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折范文
时间:2023-03-23 05:5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百草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视具体情况而定。
白起有着非常高的生存能力,团战中白起有很大的优势。其在指定位置召唤镰刀,镰刀在一定延迟后收回,造成法术伤害并将经过的敌人拉回并造成短暂减速。
曹操是手游中操作难度极高的英雄。团战中可以前排抗伤、保护射手或切敌方输出,其攻低防高,攻击能力比较弱。在团队中可以担任战士、坦克、刺客的职责。对玩家的操作有很大的要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治疗抢救;护理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对草快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有效成分为1,1――二甲基――4,4――二联吡啶。国内百草枯多为20%的溶液,若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误服或自杀性服用均可造成中毒,病情危重,死亡率高,人口服致死量为30~40mg/Kg,有害浓度大于0.1mg/m3。1962年首次生产使用,近年来,我国农村应用百草枯日渐增多,中毒病例的报道呈上升趋势;虽然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百草枯中毒救治作了大量研究,但目前治疗仍尚无特效的解毒剂,且明确有效的救治措施较少。本文就我科收治的一例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的救治谈谈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
患者施善升,男,20岁,巢湖含山仙踪镇人,在外地打工,于2007年9月1日晚因与人争吵生气后自服“百草枯”农药约150 ml,当即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家人发现后即将患者送至当地医院常热市中医院,曾给予洗胃,导泻,血液灌流,防止并发症等治疗(具体不详),家属因经济困难要求转回老家治疗,于9月3日1:30Am送至我科。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差,T:37.7C,P:85次/分钟,R:11次/分钟,BP:115/65mmhg.双瞳孔直径3mm,光反射敏感,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律齐,肋下肝脾未及,腹软,四肢肌张力不高;当即查CT示:两肺纹理清晰,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两侧胸腔未见明显积液。实验室检查提示:血常规:WBC:20.5.RBC:10.3。ALT:21U/L,AST:56U/L,ST―LT:2.67,TBIL:13.3,DBIL:4.1,IDBIL:9.2,UREA:13.2,CR:245.入院后给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特级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反复洗胃,补液,利尿,激素应用,清除自由基,预防并发症及对症支持治疗等.9月4日,患者出现尿少,查血肝肾功能示:ALT:134U/L,AST:66U/L,ST―LT:4.67,TBIL:19,DBIL:7.3,IDBI11.7,UREA:22.5,CR:33.6.患者主诉咽痛;与9月4日晚7:30Pm经患者家属同意行血液透析治疗.9月5日,复查CT:两肺内弥漫性分布磨玻璃样影,两肺水肿,两肺上叶后段及下叶可见肺实变影,上纵隔内少量积气。当晚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9%,立即给予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治疗,其氧浓度由小量渐上调至45%,患者血氧饱和度渐上升。此后,每日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肝肾功能有所好转,但均未能达正常.后期,因经济困难,治疗间断,又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包括肺部、肾脏、肝脏、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不同程度衰竭,预后较差。于9月19日患者家属提出放弃治疗。
2治疗抢救措施
①大量清水,碳酸氢钠液反复洗胃。②大剂量使用VitC,VitE 清除自由基,防止肺损伤。③大剂量激素冲击,减轻炎症反应。④大量补液,甘露醇脱水,利尿治疗,促进毒物排泄。⑤预防消化道出血,保持肝肾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⑥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治疗。⑦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
3护理
3.1去除毒物,阻止毒物吸收
完整的皮肤有良好的屏障作用.百草枯可经皮肤吸收,呼吸道吸入和消化道三种途径进入体内,在局部有明显的刺激,腐蚀作用,口服吸收率为5~15%,吸收后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2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峰值,15~20小时后血浆浓度缓慢下降,并以原形从肾脏排出.对皮肤接触性中毒者立即换掉衣服,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污染部位,眼部污染立即用清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口服者应立即催吐,尽早反复彻底洗胃,可使用2%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或活性碳悬液洗胃,再用30%漂白土溶液洗胃,也可用泥浆水洗胃。开始48小时内反复大量洗胃,48小时后每日洗2~3次.由于百草枯有刺激性作用的腐蚀性液体,在洗胃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损伤咽部及食管。该患者洗胃较为及时,但首次洗胃液及洗胃量均不详。入住我科后仍多次反复给予洗胃。所以症状出现晚,病程较长。
3.2加速毒物排泄
百草枯进入血液后对组织器官产生的毒性作用出现比较晚,如能迅速使之排出,可最大限度地避免组织损伤:①导泻,服用20%甘露醇或硫酸钠30克导泻。②利尿,大剂量静脉补液,必要时给予呋噻咪20mg静注q12h应用。③血液净化疗法:包括持续动静脉过滤,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持续动静脉滤过清除百草枯的作用有限,只有当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条件不具备时才考虑使用。百草枯经人体吸收后,24小时即达峰值,15~24小时后与血浆蛋白结合较少,不同程度蓄积于肺及其他组织,血液灌流的清除率是血液透析的57倍,特别是对于中度中毒和中毒剂量未知的患者,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互补作用。无论是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都应尽可能的在中毒2~10小时内进行,越早越好。而通过连续灌流式实施血浆置换,既可以减少血浆中的药物毒性成分,同时补充正常血液成分,从而达到减少百草枯毒性作用。KOO-JR实验证明:24小时内血液净化结果发现,虽然持续腔静脉血液滤过组患者存活时间长于单纯血液净化组,但两组死亡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SMPSON发现,只有患者体内百草枯浓度尚处于临界水平时,及时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才能有效;如果患者血中百草枯浓度超过3mg/L时,无论服毒多长时间,何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也无论是单次或重复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均不能改变患者预后,但可降低严重程度,延长生存时间,仍不能降低死亡率。因为通常不能在中毒后1小时内采取措施,在实施血透前,患者体内达致死量的百草枯已进入肺泡细胞及重要的脏器的血管组织,故应尽早进行血液净化,延长生存时间,可能对降低死亡率有一定帮助。该患者较早进行血透治疗,但持续时间不详,期间因转院未能坚持连续透析治疗,虽在我科血透和血浆置换治疗期间,各项化验指标均有所好转,但未能降低死亡率。
3.3遵医嘱尽早使用药物治疗,保护各脏器功能
百草枯中毒机理主要是在肺内产生氧自由基,破坏肺细胞,导致肺纤维化和呼吸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①大剂量VitC,VitE 可对抗其过氧化反应,减轻毒物对组织的损害,减轻肺纤维化。②茶多酚有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另外,它能螯和Fe离子,并且激活细胞内氧化防御系统,防止自由基的扩增,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百草枯引起的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出血。③大剂量皮质内固醇激素可以有效地清除肺间质水肿和预防肺纤维化,提高肌体的应急和耐受能力,有利于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④免疫抑制剂如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应用,可以更加有效的抑制百草枯引起的肺纤维化。环磷酰胺可以影响细胞内所有成分,并影响自身免疫,减轻炎症反应;此外,环磷酰胺可致白细胞减少,从而减轻白细胞诱导的肺部炎症,对中到重度中毒者,可以有效抑制肺纤维化,提高患者生存率。用药期间,密切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咯血等肺损害症状,及时协助医生动态监测各项指标,留取血,尿标本。
