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形成范文

时间:2023-03-15 00:3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类的形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人类的出现

1、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属“正在形成中的人”)。

2、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3、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4、“完全形成的人”阶段的代表:

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5、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6、三大人种(即黄种、白种、黑种人)

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

2、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练一练

1.在下列氏族公社人类遗址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

A.山顶洞人B.印尼爪哇人

C.法国克罗马农人D.德国尼安德特人

2.下面几项表现了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B.使用陶器器皿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D.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

3.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母权制的被*,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这两段话表明

A.男女分工现象出现,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B.男子的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C.男子取代妇女掌握了氏族的统治大权

D.男子的经济地位随着其社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4.下列关于原始社会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一种社会形态

B.我国原始社会的历史起始于170万年前,终止于公元前21世纪

篇2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游憩;行为模式

作为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资本,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闲的场所,改善了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人类和动植物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的地方。但是由于城市湿地公园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资源利用、人类干扰等。

人类在城市公园中的游憩行为模式,就是人们在城市公园中的活动内容和行为方式。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园,为避免其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必须有效规范人类行为,以保护湿地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使其在繁华的城市中保留大自然原生态之美。

根据湿地生物生态敏感性特点,兼顾人类的游憩需求,从人类与湿地环境的关系出发,将人类游憩行为模式划分为隔离模式、交织模式和融合模式。通过在公园不同区域组织不同类型的游憩行为模式,力求达到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做到既尊重和满足人类的需求,又尊重和保护湿地生物与环境。

一、隔离模式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其价值首先是其“存在价值”,只有在确保城市湿地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湿地的多种功能。[1]因此,有必要采取隔离模式,限制人类的游憩行为,使人类与湿地生物互不干扰,保持相对独立,这样才能使城市湿地公园保值并增值。

(一)完全分隔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湿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示范区,它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休闲提供了多种资源,是城市最重要的生态环境之一。[2]它一般应包括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区域。其中重点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集中分布区,是很多野生动物甚至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也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移、越冬的场所。如果它们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都会或多或少地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变化,使其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

因此,为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科普教育、自然野趣与休闲娱乐、保护与游览的关系,在重点保护区内设立为“禁入区”,隔离人的任何方式的游憩行为,将人类与湿地环境完全分隔,并与湿地核心区域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样将有利于生态恢复和湿地价值的提升。例如有的湿地公园在重点保护区内,在珍稀物种的繁殖地及原产地设置禁入区,以及在候鸟及繁殖期的鸟类活动区设立临时性的禁入区。

(二)远距离的视线碰触

湿地往往有着丰富秀丽的自然风光,是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具有很高的景观价值。宽阔的水面、飞鸣的水鸟、丛生的芦苇,野趣盎然,为城市增加了自然的气息,使城市居民对城市湿地公园产生极大的兴趣。如山东桑沟湾城市湿地公园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有万亩天然芦苇、各种藻类和水草,而且是南北方迁徙鸟类理想的栖息地,除每年来此越冬的上千只大天鹅外,还有黑雁、灰鹤、海鸭、大雁、海鸥以及生活在海边千亩黑松林中的几十种陆地鸟类,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鸟类王国。

现在人们提倡生态旅游、认知自然等,湿地则是最佳的认知场所。出于既要保护又要接近的需求,可以采用远距离的视线碰触的方式,在不惊扰生物的休养生息、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前提下,通过这样特殊的信息读取方式,满足城市居民的观赏要求,加强人们对湿地的认知,创造城市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例如在肇庆星湖湿地公园中就设有观鹤栈道、观鸟亭台等,方便游客观赏,拉近人类与野生动物的距离。

二、交织模式

城市湿地公园不仅是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还是人们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点状或线状的交织行为模式,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将人类作为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使其行为活动和强度控制在湿地允许的承载力之内,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散点式的人与自然对话

对于城市湿地公园,合理的轻度人为干扰可以保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合理利用人为干扰,维护湿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功能是湿地治理的关键。[3]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建立合理的游憩空间,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人本能地偏爱凭靠小空间去观察更大的空间,所以在湿地公园的某些区域,可以利用此特点,构建分散的小空间,如隐蔽的停留点、休息平台等,合理展示湿地资源。通过这种方式将人流分散,使其活动点缀于大环境中,化解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将人们的游憩行为对公园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而且分散的小空间可以为人们提供稳定的心理空间,人们可以驻足、小憩或交流、观测、沉思、感受等,进行人与自然的对话,也可以近距离地去了解、鉴赏和享用湿地的价值,这也是对湿地资源的一种利用。例如伦敦湿地公园为强调湿地和人类之间的紧密关系,鼓励游客的积极参与。通过浸手于池塘,喂食飞鸟和参与园艺等活动,让前来的游客在积极参与中领会湿地的基本价值和多样性。

