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配乐范文

时间:2023-03-29 21:5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别康桥配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再别康桥配乐

篇1

范诵激情 自诵悟情 美诵入境 歌诵移情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诗歌从诞生起到现在大约3000年,它一直是文学的主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抒情的艺术,《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是人们有感于外物,情发于内心而形之于语言的,诗歌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用精炼含蓄的语言抒发诗人内心强烈的感情,这是诗歌历经千年而长盛不衰的原因。诗歌具有形之于声的特点,诗在诞生之初就同“歌”紧密联系在一起,《毛诗序》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尚书?尧典》也说:“诗言志,歌永言。”“歌”,就是通过声音的轻重长短顿挫的变化而表现语言,传达心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吟诵”也是“歌”的一种形式。当人们觉得用语言还不足以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的时候,就用歌唱。可见,歌能让人们更充分地抒情言志。这便是我们现在称诗为诗歌的原因。既然诗与歌有如此亲近的渊源,既然诗自诞生起就可以用来歌,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妨充分利用诗歌的这个特点,倡导对诗的诵读、歌吟,让学生在诵读、歌吟中涵泳诗意诗情,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美,韵律美和情感美,从而受到美的感染、熏陶,提高语言素养,增加文学积淀,培养高雅情趣。下面笔者以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为例,谈谈诗歌教学中诵读的作用。

一、范诵激情

教学步骤:了解《再别康桥》创作背景,播放《再别康桥》名家朗诵录音。

因为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特别适合朗诵,所以很多经典诗歌作品现在都有名家配乐朗诵。这些朗诵作品,无论是节奏的停顿、语速的缓急、音调的高下、感情的表现,还是背景音乐的选择运用,都可谓字字有情,声声入心,声情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学习之初,在学生了解了该诗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听名家朗诵,通过听名家朗诵,调动学生学习品味这首诗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和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发生初次碰撞。

二、自诵悟情

教学步骤:学生自诵、跟诵《再别康桥》。

听了名家的诵读,往往会激发出学生自己诵读的欲望。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这时会有一种强烈的诵读冲动,所以接下来要让学生有自我诵读的实践。在这一步骤里,可以先让学生自诵,然后让学生跟诵。自诵的目的在于自悟,在于熟悉诗歌内容;跟诵的目的在于模仿,在于进一步的领悟。在名家的引领下,学生会在诵读的过程中自觉地初步品味诗情,把自己所感悟到的诗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当然,学生也会深深地感觉到自己和名家诵读的巨大差距,从而生出一种缺憾。这种缺憾,往往可以让学生生发进一步赏读诗歌的渴望。因为只有对诗情有了正确而充分的把握和理解,我们才有可能通过声音把作者的感情准确到位地表现出来,这就为下一步赏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三、美诵入境

教学步骤:鉴赏诗歌意象,体味作者情怀。

“美诵”重在“赏”,以赏导诵,旨在美读。欣赏诗歌,最重要的是通过鉴赏诗歌的意象,从而理解作者的情志。大凡诗歌都是通过意象的组合创造一种意境,通过意境来实现作者表情言志的目的。古人强调“思与境偕”“情与境会”,鉴赏诗歌而不“入境”,只能在墙外打转。诗境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诗人通过感官所获得的意象构成画面中的境界,一个是诗人通过审美联想或想象所创造的画面之外的境界。画面中的境界,我们可以凭借诗人的描写“看到”;而画面之外的境界,我们却必须追寻着诗人的情思并且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去揣摩,去想象。清人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景物画面寄寓着作者的某种情思意志,体会画外之境,就是通过画内之境感知作者的情感世界。简单地说,所谓“入境”,实际上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美诵《再别康桥》一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作者写到的意象,构造诗人描绘的画面。通过默读,学生不难找出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金柳”“青荇”“潭”“星辉”“夏虫”等。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揣摩诗歌的画外之境:作者把康桥的“金柳”写成妩媚动人的“新娘”,这新娘的“艳影”总“在我的心头荡漾”让自己难以割舍,魂牵梦萦;把康河的“青荇”写得“招摇”撩人,以至于“我”甘心做“康河柔波里”的“一条水草”;而那榆阴下的拜伦潭,更是蕴育着五彩斑斓的梦想的“彩虹”,以至于使作者有了寻梦的强烈冲动,轻摇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甚至想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但作者忽然又觉得“放歌”不合时宜,它会打破康桥的宁静,会破坏康桥的婉美,所以他说“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至此,我们深深品味到作者对康桥的深情留恋和告别康桥时的依依不舍、淡淡忧伤。体味了作者的这种情怀,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后,教师再从读的技巧上给学生给以点拨和指导,包括语速、语调、节奏、重音等的把握和表现,最后让学生尝试美诵诗歌,学生大多会逐渐进入诗境,从而能够比较准确地把作者的情怀通过诵读表现出来。

