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手抄报范文

时间:2023-03-31 02:5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寓言故事手抄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寓言故事手抄报

篇1

接下来是办报纸的内容。写什么好呢?还是写首诗吧!最好是关于春天的,因为现在正值春天嘛!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于是,我开始寻找关于春天的诗。最后,终于找到了一首《春天在哪里》。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风景,让人看了就觉得心旷神怡。开始抄诗了,妈妈让我先打格,再抄。可我嫌麻烦,执意不打格。等抄完,一看,字写得歪歪扭扭不说,上面还被我用透明胶粘破了好几个洞,导致有一句诗超出了范围。唉,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呀!这时,妈妈乘机对我说:“扬扬,你看,你不虚心听别人的劝告,到最后,吃亏的人还是你自己。”听了这番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便向妈妈保证:以后办手抄报都不忘记打格。妈妈欣慰地笑了。有诗就该有画,妈妈对我说:“你写的是春天的诗,就画一幅春天的画吧!”我仔细的想了想,觉得还挺在理,就画上了一些小草和几支蝴蝶形的风筝。仿佛那两只“小蝴蝶”正在翩翩起舞呢!我还在诗的右上方画了几条垂柳,真是春意盎然。

我又开始写寓言故事,是著名作家陈伯吹的《小蟹生气坏了事》,这篇文章讲了一只小螃蟹,老爱生气。鲫鱼、虾儿、老乌龟、蚌儿都好心好意地劝说他,可他听不进去,最终落到了老渔翁的手里,当成了别人的美味佳肴。我看后,觉得这篇文章含意深刻,教育我们要虚心听从别人的劝告,不要把别人的话当作耳旁风。那样,终究会害了我们自己。这故事的教育意义实在是太深刻了。

手抄报的右上方是《名人名言》。因为,我们要以名人为榜样。那些名人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如果我们按照名人的话去做,那我们的各方面就会越来越出色,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我正思索着,一旁的妈妈突然说:“扬扬,不如你办一个‘脑筋急转弯’的专栏吧!它可以锻炼你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增强大脑的灵活性。”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于是,《脑筋急转弯》就落在了我的手抄报上。

最后,我又设了《小小英语角》,因为,我发现,英语的用处愈来愈广泛,况且,英语是国际语言。不学好英语怎么行呢!

篇2

一、激起阅读需要,形成阅读兴趣

需要是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课外阅读活动而逐渐形成的。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总是体现在具体的情境之中。如有学生获得了学校读书征文比赛的奖励,相关部门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就会使其他学生由好奇、向往而产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需要。

二、优化阅读环境,激发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我校在“橱窗”中展示学生的手抄报、读书心得,并进行评比。学生为了办好手抄报,写好读书心得,就要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积极主动地去收集处理信息。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也开辟了佳作赏析节目,并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图书。这样,使学校有“书香”“墨味”,营造了一个充满人文气息、文体底蕴的环境,激发了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三、加强阅读指导,培养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阅历等实际情况,独立阅读常常会遇到不少困难,这会给阅读兴趣带来负面的影响。学生只有知道了读什么书,掌握了读书方法,消除了阅读障碍,才能对课外阅读有兴趣。我校的教师首先教会学生筛选读物,除了教师推荐一些好书外,也允许小学生自主选择不涉及原则性问题,不违法,不违反伦理道德的书来读,才能引发学生读书的直接兴趣。如: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教学生怎样精读和略读;教学生学会思维;教会学生边读边想的方法等。

四、开展课内外活动,巩固阅读兴趣

(一)“课本”导趣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把课内所学之法运用于课外阅读活动之中,把方法转化为能力,又从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增长知识、见闻,从而形成一个阅读之网。

学生阅读得最多的就是课本,而课本的有些内容是从名著名篇中选出来的。如《草船借箭》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课后不少学生争看《三国演义》。

有人曾把拘泥于课堂教学的做法比喻成“课内的芝麻弄成西瓜,课外的西瓜一个没有抓。”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教师应大胆引导学生抛开“芝麻”,去摸摸更诱人的“西瓜”,拓宽学习和阅读的范围。这样学生才能受益无穷,趣味无穷。

