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施舍范文

时间:2023-04-01 02:2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贵的施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高贵的施舍》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乞丐来到“我”家乞讨,但是“我”的妈妈让他搬砖,让他学会用劳动来养活自己。几年后乞丐到“我”家来感谢“我”母亲,他现在已是一家公司的老板,说已为“我们”买好房子,接“我们”去城里。“我”母亲却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那些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读了这篇文章我受益匪浅,我觉得文中的母亲十分高尚,她既帮助了别人,又让别人不失尊严,同时让乞丐搬砖,使他明白靠自己的劳动一定能养活自己。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乞丐经过几年在外面的打拼,来到“我们”家报恩,让“我们”住进他买的房子,“我”的母亲这时说:“不用你的照顾,谢谢了,我们家人个个都有两只手,你还是把房子捐献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吧!”母亲善意地拒绝了他,给他指引了一条光明的方向,母亲值得我们敬佩。

在实际生活中干活也要勤快,只有用自己的双手才能养活自己,而且要多做一些善事。在打扫卫生时,我们要做到“快”和“干净”两方面,同时,我们还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我帮助同学的时候,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比如,有一位同学一道题目不会做,我不应该直接借他抄答案,而要告诉他这道题的解题方法。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做事必须要讲究方法。

阅江楼小学六(2)班 王越

《高贵的施舍》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写作业的时候,本子上有个阅读题,题目叫做《高贵的施舍》。讲的是一位妇女让一个失去右手的乞丐不仅用自己的劳动获取钱,而且还没有失去尊严。

写完了之后,我心里发出了感慨:在生活当中,我们完全依靠父母,我是不是个乞丐呢?是一个失去尊严的乞丐,还是怎样的乞丐呢?

放学之后,我回到家,问爸爸:“我是不是你的乞丐?”爸爸听了,笑了笑说:“小呆子,你怎么是我的乞丐呢?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我听了之后开心得不得了。

不过,之后我想了想,我也应该算是个乞丐。因为我买衣服,零食全都是家人付的钱,而且家人一直关照着我。不过,我更应该算是个有尊严的乞丐。因为我经常帮奶奶拖拖地。有时候,我也会把我自己能洗的小东西洗一洗。还有,每次人家吃完饭,要盛饭,我都会争着抢着说:“我来,我来。”哎!我是不是个乞丐呢?

《高贵的施舍》读后感三

篇2

但是,施舍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可以是机身精神上的。

就像《高贵的施舍》的主人公一样,用自己的方式,让一个乞丐变成大老板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乞丐到主人公的家门进行乞讨,而文中的主人公,没有大方施舍给乞丐钱,而是让乞丐去板砖,从而获得应有的钱财。

果然,乞丐用自己一只手,获得应有的钱财,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

也是因为这些对文中的主人公来说不算什么,这对于乞丐来说,可是命运的转折。这是因为文中的主人公施舍的自尊,才使乞丐有了勇气去面对人生,去靠自己努力拼搏。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篇3

我带着期盼与兴奋的心情,踏进了长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大门,展开了我学生生涯中第二次的实习之旅。一个月之后,这段短暂而充实的经历结束了,同时,也带给了我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顾名思义,实习就是实践学习,也就是把学生生涯中所学到的知识融会到工作实践当中的非理论学习。能够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运用,就是实习的最终目的。在规划设计院的实习工作中,我很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一个月以来,我用到了几乎所有我在学生生涯中学习过的电脑软件作为开展工作的工具,甚至一些我还没有学过和接触过的电脑软件,都有机会让我碰上了。作为一名学生,能够操作使用电脑软件就已经达到学习目标;而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能够快速熟练地运用和操作各种电脑软件才能够满足工作上的要求。

我去的二所,正在进行长春市二道区劝农山镇总体规划的后期工作,周六周日我就留在那加班了,开始统计镇村屯合并的规模,对于这个计算的活,可是我的专长,开始把地段熟悉了一下,就完全投入其中了!

在这一个月的实习期间,从专业水平、方案设计能力到为人处世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对这一个月时间的实习谈谈自己的体会,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很庆幸能来到市规划设计院实习,在这里能接触长春市最新的最专业的规划方面知识。在我来之前已经有五个同学在这实习了,他们有做桂林路附近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做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我这组是做总体规划的,我和小欣欣一组。在这里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也提高了团队作战的能力!

在实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之外,还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的社会中,纷繁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就像是一张张的网,连接着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而当你能够把这张网不断地进行扩张,并且保持其完好的状态,就有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和取得发展的机会。也许我们不必将这个关系看得太复杂和过分重要,毕竟我们才刚从学校里走出来,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慢慢积累和沉淀。由于这次实习时间短暂,因此并没有多少时间让我对规划院的同事进行详尽的交流,一般只能够把握在每天的吃饭过程中以聊天的方式促进了解。

除此之外,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还有两次聚餐和一次集体户外活动的机会,我也积极参加了,这多少也会增加我与同事之间的交流。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认识到了一批设计人员,相信这是我在实习中获得的宝贵的人际关系资源;但是对于自己在交流上的不够积极主动以及他们交流的有限性,成为了我在这次实习过程中的失败教训的一部分。

第一个工作日大量的查看资料,深入了解镇总体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和要求,针对镇总体规划的相关内容在学校很少接触,在设计院是个很不错增加见识和专业知识的大好时机,设计院里书也比较多,迅速浏览大量的相关实际项目方案,那种感觉太好了,太充实了……

我去的时候,劝农山镇总体规划这个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做最后的调整阶段,所以我需要把以前的过程图纸全部研究一遍,深入到每一个细部!

劝农山镇行政上属于长春市二道区。全镇幅员面积141平方公里,辖11个中心村包括有:同心、太安、东风、腰站、兰家、联丰、四刘、龙王、林山、钱家、流沙11个村。XX年末全镇总人口1910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22人,乡村劳动力总数为11150人。流动人口约1000人。

针对11个村的合并情况及人口统计做了深入研究,进一步调整镇区规划现状图和村镇等级规模图,在这个过程中本人彻底明白长春地区周边村镇的建设情况及如何划分和合并的!在这里学点专业知识并不是最大的收获,最重要是在这里激发我求强的欲望……这是无法比拟的!

其实,一个月下来,才发现自己大学四年学的知识太少太少了,专业性的知识只接触个皮毛,我突然发现我的未来、我的希望、我得曙光……我要努力学习,毕业前的四五个月内,我要大补,充实每一天,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每一天都有进步!!

