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简报范文

时间:2023-04-08 05:1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驻村工作简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驻村工作简报

篇1

一、大兴龙村基本现状

大兴龙村位于新市镇南部1公里,距耒阳市区22公里,耕地面积:2425亩,旱土:750亩,林地面积2200亩。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15户,人口2684人,党员91人,全村共有劳动力1200余人,外出务工人员700余人。主要产业为种植水稻、油菜、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养殖生猪、鸡、鸭等家禽。通过初步摸底调查,该村两委班子团结,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情很高,积极性很大。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度

(一)工作队进驻伊始首先在2016年的基础上完善修定了详细的工作规划,并结合实际情况排出了《2017年大兴龙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表》;工作队建立了考勤制度、学习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安排表等,并一一按要求都已上墙,以利于更好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电力设施提质改造。耒阳国网电力公司在2016年现场勘查的基础上,今年2月份已经动工陆续更换老化的3台变压器和线路,计划12月底之前完成大兴龙村的农网改造升级。 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左右。

(三)新农村建设扶持资金落实情况。工作队积极主动与后盾单位汇报情况,争取后盾单位资金支持。目前市发改局落实10万元、安监站已经开票5万元准备入账、政府办已经同意扶持资金3万待开票入账。

(四)“穿衣戴帽”改造。工作队6月份配合新村办和财政局对2016年未验收的工程进行了扫尾验收,4月并就美化村庄达到整体效果工作队对还没有进行“穿衣戴帽”改造的房屋进行前期房屋整治规划摸底,提前做好了危房的前期改造工作,为下半年“穿衣戴帽”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今日,共拆除危房、残房二十多间,新建民房10余间,展现了村民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村风貌的决心。

(五)村容村貌整治

1.休闲健身广场建设。今年2月份在市文广新局的资助下,在1、2组大岭湾正厅房旁成功安装好了一批体育健身器材,修建好了健身广场,为帮助农民朋友健身锻炼,增强体质,充实群众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美化村组的路灯安装。工作队与村委会商议在2016年的基础上以1、2组大岭湾为中心往两边辐射,拓宽村组亮化的面积,此工作已经申请报告市城镇办,计划新增安装120盏太阳能路灯,12月底之前全部安装调试完成。

3.大岭湾村中央广场硬化。截止6月中旬,完成了坪地硬化2100平方。

4.利用植树造林好时机,2月份完成了村庄120亩绿化工作。

5.融村级办公与电商中心的活动场所,投资75万元,目前已经建造2层,预计不久可竣工,今年底之前村部可以搬进办公。

6.完成村内通组公路硬化1公里。修建原高桥7组现大兴龙9组乡村公路近1公里,6月份已经与交通旅游局报告,计划年内修通,投资30万元左右。

7.欧阳海灌区大兴龙段主干渠道硬化工程已于今年6月份完成,渠道总长将近2公里。

(六)村规民约已经协助村委会制定好,目前已经上墙公示并发放到村民手中,让群众知晓新农村建设,从心底上支持,行动上拥护配合好新农村建设的实施。

(七)环境卫生整治。继续全面整治路面乱堆乱放、乱建、乱倒行为,落实门前“三包”,4月份添置了垃圾箱10个。

(八)农村产业发展

1.种植业。今年2月份新增流转土地1000亩,用于种植双季稻、油菜和西瓜。通过一流转五服务,将土地转包给水稻种植大户曹利古的“绿联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规模化经营,农民在赚取承包费同时优先本地用工,达到双赢目的带动农民共同致富。

2.协助引进新市中科园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渠塘村种植数千亩玫瑰花,玫瑰园将依托新市镇域内旅游资源,深加工玫瑰花茶、精油产品和规划建设农家乐,计划打造成一个集经济作物、玫瑰观赏基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玫瑰主题公园。

3.畜牧养殖业。走访养牛专业户,帮助他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4.计划还耕退湿100多亩,预投入240万元,4月施工,12月底完成。

(十)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今年6月份顺利圆满的完成了新的村级班子的选举工作,新班子的成立为更好地为村民服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2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参保农户灾后重建家园、恢复基本生活的能力为目标,按照“农户自愿参保、政府补助推动、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全县全面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在2007年至2009年三年试行期内,各乡镇(含开发区,下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户参保面每年确保达到50%以上,力争达到80%。

二、实施办法

(一)保险主体和对象。保险主体为全县范围内具有XX农业户籍的所有农户(含撤村建居社区的非农业户),并以2006年12月31日户籍为基数。保险对象为农村居民自有的生活住所。一户多幢宅者,政府只补助一宅参保。

(二)保险责任。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只保住房倒塌,不保住房受损。房屋倒塌的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按照《浙江省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倒塌房屋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试行)》执行。因遭受自然灾害(地震灾害除外)和意外事故造成农民保险房屋倒塌,根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条款(试行)》,界定责任范围,按约定标准赔偿。

(三)保费标准。按照风险系数,我县属省划归的二类风险区域。每户农户每年保费10元,其中农户交费3元,省财政补助3元,县财政补助4元。

(四)赔付标准。根据省定标准,按照低保障、低保费、广覆盖的思路,每户农户住房保险金额为1.8万元(即每户最高赔付1.8万元),其中每间为3600元(即每间最高赔付3600元)。

(五)运作方式。我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由人民财产保险公司XX县支公司承担经营业务,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以丰补歉、自负盈亏”,经营费用按20%确定,每年年终向县政府报告保费收支执行情况。

三、政策措施

(一)财政补助与农户自愿参保相结合。省、县两级财政补助以农户自愿交费参保为基础,农户不参保,政府不补助。各乡镇农村低保户和没有实行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以及其他部分贫困残疾人户,按2006年12月31日统计数为基数,其自交保费部分由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二)省、县级财政补助与农户参保比例相结合。各乡镇农户参保面达到50%以上,县财政给予补助,省级财政按农户实际参保数量给予同比例补助;参保面未达到50%的,省、县两级财政不予补助。

