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遗书范文

时间:2023-04-06 16:09: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加爵遗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年前宣布收购数码传媒集团(DMG,以下简称“数码传媒”),一年后,华视传媒(Nadq:VISN)将后者告上公堂。

2010年12月27日,华视传媒(Nadq:VISN)公告,称自己与旗下子公司Vision Best已于12月27日向戈壁资本、橡树投资、Sierra投资等数码传媒前股东提讼。这些机构被指在华视传媒收购数码传媒的过程中涉嫌虚假包装后者的财务报表,粉饰其业绩,引诱华视传媒出高价购买。

据称,华视传媒觉得数码传媒的业务没有任何问题,但经过审计核查证明和当初的交易价格有偏离。

DMG数码媒体集团成立于2002年,之前在全国7个城市拥有27条地铁线路的独家广告运营权,有接近35000块屏幕。2009年10月15日,它被头号竞争对手华视传媒以1.6亿美元的对价收购,成立仅4年的后者如今号称中国最大的户外数字电视移动广告运营商。在收购对价中,华视首笔支付4000万美元现金和6000万美元股票,之后两年每年支付3000万美元。迄今为止,华视传媒如数支付了首笔账款,余下6000万美元。

受不利消息影响,消息当天华视传媒纳市开盘迅速走低,后低位盘整,截至收盘报每股3.92美元,跌4.16%。

华视惊觉上当

据了解,华视传媒方面已经向法院提出了以下诉求:1.拒绝支付剩余6000万美元收购款;2.要求对方股东及投资方返还通过造假所获得的1亿美元(包括现金和股票);3.拿回华视传媒在共管账户中的资金;4.要求对方股东及管理层支付不低于800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金;5.要求对方股东及管理层支付惩罚性赔偿金,具体金额在审判中确定;6.要求对方支付适当的利息、律师费以及其他支出、成本等。

华视传媒方面称,经过审计,公司发现了收购之时没发现的问题。数码传媒公司的价值低于之前的评估值。因此提出上述诉讼要求。

华视传媒方面没有披露DMG数码媒体集团所涉财务问题是哪些,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主要问题出在其原股东刻意做低公司运营成本和虚增投资收入两方面。”

截至2010年9月30日,华视传媒所记载的与收购数码媒体集团相关的商誉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按临时估计暂估)分别为8950万美元及8510万美元。华视传媒管理层现正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要求对上述商誉进行年度减值测试。管理层不排除对上述商誉及无形资产账面价值进行包括非现金减值在内调整的可能性。

一旦所有诉讼主张成立,华视传媒将至少获得1.4亿美元的收益,接近当时的购买价格。所以此举令市场认为,华视传媒有意借诉讼抛弃数码传媒,拒绝对其承担义务。

华视传媒否认了这种说法。王瀚宇称:“我们在并购结束后对DMG的团队进行了很好的整合。在将华视原有的地铁平台和DMG地铁平台合并之后,我们从人力资源、销售管理、市场推广、治理结构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取得了应有的协同效应。我们预计整合后的地铁平台将成为华视主要的收入板块之一,并将长期保持健康的成长。”

由于两家公司在业务层面的对接已于2010年年初完成,因此诉讼对具体业务没有影响。而如果华视传媒的上述请求得到法院支持,数码传媒投资方以及戈壁基金创始人曹嘉泰(原数码传媒公司CEO)将面临巨额赔偿。

黄金时代过去

作为第一个在地铁电视领域吃“螃蟹”的人,DMG数码媒体集团成立的时间(2002年)比分众传媒还要早,融资金额比华视传媒高(后者在上市前的融资金额仅为5400万美元)。地铁视频广告也是公认的“金矿”,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公交地铁电子屏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93亿元,同比增长156.8%,是户外电子屏广告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细分市场。

然而,DMG数码媒体集团在成立6年后才实现首次赢利,其CEO更是三度易主,最后干脆投资人自己上阵。但令人遗憾的是,投资方戈壁合伙人2007年许下的“18个月内,实现纳斯达克上市”的承诺始终没有兑现。

对于像戈壁基金、橡树基金等这些在数码传媒潜伏多年的风险投资商而言,被收购不失为一个相对体面的退出。但对于创业者而言,结局显然并不十分理想。他们的利益在前后4轮的融资中不断被稀释(数码传媒共获得总金额接近7000万美元的资金注入),并早早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而在被收购后,这个品牌和管理团队也已丧失独立存在的必要性。

数码传媒最后一任CEO曹嘉泰曾将落后的原因归咎为地铁线路“慢”扩展和金融危机,但这样的说法无法让人信服。同是新媒体运营公司的分众传媒,2005年实现上市,融资1.72亿美元;成立于2005年的华视传媒,两年半就实现上市,2008年全年净利润达4680万美元;2007年登陆纳斯达克的航美传媒,也顺利集资2.58亿美元。

业绩问题似乎是阻碍曹嘉泰走向上市的主要因素,知情人士也向《IT时代周刊》表示:“即便有几千万美元的投入,当时的数码传媒仅靠业绩也是绝没有上市的可能。被收购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此项收购,王瀚宇表示:“地铁媒体业务整体是不错的,业绩也处于上升阶段,也吸引了很多客户,我们有能力做好与现有业务的整合。”

不过,中国户外媒体的黄金年代很可能已经过去。经历了2005年以来的高速增长之后,地铁公交视频广告成长已现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