(二)流动的线式体验

人对环境的感受并非是各个视线片断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空间、时间多维交叉状态下的某种方式的连续展现。在湿地公园中一些不宜停留和汇集的区域,必要的线状空间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方向上的指引和导向,是功能场所的联系纽带。在这里,人的活动是一个连续的序列,对环境的感知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运动容易给人流动和延续的感觉,引导着游客向不同方向流动,减少大量人流的停滞对环境形成的干扰。人们在运动中完成感知自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与环境不再是孤立、被动的,而是在多种感官的带动下形成的多元互动的复合关系,构成了人对湿地空间的认知构架及层次。在湿地公园的建设中,可以通过湿地公园游览路线的组织,多种交通方式如游船、步道、栈道等的介入,构建流动的线式空间,使人们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清纯与美妙。例如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湿地植物观赏区就是由长长的亲水栈道在塘边环绕,一路走去,幽幽的荷香伴着阵阵水波的清爽,让人乐而忘返。

三、融合模式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和公园的复合体,除了多种自然功能之外,还具有历史、文化、旅游等社会功能。以当今公园规划设计理念而言,设计师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从人的尺度、需要、情感、知觉等出发,满足人类生存、大众行为、游憩娱乐及心理需求,强化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空间的融合。

作为人类亲水天性在现代生活中的一种表现,城市湿地公园不仅具有湿地的生物、土壤和水文等特征,同时又是人类以一定的审美眼光通过人工干预促使其发挥其观赏、娱乐效果。因此,为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游憩、教育等需求,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应当将各种发展需求统筹考虑,依据资源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综合安排、协调发展,为人们提供交往、聚会、休憩、游玩、演出等多样活动集合的游憩场所。在这些区域,人类游憩行为集中,活动基本不受限制,重点体现动感欢乐气氛。例如可以将湿地敏感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划为游憩活动区,安排适度的游憩设施,开展以湿地为主体的休闲、游憩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人与湿地这两种元素不再是孤立、被动的,而是多元互动的复合关系。人与湿地更加亲近,人们可以触摸湿地动植物,可以戏水泛舟,充分感受湿地环境和生物特有的生态优势,加强了人与湿地的联系。

四、结语

人类是环境中的一部分,二者始终处于一个积极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渐认识到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存是整个人类延续的必然。城市湿地公园作为生态、功能和艺术的统一体,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其关键问题就是在对人类与湿地之间相互作用的最大程度的理解基础上构筑人与湿地资源的良好关系。

对人类的游憩行为模式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在规划建设中既要满足人类的需求,又要保护湿地自然栖息地,将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和环境教育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王凌,罗述金.城市湿地景观的生态设计[J].中国园林,2004(1):39-41.

篇3

行为包括: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造成地表破坏原因是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可以使城市地表下陷,可以使丰饶的土地贫瘠沙漠化,可以使水土流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关键词 成人依恋 类型 亲密关系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首次提出依恋理论,最初是指婴儿同其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而强烈的感情联结。1979年,鲍尔比在对其理论进行补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尽管依恋行为在儿童的早期发展别突出,但是在人类“摇篮到坟墓”的毕生发展中,都存在着依恋(吴薇莉、简渝嘉、方莉,2004)。依恋的研究由此扩展开来,研究对象也由婴幼儿逐渐扩展到青少年以及成年人。近年来,国内外对成人依恋的研究发展迅速,本文拟从近几年的研究入手,对成人依恋和亲密关系及其之间的联系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

1 理论背景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能够在与特定个体交往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s)(周春燕、黄希庭,2004),内部工作模型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会持续发挥作用,并影响成人的各种社会功能,而依恋理论由此得以拓展到成人阶段。目前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恋表征(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另一方面是婚恋依恋(Romantic Attachment),本文中成人依恋特指婚恋依恋。

亲密关系,是伴侣之间建立的有较多情感卷入的关系。亲密关系的相互作用模型从个体和情境两方面对亲密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其基本思想是个体的相互依赖是他们与环境多方向连续的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加工模型则主张对动机和责任的判断是维持亲密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强调动机和决断对建立并保持亲密关系的重要作用。

2 不同依恋类型下的亲密关系

在何种依恋风格的个体适合交往、恋爱的研究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不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1 认知模式不同

