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练习题范文
时间:2023-03-25 20:4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病句练习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秋天到了,铺满了厚厚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笔直地伸向密林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
3.“六一”节的那天,他加入了少先队员。
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铃响了,校园里马上顿时安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5.听完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宁静。
___________________
6.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
7.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
8.姐姐最爱看舞蹈和音乐。
___________________
9.老师有时经常教育我们爱惜粮食。
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第二十八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每天早上去公园锻炼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接到“三好学生”奖状,高兴极了。
_________________
13.小朋友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_
14.晶晶从小养成了讲卫生。
___________
15.艰难的向高峰攀登。
_________
16.我们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
____________
17.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果子。
________________
18.我的老师布置的所有一切作业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
19.我把教室打扫的整整齐齐。
___________
20.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
21.宽敞的草原一望无边。
__________
22.联欢会上,大家表演了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__________________
23.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奶奶。
________________
24.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________________
25.天夜里吹来稻花香一阵。
___________
26.中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
27.爸爸讲的许多雷锋动人的故事。
_____________
篇2
关键词:聚丙烯 发泡 化学交联 熔体粘度
中图分类号: TQ3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3-066-02
1前言
聚丙烯(PP)发泡材料与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和聚氨酯(PU)等传统的发泡材料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耐热性好,热塑性的聚丙烯泡沫材料最高使用温度可达130℃,通常的聚苯乙烯泡沫最高使用温度约80℃,聚乙烯泡沫使用温度也很少超过100℃。(2) 高温下制品尺寸稳定性好。(3)较高的韧性、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适宜和柔顺的表面。(4)优异的微波适应性以及可降解性。
普通PP发泡的关键问题是熔体强度问题,由于PP是结晶性塑料,达到熔点后,熔体强度迅速降低,气体极易破孔而出,形成泡孔塌陷,从而导致普通PP无法直接发泡。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必需改善PP基体的粘弹性,目前一般采用下列三种方法:(1)PP部分交联,就是利用辐照交联法或者化学交联法使高分子链之间通过支链连结成三维空间网状结构,使熔体强度、熔体粘度显著提高。(2)采用高熔体强度PP,所谓高熔体强度PP(HMSPP)就是分子中含有支链结构的PP。这些支链型结构使PP具有较高的熔体强度。(3)对PP共混改性,利用与其它聚合物共混改性可使PP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如PP与橡胶共混,PP/PE共混等。本文是利用化学交联改性进行发泡,对设备要求低,发泡过程简单易行。
2实验
2.1实验原料
PP,EPS30R ,齐鲁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化学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偶氮二甲酰胺(AC),AZO-H,市售;
三官能团单体,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SR444),美国沙多玛上海分公司。
2.2实验设备及仪器
转矩流变仪,XSS-300,上海科创橡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双螺杆挤出机,CTE35,科倍隆科亚(南京)机械有限公司;
微电脑比重材料天平,XS/25A台湾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实验条件及方法
转矩流变仪测试条件:温度200℃,转速80r/m。
挤出发泡流程:
3结果与讨论
3.1DCP的加入对PP熔体粘度的影响
图1-a纯聚丙烯转矩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图1-b加入1份DCP的聚丙烯转矩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图1-a所示为纯聚丙烯(PPEPS30R)的扭矩变化图。平衡扭矩为1.6Nm,经过1700s平衡时间为,开始加入物料是,转矩迅速升高,约27s后达到转矩最大值,此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转矩先迅速下降后下降较平缓,迅速下降段(27-80s)可能由于物料加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聚丙烯完全熔融而导致的粘度迅速下降,其后转矩平缓下降,可能是由于聚丙烯的氧化降解导致分子量逐渐下降所致。从图1-b中可见,达到最大扭矩后,迅速(27-75s)下降到0.9Nm,此后,扭矩不睡时间变化,扭矩迅速下降可能由聚丙烯熔融和DCP的降解作用共同导致的。图1-a与图1-b的对比可知,DCP的加入使聚丙烯分子产生较多的自由基,但随后也发生了较多的降解。
3.2 DCP的加入量对聚丙烯熔体粘度的影响
图2SR444的加入量对聚丙烯熔体粘度的影响
由图2所示:DCP的用量为1份不变,随着SR444的用量的增加,平衡转矩逐渐增加,当用量达到3汾时,转矩达最大值,此后随着SR444的继续增加,平衡转矩反而下降。聚丙烯分子链内含有交替出现的叔碳原子,有较大的降解倾向,有自由基存在时,PP的降解倾向大于交联倾向,也就是更容易发生分子链断裂的反应。SR444是三官能团单体,化学名称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SR444作为一种助交联剂能够提高交联反应倾向, 随着SR444加入量的提高,体系的转矩增加。当继续增加SR444的量,SR444单体较DCP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多,此时,过剩的SR444以液态溶剂的形式存在与体系中,起到了类似剂的作用,因此体系的扭矩反而下降。
3.3DCP的用量对PP熔体粘度的影响
图3 DCP的用量对聚丙烯转矩的影响
由图3可见, SR444的加入量为3份,随着DCP用量的增加,聚丙烯熔体的扭矩下降。DCP为自由基引发剂,随着DCP用量的增加,分解产生的自由基增加,自由基相对于SR444的量过剩,PP的降解倾向增加,因此,随着DCP用量的增加,PP的扭矩下降,即粘度下降。
3.4PP熔体扭矩对发泡密度的影响
图4聚丙烯熔体扭矩对发泡密度的影响
由图4可见,随着聚丙烯粘度的增加,挤出发泡后的密度降低,当PP熔体扭矩为3.9Nm时,发泡后的密度为0.398g/cm3,这是因为粘度增加后,体系有较高的强度包裹住气泡,发泡过程中泡孔塌陷减少,因此发泡密度较低。
4结论
(1)提高聚丙烯的熔体粘度有利于PP的发泡。
(2)由于PP叔碳原子的存在,单纯的加入DCP后,其降解倾向大于交联倾向。
(3)多官能团单体的加入能够提高PP的交联倾向。
(4)PP熔体粘度取决于DCP与多官能团单体的相对用量。
参考文献:
[1]刘本刚,张玉霞. 聚丙烯发泡材料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塑料制造, 2006,8 :82-86.
