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树之恋台词范文
时间:2023-03-19 23:4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山楂树之恋台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主演:王珞丹饰演静秋、李光洁饰演老三
上映时间:2012年3月12日晚19:30
首播平台:江苏卫视
《山楂树之恋》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1975年前后的爱情故事。很多人最先通过一本名为《山楂树之恋》的小说知道了这个动人故事,书中单纯的爱情感动了无数读者,随后小说被翻拍成电影,而即将播出的电视剧版《山楂树之恋》用更加细致的笔触来描绘这段最纯情、最干净的爱情,还观众一个更加最完整的静秋和老三。
与电影版的《山楂树之恋》相比,电视剧版做到最大程度地还原小说,看过小说原著的人都知道在《山楂树之恋》中,老三原本是有一个未婚妻的,以老三的家世背景,家里为他找好了门当户对的女孩,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老三的未婚妻始终像个“影子”,只在只言片语中提及过,电影更是将这个神秘的未婚妻变成了黑场里的“旁白”,一言带过。在电影中,这个未婚妻给人的感觉像是“小三”,有点多余,仅仅为了忠于原著而存在着。在电视剧中,老三的未婚妻变成了真实存在的人物,她和老三一样,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他的哥哥是老三最“铁”的兄弟,她更是老三父母心中准儿媳的人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让她不断在老三面前出现,她可以光明正大地和老三见面,去老三家做客。老三和他最爱的静秋每次约会却如“地下情”一般,瞒着家人和朋友悄悄进行,对老三的家人来说,静秋就是最不讨人喜欢的“第三者”,这样尴尬的身份让“山楂迷”们倍感虐心。
王珞丹演静秋无怨无悔
2012年是王珞丹的转型年,江苏卫视接连播出了她的两部电视剧,都不是她擅长的都市故事。年代戏《红娘子》中,她做女战士、当少奶奶,穿着大红嫁衣,梳着桃子头;电视版《山楂树之恋》正在江苏卫视热播,王珞丹说,她出演静秋,无怨无悔。
王珞丹不喜欢跟人比较,演杜拉拉就被拿来跟徐静蕾不断比,她很抗拒这样。在拿到《山楂树之恋》本子以后她很犹豫:“我有点不太敢面对这种压力,虽然我自己觉得我有安静的一面。”但是她又觉得静秋这个角色非常有魅力:“静秋身上的安静、坚强、隐忍和对家庭的担当是这个时代的女孩儿都渴望拥有的品质。”她给赵宝刚打了个电话,结果赵宝刚直接说:“你上《山楂树之恋》吧,我以前就跟你说过你身上有这种安静的东西,但是你别每个角色给一点,得找一个特别安静的角色给到极致。”因为赵宝刚导演这几句话,王珞丹才真正敢接下静秋这个角色。
给王珞丹鼓励的不仅是赵宝刚,还有《山楂树之恋》的导演李路。王珞丹说,一开始她去见导演,问导演为什么找自己,“导演说其实我都不知道你,身边的80后小孩都觉得你合适,我就把你叫过来看看,我看着一墙女演员的照片,觉得还好我在80后小孩心中还有位置,不然真没机会见到导演。他见完我之后,满大街都是我的广告,就对我印象更深了”。王珞丹最感谢的是,李路是一个不怎么看电视剧的人,为了帮王珞丹演好静秋,他把王珞丹的戏都看了:“因为他知道要跟我合作,哪个角度好拍,哪个状态是这个觉得适合的。有一次有一场在乡下大妈家的戏,我笑了一下,导演说我不要这个笑,这个笑太米莱了,全场爆笑。”
王珞丹在《山楂树之恋》里面,有不少哭戏。“老三死了一集,我就哭了一集。那场戏,在棚里整整哭了一天。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误会、错过之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静秋失去老三的痛。”后来王珞丹问导演,老三是被我哭死的吗?王珞丹演戏的时候经常想穿越回去:“挺着急的,想要一个时光穿梭机回到那个年代,跟静秋说你一定要相信他,陪他走完人生最后的历程。我是一个着急的人,但是角色处理上我又不能着急,所以经常会打架。”王珞丹经常设想,如果自己是静秋会怎样:“静秋是个很勇敢的女孩儿,同样的境遇下,我不见得会比她处理得好。那个年代通讯和科技都不发达,爱情是很简单的事儿,节奏也是相对很缓慢的,放在现在这个时代里,这种感情不见得适合。”
李光洁情圣有话说
中国著名作家苏童将老三称作“中国情圣”,在大家眼中,老三总是穿着白衬衫,军大衣,高大帅气,有着无比温柔的眼神,他和静秋至死不渝的爱情感动了无数观众,不知有多少女生将老三想象成自己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老三青涩纯真,却很浪漫,老三的浪漫不仅是他为静秋做的事,他许下的诺言更加浪漫,他对诺言至死不渝的坚守将这份浪漫带到了顶峰。导演和编剧用足够多的篇幅去诠释老三的浪漫情怀:他可以在静秋遇到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可以站在河边安静地等待静秋的到来;可以悄悄出现在静秋身后,帮助静秋去拉砖头;可以在患病时站在远处守护静秋。在电视剧版中,李光洁饰演的老三少了份青涩,多了份成熟,对静秋许下的诺言是他的信仰,他在用自己的一生维护他的信仰,他的浪漫不仅感动了静秋,也触动着观众的心弦。
篇2
套用句《甲方乙方》的台词:2010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过去我们单位发电影兑换券,从去年开始,这项福利取消了,于是我看电影的数量锐减,中国每年有四五百部电影进入院线,我只在影院里看了九部,其中六部是媒体点映,所以绝不能代表真正的电影观众。
《唐山大地震》:当时面对着周围眼圈红肿的人们,我就暗暗地想:你们会为现在的眼泪后悔的,果然,如今再问这些人,都会不好意思地说:生理反应,看见折腾小孩忍不住掉了几滴泪,可真是个烂片呀!中国电影票房再怎么超过100亿,这种主题先行、政府投资的非驴非马的怪物能成为国产片票房冠军,就说明中国电影离走进新时代还远着呢!
《山楂树之恋》:和很多看《唐山大地震》的人一样,我也不争气地流了眼泪。但要说明,这眼泪是纯生理反应的,没有回味感。这就是平庸和佳作的差别,论感动还不如《一个都不能少》,每次看魏敏芝在电视上呼唤张慧科,我都会控制不住。
《孔子》:又是一部没有搞清电影和电视剧基本区别就敢于冲上大银幕的片子,不得不承认人物传记是很难的题目,而且主人公又那么久远了,但在这部电影里既看不到思想性,也谈不上艺术美,白白给发哥增加了一笔巨额收入。发哥真是比猴还精,《黄金甲》骂片方,《孔子》坚决不出来宣传,《姨妈的幸福生活》却屡屡捧场,心里明镜似的。
《杜拉拉升职记》:别人请客,请客的人看了十分钟就气愤地要离场,他说:从没见过一个女人能膨胀到如此地步!他应该原谅女导演,尤其是从花瓶女演员转型的女导演,自己都恨不得分身拍拍自己的肩膀,说声“你真牛”。
《三枪拍案惊奇》:前半部分是小品,后半部分算电影,没有批评的那么糟糕,其实比《山楂树之恋》好些,可能跟原版的架构也有关系,硬插二人转进去是件挺难做到的事,张艺谋也算完成了。
《锦衣卫》: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烂片?为什么这么烂的片占据好时段,还敢叫嚣中国电影迎来了春天?
《大笑江湖》:烂中之烂,尿点奇多,令人中途不停想上厕所,如果换个导演应该会好很多,小沈阳上了银幕魅力尽失,吴宗宪、曾志伟是塞进来的关系户么?看不出他们的角色有什么存在必要。
《剑雨》:有游戏感的电影,可能因为导演对于我们是新鲜的,它的问题在于杨紫琼年纪太大了,演一个情窦初开的女侠有点太费劲,票房的失利再次证明电影的宣传之重要超过了内容。
篇3
一、以故事的主人公来命名
虽然大多数电影都以故事的主人公来命名,但在汉译时,译者要充分考虑影片内容,传达准确含义。因此,翻译时或者采用意译,或者对主人公的身份进行简要的介绍。
1. Léon
影片以男主角里昂的名字命名,翻译为《这个杀手不太冷》,既表明里昂是名孤独的职业杀手,也暗示在小女孩玛蒂尔达出现之后他的世界不再只有冰冷。
经典台词: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Always like this.
总是如此。
2. Forrest Gump
“Gump”是个富有寓意的名字,俚语里有“呆瓜”的意思。片名译为《阿甘正传》,“阿甘”是一富有亲和力的名字,其翻译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学色彩。
经典台词:
―Jenny and I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
珍妮和我就像豌豆和胡萝卜,形影不离。
(析:阿甘以最简单的表达形容了他对珍妮质朴的感情。)
3. 《花千骨》
《花千骨》翻译为The Journey of Flower,字面意思为“花的旅程”,暗指主人公花千骨波折离奇的经历。
经典台词:
――我没有师父,没有朋友,没有爱人,没有孩子,当初我以为我有全世界,却原来都是假的。爱我的,为我而死,我爱的,一心想要我死。我信的,背叛我,我依赖的,舍弃我。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To win my beloved’s heart, / Until death doth grayhaired part.
二、以故事发生的地点或环境来命名
以故事发生的地点或环境命名的英文影视剧,通常在翻译时都会采用直译的方法,如Jurassic Park(《侏罗纪公园》),House of Cards(《纸牌屋》),A Room with a View(《看得见风景的房间》),Pacific Rim(《环太平洋》),Sleepless in Seattle(《西雅图夜未眠》),Pearl Harbor(《珍珠港》)和Titanic(《泰坦尼克号》)等。经典的意译如下两例:
1.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影片如果直译为《麦迪逊之桥》,那就会逊色很多,《廊桥遗梦》的翻译留给观众很多美好的遐想和无奈的遗憾。
经典台词:
― We all live in the past. We take a minute to know someone, one hour to like someone, and one day to love someone, but the whole life to forget someone.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过去。人们会用一分钟的时间去认识一个人,用一小时的时间去喜欢一个人,再用一天的时间去爱上一个人,到最后呢,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忘记一个人。
(析:喜欢就是放肆,但爱就会克制。)
2. Waterloo Bridge
《魂断蓝桥》的译名至今让人赞不绝口,译者巧妙地引入“蓝”,因为“蓝”在英语中有“忧伤”之意,“蓝”又暗合主人公相识、相爱、分手的夜晚氛围。它不仅言简意赅地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而且将影片的意境描写得淋漓尽致,激发了观众的丰富联想。
经典台词:
―Every parting from you is like a little eternity.
每一次和你分别都有些像是永别。
(析:悲剧正是把那些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中文影视剧中,以地点或环境命名的片名则经常根据影片内容进行意译,如下两例:
3. 《北京遇上西雅图》
《北京遇上西雅图》提到了影片中故事发生的两个城市,但在片名翻译时,译为Finding Mr. Right。这正如影片中所呈现的“在不对的时间,不对的地点,只要遇到了对的人,就一切都对了”。
经典台词:
――爱就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Love is just to take your hand and grow old together.
4. 《琅琊榜》
经典台词:
――我不想他活在我心中,我想他活在这世间。
I wish for him to live,not only in my heart but also in this world.
