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学范文

时间:2023-04-01 16:1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情感文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情感文学

篇1

高考指挥棒下的语文文学教学,更多是强调了文本分析的科学性,因有了科学性的条条框框的文本细节点分析,就踩到了考试答题的得分点。但如此,忽略的恰恰是文本的人文情感性体悟。没有感悟体验的语文教学,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学生没有情感积累的语文课,亦是遗憾。对于屈原的忧国忧民、李白的豪放不羁、王维的飘逸空灵、李清照的婉约清秀、苏轼的豪放豁达等,学生了解多少,而了解不透又何来的感化内心情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中的深深离情、《边城》里那唯美清静的画面美和那种至纯至真的祖孙情乡里情、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灯火阑珊处”美丽的“那人”身影等,学生又品味得多少,同样,品味不得,文本不透,文学的美、透露的情无从知晓。我经常跟学生讲,这个社会是情感丰富的世界,我们不能孤立的活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理解,人与社会的相处也需要适当的周旋与包容。一个薄情寡义、眼界狭窄的人在这个集体中必是不讨巧,唯有以自己的“多情”来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感知更多的幸福。只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很有限,情感经历也很有限,我们可以通过文学来积淀自身的情感,积淀自身的涵养。我们没有办法经历千万种情谊,但可以阅历千万种人生情态。

基于以上意义体现,文学教育应回归春天。文学有情感、情境、情理,所谓入情才能入境,入境才能品理。

一、诵读中入情

“所谓诵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文学因其文字特有的潜含韵律节奏,字词含情含理,正确的诵读可快速帮助学生找到文本的情感基调,从而为后边的情感鉴赏情感积淀打好基础。如何指导诵读?以下原则可以尝试:(1)指导诵读要有层次性。不论你安排几个诵读过程,每个过程应该有个明确的目标。最好能按学生的认知能力,由易到难,设计指导的步骤。初读,学习把握节奏;再读把握语言;进一步读,要读出体会。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带着目标诵读,读出了进步,成就感就可以慢慢的建立。老师的指导点拨不能笼统,也不能“一条龙”服务。(2)指导诵读要注意趣味性。所谓的趣味性是要注意读的形式指导。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诵读心理的激励方式。朗读方式可以多样性,如范读、领读、齐读、分工读、配乐朗读等多种,使朗读的过程丰富多彩而更有针对性。形式多样,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尝试心理。比如,配乐朗诵,有些学生会很觉得很新鲜。音乐与文字的结合,到底是个什么效果?我能否跟上调?这些心理都会催促学生的行动。(3)诵读文本的启发性。“《相信未来》中食指关注的不是个人的喜怒哀乐,而是整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洋溢的不光是滴血的呼唤,更是含泪的微笑、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这正是诵读文本的启发性体现。我们告诉学生,有些情感,我们可能没有机会经历,但我们有机会体验。读出文字的真意,读出作者的真情,读出你的真心,然后将这种体悟内化,成为心志的又一积淀。

二、在对话中入境

一是“与文本对话”,就是让学生接触文本、体验文本,用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与文本相互作用,贴近文本中透露出的情感,和文本实施面对面的对话形态意义,并获得精神的提升,共同建构起文本精神大厦。学生和文本对话,学生在真实的阅读中,直面文本,透视文本。有了对话,其实就是准备了一个沟通的情景。对话文本的疑难、文本的矛盾点、文本的观点态度情感指向等,这样,读者和文本之间就有了这些小小的桥梁,这些沟通的渠道。

二是“与作者的对话”,作者在文本写作中总会有所预设,与作者对话,一面是与其中的预设对话,一面是与作者的写作背景、出发点对话。每种文字的呈现总有呈现存在的理由,文字言志,文字传情。对话作者,也是铺垫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有了化解距离的环境铺设,文学的内涵精神的品悟,也变得顺理成章。

三、在经典中品味

一部部文学作品是一个个生活的影子。它们都是沉甸甸的生活积累。阅读文学,感受那方不同寻常的生活。同时,我们要用阅读中的感知和积累,审视生活的真善美、丑恶伪,重新打造新生活。写作,是很好的将文学积淀回馈于生活的路子。鼓励学生创作,把所感所知所记转移到自己文字的创作,如此一来,文学的价值得到了延伸。文学的永恒价值就在于能够将经典的艺术用于新的文学创作,并有所思考和创新。

进行良好的文学教育,还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底蕴,要广收并蓄,能旁征博引。授予学生的东西,也是教师自己人文精神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广收博采,自成一家,形成自己对生命、生活、历史、社会的独特理解;要有正确的审美情趣,以美激情,以美发辞,以美育德,以美立人,通过富有美感的教育过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实现对学生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篇2