3.4保持呼吸道通畅,慎用氧疗
患者口服百草枯后2天即出现口唇糜烂,咽痛,舌咽处多处糜烂出血,伴溃疡,形成痂块,应生理盐水含漱,保护口腔食道黏膜,以减轻继发损害,减少继发感染,指导患者咽喉有异物时及时咯吐,防止痂块脱落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患者不能自行咯出,昏迷,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异物。口咽部溃疡面应用锡类散等外敷,促进愈合。
早期吸入高浓度氧会加重百草枯所致的肺损伤,除非氧分压小于40 mmhg,否则不要使用大于21%浓度的氧吸入;但如果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应尽早人工通气,通气方式一般采用正性终末呼吸压低流量氧吸入,可使肺处于一定扩张状态,增加功能残气量和气体交换,改善氧合功能。
3.5指导营养摄入,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除静脉用药和补充营养外,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及流质饮食。此时,患者因吞咽困难,情绪差,不愿进食,应对其做好耐心解释,做好心理护理等等。
篇3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急救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属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分解,易溶于水,是被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其毒性强,具有腐蚀性。人体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中毒者死亡率高,病死率高达60%~80%。百草枯引起全身中毒的表现有3个阶段,消化道的腐蚀损伤;心、肝 、肾、骨骼肌受损;肺纤维化或肺间质病变,严重影响气体交换,机体缺氧[1]。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29例PQ中毒患者,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29例PQ中毒患者,男18例,女11例;年龄23~54岁,平均45岁;服毒量为5~45ml;从服药到就诊时间为3~8h。入院时出现恶心呕吐及伴有喉部烧灼痛、咽部黏膜水肿、糜烂的患者27例;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或者气促、咯血及紫绀等23例,其中ARDS患者17例,合并有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的21例。
1.2结果 经过积极治疗,本组死亡22例,其中48h之内死亡10例,第3~5d死亡12例,死亡率75.9%。自动出院1例,治愈6例。
2急救与护理
2.1清除体表尚未吸收的毒物,清洗去毒,皮肤污染者用肥皂水彻底冲洗,用脱脂棉擦拭后涂氧化锌,防止皮肤溃烂发炎,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等,眼部污染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反复饮水漱口吐出,清洗口腔[2]。
2.2洗胃 早期彻底洗胃是减少毒物吸收、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插入胃管时一定要插够长度(50~60cm)才能彻底洗出胃内溶物,洗胃时,洗胃液体温度要适宜,适宜温度既可避免促进毒物吸收,又可避免因温度低而使患者发生寒战等不良反应,32~38°为宜,液体入量200~300ml每次为宜,若大于500ml会促进胃内容物入肠,影响洗胃效果,用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至洗出液体澄清无味,洗胃时,动作要轻柔,洗胃机正负压力不能超过0.03Mpa,以免加重对胃粘膜的损伤。
2.3导泻 彻底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在尽早洗胃的基础上,1h内给予大剂量泥浆水,口服以灭活百草枯毒性,口服20%甘露醇或33%硫酸镁导泻,彻底清除毒物,阻止消化道黏膜对毒物的继续吸收,口服活性炭,吸附毒物。百草枯具有接触土壤后毒性迅速补灭活的特性,所以口服泥浆水可以使百草枯毒性失活。泥浆水的配制方法为取1份泥土加3份水,搅拌成均匀的混悬液,用纱布过滤煮沸消毒后凉至32~38℃,反复口服多次,直至排出泥土样大便[3]。
2.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选择上肢静脉或距离心脏较近的静脉建立通路,尽早应用激素,抗自由基药物。早期应用大剂量激素,可预防肺纤维化的形成。激素应早期、足量、全程使用。在恢复期可加用大剂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2.5血液灌流(HP)+血液透析(HD) 百草枯进入人体吸收后2h即达峰值,中毒后2~10h进行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效果较好,可把尚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草枯吸附出来,以防止百草枯更多的在肺内蓄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灌流器与透析装置相连接,既能清除毒物,又可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为及时进行血液灌流,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和患者解释病情,使其认识到毒物的危害性,讲解血液灌流的目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为血液灌流赢得时间,及时进行血液灌流是百草枯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4]。
2.6消化道护理 ①急诊洗胃后6h给予第2次洗胃,洗胃并注入吸附剂并保留胃管,以便每6h交替注入泥浆水、20%甘露醇,或患者不能进食时从胃管注入食物及药物,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吸出残余毒物,并可及时了解有无上消化道出血。插管时注意动作要轻柔,插管前充分胃管,以减轻胃管对咽喉、食道的刺激,以免加重上消化道的损伤。②PQ具有腐蚀性,口服2~3d可出现口腔黏膜、咽喉部糜烂溃疡,舌体、扁桃体肿大疼痛,黏膜脱落。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2次/d护理口腔,用5% 碳酸氢纳或口腔含漱液3次/d漱口。消化道出血患者,口服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并仔细观察大便的颜色、次数和量。出血停止后,给予无渣冷流质饮食,早期如牛奶、米汤等,逐渐加入鸡蛋、瘦肉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类食品。对于进食困难的患者,可行鼻饲[5]。
2.7呼吸道护理 肺是百草枯毒性作用的靶器官,进入人体的百草枯被组织细胞摄取后在肺内产生氧自由基,造成细胞膜脂质氧化,破坏细胞结构,引起细胞肿胀、变性、坏死,进而导致肺内出血、肺水肿、透明膜变性或纤维细胞增生。肺纤维化多在中毒后5~9d内发生,2w或3w达高峰。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深呼吸,用力咳嗽,积极进行肺功能锻炼,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PQ中毒时应严格限制吸氧,轻中度中毒禁止吸氧,以防加重中毒,重度中毒缺氧明显时(PaO2
2.8心理护理 服毒者的心理问题一般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方面来自服药前,另一方面来自中毒后。为了解患者服药前的心理状态,要关心体贴患者,倾听诉说,了解其内心的情感反应,与患者及家属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并提出诚恳的建议,用亲情温暖患者,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良好恢复,使其鼓起生活的勇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服药中毒后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及对预后的担忧使之产生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同情、理解患者,给患者讲解治疗措施对抢救生命的重要性,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综上所述,农药百草枯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临床死亡率高。故在救治中应尽早彻底洗胃、导泻等对症处理,以争取延长患者的生命,为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规范化的护理,也是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红玲.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04:207-208.
[2]袁媛,谢少清.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现状[J].护理研究,2013,08:682-683.
[3]胡汉,金静芬.14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9,02:52-53.