(三)省以上及其他救灾资金补助与农户参保相结合。中央或省财政及其他用于恢复重建的救灾资金,优先、从优支持参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农户,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促进农村保险事业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XX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落实。县农办在配合发展改革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的同时,做好与新农村建设考核的衔接工作。财政部门要切实落实专项补助资金,并将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民政部门要会同公安、国土、建设和气象等部门及时成立倒房纠纷裁定机构,严格按照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制定倒房纠纷裁定程序,及时有效地裁定纠纷;负责审核、确定各乡镇每年农村低保户和没有实行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的参保户数。公安部门负责提供正确的年末户籍农业户数,并开展消防安全宣传,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因火灾和交通事故造成房屋倒塌的认定工作。国土部门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因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倒塌的认定工作。气象部门应加强对灾害性气象的预警预报,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因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的认定工作。建设部门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倒塌房屋结构及其价值的认定工作。县残联负责贫困残疾人户(指低保边缘户)的参保工作。人财保XX支公司要建立健全承保理赔业务服务网络,并延伸到乡镇和村,方便群众参保和理赔。各乡镇都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广泛宣传发动。各乡镇作为该项工作的主体,要切实负起责任,层层宣传发动,抓好落实。各新闻媒体要结合这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重点是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重要意义、保险方式和具体政策措施,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普惠性和受益性,强化政策解释和引导,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和积极性。

篇3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参保农户灾后重建家园、恢复基本生活的能力为目标,按照“农户自愿参保、政府补助推动、保险公司市场运作”的原则,在全县全面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在20*年至2009年三年试行期内,各乡镇(含开发区,下同)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户参保面每年确保达到50%以上,力争达到80%。

二、实施办法

(一)保险主体和对象。保险主体为全县范围内具有XX农业户籍的所有农户(含撤村建居社区的非农业户),并以20*年12月31日户籍为基数。保险对象为农村居民自有的生活住所。一户多幢宅者,政府只补助一宅参保。

(二)保险责任。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只保住房倒塌,不保住房受损。房屋倒塌的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按照《浙江省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倒塌房屋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试行)》执行。因遭受自然灾害(地震灾害除外)和意外事故造成农民保险房屋倒塌,根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条款(试行)》,界定责任范围,按约定标准赔偿。

(三)保费标准。按照风险系数,我县属省划归的二类风险区域。每户农户每年保费10元,其中农户交费3元,省财政补助3元,县财政补助4元。

(四)赔付标准。根据省定标准,按照低保障、低保费、广覆盖的思路,每户农户住房保险金额为1.8万元(即每户最高赔付1.8万元),其中每间为3600元(即每间最高赔付3600元)。

(五)运作方式。我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由人民财产保险公司XX县支公司承担经营业务,实行“单独建账、独立核算、以丰补歉、自负盈亏”,经营费用按20%确定,每年年终向县政府报告保费收支执行情况。

三、政策措施

(一)财政补助与农户自愿参保相结合。省、县两级财政补助以农户自愿交费参保为基础,农户不参保,政府不补助。各乡镇农村低保户和没有实行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以及其他部分贫困残疾人户,按20*年12月31日统计数为基数,其自交保费部分由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二)省、县级财政补助与农户参保比例相结合。各乡镇农户参保面达到50%以上,县财政给予补助,省级财政按农户实际参保数量给予同比例补助;参保面未达到50%的,省、县两级财政不予补助。

(三)省以上及其他救灾资金补助与农户参保相结合。中央或省财政及其他用于恢复重建的救灾资金,优先、从优支持参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农户,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促进农村保险事业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XX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发展改革部门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落实。县农办在配合发展改革部门做好协调工作的同时,做好与新农村建设考核的衔接工作。财政部门要切实落实专项补助资金,并将补助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加强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民政部门要会同公安、国土、建设和气象等部门及时成立倒房纠纷裁定机构,严格按照界定标准和裁定办法,制定倒房纠纷裁定程序,及时有效地裁定纠纷;负责审核、确定各乡镇每年农村低保户和没有实行集中供养的“五保”人员的参保户数。公安部门负责提供正确的年末户籍农业户数,并开展消防安全宣传,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因火灾和交通事故造成房屋倒塌的认定工作。国土部门应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报,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因地质灾害造成房屋倒塌的认定工作。气象部门应加强对灾害性气象的预警预报,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因地震造成房屋倒塌的认定工作。建设部门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对倒塌房屋结构及其价值的认定工作。县残联负责贫困残疾人户(指低保边缘户)的参保工作。人财保XX支公司要建立健全承保理赔业务服务网络,并延伸到乡镇和村,方便群众参保和理赔。各乡镇都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广泛宣传发动。各乡镇作为该项工作的主体,要切实负起责任,层层宣传发动,抓好落实。各新闻媒体要结合这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重点是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的重要意义、保险方式和具体政策措施,突出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普惠性和受益性,强化政策解释和引导,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和积极性。

篇4

社区创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工作报告

沙头街道翠湾社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面,东起新洲路,西至金地七路,南起福荣路,北至福强路。辖区占地面积0.2平方公里,社区内有全海花园、金地海景花园、翠堤湾花园、金海丽名居花园等4个花园小区,4个花园小区先后荣获安全文明小区称号,其中全海花园、金地海景花园荣获了安全文明小区标兵称号。辖区内有福田区人力资源中心,此外还有深圳市和福田区政府的重大建设项目之一:深圳市文化创意园。目前辖区常住居民为1.2万人。

