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的读音范文
时间:2023-03-22 11:5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坎坷的读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目前学界对于金代度制研究薄弱,尚存诸多问题。以出土发表的36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为研究对象,按照每方印的官品、实测尺寸与官印制度所规定的尺寸进行折算后可知,金代1尺长度约合今429~433cm,相当于宋代官尺长度的13~14倍,对于元代尺度量值(412cm)增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K24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6-0131-05
Study on the Dimension of Length in Jin Dynasty from the
Meng An and Mou Ke Official Seals
WANG Xiaojing
(College of the Humaniti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China)
Key words: Jin Dynasty; dimensions; Meng An Official Seals; Mou Ke Official Seals
Abstract: Academic researches on the dimension of length in Jin Dynasty have been weak at present,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36 Meng An and Mou Ke official seals of Jin Dynasty are taken as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We conclude that the length of one Chi in Jin Dynasty is approximately 42.9-43.3 cm after the calculation by converting every official seals grade, measured size and the size specified in the official seal system, which is 1.3-1.4 times of one Chi in Song Dynasty and exerts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extension of the length of Chi in Yuan Dynasty (around 41.2 cm).
一度量衡是百物制度的标准,田亩的大小、产量的高低、赋税的轻重等都需以度量衡来标度。《辞源》载:”测长短之器曰度;测大小之器曰量;测轻重之器曰衡。”关于金代的度制,史籍鲜有记载。从实物来看,迄今为止尚未出土金代古尺,但金代遗物中官印出土较多,对考察金代度制有很大帮助。
学者们结合鲜有的文献记载,对金代尺度进行了一些推测,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1.金代尺度承唐宋之制,几乎完全与唐宋相同。
王国维《中国历代之尺度》一文〔1〕、吴承洛专著《中国度量衡史》〔2〕,均认同唐宋元三代尺度“所增甚微”,甚至断言“几乎完全相同”,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自金元以后,不课绢布,故八百年来尺度犹仍唐宋之旧”〔1〕。这种说法流行至今。
冯恩学以考古发掘出土的金代权衡器为线索对金代度量衡制度做了讨论,进一步指出相关文献对此没有明确记载的原因在于金代承用宋代度量衡之制,辽金两朝无人对其改革,故修史不书〔3〕。金代尺度虽承唐宋之制,但将对金代尺度的考察附着在宋代尺寸的考订上,并由此得出二者“几乎完全相同”的论断则未免太过绝对。
2.根据出土官印考察金代尺度。
陈根远在《记两方隋、金官印》一文中,从一枚大定年号的环州刺史之印入手考察金代尺度。这枚金代官印印面呈正方形,实测长度61cm,恰好为宋代官尺(1尺计31cm)的二寸,陈根远遂认定金代度制虽未见诸家言明,但应承袭宋制〔4〕。这一结论虽基于对官印的实际测量,但仅据一枚官印的尺度推测整个金代的尺度量值的做法有些牵强,据此断言金代尺度完全承袭宋代、毫无变化的说法也不能让人信服。
高青山和王晓斌从已出土发表的金代官印中选出89方标有确切年号的官印探讨金代的尺度,按照每方印的官品、印的尺寸与官印制度中所规定的尺寸,统计得到78方官印的1尺长度等于或近于43cm,就此提出金代1尺约合今43cm〔5〕。然而金代官制前后期变动较大,官名和品位前后期不一致,基于这种考虑,高、王两位学者也承认,“89方金代官印的品级讨论中一定存在许多纰漏”〔5〕。金代后期,造印制度极为混乱,同一等级的官印印面尺寸明显增大,日本学者高桥学而就此指出金末官印的尺寸不可靠,并不赞同高、王对金代尺度的推测〔6〕。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王晓静从猛安、谋克官印看金代的尺度3.从宋、金两代尺度关系考察金代尺度。
郭正忠在考察宋代“京尺”时,以淮尺长3293cm计,认为“京尺”为淮尺加三尺,推测“京尺”1尺长3293cm×13≈4281cm。因“京尺”长度与高青山、王晓斌实测金代官印1尺长43cm的数值略近,郭正忠遂认为“京尺”之“京”即“金尺”之“金”的讹误〔7〕,并进一步提出金代官尺1尺长度在395~428cm之间。但因对“京尺”即“金尺”的推测缺乏文献佐证,因此这一说法只能作为金代尺度考察的有益探索。
一由于史料匮乏,且迄今尚未发掘出土传世金尺,目前所见金代官印及《金史》中关于官印制度的珍贵记载就成为考察金代尺度非常有利的实物与文字证据。考虑到金代后期官印粗制滥造现象严重,除猛安、谋克官印印面尺寸前后变化不大外,其他官印的印面尺度均较前期明显增大的事实,笔者拟以出土发表的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为研究对象,探讨金代官尺1尺长度量值的范围。
有金一代,猛安、谋克制度未绝,海陵、世宗时期发展尤为迅速,猛安、谋克官印被大量颁制。这一时期的官印铸造精致讲究,被各家公认为金代质量最好的官印作品〔9〕。猛安、谋克是女真统治者在汉人州县之外设置的与之并行的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关于猛安、谋克的职官品级,《金史・百官志》记载,“猛安,从四品”,“诸谋克,从五品”〔10〕。
海陵改制之前,金代官印多用辽宋之印,内外官印存在新旧名称不同、品阶大小不一、地方上仍沿用契丹字官印等混乱局面。正隆元年(1156),海陵王颁布新官制,“职有定位,员有常数”〔11〕,金代官制自此建立。与此同时,官印制度得以统一,据《金史・百官志》载,“四品印,方一寸五分”,“五品印,方一寸四分”〔12〕,恰好对应了猛安、谋克官印的尺寸。
就《金代官印集》〔9〕中收录的金代官印来看,现今出土发表的金代猛安谋克印有36方。其印面尺寸、刻款、收藏单位或著录书籍等情况见表1。表1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尺度表
序号官印名称铸印机关刻款年号实测尺寸
(cm)折算尺寸
(cm)品级著录(收藏单位)1熟伽泊猛安印内少府监造正隆元年十月6.5×6.442.667从四品《东北古印钩沉》2熟吉泊猛安印贞v二年6.4×6.442.667从四品吉林省博物馆3里浑河猛安印内少府监造正隆元年十一月6.8×6.845.333从四品吉林省博物馆4拽挞懒河猛安印内少府监造正隆元年十一月6.5×6.543.333从四品吉林省博物馆5合懒乌主猛安印6.5×6.543.333从四品吉林省博物馆6阿里合谋克印内少府监造天眷七年三月6.5×6.546.429从五品吉林大学7忒忍达葛谋克印尚书礼部造正隆五年六月6.1×6.343.571从五品《意@古今官印蟆8卜鲁安乌主谋克印少府监造大定六年七月6×642.857从五品吉林省博物馆9退浑谋克之印少府监造大定九年七月6×642.857从五品扶余县展览馆10母思和拙谋克印少府监造大定九年七月6×642.857从五品吉林省博物馆续表1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尺度表
序号官印名称铸印机关刻款年号实测尺寸
(cm)折算尺寸