[2]张平,周南桥,卜宪华.聚丙烯发泡成型的改性方法及发展概况[J].塑料,2006,35,(3):34-39.
[3]杨淑静,宋国君等.高熔体强度聚丙烯的发泡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07,35(12):33-38.
篇3
一、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
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一布置作业便是让学生头也不抬地写、写、写,或让学生抄生字、抄课文,或让学生做题目、做试卷,很少留朗读、复述、背诵之类的口头作业,有的即时留了口头作业,检查时也远没有像检查书面作业那样认真、细致。久而久之,学生对口头作业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书面作业。
二、重作业数量轻作业质量
有的小学教师布置作业时,十分看重作业量的多少,他们总以为学生做题越多越好,因而每天都要布置2~3小时的作业量。细分析,有相当一部分作业或是同类型的机械重复,或深浅题目的比例失当,或不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因材布置作业,忽视所选题目的典型性,起不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重参考书上练习题轻课本后练习题
有些小学教师十分迷信习题选编、精选习题集等课外书籍中的练习题,认为那些题目学生做起来够味,考起来适应,自己批改起来过瘾。他们对课本后的习题不屑一顾,认为太浅,因而走马观花地说一说,讲一讲。其实习题是从无以计数的个例题中精选出来的,它紧扣教学大纲,轻视这类习题而去重视参考书上的题目无异于舍本逐末。
四、重难、深题轻基础题
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对较难、较深的题目会做了,基础性的题目便可迎刃而解了,因而他们布置的作业往往倾向于奥林匹克或精选的竞赛题目。其实,学生连基础性的题目都不会做,怎能去解答那些似懂非懂的高深题目呢,这明显违反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五、重课外作业轻课堂作业
小学教学强调当堂完成教学任务,当堂作业,当堂消化,最好能当堂批改反馈教学效果。可目前有些教师上课满堂灌,挤占了学生课堂作业的时间,把课堂作业留在了课外;有些教师把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混为一谈,对课堂作业的浅题目批改马虎,对课外作业的深题目批改反而认真,成了不应有的本末倒置。
六、重主课作业轻副科作业
有的小学教师比较重视语、数、外等主科的作业布置,做到了学生天天做,老师天天改。而对音、体、美、劳动、思想品德、写字等副科则很少或根本不布置作业,有时为应付检查而布置一些作业也仅是摆设而已。
如此布置作业,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过多的书面作业加重了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过深过难的题目不仅白白浪费了学生的课外时间,还极易引导学生钻牛角尖;重视参考书上的习题,极易误导学生舍弃大纲钻入题海;忽视副科作业的布置也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我们认为,要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作业布置方面,必须做到以下六点:
1.精选习题,突出典型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要多看相关专业书籍,多做与当天所讲内容相关的练习题,通过亲身练习后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效果的典型习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做了此题目后,基本做到再遇同类型的题目时能得心应手,这样才能将知识迁移为能力。
2.因材施教,突出针对性
每个班都有好、中、差之分,如果教师布置作业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将不利于后进生与优等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既有统一要求,又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既让后进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一位低年级教师是这样留课堂作业的,她说: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了8个生词,现在大家写一写,会的字就写一遍,要求写得既快又好,不会的一个字写三遍,第一遍要写得对,第二遍要写得好,第三遍要写得又快有好。这位教师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的艺术值得一学。
3.注意分量,突出试题适度性
一般来说,小学1―2年级学生不留课外作业;3―4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5―6年级学生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根据此时间安排,教师在选题时一定要少而精。题目出好后,要事先估算一下学生完成此作业所需的时间,符合或基本符合规定的时间要求后在布置作业,这样就可避免学生陷入题海,打疲劳战。
4.重视形式,突出趣味性
布置作业时应力求形式多样化,突出趣味性,以增强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如:背诵课文可通过比赛获得小红花的办法,激发学生背诵兴趣;改病句时通过设立“文章医院”的办法,请学生当“大夫”“护士”“药剂师”来“诊治”病句。有一位教师在讲《记金华的双龙洞》内容,画一张“双龙洞游览示意图”,看谁画得准确、形象,明天进行评比。这道饶有趣味的作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5.难易适度,突出科学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所选题目的难易适度,太难了学生不会做,见题发怵;太容易了学生一目了然,不用思考,起不到训练的目的。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要根据教材要求及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作业,这样才能体现作业布置的科学性。
6.前后一致,突出连贯性
好的教师不仅满足每节课安排得科学、合理,还十分注重作业的前后连贯,尽量做到知识的有序、衔接和统一。
篇4
【关键词】复习课;模式;讲练评结;互动
“says practices comments the knot” the review class classroom patter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e
Wei Jiandong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review class mostly chooses “says fills the type”, “the answer type”, “to splash the type”, “the free style” and so on classroom patterns. “speaks, practices, comments, the knot” four link review class classroom instruction pattern to pay great attention to interact the cooperation study, in the practice, the interaction, the collision can produce the education the wisdom, enhances the review the efficiency.