篇4
【关键词】口服;农药百草枯;中毒;患者;急救;治疗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10-02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无踪”、“龙卷风”属有毒类农药,是目前在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口服致死量约15ml【1】。治疗上目前无特效解毒剂,仍然以支持治疗为主,临床疗效较差,病死率高达50% ~80%,抢救成功率低。为进一步增强医务人员的认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现总结我院两年来治疗的3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经验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我医院收治的经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39例中男性17例,女性22例, 均有明确的经口摄入百草枯病史,年龄22-71岁,口服20%百草枯剂量10-200ml。服毒至就诊时间为30min-2.5h。临床表现:39例患者均以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6-12小时后出现胆红素、转氨酶异常肝损害18例,出现肌酥、尿素氮异常等肾功能不全25例,出现肺水肿、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等肺损害27例,其他还有口腔溃疡、食道糜烂、心肌损害等表现。
1.2方法
1.2.1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一经确诊,洗胃是重要的措施。本品有腐蚀性,洗胃时需小心,以免引起食管或胃穿孔。以碱性液体2%碳酸氢钠液洗胃效果较佳,可中和部分百草枯,洗胃液控制在每次灌入300-500ml,洗胃液总量在2万ml左右,洗胃后全肠灌洗并口服吸附剂漂白土(Fuller,s earth)及膨润土(bentonite)。漂白土,每100g可吸附百草枯6g,每升剂量15%;膨润土,每100g可吸附百草枯6g,使用剂量每升7%。随后使用活性炭30g吸附、应用20%甘露醇、硫酸镁或硫酸钠250ml导泻,2~3小时交替使用一次。给予利尿及血液透析、血流灌注,后者效果较好,应尽早使用,直至体液中不能测到百草枯为止。连续应用血液灌流对挽救生命无作用,但可延长生存期限,以便有较多的时间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1.2.2阻止毒物对组织的损害,选择应用氧自由基清除剂维生素C、E、A、B1、超氧化物歧化酶、硒、烟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中药丹参也显示出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避免与维生素K3、B12、泛酸钙、乳清酸、抗组胺类、长效磺胺、四环素等合用。使用竞争剂:心得安可与结合在肺内的百草枯竞争受体使其释出,用法为每日10~30mg。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氟尿嘧啶可减轻肺的纤维化作用。氨基苯甲酸钾、秋水仙碱、放射治疗可以溶解肺纤维蛋白,使用放射治疗能控制肺纤维原细胞的数量,同时降低纤维蛋白产生。
1.2.3应尽量避免氧气治疗,氧气治疗可加速氧自由基形成,促进死亡,故只有在呼吸困难及紫绀时才应用低流量氧气吸入,且浓度要低。只有在动脉血氧分压2l%浓度氧气吸入或用PEEP机械通气。必要时实施肺移植手术,早期的肺移植以失败告终,原因是移植太早,移植的肺又出现纤维化导致呼吸衰竭,近年主张在后期进行肺移植手术,避开迟发性肺损害的时间。
2 结果
3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通过及时救治,死亡12例,放弃治疗2例,27例好转或治愈,急救成功率为64.10%,效果满意。
3 讨论
百草枯为无色或淡黄色固体,无臭,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对金属有腐蚀性。百草枯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2】。百草枯对人类属中等毒类,经口摄入百草枯后大部分经粪便排泄,小部分经小肠吸收后于6~18小时内分布至各器官和组织,其中以肺部的浓度最高,是其他组织的10~90倍,所以肺是主要的靶器官,药物以原形在5天内经肾脏排泄。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口、咽、食管、胃、小肠等的黏膜层出现肿胀、水肿、溃疡,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消化系统临床表现。呼吸系统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发生ARDS。肺损害预后严重,是百草枯中毒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大剂量口服中毒,48小时内迅速出现肺水肿和肺出血;小剂量口服,3~31天迟发不可逆的肺间质纤维化,导致呼吸衰竭死亡。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头晕、抽搐、幻觉等。严重者百草枯中毒患者出现心肌损害、肝功受损及急性肾功衰竭,极少数患者可在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百草枯中毒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百草枯作为一种电子受体,可作用于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造成组织细胞的氧化性损害,,同时百草枯还会使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减低,从而加重病理损害。由于肺泡组织对百草枯具有主动摄取和蓄积特性,故肺损伤为最突出的表现【3】。另外,肺局部免疫细胞被百草枯异常激活除了直接的细胞毒性,活性氧还通过吸引和激活粒细胞,增加花生四烯酸代谢合成物,如血栓素、前列腺素E、白三烯C4等,参与炎症过程。在病变的早期有中性粒细胞的移入、积聚,而且随着中性粒细胞移入、积聚的增多,释放出大量氧化物,进一步加重了氧自由基的损伤作用,血管通透性升高,还可出现肺水肿、胸腔积液,加重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生存率降低。一方面,可直接氧化细胞膜上的巯基直接造成膜损伤,或弥散通过脂质膜氧化细胞器,破坏Ⅰ型胶原和肺泡壁,影响病变的可逆性【4】,另一方面诱导成纤维细胞增生最终形成肺间质纤维化。因此入院后规范化的抑制免疫及抗肺纤维化很重要。
百草枯至今无特殊解毒剂,现在的治疗主要通过减少吸收及促进排泄来减少百草枯的毒性作用,应用抑制炎症反应来减轻百草枯诱导的免疫损伤及过氧化作用。血液灌流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措施【5】。血液灌流不仅能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百草枯,还可清除胆红素、内毒素这些脂溶性且分子量较大的毒素及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从而达到尽快解除中毒症状、阻断中毒首要环节、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效果。百枯草中毒后患者血液中的浓度30min~4h即达到高峰,因此中毒后2~10h进行血液灌流可把尚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草枯吸附出来。早期血液灌流对减少组织对毒物的摄取和蓄积有重要意义【6】,同时,早期充分的血液灌流也可预防或延缓肝、肾等脏器的损伤。但因灌流仅能清除存在于血液内的毒物,而对组织内的毒物清除有限,进入组织内的毒物很难再解离入血,因此服毒后的死亡率仍很高。
百草枯中毒预后极差,其预后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①服毒方式:口服者预后不良,皮肤或吸入者相对预后较好。②服毒量:一般认为服入百草枯在20mg/kg体重以下者,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胃肠道症状,存活可能较大;服入20~40mg/kg者,胃肠道、肺、肝、肾受损,发生肺纤维化,多在1~2周内死亡;而服入40mg/kg以上者,病情发展迅速,上述器官损伤严重,几乎全部在1~7天内死亡。国内资料报道口服量大的百草枯中毒患者死亡率达100%【7】。③空腹与饭后服毒:前者预后不良,后者相对较好。④白细胞:百草枯通过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因而患者血象常有白细胞增多,如果白细胞大于10×109/L或中性粒细胞大于85%,常常提示预后不良。⑤重要脏器损害:百草枯中毒患者如果合并有肾功能损害,也常常提示预后不良;资料显示,草枯中毒患者如果合并肺损害,死亡几乎不能避免。肺外损害大都是可逆的,但肺损害几乎不可逆,出现进行性的肺纤维化,最终出现呼吸衰竭死亡。
接触百草枯的浓缩溶液能引起组织损伤、手皮肤干裂和指甲脱落。长期接触皮肤表现为水疱和溃疡。经皮大量吸收后会引起全身中毒,长期吸入喷雾微滴会引起鼻出血。眼睛被污染后可引起严重结膜炎,长期不愈而形成永久性角膜混浊【8】。因此我们应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足够重视,对于百草枯中毒不仅仅是救治,更重要的是预防。预防措施有禁止生产和出售百草枯;加强百草枯生产,销售,使用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措施,配样详细的说明书及救治方法;加强百草枯知识的培训,使出售和使用人员充分认识到百草枯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 李葑,李风连.浅析白草枯中毒救治及预防[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2):107
[2] 中华医学会援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66-368
[3] 邓朝霞,熊建琼,何盛琴,等.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气体交换及血浆百草枯浓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9,38(20):2530-2531
[4] 曹钰,曾智,余海放.急性百草枯中毒所致肺损伤的机制[J].华西医学,2005,20(2):404-405
[5] 孔庆福,张华,王丽,等.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器官损害与细胞因子的变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159-162
篇5
关键词: 三位一体化;百草枯中毒;治疗及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trinity (pre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hospital)-of paraquat intoxic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effect. Methods Will our from 2002 to 2007 were 41 paraquat poisoning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2002-2004 years were the 19 south paraquat poisoning were as control group, 2005-2007 years were of 22 paraquat intoxication for the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used by routine emergency lavage and ward drug treatment, with which the trinity is the treatment of the method. Compare two sets of treatment, and summarizes the success rate of paraquat intoxic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effective method. Results The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17 cas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rinity is cure and nursing paraquat intox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method.
