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6:29: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活动设计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活动设计论文

篇1

生物科学实验设计创意的活动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复习和巩固生物科学中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梳理和巩固生物教材中的实验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实验设计框架。②过程与方法: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思维、知识迁移能力;体验观察、对照实验、模拟实验和比较等方法的综合设计与运用;培养图表表达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简单易行的设计活动,在从材料选择、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意实验设计活动,可以实现预期的多项目标。

2创意设计活动的类型与组织形式

生物科学实验设计创意活动组织形式为笔试(闭卷和开卷的书面表达),这样操作方便简便,不受实验设备、材料等条件的限制。关键是注重看是否设计出新意来,设计出效果来。

2.1闭卷比赛部分

通过设计的比赛试卷,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设计。通过批改以后,数量多、质量高者胜出。如在60min内,若能正确设计出20个以上的实验,还可以获“实验设计能手”的称号。该类型重点考查和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发散思维能力。

2.2开卷比赛部分

通过布置实验设计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要求根据教材实验、借助书刊和网络等工具,对教材或某一实验的材料、方法过程进行创新改进;甚至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设计,该类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时尽可能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3设计创意活动的实施

3.1活动方案设计和要求

为节省时间,要求学生用图表(简图或简笔画)的形式科学合理地表达,有针对性地训练图表、文字表达能力。当然最好能先给予一个范例,让学生先模仿,这样更具可操作性。

3.2活动方案具体设计

分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层次设计,可通过初、复赛逐步推进。

3.2.1自由式实验设计

仅出现表达形式,自由设计,合理、科学即可,但不能相似。或半命题设计,如探究生物(自选)对环境(自选)的影响,探究环境(自选)对生物(自选)的影响。

3.2.2某主题实验设计

指定某一主题或某一实验材料,如基于蚯蚓的科学实验设计;或基于“某一实验方法”的科学实验设计,如模拟实验法,要设计出20个模拟实验,难度也是较大的。

3.2.3创新实验的设计

闭卷自由选题设计,学生有较开放的设计空间,但因时间限制,往往较难出高质量的设计。或者根据某一问题或某一材料,进行综合实验设计,要求实验过程或方法有具体的创新。通常采用开卷形式,给予一定的时间完成。

3.3活动实施的年级

一般借助每年一届的校园科技节,通过比赛推动,这样就较有执行力。学生要选择初二年级以上的,才有一定生物科学实验设计基础和能力积累;且一般以小组为单位,2人一组,体现合作学习,这样可较易实现预期目标。

3.4活动实施的组织

根据预期需要,可以组织全级或每班推荐若干代表,集中于一个阶梯课室进行限时纸笔测试,组织简单易行,有效且高效。

3.5活动评价和表彰

活动实施最难的环节是评价。如何评定实验设计的质量等级,需要提前准备一个评价量规,主要从科学性、严谨性、表达力、创新性来评定。创新性视要求而定,如初赛时为帮助学生梳理实验,对原创性无要求;复赛时已规定回避教材实验,要求对材料、方法或过程创新,进行严格把关。此外,注意类似实验的把关,如原理相似,第一个实验科学合理给5分;第二个至第N个均只给1分,其他类似得分类推。

3.6创意活动的拓展

篇2

【关键词】活动设计适应性学习境脉

在现阶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在教学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特别是在课程教学的活动设计过程方面,基于活动的讨论法,法,情景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关注,特别是情景教学方法,受到了更多课程教师的亲睐。在很多的学科教学中,随着教学网络环境的额逐步实现,基于问题的教与学情景的活动设计,出现了很多的方式,如基于问题探究的自主学习网络教学模式,基于网络情景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等。本文力从适应性学习的角度出发,在网络环境下创设积极有效的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一、活动设计和适应性学习的相关

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过程中,作为环境组成的要素,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因为在环境的设计过程中,作为学习者的个体来说,总是需要参与一些不同的活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人的认知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很多的环境来提供有效的建构场景。因此,学习环境中活动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活动理论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和维果斯基、列昂捷夫、鲁利亚等俄国心家的文化和社会传统。活动理论是“一个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的哲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框架”(Kuutti,1996),包括同时相互联系的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Kuutti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表现)完全是相互作用和相互依靠的,活动不能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生,意识也不能发生于活动境脉之外。活动理论最核心的就是对活动系统地。活动理论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多种观点的活动系统(Engestrom,1999)因而,如何用它来确定学习环境中的活动系统也是如此,阿斯莫洛夫(Asmolov,1987)认为,“用活动方法进行的所有调查中充满着利率是主义的原则”【1】p84。就是说,我们对活动理论及其对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SCLEs)的作用的理解,其发展始终在变化。

