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前赤壁赋范文

时间:2023-04-09 18:2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轼前赤壁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前赤壁赋》苏轼;精神流变

笔者在职业中专,面对的是中职生,在给学生讲述苏轼《前赤壁赋》中,对此文有一点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和大家交流。

一、感受不同,缘于主客品位的不同

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客观景物可能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不同的表现。那么为什么苏轼和客的美感体验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面对浩瀚清明的大自然,客由苏轼吟诵的明月之诗联想到诗作者曹孟德。遥想当时,曹操挥兵下江南、横槊赋诗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只可惜如此“千古风流人物”也不免被时间之“浪淘尽”,空留遗迹山川让后人嗟叹。客不免联想到此时“吾与子”虽亦“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表面上看去自由自在,但和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生须臾,江山无穷,想登仙界却又乏术,无可奈何间客只好将悲思通过箫声诉之于秋风。

能和苏轼相往来的客,定非俗客。但是,对人生的把握,对人生的感悟,和苏子比较,品位就有了高下之别。

第一,客在欣赏大自然的时候心态是浮躁的,功利的,是站在以我为本的位置上去感受大自然的。这种欣赏角度,在客的潜意识中形成物我对立的局面。物我相隔则不能顺应万物之性。以人为中心赏景,赏景的人处处受牵制。客的箫声如泣如诉,如孤舟之嫠妇,就是因为心受束缚,不自由导致的。客之心之所以受束缚,不自由,根本的原因是客放不下现实世界中的恩恩怨怨,纠缠于众多的人世羁绊,心灵受制于功名利禄物质世界的积压乃至身心的系累,使客无法超越自己的心灵。试想,面对美妙的大自然,捧着一颗不满足的心,一颗颓然失意的心,想着人生处世的不得志,想着得失荣辱,无法做到天人合一的客对美景自然是无法超然的把握。所以,面对壮阔宁静的自然,不老的月华,不息的江水,陡峭的赤壁,客不能不生出悲凄之叹息了。

第二,客不该拿短暂的人生去和浩瀚的大自然相比较。比较使他徒然发出了对人生短暂、自我渺小之浩叹:人生是“天地间一浮游,沧海之一粟”,即便是绝代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也不过如美丽而苍凉的手势,一晃而过。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被大自然的博大轻轻的瓦解。这时,客自然倍感苍凉、无奈、颓唐和自卑。

第三,客无端又羡慕起“长江之无穷”来,客希望能长生不老,希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样的幻想只能增添客的无限悲哀感伤。“知不可乎骤得”,客在这一点上是清醒明白的,但正因为客在大方向上的糊涂和局部上的清醒,对着无限壮阔的大自然客才感到无所适从,感到无法把握短暂的一生。故此,客和苏轼相比,对人生的把握毕竟略逊一筹。

破除了以人为中心的主宰一切的夜郎自大,消弭了人与物的界限后的苏轼,在心灵上就能含万物而不与之相悖,就能飘然物外随意遨游。灵魂就能轻盈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不认为人是渺小的。把人生投入大化中的东坡是和谐潇洒的,但同时也是哲理的,深刻的。在自然面前,他超脱地洞察人与宇宙之间的辩证关系。月夜江上,苏轼借眼前的江水与明月作比,以水的逝去而又长流、月的盈亏而又永生的现象,阐发变与不变、瞬间与永恒的关系。他站在天、地、人三个平等共处的角度去把握自然,把握人生。人的逝去正如月的亏、水的逝去一样,是从这个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人也是生生不灭的。天地自有所长也有所短,人亦有所长也有所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得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于子之所共适。”我们尽可借其长而避其短,利用清风、明月、江水陶冶性情,净化灵魂。苏轼脱俗地把超越自然的期望转为超越自我的祈向。这是一个深刻的心灵的文化的转向。因为人生的经历不同,因为对生活的感悟不同,因为审美品位不同,面对同样的景色,苏子和客的感受是各异的。对自然的不同感悟终于转化为艺术的表达。

二、苏轼精神流变历程

苏轼的人生感悟,并非来自一时心血,而是有他的精神流变过程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早在出仕前后,对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以及对人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去实践,苏轼就已开始思索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这一著名的人生探索,是写在他刚出仕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任之时,那时他还涉世未深,主要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抒发人生的忧患感,对人生的感悟,同后来写入文中的李委一样是在同一个层面上。