开展情况:社区自2003年组建以来,先后获得了国家级创建无示范社区、市级平安和谐社区、区级“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区级人口计生工作先进社区等荣誉。为适应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进一步规范社区管理,加大依法治理力度,维护社区的社会政治稳定,近年来,我们根据上级部门指示要求积极开展了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社区工作站副站长及社区民警为副组长的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参照创建标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并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通过前期的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社区管理更民主、干群关系更融洽、辖区社会更稳定的良好局面。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主线,以新型人口文化阵地建设暨生殖健康进社区(村)活动为重点,坚持氛围宣传与舆论宣传相结合,围绕创建,服务大局,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扎实做好创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宣传教育的层次和水平,为创“国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

1、制作宣传牌和宣传品。一是在5月底前,由县计生局负责,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制作以创“国优”和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大型宣传广告牌5块以上,在308省道及平镇公路沿线安装到位。在6月底前制作三种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入户宣传品,面向全县计生对象发放。在7月底前建成城关镇牛王沟村、大贵镇后湾村两个新型人口文化阵地暨生殖健康进社区示范点。二是各镇要在辖区内沿主要公路干道制作大型宣传牌2块以上,在7月底前制作二种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入户宣传品,集中开展大型宣传活动两次以上。三是县级各部门、中省市驻平各单位要在6月底前在所包建村制作一块不小于7平方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彩色喷绘宣传牌。

2、编排一台宣传节目。县计生局、文广局负责,精心策划,在7月底前组织编排一台高质量、有特色的计划生育文艺宣传节目,深入各镇、重点村巡回演出。

3、开办专栏和简报。县电视台要在5月中旬前开办创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专题栏目,每月宣传报道创“国优”工作新闻动态3条以上。县创“国优”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5月底前编办创“国优”工作简报,及时报道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创“国优”动态和典型经验。各镇、各部门要加大在各级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上的宣传力度,确保全年在市级以上媒体发稿100篇以上。

三、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各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宣传教育工作在创建活动中的重要性,加大工作力度,明确工作重点,统筹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篇6

一、区选举办工作情况

在区动员会的第二天,我们就组织了由各乡镇主管领导、党办主任、社会事务办主任和区派工作组全体成员参加的培训会,下发了工作流程表,明确了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要求;建立健全了工作例会、工作报告、信息反馈、治安保卫等5项制度;区选举办自身明确了各职能组的工作职责,建立了从区级领导到乡镇领导、乡镇机关干部、区派工作组的四级包乡联村责任体系;设计制作了党支部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进表等等。以上这些制度、职责、表格都做到了制板上墙。此外,我们还统一印制了工作简报、便签和文件头,目前,工作简报已编发5期。同时为便于各乡镇掌握工作总体时间进度,统一下发了《一周工作要点》,组织召开了乡镇主管领导和区派工作组组长参加的周例会,听取一周来的工作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分别深入五个乡镇进行面对面的工作指导。应该说,近10天来,区选举办的同志坚持周六、周日不休息,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组织指导工作。

二、各乡镇工作进展情况及主要做法

按照区工作方案和工作流程表的安排,近10天来,各乡镇党委和区派工作组做了大量实质性工作,工作进展比较顺利、进度比较快。

一是领导重视,快速落实。全区动员会和培训会结束后,各区派工作组立即工作到位,与乡镇一起召开乡镇党委会(有的乡镇一周来已召开4次党委会),共同研究商讨村级换届选举有关事宜,切实做到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抢前抓早,超前运作。全区5个乡镇分别于区动员会后的3天内成立了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责任制,由乡镇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其他党政班子成员和乡镇干部、区派工作组都落实了包村责任,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身、一包到底。同时根据区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各乡镇分别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并利用5、6、7日3天时间,各乡镇召开了乡镇动员会,采取“以会代训”的办法,对乡村干部进行了全面培训。按照责任分工,各乡镇和区派工作组的包村干部深入各村,进行具体指导。目前,5个乡镇中,除群力乡有4个村尚未召开动员会外,其他四个乡镇的各村动员会都已召开。通过乡、两级村动员会的细致安排部署,全区广大乡村党员干部,党员群众对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基本做到了“五个清楚”,即职责任务清楚、阶段进度清楚、标准条件清楚、程序步骤清楚、措施要求清楚。

二是广泛宣传,家喻户晓。根据区里方案的总体安排,各乡镇在借鉴以往换届选举经验的基础上,以“会议、媒体、活动”三种形式,强化了宣传发动工作。目前全区5个乡镇38个村分别召开了换届选举动员大会,95%以上的农民党员和村民代表参加了会议,会后每个人都成为宣传员在广大村民中进行宣传。各乡镇、村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无线广播、宣传信(单)、宣传标语、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全面覆盖,使村民在“听、看、读”的基础上,对换届选举工作有了全面的了解,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目前,全区5个乡镇42个村每天广播次数总计在百次以上,发放宣传信(单)3万余份,平均每村悬挂标语10幅,出墙板报2块。此外,各乡镇还结合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不失时机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宣传,举办各类宣传活动24场次,区派驻榆树乡工作组在进村入户的宣传中,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选村官》的歌曲,为换届选举宣传工作增添了新的亮点。

三是严密程序,规范运作。工作中,各乡镇党委在坚持做到法定程序不变、规定步骤不减的基础上,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创造性开展工作,大多数村都采取了动员会和推荐会合并的办法,就是在召开各村党员、村民代表动员会的同时,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开展酝酿推荐工作。截止目前,全区42个村中,已完成“两推”的有22个(榆树乡3个村:民主、民泉、三姓;新发镇8个村:建国、红旗、二场、五星、先锋、向东、五一、庆丰;太平镇2个村:太安、太平;新农镇9个村全部结束)。在“两推”工作中,各乡镇对组织召开会议、收发推荐票、统计推荐票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三把关”,即乡镇驻村工作组把关、乡镇党委把关、区派工作组把关,并尽最大可能地扩大“两推”参与人数,完成“两推”工作的村中,党员参与推荐面达到了95%以上,农户推荐面基本达到了80%以上。由于推荐工作组织严密,工作细致,目前没有出现任何纰漏。