三、以故事发生的时间或数字来命名
1. 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
这部影片是一部关于时间倒流的异事,片名译为《返老还童》是非常恰当的,它既表明了主人公的传奇人生,又暗示了人们心心念念的返老还童,让观众体会到这种逆转所导致的是生命的凄凉、生死的无常和爱与被爱的丧失。
经典台词:
―Some people, were born to sit by a river. Some get struck by lightning. Some have an ear for music. Some are artists. Some swim. Some know buttons. Some know Shakespeare. Some are mothers. And some people, dance.
有些人,在河边出生长大。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是游泳健将。有些人懂得制作纽扣。有些人懂莎士比亚。有些人是妈妈。还有些人,是舞者。
(析:我们命中注定要失去我们所爱之人,不然我们怎么知道他们在我们生命中有多重要?)
2. 《失恋33天》
《失恋33天》没有根据片名直译,而是翻译为Love Is Not Blind。Love is blind典出罗马神话,爱神丘比特(Cupid)用布蒙着眼睛,生有双翅,持弓箭,“爱情之箭”会盲目地射出。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说道:“Love is blind and lovers cannot see the pretty follies that themselves commit.”(爱情是盲目的,恋人们看不到自己做的傻事。)主人公在最初也是如此,影片最后表明其实爱情并非盲目的,只要你睁开双眼,看清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经典台词:
――在梦里,连上通过画外音对我说,你这横冲直撞的人生会有个什么样的结尾,我也持观望态度。
In my dream even God talks to me with off-screen voice: “I take a wait-and-see attitude for the end of your rampaging life.”
四、以故事的主要情节来命名
1. Frozen
Frozen的汉语意思是“结冰的”,作为电影片名不能完全说明影片内涵,显得过于单调,《冰雪奇缘》采用了汉语的四字格,结构对称,“冰雪”传达了影片的主题,“奇缘”表明了因为冰雪而产生的美好缘分。
经典台词:
―Love is putting someone else’s needs before yours.
爱就是把某个人看得比你自己重要。
2. 《滚蛋吧,肿瘤君!》
此译文的出彩点在于原片是六个字,富有节奏,相互对仗;英文翻译时也有异曲同工之妙:Go Away, Mr. Tumor! 保证了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
经典台词:
――要记住,爱和被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要永远坚持。
Remember, to love and to be loved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n the world. So don’t ever give up.
(析:经历过,爱过,坚强过,战胜过自己,有过这些过程,才算没有白活过。)
五、以故事的情感表现来命名
1. 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片名译为《当幸福来敲门》。Happyness是故意拼错的,剧中小男孩不知道“幸福”这个词的正确拼法,父亲告诉儿子“It’s an I in ‘happiness’. There is no Y (why) in ‘happiness’”,也就是“no why in happiness but I in happiness”,不要问为什么感觉不到幸福,现在你就身处于追逐幸福的过程之中,这正代表了电影的主题。
经典台词:
―Don’t ever let somebody tell you, you can’t do something. Not even me. You got a dream, you gotta protect it. People can’t do something themselves; they wanna tell you you can’t do it! 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不要让任何人对你说你不行,甚至是我。你有梦想,就要去捍卫它!别人自己做不到的事儿,他们也会告诉你,你也做不到!如果你想干点儿什么,就去争取吧!
2. 《夏洛特烦恼》
片名没有根据原文直译,而是根据影片本身的内涵进行了概括Goodbye, Mr. Loser。主人公夏洛一直是一“窝囊废”(失败者),机缘巧合,他回到过去,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影片也表明,即使上天给你重生的机会,也不一定能如你所愿,还是要珍惜现在。
经典台词:
――秋雅是我们学校著名的校花;而我更出名,我是全校著名的笑话。
Everyone knew her at our school because she was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and I was more famous than her because I was the school joke.
六、以标志性的物品来命名
1. The Notebook
影片中,一位老先生一遍遍地讲述一个浸润着鲜红与纯白的爱情故事,它写在一本洒满昏黄的笔记本上。这部影片以“笔记本”为主要线索,片名《恋恋笔记本》加入“恋恋”二字,更准确地表达了影片的文化内涵。
经典台词:
―In your life, there will at least one time that you forget yourself for someone, asking for no result, no company, no ownership nor love. Just ask for meeting you in my most beautiful years.
一生至少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析:最感人的表白:我陪着你呢。I’ll be there for you.)
2.《山楂树之恋》
片名译为Under the Hawthorn Tree,意为主人公在山楂树下结识。山楂树是一种普通的树,但在主人公眼中它似乎可以胜过任何一种绚烂的花朵,影片中的“山楂树”是一种象征,一种承诺,一种约定。他们的依恋、惺惺相惜,甚至灾难,山楂树都在见证,而最后物是人非,只有它如故。
经典台词:
――你可能还没有爱过,所以你不相信这世界上有永远的爱情。等你爱上谁了,你就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人,你宁可死,也不会对她出尔反尔的。
Maybe, you haven’t been in love yet, so you don’t believe in eternal love. But, when you fall for someone, you’ll realize that you’d rather die than betray her.
七、其他命名方式
1. 英文电影中有许多以单个英文单词命名的片名,如:Once(《曾经》),Inception(《盗梦空间》),Up(《飞屋环游记》),Seven(《七宗罪》),Ghost(《人鬼情未了》),Shooter(《狙击生死线》),Underworld(《黑夜传说》)等。
篇4
1992年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的周冬雨,小时候爸爸车祸去世后,妈妈便带着她改嫁了。虽然继父对她很好,但父H去世这件事却对周冬雨有很大的影响,成长过程中亲生父亲的缺席,让周冬雨身上自带着某种忧郁和自卑的气质。
从小就不太爱说话的周冬雨,却有一件事做得很专注,喜欢跳舞,最愿意跟着电视机中的人物模仿。她学了10年。17岁那年,跻身在高考大军中的周冬雨,紧张地奔波在各个艺考考场间。那日天很冷,在南京艺术学院的考场外,周冬雨搓着冻得紫红的手,不时探出头去看看排在前面的还有多少人,眼里时而闪烁着希望,时而又盛满迷茫,把一个待考小女孩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冬雨多变的神情吸引了正在为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寻找“静秋”一角的副导演。当她被推荐站到张艺谋面前时,似乎有一股清新扑面而来,张艺谋马上两手一拍:“这就是静秋!”
早在《山楂树之恋》开拍前,张艺谋就因为找不到一个“清纯”女孩担任主角而大发感慨,“女孩不再清纯”一时成了众说纷纭的热点话题。因此,当周冬雨出现在观众面前时,大家不禁为她的“纯度”打上了一个问号,为这部讲述“史上最干净爱情”的电影打上一个问号,周冬雨能还原小说中的“静秋”吗?
这些疑问,周冬雨并不知道,但当穿着一身蓝色球衣的她站在摄像机前时,现场的所有人却仿佛看到一位来自那个时代的少女翩然走来,青涩得不留一丝余地。
在拍摄一场游泳戏时,张艺谋要求男主角窦骁轻轻吻一下周冬雨,有过海外生活经历的窦骁倒是很大方地把嘴凑了过去。没想到,此前从未和男孩有过亲密动作的周冬雨先是本能地闪躲,继而大喊一声:“你要干什么?”然后“哇”一声哭了。窦骁尴尬地看着周冬雨,剧组人员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张艺谋不得不喊停机,在片场安慰了周冬雨足足半个小时,最后吻戏也被改成了亲吻脸颊。
懵懂,苍白,如邻家女孩般让人心生呵护,周冬雨演活了“静秋”。《山楂树之恋》上映后,周冬雨小鹿一样容易受惊的敏感神态,打动了全国观众的心,她终于为全民疑惑的“纯度”交出了最满意的答卷。
痛苦是成长的必修课
相对于其他从草根发展的演员,周冬雨的起点很高。一个自卑、单纯、干净、倔强的“静秋”,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一夜间认识了这位新晋“谋女郎”。周冬雨也凭借在此片中的本色表演,一炮而红正式踏入影坛。
单眼皮、瘦小个、没有惊艳容貌,周冬雨压根都没想到,自己竟也莫名其妙红了。角色转换得太快,让周冬雨很不适应,很多时候,她用颤抖的声音接受采访被讥笑为没经过大场面,因为羞涩,穿上了华丽衣服的她竭力缩在自认为安全的角落,而这些也常被错误地解读成成名后的高傲。
靠着“静秋”带来的效应,周冬雨随后主演了《倾城之泪》、《宫锁沉香》等电影,但尽管被掌声和鲜花包围着,不擅周旋的周冬雨也开始招来各种非议,花瓶们想不通,“她既没颜值,也谈不上演技,怎么那么好运?”再有人想到周冬雨见面会上的“畏缩”,她便又有了演艺圈的“傻白甜”称号。
周冬雨想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要遭受这么多莫须有的责难,一夜间她火了,一夜间全世界又都在反对她。但苛责远不止于此,这个周身还没有褪去青涩的姑娘,毫无预兆地陷入了“小三门”。有好事者翻出了窦骁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自曝讨厌周冬雨,原因是周冬雨竟然是小三,曾介入阮经天和许玮宁的恋情导致两人情变。
演艺圈果然是个大染缸,稍不留意就会被漂洗得辨不出颜色。好在,周冬雨在短暂的慌乱后作出了正面回应:没有人能够左右情侣间的分分合合,我也一样。这样的解释显然有些牵强,并不领情的网友们甚至说周冬雨根本是一朵“白莲花”。
负面消息像一张大网,将周冬雨缠得喘不过气。但她似乎天生自带找黑属性,并且似乎是要一黑到底的节奏。“小三门”的余温还在,周冬雨接着又被扣上了“没教养”这顶帽子。
2015年2月26日,在参加一档真人秀《极速挑战》的节目中,周冬雨跟王迅搭档,在王迅要求跟她合影时,她却像个惧生的小马驹一样躲到了别人身后,然后以两人的衣服不搭调推脱,并指着王迅的衣服问:“多久没洗了?”