作为个体的学习者,在知识认知的过程中,总是自觉的去适应知识固有属性,从而有效的达成知识的认知,因此,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适应”在心理学上一般指个体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环境条件的要求相符合,具体由三个部分组成:(1)个体,就是适应的主体;(2)环境(情境),就是个体活动的场所。在具体的过程中环境对个体提出了和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个体实现自己价值的源泉;(3)改变,这是适应的中心环节。包括个体适应变化的环境,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个体与环境的和谐发展。[2]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具体的环境中,个体为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机体和心理特征。适应性学习,源自AdaptiveLearning。Adaptive,在工程领域常也译为“自适应”,其词根是adapt,即“改编、适配”的意思。[3]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性,不仅表现在个人的能力、背景、学习风格、学习目标等具有差异性,另外即使是个体本身,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状态变化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对于作为个体的学习者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场景中去适应已有的学习环境,或者创设有效的活动环境,促进学习的有效达成。所以,适应性学习就是指学习者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与具体的学习环境相符合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倾向,包括学习者个体,学习的环境,互动改变三个部分。

二、网络环境下学习系统的基本组成分析

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网路教育环境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共享、时空不限、人机优势互补等特点。[4]网路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活动的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设计过程,我们由必要对现阶段的网络教育环境进行有效的认知,从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功能角度出发,分析各功能模块实施的要素和相关的特性,从而有效的设计适应性的学习活动。

1.现阶段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功能组成要素分析

网络教育支撑平台主要由四个子系统构成。(1)网络教学支持子系统:主要有支持教师教学的设计功能模块、网络课程开发工具、各类教学支持工具;(2)网络学习支持子系统:是网络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直接着教学的有效实施。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包括有信息服务、资源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等;(3)网络教育管理子系统:包括有对网络教育支撑平台中的使用者管理,对教务的管理,行政信息,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学科教学资源管理,对专业、课程、教研的管理,对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系统设置与管理等;(4)网络教育支持工具:各种支持教与学的讨论、试验、评价、检测等具有教学服务功能的机网络工具。【5】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的要素成分可由Brusilovsky提出的基于WEB的教育系统的四个功能模块来描述,即内容呈现模块(呈现教学内容),行为部件模块(包括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的练习,测试,模拟,试验等),通讯部件模块(包括支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通信工具、协作学习工具等),管理部件模块(支持各种教学管理的功能模块)四个部分组成。

2.现阶段网络环境下学习系统的不足

网络教学的组织形式的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度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流行的WEB学习支持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支持还只是对INTERNET技术标准的简单应用。跟国外的网络教学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教育技术领域新提出的教学方法对我们来说还有些陌生,如各种WEBQUES,档案袋,BLOG教学应用等我们都还在研究应用中。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我们不断完善,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跟前几年的“有路没车”比较确实取得了很大的额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丰富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我们的网络学习环境,使我们置身于知识的海洋。但有资源不等于就可以教学,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我们现在需要做的额是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合适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合适的内容,帮助学生附属、编码和处理信息,监督学生的学习绩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练习给予适当的反馈。从而使学习者能有效的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网络环境建构的本身出发,很多的教学网站或者信息资源提供站点,缺乏有效的学习支持系统、指导和交互性,学习材料老化,直接书本搬家,缺少更新,学习内容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要求,在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能得以有效的实施,导致了很多学习者在网路环境下学习时,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标偏移,在认知知识的过程中出现认知的负载加重、学习孤独无助等学习问题。从浙江大学首批网上学生308人,至2001年9月仅有70人获得学士学位,只占23%的数据可以看出,[6]我们的网络环境需要变通了,在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我们所设计的网络资源环境要尽量从学习的角度出发考虑,也就是从客体的角度出发设计为学习者服务的网路资源。从学习者主体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加强学习者的适应性活动设计研究,使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知识建构。

三、环境下适应性的活动设计

1.网络环境下个体学习适应性活动设计的变化: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在这种学习中,学生在知识传递中所处的位置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发现式学习中,学习内容很多是以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在此种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方式各有所长,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现阶段的网络化教学中,很多者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接受,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突出和强调接受于掌握,冷落、忽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者的发现于探究,也即学习者适应性的,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认知知识的过程变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而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和智力却没有得到有效锻炼,极大程度地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在网络资源日趋丰富的新学习环境下,为了有效的发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都是在适应网络环境下提出的新型学习方式。