有研究显示,在亲密关系中,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对关系的信心和抱持的非理性信念有所不同(侯珂、邹泓、蒋索,2005)。安全型个体强调双方亲密性的增加,非安全型个体更在乎自我的感受,其中高焦虑型关注自己的安全(会否被抛弃),高回避型强调对对方的控制。在对亲密关系中的得失评价上,安全型认为自我与伴侣的付出和收益是平等的,高焦虑型个体则认为自己收到的回报更少,高回避型对感情交换的量感知较低(Grau&Doll,2003)。另外,安全型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积极体验更多,而对配偶形成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具有较高的虐待易感性,他们在婚姻和恋爱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对于被抛弃的威胁,更倾向于以仇恨、敌意的方式应对(陈丽君、钟佑洁,2009)。

在认知模式方面,安全型依恋类型个体的思想模式更有利于发展积极良好的亲密关系,而非安全型依恋个体的思想模式容易在一定程度上把亲密关系带入消极的发展轨道。

2.2 归因风格不同

不同依恋类型会从归因风格上会影响亲密关系。研究表明,安全型的人有积极的自我观和乐观的期待,对伴侣也更为信任,他们更倾向于把伴侣的行为解释为适宜的和有帮助的,个体采用这种认知模式来维持伴侣及本身的积极印象;不安全依恋的个体更多的是会感知到关系中的不适宜行为,将事件归因为悲观的方面,甚至会出现情绪上的悲痛并由此产生适应不良的应对策略,最终导致差的关系结果,且个体对伴侣的消极归因比对自己的消极归因更会影响关系的满意度进而影响亲密关系质量(陈燕蕾,2008)。

在归因风格方面,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归因风格有助于对亲密关系建立乐观的信念,带来更多的积极体验,促进关系的维持和发展。反之,非安全性依恋个体的归因风格容易导致亲密关系的恶性发展,给关系的发展和维持带来一定的阻碍。

2.3 交流方式不同

沟通和交流是维持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沟通方式上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安全型和矛盾型依恋个体比冷漠型和恐惧型个体更愿意进行自我表露,高焦虑型的个体将自我表露当成缓解被抛弃焦虑的手段而不是促进亲密程度发展的方式,且对伴侣的自我表露反应也不积极;高回避型的个体则表现为强制性封闭(compulsive closure),此种类型的人不但不愿意表露自我,甚至在和高自我表露的伴侣交往时会有不舒服的感受(Mikulincer,1991)。

在交流方式方面,安全的依恋类型个体的交往会在适当的自我表露,积极的反应中良性循环,而非安全型个体的交往会由于沟通中的障碍而影响亲密程度的发展。

3 结语

目前国内外在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研究上,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范式,研究手段也还比较有限。而且,国内的研究多采用国外已有的对依恋类型的分类方法,但是此种分法是在对国外被试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我国与外国的被试存在着从历史渊源到现状发展的诸多差异,因此此种分类方法在我国是否可以不加修改地进行使用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不过,就目前的文献来看,已经有国内学者在此领域做出跨文化研究的思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内外学者能够精诚合作,做出更多更全面的研究来丰富在成人依恋类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上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Grau I&Doll J(2003).Effects of Attachment Styles on the Experience of Equity in Heterosexual Couples Relationships.Experimental Psychology,50(4):298-310.

[2] Mikulincer M(1998).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Versus Dysfunctional Experiences of Ange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4(2):513-524.

[3] 陈丽君,钟佑洁.不同依恋类型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评述.集美大学学报,2009.10(2):43-46.

[4] 陈燕蕾.不同依恋类型者对伴侣行为的归因.科教文汇,2008.3:170.

[5] 侯珂,邹泓,蒋索.社会人格取向的成人依恋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40-650.

篇5

关键词:机器人研究;机械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89-03

一、引言

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是“十二五”教育的重点。以此为导向,摆脱高校教育一直以来的以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填鸭式”教学局面,燃起学生学习创造的热情,培养学生乐于思考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是高校教育教学迫切要改革与探索的地方。本文从机械工程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结合学院具体科研项目的展开和推进,探索机器人的研究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从机器人软件虚拟样机仿真和硬件系统设计两方面进行了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

二、机械工程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不同类型的人才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当前机械类学科的总体培养目标[1]是基础扎实、适应性强、整体素质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这类人才应该具备以下素质[2]:身心健康,求知欲强,思维敏捷,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合作意识。

要实现这类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突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文化素质与科研工程素质。机械类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即是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2)锻炼创新意识。目前,我国在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具备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机械类人才,服务于企业和社会。(3)强化实践能力。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胜任制造企业中的工程技术等岗位。

然而,目前高校机械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模式单一。一些本科课程的实验,内容死板,步骤固定,方法单一,学生按部就班的执行每一步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这样的方式致使学生没有更多的施展自己想象力的空间,好奇心与求知欲无法调动起来。

2.缺乏创新教育理念。长期的以教为主的课堂教育,让学生形成了不会就问,教师搬套现成答案的填鸭式解惑模式。学生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主动寻找答案,如何开创新局面。