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规划;设计;主体结构;绿色生态;节能设计

前言

高层建筑占地面积较小,容积率较高,造型新颖,而且具有丰富的功能,这也使其在当前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大量涌现出来。不仅增添了城市现代化的信息,而且也对整个城市格局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对协调性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合理布局,确保其空间结构具有较好的协调性。高层建筑由于垂直高度较大,因此需要合理进行规划和设计,确保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

1 高层建筑规划分析

高层建筑修建过程中,其规划和布局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建设工作,会对整个城市的布局和城市氛围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遵循美化城市结构和丰富城市空间的原则来进行高层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避免高层建筑的出现影响城市整体结构的协调性。

1.1 超高层建筑数量

城市高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繁荣的象征,但超高层建筑体系会对城市带来带来较大的影响,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主导性,特别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采光问题,因此对于城市高层建筑的发展,需要合理掌握超高层建筑的数量,减少其可能会对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1.2 高层建筑的密集程度

高层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城市建设用地压力,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但高层建筑如果密集在一个区域内,则会对交通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合理对高层建筑进行布局,掌握其密集程度,确保其布局的合理性。

1.3 建筑与街道

当前城市中高层建筑多集中于商业发达及繁华区域,但高层建筑较大的容积量必然会增加该区域的交通荷载,对该区域的交通带来影响。因此在高层建筑规划和设计时,需要结合街道及其他建筑的情况,做到协调统一,对繁华地段的高层建筑层数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必要时需要扩大街道的通行能力。

2 高层建筑设计分析

2.1 高层建筑主体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当前,城市高层建筑结构更为新颖和复杂,特别是高层建筑平面形态和竖向形态之间的布置和衔接更具复杂化,这也使大量不规则和非常规形式的建筑平面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高层建筑各种形式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再加之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也有效的促进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G色生态建筑设计

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破坏现象十分突出,这也使社会发展过程中更重视绿色、经济、节约和环保。因此在当前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来减少高层建筑可能会对城市环境和周围居民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从长远发展眼光,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将绿色建筑理念贯穿于高层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设计人员需要对当地的气候、风土人情充分了解,针对当地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建筑风格和类型,有效的执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2.3 建筑尺度设计

高层建筑的尺度设计是非常复杂和难以把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物不同于人,体积庞大,内部结构复杂,需要各部分相互的协调统一。要做到尺度的设计,需要从以下尺度关系入手:第一是与城市尺度的关系,高层建筑体积大,建筑高度高,是城市的重要组成,也直接影响城市的景观,因此,建筑的尺度离不开城市的尺度,要与城市尺度协调统一;第二是建筑尺度,即建筑本身的尺度,设计师做到均衡,需要从建筑的组成来调节,高层建筑由主体、裙房和顶部组成,这三部分的尺寸需要一定的比例来均衡建筑的整体尺度,然后就是各个组成的细部尺度,层次、等级划分要细致、协调;第三是近人尺度,这是容易被人们所观察和直接看到的,比如出入口的尺度,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尺度要适宜;第四是道路尺度,也是近距离的感知,需要考虑行人的舒适度来确定尺度。

2.4 重视节能设计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的数量和密集度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一旦在高层建设设计时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则会造成高耗能和低效益的现象发生。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时需要将节能设计放在主要位置。在具体设计时,合理布置建筑的朝向和位置,使其能够有效的满足日照要求,尽可能的增加南向开窗的面积,减少北向和东向开窗的面积,更好的利用日光。同时选择具有较好隔热性能和导热系数低的窗体材料,避免热量从窗户位置消耗掉。墙体需要设置保温隔热层,利用较强保温性能的材料做成复合墙体,增强墙体的保温性能。以此来全面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低能耗、高效益目标。

2.5 高层建筑设计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

在高层建筑设计时还需要注意防火、抗风、配电、电梯和防雷等诸多的问题。高层建筑具有较大的垂直高度,这也需要设计时要注重水平区域,因此要做好防风设计。同时还要设计两套供配电系统,有效的保证高层建筑正常的供电需求。对于高层建筑的防火问题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建筑总体布局时需要确保具有较好的畅通性和安全性,所设计的楼道要能够保证人员的流动畅通性,配备有采光设施及应急照明装置,使人员能够快速疏散。同时还要合理进行防火分区设计,高层建筑楼道内消防器械和疏散通道要做到合理分区,这样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采用灭火措施,并同时对人员进行疏散。在各楼层设置消防栓时,需要保证消防栓所处位置能够到达同层的任何部位。另外,就是在设计时需要重视高层建筑防雷击问题,合理设计高层建筑防雷系统,设计时需要遵循综合治理、整体防御、突出重点及多层防护的原则,在防雷措施上要充分的利用高层建筑物自身的结构,即在高层建筑顶端及容易受到雷击的部位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利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主钢筋作引下线,将其上端与顶端避雷网有效连接,下端与基础接地位置进行连接,从而形成良好的防雷系统,有效的防止雷击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高层建筑作为当前城市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主体规划需要与城市空间规划有效结合,确保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在具体设计时还要遵循生态、绿色和节能的理念,打造绿色建筑。而且高层建筑设计需要与规划有效配合,使城市空间布局更为科学和合理,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瑞宏,等.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J].工业建筑,2009.

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整体设计规划设计

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的感受,简单的说就是人处在所创造空间中的感受。所以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给予使用者的感受。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高层建筑整体设计和规划设计。下面就从高层建筑整体设计和规划设计两方面谈谈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设计的影响。

一、高层建筑整体设计

(一)高层建筑定位设计

1.1优化建筑位置及朝向设计

环境是高层建筑的定位首先应考虑的因素。为了使每幢建筑能接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能,应合理的确定建筑位置与朝向,如在北纬40度一45度地区,冬天建筑的朝向所得到的辐射能量几乎比夏天多两倍,而在夏天东、西向所得到的能量比南向多2.5倍,不同朝向,不同季节,建筑物所得到的太阳辐射热能量不同,热损失也不同,尤其是在冬至前后,由于太阳高度角低,房间所接收的太阳光线的面积比夏天多得多。因此,在确定建筑的方位时,首先应考虑环境情况,按其太阳高度角做出日影响图,以确定冬季每天的日照时间,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尽可能大些,在满足采光条件下,北向、东向窗尽可能小些,从而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线,减少热损失,保持室内舒适的度环境。