论文摘要: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外化技巧,从古至今文学家们均普遍运用。以意造象应讲求“意”的新颖、深刻;而“造象”应符合事物本质,要有象趣和个性,方能产生艺术魅力。

“以意造象”,是文学创作中思想情感的~种外化技巧,就是作者从创作意图出发,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出适合于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形象。“意”即主观的思想情感,“象”即客观的人事景物。《周易·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造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意”。有什么样的“意”,就会有什么样的“象”。没有“意”,就没有“象”。人的思想情感是内在的、抽象的,而人事景物则是外在的、可感的。人的思想情感的表达,需要附载在具体的人事景物的形象上,即寓情于景,寓情于物等,才能被人理解、接受和引起共鸣,产生艺术魅力。

“以意造象”,在古典文学创作中十分常见。

如《诗经·关雎》中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描写了水鸟欢快的应和呜叫,表达了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赞美之情。“关关,水鸟叫声。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鲁》说日:关关,音和声也。’……《玉篇》:‘关关,和鸣也。”《集传》:‘雎鸠,水鸟。”,(诗中用起兴手法,写水鸟的呜叫,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人的情感的“意”,才造了水鸟的呜叫“象”。

又如杜牧的诗《长安秋望》:“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这是一曲对秋天的赞歌,赞美了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诗人对秋的思想情感是要表现的间接对象。诗中写诗人登高远望,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貌,并用南山这个有名的归隐之地来作衬托,使“秋”的形、神都得到了具体的描绘,更表达了诗人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秋”之高远无极的景色与诗人旷达胸怀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让人心有所悟。

还有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中对“绿肥红瘦”的描写,皆为表达女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也是对自己青春将逝的烦闷与苦恼。”“绿”和“红”是冷暖互衬的两种颜色,“肥”和“瘦”是差异明显的两种形状,这样的描绘对比鲜明,生动形象,怜春惜花的情感被抒发得淋漓尽致。

“以意造象”,在现当代文学创作中也十分广泛。如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用“黑奴的外表”、“燃烧”的模样表达了诗人眷恋祖国的炽热情感;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了青翠、挺拔、永不低头的井冈山的毛竹,以表现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精神;许地山的《落花生》,则以平常事物比喻做人——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以此寄托希望。思想情感的表达,通过“以意造象”的外化技巧,都有了具体的形象,看得见,摸得着,更有感染力。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种技巧,“以意造象”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突出主题,塑造形象,完成文学作品的整体艺术构思。因此,以意造象是有目的的创作,它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体现的是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感受和认识,需要受生活本身的触发。有了较为明确的立意,进而加工、提炼出符合生活本质的艺术形象,使立意得到生动的表达。

“以意造象”是一种积极的文学创作技巧,它强调先有“意”再“造象”,重视“意”的统帅作用,古人所言“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正是此理。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就强调了“造象”要先有“意”的重要性:“古人意在笔先,故得举止闲暇。后人意在笔后,故至手脚忙乱。”…“就是说,前人创作往往先有“意”,再“造象”,所以从容不迫;后人反之,所以手忙脚乱。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运用“以意造象”的技巧也容易带来三个问题。一是先人为主。就是在立意之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所塑造的形象往往如“瞎子摸象”,先摸到什么就以为是什么,只表现一个侧面,有失偏颇。二是生编硬造。就是在立意之后,将一些并不十分贴切的形象生拉硬扯地往上套,七拼八凑,象个拼盘,缺乏鲜活灵动之气。三是平淡枯燥。因为先有立意,后有形象,抽象的东西先于具象,掌握不好就可能导致理性过多,感性缺乏,赋予形象的感彩不够,而表达思想情感和主题思想的愿望又很强烈,“意”强“象”弱,就是平淡枯燥。

所以,要注意“意”和“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形象的塑造贴切生动,思想情感的表达才可能深刻感人。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好“以意造象”的写作技巧,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呢?