四、歌诗移情

教学步骤:播放歌曲《再别康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篇2

知识与技能:

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教师在介绍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帮学生了解康桥在诗人感情世界中的独特地位,理解其眷念之深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对母校的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

1.咀嚼、吟诵,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2.能说出本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构思别致,不流于浅露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块: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播放电视剧片段和电视散文《再别康桥》,让学生谈谈“你所知道的徐志摩”根据预先找的相关资料,交流“我所知道的徐志摩”

2.放《神秘园》乐曲,配乐范读,充分营造读诗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3.看课文、听朗诵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组织评价,确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讨论、交流阅读全诗后的感受。

第二块;配乐朗诵,加深理解

1.组织学生边看康桥风光片,边放声朗读,自行品味:诗中哪些字词激起你的共鸣?换一种组织学生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理解诗眼:第一节中的“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

②理解意象:第二节中的“金”、“新娘”、“艳”、“心头”重读,“荡漾”用琶音

③理解抒情法:第三――第五节是情感发展段,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的豪情,突出个别动词,节奏加快。

④理解诗意跌宕: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⑤理解诗的回环美: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读法会怎么样?教师适时点拨。边读边品味交流,与教师可达成互动。

2.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3.再次播放音画,组织全班朗诵。

第三块:课后学习,巩固提高

1.找徐志摩另外一首《偶然》进行自我朗读鉴赏。

2.仿写精彩诗节,多读好诗,有条件可以试着配乐。

3.选择与亲人团聚或分别时的―1―2个场景,学写一首小诗。10行左右,要求写出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开头――感伤、无奈

柳影――由衷欢喜

青荇――永久恋情

清潭――陶然忘情

――快乐至极

篇3

关键词:语文课改 激励 主体作用

教育改革的春风吹了几多春秋,教育界的星星已不是那颗星星,月亮已不是那个月亮,山已不是那座山,梁已不是那道梁。语文课堂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选取我的一课和大家分享。

激励是来自外界的令人兴奋的刺激,是对人的动机的一种激发,是对人的主动性、积极性的一种调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优化外部条件,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量,促使学生发挥潜力,主动学习。这种动机越强,行动就越坚决,维持行动也越长久。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启动激励动力系统,即展现希望――表扬鼓励――体验成功。这正符合了青少年“求得尊重,得到认可,充满自信”等心理特点。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因语文学科的模糊性、主观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如其他学科那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学生总有一种“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感觉,容易产生疲惫轻视心理,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启动激励动力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学习《再别康桥》一课,我先明确学习目标:细读慢品诗文,谈谈美感享受。接着播放有关康桥的录像片断,并配以解说,继之教师配乐范读,再接着学生有感情的反复诵读、品味,最后学生畅谈感受,如画面美、形象美、情调美、音韵美等,教师及时点评鼓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对以后的学习树立信心。试举两个精彩例子加以说明。例一:有个学生说他体会到了空灵美。他说诗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夕阳映照下河畔杨柳的娇艳和依依,康桥边波光的粼粼和缠绵,那“新娘”的楚楚动人,那诗人柔情如水的心头涟漪,还有“柳”“留”的谐音……所有这些意思,诗中统统不说只融在简洁的形象之中,这就叫“情在词外”的空灵。此时全班报以雷鸣般的掌声,我用“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悟性最高的一个”这一简短而又真诚的表扬予以肯定,同时又引来另一同学更精彩的阐述。例二:诗文有浓浓的梦幻美。《再别康桥》以一种梦呓般的诉说方式,构筑了一片迷人的梦境。虽然,他不似太白之梦瑰丽神奇,不像放翁之梦雄放苍凉,也不像易安之梦飘零凄苦,更不类李后主之梦空落哀叹,但是志摩之梦柔情深重,字里行间飘散着一种缠绵无奈的思绪。“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彩虹似的梦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诗人的“康桥理想”。彩虹固然美丽,但很快就会消失;理想虽然美好,也只有化为轮船下的沉淀物。诗中所谓的“云彩”“彩虹”“星辉”等闪耀着亮色的意象,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诗人的内衷,他是作者在理想与现实矛盾冲突中的一种心理自救。掀起诗的盖头来,梦的破碎早已化作一种深挚的相思。“轻轻”地来,“悄悄”地走,体现了诗人梦想破灭后,求超脱而不能超脱的自我反省,也曲折地表现了诗人对潜入心灵深处的儒家“济天下”理想的无奈,展露了诗人无限哀伤的情怀。理想的幻灭,纯洁了诗人的精神,美化了诗人的情感。于是,诗人只好像天上的织女一样,精心挑拣了一组组受伤的文字,为我们也为他自己编织成一帘幽梦。此时的课堂鸦雀无声,每个人都沉浸在这位同学描摹的迷离梦境之中不能自拔。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在表扬中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语文的信心,也能使他们进发出让人难以置信的能量,为我们的课堂谱写华彩乐章。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流向,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就能让学生取得巨大进步。

