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03-18 23:5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篇1

以下是出自伊索寓言故事成语

爱慕虚荣 :爱,喜好的意思。慕,羡慕 ,虚荣就是本身不存在的好的事物。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地看,借以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不寒而栗:天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害怕、恐惧。标新立异 :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意为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意为在压力、困难、威胁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半途而废:意为事情没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终。比喻做事有头无尾,不能坚持到底。不学无术:学,学识、学问;术,技术、智术、技能,意为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借以形容没有学问,没有本领。不求甚解:意为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多指读书、学习不认真,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或不深入了解情况。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杞人忧天的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出自《列子·天瑞》。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会发生的事情,因为这些担心毫无意义,不如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做有意义的事。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这则寓言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耐心的开导下,他又放下心,高兴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开导的方法,还是值得肯定的。这则寓言故事运用对话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3、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4、成语本意指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常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杞人忧天原意是要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的人生哲学的反映。后来,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来形容不必要的无根据的忧虑。但是如果从积极方面看待杞人忧天的话,则是一种积极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且勤于探究的良好表现。

5、在人类还没有完全认识自然界之前,一个人提出任何疑问,其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精神本身无所谓错误。可是杞人成天为这个问题烦恼忧愁,而影响到自己的现实身心生活就不对了。未来有很多会发生和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成天只是担忧有什么用?关键是多学知识,了解自然,做好防范。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典故性成语

各民族的语言中都有丰富多彩的成语,它们是人们在多年的习惯使用中提炼出来的固定词组或定型语句,言简意赅地表现了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经验。成语的生动形象和恰当的比喻,常引申出比字面意思更为深刻的涵义,并引起丰富的联想。成语不仅在文艺作品中广泛为各个时代的作家、诗人和思想家们所引用,而且在政治、科技、文体和日常口语中也使用得很普遍。

在英语灿若群星的成语宝藏中,典故性成语或者源于神话传说,或者出自文献名著,或者反映历史事件。外国文学作品中典故很多,如果我们不知道其来历和出处,往往很难理解原文的含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有关成语的问题。无论是在阅读理解还是听力方面以及答题都会涉及这一问题,也就是说成语的问题渗透到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下面一例是学生在答题时碰到的成语问题:

选择适当的选项替换划线部分:

I dont want to waste any more time,so lets talk turkey.

A. talk about turkey B.talk frankly

C.talk big D.talk quickly

正确答案是B,但大多数同学根据字面意思都选了D,当我说出正确答案后,大家面面相觑,觉得不可思议,和字面意思“谈论火鸡”简直风马牛不相及。我就给他们讲了这个典故:有个白人和印第安人合伙打猎,两人协议分享猎获物。这天,他们总共只猎到两只鸟,一只是体重20多磅的火鸡,另一只却是小仅盈握的鹧鸪。那个白人眼盯着肥硕的火鸡,表面上却装作慷慨大方的姿态对印第安人说:“如果你想要火鸡,就拿去吧!不过,鹧鸪可是极佳的野味,要是你喜欢鹧鸪,那我就拿火鸡了。”印第安人并非傻瓜,看出了白人的花招,毫不客气地说:“Ah,all the time you talkturkey to me. Now,let me talk turkey to you.”(哼,你一直跟我谈火鸡,好吧,我也跟你谈谈火!)言下之意就是说,你说得够明白了,你想要火鸡,那我也坦率地对你讲吧!由此,talk tlukey便相当于汉语成语“直言不讳”,“开诚布公”或“言归正传”的含义了。听完我讲的talk turkey这个成语的由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课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这样讲课效果好,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轻轻松松就记住了它,根本不用死记硬背,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过去的教学中,由于不了解bell the cat这个典故性成语,所以只按字面意思把寓言故事讲解了,没有挖掘寓言故事要说明的深刻含义。寓言讲的是:一群老鼠在鼠洞里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对付凶狠的猫。白胡须老鼠提出:“我有个办法,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这样,猫一走动铃就响,我们就可闻铃声而逃避了。”群鼠一致同意这个建议,欢呼:“Thatsa capital idea. We will bell the cat! No more fear of thecat!”(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咱们在猫脖子上挂铃吧!再也不怕猫了!)但是,谁去给猫挂铃呢?没有一只老鼠敢去,一个个都溜掉了。老鼠会议毫无结果,它们不安全的境况当然也毫无改善。当时只当它是个普通的寓言故事,并未多想,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bell the cat是个典故性成语,寄寓的意思是:遇到困难的问题时,既需要有出谋献策的人,更需要有挺身而出的实干家。引申为在危险中挺身而出;为别人的利益而冒险;为救他人而做危险的事等意思。这下我才对这个成语有了深刻的认识,才意识到在讲解时还差画龙点睛的一笔,只有对它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在理解和翻译时做到符合原文的蕴意。例如:

Everybody made suggestions,but no one actually offeredto bell the cat.每人都提建议,但没有人承担这个危险的任务,有了这次的经验教训,便足以让我认识到英语中典故性成语的重要,并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积累资料。

下面再举两个在口语或教学中遇到的典故性成语:

1.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假慈悲;假哭;这个成语源自鳄鱼独特的生活习性。鳄鱼是一种喜温怕寒的食肉类爬行动物,以凶残阴险、善于伪装著称,非洲人视之为水中恶霸。鳄鱼在吞食牺牲品时,它那双蓝灰色的眼睛里常会挤出几滴眼泪。据说鳄鱼的泪腺同它的消化腺有某种关联,所以吃东西时就掉眼泪,这是一种生理现象。由于鳄鱼贪婪凶残、形象可怖,人们对它们十分憎恶,所以非洲人民总是把阴险残暴的敌人比做鳄鱼。因此,在英语中保留下来crococlile tears的形象比喻,用以表示假装的悲痛;伪善的眼泪;假惺惺的泪水之意。如:Dont think that she really feelssorry. She is just shedding crocodile tears.别以为她真的感到难过,她不过是假惺惺罢了。

篇4

[关键词]英汉成语;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179―03

一、英汉成语的来源及文化差异比较

“成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其具有言简意赅、形式简练、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陈安定,1998)。成语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各族文化的精髓。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等的不同,英汉成语体现了各种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多样性。本文旨在分析比较英汉成语的各种文化差异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英汉成语的来源

作为人们长期习用的特殊语言,英汉成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且在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有着各种不同的来源,例如生活实践、经典著作、神话寓言、历史事件及外来语等。

1.源出生活实践

大多数的成语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人们在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简洁明快、通俗生动的口头俗语并逐渐广为传诵。例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源于打铁)

destroy root and branch斩草除根(源于农活)

2.源出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中的特定表达也是成语的来源之一。在西方经典著作中,《圣经》对成语的影响颇大,许多成语均来自于《圣经》。例如:an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之处),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deep sea(进退维谷)此外,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名家的著作也蕴涵了大量的英语成语,如: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What's done is done.”(木已成舟),“king Charles'head”则出自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而来自于汉语经典著作的成语则更多,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中蕴涵着丰富的成语。如居心叵测(with ulterior motives)出自《三国演义》,逼上梁山(be driven to revolt )出自《水浒》。

3.源出神话寓言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英语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中许多成语来自于希腊神话,例如,Achil-les'heel(致命的弱点),传说Achilles出生后被他的母亲提着在冥河中浸过,除未浸到的脚踵外,浑身刀枪不入,他最终因脚踵受伤而死。又如,thesword of Damocles(岌岌可危),达摩克利斯在赴宴时,在头顶上用一根头发悬挂着一把利剑,以昭示帝王迪奥尼休斯随时有杀身之祸。

汉语成语也有出自神话寓言故事的,例如,精卫填海(dogged determination tO achieve one's pur-pose)出自《山海经》,传说炎帝之子死后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而愚公移山则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4.源出历史事件

许多成语源出当时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如“meet one's Waterloo”(遭到惨败)指的是拿破仑1815年大败滑铁卢的历史事件。而汉语成语中,三顾茅庐指刘备访求诸葛亮的史实。

5.源出外来语

外来语的加入丰富了成语的内容,英语中存在源自外来语的成语,例如,storm in a teacup,(小题大做),此成语来自法语,“save one's face”(顾全面子)则来自于汉语。同样,汉语成语也有来自英语的“火中取栗”(cat's paw),“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等外来语。

(二)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从成语的来源出处可知,成语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密切相关。“成语都具有恰当的比喻,并能引发联想,但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社会决定的。”(穆婉姝、商学军,2002)因此,英汉成语在体现两个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同时,也反映了两者间诸如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差异。

1.地域环境差异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的自然面貌特征,因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杨春燕,2004)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成语与海以及航海事业相关。例如:

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

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整个民族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人们在农作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成语。揠苗助长、斩草除根、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和雨后春笋等成语体现了当时农事活动的情况。