3.课程偏理论、轻应用。一些课程理论性强、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抑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不到应用的背景和前景,进而不愿意花时间去投入学习,而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计算机等与等级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

三、机器人的研究对机械工程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

科研与教学并不是对立体,实际上,从“做”中“想”、从“做”中“学”,使“学”在“做”中巩固加深,诠释这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从机器人领域的研究中探索对机械工程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如下。

1.提高学生设计与动手能力。就机器人设计而言,从机械结构到硬件测控系统,都需要合理规划与布局。机器人研发系统的搭建过程,一方面巩固了学生的课堂所学,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开动了学生脑筋,完成了学生的“学”到“用”到“创新性应用”的转化。

2.增强团队协作精神。从机器人的机械系统和测控系统设计到样机实验平台的搭建,再到仿真实验和物理实验,整个过程需要多名学生协作共同完成。每位学生既要做好自己本职的工作,还要勤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反馈自己的进展及各种问题,增强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台机器人样机(包括虚拟样机、物理样机)的搭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零部件的选择,传动方案的确定,尺寸、材料的选取,再到传感器、电机、减速器等的选择与设计,各个电气模块类型、参数的确定等。在整个搭建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在课堂上无法想象的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相关书籍、网络资料、与组员沟通交流等途径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搜索知识方面的能力。

4.加强学生的多门课程知识的融合。机器人技术本身是一门新兴、边缘、交叉学科,机器人的研发过程需要学生具备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多门课程知识,并完成课程间的知识融合,由单一的课程知识点到学科间的面,甚至形成知识体系。

5.宽口径专业培养。机器人技术的研究诞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机器人学[3],它是力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信息论、控制论等许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机器人技术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四、机器人研究在本院人才培养中的改革实践

一方面,笔者在本院讲授《机械设计》、《机械动力学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将6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以及学生研制的独轮车机器人、自行车机器人作为实例,介绍线性代数、机械动力学与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对单一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从直观、科学、实用等多个切入点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针对毕业设计的学生从机器人软件虚拟样机仿真与硬件物理样机设计两方面加强学生的创新性培养。

1.机器人软件虚拟样机仿真方面。根据科学研究项目为学生制定子项目“基于ADAMS和MATLAB的肘型6-R机器人动力学联合仿真”,“基于虚拟样机的自行车机器人回转运动平衡控制”。要求学生建立出机器人的虚拟样机[4],通过MATLAB软件设计PID控制器,完成对虚拟样机的控制。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自行设计机器人的机械传动方式和几何尺寸、规划机器人行走路径、调节PID参数等工作。遇到软件使用、参数调节等各种问题通过同组人员间的讨论、查找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等多途径解决。图1和图2分别为6自由度机械臂末端执行螺旋线轨迹仿真图以及动画演示界面.学生在完成这项工作过程中,需要学习掌握相关软件,包括三维建模软件Pro/E、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设计控制器的数学软件MATLAB/Simulink、编写演示界面的C++图形化界面语言MFC。此外,还要进行机械设计、动力学建模、末端轨迹规划、关节控制器设计等。最后,将基于多学科知识设计出的虚拟样机结合多个软件进行动态联调和演示,每一步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勤思考、沟通交流、勤实践。例如,在轨迹规划中,学生根据机械臂的不同工作状态设计了几种轨迹:焊接用的直线、圆轨迹,缠绕用的螺旋线轨迹,拧螺钉用的自转提升轨迹。

图3为障碍物干扰下自行车机器人回转运动图,学生在指导教师规定的平衡运动基础上,创造性的增加障碍物,在一系列调试得到平衡运动后,又通过改变障碍物的形状、尺寸等参数讨论车体平衡条件。

这些项目研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并获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成果。

2.机器人硬件物理样机设计方面。根据指导教师的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学生制定子项目“前轮驱动自行车机器人物理样机设计与制作”、“具有转弯功能的独轮车机器人硬件平台搭建”。要求学生设计出机械传动方案与测控系统方案,并搭建出实物样机,完成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联调。图4和图5分别为学生研制的自行车机器人与独轮车机器人物理样机。为了便于各种传感器的安装,做机械设计部分的同学与做检测系统设计部分的同学要经常沟通交流。

期间,学生对机器人这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兴趣逐渐增加,主动协助实验室的研究生学长进行平衡控制实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超越项目本身的大胆设想,比如摆把换向、腾空跳跃、旋把前进等。

通过具体项目,巩固了学生机械电子、测量控制方面的硬件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以机器人研究为平台,以培养机械工程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结合具体项目的特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期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这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机械工程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学艺,魏军英,丁淑辉.应用创新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S5):62-63.

[2]吴安平,邢鹤.应用型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2):131-134.

