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滑稽列传范文

时间:2023-03-17 13:23: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史记滑稽列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去年画家忻东旺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三农”题材的画展《村民列传》并推出同名画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广袤的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人们强烈的生存欲望与改变自己命运的渴求,表现在人们在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念上的碰撞与冲突。由于传统的、历史的、社会的种种因素,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忧伤与苦难,承载着历史与现实的沉重,承载着一个民族诸多的心理与精神的压力。

在忻东旺的笔下,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场景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情感是真真切切的情感,他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人物的心灵。他不带任何主观意念,不加任何修饰,只是把与对象在心灵的沟通中,将那一瞬间捕捉到的至真、至纯的心理信息、情感信息与生命信息倾注在画布上。他的所写所画,全是他与对象融汇一体的生命状态。他笔下的人物不管是熟悉的或是陌生的,与他都有一种特殊的“缘分”,一种心心相通的“缘分”,这种“缘分”又都是建立在对苦难的认同上,他对这块土地、对这块土地上的人太熟悉、太了解了,他在这块土地上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村民们遭遇的困惑与苦难,都激起他的同情与悲悯,时时牵动着他的心,促使他一次次拿起画笔,又一次次放下画笔,有时他忘记自己是在绘画,而是在与对象促膝交谈、共叙心事。在他看来,作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不关心一个民族的苦痛,不关心生活在社会底层民众的命运,那就不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忻东旺是把自己生命的沉浮牢牢地拴在了土地的命运上,是他经过多年的文化心理积淀与艺术磨砺之后,作出的关键性的选择。他是要用自己的画笔担当起一个艺术家的使命,是要用自己的画笔写出一部村民们的时代史、命运史和精神。因此,他把自己的艺术牢牢锁定在对村民们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上,探寻贯通心灵与时代的“甬道”,从而发觉民族的生命状态、精神状态与文化品格的攀升。

忻东旺笔下的人物展现的不仅是个体生命的尊严,而且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关怀;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成长轨迹。当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忻东旺的作品时,你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它已作为一个时代鲜活的标本,被打入了一个民族历史的记忆。纵观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史上的不朽之作,都是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真实。忻东旺的《村民列传》,是一个十分响亮的时代命题。村民、农民工、下岗工,他们尽管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身份低微,生活艰辛,但他们的血脉和神经正是构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基础,他们的忧虑乃是一个民族的忧虑,他们的向往乃是一个民族的向往;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他们虽然贫穷,但是财富由他们来创造;他们在苦难与困境中的每一次挣扎,都是向着人类的精神境地和人生高度迈进一步。描绘他们就是描绘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为他们造像、立传,也是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造像、立传。艺术家如果远离他们,就是远离生长与滋润艺术的肥沃土壤。我们从忻东旺的作品中,领略到一个艺术家的良知与责任,坦诚与自觉,厚爱与选择,领略到了社会的变革和时代前进的脚步,领略到了生活的丰盈与生命的厚重。这应该是《村民列传》所闪现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

篇2

【关键词】《史记》;矛盾记述;原因

史马迁以十八年之久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不仅为我们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数据,而且太史公独特的叙事手法,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史记》在叙史中,存在着一些矛盾的记述。今撰此文,对读《史记》时发现的记载矛盾之处略加辨析,希望有所裨益。

1、《史记·殷本纪》:“纣愈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

《史记·宋微子世家》:“纣为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殷本纪》认为比后箕子惧,佯狂为奴,而《宋微子世家》则载箕子谏不听佯狂为奴后比,这两处记载明显矛盾。

2、《史记·韩长孺列传》中记载汉将军王恢之死云:“天子怒王恢不出击单于辎重,擅引兵罢也,恢曰:‘始约虏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闻,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禔取其辱耳。臣故知还而斩,然得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恢私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造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丞相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也,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之,乃自杀。

而《史记·匈奴列传》云:“汉兵约单于入马邑而纵,单于不至,以故汉兵无所得。汉将军王恢部出代击胡辎重,闻单于还,兵多,不敢出。汉以恢本造兵谋而不进,斩恢。”

以上两处均是记载汉武帝时与匈奴的战事,提及汉将军王恢,然而一处称其自杀,另一处说他被斩,自相矛盾。更为让人不解的是《汉书》中《武帝纪》云“将军王恢坐首谋不进,下狱死。”那么,关于汉将军王恢的死,在《史记》中的《韩长孺传》、《匈奴列传》和《汉书.武帝纪》就分别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3、《史记·滑稽列传》:“武帝时,大将军卫青者,卫后兄也,封为长平侯。”然而《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使,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为卫氏。”