2.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内容:在网络化进程中,学习者个体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使非常明显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对应不同的学习者效果也不一样,因此网络环境创设的学习功能特征也应该是多样的。网路环境下的学习系统组成有不同的形式,针对个体学习者来说,需要有不同的适应性支持学习系统。“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adaptivelearningsystem),是指针对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因人、因时)而提供适合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的学习系统。本质上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支持系统,它能够提供一个适户个性化特征的用户视图,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视图不仅包括个性化的资源而且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和策略”。[3]在网络环境的适应性活动设计中,主要需要研究以下的问题:从网络环境适应性引擎设计的角度出发,在网络教育平台的结构功能模块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适应性的导航支持、适应性的内容呈现、适应性测试、适应性帮助等;各种支持适应性学习的结构功能模块(即各种网络教学的功能模块的建构与呈现);资源库知识的构造(各种学科知识资源库的准备);用户模型的表示和用户建模(更多的是网络教学的组织形式)。

网络环境下的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从网络环境适应性引擎出发,把网络平台,网络资源库,用户模型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其中功能模块的四部份的主要任务是,内容呈现模块呈现详细的教学内容;行为部件模块学习练习,测试,模拟,试验的创设;通讯部件模块包括支持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通信工具,协作学习工具的准备;管理部件模块主要是支持各种教学管理的模块,包括对学生的网络注册、记分、收费等。在功能的设计中,主要由教学设计的思想来进行指导,最终目的是设计出适合学习者学习的网络活动平台。资源库的建设方面,主要是海量资源库的整理,如各种学习专题网站的建设,学科资源库的建设等,主要目的丰富网络教学资源。从用户模型的角度出法,考虑的主要因素有,通过什么样的学习理论在指导有效的组织学习,也就是学习者作为学习用户如何进入学习系统,在学习系统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自适应(学习者适应网络环境)和他适应(网络环境适应学习者学习)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能找到优化的适应性学习活动。

四、网络环境下适应性学习活动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

1、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系统研究学生适应性形成的因素:网络环境下学习活动设计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习者,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多关注作为学习者个体的实际学习因素,可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现成的心测试量表,如AAT-学习适应性测试量表进行研究;针对不同学习者个体的访谈加经验分析发研究,系统分析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风格对网络环境活动设计的模块功能需求,自适应过程中的学习情感需求,找到个体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充分发挥活动理论的指导作用,使整个网络环境的活动系统设计朝着适应性个体学习方向呈现动态发展的趋势。

2、关注网路环境模块建构的动态性,从模块的适应性角度出发,考虑各个模块的功能性和动态发展性:模块是功能呈现的主要表现,在设计过程中,在充分考虑学习适应性的基础上,应用活动理论的系统动态发展观(包括教育学,管理,文化,技术等领域的动态影响)来积极建构适应性学习模块的功能。

【】

[1](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2]徐浙宁郑妙晨.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3]李克东.网络环境下CBE研究的新课题.浙江师范大学讲座.2003-10

[4]祝智庭王陆编著.网络教育应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篇3

在开展一项经济活动之前,需要对从事的经济活动以及从事的主体进行性质确定,同样也需要对经济行为和后果进行预测,所以在进行决定之前,需要对预期行为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经济主体的行为。在决策的过程中,影响评估结果的主要因素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只有具有足够的经济信息为依据,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法的作用,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开展必要的信息传递,根据各种优惠政策和限制条件确定经济活动的开展。通过这些规定,可以使经济主体对其所开展的经济活动和行为有客观而全面的认识,也可以借助经济法的信息传递功能,帮助经济主体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向,以此来获取更多的信息。

二、激励功能

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经济主体的活动中大多存在着自立性、理性以及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典型特征。人在追求利益时,其动力来自于对利益的追求,同时人也存在着理性的约束,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才能保证其行为的可靠性;另外,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在经济利益的分析活动中,始终处在核心地位,这也是经济法激励功能的直接体现。人是经济行为的主体,对利益的追求使得人们在参与经济活动时形成鼓励和促进的正面效应,提倡任何经济行为的开展都要努力实现经济活动的信息表达,也需要通过经济活动的结果实施相应的赏罚。经济法的激励功能对于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断修正人们的偏好,并且严格规范经济活动的选择,以此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经济法的激励功能是较为明显的,而且对于利益主体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在经济活动和行为中具有显著的激励效果。

三、节约交易费用功能

交易费用,即交易成本,经济活动的开展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费用,而在交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交易的伙伴以及交易的产品,然后再确定交易的费用,交易费用中包括谈判费用、缔约费用、监督履约费用等等,需要将这些费用进行详细的核算,才能得到准确的交易成本数据。节约交易费用功能的体现,在于遵循经济法和有针对性的经济法的创建,二者均是节约交易费用的功能体现。遵循经济法主要是在参与经济互动的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协调处理,同时也可以通过必要的人际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从创建有针对性的经济法的角度来说,需要根据经济活动的变化,依靠权益保护单位提供的相关信息,通过法律手段对自身的经济行为给予保障,再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该信息属于真实可靠的经济信息,便可以节约大量的交易费用,在保障经济主体的利益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篇4

