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全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8:3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再别康桥全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对象分析

再别康桥》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一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为诗歌单元,本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再别康桥》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读课。虽然本诗向来众说纷纭,但其艺术之美人所共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因此,从语言赏析入手,从情感体验切入,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体会现代诗歌的特点,多方面感受体悟诗歌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教学目标

由于本诗是高一学生学习的第一首现代诗,为了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学习方法,从而能广泛欣赏诗歌,因此将本诗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认知目标: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②、能力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③、德育目标:培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教学重难点

高中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他们产生了对教师的过多依赖,从而缺失了对大语文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针对此种情况将本课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

1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

2 赏析诗中的画意美、诗意美。

教学难点: 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二、教法分析

1、诵读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尤其是《再别康桥》这样一首意境很美的诗歌,更需要通过诵读去感受诗中的情感、韵味,把握其中的美。《语文教学论》中指出:“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感受作品的意境。”叶圣陶先生也提倡过“美读”的方法。在诗歌教学中,诵读应该是重要的一环,反复地诵读作品,在诵读中把握诗的韵味。诵读法既是教法也是学法。

2、情境教学法

(1)《再别康桥》犹如一幅极富美感的图画,教学中可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励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加入自己的感受,使这幅画面立体生动,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深深体会这首诗的意境美、诗意美。

(2)用富有文学意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可感的视听形象,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教学氛围。

三、学情学法分析

分析:农村初中的学生,阅读的现代诗歌并不多,加上诗歌本身比较抽象难懂,学生可能虽能读下去,却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针对学生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学生的心理状态,决定在诵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采用以下学法:

1、联想鉴赏法

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形成有形的图画,仔细揣摩、品味、感受诗歌的优美之处,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2、比较鉴赏法

让学生学会将这首诗与其他描写离别诗句的比较,更好地把握《再别康桥》这首不同于其他描写离愁别绪哀婉、 缠绵、伤感的特点:哀而不伤,带有一丝惆怅,几分飘逸。从而领会诗中的诗意美。

四、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教学步骤:

(一).情感激趣,导入新课

从播放徐志摩的另一首诗《偶然》谱成的曲子导入。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诗人徐志摩与康桥“偶然”“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他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让我们与徐志摩一起《再别康桥》(板书课题和作者)

设计意图: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优美的画面及柔美的音乐可以将学生带入一个淡淡的忧愁的境界。多媒体展示歌词,教师恰当的衔接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进入到情景之中。

(二)时空链接 走近作者

(1)简介徐志摩。

(2)关于再别康桥

这一环节我先让穿越时空与徐志摩展开对话,顺着学生的发问,导出问题,先让学生自行解决,老师归纳。并用幻灯片展示。尽可能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三)诵读涵咏 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

(2)个别朗读。

(3)名家范读。 [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的扮演者黄磊在剧中对这首诗的朗诵。让学生找出朗读差距,进一步把握这首诗的朗读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扫清字词的障碍。]

(4)配乐朗读。 [我为这首诗的朗诵配上《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在缠绵、惆怅而又带有轻灵、飘逸的音乐中,教师进行示范吟诵,注意节奏、轻重、情感,读出音韵美,营造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带动学生有感情朗读。]

(5)学生齐读。

在朗读这一环节中,默读可以让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情感,个人读可展示个性,音乐制造了情境,范读激发了美感,齐读引起群体感受。在“美读”中解决教学重点1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朗读已为学生们对诗的理解做了铺垫,同时又为下文对诗意的鉴赏蓄势。(学生带着对康桥的憧憬进入--

(四).激发想象 赏景悟情

A、品意象

(1)诗中直接描写康桥的景物的有哪几节?(2、3、4节)

(2)如果把这三节的内容换成三幅画,我们可以选取哪些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学生思考,小组交流,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老师要引导学生选好景点,对学生的发言予以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尤其是运用联想和想象对画面加以具体的描述的学生。这一环节主要根据新课标教学建议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自由朗读这三节诗。

(3)更进一步思考:诗人告别康桥时为什么不选取周围的建筑、那里的人们,而是选取了金柳、柔波、青荇等自然景物?