卫青本传中称卫子夫是其姊,而《滑稽列传》中又称青为“卫后兄也”,两处矛盾。

笔者以为,以上三条,司马迁《史记》出现矛盾的原因是由于征引不同的史料。《太史公自序》云:“余所谓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他的修史原则是“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以“成一家之言”。可见《史记》的记载大都有一定的史料来源,或为文献记载,或为民间传闻,史马迁只是根据其思想原则有选择地“实录”而成。因此,《史记》中转录他书的文字非常之多。如第一条内容中,“《本纪》所载,和《韩诗外传》相同;《世家》所载,又和《论语.微子》篇相合。可知司马迁也还是各有根据,势不得不两说并存。”

4、《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云:“齐威王元年,三晋因齐丧来伐我灵丘。三年,三晋灭晋后而分其地。六年,鲁来伐我,入阳关。晋伐我,至博陵。”又《史记·六国年表第三》:“齐威王六年。鲁代入阳关。晋伐到鱄陵。”

既然齐威王三年,三晋赵、魏、韩已灭晋,为何六年又称“晋伐我”?

《资治通鉴·烈王三年》云:“魏伐齐。至博陵。”下有元胡三省注“《史记正义》曰:博陵在济州西界。宋白曰:《史记》齐威王伐晋至博陵。徐广曰:东郡之博平,汉为县。”又《史记志疑.六国年表第三》中“齐威王六年,晋伐我到鱄陵。”下案云:“鱄陵误,当依《世家》作博陵。《表》与《世家》皆云‘晋伐’,亦混,晋孝公仅食端氏一城,其国已分,岂三晋同伐齐乎?《通鉴》作‘魏伐’也。”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同《史记志疑》。且补充说:“博陵,山东昌府博平县。”

《史记》对于齐威王六年伐齐的诸侯国以及地点,在纪传与年表中还有不同的记载。此处地点的不同,笔者以为是在传抄过程中,由于字形的近似,“博”误书作“鱄”。这种致误的原因,可参刘勤《与年表矛盾之处及校勘》一文,对年表中与本纪矛盾的原因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笔者以为此处的矛盾与之类似,故不赘述。

【参考文献】

[1](汉)史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M].中华书局,1981.

[2]梁玉绳.史记志疑[M].中华书局,1981.

[3]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篇3

关键词:“苦兵”式 “病创”式 汉语史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们在记录刘邦建国到汉武帝太初末年这一段历史时是互相重合的。并且,班固在处理这一段历史时,几乎直接袭用了司马迁的叙述,因此两书在遣词用句上比较类似。两书中有两类词语的结构值得注意。一是“苦兵”式结构,这是动词加名词(施动者)的被动表达法,理解时不妨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于”。一是“病创”式结构,这是一种表原因的动补结构,理解时也可在动词和名词之间加上“于”。

一、“苦兵”式结构

“苦兵”即“苦於兵(战争)”,类似的有“苦秦”“苦秦吏”“苦军旅”“苦军事”等。这种结构在《史记》中有17例,《汉书》中有16例,兹一一列举如下:

(1)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史记·秦始皇本纪》)

(2)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高祖本纪》)

(3)诸君试相与计之!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4)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5)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史记·高祖本纪》)

(6)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史记·高祖本纪》)

(7)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史记·项羽本纪》)

(8)会高祖厌苦军事,亦有萧、张之谋。(《史记·律书》)

(9)匈奴绝和亲,侵扰北边,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史记·平淮书》)

(10)十二年春,楚灵王乐乾溪,不能去也。国人苦役。(《史记·楚世家》)

(11)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12)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史记·陈涉世家》)

(13)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史记·伍子胥列传》)

(14)又曰韩苦秦兵,而使水工郑国闲秦作注溉渠,令费人工,不东伐也。(《史记·李斯列传》)

(15)弓高高侯执金鼓见之,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6)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史记·匈奴列传》)

(17)及孝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矣。(《史记·酷吏列传》)

(18)沛公骂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攻秦,何谓助秦?”(《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

(19)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汉书·高帝纪》)

(20)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汉书·高帝纪》)

(21)十一月,召诸县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汉书·高帝纪》)