这些在现场看来很欢乐的片段,在节目播出后却让周冬雨陷入了又一轮轰炸:这么没教养的演员凭什么得到大家的喜爱?这让周冬雨很无奈,忍不住发微博说:“谁说不做作就是没教养?”并配上一张半闭眼睛的照片,颇有些“俾睨天下”的姿态。
屡屡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让周冬雨陷入了迷茫,要怎么做才能成为观众眼中的一个好演员?但这漫天的诟病并没有打消周冬雨对演艺事业的热爱,她一边思索着生活给出的这个难题,一边拍戏,开始勇敢挑战各种不同的角色,拿到剧本后的第一件事周冬雨不是首先看自己的戏分多少,而是苦读剧本,认真地做笔记,从自己身上寻找与主人公的叠合点。
2年多的时间,10几部作品,让周冬雨从一朵默默无闻的小花儿,成了有名的产量冠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周冬雨终于找到了难题的答案:成长是一场修行,而痛苦则是一堂必修课。即便有过短暂迷茫,也是为了更快突破自己。
七月成就金马时刻
因为很拼,周冬雨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在拍完《同桌的你》再次火了后,她开始努力撕去身上已定型的标签。因为好演员不会只本色出演。于是在喜剧电影《心花路放》中,我们看到周冬雨化了浓妆,带了假发,满嘴生涩乡音,变成了“周丽娟”这个和自己形象相去甚远的杀马特女孩儿,尽管仍有彷徨,但不懈的努力已是有目共睹。
在《我们相爱吧第二季》中,和余文乐组合的情侣,起初不被看好。一个大叔、一个萝莉,性格也迥异,一种违和感瞬间在观众心里荡开。但随着剧情翻转,周冬雨还是出人意料地让人刮目相看。当她深情脉脉看向余文乐,羞涩唱出用心改编的《不完美的小孩》这首歌时,那种拘谨、紧张,实在让恋爱中的男女感同身受,不知不觉,周冬雨已成了让人能记住角色的演员。
此时,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绯闻,周冬雨已能用沉淀、不辩的方式去回应……是残忍的世相,把一个女孩用最短的时间训练成了一个顽强战士,她要咬紧牙关不屈成长,给看好她的人们一个美好的交待,也给那些想看她笑话的人迎头一击。
2015年10月,由陈可辛导演,根据安妮宝贝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七月与安生》开始招募演员,这部小说周冬雨在学生时代就看过,七月和安生,一个温婉安定如水,一个叛逆不羁如火。
在众多的应选者中,陈可辛选中了周冬雨,最开始给她的人设是七月,但当他跟周冬雨聊起剧本时,周冬雨却直接说了:“我就是安生。”陈可辛几乎想都没想就反问了一句:“你能演吗?”看出了导演的顾虑,周冬雨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就是想要挑战这个角色,因为我自己知道,私底下某些地方我还挺‘安生’的。但我也是从中学就开始工作,想要自立,觉得不能总靠家里。我可能像七月,但我更安生。”陈可辛忍不住点了点头,从周冬雨这段话里,他隐约看到了安生的影子。
为了不辜负“安生”这个角色,周冬雨特意找到原作者安妮宝贝,跟她一起探讨这个人物的性格走向,两人一起散步,喝下午茶,研究安生。只要领略到人物的精髓,就不会诠释不好角色。
剧本中有一场戏是七月即将临盆,安生紧张担心到不行,只能通过抽烟来舒缓压力和紧张情绪。不会抽烟的周冬雨只能不停地抽,一连三根,结果恶心头晕,吐了一上午。但导演却叫停了,对周冬雨说:“这烟你得深吸到肺里,这样才能表达出你的高度紧张。”从那以后,周冬雨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不能闻烟味儿了,闻到就想吐。
电影中的周冬雨叼着烟,从容地吞云吐雾,叛逆不羁追求自由,其实在内心深处又渴望家庭温暖,周冬雨完美地演绎了安生这个社会边缘人。影片粗剪完成后,陈可辛惊喜地说:“够放浪的演技!”
安生有一句台词说:“25岁之前叫流浪,25岁之后就叫浪”。1992年出生,距离25岁还有半年的周冬雨觉得自己这时候能演这样一个角色,这就够了。
篇5
周冬雨:
“期待大学里的白马王子出现”
《山楂树之恋》中那个有着羞涩笑容的静秋―周冬雨,今年9月终于顺利进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成为2011届北电表演系本科生的一员。和同是北电学生的窦骁成功搭演对手戏的周冬雨,对大学新生活还是充满了期待和新鲜感,她和周刊独家分享了她考学中、入学前的生活和心境,回忆复习文化课的过程,她直叫苦:“不想再来第二次”,对于考上北电后的新生活,她也有一点恐惧。采写_本刊记者 刘倩
南都娱乐:现在回顾考北电的那段日子,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周冬雨:考专业课的过程还好啦,但复习文化课的生活我绝不想再要第二次……感觉复习专业课,和我喜欢的东西还接近一点,复习文化课的时候我就不太感兴趣。而且因为我出去拍戏嘛,文化课浪费得太多了,丢了太久了,光是拍《山楂树之恋》就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南都娱乐:通过出演《武林外传》的演员王莎莎也是未上大学先红,但她没有通过北电的专业试,你通过了,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周冬雨:呃,我怎么知道呢,哈哈。
南都娱乐:复习文化课的过程你是怎么突击的?
周冬雨:家人给我请了家教,但我真正复习的时间只有临近高考的两到三个月,那也是冲刺阶段,那时候复习最大的秘诀就是不能死记硬背,老师们也会给我整体地梳理,但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我没可能把那么一箩筐的书背下去。我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是下午,我会拿这个时间去复习。
南都娱乐:你高考复习阶段是封闭式管理吗?还是会顾及一些演艺活动?
周冬雨:到了最后的时刻是封闭式的,手机上交,交给爸妈,不能上网,不打电话,家人和公司就让我安安心心地去复习。我的经纪人蒲仑当然也知道我的一切动态,但她也不敢找我,只是和我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关心我情绪如何啊等等。有她会不声不响地坐火车到石家庄来,就忽然之间出现在我面前。
南都娱乐:你的经纪人会帮你安排好所有事情是吗?
周冬雨:哈哈,基本上是吧,我一般都叫她姐,有时候还会叫她老娘。
南都娱乐:公布高考成绩的时候,有传言你考了离谱的分数,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周冬雨:其实我不是第一时间知道这个谣言的,我考完了之后再也不去想任何一点关于我考试的事,就想清空脑子,然后就和爸妈去旅游了。蒲姐知道得比我早,但那时候她也不在国内,在巴黎。蒲姐告诉我后,我当然很不高兴很委屈,心想这是为什么呢?谁编的呢?编的这个人很勤快嘛,把每一科的分数都说得那么明确,最让我委屈的是有很多人相信这样的谣言,还根据154分作出各种评论,让我觉得很不可思议。我就觉得社会就是大人的社会,我就不明白大人为什么要这么针对我,难道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南都娱乐:知道自己成功考入北电的第一时间是什么心情?
周冬雨:五味杂陈,那天蒲姐告诉我说我过线了,因为蒲姐看到北电的张会军院长在接受北青报的采访时说今年表演系的划线分是265分,我的分数超过了20多分,蒲姐就觉得我肯定过了,最后我父母手机短信也收到了学校统一发短信告知被录取的通知,我就彻底放下心来了,很开心。
南都娱乐:北电就要开学了,对大学新生活有什么期待?
周冬雨:我希望能在军训中活过去,哈哈,感觉军训时间好长啊,要两个礼拜,9月5日就开始军训了,我好怕被晒黑。
南都娱乐:在入学前,你已经很有知名度了,会刻意调整自己入学的心态吗?
周冬雨:会,我会好好让自己早上早起,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是我听说6点要出晨功,这对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南都娱乐:期待在大学里交到好朋友吗?怕不怕你的先红,让大家和你产生距离感?
周冬雨:会希望交到好朋友,我相信只要好好相处,只要我怀着友好的心,很真诚对待大家,不把自己当成特殊的人,就像和我的高中同学相处一样去交往。
南都娱乐:家人和公司有没有给你制定一些大学的计划?
周冬雨:不会,就希望我安下心来好好学习,公司方面说他们首先是服从学校啦,说我现在是正规大学生了,不能以公司为最重要了,如果学校规定大一不能出来拍戏,他们就不会强求我去拍戏,尽量利用寒暑假时间拍戏。
南都娱乐:希望自己成为哪个师姐 ?赵薇?
周冬雨:为什么你们都问这个问题呢?哈,我觉得每个人都自己的特点,我要好好学习。
南都娱乐:有没有想过在大学里会遇到一个“老三”?
周冬雨:随缘随缘,看情况,我当然是希望有白马王子出现,但是不好说,公司也说了,不会限制我在大学里谈恋爱。
明星亲身解说艺校造星
“进了学校,老师不会当你是什么星”
周冬雨的入学让外界对制造明星的大学增添探秘之欲,毕业、成名的演员们的讲述,更让所有对演艺事业怀抱梦想的人觉得理想并非遥不可及。其实在很多人的记忆中,都有周星驰在电影《喜剧之王》中扮演的那个跑龙套的尹天仇的身影,他的最大梦想“做一个演员,带走一份便当”可以视为表演狂热者的心声,剧中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让人爆笑,也让人隐隐感到小人物命运的悲凉。至今,距离北京电影学院不到1000米的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仍聚集许多席地而坐的群众演员,他们的扮相与北电校园的青春身影相比,有着不和谐的老土,非科班出身的他们做着“另一个王宝强”的美梦,只是,王宝强是“千年等一回”,如今“我要成名”的途径,最中规中矩的方法无非考入科班艺术院校,昔日香港有无线训练班,内地有四大名校,也称“四大染缸”―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北电、中戏、上戏、军艺。
艺考不让化妆、考形体穿紧身衣
每年春节前后,各大艺术院校门前都会被各式各样的汽车围得水泄不通,不是举行会,不是某明星来访,而是一年一度的艺术高考专业试。表演系、导演系、摄影系、文学系,无一例外都需要经过专业试考核,最受人瞩目的当然是表演系招生,声、台、形、表的考核分为三到四试,每次几乎都会刷掉一半人。当然,表演系考生也千奇百怪,有打扮时髦的艳女,也有扎马尾辫或清汤挂面的清纯范儿,通常能顺利榜上有名的都是后者。不让化妆、形体考试时要穿紧身衣,这些都是必须遵守的考试规范。
在北电,表演系考场会架着一台摄像机,一方面考察考生是否对镜头胆怯及是否有上镜感,另一方面也用镜头验证考场是否公正公平;军艺则会在阶梯教室舞台上打满灯光,考察考生在舞台及灯光下的表现力。
朗诵、命题表演、面试,都是表演系专业考试必不可少的项目,经过至少三试的重重筛选,考生们才会拿到艺考合格证。此后还需参加文化课考试,也就是普通高考,这个分数很好达到,只要300分左右。
当然,运气当然也很重要,校园里处处闪着慧眼。比如赵薇考试那一年,大大咧咧的个性让她弄丢了准考证险些错过考试,但正因为她在弄丢准考证这一情境中的用情和投入,被她的恩师崔新琴看在眼里,深刻记住了她并给了她机会。即使后来她在考试中暴露出来的“说话不张嘴的台词问题”,也没有影响她通过专业试。
赵薇同班同学陈坤运气更好,本来是陪同事参加表演系考试,同事名落孙山,自己随便试试却被录取了。最终,陈坤以专业课男生第一名被录取,同班女生专业课第一名就是赵薇。
1.考表演系普通话要很标准吗?
未必,考官注重的是对表演的感受力
龚蓓(中戏表演系94级 代表作《将爱情进行到底》):“我是闽南人,艺考时台词对我来说是个问题,朗诵时我讨巧地用了表情和身体语言弥补了口语的不足。我选了‘猴吃西瓜’这种朗诵题材,模仿猴子叫声来获得注意,老师会把焦点放在我的感觉上,唱歌我也没练过,就在那唱,不知是谁给我提了个建议,让我唱民歌,我就唱了一首闽南童谣叫《天黑黑》,在场的其他考生听完了都鼓掌。我们音乐老师说我的嗓子是大白嗓,但就觉得我感觉好,就我找对了表现方向。如果说要给考艺校的人建议,就是要把身上的优点发挥出来,让缺点不要吸引人注意,考官注重的是对表演的感受力。”
2.是不是只有俊男靓女才能去考表演系?