2.风俗习惯差异

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上,中西方也存在着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例如,“龙”(dragon)被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龙”是吉祥动物,能带给人光明和希望,因而汉语中有着许多由“龙”组成的成语,例如:

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

然而在英国,“dragon”(龙)指的是一种喷火的猛兽,因而在英语中,“dragon”常用于指残酷成性的人。

又如“dog”(狗)在英国被视作人的伴侣和宠物,所以在英语成语中,“dog”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lucky dog(幸运的人),Loveme,love mydog・(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topdog(重要的人)等。而在中国人却在心理上厌恶这种动物,因而在汉语中,“狗”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例如:狗急跳墙(A concern beast will dosomething desperate.),狗崽子(son Of a bitch),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language.)等等。

3.差异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宗教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渗透到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而文化受的影响在英汉成语中也能反映出来。汉民族主要的是佛教和道教,因而出现了许多诸如:借

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s given by oth―ers)、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never his temple.)等与佛教和道教相关的成语。同样,在西方,基督教也深刻地影响着英语文化,在英语成语中也常常涉及上帝、教堂及撒旦、魔鬼等人物和故事。如:Man 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s poor as achurch mouse(一贫如洗)。此外,writing On thewall(不祥之兆),eye foreye(以牙还牙),beardthe lion(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均出自圣经故事。

二、英汉成语的几种翻译方法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等值的文本材料来取代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语言反映文化,且受文化制约。”(蒋坚松,2002:143)英汉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时,又切实地反映了两个民族在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使得英汉成语的互译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为了保证译文与原文获得等效,同时传达特定的文化色彩,在翻译英汉成语时一般采用直译、借用、意译、直译意译结合和直译加注等几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邓庆环,2001)除了相异之处,英汉民族在社会经历、情感以及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上往往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是我们在翻译时采取直译的基本前提。对于表现形式与隐含的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英汉成语,可以采用直译法,也就是寻找相互的对等成语,英汉成语直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保留了其文字形象和民族色彩,使人容易理解且倍感亲切。比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He lauShs best who laugh last.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dry.井干方知水可贵

(二)借用法

英汉两种语言的一些同义成语内容和形式相符,并且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借用法,即借用同义成语进行翻译。例如:

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

tO turn a deaf ear tO充耳不闻

(三)意译法

在英汉成语互译中,如果直译不能使译文通顺达意,也不能借用相对应的同义成语,这时可以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例如:汉语成语“有鼻子有眼”要意译为“to de―scribe a thing very vividly”而不能直译为“with anose and an eye”,“一五一十”要意译为“协to tell thewhole story”而决不能直译为“one five one ten”,若是如此译文,读者必定感觉莫名其妙。同样,英语中的“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tO rain cats anddogs”“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也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而应该分别意译为“有别的事情干”“下倾盆大雨”“胡思乱想”。

此外,对于有些文化色彩意义较浓的英汉成语,直译不能传达源语文化的意义,甚至会促使源语文化信息丧失,这时采用意译法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就如汉语成语“望子成龙”应该意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由于英汉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观念的差异,在中国,“龙”具有高贵、庄严、吉祥等象征意义,而英语的对应词“dragon”却象征怪物、魔鬼和凶残。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望子成龙”不能直译为“long to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四)直译意译结合法

在翻译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如果完全直译,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如果意译又会失去源文的形象性,在此情况下,需要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才能准确自然地表达原文的含义。例如:“不到黄河心不死”应译为“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never dies.”若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reached ambition never dies.”外国读者未必了解黄河在我们中国的含义,因而把“不到黄河”部分意译为until all is over则更合适。又如“走马观花”也应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译为“Look at flowerswhile riding On the back Of a galloping horse―give acursory glance.”这样,原文的意义和形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时,译文相对较长,常常不能简练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五)直译加注法

由于各种文化差异,有些成语尤其是源于古代寓言或历史故事的成语直译后的含义未必能为读者理解,这时采用直译加注这种补偿手段可以保留原文的意义和形象。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This Sima Zhao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the street.”后面加注解释说明此典故(Sima Zhao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220―265)who nursed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The emperoronce remarked,”Sima Zhao's intention iS obvious toevery man in the street.”)如此一来,此成语的意义、形象及其典故都一目了然了。

英汉成语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练和最富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基于英汉民族多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在英汉成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源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又是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英汉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分析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灵活地进行英汉成语翻译。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篇5

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⑨。至洄驶流之中⑩,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选自《百喻经》)