[Keywords] The trinity; Paraquat intoxicati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二氯二吡啶,商品名为克芜踪、对草炔,属有机杂环类。由于毒性强,中毒致死量小,临床无特效解毒剂,故临床死亡率较高[1]口服百草枯中毒极易引起以肺功能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的多功能器官衰竭,死亡率高达60%以上[2],2005 年1 月~2007 年12 月,我院采用三位一体化方法救治护理22 名百草枯中毒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 例均为我院2002 年1 月~2007 年12 月口服百草枯中毒的患者,男性17 例,女性24 例,年龄18~60 岁,平均33.2±12.4 岁,服药量20~120 ml,自院外救治至就诊时间平均(3.1±1.8)。入院前2002 年1 月~2004 年12 月收治的19 例口服百草枯中毒的患者为对照组,治疗方面急诊给予彻底洗胃,然后进行常规的对症救治及护理。2005 年1 月~2007 年12 月收治的22 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实验组,给予三位一体化临床救治及护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服毒时间、服毒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救治方法
篇6
作者单位: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通信作者:刘志,Email: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早期动脉血乳酸(Lac)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服毒后28 d的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对照研究,应用ROC曲线分析病程早期La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有23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纳入本研究,男89例,女146例,年龄18~74岁,平均(33.6±11.5)岁;口服20%百草枯农药剂量10~280 mL,中位数55 mL,IQR(27 mL,77 mL);服毒后0.5~10.5 h来诊,中位数4.5 h,IQR (2.3 h,6.8 h);服毒后(4.9±1.2)h进行第1次Lac检查,经随访28 d死亡174例,病死率74.0%。死亡组患者初始动脉血Lac高于存活组(2.79±0.76) mmol/L vs.(1.62±0.48) mmol/L, t =2.268,P=0.028,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 CI :0.745~0.861),截断值为2.57 mmol/L,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79.6%,Youden指数0.648。随着患者初始Lac的增加,28 d病死率明显上升(Pearson列联系数=0.26,χ2=11.72,P=0.004),死亡患者中毒后的存活时间缩短( F =3.246,P=0.037)。因循环衰竭死亡的患者比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患者的初始Lac高(5.22±1.46)mmol/L vs.(1.87±0.62)mmol/L, t =3.24,P=0.042,且中毒后存活时间短(4.1±1.3) d vs.(11.6±3.2)d, t =3.78,P=0.023,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 CI :0.805~0.941),截断值为3.65 mmol/L,敏感度为87.6%,特异度为82.5%,Youden指数0.701。结论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早期的动脉血Lac是能够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尤其可能是预测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较好的指标。
【关键词】乳酸;百草枯;中毒;预后
Arterial lactate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LIU Xiao-wei, JIN Yan, LIU Zhi.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Zhi ,Email: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ly arterial lactate and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by analyzing the clinical data of 235 cases.Methods A total of 235 patients with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were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 (EICU) from January 2009 to June 2012. Demographics,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optimal cut-off points for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Results Totally 235 patients with average age of (33.6±11.5)years old (ranging from 18 to 74), 89 male and 146 female. The median estimated amount of 20% paraquat ingested was 55 mL,(ranging from 10 to 280,IQR:27 mL,77 mL), the median length of time between paraquat ingestion and the arrival at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as 4.5 h(ranging from 0.5 to 10.5,IQR:2.3 h,6.8 h).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was 74.0% (174/235) during a 28 days follow-up period, only 61 of 235 patients survived. The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was higher in non-survivors than that in survivors (2.79±0.76)mmol/L vs.(1.62±0.48) mmol/L,P=0.028). Correl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28-day mortality ( r =0.26,P=0.004), and as the initial lactate increased, the survival time of non-survivors shortened ( F =3.246,P=0.037). Using the ROC curve analysis, the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had an area of 0.799 (95% CI : 0.745-0.866) and the cut-off point of concentration was 2.57 mmol/L for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sensitivity 85.2%, specificity 79.6%, the best Youden index was 0.648). The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was higher in patients died from circulatory failure rather than from respiratory failure (5.22±1.46)mmol/L vs.(1.87±0.62)mmol/L,P=0.042. And the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died from circulatory failure was shorter than that from respiratory failure (4.1±1.3)d vs.(11.6±3.2)d,P=0.023. With the ROC curve analysis, the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had an area of 0.882 (95% CI : 0.805-0.941) and the cut-off point of concentration was 3.65 mmol/L for prediction of prognosis of patients died from circulatory failure (sensitivity 87.6%, specificity 82.5%, the best Youden index was 0.701).Conclusions The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may be one of early indicators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and it had high potential in predicting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died from circulatory failure.