也有例外,在中戏帅哥并不吃香。
李宗翰(中戏表演系97级 代表作新《水浒传》):“中戏十分重视各式各样不同风格的演员,帅哥并不吃香。我考中戏是因为小陶虹,当时我认为跳舞已跳不出巅峰状态,就去参加一些广告、电视拍摄。有一部叫《香港的故事》的电影来找我,女主角是李媛媛,而我演男主角年轻时候,陶虹演女主角年轻时候,陶虹就问我为什么不去考学。我觉得我在广州挺好,有房有车,干吗要去北京?陶虹说你要想在这行干下去,必须去北京学习。后来我就来考试了。我考进去名次也不是特别高,大概五六名。”
开学从军训就开始练演戏
龚蓓说中戏之所以选她,是看中她是一张白纸,可以随便画。真正公平的艺考就像寻宝,考官们用火眼金睛发现璞玉,随后用四年时间雕琢打磨。据北电学生小A回忆,表演系同学进校第一堂表演课其实是从军训开始的。艺术院校的军训并不比综合大学容易,甚至更严,“艺校军训要算学分,算是体验生活的一种,很多表演系的同学娇生惯养惯了,又是细皮,哪经得起在烈日下暴晒啊,于是在站军姿的时候,表演系就会上演轰动一幕,陆陆续续有人扮演晕倒,晕得还真像,既没摔伤自己,又能让教官信以为真。”
中戏表演系学生小B透露,“我们第一次发挥身体条件的优势就是从军训开始的,表演系阵队比别的阵队的休息时间要多,因为每次休息我们都会给教官表演舞蹈,拉丁舞啦芭蕾舞啦,逗教官开心,教官特别喜欢看,所以老让我们休息。我们当时私下聊天老说,军训确实能让人学会表演啊。”
1. 开学之后都会从零开始学表演吗?
是的,至少老师不会认为你是什么星。
杨幂(北电表演系2005级 代表作《宫》):“我在考上电影学院之前就已经在拍戏了,但进了大学依然对我冲击很大,最受用的是台词课,台词课老师对我帮助也最大,因为台词是最考专业水平的嘛。一开始学的时候,我的台词真的不过关,老师说我有南城音,说我说台词没力气,就很认真地训练我。虽然我进北电前就已经在拍戏了,但这是在大学前我完全没有受过的训练,真的受益匪浅。”
2. 表演系生活是不是和玩没什么差别?
可以选择玩,也可以选择勤奋。
薛佳凝(上戏表演系95级 代表作《粉红女郎》):“上戏还是很严谨的,我们当时每个月都要交读书笔记,每个月要看五本书,晚上我们表演教室都有人的,同学们都自己在排练,有时候占不到位置就只能在草地上排练。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我们的大学生活是开放式的,很Open,不是属于很规范的那种死板,这种生活很好,让人思路开阔。”
3. 进入表演系等于半只脚踏进娱乐圈吗?
至少在军艺,不是。
王(军艺表演系2003级 代表作《钢的琴》):“我们周一周三早晨要穿军装、胶鞋,扎腰带,要进行晨训的,比如齐步正步走。每星期周五周六周日晚上都要晚点名,而且经常会半夜突发性检查宿舍,睡眼迷蒙就要喊到。但也没有残酷的训练,和正规部队比起来,还是轻松很多。军艺最特别的一点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不可以谈恋爱’,私底下不被发现可以谈,有的学生谈恋爱了会被叫去谈话。”
修学分花钱找文学系论文
修满学分对表演系同学来说并不那么轻而易举,专业课和选修课、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论文和毕业大戏五部分构成了总的学分,很多表演系的同学在大二开始外出接戏,难免落掉功课,选修课出勤率也不高,更别说听选修课的专心程度了。北电05级文学系小C爆料:“那次在崔卫平老师的《艺术概论》选修课上,现在演穿越剧很红的女星就坐在我后面,她在校园里算小有名气了,都说她是北电校花嘛,大家也都认识,我观察她,她也不听课,就在那玩手机,果然,第一节下课后她就溜走了,第二节课就没再看到她的身影。”
同是北电文学系的小Q帮好几个表演系同学写过论文:“他们根本就不会写嘛,也没有时间写,就成群结队地找我们帮他们,他们愿意出1000到2000元的价钱作为我们的劳务费,或者是一瓶名牌香水。”
据早前资料,章子怡在中戏的毕业论文是《演员必须学会想象》,同班好友胡静也曾爆料,章子怡刚进大学就说过“我一定要找张艺谋拍一部电影”的话,当时班里同学都觉得章子怡会红,但想到她能红成如今这样的人并不多。看来,演员的想象力真的很重要,敢说敢想,才能成真。
表演系是不会写论文呢还是不屑写论文呢?
那要看你信前者还是信后者了。
杨幂:“毕业是要完成毕业大戏和论文及答辩的。毕业大戏中我演的是一个男孩,戏份不算多,因为当时我还在拍戏,所以老师为我挑了一个戏份少的角色,写论文时期我也是在拍戏,时间很紧张,但我也没找人,白天拍戏晚上写论文,就那样写出来的,乐在其中,我对自己的论文很重视,不可能找人帮忙或,都是自己写的。后来老师拿到论文都很惊讶,说你不是在拍戏么?怎么有时间?我特别自豪,写了1万多字呢,答辩也很顺利。”
李宗翰:“毕业还要写毕业论文,头疼啊,憋了两个星期才写出来,大概1万字以上。也有请文学系的同学帮忙,探讨一下开头应该怎么写,万事开头难。我现在特别想找到他。”
冯绍峰(上戏表演系1997级 代表作《宫》):“上学期间,经常有导演系的来找我拍片段。很多,其实我在学校演的一些戏还挺火的,都是特别有个性的角色,比如张国立《顽主》中的角色,还有《雷雨》里的周萍,还有一些国外经典电影的片段等。我的毕业大戏是演《聊斋》里一个角色,人妖恋,角色有点像宁采臣。至于毕业论文,还真写得一点不头疼,很轻松,分数挺高的,就是把平时整理的笔记,加上老师教的和自己的想法按照体系写在一起。英语,我们艺术生过的是二级,我刚上大学那会儿就过了。”
毕业靠人际关系找戏拍签公司
并不是所有的班级,都能像赵薇、陈坤那个班(北电表演系96级)创造历史性辉煌。通常表演系一个本科班是30人,每班能出四个明星已经算多。中戏、上戏、军艺都规定大二结束后学生才能接戏,考上中戏的梅婷就是因为接戏和学校产生冲突最后被退了学。北电倒没这么严格,有个别明星大一接戏也无妨。总体来说,大三才是表演系同学发挥自己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最佳时机。
大学期间接的戏多,自然毕业之后顺理成章会被影视公司签约,常常会有剧组到学校挑演员,被相中的学生无疑是幸运的,这是接戏途径之一。影视圈朋友之间相互介绍也是一种途径,怎么建立这些朋友资源?那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1. 想接戏,要主动出击还是守株待兔?
要看能力大小以及运气如何。
龚蓓:“说来我还蛮幸运的,一年级我去香港玩,我们老家有个朋友是搞影视的,给我介绍一个女经纪人,这个女经纪人一见我就很喜欢我,说和我谈签约,那时候我觉得很恐怖,好像签约就是卖身了,她一直等我等到我二年级,我就和她签了,然后出去接戏,就有人给我安排了。学校不干涉我们,我们出去拍戏片酬的一部分会给学校,所以学校也鼓励我们出去拍。”
2. 大二结束前先接了戏,学校还能不让拍吗?
不放人还是不放人。
李宗翰:“中戏管得很严的,有戏要拍没法请假,比如我暑假期间拍了现在《重案六组》的前身《警探风云》,刚刚拍了十集就不让拍了,最后只好硬生生把我演的那个人变成另外一个,根本请不出来假。但大二结束的时候开始有戏找我,就可以拍了,那是老舍的故事《离婚》,演的是里面唯一一个纨绔子弟,也是小陶虹带我去的,都是好演员,有葛优、陶虹、孙淳等。演完戏特别高兴,学到不少东西。我也看到以后走这条路的希望,而且下半年的学费也出来了,不用再找家里要钱了。”
3. 想拍戏如何向学校请假?
找片方出面最好。
杨幂:“我在考上电影学院之前就已经在拍戏了,进入电影学院后也一直没断过,只不过为了兼顾学业,我接的戏并没有很多。其实在电影学院接戏的机会很多,也有很多同学外出拍戏需要请假,但我不会自己去请,都是让公司工作人员去请,直接面对老师还是会很不好意思。”
江一燕(北电表演系2000级 代表作《南京!南京!》):“我的第一部电影是大学一年级拍的。当时就是被导演选中,之后的事就是剧组与学校沟通的。”
苗圃(北电表演系98级 代表作《走西口》):“请假其实就是死缠烂打去耍赖,其实现在想想还是不对的,大学时光真的珍贵无比,过去了就永远都回不去了。要是现在能重来一次,我更希望有更多时间呆在学校,好好享受校园时光。”
黄圣依(北电表演系2001级 代表作《功夫》):“我大一就开始拍广告了,后来遇到‘非典’,所以拍戏请假方面还真没遇到什么难关。到了大三大四我们学校本来就是以实践课为主。”
4. 毕业后是签经纪公司好还是进国企好?