[3]郭洪红.工业机器人技术[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4]臧红彬,周颖.虚拟样机软件ADAMS在工业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12,28(2):61-65.

篇6

为了满足社会对新时代应用型、 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高技能人才”[1]为目标的教学内容的整合势在必行。

在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将所有的专业课程糅合起来,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模拟真实的工厂环境,将教学内容整合成一个个的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构成,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穿插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学习内容,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由于引入了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求知;从以往的学生对所学知识不知有何用,转化为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学有所用;将以往的严肃的课堂教学转化为轻松快乐的实践教学;学生对电子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同时通过项目式教学“内容依次递进、能力培养递进”的学习过程[2],使得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各门课程的知识及技能目标要求,并且在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进一步地训练了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得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由于教学改革的效果较好,学生和教师对电子类课程整合改革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

高职电子类课程进行整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电子类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坚持推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1]“工学结合,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改革理念,按岗位需求、企业操作标准规程,对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整合教学内容。

在课程整合实施过程中,坚持引入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标准,同时参照电子信息行业标准,将职业导向及典型项目驱动的教学理念融入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之中。积极推行“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建立“理论―仿真―实训实习”的教学体系,满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具体内容如下:

1 以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为原则对课程进行整合

以学习领域课程构建为基本原则,将原有的《数字电子技术》《电子元器件识别》《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等几门相关课程糅合在一起,构建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再根据完成这一任务的工作过程的要素特性,将每个工作任务再划分为几个学习情境;解析实际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实际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1];以电子信息行业标准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岗位能力;根据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对电子类核心课程进行整合,重构。通过网络平台将优质教学资源提供相关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共享;通过人才交流与培训,扩大社会影响与示范效应。

2 采用基于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2.1 “教、学、做理实一体化”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采用“教、学、做理实一体化”的项目式课程教学模式,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学、练、做融为一体,贯穿于整个项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体实施中,将实训室与授课室合为一体,将讲课内容与实践内容合为一体,采用“边教边学、边学边练、边练边做”的方式开展教学,保证了“教、学、做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反复的教、学、练、做,达到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

2.2 实习与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 实习、实训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学校的实习教学和企业的生产项目有机结合,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实习与生产”一体化的生产性实训教学模式;由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负责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学生自主完成生产任务,达到校企双赢、学生受益的效果。

篇7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课程群;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2-0108-02

课程群就是把具有相关性或一定目的的不同课程编排到一起,组成一个“群”,进行系统地学习和教授。课程群的特点是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具有相关性、连续性和交叉性。目前随着知识信息量的加大、机械类专业课程门数的增多,而受四年学制和有限学时的限制,造成单门课程的学时数减少,这就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压缩课程学时,整合课程内容,在课程的优化与整合中取其精华。所以要正确处理好接受知识数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对现有课程的选择和重新组合,实现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化、精简化和综合化,构建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已成为唯一的选择。因此,随着知识信息的迅猛增加,迫切需要站在专业建设的角度来研究整体的课程建设。本文针对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机械类专业课程的优化、更新、整合、重组、集成为重点,以课程群建设为根本,探索构建以“依托专业、突出特色、传授知识、提高能力”为一体的课程群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一、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机械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从总体上看成效显著,但从局部分析,其改革范围也仅仅限于本课程设定的内容之内,而与其他课程的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变得更加困难。单门课程知识体系的改革仅仅限于本课程设定的内容之内,这只能使单门课程的内容得到完善和优化。我国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课程体系与教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相关,课程体系往往以强调学科逻辑发展的专业理论课程为主,而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相关性课程考虑相对过少;(2)课程之间仍然相对独立,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一般都在各门课程的内部进行,学科壁垒依旧牢不可破;(3)所谓系列课程和课程群建设还只是把相关的课程机械地组合在一起,并未真正地建立起课程间的有机联系,更没有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4)随着新的知识不断出现,学校的课程也是有增无减,使学生不得不面对越来越多的课程。

二、我校机械类专业课程群改革的具体做法

1.建立了机械类专业的课程群。根据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构成,建立了基础理论课程群(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英语类课程群(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计算机类课程群(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和CAD/CAM/CAE相关课程)、基本技能课程群(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专业基础课程群(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和实践课程群(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每一个课程群内课程的内容均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衔接关系,对单门课程来讲,每一知识点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从课程群的整体高度来分析,则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具有重复交叉部分,如:大学物理中的力学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内容有部分交叉重复,且也与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也相关;而有些课程之间的内容却又存在着衔接上的断口,例如:基本技能课程群,对机械类学生,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公差课),对后续的《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的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课程间连贯性欠缺,造成了学生在实践中对工程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内容应用困难的问题。当前,压缩单门课程的学时已经很有限,而改变课程群的总学时却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即通过从课程教学体系上对各课程群内课程进行重组、优化、整合,完成群内课程综合化的方式来实现。