(cm)品级著录(收藏单位)11合里哥谋克印少府监造大定九年八月6×642.857从五品《东北古印钩沉》12阿设罕谋克印大定九年九月6×6.142.857从五品辽宁省博物馆13黄蠢谋克之印少府监造大定九年九月6×642.857从五品《东北古印钩沉》14多忿馍侥笨擞∩俑监造大定十年闰五月从五品博物馆15哥扎宋哥屯谋克印少府监造大定十年五月6.6×6.647.143从五品依兰县文管所16毛都虎谋克印少府监造大定十年五月6.1×6.143.571从五品吉林省博物馆17蒲麻汉谋克印少府监造大定十年五月6×642.857从五品吉林省博物馆18恤品河窝母艾谋克印少府监造大定十年六月5.7×5.740.714从五品黑龙江省博物馆19河头胡论河谋克印礼部造大定十六年四月6×642.857从五品天津博物馆20和拙海乐谋克之印礼部造大定十八年6.1×6.143.571从五品天津博物馆21夹混山谋克印礼部造定十八年十一月6.1×6.143.571从五品北京故宫博物院22迷里迭河谋克之印礼部造定十九年五月5.9×5.942.143从五品哈尔滨市文管站23移改达葛河谋克印礼部造定十九年八月6×642.857从五品北京故宫博物院24谋鲁坚曷蛮谋克印礼部造定十九年九月5.9×5.942.143从五品《隋唐以来官印集存》25合扎寿吉斡母谋克印尚书礼部造大定二十二年九月6.2×6.143.571从五品《东北古印钩沉》26拜因阿邻谋克之印礼部造承安五年闰二月6×642.857从五品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7炖锇⒘谀笨酥印礼部造承安五年闰二月6×642.857从五品吉林省博物馆28斡邻阿邻谋克之印大安二年四月6×642.857从五品北京故宫博物院29窟留义葛谋克印礼部造贞v元年三月6.4×6.445.714从五品吉林省博物馆30合懒乌主猛安印贞v二年十二月6.5×6.543.333从四品《满洲金石志》31乇睾焙显谋克印上京行部造贞v三年四月5.8×5.941.4286从五品黑龙江省桦川县图书馆32厮思浑谋克印上京礼部造贞v四年三月日5.8×5.841.4286从五品吉林省榆树县文化部门33盔烈可乌主谋克之印5.8×5.841.4286从五品吉林省德惠县文化部门34谋鲁坚谋克印6×642.857从五品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35宋建谋克之印少府监造大定十年五月6×642.857从五品辽宁本溪县博物馆36曷苏昆山谋克之印少府监造大定十年七月6.1×6.243.571从五品黑龙江北安市文化局据表1统计可知,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印面呈正方形,仅个别官印实测边长存在1~2mm的误差,如表中第1、12、25、31、36号官印的边长误差为1mm,第7号官印边长误差为2mm。表中序号21至24的谋克官印铸造时脱字“大”,当为金世宗时期官印,另有3方官印无年款,颁制年代不详。由此可知,36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中有熙宗时期官印1方、海陵时期4方,世宗时期数量较多,计20方,章宗时期2方,卫绍王时期1方,宣宗时期官印有5方。
从36方猛安、谋克官印的刻款看,除7方未刻铸发机构外,大定十年(1170)之前,有16方官印由少府监颁造。大定十六年(1176)后刻款的官印由尚书礼部颁制,数量总计11方。宣宗贞v年间,官印颁制机构除尚书礼部外,上京行宫、礼部等地方机构也可颁造官印(如表1中31、32号官印),官印颁制混乱。猛安、谋克制度在世宗时期发展至顶峰,恰如《金史・兵制》所载,大定二十四年(1184),全国有“猛安二百二、谋克千八百七十八”〔13〕,猛安、谋克官印在此期间颁造数量增长显著。
我们结合《金史・百官志》中有关印制的文献记载,再对照猛安、谋克印鉴的实测边长,便可推测出金代1尺合今长度。36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按照其官品、印的尺寸与官印制度所规定的各品位印鉴的尺寸大小进行折算,可得金代1尺合今具体数值如下:
天眷年号谋克官印1方,1尺长度合今46429cm。
正隆年号猛安官印3方,1尺长度在42667~45333cm之间不等;谋克官印1方,1尺长度为43571cm。
大定年号官印20方,均为谋克官印:其中1尺长为42857cm的官印有10方;1尺长为43571cm的官印有5方;1尺长为42143cm的官印有2方;除1方未发表实测长度的官印外,余下2方官印1尺长度分别为40714cm、47143cm。
承安年号谋克官印2方,1尺长度均为42857cm。
大安年号谋克官印1方,折算其1尺长度为42857cm。
贞v年号猛安官印2方,1尺长度分别为42667cm、43333cm;谋克官印3方,1尺长度分别为45714cm、41429cm与41429cm。
未刻有年号的3方官印中,猛安官印1方,1尺长度为43333cm;谋克官印2方,1尺长度分别为41429cm和42857cm。
综上所述,36方官印中,猛安官印有6方,谋克官印30方。6方猛安官印中,有3方1尺长度合今43333cm,占6方猛安官印的50%;2方1尺长度为42667cm,占3333%;余下1方猛安官印1尺长度为45333cm。30方谋克官印中,除去1方未发表实测长度之外,1尺长度为42857cm的官印有14方,占29方谋克官印的4828%;1尺长度为43571cm的官印有6方,约占2069%;1尺长度为41429cm的官印为3方,占1034%。另有2方谋克官印的1尺长度为42143cm,占670%;余下4方谋克官印的1尺长度在40714~47143cm之间不等。
关于数据的统计,目前学界一般采用取样本平均数和取最高频率值两种方法。样本平均数是将多个不确定的数值用算数平均法取其平均值而获得的数据,从表面上看极其精确,在小数点之后保留了多个有效数字,却违反了“非有效数字的位数越多,越不可靠”的数学原则〔14〕,实际上取得了一个与实际数值相差较大的数据〔15〕。
有鉴于此,本文选用后一种统计方法。从表1官印的折算尺寸值可知〔16〕,猛安官印1尺长度的范围应在42667~43333cm之间,谋克官印1尺长度的范围在42857~43571cm之间。以猛安官印1尺长度的最高频率值43333cm和谋克官印1尺长度最高频率值42857cm为基准,则金代1尺长度应在42857~43333cm之间(约合今429~433cm),官印1尺长度数值存在0476cm(43333cm-42857cm=0476cm)的差额,长度变动数值在半厘米范围之内。靠近两个最高频数的数值多限于技术条件,存在铸印时的误差,而低于42cm或高于45cm的官印多半是违背印制的铸造规定造成的结果。
与宋代三司布帛尺(28~316cm之间)〔14〕相比,金代1尺长度较大〔17〕,相当于宋淮尺(3293cm)〔7〕长度的13倍,恰与河北巨鹿出土的宋代加三木尺长度(4281cm)〔15〕相近,与河北巨鹿北宋古城出土木矩尺(3091cm)〔15〕相比,约为其长度的14倍(3293cm×13=4281cm;3091cm×14=43274cm)。
现存史料中虽未发现关于宋金元三代尺度关系的记载,但从金代官印角度考察的结果来看,金尺长度确实较宋尺为大。杨平在考察元代尺度时曾指出,“不知从金代官印推出的金代尺度何以如此之大,但它与元代尺度①的关系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8〕。《七修类稿》言:“元尺传闻至大”〔16〕,在金代基础上建立的蒙元帝国,其度量衡制度也不免受其影响。同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金元两代度制“至大”,疑似存在前后继承关系。
综上所述,金代的度制并非“犹仍唐宋之旧”,毫无变化。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对金代官印尺度的考察可知,金代1尺长度并非与唐宋尺度等长,由官印尺度获得的1尺长度与出土的河北巨鹿古城木矩尺(3091cm)和宋代淮尺(3293cm)长度相比,约为其长度的13~14倍。据注释①中闻人军及郭正忠的研究,元代1尺长度也较宋代为大,从而表明宋、元度制之间有前后相继关系。史书称元代“至大”,应是受到了金代的影响。
注释:
①关于元代官尺的长度,学界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元代官尺度量值较小,如袁明森据四川苍溪出土的两方元代官印测得元代1尺长度在34cm左右,参见其《四川苍溪出土两方元“万州诸军奥鲁之印”》,刊于《文物》1975年第10期第91-92页;杨平结合出土官印考察得出元代1尺长度当今348cm,参见其《从元代官印看元代的尺度》,刊于《考古》1997年第8期第86-90页。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元代官尺度量值较大,如闻人军据《无冤录》记载,推测元代1尺当今尺度166×2305cm=383cm,参见其《中国古代里亩制度概述》,刊于《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第122-132页;郭正忠补充了新的文献资料,折算元代1尺长度大致在3465~412cm之间,并在金元两代长度考订表中将元代官尺长度的范围进一步确定在395~412cm之间,参见其《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第317-3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本文采信后一种观点。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中国历代之尺度〔C〕∥河南省计量局,主编.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6,5.
〔2〕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219-220.
〔3〕冯恩学.俄罗斯滨海边区赛加古城出土金代权衡器考〔J〕.北方文物,1993,(1):40-42.
〔4〕陈根远.记两方隋、金官印〔J〕.考古与文物,1996,(2):90-92.
〔5〕高青山,王晓斌.从金代的官印考察金代的尺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74-76,119.
〔6〕高桥学而.关于辽宁省本溪市出土的金总领提控所印――从出土官印看金末东北的混乱〔J〕.姚义田,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0,(1):99-112.
〔7〕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314,308.
〔8〕杨平.从元代官印看元代的尺度〔J〕.考古,1997,(8):86-90,90.
〔9〕景爱.金代官印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253,110-120,243,246.
〔10〕脱脱.金史(卷57)・百官志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29.
〔11〕脱脱.金史(卷55)・百官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1216.
〔12〕脱脱.金史(卷58)・百官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37.
〔13〕脱脱.金史(卷44)・兵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996.
〔14〕卢嘉熙,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370.