篇6
那么电影里面最常见的病症都有哪些呢?说到这里就要用到万能的“3+X”公式了。此3,指的是被拍最多的“三大病”:白血病、艾滋病和失忆症。至于此x,就门类繁多不一了。其实生老病死本为人世常态,电影人本着崇肃的态度,讲述在苦痛的时候人们意志的顽强不灭,以及真爱的伟大不变,是对生命最高的致敬和尊重,如此成就的经典众多,让我们来分门列举一下。
No.1 “你活着,我就不会死”
白血病历来是电影中出现最多的病症,以七十年代经典的《爱情故事》为例,这种美丽邂逅、两情相悦、历经万难却突闻噩耗――最终其中一方撒手人寰,另一人有了更通透的对生命的理解的故事是此类电影最常用的模板。
电影中的主角往往年轻,往往美好如歌,比如《山楂树之恋》里弱冠之年的老三,以及《初恋回忆》里圣洁纯美的曼迪・摩尔:这种胜放时的凋折最为震撼人心,关键的是病魔并不能打败爱情,比如《附注:我爱你》(P.S.:I Love You),男主角已经逝去很久了,女主角还在收到他充满爱意的信件:这些都是白血病成为电影里最常见疾病的原因。
当然也有相当写实地对白血病的呈现,比如《姐姐的守护者》,影片真实甚至残酷,但剧情的厚实之处正由此体现,对亲情和人性地刻画以及对生命意义地思考都有别于以往。还有将两种经典套路很好地融为一体的影片。耳熟能详的《新不了情》正是讲述了一个身体有病的女主角最终“治愈”了“心里”有病的男主角的故事。
让我们用《初恋回忆》的杰米的一句话来总结一下:“无论发生什么,都一直准备着去原谅、去信任、去希望、去忍耐……”,去爱。
No.2 “奇迹每天都会发生”
艾滋病是一种容易引起争议的疾病,《最爱》里也并没有明说,而是改成了“某种罕见的热病”。电影里对这种疾病的拍法不像白血病那样大多一个模板,而是衍生出了各种故事。
《费城故事》是汤姆・汉克斯第一次获得奥斯卡影帝,他饰演的同性恋律师不幸染上了艾滋病而遭解雇,在好友的帮助下,他最终为自己的不公正待遇讨得说法。第二年他再次称帝的《阿甘正传》中,身患艾滋病者变成了他的爱人珍妮,善良真心的阿甘在她患病后娶了她并照顾她到离开人世。西班牙电影《关于我母亲的一切》则将这一主题衍生的种种可能表现得更加深刻:女主角在历经丧子等生活的灾难后帮助一个怀孕但患上艾滋病的修女生下孩子并答应照顾他长大,本片结尾很有喻意:小艾斯班特两岁时,他从母体中带来的艾滋病毒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不论怎样演绎,一个不变的大主题是: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关怀和爱。
No.3 “因为健忘,我遇到了你”
“……因为健忘,我要离开你……我感激上帝把你作为礼物送给了我,我像你一样微笑、大哭。我可能会忘记你,但你永远是我的一部分。”这是韩国影片《我脑海中的橡皮擦》里的一段经典台词,女主角因为患上了失忆症,慢慢将所爱之人完全忘记。失忆症被电影青睐的原因在于它大多不会威胁生命且没有伤痛,症状又多种多样,创作空间较大。
《恋恋笔记本》里的失忆是最常见的一种病因――阿兹海默,俗称老年痴呆,于是影片采取了倒叙的方式将男女主角一生的感人故事娓娓道来。同样被阿兹海默折磨,不仅失去记忆还失去最宝贵的才华的,还有女作家艾瑞斯・默克多,电影《携手人生》就是对她一生的纪录式呈现,分别由凯特・温斯莱特和朱迪・丹奇扮演她的青老年时代。《初恋50次》则极富想象力,德鲁・巴里摩尔的失忆症表现是每天失忆,男主角却锲而不舍地想要帮她找回正常的记忆,这样的初恋真是又甜蜜,又心酸。
No.4 “生命就像人行道,但愿有一天,我们会相遇”
除此三大病之外,还出现过许多以从伤风感冒到疑难杂症不等的疾病为题材的电影。肌无力症如《永失我爱》,瘟疫如《屋顶上的轻骑兵》,帕金森症有了最近的《爱情与灵药》,甚至以植物人为女主角都有阿莫多瓦的《对她说》。
跟排名第三的失忆症受关注程度不相上下的是自闭症,只是由于近年来代表作品不如前者多,未能列入前三。这类疾病往往以表现伟大的亲情为主题,比起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反而有更加坚实感人的力量。不论是《雨人》里血浓于水的兄弟情,《马拉松》里不顾一切的母爱,还是《海洋天堂》、《我是山姆》的两位父亲,都有让人哗哗泪下的力量。而粘土动画《玛丽和马克思》的主角大胖子马克思患上的亚斯伯格症也算是自闭症的一个变种,没有丝毫煽情的桥段和台词,片中脉脉温情的一对知己好友间的故事却有着更加持久的感染力。
篇7
1960年,希区柯克61岁,获奖无数,著作等身。然而,他依然面临电影人常见的尴尬:缺钱。拍摄经费上的捉襟见肘,没有成为他拍不出好片子的借口。最终,他用80万美元的成本,拍出了名垂影史的恐怖经典《惊魂记》,在赢得口碑的同时,也取得了1500万美元的票房。
票房也疯狂
今年,张艺谋也是61岁,距离他被影迷赠以“国师”的称号已有数年。作为电影导演,他近十年来几乎只干两件事:一是拍了一系列大投资大制作,外形绚丽内核空洞的商业大片;二是导演了外形更加绚丽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即使是一时兴起拍的小制作影片——如《三枪拍案惊奇》、《山楂树之恋》,也写满了“玩票”的意味,其品质显然无法与早年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等土得掉渣、但意韵深远的精品相提并论。中国最好的导演,沦为中国最大的视觉装修匠。在花甲之年仍对电影保持浓厚的好奇心,愿意低成本地拍片。在这点上,希区柯克堪为张国师的老师。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希区柯克已因为《房客》、《讹诈》、《三十九级台阶》等影片奠定了自己的风格和地位,孤悬大洋的英国已经没有了希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而电影工业已趋于成熟的美国引发了希区浓厚的兴趣,经过一些接触,最终是制作了旧版《金刚》和《乱世佳人》等富有冒险精神的传奇制片人大卫·塞尔兹尼克成为希区和好莱坞之间的桥梁。
描述泰坦尼克海难的剧本《泰坦尼克》是热爱鸿篇巨制的大卫最初的拍摄建议,但最终被悬疑小说《蝴蝶梦》所取代,而这正中希区柯克下怀。事实上,希区柯克在英国时曾考虑自己购买并投拍,而现在大卫让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
希区柯克后来并不喜欢《蝴蝶梦》这部影片。他公开表示,这不是一部希区柯克风格的影片,故事老套过时,缺乏幽默感。之所以如此,也许是因为在美国立足未稳却一贯渴望创作自由的希区柯克和控制欲强烈的铁腕人物塞尔兹尼克的冲突和妥协。塞尔兹尼克对希区柯克精心准备的剧本毫不客气的表示“难以形容的吃惊和失望”并加以彻底否决,包括希区精心设计的调整影片节奏和氛围的幽默桥段。最终的电影是妥协的产物。最后说一句,这部妥协的作品,拿到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奥斯卡之路
看陈凯歌的《梅兰芳》时,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这是两部影片,前半部异常精彩,后半部别别扭扭。究其原因,梅家后人对梅兰芳先生名誉的维护,导致了剧本的烂尾,也导致了陈导在拍摄后半部分时如履薄冰,生怕没把梅先生拍成完人,梅家人不高兴。在剧本不如意的情况下,陈凯歌选择了降低影片品质的妥协方法。相比起来,希区柯克在遇到同样不如意的剧本时,依然能保证影片的品质,这一点值得借鉴。
希区柯克的“露脸癖”达到了骇人的程度,即使是全部场景都在一条船上,实在没有露脸机会的《救生艇》,他也能把自己的照片放到船上的一张报纸上,借此露一小脸。跟他很像,新生代导演宁浩也愿意在自己的电影里露上一面。从在《疯狂的石头》里出任医生开始,宁浩在《疯狂的赛车》中扮演出租车司机,他总会在自己的电影中客串个角色。对于这样的做法,宁浩的解释是,在自己的每一部影片中都会参演一个角色,“就像盖一个戳”。这次,这个戳继续盖在《黄金大劫案》里,宁浩直接把自己升级为警察。
也许是希区柯克珠玉在前的原因,宁浩的这种“盖戳”行为,总让人觉得是东施效颦。而且希区在影片中的出现都是酱油中的酱油,不注意看根本发现不了,而宁浩的存在感要略强一些,大家看完影片都能记住他那个角色,有血有肉有台词。这种刻意而为的存在感,反倒不如希区柯克每部电影露三秒的方式来的惊艳。
电影也“管制”
美国就没有影片管制·别逗了。在遥远的上世纪40年代,同性恋根本是个说都不能说的禁忌,电影导演们是绝对不敢碰的。然而就在这样的管制条件下,1948年,希区柯克堂而皇之地让一部“”上映了。
《夺魂索》改编自舞台剧,故事取材于1924年在芝加哥发生的真人真事,一对同性恋人仅仅因为想获得谋杀的体验,用绳索勒死了他们的大学同学。可以想象,在海斯法典当道的年代,这是一个多么逾矩的题材。因此希区柯克在本片中的成就不仅是放弃剪辑、开创性地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更和电影审查官们耍了一番阳奉阴违的手腕。
拍摄期间,无论是希区柯克还是华纳的工作人员,都缄口不提同性恋,而用“it”来指代。大家心知肚明,他们在拍的是“it”,演员在演的是“it”。
最终的影片并没有向观众表明两位凶手是同性恋,但许多人都看出了其中强烈的同性恋暗示。为此,影片还遭到了一些社会和教育团体的谴责。
亚瑟·劳伦茨后来称赞《夺魂索》:“至今仍是制作最老练的同性恋电影。”他也认为希区柯克“比其他人更把同性恋者当作是人”。
娄烨是典型的中国地下电影导演,他最近一部在国内正式上映的影片还要追溯到将近十年前的《紫蝴蝶》。在那之后,他的一部《颐和园》让他被电影局禁拍5年。他也拍过同性恋题材电影《春风沉醉的夜晚》,不过估计这部在禁拍期内“违规”拍摄的电影永远都不会在国内上映了。娄烨被影迷尊称为“娄公子”,做事风格很有公子哥的傲气和不羁。然而,拍电影这种事,从来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何巧妙躲过管制,在高压下之下拍出自己满意的影片·娄烨可以向希区柯克学习的还有很多。
“文艺导演”商业电影
用三个词描述希区柯克,可能是:拍恐怖片的、电影大师、导演中的导演。这三个词在大多数时候是矛盾的。在希区柯克之前,恐怖片一直难登大雅之堂,而希区柯克把惊悚、悬疑的元素融进纯粹的恐怖之中,用剪辑、音画配合、导演技巧等,生生地把恐怖片提升到了艺术电影的高度,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吓死你,你还得说我有文化”。
篇8
慢工出细活
科班出身的李路,早年曾执导《小萝卜头》《刘天华》《老大的幸福》等剧,凭借这些剧目获得过“金鹰”“飞天”等权威奖项。但在2008到2016的这8年里,李路只拍了四部电视剧,和大多数风驰电掣呼啸前行的创作者相比,李路显然是“缓慢”而“低产”的。在同样的八年里,很多被他带进影视圈的公司和个人都已成长为“大鳄”,自己曾经的几个助理也都自立门户当了老总。在曾经一度热钱疯狂涌入的大环境下,读过长江商学院EMBA的李路有很多商界的至交好友,也有很多资本慕名而来希望合作,但都被他婉言谢绝。曾经做过江苏广电集团旗下全资影视公司老总的李路似乎在与这个行业的“大势所趋”逆向而行。
《人民的名义》中,侯亮平、祁同伟、高小琴三人在不同时段、不同心情下唱过《智斗》,而李路笑称:“《智斗》里的台词,‘三五个人,七八条枪’―我连那个条件都没有,核心团队的人就两三个。”八年来的四部作品,李路都是导演兼总制片人,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创作,本该两个人做的事儿,他左右肩全挑起来,疲惫和压力可想而知。李路在做《老大的幸福》后期时,通宵剪片子,每天下午进机房,第二天清晨才回家,坐上出租车就睡死过去了,叫都叫不醒,有一次吓得司机差点报警。“没办法,白天事情太多,没法定下心来做片子,夜里清净,能集中精力出活儿。”从一部剧的筹备、制作、宣发再到播出,全流程的任何环节,他都是亲力亲为。
李路说,虽然《人民的名义》火了,但是自己的心里并没有轻松下来。他也坦言,其实还可以更好。“我没有固定的班子,每次拍摄都会认识一批新的朋友,当然这个磨合会花一些时间,但是新鲜的碰撞更有意思。”他说,“其实不光是他们,还有剧组其他部门的同仁,我更愿意相信大部分人并不是单纯为了挣钱来的,我们工作的快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价值和意义。《人民的名义》剧组拍摄时建了一个微信工作群,直到现在那个群都没有解散,很少有人退群,而且经常有交流和互动,尤其是最近,每个人都很开心,因为自己的辛勤劳动没有白费,这对所有人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铺天盖地的采访,李路一直在说自己很感恩,感恩周梅森和范子文的信任,感恩几家投资方在最艰难时刻的不离不弃,感恩全体演职人员的辛勤劳动,感恩湖南卫视作为媒体的担当,还要感恩父母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刷脸请出四十多位老戏骨加盟
对观众来说,在《人民的名义》中看到大批大咖级演员十分惊喜。李路说他在拍摄之初就坚持“全一线阵容配置”。“我拿到这个本子的时候就想着一定不能拍成不温不火的中庸之作,必须是行业标杆剧―不管拍任何题材,我都是用这种思路去做的。”李路坦言,自己常常对一些电视剧产生“怒其不争”的感觉。“有些拍得不到位,有些糊弄观众,长此以往又怎能留住观众?不管电视剧还是电影,拍得认真、达到一定层次,观众内心是会感受得到的。现在观众的情商、智商越来越高,只有做好的作品才能得到认同。”
正因为朝着“标杆剧”的方向努力,李路导演在开拍之前就亲自去向若干大咖发出邀请:“我反复思考,给每个角色、每位演员精准定位。其中也有演员觉得戏份不多或者有些顾虑不想演,我就一个个说服他们。而且我还跟他们要求价格‘折上折’,要不根本不可能把这么多优秀的演员聚集到一起。”对此,演员侯勇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自己确实只拿了友情价的劳务费:“这部戏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冲着友情来的。”
李路表示,聚集这么多成熟演员,就是希望能够入木三分地刻画人物形象:“他们的台词背得一字不差,现场飙戏尤为好看,有时候拍着拍着现场就响起一片掌声。”若干身怀绝技的演员聚集到一部电视剧中,他们对角色有各自的设计,包括对台词也有精准的修改:“好演员都是戏痴,可以说这些戏骨们的表演都是教科书级别的――他们完全可以告诉其他演员朋友们,戏该怎么演!”