(22)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

(23)常苦枯旱,亡有平岁,谷贾翔贵。(《汉书·食货志》)

(24)民或苦少牛,亡以趋泽,故平都令光教过以人挽犁。(《汉书·食货志》)

(25)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汉书·陈胜项籍传》)

(26)于是诸郡县苦秦吏暴,皆杀其长吏,将以应胜。(《汉书·陈胜项籍传》)

(27)弓高侯执金鼓见之,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汉书·荆燕吴传》)

(28)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汉书·楚元王传》)

(29)孝惠、高后时,天下安乐,及文帝欲事匈奴,北边萧然苦兵。(《汉书·张汤传》)

(30)民苦兵事,亡逃者必众,随而诛之,不可胜尽,盗贼必起。(《汉书·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

(31)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数决疑狱,庭中称平。(《汉书·循吏传》)

(32)使者言单于自将并国有功,甚苦兵事。(《汉书·匈奴传》)

(33)止宿离宫,水衡共张,发民治道,百姓苦其役。(《汉书·元后传》)

《汉书》中有一例很好的诠释了这种结构可以在动词和名词间加上“于”。如:

(34)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撙衔,驰骋不止,口倦乎叱咤,手苦于辔,身劳乎车舆。(《王贡两龚鲍传》)

这里“手苦于辔”即是手被辔所苦,此处在“苦”和“辔”之间有一个“于”字连接。

二、“病创”式结构

“病创”即“病于创”,因创伤而致病。类似的结构有“病伤”“病腋(同掖)伤”“病酒”“病肥死”(因肥致病而死)。《史记》中有9例,《汉书》中有3例。兹一一列举如下:

(35)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史记·吕太后本纪》)

(36)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史记·高祖本纪》)

(37)吴王病伤而死。(《史记·吴太伯世家》)

(38)十四年夏,襄公病伤于泓而竟卒,子成公王臣立。(《史记·宋微子世家》)

(39)楚成王北伐宋,败之泓,射伤宋襄公,襄公遂病创死。(《史记·楚世家》)

(40)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史记·陈丞相世家》)

(41)阖卢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史记·伍子胥列传》)

(42)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史记·滑稽列传》)

(43)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史记·魏公子列传》)

(44)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汉书·高帝纪》)

(45)卜之,赵王如意作崇。遂病掖伤而崩。(《汉书·五行志》)

(46)高帝从击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汉书·张陈王周传》)

从上面所列举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汉书》与《史记》的共同处,两书在这两种结构的表达上基本一致。此外,《汉语大词典》中收录了“病创”,释为“受伤”,所提供的最早例证为“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以安士卒”。(《史记·高祖本纪》),如此解释“病创”显然是不够准确的。

三、两类结构在汉语史上的地位

“苦兵”式结构的表达法类似概念上的被动,但在理解时又相当于被动式中的“于”字句,介于两者之间,可以看作是“于”字句的隐性表达法。“病创”式结构,涉及到动补结构,王力称之为“使成式”,上古汉语“动补结构”一般仅指补语表示结果的“动结式”,而“病创式”却是表原因的动补结构,在汉语史上比较少见。由此可见,这两种结构因其特殊少见的表达方式,值得细究。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篇4