一、常见的各种心理因素

1、焦虑。射击运动不同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在射击运动中,适宜的焦虑水平能够使运动员处于最佳的兴奋状态,因此,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应帮助运动员调整好适宜的焦虑水平,从而保证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2、情绪。射击运动中,运动员积极的情绪体验会促进技术动作完成的质量,提高持枪、瞄准靶心的机体稳定性。不良的情绪体验则易导致运动员生理机能水平下降,肌肉僵硬,动作变形,注意力分散等现象的发生。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自身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运动员良好的适应、应变能力,从而保证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3、意志。运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助于运动成绩的正常发挥,在训练中教练员注意让运动员养成勇于克服阻力,不怕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尤其在自制性培养方面。因此,良好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射击运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心理期待。当运动员根据所设置的目标,能够自觉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任务和比赛过程中,完全不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运动员对自己的期待过高,不能正常完成时,便会在比赛中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成绩的发挥。

二、对射击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射击运动是在高度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运动员在技术水平上进行较量的运动项目,心理因素在射击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是不可忽视的方面,更是射击运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竞争急剧加快的体坛比赛,谁的心理控制水平好,谁便有望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在训练和竞赛中,需要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克服心理因素产生的消极影响。心理训练包括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1、从实际出发是训练的核心。在平时训练、考核时,按比赛的模式进行,其目的是使运动员习惯比赛时的一整套程序,克服比赛时的紧张情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体、技战术水平。严格要求是心理训练的方法之一,射击运动一发子弹一个弹点,实实在在一个环数,不掺半点虚假,当运动员能合理地控制他所能控制的事物时,其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引导运动员正确认识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在比赛中发挥最大的主动性,是创造佳绩的心理基础。减轻思想压力,激发运动员的情绪并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消极心理会增加射手思想负担,造成紧张和焦虑情绪,引起注意力分散,扰乱正常的动作程序,使运动员的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2、现场指导调整。射击比赛总会出现各种情况,运动员比赛期间心理状态调整的基本目的是增强心理稳定性、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负担,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向。通过交谈方式,进行启发和帮助,共同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症结所在,提高运动员的认识水平,解除种种心理负担。做一下深呼吸,以缓解紧张情绪。闭目静坐,保持和积蓄能量准备比赛。通过按摩或自我放松,降低精神紧张程度。用积极自我暗示的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建立自信心。

篇5

关键词:综合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融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综合文化站作为群众文化部门的基层单位,近些年来得到了较快发展。文化站人员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也是最为密切的。对于群众的精神需求是有着深刻理解的。文化站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推动文化建设,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活动是一种由群众自发形成的一种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本身的是丰富多彩的,实际工作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有助于加强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群众自身的精神需求。因而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是文化站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综合文化站的生命力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站的生命之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增强文化站的生命力。文化站的主要是植根于群众文化活动中的,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站的各项工作也就无法开展。因而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在今后应该改变单一枯燥的形式,要创新传统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要多鼓励群众进行创新,要吸引群众参与到各种不同的文化活动中。广场舞、扭秧歌、演小品、唱戏曲、说快板、划旱船就是最为典型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这些活动应该广泛开展,开展这些活动有助于提升文化活动水平。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知识宣讲活动,例如女性美容顾问、做个好妈妈以及老年人养身之道等活动。这些活动形式不仅多样,而且还能够在参与中学到很多知识,能够有效提升思想道德素养,陶冶情操。群众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就会使得综合文化站本身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推动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综合文化站的指导地位

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站不仅能够起到组织协调作用,同时还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发挥文化站的指导作用,对于确立文化站的指导地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受低速文化的影响,部分群众文化活动的审美趣味低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的信仰缺失。

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作为基层的文化阵地,综合文化站的作用就逐渐凸显出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这些低俗文化,对于拜金风气文化站应该坚持正确的立场,要以坚决抵制各种低俗之风。要加强对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领导,要让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持续健康平稳快速的发展。文化站指导地位的确立是文化站建设的主要工作,群众文化活动中加强指导,是文化站建设的必然要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的提高也迫切要求进行正确指导,停留在低级趣味的群众文化活动是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只有加强指导,创造更多健康的更多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够有效提升活动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三、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宣传,有效解决经费紧张问题

经费紧张历来是文化站面临的瓶颈,经费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限制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就需要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宣传。要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的独特价值。在国家大力号召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敏感的厂商会找到商机,当地的政府能够找到自身的特色文化,文化站自身的经费紧张问题也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采用这种措施能够实现三方共赢,今后工作中应该大力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文化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选择当地精品的群众文化项目进行包装和宣传,最终达到企业和投资商的宣传目的。政府、群众和投资商都能够获利。