【Key words】Review class; Pattern; Says practices comments the knot; Interaction
建构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益。因为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语文教学过程本质的概括,它包括了教学的所有方面。进一层说,教学目标只有通过一定的模式才能完成,教学内容只能通过某种模式才能体现出来,教学方法只有在特定的模式中才能得到运用,课本只有放在一定的模式中才能发挥特有的作用,若不然它就只是一部书而不是教材。因此,我们可以说,把握了教学模式就把握了教学的整体,就把每一局部都纳入了全局之中。
1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选择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的研究有诸如“情境教学”、“问题教学”、“探究教学”以及“八步读书法”、“作文三级训练”等。著 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几乎都提出过自己的教学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钱梦龙的“三主四式”(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和训练为主线,自读、教读、作业和复读四式课型)和辽宁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定向、自 学、讨论、答疑、自测和自结)。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只是课堂教学所采用的一种结构或程序,但上下左右联系起来看 ,则是社会巨网中的一个网眼。作为一种教学程序或策略,它有一定的法则和原理,操作时可以因时、因 地、因对象而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同一个建筑物可以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一样,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模式。面对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就存在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
模式是专门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模式的针对性决定了选择教学模式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目标不同,选取的模式就应有所区别。比如自学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课堂结构一般遵循“定向指导――学生自学――学生交流――师生小结”的程序;而练习课则是为了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它的课堂结构程序一般是:“提出练习任务――指导练习方法――学生完成练习――师生共同评析。”如果不考虑教学目标和内容而选择与之不相应的教学结构模式,肯定不会取得预期效果。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这个“实际情况”主要是指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能力及相关的教学条件。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选择和运用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同时我们应当看到,这众多的教学模式每一种都有它不同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这就要求我们选择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脱离实际去追新潮、赶时髦,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语文复习课是一种特殊的课型,需要我们根据其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课堂模式以达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传统的复习课中,由于内容多,时间紧,一些老师就身不由己地选择了一讲到底“满堂灌”的讲灌式课堂模式。有的把复习课视为练习课,把复习课的模式简单化为“一练到底――满堂练的答题式”模式。还有的教师采用一问到底的提灌式模式。此外还有“自由式”、“放羊式”等模式。教学模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自行设计的,对于更多的教师来说,主要还是对已有模式进行借鉴、参考创造性运用。
2 语文复习课课堂模式的建构――“讲练评结”四环节
我认为,重庆市以刘晓白老师为代表提出的“讲、练、评、结” 四环节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究互动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在实践、互动、碰撞中更能生成教育的智慧,更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
“讲、练、评、结”是四个互相衔接的教学环节,对每一环节的基本内容及要求是:
讲――精讲。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起始环节。要求从“目标、方法、要求”三方面着眼,首先结合大纲、考纲、教材讲明课的复习目标;接着介绍复习方法,解题思路;最后明确分层练习和反馈的要求。讲的过程也就是组织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不求面面俱到,重在针对性强,这一环节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练――学练结合。这是学生根据复习目标、学习要求,通过阅读教材,系统、归纳知识或通过针对性的解题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环节。根据需要或阅读教材、整理、归类知识,或先读教材后作业,或先作业再结合教材归纳知识。练的要求不求一律,突出因材施教;分层达标,突出思维和方法训练。这一环节限时20-25分钟。限定时间,便于集中精力,提高速度,训练心理。力求获得知识、技能、习惯、心理、速度等多方面的同步训练效益。教师在这一学生自习阶段,要有针对性地巡回指导,了解、收集情况,为下一环节的展开收集反馈信息。
评――学习评价。这是一种充分体现“主导”、“主体”双方快速、高效多向交流,反馈矫正,查漏补缺的评价活动。这个环节中,教师把前一阶段活动中现场收集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就练习中存在的知识、方法、技能等各方面的问题,精要点评。重在抓知识系统的归纳,解题思路、方法的评折,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结――学习小结。引导学生,在评价后或课后自己完成本课得失书面小结。要有专门的小结本。小结内容宜简,可梳理成条款式,特别对常错的题要作记载。教师要加强这一环节的指导和督察,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3 “讲练评结”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3.1 主体、主导性原则。现代教育科学认为,教育是生产力,在教育生产力因素中,学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主体”。教师的教完全是为了学生的学,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不需教,是育人。“讲、练、评、结”四环节课堂模式,是“导”与“学”的优化组合,既有利于教师的“主导”精神发挥,更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调动和施展,从而体现了先进的现代教育思想。
3.2 目标控制原则。这种模式,对教学各环节的时间作了大体规定,从而对讲、学、练的内容、资料、方法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出了质与量的规定,有利于克服盲目性,随意性,增强针对性,从而保证了课堂效益的提高。
3.3 反馈矫正原则。其理论依据是信息论,控制论,是目标教学的精髓在复习课堂上的运用。
总之,在新课改视觉下,四环节教学模式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有可操作的教学步骤,有高效率的课堂节奏,是一种对师生都有高要求的不断发展的能有效提高复习效益的教学模式,值得悉心探索。
4 “讲练评结”复习课课堂模式的教学实践
在高三专题复习“语言连贯的解题技巧”中,我采用“讲练评结”四环节复习课教学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讲,即精讲考点考题。首先,跟学生讲明,“语言表达连贯”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接着结合历年考题讲语言的连贯四个方面的要求:话题或陈述对象应始终如一、要有合理的顺序、上下句之间语意要衔接或表意要相互呼应、上下句之间句式结构要相对应。最后跟学生提出复习的方法和要求。在这一环节,虽然以老师讲为主,但并不包办,而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听课情绪,适当应用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以保证下一环节顺利进行。
练,即精练习题。教师在备课时,事先精选典型练习题,学生当堂训练,教师巡回指导,收集学生做题信息,以备下一步的讲评。
评,即采用统计方式,有针对性地评讲习题。
结,即总结重难点知识,学生的薄弱点,易错点。首先,学生通过对例题的感知和思考,自己总结出三个解题技巧。再让学生运用技巧解答练习题,然后通过分组统计的方式,展示每题每组的错误率。接下来有针对性的评讲习题,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将知识点掌握得既牢固又熟练。该堂课既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又注重信息的反馈和对学生的评价。全节课学生都在活动,人人动脑、动口、动手,教师一直在鼓励与指导。
篇5
大家下午好!