篇4

针对以上课堂诗歌意境引入出现的问题,笔者联系我国语文情境教学理论系统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理论及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意境引入策略:诗歌诵读导入意境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诵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内容,渐渐进入诗歌之境。联系生活展现意境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积累,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读。对此,诗歌意境引入时要联系当代社会和学生的周围生活。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轻轻地”不能被“悄悄地”代替,因为前者是对动作的一个形象描写,包含悄然无声之意,后者只是安静无声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诗中淡美淡愁的意境,我们可以举母亲上班的例子。可以问“妈妈去上班了,她走时关门,我们应该说是轻轻关上门还是悄悄的关上门呢?”一句现实的生活例子,让两个形容词的区别形象起来,学生也因此更好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图画、表演、语言描绘等多方式学生主体创造体验诗歌意境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诗歌教学意境引入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意境,表演体会意境,语言描绘意境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方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增强诗歌意境美感品鉴效果。例如:纳兰性德的《故园》教学中,可以设计学生场景语言描绘、作画等方式,其中的孤舟、大雁、场景、言语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再联系诗人的生平,从而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体验。又例如,闻一多的《发现》,通过讲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海归青年回国的故事情景,使学生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走入诗中意境。

二、音乐渲染意境

思想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选取与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为学生走入意境制造氛围。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选用古乐《汉宫秋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播放曲子《爱情故事》配乐朗读。音乐和诗歌相呼应,激发学生产生直接的听觉形象和相应的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步入诗歌意境,通过意象导入意境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是以小范围构建大范围。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通过文化常识介绍导入意境有意境的诗歌通常都是融入一定的文化积淀的,这就需要对文化常识进行一定的介绍。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意象的传统象征意、诗歌流派,诗人风格和生平等等文化常识都应该指导学生逐步积累,从而服务于理解诗歌,走入意境的。通过典故导入意境典故也是诗歌中经常借鉴的,只有对典故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意蕴,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例如为进一步深入曹孟德《短歌行》中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给学生讲“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同时代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通过品味语言导入意境我国自古就有“推敲”之说的美谈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千古名言。在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的诗歌中更是如此。首先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时,这些妙字佳句会对主题的表述。意境的深化、形象的突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泊州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从最初的“到”字、“过”、“入”等千余次修改,始定为“绿”。正是一个“绿”字让人从视觉角度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春意特有的一片生机,这与当时他奉昭回京,重施变法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三、关注语法结构特点

篇5

关键词:诗歌;教学;诗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034-02

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知识和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这就向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其中就包括了语文教学的诗意化。

什么是诗意呢?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文学就是倒映在湖面的白杨树。文学并没有改变白杨树,它改变的是白杨树的呈献方式。倒映在湖面的白杨树比岸上的白杨树更有诗意、更有美学意味、更接近人得梦境。语文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老师,是用激情点燃课堂教学的。

我们不妨说说诗歌的诗意化教学,我曾经听过一堂课是《再别康桥》,这是一首大家都喜欢并熟悉的诗歌。课堂上老师常规教学:作者、作品、背景介绍就花去了大半堂课,剩下的时间叫学生朗读,然后开始化分节奏,最后讲讲诗中蕴含的情感,这样结束。教学变成了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尽管达到目的,但整个教学过程是服务于知识的硬性灌输,对于这首诗而言已经没有任何诗意了。