1.2优化围护结构墙体设计

(1)外墙是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高层建筑的围护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或剪力墙结构承重,不同于砖石结构房屋。因此,围护结构属于填充材料,为了减轻荷载,达到保温、隔热要求,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目前在寒冷地区常用的墙体做法有:页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粘土空心砖与实心砖复合墙体;粘土实心砖或空心砖岩棉夹心复合墙体等。但上述的做法存在的问题较多,节能的效果仍达不到标准的要求。围护结构的材料布置分外侧和内侧,在寒冷地区的同一气候条件下,为防止墙体内产生冷凝水,保温层设在外侧更为妥些。

(2)材料的应用与建筑整体的寿命应同步,因此高层建筑的围护墙体不宜采用外侧保温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岩棉板等轻质保温材料。国外普遍推广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用于高层建筑围护结构保温,由于混凝土空心砌块保温效果好,又具有一定强度,避免了轻质复合材料墙体的一些弊端。

(二)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的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作为市民的休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人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人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开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三)建筑广场设计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因此,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广场,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进而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二、高层建筑规划设计

高层建筑的密集给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史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为此建议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增加了街道的交通压力,对于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建议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使通行达到顺畅的目的。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焦点,其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着。打破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墨守成规,充分发挥结构工程师的创新能力,是相当必要的。我国的高层建筑虽然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可以说代表了中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史,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融合也正不断的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天娥,孔繁钟.对高层建筑设计相关问题的探析,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1)总第101期.

[2]R・里尔.城市空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探讨

一、高层建筑成因分析及存在的理由

产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发展与经济的繁荣,大工业的兴起使人口集中到城市中来,造成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展,但城市空间仍然局促。为了在较小的用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建筑物不得不向高空发展。也是高层建筑产生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高层建筑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概括而言,高层建筑类型可以被认为是土地经济、金融、城市运输、投资机遇和技术进步、再加上其他原因造成的结果。简单地讲,高层建筑是在一个不大的底层上叠加许多层。从功能上,它能使可用的楼层空间向高出堆积。从商业上,它能使其所有者从土地上获利更多,并且可以放置更多货物、更多的人,和在一个地方收入更多租金。它在经济上的存在是土地高价的结果,土地高价与城市交通便利密切相关,也是配套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的必然结果。高层建筑实际上是一种商业建筑类型,它的开发将增加城市的就业及生产力,促进城市的有益发展。同时由于它的发展也推动了与之相关的建筑结构、技术、材料、交通等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门正逐步完善和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它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面和线问题。建筑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建设任务要求和工程技术条件进行全面设想,并根据其功能具体确定建筑物的空间组合形式和详细尺寸,构造及材料做法。它也具有相对独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城市的点和面问题。同时城市规划设计主要是通过建筑设计、景观设计来实现的。城市规划管理是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通过政府行为来对城市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进行监督、管理,并对二者之间发生的矛盾加以协调解决。

三、正确处理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一)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二)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

美国有位城市规划曾经说过:“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

(三)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

重要的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坏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影响也是很大的。应该尽快建立建筑设计方案评审制度,组织一些专家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评审,一是看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的要求;二是对建筑设计方案本身进行评审,看它的设计思想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选出好的作品。

四、高层建筑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高层建筑对其所在的城市街区具有重要的影响。仅以它绝对的规模和人口总量,就对城市街区的集中化、对街上的行人以及街景本身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将这些归于高层建筑的环境关系,它必须成为在一定位置上的有效的城市设计方面的主题。在这个层面上,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由规划者通过地方规划来加以控制。一座高层建筑必须首先与城市达成的协议,就是那里的现状,例如:它如何决定体量的问题,以及新的塔楼以何种尺度才能为整体联系于城市的形象、城市的街区和周围的建筑,最重要,它必须决定如何适应于街道的边沿、周围的人行道尺度、现有的土地利用以及它所在街区的特点。

由于其相对体量和高度,高层建筑对城市已有的周围环境及尺度影响甚大。不论是独立的或是混入在城市环境里,建筑物的体量越大,影响也就越大。不断增大尺度的高层建筑的空前激增已引起环境条件不断的恶化,因而变成城市生活质量的祸害。高层建筑插入到城市环境中,这些大都市里深谷剥夺了城市居民的光线、日照、和自然通风,对城市街区及其周围小气候环境的造成很大影响。诸如在阳光照到街面上的主要几个小时以内,高层建筑可能投下的阴影。建筑的底部必须与街区的城市结构联系,并与城市的水平尺度比例相当。其设计应该对周围建筑的场地范围予以密切注意。

五、整体尺度(建筑本身及造型方面)

整体尺度是指高层建筑各构成部分,如:裙房、主体和顶部等主要体块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给人的感觉。一个十分均衡匀称的建筑体,就是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有数学关系的比例系统并征对实际被感受到的各种条件要求加以调节,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然的愉悦、和谐的比例感受的效果。如果一座建筑的各部分比例合理且相协调,同时能够满足正常人的心里要求,那么它就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也可称之为成功的建筑。因此,建筑物的整体尺度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设计时要注意下面的两点:

1)各部分尺度比例的协调

不难看出一个美的高层建筑是裙房、主体和顶部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当其三者合理的处理比例尺度的问题,同时这种尺度比例关系应是统一的,这样建筑物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然后在加入适当的装饰手法,使建筑造型生动化。总之这三部分的比例关系使高层建筑形象设计的重点。

2)高层建筑中立面细部尺度应有层次性

立面设计的结构构成必须明确划分为水平因素和垂直因素。一般都要使各要素的比例与整体的关系相配,以达成令人愉悦的观感效果。因此很自然的,较低矮而横向舒展的建筑物,其窗户开间之类,其比例必定以宽阔状为主导,而高层建筑则以修长的因素更有利于综合微型和巨型因素,使大中有小,小中有大。这一原则使高层建筑产生强烈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篇7

【关键词】生涯规划;模块化;心理素质;核心职业能力;人才培养定位

一、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模块设计

我国的生涯规划教育始于黄炎培先生,他创办中华职教社,毕生致力于改革传统教育,倡导个性发展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强调知识与技能并重,注重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认为职业教育的宗旨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关于生涯规划的内涵,我国很多学者和教育者将生涯规划等同为职业生涯规划,但台湾生涯辅导学者林清文指出:生涯规划不应仅局限于职业规划,而应越过狭窄的职业选择或职业准备观,回到人本关切的主题。本文认同林清文先生的观点,并认为:生涯规划教育概念的外延比普遍实施的就业指导广泛,大学阶段主要包含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两部分,它在尊重个人性格、能力、价值定位等基础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并将此自我意识转化为合理的生涯选择与可行的生涯计划,指导个人取得生涯成功。

