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现代诗范文

时间:2023-03-20 19:57: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冰心现代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冰心现代诗

篇1

作者:冰心

春水!又是一年了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个影儿么?春水温静的答谢我说:“我的朋友!我从来没留下一个影子,不但对你是如此。”

2、《母亲》

作者:冰心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3、《十年》

作者:冰心

她寄我一封信,提到了江南晚风天,

她说“只是佳景没有良朋!”

八个字中,我想着江波,想着晚霞,想着独立的人影。

这里是只有闷雨,只有黄尘,只有窗外静沉沉的天。

我的朋友!谁说人生似浮萍?

暂住……

篇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09)05-0080-01

【摘要】与食品监控所配合,检验科对从事食品、饮食行业的从业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本人对2007~2008年检测血中乙肝病毒HBsAg阳性携带率进行调查。目的 了解HBsAg携带情况并为食品监督所以《食品卫生法》开展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采取有效防制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从而保护人群的健康。

【关键词】哈巴河县;食品/饮食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检测哈巴河县城从事食品行业、饮食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2007年共检测1751人次,其中HBsAg阳性24人次。2008年共检测1755人次,其中HBsAg阳性25人次。

1.2 方法

按常规采肘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试剂由上海科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步骤,使用微孔反应板,加样器,酶标仪,37℃恒温箱,阳性,阴性对照,A,B显色剂,终止液,封片等。

1.3 测定步骤

1.3.1 在微孔反应板,每孔加入待测血清50微升,设阴阳对照2孔。每孔加入酶结合物50微升,充分混匀,封板,置37°C恒温箱30分钟。

1.3.2 手工洗板,弃去孔内液体,洗涤液注满各孔,静置5秒,甩干,重复5次后拍干。

1.3.3 每孔加显色剂A液,B液各50微升,充分混匀,封板,置37°C恒温箱15分钟。

1.3.4 每孔加终止液50微升,混匀。

1.3.5 用酶标仪读数,取波长450nm以标本吸光度/阴性对照吸光度≥2.1者判为阳性。

2 测定结果

表1 哈巴河县城2007~2008年食品、饮食行业

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

年度检测人数HBsAg阳性(+)人数HBsAg阳性率%

20071751241.4

20081755251.4

合计3506491.4

3 结果分析

乙肝HBsAg阳性率=检测HBsAg阳性数/受检测人数×100%

哈巴河县从事食品行业,饮食行业从业人员2007年受检人数1751人次,乙肝HBsAg阳性人数为24人,携带率为1.4%,2008年受检测人数1755人次,乙肝HBsAg阳性人数为25人,乙肝病毒携带率为1.4%(见表1)。

4 讨论

篇3

中国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GDP增长率大于10%)后,在近几年遇到了发展瓶颈,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国内日渐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过去依靠出口带动和政府主导型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长期持续,中国也从此将进入到了中速增长阶段(GDP增长率处于7%~9%之间),并且,这种增速可能将是未来几年内的常态。

关于中国GDP增速的回落,有些人开始唱衰中国经济。但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是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由低等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变的过程中,依靠政府投资和出口拉动等简单粗放的增长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但是,由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转变时这种增长方式将会带来很多经济社会问题。中国目前就是正处于这种“中等收入陷阱”。并且数据表明,中国去年首次出现了劳动力下降的情况,中国的人口红利出现拐点,因此增速下降是符合目前我国的经济情况的。而且2013年上半年7.6%的GDP增速、2.4%的CPI以及4.1%的失业率都属于我们所能接受的正常水平,是合理的,并没有引起恐慌。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目前确实存在着一些很突出的问题: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像钢铁、电解铝、水泥以及光伏等产业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低于75%,属于严重产能过剩的行业;产业分化严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社会的后半段,但是只有东部沿海的部分城市完成了向第三产业的转变,工业依然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选择;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更是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此外,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但是好在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没有重复过去的老路,逐步推出了一些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民技术培养等为代表的长远性的刺激政策,将政府调控让给了无形的手——市场来调节。第二产业的下滑与第三产业的兴起此消彼长,过去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东边日出西边雨”恰好互相弥补,再加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使得中国的经济不会下滑得很明显,基本能够保证近三年中国经济的稳定。

因此,这恰恰是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进行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整合产业以及盘活存量就是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最大机遇。而产业整合和盘活存量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并购。过剩的产能就是一种存量,低效率的企业就是一种存量,通过并购,高效率的企业兼并低效率的企业,减少资源的浪费;过剩行业的重组整合,多家企业合并,形成规模经济,挖掘潜在的效率。从世界范围来看,并购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最有效的方式,世界上的五次并购浪潮带动了世界经济的一次又一次的腾飞,为我们带来了微软、谷歌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世界500强的企业无一不是通过并购整合发展壮大的。未来的几年内,中国必将迎来一次并购热潮。

如此大的一片蓝海,商机无限,作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力量,商业银行绝对不会错过这样的机遇。多家商业银行很早就推出了诸如并购贷款等业务,但因并购业务的风险极高(统计表明成功率不足50%),各商业银行投入的精力和资金并不能与传统业务相提并论。然而民生银行并不满足于仅提供并购贷款等传统被动式投行服务,而意欲按照该行做“民营企业银行”的战略定位,以实施“民企战略”为核心。以区域龙头企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地方品牌企业、拥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企业,以及特定产业集群所在区域地方政府等为目标客户,不断创新其“金融管家”服务模式,通过提供包括战略规划、交易结构设计、综合融资安排和协助实施在内的“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主动介入甚至推动企业、行业、产业和区域整合,优化提升企业、行业和区域的资源配置,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或产业集群。通过提供综合服务,民生银行能够分享产业和区域整合带来的超额回报,从而在利差收窄的趋势下,对传统公司金融业务实现“升级换代”。此外,该行在获取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培育可以持续合作的优质战略客户群。

然而,并购业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业务活动,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多方面的综合博弈,需要牵涉到从最微观到最宏观的点点滴滴,需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并且专业性极强。民生银行发现了中国经济调整的商机,但是无论是为了民生银行自身的经济利益来说,还是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业来看,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甚至是民生银行自身的力量都稍显单薄,因此“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应运而生,联盟将通过合作以种类丰富、有效实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菜单式”综合金融服务。

“中国并购合作联盟”的成立对于中国经济乃至社会来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举措,对于并购行业又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壮举。未来联盟在并购、整合、重组方面的动作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此次成立仪式同时也是中国并购合作联盟的首次论坛,多位并购及政策界的专家和学者针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时期之机遇与挑战”展开了精彩的论述和热烈的讨论,多种观点交织在一起,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内容充实,观点鲜明,反响热烈。下面按照主题顺序,节选各位专家的发言摘要,与读者一起分享。

范剑平: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中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总的来看,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具体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总体平稳、错综复杂。