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段学习从诗歌画面美入手,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追求语言美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较好体现。并解决教学重点2 赏析诗中的画意美、诗意美。

B、悟真情

步骤:将全诗分为三个版块,分别赏析。抓住诗中意象,赏析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变化。

第二、三、节:通过重点赏析“新娘”“水草”“荡漾”“招摇”“甘心”等词语,把握诗人情感的变化:由依依惜别时的感伤无奈而陶醉留恋于康河美景。

第四、五节:通过重点赏析“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放歌”“笙箫“夏虫”等词语,体悟诗人情感的发展。

第一、七节:通过重点赏析:三个“轻轻的” “悄悄”“不带走一片云彩”词语通过比较第一节和第七节,体悟诗人离别母校之时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同时感受诗歌的回环之美。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依据新课标所要求的“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但凡读懂了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如果不一句一句地反复咀嚼,只是一路顺畅地读下去,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诗歌浓郁的情感、跳跃的形象、凝练的语言,决定诗歌教学的'特点:反复朗读细细品味、启发联想、再现形象,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关键。教师的讲与新课标提倡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让思考深入,以求突破本课的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五).比较阅读,剖析情感

《再别康桥》是一首离别诗,古离别的诗句你知道哪些?试着比较异同。

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寻找有关诗词名句,扩大课堂的容量。让学生通过对比探究离别之情的不同,体会这首离别诗不落窠臼的高明之处。(课堂教学任务到此基本完成,如何达到DD

(六)余音绕梁 收束全文

诗人离别康桥时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离开人世时也不带走一片云彩,他走得很匆忙,因为飞机失事,那一年他才35岁。饱含泪水写下《追悼志摩》:“志摩走了,他带走了这个世界上的全部色彩……”

诗人虽然过早地离去,但是他的名字、才气,他的诗情、他的浪漫却留在了人世,他的《再别康桥》成了中国现代诗歌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与仰慕。

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老师与学生齐读《再别康桥》(配《人间四月天》的主题音乐)。 在浓浓的诗意中结束对这首诗的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感染,更多的回味。以期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篇2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教学

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和方法,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观念,狠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坚持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内容的优化

在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下,语文教师必须随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明显的“功利性”特点,即一切都为了高考服务。一些内容和意境都非常好的文章,都在教学中被随意分解了,许多优美的句段都被从语文术语的角度进行了拆解,这就造成再好的文章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什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了。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渗透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情感。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特点,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全面客观地把语文学科的独特魅力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语言或者文字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但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教师还要优化整合教材内容,紧紧抓住教学的重难点,使课堂教学精简高效。有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想把教材所涉及的所有内容一股脑地全部教给学生,实际上很多课程中的知识点是很多,但实际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只有那么几个。教师可以采取分而化之,各个击破的策略,压缩整堂课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那几个最重要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课文讲授时间,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生活上的伙伴和朋友,所以教师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缺点;最后教师要淡化自己权威,在学生之中树立平易近人的形象,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创造潜能

无论是课前导入教学还是满足推动课堂教学的需要,通过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宽容》一课前,我首先会提出思考问题,“你们知道房龙先生的写作用意吗?”随后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怀揣探询究底的决心导入对新课的探索中来,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阅读效率。再者可以以文章的题目做文章,从文章题目中领会作者思想,如“同学们,你们说作者为什么要以《再别康桥》为题呢?有什么特殊含义吗?”同时问题的设计要有感情基调贯穿其中,自问自答,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掌握总结思想的方法捷径。例如,在《我与地坛》一文中,教师可以首先这样提问:“通过全文,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和地坛有什么相同的遭遇呢?”,随后教师自己回答:“从……可以看出两人都是被抛弃……”,一问一答的形式相比较其它方法只是转变了形式,本质上都是教师对学生思路上的一种引导,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锻炼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四、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不管是导语设计、板书、课本剧表演、多媒体运用,还是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都要注重营造美的教学环境,增强语文课堂的美感,使学生产生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播放相关的背景音乐,使得康桥的美景再次出现在学生面前,充分体现作者对康桥的热爱与依依不舍。又如,在教学《边城》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片断,或展示湘西凤凰城的美景图片,让学生对边城产生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体会。在教学《项链》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表演课本剧,使他们在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过程中,切身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与心理活动,从而揭示文章的主题美。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正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摆脱应试教育中分数至上的思想,推陈出新,创新教学方法,推进现代素质教育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林伟涛.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研究