XX年小六统考即将来临。为了加强我校语文科复课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四个科任教师经过认真研讨、充分交流,制定出我校毕业班语文科复课工作计划。
一、整体设想
以人为本,立足校情,把握方向,加强管理,面向全体,降低重心,注重双基,强化能力,全力搞好复课工作。
二、毕业班现状
1、教师队伍
我校现有毕业班语文科任教师4人,是一支团结敬业、乐于奉献、责任心强、工作干劲足、有强烈质量意识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面对升学统考,我们要加强管研究,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创造性地开展复课工作。
2、学生现状
我校毕业班学生总体上是学风良好,纪律性和自觉性较强,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劲头足。不足之处表现在各班均有2-3名学生的基础太差,学习缺乏主动性,考试成绩与人均分差距太大。
三、复课步骤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5月18日-6月7日)。
篇6
重视课本,这是学好数学,也是提高数学成绩的第一位,要把数学书上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作会,一定要搞清所出题目的用意,最好准备一个改错本,在本上把错的典型题仔细分析一下,争取解决一道题相当于解决一类题。还有,要多问,上课一定要跟着老师走,老师要求干什么就干什么,作业方面,要学会挑着做,如果把书上的题,老师补充的内容理解了,数学方面最后会有一个好成绩,我是今年的文科毕业生,数学考了136,虽然不高但根据我高三一年的经验,上课一定要跟着老师走。
2.英语方面
重视课本,最好把书本经典的课文或者好的段落背诵下来,用在作文中是相当出彩的。词汇方面一定要背,毕竟这是基础,把考试说明中的词背会,并掌握简单应用就没问题;一定要重视阅读和完型,争取把简单的题都做对,这是需要用高三一年的时间来练。
3.语文方面
同样要重视基础,最好把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记住,建议你准备一个语文积累本,把各题型,比如(字音,字形,错别字,病句,近义词辨析,成语,古诗鉴赏,文言文实词虚词)进行积累,这是取得语文高分的关键,也是卷面前面的基础题,一定要重视。最好遇见一个就积累一个。阅读方面要多利用往年真题,分析题型,摸出基本出题类型,这些老师在今后可能会给你们讲。作文方面建议各种文体都要会写,以防最后高考出一个你不熟悉的文体。多注意身边生活,多思考,不一定非要把事例(议论文)背得多多,可以从身边热点着手,找到一个比较有新意的立足点,这样容易得高分。
4.文综方面
主要把教材的线条捋清,地理方面要多看图,政治多把时事和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历史要把时间段弄清,一些零碎的知识可以用图表方式总结。
5.心态方面
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怎么想你,坚持自己的一套方法做到底,你一定会成功,知道成绩也不必和其他同学比,只要了解自己是不是比上回进步就行了,复习初期不要考虑其它的事情,一心要把学习搞上去,还有最后一个月不要放弃,不要浪费,用好这一个月的复习时间,有一个自己的计划,相信你成绩一定会有大幅提高。(高三时可以借鉴)
6.休息时间的安排
最好每天在十一点半前就寝,这样会保证第二天的听课质量。如果确实要熬夜,可以适量喝绿茶(不是饮料的那种),但尽量不熬夜,容易伤身体,免疫力下降。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形象语感;情感语;意蕴语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220-02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感和语感教学已引起语文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许多专家和教师撰写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语感作了深入探讨。关于语感的概念和性质,现在说法已趋于统一“语感是人对语言的敏感,是人于感知的刹那在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的一种心理现象。”语感培养,也就是训练学生这种对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别重视对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实际的语言交际和应用中,不可能依照词语含义和语法规则逐一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而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语感。不少语文教育家把语感和语感教学看做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语感的形成,固然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它需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后,才能形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应当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感一般包括由低到高的形象语感、情感语感和意蕴语感三种类型。
1、形象语感。文学作品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形象性,形象语感是指在阅读中,要求学生能准确体会到语言绘声绘色、摹形状物的功能,读后能够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创造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出各类人物的音容笑貌和性格特征,使他们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背影》一文重点描绘了父亲步履蹒跚地为儿子买橘子的感人动作,体现了真挚的父子之爱。我们通过作者这些形象性语言的描绘,仿佛真正看到了一位栩栩如生的慈父形象。
2、情感语感。情感语感是指在阅读中,透过文章的语言文字,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进入文章的思想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语言文字无一不是作者感情的外化。阅读的任务就是通过这些语言文字,触摸到作者感情脉搏的跳动,这是形象语感的发展。《我的老师》的作者回忆了儿时同蔡老师在一起的几件平凡小事,写得真切感人,生动贴切地表现了一个纯真的孩子对老师的无限热爱和眷恋之情。语感强的人读了此文后,无不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3、意蕴语感。意蕴语感是更高层次的语言鉴别能力,指能够品味出课文所蕴含的丰富含义。精练的语言文字常常带有蕴藉含蓄的特点,就是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蕴含在描绘的事物之中,往往带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例如刘禹锡的《竹枝词》中有一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形象的比喻暗示男女的爱情“晴”与 “情”谐音双关,曲折地表现出一对青年男女含蓄的感情。许多作品语言含蓄,言约意丰,语感强的人不但能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而且还能够将作品的意蕴作新的开拓和补充,使阅读达到更高的境界。语感包括的范围很广“,诸如重音、停顿、语气、语调、语势、节奏、韵律、语序、句式、语体、意蕴、色彩、情味、风格、分寸、趋向直至各种语病,都是语感的对象”大体可归为“语言形式和语义内容”两大类,“语感是长期的语言实践、反复的语言操作的产物。”
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1、加强朗读练习,训练语感。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朗读的作用很重要。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就是诵读,而朗读、揣摩是直接感知课文、培养语感的基本形式。朗读训练的基本程序是:(1)正确朗读,即要求读音准确,运用普通话,不添字落字,不错字断句;(2)流利朗读,即要求熟练流畅,速度、节奏适中,读音响亮;(3)理解朗读,即要求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准确地表达出课文的内容;(4)有表情地朗读,即要求对课文有深刻体会,用富有感情的语调、鲜明的节奏,进行有表情的朗读,并且有一定程度的感染力。教师还可以运用齐读、吟读、分角色朗读、演读等朗读辅助形式进行语感训练,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