国民经济运行在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合理区间。中国GDP增长率已连续五个季度经济运行在7.4%~7.9%的区间,运行是比较平稳的。这个增速对于处于结构调整期间的中国经济来说是合理的,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相比也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速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现在进入了结构转型的新阶段,劳动力、土地、市场这些资源禀赋条件都发生了新变化。同样的投入在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它的产出的边际效益在递减,所以我们说潜在生产率有所下降。学界测算研究的结果是“十二五”期间中国潜在增长率区间在7%~9%。

三大产业发展比较平稳,服务业比重上升。2013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农业生产实现稳定增长。第二产业增长7.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虽然比去年同期的8.3%和10.5%有所回落,但从趋势来看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大幅下滑。第三产业延续了增速稳步提高的势头,同比增长8.3%,超过第二产业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45.3%,比去年提高0.7个百分点,成为产业结构调整新亮点。

化解过剩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形势严峻。一方面,不少行业现有产能已经过剩,产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还有庞大的在建、拟建生产能力,产能过剩呈加剧之势。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对企业消化库存和改善效益带来了很大压力。但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处理产能过剩问题,涉及增长、收入、债务、资产、人员安置等诸多复杂因素,需要非常慎重地统筹考虑。

产业发展分化明显。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2013年上半年环保技术装备、新一代移动通信、先进医疗设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达工业总体的两倍,光伏设备、风能设备也都由去年底的负增长转为正增长;高能耗产业减速,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3.4%,与去年同期持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继续减少;与居民消费相关的行业好于与投资相关的行业:钢铁、有色等行业较为困难,而医药、食品、汽车、计算机等行业增势稳定。

制造业投资明显减速,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加速。2013年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1%,民间投资增长2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3.7%,比2012年又提高了2.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呈现“两加速一减速”的结构特征:1~7月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增长24.1%,增幅同比加快19.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20.5%,同比增幅加快5.1个百分点。1~7月份制造业投资呈减速态势,增长17.1%,增幅同比放缓7.8个百分点。经济靠投资、投资靠房地产和政府基建的偏斜现象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严重。

“去库存化”不彻底,经济回升力量难以积聚。“去库存”过程仍未结束。从反映库存水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的增长率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第一轮库存调整在2009年8月末达到-0.8%的最低水平,刺激政策出台后在2011年10月末达到24.2%的最高水平。本轮库存调整中产成品资金占用增速在2012年12月末已经降到7.2%,(6月底7.2%)比最高点下降2/3,低于当月工业增加值名义增速(10.3%-1.9%=8.4%),但没出现工业库存绝对下降情况。

产业升级中的机遇与挑战

宏观调控放松对经济的管制。201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主要指标仍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宏观调控改变了过去强硬的态度,选择“相机抉择”的调控方式,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面对当前形势,要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财政、金融、产业、价格、土地、技术等政策间的协同配合,强化分类指导、区别对待,根据地区、产业、行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更好地依靠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二产、加快三产。升级二产,就是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并举。一方面,要全面实施“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科技重大专项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总体方案,同时要出台重点产业布局和调整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重大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优化,引导产业的有序转移。加快三产就是要促进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出台进一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政策,继续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大对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积极培育高技术服务业。

金融推动行业转型和调整的政策。定向开展重组企业的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这种贷款的期限。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区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执行差别化政策,对于产能过剩行业中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其加快发展;对于产品虽然在国内供大于求,但是在国际市场上有销路,有市场的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方式支持其跨境投资经营;对于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等方式,促进其实施兼并重组;对属于淘汰的落后产能的企业,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核销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新增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洪崎:大并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并购整合是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实现更长时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途径。过去的一个世纪,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每一次都带来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了产业发展的巨大飞跃,诞生了美孚、微软、苹果等一大批世界著名的企业。并购还在促进资本市场价值发现、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奇迹,这就是并购的力量。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不断深化产业整合,积极支持市场前景好、有效益、有技术、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提升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以及拟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日趋活跃,并购融资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商业银行拓展并购业务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引导、推动重点领域与行业转型和调整”的战略指导意见。在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国并购业务在业务规模、金融产品创新、制度建设,以及不断完善监管有效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发展。我相信,在当前及未来两年内,中国将出现一次历史性的市场化并购小浪潮。同时也应该看到,相对发达经济体,我们在支持并购重组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金融服务的能力和产品线的丰富度还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也应该看到,相对发达经济体,我们在支持并购重组的制度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金融服务的能力和产品线的丰富度还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希望能够从国家层面对并购整合领域提供大力的支持和战略设计,共同推动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对银行业而言,为企业的收购兼并提供专业化服务是延伸拓展传统业务、强化投行业务、培育优质核心客户的重要举措。当前,民生银行正在积极推动战略转型,并购业务对民生银行业务发展和客户服务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民生银行一直在积极研究和开展包括并购基金等金融产品在内的综合并购金融业务。特别是,总行投资银行部还专门设立了“并购业务中心”,聚焦“企业资源整合、行业整合、产业整合、区域整合、资本整合、跨境整合和金融资产整合”等七大并购整合业务,强势推进全行当并购业务发展。针对七大并购业务市场机会,投资银行部还在行内了并购典型案例,提出包括并购贷款、并购顾问、并购基金、产业基金、过桥融资、夹层融资、可转债基金、分离交易融资、资产证券化和并购债券发行等一揽子并购金融产品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民生银行并购贷款等并购金融产品余额及资产质量均位列国内商业银行前列,并购金融服务所支持的并购交易除分布在钢铁、煤炭、有色金属、房地产、制造业等资本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外,也涵盖了建材、医药、汽车、软件、物流、批发和零售业等国家鼓励整合的相关产业。下一步,民生银行将推出国内商业银行首个并购品牌—“并购翼”,针对不同产业和行业需求,开发更具针对性的并购金融产品,做强做大“并购翼”品牌价值。同时,民生银行还将推出“创业板专向并购基金”等一系列创新并购业务金融产品。

当前,国际上产业并购异常活跃,新兴产业风起云涌。国内,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推进,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速,并购重组成为激活市场、助推经济转型的重要工具,将带来并购重组市场的巨大商机。同时,中国企业的起点更高,视野更广,需求也日趋专业化和多元化,推动并购重组的发展,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以切实提高并购市场的运行效率。并购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企业需要“并购专家”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需要银行作为“融资安排人”,需要证券公司、审计师、评估师、律师作为“交易安排人”,需要投资机构参与作为“出资人”,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媒体的宣传引导,需要专业咨询公司提供战略整合咨询,也需要国外合作机构进一步推进跨境并购整合。总之,并购整合需要市场参与各方的紧密、高效配合,需要为企业提供系统、专业化的并购整合服务。为达此目标,民生银行与业内优秀的合作方发起成立了“中国并购合作联盟”,汇聚了活跃于国内并购市场的银行、券商、律所、会计所、评估所、交易所和专业的财经媒体,实现服务的强强联合,以紧密伙伴形式共同组成服务联盟,为企业提供并购综合服务。中国并购合作联盟的成立着眼于机构联合、服务整合和业务创新,紧紧围绕中国产业并购趋势及发展机遇,为成员打造一个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服务共赢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行长)