现当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界中的美丽的瑰宝,它作为作者抒发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同学们进入文学领域的重要环节。本文就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与措施,促进学生们文学素养的提升及高中语文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学生诗歌理解能力

自以来,我国古体诗和旧体诗受到了国外现代诗歌的影响,同时在中国特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现当代诗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当代诗歌是成长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因此,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也应该让学生比较清楚了了解到这些诗歌的来源于意义,只有学生懂得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才能够保证诗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来说,现当代诗歌的比重还是比较大的,它不仅是教师教授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因此,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犯法,而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得以领悟。

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诗歌,也就是说要对是各种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拆卸开来进行解读,了解诗歌的语言构成。其次,老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及艺术技巧,弄清楚诗歌表现手法与技巧,从而帮助同学们领悟诗歌的内涵。最后则是感受诗歌中的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乡情趣。

例如在学习戴望舒《雨巷》时,起哄有一段较为精彩的语句:“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老师在这时就应该首先将学生解释清楚当时的创作背景,然后再进行这些精彩语句的分析。1927年,中国正处于半殖半封社会,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戴望舒作此诗正是以雨巷来喻指黑暗动荡的社会,表露出自己对社会显示不满及无助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不仅将学生们带入到当时的社会情景之中,便于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明白诗歌的创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二、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我国高中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预习、学习及复习的固定模式。高中语文也不例外,甚至已经成为了课前阅读、课中讲解、课后练习的机械化教学模式,诗歌学习本来是一审美乐事为成为了僵化的学习。在这一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此本文并不是否认这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的。如果学生能够自发的去了解文章背景、熟悉字词、解读文本、拓展阅读必然更好,但是能够做到这样的学生寥寥无几,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仅仅是持一种敷衍的态度来应付的。而当前大多数学生对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陌生感。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好好加以利用呢?

老师如果能够紧紧把握住学生对诗歌陌生感这一特点,然后再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介绍背景,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提高学生们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有着巨大的作用,从而也能够帮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诗歌鉴赏课堂教学中去。

例如在学习诗歌《再别康桥》时,老师便可以结合同学们对诗人徐志摩的认识来加以引导。很多学生对徐志摩并不陌生,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看过《人间四月天》这部电视剧。但是考虑到学生们对他的了解仅仅处于较为疏浅的层面上,并没有很深的认识,但是这篇诗歌的学习恰恰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教授这一课文时,可以利用播放电影的形式来介绍徐志摩一生的经历及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便展开《再别康桥》这一诗歌的学习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

众所周知,诗歌是一种艺术化的文学样式,而当代诗歌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学体裁,在每一首诗歌的背后都包含丰富的意蕴及内涵。正因如此,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更应该结合诗歌教学实际,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融入到诗歌的情景和意境当中,才能够达到诗歌教学应有的效果。

例如,在苏教版语文必修三课本中节选了苏婷的一首诗《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有部分诗句如下: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在这段诗中,该作者运用了用写实和言情手法的结合,深深的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全文每一句、一字都体现出了作者的情真意切,实在是感人至深。而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向学生们传达爱国主义这一理念,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用意和感情。只有学生们觉得自己就像孤身一人站立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的土地上,吸取着祖国带给的营养而不断成长,学生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我们祖国的伟大,激发自身的爱国之情。

总而言之,高中现当代诗歌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与爱国热情,培养和完善同学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但是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正确的加以引导,只有让学生突破思想束缚、认真的体味诗歌,才能真正取得现当代诗歌教学的效果与意义。

【参考文献】

[1]高长秋.浅谈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05)

[2]张玉芳.浅谈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

[3]黄霞.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之我见[J].魅力中国. 2010(10)

[4]费淑艳.现当代诗歌鉴赏的“四要”[J].语文建设.2008(11)

篇4

一、培养兴趣,激发记忆潜能

课堂必须要“活”。俗话说,爱屋及乌,作为一名成功的老师,是让学生能够感悟到你的魅力,从而喜欢你的课堂,对你的课堂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的记忆潜能就会被激发。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文本,在课堂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感情,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情感丰富的现代诗,在教这首诗歌之前,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并且查找了很多相关教学视频,认为教授这篇诗歌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于是我就跟磁带朗诵很多遍,走进课堂时,我尽其所能,深情朗诵给学生听。这种情感传递给了学生,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课堂上读,课后读,出乎意料的居然都会背诵了。