从“意”的方面来说,有两个要求:

一是要有新颖、深刻的立意。如丁芒的诗歌《家书》,这是一封作为老军人的父亲写给在部队的儿子的信。没有象一般的信那样,写报告亲人平安、家乡建设等老一套内容,而是寄给儿子“还燃着的青春的记忆”,“闪耀着壮岁风华的巨大的爱情”,鼓励儿子安心驻防,不忘过去,继承革命的传统。诗歌包含着父辈的深情,引人思索。父亲的“礼品”是珍贵的,特殊的,情感强烈,寄寓了老一代军人的期望。诗中的“硝烟”、“刀光”、“血影”、“英姿”等,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诗歌立意新颖、深刻,能触发人的联想和想象,引起丰富的形象思维活动,情动与中,感人心魄。

二是要有深厚、强烈的思想情感。如张常信的《秋雨》,这是一首写丰收的诗,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又显然是对家乡的牵挂,是对家乡丰收景象的赞美。但他不直接写抽象的思想情感,而是写“洒洒扬扬”的“中秋雨”,写“家乡的美酒”、“黄黄的谷子”、“红红的高粱”,还有心中无比思念的“她”,以及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老乡们,写他们庆祝丰收的醉人场景。一幅幅的画面,象电影镜头般一幕幕地闪现,表达了诗人浓浓的乡情,思想情感深厚、强烈的,打动人心。

从“造象”的方面来说,有三个要求:

一是造象要符合事物本质。所造之“象”符合事物的本质,才有典型性,才具有文学的魅力。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需要出发,“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塑造了时期农民的典型形象。阿Q渴望革命,却又不了解革命;他痛恨被欺侮,却又总是欺辱比他弱小的人;他对自己受到的欺压无力改变,就用精神胜利法聊以;他希望通过革命过得好一些,但最终只能在被判处死刑之时叹息画押的圈儿不够圆……作者通过这个形象的塑造,深刻揭示了因脱离民众而招遭受失败的根源,阿Q的愚昧及其悲剧命运亦引起读者深长久远的思索。小说的形象极为真实生动,符合事物本质,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是造象要有象趣。象趣,就是指形象应具有浓厚的情趣。它要求用生动、有趣的形象,表达出某种深刻的思想观点,寓情于象,寓理于象,使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教益。所以,象趣既包括作者塑造形象时所带有的情趣趋向,也包括读者在接受形象时所获得的审美情趣。

篇3

关键词:民间文学;幼儿教育;情感教育;意义;阐述;作用分析

幼儿时期是指孩子们从出生之日到正式入学之前,这个时期非常特殊,因为孩子们在这个时期内的情感发展非常的迅速,而这个时期孩子们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情感倾向以及人生态度都会伴随着孩子们的一生,对他们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特殊的教育时期来对孩子们进行情感教育,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

诸多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幼儿情感教育中有效运用民间文学进行教育有着极为显著的效果,民间文学由于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有趣的情节以及回味无穷的内涵而深深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在这些故事、歌谣以及儿歌中乐此不疲。而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往往在内容上具有非常良好的教育意义,对孩子们的内在品质、生活态度、生活习惯都有着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孩子们能够在早期情感形成的时候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左右,启迪着孩子们智力的发展,也使得孩子们的情感越来越丰富。关于民间文学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的经验,做出简要的论述。

一、民间文学对于幼儿认识的教育作用

幼儿教育时期是孩子们系统性接触外部社会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初步形成,孩子们所接触的任何事物、所受到的任何教育都会使他们对于社会和生活的理解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民间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内涵丰富,思想精华纯粹,并且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另外还有很多的作品还包含着很多的历史、生活、自然科学知识,这些都是孩子们接触社会、认知社会的第一步,孩子们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初步地认识形形的社会万物,并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增长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二、民间文学对于幼儿品质的教育作用

很多的民间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具有很强的人生哲理性,幼儿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教育能够形成良好的内在品质,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之路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对坚持和韧性这种优秀的品质大加宣扬,幼儿通过这些生动的故事能够认识到勇敢的坚持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而我们经常在教学中使用的《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骄兵必败的人生哲理,兔子在与乌龟的比赛中具有绝对性的优势,但是由于兔子过分的自傲,过分地轻视乌龟的实力,而在比赛中疏忽怠慢导致最后的惨痛失败,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够理解兔子失败是因为它的骄傲,乌龟胜利是因为它不服输的精神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类似于这样的故事都对孩子们的内在品质有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对于孩子们早期性格以及生活态度的形成极为重要。

三、民间文学对于幼儿娱乐的教育作用

寓教于乐对于幼儿教育非常关键,幼儿刚刚从父母的怀抱中离开并走入到课堂之中,一时间还难以适应正规的学前教育,往往厌学情绪比较严重,而过分严格的要求又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们更大的反感,而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民间文学,由于这些文学作品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幼儿往往被深深地吸引着,对故事中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我们做好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非常良好的开端,幼儿能够从拒绝接受到被动接受,再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再由主动接受到乐于接受,我们的教学效率会随着幼儿学习态度的转变而产生巨大的转变,为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四、民间文学对于幼儿审美的教育作用

幼儿教育时期的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他们对于善恶是非、美丑好坏的分辨能力还较低,而民间文学作品中的一些情节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善与恶以及美与丑的差别,孩子们通过这些作品中的描述能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分辨出简单的善恶是非,这为孩子们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应该对孩子们的情感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避免幼儿在情商和智商的发展中出现不均衡发展的现象。而在幼儿的情感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民间文学的重要教育作用,为孩子们的情感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翠兰.幼儿文学作品对幼儿情感发展的影响[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2(11).