从出仕到写下《前赤壁赋》这期间,苏轼不断的有超然于物外的领悟。谪居黄州前,他在《和子由浴罢》中写道:“颓然语默丧,静见天地复”,意思是说:他沉静下来无语深思,就觉察到了天地运行往复的道理。到黄州后,他写了《雪堂记》。在这篇文章中,他主张人要摈除心智,形如槁木,心同死灰,以达到与天地万物同一的境地。“乌台诗案”、谪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那时他已经逐渐从“故我”中解脱出来,对污浊尘世产生了厌倦之情。坎坷的仕途体验,使他意识到自己屡屡遭受沉重打击,原因就是对功名“利害之途”的追逐,一旦抛弃这一枷锁,那就是海阔天空的自由自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坡传[M].陕西师大出版社,2007.

篇2

贬谪之地黄州,长江边上一个偏辟荒凉的地方。苏轼在此挂名“团练副使”,诏令“不得签书公事”。苏轼由此成了一名地地道道有名无实的闲官。他该如何放置那满腔的抑郁之情呢?幸好,这儿还有三国时赤壁古战场上的英雄们可供凭吊,还有大自然的不老的山川风光可借以寄情。

于是到了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人生低谷的贬谪路途上,苏轼却用文学创作迎来了他精神上的华丽转身。“文章憎命达”似乎是中国古代许多文人不得不接受的宿命。李白、杜甫如此,柳宗元如此,苏轼亦是如此。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两次泛舟游赤壁,先后写下前后《赤壁赋》和《寒食雨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文。这些字字珠玑的诗文,让我们看到了一颗痛苦挣扎的灵魂是如何冲破精神的重围、实现自我的超脱,从而摆脱尘世的羁绊的。

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第一次游赤壁。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时此刻,他全然忘却了世俗的烦恼。《赤壁赋》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沉醉于大自然的天才文人的豪放与旷达。他摆脱了俗世的羁绊,宠辱不惊;他遗世独立,高蹈世外;他的灵魂在月下自由地飞翔。

《赤壁赋》中的贬谪文人苏轼近乎完美,我们几乎看不到贬官黄州给他内心造成创伤的痕迹。但是《后赤壁赋》却让我们感受到苏轼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它更真实地逼近苏轼的内心世界。

三个月后,即这一年十月,初冬时节,苏轼再次泛舟游赤壁。这时的苏轼是否已经完全摆脱了贬谪之痛而快意逍遥了呢?从《赤壁赋》来看,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读过《后赤壁赋》,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初冬,霜露给山川抹上了清冷的色调,树木枝条疏朗如写意山水画。明月皎洁,清风吹拂。这幅初冬月夜图,恰如三个月前赤壁上那“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上月色一样动人。良辰美景触动了苏轼的心弦,激发了他故地重游的逸兴。

当然,还有客相伴,携带佳肴;更有善解人意的妻子备好珍藏许久的美酒。由此看来,苏轼是满怀欣喜之情走向赤壁,再次泛舟夜游的。

距离上次游览赤壁,不过短短三个月而已。“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本以为永恒不变的天地山川,面目竟然也会变得不可识。“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不能不让曾经在此获得精神上超脱的苏轼感到些许的失落。心有不甘的苏轼转而登上高处,希图寻觅别样的风景:“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寻觅的结果却发现“高处不胜寒”。“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摄、履、披、踞、登、攀、俯”,写奋力登往高处,不断寻觅的情形。这一系列的动作,是身处逆境不甘沉沦的苏轼的写照;那声“划然长啸”,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抑郁不平之情的倾泄。可是这种对现实的抗拒不但无助于摆脱痛苦的处境,反而让他心底升起一种“悲恐”之情。最终,随遇而安的心态、旷达开朗的胸怀让苏轼从困境中找到出口。苏轼选择“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此时的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不妨看作是苏轼在痛苦纠结中的无奈之举。

来到赤壁,苏轼情感由乐转悲,经历了“失落―悲恐―无奈”的挣扎。表面看来是由于季节变换、风景殊异触动了内心的伤感,实质上是被贬黄州的苏轼难遣寂寞痛苦之情的真实流露。