(二)故事引趣

有的小学生虽然不愿读书,但却愿听故事,反而能从讲者的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故事或未讲完的故事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看书,教师可以推荐书目,然后开故事会,可由教师讲故事,也可由学生来讲。教师利用学生愿意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因势利导地把讲故事的活动转移到读书上,从而达到使学生对阅读间接生趣的目的。

(三)竞赛保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小学生好胜心强,开展适当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竞赛中体验成功的欢乐,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使小学生获得并保持阅读的兴趣。如:开展分类收集成语的竞赛,收集春联的比赛,朗读比赛,办小报比赛,写读书笔记比赛,科技征文比赛等等。由于竞赛是一种具有趣味性、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为了取得胜利,学生必然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必然要去多读书。而学生通过读书获得了胜利,由于学以致用或读写结合,也就保持住了阅读的兴趣。

(四)表演成趣

篇3

我是三年级一班的学生,我叫xx。首先,我要感谢老师和同学,对我一直的关心和爱护,使我不断的成长。我是历年的全面发展星、学科技能小能手、文明少年、小小书法家,荣获书香家庭、科技手抄报一等奖,科幻画二等奖,科技小论文等各种奖项。2009年在日照市少儿美术、书法大赛中荣获色彩奖。2010年在国际天使艺术节第七届全国青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展评活动中,荣获绘画类少儿组一等奖。

我从小喜爱读书,小小的书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上一年级时就喜欢读《儿童文学》、《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100个寓言故事》、《100个父爱故事》、《100个母爱故事》、《汤姆叔叔的小屋》、《爱丽丝漫游记》、《爱的教育》、《森林报》、《鲁滨逊漂流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增广贤文》……二年级时能背古诗二三百首,三年级我读了四大名著等。现在我已绿色阅读已过了六级。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了不少道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我也是学校绿色悦读活动的真正受益者。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也一定要做到”这是我的座右铭。我从小坚持记日记,记下自己的不足,记下成功的经验,也记下自己的亲身感受。在家里,在家里,我孝敬父母,帮助他们干家务活。我的红领巾、袜子、桌布都是自己洗,从不让妈妈插手,养成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我还处处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学校,能够关心他人,尊敬老师,热心帮助同学。

篇4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允许学生各抒己见 ,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学生研读文章,思考比较,讨论争辩,引导他们准确把握读物的主旨,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咀嚼语言,吸取精华,受到审美熏染,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达成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实施:

一、课外阅读赏析课

课外书籍浩如烟海,教师可以结合我市的阅读工程推荐学生先读每个学期的必读书目,必读书目必须要人手一本,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阅读。在学生初步阅读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精彩片段进行精读赏析。这样就使得课内、课外阅读不分家,息息相关,实现课内课外的巧妙对接。

例如:五年级上学期的必读书目之一《水浒传》,我们可以选择和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相关的片段《林教头雪夜上梁山》进行赏析,从人物形象分析入手,把握住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写作的特点。从书本中我们认识了一位谦虚有礼、处处忍让的林冲,而到了《林教头雪夜上梁山》这一情节,林冲的形象变得更为丰满了,人物性格的转变显得自然而突出。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小说,教给学生赏析小说的方法: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从小说的情节发展、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二、课外阅读汇报课

高年级同学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积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此阶段如果能经常地进行阅读汇报,会使他们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1.课外阅读汇报的目的在于:巩固阅读成果,享受阅读的成功体验;归纳梳理阅读内容,形成知识链条和结构;强调学生的阅读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将学生的阅读在更高的层面上引向更深。

2. 课外阅读汇报的内容有:阅读的方法、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感受等。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也有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把阅读时的领悟及时地进行交流,把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同学们分享。

3. 课外阅读汇报的形式:汇报的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接地气,结合校情、班情、学情;要具有趣味性,符合孩子的天性;同时要具有层次性,让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例如:笔者在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课――五年级必读书目《伊索寓言》时,是这样做的:课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读完整本书之后,根据学生阅读的情况设计汇报的内容和形式,汇报的形式为闯关的形式,分为三大关:第一关为“常识大比拼”,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题:《伊索寓言》的作者和特点;寓言故事的题目和寓意连线题;听故事猜故事名;讲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寓言故事等。第二关为“我秀我才艺”:用手抄报、朗诵、交流读后感或用表演的形式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等。第三关为“我来做‘伊索’”:出示四张图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一则寓意故事,要求模仿《伊索寓言》的形式,先讲故事再在故事的最后揭示故事的寓意。