篇4

关键词:中国人;感情丰富;文学创作;情感主题

中国是一个重情尚义的国家,中国人的感情世界特别丰富,是由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爱国情等一组情感构成的。亲情、乡情、国情是中国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感情。亲情,血缘关系的纽带。世界上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人或者事情,但我们唯独不能选择血缘。

故乡就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列祖列宗休养生息的地方,乡情也是亲情,国情也就是扩大了的乡情。友情是中国人人伦关系极重要的一部分。友情,是人与人之间,个性与个性之间擦出的火花。那种没有阶级的差异,没有地位的悬殊,没有利益区分的关系,就是友情。友情跟亲情有很大的区别,因为它具有可选择性。中国人交朋友讲的是“心交”、“神交”。心神相交的朋友才是真朋友。爱情是人类感情中最神秘最神圣的感情。它是文化,是历史,更是人类本身,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历史属性的综合体现。

亲情友情爱情,都可以左右我们既定的情感模式,但三种情感是有质的区别的。当你把芸芸众生类别区分开来,情感的依附方式是有根本的相异性的。因为这三种情感,同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同属于精神境界,那么它们自然受现实生活的考验,它们各自都有考量的标准,道德的约束,法律的捍卫。人因为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些人更多重视亲情,把亲情看作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他们在整个生命过程里,觉悟出惟有亲情力量的伟大,他们往往在亲情中找寻可依靠的精神力量,可信赖的精神支柱。也许这样的人,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受过不同程度上的伤害。有些人更多从爱情中找寻自己的另一个缩影,找寻与自己个性相异或相近的思想。这样的人,他们重视爱情的力量,认为只有爱情才是生命中给予自己温暖的重要部分。大部分的人,重视友情,因为人在生命的进化过程中,友情陪伴着我们人生的每一步。有些时候,我们的悲惨经历可以跟“友情”交流,但我们不一定跟“亲情”、“爱情”交流。我们也许在成长的某个阶段,遭遇打击萎靡不振,我们定会在第一时间,从友情处寄存我们的失落,然后疗好伤痛,又继续出发。无论感情是悲怆的还是伟岸的,都让我们珍惜每一个生命的细节,因为享受结果才是我们所追求的。

亲情友情爱情,是我们生命中的精神主导。让我们来认真对待每一次情感历程,因为,生命就是情感累积的日子,让每一个逗点都有意义。当我们生命划上句号时,我们回忆时没有遗憾没有后悔。情感都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爱。爱,有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它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它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它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爱,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情,需要每时每刻的坚持。“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定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但不是悲凉。”

世间的亲情与生俱来,友情可遇不可求,爱情则需要缘分。拥有亲情使人愉快,拥有友情使人充实,拥有爱情使人幸福。亲情的孕育使血浓于水,肝胆相照乃至朋友间真挚友情的体现,而爱情则是相爱伴侣间的忠贞不渝和同舟共济。人们在忧伤,落寂之时,渴望的是慰籍,在失败挫折之际需要的是勉励,当人生之舟在风雨中漂泊,最需要有一处心灵的港湾,使其停泊休憩。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亲情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友情是一种浩荡宏大,可以随时安然栖息的理解堤岸;而爱情则是一种神秘无边,可以使歌至忘情,泪至潇洒的心灵照耀。亲情是永恒的,需要关怀;友情是珍贵的,需要维护;爱情是美丽的,需要共创。血脉相连是亲情,高山流水是友情,缠绵悱恻是爱情。亲情是一个家,在这个家里,只有一个主题――叫生活;友情是一棵树,在这棵树上,只结一个果子――叫信任;爱情是一盆花,在这盆花里,只开一朵花――叫忠诚。

愿亲情是涓涓甘泉,滋润心田,永不枯竭;愿友情如海中礁石火风沐雨,日久弥坚;愿爱情的常青树永远苍翠,直到地老天荒。“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刘心武语)。体验了亲情的深度,领略了友情的广度,拥有了爱情的纯度,这样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人生;有了这份纯洁的爱情,这份真挚的友情,再加上一份浓浓的亲情,一定会使你的生命之树常青。