2、运用背诵练习,增强语感。每册语文教材中,都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和语段需要进行背诵,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背诵这些课文,久而久之,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此外,多背诵一些优秀的古代诗词曲名篇,可以体会到古代名篇中的语言美与音韵美。背诵的一般程序是:(1)初步理解,即通读课文,解决字、词、句中的难点,初步把握课文内容;(2)反复诵读,抓住课文重点,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反复诵读,加深理解;(3)强化记忆,最后强化对课文内容的记忆,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印象,并不断复习,达到永久不忘。学生背诵的课文多了,可以积累不少词语、美句、名篇,在运用时可随时提取,信口拈来,不但对语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还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多听别人范读,练习语感。训练学生语感,还要注意范读的示范作用。对每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师要认真进行范读或放课文朗诵录音,让学生仔细品味,注意模仿。注意引导学生平时多听广播,多看电视播音,多听优秀的朗诵录音,在听读中仔细体会语气、语调、语音和节奏,并自己尝试朗诵练习,以及时纠正朗读中的错误,提高朗读的技巧,最终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4、进行重点练习,培养语感。教师可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练习题,引导学生切实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些练习可以融合在阅读习题中,也可以单独进行。主要练习形式有:(1)词语练习:包括解释词语、替换词语、填写恰当的词语、辨析词义等练习,让学生仔细体会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学会运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文义和感情。(2)句子练习:包括用词造句、情境造句、修改病句、比较句子含义表达、调整句序等练习,主要练习重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和句子的最佳表意形式。(3)评改文章练习:评析整篇课文,分析其艺术特色,尤其是语言运用的特点,真正领会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的语言美;进行作文修改练习,调整篇章结构,锤炼文字技巧,从而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5、体验生活感受,强化语感。语感的培养只靠朗读、背诵和做练习,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生活经验感受。叶圣陶先生曾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深切的语感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作基础。一般说来,知识越渊博,生活经验越丰富,人的语感也就越强。著名作家赵树理、孙犁等人,虽然没有进入高等学府进行语言文字深造,但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因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语言风格,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我们人人都生活在一个充满语言、文字的环境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经常总结来自大自然、社会各方面的经验,丰富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借以强化和提高自己的语感能力。
总之,学生语感的形成需要经过长期的阅读和学习进行积累,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充实。叶老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能力强的人“,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一个理论与实践的热点[J].语文学习.1993(5).
篇8
【1】学校期末复习计划书20xx语文:先记忆再运用
1、扎实掌握课内知识,了解课内涉及的文学常识,识记要求背诵的重要篇段。
2、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浅显的文言文,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
3、正确使用词语,能辨析修改常见病句,能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4、有意识地考虑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负责地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数学:分点进行
期末复习阶段,先将公式都记熟了,做到看到题目就能想到公式,接着就看做错的题目,巩固。然后可以找一些综合模拟试卷,认认真真静下心来做题,掌握每个知识点,不会的暂时先放着。整套试卷做完之后,查找自己的漏洞,到书上寻找相应的知识点。
英语:多做多读多背
高中英语和初中英语大有不同,高中主要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加大难度,所以光靠死记硬背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主要是理解。如果单讲复习的话,建议学生首先是把单词背下来,单词量上去了,至少就能看懂题了。
还有就是语法,请记住英语语法就是得高分的筹码,语法熟练掌握了,题目再难也不难解决了。还有就是多做些完型和阅读题,多做多读多背,是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万能办法。
政治:将基础知识系统化
将全部知识点进行总体的复习,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所应学知识,以便做到理论知识掌握于心,在考场上才能灵活运动地解决实际问题。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并使其系统化。这是保证复习质量的关键环节,用来系统复习的时间较短,因此要提高课堂效率,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复习巩固。对此教师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点知识点,重点基础知识突出复习。
历史:先观大略再具体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时,学生面临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的转变,知识由分散到系统的转变,由编年史到专题史复习方式的转变,加上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因此,亟需解决有效复习方法的问题。笔者根据教育实践,从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单元核心知识结构、多种感官并用、先观大略再具体、记忆与回忆结合、适当做题并加强做题方法指导、建立错题本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有益、初步的探索。
地理:先单元再综合
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开展单元复习,使学生打下牢固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基础。
在综合复习阶段,以综合练习及讲评为主,教师有针对地编制一系列的综合练习,及时练习,及时讲评,查缺补漏。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调整心理素质,提高应考能力。
物理:夯实之前的基础
期末考试是学生和家长比较看重的一次考试,对于期末考试的复习指导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一下。初中的物理知识是一块一块的,相对比较独立。但是到了高中之后我们说物理是一个成体系的,所以说之前如果学不好,之后也很难学好。所以说怎么筹备期末考试呢,建议大家把之前的内容夯实基础,上课跟着老师认可的去学,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不会觉得特别难。
化学:分三阶段进行
化学期末复习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以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为主,归纳、整理知识脉络,并弄清要记忆的内容,理解的内容,综合运用的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全面夯实基础。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打通基础知识记忆关: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总之该记住的一定先过关。
生物:做好每日一题
在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开始出台生物每日一题,内容是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知识,形式是大题形式,既能检测学生的解题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和应试水平。