什么是诗歌?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它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现代汉语释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首》),诗这种题材,是因作者对当时所处的境况有所感,从内心深处以诗这种文艺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人人心里都有一个诗人,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诗歌是一种很难讲的文体,因为诗歌是抽象的,如果不能理解诗人创造的意境,要传达的情感,那么这首诗对于读者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了。

那如何才能让诗歌教学诗意化呢?具体点讲:要让诗歌的课堂教学富有诗意化,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意象的寻找、意境的创设(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产生意境)、感情的融入。

一、意象的寻找

王崧舟老师说:“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策略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所谓‘象’就是语言文字的三种表现和呈象:形象、印象、意象。”到底什么是意象?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称为“意象”。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举例说: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中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

意象是进入诗歌殿堂的大门,打开诗意化的大门,就要寻找意象,就要回到作品的源头,要把语言这种符号转变为生动的象。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找到象呢?首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意象,在了解什么是意象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抓住意象,那就是抓诗句中的重点词语。以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为例:

师:本诗的主题是我愿意是……,我的爱人是……,这样的句式,请你找出每句的重点词。

生:急流、小河、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春藤、草屋、火焰、云朵、破旗、夕阳。

师:这些词语客观的事物,它们代表或指向的事物相同吗?

生:不同,急流、小河、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是我的意象;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是“爱人”的意象。

这些意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都附着了作者的情感,所以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要让他们找诗句中的关键词,就容易抓住意象了。

二、意境的创设

打开诗意化的大门,才是迈出第一步,也就是说找到意象是不够的,因为意象是平面的,是单调的。所以老师在讲诗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诗歌意境的创设。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如何才能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呢?怎样才能让学生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呢?

1、朗诵

汉语言文字固有的音韵美、意境美、形象美,都要通过反复吟诵,品尝来体味。朗读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品味意境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因此进入诗歌的意境从朗诵开始。老师可以借助音响设备给学生播放播音员配乐的标准朗读,学生可以很快进入诗歌的慷慨激昂,或沉郁忧伤,或欢喜愉悦的意境。但不是每首诗歌都有适合教学用的配乐朗读,其次这样的朗读会给人距离感,相比之下,老师现场的朗读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老师一定要范读,这也就要求语文老师具备标准的普通话朗诵能力,能使用朗诵技巧(包括:节奏、押韵、停顿,适当的变换姿势和表情),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其实语文老师不仅自己要有高的诵读水品,还要引导、影响、训练自己的学生诵读,准确的诵读更能让人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自己朗读,学生不亲自尝一口诗歌这枚“果子”怎么知道是苦是甜呢?学生或大声朗读,或低声吟诵,当然还包括指定某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这是品味意境的途径。

2、在联系意象的基础上建立意境

意境是一个整体观念,是很多象的叠加,就像景象的连续体。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将山、林、江、舸、鹰、鱼,等意象叠加起来,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浓重的色彩,争竞的场面,搏击的气势,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这六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所以将你找到的意向联系起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意义,自然就进入作品的意境了。

三、感情的融入

“诗缘情而绮靡”, 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所以读者一定要入情。入情就是置身于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感情、情味和情怀。怎样才能入情呢?

1、初步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介绍

不知道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他的生平,不知道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怎么解读他诗中的寄寓和象征。这些东西若都有老师来讲拖拖沓沓,难免会影响重点内容的讲解,不如课前安排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搜集资料,初步感受诗人的创作风格,老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适当补充。比如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死水》,如果不了解闻一多的为人,他的气节,他所处的环境,怎么感受诗歌的思想情感呢?1926年闻一多怀着对祖国的渴念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没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正是这种为现实所打击了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所以掌握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是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基本条件

2、入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不同的文字背后一定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动了,郁积在一起,不得不发,不吐不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靠什么入情?披文才能入情。实际上,“披文入情”这四个字,就很好的诠释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入情是诗意化必须具备的。拿《再别康桥》来说,全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的:

师: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地”实些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境,同时透露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生:是难分难舍的离别之情。

师:岸边的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像一位美艳的新娘,用新娘来做比喻,新娘这个词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浸透着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新娘给人的感觉是美丽,美丽的新娘让人难舍,所以诗里浸透着诗人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师: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你们是怎么理解柔波和水草所传达的东西?

生:康桥是河,作者是水草,学校与学生,草是不能没有水的,就像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知识的条件,学生对学校充满了眷恋,不舍。

师:作者不是要离开了吗,为什么还要寻梦?既然放歌了,又为什么沉默?