三毛说:“生命真是美丽,让我们珍惜每一个朝阳升起的明天!”是的,生命之所以美丽,是因为有亲人的呵护,朋友的关心,恋人的陪伴,所以,朋友,请你好好珍惜他们。

篇5

一、教学中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平等

高中生正处于接近于成人的阶段,自尊心更强,心理敏感程度也更高。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一定要注重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要注重和学生交流的艺术,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教育活动更具有渗透力与影响力。以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学中遇到一些问题,不分场合、不注意言辞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或者训斥,尤其是对语文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容易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对立,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说话语气温和,从不训斥学生,让学生与自己拉近心理上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尤其要对学困生高看一眼,遇到学生学习中不懂的问题,予以耐心地解释,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戒备情绪。同时,笔者还在班级倡导“人人平等、个个成才”的理念,教育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谁都可以成为赢家和成功者,不能因为成绩方面的差异而分层论级,以此来营造平等的氛围。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以及营造平等的氛围,能够在学生心中产生强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教学中关心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

教师的关爱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小学生如此,高中生也是一样。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熟知并掌握这一规律,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以此来提高学生内心的积极情感指数,使其感受到温暖,并将内心的积极情感转化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从而有助于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注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关心学生:在课堂上,学生遇到思维障碍的时候,及时进行思维方式的点拨,并通过鼓励的话语、眼神,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信任,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笔者经常与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分析自己在学习方式上存在哪些方面的缺陷,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帮助学生分析自身语文知识结构上的缺陷环节,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内心积极的学习情感,让教师的关爱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推动力;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之间开展互相帮助活动,以“一帮一”或者“几帮一”的形式,在不影响学生自身语文学习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之间开展学习交流和帮助活动,拿出先进的学习经验与其他学生共享,优秀生多帮助学困生等,不仅教师自身关爱学生,还在学生中营造了团结友爱的氛围,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氛围基础。

三、教学中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信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励,尤其是对学困生群体的激励,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自信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内在基础,一些学生长期处于后进位置,自信心不足,甚至容易陷入自卑和封闭的状态,这样的状况还需要教师予以关心,学习中多激励学生,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走出心里的阴影,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注重选取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鼓励,比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独到的思维,学习态度转变以及成绩提高较快等方面,都可以成为教师表扬的范围,通过表扬激励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这样的积极情感逐步融化学生内心的坚冰。其次,笔者还结合语文教学活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不仅要和周围的学生比语文学习状况,还要和以前的自己相比,只要有提高就是进步。另外,笔者还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进行学习谈心的方式,鼓励学生认真学习语文,给予学生鼓励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激励之中汲取前进的动力,重新树立自信,为语文学习活动增添后劲。

四、教学中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光明

高考的压力是巨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消极情感,焦虑不安、自暴自弃等消极情感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思想的引导,不仅要做学生知识的传授者,还要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通过循循善诱的疏导,引领学生走出心灵的沼泽地,保持阳光的心态,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针对学生在高考之前一段关键时期的焦虑情感,笔者在语文复习教学之中,就有意识地渗透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让学生淡化紧张情绪,并对消极情感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谈话疏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以及将要面临的高考问题,轻装上阵,放下思想包袱,学习成效将会更加明显。

篇6

什么是幼儿文学呢?幼儿文学是指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特点及审美情趣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幼儿文学包括儿歌、儿童诗、谜语、童话、寓言、故事、散文、戏剧、影视和科学文艺等,它包含着作者的价值观,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评价,通过塑造形象反映出来,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些形象对幼儿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文学影响着不同年龄幼儿的情感,幼儿期的情感教育对形成儿童最初的个体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情感教育的关键。

1.认识的意义。幼儿文学以它富有艺术的语言展现给幼儿,不仅包含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作者对生活的体验,也包含了许多社会历史知识、生活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寓知识于生动的情节和典型的形象之中,其中所包含的历史知识、生活知识及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幼儿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的。幼儿能从不同的幼儿文学中得到体验和愉悦,扩大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如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通过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增长了科学知识: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从有尾巴到长出四条腿,尾巴退化、最后变成青蛙的进化过程。幼儿既感兴趣,又获得了知识。

还有谜语、饶口令和动手游戏歌,幼儿特别喜欢一边吟唱、一边动手游戏,语言得到迅速的发展。如《数蛤蟆》:“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随着蛤蟆的嘴、眼睛和腿的数目的增多而成倍地增多,不仅能帮助幼儿练习加法,还渗透了乘法。幼儿一边唱一边记数,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与知识,情感也在不断丰富。