关键词:《史记》文学批评金圣叹评点

一、关于《史记》文学批评的发展

《史记》的文学价值的发现比其史学价值发现得晚。学界普遍认为《史记》的文学价值的真正研究是在明代开始的。明代关于《史记》的研究出现高峰,有大量的史评与史抄,还有各类辑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凌雅隆的《史记评林》。王世贞曾为其作序,将《史记》评价为“良史至文”,并且认为《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一样重要,要两方兼顾。而之后的著名文学家金圣叹更是独辟蹊径,为《史记》的文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新方向,其将《史记》列为“六才子书”之一,与《水浒传》《西厢记》《庄子》《离骚》《杜诗》并列。而《史记》研究与评点在明代之前也从专门的史书研究向文学作品研究过渡。两汉之际,《史记》研究与评点还更多地站在历史叙事的角度,关注的主要还是史笔,不是文笔。但是也有个别文学家或文学批评家认识到了《史记》的文学价值。比如班固在其《汉书公孙弘等传赞》中曾云:“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款;……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其余,不可胜计!”①此处班固将司马迁与司马相如归于一类,重点突出了《史记》的文学性,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唐朝时期,《史记》的史学地位确立,《汉书艺文志》以《史记》为正史之首。而《史记》的文学地位也正在提升。韩愈等文学家们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出效仿先秦两汉的散文,其中就提到《史记》的文学价值。古文运动将《史记》作为学习的模范,但是这种模仿与学习功利性还是很强。同时唐朝人也同样注重学习《史记》的文风,唐朝恢弘大气,注重修史,同时也喜爱《史记》壮阔的风格。柳宗元称赞《史记》文章“峻洁”,韩愈评其“雄深雅健”。宋代开《史记》文学评论风气,从文学角度点评《史记》,研究其表现手法、文学形象。欧阳修是师法《史记》最经典的人物,苏轼曾经评价其“记事似司马迁”。而苏洵发现了《史记》经典的“互见法”,即在本传中展示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展现此人物的其他性格。北宋文人马存长于史论政论,写就《赠盖邦式序》中重点探讨了司马迁游历经历对于《史记》文风的影响,其中的“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的观点影响了后代的《史记》研究。元代是久负盛名的戏曲时代,《史记》中的故事与传记被改编成戏剧,在当时有助于史记中的文学历史知识的传播。元代是少数民族执政的时期,汉人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做《史记》研究的不是很多,没有著名的专著出现。明清时期“《史记》热”形成。如上文所说的明代的史抄与史评风靡一时。原因之一就有明代前后七子派与后来的唐宋派提倡的不同程度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运动。对于《史记》文学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金圣叹,其研究《史记》的方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金圣叹将《史记》这样一本大众眼中的史书,当作一本小说来阅读,来点评,将其观点收录在《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中,在《史记》评论界有不小的影响。

篇5

战国时期,河洛地区“为天下之大凑”(《逸周书·作雒》)、“街居在齐秦楚

赵之中”(《史记·货殖列传》)的特殊的地理形势,使得列国兵战往往在这里展开。秦人东进,首先倾力于河洛战事。《史记·秦本纪》记载,公元前309年,秦武王曾经对秦名将甘茂说:“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后来不久就派甘茂拔宜阳。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命白起为将,在伊阙会战中大破韩魏联军。三年之后,“东周君来朝。”同年,秦昭襄王亲临宜阳。公元前256年,秦军攻西周。次年,“周民东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秦人占有西周属地对于攻略东方的意义,可以由第二年“天下来宾”得到体现。秦庄襄王即位初,就命令相国吕不韦诛东周君,“尽入其国”,并“初置三川郡”,实现了对河洛地区的全面控制。秦王政十三年(公元前234年),嬴政在统一战争中亲临河洛地区,表明未来的大一统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对于这一地区特殊的文化地位的重视。秦始皇平生8次出巡,大约其中6次都行历河洛地区。《史记·留侯世家》记述刘邦与张良在洛阳南宫讨论行封功臣事,说到“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洛阳南宫有“复道”建筑,显然不可能是仓促营造,应是秦时故宫。由“南宫”之定名,可推知洛阳秦宫还不止一处。看来,秦王朝曾经把洛阳看作统治东方的政治重心所在。秦始皇特别信用的重臣李斯,其长男李由被任命为三川郡(郡治在今洛阳)行政长官,而为赵高所忌妒,也有助于说明这一历史事实。

刘邦后来出关击项羽,在洛阳为义帝发丧,又发使者约诸侯共击楚等史实,也可以体现洛阳的战略地位。刘邦初定天下,娄敬建议定都关中。他强调关中地理形势的优越,但也肯定了河洛地区的地位。《史记·三王世家》和《滑稽列传》褚先生补述,说到汉武帝所幸王夫人为其子刘闳请封洛阳,汉武帝则以洛阳“天下冲阸”、“天下咽喉”的重要地位予以拒绝。可见,汉代统治者对河洛地区“在于土中”(《史记·货殖列传》)的政治地理及文化地理的形势也非常重视。

《史记·货殖列传》说:“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俨然是联系地域相当宽远的经济中心。当地取得特殊成功的富商如白圭、师史等,其行为风格其实也表现出河洛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师史“转毂以百数,贾郡国,无所不至”,“能致七千万”。汉武帝时代的理财名臣桑弘羊也是洛阳商人之子。《汉书·地理志下》在分析河洛地区的区域文化特征时指出,“周地”风习,有“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憙为商贾,不好仕宦”的特点。班固说,这是“周人之失”。然而,如果承认商业对于增益经济活力的积极作用,则“周人”对于经济流通的贡献,其实是值得肯定的。《汉书·食货志下》又记载,王莽“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五都”,即洛阳、邯郸、临菑、宛、成都,而“洛阳居中”,也说明随着关东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洛阳的地位愈益重要。