《赤壁赋》中,苏轼纵情于山川景色之中,他认为大自然是永恒的。“流水”“明月”虽不断地“逝去”“盈虚”,但最终没有减少,没有变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正是这种认识消解了他被贬黄州的巨大痛苦,从而让他变得超脱、旷达起来。但是,三个月后,再游赤壁,却发现永恒不变的天地山川也禁不起岁月的流逝,改变了容颜。大自然尚且如此,更何况那渺小脆弱的个体生命呢?情随境迁,此时的山川明月已然不能排遣贬谪之痛,苏轼该如何放置这满腔的愁绪呢?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叟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苦闷的苏轼借孤鹤喻己,借羽化的道士寄托“出世”之感。与其说是一只孤鹤转移了苏轼的痛苦与纠结之情,不如说是道家超尘绝世的思想让苏轼走出了思想苦闷的困境。这种“悟”虽不免虚无,却让他最终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救赎。

《赤壁赋》中的苏轼看似从贬谪黄州之痛中走了出来,完全摆脱了精神上的俗世羁绊,走向了超脱与旷达,其实不然。《后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苏轼。在他身上,这种贬谪之痛仍是如此之深沉、厚重(要知道,苏轼此时被贬官黄州已经三年多了),它蛰伏在苏轼的心底,是如此难以排遣。然而,愈是如此,愈让我们看到这颗灵魂挣扎时的艰难与高贵。

篇3

《后赤壁赋》

作者: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11)。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25)悄然(26)而悲,肃然(27)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8)也。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1)。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2)。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3)。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4),戛然(35)长鸣,掠(36)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37)。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8),过临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40)而不答。“呜呼!噫嘻(41)!我知之矣。畴昔之夜(42),飞鸣而过我(43)者,非子也邪(44)?”道士顾(45)笑,予亦惊寤(46)。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1.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hú),意为隼,鹰的一种。作者多次描写到赤壁上的鹘,如《赤壁记》:“断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

23.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píng)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2]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篇4

1、渺沧海之一粟上一句:寄蜉蝣于天地。

2、释义:只是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3、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

《前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表现了作者的心灵由矛盾、悲伤转而获得超越、升华的复杂过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字:引用;英译;前赤壁赋

古代散文中典故与其他方式的引用散落在文字之中,倘若不仔细推敲并对原典足够熟悉,很容易就会与其擦肩而过,从而对文章的理解有缺漏或者偏误。本文就《前赤壁赋》中的引用特征进行具体分析,对比研究两篇译文在这方面的具体翻译。以时间顺序将两篇译文排序,译文一是中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文(1999年);译文二是英国汉学家卜立德(David Pollard)的译文(2000年)。

苏轼在写此篇《赤壁赋》时,多处引用,本文主要据与英译联系紧密的引用内容将其分为两类:对《诗经》、《楚辞》的引用和对曹操诗句及其赤壁典故的引用。

1 引用《诗经》与《楚辞》

1.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译文一:We chanted the poem on the bright moon, singing the stanza about the fair maid.

译文二:We recruited the ‘Bright Moon’ ode from the Book of Songs, and sang the verse on ‘graceful maid’.

“明月之诗”与“窈窕之章”皆出自《诗经》,“明月之诗”为《诗经・陈风・月出》,“窈窕之章”为《诗经・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月出》中“劳心”为“忧心”意,“悄”为“忧愁状”,“”为“忧愁不安的样子”,“惨”是古文中讹文[1]的现象,当为“ā保也是“忧愁烦躁不安的样子”。[2]整首诗的氛围是忧愁焦躁的。而《关雎》中“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也同样写出主人公心中的焦躁不安。看似随意无心的两句,其实已经为后文发出悲伤的感慨定下了基调,所以在翻译这两句时应当注意感情基调的问题:虽是“诵”与“歌”,但不能太活泼轻快。译文一 “chant”,“吟诵、歌颂”之类的意义则比较符合,而且“chant”本身具有一丝宗教的色彩,某种程度上与文章暗含的“思贤主”相吻合,译文二采用有“颂诗、颂歌”意的“ode”一词,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

2.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译文一:Our rudder and oars, redolent of cassia and orchids;

Strike the moon’s reflection, cleaving the glimmering water;

But my hear is far away,

Longing for my dear one under a different sky.