刘晓丹:并购市场及并购发展趋势

关于并购重组,我想讲四个层面的观点,第一个层面我谈谈对并购重组的理解,第二个层面讲一下最近并购市场的最新变化,第三个层面讲一下阻碍并购市场发展的因素,第四个层面讲一下并购主体以后该怎么做。

对并购的理解

上市公司的成长无非两个层面,一个是内生的成长,一个是外延式的成长。并购重组是公司上市以后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制度,也是推动公司市值能够不断成长的最核心手段之一。世界500强基本上都是通过并购重组逐渐发展壮大的。事实上并购重组对中国目前面临的在产能过剩、产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形势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于并购有三个核心本质特点要把握:第一,并购本身是企业在产品竞争之外必须面对的、基于资本的另外一个竞争的战场,所以鼓励并购意味着鼓励竞争。第二,并购一定是企业微观层面最自发的一种经济活动和冲动。它靠的是企业自己的能力和企业家的智慧,这种能力是企业内升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历练出来的,不是靠一个大张旗鼓的运动式的外力推动就能长大的。第三,并购一定是涉及到最复杂的利益结构的调整。我们经常说并购是一个公司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换言之,并购重组的改革和推动如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一样,一定会触动到最深层的利益格局的调整。

对于中国的并购,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是收购,而不是合并。如果从产业协同的角度来看,从国外并购的历史来看,大量的产业并购应该是合并,这样才会取得正面的协同。除非一些多元式的并购,采取并购的方式来保持独立的运营。如果完全是同行业的或者上下游的,合并多于收购。但是中国的情况则是大多数的并购是以收购的形式发生的。

当我们在进行并购重组时会觉得举步维艰,有的时候比登天还难,每个环节你都要去协调、沟通,宏观上的支持。如何变成微观上的落地,可能真的要打破原有的各个层面形成的既得利益的格局。

并购市场的新变化

首先,市场环境在改变。因为IPO制度和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两大制度,实际上中间的制度才是并购重组,很多时候大家去指责并购重组效率低,其实很大的畸形的源头是出在IPO制度。第二,市场对创新的宽容和鼓励。如果在一单并购当中你不能提供资本上的支持,那么其盈利模式是有问题的,资本支持方式的创新我觉得对市场的影响将会是非常深远的。第三,效率的提升。市场并购重组在快速的推进,效率的提升对一单并购交易的意义非常大,因为并购重组使两家同行业、上下游公司合到一起,这当中最大的风险是不确定性的风险,所以快速的完成交易和快速的完成整合,一定是成功的并购非常重要的一点。

阻碍并购市场发展的因素

目前在整个并购重组市场当中,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阻碍并购市场的发展。简单说是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管制,我讲的不仅是证监会的管制,商务部门也要管,这都严重阻碍了并购。另一个原因是并购主体自身的能力和动力问题,事实上决定了这个市场能不能走向持续的繁荣。从我们接触的国企来看,很多时候国企的管理层对并购的动力并不足,原因很简单,并购交易要承担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民营企业很多时候面临的是他自身对并购没有做好准备,自身对并购的理解,对交易的理解,对整合能力的把握,大部分民营企业还是在逐渐学习的过程当中。

并购市场主体该怎么做

作为市场主体,我认为更重要的一件事是提升自己的能力,来提升自己对行业、对交易的理解,推动企业往健康发展的方向。所以很多人问我,我们什么时候能迎来中国的并购浪潮,我经常说一句话,美国的并购浪潮是事后写书总结的,我说站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如果我们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管制又能放松,我们的市场交易量在不断的往前走,我说也许多少年以后,等我们老了的时候再来总结,发现我们已经处在中国并购浪潮的起浪当中,现在却感知不到。但是我还是对未来中国的并购事业发展充满信心。

(作者系华泰联合证券总裁)

张立洲:结构调整与并购金融服务创新

经济结构调整是现阶段最大商机

中速增长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常态。主要依靠政府主导投资和出口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了30年快速增长。但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即使经历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过去的增长方式依然不适应中国经济现实了,这种增长方式恐将难以长期持续;同时,随着中国经济三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也暴露出了很多经济和社会矛盾,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贫富差距是制约中国经济更好增长的瓶颈所在;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资源的高消耗、低效率,且产能过剩超出了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结构调整带来机遇。基于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不适应目前中国所处内部状况和外部环境,因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针对中国经济暴露出来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政府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将转变为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出口拉动型增长将转变为出口和消费共同带动经济增长;努力实现区域协同,缩小贫富差距,兼顾统筹城乡发展;通过重组整合化解产能过剩,并节能减排;加大企业创新力度,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并购式成长带来的七大整合机遇

中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为企业带来了通过并购整合发展的巨大商机,我将其称之为“并购式成长时代”。作为金融机构,民生银行凭借敏锐地洞察到这些商机,并将其总结为“七大整合”机遇。

产业整合。产业整合是以企业为整合对象,跨空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重新配置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和构筑新的资本组织,从而形成以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相应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完善产业组织。产业整合包括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混合整合。产业的横向整合是指产业链条中某一环节上多个企业的合并重组;产业纵向整合是指处在产业链中,上、中、下游环节的企业合并与重组,包括前纵向整合和后纵向整合。当前,产业整合是解决资源配置扭曲的最重要途径,也是适宜推进整合的战略机遇期。

行业整合。目前中国存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包括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医药等行业,这些行业作为传统行业对发展中经济体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不可能因为产能利用率低就把其放弃。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这些低效的企业是一种存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行业的整合,高效的企业去并购低效的企业,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产能的浪费。

区域整合。针对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机会以及目前存在的“小、乱、散”的产业集群现象所存在的整合机遇。以浙江富阳的平板纸行业为例,浙江富阳是我国平板纸的生产基地,这个集群有大约200多家中小企业,拥有全国60%的平板纸产能。但也存在着能耗高、污染较重、效益低下的问题。民生银行与当地政府合作,推出区域产业整合基金,收购造纸企业的排污指标和土地指标,进行全面整理,关闭原有污染低效企业,支持规模较大企业重新购买土地和排污指标,引进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减少排污、降低能耗,重新投产。通过“腾笼换鸟”,将原先200多家参差不齐的造纸厂整合成20余家大型造纸企业,使其竞争力、经营效率和融资吸引力都显著提高,实现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再造,在不增加排污总量和土地需求的情况下显著提升了产能,非常符合当下党和政府所提倡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思路,同时可以实现节能、环保的绿色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企业整合。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发展中大多存在些许问题,产业转型升级必然要面临企业的改造升级:高杆杠的企业去杠杆化;过度多元化的企业要去多元化;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要再造核心优势;周期性的企业要适度合理的多元化经营;国有企业要进行结构调整,适度瘦身。