总的看,应该说近10天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始终在紧张有序的进行,短暂的时间,做了大量工作,进度比较快,情况比较好,没有出现大的突发事件和上访事件,各乡镇党委对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信心足、把握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乡镇之间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的乡镇如太平镇由于领导有力,工作到位,既严格的执行了各项工作程序,又做到与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有机结合,同步运作,交叉进行,工作程序按部就班,工作步骤推进较快,效果较好;相对而言,有的乡镇工作进度较慢,质量较低。分析其原因,既有因乡情决定工作难度较大的客观原因,也有乡镇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工作力度不大等主观原因。二是在一些乡镇、村中,有的外出打工和退休返乡的流动党员在支部换届期间,为了参与选举,有目的地调转组织关系,对此党规党法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各乡镇党委从有利于稳定,有利于选举的工作的角度出发,明确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期间组织关系冻结,不许迁移,因处理比较得当,目前并没有因这一问题而上访的。三是在“两推”中,由于大多数农户对党支部人选推荐的热情不高,推荐票回收率较低,加之并村带来的村型大、自然屯多,一些党员和农户把推荐视野局限于原村范围,由此造成“两推”的人选比较分散,“两推”的结果参考价值不高等问题。

篇7

自2020年7月以来,因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区多措并举,深入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工作。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全力攻坚,确保扎实高效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

一、区级工作具体措施及经验

1.成立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整治办。

区政府成立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担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副组长,区自然资源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综合执法局等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区自然资源局。区自然资源局局长**通知担任专项整治办主任,负责统筹安排。制定片区责任制,共分四个片区,由区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担任片区牵头领导,下设片区分组,片区组长具体负责工作安排。

2.执行专项工作周报制

各片区小组每日汇报当日工作进度,专项整治办负责收集汇总,每周五梳理出本周工作汇总,并形成书面报告,报市专项整治办。不定期形成工作简报,报市专项整治办及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抄送各镇街专项整治办。

3.联合专业技术队伍

由专业技术单位提供技术支出,结合2012年高清影像、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数据以及收集到的其他相关成果资料,剔除2013年以前建成的房屋,形成摸排底图图斑。将摸排底图图斑,叠加村组界线、2020年高新影像(91卫星底图)、图斑占耕地范围,以村为单位制作了外业摸排底图,将摸排底图、摸排汇总表、摸排信息采集表等资料分发到各村进行摸排。执行“内外结合”的摸排方式,做好电子档案留底,保存房屋照片、户口簿、土地使用证等手续扫描件,做到“应查尽查,应报尽报”。

二、乡镇工作具体措施及经验

坚持城乡统筹、镇村一体建设,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合理优化空间布局,坚持全域无盲区管控,实现国土建设管理规范。成立乡镇国土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政府镇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镇长担任,成员为镇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统筹推进全镇国土规划建设规范管理工作。

1.严格监管规划选址

坚持“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镇村镇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村民进入规划的新村聚居点建设,对于分散建设的,结合周边地形地貌、基础配套设施等进行统筹规划,杜绝随意性、任意性。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林地和生态红线范围、各类河流、水库、基础设施管理范围、饮水水源保护区范围、道路建筑控制区范围、地质灾害范围以及其他不适合进行农房建设范围等违规建设。

篇8

一、现阶段全区社区建设中社区服务的基本情况

至*年底,在我区现有的39个社区(其中1个与村合署)和77个行政村中,总数115个单位已有85个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建成率达74%;69个创建成区级和谐社区,达标率达60%。同时有15个单位通过了市级“和谐示范社区”命名,3个单位获省级“和谐示范社区”表彰。从上述达标单位的工作情况看,都通过统筹推进了城乡社区建设,利用新建和改扩建建成的社区服务窗口和平台,初步实施和提供了为辖区居民、党员和驻地单位的相关公共、便民利民、自助互助、党建等有效服务,为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基层居民生活质量和满足精神物质初步提供了需求渠道,其主要成效体现为:

(一)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服务环境明显改良。按照锡发[2004]22号、锡发[2007]39号、锡办发[2005]22号、锡办发[2007]78号和锡办发[2007]79号等文件的要求,区、镇、社区(村)各级都相继加大了对社区为改善基础设施的多元化专项投入,通过“四个一批”(即规划布置新建一批、资源共享整合一批、加层扩建解决一批、房产置换落实一批)的办法,分别按村(1000-1500平方米)和社区(800-1000平方米)的标准,对集办公、服务和活动用房为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用房进行了新建和改扩建,至08年底,建成总面积达13.5万平方米,总投资1.15亿元(其中区财政已拨出740万元专款,用于对达标单位给予一次性以奖代拨补贴)。社区基础设施的改良,使社区工作环境日益完备,社区服务和活动条件明显改善。

(二)政策体系基本构成,服务机制逐步建立。社区建设专项文件的陆续出台,各级工作机构的建立和实施方案的推行,费随事转工作经费三级保障机制的落实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源头上无疑为社区服务输送了工作血液和提供了政策扶持。08年按锡办发[*]93号推进的服务进社区活动,实现了区级部门、镇(街)和社区(村)服务工作的对接、联动和双向考核。部门社区服务工作指引的制定实施、岗位责任制度的建立、操作指南的上墙公示、工作流程的编划明晰,服务卡片的广告化发放,均为社区实行优化便捷服务、实现长效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平台作用初步发挥,服务功能有效拓展。按区内业已形成的区、镇、社区(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总体上已利用各自设立的“厅、站、室、校、场、栏”等,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相应的社区管理、服务和相关活动,基本展示了服务进社区活动确定的公共服务的信息采集、项目受理、咨询代办等社区服务的规定动作,并在便民利民服务项目上,套路多样,各施拳脚。同时在社区活动中通过整合和利用人才、场地、器材、项目等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彰显各自特色,营造了氛围,凝聚了人心。