模块化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概念,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最终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模块化包含着两个过程:系统“分解”并建立模块,将问题的处理单一化、纯粹化;模块“组合”,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生涯规划同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主要包括自我认知、价值澄清、职业认知、目标决策、目标执行五步骤。本文采用模块化的思路将这五个阶段划分为三个模块:将自我认知、价值澄清阶段归为“基础模块”,由心理专业教师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将职业认知、目标决策归为“定位模块”,在区分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和高职院校不同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上,由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和实践,让大学生了解就业知识和职业环境,最后指导他们结合自身条件做出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把就业能力强化、目标执行归为“核心模块”,由辅导员和德育教师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强化大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其中就包含生涯目标执行所需相关能力),即个人核心竞争力。

三大模块有明确地分工:基础模块让大学生“知己”,并提升其生涯规划能力;定位模块让大学生“知彼”,并指导其制定生涯规划;核心模块则提升大学生生涯成功的“软实力”。三大模块实施范围由小变大,基础模块针对个人,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体现人文关怀;核心模块针对班级,应强调培育社会意识和核心职业能力;定位模块针对专业和全校,应紧扣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定位。模块化的生涯规划教育不同于原先抽象、狭窄的就业指导教育,它分工明确,针对性强,具体可行,不仅能提高就业率,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获得期望的幸福。

二、基础模块的实施: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心理素质辅导作为高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模块原因有三点:一是生涯规划是一个人的心灵地图,它的前提就是认识自我,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选择推断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二是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教师不能替学生去做出选择,生涯规划教育要用有益的价值观去影响学生去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他们生涯发展内在动力;三是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是以其心理品质为基础的,其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与生涯绩效直接相关。所以,高校心理专业教师应针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人格和心理情绪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为学生自主开展生涯规划奠定心理素质基石。

(一)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第一,让大学生通过沟通发现自我。通过团体辅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忽视“害羞”,缓解社交不适,并教给他们一些“开始”交往的技巧;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话,观察别人的表情,体会别人的情感,从中发现真正的自我。第二,进行职业自我认知。首先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对职业自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次学生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评价;再次采用心理软件测试,项目包括:气质测试、艾森克人格测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获得职业自我测试结果;四是学生比较自我评价和测试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原因;最后学生与小组成员进行分享与交流,获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提升职业自我认知。第三,呵护大学生的自信。生涯规划是认识自己、了解职业的过程,也是建立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的过程,一是要赞美,要经常赞美自己的学生,使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二是要信任,要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鼓励其自己解决问题;三是要在失败时及时鼓励,安慰学生并使他们明白正视失败和取得成功同样珍贵,失败和成功只差一步,坚持就能成功。

(二)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一,以乐观人格为指导,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首先,引导学生明白乐观与悲观的看法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一种对待生活的阳光心态;其次,应该通过事例和集体活动影响学生: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财富、地位上的成功划等号,踏实勤劳、帮助他人,得到集体的认可才是快乐的长久之道。第二,引导学生正视竞争,学会合作。要让学生认识到竞争的内涵是各方战胜自我,向更高领域的共同进步,而非敌我间的拼杀;积极开展体现合作与竞争的团体辅导和文体活动,尤其是球类比赛、模拟招聘面试和辩论赛,能通过压力和团队竞争充分地锻炼学生的竞争力和团队协作力。

(三)消除负面情绪

第一,为学生提供倾诉的机会。在倾听学生的想法之后,重复其中的要点,并同他交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受尊重和被理解的,使其负面情绪得到平复。第二,帮助学生描述情绪。描述情绪可以将无形的、恐慌的、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定义、有界限、可以被处理的感觉;同时学生专心描述自己情绪对其神经系统有安抚的效果,能使人从不安中较快地恢复。

三、核心模块的实施:德育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强化核心职业能力

随着对职业能力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尽管现代社会发展和分工细化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职业、工种和岗位,然而它们实际上却具有许多共通的职业能力结构部分――核心职业能力。核心职业能力是范围最窄、通用性最强的能力,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所必需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和成就影响极其深远。为了明确核心职业能力具体包含哪些能力,笔者参考澳大利亚工商业协会(ACCI)的就业能力结构维度设计了调查问卷,以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等五所学校的本专科在校生和毕业生为样本,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得出了“认知和学习”、“社会和人际交往”、“自我管理”、“解决问题”、“计划组织”五项的核心职业能力,并且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除了“计划组织”与“社会和人际交往”、“解决问题”不相关外,其他能力之间是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这五项核心职业能力的养成,是生涯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需要修炼的能力之一。所以,生涯规划教育理应肩负起对大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任务,在高校教授专业能力、求职技能等“硬件”的范围之外,培养大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的“软件”。生涯规划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德育――使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在没有引入生涯规划概念之前,辅导员和德育教师也在做着与之类似的工作,故此,辅导员和德育教师可以通过礼仪教育、团体拓展训练和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等形式,来强化大学生这五项核心职业能力,强化生涯成功“软实力”。

(一)强调礼仪教育

礼仪不但能够规范行为,还是提高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它包括尊老爱幼、守时守信、谦让合作等多方面内容。礼仪教育在大学校园并不是多余的约束,而是获得他人喜爱和尊重,适应社会,赢得机会的必修课。首先,应充分认识礼仪教育“以礼修德”的重要作用,安排专门讲座或课程讲授礼仪和风俗知识;其次,开展礼仪体验活动,通过情景模拟和社会实践来强化学生礼仪意识和行为;最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应时刻强调礼仪细节,起模范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二)团体拓展训练

团体素质拓展是以活动为道具,以体验式学习方式提升组织和个人的情商,寓教于乐的独特培训方式。首先,要利用团体素质拓展加深学生对集体和个人关系的认识,消除了学生、学生干部、教师之间因为沟通不足、角色对立而造成的隔阂与误解;其次,通过各种拓展活动分别对五项核心职业能力进行专项训练;最后,要让团队素质拓展变成一面镜子,使每个人都看到他人身上的优点和不足,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从而变得更加自省和宽容。