篇2
A.刹那/刹车果脯/胸脯大难临头/难兄难弟
B.桎梏/诰书陡峭/讥诮苍茫大地/怆然泪下
C.野雉/淮水禅让/阐明引吭高歌/伉俪情深
D.怵场/别墅孝悌/缔造怙恶不悛/夜不闭户
2.下列各组词语中,斜线前后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剥皮/褒扬中肯/中意坎坷/百舸争流
B.挟持/脸颊忤逆/舞蹈识别/博闻强识
C.创伤/重创扼杀/遏制哆嗦/咄咄逼人
D.迄今/修葺提防/提问嗔怪/思维缜密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谙知喑哑黯然失色暗无天日
B.璀璨崔嵬摧枯拉朽暴力恣睢
C.揣测湍急惴惴不安初显端倪
D.缜密滇池谨小慎微颠沛流离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狭隘/和蔼濒临/鬓角惭愧/蚕食
B.忏悔/颤抖鞭笞/舌苔阜盛/商埠
C.供稿/供职联袂/抉择隽永/镌刻
D.飙升/剽悍歼灭/缄默创伤/重创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膝(xī)盖 血(xuè)压
舂(chōng)米 纷繁芜(wú)杂
B.打烊(yàng) 嬗(shàn)变
翩跹(qiān) 汗流浃(jiā)背
C.夯(hāng)实 倾轧(yà)
汇兑(duì) 为(wéi)人作嫁
D.咂(zā)摸 与(yù)会
祓(fú)除 大兴(xìng)土木
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神祗(qí) 惊魂甫(fǔ)定
勾(gōu)当 引吭(háng)高歌
B.砧(zhān)板 含英咀(jǔ)华
肘(zhǒu)腋 策蹇(jiǎn)寻梅
C.寒碜(chen) 家给(jǐ)人足
佝(gōu)偻 咫(zhǐ)尺天涯
D.嗫(niè)嚅 量(liáng)体裁衣
整饬(chì) 成绩斐(fěi)然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箴(jiān)言 采撷(xié)
风尘仆仆(pū) 处(chǔ)变不惊
B.思忖(cǔn) 羞赧(nǎn)
粉妆玉砌(qì) 不容置喙(huì)
C.菲(fěi)薄 毗(pì)邻
拈(diān)轻怕重 掎(jǐ)角之势
D.拜谒(yè) 隽(jùn)永
栉(zhì)风沐雨 恬(tiān)退隐忍
8.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禅(chán)让 紧箍(gū)咒
钟灵毓(yù)秀 为虎作伥(chāng)
B.纰(pī)漏 破天荒(huāng)
拾人牙惠(huì) 繁文缛(rù)节
C.福祉(zhǐ) 侃(kǎn)大山
入不敷(fū)出 焚膏继晷(guǐ)
D.戕(qiāng)害 逐(zhú)客令
至高无尚(shàng) 嘁嘁喳喳(chā)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亘(gèn)古 绊(bàn)脚石
细水常(cháng)流 以逸待(dài)劳
B.罹(lí)难 压轴(zhú)戏
兴高采(cǎi)烈 铩(shā)羽而归
C.剽(piāo)悍 炒鱿(yóu)鱼
不绝如缕(lǚ) 锲(qiè)而不舍
D.哂(shěn)笑 爆(bào)冷门
忧心忡忡(zhōng) 踽(jǔ)踽独行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镂(lòu)空 铜臭(xiù)
匹(pí)配 谈言微中(zhòng)
B.炽(zhī)热 侮(wǔ)蔑
骠(piāo)悍 呱呱(gū)坠地
C.给(jǐ)予 脊(jǐ)背
拓(tà)片 相(xiàng)机行事
D.旋(xuàn)风 喟(weì)然
熨(yù)帖 绰(chuò)有余裕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敲边鼓 功亏一匮
不落窠臼 英雄所见略同
B.黄梁梦 虎踞龙盘
拾金不昧 八字没见一撇
C.口头禅 李代桃僵
烟消云散 毕其工于一役
D.比翼鸟 恪守不渝
激浊扬清 哀莫大于心死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殒落 步后尘
既往不究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B.驰骋 眼中钉
络绎不绝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贿赂 敲边鼓
穷困缭倒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D.暮蔼 紧箍咒
暄宾夺主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勘探 前赴后继 提纲挈领 揠旗息鼓
B.慰藉 优柔寡断 穷兵黩武 光风霁月
C.脉博 同仇敌忾 利令智昏 沽名钓誉
D.赧然 贻笑大方 化险为夷 日没途穷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告罄杀戮尺椟残羹冷炙
B.诙谐踌躇祭祀 矫揉造作
C.联袂污垢舒朗蚍蜉憾树
D.惆怅喧嚣付梓祟山峻岭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大门内外,一副白底黑字的对联和一副红底黄字的标语格外醒目:“抵掌而谈,妙文会友;击节共赏,奇石传情”“欢迎海内外朋友光临垓下”。
B.神话般的功用和人们对致富的渴求,使得手机摧生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忽如一夜春风来,比“大砖头”要小得多、便宜得多的“二哥大”很快从海外市场蜂涌而入。
C.七十五载薪火相传,广大读者和《参考消息》共同谱写了发行量稳居全国日报第一的辉煌纪录;2009年百尺竿头,《参考消息》和广大读者共同迈进400万份这一全国日报发行量的全新高度。
D.青藏铁路如同一条项链,将古城西宁、戈壁新城格尔木、浩渺无垠的青海湖、美丽神秘的可可西里、金璧辉煌的布达拉宫等一颗颗璀灿的明珠紧紧相连。
1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暮霭 砥砺 入不敷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B.品位 寥廓 开仓赈灾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肺腑 荧屏 规模宏大 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D.声明 悖谬 人情世故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梦魇 春光明媚
自强不息 有志者事竞成
B.置喙 衣食父母
轻歌曼舞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C.忤逆 毛骨耸然
拭目以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棘手 与日俱增
世外桃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喧 闪烁其词
仗义执言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凌厉 怙恶不悛
不落巢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懵懂 挺而走险
白驹过隙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D.怄气 徒有虚名
巧夺天工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下面加点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新华网墨西哥城5月13日电(记者 栾翔)墨西哥政府卫生部13日宣布,墨自爆发甲型H1N1流感以来,全国患甲型H1N1流感病例2446例,其中死亡人数上升至60人。
B.自从三鹿奶粉等婴儿用品出现问题之后,很多妈妈就开始热衷一些泊来品的儿童用品,似乎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C.虽然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了,可今年重庆北温泉渡假村日接待量并没有比往年减少,来者几乎都是主城区的游客。
篇3
曾经的曾经,秋云倚在床头,窗外的朦胧月光,轻轻地泻在她的床上,不知疲倦地肆意摇曳着。秋云翻开书,是恍若秋茶的《六月飞雪,七月烟火》。她笑着摇了摇头,满是无奈,想着白流梦究竟会是个怎样的女子。点点月光搁浅在茶色的书页上,有着不可捉摸的流离。
秋云的手指摩挲着,细细地读着上面的文字,恍若秋茶在那本书中写着,“我追逐着年轮在矮小易逝的脚印里虚度着年华,六月的坎坷与艰辛,六月的苍茫白雪,都化为了烟火在七月绽放……往事锒铛入狱。”
白流梦的这番文字着实苍白寒冷,秋云甚至觉到夜风也配合似地紧了起来,便随手拿了衣服盖在身上。彼时正是江南五月的梅雨天气,秋云遐想着,六月,这里可否会下雪。因而睡意全无,就泡了奶茶用以打发时间。秋云最爱喝的是珍珠奶茶,黑色的珍珠一点点浮贴入口,有着说不出的甜蜜。店主人前来关窗户,她已年过半百,难免有些唠叨,临去还在嘱咐秋云“年轻人要多注意身体呵”,这声音有着慈母般的关爱,温暖异常。
秋云微微颔首回礼。随即招呼老板来一同喝茶,算得上巧合吧,老板恰是懂得奶茶的蒙古人,爽快地斟了一杯赠予秋云。老板介绍说,这是蒙古特有的风味。秋云嗅着杯中那蒙古的草原气息,老板确实烧得一手好奶茶。秋云问老板为何要从遥远的蒙古赶到江南来,老板没有回复,但却笑着说小妹妹你不也是北方人么?我听得出北京的口音啊。云顿感到尴尬,连忙转了话题,瞥见墙上的照片,假装不经意问着,那是阿姨年轻时么?
“是的,那时我可年轻哩,能歌善舞,这是我在家乡跳舞时所照的照片,是不是很风光?”老板兴奋地说着,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秋云便接着问,那为何现在不再舞?店主人即刻噤声,秋云当即意识到自己提了不该问的问题,错觉着空气都沉闷起来。
好在老板并不斤斤计较,说着,那些都是往事了,我也不想再回忆。秋云问,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店主人停了停,想是在分析着秋云的口气,终于轻声道,因为陆饮归。
陆饮归究竟是谁,秋云思索着,老板已经离去了。只是这名字似乎很熟悉,秋云在记忆中寻找着,无意间看到手中的书,忽地想起来,这本书的男主角名唤陆饮姜,这两个名字,是如此的相似,秋云认为这并不是巧合,毕竟,这不是很大众化的姓名。
第二日,秋云试探着问出老板的名字,她说她姓巴特,这是典型的蒙古姓氏。秋云问老板是否有汉名。老板说是有的,在遇到陆饮归之后便起了汉名,秦琬。
秋云一惊,还好老板没有看出她的反常,而是笑着问,你可知得琬的意思?