2.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群建设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坚持了“优化、更新、整合、重组、集成”的方针,以及“避免课程内容理科化,强调课程专业术语和基本概念的工程化”的原则。在保证基本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合理、有机务实的课程群教学体系。为此,采取了模块化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式,将课程繁多、分散的内容划分成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应用知识”等若干个基本教学模块,按照“高起点、短流程、多样性”的原则进行了改造与重组,根据各教学模块内容的内在联系,选择了适当的教学结合点,有效对接合成了各教学模块。

3.建设了多个课程群的教学团队。按照学生纵向知识结构的构成,组建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与应用”、“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工程图学与机械设计基础”、“英语基础与应用”等多个课程群教学团队。由于采用了各个课程群教学团队中的教师集中办公,加强了教师授课过程中的相互沟通;我们一直提倡教学团队中各个教师间要相互“传承”,因此采用了导师制的团队建设思路,加快了年轻教师的成长速度,提高了教学团队的“战斗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打通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知识界限,使学生在基础课段就从多渠道接触到了专业信息,了解了专业的发展趋向。目前已建设成了多个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及教辅人员组成的课程群教学团队,建立了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了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了教学资源,推进了教学工作和老中青的相互结合。

4.实施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方法或者手段的改革归根到底是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思维改变了,方式方法就会改变。每个大学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和兴趣,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他们。改变以往的只靠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增强才是最关键的。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

三、结论

机械类课程群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已在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类多个专业开展,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认可和高度评价,相关成果被我校理科和工科等多个专业借鉴、参考和应用。项目成果对我校乃至其他兄弟院校课程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价值;成果虽然是机械类专业课程群建设和实践取得的,但所述的原则、思路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应用前景广泛。

参考文献:

[1]潘维真.高校课程管理改革的理性思考[J].教育评论,2008,(3):90-92.

[2]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3]王素玉,陈修龙,李建楠.基于综合化理念的异质相关课程优化重组管理模式研究[J].高教论坛,2011,(6):6-8.

[4]于涛,王素玉,杨俊茹.机械类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1,(11):6-7.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Reform of Mechanical Specialty Course Group for Application Oriented Innovation Talents

CHEN Xiu-long1,WANG Su-yu 2,DENG Yu 1

(1.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90,China;2.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Shandong 266590,China)

篇8

关键词:动漫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动画剧本创作;动画

早在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以〔2006〕32号转发的财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我国动漫产业做出过详细的界定,近几年,伴随着动漫产业不断转型发展,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作为第一批开设动画类专业的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能力以及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共有1500多所本专科院校开设动画以及相关专业,但是,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依旧落后。尤其是国外动画的迅猛发展使得国外动画快速进入中国动画市场,而这些进军中国动画市场的国外动画作品,在故事情节方面却远远超过了我国动画作品,使得中国动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这种冲击主要是由于中国动画教育过于体制化,不注重学生的应用型创作,使得动画文学含量过高,市场性却十分不够,因此,为改善动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要从市场、实践、应用着手,推动高校动画类专业课程改革。

一、动画剧本与分镜创作课程教学现状

动画剧本与分镜创作课程作为动画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动画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动画剧本与分镜创作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着整部动画最终呈现的效果,在研究各本专科院校的动画剧本与分镜创作的课程教学中,发现了以下问题。

(一)教学思想落后

教师拥有良好的教学思想对课程的教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现实课程的讲授中,部分教师依旧以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授课程,并过分强调自身的主导地位却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课程的时候,不能够很好的把握课程,限制了学生们的创作自由。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模式过于呆板、枯燥,学生们出于对动画剧本创作的好奇性,在课程授课前期,可能会表现出浓烈的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但随着时间发展,内容讲授的不断增加,学生可能会出现抵触、厌恶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创作热情。

(二)脱离市场需求

动画剧本创作作为动漫产业的基础阶段,在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更应与经济市场相适应,但在动画剧本与分镜创作课程的授课中,大多数院校不能更好的结合市场需求,授课过程中自由性突出,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下,动画剧本创作课程应紧密联合社会发展,逐步适应“互联网+”“新媒体”等形态,在学生创作的同时,创新形式,打造高端适用的动画作品。

(三)创作过于呆板

通^研究动画剧本与分镜课程创作中学生的作品不难发现,极大多数同学所创作的作品过于呆板、形式化,其一,在人物性格设置方面,很多同学不会将人物过多的进行心理活动进行塑造,急于求成的将人物的性格直白的告知观众,甚至在整个剧本布局的开始就急匆匆地展示出来,不符合剧本创作的要求,不能更好的吸引观众;其二,在情节创作方面,较国外院校动画创作课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国外一些经典的动漫作品所创作的情节能更好的吸引住观众的眼球而学生所创作的动画剧本经常将情节局限于情感、人生、成长等几个泛滥的情节主题,所以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十分呆板。