【2】学校期末复习计划书20xx20XX年新年钟声敲响之后,各年级学生也将陆续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大检查期末考试。一学期即将结束,学校将通过试卷的形式对各门学科该学期应掌握的知识进行检测,而对于各年级的学生来说,该如何迎战备考?新东方网小学频道将陆续整理小学各年级期末考试辅导资料,供广大小学生学习使用。请大家关注新东方网小学频道。
语文
1.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先尝试回忆课堂笔记内容,再来看笔记。
2.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些复习卷很重要,你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卷给你孩子做。重复做卷子里的题目,越熟练越好。
3.熟背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4.作文方面可以参考历年作文题目,并尝试写一些作文。
英语
1.整理课堂笔记。可以先尝试回忆课堂笔记内容,再来看笔记。
2.单词句子熟背,最好能默。
3.常常拿起课本念句子,要大声念,不怕错。
4.常翻一翻词典,听一听磁带,看一看光盘。
5.整理老师发下的复习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些复习卷很重要,你还可以找来去年或前年的考试卷给你孩子做。重复做卷子里的题目,越熟练越好。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三科都适用,就是做模拟卷,要常常做,规定时间和评分标准,可谓平时以考试心态多做模拟卷,考试时就能以平常心做考试卷。
以上就是我总结出来的方法,希望能带来一些帮助。彩式紫茶回答采纳率:10.0%20xx-05-17 23:43满意答案好评率:58%期末考试之前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能协调好各科的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每一门都要考,每一门都要复习,可是时间有限,难免手忙脚乱。正确的应对方法是:根据具体的时间情况和各门功课的实际情况,安排好复习计划。
以下就是我的期末复习计划:
一、夯实基础
复习的过程是掌握知识的高级阶段,复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平时学习新知识时,应按正常的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打好基础。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要全部理解和掌握。绝不能在学习新知识时,一知半解,囫囵吞枣,成为夹生饭,指望到复习时进行弥补,那样会为全面掌握知识设下障碍。
二、自学归纳
复习开始时,首先按教材分单元看书研究,系统地复习,并归纳整理,做好笔记。归纳的内容一般包括:
1. 本单元学过哪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
2. 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出知识网络,写成提纲或画出图表等;
3. 本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和热点;
4. 本单元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或掌握得不牢。
三、查漏补缺
复习时,在自己归纳的基础上,和老师全面系统的总结进行对照。查出漏缺,分析原因,进而完善自己的归纳,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弄懂还没有搞清楚的问题,透彻理解和掌握好全部的基础知识。
通过以上第二和第三两个环节,主要是把以前所学的分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变成系统的知识,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质的飞跃。
四、揣摩例题
课本上和老师讲解的例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应该认真研究,深刻理解,要透过样板学会通过逻辑思维,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特别是要学习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总结出解题的规律。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五、精练习题
复习时不搞题海战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定一本质量较高的参考书,通过解题来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在解题时,尽量独立思考,一题多思,一题多解,反复玩味,悟出道理。并善于在解题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出根源,加以充实;善于在解题中总结解题的规律,提高解题能力。这样,才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
六、总结提高
对于做过的习题应该认真对待,参考正确答案进行自我总结,主要总结思维方法和计算方法,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今后复习的努力方向。
好的结果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为了期末能够取得好成绩,就需要从现在做起,踏踏实实按计划复习,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3】学校期末复习计划书20xx自己复习,不能只给自己布置几本书或几道题就放手不管,而是要尽可能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 如果发现某一部分的内容孩子已掌握住,您就可以让孩子跳过这一段,复习下面的内容。如果孩子已经做了几道这方面的题目仍然出错,就需要您指导孩子加强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力度。
(1)及时复习
人们对于刚学过的东西,总是一开始忘得快,过一段时间就逐渐减慢。所以您指导孩子复习,必须要注意这个规律,让孩子及时复习。 每天孩子从学校回来都学了一些新东西,您可以要求他先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之后再做作业。 还可以告诉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想一想:我今天都学了什么!然后在头脑里把这些东西过一遍。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您可以用问话的方式让孩子回答,比如今天的语文课都学了什么?孩子回答后,再进一步询问。比如孩子说学了两个生字,就可以说:这两个字是怎么写的,写给妈妈看好吗?孩子不会写的话,就可以鼓励他再去看看书,然后写出来。 如果不及时复习,时间一长孩子就忘记了,许多内容最后集中到一小段时间复习,效果自然不好。
(2)分散复习
如果有60分钟的复习内容,您是让孩子一下子复习完呢?还是分成几段间隔复习呢? 心理学家很早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实验的结果表明:分散复习要比长时间的集中复习效果好。 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其身心发育的特点也要求采用分散复习的方式。 所以,您不妨让孩子每次复习2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不会疲劳,复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3)交叉复习
当我们同时面临几门课程的复习任务时,最好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即这10分钟复习语文,休息后换成数学,再之后又变成别的什么,这样复习的好处是不会使孩子产生厌倦心理。
(4)多种方式复习
长时间用同一种方式复习效果不好,尤其对于小学的孩子更是如此。想想看,我们成人学习英语时,有时是默读,有时大声朗读,有时抄写,不断变换方式或者结合并用。对于小学生更要这样。 比如复习语文,可以让孩子以朗读、背诵、默写、造句、写作文等不同的方式变换进行。复习数学,就可以让孩子看书、记公式、做练习题(计算题、应用题),而且习题也要注意变化题型。
篇9
一、精研考试大纲,明确最新趋势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中心下发了《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考试内容做了详细说明。对比往年高考,修订内容主要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具体见下表:
2017年高考在考试内容和试卷结构上都要发生新变化。
二、归纳历年考点,把握命题脉络
全国卷高考试题虽然比较灵动,经常创新,但还是有规律可寻。在复习备考中,对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归纳总结,就能把握命题的脉络,对科学备考起到指引作用。
1. 论述类文本阅读