云没有答语,她在默默地思考着:秦琬,为何会如此相似,是的,白流梦为书中的女主人命名为秦婉,这两个名字,读音竟是一样的。
秋云便迫切地问道,老板可否知得白流梦?然后想了想,又补充着,或是白姓的人家。
无人答语,待云再抬头时发现老板已退回堂房,之后,秦琬似是在躲着云。来日,琬已然回了内蒙古。秋云醒来时,看到桌子上半张的信,拆开读,细娟的清秀字体在白纸上蔓延着,云感到眼前有石墨蔓过,是茶色的,酸酸涩涩,禁不住深吸了一口气。
那信现如今仍在秋云手中,但她已找不到秦琬,信的内容无关大局,因此已渐被云所淡忘,记忆犹新的是信中结尾处一句话,这句子是如此清晰,萦绕于云的脑中,惶惶不安。
“……相爱仿若前世,旧欢如梦,只是当时已惘然。”
PS:这一次没有看重语言,主要是交代故事发展,还请多多包涵~
篇4
高考刚刚结束我就去了趟黄山。为了磨砺自己,果断放弃索道,选择徒步攀援。孰料刚到半山腰,暴雨骤然而至。向上,石阶漫漫;返程,懦夫之举;停驻,无避雨之所;等待,不知何时雨霁……只有攀登!气喘吁吁到达终点,但见云消雾散,白云碧天。抹一把额头的汗水和雨水,畅享这登顶的快慰……如果当时我再稍稍犹豫一下,此刻定然还被裹挟在山腰的风雨里。
我的高中便错过了轻快的索道,高一、高二两年的放松使我无法轻松愉快地一飞冲天。到了高三,便只能似这次登黄山这样在暴雨的催逼下玩命地攀爬,无暇像更多的同窗那样依然按着原先的节奏前行,甚至可以放缓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
时值大暑,远远超过体温的气温恣意地通透着人们的汗腺。在这一览众山小的黄山之巅俯瞰大地的我,蓦然记起了一年前那个梦魇般的暑假,以及浑浑噩噩的自己,一如既往地上网吧,打游戏;在学习中,没有成就感;在生活里,没有存在感。渺小而无助的我,只有在虚拟的战场上寻找虚荣。缺乏新意的故事,在我的身上重演了一遍又一遍――上网吧,被逮着、被教育、被禁闭。然后,循环往复。
爷爷从北京过来陪读是我人生故事的转折点。七十多岁的老人,离开了老伴,过来陪我。佝偻的身躯、苍苍的白发,每时每刻刺痛着我心底的最柔软处。我落后太多了,懊恼已经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只是挽回。
这场比赛我要赢
进高中时,我的成绩是班上的一号。这个名次当初是我的,现在应该还是我的。我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即使在这个强悍的文科班里我现在的实力和一流选手相差甚远。那又怎样?原本是我的东西,就必须重新拿回。
“对不起,这场比赛我要赢!”这是我对所有对手的宣言。
班级里只有9位男生。在人们习惯的观念里,上文科的男生都是理科学不下去的没有实力的选手。确实,开始我们完全无法与女生抗衡――她们有着秀美的字迹、冷静的头脑、勤奋的态度以及似乎是天生的文艺气质,我们拥有什么?如果没有,那就去创造!我们可以在球场上投出完美的弧度,在草坪上秀出美妙的脚法,在教室里承受更多的习题……对,高三就是题海的别名。我们九大金刚,哪个没练过厚厚的几本压轴题?我们是走错过路的人,这份感受,许多人是没有的,与那些习惯鲜花掌声的人一样,我们也渴望梦想的光芒。我们需要的是面对一路的坎坷彷徨,绝不轻易说失望。渐渐地,我们也能在班级排行榜前列占有一席甚至几席之地。我们常笑谈我们是一个team,为男孩的荣誉而战。见面打招呼,一句“我刚做了一份38套”“我刚拿下一道压轴题”会让我们的底气一点点攀升。高三的竞争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更是振奋人心的。我们不怕时间遗忘我们,只怕自己追不上时间的脚步。
会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看一看时间,想到是不是有人此刻已经披衣下床阅读名著;会珍惜每一分钟时间,在食堂的餐桌上用蘸汤的调羹比划探讨一道几何题;会在上学的路上因为听到同伴为一个字的读音纠结,而故意走过去纠正;会在晚自习结束班主任来撵人时,仍恋恋不舍地拿本英语手册带着,以便路上偷空记几个高级句型……
当然我们都不是书呆子,我们也会在闲时聊一聊时事新闻,或对刚上映的新片来一次影评,甚至聊一聊心仪的女生以释放压力,名家巨作的篇章亦可成为我们时常谈起的话题……
我没有厕所文学,但总爱在厕所吼上几遍陈奕迅的《浮夸》――“幸运儿不是我,因为我选择的路很难走,如果够出色,却不能出头,至少也做到没第二个我。难道非要浮夸吗,内心也曾很挣扎,一个人努力的时候,有谁看见吗,有谁知道吗?”这是我最爱的歌词,每次唱到这里都会莫名地流泪。尽管我知道我付出的还是不够多。
班级里“倒计时100天”的日历是我撕下的,那张薄薄的纸片躺在我手里,好重,好重。
回望高三,记忆最美
高考之后返校,看到学弟学妹们下课围拢在老师身边,一个接一个地问问题,忽然产生出一种深深的眷恋。高三的老师就像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你可以和他们分享你的喜乐和忧愁,他们永远不会对你问的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感到厌烦。迟到的孩子们,你哪里知道,老师们永远是起得最早的、走得最迟的那一个?
犹记得高考那天,老师们穿着红色的T恤冒雨站在考场门口等待。他们给每个进考场的考生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受用的叮嘱,那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篇5
――题记
高考刚刚结束就去了趟黄山。为了磨砺自己,果断放弃索道,选择徒步攀登。孰料刚到半山腰,暴雨骤至。向上,石阶漫漫;返程,懦夫之举;停驻,无避雨之所;等待,不知何时雨霁……只有攀登!气喘吁吁到达终点,但见云消雾散,白云碧天。抹一把额头的汗水和雨水,畅享这登顶的快慰……如果当时我再稍稍犹豫一下,此刻定然还被裹挟在山腰的风雨里。
我的高中便错过了轻快的索道――高一高二两年的颓废生活使我无法轻松愉快地一飞冲天。到了高三,便只能似今天这样在暴雨的催逼下玩命地攀爬,无暇像更多的同窗那样依然按着原先的节奏前行,甚至可以放缓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
今天正是大暑,远远超过体温的气温恣意地着人们的汗腺。在这一览众山小的黄山之巅俯瞰大地的我,蓦然记起了一年前的那个梦魇般的暑假,以及浑浑噩噩的自己。
一如既往地上网吧打游戏,学习中没有成就感,生活里没有存在感,渺小而无助的我,只有在虚拟的战场上寻找虚荣。缺乏新意的故事,在我的身上重演了一遍又一遍――上网吧,被捕获,被教育,被禁闭。然后,循环往复。
爷爷从北京过来陪读是我的人生故事的转折点。七十多岁的老人,离开了老伴,过来陪我。佝偻的身躯,苍白的须发,每时每刻刺痛着我心底的最柔软处。
我落后太多了,懊恼已经没有意义;有意义的,只有付诸行动,竭力挽回。
进高中时我的成绩是班上的一号。这个名次当初是我的,现在应该还是我的。我明白自信的重要性,即使在这个强悍的文科班里我现在的实力和一流选手相差甚远。那又怎样?原本是我的东西,就必须重新拿回!
“对不起,这场比赛我要赢!”这是我对所有对手的宣言。
班里只有九个男生。在人们习惯的观念里,选文科的男生都是理科学不下去的没有实力的选手。确实,开始我们完全无法与女生抗衡――她们有着秀美的字迹,冷静的头脑,勤奋的态度以及似乎是天生的文艺气质,我们拥有什么?如果没有,那就去创造!我们可以在篮球场上投出完美的弧度,在足球场上秀出美妙的脚法,在教室里练习更多的习题……对,高三就是题海的别名。我们九大金刚,哪个没练过厚厚的几本压轴题?我们是走错过路的人,这份感受,许多人是没有的。与那些习惯鲜花掌声的人一样,我们也渴望梦想的光芒。我们需要的是面对一路的坎坷彷徨,绝不轻易说失望。渐渐地,我们也能在班级排行榜前列占有一席甚至几席之地了。我们常笑谈我们是一个团队,为男孩的荣誉而战。见面打招呼,一句“我刚做了一份38套” “我刚拿下一道压轴题”,让我们的底气一点点攀升。高三的竞争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更是振奋人心的。我们不怕时间遗忘我们,只怕自己追不上时间的脚步。
会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看一看时间,想到是不是有人此刻已经披衣下床阅读名著;会珍惜每一分钟时间,在食堂的餐桌上用蘸汤的调羹比画探讨一道几何题;会因为听到同伴为一个字的读音纠结,而专门过去纠正;会在晚自习结束班主任来撵人时,仍恋恋不舍地拿本英语手册带着,以便路上偷空记几个高级句型……
当然我们不是书呆子,我们也会在闲时聊一聊时事新闻,或对刚出的新片来一次影评,甚至聊一聊心仪的女生以释放压力,名家巨作的篇章亦可成为我们时常谈起的话题……
我不喜欢厕所文学,但总爱在厕所吼上几遍林志炫的《浮夸》――
“幸运儿不是我,因为我选择的路很难走,如果够出色,却不能出头,至少也做到没第二个我。难道非要浮夸吗?内心也曾很挣扎,一个人努力的时候,有谁看见吗,有谁知道吗?”
这是我最爱的歌词。每次唱到这里都会莫名地流泪。尽管我知道我付出的还是不够多。
班级里“倒计时100天”的日历是我撕下的,那张薄薄的纸片躺在我手里,好重,好重。
高考之后返校,看到学弟学妹们下课围拢在老师身边,一个接一个地问问题,忽然产生出一种深深的眷恋。高三的老师就像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你可以和他们分享你的喜乐和忧愁。他们永远不会对你问的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感到厌烦。迟到的孩子们,你哪里知道,老师们永远是起得最早、走得最迟的那一个!