二、动画剧本与分镜创作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置

在动画剧本与分镜创作课程的内容设置方面,应紧密结合应用与实践两个方面,在应用方面,在传统讲授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应适当的增加任务驱动法,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及典型案例,让学生自行创作、改编剧本,完成主题深刻,符合热点的优秀动画作品;在实践方面,与各影视传媒高校、企业开开展密切的联系,在学生的专业实践阶段,定期邀请优秀剧创导师为学生开展讲座,邀请企业高端人才指导学生的实践性创作,使学生创作的动画剧本符合实践性要求。

(二)注重运用新思想创作

在文化创意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革新非常快,要想适应动漫行业的发展就必须站在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的思想角度去创作,例如,有的同学经常会抱怨学动画剧本没有用途,自己以后不会担任编剧。但我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在文化创意与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可以作为编剧出现在新媒体平台上,同学们可以借助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客户端等新媒体载体进行动画创作,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数以百万的观众,这个观看量在新媒体发展的今天是很容易达到的。

篇9

关键词:计划生育 出生人口 人口统计 人户分离 统计口径

计划生育统计所提供的人口数据是人口形势分析,人口决策的基础性数据,是准确反映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状况,为各级党委 政府对人口问题进行综合决策的重要依据。 其中出生人口数是计划生育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计生出生人口数通过采集比对公安、卫生等部门的相关数据,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多渠道多种数据来源的统计方式来统计。随着形势的发展,这种模式下的计生统计数据和其它部门的数据逐渐产生了差距,并有扩大的趋势。以我区为例,全区现有总人口41.8万人,流动人口43194人,人口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给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带来了难度,出现了出生漏报,人口漏统重统,部门之间数据不一致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区做了一系列调研,现就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 计生出生数和公安、卫生数据的比对情况

近年来,全区出生人口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07-2012年,卫生部门新生儿分娩数增长39%,公安部门新生儿申报户口数增长60%,而计生部门统计出生人口数仅增长7%;从数量上看,卫生、公安部门的数据较为接近,与计生统计出生人口数差距较大。通过比对,从下图可以看出部门间数据不一致的情况。(如下图)

二、数据差距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一)统计口径造成的误差

从统计口径来看,卫生出生数统计的是区内各医院新生儿分娩人数,包括本地人口出生和外地人口在我区出生;公安出生数统计为一段时期内在我区申报户口的新生儿数,包括当年出生的人口,也包括往年出生的人口;计生目前采用的统计口径大致可以描述为“现居住地”统计管理口径,即常住我区人口的出生数和流动人口在我区的出生数之和。由于卫生、公安和计生出生人口统计的对象不是完全一致,所以出生数理论上肯定会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差距的成因之一。其二,公安、卫生的统计口径明确单一,计生统计口径的范围相对模糊。如计生的常住人口界定为“常住在本地,户口在本地的人;常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户口不在本地,在本地有常住趋势的人”,在大量人户分离,人口流动性很大的情况下,很难判断统计对象是否常住。计生流动人口口径为“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非本省(市、县)户籍的0岁以上人口总数”。其口径与公安及卫生的统计口径都不完全一致,因此流动人口在全区的生育数据也不能直接比对。

(二)人户分离造成的误差

所谓人户分离,是指人口常住地与户口登记地不相一致的现象。广义上来说人户分离包括流动人口和区内人户分离人口。目前,相对流动人口管理而言,区内的人户分离现象更缺乏有效的监管及服务机制,成为计生统计管理的难点问题之一。随着城市化的迅猛扩张,因拆迁、购房、就学、婚嫁等原因造成大量的动迁户、暂住户、空挂户,使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口逐年增加。由于人户分离,给计划生育统计管理工作增添了复杂性。主要表现:一是统计对象的管理界限不清。“以房定人”的现居住地管理口径,容易引起居住地与户籍地,居住地与居住地在统计工作上互相推诿扯皮,出现“大家都管大家都不管”的情况。造成的出生数漏报在总体误差中占了相当高的比例。二是计生统计与服务管理对象不完全一致。在申请再生育审批、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出具有关计划生育证明时,当前实际的人口计生服务管理工作依然延续着以户籍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但是由于长期人户分离,户籍地对所辖地区的居民婚姻状况、生育情况等无法及时了解,造成了出生人数的重报和漏报。三是区域内人口流动频繁,管理交接难以到位。人口居住地变化产生大量需要迁移交接的信息,一方面基层难以及时掌握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核实情况和录入信息要占用大量的人力,比较难落实到位,造成人口出生等信息重报、漏报现象时有出现。