生:作者是要离开了,这是他的想象,他在康桥里寻找自己的梦想,但现实又不得不离开,因为他舍不得离开,他想在康桥里待得更久一点,所以连夏虫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为他沉默。都表现了作者的舍不得离开。

师:你有没有向往的地方,如果你也面临着离别,那么你的心情会怎么样?

生:舍不得,伤感。

师:诗人表达的这种淡淡的离别情绪,引起了我们的共鸣,给人以审美享受。

这样引导学生认识到: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通过对金柳、柔波、青草等意象的把握,来感受作者对康桥的难舍之情。

篇6

一、诗歌教学意境引入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性原则的缺失

老师满堂串讲,一味空讲,忽视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感知,轻视学生诗歌创作的能力培养等现象普遍存在。

2.诗歌情感投入和引导的缺失

诗歌教学中教师情感投入的缺失和情感引导的忽视,导致学生无法感知诗歌中的情感元素,而根本无法有效感知诗歌意境。

3.想象和联想的缺失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因而诗句间思维跳跃性很大。这种跳跃常表现为情感的断裂,因此诗歌教学时应尽量调动学生,力图通过他们丰富的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去演绎诗人情感在诗歌中所体现的社会生活场景。但是我们的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效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联想,从而导致了诗歌情感乃至内容上的断裂。

4.学生自身感悟的脱离

很多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自身感悟,以为只要自己明白了,并把自己明白的讲出来,学生们就想当然的理解了。他没有认识到接受主体的不同和生活体验,导致了学生对诗歌的不理解。

5.诗歌意象解读的缺失

意象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而我们的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意象的深层挖掘,而且经常脱离了当时的具体环境来谈意象,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知道诗歌是说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什么用。

二、诗歌意境引入策略

针对以上课堂诗歌意境引入出现的问题,笔者联系我国语文情境教学理论系统的提出者李吉林老师提出的情境教学方法及其它教学理论及个人教学实践提出以下意境引入策略:

1.诗歌诵读导入意境

在诗歌教学中,采用多种朗诵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中的情感和内容,渐渐进入诗歌之境。

2.联系生活展现意境

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缺乏足够的生活经验和人文积累,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往往会存在误读。对此,诗歌意境引入时要联系当代社会和学生的周围生活。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轻轻地我走了”,“轻轻地”不能被“悄悄地”代替,因为前者是对动作的一个形象描写,包含悄然无声之意,后者只是安静无声之意。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走入诗中淡美淡愁的意境,我们可以举母亲上班的例子。可以问“妈妈去上班了,她走时关门,我们应该说是轻轻关上门还是悄悄的关上门呢?”一句现实的生活例子,让两个形容词的区别形象起来,学生也因此更好的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3.图画、表演、语言描绘等多方式学生主体创造体验诗歌意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活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诗歌教学意境引入可以通过图画再现意境,表演体会意境,语言描绘意境等多种教学方法,多方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增强诗歌意境美感品鉴效果。

例如:纳兰性德的《故园》教学中,可以设计学生场景语言描绘、作画等方式,其中的孤舟、大雁、场景、言语情感交流从而让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感受到诗人的漂泊生活以及思乡之情。再联系诗人的生平,从而让学生对诗歌意境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体验。又例如,闻一多的《发现》,通过讲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一个海归青年回国的故事情景,使学生消除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走入诗中意境。

4.音乐渲染意境

思想家卡莱尔曾经说过:“诗是音乐性的思想。”选取与诗歌意境和情感表达相一致的音乐,为学生走入意境制造氛围。例如,鉴赏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选用古乐《汉宫秋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播放曲子《爱情故事》配乐朗读。音乐和诗歌相呼应,激发学生产生直接的听觉形象和相应的情感及丰富的想象力,推动学生步入诗歌意境,

5.通过意象导入意境

意象是组成意境的建筑材料,是以小范围构建大范围。只有对意象有了深刻而清晰的认识,才能对诗歌意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诗歌,产生深挚的审美情感。

6.通过文化常识介绍导入意境

有意境的诗歌通常都是融入一定的文化积淀的,这就需要对文化常识进行一定的介绍。通过文化解读来理解诗歌作品。意象的传统象征意、诗歌流派,诗人风格和生平等等文化常识都应该指导学生逐步积累,从而服务于理解诗歌,走入意境的。