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培养各类人才

人才建设是文化站建设的主要工作,文化站能否实现长远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批具有高才能的人才队伍。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各类人才。群众文化活动,尤其是大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通常是需要各个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够顺利完成的,这就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共同努力。因此多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有助于发现具有不同专长人才。对于这些苗子应该加强培训,使其成为群众文艺活动的骨干。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不少的歌手、演员以及音乐家就是从基层文化站中脱颖而出的,甚至于有些职业艺术团甚至是由文化站组织群众业余艺术团体组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特殊意义。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综合文化站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两者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有助于增加文化站的生命力,有助于巩固文化站的指导地位,有助于培养各类人才,最终是有助于实现文化站的长远发展的。因而必须要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民办高校;综合应用型;毕业设计;教育质量

一、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

民办高校从学术型本科教育转换到综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经历了培养模式的转变、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改革的创新等一系列举措,在这个过程中,也凸显了民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应对措施不力,直接导致本科(论文)设计的质量不高。

1、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时间无法得到保障。每年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一般都是在第八学期初,这个时间通常和大学生求职就业、研究生复试和已找到工作的在单位实习的时间冲突,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毕业(论文)设计只能退而求其次。

2、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局限性比较大。学校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科研的起点、比重相对较低,教师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背景[1],直接导致教师在提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时,有很大的局限性:理论型、闭门造车型、贪大型。有的题目甚至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创新点不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足。同时,毕业论文的选题难以满足众多毕业生的需求:工作需求、研究生专业方向等等。

3、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形同虚设。为了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高校通常都注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但力度不足以对提高、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形同虚设。

4、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职称结构失调,导致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一人带毕业生人数超过十人以上、职称水平多为中级职称,难以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提高到新高度。

5、民办高校面临着就业率、毕业率的压力,导致在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过程中,指导老师不会轻易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学生说“不”。

6、学校对指导教师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缺乏有效的奖惩制度。指导教师的其他教学工作量大,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所花的精力和时间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不成比例,无论做好、做坏,结果一样,导致老师带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视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7、毕业(论文)设计经费投入不够、教学条件不足,也是束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民办高校建立实验室的原则之一是利用率要高,不容许实验一年中只使用半年或更短。这样直接导致实践性、操作性的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缺乏实验场地、实验设备、实验耗材,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二、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探究

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的定位,从某种角度上解决了民办高校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特别是解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面临的难题。

综合应用型的办学模式,将学校办学重心转移到综合应用上来,加强了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的力度、实验室建设力度、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更突显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向。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上实现了多样化、项目工程化。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形式多样化。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学生自拟题目、学生和指导教师相互商定后拟定(定制)。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多样化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省级或国家级学科竞赛相关、相似题目作为题目。这类选题的特点是:操作性强、作品指标明确,合理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既不超出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饱满。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校企合作项目。此类题目完全来自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方,依据学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就业方向,量身定做。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指导教师的校级或省级科研项目。让毕业生参与到指导教师的校级或省级科研项目里面来。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之一考研的学生与指导教师协商。针对考研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引导考研学生根据专业方向选定指导教师。

3、针对综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学院相关举措

1)加强专业教研室建设,将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归属到不同的教研室,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培训、参赛作为教研室常规活动之一。提高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和比例。

2)加强专业类考研课程如信号与系统、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如进修、培训、公开课等活动。

3)扩大校企合作的规模,多方向、多专业的合作,从专业课程设置、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强化等手段切实体现综合应用型培养模式。部分学生直接由校企合作企业推荐就业。达到企业所需人才预先在校内培养的目的。

4)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成立由分管院长直接领导下的教学质量评估小组[2],结合学校给学院下达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监控的同时,负责选题、中期检查、后期督促、答辩审核等过程的监控。

5)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切实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到与社会企业所需人才接轨的高度,通过毕业(论文)设计,进一步增强社会适应性。

三、结束语。切实落实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低年级开始,将毕业(论文)设计的理念渗透到平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做到毕业设计(论文)不流于形式,真正反映学生掌握学科基础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成人护理学毕业设计指导模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与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高等教育改革也与时具进,无论是办学规模、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还是教育观念,个性体现,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毕业设计 (论文)也是成人护理学专业完成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员毕业的标志性作业,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于总结专业理论的学习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衡量成教护理学专业专、本科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专业相同层次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目前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层面上。如何提高学生书写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并启发和鼓励学生排除各种困难、克服心理障碍,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成为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目前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时间太短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的安排,往往是在最后一学期初,时间仓促,老师和学生接触较晚,加之指导老师是由学校统一安排,关系不易融洽,给师生交流和设计过程管理带来困难;学生接触设计(论文)题目较晚,题目又是由指导老师选定,导致学生对题目不能深刻理解,更没时间进行充分的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致使学生兴趣与安排题目严重错位,学生态度消极,工作被动。学生往往不能经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有些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已完成,对毕业设计(论文)理解还是模模糊糊的,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2.规定太死