从2012年到2016年,论述类文本阅读都是全国卷试题的必考内容,设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2017年的高考试题还会沿用这种命题形式。论述类文本一般在1000字左右。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人文价值、文化含量、教化作用。2015年的史学论文与现实密切相关,论述的是宋代的金融特点。2016年的文本重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从考点安排上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度,需要将各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分析比较。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断章取义、强加因果、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命题陷阱。
2. 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进行考查。
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鉴赏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重在唤起体验、联想。2016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小说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
3. 实用类文本阅读
从命题形式上看,近五年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相对稳定。在文本的选择上,所选的文本均为传记,且传主都是在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方面的现当代名人。从文本内容上看,从2013年开始有一个小的变化,就是正文后增加一些与传主相关的链接材料,对文本进行恰当的补充,有些题目的答案就渗透在这些链接内容里。
从近五年试题情况看,实用类文本阅读往往围绕传主和与传主相关的事件,结合传记的特点进行能力考查。一是结合作品考查对传记理论知识的理解,如自传的真实性、传记作者与传主的关系、传记的真实性与文学的虚构、传记的选材与语言表达、传记人物描写与刻画、勾勒与细节等。二是利用传记知识作品,如分析传记的结构、表现手法,总结传主的事迹、贡献或形象、性格特点,评价传主的价值、影响或传记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有一处变化需要注意:“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16年以前的大纲都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今年首次把新闻排在了第一位。2017年高考全国卷现代文阅读部分很可能为小说+新闻。
4. 文言文阅读
从2012年到2016年,文言文阅读试题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态势,以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该题分值基本保持在19分。约占高考语文试题总分的12%。其中客观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主观题为翻译题,包括两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阅读文本均为人物传记,字数大约在600―700字,涉及的人物大都是忠臣良将或在某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五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16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
5. 诗歌鉴赏
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的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6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手法)是高频考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题,单纯的背诵答题公式和术语无济于事。
6. 名篇名句默写
近五年考查的名句多出自先秦和唐宋作品,先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散文思想性强;唐宋诗词和散文俱佳。在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2。从2016年开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从已考查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被选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大致为: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重思想性、教育性;写景叙事特别精妙的句子;格式上比较工整的句子,在结构上侧重于对偶,体现审美性。
7. 语言文字运用
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版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共5道题,3道客观题,2道主观题,分值为20分。成语、病句、语言连贯、图文转换成为高频考点。
成语考查由考查4个成语变为考查3个近义成语,2016年改为考查6个成语。
病句辨析题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所选的句子贴近生活,时代感强,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错误类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
语言连贯题为考点,成为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固定题型,分别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考查。2016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改变以往选用句式的题型,考查语段准确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
三年连续考“图文转换题”,分别涉及图表解读、图片解说、漫画解读。“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8. 写作
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多为新材料作文,2016年全国I卷把文字材料改为漫画材料。命题呈现如下特点:凸现理性人文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关注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引导个性思维,折射中国社会多元化。
2015年出现的任务指令型作文仍然是热点题型。作文试题创设了生活情境,规定了具体任务。复习备考时,应强化理性思维,摈弃宿构、模式化作文。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试卷结构没有多大变化。但2017年预计有大变化,如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要挨着文本类阅读。三篇现代文阅读之后考查古诗文阅读。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点全面。预计2017年阅读量要加大,答题时间会比较紧张。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三、做好专项复习,领略答题技巧
高考考查的是高中生的C合能力。所以,在高考语文备考复习的时候,语文教师要正视学情,立足现实,为学生建立专项复习计划,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做好专项复习工作,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回归课本,举一反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是对中国几千年语文教育经验的总结。全国卷高考语文试题与课本的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考点的设置均来自于教材,考生备考时应注重课本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比如,复习诗歌鉴赏时,考生可以根据作者进行分类整理,分别找出李白的诗、杜甫的诗、李清照的词等。还可以根据诗词中的景物进行分类整理,分别找出诗中运用了“月”的意象的,诗中运用了“雨”的意象的,等。当考生能够在心中形成严密的知识网络以后,就能够轻松自如地答题了。
2. 坚持积累,锲而不舍
语文是一门慢课程,快不得,急不得。只有老老实实,不断增加语文积淀,才能提高语文能力。在复习中,坚持“每日一练”,对基础知识要低起点、全覆盖、高密度、分门别类加以练习,并及时反馈,狠抓落实。用好《笔记本计划》,督促学生读背结合,理解并运用相关知识。注重课前活动和课后反馈检测,督促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每天都要落实相关内容。可以利用连缀成文等新形式把基础和能力结合,增强训练的综合性、趣味性。
3. 倡导读书,厚积薄发
语文是感性十足的科目。没有大量阅读,视野与思维就变得狭窄,也难以有灵敏的语感。高中学子,特别是高三学生视读书为累赘,浪费时间。这是认知的误区。语文的内在规律不像理科那么明显,不经历大量阅读,难以获知其规律。语文试题要重视第一感觉,而感性思维能力只有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才能形成。
4. 重温真题,培养题感