7.通过典故导入意境

典故也是诗歌中经常借鉴的,只有对典故有所了解,才能真正理解诗中的意蕴,走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例如为进一步深入曹孟德《短歌行》中求才若渴的心情,可以给学生讲“萧何月下追韩信”和同时代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典故。

8.通过品味语言导入意境

我国自古就有“推敲”之说的美谈和“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千古名言。在讲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的诗歌中更是如此。

(1)品味妙字佳句

首先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时,这些妙字佳句会对主题的表述。意境的深化、形象的突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王安石《泊州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从最初的“到”字、“过”、“入”等千余次修改,始定为“绿”。正是一个“绿”字让人从视觉角度直观鲜明地感受到春意特有的一片生机,这与当时他奉昭回京,重施变法的喜悦心情相谐和。

(2)关注语法结构特点

在某些语法结构上诗人也会格外用心。一方面是为了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另一方面是为了显示诗歌的内在逻辑性。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赏析“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中传达出的优美意境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语序的变化来让学生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可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改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然后让学生去品味。因此,在诗歌鉴赏中,要引导学生品读语言,发挥想象,添加省略,还原语序,连缀条约,让他们不断描摹、体会、感悟中渐渐进入意境。

9.讲故事谈感悟,学生互动

篇7

一、细读文本,巧妙创设,引领课堂诗意氛围形成

要让诗歌文本的美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让他们马上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歌的美的意韵。这就要求教师细读文本,精心设计,让学生走进课堂就能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设计《乡愁》的教学环节时,我反复细读文本,把握乡愁诗“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在课件中插入了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乡愁》的诗朗诵视频,配以如泣如诉的名曲《二泉映月》伴奏。接着进行了教学尝试,让学生一踏进课堂就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乡愁气氛,不知不觉地沉浸在淡淡的哀愁之中,情境创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学习席慕容的《乡愁》时,他们很快在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出诗中的感人意象,更为自主地去探究隐藏在意象背后的感情,感受联想对于诗歌创作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行围绕我已总结的学习乡愁诗的方法,自我设计问题并自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学习的效果立刻展现。学生这种思想感情的顿悟,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显然更符合当代语文教学注重发展学生人文性的要求。

同时,想象类文本学习的情境营造离不开教者在细节上的打造,老师的授课语言也要极富诗歌韵味。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诗歌情境的富有诗歌美感的导入语激趣。

如在《乡愁》中,我设计导入语如下:“同学们,乡愁是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情怀。黄昏时分孤单的身影,静静黑夜里的‘床前明月光’,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情别绪,勾起对故乡的依恋。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忧伤又何曾不一次次激荡你我的心灵?”教师诗一样的语言渲染着课堂气氛,进一步引领着课堂诗意氛围的形成。

因此,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教师进行巧妙的甚至是精彩的情境创设,是想象类文本教学的关键,而这一切皆源于教者对文本的再三咀嚼,精心设计。

二、细读文本,反复诵读, 激发师生内心情感火花

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诗歌艺术,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们在赏读想象类文本时,离不开对文中物象的捕捉,通过语言的媒介和自身的想象,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作品的意境之美。

反复诵读,才能体味文本的精妙。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饱含情感的诵读是学生进入文本意境的桥梁,是理解作品情感的主要途径,是激活学生语文兴趣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的必要而有效的条件。所以想象类文本的教学离不开教者自己对文本的反复朗读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教师要根据诗歌作品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方法,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语气、恰当地调整节奏、音调等。只有这样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在学生整体感悟《再别康桥》诗环节,我让班上一个中等生朗诵全诗,针对他的朗诵效果让学生讨论究竟怎样朗诵才能出彩,学生们指出,首先要根据诗歌情感把握节奏,这首诗情感基调有些淡淡的哀伤,朗诵节奏不能快,一快就破坏了感情表达;学生还指出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要用舒缓的语气来表达凝重的感情;有学生还指出要通过对重点词的重读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在整理这些诵读技巧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朗诵才艺,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出文本丰富的情感。

朗读方式的灵活使用,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男女生朗读比赛等,更能激发师生和文本、作者间的情感碰撞的火花,师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让彼此得到更深的情感体验。