资本整合。大部分的企业在并购整合后还是要与资本市场对接的。以资本市场为依托,通过资本整合方式是企业扩大规模,实现外延式增长的主要方式。拟上市的企业可以通过借壳上市、定向增发的手段壮大企业的资本实力;已上市的企业可以通过企业重组扩张、资源整合以及证券化计划实现规模扩大。

金融资产整合。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规模巨大的存量金融资产,如PE、信托以及理财产品,如何盘活这些存量,如何整合这些即将到期的金融资产非常重要;对于存在问题的金融资产要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处理,由此衍生出金融资产所涉及的实体企业、项目的重组和整合。

跨境整合。中国对外投资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根据公开数据,2012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在全球跨国并购下跌41%的形势下,中国企业实现海外并购370多亿美元,增长7.8%。

民生银行的并购金融服务创新

民生银行的定位

按照民生银行的构想,民生银行将定位为“综合金融服务集成商”。打造“综合金融服务集成商”的核心思想就是为客户提供“一揽子”的金融解决方案,以“一个界面”解决企业的多样化综合金融需求。民生投行团队就好似一个“总包商”,在为企业量身定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后,除了直接向客户提供自身可以提供的金融服务外,还可以通过外部合作、外部采购等方式,以集成模式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金融服务集成商。民生银行以成为商业银行中的“并购专家”以及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金融管家”为目标,从客户自身需求出发设计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融资安排人。民生银行作为中国并购合作联盟的牵头行,志在成为并购贷款的“总包商”、主动并购交易的促成者以及被动并购交易的创造者。

服务模式的三大转变

民生银行若要成为并购界的专家,为客户提供并购金融服务的管家,务必要完成服务模式的三大转变:

融资模式向融资+融智模式转变。以“融资”为核心,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并购金融产品和一站式的并购金融服务;以“融智”为核心,为客户提业布局、发展战略、财务优化和管理提升的一揽子咨询服务。

间接融资向间接+直接融资模式转变。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基本上都是间接融资,以债权人的角色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而民生银行所设计的金融产品包括并购贷款和并购基金等债券和股权类的产品,对间接融资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完成了向间接+直接融资模式的转变。

商业银行服务模式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服务模式转变。作为中国并购合作联盟的主要推动者,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是并购业务的主要参与者以及并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主要设计者,投资银行服务模式将在今后的并购业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民生银行的重大举措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现代诗歌赏析题在中考中应运而生。纵观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较浅易的、有定评的现当代诗歌开始走进考卷。具体说来,就是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涵深厚的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命题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注意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调、重音等。⑵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⑶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运用,把握诗歌中某些形象的象征意义。⑷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涵。⑤体验作品中的情景和形象,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解题策略】

一、通过想象解读意象。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想象”这一论题。其实,无论写诗也好,写其他的题材的文学作品也罢,都是离不开想象的。对于诗歌来讲,想象无疑是诗歌的特色之一,也是诗人写诗最重要的道具之一。诗歌的欣赏活动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实际上,就是通过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二、通过抒情解读情感。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诗人用其独特的个性特征,用其精练的创作手法,而不惜多次修改以致达到与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诗歌的巨大艺术魅力也在于此!它不像小说,擅长于设置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栩栩如生的人物。所以,解读诗歌,主要不在于通过诗了解更多的事物,而是求得情感上的共鸣。

三、通过猜想解读主旨。诗歌是浓缩的智慧,以最有限的诗句,拓展出最无限的空间;以最精短的形式,承载起最博大的内涵。所以,有时我们要去“猜想”,即对诗歌内容、作者、背景等作综合性思考。

四、通过咀嚼解读内涵。含蓄是一种表现艺术美的方法。含蓄是诗歌语言的特色,是它和散文、小说等语言的最大区别之处。司空图云:“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坡讲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德潜说的“弦外音,味外味”,都表达了和梅圣俞相同的看法,因为诗贵含蓄,只有含蓄的诗词才能诗意深厚,韵味无穷。诗歌因不直说而增加欣赏的困难,通过咀嚼品味含蓄,可以较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

【真题解析】

例1. (2011年湖北省恩施市)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差 别

雷抒雁

久飞的鸟,

想栖于一枝,

歇一歇困倦的翅膀。

学飞的鸟,

想离开树枝,

试一试翅膀的力量。

(选自《中国现代诗歌选》)

⑴“飞”是鸟儿向往的事情,为什么“久飞的鸟”“想栖于一枝”,要“歇一歇”“翅膀”;而“学飞的鸟”却又“想离开树枝”,要“试一试翅膀的力量”?

⑵这首诗短小精悍,寓意深刻。从结构上看,前后两小节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例2. (2011年湖南省湘潭市)下面这首小诗的作者是谁?请你简要说说阅读这首小诗后的感悟。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节选自《繁星・春水》

【解析】

一般来说,这类试题的命题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内涵深厚的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现代诗歌重点句的理解与品析;②理解诗歌中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③能理解诗歌的主旨,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④体验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例1是一首文字简短、蕴涵深刻的哲理小诗。“飞”该是鸟儿向往的事情,诗歌就是抓住“飞”来写两种不同的鸟: “久飞的鸟”往往会对“飞”失去新鲜感,会觉得困倦,“想栖于一枝”;“学飞的鸟”却对“飞”洋溢着热情,它们为了“飞”而“想离开树枝”,敢于进行尝试,有着一股冲劲儿和无所畏惧的精神。通过对比,我们深深领悟到:一个人如果能自始至终对所做的事情,保持着火热的激情和十足的干劲,怎么会不成功?只有了解这首诗的内容两道题目即可迎刃而解。例2.本首诗歌是节选的冰心的《繁星・春水》中一首,诗人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母爱之情传达出来,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这种母爱的颂歌在《繁星》《春水》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正是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奠定了这两部作品深沉细腻的感情基调。考生把握这些信息后加上自己的理解即可回答。

【参考答案】

1.⑴“久飞的鸟”由行日久,往往会觉得困倦,甚至会失去继续飞行的动力;而“学飞的鸟”由于处于学飞的过程中,对飞会充满热情,为了获得这项技能而敢于尝试,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冲劲和无所畏惧的精神。⑵①对比;②凸显主旨。 2.冰心。感受到母亲的伟大、母爱的崇高,在诗中运用类比、比喻的方法抒情。

【试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钻 头

潘 伟

光芒属于塔灯

高大属于钻塔

你只能在漆黑的低处

甚至更低,啃泥吐沙

打落牙齿,依旧潜入

再潜入

测量你走过的路程

向上计算你已登上了珠峰

可你是在向下挺进

在古生物化石的缝隙中,你

有时代表一种深度

有时印证一种厚度

见到光亮时你已伤痕累累

但人们把掌声献给了黑色花

其实在低处,那些闪光的东西

只能想象,无法目睹

(选自2010年08月27《中国石油报》)

⑴仔细品析诗歌中画线句子,说说它表现了“钻头”什么精神?