因规定太死突出了毕业设计(论文)规格、标准统一的过分苛求与因人而异个性化发展不协调。传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都是从指导老师报题目、筛选汇总、公布、学生选题,到学生选题结果汇总、呈报、公布结果,再到指导答疑、论文撰写、成绩评定等环节都做了相应的规定。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3.没考虑学生的感受

长期以来,成人教育的服务机构一直是以教育者的“主人”自居的,从来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打击了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没有体现成人已有实践知识的认知主体地位

目前,成人毕业设计大部分实行约束性的选题,先由指导老师拟定,再由学生在此小范围内选题。选题的创新性不足,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训练,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培养。有的题目太简单,学生不需要太多的努力,短时间内就完成任务;有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太难,学生做不出来,最终应付了事。这些情况都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同时也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构建

为保证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针对传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一套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的循环指导模式。它贯穿到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整过程,是动态的、循环的、能活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教师”互动指导教学过程。改变的过去单一的关起门来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做法,充分利用校内外可以利用的资源,使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充满了人性化和个性化;使成人学生能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拓展自己的思维、运用现有知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写出具有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毕业论文。

1.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核心

成年人是一个成熟的人,在学习上,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目标,选择自己学习需要,更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并选定学习的方法进行持续学习。所以,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核心应该是教学理念上的变革与转换。在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理念上要把“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是引导或左右整个教学过程的“指挥棒”。而教学理念的转变体现在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以“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来确定指导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指导为主导,改变了传统的由老师指定毕业设计方案,给学生自主选毕业设计方向的权力。“一个人如果个性中具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并且能够把这些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出色地完成这种活动,那就说这个人具有从事这种活的能力。才能就是各种能力独特的结合。如果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并能创造性的杰出的完成相应的活动”。由此可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指导老师以讨论与引导的指导方法相结合的指导教学为特点,体现教师与学生“主导与主体互动”作用,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

2.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具体环节

准备阶段、理论指导阶段、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定、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1)准备阶段:指导老师的选定。选择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工作能力及有一定科研经验护理学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并对指导老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原则上每位指导老师指导6~8位学生。

(2)理论指导阶段。学生入学的一学期就开设理论课,由理论课主讲老师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全面理论培训。培训的方法是指导学生如何确定方向,针对自己所学和兴趣特点进行选题。系统地讲解如何书写毕业论文,以及怎样查阅资料和如何遣词造句,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及对论文进行修改的策略。

(3)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方向。改变传统的指定指导老师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给学生充分自主选择的权力,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个人兴趣选择指导老师;老师根据教学时了解到的学生情况来决定是否指导某个学生,形成一种“学生-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来选定指导老师。这种指导关系的确定不是由学校安排,也不是由学生或老师单方确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求得互信的基础下确定下来的,这样一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指导关系确定后,学生提前进入相关资料准备,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调研,结合学生所从事临床工作中接触较多的、体会较深的实践知识,学生自选或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初步确定毕业设计方向(或毕业论文选题)。学生带着毕业设计方向,到临床中实施并收集相关数据,尽量做到真题真做。

(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订。学生收集好临床数据,在最后一学期与指导老师探讨或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初步确定毕业论文内容纲要。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制订。

(5)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在写作中遇到问题及时和指导老师讨论,指导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随时自问如何去写好这篇论文,自己的这篇论文内容是否紧扣主题、重点是否突出、数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当初稿完成后,指导老师要指导学生自己评估初稿是否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怎么去修改好论文直到定稿。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随时和指导老师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及时获得指导和帮助,其内涵就是整个毕业设计都是通过指导-实践-再指导-再实践的循环指导模式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三、小结

成人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源于临床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水平的个体差异性较大。其中,许多学员由于缺乏平时训练,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难以下笔。该指导模式是以调查结果为基础,通过分析研究而构建的适合成人护理学专业学生特点的、科学、有效、可行的成人护理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模式;在运用构建的模式对学生实施指导后,使学生能活的将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体现在毕业论文书写中。对提高学生书写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月光,杨景兴,牛春梅.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调适[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2,(03):69-72.

[2]杨诚德.成人教育的学习心理及特征[J].中国成人教育,2010,(10):16-17.