方式必须要“多”。对于学生来说,背诵是一项很枯燥的活动,很多学生很反感这项活动。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想方法,找对策,使学生乐于接受这项活动。其实,我们文科老师有许多拿手的绝活,比如相互检查、小组比赛、男女生对抗、背诵接龙等。还有来自实践的多种记忆方法,如特征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讨论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教师要根据记忆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记忆的方法,告诉学生努力适应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来背诵。早读课要放声朗读,自习课要仔细默读,临睡前要静静反刍。有经验的同学随手带个小本,随时随地读读记记,日积月累,成果惊人。

成功必须要“现”。枯燥的记忆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为了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老师要经常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时刻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会使学生乐于参加背诵的活动。在教学中,开展“我是记忆王”等竞赛活动,并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学生得到了成功的喜悦,更会热衷于背诵。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如“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总结表彰大会”等,来一个经典朗诵表演;在组织文艺演出时,一定要安排朗诵节目。在学校评比表彰的各类优秀学生中,不妨加一个“记忆大王”,什么学科都需要记忆,共同评比。多给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经常展示记忆的成果。

二、深入理解,软化记忆硬度

指明中心,使思想了然于心。许多著名文段,在篇章结构上特点是十分明显的。议论类的古代散文常常是围绕中心逐层展开的。典型的例子是讲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上课时我教导学生首先抓住文段的中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学生探讨交流作者如何论述这一中心的,找出其中的特点,领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展开论述的,背诵起来就事半功倍了。学生了解了这些,当堂记忆的效果很好。

把握重点,使精华了然于心。每篇要求背诵的课文,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都有一些传承千古的名段子。抓住了精华,就带动了全文,而且实际上我们平时用到的大多数也就是这些名句。我们语文教师自己要认真备课,对所有经典段落了然于心,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指导背诵。比如学生在背《晏子使楚》,本文的重点在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句话,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解释了楚王设计的陷阱,表现了晏子的谋略。这是本文的重点,学生理解了此句,那么,整篇文章就会记忆了。

三、合作交流,提高记忆能力

扩区域,寻契机,开展校内交流。现在的学校活动丰富多彩,班级有学习互助小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有学习兴趣小组,大课间体艺“2+1”活动五彩纷呈,各个社团里均活跃着背诵的高手。面对这样的契机,我们语文老师多动一些脑筋,开展一些有利于背诵记忆的活动,如“经典朗诵”,“校园诗歌朗诵会”, “文学社”等。校本文化课程的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创建“特色校本文化”等活动的开展,正在提升学校的文化层次,使校园文化氛围日益加浓,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助推剂,愿我们很好地利用并适度地开发这有利的教学资源。

篇5

[关键词] “象、巧、入” 记叙文 循文明象 开门见山 巧设悬念 巧引诗句

记叙文是指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叙述、描写人物、事件、景物来表达一定主题的文体。记叙文内容上来看,可分为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和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侧重写人的记叙文,是把人作为主要记叙对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活动、生活片段的描写来刻划人物形象,反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等。

一、循文明象

四环节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是从文到象,主要的教学内容是破译文字符号,组合文字意义,复制形象。这是一个循文明象的过程。在常规教学中,对文字的破译和组合往往是教学重点,词意、句意、段意在教学中占很大比重,这是教学的要求,但不是教学的全部。严格地说,对文字意义的破译和组合,首先是为了复制形象。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尤其如此。复制形象是在教学手段的作用下将作者在文章中所提供的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复现出来。它的作用在于:

1.理解作者意图。形象是作者意图的载体,是经过作者思想情感浸润后的产物,要找出作者意图,只有从形象中入手,通过对形象进行抽象和提纯之后获得。比如要理解作者写《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意图。首先要让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有形象感受,包括他的画面形象和总体形象。在教学手段的作用下,学生可以复制出若干画面形象:面色苍白身材高大穿着长衫的外貌形象;站在柜台边喝酒,弯腰和孩子门说话,被打折腿后坐在蒲包上进店喝酒,喝完酒爬出店等动作形象。