汇报课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汇报的主体是学生,要把学生放在前台,把内容放手给学生,汇报的形式和内容要高度融合,这样才能在汇报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课外阅读辩论课

高年段的同学养成了阅读、汇报的习惯,实现自能阅读的目标就轻而易举了。这一阶段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辩论课,当然这得基于班级学生的学情而定,这是要求比较高的层次。当学生对某一书籍阅读的比较透彻、深刻就可以试着用辩论的形式加深对读本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就某一主题展开阅读,阅读之后总结归纳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就这一主题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必读书目之《三十六计》,三十六计分为六大类,每类里面又可分为六小计,每个计策都有相应的战例,无论是胜战计、并战计还是混战计等,都各有各的长处与缺点,如果教师能组织学生用辩论的形式,探讨、分析计策的长处与应用,学生对三十六计就能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理解了,再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某些计谋,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还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了综合素养。

篇5

(六盘水市盘县石桥镇中学贵州盘县561600)

【摘要】大量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净化心灵,但更重要的是,还需提供更多的从知到行的实践机会。因此,在课外阅读以后,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发挥课外阅读独特的教育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 课外阅读;活动指导;故事会

我市六枝特区岩脚乡第一中学开展的“五化三园”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市级示范性学校,其成功经验在全市学习推广。基于此,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加大力度掀起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新。于是乎,各方面、各领域轰轰烈烈行动了起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活动重要场所的图书馆,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讲演比赛、智力竞赛、作文竞赛、手抄报评展、读书心得等,让学生在较大范围参与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风采,把课外阅读活动推向一个较高层次。

作为图书馆的主要负责人及活动开展的组织者,常常需要对活动给以指导。下面我从图书馆组织的诸多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就如何开展“故事会”活动的指导,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希冀抛砖引玉。

首先,指导学生选材。故事会可以举办成“专题故事会”,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笑话故事”、“幽默故事”等。 参加讲故事的同学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自身条件选好材料,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与自己性格又比较接近的故事。譬如个性活跃、情绪容易激动的学生可选“童话故事”、“科幻故事”;个性沉稳、情绪控制力强的同学可讲“幽默故事”、“笑话故事”; 女同学比较适合讲想像丰富、可娓娓叙述的故事;富有激情、情节紧张的故事,比较适合男学生讲。在选材时要注意选有教育意义、事件比较集中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层次清楚的故事。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加深对原材料的理解。讲故事前必须把握故事中主要人物的身份、性格和语言特点,深刻理解故事的主题,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人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用恰如其分的语调、语气、神态、动作表达好故事的内容。

再次,指导学生处理材料。讲故事是艺术的再创造,书面的文字要变成可供口头讲述的语言,必须要进行加工改造,过于书面化的语言要改成口语,表述效果就要好得多。故事中有些属于提示语性质的语言,如提示动作、神态、语气的语言,可直接用某种相应的动作、神态、语气来表达。

其四,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指导讲故事的学生多想想,故事中哪几个人物是主要角色,这些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语言特点;如果有几个人物同时出现,这些人物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他们所占的方位是怎么样的,譬如面朝左,用苍老沙哑的低音讲话,这就是老爷爷,在对小孙女说什么;转个身,面朝右,抬起头,用稚嫩清脆的语音讲话,这就是孙女儿在对老爷爷讲。只要善于运用不同的语言、语调、姿势、动作,就能使听众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其五,指导学生的动作。讲故事时如果不配合适当的表情动作,是没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故告诉学生,说话时配合表情动作,这样做有助于感情的表达。但是,动作要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要手舞足蹈,也不要说一句配合上一个乃至几个动作,动作要自然、准确、优美,语言的配合要协调。

最后,指导学生上场。讲故事给听众听,讲故事的人要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学会控制场面的本领。在这方面,要告诉故事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上台后别忙着先讲,先环视会场,脸上带着微笑,轻轻点头向听众致意,当听众已安静下来,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候,再开始讲故事。

第二,眼睛不要看着天花板或窗外,要看着听众的脸,要经常扫视会场,神态要显得自然亲切。

第三,要注意听众神态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表达方式。

总之,像在举办故事会这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通过指导学生讲故事,甚至于讲自己编写的故事,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我校的“五化三园”活动彰显其风采。