三、细读文本,循象入境,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情感

诗人郑敏对意象有过十分精当的比喻。她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她又说: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这话也指出了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成分,一首诗也就是有许多意象组合而成的意象系统。可以说,没有了意象,诗就成了大白话,也就不能称之为诗了。所以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诗歌的钥匙。诗人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意象来表现。抓住重点意象,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所以,在想象类文本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把透过意象把握情感作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以联想和想象为拐杖,以形象取代抽象,把握意象背后的浓浓的情感。在《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的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学生化文字为画面,用心灵去感受情感,理解情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想象类文本的细读还要侧重于炼字与修辞的品析。炼字对培养语感、提高写作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推敲”“月下门”等都是很好的炼字示范。

炼字的重点放在精彩的动词和形容词上,炼字的方法通常是进行替换比较、赏析品评,要指导学生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丰富性、新颖性等角度用心揣摩赏析。修辞手法重点放在对偶、夸张、比喻、铺陈、反复等常用修辞手法上,着重指导学生赏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先以一例让学生掌握其基本修辞作用,然后举一反三,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细读文本一定要引导学生“品”出字词的语文味。像《再别康桥》中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金柳”“新娘”“揉碎”“沉淀”等词,《乡愁》中玩味“浅浅”“这头”“那头”等词,让学生品出语文味,悟出丰富情。

篇8

音乐是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作品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景,创造气氛。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都是反映社会生活,表情达意的。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播放,是创设语文教学情景,渲染气氛的一种重要手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巧妙融合,教学中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到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时,我先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把学生带入一个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中,学生在音乐声中深情吟诵诗歌,进入一个深邃、清幽的意境。结果一堂课下来,一些学生居然能把全文背诵下来。

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不同的学习者所能接受的教学情景也不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积极地参与教学,就应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起始于问题,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教师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在讲《边城》时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影《边城》和课文内容的细节对比,引导学生以新异的眼光进行体味研究;并通过配乐《在水一方》让学生进行《十八里相送》的情节描写,使学生体会纯洁真挚的情愫。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每一个人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所以教师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接下来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

篇9

一、品词析句,感受语言文字美

语言是灵魂的外衣。对文本优美词句或重点段落的赏析,不但能领略作者高明的语言技巧,还能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美学思想。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情境、配乐朗读等多种艺术手段,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以情动情,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品词析句,透过那些几乎可以触摸到的自然美,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荷塘月色》一文写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学生把握好重点词句,从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幽幽的荷香很容易感受到荷塘月色的静谧朦胧之美。

音乐能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唯美的意境之中。如教《再别康桥》一诗时,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随着轻柔忧伤的音乐来到“剑桥大学的康桥”。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读,把学生带进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一幅诗人泛舟康河的画面便跃然纸上。学生边听边想,仿佛自己已“飞”到美丽的康桥。

通过品词析句和创设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做到了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随,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以和谐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与“美丽”,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使理解语言文字和塑造心灵和谐统一。

二、利用图片,感受形象美

语言文字的描述,未必会产生具体的或朦胧的图画,充分利用图片可将文字表述的内容直接诉诸视觉,产生空间感和秩序感,给学生极大的思维空间,方便学生走进主人公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更能感受其艺术形象美。

在审美教育中,审美对象总是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存在,否则,就不可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美感的获得,首先在于对形象的感知。有些课文,学生可以依据语言文字,发挥联想和想象,直接感知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从中得到美的熏陶。但是,由于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尚不发达,加之表象储存贫乏,有时仅凭文字的叙述,很难使学生呈现形象,唤起美感。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图片,把文字内容诉诸于视觉画面,使学生感受到意象,以达到陶冶美感和高尚情操的目的。

如教《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可以展现王熙凤和林黛玉的图片,让学生比较观察,王熙凤浓妆艳饰,遍体锦绣,贪婪俗气,刁钻狡黠的形象,林黛玉美貌多情,柔弱多病,聪慧灵秀的形象便跃然纸上。如王熙凤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可谓工笔,作者浓墨重彩,为大管家琏二奶奶画“行乐图”:“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老舍先生说过,真正美丽的人,是绝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王熙凤的过度修饰,不是美丽,是俗气。如此的“包装”更显她妖艳凌人、俗气十足。丹凤眼,柳叶眉,原是很美丽的,但配上“三角”、“吊稍”就显得狡黠、狠毒、邪。而看林黛玉的图片,主要观察她的气韵神情。“烟眉”,显示了她的清、淡、秀;“含情目”,显示她的性灵之光;“愁、娇、泪”,显示了她的悲剧命运。林黛玉的淡而不俗,清丽高雅,合其“萧湘妃子”自然洒脱的“风流态度”,与王熙凤的珠光宝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把形象诉诸于直观、具体,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会迅速发展起来。