译文二:Oars of cassia and sculls of magnolia

Strike the glittering air

and ascend the stream of light

Far away in reverie, my gaze shifts

to seek my fair on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earth.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一句,用的是明显的楚辞体,苏轼想以此表达自己与屈原有着相同的感慨,既有被贬谪的苦闷也有对君主的忠诚。用“桂”与“兰”象征美好,用“美人”指代“贤主”。两篇译文都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将“桂”翻译为“cassia”(肉桂、桂皮),“兰”的翻译有“orchid”(兰花)、“ magnolia”(木兰)两种,依据楚辞“香草美人”的说法,“桂”译为月桂(laurel)比译为肉桂(cassia)更好,而中国人历来称为君子代表的应该是兰花(orchid),而不是木m(magnolia)。“美人”一词表面是“美丽的女子”,实际是“贤明的君主”,还存在一个性别上的差异,译文一与译文二都采用“dear one”和“fair one”,选择没有性别差异的“one”,很好地规避了表面意与深层意性别矛盾的问题。

2 引用曹操诗句及其赤壁典故

1.“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译文一:The moon is bright, the stars are scattered, the crows fly south

译文二:Bright the moon and faint the stars,

Southward wing he darkling birds.

“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一句是直接引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诗句,以“客”的身份描述当时的环境,进而联想到曹操,而曹操的原句为“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暗指人才难得,所以曹操的“求贤若渴”和苏轼被贬谪的苦闷形成一个内在关系上的映衬,而联系上文苏轼问客为何箫声如此悲伤,“客”显然是触景生情,于是这一句简单的景物描写就有了悲伤的气氛。两个译文都是按照字面意义对原文进行了直译,但对于星“稀”,译文一译为分散(be scattered),译文二译为星光黯淡(faint),虽都不影响原文要表达的主要意义,但将“稀”译为星光黯淡,则“明”与“稀”相对应,显得更有诗的韵味,而且faint又有“衰弱、虚弱”的意义,蕴含着感伤的情绪。“乌鹊”就是指乌鸦,没有贬义,曹操是用乌鹊来指代人才,所以译文一将其译为crow就挺好的,译文二译为darkling birds(乌黑的鸟)显得比较拖沓。

2.运用曹操赤壁之战的典故,则是形成双重对比,一是曹操之今昔对比,他昔日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是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瞬间倾泻出人生短暂的悲凉;第二重对比就是曹操和“客”、“我”的对比,像曹操那样的英雄人物都转眼即逝,“我们”就更是渺小,所以更加凄然。“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将世界之广阔与人之渺小写得极为形象。以下对这一句的译文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一:We are nothing but insects who live in this world but one day, mere specks of grain in the vastness of the ocean.

译文二:We are as mayflies in our passage on the earth, as insignificant as grains of corn floating in an ocean.

原文应理解为“我们如同蜉蝣一般托身于广阔的天地之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对整个句子的把握,译文一特意强调“we are nothing”、“mere”以着力表现人之渺小,但是对于具体单词的选择却没有那么恰当,如“蜉蝣”是指一种春夏之交生在水边的小虫,往往只能活几个小时,译者将“蜉蝣”译为“insects who live in this world but one day”实际是将蜉蝣的含义解释了一番,在文中显得不够干脆,而译文二的译者是英国学者,对词汇的掌握更佳,所以用的词意义对应非常精准―― mayfly。

K轼的《前赤壁赋》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进行探讨,“客”的形象与其说是一个真人形象,不如说是苏轼内心一种想法的载体,而主客问答实际上是苏轼内心进行了一次交锋,是一个从失意到超脱的过程。在英译时如果不能把握引用之处的奥妙,就难以揣摩作者的情感,译文的情感或许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只有理解了引用背后的含义,才能帮助我们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在英译时更好地译出原文所想表述的情感。

参考文献

篇6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中的第2篇,是苏轼被贬黄州后期的作品,短短84个字,通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写出了一个谪居者贬而不伤的情感。