2.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形象是记叙性语言材料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作者表达意图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说无形象就无记叙。要培养学生的记叙能力,形象是必须跨越的一道台阶。学生对形象的把握不仅可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可以学习到记叙的技巧。一般来说,作者在记叙文中所运用的写作技巧都是通过形象来实现的,尤其集中在对形象的选择和组织上。使学生在感受、理解形象的过程中了解这些技巧,并且通过练习牢固的掌握技巧,进而熟练地运用这些技巧绘象、抒情、达意,这是记叙文教学最重要的目的

3.开发学生的智力。文艺理论上有个习惯的说法是“形象大于思想”,这就是说形象中包含的东西往往比作者想要说的东西多。对此接受美学有个很好的解释:文学作品是一个预设系统,它的价值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合作实现的。读者因为受到自己的理解作用,在他通过形象理解作者意图时必然融合进自己的知识经验,会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填补和发挥,是智力开拓的表现。

二、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即在文章的第一段开篇点题,或点明题目,或点及中心,使文章不拖泥带水,不转弯抹角,而是简洁明快、单刀直入。如朱自清的记实散文《背影》是这样开头的:“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便是开门见山:“我”思念父亲,最难忘怀他的背影,它凝聚着父子间深厚、真挚的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着全文。又如,的《回忆我的母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魏巍的《我的老师》等。

三、巧设悬念,欲擒故纵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卖关子。“欲说还休”,巧妙地埋下伏笔,设下悬念,能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要往下揭开谜底,一睹为快,故能引人入胜。如习作《“常胜将军”生死传》一文开头如下:“这常胜将军是何许人也?别忙,你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一开头很新颖有味,颇能吊人胃口,然后再自然引出下文“常胜将军”生的威风,死的悲壮,并悟出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慎重,来不得半点浮躁。

四、巧引诗句,活泼流畅

篇6

但是细品之余,总觉得这样的语文课堂少了一点本色的“语文味”。究竟是少了什么味道呢?大概是缺少了“阅读”这道菜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必须回归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真正使语文课堂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源头。

重视阅读,其实是语文学习的一个老传统。但凡具有高超的语文能力的古今名人,有谁不是通过这一途径提高的?现代名人不必说,只说说古代名人。贾谊的文才是我们都熟悉的。《汉书・贾谊传》里记载“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其足以为闻名天下的文才,也是从“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得来的。学古文,诵读是有效途径,学现代文亦无轩轾。众所周知,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是汉语的特点。诵读名篇,得以扩大字词,融会篇章,精通文法,领悟文理,贯通文气,锤炼文采,如是而日积月累,并学而时习之,则阅读,写作、论辩……必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进而形成能力,乃势之必然。反之,若余名篇而置诸高阁,但热衷于形形、零零碎碎的语文材料的辨析、讨论,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要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必须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独立地读,广泛地读。切记一个事实: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

综观高中语文教材,有许多课是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否则便很难感悟语言的情感和内涵,也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例如:学习《沁园春・长沙》,学生只有在激昂慷慨的诵读中才能体会出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到作者变革社会、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学习《再别康桥》,学生只有在舒缓轻柔的美读中才能体会到清新飘逸的风格,感受到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学习《窦娥冤》,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剧情结构,在细读间理解窦娥的性格特质,在精读后品味赏析语言内涵。学习《我有一个梦想》,可以让学生在投入的朗读中感知演讲的艺术感染力,理解作者渴望民主,平等与自由的美丽梦想。学习《雪雨》和《哈姆莱特》则需要通过分角色朗读及表演,欣赏台词的个性化、动作化特点,认识人物形象的特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除了在课堂上开展形式丰富的朗读活动之外,还要开辟两条途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一手是课内的阅读,一手是课外的阅读。这里有三层意思:1,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就课文而言,读懂读通固然重要,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能读懂读通与课文相近、相类、相关的一大批文章才是教学的真谛。这说说容易,实行起来极难,但正因其难,才显示出价值所在。阅读的兴趣、阅读的导向、阅读中思维活动的波澜迭起,尤其是阅读后的满足感、收获感,都得在课堂上逐步加以培养,有计划地指导点拨,所谓“一石激起千重浪”,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吗?2,读懂几篇课文,应该说不难,但由课内到课外,却是更重要的迁移。这种迁移显示出真正意义的阅读能力。遗憾的是,重课内轻课外几乎已成语文教学中的通病,课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听其自然,任其自流,也许是“有意栽花花不成,无心栽柳柳成荫”吧。使这“无心插柳”变为一点“有心插柳”,那又会怎样呢?当然,要“有心插柳”,讲究教法的话,学法的巧,就很有探讨的价值了。3,九九归一。课内这条途径,其要旨在于将学生领进门,“诱发”“引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动机,最终扩开课外阅读这条途径,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自由邀游。