犹记得高考那天,老师们穿着红色的T恤冒着雨在考场门口等待。他们给每个进考场的考生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受用的叮嘱――那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结局终究是美好的――武汉大学,我心仪已久的高校,接纳了我。希望日后,能邀请我可爱的同学和老师们,来武大,逛一逛漫天粉色的樱园,闻一闻石楠花的清香。
篇6
[关键词] 初中语文;导学设问;训练设计;策略
导学案就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自学习惯,激发学习欲望,有针对性地学习而设计的方案。巧用初中语文导学案,特别是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导学设问”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语文导学案,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导入中设问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在导学案中,紧扣学习目标的问题导入设计,是一堂课学习的兴趣点所在。在精心的导入设问方式下,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自主学习及探究。
如朱自清的《春》一文就以盼春、赏春、颂春为序,并在“赏春”中,展现了一幅春的美景。但品读全文,作者又是根据感情发展的需要,先后展现了五幅“春景”:“春草图” “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在导学案的导入设问上,也可以从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到解决问题入手的。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春天是花朵的海洋,可文章中有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此句话是先描写红色的花朵,而后是描写粉色以及白色的花朵,这个顺序的描述是否可以颠倒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进行描写?”一个小小的导入设问,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就能引导学生理解到描写或记叙就得讲究一定顺序。
又如《也许》一课的导入设问,不单单是设计有关作者的生平简介,更是从这样的探究性问题进行设计的:(1)这首诗是作者悼念女儿立瑛的哀歌。行文中偏不写“死”,而是写“睡”。“死”是真实,“睡”是虚拟。作者颠倒了虚实用笔,诗中大多数写“睡”,只有两句隐含写“死”,请找出这两句。(2)诗人以“也许”为题,有什么含义?诗中多次重复“也许”,诗的题目为什么不直接用“葬歌”?这样精心设计的导入方法,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围绕文本设问突出教学重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离不开阅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能理解了。语文课本所选的名篇佳作都需要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感悟。对于文本,教师就要围绕教学重点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容。
如《游山西村》一文,在阅读中理解诗中对农村淳朴习俗和美丽自然风光的描写,更要品读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热爱和向往。在品读后,“导学设问”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设计,初步阅读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首联渲染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农家人什么品质?2.颔联写了什么内容?3.品读诗句,颈联反映了怎样的民间习俗?4.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的?5.这首诗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而在“导学案”的检测中,则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诗中表达诗人因对山村风光和淳朴村民的无限热爱而发出由衷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2.诗中运用比喻点明人生道路坎坷、曲折,但前景又无限美好的诗句是:________;3.诗中写鼓乐喧天的社日气氛和农民衣着简朴的句子是:________;4.诗中表明诗人与农家亲密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5.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或不如意,常常会遭遇________境地,但只要我们不灰心丧气,脚踏实地,加倍努力,自然会迎来________的胜境。
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头戏,能够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文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教师要在指导阅读方法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去品读诗文中的真善美。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中,就诵读环节上,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三项任务:1.请你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朗读课文,读懂文意。注意圈点勾画,有困难的地方做标记,以便向同学或老师请教。2.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分类整理一些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注意特殊文言句式。3.关注这些文言词汇的用法及意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以此初步达到积累重点文言词句的用法。这几项任务能够为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品味其语言特点打下基础。
又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导学案,可以根据文本,分三个部分进行设计:
第一部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认真听读,注意字的读音。要求读准字音,尽量读好句中的停顿。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随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第二部分: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特别是正音、语句的理解。如正音:疲弊(bì)、恢弘(hóng) 、夙(sù)夜忧叹、崩殂(cú) 、妄自菲(fěi)薄、陟罚臧否(pǐ)、以彰其咎(jiù)。词义的古今义不同及词的活用等。
第三部分:精读课文,突破难点、重点。如:1.表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本篇具有什么特点?2.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刘禅提出了几条建议?(共3条:①广开言路――“开张圣听”;②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3.诸葛亮反复陈述的是哪一条?为什么?
像这样的导学设问,基本就能将文本内容、作者思想等需要学生重点思考的内容,浓缩在了几问几答之间,有效提高了导学案的针对性和教学实效。
三、以课后设问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知识学习结束后,学生就得完成训练学案,以此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学案中的“课后检测”的设计要重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人文素养、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教师要注重由点到面地设计探究性问题,多引导学生注重联系比较,注重拓展延伸和变式思考。
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为例,为了突出由点到面的知识整合,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有探究性问题:1.文章论述了什么道理?请用原文的话回答,并举出相关的名言警句。2.文章是用什么论据来论述这个道理的?请你试举几例。3.文章又是怎样论述这个道理的?结合具体语句作答。学会积累、运用语言只是语文学习的第一层面。理解文意,增加情感体验,最终达到审美享受则是更高的层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四、结合分层设计布置课后练习
学习新知后,离不开适量而有针对性的训练题,以检查或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学情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不同。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后作业和练习可以分层次设计,更能突现针对性和灵活性。教师可设计“基础型” “巩固型”和“提高型”等具有层次性的习题来训练。
如《捕蛇者说》一文的导学案复习题就可以进行层次设计,以适合不同学情的学生训练。基础题:①《捕蛇者说》一文的第一节是从哪几方面写蛇之“毒”的?②为什么文章开篇就写蛇之“毒”?巩固题:①永州人争捕毒蛇的原因是什么?阅读文本,体会“争”的表达效果。②蒋氏“专其利三世”为何还“貌若甚戚者”?提高题:理解全文,作者在文中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自行设计一个表格,以“蒋氏”和“乡亲们”为例,从“生存情况”“生活状况”“危险次数”“死亡先后”作一说明,并进一步理解段落大意,说说这种写法有何作用。
篇7
初次“认识”他是阅读他的作文教学《让作文更自然一些》。他幽默风趣的语言让我忍俊不禁。整堂课充满欢笑声,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描述一个人既要写外在,也要写内在。薛老师总结说:“写外在的东西可以通过观察获得写作材料,要抓住特征来写。写内在的东西可以通过提问、查资料等方式,获取相关知识。”简朴的语言却掷地有声!于是,我找来薛老师编著的《现在开始上语文课》,一一拜读了每一堂课。这本书收录了《二泉映月》《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等十六堂精彩的教学案例课。这十六堂课简简单单却又扎扎实实,生动有趣、纯朴自然,如涓涓细流,浸润了我的心田。原来,语文课可以上得这么轻松,这么自然,又这么充满愉悦。我觉得我特别喜欢他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三点:
一、模块教学
薛老师说:“我的语文教学往往采用板块式活动,一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巧妙组合,如‘听记词语、概括语段、朗读体验、模仿写话’等,每个板块目标集中、内容聚焦、活动充分、收效显著,看得到教学在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教和不教不一样。”在教学《二泉映月》时,薛老师将课文梳理为四个板块:“环境”――“处境”――“心境”――“意境”,并配合着板书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感悟。上课初始,在简单的解题之后,薛老师就引导学生朗读五个描写二泉映月的词语: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对五年级学生来说,读准这几个词语并不难,但要读出韵味是有难度的。薛老师巧妙地引导:“月光如银”美在哪里?美在颜色;“月光似水”美在哪里?美在清澈;“静影沉璧”美在哪里?美在姿态;而“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则写出了水月相辉映的静谧美。师生就这么简单地读着、聊着,那二泉和月光就如在眼前了。紧接着,薛老师把话题一转,进入第二板块“处境”:“十多年过去了,阿炳的处境又如何?”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薛老师及时抽出关键词:“师傅离世”“双目失明”“卖艺度日”“生活贫困”“疾病折磨”。帮助学生理解阿炳历经坎坷,饱经风霜,处境非常悲惨。第三板块,薛老师借用“景依旧,人非昔”来帮助学生阅读阿炳的心境。此时,第一板块中五个描写环境的词语一一出示,而这样美丽的景色啊,阿炳“再也看不到了”。五个词语,三声“再也看不到了”,声声叹息,让人沉沉地往下陷。此时,薛老师追问:“阿炳再也看到二泉映月的美景,留给他的是什么?”“只有师傅离世的哀痛,双目失明的黑暗,卖艺度日的艰辛,疾病折磨的痛苦……”“渐渐地,他听到了……”如泣如诉般,进入了第四个板块――意境。此处,薛老师仍然用提炼词串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音乐的意境,他说:“动人心弦的不是描述旋律,而是描述对曲子的感受”。这堂课中的四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层层推进,意境由浅入深,令人沉醉。
二、把教学内容藏在“闲聊”中
在执教《人物素描》时,课堂一开始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那用你的眼睛看看今天来的老师有什么不同?”一句闲聊其实已经是在引导学生观察了。再如“现在如果你想深入地了解我,最简单的方式是提问。”孩子们一一提问了,起初问的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信息,薛老师并不着急,亦是一一回答。接着,他说:“列出你最想问的三个问题。”这样,孩子们就得斟酌、筛选了,看看哪些问题才是最想问的。有个学生问:“你成为特级教师,有什么挫折?怎样克服过去的?”薛老师说:“这个问题有价值,我很高兴回答你。”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又在提醒其他孩子了――哦,要提有价值的问题。孩子们又会思考、筛选,提炼有价值的问题。教学内容就在这么“闲聊”中落实了。
三、语言最大的特点:幽默风趣
篇8
关键词:朗读 诗词 表达技巧无声语言 有声语言
阅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默读,一种是朗读。默读就是不发出声音地读,或者只读出低微的声音。默读几乎只用“心”“眼”,而不用“口”“耳”,这种阅读便于聚精会神,仔细体味文章的内容。同时,还能够提高阅读的速度,也有助于记忆。而朗读是把文章(或词语,句子)念出声音来,将诉诸于视觉的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语言。朗读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在教学中,应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要读文件给人听,要读个故事给孩子听。而在教学中,无论是哪种文体的教学,都离不开朗读。朗读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等。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唐诗宋词教学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我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是确立了朗读的标准,也就是说怎样才能朗读得好呢?