【Key words】Lactate;Paraquat;Poisoning;Prognosis
百草枯是有机杂环类除草剂,因其除草效果好,遇土壤即分解为无毒成分而对环境几乎无污染,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百草枯对人有强毒性,经口服百草枯(多为自杀)致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中毒性疾病之一,由于没有特效的解毒方法,即使临床上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也常会危及生命[3-5]。目前研究认为临床上有多个指标能够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如血浆百草枯浓度[6-8]、口服毒物剂量[9]等;但血浆百草枯浓度检验项目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真实可信的结果,而且在多数基层医院因为设备及技术问题并未开展此项检查。在临床工作中有时患者不愿意配合询问病史,而且由于患者服毒前胃内的食物以及服毒后呕吐影响实际吸收的毒物剂量,因此获得真实的中毒剂量有一定困难。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在最初就诊时并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只是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化学性烧伤,中毒后数天内部分患者因心搏骤停而“暴发性死亡”,而多数患者并发急性肝、肾和肺损伤,最终死于严重不可逆性呼吸衰竭[10]。Min等[11]以及Huang等[12]研究均认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是由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多数为既往健康的中青年人,在病程早期多数无明显的急性生理学改变,而且APACHEⅡ评分参数多且复杂,需要记录患者24 h各项指标的最差值等,因而限制了其在患者病程初期的应用。因此,寻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有评估价值、有操作可行性的客观变量非常必要。目前多数研究结果肯定了动脉血乳酸(lactate,Lac)在评价严重脓毒症、急性心肌梗死、创伤等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测预后上的重要意义[13-15],但是,对于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Lac的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研究甚少。鉴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比较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早期Lac的变化,探讨其对判断预后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救治的经口服百草枯农药急性中毒的患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患者即明确诊断:①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提供服用百草枯农药的病史;②对于拒绝承认服毒的自杀患者,发现百草枯中毒的旁证,如遗书及空百草枯容器,衣服或皮肤残留物呈黑绿色,临床上出现无法解释的呕吐,数小时后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破溃等;③尿液百草枯定性测定实验[16]阳性。排除标准:既往有糖尿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史;服毒同时饮酒;合并其他药物中毒;急诊留观不足24 h;服毒12 h后来诊的患者;服毒后有抽搐症状或者因心搏骤停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
患者均按照统一的治疗方案进行救治,包括洗胃、导泻、补液利尿、血液灌流、抗生素预防感染、脏器功能支持、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应用维生素C等综合治疗。患者来诊后均尽快完善包括血气分析在内的各项辅助检查,由2名临床医生按照统一设计的表格收集整理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服毒剂量、服毒-洗胃时间、服毒-血液灌流时间,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谱、血清淀粉酶、动脉血气分析等各项辅助检查结果。按照患者服毒后28 d随访转归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按照患者的死亡原因,将死亡患者分为呼吸衰竭亚组(死于顽固性低氧血症)和循环衰竭亚组(死于不伴有I型呼吸衰竭的心脏骤停和休克)。比较患者Lac监测结果,分析动脉血Lac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或者中位数( M )及四分位数间距(IQR)表示,两组间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比较采用 t 检验,而对于非正态分布的变量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 。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对不同初始动脉血乳酸水平患者的病死率比较采取行x列表资料的χ2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初始动脉乳酸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曲线下的面积,利用Youden指数(计算方法:灵敏度+特异性-1)确定截断值。以P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监护室共收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76例,其中排除128例,包括:基础疾病为糖尿病9例,肝硬化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6例,服毒同时饮酒51例,合并其他药物中毒12例,急诊留观不足24 h者12例,服毒12 h后来诊15例,服毒后24 h有抽搐症状8例,服毒后心搏骤停接受心肺复苏术7例,经皮肤接触中毒3例,失访13例,共2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89例,女146例,年龄18~74岁,(33.6±11.5)岁,均为经口服百草枯中毒,服用20%百草枯农药剂量10~280 mL,中位数55 mL,IQR(27 mL,77 mL),服毒后0.5~10.5 h来诊,中位数4.5 h,IQR (2.3 h,6.8 h),其中91.9%的患者(216例)是经基层医院洗胃、导泻等初步处理后转来我院。
经随访服毒后28 d内死亡174例,病死率74.0%。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在年龄和性别构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死亡组患者服毒-洗胃时间和服毒-血液灌流时间相对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一般情况
Table 1 The demographic data of the 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
2.2 两组患者来诊时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来诊时的临床数据,死亡组与存活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17](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患者动脉血Lac和血清淀粉酶高于存活组,PaCO2低于存活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动脉血Lac与28d病死率
来诊时初始血气分析提示Lac
连续监测患者的Lac发现,中毒后第2天至第4天,死亡组患者Lac仍高于存活组,分别为(2.83±0.54)mmol/L vs.(1.42±0.31)mmol/L,(2.87±0.81)mmol/L vs.(1.24±0.36)mmol/L,(2.95±20.78)mmol/L vs.(1.06±0.29)mmol/L, t =1.979、1.984、1.997,P=0.046、0.045、0.043),见图1。表2 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来诊时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data between the 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
注:1 mmHg=0.133 kPa
与存活组比较,aP
图1 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动脉乳酸比较
Fig 1 Comparison of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s between the survivors and nonsurvivors
2.4 动脉血Lac与死亡患者中毒后平均存活时间
174例死亡患者中毒后存活3~21 d,(8.8±2.4)d,对死亡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不同初始Lac水平的患者中毒后的存活时间,结果显示初始Lac
图2 不同初始Lac水平的死亡患者中毒后存活时间的比较
Fig 2 Comparison of the survival days of nonsurvivors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ce initial lactate levels
对158例明确死亡原因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其中因循环衰竭死亡的患者33例,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患者125例。因循环衰竭死亡的患者比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患者的初始Lac高且中毒后存活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5 动脉血Lac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比较患者留观救治期间的SOFA评分,结果示在急性中毒后,患者的SOFA评分逐渐增加,中毒第2天SOFA评分与来诊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mmol/L≤初始Lac
2.6 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
预后的ROC曲线
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95% CI :0.745~0.861),截断值为2.57 mmol/L,敏感度为85.2%,特异度为79.6%,Youden指数0.648。而中毒后第一天患者的SOFA评分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14(95% CI :0.436~0.625))。见图4。
表3 不同死亡原因患者的初始Lac和中毒后存活时间
Table 3 Comparison of initial lactate level and survival days between the nonsurvivors died of different causes
与来诊时SOFA比较,aP
图3 不同初始Lac水平的患者中毒后SOFA评分的比较
Fig 3 Comparison of the SOFA score between patients with difference in initial lactate levels
图4 初始动脉血Lac与SOFA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
Fig 4 The ROC curves of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and SOFA in predicting 28-d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 CI :0.805~0.941),截断值为3.65 mmol/L,敏感度为87.6%,特异度为82.5%,Youden指数0.701。而中毒后第1天患者的SOFA评分预测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95% CI :0.683~0.829)。见图5。
图5 初始动脉血Lac与SOFA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的ROC曲线
Fig 5 The ROC curves of initial arterial lactate level and SOFA in predicting patients died of circulatory failure caused by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3 讨论