到了东汉时期,洛阳及其附近地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居于领导地位,商业活动尤其繁荣,以致“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务本者少,游食者众”(《后汉书·王符传》),“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后汉书·仲长统传》),洛阳成为全国“利之所聚”的最重要的商业大都市。当时,据说“其民异方杂居”,“商贾胡貊,天下四会”(《三国志·魏书·傅嘏传》注引《傅子》),事实上洛阳已经成为东方世界的经济中心。

《荀子·大略》说:“欲近四方,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这表明,在所谓“天下之中”的“中央”之地施行统治被传统社会的统治者看作是天经地义的制度。西汉定都长安,有依托关中“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经济条件的动机,也有“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的战略地理方面的考虑(《史记·留侯世家》)。至于汉武帝时代,政治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一统”的政体已经巩固,于是有封周子南君以期继承周祀的举措。汉武帝封周后诏中,有“瞻望河洛,巡省豫州,观于周室,邈而无祀”的感叹(《汉书·武帝纪》),透露出对以往居于“天下之中”的“周室”的深心敬仰。由于当时东方的经济也得到突出发展,于是,接受“王者必居天下之中”思想的人们在进行新的政治设计时,视线频频集中到河洛地区。王莽夺权之后,在进行“分州定域”的新的政治地理规划时,提出了“以洛阳为新室东都,常安为新室西都”的设想,随后确定了将迁都于洛阳,“即土之中雒阳之都”(《汉书·王莽传中》)的时间表。不过,由于新莽政权的迅速崩溃,这一计划没有能够实现。东汉建国,定都洛阳。全国的政治重心正式东移。

篇6

1、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1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4、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彭端叔

1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17、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1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2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1、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2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4、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6、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2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2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3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3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4、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3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7、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3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3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40、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41、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4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7、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4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9、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5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5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

52、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5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5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55、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5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5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8、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

5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6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6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6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6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篇7

1、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7、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8、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13、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

1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2、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2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8、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2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30、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杜甫

3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2、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4、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35、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3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7、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3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尽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5、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后汉书·陈蕃传》

4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4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5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5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52、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5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4、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5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7、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58、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6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1、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6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篇8

2、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9、三思而后行。《论语》

1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1、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桑塔亚那

1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m传》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

1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6、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8、也许人类最真实的尊严就是能够轻视自我。桑塔亚那

19、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2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1、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2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2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5、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2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8、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9、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3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3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9、我们不可能改变整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们自己。莫爱智

40、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4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43、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5、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46、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47、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48、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5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5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5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5、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篇9

1法治理念

中国古代的法治理念萌生于春秋时期。进入春秋时代以后,礼崩乐坏,封建制开始解体,天下混战,国无定则。法家思想家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提出了法治的主张,其基本理念就是扩张君权,以法治国。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于鼎”(刑即为法),开辟了公布法先河,向民众公布法律,使得民众也可按照这种明示的法律来解决社会争端。记载于《史记·商君列传》②的典故“作法自毙”中,即使是曾经受封商地十五邑的变法重臣也难逃国法制约,落得车裂而死的悲惨下场,法治理念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既商鞅之后,韩非子提出了以法治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强调治国要有法治,赏罚都要以“法”为标准,主张“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例如,记载于《商君书》中的寓言:“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③,就是对法律“定纷止争”作用的生动阐释。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权已经确定,不能再争夺了,否则就是违背法律,要受到制裁。这则寓言通过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启示统治者,国家机器的有序运行离不开法律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也不乏许多反映法治理念的精彩章节,其中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细节就反映了宋朝“民不可私杀牛”的相关法律。据有关学者统计,《水浒传》中颇多杀牛宰马的情节,加上吃食的情节,总共有140多处,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指明是牛肉。中国人早先是吃牛肉的,但到春秋战国,牛成了战略物资,用来耕地,不许杀来吃。秦朝时,杀牛是罪,少说也判一年半,牛老了必须交给官府,官府说能杀才可以杀。对于私自杀牛,官府还鼓励检举揭发。这条法律在封建时期一直维护得很好。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水浒传》中会如此频繁地出现杀牛吃牛肉的情节了:吃牛肉代表了造反精神。有身份的人不轻易吃牛肉,一般屠夫不杀牛,镇关西也不杀牛,只有极像强盗的人才杀牛,比如史进在家里杀牛,母大虫顾大嫂的黑店门口挂牛肉。由此可见,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特定时代的人们的法律理念。