(四)工作指引贯穿主线,服务项目形式多元。以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构成的十四个主要业务指导部门,都针对各自服务重心前移下靠的操略,制订出台和汇编了服务进社区实施方案与工作指引,基本为社区服务提供了政策依据、业务运作渠道和操作方式。各社区(村)亦以服务进社区服务活动为抓手,结合自身优势设立多种类型的服务项目,为民提供相应的社区服务。其中以黄土塘村、廊下村为代表的村民论坛,张泾社区的“相约星期四”活动,东湖塘社区的少儿书画沙龙,青虹路社区的乒乓球协会,人民路社区的器、乐、演、唱,桑达园社区的花卉制作,宛山村的电子触屏服务指南,春江花园社区的电信“1890”便民利民服务声讯热线,寨门村、锡通社区等居家养老服务站所等,均在服务项目和型式上引成了特色品牌,展示了亮丽的风景。

(五)考核举措双向落实,服务效能得以体现。按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的《*年度服务进社区活动考核办法》规定的基本原则、考核对象、考核办法和考核结果运用的要求,实行了区直政府部门、镇(街)、社区(村)三个层面的分级考核,落实了对各自推进服务进社区活动中的工作措施、推进力度、目标任务等进行相互监督、考核评估的工作举措,确立了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务实的考核标准,实现了上下结合、横向互动的双向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到最终作为评定区直政府部门、镇(街)机关工作绩效、社会建设等工作的重要指标和社区(村)和谐社区建设考评体系之中。措施的得力,使社区服务工作效能得以有效地体现。

二、社区服务中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服务理念尚需更新。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为民解困、密切联系群众和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实事工程,是社会建设过程中发展和受惠相承和必然的因果产物。然而在某些部门和基层组织认识上还存有差距,观念上未跟上时展节奏,行政化倾向仍较明显,重经济轻服务的陈规理念尚未转变,社区服务“上热下冷”现象仍较普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建设推筹向纵深推进的进程。

(二)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服务措施尚需扎实。初步建立的区、镇(街)、社区(村)三级组织体系和三级联动服务机制以及三级运作资金保障体制,为社区开展相关公共、便民、互助和党建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工作渠道和运作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使社区服务实施创新、务实、灵活、增效、贴心的长效机制,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度等方面,其服务措施还不够扎实,形式主义倾向较重,缺乏夙求的活力。

(三)设施利用有待整合,功能发挥尚需扩展。基础设施的改良无疑为社区建设形象提升和工作条件改善增色添彩。但有些基层单位对设施利用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未实施有效的整合,布局错位混乱,标志张冠李戴,致使社区服务和活动的开展缺乏了程序化、规范化、人性化和便民化前提。同时,在社区功能设置上也缺少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机械刻板地左顾右盼或生搬硬套,缺乏挖潜创新的勇气和韬略。另外在社区共建共享工作上,缺乏沟通和协调,未使驻区单位闲置的资产、场所及器械得到有效的开放和利用,使社区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更不可取的是,少数社区新建的办公大楼,热衷于把办公室装修得富丽奢侈,面积超标,违背了社区建设基础设施“办公用房要少,服务设施要齐,活动场所要大”的初衷,在居民群众中也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四)工作思路有待拓宽,亮点特色尚需打造。08年度开始启动的服务进社区活动,有效地推进和激发了社区服务的进程和活力,随着试点工作已有序展开,不少社区已结合自身优势亮剑斗法,打出了特色品牌。但部分单位服务理念不清,思想狭窄,举措不力,棋路不畅,以致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更无打造亮点特色品牌的招数和愿景。

(五)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民间作用尚需发挥。作为社会新崛起的一项工作,基层社区建设及服务工作需要一批以具有专业知识的专职社工为骨干的人员来承担,也需社区民间团体组织此股“第三种力量”的补充发挥作用。而目前区内现有的社区工作队伍组成,普遍有原村社干部交叉任职,素质能力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年龄文化断层脱节,虽经08年组织的社工专项培训和考核,通过者也为数不多,在社工比重中还未引成相应气候。同时由于社工人员招录、选拨、培训以及薪酬等机制未充分健全,社区工作吸引力不强,因而队伍总体素质的提高程度缓慢;而社区民间团体组织发展的重视不够和处于启蒙初级阶段,经合法登记和备案的为数不多,阵容不整,仅分别为5家和125家,可谓凤毛麟角,并因规模小,活力差,难以形成社区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

三、对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品牌的思考和建议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我区和谐社区构建体系,充分利用和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现有平台,努力挖掘自身资源潜力和拓宽服务领域,并针对服务进社区工作开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着眼于打造社区服务特色亮点品牌,完成09攻坚战略最后一役,特对我区的社区服务趋向作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工作机制。要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定贯彻落实国发[2006]14号和苏政发[2007]84号精神,按民政部和谐社区建设“六大标准”规范社区建设,在加强组织保障体系的基础上,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和社会有生力量,切实有效的开展社区服务。应对现有社区服务工作机制作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特别是在现有考核措施框架内,建议通过建立社区服务居民建议(意见)信息反馈制度、增设服务品牌特别成就嘉奖等举措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建设发展的时代潮流,从制度、人才、财力、体制等方面切实为开展新型社区服务提供有效保障和开辟优捷途径。

(二)注重专项宣传,营造和谐氛围。要在总结目前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借鉴周边和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充分借助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介和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切实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服务导向和宣传。同进可利用开办培训班、开设论坛讲座、召开交流、推进会、制作工作展牌、创办简报等方式,来宣传展示社区建设成果和推介社区服务项目,营造社区服务浓厚氛围,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信息和利民举措传递和惠顾给千家万户。