参考文献

篇6

环境:营造English的快乐氛围

晋三小是一所朝气蓬勃、文化氛围浓郁的花园式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3年更为现名。在全区教育的特色大布局中,学校对校园环境作了全面改造,营造出了“校园、乐园、花园”的境界。

踏进晋三小这个“花园”,从大门口,到楼梯,到走廊,处处都能见到英语格言,仿佛走进一所外语学校。这是学校持之以恒营造学习英语快乐氛围的绝招之一。

校长姚俊忠说,英语教育是离不开环境的。在创建英语特色教育学校中,学校做足文章,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充满快乐的English。

学校大操场四周的文化墙是学校校园环境建设的一大亮点。操场东、西、北三面围墙上的图案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课间生活、寓言故事,并配有英语介绍。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双语“校训”和双语“学风”:校内还设有欢迎牌、指示牌等双语标识: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老师们设计的英汉双语格言与警句;在“英语长廊”中,老师们还用双语介绍了“晋三小校训”“晋三小学风”“学校文明用语”“科学家简介”“中西方重要节日”等。随处可见的英语,让学生们浸润在英语的环境中,感受着英语学习的快乐。

在晋三小,每个班级门上均设有双语班牌、双语警句和格言,这些双语警句、格言定时更换。有些班级还自编了双语故事、双语班级墙报。班内墙报每月更换,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每一间教室,都是一个小小的英语天地。

语境:活跃English的快乐元素

在用着方块字、说着普通话的国度,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学校在创造英语语境上颇下工夫。

“The philosopMes of Shanghai Expo are munication,togetherness and cooperation.”在主席台上红衣女孩大声的领读下,操场上的全校师生也跟着高声朗读这句上海世博会的理念:理解、沟通、欢聚、合作。朗读5分钟后,课间操开始。

这是晋三小开展“每日一句英语”活动的一幕。在晋三小,每日做操前五分钟,由英语教师事先教会一位学生,然后由这位“小老师”组织全校师生每天学习一句日常英语。“小老师”认真教学,学生们学得积极。每日一句英语,持之以恒。就连没有开设英语课的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也劲头十足,熟练掌握了一些常用英语。

2005年3月,学校开展了省级实验课题《铁路与英语》,使用的是教师们自己编写的校本双语教材。教材在帮助学生了解机车发展史、机车提速、如何识别车次、买票等铁路知识的同时,又让学生熟悉了相关的英语表达。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语言平实生动,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也获得同行的深度认可。

学校广播“每周一歌”播放英语歌曲,一首英语歌曲连续播放一周,目的是让学生耳熟能详,熟练到能够脱口而出。同时,通过校园英语广播站,播报校内外新闻。内容包括校园新闻、英语歌曲、日常会话、英语谚语、英语故事等等。浓浓的英语氛围,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情境:扩展English的快乐空间

组织一些有意思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对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很大。学校赵凌凰老师是省中小学中青年教学学科带头人、市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她一直致力于扩展英语学习的快乐空间。

篇7

一、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更是承担着启蒙和延续的重任。小学生毕竟还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假如教师能够在语文教学时,一方面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和语言运用技巧,一方面向学生渗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岂不是鱼和熊掌兼得吗?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教师的引导,因而学校就需要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相结合。例如,在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学期会举行经典诵读比赛,教师需选择一些经典诗篇或者优秀文章进行朗诵,例如《弟子规》《三字经》《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同时,学校还会组织全校教师学习硬笔字和软笔字,邀请当地有名的国画大师和书法大师进校园,不定期举办书法作品展示会等。在新教师培训上,学校效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拜师学艺”,建立了“青蓝工程”,为新教师精心挑选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作为师傅,实行“师徒挂钩”制度。这些举措,都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也为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与诵读方法的引导、实施相结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是以诵读为主的,这种古老的教学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但其能在我国得以传承数千年必然有其可借鉴之处。现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诵读”中吸收合理内核,并不断地加以改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儿童时代是人生中记忆力最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多读书,多背诵一些优秀的文章,对于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是很有帮助的。学生们只有对文章进行不断地诵读和品味,才能获得对文章的独特感受。而想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能力,更需要学生多读书、多背书。笔者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必须掌握的古诗词篇目,进行整理与补充,列出每个学期必须背诵的20首古诗题目,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在每节语文课前设置“经典诵读”环节,由领读员带领着全班同学朗读五分钟。在学期末,进行“古诗考级”,先挑选10位学生进行考级,考级过关者发放考级卡;再由这10位学生担任“考级员”,对全班同学进行考级,考级过关者给予发放考级卡。这种“古诗考级”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背诵古诗的兴趣,班级中掀起了一番“背古诗热”。通过与诵读活动相结合,有效地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三、与弘扬传统民族节日相结合