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急性百草枯中毒后主要通过氧化应激损伤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18],口服百草枯农药的致死量为30~40 mg/kg[19],对于体质量60 kg的患者,口服市售的20%的百草枯溶液10 mL左右即达到致死量。急性中毒后肺脏是主要的靶器官,肺脏百草枯浓度可达到血浆浓度的6~10倍,多数患者死于肺间质纤维化所致的严重不可逆性低氧血症[20]。本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28 d病死率为74.0%,尽管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所服百草枯溶液的剂量差别不大,但是死亡组患者服毒―洗胃时间和服毒-血液灌流时间相对较长,提示急性百草枯中毒后及时有效地采取抢救措施促进毒物排出体外,可能仍然不失为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的基本手段之一。入选患者平均于服毒后4.7 h来诊,死亡组患者来诊时动脉血Lac高于存活组,而且随着初始Lac的增加,患者28 d病死率增加,死亡患者中毒后的存活时间缩短,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截断值为2.57 mmol/L,而中毒后第1天患者的SOFA评分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14,这些结果表明来诊时动脉血Lac对于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且优于SOFA评分,验证了中毒后病程早期动脉血Lac是独立于SOFA评分以外的评估预后的有效的指标。Lee等[21]对272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研究表明中毒后3个月的病死率为81.6%,初始平均Lac浓度在死亡组为8.3 mmol/L,存活组为2.8 mmol/L,ROC曲线分析最佳截断值为4.4 mmol/L,均高于本组资料,但是在该研究中收集的是中毒后24 h之内来诊患者的资料,并未提及患者服毒-来诊平均时间以及平均服毒剂量,而本组资料为了研究急性中毒后早期Lac改变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严格收集了中毒后12 h之内来诊的患者的资料,并且基本上排除了临床上其他常见的引起血Lac增多或者清除能力下降的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肝肾疾病、合并饮酒、有抽搐症状及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后等,这可能部分解释了两个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本研究结果显示因循环衰竭死亡的患者比因呼吸衰竭死亡的患者的初始Lac高且中毒后存活时间短,进一步研究发现初始动脉血Lac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而中毒后第1天患者的SOFA评分预测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这提示中毒早期初始动脉血Lac能够比SOFA更准确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因循环衰竭死亡。这可能是由于SOFA评分中反映循环功能的指标为血压降低,而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病程早期几乎不合并血压的改变,动脉血Lac则是反映细胞水平氧代谢的指标,能够间接反映患者微循环功能,是反映循环功能不全较敏感的指标。Lac升高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是缺氧和低灌注,一般来说,循环功能衰竭时组织缺氧,无氧酵解增加,尤其是骨骼肌和红细胞内的无氧酵解,是Lac产生增加的主要来源。细胞水平的缺氧和酸中毒将影响其代谢和功能,进一步导致广泛的器官功能障碍。急性百草枯中毒后,早期出现的动脉血Lac增加,提示此时已经存在循环功能不全,而有报道伴有循环功能障碍的多脏器功能不全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可达到100%[22]。在动脉血气分析中,碱剩余(BE)是反应代谢性酸中毒的另一指标,在死亡组与存活组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无统计学意义,在临床上,由于急性中毒患者呕吐、洗胃等常常导致氯离子丢失,此时动脉血Lac的增高并不总是伴有BE的降低,因此不能应用BE取代Lac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测预后。
本资料显示在患者中毒后前2 d,SOFA评分变化不大,而动脉血Lac在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之间却一直存在差异,另外中毒第1天的SOFA评分预测患者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14,明显低于初始Lac,提示在急性百草枯中毒第1天各脏器损伤并不明显,Lac与SOFA评分在早期评估患者病情和预测预后方面出现了“分离”现象。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SOFA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在评估危重症患者病情及预测预后方面的一致性[23-24],因此可以推测初始Lac与APACHEⅡ评分在早期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时亦存在分离现象,这与急性百草枯中毒后相对延迟出现脏器损伤有关。而Lee 等[21]研究认为服毒后24 h之内检测的Lac与APACHEⅡ评分在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病死率方面具有一致性,但是在文章中并未明确说明患者的服毒剂量和具体死亡原因,推测可能与服毒剂量非常大有关。自中毒后第3天开始,初始动脉血Lac≥2 mmol/L的患者开始出现脏器功能损伤,表现为SOFA评分明显升高,而初始动脉血Lac
动脉血气分析是急诊科常规和可重复的检查项目,临床很容易快速获得,因此应用其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方便易行、操作性强、便于开展应用等特点。尽管本研究结果提示单次动脉血Lac检测对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但是单纯检测某一时刻的血Lac浓度只能说明当时的组织氧供与氧耗的平衡关系,不能动态反映机体组织氧合状态和疾病发展情况,也不能反映治疗措施对氧供氧耗的动态影响,而且组织产生的Lac进入血液需要数分钟的时间和一定的组织灌注(洗出现象),可能出现血Lac水平的延迟性增加和组织灌注不良时的局部Lac潴留现象,因此动态监测血Lac水平比监测单一血Lac可能更有意义,这有待于深入系统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Yoon SC.Clinical outcome of paraquat poisoning[J].Korean J Intern Med,2009,24(2):93-94.
[2] Goel A,Aggarwal P.Pesticide poisoning[J].Natl Med J India,2007,20(4):182-191.
[3] Chen JG,Eldridge DL,Lodeserto FJ,et al.Paraquat ingestion: a challenging diagnosis[J].Pediatrics,2010,125(6):e1505-1509.
[4] Dinis-Oliveira RJ,Duarte JA,Sanchez-Navarro A,et al.Paraquat poisonings: mechanisms of lung toxicity,clinic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J].Crit Rev Toxicol,2008,38(1):13-71.
[5] Xu XL,Wang W,Song ZJ,et al.Imaging in detecting sites of pulmonary fibrosis induced by paraquat[J].World J Emerg Med,2011,2(1):45-49.
[6]Senarathna L,Eddleston M,Wilks MF,et al.Prediction of outcome after paraquat poisoning by measurement of the plasma paraquat concentration[J].QJM,2009,102(4):251-259.
[7] Gil HW,Kang MS,Yang JO,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plasma paraquat level and outcome of paraquat poisoning in 375 paraquat poisoning patients[J].Clin Toxicol(Phila),2008,46(6):515-518.
[8] Li CB,Li XH,Wang Z,et al.Serum paraquat concentration detected by spectrophotometry in patients with paraquat poisoning[J].World J Emerg Med,2011,2(3):179-184.
[9] van der Hoek W,Konradsen F.Risk factors for acute pesticide poisoning in Sri Lanka [J].Trop Med Int Health,2005,10(6):589-596.
[10]Agarwal R,Srinivas R,Aggarwal AN,et al. Experience with paraquat poisoning in a 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in North India [J].Singapore Med J,2006,47(12):1033-1037.
[11] Min YG,Ahn JH,Chan YC,et al.Prediction of prognosis in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using severity scoring system in emergency department[J].Clin Toxicol(Phila),2011,49(9):840-845.
[12]Huang NC,Hung YM,Lin SL,et al.Further evidence of the usefulness of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scoring system in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J].Clin Toxicol (Phila),2006,44(2):99-102.
[13]Corley KT,Donaldson LL,Furr MO.Arterial lactate concentration,hospital survival,sepsis and SIRS in critically ill neonatal foals[J].Equine Vet J,2005,37(1):53-59.
[14]Mikkelsen ME,Miltiades AN,Gaieski DF,et al.Serum lactate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in severe sepsis independent of organ failure and shock[J].Crit Care Med,2009,37(5):1670-1677.
[15]Weil MH,Tang W.Clinical correlates of arterial lactate levels in STEMI patients[J].Crit Care,2011,15(1):113.
[16] Koo JR,Yoon JW,Han SJ,et al.Rapid analysis of plasma paraquat using sodium dithionite as a predictor of outcome in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 [J].Am J Med Sci,2009,338(5):373-377.
[17] Minne L,Abu-Hanna A,de Jonge E.Evaluation of SOFA-based models for predicting mortality in the ICU:A systematic review [J].Crit Care,2008,12(6):R161-163.
[18] Meng XX,Wang RL,Gao S,et al.Effect of ulinastatin on paraquat-induced-oxidative stress in human type II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J].World J Emerg Med,2013,4(2):133-137.
[19] Shi J,Hu CL,Gao YF,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 and paraquat-induced lung injury in rabbits[J].World J Emerg Med,2012,3(1):60-64.
[20] Zhang ZJ,Zhou CY,Luo YJ,et al.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in lung tissue of acute paraquat poisoned rats and intervention of ulinastatin[J].World J Emerg Med,2010,1(3):229-233.
[21] Lee Y,Lee JH,Seong AJ,et al.Arterial lactate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paraquat intoxication [J].Clin Toxicol (Phila),2012,50(1):52-56.