【注释】

①长者:显贵有德之人。②诸:众,许多。③捉船 :撑船,划船。④漩:漩涡。矶:露出水面的岩石或石滩。⑤如是:如此,这样。⑥语(yù):名词作动词,告诉。⑦悉:全部。⑧已:语气词,了。⑨处:处置,即驾船。⑩驶流:急流,湍急的水流。唱:大声报,大声念。举:全 。没:淹没。

【译文】

从前有一个显贵有德的老人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宝。这位显贵有德的老人的儿子擅长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如果船在海中行驶到有旋涡、回流、礁石的地方,应该怎样驾驶、怎样校正方向、怎样停靠。他告诉大家说:“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大家听了,都很相信他的话。

船行驶到了大海后没有多久,船师生病忽然死了,这时显贵有德的老人的儿子就代替死去的船师驾船。当船行驶到有漩涡的急流中,他大声背诵如何驾船的方法,可是船只是在漩涡中打转,无法继续前进到达采宝的地方。满船人最终都落水而死。

【知识链接】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为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部深受古今读者喜爱的佛教经典故事。

《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其中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全文约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首先讲述一个故事,随后阐述相关的佛学道理。这些寓言故事主要描写一些幽默可笑的事情,往往有很犀利的讽刺性;而在诙谐幽默的背后,则又显示出世俗百态,别有一番况味。

【阅读与思考】

篇6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邯郸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邯郸市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也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城邑。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初期,就有邯郸的建制,当时邯郸已是一个人口聚居的城市。战国时作为赵国都城历经158年,秦统一后分别设邯郸县、邯郸郡。当时的邯郸经济昌盛、繁荣发达,与长安、洛阳、开封、成都同称五大都城。

邯郸市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西倚太行山,东临滏阳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丘陵起伏,盆地交错;并有牤牛河、沁河、渚河、输元河流经市区(皆属滏阳河支流),丰富的水利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使邯郸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景观。磁山文化遗址,这是我国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之一,距今已有7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北齐,并保存了自北齐至元、明各代大小造像4300余尊的南北响堂山石窟;赵国宫城赵王城遗址;传为赵王观看军事操练之处的武灵丛台,这里亭榭台阁,风格古朴,现已辟为公园;还有一处重要的革命纪念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陵园内安葬着为国捐躯的100多位革命烈士;此外还有照眉池、回车巷、京娘湖等游览胜地。 “梦城”、“赵苑”、“古赵一条街”仿古建筑群工程,将向游人展示古建艺术的风采。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邯郸成为了一个“成语之乡”,许多历史典故诸如“邯郸学步”、“黄梁美梦”、“胡服骑射”、“毛遂自荐”等都发生在这里。在《史记》中还记载有蔺相如、廉颇“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将相和”等故事。 邯郸有成语典故之乡的美誉,其名就是一些成语的组成部分,如“邯郸学步”、“鲁酒薄而邯郸围”。除外还有包含邯郸意思的一类,如“围魏救赵”、“完璧归赵”。有人作过不完全统计,产生于邯郸的成语多达50多个,加上与之相关的则达到上百。

产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有的至今仍有遗迹可寻,如旧城南街的回车巷,传说是赵国上相蔺相如回避大将军廉颇的地方。从史书对两人的记载中产生的典故还有“怒发冲冠”、“两虎相斗”、“负荆请罪”、“刎颈之交”、“价值连城”等。今邯郸市区西南的赵王城遗址曾是赵国的王城,从兴建到焚毁的158年间,见证赵国的盛衰荣辱,上演过一幕幕内政外交的活剧,从中也留下了不少成语典故。如那篇《触龙说赵太后》产生的成语是“盛气凌人”、“舍本求末”。

邯郸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成语典故呢?这恐怕得从根本上说起———

历史文献记载的书面成语,一是来源于寓言故事;二是来源于神话或其它传说;三是来源于历史事件,它们也通称典故;四是来源于作品名句。邯郸历史悠久,是战国时赵国都城,为赵文化发祥地。古赵国立朝181年,造就了赵武灵王、蔺相如、廉颇、赵奢、李牧等明君贤相、英帅良将,成为战国的军事经济强国,因而形成了不少以历史事件为主要来源的成语典故。