随着世界多元化进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也已日益交融。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各种“洋文化”的入侵,人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流行过“洋节”,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等。而我们国家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反而渐渐被人所淡忘,造成不少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不了解。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一些反映传统节日的诗词。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将这些教材合理利用起来,让阅读教学与弘扬传统节日结合在一起。例如,笔者在教学《九月九日山东兄弟》这首诗时,除了向学生介绍这首诗所描绘的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外,也让学生在课后收集一些有关重阳节的信息:比如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的传统和一些有关重阳节的神话故事等等。再如,“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一个民俗节日,在这个节日之前,笔者让学生回家收集“拗九节”的相关知识,制作手抄报。在“拗九节”那天,开展“给敬老院老人送拗九粥”活动,由学生自带拗九粥,或小组集体购买拗九粥,送到敬老院,给老人们献上一份孝心。通过这些教学和实践活动,学生对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充分的弘扬。

四、与阅读教学课堂实践相结合

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学生识字量的因素外,也要把握住小学生好动、活泼及好奇的心理因素,更要坚持课堂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方式。大多数的小学生都爱听故事,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也都是以故事的形式传承下来。在现今的语文教材中也保留有许许多多经典的国学故事。对于这些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故事,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穿插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能更好地吸收课文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时,为了让学生感悟寓言的寓意,设计了一个表演环节,让学生扮演兔子和农夫。简单的表演,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然后,笔者再向他们揭示这个故事所阐述的寓意就更能被学生所接受了。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面对的学习主体是儿童,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使小学生能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深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贴近儿童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展开多样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典传统古诗,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比如视频、音频、音乐等,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到情境中,充分理解古诗词,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播放课文录音、教学课件展示庐山瀑布的风景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对庐山瀑布有直观的了解。在学生充分入境的基础上也可以利用一些音乐背景,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进一步感受诗歌中描绘的优美景色,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从而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篇8

----我的新语文教学方案

 

 

 

中华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沉淀着中华五千年的古老文明,蕴涵着博大而丰满的精神元素。

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

今天,我将引领学生用生命和情感去重新诠释语文教学的内涵。

这就是我们班的新语文教学。我之所以称它为新语文教学,不是故作标新立异,而是在总结我过去语文教学成功和失败因素的基础上,加进这些年来对语文教学的重新认识与思考,以有别于我过去所走过的语文教学道路。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我所思考的新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

----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追求的精神元素。

----新的语文教学应用全人类文化的神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

----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它是一种享受。

我的新语文教学,它有以下的内容与理解:

童年阅读:积淀精神的底子

想法:童年阅读带给学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进入书本,进入阅读,学生便走到了一个个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的面前,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他们与大师对话,与书本为友,与伟人交流,久而久之,人类的思想精品便积淀成了学生的精神底子。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会不断地产生梦想,而阅读是生长梦想的重要途径。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就是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的情感熏陶。优秀的儿童读物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极大的影。向,优秀的儿童科普读物能丰富学生的想像,激发学生研究自然、征服自然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

做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阅读,设立班级阅读书库。推荐书目:

五年级(上)阅读书目:童话类、寓言类(《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中国著名童话》等)、知识类;背诵20首古诗。

五年级(下)阅读书目:科技类、散文类;背诵20首古诗。

六年级(上)阅读书目:人文类、散文类、知识类;背诵20首古诗。

六年级(下)阅读书目:人物传记类、小说类;背诵20首古诗。

课堂教学:活化语文

想法:重建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的场所;让课堂成为学生激情燃烧的火场;让课堂成为学生智慧的加工厂;让课堂成为学生梦想开始的地方。改变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大占天下的局面,每周增设活动课和兴趣作文课,以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活化课堂教学。

做法:之一----改革课程结构。课内阅读教学课(精读课)、活动课(文学欣赏、童话表演、日记交流、语文活动等)、兴趣作文课(课外自行设计)。

之二----课内阅读教学课(精读课);让学生在有情有趣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之三----每天常规作业:日记一则;阅读摘记一则;一问:今天哪些地方进步了?