《人民的名义》没有小鲜肉、没有流量担当,取而代之的是张丰毅、陆毅、吴刚、柯蓝、张凯丽这样近四十位资深戏骨。这部剧总投资在1.2亿左右,但所有的演员总片酬却只有4800万元,都不够眼下一个当红偶像演员个人的片酬。在谈到当今小鲜肉改台词的问题时,李路直言,以前的唐国强也是小鲜肉,那才是演戏的偶像。现在的年轻演员,一上来就是要求改剧本,不是几句的改,也不是中心意思的改,而是一大段的改。这惹怒了导演李路,李路直接怼他,这些剧本都是导演和编剧们认真琢磨过的,你凭什么改?而且你的台词功底还能超过专业的编剧吗?一部成功的作品,并不仅仅靠人气,更需要靠的是一部作品的深度。
不为展示腐败,只为警示
与同类型电视剧相比,《人民的名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李路说:“《人民的名义》应该说是应运而生的,艺术地反映了党的十以来反腐败斗的成果,歌颂党和国家利剑反腐的决心和行动,形象地揭示了反腐斗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积极的姿态对反腐斗争给予艺术的表现与思考。在注重从反腐败的视角切入剧情的同时,更加注重塑造廉洁典型形象。我们也在剧中加入很多当下元素,如微信和网络都成了推进剧情的重要工具。”
反腐是社会热点,在文学创作上也是与现实互相关照的,但李路说,这部剧没有对号入座:“但一定有对真实案例的借鉴。艺术作品源于生活但是要高于生活,要对现实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艺术加工,剧中确实有不少情节是借鉴了现实案例,但是反腐剧不是为了展示腐败,而是为了反映腐败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伤害,给大家以警示和启发。”
李路说:“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人民的名义》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反映时代变化,回应人民呼声,以清醒的声音警世,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了美好、看到了希望。
现实题材一定要有温度
从最早担任制作人的《不想回家》《好想回家》到《老大的幸福》《山楂树之恋》《坐88路车回家》,现实主义题材似乎一直是李路所钟爱的。在他看来,现实主义题材是最难拍的,真实刻画才能可信,贴近时代才能引发观众共鸣。谈及《人民的名义》的创作初衷,他说:“我们一定要做现象级的、温暖的超现实主义题材,说人话感召大家,别来假的。不管官员还是百姓通过这次播出产生了共振,跟观众的互动发现说人话招人看,说假话招人恨,只有说人话,这种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作品才会被大家接受和赞颂。”
“反腐不只是要把生锈的零件、患病的器官拿下来,更重要的是找到致锈的原因、病灶的所在,从而正本清源,创造清明的政治环境和执政生态。希望《人民的名义》在这场移风易俗的大变迁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李路说。宏观处讲政治,微观处显人性。“相比于以往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更侧重对人性的思考。”李路说,“腐败是结果,人性的丑恶和光辉,才是内在驱动力。诱惑面前,是否忠诚于良心和信仰,是英雄和小丑的分水岭。有人担当,有人放水,有人坚持,有人妥协,这是我最想表现的众生相和人性色谱。”
篇9
美满婚姻危机四伏
2003年,姚晨和凌潇肃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次年,两人登记结为夫妻。
2008年4月,由姚晨和孙红雷主演的谍战电视剧《潜伏》在全国各地热播,姚晨由此一夜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成功来得太快太突然,连姚晨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她买了一套《潜伏》光盘,回到家后却不敢看。看着姚晨在自己面前走来走去,凌潇肃知道她的忐忑,一把将她硬拽到沙发上,陪着她一集一集地看完。
凌潇肃由衷地说:“你生活中一点也不强悍,却把翠平的强悍劲演得淋漓尽致,真不赖!而且我妈也说了,你的表演越来越出色,你今天的名气是演出来的,不是别人捧出来的。”凌潇肃的母亲傅小健是西安电影制片厂资深导演、编剧,能第一次得到婆婆的首肯,姚晨知道,自己确实出息了。
姚晨握住凌潇肃的手感激不已:“老公,要不是你当初的激将法,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功。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姚晨拿到《潜伏》剧本的时候,她正打算接拍一部文艺电影,想推掉这部剧。和往常一样,凌潇肃帮她再看一遍剧本,认定《潜伏》一定会火。他了解姚晨争强好胜的性格,故意激她:“听说孙红雷是戏霸,你是不是怕了?”姚晨果然中计,马上操起电话打给制片人:“我宁可不要片酬也要演翠平。”
想起这段经历,姚晨和凌潇肃都哈哈大笑,凌潇肃对她说:“你有成就我特高兴,你是谁啊,是我媳妇啊,我愿意一辈子做你幕后的军师。”姚晨点点头:“不管有没有名,我到什么时候还是那个管家婆。”
然而,大红大紫后,姚晨的片约不断,各种时尚活动也纷纷邀请她。姚晨好不容易回到北京呆几天,为了能更多地和凌潇肃在一起,姚晨拉着他去参加活动。姚晨总是全场的焦点,每当姚晨要介绍凌潇肃时,几乎每个人都会边和他握手,边脱口而出:“我知道,姚晨的老公,你好你好。”
姚晨有点不高兴,觉得这样会让凌潇肃不舒服的,毕竟他也是个演员,而且最重要的是他是个男人,男人都是很要面子的。于是她赶紧郑重其事地“纠正”:“他是凌潇肃,也是演员,比我优秀。”
直到有一天,凌潇肃对姚晨说:“往后再有什么活动我不去了,那是你工作的一部分,我跟着像凑热闹,没劲。” 听了他斩钉截铁的口吻,姚晨只有点点头。
凌潇肃曾是国家一级运动员,却不敢自己剪脚趾甲。自从两人结婚后,这个活姚晨都包了。她习惯性地把凌潇肃的脚放到自己腿上,刚要给他脱袜子,凌潇肃迅速把脚撤到地上,问道:“你干吗呀?”
姚晨假装一噘嘴,开玩笑道:“你怎么忘了,剪脚趾甲啊,我要是不出手,你不得把每双鞋都顶破啊,我是心疼鞋,不是心疼你的脚。”“不用了,我自己剪过了,要是等你动手,我这几个月都得成野人了。如果鞋坏了,我可以自己赚钱买。”凌潇肃面无表情地说完,转身进了另一个房间。姚晨半晌没说出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姚晨深信,要想俘获男人的心,先要满足老公的胃。因此只要有时间,她就会给凌潇肃做一顿正宗的陕西美食。一天,她把热气腾腾的陕西小吃摆上桌,可凌潇肃只吃了几口,说了一句:“我没胃口”,就下桌了。
姚晨觉得特别委屈。自己辛辛苦苦地拍戏工作,回来还要面对一张冷脸,想方设法地增进感情,却成了奢求。姚晨气不打一处来,把饭菜都倒进了垃圾桶,恨恨地大吼道:“不是不吃吗,干脆都倒掉,以后指望我做,没门!”
演戏时的姚晨是个一丝不苟的人,可生活中她常常丢三落四。一天,她准备去一部新戏的外景地,到了机场才发现身份证忘带了。她下意识地掏出手机,要拨给凌潇肃,姚晨犹豫了片刻,又把手机放回了包里。
姚晨改签了机票,回到了家里。凌潇肃问道:“干吗不给我打个电话?我给你送去,来来回回折腾什么啊。”姚晨边把身份证往钱夹里放,边淡淡地说:“不敢劳你大驾,我现在是惹不起,还躲得起。”
姚晨走出家门,把大门重重地关上,原本美满的婚姻在短时间内突然变得千疮百孔。
朋友直言道破天机
怜惜之情让爱重现
姚晨和凌潇肃有几个共同的死党,无话不说。得知姚晨有一周的小假期,死党们赶紧和她约定:“快出来聚聚,不然你又跑得没影了。”
朋友们召唤,凌潇肃也兴致勃勃地和姚晨一同赴约。聚会的人都是结了婚的,说到姚晨和凌潇肃这个小家庭,有朋友直言不讳地说:“以前看你们俩是最幸福的,现在感觉成了最貌合神离的一对。是不是因为老姚红了,脾气也就大了?老凌虽然为你高兴,可骨子里也有点自卑和烦躁,出现问题不怕,就怕两人顶牛,那这个家很可能就土崩瓦解了。”
姚晨和凌潇肃都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当晚回到家里,两人都几乎一夜没有合眼,各自想着同一件心事:趁着婚姻的气息尚存,全力挽救!
时隔不久,2009年开春,姚晨排练话剧《杜拉拉升职记》,她出演的杜拉拉有唱歌、跳舞的戏份,而且台词很多,让她苦不堪言。每天排练完回到家已是深夜,她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想想第二天还有繁重的排练任务,姚晨悄悄起身下床,找安眠药。“你干吗呢?哪不舒服?”台灯亮了,原来凌潇肃看她一直睡不着,觉得她很反常,于是也进入不了梦乡。
姚晨钻进被窝,靠在凌潇肃肩膀上,抽泣地说:“演这个话剧让我紧张死了,作品很有名,前面又有电影版了,你也知道,唱歌跳舞不是我的强项,而且台词太长,万一在演出时露怯了,我可丢死人了……”
凌潇肃看着怀里的妻子,一种久违的疼爱油然而生,他把姚晨手里的药瓶放到一边,柔声细语地说:“我知道你很难,但你想没想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好事,我觉得人越往上走越不能懈怠,其实这就是一个坎,你要迈出去就畅通无阻了,你就会做得更加完美,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很久没有听到凌潇肃这么温馨的话语,姚晨觉得特别感动,她答应凌潇肃,以后不会再想吃安眠药了,免得伤身体。
2009年4月9日,话剧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首演。戏里有一句台词是王伟问杜拉拉:“请问观众席第一排中间的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姚晨下意识地往台下一看,顿时诧异了,怎么是凌潇肃端坐在中间,他还冲自己笑呢。
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起立为姚晨和其他演员的精彩表演热烈鼓掌。姚晨如释重负地回到后台,凌潇肃手捧着一大束玫瑰花已经在守候,他真诚地说:“老婆,你受苦了,你在舞台上证明了自己,又蹦又跳更成熟了。”
姚晨把花抱在怀里,嗔怪道:“你干吗坐在第一排,害我一看见你就紧张,完全没发挥好!”其实凌潇肃悄悄坐飞机来捧场,她心里美滋滋的。凌潇肃感受到了她的喜悦,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我也是观众啊,给你打90分!”
这一刻,两人找到了久违的和谐感。姚晨暗想:我要让这种感觉延续,再也不能把它丢了!