(三)拓展服务功能,打造特色品牌。在实施社区服务过程中,应不断拓展和延伸相关服务功能,增设为民服务项目,确保在按标准完成规定动作出牌的同时,依托资源、人才和项目优势编排自选动作来打好组合拳,以此打造社区服务的特色品牌,展示亮点。具体可探讨采用下列方式:一是规范社区设施标志。即在已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在统一悬挂按省市规定制发的“江苏社区”标志牌的基础上,拟考虑对社区设施门面和外墙统一修饰标志性色调,佩制统一格式的门楼牌匾,以提高设施建筑的可识别性。二是推进信息化服务管理进程。即利用已建成的社区微机管理系统,实现与上级网络的连网和对接,建立分支网站和设置功能模块与社会媒介的通联,在获取政府公共信息的同时,为社区自身信息和社会事务信息开辟通道,扩大社区的知名度。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在服务大厅设立触摸屏等现代信息咨询平台,利用科技载体,开设“社区服务项目”、“社区办事项目”、“服务项目操作须知、流程”等专题栏目,以及建立电子文档等手段,传递社区服务信息,公开社区事务,为民提供优捷服务。三是巩固公共服务延伸平台。在按部门社区工作指引确定的服务内容及标准开展的如就业促进、社会保障、综治平安、文教体育、卫生就医、计生管理、优抚救助、环境整治等公共服务的过程中,依托正在筹建的镇(街)行政服务中心,联手推行区、镇(街)、社区(村)三级扁平化管理举措,建立和健全相应的工作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划分授权界限,区分服务模式,明晰操作流程,核定接转办结时段,引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科学衔接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四是健全便民服务项目体系。可借鉴春江花园社区“1890”便民利用服务电信声讯热线的成功经验,集辖区和生活圈内便民服务的项目和种类,经优化整合后组成连锁服务群体,为居民提供快捷高效、质优低偿的如家政、中介、餐饮、护理、修配、送货、代购、洗涤、搬家等上门服务。五是搭建社区建设论坛。要广泛开展社区建设交流互动活动,通过设置社区论坛,刊发社区工作简报,组织片区交流及观摩考察等形式,来借鉴和推广成功经验,总结利弊得失,切磋努力方向,取长补短,使社区服务层次不断提高,水平日益提升。六是打造社区服务特色品牌。基层社区要充分整合社区资源,挖掘服务潜能,培育特色亮点。应在现有优势展示项目的基础上,如电讯服务、论坛、书画创作、健身操练、竞技体育、教育培训、科普推广、文娱表演、操作比武、普法咨询、阳光关爱、邻里互助、居家养老、爱心家园、绿色上网、志愿者行动等项目上加以充实、整固、完善、提高,并加以适量投入,坚持长效管理,创出特色,打出品牌,扩大影响,使全区社区服务呈现群星灿烂的壮观局面。

(四)共驻共建共享,携手互动奋进。社区服务公众化对象涉及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每一个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体。在现阶段社区建设事业中,驻区企事业单位和居民作为社区成员,被社区经济和社会建设授予共享和决策参与权的同时,也赋予了承担共建的职责和义务。值此,应从下列方面携手把社区服务推进到新的层面:一是驻区单位在参与社区决策的同时,要主动配合和整合现有的场所设施,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择期向驻区居民开放,并参与驻区的社会事业建设和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物资援助,共同为社区和居民分忧解难;二是社区的服务对象应涉及和照顾到驻区单位员工需求利益,引成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三是在实施对居民服务的同时,居民也应增强对社区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主人翁姿态舒发参与热情,爱护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公共财物,增强环保意识。通过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携手营造社区服务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篇9

一、目标任务

全镇范围内全面实施禁烧,主要是做到“三个确保”,确保没有卫星遥感监测通报火点,确保没有省市县巡视督查通报,确保全镇范围内“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见一处黑斑”,坚决打赢秋季禁烧的胜仗,实现零火点目标。

二、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8月底至9月20日)。召开全镇秋季禁烧动员会,制定全镇秋季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全面安排布置秋季秸秆禁烧工作。分村召开农机手和种粮大户人员会议,签订农机手承诺书和整改安装破碎机装置通知书,发放《致广大农机手一封信》。分村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签订村规民约。分村召开两委村干部和各村民组长会议,划分责任区,签订责任状,逐户发放《致农民朋友一封信》。

第二阶段,重点禁烧(9月20日至11月20日)。所有镇村干部按照责任分工,进入指定位置,加强日常巡逻和收割现场的检查、发生焚烧行为要及时制止。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巡查,驻守和看管。镇成立两个督查组和一个应急小分队全天候巡查。

第三阶段,考核总结(次年1月10日前)。镇督查组结合卫星监测火点数和各级巡查情况以及禁烧期间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表现,对每一位镇村干部进行全面总结,评出表现突出的进行奖励表彰,同时也评出不作为或失职渎职的干部,视其干管权限及情节作出处理。同时对全镇秋季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禁烧管控

1、加强网格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乡镇为主、村落实、组管户、户联防”的禁烧工作网络,实行主要领导包线、党政班子包村、一般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到户的网格化管理,即一处着火点四级追究责任制度,全镇不漏一块田、不空一个人,实行禁烧无空白、职责无盲点、管理无缝隙、形成边界明确,责任落实,上下互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管理体系。

2.突出规模经营户管控,要求各村与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逐个签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书,实行专人监管,定点巡查,对焚烧秸秆的取消一切涉农补贴并依法按上限处罚。

3、实行收割灭茬深翻一体化作业,即一台收割机、一台灭茬机、一台旋耕机、一个责任人的一体化作业模式,做到每收割一块田,记录一块田,承诺一块田,实行田主与机手联合承诺制度。

4、实行乡镇承诺联保。我镇督促辖区内的村(社区)完善村规民约,并与每个农户、规模经营户签订禁烧承诺书,落实相邻田块签订联保责任书。

(二)强化执法检查

认真执行焚烧秸秆“黑斑倒查制度”和“田主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火必查,有责必处,特别是加大对“三个第一”的处罚力度,既加大对第一把火的对象户处罚力度,加大对责任区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加大对引火田块收割机助手的倒查处理力度。