不漏字,不添字,不颠倒字词,不读断词语,读得通顺;
用普通话朗读,每个字的发音要准确清楚,能读出重音,并掌握适当的停顿;第三,根据作品的内容,运用适当的语调,注意读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第四,正确而充分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并注意运用适当的动作和面部表情,以辅助感情的表达。总的说来,好的朗读必须要做到正确,流畅而又有感情。
其次,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始朗读训练的教学。
第一步,是基础层面的朗读训练。就是朗读诗词时,要用普通话朗读,要准确而流畅,特别是一些字音要读正确,汉字中有多音多义字,还有一些姓名,古代国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常常有特别的读法,如稍加不注意就难免出错。例如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在这首诗中有两个字音要注意:一个是“纶”:读音分别为“lun”,“涤纶”;另一个是“guan”,“纶巾”,在本诗中应读“lun”。而在苏轼的词《念奴娇》中“羽扇纶巾”应读“guan”,这是魏晋时人的装束。还有“单于”读为“chanyu”,固定词语,匈奴人称呼君长之词。读准字音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遇到不认识或者有疑惑的字词,要么马上查字典、词典,要么向专家,老师请教,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不要不懂装懂。
第二步,是基本技巧的训练。即对作品加以理解,分析和体会,注意节奏和重音。作家在写文章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是通过文章的词汇语句表达出来的,而我们的朗读是运用有声语言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的。理解作品应该是朗读好的前提条件。看到一首诗词时,先不要急着马上念出声音来,而先看一看,它是什么意思,要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写,作者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朗读的基调,而基调是要忠实于作者创作主旨的。在此基础上,再寻求适当的表达方法的问题。
先说节奏。我们朗读时,发出一连串表情达意的字音,有长有短,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有高有低。这些字音在长短、强弱、快慢、高低的排列与组织之间,就形成了交替与反复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节奏。节奏特显著,就会出现有规律的节拍。唐诗宋词都有明显的节拍,朗读时就应该按其节拍有规律的停顿,来显示诗词所具有的优美的韵律,这样听起来才能错落有致,音乐性强。通常,读五言诗,可分为三个节拍,即每一句中间有两次停顿;读七言诗,可分为四个节拍,即每一句中间有三次停顿,停顿处大都在第二、四、六字的后面。如,《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当然,这种划法不是机械的。有的作品,在朗读时根据情节的跌宕,感情的起伏,声调的抑扬顿挫,划分节拍。如,在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时,节拍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揭示全诗主旨之处,表现了诗人处处为别人着想,在国破家亡的风雨之夜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诗中句式长短不齐,朗读时可借助韵律、节拍和长短不齐的句式无拘无束地把诗人的情怀倾泻出来。在漫漫黑夜,诗人百感交集,朗读时语气充满着“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节奏鲜明,气势感人,这样朗读才有感染力。词的朗读,《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这种划分节拍的方法是在诗词教学中所运用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技巧。主要表现在相对独立的节拍中有声语言那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反复。
其次是重音。什么是重音呢?当人们说话时,往往把每一句话里在表情达意上比较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一些词、词组或每个音节,给于突出,加以强调。重音的位置往往是多变的,不同的重音位置可以强调出不同的意思。语意的千差万别正是通过不同的重音位置而体现出来的。唐纪琛说:“重音如同一个个路标,它是带领我们寻找和掌握作品思想感情和人物行为的轨迹。”(《广播剧通讯》1984年10)只有正确处理语调中的轻重关系,才能准确表达作品中的内容,更充分地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重音该怎样表达呢?有人说,重音就是在朗读时读得气息强一些,音量大一些,声势足一些。其实这不过是表示重音的最为简便的方式之一。重音的表达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声音的强弱、高低、长短等综合变化,具体常用的表示法有加强音量,拖长音节,一字一顿,夸大调值,还有重音轻读等。究竟采用哪一种呢?这要从具体的作品内容出发,视具体情况而定,重音该用哪种方式强调和强调到什么程度,都没有定法。如朗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这首诗和诗人大多数低沉愁苦的诗作不同,全诗充满着一种兴奋欣喜之情,节奏流畅明快,几乎可以一气呵成。当我们朗读首联、颔联时,一定要了解诗人是在冒着生命危险逃出长安,正饱受安史之乱的流离颠沛之苦时,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听到这喜出望外的消息。那么在朗读时就会在“望”“初”要重读,就会在“却看”“漫卷”加快语言节奏,就会在“涕泪”“喜欲狂”这些词语处表示感情重音强调,把以上复杂的时代背景,丰富的思想内容,全部浓缩在我们强调的每一个字上,充分表达出诗人“落泪”“狂喜”的丰富内涵。同样在朗读颈联和尾联时,如果能穿透字面,了解诗人虽历经坎坷却始终是忧国忧民的一生,就可以将“从”“穿”“下”“向”这几个字读为重音,语气轻快,我们可以想象诗人此时正仿佛乘坐一叶扁舟,向着目的地出发,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诗人一旦得知叛军被平息,就归心似箭,急于返回家中,和亲人们团聚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只有在深入挖掘诗中含义之后,才能把作品中丰富内涵通过准确的朗读体现出来。
有的诗词在朗读时可延长音节,每一个字或词语的音都要求比朗读其它文学体裁作品时要长一些。这样既可以充分显示汉字四声的特点,听起来抑扬顿挫,又可以把诗词中的神韵咀嚼出来,使听众获得准确而形象的认识。我们朗读李白的《静夜思》时,可做如下处理: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每一个字音都做了相应的延长,听起来抑扬分明。感受全诗的意境,佛佛我们看到诗人面对着夜晚明亮的月光,孤独的人思念着故乡亲人的情景。如果朗读时,如口语一般,既无法表达这丰富的内容,也失去了诗的意境,失去了诗的神韵。词的朗读也是如此。以李清照的《如梦令》为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在靖康之耻前的词作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暮春三月,草长花开,风雨夜袭,自然触发了感情丰富细腻的女词人的情怀,于是她写下了这首堪称词坛精品的《如梦令》。在朗读时,每个词语都做了相应的延长,通过词人与侍女的对话,曲折地表现出词人对百花的怜惜,对春风的珍惜,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尤其是末句,更是词的精巧之处,通过一字一顿的音节延长,体会词人是在表现“绿”和“红”这样鲜亮的视觉形象,可谓语新意隽,韵律天成。
第三步,为诗词朗读提供外部环境的训练。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了有关朗读的基本技巧之后,可设置身临其境的配乐朗读。诗词中的平仄搭配、节奏停连、韵律分明,富有音乐性。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选择与之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训练,确实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时,本诗表现的是人们在和平岁月里的生活感受和情思。诗中带有一点惆怅和迷惘,但它不是反映生活的苦难,枯燥、贫瘠,而是产生在对生活,对自然如梦如痴的陶醉和进一步的追求基础上。学生在朗读时,配合上舒缓、优美的乐曲,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诱发灵感,而且还能陶冶他们热爱自然,热爱和平生活的美好情感。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营造学习氛围。再如,朗读苏轼《江城子•记梦》一词时,音乐的感染作用也不小。这是一首悼念亡妻之词,苏轼通过日之所思,夜之所梦的描写,尽情倾吐了对亡妻的深情思念,表现了作者与亡妻感情的笃厚,字里行间也寄寓了作者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朗读时,配之以低沉,如泣如诉的乐曲,直观上就给学生定下了朗读基调,而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作者深婉的情感历程和凄凉的心境之中。总之,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情感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模仿,急于体验,急于参与,达到了让学生“想读”“敢读”“爱读”的目的。
第四步,采用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的朗读。如,把每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每小组的组长,均由班级内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一方面有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带领组员进行课外的朗读指导学习。每一次朗读,教师当场打分,当场评价,激励了学生们学习兴趣,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他们也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平时爱读的学生读得更好,不敢读的学生也急于表现,学生们更加喜爱朗读,喜爱诗词。在朗读中品味语言,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情操,进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在朗读中运用多媒体技术配合学生朗读,指导学生带有感情和想象,朗读时语气和语调等,不再赘述。