对于此文的解读,我们应该扣住“闲”“闲吗”来理解。

闲,是此短文的“文眼”,紧扣“文眼”,我们解读文章,就了然于胸。表现在:

1.闲而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闲而寻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闲而散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闲而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闲而自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前“三闲”为叙事,第四“闲”为写景,第五“闲”为抒情议论。

第一闲中,“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是苏轼被贬黄州的第四年(几个月后贬谪生涯就结束了),虽然被贬,但此时作者的心情却是平和的,所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欣然”自然有喜悦之意,但这种喜悦,却并非平常人欣赏月色的那种闲情雅致,而是在经历了贬谪生活的大风大浪彻悟之后的一种平静。因此,并不能被常人所理解。

第二闲中,“寻张怀民”,为什么?因为苏轼与张怀民境遇相似,均是贬臣,性格相似,均心胸坦然,喜山水,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品格清高超逸。结果,“怀民亦未”,这当中有一层未道出的默契。

第三闲中,“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自是当然。为什么“怀民亦未寝”,二人境遇相同。

第四闲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写景极妙,不止是眼前景,更是心中境。经过生活的磨练而清高之志不坠,有如清竹松柏,经霜而愈加空明。这是两人对生活之领悟。

第五闲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人”者,实是自嘲之语:身为贬臣,不被重用;门庭冷落,旁人有意规避;心中不以为苦,了无挂碍。职闲、身闲、心闲,此之谓“闲人”。自嘲之中,又有清高孤傲在其中:月光之如积水空明,唯有“闲人”眼睛方可看出。而这一份对于月光的欣赏领悟,对于人生的坦荡自然、随遇而安的态度,却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纵然如此,苏轼真的是一个清闲之人吗?非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政论家,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家”之中。他二十二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由京官调任杭州通判,历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地方军事助理官)。官衔上还加了“本州安置”字样,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实际上跟流放差不多。此时使苏轼深感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大多表现了旷达而又失意的矛盾心情。本篇也不例外,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困苦境遇中写的。元丰六年(1083年),是作者被贬谪到黄州的第四年。

由此观之,闲,乃心胸旷达耳;不闲,才为真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屏显:(生齐读)

苏“月”

明月多情来照户――《渔家傲・七夕》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洞仙歌・冰肌玉骨》

午夜风翻幔,三更月到床――《南歌子・有感》

幸对清风皓月――《满庭芳・蜗角虚名》

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蝶恋花・密州上元》

今夜里,月婵娟――《江城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二、教与学

1.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

屏显: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人教版和苏教版的排版不同)

学生自读、互读;学生自译、互译之后,教师:

屏显:

读准两个字:荇、横

积累五个词:户、念、相与、空明、盖

2.赏一赏

【1】回答一个问题:这84个字中,有一个是“文眼”,是哪一个字呢?

师生:闲。(板书)

“闲”表现在文章中,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来?(学生分组讨论后探究)

(1)闲而起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闲而寻友: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闲而散步: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闲而赏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闲而自得: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苏轼真的是一个清闲的人吗?他真的有这种闲情雅致吗?(学生分组讨论后探究)

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介绍苏轼和展示写作背景的文字。

3.练一练

填空:在苏轼的这篇短文中,闲中有______(乐、悲、苦、感、叹、悟……)

三、结课,再读一读或者背一背《记承天寺夜游》

四、作业:探究――苏“月”

附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篇7

总的说来,古代山水游记散文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篇幅短小精悍,Y构紧凑,内容集中

现代山水游记短则上千字,长则几万字;而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大多在千字左右,而且因为内容的相对集中单一,不枝不蔓。结构上多表现出紧凑严密等特点。这固然和其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文言文呈现出凝练隽永这一特点且大量使用省略句式;而白话文明快易懂、表意具体详尽。但笔者觉得主要是和古人写作目的密不可分。古人写作山水不重在写景,而重抒情崇说理,因而描写景物绝不很详尽,侧重点非常明显,该写的写,该略的只字不提,该详的浓墨重彩,该略的惜墨如金。而今人写作此类文章则不然,大多以写景抒情为主,或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表现登山游水的点点滴滴感悟,写景状物常常占据了大量篇幅,有点类似“汉大赋”结构,此其一也。

