鼻音不分。面对读错音的学生,不斥责,而是不厌其烦的鼓励学生一遍又一便地纠正,学生呢,则一个个大胆地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2 交给学生读书的权力,激发学生“我会读”的内在愿望
苏教版教科书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好课文。因此,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轮流承担朗读第一遍课文的任务,调动班上每一个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帮助学生树立读书的信心,相信“我会读”。读完课文后,还让学生自己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三袋麦子》的教学前,布置由第二组的学生负责在课堂上朗读第一遍课文。学生为了顺利地完成朗读任务,就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读,结果在课堂上,听到了第二组学生最好的一次朗读。在评读中,大家都认为小猪的话“太棒了!我最爱吃白面馒头和烙饼了。”读得最好。因为学生把小猪高兴的喊的样子读出来了。当我笔者好奇地问学生,你们为什么会这样读呢?学生回答说,“图上小猪口水都流出来了。”此时,笔者才真正的体会到当老师把学生定位为读书的小主人时,不待老师教,学生以读导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读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达到自读自悟,读中见悟的目的。
3 变换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
3.1 分角色朗读
即让学生读课文里描述的不同角色。如《小稻秧脱险记》一课,让学生戴上头饰,变成小稻秧和杂草,各自朗读它们激烈争吵的语句,此时,学生已把自己当成是课文里的一员去感受,去理解,所以读得入情入境。
3.2 表演式朗读
表演式朗读有两种:(1)分角色表演式朗读。即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演一演。学生走进课文,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形象贴切的表演,把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展现出来,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小露珠》、《蒲公英》等生动有趣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朗读方式,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2)动作表演式朗读。如《哪吒闹海》一课的第三自然段,用连续的动词“一闪”“ 躲”“ 取下”“ 扔”以及“随即”把哪吒的机灵写得非常具体。为了加深对这一段的理解,在朗读这一段时,安排让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在做做读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3.3 竞赛式朗读
学生都喜欢参加竞赛,而且都希望自己在竞赛中获胜。因此,在班上开展“谁是最佳朗读员”的活动,并贯穿于每一课的朗读教学中。竞赛式朗读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3.4 想象式朗读
根据课文内容,边朗读边想象,把文字变成一幅幅活的画。如学生朗读《西湖》这课时,让他们闭上眼睛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结果有的学生说:“在这柳丝轻拂的小池塘边走一走,看一看,真是舒服!”;有的学生说:“围绕池塘的是一圈柳树织成的绿色镶边,好美!”;还有一个学生说:“一片片柳叶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我真想躺上去呢。”……想象式朗读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丰富的想像能力。
3.5 配乐朗读
篇10
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知识,在阅读中体验生活,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阅读学习是一项综合能力,它结合了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技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平台。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文本、学生和教师对话交流的媒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语感,体会语言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阅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呢?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有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自然会融入到课堂中自主地进行阅读,从而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1.1 多媒体展示。多媒体教学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则会更佳。因为多媒体集合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从感官上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注意力,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来。以《三袋麦子》为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三袋麦子》的动画,小猪的憨厚可爱,小猴的机灵,小牛的老实厚道都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等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小学生的感官意识比较强烈,看到这样的动画,自然能够全神贯注地进行课堂的阅读学习,体会文本的语言。
1.2 注重课堂导入。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有一个好的开头导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回归到课堂中,以此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由此,学生也更容易走进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如《小稻秧脱险记》,这是篇童话故事。题材本身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刚进入课堂阅读教学时,采用讲故事,提问质疑的方式导入,激励学生进行阅读,如:同学们,眼下田里的庄稼都在茁壮地成长,正在吸收养分,享受着阳光的抚摸呢。可是有庄稼遇到麻烦了,他们就是我们今天的小主人公:小稻秧。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呢?又是如何解脱麻烦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小稻秧的遭遇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有兴趣地走进文本中去。
2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尤其是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 转贴于
“诵读法”就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教学方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本书读了百遍千遍,其中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换言之,“读”在阅读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新课标中也明确表明: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诵读中了解文本,感受语言的华丽优美,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感悟阅读的奥妙,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格情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那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呢?
以《泉城》为例。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没必要条条框框地详细讲解,而是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地诵读,来了解文本的内容,感受济南泉城的魅力。“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从这句话,学生很容易理解济南的泉水很多,那么济南泉水的特别之处在哪里?何以如此吸引世人的眼球?阅读文中第一自然段时,有的学生感受到的只是繁、长,可是多读几遍后,就会发现这个句子不仅朗朗上口,而且还很美,它从形态和声音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济南泉水的多和美,容易让学生产生一种想去旅游参观的冲动,并且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初步指导“珍珠泉”一段的阅读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三组反义词上:聚散,断续,急缓。此时教师应该适时地做一些解释,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珍珠泉的神奇;一个“拎”字,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珍珠泉的特点,将珍珠泉赋予了生命。在指导阅读“趵突泉”一段时,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想象画面,来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意境。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趵突泉的美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趵突泉的由来——“咕嘟咕嘟”、“冒”形象地表现了趵突泉的泉水,因而得名趵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