篇8

一、毕业设计的涵义和作用

本文中毕业设计的涵义是: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适应市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参照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期间,由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教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专业特点,与某一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市场营销方案,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显然,开展毕业设计对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特别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更富有现实意义。首先,毕业设计是一项实践性教学活动。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本身就是一项课题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选定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资料,编写提纲,执笔写作定稿等环节。毕业论文的写作实际上更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智能活动,写作能力不是通过纯理论学习可以获得的,而必须通过反复的实践训练才行。学生在没有研究经验和论文写作的经历之前,要进行毕业论文只能以理论为主,并由此产生了普遍抄袭、缺乏自己观点的问题。而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在设计企业产品的市场营销方案时必须深入到社会和企业内部,进行市场调查,针对企业产品存在的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这等于在毕业前进行了一次实践性教学活动。其次,毕业设计加快了学生专业知识的转化。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沟通了科学与艺术,追求艺术与人的完美结合,提升了人类生活的品质。设计是用物质来荷载美,将精神层面的美物化到现实产品之中,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境界。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现学生的素质由单一型向高素质综合型转变。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成为趋势的条件下,新技术革命带给人们的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迫切需要学生掌握专业之外的知识技能。要达到“厚基础、宽专业”的目标,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就必须参与市场分析和实践活动,及时获取来自市场的最新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设计教学理念,更新、充实原有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学生和教师通过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综合信息沟通,建立一种不断更新的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块良好的教育信息网络,才能保证学生本科阶段的学习毕业之后,沉着面对市场的选择,立足于社会,适应时代,成为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设计师。再次,毕业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与一般的课堂实践不同,毕业设计主要是则教师引导学生去应用专业基础课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去独立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的设计能力、绘图能力、试验能力、资料利用能力、科技合作能力等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使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目前通用的成教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组织、实施和管理模式分析

1.目前通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模式。教学部门总体组织安排毕业论文,在毕业前一学期将学生分配给指定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指导――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课题开题――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送审――答辩。

2.目前通用模式的不足。这一模式对毕业论文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显得严密而合理,然而实践效果不好。2004年上学期湖南学院组织的成人教育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中,有40%以上的学生没能通过答辩,加上因雷同没让送终审的部分,毕业论文的不合格率达到了50%。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哪个环节薄弱都会影响到培养效果。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其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前各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情况。为此我们对湖南学院2004届成教工商管理本科26名论文不合格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统计分析得知,造成大量学生无法严格按毕业论文要求完成毕业论文(约占40%的比例)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达不到要求。这反映了现有模式的不足之处:一是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在成教学习期间始终自觉进行知识积累,因此毕业论文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撰写阶段(3-4个月时间)无法有针对性地指导和督促学生弥补知识积累的不足,以致造成毕业论文中大面积出现请人代做和抄袭现象发生。

三、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思路与实践

1.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思路

湖南学院成教管理本科的毕业设计从2005年10月份开始启动,11月份我们就与衡阳钢管厂联系,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积极配合,在衡阳钢管厂建立了实践基地,开始了衡阳钢管厂营销策划方案。50多名师生经过四个月的运作和和实践,对毕业设计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模式和操作规范。毕业设计一般可分为前期准备、市场调查分析、方案设计和完善、成果论证和验收四个阶段。在市场调查阶段:需要学生深入到企业内部和社会了解实际情况、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和相关的环境资料;在设计和完善阶段: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完成文案的设计及修改工作,使之符合针对性、可行性的要求;在成果论证和验收阶段:主要是与企业进行沟通,对策划方案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创意提出建设性意见,使策划方案既有战略高度,又符合企业实际,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产品市场营销方案一般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企业营销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组合策略、CI设计、内部营销管理。这五部分内容基本包括了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营销运作的主体内容。

在毕业设计中教师的作用是:一是指导学生修课和读书。二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建构和提高动手能力。三是正面评价激励学生,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四是强化课程设计环节。五是集体指导毕业设计。

2.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效果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毕业设计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和实用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提高,为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了根本保障。

(2)提高了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学生可以根据完成毕业设计所需要的知识积累要求,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和学习内容,真正开放性地学习――不仅学习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知识,也学习完成毕业设计必不可少的课外知识和自己感兴趣的专题知识。

(3)真正实现个性化指导。开展“毕业设计”研究性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和教师交互增加,教师更了解学生知识积累情况和动手能力强弱,可以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指导学生选题和开展个性化指导,确保毕业设计完成质量。

(4)学生的选题目标更加明确,更贴近实际。毕业设计活动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考虑选题。学以致用是人类共同的心理,学生会尽可能地选择一个自己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解决。他们会更深入地去分析自己希望解决的问题,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也促使他们更深刻地自我剖析知识结构上存在的不足而加以弥补,从而有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篇9

自动化作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智能技术和增效节能解决方案将极大地助力中国各行业、各领域发展。如何应用自动化技术和解决方案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节能减排。

高效利用能源,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这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正亟需一大批优秀的自动化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进行持续创新并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以获得更多的可持续性全球竞争的优势。