二、表现手法

由于写作目的的不同,内容的不同,古代山水游记常常把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大多以议论为主,而今以记叙描写为主。了解了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大体特点,我们在阅读欣赏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观其景

文中哪些文字是写景的,什么地方的景,景物具有什么特点等等,抓住了景物这一条线索,基本上就把握了文章的脉络。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其中一二段文字属于记游部分,先写游山,突出山名、本名,倒地之石碑及碑文;再写游洞,突出前洞平且近、游者众,后洞险以远、游者少之特点,这就是记游部分。文字如此之洗练,犹如白描,山上的一草一木一鸟一石,只字未提,篇幅上占不到全文的一半。同样,苏轼的《赤壁赋》历来也为人们称道,脍炙人口。但观其景,也不过如此:“苏子与客泛舟,游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就是所谓之景,概括起来不到五十个字,连《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写景的语句都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同为赤壁之境,但后者何其壮观,何其有气势,道尽了赤壁雄风。但且不急。

(二)看其事,即看人物活动

写景散文中,写景之中交待人物的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阅读欣赏时绝不可忽略之。《赤壁赋》中,人物活动就有:苏子与客夜游赤壁、饮酒、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唱歌以及人物的感受“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为什么要写人物活动呢,结合下文,不难发现,这些正是为下文写客人吹洞箫继而感叹人生无常和短促作铺垫。《游褒禅山记》中未记这些活动,而重点强调“余于四人拥火以入”途中“一人呼,不出火且尽”,作者感受为“悔”,寥寥几语,但后面议论同样与此有着不可密分的关系。《兰亭集序》中叙事同此,尤与《赤壁赋》似。

(三)悟其情

情感是散文的灵魂,此为重点。因此在阅读中必须抓住这条主线,但一定要明白大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是有变化的。《赤壁赋》中由“乐”到“悲”再到“喜”;《游褒禅山记》中情感由“乐”(此种情感可以推断)到“悔”再到“叹”;《兰亭集序》中由“兴”到“悲”再到“痛”。所有散文作者的情感变化都是非常分明的。阅读中如果能抓住这些情感词语,也就抓住了解读这类文章的钥匙,也就把握住了散文的思想内容。

(四)赏其理

人们常说古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里的“情”、“意”,绝不仅仅是情感、情绪,常常还含有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独特看法与思考。如《兰亭集序》中王右军就由眼前之乐、眼前之景、眼前之文中,结合东晋当时大多士人崇尚玄学之歪风就提出了“死生亦大矣”这一人生命题;《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就悟出了治学处事必要的三因素,即志力物,尤其强调“志”的重要性;《赤壁赋》中让我们理解了“永恒与短暂”的相对性,“乐观人生与悲观人生”的不同。

三、综合景事情理,享文章之妙

在我们分块欣赏了文章中的美景乐事情趣哲理之后,如果我们再能把几者综合起来欣赏,就会了解作者行文之旨: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就会体味到作者行文之妙:结构之美、照应之圆、思维之密、语言之工。

篇8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出自宋·苏轼《前赤壁赋》。

源源不竭:指形容接连不断,没有尽头。

用之不竭:意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形容非常丰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我们知道赤壁,大概是读了苏轼的黄州诗词,或是读了林语堂的《坡传》。这两个可爱的老头,把一个当时的蛮荒之地――黄州,写得花团锦簇。明明是苏轼的贬谪之地,却这般多情多义、摇曳生姿。确实,景物只对某些人是有意义的,比如滕王阁之于王勃,赤壁之于苏轼。

赤壁位于古城黄州西北,背靠葱郁群山,面对滔滔大江。矶头楼台亭阁,古朴典雅,掩映在绿树红墙之间,素有“江山如画”之美誉。

赤壁,或曰黄州赤壁,因崖石赭赤,状若悬鼻,亦名赤鼻山,早在两千年前,赤壁就以其雄奇壮丽、“状如三峡”的自然景观为世人称道,并载入汉人桑钦的《水经》之中。举世闻名的三国赤壁之战爆发不久,西晋初年的龙骧将军蒯恩就在赤壁山南营建纪念性建筑一座,名曰“横江馆”。尔后,历代有增建,至北宋宰相韩琦幼年随兄读书于黄州之时,赤壁之上的建筑已是“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了。至宋代苏轼于此写下名震天下的一词两赋后,赤壁从此便和苏轼紧紧连在一起了。