(三)强化巡查督查力度

镇成立两个督查组,重点是火点、烟点、斑点的巡查、各村责任书的签订、农机手保证金的缴纳和干部在岗在位履职情况督查。同时做好巡查督查记录,对火点、烟点和斑点的巡查,要做到巡到一处、通报一处、问责一处、解决一处。同时要认真对镇村组干部在岗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对不在岗或在岗不能有效履行职责的干部实行现场问责,并记录在案,视其情况进行处理。

(四)强化农机管理力度

围绕水稻留茬高度不超过10公分和秸秆粉碎还田两个关键点,制定收割机准入制度,镇境内的所有的收割机必须配备秸秆粉碎装置或打捆设备,达不到要求的,一律禁止在本辖区内作业。

(五)强化秸秆离田和帮扶服务

以村民组为单位设置一个秸秆堆放点,对大批量签订秸秆收储协议的村,根据规模建设收储站,在每个村民组设置临时堆放点并督促农户将秸秆就近送到临时堆放点、对收储站和堆放点实行专人负责监管,同时做好安全工作。

(六)强化应急事件的处理力度

镇政府成立秸秆禁烧应急分队,配备必要的器械装备随时待命处置秸秆禁烧引发的突发事件,各村相应也要组织应急小分队(人数不少于5人)落实必要的灭火工具,确保一旦出现火情能迅速赶赴现场及时灭火。

(七)强化秸秆综合利用

镇政府以“强化主体培育、强化科技支撑、强化载体建设、强化资源保障、强化政策支持”推进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对没有签订收储协议的村,大力推进秸秆粉碎还田、灭茬在田、过腹还田、堆腐还田和转运利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

织领导

禁烧期间,镇政府除党政办、计生办、计生服务所和为民服务中心留下必要的值班人员和办事窗口,其他人员一律深入秸秆禁烧第一线,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政委,镇长为指挥长的秸秆禁烧工作指挥部,负责对全镇秸秆禁烧工作的统一组织指挥,领导小组下设一个办公室、二个巡查督查组、一个宣传执法组、一个应急处置组、和一个农机手培训组。

2、明确工作职责。

镇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宣传禁烧政策和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知晓率,使广大农民理解支持禁烧工作。并组织在各村政务公开栏张贴禁止焚烧秸秆的宣传内容;充分利用广播、宣传车、横幅、标语等有效宣传手段,集中宣传,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负责适时编写工作简报,认真总结阶段性工作,及时向县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工作进展的情况。

3、强化督查

开展禁烧督查室确保禁烧取得实效的主要手段,秋季收获期间,秸秆禁烧工作督察组分工负责,定期开展督查活动。

各驻村禁烧工作小组,要加强巡逻和检查。发现焚烧现象,坚决予以制止;并依据相关规定,由驻点执法人员给以经济处罚,坚决控制第一把火。

4、严看死守,务求实效

一是要看好收割机械,严格控制留茬高度不超过10cm。二是要各村要合理安排好秸秆堆放点,广泛发动群众主动搬运秸秆离田,要安排各村组织搬运突击队,帮助困难户,无劳动力户搬运秸秆;三是要责任到人。所有秸秆禁烧重点区域都要分片确定专人监管,并按组别划分,保证有一名镇工作人员联系,一名村干部负责,一名具体监管责任人;四是要防控好重点时段。重点守住极易焚烧秸秆的手工时、上半夜、下半夜、下雨前、和安种前四个重点时段。

5、严罚重处,确保禁烧

对禁烧秸秆的当事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村规民约》等,按规定经行经济处罚,该拘留的拘留,情节较为严重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确保禁烧。

6、积极探索,综合利用

鼓励发展低茬收获,粉碎还田,捡拾打捆,建立和完善秸秆田间处理体系。重点推广秸秆对腐还田,覆盖还田、秸秆气化、生产食用菌、生产沼泽等综合利用技术、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7、全面考核,落实奖补

(一)秸秆禁烧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

秸秆驻村禁烧工作小组负责督查所包村重点区域种植秸秆面积逐组、逐户、逐田登记造册工作,村两委干部要明确分工,责任到组、到户、到田块。力争禁烧期间,全面完成各项任务。

(二)做好秋季禁烧期间值班值守工作。

镇秸秆禁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制定24小时值班表,明确交接事件,对全镇秸秆禁烧工作统筹组织协调。各村也要建立相关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禁烧期间通信畅通,令行禁止。镇秸秆禁烧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值班电话4766012.

(三)明确责任,严格奖惩。

1、对县级以上的督查组发现的问题或被新闻媒体曝光的问题,遥感卫星监测到的着火点,给予村书记、主任、责任片干部免职处理,镇包保干部按干管权限予以组织处理。风险保证金:镇副科级以上干部每人交5000元、镇其他干部每人交4000元、各村(社区)书记、主任每人交3000元、其他村干部每人交2000元,作为秸秆禁烧风险保证金,待禁烧结束后,保证金返还的具体数额根据考核结果、信息平台通报情况及禁烧期间出勤天数、加班天数等由镇禁烧办统一结算,对于督查过程中发现不在岗、管控不力等现象给予经济处罚,禁烧期间镇补助工作组成员每人每日伙食费50元、每村每辆车每日补助80元。

2、对全镇烧第一把火的,处罚村2000元,书记、主任、责任区干部各1000元,并在镇会议上作检讨发言。

3、镇督查组发现每处着火点(含黑斑)处罚责任区村干部和工作组全体成员每人100-500元、同一个村有两处以上着火点的,除经济处罚外,包村干部工作组长年度考核视为不称职,书记、主任给予相应党政纪处理。

4、在禁烧工作期间镇村干部要求吃住在村,坚守岗位,不得擅自脱岗、离岗,有事要向镇主要领导请假,24小时信息畅通,在督查中,一次不在岗的全镇通报批评,处罚100元;两次不在岗的给以党政纪处分,处罚500元;三次不在岗的给予停职处理,扣发全年奖金福利,视其情节和干部权限予以组织处理。