(三)引导学生自主管理

大学生有自主选择、自主管理的迫切愿望,只要合理引导,其核心职业能力就能得到充分锻炼,为其生涯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要摒弃以往上下级、命令式的教育方式,建立起平等、包容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良性发展;其次,尊重和保障学生的自,通过学生会、社团等活动锻炼学生计划组织、自我管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通过执行学生干部竞选和轮换制,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对学生的自主管理起榜样引领作用。

四、定位模块的实施:依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引导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

无论本科还是高职,每一个青年都是社会的有用人才,只是人才培养的方向不同而已。本科侧重科学教育,高职侧重职业教育。学科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理论、知识和学术的研究与完善,推动科学进步;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直接服务经济和生产活动,推动科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学型本科院校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与其他类型本科院校相比,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学校升格而来,承担着“职业为主,科学为辅”的任务,而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正是集中存在于教学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当中。

要做好生涯规划教育,教学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必先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目前,教学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存在着照抄科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重知识、轻实践,缺乏特色和独立目标,培养出来的人不能适应社会要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社会各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在人才需求结构上呈现出“橄榄型”趋势,即科学型的拔尖人才和劳动者占少数,占主体地位的是职业化的专门人才,这正是教学型本科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所在,也是其在高等教育竞争中扩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的突破口。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再以获得更高学历和理论造诣为追求,而是根据市场对职业技能需求,参照职业标准、工种标准引导学生做专做精,成为独挡一面的专业精英。所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应以职业、技能为中心,通过体验式教育方法,引导高职生进行职业规划:一是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企业讲座等形式让学生明晰所学专业在就业市场中的空间和定位,使其明确以后的职业定位;二是提前讲解就业政策、求职技巧、职业礼仪和面试技巧,使高职生比本科生更早进入就业警觉期;三是注重实践教学,实施产学结合,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四是采用“先行后知”的体验式教育方法,建立职业体验教育中心,分析和总结学生体验结果,并根据结果更新下一年的体验教育方式;五是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在特定岗位领域中更具竞争优势。

教学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既不同于研究型大学,也不同于高职院校,而是根据市场对专门化、应用性人才需求,培养既有“够用”理论知识又有“必要”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此外,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条件,引导其通过考级、考研、留学来成为更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应强调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并重,培养合理的职业期望,促使学生理性就业、积极创业:一是通过参观、实习、讲座等形式,指导学生了解不同性质单位的需求和用人制度,掌握求职应聘技巧,训练创业的精神和方法,调整择业心理,摆正其对职业发展、薪酬等的期望值。二是让在学生搜集升学、就业信息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并指导学生处理好各阶段目标和生涯目标之间选择、分解、组合的关系,在现实处境与实现美好愿望间建立可拾级而上的阶梯,循序渐进。三是教会学生实现阶段目标,可参考以下步骤:(1)明确目标,目标要切实具体;(2)要考虑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与代价去获得成功;(3)要设定期限,使行动有紧迫感;(4)拟定计划,并马上付诸行动;(5)将前面四点写出来,并斟酌修改;(6)每天在早起之后和就寝之前看一遍计划,不断强化并深信自己可以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海娟,周祥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模块化及其操作构想[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1:P18.

[2]姜琪,邱萍.高校生涯规划教育模块化设计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0.5:P23-24.

[3]李志明.大学生生涯规划与生涯辅导[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P182.

篇8

关键词:平面不规则;结构;构件设计; 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1457.2m2,地下1层,地上21层,建筑总高度66.24m,地下层1~地上层3为商业广场,层高3.6m,层4~21为住宅,层高3.0m。地下层1至地上层2近似为矩形平面,外轮廓尺寸约为25.8m×24.1m,层4以上楼层平面局部收进成“凸”形平面。

工程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存在平面不规则、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体型收进等抗震不利因素,为不规则高层建筑,须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合理布置剪力墙以减弱结构的不规则程度,缓解竖向刚度突变部位和平面薄弱环节在地震作用下应力和变形的集中程度,对薄弱部分进行中震不屈服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抗震构造措施,提高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

2 结构和构件设计

2.1 结构形式

工程设计利用楼、电梯间设置核心筒,在框架柱内嵌入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该结构形式在较好地满足下部商场和上部住宅建筑功能的同时,保证了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的连续,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和抗扭性能。

2.2 结构平、立面布置

核心筒剪力墙布置时,纵、横向剪力墙力求均匀对称并互为翼墙,并保证筒体角部墙肢的完整性,提高核心筒的抗震性能。通过优化调整建筑物周边剪力墙墙肢长度和厚度,实现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接近或重合,减小结构的扭转效应。

2.3 地下室设计

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板厚为180mm,楼面钢筋双层双向配置,配筋率为0.25%。地下层1柱的配筋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简称抗规)第6.1.14的规定加强。

2.4 上部结构主要构件设计

(1)剪力墙的设计

核心筒周边和结构剪力墙厚度从下往上分别为350,300,250,200mm,对应的剪力墙端柱及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分别为700,600,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40,C35,C30。

(2)框架梁、暗梁和次梁的设计

嵌入框架柱之间的剪力墙在楼面位置设暗梁,暗梁宽度为墙宽,高度取墙宽的两倍且不小于600mm,该暗梁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并按框架梁计算配筋。核心筒区域剪力墙设边框暗梁,宽度为墙宽,高度为墙宽的两倍,该暗梁按抗震构造配筋。

(3)楼板设计

竖向体型突变部位及上下1层的楼板厚度分别为150,130mm,双层双向配筋,配筋率取计算值且不小于0.25%。

3 结构计算参数

该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为0.35s,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8,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50,抗震等级为二级。5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0.50kN/m2,地面粗糙度B类。楼面恒荷载按实际计算:活荷载卧室、起居室楼面2.0kN/m2,楼梯间及前室3.5kN/m2,电梯机房7.0kN/m2,卫生间2.0kN/m2,厨房2.0kN/m2,阳台2.5kN/m2,上人屋面2.0kN/m2,不上人屋面0.5kN/m2。

4 结构的不规则情况和设计措施

4.1 楼板不连续

为提高楼板削弱区域抗震性能,竖向体型突变部位的楼板在该区域的厚度取180mm,其他楼层的板厚在该区域分别增加30mm,该薄弱区域楼板钢筋采用双层双向通长设置,配筋率不小于0.30%。楼板边缘设扁梁,扁梁上部纵筋直锚入楼板内,锚固长度按照抗震要求确定。

4.2 凸凹不规则

本工程层4~21平面凸出长度为11.3m,大于平面突出方向结构总长度(22m)的51.4%,按照高规判别为凸凹不规则。结构设计时对平面尺寸突变位置的楼板厚度和配筋进行加强。