东坡赤壁内门,两旁有清康熙时黄州知府兼书画家郭朝祚的门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极言苏轼的两赋成就直可媲美周瑜火烧赤壁。二赋堂大门两边为辛亥元老黄兴于前游黄州时所书楹联:“才子重文章,凭他二赋八诗,都争传坡两游赤壁;英雄造时势,待我三年五载,必艳说湖南客小住黄州。”天下英雄相惜,古今一理。

赤壁前后两赋的出名不无缘故,因为只用寥寥数百字,就把人在宇宙中之渺小的感觉娓娓道出,同时把人在这个红尘生活里可享受的大自然丰厚的赐予一一表明。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人,坐在月光下闪亮江流上的小舟里。但人之幸运,也在于此,山间明月和清风不用一钱来买,只要用心,就可随时随地享用,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永远向人敞开她的怀抱。

《前赤壁赋》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悲有多重原因:为人物上的古人和今人的对比而悲;为宇宙间的无穷与人生须臾的对比而悲;为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而悲。先是借客的发问,欲擒故纵,然后阐述变和不变的二重性。水不断流去,可是水还依然在此;月亮或圆或缺,但是月亮依然如故。你若看宇宙之中发生的变化,没有经久不变的,何曾有刹那间的停留?可你若从宇宙永恒不变的方面看,万物和我们人都是长久不朽的。你又何必羡慕这江水呢?再者,宇宙之中,物各有主,把不属于我们的据为己有,又有何用?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是供人享受的。凭我们的生命和血肉之躯,耳听到而成声,目看到而成色――这些无限的宝贝,取之不竭,分文不取。周遭的自然美成了作者情绪的依托,成为他思考和认识人生的凭借。

《后赤壁赋》发生在三个月之后,这中间最奇妙的是,时将夜半,四周一片寂静。两只仙鹤,孤零零的,自东方飞来,伸展着雪白的翅膀,仿佛仙人的白袍飘动。两只鹤长鸣几声,在船上掠过,一直往西飞去,坡心里纳闷,不知又有何事发生。不久大家回去,坡上床就寝,竟得一梦。梦里看见两个道士,身披羽衣,状若仙人。那道人认得坡,问他赤壁之游是否很快乐。东坡请问姓名,二人不答。东坡说:“我明白了。今天晚上我看见你们俩从我头上飞过去了!”两个道士微微一笑。

真是有趣的想象。莫非他在暗示另外一个境界,道家的神仙境界?两只仙鹤自然是沿用已久的道家象征。根据中国人的观念,现在的人生,只是在人间瞬息的存在,自己浑然不知,但是前生很可能是神仙,下辈子也会再度是神仙。苏轼,真是一位可爱的中国人。

东坡,黄州,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东坡雪堂:陋室仍可心安

北宋元丰四年(1081),贬谪黄州的苏轼因家大口阔难以维持生计,遂通过故人马正卿向黄州府要了五十亩荒地亲自耕种,由于荒地位于黄州城东门外,遂自号“东坡居士”。元丰五年二月(1082),苏轼在东坡之上,筑草屋五间,房子落成之时,适逢大雪纷飞。诗人有感于雪的品格,将所作之室起名为“雪堂”,并在四壁画满雪花。友人李通叔以篆体书写“雪堂”二字,坡将其作以匾高挂于门额之上。不久,东坡做《雪堂记》:“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极称雪堂之美。

现存雪堂为1986年重建,中间为正堂,东间为卧室,西间为客室。正堂陈列有《东坡耕乐园》《雪梅图》和《雪堂飞雪图》。

东坡在东坡雪堂夜饮后,醉归临皋时有首《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首词抒发了诗人意欲获得自由的情怀。

诗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余韵深长的节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和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诗人希望自己能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烟波江湖安闲地度过余生。可以说,这既是对隐逸生活的感性向往,也是对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人生选择的理性认同。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虽是传说,却生动而真切地反映出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其实,东坡的乐观和旷达并不仅仅在赤壁、雪堂,就是在坎坷不平遇雨犹难行的沙湖道中,他坦荡的胸襟和开朗的情绪也感染着千年后的读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前小序作得更是摇曳生姿。“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第四十三站:黄州】