赵武灵王雄才大略,与时俱进,下令“遂胡服,招骑射”,而产生了典故“胡服骑射”。

赵奢初任田部吏,大胆惩罚倚势抗租的平原君家人,留下了成语“奉公守法”。赵奢后为大将,阏于大战大败秦军,被封为马服君。然将相无种,其子赵括虽熟读兵书,却迂阔不足应变。秦赵长平之战中,赵括继任为将,轻举进攻强敌,导致40万大军覆没,产生的成语是“纸上谈兵”。

平原君赵胜乃赵之王族,长期为相,被太史公赞为“翩翩公子,天下奇器”。然而在国之决策的重要关头却“利令智昏”———为贪图上党十七城,使秦韩之战演变成秦赵之战。成语“嫁祸于人”、“不识大体”等,就一股脑地出现在对他的评价上。

长平之战后邯郸告急,平原君受命使楚。门客毛遂自告奋勇随从。至楚,毛遂见平原君谈判不得要领,遂按剑登台,向楚王慷慨陈述合纵抗秦的利好,促使楚国出兵解了邯郸之围。对此,“毛遂自荐”、“脱颖而出”、“因人成事”、“一言九鼎”、“三寸不烂之舌”等一系列成语便应运而生。

战国时的赵国被称为“四战之国”,邯郸曾几遭围困而岌岌可危。从退兵减灶故事中产生的成语“因势利导”,使“围魏救赵”无独有偶。

邯郸也是众多诸子学派及文史杂艺的诞生地,成语“开源节流”就出自《荀子》。唐时的邯郸已从兴盛到衰落,但沈既济的志怪小说《枕中记》仍然留下了“一枕黄粱”的成语。从来源说,这些成语均可被看为作品名句。

篇7

1 朗读有助学生了解课文

朗读,听起来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这种方法却可使可用。有的个别老师上课只读那么一两次,可为“水过鸭背”,就去讲解课文,根本没有给学生消化的时间。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如果想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可从鼓励入手。如“你这次读得多好啊!”“你读的真象李白本人。”“你敢向他挑战吗?”……也可以改变朗读的形式入手,如:听老师真人范读,听录音机范读,听同学带读,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男女分角色读,配乐读,换种音调读,换种节奏读……在你教学前让学生多读课文,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真是事半功倍,不妨一试!

2 诵有助学生仿写课文

本学期改用人教版的课本后,许多课文都要求背诵,许多课文都值得背诵。如,13课《翠鸟》这篇文章写得特别好,有生动的一面,也有写静的一面,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借鉴之处,优美的句子处处可见,学生学完课文,基本能背诵课文,我再鼓励他们说:“谁挑课文中,你最欣赏的段落来背一背。”顿时,教室里轰轰烈烈地背起来。这个同学喜欢翠鸟动的一面,那个同学喜欢描写翠鸟外貌一段,有的:“说我全篇都喜欢。”于是,教室里兴起了一遍《翠鸟》热。随后,我再布置一个特别的作业是仿照《翠鸟》这篇文章写一种你喜欢的动物行吗?他们齐声回答:“行!”又看14课《我爱故乡的杨梅》我再把方法翻版一次。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有板有眼!再根据课文的实际来一次水果品尝会,学生的兴趣更浓了。边吃边说,边说边研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对学生的作文能力也有所帮助。

3 图有助学生分析课文

读写例话中有提及读文章《读文章,想画面》,其实,图画确实有助学生分析课文,而且图画会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寓“画”于“学”,寓“学”于“画”,“学”“画”相融。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如在教学《赵州桥》时,让学生画桥的侧面图去理解分析课文的内容,学生一点就明。这么一画,大桥洞,小桥洞的几个优点,不言而喻。学生看着图画便于把课文复述下来了!又如学习《古诗三首》,利用简笔画去分析课意,体会诗情,记住了图画,使记住了诗句,边画边背,边背边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画图的同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实践有助学生扩展课文