2无讼理念

同样是春秋战国的礼崩乐坏,百家争鸣,除了崇尚法治的法家学派外,一个对中国文化影响更为深远的学术流派就是儒家。作为儒家思想创始人的孔子,同时也是“无讼”论的奠定人和倡导者,例如在《礼记·大学篇》中就记载着他的无讼理想:“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④儒家在正面宣扬无讼的益处和美好的情景的同时,也制造了为讼以害的反面舆论。例如:“讼,终凶”、“讼不可妄兴”、“讼不可长”。记载于《吕氏春秋·离谓》中的“邓析事件”就是中国最早的贱讼证据之一。

随着成文法的实施和诉讼制度的施行,以法律服务为职业的律师行业应时而生,邓析可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以打官司为生计的法律人了。然而,他却因教人诉讼并收取费,成为千夫所指,最终在公元前501年的一场政治危机中被视为小人而被当权者杀害。在儒家学者看来,辩士和讼师的存在,利用逻辑推理的名辩方法,投机取巧,使得民风变得刁顽,人心不古,故而只有追求通过道德教化从而达到天下无讼大治状态的儒家思想才是上合天意、下合民心的。例如,战国大儒荀子就在他的著作《荀子·非十二子》中批评邓析“好治怪说,玩琦辞,其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⑤”。邓析,这位中国最早的律师无奈成为了贱讼思想下的悲剧人物。然而,中国古代人信奉“无讼”、“贱讼”理念,并非真正因为把诉讼当作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而鄙视诉讼本身,而是害怕诉讼。而这种害怕,我认为大都源于对个人、家族名誉的极端推崇和顶礼膜拜,正如孔子所宣扬的“子为父隐,父为子隐⑥”。所以,从古代文学作品中反映出的无讼理念是以自己的利害为出发点的,而并不以对诉讼本身的道德或价值评价为出发点。

篇10

“盘”是一种扁平的浅腹餐具,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有不同的形制。距今7000年以前的中原地区“磁山文化遗址”,出土过陶制的长方形盘和圆形盘;黄河下游的“北辛文化遗址”,出土过三足盘。新石器时代晚期,圈足盘比较多见;直至汉晋时代,圈足陶盘仍在使用。商周时代,在圈足陶盘的基础上出现了青铜盘。有的青铜盘是盥洗用具(相当于洗脸盆),有的青铜盘仍是餐具。《礼记・内则》中说:“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这里所说的盘,是盥洗用具。《左传》中说:“乃馈盘飧。”这里所说的盘,是餐具。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漆盘,里面还盛有鸡、鱼、牛排等食品。

大约从隋唐时代开始,人们在立春这天,将蔬菜、水果、糕饼、糖饵等食品盛在盘子里,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叫做“春盘”。唐代周密的《武林旧事・立春》中记载:“后苑办造春盘供进,及分赐贵邸宰臣巨当,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皇宫里准备了很多春盘,皇帝把它们分赐给亲戚、大臣和大太监们,这些春盘有的翠缕红丝,有的金鸡玉燕,制作得十分精巧,每盘价值万钱。)大诗人杜甫的《立春》诗中也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记录。

把食物与盘子一起端出来,叫做“和盘托出”,用来表示把东西全部拿出来,也可以用来比喻把意思或情况毫无保留地全部说出来。例如,《警世通言》第二回中所说的:“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这是表示把东西全部拿出来。《醒世恒言》第三十回中所说的:“他一时翻过脸来,将旧事和盘托出。”这是比喻把情况全部说出来。

酒宴之后(或酒宴将近结束时),桌子上的餐具乱七八糟地放着,叫做“杯盘狼藉”。语出《史记・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天晚了,酒喝得差不多了,人们放下酒杯,不分男女,无拘无束地挤着坐在一起。席外面,男人的鞋与女人的鞋胡乱地堆在一块;席面上,酒杯和菜盘乱七八糟地放着。)长篇小说《乾隆皇帝》第三卷中就使用了这一成语:“傅恒看了看席面,已是杯盘狼藉,料宾主都已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