⑵读诗,不仅要读懂表层意思,更要读懂深层含义,说说诗中“钻头”的象征意义。

⑶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篇5

现代诗形式自由,蕴涵丰富。考查的主要是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即看看学生有没有理解全诗表达的情感,或作者阐述的某种哲理,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某种总结。

【概念阐释】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绪和情感

是诗的基础。与其他文体相比,现代诗更能充分地显示诗人的品格和情怀。人们常用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内涵――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质,宽宏的怀抱,自然的意趣,情致婉约,风骨刚健以及操守、格调等人格魅力来抒情志,明教化,寄情思,亮才能,以默默持久的力量,改造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净

化人们的灵魂。读诗时,把握了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把握了诗的灵魂与命脉。现代诗歌的抒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抒胸臆,在诗歌中直接表现作者的情感态度;一种是间接抒情,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

【阅读指导】

一、查背景,找意象,悟情感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

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了解背景主要可以从诗歌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有人说,一般的西方的诗歌以宗教为背景,东方的诗歌以政治为背景;以

宗教为背景的诗歌具有神话色彩,以政治为背景的诗歌具有革命意义,这未免有些偏激,但也有一定道理。因此,欣赏任何一首诗歌,都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鉴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快捷,对情感美的领会就会更深刻。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意念和外界客观物象交流的产物,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而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艺术形象。诗歌中,诗人不仅要用意象进行思考和感受,还要用意象进行表达。具体来说,意象就是诗歌所描绘的人、事、物、景等。有些诗,通篇都通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抒发感情;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的想象;有些诗,既描绘具体形象,又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抓词句,品修辞,悟情感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语言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果。“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诗歌的语言是富含哲理的、含蓄隽永的、凝练深沉的、生动流畅的、形象传神的、充满情感的;诗歌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都给诗歌的审美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诗歌的学习中应当注意对语言的品味。如著名诗人顾城在《一代人》中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全诗只有两句话,虽短小却警醒世人,表明诗人及整个时代人们的心声:渴望光明、自由与个人价值的实现,语言含蓄隽永,给人深刻启迪。

现代诗篇幅短小,内涵丰富,鉴

赏时要从诗歌表达的特点出发。现代诗的抒情常借助修辞手法来实现,常用

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复、排比、对偶、对比等,要能准确地辨别这

些修辞,并能分析其表达作用。如冰心在《春水・三三》中写道:“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哲理小诗,

告诉我们要把眼界放宽、切莫孤芳自赏。孤芳自赏的含义是:比喻自命清高,自

我欣赏。很显然,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墙角花朵的形态,可以唤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力,语言使用准确恰当、贴切生动。

三、明意境,赏技法,悟情感

诗歌的意境是指诗人在诗作中所创造的画面,这幅画面凝聚着诗人独特的情思,它是读者获得审美趣味的基石。从意境入手感悟诗歌的情感,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如在新诗《鸽子》中写道:“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碧蓝的天空,有鸽群飞舞,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观,诗

人抓住鸽子飞翔的动态,使诗歌具有极其亮丽的色彩之美,意境恬静优美,读后给人以审美的。这里诗人也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自己以及几位朋友比做自由翱翔的飞鸽,从而表达了投身于的自豪感。

诗歌中常常使用的表现技法有联想想象、用典铺垫、渲染烘托、暗示省略等,而这些表现手法也往往和修辞手法连用,在分析时要注意体会连用的好处。

【即学即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

题目。

春芽

李 岭

一觉醒来/伸出/稚嫩的手/抓住天边/那一弯/飘动的彩虹/穿进/用美梦磨成的针/将大地/织成锦绣

(选自《人民日报》2009年2月2日)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和蕴涵的情感。

2.诗人发挥新奇美妙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咏物抒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

题目。

献给老师的花束

徐 鲁

有多少欣慰,

有多少鼓励,

在我们即将毕业的时刻;

带着多少叮嘱,

带着多少期望,

您把我们一一送上人生的站台,

目送着我们各自路上远去的列车……

两行慈母泪,万缕恩师情,

您用颤抖的声音鼓励我们:

去吧――

勇敢的孩子,

向着明天,

谱写新生活的赞歌!

(选自《献给老师的花束》)

1.这首诗应用怎样的语调朗读,请选择正确的一项( )

A.急促 B.高亢

C.舒缓 D.低沉

篇6

寒假期间我有幸阅读了现代诗——《繁星》、《春水》。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

《繁星》、《春水》是冰心奶奶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她以细腻而不失优雅的语句,将诗句以浓浓的爱意包裹着,使人倍感温馨。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是含泪的微笑。”不难看出冰心奶奶充满着奇幻的梦,童真的心永远保留。或许,我读不懂冰心奶奶的心,但她的世界,一定充满着爱与美。在冰心看来,母爱是大爱无疆的,是伟大圣洁的。”《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如”母亲呵!我只要归依你,心外的湖山,容我抛弃罢!”没有华丽的词饰,单是这满含真挚情感的诗句,就打动人心扉。在她眼里母爱的伟大无穷,甚至于可以为了母亲抛弃一切的身外之物。同时,冰冰心的许多作品都流露出对深沉的母爱的赞颂。冰心在一个雨天见到一张大荷叶为红莲遮风避雨而触景生情,在《荷叶·母亲》中赞颂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悲哀的时候,除了能投入妈妈的怀抱中哭,我们还能做什么呢?妈妈把我们带到这个美好的世界来,让我们去感受爱的伟大;妈妈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辛苦地把我们抚养成人;妈妈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总是支持着,鼓励着我们……母爱是琐碎的,细腻的,琐碎到一句问候,一声唠叨,一丝关怀,这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浓浓的爱意。正处于青春期的我,竟不懂得珍惜这种爱,甚至厌烦,殊不知者唠叨背后的大爱,又何曾珍惜,感激过这种爱。但冰心奶奶对母爱有着难以言表的感激,并热衷的赞美,使我深省。爱是寂静的,或者正如冰心奶奶所说的——一春潺潺的细流。我们在爱中生活着,一直被爱簇拥着,但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感悟过爱?合上这本书,我的心潮澎湃。从书中,我更多地读出了诗人对爱的感悟,我的心,被这份爱,这份美,感动了,融化了……