总之,以上是本人在唐诗宋词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教学中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这些朗读训练也只是涉及朗读中最为常见最为简单的技巧而已,而且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仍需不断得到检验。
参考文献:
张颂《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王为东《朗读导引》语文出版社1992年
篇9
蔡洪平,55岁,农妇,来自安徽农村,不识26个英文字母,在上海以卖菜为生。然而,正是这么一个朴实的农妇,一直追寻唱歌梦想,并凭借一曲“菜场版”《今夜无人入眠》闯进众人的视线,被称为“中国版苏珊大妈” “世界第一菜场天后”。2011年7月10日,蔡洪平拿下“中国达人秀”亚军,并荣获特别奖“随心而乐”奖。颁奖典礼上,主持人杨澜动情地念出了那段为她定制的颁奖词:“最普通的生活,给了她最甜美的笑容;最质朴的语言,唱出了最动人的旋律。深深的酒窝映射出最纯真的快乐,弯弯的辫子延展开最美好的心情。随心而唱,随心而乐,她将欢乐播向世界。”
梦想努力开花,希望留在了田野下
55年前,蔡洪平出生在安徽亳州一个农户家庭。和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她从出生起便经历着贫困与饥寒。蔡洪平的母亲是村里的“接生员”,半夜里只要有人一敲门她马上就走,有时候一两天都不回来,就算再冷她也不舍得盖产妇的被子,连下雪天也坐在地上,回来棉裤腿都湿透了。即便如此,母亲从没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句累,而总是以“人要知足”来宽慰年幼的蔡洪平。所以,蔡洪平从小就认为吃苦受罪从不是什么难事。
在农家长大的蔡洪平从记事起便开始挑水担柴,为父母分担家庭重担,看起来和其他的同龄人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她自小就有一副清甜透亮的好嗓子。她五六岁时,村里的大喇叭天天放《农业学大寨》,蔡洪平便一边干活一边跟着学唱,结果一段时间后几乎能“以次充好”。每天收工回家后,村里的大喇叭一响,乡亲们都会放下手中的活,乐呵呵地逗她:“丫头,来,跟着唱一个。”
先天条件优异的蔡洪平成了乡亲们眼中的“歌唱能手”,这让她对唱歌更有了兴趣。不管是放牛也好割草也罢,她都喜欢唱上一段,唱到开心的时候,就站在田地里练习飙高音。那时最流行的歌曲是《我的祖国》,跟着收音机和大喇叭学会后,蔡洪平和伙伴们又多了一项活动:集体去村里的小河边割草,然后对着那清凌凌的河水放声歌唱“一条大河波浪宽……”
蔡洪平的音乐天赋让她备受音乐老师的喜欢。上小学后,身为“得意弟子”的她便常常担任“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出现在各种歌唱活动中。渐渐的,走路唱、干活唱,连睡觉也琢磨着声音该从鼻子里还是脑后发出来的蔡洪平开始“异想天开”:好好读书,长大了上大学,读音乐学院。
可惜,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那个年代特有的荒废学业现象,让蔡洪平最终没能走进音乐殿堂。中学毕业后,蔡洪平好不容易有机会考音乐学院,却屡试不中。第三次落榜后,蔡洪平将自己关在家里,整天整夜地练唱,最后竟然完全失声。父母家人急了,一边劝慰她,一边想办法为她治疗。终于,在3个月后的一天晚上,蔡洪平“哇”一声委屈地哭了:“为什么像我这种真正喜欢艺术、唱高音丝毫不费劲的没人招,而那些并不喜欢音乐的人却被招上了?我不懂,真的不懂……”
在家人的劝解和现实的逼迫下,最终,蔡洪平放弃了大学梦,呆在农村。虽然梦想如同玻璃般一片片碎裂,但蔡洪平却依然对音乐如醉如痴:学李谷一,唱,模仿黄梅戏……音乐,成了她不可或缺的生活组成部分。
放开了心中对音乐学院的那份纠结,蔡洪平想唱就唱,随心而唱,天长日久,歌竟然唱得越发动听。两年后的一天,公社的书记找到她,乐呵呵地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丫头,你嗓子条件这么好,这样,从明天开始,你去村广播站当广播员吧,以后宣传队的事,也由你牵头。”
一扇门关上,另一扇窗打开,年轻的蔡洪平在山野田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最轰动的一次,是那年冬天挑沟。面对被组织起来听宣传队演唱的一两万名挑沟民工,蔡洪平带领队员打好汽灯,搭好土台,然后站上去,高昂地唱了起来。台上激情澎湃,台下掌声隆隆,台上台下,歌声、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
“现在回头看来,虽然那时唱的都是白毛女、阿庆嫂这一类的样板戏角色,但真的,我整个人都飞进了梦想中的音乐世界里,那种感觉,太让人回味了。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坚持唱了下来,也不管什么得失了。”多年后,回想起当初的情形,蔡洪平依然忍不住感慨。
生活艰难向上,留一份不曾实现的梦想
虽然拥有一副好歌喉,但蔡洪平最终没能挣脱沉重的现实生活。她逐渐长大,随后嫁为人妇,为人妻为人母,成为一个平凡的农妇。为了生存,她给人烧过饭,记过账。上世纪90年代初,她又和丈夫女儿一起来到上海,卖服装、摆地摊、到菜市场卖菜,艰难地挣扎在社会的最底层。
尝过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后,梦想早已成为她不敢言及的奢望。虽然如此,歌声却一直没有从蔡洪平口中离去。有时看到身边的人不高兴,她就会展开歌喉,逗大家一展笑颜。在帮人卖服装时,一次看到一位中年女顾客心事重重的样子,蔡洪平便主动请缨给对方唱一曲黄梅戏。一句“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黄梅戏《女驸马》唱词),周遭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而来,那位女顾客也停住手眼,怔怔地听蔡洪平演唱。一段唱毕,女顾客第一个拍起了手,还冲蔡洪平温和地笑了笑。“那天她并没有买我的衣服,但离开时脸上的神情已经舒展,我看了,也挺开心的。”虽然事后女儿怪她“多管闲事”,但蔡洪平却丝毫不在意。
唱歌,让蔡洪平在艰难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丝宽慰和光亮,最艰难的时候,她是流着眼泪、哑着嗓子在心里一次一次唱给自己听。1998年盛夏的一个中午,蔡洪平正在摆摊时,突然接到了女儿从学校打来的电话。电话一接通,她便听见女儿的抽泣声:“妈妈,我的鞋底掉了,实在没法再穿了。妈妈,求求你给我买双新鞋吧!”因为经济困窘,蔡洪平只给女儿买了一双球鞋,近两年穿下来,早已磨损得不成样子。女儿心疼她挣钱辛苦,一直没开口要新鞋。然而那天有体育课,逃脱不过长跑的小姑娘跟在队伍后面朝操场上走,结果还没上跑道,鞋底就“哧”地一下彻底开了裂。在同学们诧异的眼光中,女儿终于忍不住委屈,赤着脚跑到公用电话亭,用借来的5角钱拨通了蔡洪平服装摊上的电话……
此时,蔡洪平也正在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因为全家只剩下50多元,而离自己发工资还足足有10天。接到女儿的电话,蔡洪平的心当即碎了一地,她马上向老板请了假,然后揣着全部的积蓄,跑到附近的鞋摊给女儿买了双鞋,送到了学校。从学校回来的路上,蔡洪平第一次哭了。
直到今天,蔡洪平也没有告诉女儿,那50元是那时全家仅有的饭钱:“那时我一边恨自己无能,一边在心里宽慰自己:再难的日子也会过去,好比当初我给人唱歌逗乐,一段歌下来,心宽了,办法也就有了。既然日子再难也是要过的,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
唱歌给了蔡洪平乐观与豁达的品质,让她无数次度过了艰苦的日子。2004年,女儿大学毕业,而她和丈夫在上海浦东一个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卖菜,日子慢慢过得好了一点。
生活有了光亮,蔡洪平的唱歌梦又开始蠢蠢欲动。2005年8月,世界三大男高音来上海开演唱会,第一次通过电视听到帕瓦罗蒂的歌剧《今夜无人入眠》时,蔡洪平一下子呆了:“这是什么音乐,怎么可以唱得这么动听?!”一瞬间,只听过国内乐曲和剧目的蔡洪平入迷了,对着电视上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她暗暗下了一个决心:“我一定要将这个声音学到手!”
然而,对于一个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的卖菜大妈来说,想学会意大利语的《今夜无人入眠》无异于痴人说梦。为了学会这首歌,蔡洪平请女儿帮忙找人“音译”了意大利语,然后按照那些“中文读音”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学。但蔡洪平毕竟已经人过中年,而意大利语又非常难学,最后学出的是曲不像曲调不像调。眼见梦想破灭,可蔡洪平依然不服气,2007年5月的一天,蔡洪平在厨房做饭,看到准备下锅的一堆菜时,她突然灵感爆发,想把菜名记下来唱唱试试。卖菜人最经常说的一句是“送你葱”,蔡洪平便索性将这句作为歌名。
就这样,自编曲目《送你葱》出台了。当晚,她在餐桌前向丈夫和女儿深情演绎了这首“菜场版”《今夜无人入眠》:“鸡腿、鸡翅膀,鸭腿、鸭翅膀,胡萝卜、番茄和大蒜,芥菜、香菜、芹菜、大白菜、辣椒,西兰花、黄瓜、四季豆、刀豆、青橄榄,快来买吧,送你葱……”餐桌前的父女俩先是笑得前仰后合,接着又齐刷刷地向她竖起了大拇指:“真不错!”
家人的夸赞让蔡洪平大受鼓舞,这之后,菜场便成了她放歌的舞台。从小便根植于心的那颗小小的种子,也慢慢地开始发芽。
人生奋力追逐,梦想总会开花
蔡洪平和她的《送你葱》成了她所在的菜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凡碰到有顾客心情不佳,或者蔡洪平自己心情大好时,她都会大方地献歌一曲,博对方一笑,换自己开心。因为歌声优美,为人开朗,平常又系着个hello kitty(凯蒂猫)的围裙,扎着两条孩子般的羊角辫,不久,蔡洪平便被身边的同行和顾客们称呼为“菜花甜妈”。
2010年3月底,蔡洪平照例在菜场里卖菜,几位男顾客走到她的摊位前挑挑拣拣。为了多卖出去一些菜,蔡洪平大大方方地说:“这样,要是你们多买点,我就唱个歌给你们听,怎么样?”没曾想这几位男顾客偏巧是“拍客”(利用各类数码设备拍摄的图像或视频并上传网络与人分享的人群),当即便好奇地答应了蔡洪平的要求。为了多做点生意,蔡洪平站直身子,唱起了一首英文歌。一曲唱罢,掌声和叫好声一片,蔡洪平又唱了一曲,换回了当天的首笔“大宗生意”。
蔡洪平原本只是想多做点生意,没曾想这段视频被几位拍客上传到网上后迅速走红,几天内点击量便高达600万次,并创造了国内影片上传时间最短却最火暴的新记录。网友们对蔡洪平的天籁之音相当惊艳,直呼其为“世界菜场第一歌后”,并建议她“上选秀节目,做中国版的‘苏珊大妈’”。
当网上热烈的反馈传到蔡洪平耳中时,蔡洪平心动了。此时正逢选秀节目“花儿朵朵”开幕,在《新民晚报》上看到那句“不分年龄、职业,只要对唱歌感兴趣都可以报名”的参赛要求时,蔡洪平二话没说就报名参赛了。随后,她收拾收拾行李,直奔“花儿朵朵”主办地西宁而去。
好好的菜摊不管,却大老远地跑去和一帮“80后”“90后”的小孩竞争“梦想”,蔡洪平的“疯狂”行为让周围的人分外不解,倒是丈夫和女儿听了,并没有太反对。女儿甚至还主动当起了她的“后援团”:“妈妈,能坚持梦想就是一种胜利。你放心去!”