篇7

一、开展情趣化教学活动。有效显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积极开展以情趣化为显性标志的情感性教育活动,非常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初中学龄,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活跃阶段,往往表现出情趣激增、心绪不稳和困惑不断等意识行为现象。有鉴于此,积极有效地开展情趣化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心理品质能够发挥良好的正强化作用。如教学的《沁园春・长沙》,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文字情境:首先显现该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结合文本更好地理解长沙的秋天美景;接着放映有关橘子洲、鱼翔浅底、秋回大地等的图片,让学生从中更加切实地感受到自然美和社会美;然后播放朗读音频,帮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美好语调下,自觉地体会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从中感悟到诗境的优美韵致。如此而为,既容易激发课堂学习情趣,又能在良好情境下培养学生的感悟使之生发爱国情愫。

二、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有效显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社会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这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大语文教育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相辅相承起来,能够有效的优化教学结构、丰富课程内涵、拓展学习视野,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不断增强实际感悟。更好地促进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这样做对于美化并升华他们的学习情感和心灵,同样有所帮助。比如,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努力打开大自然这一“绿色的课本”,能够在厚积薄发之中逐步实现“下笔有神”和“气质自华”的双赢效果。再如,教学苏教版八上第三单元“至爱亲情”主题时,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和讨论交流家庭生活中的丰富元素,有孝顺老人、夫妻互敬、父慈子孝等,或者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种种愉快与不愉快现象,从而在资源共享和实际感悟中有效丰富学生情感的深度、厚度与力度,从中实现以情感为灵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开展自主化教学活动,有效显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阅读自古就有“教育之本、学习之母”之誉,而且阅读教学是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内容。不仅如此,阅读对于人文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亦可谓“功德无量、善莫大焉”,如“书犹如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元不激励人心。正因为如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在课堂内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又要“激励、唤醒和鼓舞”他们在广阔无限的课外阅读中不断汲取丰富多元的营养元素,不断地完善、提升和发展自己。比如,从渊博瑰丽、宽厚深沉的古诗文阅读中,引导学生逐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激励他们热爱自然和热爱祖国的深沉情怀。

四、开展艺术化教学活动,有效显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篇8

关键词:语文;情感教育;情感素质;教学艺术

当今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而健康良好的情感素质是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语文教学是情感教学,是愉悦人的一种审美活动,只有抓住情感这根主线,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要用感情朗读渲染情感;用真情诱感;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激感;用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调动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情感。情感教育是使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的教育。它和智育、美育一样,是青少年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在教学过程中用美文灌之以情,教师动之以情。学生会之以情,由无数的“情”的操作而综合为“情操”的生成,达到心灵与心灵的耦合。语文教学不仅是认识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情感是推动师生活动的强大动力,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赢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工作。凼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未能形成重视、开展情感教育的良好局面。教师情感素质普遍欠缺,缺乏具有情感素质的教师,便没有情感教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语文教育中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尤其是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语文教育忽视人格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可以说,语文是所有基础学科中情感性最强烈的学科之一,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尽快在这个领域实施情感教育,培养语文教师的情感素质,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基础地位决定的。