宝鸡电力设备厂子校初一:王紫涵

篇7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重朗读形式,轻吟诵感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现代诗歌教学形式明显多样化,现代诗歌朗诵包含以下几种形式:老师范读、学生朗读、分组朗读和跟着录音朗读等。然而,这些朗读只是一种形式化朗读,只为了让学生对诗歌有所熟悉,缺乏情感、缺乏思考,并非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不断琢磨其中诗歌的意思,自然会对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了解。初中课堂上诗歌教学以老师引领为主,首先,教师应该对诗歌有正确认识,教师要清楚简单的朗读和带有情感的吟诵所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声情并茂”吟诵,逐句琢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在审美层面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2.填鸭式教学,学生难以进入诗境。

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讲解,往往过于注重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而忽视艺术本身的魅力,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有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但是没有带领学生深切体会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有时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讲解现代诗歌时,只走一个简单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朗诵,然后为学生讲解中心思想,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现代诗歌,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现代诗歌的学习,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体会现代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教师将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修辞手法、主题思想等全部倾倒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需要将这些信息全部记住,而不是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诗歌本身的文学特征,破坏了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

二、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1.带领学生反复吟诵,让学生读出诗中情感。

反复诵读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诗歌的诵读并不能按照统一的朗诵模式进行朗诵。每首现代诗歌都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所展现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有的积极奋进,有的表达身处逆境的无助,所以在读不同的现代诗歌时,要掌握不同方法。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该依据每首诗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在诵读前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有思考地诵读课文。首先,诵读诗歌时要注意语音,只有正确读出每个字的读音,才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韵律美。再者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诗歌时,要通过语调展现丰富的情感。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何其芳的《秋天》时,教给学生要用较为舒缓的节奏,让学生边诵读边思考,读完一句,在脑海中想象这句诗歌中所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美,在学生诵读结束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整体意境,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整体画面,反复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意境美,通过联想的方法体会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意境想象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大胆想象才有可能感受到诗人在现代诗歌中所寄托的感情,现代诗歌往往是由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将独特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美的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现代诗歌表达感情往往不是直接的,作者或将情感寄托在诗歌中的某一意向上,或者是隐藏在某句诗歌之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冰心先生的《纸船――寄母亲》时,要让学生感受感受诗歌中的这种意境美,作者叠一只小船,实则是将自己比作那只小船,小船在风雨中飘摇,历经艰辛万苦终于抵达母亲的梦乡,作者用一只小船表达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如果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向,则学生自然可以体会到作者所展现的生活图景和内心情感。

3.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打破程式化教学。

每首诗都有包含独特的思想感情和特色化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注重每首诗的教学细节,针对每首诗歌的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打破现代诗歌的程式化教学。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体会每首现代诗歌的意境美和思想感情之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到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从多个角度体会语文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于意向的灵活运用,这首诗里的意向是复杂的,甚至有些意向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用图片形式让学生看到这些意向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方向。学生在大体把握诗歌中意向所带有的情感特色之后,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诗歌中意向的画面,更容易进入诗中场景,很容易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和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沉淀学生的情感。

篇8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诗;写作指导;表达;创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2-0025-03

【作者简介】魏荣葆,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0)教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并且提出“在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意表达呢?作为记录写作灵感的新诗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笔者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多年实践。

一、活用教材,模仿创新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十分注重诗歌写作。从必修教材的“写作实践”来看,教材着眼于诗歌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以把握诗歌的基本特征为起点,在每个必修模块都安排了现代诗歌写作建议,在教学中简单易行。具体编排如下:

从选修教材《现代诗歌选读》编排来看,诗歌写作能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紧密结合,突出了人文专题对学生创意表达的引导。具体编排如下:

从《写作》选修教材编排来看,12个写作专题的“写作实践”建议,在“用形象说话”这一专题中有仿写咏物诗的任务。

不难发现,现代诗歌的写作与诗歌阅读鉴赏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编者力图促使学生读写结合,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尤其是个性化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审美能力。因此,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以读促写,因势利导,从模仿到创新,有效进行诗歌写作指导。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以读促写实质上也是一个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高中生模仿性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敢于尝试和批判。如果根据不同类型的诗歌设定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模仿中有章可循,就会使他们体验创造的乐趣。

活用教材,就是利用教材,根据写作建议,灵活多样地进行新诗写作尝试。笔者常用的方式有:古诗今译,英文汉译,散文改诗,诗作仿写。比如,在学完课文《长亭送别》后,我根据文后要求,指导学生将散曲改为现代诗,学生的改写充分体现出在阅读鉴赏后的创意表达。如《长亭送别・一煞》(杜灵):“青山压断马蹄音,疏林筛损玉骢影。烟淡淡,霭轻轻,望断秋水难追至京。残阳如血,看见了小桥流水人家景;古道无人,想到了花好月圆人美情。枯草索索,荒村野店,不尽;秋风漠漠,马嘶铃鸣,不平。车儿投东欲西追,怎奈他玉肌消减握不住缰绳紧。缓行,缓行。多行一步,即成千里。”《长亭送别・端正好》(裴成杰):“湛蓝到悲伤的天空,洁白如幽怨的云朵,纵横一万里,联结不了你我的情愫。满地已谢,黄澄澄的,道不出秋日的思念;西风烈,吹不起过往的记忆。北方的雁儿,南面哪有你的故乡?冬去春来的那一天,你还会回来吗?那白晓时未尽的醉意,门外雪霜覆盖的枯林,怎抹得尽离人的泪!”

二、构建课程,多重激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考虑到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为了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笔者为爱好新诗写作的学生开设了“新诗鉴赏与写作”的校本课程。该课程主要有三部分内容。

1.新诗艺术鉴赏。这部分主要编选一些代表性诗歌,让学生在读诗的同时,了解新诗的源流、类别、新诗的审美特征、新诗的艺术表达、新诗的模式等基本内容。如在新诗的艺术表达中,主要向学生介绍诗歌比喻、诗歌通感、比拟想象、夸张想象、错觉想象、跳跃想象,等等。又如,在新诗的模式中,呈现给学生象征模式、呼告模式、闪电模式、升华模式、象形模式、并列模式、纵贯模式、串珠模式,等等。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对新诗的鉴赏有了新的眼光。

2.新诗写作阶梯。《现代诗歌选读》的编排体系,就是新诗写作的模仿体系,根据教材的人文专题,我重新整合,拟出写作的能力阶梯。设计如下:

3.名家心灵之约。所谓心灵之约,就是推荐名家新诗书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阅读,走近诗人。我列出20本中外现当代诗歌选集:《徐志摩诗选》《戴望舒诗歌》《艾青诗选》《卞之琳诗歌》《林徽因诗歌》《仓央嘉措诗集》《现代诗100首》(蔡天新编)《顾城的诗》《舒婷的诗》《北岛的诗》《食指的诗》《海子的诗》《余光中诗选》《台湾诗人十二家》《黑夜里的素歌》(翟永明著)《我与光一起生活》(李天靖编)《汪国真诗集》《聂鲁达诗选》《纪伯伦散文诗选》《泰戈尔散文诗选》。