[22] Mascie-Taylor BH,Thompson J,Davison AM.Haemoperfusion ineffective for paraquat removal in life-threatening poisoning[J].Lancet,1983,1(8338):1376-1377.
[23] Qiao Q,Lu G,Li M,et al.Prediction of outcome in critically ill elderly patients using APACHE Ⅱ and SOFA scores[J].J Int Med Res,2012,40(3):1114-1121.
篇7
身处南方的我们很少能接触到滑雪,但是这无法阻止我寻找速度与激情的心。据朋友介绍,在浙江衢州有一个飞鸿滑草场,是现今中国最大的滑草场,占地600多亩,集30多种草上娱乐项目为一体,是适合多年龄层的草上运动娱乐中心。
我好奇的走了^去,想看看是否与我之前在国外所坐的有所不同。这个用木藤条编制的大篮子一次可以坐八个人左右,虽然比欧洲的热气球略小些,但站在里面还是相当的稳扎。
这里也是整个滑草场人气最旺的地方之一,除了大人喜欢,更是很多小朋友的最爱。看滑道下方这些家长正忐忑的等待着自己的孩子,即想锻炼下孩子的胆量,又担心孩子会害怕,不过貌似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每个滑下来的小朋友都自信心爆棚,也许是滑道给了他们更多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通往山顶滑道的长廊,这是一条有无数风车组成的百米长廊。一阵风吹过这五彩斑斓的风车随风转动,如梦如幻,仿佛是走进了一个童话世界。
地转天旋--悠波球,悠波球发源于新西兰。是当今世界上最刺激、最安全的参与性休闲娱乐项目之一。悠波球,这个美丽而巨大的透明圆球有着难以抗拒的魅力,它由一个直径三米多的外球和一个直径两米多的内球组成,两球之间充满气体,并由上千根尼龙绳连接着。乘坐者由入口进到内球里,既可单人乘坐,也可以双人同时乘坐。
当然,你说它是惊险刺激的娱乐项目也可以,悠波球少了机械的控制,完全凭借自身的转动翻滚来前行,因此眩晕和失重的感觉会很强,如果喜欢那种心跳的感觉,就不要错过这个项目,因为它带来的刺激肯定不会令你失望。
篇8
棉花专用除草剂有氟乐灵,百草枯和草甘磷。
1、氟乐灵。氟乐灵主要防治棉田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使用过量时,棉花的根部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受害后棉花主根粗大形成肿瘤,木质部变脆易折,次生根稀少,受害严重时在棉花苗期造成死苗。因此要适量使用。
2、百草枯。百草枯针对大多数杂草。用百草枯和草甘磷等灭生性除草剂防除棉花行间杂草,要选择无风天气,喷头上一定
要安装防护罩,喷药时要压低喷头,避免将药液喷到棉花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9
这样吧,我先来给大家讲一下其中一个《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谁也分不清它们,当时人们只能靠打猎为生,如果有人生病了,也不懂如何医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去。经历了许久年之后,有一个名叫神农的部落首领,带着他的众多手下去寻找治病救人的草药,在一座山上,发现了许多花草,但山又高又陡,没有人敢上去,虽然手下不断地劝阻神农放弃,但他却信心百倍地想登上山顶去采摘。经过了百般周折,神农终于爬到了山顶,而且亲自去品尝各种百草的味道。传说中他成仙了,后人又称他为炎帝。
从故事中,我理解了万事开头难,而且要做好做成一件事情更难的道理。要取得成功,不是十分简单的事,它会有许多的困难险阻,如果退缩放弃了,那成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但相反,如果面对困难我们能迎头赶上,并且不怕苦,不怕累,持之以恒,那成功一定会是我们的,就象神农一样,努力了,奋斗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对我来说,知识就象是高山上的百草,我只有好好学习,不怕辛苦,多学、多问、多练,高山上的百草也一定会属于我。
这只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小故事,其它的故事也都非常的精彩,真是让人百读不厌。
篇10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肺损伤;百草枯;预后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8-0157-04
百草枯是一类快速灭生型除草剂,在当今国内外农业种植中应用广泛。但其对人和动物有着较强的毒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进入体内,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口服中毒死亡率高达90%及以上[1-3]。百草枯经人体吸收后可引起机体多个系统受损,其中肺部损伤最为严重,中毒者发生呼吸窘迫的概率较高[4]。但目前百草枯致病机理尚不清晰,临床诊疗困难。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氨溴索、水杨酸等抑制炎症药物减缓肺部损伤,但患者后期肺部功能改善不明显,且预后较差[5,6]。住院期间的护理对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常规日常护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性护理理念,即通过心理、饮食、呼吸状况、肝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促进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本文拟通过对比分析经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性护理后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肺损伤评分改变及治疗后患者住院时间、感染、消化道出血、死亡等发生情况,探讨综合性护理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肺损伤评分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急诊治疗的38例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龄20~56岁,平均(34.24±9.6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肺损伤诊断标准[7],即①急性发病;②胸部X线、CT或MRI示双肺部浸润阴影;③PaO2/FiO2低于300 mmHg;④肺动脉嵌入压低于18 mmHg。排除心衰、心肌炎等心源性疾病引发的肺部损伤患者及不依从者。参照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综合护理组患者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34.21±9.46)岁,服用百草枯剂量平均(36.52±20.37)mL,服药至诊疗时间(10.58±9.87) h;常规护理组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35.35±9.67)岁,服用百草枯剂量平均(37.32±22.46)mL,服药至诊疗时间(11.35±9.97)h,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服用剂量及就诊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急救处置,脱去受百草枯污染衣物,对意识清晰且无显著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生理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残留药物。随后采取导泻、洗胃等简易措施,降低毒物吸收程度,操作过程中动作需轻柔有序,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对百草枯中毒时间在2 h之内的患者,可适当给予血液净化治疗[8],去除血液中残余的百草枯成分。患者病情稳定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即入院教育和疾病知识教育,包含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医院、就诊医院及科室环境和相P制度、责任护士等,告知农药中毒患者的饮食、中毒可能引起的症状、拟开展治疗方案等。责任护士应对护理患者进行及时病情评估,在治疗前开展生命体征监测、给予吸氧、输血等常规护理工作。
综合护理组患者则在以上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护理:本次服用百草枯患者均为自杀服用,多存在情感或人际关系受挫心理,从入院前愤怒求死到中期悔过再至后期恐惧,患者住院期间情绪和心理存在着多样变化,同时患者情绪变化对家属也存在着重要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对临床护理和诊疗有着重要的影响,患者情绪和心理的有效疏导将对临床治疗疗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入院后详细患者和家属(特别是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给予针对性疏导护理和沟通,住院期间还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根据心理变化及时更正心理疏导手段,争取患者和家属主动配合临床诊疗工作;②饮食护理:因患者消化道经毒物作用均存在一定损伤,其中口腔损害最为严重,因此饮食上需特别注意。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工作,入院后及时清理口腔毒物,住院期间做好口腔清洁,存在上消化道严重损伤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病情得到有效缓解后可嘱流食,少量多餐,补充必要营养素,避免进食难消化、辛辣油腻等食物。每日注意观察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呕吐、恶心、腹痛等消化道刺激症状,以及排便状况和性质等。③呼吸状况监测:肺部是百草枯中毒影响的重要器官,肺部护理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每日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谨慎给氧,在血氧饱和度低于40 mmHg 时及时给予吸氧[9](较低浓度,严禁高浓度吸氧和雾化吸氧)。吸氧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浅,询问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咯血、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呼吸不畅、咳痰时给予抬高床头和协助排痰,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肺功能锻炼,减轻呼吸困难症状,避免呼吸衰竭发生。④肝肾功能监护:百草枯对患者肝脏功能存在一过性损伤,若肝脏存在严重损伤,提示患者病情危重。肾脏是百草枯的排泄器官,百草枯流经肾脏将严重损伤肾小管功能。因此,责任护士应做好每日患者的肝肾功能监测,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肝区、肾区疼痛、腹胀、黄疸、血尿等症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在护理过程中辅助医生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害的药物。⑤药物不良反应护理:百草枯患者临床治疗常使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等药物防治肺损伤,这些药物治疗期间将会引发一定的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可引起电解质、血糖水平紊乱和消化道损伤[10],环磷酰胺可引起骨髓抑制和消化道症状等[11]。护理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关监测,嘱患者多喝水加快药物排泄,加强营养治疗和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评价指标