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痛感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这些严重妨碍了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学素养的缺乏还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于是,笔者尝试着改变语文课堂,总体思路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引入古今中外名著,新潮时文、美文,还有新锐文学、网络小说等。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的大海,含英咀华,丰厚底蕴。

在课外阅读方面,如果能够紧密联系教材,抓好课堂拓展延伸阅读,作用将更显著。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就可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红楼梦》原著。在学习《边域》时,就印发《边域》全文让学生阅读。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推荐学生阅读契诃夫的其他短篇小说。在学习《北京大学校长就职之演说》时,就推荐学生阅读中外著名演讲词……

在读书活动方面,除了开设阅读课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读书心得报告会、成立读书沙龙等方式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作品认真品读鉴赏。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如果以阅读为载体,以养心为根本,就能给学生以灵魂的滋养和精神的愉悦,将他们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美好的人性因子开发出来,加以提高升华。最简单的方法往往是最伟大的方法。回归阅读,让学生用大量时间阅读,诵读名篇佳作,汲取丰富的养料,因此而来的自得自悟才是真正的“得”与“悟”。

篇7

一、日常习惯、读书规矩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了“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并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可见,语文教学注重积累,而熟读成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通过诵读美文,积累精华语言,积累写作方式,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敢开口就是英雄”,诵读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但要有老师的精心设计还需要学生的全力配合。所以,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就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扫清思想障碍。并且我们拟定学期诵读计划,并交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其中不但包括课内文章诵读,还包括一定量的课外经典材料的诵读。

“无规矩不成方圆”,诵读时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忽略。朱熹曾经强调“整顿几案,正身体”,读书要有“四到”:眼到、口到、手到、神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口无心地“念经”,保证诵读的效果。

二、从早读开始

“一日之际在于晨”。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所以,早读的“响亮”不可忽视。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做,效果较明显,先归纳如下:

1、早读课内容纳入学期教学计划

将每天早读的内容与达到的目的作为备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课本难易程度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是每天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预习性的课文诵读,重在正字正音,为教学扫清障碍。复习性的课文诵读,重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调、语气、节奏、轻重等的指导,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的再创作。

2、声情并茂的领诵

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人物共鸣,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要重视范读,并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期尽情地发挥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

在早读中,老师常常参与朗读或范读,有时由教师领诵。同时也可以有意培养一些学生成为有特色的领诵者,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使用这种范读或领诵的方法,直接把正确和积极地“读书声”传递给大家。

3、日积月累的扩充式早读

每天早读课之前,我安排学生在黑板上摘抄优美语段,美文共赏,作为早读的一部分。学生为此就必须去广泛阅读,有意识地去搜集摘录富有哲理文采的语句。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主动去博览群书,变“要我读”为“我要读”。让学生感到读书有味,读书有趣,书中有奇,书中有理。在诵读教学的一年里,学生喜爱上了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余光中的《乡愁》,沉迷于唐诗宋词,毕淑敏、刘墉、余秋雨的散文,当红小作家郭敬明的文章和一些网络小说等等……诵读时一门艺术,学生是艺术家,他们反复诵读,体会到诗文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对诗文的美学感染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情,对语文的偏爱。

三、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阅读场,课文就是师生的具体阅读对象,教师怎样才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尽,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呢?记得萧蕴说:“读、吟、诵乃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那么“响亮”的诵读,将以语文特有的方式,把教学推入一个新的境界――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记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朗读的(以《背影》为例)。

1、对照文本听诵,感知文意。

配上沉静、抒情的音乐,教师深情范读。以求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感情基调,了解文中四次提及背影,三次流泪,感悟作者笔端流露的浓郁父爱。同时,教师的范读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让他们感受到美读能给美文增添一种魅力。

2、声情并茂吟诵,积极点评。

《背影》以最平淡朴实的语言承载了最深刻缠绵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爱意的画面,如文章五、六、七段甚是感人。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用他认为最美的朗读再现画面,再说说她喜欢或受感动的理由。再让其他学生从文章情感,节奏语气等方面点评,我作最后补充。