同时,我还及时介绍当代的诗歌名家。比如,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罗默,被誉为“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诗人”。因为“诗人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切――风、雨、日、月、天、地、人,通过个人文学与哲学的推动力及社会体验,熔铸成一个个独立的整体――诗歌”。他的诗“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之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景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文相遇,自然和工业交错等,就像对立物揭示彼此的联系一样”。

此外,适当介绍当代的诗歌理论,可以为学生提供更鲜活的阅读背景。比如,美国学者帕洛夫2010年推出《非原创的天才:新世纪以其他形式创作的诗歌》一书,向读者展示了“以其他形式”创作的诗歌所独具的创造性、智慧和复杂性。他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如何表达自己”这一命题, 改变了“原创”一词的固有内涵,成为21世纪新的诗歌策略。推介诗歌理论对提高学生的创作素养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三、发现生活,唤醒灵感

写作最怕做无米之炊。学生的生活面似乎很狭窄,但是美的发现却无处不在。在生活中发现美,就要将新诗教学生活化,即在新诗写作指导中,形成“生活发现序列”,让写作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延伸,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新诗,让新诗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

为了发现诗意,练就发现诗意的眼睛。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提倡“六化发现法”,即个人生活集体化,家庭生活社会化,学校生活个性化,社会生活具体化,自然生活人文化,文化生活地方化。

如,家庭生活社会化发现。家庭到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造成学生抒写的对象主体单一,无非就是同学、老师、父母。且不少学生所写亲情故事虚假、低幼,真情变成煽情,以致文章内容单一,思想浅薄,情感虚华。其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爸妈都是社会人,亲戚朋友展开来就是一张社会网,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时代、生活的折射。学生如果多留心、多了解,多思考,由小家庭辐射到大社会,小中见大,诗意也就丰富了。

为了不让发现生活成为负担,我借鉴冰心的《繁星》《春水》、泰戈尔的《飞鸟集》,提倡“微表达”,抓住瞬间的灵感,记录生活短章。一般注意把握细微情感,寻找微雕意象,模仿微型技巧。这样,学生的发现就有了诗意,例如:

《银杏》――你是洒满阳光的伞,叶中藏着生命的温度。

《影子》――寂寞的感叹号,黑暗中踽踽独行。

《蔷薇》――千万朵盛开。我站立一旁,观看一场与我无关的故事。

《流星雨》――燃烧着划过,一柄利剑刺穿了黑暗。

《回忆》――只是供人消遣的玩具。它不会听你的话,不能任你摆布。

《宋词》――跨越千年的哀愁,埋葬在枯黄的纸堆里,等待一场相见。

别林斯基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可见,诗歌是情感的产物。学生根据各自的喜怒哀乐,把握一些细微的情感体验,就会产生情感冲动。在此基础上,学生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把情感具象化,寻找能够寄托情感的物象,特别突出“微雕”意象,精致而奇妙,言简而意永。在语言表达上,不必讲究起承转合和音韵,只要有意味便是新诗。发现生活,激发美感,引感,产生诗意,这就是“诗意地栖居”。

四、善用评价,激励创意

现在的考试作文多规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这导致写作教学窄化为应试训练,中学新诗写作成为教学空白,新诗写作评价尤其缺乏。

评价主体多元化,这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个性化的创意表达尤其要突出多元评价。新诗写作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诗人,而是激励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因此,学生要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评价方式也要多样化。我们主要采用以下一些活动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新诗阅读兴趣和创意表达。

举办诗歌朗诵会,先自选诗歌朗诵,再指定诗歌朗诵,评价学生对诗歌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共鸣的程度;鼓励学生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以评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我们特别请来南京艺术学院的董蓓教授,面对面指导学生朗诵。

编印学生诗歌鉴赏文章专辑。这一活动,考查学生发现诗歌丰富意蕴和深层意义的能力,对诗歌独到感受和创造性的理解能力,运用适当的鉴赏方法分析评价诗歌的能力。我们开展专题学习,学生自由组成小组,自选研究专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

篇9

唐代柳宗元和宋代周敦颐曾明确提出“文者以明确也”、“文所以载道也。”元代郝经更为精辟地说明了文与道相生相克的整体性,他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总之,文因道存,道以文显,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诗词篇目,文质兼美,都存载着浓厚的国家意识。

如《乡愁四韵》体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能引起思念亲人,怀恋故土的共鸣。《离骚》给我们展现一个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为了追求美好的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海”的高洁形象。这一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和行为的示范。《春望》(杜甫)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理想。这些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诸如此类感人肺腑的优秀诗篇在古典诗词和现代诗篇中不胜枚举,它不但陶冶、净化着我们的灵魂,并且激励着我们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奋斗。

诗教过程中,经典有着永恒的教育价值。潜心阅读一些经典作品,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长远的影响。白居易《苏州法华院石壁经碑》:“佛湟后,世界空虚,惟是经典,与众生俱。”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多为承载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其中标志着古代文学光辉成就的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也有出自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戴望舒、冰心等人之手的典范作品。这些对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提高语文素质,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骈体写景抒情,用“衔远山,吞长江”使静景富于动态美;“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写出了洞庭湖独特、重要的地理位置;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互文形式,借古仁人表明了自己的博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概括了范仲淹一生追求的为人准则,是其忧国忧民的集中体现。作此文时,范与腾子京“同是天涯沦落人”,谪居他乡,却未见半句牢骚,唯现崇高胸怀。作品因高度凝练的概括,超凡脱俗的境界而成为千古绝唱,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献身。教学此文,引导学生对范仲淹的忧乐观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从小树立报国之志,是十分有益的。而诸如此类的诗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数量很多,其教育功能和意义甚巨。

当然,诗词教学落实国家意识教育,不能靠说教式的灌输,要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和品读过程中,与作者一起去创造,去获得真切的感悟体验。

篇10

摘要:短信诗歌是新世纪近十年来网络时代与信息时代的产物,可以看作网络诗歌的延伸。在形式上,短信诗歌与五四时期的小诗相似,然而同中有异。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文学内外部特征的比较,来反思当代短信诗歌所具有时代特点,并预测短信诗歌或可成为当代新诗发展瓶颈期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选择。

关键词:短信诗歌;五四小诗;文学内部;文学外部;异同

新世纪以来,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文学的传播有了更为便捷的媒介。其中,以短信诗歌为主的短信文学在这个信息与网络结合的时代应运而生。这一文学形式具有新事物特有的适时性和局限性,然而随着近十年的发展,短信诗歌已经逐渐摆脱热闹诞生时的青涩与粗糙,安静地成长与成熟起来。纵观中国现代诗歌史,不难发现短信诗歌与五四时期小诗的诸多相似,因此,将二者纳入历史的发展中来对比异同,可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短信诗歌的特点,更好地明确其价值。