篇10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今年依法治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局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局党组中心组专题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将推进依法治,加强法治交通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的分层分级工作组织管理格局。成立了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局领导、局直属各行业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交通运输系统推进依法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法规科,并明确了工作人员,落实了工作经费。局直属单位也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经费四到位,确保工作部署及时贯彻落实。

(二)健全工作机制。从交通实际出发,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目前,已建立完善了局领导班子学法制度、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并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任务,与交通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

(三)制定实施意见。我局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交通运输局关于规范交通运输执法行政行为专项工作实施意见》和《2014年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工作要点》。各直属单位、各县交通运输局也都明确了工作要点,有的放矢推进依法治、法治交通建设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四)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全交通运输系统认真开展依法治宣传月活动,全方位多视角地宣传依法治工作举措和成效,着力营造浓厚氛围。一是交通运输局党组中心组开展“依法治”专题学习;二是及时制定《全交通运输系统开展依法治宣传活动方案》;三是组织全交通运输系统认真开展“依法治宣传月”活动;四是在局机关设置宣传标语;五是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依法治省专题知识竞赛》;六是组织干部职工收看警示教育片60余人次、收看先进典型教育片4次,累计参与职工200余人,组织局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关于若尔盖县系列违法违纪案件的通报》和《忏悔实录2》,局科级干部撰写心得15篇;七是积极报送政务信息和依治治工作简报。

二、推进法治交通建设主要情况

(一)推进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制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法治专题集中学习,中心组成员每年底结合年终述职汇报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认真落实办公会议学法制度,把合法性作为行政决策的基本要求。二是建立完善依法决策制度。健全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民主协商、成本效益分析、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将决策过程置于法治框架内。三是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在出台重要政策、作出重大决策和行政决定等方面发挥法律顾问的重要作用。四是加强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坚决制止和纠正超越法定权限、违反法定程序的决策行为。五是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规定,强化备案管理。

(二)实现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我局认真落实委政府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要求,继续清理规范交通运输行政职权目录,强化行政职权目录动态管理。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行政权力运行流程,完善风险点和监察点位设置,实现行政权力在信息化平台上公开透明运行。我局清理确认行政权力213项其中:行政审批(许可)26项、行政处罚174项、行政强制6项、行政裁决1项、行政确认4项、其他行政权力2项。调整后的审批项目,简化了办理程序,缩短了办理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相关基础数据已录入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实现与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平台的对接。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清理。重点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子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并规范内部办理程序。抓好国家下放和省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承接落实。继续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办理程序,优化办理流程,完善办事指南,提高办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四)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

全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共计643人,其中交通综合执法252人、路政243人、运政142人、海事6人,交通执法单位是交通运输系统的窗口单位,交通执法人员代表交通运输系统的形象。一是狠抓交通执法队伍建设。首先是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队伍的教育和管理,严格实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加强执法人员资格认证、执法标志和证件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依法行政、执法为民的意识。今年共举办运政执法业务培训2次,参培人员150余人次,路政支队参加省第二届路政执法技能竞赛获得队列单项二等奖、综合优秀组织奖,展示了我路政执法人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业务技能。其次是坚持文明执法,认真组织学习交通部制定下发的《交通行政执法禁令》和《交通行政执法忌语》,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贯彻落实,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对违反《忌语》和《禁令》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二是加强执法文书的制作,在执法过程中,要求执法文书必须按照交通部《交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填写,做到一案一卷,及时装订成册归档,确保了文书档案的规范。三是严格执行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并严格执行《省交通厅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试行)》,规范执法人员处罚自由裁量权,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减少行政复议案件。四是认真落实执法标志、执法证件、执法工作服装、执法场所外观“四统一”,及时清理换发了执法(监督)车示警灯及使用证。通过规范管理切实提高执法水平,提高人员素质,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树立了交通执法的新形象。五是积极开展交通行政执法专项治理活动。今年5月份执法专项监督检查中,对照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执法作风建设情况、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情况、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部门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情况等五个大的内容25个具体执法要求,通过查阅执法文书档案、走访执法对象、与执法人员个别座谈等方式,对我局直属各单位执法机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行政执法专项检查。从检查的结果看,各单位从领导到一线执法人员都能够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以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为目标,强管理,重服务,不断规范交通运输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法规宣贯力度,执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有了明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交通行政执法体系,为树立我交通运输行业良好形象、构建和谐交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深化政府信息公开。推进行政审批等领域的信息公开。选择部分执法单位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执法单位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30日内,依法公开案件信息,包括违法违规的主要事实、处罚种类、依据和结果等。各交通运输单位根据工作重点内容,采写编辑并上报信息400余期,报送政务信息12期、依法行政工作简报12期。通过加强信息报送,进一步了解了各交通运输单位的工作进度,折射了全交通运输系统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积极在局网站滚动播出路况信息及24小时值班电话,同时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及时向群众发送路况信息,极大地方便群众出行。

(六)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落实群众举报投诉处理制度,认真调查核实人民群众投诉举报、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及时依法做出处理。一是以及时解决群众来信来访问题作为切入点,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督促领导干部落实基层调研、定期接访下访、驻村包村等制度的落实。二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高效廉洁实施民生项目、推进民生工程,确保把好事干好、实事干实,真正让群众在交通发展变化中得到实惠,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三是认真办理好“书记信箱”、“长信箱”和“民声”栏目的转办件,今年共收到来信来访8件,都逐一进行了认真调查核实,并及时作出回复。我局把及时妥善处理案件纳入党组工作重点,局纪检监察室及时跟进各类案件办理进程,认真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展开调查、核实和回复工作,使我局件核实率达到100%,包案化解率为100%,并对件进行了登记建档工作,确保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存在的问题和2015年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