篇8

一、 读准字音,借助词典。成语中有大量的多音多义或较生僻的字,在记忆这类成语时,首先要弄清楚它们正确的读音,第一次遇到时可借助词典弄准字音,然后再根据读音去记忆判断它们的含义,往往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例如:乳臭未干(臭:xiù,气味)——奶腥味还没有退掉。常用于讽刺别人年幼无知。少不更事(少:shào,年轻;更:gēng,经历)——年纪轻,经历的事情不多。形容缺乏经验。好为人师(好:hào,喜欢)——不谦虚,喜欢以教育别人的姿态出现。草菅人命(菅:jiān,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不同于“管”)——视人命如草芥,指当权者滥杀无辜。刚愎自用(愎:bì,固执。不是“复”)——指为人固执任性,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怙恶不悛(怙:hù,依靠,仗恃。不同于“古”“沽”“估”。悛:quān,悔改。不能混同于其他的形似字)——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二、 由点及面,抓准关键。不少成语,之所以让人难于理解甚至容易误解它的意思,关键就在其中的一个字,只要记住了这个关键字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也就一清二楚了。例如:不刊之论(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并非“刊登”)——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危言危行(危:“高耸”,引申为“正直”,并非“危险”)——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屡试不爽(爽:差错,并非“爽快”)——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不名一钱(名:占有,并非“值”)——连一文钱也没有(并非“一个钱也不值”)。不足为训(训:“法则、准则”,并非“教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三、 添加成分,巧妙记牢。成语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在记忆时,我们可以在它上面添上某些成分,来帮助理解记忆。例如:不可理喻——这个成语中的“理”和“喻”很容易误解为“理解”和“明白”,以致把它当作“不可思议”来使用。如果在它上面添上几个词语,变为“不可(以)理喻(之)”,那么它的正确含义“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就容易记住了。喜出望外——喜(超)出(希)望(之)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先声夺人——先(以)声(势)夺人:先张大自己方面的声势以压倒对方(多用于比喻)。车水马龙——车(如)水马(如)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很多,来往不绝。江河日下——江河(水,每)日(往)下(流):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不期而遇——不(事先)期(约)而(意外)遇(见):指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地遇见了。

四、 借助结构,由熟及生。有些成语可以根据其中一个常用、语意较为清楚的词语去推断另一个生疏的词义,进而掌握整个成语。这种方法适合并列结构且在词义上有对应关系的成语。例如:繁文缛节——繁:繁琐;缛:繁多。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文过饰非——饰:掩饰;文:掩饰。指以各种理由或借口掩饰过失、错误。伐功矜能——伐:炫耀;矜:自夸。炫耀自己的功劳,夸耀自己的才能。以上是同义或近义相推,我们还可以根据成语中的反义词进行反推。例如:否(pǐ)极泰来——泰:好运气;否:坏运气。指恶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好逸恶劳——劳:劳动;逸:安乐。喜欢安逸,厌恶劳动。

五、 辨析差别,触类旁通。很多成语有近义、形似的另一个(或多个)成语,在记住一个的同时,也可触及另一个,在明确细微差别的同时,一起记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不期而遇”与“萍水相逢”,这两个成语中都有“偶然相遇”之意,但其侧重点不同:“不期而遇”指(彼此认识的人)没有约定而意外相遇(如题“春雨不期而遇”是对象用错);“萍水相逢”特指平素不认识的人相遇。再如“一挥而就”与“一蹴而就”,这两个成语的适用范围完全不同:“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一般用于文章、书画艺术范围(如“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也属于适用范围不当);“一蹴而就”比喻做事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般用在否定句中。又如“良莠不齐”与“参差不齐”,“良莠不齐”指好苗和野草混杂在一起,比喻好的和坏的互相混杂(如“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用错了对象);“参差不齐”形容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两者适用范围不同,前者多用于好坏不一,后者则指一般属性不整齐。(“质量”可用“参差不齐”)

六、 凭借典故,形象理解。成语中有不少或来自某典籍,或来自寓言故事,或来自历史故事,它们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借助此特点,可以较好地记忆成语。例如“火中取栗”,出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寓言。说是炉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不但没有吃到栗子,反而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被人利用,担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胶柱鼓瑟”,传说古代齐国的一个人到赵国学习音乐,他见到赵国的乐师弹瑟弹得很好,就把那瑟买了下来,将瑟柱用胶灌住,回家后模仿着赵国乐师的样子弹奏,结果怎么也弹奏不好。后来请明白人一看,把瑟柱都固定了,根本弹不出好曲子来,留下千古笑柄。后以此“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目无全牛”见《庄子·养生主》,说庖丁开始宰牛的时候,所看见的是牛的整个身体,几年之后,因已熟知牛体结构,宰牛时所见到的是骨骼间隙,不再是整个的牛的身体。后用此“比喻技艺高超,也比喻洞察事理,办事精熟。“明日黄花”见宋·苏轼的《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古人多于重阳节赏菊,过了节令再赏菊就没有兴味了。后多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

七、 分类归纳,集中识记。成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很多类别,为了便于记忆、备考可分类归纳。例如: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耳提面命、始作俑者、如坐春风、不足为训、翻云覆雨、首当其冲、安步当车、文不加点、炙手可热、不刊之论、七月流火、美轮美奂、涣然冰释、万人空巷等。