过了一段时间,改编自一部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和空姐一起的日子》剧组邀请姚晨出演女一号,正巧有其他戏也在找她,她想推掉这部剧。一天制片人给她打电话:“我们找的和你搭戏的男主演叫凌潇肃,他是个演技相当不错的帅哥,演过一些戏的男一号……”
姚晨当时就忍不住大笑,她揶揄道:“您是外星人吧?我们在生活中是两口子啊!”
姚晨当即答应接拍这部剧。回到家,她和凌潇肃聊起“外星人”的故事,凌潇肃也乐得前仰后合。姚晨说:“这个戏拍50多天呢,我们俩一年在一起也就这些日子,机会多难得呀,我们可以假公济私天天腻在一起。而且我又看了一遍剧本,确实适合我们。”
对姚晨和凌潇肃来说,这部作品有着对事业和生活的双重意义,甚至对生活的影响更重要。
合作拍戏重享初恋
情回巅峰一生相守
不久后,电视剧《和空姐一起的日子》开机了。开机不久,姚晨和凌潇肃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两人的对手戏非常多,常常因为有不同意见,而吵得不可开交。
导演和制片人为此很头疼,有一天,制片人在和姚晨聊天时,半开玩笑劝道:“你俩可得一直好好的,千万别拍完戏离了,那收视率就暴跌了!”姚晨笑了,在心中暗自埋怨凌潇肃:一个大男人,干吗像个火药桶似的,拍戏时就不能让着点老婆吗。但她并未真生气,毕竟在艺术上较真也是没错的。
“老凌,送给你的!难得有半天时间不拍戏,我刚才去逛街时买的。”看到姚晨递来的一个八音盒,凌潇肃顿时来了兴致。盒里面有一男一女两个小人偶,而背景则是一阵流星雨。凌潇肃立刻想起,在大学念书时有天晚上和姚晨坐在学校食堂的台阶上,姚晨通宵半躺在他的怀里,看着天空飞过的一串串流星。凌潇肃爱不释手地摆弄着,计上心来。
当天晚上,凌潇肃先走出了房间,然后给姚晨发短信:“快出来,到院里的草地看流星雨!”姚晨心领神会,赶紧跑出去,半躺在凌潇肃的怀里。凌潇肃上来就道歉:“老婆,对不起,我太希望演好这部戏了,在片场的时候总是头脑发热,害得我们总吵架……”
姚晨轻轻捂住凌潇肃的嘴,打断了他的话:“还记得我们在大学时排话剧吗?吵得和现在一样凶,互不相让,我觉得我们吵架其实也是找回了当年初恋的感觉。而且我们这次在剧中出演情侣,也仿佛重新谈了一次恋爱,我真的非常享受。希望我们的感情像一坛老酒,越陈越香。”
凌潇肃感激地说:“谢谢你老婆,你帮了我很大的忙,你很关心我的事业,甚至超过关心自己。我听很多朋友说了,你总向导演夸我,推荐我。其实我还纳闷呢,怎么邀请我拍戏的剧本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我知道这部戏原本你不想接,主要是为了跟我合作……”
姚晨再次打断他的话:“我知道你一直都非常努力,而且在我眼里,你是我的偶像,比我优秀。你有一天一定会达到比我更高的高度,这件事由不得你,这个圈子身不由己。我先替咱家挣两年钱养家,将来我人老珠黄干不动的时候就换你上。”这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姚晨调皮地说:“看吧,老天都同意了。这哪是流星雨啊,是下雨,赶紧撤退!”两人手拉手开心地往宾馆里跑,一起哼唱起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姚晨开办了自己的“微博”, 她以亲近的态度、直观的图片和略带幽默的语言,吸引了网络上的无数人气,被誉为“围脖女王”。她写道:“这两天,不断接到电话短信,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夸赞老凌童鞋在《空姐》里的表演很不赖。甚至有朋友直言‘你这部戏可没有你老公演得好。’嘿嘿,怪了,头一回听人批评俺心里竟美滋滋的……”
2010年9月22日中秋节,在第8届金鹰奖上,姚晨获得最受欢迎女演员奖。让她意外的是,凌潇肃通过VCR真情告白:“老婆,我是由衷的,想感谢你这些年对我的关爱,虽然我们两个都很忙,但我觉得在不在一起,我心里都有这个家……所有人都问我,你比我好,我会不会有压力,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快不快乐。老婆,努力,你能走多高,就走多高!我们家永远是你坚强后盾。”
紧接着,工作人员推上了一个心形玫瑰,这是凌潇肃特意委托送给姚晨的,表达对她的爱意。姚晨开玩笑道:“这要花多少钱啊,一会给我打包回去。”全场顿时笑声四起,情绪达到了。此时的姚晨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下台后,她第一时间给凌潇肃打电话:“老公,谢谢你,我收到了最好的情书和最珍贵的礼物。”
与此同时,凌潇肃的事业也大有起色,他主演了军旅情感剧《一路格桑花》。该剧在央视一套热播时,姚晨正在外地拍戏,给凌潇肃发短信:“只要有时间,我每天都在看,真的很感动,为你高兴,为你喝彩!”
娱乐圈中的夫妻,总是逃不掉绯闻、婚变传闻。2010年11月,姚晨主演的时尚爱情电影《爱出色》上映,为了预祝票房大捷,她和导演陈奕利一起吃饭。很快,网络上便爆出两人“举止暧昧”的照片,并且声称姚晨与凌潇肃这对恩爱夫妻,早就貌合神离。
姚晨和凌潇肃看了报道,哭笑不得。向来低调的凌潇肃公开对媒体表示:“陈奕利是我们共同的朋友,一起吃个饭被拍到了没什么啊。我觉得要造的吧,你当然可以造,可是这次造的力度有点小啊,家里头我都没怎么跟老姚讨论这事,不用说太多啊,一看就太假了。”临末了,他调侃道:“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为了让婚姻更加稳固幸福,姚晨和凌潇肃都尽量抽出时间,一起出去旅游,或者看电影、逛街。两人一起看完电影《山楂树之恋》,都感动得热泪盈眶。走出电影院,姚晨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相框,里面是一封信,她大声地念道:“西宁的牛肉干很好吃,我会买给你吃,另外枸杞也很好,我买了回去送父母……” 凌潇肃顿时回想起来,这是几年前有一次他去西宁拍戏,不慎右臂骨折,给姚晨写的一封信。特别有意义的是,这是他用左手一笔一划写的。姚晨告诉他一个小秘密,自己很早之前就把这封信装进相框里,每次拍戏都会带在身边,时常拿出来看一看,重温一下那幸福的感觉。
篇10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剧二代”
近年,电视剧市场集合了“翻拍古典名著、乘胜追击谍战、偶像再接再厉、琼瑶卷土重来”几大特点,翻拍的新剧有最颠覆的新《水浒》、最前卫的张纪中版《西游记》、最创新的“海岩三部曲”(《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永不瞑目》)、 最挑战的《京城四少》、 最悬疑的《风声传奇》、 最偶像的《新还珠格格》和最唯美的《山楂树之恋》。业内人士戏称,同一种原料被拿去先拍电影再拍电视剧乃至话剧,无异于被“蒸”过了,再用“水煮”一下,最后又拿去“红烧”。
影视“回锅肉”热销
按照影视体裁的不同,影视界将翻拍分成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类是由文本作品先拍成电影作品并获得高收视率与好评,然后加些内容添些情节便拍成了同名的电视作品,如《神话》《杜拉拉升职记》等。第二类是先由文本作品拍成电视剧作品,稍后再衍生出同名电影,如《潜伏》《将爱情进行到底》等。第三类是同名电视剧间的翻拍,在这一类型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大名著被拍了又拍,比如,继83版的《红楼梦》后有了李少红的新版《红楼梦》,而《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也同样经历了几个版本的更新换代。第四类是续拍。第五类是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三重翻拍。第六类是广告片和MV的翻拍。比如,经典的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片套拍等。
“剧二代”几斤重?
今年年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210人进行了一项关于影视剧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在线调查。调查显示,早恋、拜金和不切实际的幻想是偶像剧对青少年三大负面影响。调查中,大多受访者对当前“剧二代”的印象是:泛滥、老套、粗糙、恶俗,称其质量“一代不如一代”。
剧集多注水。一种是2个小时的电影被拍成至少二十集以上的电视剧。在电影翻拍成的电视剧中,以老电影居多,尤其是英雄题材的影片,靠的是让英雄谈恋爱。像《霓虹灯下的哨兵》《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平原游击队》等老电影,都是被“注入”了丰富的爱情故事才得以拉长成“剧”。另一种是靠繁琐叙述,拖沓节奏,把二十集的原剧硬拉成四五十集,而且添枝加叶、随意改变剧情。
剧情受诟病。很多翻拍剧在剧情上饱受诟病。如《新还珠格格》,琼瑶称新加入70%的剧情,但这些新料却成了观众眼中的“雷点”:原本三脚猫功夫的小燕子,一出场就以一敌百;紫薇打了个喷嚏,皇帝马上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她披上,却因此被冻得发烧。新《水浒传》第一集就被观众抓住了把柄――明朝才传入中国的玉米却出现在北宋;林冲练兵,竟然要求士兵们进行障碍赛跑、耐力训练等,练兵手段如此现代化让观众哭笑不得。新《西游记》中,高老庄的高翠兰爱上了猪八戒;唐僧对女儿国国王动了真情……种种雷人剧情让观众感叹“有多少经典可以胡来”。
造型后现代。如在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们的造型引发水浒迷们“过于现代,不靠谱”的批评。好汉们皆是“围脖党”,大官人皆是“插花控”,被观众戏称“像走T台”。其中陈龙版武松身穿混搭麻布复古风格的小马甲,被网友认为是加勒比海盗。
台词玩穿越。如在《活佛济公2》中,陈浩民版的济公过于前卫的台词,让习惯了旧版游本昌嬉笑怒骂的观众难以接受。他能对着方丈大呼“灵隐寺应该卖卖门票挣点外快,就像上海办个博览会一样”;在和白兔精的对白中大呼“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遇到乾坤洞主在闪人之前说“我妈喊我回家吃饭”……虽然能博观众一笑,但与济公本色却相去甚远。此外,新《水浒传》的台词既时髦又现代――童贯“夸”林冲:“林大人果然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啊!”
小链接
天下剧集一大抄
前段时间,电视剧《深宫谍影》热播。有网友称该剧已集“剧二代”之精华:拍摄地是《步步惊心》和《后宫》的,配乐是《倾世皇妃》与《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的。剧中,民女涵香流落在外回到皇宫变身格格,与《还珠格格》相似;涵香在宫里招摇过市,美其名曰“查案”,有抄袭《神探狄仁杰》之嫌;民女涵香是真格格,贝勒格泰却是假贝勒,堪比《梅花三弄之梅花烙》;身世未明,可能是兄妹关系的涵香与格泰陷入热恋,让人很难不联想到《雷雨》及《蓝色生死恋》。
小链接
广电总局叫停四大名著翻拍
在电视剧导演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发言表示,不提倡对名著频繁翻拍,也不提倡简单克隆国外剧。他同时表示,如今穿越剧有越来越热的趋势,总局不提倡对历史表现得太随意,时下泛滥的穿越题材电视剧需冷静反思和讨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方式上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譬如作为穿越剧,怎么用正确的历史观表现历史?现在的穿越剧很难用历史观去衡量,整体的思想内涵还没有提高到“观”的历史高度,而且对历史的表现过于随意。这种态度和倾向不足提倡。
影视剧为何爱“啃老”?