1.3.1 肺损伤评分(LIS)[12] 于治疗前与治疗后第1周对所有患者进行肺损伤评分(LIS),评分涉及胸部X线摄片、呼吸系统顺应性、呼吸末正压和低氧血症四个部分,每个项目0~16分,四个部分总分与项目数的商为最终得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肺部损伤越严重。
1.3.2 预后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事件(消化道出血、肾脏损伤、感染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第1周的病死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经整理后建立专门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肺损伤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肺损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肺损伤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2.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综合护理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t=-8.389,P=0.000),综合护理组消化道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Z=4.156,P=0.041),两组间肾脏损害和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百草枯是农业中广泛应用的除草剂,具有中等毒性,经人体完整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后随血液流动分布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肺中含量最高。除了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作用外,百草枯进入全身可引起神经、循环、胃肠道、泌尿道和血液等多系统损害,其中肺损伤最为严重,可引起肺充血、水肿、出血、增生、变性、纤维化等[13]。临床研究发现,百草枯早、中期主要表现为急性肺部损伤,而后期则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14]。目前百草枯致肺部损伤的机制尚未阐明,临床学者认为涉及以下几点[15-17]:①肺内聚集:因结构与聚胺相似,百草枯可通过聚胺类摄取系统由肺泡Ⅱ型细胞膜摄取,而在肺内聚集对肺造成损伤;②氧自由基:多数学者认为百草枯进入肺细胞内作用于细胞的氧化还原循环,破坏细胞结构而损伤细胞;③脂质过氧化:有学者认为百草枯是电子受体的一种,在肺细胞内经过生化反应可促进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诱发细胞内的链式氧化反应;④DNA损伤:基因表达异常和DNA损伤也可引发细胞死亡,百草枯可通过诱导DNA损伤和影响p53蛋白表达而诱发肺部细胞损伤;⑤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促进肺内氧自由基的产生或影响纤溶和凝血系统而加快百草枯引起的肺内损伤。
鉴于百草枯对患者肺部、肝肾、消化道、心理等的损伤,在临床护理中常规护理已不能较好地、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而通过心理、饮食、呼吸、肝肾功能监测等多种综合性护理干预已经成为时代所趋。通过心理和饮食干预,不仅提高了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百草枯中毒的疾病知识,更可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促进损伤的恢复[18]。呼吸、肝肾功能监测等可助于医护工作者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及时根据患者病情更换治疗方案,避免了治疗过程中的盲目[19]。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疾病不仅仅只在于病因,还涉及心理等各个方面。因此治疗手段不在仅限于治病,医护人员还需要重视的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20]。
本次研究中,通过与常规护理作对比,发现综合护理组治疗后的肺损伤评分显著较低,而肺损伤评分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有效代表患者的肺部损伤状况,评分越低提示肺部损伤越小,提示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肺部损伤的恢复,减轻肺部损失;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心理、饮食、呼吸状况、肝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护理,心理、饮食护理打好基础,加之对患者呼吸状况、全省多系统状况监测并及时给予治疗,可有效缓解百草枯对患者肺部功能所造成的气短、胸闷等损伤症状,缓解呼吸困难,降低患者的肺损伤评分。另外从预后角度看,预后的好坏可显著反映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综合护理组住院时间、消化道出血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生存率。既往治疗中发现因百草枯对人体的伤害是多系统多器官的,且百草枯中毒导致的死亡率一直很高[21]。此次研究发现综合性护理可显著降低百草枯致肺部损伤患者病死率,因此应当对综合性护理进行适当推广,并且多从多个角度对患者进行综合、全方位护理,改善患者预后。
总之,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减轻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损伤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感染等合并症和死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郭利涛,刘昱,张蕾,等. 血液灌流救治百草枯中毒方法探讨[J]. 重庆医学,2013,42(5):552-553.
[2] 史晓峰,张h,王勇强. 百草枯中毒的毒理机制及治疗进展[J]. 山东医药,2015,55(2):99-101.
[3] 喻文,罗红敏. 肾脏和连续性血液灌流对百草枯清除效果的比较[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4):249-249.
[4] 李琳,刘霞,孙凯,等. 血管外肺水评估在百草枯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急诊杂志,2015,21(11):822-824.
[5] 兰超,李海娜,李莉,等. 甲泼尼龙联合氨溴索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家猪肺损伤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1998-2002.
[6] 段肖亮,胡浩宇. 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4):2058-2059.
[7] 席修明.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定义与诊断标准[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121-122.
[8] 莫军,陈晓兵,许铁,等. 强化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清除率和预后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8):933-936.
[9] 董云,王娟. 12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体会[C]//河南省急诊新理念、新视角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2011.
[10] 李永清.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J]. 北方药学,2013,10(11):32-33.
[11] 王文生,马增香,卢清龙,等. 大剂量甲泼尼龙联用环磷酰胺改善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7):757-759.
[12] 蔡兴俊,黄奕江,付姣,等. 急性肺损伤患者肺损伤评分与AGEs在预后评价中的作用[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2):275-276.
[13] 张随玉,艾莉,刘娜. 川芎嗪防治急性百草枯中毒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研究[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3928-3929.
[14] 胡蓬勃,许玲,王晓宇,等. 百草枯中毒患者肺纤维化的临床分析[J]. 河北医药,2012,34(11):1687-1688.
[15] 葛玉霞. 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机制与保护研究的进展[J]. 中国急救医学,2012,32(6):550-553.
[16] 张拥军,高红梅,侯云生. 百草枯及其所致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J]. 临床误诊误治,2014,27(2):112-115.
[17] 韩继媛,张金萍,王一镗. 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基因水平的改变和抗体的应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 17(6):668-670.
[18] 甘春燕,冯银合,赵天霞,等. 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39(1):74-77.
[19] 王贞,王斌,付琳,等. 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肝肾功能检测在儿童重症肺炎治疗中的价值[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6):589-591.
[20] 吴伟,孙玮,刘菲,等. 医学模式变化与医学跨专业教育[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