3、蕴涵思考地诵读,体味美境。

我让学生跳读并画出文中写“父亲”举动的句子和写“儿子”心理的句子,并要求大声反复诵读。学生惊奇的发现了父亲举动的“四个终于”和儿子心里的“三个自然”。“终于”和“自然”在文章中不经意地反复出现,体现了父子间深沉的爱,于平淡中见神奇。可见,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了“文心”,做到了口诵心悟。

4、全神投入地美读,感悟真爱。

先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技巧,再配上音乐,并要求响亮地、全神贯注地、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此间有许多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5、贮蓄诵读的激情,唤醒灵感。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从“仿写”到“创作”的两步练习法,引导学生从把握文章的外在表达形式开始,进而把握语言的内在意蕴。如《背影》全文诵读后,我引导道:“其实世间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得珍惜。请你仔细品味着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家庭里,你所感受的至爱亲情。”由于教学中对文章的多次诵读,学生心中的热情和灵感被“声音”唤起,有一种表达的欲望,纷纷举手发言,不经意间,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起来。

篇8

一、加强语文分析,深化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最注重的就是理解,学生只有真正理解文章所表述的内容、情感、内涵,才能够懂得如何灵活的运用知识点。在语文这门学科中,最基本的组成形式就是语言文字,有效地理解语言文字才能了解教材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促使文章中字、词、句所体现出来的情感被学生理解、懂得,能够真正明白文章宗旨。所以,在利用体验式教学来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当让学生体验语文文字,感悟字、词、句之间的人物情感,这样能够促进学生情感的抒发,让学生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同时学会理解知识的重点。

以《再别康桥》这篇文章为例,语文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的过程中,首先是以优美的背景音乐作衬托进行全文阅读,促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优美,并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印象。其次,在具体教授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应当将重点落到“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等词语上,让学生探讨这些词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这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再次,教师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汇的作用予以说明,促使学生懂得写作技巧的运用,最后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促使学生可以领悟文章情感,真正懂得如何在文章中抒感。可以说,在教授学生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加强这篇文章的分析,深化文章细节理解,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文章讲述,可以大大提高文章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教学,感受体会

促使体验式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另一种运用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求体验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教学任务、学生情况等方面,制订出适合的、有效的教?W计划,创设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引导性的学习情境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来进行体验式教学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课堂上、并且带动学生主动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需要学生对所要演绎的文章进行详细的了解,这可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在演绎文章情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理解文章所要讲述的事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情境演绎之后,学生可对整个文章进行思考,共同探讨文章中不理解或不明白的部分,最终准确的理解文章,掌握知识点。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创设情境教学,语文教师需要注意综合情感、诗意等方面的言语交流,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无限的想象,让学生真正体验文章中所传递的情感,促使学生在抒发感情的同时学会感悟知识,提高领悟能力。

三、仔细阅读文章,感悟文字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设计

当前,我国语文教学普遍存在问题,像提问太直白,缺乏交流性、问题空洞化,缺乏主导性等都是阅读教学中的“绊脚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问题设计的重要性: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更是贯穿始终、促进学生思考提升的关键。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就要积极应对以上问题,在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主导性的同时适当增加趣味性,提供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一、注重层次,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据调查,语文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提问回答,师生之间的互动游走在随机提问中,因为问题之间缺乏联系,大多简单组合,对学生思维启发没有太大作用。考虑到阅读教学的探究性,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层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促进其思考解答。

比如,我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就利用文本内在的逻辑性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1)文章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2)文章有很多处景物描写,十分细腻,你能针对某一处谈谈作者当时的心情吗?(3)作者在面对不同景物时有不同的心情,你能结合具体内容谈谈吗?(4)画出作者夜游荷塘的轨迹图和情绪变化的曲线图,对比两者,谈谈你的发现。(5)整合全文,思考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设计紧扣景、情展开,能帮助学生理清两者的关系,进一步思考,生发出独特的感悟。

再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我围绕文中跌宕的情节设计了以下问题,点拨学生帮其悟理:(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作简要概括。(2)为什么秦国、晋国要围攻郑国?(3)为什么烛之武一开始拒绝郑伯的求助,最后又答应退秦师?(4)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还能培养其阅读思维,活学活用。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层次性很重要,不仅是文章思考脉络的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思考理解的有效手段。长此以往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习惯,在面对阅读时知道如何思考,不至于无从下手。