篇9

[关键词]典故 用典 诗歌 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08-01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同时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和亮点。而诗歌鉴赏中考查最多的就是情感和手法。在增加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类型。1.化用前人语句。2.引用神话故事。3.明用历史故事。下面我想谈谈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判断诗歌中使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

1.明确概念

“用典”又称“用事…援引”。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是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历史人物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2.弄清分类

2.1正用和反用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了金陵的壮丽景色。

反用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本诗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隐居生活的愿望。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语出《晋书》,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诗,寄给丈夫,后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本诗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2.2借用和化用

借用就是被借典故的原意和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关,但它们之间也有某一相关的地方。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出自杜牧《赠别》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借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分别出自杜牧《赠别》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和《遣怀》中的“赢得青楼薄声名”,以此指代杜牧作诗的技巧和才情。

化用指用典时不直接引用典故,而是把典故灵活地加以融化、点化。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折腰”就是从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中化用的,表明了不事权贵、追求自由的傲岸精神;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表达了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3.明白作用

3.1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马嵬 白居易

莫长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借用“长恨歌”“银河”“石壕村”“长生殿”四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疾苦的同情。

3.2抒发诗人自己情感,表明自己的心迹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借庄周梦蝶,望帝啼血,南海鲛人,蓝田日暖四个典故,来抒发自己回忆往事是悲伤迷茫的情感。

3.3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

泊秦淮 杜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花》

诗中《花》是一个典故,此曲为亡国之音,

杜牧生活的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在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让诗人产生历史重演之忧?所以诗人解题发挥,表面上讽刺歌女,实际上把矛头指向了统治者。

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一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了解考查方式

对典故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

4.1题干中直接点明典故,加以分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例《锦瑟》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周梦蝶,以为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将破灭;二是望帝啼鹃,比喻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第三、四个典故分别是什么,意在表现什么?

4.2题干要求从原诗中摘选出典故,再加以分析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成语教学;积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08-02

成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成语教学应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在巩固语言基础,增强语言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能够正确辨析和运用成语成为历年高考的必考题。

一、举足轻重:成语教学的必要性

学好成语不仅是为了解答高考中的一道选择题,对词语积累、语言运用更是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说:“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必须学习的常用语汇。”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成语对语文教育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成语是进行古典文化熏陶的丰富源泉,让学生增长智慧

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瑰宝,而许多成语就是出于文化经典。大量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如“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记载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吴王勾践刻苦自励,发愤图强,终于成就了霸业。还有“望梅止渴”、“狡兔三窟”、“纸上谈兵”等成语,就会想起一个个的历史画面。

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揭示其内涵,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成语“学而不厌”出自《论语・述而》,可教育学生虚心好学,永不自满。出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说明了坏事与好事互相转化的道理。“先忧后乐”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教育学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这些成语一旦在学生心中扎根,将有可能成为他们知人论世、安身立命的某种潜在的准则和动力。

成语是文化信息传递和文化精神保存的极好载体,也是展示传统文化精华的窗口和平台。可喜的是,成语积极传承已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2007年4月,陈汉东先生用60个成语写成《中华文化之歌》作为炎黄二帝塑像落成的赠礼,引起越来越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鸣。《成语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语言文字类电视节目,体现了国家媒体对民族文化传承使命的责任担当,掀起了一股学习成语的热潮。

(二)成语是学习文言的“活化石”,让学生不再谈“文”色变

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保留了古代语的许多特点。学习成语可以让我们熟悉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词的活用等。有些文言文中的字词可联系相应的成语释义,能增强说服力,加深学生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如《游褒禅山记》:“何可胜道也哉!”“胜”与成语“不胜枚举”中的“胜”同义,有“尽、完”的意思。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堪”与成语“不堪设想”、“不堪入耳”中的“堪”意义相同,是“能够”的意思。

文言文的语法也可联系成语。文言文中常有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意为“使……活”,成语中也有这种现象,教学时可用来互相印证,例:“劳民伤财”、“完璧归赵”等。