“重者恒重”,高考试题的核心重点内容是基本固定的,每年虽有变化,但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却是基本不变的,少数情况下还有重复的题型。高考真题在命题时经过了反复打磨,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考生通过做高考真题能够切实感受到高考语文的难度,对自己的实力做出准确的估量。而且,考生通过分析题目的关键要点,能够学会从命题者的角度分析问题,寻找切入点,培养“题感”。
在做高考真题时,考生一定要勤于动笔,亲自动手。将答案写出,看与标准答案的差距在哪里。做完之后,做好总结和反思,让自己的做题能力得到提升。
5. 重视训练,总结技巧
篇10
[关键词]学案式教学 有的放矢 画龙点睛
目前不少学校正在大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学中自主构建知识。因此不少学校都采用了“学案导学”模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呢?我认为教师的作用有二:一是有的放矢地布置自学恩考题,做一名引导者;二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做画龙点睛之人。
一、有的放矢地编制学案
目前,学校制定的学案模式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案像是教案,二是学案相当于练习题。这样的模式导致的后果是教学过程死板、僵化,根本不符合课堂教学应是生成性教学的现代教学趋势。我看到有的语文教师设计的学案,预习思考题基本就是语文基础知识(如字音、字形、文学常识)。学案中预习思考题应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触发点,学生搞清楚了这些问题,就可以举一反三。
我在上《黄州快哉亭记》时,原来设计了四个预习思考题:
1.“快哉亭”建亭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快哉亭”命名原因是什么?
3.第三段引用的典故大意讲的是什么?面对同样的风,楚王和庶人的感觉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得出富有哲理的结论是什么?请用用原文回答。
4.第四段段引入张梦得的事例目的何在?
表面上这四个问题面面俱到,层层深入,但在上课时效果却不理想。细究下来,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这四个问题除第一个外,其他三个都有一定难度。学生有点顾此失彼:二是这四个问题已经包含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都解决了。课堂就变成了预习展示。因此,在上课时,我就调整了思路。预习题变为两个:
1.“快哉亭”建事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2.“快哉亭”命名原因是什么?请摘录原文回答。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课堂探究题:快哉的真正原因仅此而已吗?还有没有其他深层次的原因?学生自然而然地深入到对课文主旨的探究。
由此,我开始思考,真正的学案应是什么样子?它要遵循什么原则呢?结合自己的一点体会和一些专家的理论,我认为学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学案应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要编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学案,必须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
2.学案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自学提纲和课堂检测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如:新授课、复习课等)应有不同的特点。
3.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学编写的讲义,其使用对象是学生,因此。学案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
为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学案编写应注意以下原则:
(1)引领性原则:学案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指引性,它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触发点,学生搞清楚了这些问题。就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2)方法性原则:学案要强化学法指导。
(3)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做画龙点睛之人
当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有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助其一臂之力;当学生构建的知识不全面、不系统时,教师应帮助其完善。一般来说,学案式教学的课堂形式有以下几种:
1.学生自学式。简单的适合学生自学的知识,教师设计出思考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完成,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2.师生共研式。对重点知识或学生自学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可采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学案在此部分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或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自己得出结论。
3.教师讲授式。对学生无法自学或生生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采取讲解的方式,但教师的讲并不是满堂灌,而应该配以启发、点拨,诱导。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种形式都强调教师的作用。
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喜欢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将知识系统化,而且反复实践,实践证明效果不错。例如病旬的判断或修改是高考必考知识点,大多数学生对此都很头疼,而且病句的知识点加起来有一百多条,死记硬背肯定不行。怎么办呢?掌握住一些规律,病句其实不难。我总结出了几条规律,在讲到同一类型的时候我就反复训练。
例如,关于关联词语的规律是:一看搭配二看顺序,而顺序又包括逻辑顺序和关联词本身的位置问题。搭配就是关联词语有固定搭配,不能弄错,错了就是语病,如“不是”只能和“而是”“就是”搭配,不能和“还是”搭配:逻辑顺序指的是句序的问题,例如“这项新技术不仅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填补了国内空白就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这项新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关联词语本身的位置问题也比较简单,如“外语老师不仅能说英语,而且数学老师也能说英语”就是错的,正确的应该是“外语老师不仅能说英语。而且能说俄语”,或者是“不仅外语老师能说英语,而且数学老师也能说英语”。在这一看二看之间。关联词语的语病问题就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就是训练了。
学案式教学强调自主构建知识,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时候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助其一臂之力。
在一次练习中,有这样一道诗歌鉴赏题:
阅读《从军行(其一)》,回答问题: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请结合诗句说说最后一句的作用。
(2)有人说,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结合《从军行》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不少学生回答第一问题时都把它回答成“采用了曲笔的手法”,这其实是第二问的答案。学生在做第二问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怎么办呢?傻眼了。在学生六神无主时,我就提醒学生回忆以前做过的一些现代文阅读习题。回忆一些类似的问题的答案。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了不少,有的回答了句首句的作用,有的回答了过渡句的作用。有的回答了结束句的作用。这时候,我就提醒学生说,不管是诗歌鉴赏还是现代文鉴赏,它们的道理是相通的。大多数学生都明白了该如何去回答第一个问题了。这时候,我就和学生一起总结了“作用”类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回答,内容上有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等作用,结构上有总起、过渡、总结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