二、突出重点,引导探究,促进学生思考提升

主问题的设计在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主问题不同于一般问题,不仅要能其主导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言能在整体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为此,我们在设计主问题时要反复研究文本,多花一些心思,力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设计前,我们要清楚主问题具备以下特点:(1)概括性,不仅精炼而且能带动整体性阅读。(2)探究性,带有一定的复杂性,不是用“是”、“否”就能简单回答的,需要学生思考斟酌得出结论。(3)逻辑性,能引导学生紧扣文章内容结构思考,培养其逻辑能力。明白这些后,我们就可以着手设计,在教学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问答,提高课堂效率。

此外,在设计时我们要注重技巧策略,能省掉很多麻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叙述:

1.标题切入。很多文章光看标题就能得到很多信息,像《雨巷》,一般我会利用这一点设计:“雨巷”描绘了怎样的意境?作者引入这个意象的意图是什么?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成功地导入教学。

2.关键句切入。像根据《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就会设计:诗歌从哪些方面描写出蜀道的“难”?作者强调蜀道的“难”想要表现什么?

3.从中心事件入手。比如,在讲《再别康桥》时,我就围绕徐志摩给母校写的一首恋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各种美。

4.情感切入。很多文章都会以情感为主线展开,我就会借此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产生共鸣。像在鲁迅的《呐喊・自序》中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在创作时是绝望还是抱有希望的?以此引导学生反复钻研,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感知。

主问题的设计是阅读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引导其感悟;还能帮助我们突破教学难点,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体现趣味,留有余地,提供学生发挥空间

高中语文课堂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枯燥沉闷的,老师在上面讲地唾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得头昏脑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要积极改善,借助问题设计,适当地增加趣味,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同时活跃课堂,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上《祝福》一课时,考虑到文本涉及的时代和现代相距甚远,长驱直入让其探究,学生很难有积极性,课堂效率得不到保障。为此,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试图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其思考:(1)祥林嫂作为女人,有没有幸福的时刻和属于她的春天呢?(2)结合文章内容,你觉得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两个问题一抛出,课堂马上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底下炸开了锅,对问题的思考相当卖力,没一会就解决了。由此可见,适当地趣味增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活跃课堂。

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课改 教学方法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来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以下就初中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方法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激兴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是教师在开课之前的一段幕启,也是吸引学生进入课堂的主要手段,更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第一步,一个出色的开头就会为整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调。为此,语文教师的导入也就成了一门艺术,精彩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优化的学习空间,渲染一种优美的、真实的、形象的感知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谐地进入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只要新课的导入方法得当、合理、科学,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进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能启迪思维的情境,才能具有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

二、让学生自由选择语段学习,打破课文有先到后的讲授法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沿袭着课文从前到后的顺序性讲授,这种传统的讲授法的弊病是把学生局限在自己事先画好的一个圈子内,无形中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能力受到束缚。这恰好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法背道而行。所以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课文的先后顺序,真正使他们拓展思维。如《孔乙己》一文开头便对咸亨酒店大写特写,对于那个社会那个酒店学生是空中楼阁,朦朦胧胧。倘若硬让学生先从乏味的、自己不理解的开头去学,那只能变成“强扭的瓜”了。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语段开始,结果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断腿后的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节,即整个文章的部分。学生能把全文最精彩的语段找出来,我认为学生会很认真的自己去探究,也就很轻松的将其它各情节贯穿起来。

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学生学法的指导和传授中,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后拓展延伸,增加学习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从而使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而进行问题多而杂、启而不发的“满堂问”,进行浅层次而不着边际的盲目的讨论。不忽视实在的教学内容,做好语文知识的传授,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不是生搬硬套忽视学情、机械操作的教学模式,盲目进行过于宽松、不作评判的模棱两可的评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坚持“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的思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观,让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塑造了学生的自信。

四、师生共同提问,共同解答来完成课堂教学

新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这是一项课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学过程中的新举措。它使学生能自由、积极、灵活多渠道的锻炼能力,从而掌握知识。换而言之,教师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

五、巧妙点拨,引导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

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的实施,促使了语文试题的主观性、独创性、发展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的重点聚焦到学生的“学”上。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这样,学生就能更深刻的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悟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