4.3 竖向体型收进

(1)竖向体型收进的判别

因建筑使用功能变化,本工程层4以上结构平面部分收进,体型收进位置的高度为11.1m,为建筑总高度的17%,接近高规第3.5.5条20%的限值。收进后的平面宽度为12.7m,为下部楼层对应宽度的49.6%。按照高规第3.5.5条收进后的平面尺寸不宜小于下部楼层平面尺寸75%的规定,本工程为结构竖向不规则。

(2)竖向体型收进建筑的抗震加强措施

结构薄弱层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剪力设计值乘以1.25的增大系数。该楼层剪力墙的墙肢名义剪应力的控制和剪力墙水平抗剪钢筋的配置采用中震不屈服分析的计算剪力。在结构设计时上部收进楼层和相邻下部楼层对应位置剪力墙和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变,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变,以减小两个楼层的抗侧移刚度和承载力的差异。在结构设计时竖向体型收进楼层及地上层4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提高墙肢的抗震性能。对竖向体型突变部位及其上、下一层楼板的厚度和配筋采取加强措施。

4.4 扭转不规则

(1)扭转不规则的判别

在双向地震作用和考虑偶然偏心的地震作用下,本工程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和楼层的平均层间位移之比的最大值为1.32(X向),1.16(Y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为1.31(X向),1.14(Y向)。按照抗规第3.4.5条判定为扭转不规则。

(2)扭转不规则的控制

为了减小结构的扭转效应,剪力墙的布置力求均匀对称,努力实现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接近或重合。并加强结构周边剪力墙的抗侧刚度,适当削弱核心筒的刚度,提高结构的抗扭性能。

本工程结构整体计算模型经过反复优化,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距离为0.01~0.07m(X向)、0.05~0.37m(Y向),分别为对应方向建筑物边长的0.27%,1.50%。

本工程Tt/T1=0.7739,远小于规范0.9的限值要求,较好地控制了结构的扭转效应。

工程设计中严格控制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与该楼层水平位移平均值的比值,避免出现该比值大于1.4的情况。

4.5 转角窗

本工程层4~21在轴?和轴?的两个端头各有一个转角窗。转角窗的设置削弱了结构的抗扭性能,成为抗震薄弱环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易导致地震应力和变形的集中,造成结构的局部破坏。为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转角窗的洞口两侧设置剪力墙并设端柱,端柱全高箍筋加密;转角处楼板局部加厚,并加强楼板钢筋的配置;洞口边缘的端柱之间设置暗梁贯穿楼板,并提高转角梁的抗扭承载力和抗弯承载力。

5 地震作用补充计算

5.1 中震不屈服分析

(1)计算参数的设置

为了合理布置剪力墙,保证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塑性耗能能力,避免主要受力构件出现脆性破坏,设计对剪力墙主要墙肢和连梁进行中震不屈服分析,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取0.45。

(2)中震不屈服分析结果

经过反复优化,本工程在中震作用下剪力墙和连梁名义剪应力没有出现超限情况,剪力墙施工缝抗滑移验算超限情况也比较少。但框架梁混凝土受压区相对高度超限和纵向钢筋配筋率超限的情况较多,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超限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5.2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为保证结构安全,设计采用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补充计算分析。弹性动力时程分析采用SATWE程序内置的特征周期Tg=0.35s对应的3组人工波和4组实测地震波进行结构分析,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最大值为70cm/s2,地震波按照双向输入,加速度最大值按主次方向1∶0.85的比例取值。

6 结语

对于现代城市日益涌现的造型新颖别具一格的平面不规则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细心分析各种情况,找出结构的重点和薄弱点,因势利导克服不利因素,使整个结构在平面和竖向合理地布置结构刚度避免和减少结构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实践证明,本工程的设计措施是有效的,不仅提高了关键构件的塑性耗能能力,还较大地改善了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有效地保障了结构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校 问题资产 规避思路

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有着各种类别、各种价格层次、数量巨大的仪器设备资产,合理高效的仪器设备资产管理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特别是优势学科、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等各级各类重点建设项目、课题的全面实施开展,使高校仪器设备的数量、质量、种类迅速增加,为此,合理有效地解决仪器设备资产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科学规避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的出现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高校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相对规范、严格,但仍存在仪器设备更换频繁、损毁严重、搁置闲置、分配不均、账实不符等问题,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仪器设备资产的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要求资产管理要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完整准确的仪器设备资产使用情况也有利于实现资产的科学配置、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提高资产的使用效能。因此,梳理账实不符资产存在的原因、思考规避账实不符资产产生的科学路径,既是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的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建设所需。

一、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的管理现状

高校有专门部门来负责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与处置,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利用进行监管,但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在高校仍普遍存在。笔者对江苏某高校70余家二级单位仪器设备资产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存在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的单位数占到总单位数的20.2%,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值占到总资产值的2.3%。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制度保障不全面。涉及到资产交接、转移、处置、落实的制度办法不完善,账实不符资产管理办法细化程度不够,对账实不符资产处置的监管力度不够。

(二)处置程序不固定。账实不符资产处置缺少标准化、程序化、常态化,存在不同时间段处置标准、处置程序不统一等情况,且实物处置与系统销账不能做到同步。

(三)各方权责不明确。对存在账实不符资产部门与资产具体管理部门的权责认定不规范、不明确,当出现账实不符资产时,缺少有力的依据开展责任认定与追究。

(四)管理队伍相对薄弱。账实不符资产管理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工作,特别是对需要处置的账实不符资产要进行实地调查并形成处置意见,既要严格按照处置规定落实,又要对关联部门做出必要的指导和解释。在高校这些工作往往集中在一个人或几个人身上,在人手不足与缺少合力的前提下,易出现管理不到位、处置不及时的现象。

二、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存在的具体原因

结合高校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现状,仍以江苏某高校为例,根据调研信息进一步细化仪器设备资产账实不符的具体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产使用保管人、存放地变更后,没有及时修改相关资产数据信息;二是资产具体使用单位不履行资产处置程序和相关要求,随意处置资产;三是资产管理员自觉管理和维护资产信息系统的意识不强,资产变更信息更新不及时;四是资产原保管人与现保管人交接管理不规范,导致资产管理系统信息不准确或资产丢失。

通过调研数据分类汇总分析,资产保管情况变更后资产调拨不及时、资产处置后财务账目与资产账目未及时销账、因保管不善或未履行正常的资产转移交接手续导致资产丢失等具体情况是导致资产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单位总数的33.3%、23.2%、34.8%。