一、文学内部的貌合神离

首先,在形式上。短信诗歌和小诗在篇幅上都很短小,这是它们最为直观的共同点。然而小诗的篇幅是五四时期的年轻诗人受泰戈尔和日本俳句的影响后,借鉴国外文学的自觉选择;短信诗歌是受手机屏幕的限制,被动将诗歌限制在一定的字数内。因此,主动创作小诗是诗人情绪和哲思即行即止的自然流动,而被动压缩的短诗必然会导致诗人有意与无意间对情感和诗意的压抑控制,使得表达复杂情感或哲思时难以深入透彻。此外,短诗的平台是当前最为普遍和快捷的手机网络,小诗在当时的平台是文学期刊或报纸副刊,同样也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传播方式。然而,虚拟网络与纸质刊物相比仍有很大区别。尽管网络更为快捷,但短信快捷也带来了“快餐文化”的弊病,诗歌的文字表述在虚拟空间里的保存时间极为有限,正如一秒更新的手机微博,没人关注则会很快被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掩埋。而手机的个体性与闭塞性使得短信诗歌很难形成一个自己的阵地,因此,也难以形成流派,以及文学争鸣,也就无法像小诗那样在刊物中有一个诗歌专号,难以扩大影响力。所以有学者指出,“只有使其从手机上走到纸质媒介,才可以把这种具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固定下来,使之具有保存性和长久性”①。

其次,在内容上,短信诗歌尽管引发了全民创作的热潮,却也存在泥沙俱下的弊病。先看五四小诗,当时小诗的创作群体均为其时已有一定名气的具备较高学养的作家或学者,如冰心、宗白华等,由此诗歌选取的内容也多为人生哲理或宇宙思索,在艺术技巧上更广泛吸取了古典诗歌的营养并受到了国外如日本俳句或泰戈尔诗作的影响。而短信诗歌的平台多为虚拟网络,其作者多为普通网民,水平参差不齐,也没有专业作家的创作态度认真,知识结构也多受限于一般教育,没有主动吸收古文或西方文学的意识。这些使得短信诗歌的内容过于大众化与通俗化。当然我们不排除五四小诗也有类似问题,如梁实秋便批判过“把捉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诗意,选几个美丽的字句调度一番,便成一首,旬积月聚的便成一集”,②的创作现象。再看当代网络上的“流行经典短信诗歌”:“对我来说/你是黑暗中的灯泡/饥饿中的面包/冬天里的棉袄/夏天里的雪糕/你是我今生唯一的宝”。很显然这里并没有诗歌应有的审美价值。再看首届短信诗歌大赛的获奖作品,《自由》(作者:胡佑军):“我把/一个气球充满气/然后/拍破/倾听空气重获自由的声音。”尽管这样的诗较之前者明显更有诗意,但离开手机这一平台,我们很难发现这些诗歌与传统纸质诗歌的文学本质有何差异,只是由于篇幅的限制而必须在文辞上更加精炼而已。同期刊发表诗文的必要审核相比,在缺乏规范的网络世界,人们享有平等的发表言论的权利,但是短信诗歌的这种特点也使得“它注定要成为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厂,而要在这个电子垃圾场中不断亮出耀人眼目的东西并不容易”。③

二、文学外部的同中有异

尽管文学内部的比较得出的多为短信诗歌的劣势,但在文学外部的环境上,短信诗歌自有其生存空间。首先,小诗处在新诗诗体重建的关键时期,对自由诗过于散漫和传统格律诗的陈旧落伍进行了调整,使得小诗既保留了传统的意象和诗意,又在形式上有现代风格,是为过渡的产物。而短信诗歌同样在当代诗歌日趋边缘化的困境中出现。与五四时期或80年代的诗歌辉煌时期相比,一方面,当代诗歌缺少读者,另一方面,当代诗歌缺少足够的社会地位,诗人没有经济来源做支撑,这些都使得短诗以其独特的姿态在夹缝中成长起来。

至于五四小诗的命运,正如朱自清所评,“《流云》出后,小诗渐渐完事,新诗跟着也中衰。”④的确,1925年后,冰心、宗白华等小诗作者很快就不再创作小诗。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小诗自身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由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不是小诗的理想土壤。那么,与小诗极为相似的短诗,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是如同小诗一样在诗坛上昙花一现,还是能够继续成长,在诗坛站稳脚跟,这需要进一步对其性质进行定位。

而针对短信诗歌的性质,葛红兵曾较早提出“次文学”的观点,认为其“虽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却很有可能会成长为网络文学的另一个同胞兄弟。”⑤如果说小诗的最终式微是由于后期的生存困境,那么短信诗歌与小诗的最大差别在于,短信诗歌的困境正是其成长的必要条件。她如同一个石缝中的野草,随处生长,生命力顽强,虽然不能移植到温室中,但也需要必要的合理培植。然而,作为以虚拟网络为平台的短信诗歌,要真正确立位置,需要有多种流派的争鸣,以及随之而来的代表诗人,诗歌阵地,诗学主张,创作特色的总结,以及后期出版诗集,而这些对于短信诗歌来说无疑有很大难度。

短信诗歌作为新兴的文学形式,或许是继网络之后,诗歌新的生命力的延续。因此,合理利用与开发短信诗歌的平台,将实现诗歌与大众之间的近距离传递,从而摆脱90年代诗歌“边缘化”的危机。但是,大众的定义仍是一个问题,诗歌如何保持其独立性以及自身的价值,而不是沦为媚俗化写作,口语化写作,垃圾诗歌,下半身写作的低俗,这是网络诗歌的前车之鉴。短信所具有的便捷、简短和强制性特点将极大的扩大诗歌的受众。从而,短信诗歌在合理引导大众审美趣味方面,会比网络诗歌更为有力。

三 结语

新事物的诞生与立足总是充满艰辛。从得到正统诗刊认可的2002年至今,短信诗歌在争议中已经走过近十个年头,十年来对于短信诗歌的评价始终褒贬不一,普遍认为其尽管在书写方式上有所创新,但没有改变诗歌的实质,无法真正确立自身在诗坛的位置。诚然,在诗坛中到底处于怎样的位置,或说其价值到底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短短十年仍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综上,短信诗歌可以看做网络诗歌和五四小诗的综合,或可称其为网络小诗。理想的网络小诗应该既有网络诗歌的大众化优势,同时也应有小诗的艺术水平,这些需要利用短信的手机平台特点进行合理规范,同时需要诗坛主流话语的引导,更需要短信诗人的自觉追求。如果能够做到这些,相信短信诗歌将不会沦为电子垃圾,同时也不会如小诗一般失去存在土壤,从而在诗坛上为自己开辟一片广阔的领域,也为新诗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更为开放的选择。(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参考文献:

[1] .论媒介时代新诗的裂变.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第19卷第2期.2005.

[2] 梁实秋.繁星与春水.黄影编.当代中国女作家论,上海光华书局.1933.

[3] 陈红莲.浅谈短信文学.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4卷第3期.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