一、教师自身情感要素的构成

“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实质是社会发展对教育、人才的要求,归根结底又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方法的选用与革新,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为了满足新世纪的语文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1.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情感教育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情感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它首先是指教育价值观。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搞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价值在哪里。就当前的认识而言,情感教育是为了顺应当代国际教育人文化的潮流,培养生动、活泼发展的具有完满人格的学生。它的价值在于它把每一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它是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具有“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教育理念的第二层构成是指学生观。传统观念把学生发展的过程,主要看作是把人类已有的文化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而在情感教育中,我们把学生看作虽然幼稚,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作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信任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给每一个学生自我体验的机会,帮助每一个学生成功地学习。关心每一个学生主动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主动地、合作地、成功地学习。教育理念的第三层构成是指教育活动观。它回答了我们如何去构建学校情感教育实践的问题。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方式,是沟通教育理想“此岸”和学生发展“彼岸”的具有转换功能之“桥”,是师生学校生活的核心构成。以往,在分析性思维的指导下,把对学校教育的研究分为“三育”或“五育”。情感教育中,我们以教育活动形态空间的开放、视昕的开放、知识领域的开放、集体思维的开放为教育活动的第一特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设计,以学生自我发现为主线的教育活动结构为教育活动的第二特征;爱与美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括动的始终是教育活动的第三特征,教育活动积极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2.扎实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中介和纽带。渊博的知识积累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素,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而且还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影响力的源泉,具有渊博的知识积累的教育将给那些正要走上人生征途的青少年带来何种程度的震动。的确是无法估量的沈元老师的渊博引来了陈景润日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壮举,这已是为许多人传颂的佳话。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师要有拼命吸取知识营养的素质和本领,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只有自己知识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她还强调:“居高才能临下。”“打铁要靠自身硬。要能‘生产,出现代化的人才,教师自己须思路开阔,执著地追求知识”苏霍姆林斯基也有同样的看法:“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教师的知识越深湛。视野越宽广,科学素养越全面,他就在更大的程度上不仅是一位教师,而且是一位教育者”“为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点。教师就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未来性、生命性和社会性的特点,教师情感教育的知识素养便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教师情感教育的知识素养最基础的层面是掌握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技巧。这是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必需的;是需要随着时代科学发展而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教师所必需的。“具备一到两门任教学科的专门性知识和技能是教师知识结构的第二个方而。两门学科可以紧密相关,也可以相关不大,根据教师的兴趣或能力而定。”它服务于教师教学的成功,使教师具有丰富、扎实的知识底蕴,能在科学体系中把握自己讲授的学科,能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符号形式存在,以推理、结论方式出现,而且能展示知识本身发展的无限性和生命力,能把知识活化,在教学中真正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论与实践、知识与人生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科知识全面育人的价值。在这样不断扩展自身知识层面的同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如:对文学、对艺术、对体育运动等的爱好。以使自己的情感教育能够多方而地运用到课堂中。

3.丰富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个人活动和社会交往中积累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其情感素质的重要条件,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情感教育素养水平。教师情感教育素养的培养总是在一定的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教师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对生活的感受就越深刻,联想和想象的天地也就越广阔;教师在实际生活中接触的事物越多,他对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了解就越全面,情感反应也越强烈。可

见,相应的生活经验,因为丰富和深化了教师相应的内心感受,成为了教师发展自己情感教育素养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对教师来说。重视实际生活经验的形成和积累,在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情感教育素养,是自外而内地发展情感教育素养的必由之路。

二、教师情感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的意义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学是离不开感情的。语文教师的感情应如诗人般丰富,特别应该体现在情感的表现上。教学中,要在把握作品蕴涵的情感基调基础上,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情感的挥洒,是带动学生深入接受文学作品情感的最直接渠道。教诗歌,你应置身涛境,诗就是你;教政论文,你是慷慨激昂的政治家;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情感丰富,感情充沛是十分重要的。

1.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情感素质是实施情感管理、增强集体凝聚力的需要

在学校管理中,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单纯的政治说教已无济于事,一味地物质刺激也收效甚微。而学校管理者如果能加强情感投资、实施情感管理,则既充分尊重了教师的权益、权利和人格,又能激励教师自觉地将个人的价值意向指向集体目标、树立全局和集体观念,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情感教育素养是实施情感管理、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前提和动力。

2.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情感素质是探索“以情育人,全而发展”办学特色的需要

可以这样说,目前很多教师对育人的途径仍然固守在知识育人这一层面上,有很大的局限性。现实社会和未来时代。要求每一(作者单位 牙克石林业一中语文组)个公民具有现代人的精神素养,如高尚的思想情操,健康的情感世界,开拓创新的精神。学校着手探索的是“以情育人,全面发展”的育人途径。教师自身良好情感的具备以及把握情感育人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3.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情感素质是促进教师个性成熟的需要

篇9

一、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中充满了大量美好的情感内容,如自然美、心灵美、人情美、语言文字美等。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同时,必然要进行情感教育。

写进语文教材中的自然景物,实际上是情化的自然,是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复合体。情化的自然充满着感情,因而最容易以情动人,引起读者强烈的美感,当我们随着茅盾去感受大西北白杨树的伟岸身姿,和朱自清一道体会荷塘月色之美时,怎能不与作者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里,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呢!