三、放飞想象,品味意境美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析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这要求教师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语境之中,形成想象的再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经,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让想象的翅膀任意飞翔。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要充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作者所描写的意境展放在“眼前”:或雄浑壮丽,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幽清明净,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或和谐静谧,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或开阔苍凉;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高远辽阔,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意境都是很美的,学生只有放飞想象才能感悟得到。

四、引导朗读,感受哲理美

许多美文是极富哲理性的。这些作品在以优美的语言描绘美丽画面的同时,还唤起了人们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运用朗读的形式最容易让学生感受到哲理美。语文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哲理美。

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领会其中的哲理所在。比如,都是写美丽的春景:杜牧的《江春》借景抒情,把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寄寓在“柳绿花红,楼台烟雨”的春色之中;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景中寓理,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自然情趣中蕴涵生活哲理。再如《题西林壁》中,苏轼从庐山的景象中获得启迪,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千古绝唱:何止是看山,对任何事物如不作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的客观调查分析,也不免为局部现象所迷惑而认识不清。“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话语虽简洁,但含义深刻。雪莱点亮的哲理明灯,曾让多少生命在坎坷和失意中昂起了头颅,挺直了脊梁。这深远的哲理,只要反复吟读,深入思考,定会感受得到。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教学;语文素质

一、教学现状:忽视朗读教学

朗读,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朗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现象。学生一旦进入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朗读教学就失去其应有的地位,成为一个被人忽视的领域。

二、朗读的意义

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对“朗读”是这样下的定义:“朗,明也”,“读,诵书也”。由此可知,朗读,就是用清晰明亮的声音诵书,宋代大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由于朗读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是多种器官的协同活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适时进行课文朗读至少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作用:

(1)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文章是由一个一个的汉字组成的。而学生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课文中每一个汉字的音、形、义。

(2)有助于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特别是在诗歌、散文、文言文作品的教学中,朗读更显得至关重要。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就是一个与作者进行感情、思想交流的过程,朗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进行的感情、思想交流就越深入,越有利于学生领会课文内容。

(3)有助于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朗读课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从而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整体提高。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也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适当的时间来让学生朗读课文。

三、具体措施

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中精华,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应是我们搞好高中语文朗读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朗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首先,朗读于个人而言是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感受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朗读于教学中具有调节节奏、对话交流的作用,能很好地实现师生间的互动及课堂氛围的调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朗读时目标要明确、具体

朗读前应给学生一定的要求或目的。在学生初读前,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也可设计几个简单的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

(三)朗读时方法要灵活、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准确指导学生朗读、点燃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单读、一个接一个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等等。

1.范读。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首先教师的范读要正确标准。我教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时,就自己示范朗读。那优美的朗读声使学生深受感染,他们马上产生了朗读的热情,情不自禁地读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中去。但是,范读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2.美读,即表情朗读。教师可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比照感悟。如我在教的《沁园春・长沙》时先提问学生朗读,当学生无法读出那种少年同学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情怀时。播放录音,借助录音使学生感受那幅绚丽的湘江秋景,体味“到中流击水”的壮志豪情。

3.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多读才能把握作者的感情,读者的感情可以体现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心去感知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和他们一起参与学习,这样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

4.分角色朗读。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作品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较合适。如我教《庄周买水》这篇故事新编时,请几位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来分别朗读文中的人物的语言,这些学生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全班同学进入了情境,尤其是无奈的庄周、“西装笔挺”的办事员、“长发披肩”的女秘书、打着官腔的吴主任,《涸辙之鲋》令同学们拍掌叫好,从而也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内涵。

5.配乐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如我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就选择班得瑞的《寂静森林》作为背景音乐,轻柔、舒缓的乐曲营造出淡雅的氛围,朗读时读出轻柔、深沉、淡淡的忧伤之韵,使学生在熏陶中领会到诗人与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

6.表演朗读。这种方式适合于戏剧作品。如在教《一块钱国币》时,我就采用了这种表演朗读的方式,课堂效果极佳。

7.诵读,即背诵。这种朗读方式适合于古诗文教学。这样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积累名言佳句,陶冶思想情操,培养写作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8.齐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如《赤壁怀古》则由男同学齐读,读出一种豪放、慷慨的气势。《雨霖铃》则由女同学齐读,读出一种婉约、清新之韵。《致橡树》则可以男女生分角色齐读,形成对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其能。

(四)保持朗读的合理性和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