每周常规作业:背诵1--2首儿童诗;背诵2首古诗;一次预习。

每月常规作业:专题手抄报一张,表演一个剧本。

每学期作业:一本作文集,1--2次实践活动。

梦想剧场:

让想像和才情尽情挥洒

想法:语文能力的培养应在生动活泼的空间中得到实践,而课本剧不但能极大地拓展和提高孩子们的视野和语文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使童年成为孩子们体验梦想与创造的黄金时期。

做法:1.成立“梦想剧场”剧组(导演、编剧、演员、服装设计师、道具师、资料收集员等);2.每月演出童话剧、成语剧、寓言故事剧等;3.方法:读剧本----演剧本,编剧本----演剧本。

诗心飞扬:让心灵在诗歌中

自由地舞蹈

想法:现在小学作文教学,大都局限在记叙文、说明文的文体。我们国家一向被称为“诗歌的国度”,却很少让诗歌习作进入作文教学的天地。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我们将看到诗歌作为一种激发想象力和表现才情的最本真的作文样式,散发出钻石般的璀璨光芒。我们乐于相信,在诗意盎然和浸润着诗歌的氛围中,我们的孩子会在时代的物化和媚俗中,保持着独立个人的精神性,去追寻真善美最真切的声音。

诗歌习作与其说是让诗歌进入课堂,不如说是让它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拂去蒙在他们心灵上的积尘。因为诗,似冰雪,高尚而纯洁。它是最能培养学生个性的一种文字体裁,能够大大拓宽学生们的经验空间。

做法:尝试儿童阅读,儿童诗写作,举行诗歌朗诵会

七彩体验:感受大千世界

篇9

一、积极做好推介工作,激发学生阅读热情

1.结合教材做好图书推介工作。世界上一些伟人、名人及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学者,无不是从童年大量阅读引起阅读兴趣,迁移为强烈的学习兴趣、求知欲而走向成功的。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十五六岁时就是一个很痴迷的读者了,他把周围村子里的书都看遍了,后来他说:“一个作家首先是一个读者,然后才可能写作。因为阅读培养了他的文学兴趣,逐渐建立起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并完善了对语文的鉴赏和感受能力。”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善于利用学习的课文的契机适时向学生推荐好书,如学习《海伦・凯勒》之后,就向学生推荐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生活的故事》;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之后,就给学生推荐的萧红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学习课文《牛郎织女》之后,就向学生推荐《中国民间传说》。事实证明,结合课文来进行拓展性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享受读阅读的乐趣。要积极创设机会,开展活动,让学生快乐地体验阅读的乐趣,激发爱读书的情感,并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校性的读书活动由于规模大、影响大,能较好地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刺激学生的读书欲望和动力。班级是学生活动的主战场,更应经常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读书交友”、编辑课外阅读手抄报、好书“漂流”、读后感评比、评选“故事大王”,等等。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1.帮助学生选择好书。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我国汉代史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可见,好书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成长能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把学生培养成热爱读书的学生,把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书香班级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亲近书籍,拥抱经典,让学生不再沉迷于电视或电脑游戏。语文教师还要和家长要积极配合,鼓励家长常带孩子去书店购书,把好书作为生日礼物、新年礼物或奖品送给孩子,让优秀的书籍陪伴孩子走过童年。当然,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注意要选择那些能丰富儿童知识、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情操的书籍,供孩子阅读。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要求内容故事情节浅显易懂、图文并茂;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以文字为主的书籍,如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名人传记、校园小说等。