在家人的支持下,蔡洪平开始了冲刺。最终,她冲进了全国20强,成为安徽赛区唯一的“硕果”。
今年4月,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第二季开场,得知消息的蔡洪平再次兴冲冲地走进了赛场。果然,她以一副亮嗓惊动了评委;5月,一曲堪比帕瓦罗蒂水准的天籁美声《送你葱》一唱出,她直接杀进总决赛,成为热门的冠军人选,并有望与英国选秀达人“苏珊大妈”同台竞技。
面对这样的结果,蔡洪平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总决赛上演唱意大利版《今夜无人入眠》。消息一出,一片哗然,连节目组导演也劝她放弃:“离比赛只剩下几天,现学根本来不及,您还是放弃演唱原文吧。”可蔡洪平却犯固执了:“不试怎么知道?再说,‘苏珊大妈’要来呢,她可是国际友人啊。”
蔡洪平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决定。为了在几天内学会原文,她随身携带了一个小本子,上面写满了自己为歌剧填上的中文词,走路、吃饭,甚至睡觉时嘴里都念念有词。一切,只为挑战自己最大的梦想――“唱世界顶级的经典歌曲并得到真正的赞同”。
2011年7月10日晚,在上海八万人体育馆,蔡洪平用尽全身力气,唱响了《今夜无人入眠》,当最高音出现时,整个体育场瞬间为之沸腾,评委周立波起身鼓掌,带领八万观众齐声唱出了最后一句“快来买吧,送你葱,送你葱”。
如今,拿下“中国达人秀”亚军的蔡洪平已经与顶级音乐公司签下了合约,正式走向了音乐之路。8月22日,她的首张单曲发行,而以她为主角的一部励志电影也即将开拍。面对扑面而来的“成功”,蔡洪平露出她标志性的甜笑,淡淡地一笔带过:“开心就好。生活是一种经历,也许会有很多的挫折和磨难,但我愿意一直给大家带来欢乐和笑声。”或许,正是这样一份执著中的淡定,才让她的梦想在走过千般坎坷路、吃过万般难言苦后更加光亮。
小链接
名人看“甜妈”
“甜妈,你使全世界的葱都挺起了‘葱膛’,苏珊大妈和你同台也是她的荣耀!”
――“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
“甜妈,你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从此老外知道中国的第一句话就是:送你葱!”
――音乐人黄舒骏
“菜花甜妈,你是无与伦比的!”
――主持人杨澜
“甜妈,听了你的演唱我激动的流泪了!我深信你说音乐就是你的生命,这句话真的在你身上成立。尽管你唱的是《送你葱》,但我仍像听到帕瓦罗蒂的歌声一样感动!”
――歌手伊能静
“热烈‘鼓掌’,送他们葱,让他们都‘蒜了’吧,哈哈。”
――“天后”王菲
篇10
有些小朋友的理解能力不行,那这就更应该用试卷来练习一下,孰能生巧的道理我们都懂,关键就是要去做呀。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搜一些题目做一下,尤其是那些即将升入初中的孩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南昌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南昌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平台。(50分)
1、请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田字格内,做到准确、规范、工整、美观。
(2分)
最伟大的见解是最朴实的。
2、看拼音,写一写。
(6分)
bì ( )幕 完( )归赵 ( )竟 铜墙铁( )
lián 浮想( )翩 垂( )听政 舌绽( )花 ( )悯
jù ( )理力争 ( )精会神 ( )之千里 星星火( )
3、按姓氏的音序排列下面著名作家的名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朱自清 ②林海音 ③丰子恺 ④季羡林 ⑤杏林子 ⑥沈石溪
A.②③④⑥⑤① B.③④②⑥⑤① C.③④②⑤⑥①
4、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
A、不安全 B、损害 C、端正 D、高
①危峰兀立( ) ②危及生命( ) ③居安思危( ) ④正襟危坐( )
5、下面三组词语中,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2分)
A、夸奖 谦虚 机灵 欣欣向荣
B、虚伪 夸耀 勾结 当机立断
C、简朴 刚强 嘴脸 斗志昂扬
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语重心长 专心致志 养尊处优 座无虚席
B.数以千计 功无不克 行善积德 哄堂大笑
C.蜂拥而至 肃然起敬 和睦相处 死的其所
D.轻于鸿毛 五湖四海 精兵简政 千均一发
7、读下面的句子完成填空。
(6分)
(1)“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从这段话可知道小女孩擦然火柴依次看到了、、和慈祥的奶奶。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如 ? ? ? 。
①这句话把日子比作 ,说明了时间 。
②在句子后的横线上补写一句,使这句话成为排比句。
8、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
“×” 。(4分)
(1)“谁会说詹天佑不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呢?”和“谁都会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两句话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 )
(2)“竭泽而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应该从长计议,合理规划。( )
(3)《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构成全文。( )
(4)“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的朗读停顿是错误的。( )
9、将下列诗句名句补充完整。
(5分)
(1)却看妻子愁何在, 。
(2)留连戏蝶时时舞, 。
(3)____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
(4)守信是一项财宝,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有那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10、句子训练营,试试就能行(6分)
①缩句: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②仿写: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③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有语病,如果有语病请修改在下面横线上。
全体教师和班主任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
11、根据下列诗句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 ②可怜九月初三夜 ③二月春风似剪刀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 ⑤遥知兄弟登高处 ⑥千山鸟飞绝
a①④③⑤②⑥ b③①④⑤②⑥ c③①④②⑤⑥ d①③④②⑤⑥
12.我能行:说说对“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话的理解。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正确的解释后面打“√”。
(2分)
桑娜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会挨饿。()
b.海上起风暴,气候十分恶劣。()
c.桑娜担心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会有危险。()
14、积累直播室(2+1分)
①语文实践。在毕业之际,请你给一直缺乏自信的李亮同学写条赠言
②中国成语中有些如“螳螂捕蝉”之类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还能举2个吗?
15、智慧园(2分)
趣味标点:帮忙读信
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后一哭一笑。
1.哭的人怎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笑的人怎么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广场。(30分)
(一)桃花心木(节选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múmó)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xī jí)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kū?ū)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zā zhā)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 )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是树,人()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 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分)
3、“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请在文中用“――”画出能具体说明这个“不确定”的句子。
(2分)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请举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 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从种树人这一举动中,你读懂了什么?(3分)
(二)陌生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我躺在铺位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a):“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上那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到我枕边,我只好有礼貌地(b)。
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我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多加一个心眼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女儿,一样留着长头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像得同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像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
1、根据文意,在文中(a)(b)两处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
)和( )。(2分)
A.呼唤 B.呼喊 C.道歉 D.道谢
2、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6分)
(1)“我开始警惕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中“警惕”的意思是( )。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小心谨慎 D.觉察
(2)“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原因是什么?( )
A.作者并不喜欢吃苹果。 B.作者怀疑妇女的用意,不敢吃。
C.作者接受的是一个陌生人的苹果,觉得不好意思。
(3)“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苹果”,除了这个“苹果”,“我”还得到了什么呢?( )
A.“我”还得到了很多红苹果。
B.“我”还得到了那位妇女给“我”的纸条。
C.“我”还得到了那位妇女对“我”的慈爱。
3、作者“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一口‘陌生人’送的苹果,结果中毒了……”你读过这个童话吗?能不能再提供一点有关这个童话的信息?如果你没有读过,那你简单介绍一下你读过的一个童话?(3分)
4、文章中的“我”以及那位陌生妇女,哪一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请选择其中一位,谈一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如何对待陌生人?为什么?(3分)
三、写作天地。(40分)
1、语文实践(5分)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沙尘暴天气吧,它就在我们身边,多么可怕的事情。作为你,在平时的生活中是怎样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用100左右的字,联系实际谈一谈。
2、生活中,我们一天天在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用两件事写一写成长过程中懂得的某一种生活道理。
题目自拟,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数500以上。(35分)
南昌小升初语文真题试卷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1、一个错别字扣0.5分,扣完为止
2、闭,璧,毕,壁;联,帘,莲,怜;据,聚,拒,炬
3、B
4、D,B,A,C
5、A
6、A
7、(1)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
(2)①轻烟,过得快 ②略
8、√,√,√,ㄨ
9、(1)漫卷诗书喜欲狂;
(2)自在娇莺恰恰啼;(3)大漠沙如雪;
(4)不应该随意虚掷; (5)勇敢坚定
10、(1)老屋旁种着桃花心木。
(2)略,只要是拟人句就行
(3)有语病,改:全体教师和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
11、C
12、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迫害呢?
13、C
14、(1)略,只要是鼓励自信的话就行
(2)略,必须是寓言故事
15、哭的人:“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
笑的人:“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二、阅读理解
(一)
1、mó
jí kū zhā
2、如果……就……
不仅……也……
3、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4、(1)这个句子中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大意对即可】。
(2分)
(2)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2分)
这句话的含义是: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所作为的人。【大意对即可】
5、我从这种树人的这一举动读懂了桃花心木已经适应了环境,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已深深扎根了,说明种树人种树成功了。
【大意对、言之有理即可】
(二)1、A、D
2、C、B、C
3、略。
【提示:第一个问题可以写写童话的主要内容,可以写其中某一个场景,也可以写故事中的某个人物等等;第二个问题学生写的童话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学生只答其中一问即可。】
4、如:1、那位陌生的妇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能把一个陌生的女孩当作自己的女儿看待,我觉得她是一个和蔼可亲、有爱心的人。
2、文中的“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一个懂礼貌的女孩子,也能为自己的过失而感到内疚。【能抓住人物的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5、如:读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还是应该保持警惕,应先观察判断陌生人是否值得信任,如果陌生人值得信任的,就欣然接受馈赠和帮助,否则就在不伤他人自尊的前提下婉言相拒。
因为现在社会上的确还存在一些利用惠赠和帮助等方式进行诈骗的坏人,这样做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学生既可以选择“信任”,也可以选择“警惕”谈见解,言之有理即可,每一问占1.5分】
三、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评32―35分
符合作文要求,题材新颖,主题鲜明,层次清楚,内容具体,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语言清新流畅的。
二类文:评28―31分
符合作文要求,主题鲜明,层次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细节描写较生动的,但题材较常见的。
三类文:评24―27分
符合作文要求,突出主题,层次清楚,基本达到字数要求,语句较通顺的。
四类文:评21―23分
符合作文要求,语句较通顺,但题材普通,层次不清楚,内容不具体的。
五类文:评15―20分
基本符合作文要求,有中心,能完整成文的,但题材普通,层次不清楚,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