在一次民调中,75.1%的受访者感叹近年来国产“剧二代”的数量越来越多,质量却越来越差;其中25.9%的人直言质量“非常低”;只有不到两成人(19.0%)认同近年来的国产翻拍剧。然而,很多制作单位明知翻拍影视剧会招来骂声一片,但是仍旧乐此不疲地投入到翻拍的大军当中。如此在翻拍路上前赴后继到底为哪般?
迎合需求
“剧二代”的存在适应不同时代的需要。有些经典剧时隔时间长,影像效果、故事叙述手法、拍摄技术技巧都和现代人的审美水平、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像《白蛇传》曾经在一代人的脑海里是不可超越的经典,但在“90后”“00后”看来就显得太过老套和陈旧。这就需要翻拍出新版的、顺应现时社会需要的作品。
捆绑眼球
翻拍中一个新现象是电视翻拍与电影、游戏的捆绑。如电影《风声》在票房大热之后,立马推出电视剧版《风声传奇》;《仙剑奇侠传》更是根据几代游戏版本,拍出了真人版电视剧。谍战剧《旗袍》一开始就因与电影《色・戒》的极高相似度而吸引了观众。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捆绑营销赢利的方式在国际上颇为流行,能够让制片方在宣传和制作上省心省力不少。
降低风险
经过多年口碑沉淀,老剧还有着广泛的观众基础和炒作噱头。在这个全民怀旧的年代,一个熟悉的故事,融入新元素后吸引新老观众的可能性比较大。由此种种,“剧二代”从一开始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既有稳定的欣赏群体,又可以降低前期制作和宣传成本,节省人力物力,减少审查和播出中存在的风险。《新还珠格格》的导演李平就曾表示,“剧二代”的前身就已经是通过市场考验的经典剧,相对来说风险更小。
拉高收视
卫视与卫视竞争的白热化也是“剧二代”能风靡整个荧屏的一个原因。湖南卫视的琼瑶剧《一帘幽梦》《还珠格格》、青春偶像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丑女无敌》都是很成功的翻拍作品,2011年播出的两部翻拍韩剧的戏《一不小心爱上你》《回家的诱惑》更是创造了收视神话。湖南卫视的成功给它的竞争者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于是江苏卫视重金重拍“海岩三部曲”。还有,北京卫视的《红楼梦》,浙江卫视的《西游记》 等等。“剧二代”在卫视同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保证了真正意义上的独播,让上星频道各具特色,不再千人一面,提高了频道的竞争力。来自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的消息称,《活佛济公2》和《新还珠格格》的收视一直是同时段第一名,而新《水浒传》在天津、山东、安徽、上海等卫视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收视率也呈现“你追我赶”的态势。
挑战审美
如今,国内影视剧市场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影视剧拍得是否精致,与收视率并不一定成正比。很多观众存在 “审丑”心理,越烂的影视剧越去追捧,甚至以挑刺为乐。如《新还珠格格》一经播出,马上就有眼尖的网友发帖挑出剧中的穿帮镜头,引起一阵娱乐狂欢,甚至引发了“大家来找茬”的全民娱乐活动。观众在烂片的浸染中享受到了一种智商高于编剧和导演的优越感,从而助长了收视率。奇怪的是,投资方、制作方竟认为“网友挑刺等于在表扬我们”。
“剧二代”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赞
好技术是超越旧版的法宝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 ,“剧二代”并不都是别人吃剩的甘蔗,有的也可能是一块新珠玉。香港电影《无间道》被美国电影导演改编后,也一样成为经典,并且由于其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所表达的现实思想,被评为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一部好的翻拍作品可以拥有更高的收视率和市场,但也会比原创剧更容易被人忘记,更不容易被观众接受。因此,只有演员、导演、制片和造型师、艺术设计等的通力配合,才能拥有更高的价值。
“港台翻拍王”赖水清:“市场上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翻拍剧?首先,原先拍的的确太经典了,给观众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其次,也确实说明影视业陷入了一种疲态,当你的创作没有新的想法的时候,就会去寻求一个好的旧的题材,重新发挥,这是影视行业里永远不变的定律。”
“内地翻拍王”张纪中:“我觉得没有翻拍就没有进步。我翻拍的金庸戏最多,我认为除了某个演员不如原来的好,总体上一定会比原先的版本强得多,无论是场面、色彩、服装、化妆、道具等一定比原先有很大进步。经典这个东西过了一段时间,随着人们的认识,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应该与时俱进,因为有很多新的想法、新的技术可以去实现。”
踩
“剧二代”泛滥暴露文化原创力匮乏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翻拍成了赖以生存的“稻草”,于是,“拿来主义”当道,“山寨手法”盛行,“剧二代”俨然成了抢占市场的一条捷径。“剧二代”的泛滥,一再折射出影视创意者的江郎才尽、想象艺术的空洞匮乏。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培养‘剧二代’,光图多快好省、仓促上马,结果必然是粗制滥造、观众不买账。关键是制作方要保证续拍影视剧的质量。真正被观众认可的是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细节动人的作品。”
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张阿利:“其实我们并不缺文化创造力的土壤和源泉。与其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制作资源在旧纸堆里改故事,不如多花点心思在新品创作上,了解观众的喜好,塑造出新的经典”。
编剧薛晓路:“翻拍剧过多会制约中国电视剧的创新能力,更会影响原创影视剧的繁荣,缺乏创新就不会进步,这将导致产业竞争力的下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影视系主任陈旭光:“追求票房和收视率的翻拍片大量出现,不仅会让原创剧受到挤压,还会导致影视剧产业逐渐变得庸俗化。”
翻拍别亵渎了经典
《北京晨报》:翻拍四大名著的标准不是某个人定下来的,而是在流传过程中广大读者研究、解读、衡量后评定出来的。这个标准承载了许多文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对许多人的思维智慧、为人处世方式产生了影响,还对往后社会思潮、社会风气、政治生态变化有着深远影响。
既然有意翻拍就要有自己的历史责任感。不少导演似乎特别注重在翻拍的电视剧中,留下自己的理解,但理解并不是曲解,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才行,否则就只能落得个观众不买账,专家不认可的下场。
著名演员六小龄童:“我不反对翻拍,问题是怎么拍。我这一版的孙悟空在网上的支持率是98.8%,这说明无论时代怎么变,老百姓很清楚他们心目中的美猴王是什么样子的。中华民族世界级的名著不多,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西游记》的精髓告诉下一代。”
直击“剧危机”
危机一
影响成长
相关研究和很多事实表明,对于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干巴巴的或抽象的说教不会奏效,青少年的是非观、价值观是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形成的,是在听故事、模仿故事中完成的,而青少年文艺作品(含影视剧作品)就是为其提供故事的最主要来源。如果青少年接触到的文艺作品(含影视剧作品)有问题,其成长也会受到影响。如影视剧中,由青少年偶像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就会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认知与心理科学学院教授李晓文说,影视剧是人生的浓缩表达,是社会经验和伦理道德之合理性的聚合传递,有教化和传递价值观的功能。青少年可以从影视剧中习得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是现在,青少年影视领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青少年很少接触到传统的经典影视剧。
小链接
专家支招
知名导演、中国传媒大学摄影系主任梁明:“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关键是现在的影视剧行业没有准入限制。由于没有基本的行业底线,现在许多人在拍摄影视作品时,脑子里根本没有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识,什么赚钱就拍什么。要解决劣质影视剧毒害青少年的问题,首先应规范影视剧内容;其次建立影视剧准入制,对影视剧创作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进行规范;另外,应支持一些好的青少年影视作品,给它们搭桥铺路。”
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青少年工作系主任黄洪基:“电视台等媒体应具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与良知,将引导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使命之一。”
危机二
制作粗糙
现在的影视剧行业没有准入限制,只要有钱就行。“剧二代”们“不差钱”,差什么?
差严谨态度。“有些影视剧真是害人,学生的作业本里有好多从影视剧里学来的语言文字差错,我们指出他们的错误,他们还振振有词地辩解说某某剧续集里就是这样用的。”据相关方面透露,很多老师都遭遇过这样的事情。近年来,“剧二代”们一味地赶进度、迎合市场需求,剧中对白表达失准问题屡见不鲜,错字、别字、漏字、赘字,张冠李戴、阴差阳错的情况充斥荧屏。如新《三国》中曹操说起和刘备的关系,竟自谓“相敬如宾”(相敬如宾一般是用来形容夫妻关系)。影视剧对青少年语文方面的影响很大,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青少年因分辨能力所限,或因盲目推崇之故,对影视剧中的语言、文字会不假思索地接受。影视从业人员应把好影视剧语言文字关,避免错误的发生。
差艺术智慧。现在,大多观众抱怨:翻拍作品缺乏艺术智慧,导致影视创作有弱智化趋势;缺乏人文关怀,导致影视创作出现谄媚化趋势。的确,翻拍不应是浮泛的标新立异,而应是与时俱新的创造再生;不应是单纯迎合观众成为金钱的附庸,而应坚守艺术的追求和理想。这样才能让观众在获得情感共鸣的同时,感受优秀民族文化的心灵荡涤,获得有品位的审美愉悦。
危机三
缺乏创意
有学者做过一项统计,中国每年生产上万集的电视剧,美国才3000多集。然而,国内影视剧质量却屡受诟病,最大原因是缺乏原创的好故事。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说:“现在影视圈不缺钱,也不缺导演,缺的是好的题材和剧本,所以现在许多制片方都在四处寻觅好的剧本,重金购买。”据了解,目前国内一个好的剧本已经卖到了200万元的天价。创意文化的深刻危机在于没有创新的动力。面对目前影视界跟风翻拍的局面,我们应检讨弥漫在影视界中的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行为,鼓励创意,探索创新。
小链接
广电总局将每年高价征集好剧本
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新闻会上指出:“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原创能力,广电总局将着力扶持原创精品创作生产,从2012年开始,组织实施剧本精品创作工程,设立优秀剧本奖励基金,每年拿出3000万元,向全社会征集奖励好剧本,每个优秀影视剧本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据人民网北京电)
“剧”二代路在何方
我们翻拍的影视剧是要雷人不浅还是要让人心头一暖?是要赚取吆喝还是要赢得口碑?毋庸置疑,答案均是后者。然而,层出不穷的“剧二代”们,在琳琅满目的繁盛表面下隐藏的却是原创性匮乏的弱点及浮躁的态度。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剧二代”――
精雕细琢的优质之作。翻拍经典就像炒剩饭,有的炒香了,有的炒煳了。电视剧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如果背叛原著经典的本来面貌,就无法起到这个作用,还失去了观看的意义。很多观众不反对翻拍,问题是怎么拍。例如,李安执导的《理智与情感》的剧本是现代英国才女艾玛・汤普森根据简・奥斯汀的小说改编的。在电影开拍之前,汤普森就认真研读奥斯汀的作品甚至私人书简,花了4年完成剧本改编,她后来成功摘下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可谓当之无愧。我们需要的不是那些以浅薄轻浮、一味搞笑赚取廉价笑声的看似创新实则荒谬的作品,我们需要的是静下心来精雕细琢的作品。
借鉴经验的成功之作。外国也有很多影视剧不断被翻拍,但其中不乏经典。数百年来,莎士比亚的名剧在英国各地一再上演,一拍再拍。全世界的观众对《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了如指掌,却又百看不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莎翁对人性的掌握打破了文化与时空的藩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同的导演在场景调度、人物塑造及叙事节奏上不断尽情挥洒,不同的演员也持续对各种角色进行细密的揣摩和幽微的诠释,使得每一部莎翁剧作的演出,都能为不同的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所以,“剧二代”们还应超越时代、不断创新,将原著与当下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结语
对经典要有敬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