图景・图画

黄州,位于湖北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自隋唐以来,曾为“州”“府”“县”驻地。黄州区建制几经变更,原名黄冈县,1990年改建黄州市,1995年黄州市撤销,分设黄州区和团风县。

黄州向有“古名胜地,人文薮泽”之称,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如螺狮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禹王城遗址,唐古刹安国禅寺、宋东坡赤壁、明文峰宝塔等大量文化底蕴深厚的名胜古迹。

名迹・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予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黄州快哉亭记

宋・苏辙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演习・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 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①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荦确:山多大石,荦,读luò。

1.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篇10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诗作很随意,像是信笔写成,并不追求格律。苏轼的落笔粗犷得很,一点没有收敛的意思。转折处欲行又止的滞涩,飞白时笔尽意不止的奔放,钩丝时千变万化的顾盼如美人暗送秋波的绵延……或浓或淡,肥瘦相接,龙蛇飞走,纵横无际。虽说这终究是行书,但已然如草书一般是淋漓尽致的抒发。

东坡被贬黄州,在第三个寒食节的夜里,刚刚大病一场的他,在清明连绵不绝的断魂的雨水中写成此作。书迹之中,笔笔见真性情。

很多人说,东坡很旷达。也正是在这个寒食节前的一个月,他写成了著名的《定风波》。能够头顶一蓑烟雨笑谈平生,自道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似乎也只能是一个放达不羁之人。

苏轼一生诗作无数,单纯论文学性,《寒食帖》根本排不上名号,可它却成了苏轼自己最钟爱的墨迹。以前我始终不了解,为什么他最爱的,不是《赤壁赋》这样超然的文章大作?当我试着自己写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一个诗人最钟爱的作品,不是因为有最完美的格律,不是因为有最工整的对仗,亦不是因为有最和谐的音韵。藻饰太多,便会失去真实的自我,诗亦是如此。只有融入了一颗心最深厚的感情,才会成为诗人珍惜之物。只因为,诗人写它,本就是给自己的心看的。很多人摹写《寒食帖》,总是难以达到神似,亦只是因为不能体味其中的真情吧!

我也看过《赤壁赋》,文章很超脱,字也写得很认真,颇显工整,但这多少不是子瞻最切近的心声。

寒食节,是不能生火的。

三,古人以之表示多。东坡在黄州的第三个寒食――离被贬之日应该已很久了吧,可是这一颗心却总不能愈合。夜很黑,透着寒意,无休无止的冷雨,把这一个大病方愈的灵魂彻底浇透。在连烛火的陪伴都已成奢望之时,苏轼不过是另一个“茂陵秋雨病相如”。是啊,只有在此时,这样一颗被痛苦折磨醒的心的恸哭,才是最没有遮掩的,才是最真实的。也许,正是因为缺少这样的经历,晏殊的词读来总是让人觉得没有咀嚼感,像在无病。而《寒食帖》,却是东坡用他的血写成的。苌弘的冤血三年化碧,东坡的血终也在千年之后化成了墨色。又有几人真正了解这墨色本是血色!

我不禁想到黄庭坚的《花气熏人帖》:

花气熏人欲破禅,

心情其实过中年。

春来诗思何所似?

八节滩头上水船。

能够感受到那第三个寒食的苦痛的人,除了黄,终究是寥寥无几。

这两个命运相似的人,彼此互为知己,同病相怜,也不过是给后人几分宽慰、几分唏嘘感叹的余地而已。

褪尽了文豪的外衣,苏子毕竟只是常人。他若是真旷达,又怎会在一个月后的寒食之夜,有这样饱含血泪悲楚自怜的文墨留世?旷达的表象下,是一颗孤独无助的心,只在寒食的夜里表现出本真。每个人,每颗心,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江湖草莽,大抵都免不了有孤独无助之时。之前或许是春风得意,或是悬梁刺股,或寄情山水,或淡泊无求,但当我们转过身时,无外乎用一阵悲凉面对孤寂,不能自已地恸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