2.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读书方法和读书习惯可以使阅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学生有了读书的欲望,教师就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读书方法,使学生读得更好,收获更多。阅读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三到”、“三法”、“三结合”。“三到”,即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在《熟读精思》中所强调的“心到、眼到、口到”,此方法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时效性,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保证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三法”,即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需要,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实效;“三结合”,即将读与听相结合、读与说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从而促进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的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三、努力创造阅读条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1.建立良性阅读运行机制。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想方设法,为学生建立多种阅读基地,努力拓展课外阅读空间,并盘活学校图书室或学生手里的图书资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资源保障,让学生有地方可读、有书可读。笔者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严格遵守“三定”制度,即“定书、定时、定量”。所谓“定书”,要求学生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务必读完,绝不能半途而废;“定时”,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如每周、每月读多少本书等。遵守“三定”制度,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良性的阅读运行机制。

2.给予学生充裕课外阅读时间。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大量的时间都被机械的、琐碎的习题训练所占据,那么学生阅读的时间就没有保证,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裕的课外阅读时间,为课外阅读保驾护航。为此,每学期可以举办一次读书月活动,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开辟时空,让阅读润泽孩子的童年。平时还可以在班级里举行“班级读书会”、“优秀读书笔记评比”、“故事会”之类的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四、发挥评价激励功能,保持学生阅读动力

篇10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学生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很少有时间读书。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都是拿分数来衡量学生学习的好坏。学校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只关注升学率的高低,为提高升学,布置大量作业、进行多次测验只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根本不去考虑学生是否能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使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

2.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因为没有监管而无法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在农村目前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打工,他们的孩子也就成了留守儿童。很多家庭很少去引导孩子去学习,甚至任由他们放纵的去玩,孩子也因此滋生了懒惰情绪,根本无法形成读书习惯。鉴于此,即便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重视,但是学生已经没有了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也就流于形式了。

3.因为多媒体的出现导致学生难以对读书产生兴趣。电脑电视逐渐在农村普及开来,学生依赖于对多媒体的娱乐性,使得对书籍知识的渴望值越来越低。这种由多媒体带来的虚拟世界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孤僻的性格、冷漠的人格、缺乏交际、视力下降以及暴力倾向,等等。

4.学生因为没有图书资源而读不到好书。在教育资源配备上城乡差距过于严重,农村本身就不太注重图书上的投入,再加上农村孩子家境一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已经难以应付,更别提图书上的投资了。还有农村的图书市场也很小,基本上没有像样的书店,好的书籍像少儿读物更是严重缺乏,这样的阅读环境也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跟不上发展需要。

二、提高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

(一)把一些趣味性和多变性的读物提供给学生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的常用汉字都掌握的差不多了,已经完全可以理解中短篇的童话故事内容,在注意力上也比一二年级的学生要好很多,拥有了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趣味性和多变性的读物在这个阶段更适合他们去阅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都喜欢幻想,所以像童话、科幻小说等带有幻想色彩的书籍更容易被他们所接纳。孩子们还有好奇的天性,所以一些像探险或探秘的文章也容易被他们所喜欢。孩提时代的思维大都是具象的,因此像寓言故事一样的具象故事也会被他们所注意。还有可以充分表现孩子善良童心、天真童趣的儿童诗歌或者反应世间景物、文字精美的经典范文,都会是学生们所爱读的并且具有一定意义的书籍,也应该多引导学生去阅读。还有一些时文切实的反映着与学生现实生活相通的内容,虽然学生的语言水平还不够,但也基本能够理解并产生喜爱。教师在向学生推荐书籍的时候一定要把最适合的提供给他们,对于自主选择感兴趣书籍的学生更要给与鼓励,把个性化阅读的理念提倡起来。

(二)课外阅读的指导办法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式要科学。所以,老师需要在课堂上教导学生学习科学的阅读方法像略读、浏览和精读法等等比较实用的阅读方式。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字典和词典来把词语的意思理解透彻,更可以通过生活的积累和上下文的联系了解文章的含义。如果再把读书笔记作为课外作业的话,可以通过阅读课上写读书笔记、优美句段摘抄等形式帮助学生在文章理解上有自己真实的感受,不需要写多少,只要写的真实就可以,可以使学生达成个性上的张扬。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上老师也教不了太多的东西,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觉感悟,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教的科学阅读方式充分应用在课外阅读中去。

(三)体现生活的每一处,我们要使语文课程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更好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很重要,比如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社会课上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标牌广告、杂志、广播、学校走廊文化、报纸、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更可以去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纪念馆或者文物古迹、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和日常生活中获取相关信息,以上等等都是语文学习和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资源,我们要把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四)使课外阅读实践的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