(三)成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配合,让学生妙笔生花

作文教学容易落入俗套,特别是命题作文,对于学生创造能力具有不利的影响。即使是材料作文,也有很多限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具有创造性的作文练习技巧,从而构思出新颖巧妙的作文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感受成语所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作文、周记、日记等日常练笔中,都要求学生尽量使用成语。在写作中运用成语,必须对成语进行辨析与斟酌,并结合语境与说话的场合、对象、语体、情景、题旨、词语之间的呼应情况进行成语的选用。通过日常的有意识强化,学生养成了自觉运用成语的习惯,写文章也更加有文采。曾经问及一位台湾教师台湾的学生怎样学习作文的写作,他随口说道:“记一千条成语”。由此管窥成语对于提高语文水平,对于提高作文写作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开展成语教学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妙语如珠。

在我们谈话时,适时、适量地加入成语,就如在菜肴中加入佐料一般,可以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内容变得更有味道、更具内涵。在平时的口语练习要求学生表达某种意义时,在能够使用成语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成语。学生理解、掌握的成语越丰富,就越能够提高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勤于积累,巧于运用,久而久之,不仅能谈吐不俗,妙语连珠,而且可以增进智慧,净化心灵。所以加强成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势在必行!

二、循序渐进:成语学习的方法

成语如此重要,应该加强成语学习。《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做对十道题更为重要。这里谈谈成语学习的一些方法,旨在交给高中生一把钥匙,以打开高考成语试题的这道小门。

(一)重视成语积累,把积累的工夫做足

成语数量庞大,要想让学生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即使不撑死,至少也会落个消化不良。教师和学生宜互相督促,坚持每天积累两个成语,定期查阅,让学成语变成一种习惯。我们在成语教学中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清晰地归类、梳理成语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

1.按来源梳理。成语是汉语的“压缩格式”,往往都有自己的来历。其来源和出处主要有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历史故事(图穷匕见)、诗文词句(老骥伏枥)、口头俗语(一劳永逸)、外来语词(火中取栗)、新造成语(眼高手低)。

2.按典籍梳理。如《孟子》中的成语:揠苗助长、始作俑者、五十步笑百步、顾左右而言他等;《左传》中的成语:东道主、退避三舍、外强中干、厉兵秣马等;《史记》中的成语:暗度陈仓、拔山扛鼎、破釜沉舟、四面楚歌、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

3.按易误用或试卷中容易出现的成语梳理。如不以为然、不刊之论、灯红酒绿等。可把一些资料印发给学生,如试卷常见成语200例、易用错成语100例等。

如果学生也能按照这种方法对成语进行搜集积累,假以时日,梳理形成的材料会越来越多,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与此同时,还应要求学生在课外多看课外书籍,在遇到不理解的成语时要及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询,对成语进行深入的了解。成语积累是个慢功夫,需要有耐心。耐得住过程中的枯燥与寂寞,才会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二)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开展与成语有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爱尔兰诗人叶芝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成语的氛围,采取多种练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不断启发思考,且活学活用。同时多组织一些兴趣活动,如看成语讲故事、课堂成语接龙比赛、你演我猜说成语、看图片猜成语等。

(三)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口语表达或写作时运用成语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带头使用成语,形成使用成语的氛围。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也就能自觉地学以致用。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生回答问题或是写文章时,如果某句话用上成语效果会好得多,教师一定要及时点拨和提醒,让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成语浩如烟海,要一个中学生全部掌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而近年来高考成语的考查又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重点考查学生对书刊报纸等常用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所以,我们只有把文中所谈的基本方法灵活掌握,综合运用,不断积累,才能真正拥有并运用好成语,并在高考中稳操胜券。

三、慧眼识珠:正确使用成语

在掌握成语方法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其在句子中的实践运用。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

(一)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由于不能准确理解成语的整体含义,甚至以今义曲解成语引起的。如:经过他的认真学习,终于改掉了文不加点的坏毛病。

(二)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适用范围,如果在使用时不加注意,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如:高速公路上,南来北往的汽车滔滔不绝。

(三)误用褒贬,情感错位

有些成语虽然意思基本相同,但感彩截然不同,运用时应根据语境区别对待,否则褒贬误用,词不达意。如:周迅是时下最炙手可热的女星。

(四)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便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如: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五)语义重复,自相矛盾

虽然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意义重复或矛盾。如:他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六)搭配不当,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应该注意它的词性用法以及它的词义轻重与语境是否协调。如:少数党员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与其同流合污。

(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有些成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然而我们由于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从而造成了对选项的错误判断。如: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综上所述,成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学好成语,善加利用,可使学生学习事半功倍;学好成语,对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也将大有裨益。成语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在成语这一块还有很多挖掘的地方,通过学习成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许肇本.成语知识浅谈[M].北京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