(三)人口流动造成的误差

人口流动的大量性、随意性、分散性等特点使流动人口难于管理,特别是违法生育的情况难以掌握。流动人口数量增加和流动性增强,流出人口的去向掌握不准,底数不清和早婚早育现象的增多,使对这部分人违法生育的出生人口数统计难以保证准确。另一方面,由于计生政策符合率的要求与实际工作水平有一定差距,为了保持甚至提高工作质量“水平”,一些地区和单位仍然存在不如实上报出生数据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依法统计的工作要求,造成了违法生育数的“瞒报”。

(四)管理不到造成的误差

一是人口信息采集难。人口管理协作机制和信息交换平台尚未真正建立,人口信息难以整合共享。计生部门自身采集信息的渠道日益狭窄,大量人口信息需要公安、卫生、民政、工商、房管、物业等诸多行政部门甚至公司企业提供,信息采集渠道过于繁杂、信息采集不及时、信息不全均制约了统计数据质量提高,造成出生数的统计误差。二是信息核对难。由于信息量大,地址登记不详,电话停机换号等造成无法联系核对等情况时有发生。三是新建小区管理难。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新建小区成为管理的“真空”地带,由于没有及时划分管理区域,小区没有及时交接给社区居委会或相应的居委会(社区)没有及时配套建立,造成了已入住这些住宅区的人口出生信息无法上报。

三、对策和建议

从上述情况来看,计生出生人口统计误差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过去老的统计方式和手段不适应人口形势的变化和要求而产生的,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研究新情况,不断改进完善人口统计管理体制。

第一,明确和细化计生统计管理口径。公安部门将逐步实现实有人口管理,为计生部门现居住地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计生部门应当探索建立以现住地属地化管理为方向的实有人口管理体制。进一步细化现居住地和户籍地的管理责任,赋于现居住地统计和管理服务的权限,以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为依托,在服务中掌握动态人口信息,在社区建立一种没有户籍身份限制的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

第二,强化人口问题综合治理。计生人口统计离开了部门的协作是无法取得成功的。要将人口统计工作职责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职责,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如卫生部门积极推行分娩登记实名制,公安部门按照《户口登记条例》落实人走户迁的政策,在办理落户,迁移时协助审验计生证明等;人口计生部门更要发挥工作主动性,对人户分离人口进行摸底登记,落实人户分离人口的迁移交接,做到服务不减,工作不断。

篇10

1绪论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工程教育认证下人才培养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产出作为导向,就是要从“教师能教什么”转变成“学生应达到什么”,大学阶段受到的工程教育作为未来相关职业工作的准备,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内涵来确定合理的培养目标,明确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要求,以产出的产品“学生”为中心设计、实施教学活动,从工程技术知识传授转变到职业所需能力培养,是目前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观的重要转变。同时不同的地域差异、学校差异以及专业差异都会对培养质量和要求有很大影响。目前围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工程专业认证理念已逐步在各大高校中深入,不断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高校教育界的追求目标,如何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西部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就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本文根据国际和国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西部高校的特殊情况,结合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特点,研究探索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西部高校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新途径。

2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实施

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人才个性化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制定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深化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加强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本科教育国际化的指导原则,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细化,包括重视学生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课内外互补,增强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实践教学环节。

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立足于本科教学,服务于科研研究,以“培养现代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围绕学院的实验教学与学科建设,已形成7大实验平台:(1)先进制造技术综合训练平台;(2)测试与控制综合实验平台;(3)机械传动平台;(4)创新设计平台;(5)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平台;(6)纺织工程综合实验平台;(7)工业生产综合实验平台。目前的7大实验平台、实习基地、实验中心的总体建设规划和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工作为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顺利构建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持和理论导向,同时体系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也必将为我校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保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实验)课程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实验)教学相互统一,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加大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比例,构建“4+1”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即由工程基础实践训练教学平台、机械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专业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综合创新与科学研究实践平台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组成。为满足西部应用型机械类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时充分考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构建多维实践课程体系。该体系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实践环节组成,实践层次和类型通过不同的形式交叉进行。

3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改进,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入实践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针对西部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和目标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多维度的网络化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科研探索模式,最终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特点。主要体?F在以下方面:(1)多种培养模式融合,实行“层次化、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2)以校企联合为纽带,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内容。(3)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等现代制造技术特征与技术发展为牵引,以设计和仿真软件为手段,实现制造系统的层次化、系列化实验教学。(4)学生科技创新促进与融合。(5)以专业学科优势为依托,利用科研成果转化,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