教材中有许多具有美好心灵的光辉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身上,常常看到不同侧面的美好心灵,或舍已为人,或威武不屈,或无私奉献。我们读《过零丁洋》能感受到文天祥身上的浩然正气;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体现到保尔身上所具有的钢铁般的意志……

人们常说,“文学即人学”。教材中的一些文学作品描写出了大千世界,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这种人情美常常表现在人物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笑容上,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在惨淡、凄凉的情境中,父亲那斜身吃力攀援,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刻画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疼爱父亲的情意,深深打动着读者的心。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作者抒发感情、刻画人物、描绘形象、阐发观点、说明事物、议论事理都必须借助语言这一载体,特别是文学作品的语言是富有美感的。朱自清在《荷塘月夜》中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一“泻”字,看似平常,但由于和“流水”般的月光相配,也就绘声绘色地描摹出月光的清幽。在一些说明文议论文中也不乏极富情感和表现力的句子;如在《苏州园林》中,“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中的标本。”中的“标本”一词,精确地概括出了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

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自己能体验教材的情感外,更要善于表达,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引导学生一起进入教材中的情感世界,共同感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与作品中的情感共鸣,实现陶冶情操的目的。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充分挖掘出美的因素,引导学生理解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对人情美的追求,使学生成为一个追求心灵美,具有人情味的人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创设情境入手。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教师从上课一开始,就应通过各种方式来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氛围。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兴趣骤生。在课堂上,教师怎样做到这一点呢?教师应先“情动于已”,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然后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

2、从分析语言入手。文学作品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从语言入手,动之以情。教师在教学时要抓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理解作品中词语的含义及感彩。教师要揭示自己在备课时被深深感动的最贴切生动、富有感人力量的词语,并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作品中所表达的与形象密切相关的感情,使学生与作品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进入作品的境界中。如《石壕吏》的结局。“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个“独”字把当时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造成的“妻离子散”的悲惨景象深刻地提示出来了。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这个“独”字,就可以使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沉浸于深切的悲愤之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渲染气氛,或恬静或紧张;描绘场景,或开阔或幽僻;抒发议论,或慷慨或委婉。使学生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表达中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当然,中学教材中的说明文,议论文大都语言准确、鲜明而且不乏生动形象、富有感情。教师可用具有感召力的语言去点燃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奥秘和铸造灵魂的烈焰。

3、从朗读教材入手。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作品都需要我们通过朗读来体会其蕴含的情感。一方面,通过朗读来理解把握作者抒发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准确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多读、多诵、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与作品中的感情交流、共鸣。

教材中的古代诗文需要高声朗诵,读出李白《将进酒》中黄河东流的浩荡气势,读出苏轼《含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宏大气魄。现代作品中的许多文章同样要读出声来,才能领悟文中的情感。

4、从启发学生想象入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艺术性很强的课文时,要运用形象思维,从形象入手,由景到情,由物及志,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理解课文的感情东西。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事,让具体的形象在他们头脑中“活起来”。我在教《枣核》一文时,在文章结尾总结时,我教了歌曲《我的中国心》,歌声中学生们感受到了远隔千里、侨居海外的华人的浓浓爱国情,拳拳赤子心。这种淋漓尽致的表达,还会有什么语言比它更充实呢?

篇10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多注重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的渗透。这样的教学,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丰富、能力的发展等等。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感人至深的父母之情,朋友之谊,也有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

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我认为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在实际教学中,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

1 形成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养成大语文教学意识,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主动营造一种学习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父爱的录像带。或放一曲《父亲》歌曲的录音,创造意境,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自然进入对课文的学习。从课文的写作背景及对“父亲”的几次背影描写中不难营造一种“凄楚感伤”的气氛,并使这种气氛弥漫到整个课堂之中,深入到心灵之中,让教师与学生、作者与“父亲”的情感“熔”于一体,产生共鸣,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以背影开篇,一下子就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车站相别的场景2次写到背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父子间的深情、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文章结尾处,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思念之情洋溢其间,并与开头相呼应,真正做到以情开篇, 以情收束。学生的情感也自然而然进入课文情境之中,心灵受到震动,理解了“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2 结合课文内容,加强课外比较阅读,寻找感动,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积累

教材中所选文章,诚然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对训练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思想素养,不无裨益。但教材中的阅读量对中学生来说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推荐相应的课外阅读书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比较阅读。如读了《背影》,可推荐散文《父亲的信》、《父亲》;读了《芦花荡》,可推荐《荷花淀》;读了《月球上的足迹》,可推荐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这样,学生在与课文相关的比较阅读中,更容易找到情感的触动点,再次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还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积淀。

3 诠释不一样师生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我们教师能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我有这样的深刻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我们相信,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我们:“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但情感的布施从来就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更为注重的是方法和分寸”。由此可见,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全身心的培养自己对学生的情感基础,使情感成为教和学的联系纽带,在生活和学习中入手,培养情感。

4 探索最适合的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者之间的心灵契合点,优化学习效果

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不外乎听、说、读、写,而新课程更高的学习要求却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求更为优化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这样一点――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