三、规避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出现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制度建设与细节管理是有效规避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存在的前提。

1.加强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明确的管理办法及办事流程是避免仪器设备资产账实不符的重要保障,科学规范的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办法涉及到资产购置前的论证、公开招标采购、使用过程的监督管理、处置的程序及相关规定等各个环节,明确每一个环节的制度办法,有利于约束和规范购置者、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行为,在制度保障方面不留死角。另外,管理办法中明确仪器设备资产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是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办法更加规范化。

2.加强仪器设备资产的购置入库管理。在高校,仪器设备资产账目入库包括资金账与资产账的双入库,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购置资产资金账的入库,设备及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购置资产账的入库。规范的资产购置入库流程应该为:设备资产管理部门出具购置及入库证明――财务管理部门购置资金入库――凭财务部门出具的资金入库证明,在设备及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入库登记。这就需要财务及设备资产管理部门联手,严把资产购置入库关,做到不符合报销条件的资产坚决不予以报销,不符合入库条件的资产坚决不入库,财务部门不予以报销的资产坚决不入资产账,不予以入库的资产坚决不报销。与此同时,对符合入库条件的仪器设备资产进行入库时,设备资产管理部门要确保资产序列号唯一、资产名称全面、资产保管人明确、资产存放地清晰等,使资产的“身份证”信息真实完整且具有唯一性。

3.重视仪器设备资产的日常移交管理。高校因为管理机构改革、学科建设需要、人事任命等不定时的进行人员及办公场地调整的情况长期且频繁存在,人、地点的变动自然会带来仪器设备资产保管人、使用人、存放地的调整。事实证明,移交信息更新的不及时、不到位是造成仪器设备资产账实不符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因为不及时进行相关信息变更,常出现仪器设备资产的无人认领、原使用人不认账、现使用人随意处置等情况,重视资产的日常移交管理一定程度上能避免账实不符资产的出现。高校可以通过制定移交管理办法对仪器设备资产移交进行规范,但因时间、涉及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等,移交工作并不是都能按照规定及时全面的开展,这就需要资产管理部门进行主动提醒和指导,一旦有涉及到此类问题的人员及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及时进行电话或现场提醒,并指导相关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更改仪器设备资产归属、修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保管人、使用人、存放地等信息。

4.规范仪器设备资产的处置管理。通过制定仪器设备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明确可进行报废、报损、捐赠等仪器设备资产的种类、使用时限、数量及价值,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资产处置流程进行处置申请,不得随意处置。根据需处置资产单位提出的处置申请,设备资产管理部门及相关监督部门开展相关调查及处置论证,对符合处置条件、可以进行处置的仪器设备资产进行分类统计,报分管校领导、校长办公会审批,根据处置决议,按照上级资产处置管理规定,报上级相关资产管理部门履行资产处置手续。处置完成后,设备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管理部门、被处置资产的原使用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账目核销处理。

(二)加强队伍建设与责任意识是有效规避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存在的根本。

1.加强仪器设备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有效的管理有利于节约经费开支、有利于实现仪器设备的采购价值、有利于资源节约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际工作中,仪器设备资产管理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资产管理员缺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资产使用人员自觉维护资产的意识淡薄等现象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成效。通过营造良性的管理氛围、提高领导重视程度、保证管理人员工作时间、加强管理人员间的学习与交流等方式,提高仪器设备资产管理与使用人员的职业认同和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工作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账实不符资产的出现和存在。

2.提升教师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高校的各二级单位都有一定数量的经费,便于开展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及单位事业建设,如福利基金、发展基金等。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存在少数二级单位利用福利基金、发展基金等为教职工购置如电脑、移动硬盘、投影仪等设备资产,但因管理宣传不到位,不少教职工将该部分资产误认为是个人福利,导致该部分资产有账无物的行为普遍存在。另外,高校的部分教师有通过个人申请得到的不同层次和数额的教学科研项目基金,这部分经费得到后,也被普遍认为是个人的钱,可以随意支配,除可以随便购置自己开展教学科研需要的仪器设备外,还能随便处置这些仪器设备,忽略了仪器设备的入库登记环节,导致了账实不符资产的出现。以上两种情况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并成为出现账实不符资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必须纠正教师的错误资产管理意识,并明确指出这些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应按照资产管理规定和要求进行必要的购置、入库、处置等规范管理。

(三)创新管理思路与管理办法是有效规避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存在的保障。

1.实施仪器设备资产信息定期报告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设备资产管理部门不能实时掌握资产动态的弊端,减少可能存在的问题资产堆积。通过仪器设备资产信息的季报、半年报、年报等,高校各二级单位定期将本单位仪器设备资产的概况、管理和维护的情况、需要购置资产的打算、需要处置资产的申请及必要的情况说明进行反映,设备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受理。变不规律管理为规律管理、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产管理质量。与此同时,实施仪器设备资产信息定期报告制,还可以增强资产管理员工作意识、培养资产管理员良好的工作习惯,又可以分散资产处置的压力和工作量,设备资产管理部门能够有时间、有计划地进行相关论证、调查、审批、申报,便于把握工作重点、提高工作效率。

2.强化第三方参与的监督机制。强化第三方监督机构参与仪器设备资产的管理,更能体现公平性、民主性及公开性,监督机构参与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的目的是起到必须的督促、验证、检查作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察审计部门是高校仪器设备资产管理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明确监督任务、监督范围、监督办法等,全面推进监督管理部门开展工作,使高校仪器设备资产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构建专管共用仪器设备资产共享平台。推行仪器设备的专管共用,即由高校某部门统一负责可开放共享仪器设备资产的使用、维护与处置管理,明确管理责任人,避免“谁使用、谁管理”等多头管理,高校内部各部门、高校间可共享资源,以达到节约资源、提升资产效能、合作互利的目的。思考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用形式,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适当收取使用费等来满足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和管理费用,指定某一部门为具体管理方,接受使用者、财务、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四、对已存在的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的处理建议

对通过核实确实存在的账实不符问题资产的处理,建议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处理:

(一)比对与返查。涉及到仪器设备资产交接的单位对没有落实的资产情况集中进行比对,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的资产使用管理单位和个人对问题资产进行比对,根据资产的系统编号、自编号、设备序列号等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返回查找,落实在系统中登记的资产使用管理单位,通过两个比对和一个返查落实部分账实不符资产。

(二)分类与“缩水”。对存在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的单位按照问题量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与此同时,将各单位问题资产按照资产类型、经费来源、报废年限等进行分类,比如,福利基金、发展基金等购置给教职工个人的仪器设备资产,已到或过了报废年限的资产等,对资产处置政策允许范围内的账实不符资产及时进行分类处置,将问题资产量“缩水”。

(三)追查与落实。设备资产管理部门督促各二级单位通过单位内部公示等方式进行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的追踪查找,与此同时,设备资产管理部门通过查找采购清单、入库登记表、设备交接单、资产标签等资料,查找设备采购时间、购置单位、保管人等,落实部分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信息。

(四)调配与处置。对已落实的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及时进行必要的信息调配和实物处置。X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S].2006.

2.侯新春等.通过清产核资谈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7).

篇10

关键词:规范化;协调;高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152-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这愈发考验了高校的行政管理水平。如何推进管理创新,提升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成为摆在高校建设发展面前的问题之一。党政办公室作为学校各项工作运行的枢纽,承担着学校重要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后,院校实行党委办公室和校长办公室合并办公,党政办公室则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党政综合部门,担当起学校工作运转中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党政办公室的管理协调水平直接关系到全校各项工作的运转情况。本文针对在高校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党政办的主要工作内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新的工作思路和建制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形势下高校党政办的工作职责

1.做好沟通协调工作。高校党政办首先是应将学校内部上情下达,沟通协调的工作做到位,包括为学校领导服务、各机关单位院系服务以及广大师生员工服务。对于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如果出现分工不明、扯皮推诿时,办公室要发挥协调沟通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和上级主管部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兄弟单位、合作院校做好接洽联络工作,负责公务接待、会议会务等等。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牵涉这几个方面:一是和各职能处室之间要建立健康良好的关系,要与人为善并坚持原则;二是协调好与校领导、教职工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三是要负责协调好与上级主管部门及校外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2.做好督查督办工作。高校经常有阶段性的任务和临时工作需要部属、安排,这些工作有可能涉及到教学、科研、学校管理和上级领导部门,办公室需要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了解各部门工作的进展情况。在工作进展过程中,如果由于主观或者客观的原因造成的任务无法落实或者落实不力的问题,党政办则需出面协调、跟踪和督办;对于学校校长办公会等决定的事项也要进行督办落实;同时,对于学院、教职工等提交上的报告和件等要及时处理,提交给校领导或者反映至相关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并及时回复处理结果。

3.做好参谋辅助工作。高校领导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校的改革发展研究出科学的决策,而这些决策是建立在对学校内部的基本情况以及外界的发展形势上的,这就需要党政办公室提供第一手资料,以供领导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研究决策。党政办作为接触学校各方面运行的枢纽,能获取丰富的资料信息,并且从工作职责上来讲,党政办也有义务掌握全校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及时向领导报送信息资料、汇报情况调研结果,以供领导参考。同时,还要在决策制定的过程中,为校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做好参谋辅助的工作。

4.做好窗口服务工作。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新校区的建设增多,加之高校逐渐走向社会,高校党政办的接触层面也在不断扩大,工作任务越来越多,与外界交流日渐增多,这就使得党政办公室的工作对象涉及对内和对外,是学校的窗口,代表学校的立场和形象。日常涉及的各方面的接触对象,给党政办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更好地完成日益多元的工作内容,还要加强和深化窗口意识,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二、新时期高校党政办规范化建设思路

1.明确任务、理清思路。高等院校两办合一的趋势明显利大于弊,这使得在原本两个办公室工作内容重叠的情况下,任务和职能统一;但同时,两办合一之后人员精减,工作任务增大。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政办的作用,必须明确工作任务,理清思路。高校党政办的工作范围涉及校内外,其宗旨还是服务,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管理、服务师生,只有将服务的意识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才会赢得全校师生和社会各方的认可。因此,只有明确了服务这一工作任务,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张弛有度,使得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2.完善制度、规范工作。高校党政办工作涉及面广泛,内容繁杂,及时性强,如果没有一套规范完整、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办事程序,很容易造成办事的无序混乱。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把办公室人员纳入规范、科学的工作轨道上来,是提高办公室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需要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和稳定性的原则,强调管理上的程序化,即明确办事的先后顺序,具体步骤和要求,进一步将各项工作具体化、步骤化,从而有效避免忙乱重复的现象出现。制定有关公文处理、会议接待、安全保密、等方面制度,从而使各项工作任务明确、有章可循。建立健全规范的工作制度,使办事程序得到优化是办公室工作高效、有序的有效途径。

3.构建现代化管理平台。随着时展、社会进步,加强办公室硬件建设和设备条件建设,构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是高校党政办现代化管理的必然手段,也是办公室科学化运行的有效途径。作为现代化技术手段,办公室自动化已然成为办公室信息收集和传递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的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构建现代化管理平台,可以缩短空间距离,提高办公效率,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协调稳步开展。一是构建以计算机自动化系统处理公务,实行无纸化办公。二是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办公自动化起草文件,制作表格、数据等,方便其他职能部门或教师、学生更方便快捷的查阅资料,了解学校情况。三是依靠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办公业务规范化、流程化、公开化。把各项业务面向学校公开,优化业务流程,将相近业务归置为相同流程处理,调整和改进不规范的业务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避免人、物、财在流程中的浪费。

4.提高素质、加强用人机制。由于党政办公室工作烦琐、涉及面广加之人员精减,因此对办公室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还要有灵活的随即应变能力,并且懂得在待人接物方面处理问题。加强队伍建设除了要在选拔人员时把好关,还要鼓励办公室人员自我学习,并提供继续深造和参加学习的机会,提高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的加强。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发挥办公室的总体效能。办公室看似一个整体,但如果内部管理混乱,就很难发挥整体效能,办公室应合理调整内部人员结构,整合优势。首先,要调整各个科室的布局,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调用人才,明确职责分工,既要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各尽所长,又要使个体能力与整体机构组织相结合,可采取岗位轮换或者一岗两角的措施,激发个体潜能,既鼓励人员独立开展工作,又强调彼此的相互配合。在此基础上,办公室要营造出民主、和谐、团结的氛围,形成一个健康、高效的内部环境。

高校党政办公室在高校运转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水平,是适应新形势、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党政办有意识地在发展中总结经验教训,树立良好的科学发展观,这对于整个学校健康运转、提高知名度不无裨益,也将为学校的发展带来间接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