ABB杯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为中国自动化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平台,推动了自动化产业与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中国自动化学会作为这一领域的全国学术性社会团体,从2005年发起,每年度举办一届“全国自动化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目前已成功举办四届。前四届大赛均由ABB(中国)有限公司独家赞助,至今,四届大赛共收到有效论文1485篇,投稿作者超过3000人,共评出获奖论文140篇,公开出版发行4本论文集,收进高质量优秀论文近300篇。大赛累计超过10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自动化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出席,吸引了全国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以及科研院校师生的广泛参与。

本届大赛创新性地引入社会计算理论及相关技术,改变传统的单一线下宣传推广模式,建设智能社会化媒体运营平台,以线上线下互动运营的方式,支撑整个大赛的全流程运营工作。平台将实现对自动化领域行业发展动态、领域专家、作者群体等开源信息实时监控并深度挖掘,最大密度的对大赛进行推广,引起相关领域专家、机构的普遍关注,使之积极地参与到大赛的投稿、评论、民意评选等大赛相关活动上来,引起线上和线下的互动,促进这个专业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大赛真正成为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平台。

按照运营的整体部署,大赛已经完成了前期宣传推广的计划和部署,建设内容包括征文网站、领域作者资料采集系统、领域行业展会采集系统、杂志期刊采集系统、征文舆情监测系统等。参赛作者可以通过访问中国自动化学会网站,点击首页左侧导航栏进入本届ABB杯系统工程师论文大赛的宣传门户(省略.cn:8080/abb),了解大赛详情并在线投稿。

目前大赛已经进入后期集中宣传推广的工作阶段,已征集到中、英文论文约300篇,论文主要由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研究、工程应用构成。本届大赛投稿截止日期为2011年9月30日,所有符合稿件基本要求的投稿者均可获得大赛纪念奖和论文集一份,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

“2011北京国际设计周暨三年展”将在北京举行

本刊讯 2011设计周暨三年展拟于9月26日至10月3日在北京举办。活动由开幕式、北京设计论坛、主题展览、主宾城市、设计之旅、年度设计奖六项主体内容组成。

1.开幕式 开幕式拟于9月26日晚8点在中华世纪坛南广场举办,并将借助数字多媒体设计,展现 “设计北京”的主题。

2.北京设计论坛 北京设计论坛拟于9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办,分为主论坛和分论坛。主论坛以“设计与城市发展”为主题,是国际设计界首次召开的国际设计周(节)主席论坛。分论坛以“设计与城市生活”为主题。

3.主题展览 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拟于9月28日至10月17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主题为“仁:设计的善意”。参展的国际顶级设计师包括扎哈•哈迪德、深泽直人、布鲁莱克兄弟(罗南和尔旺)、菲利普•斯塔克20余位,国际一线设计师超过300位;参展作品1000余件,其中的70%来自国外设计师。

4.主宾城市 主宾城市拟于9月26日至10月3日举办,主题为:伦敦-北京 设计快线。

北京国际设计周计划每年邀请一个国际知名设计城市为该年度的主宾城市,通过设计展览、设计交流、设计赠礼三个核心内容,逐步形成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宾城市”专题性活动。2011年主宾城市是伦敦市。

5.设计之旅 设计之旅拟于9月25日至10月3日举办,覆盖创意园区、展馆、商场、社区、公园、特色街区、品牌企业院所等90 个区域。其主题为:国庆•北京 看设计。

设计之旅活动形成创意设计旅游线路,引导公众走近设计、了解设计、消费设计,打造“国庆-北京看设计”新的旅游产品。

6.年度设计奖 年度设计奖,是北京设计周推出的具有国际视野、行业高度和社会公信力的常设奖项。颁奖活动与2011设计周暨三年展闭幕式共同举办。

第五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赛开赛

篇10

在教育教学方面,本着“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原则,我通过自主阅读、参加研训活动、教育硕士学位进修等途径深入学习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内化理论。在教学中我能够整合课程资源,优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积极探索以“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研读教材、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解决问题,认识升华——交流分享,总结评价”为主要步骤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读、思、问、议、评”的学习方法及“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生成”的互动交流中,自然达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育人目标,从而充分体现出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及“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作用,也实现着师生民主和谐交往中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虽然我没有承担班主任工作,但是我能够积极配合班主任实施管理,做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时格外关注后进生转化,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此任现职以来,本人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年10月被评为校级骨干教师。

六年来我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取得的成绩主要有:【1】**年11月,《自觉磨砺意志》课例的教学设计,在**省优秀教学设计方案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年1月,在**区区域性课题《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研究》评比中,被评为二等优秀论文;并在《**教育》**年第2期上发表,并作为**市**区“十五”教育科研成果被录入《自主发展教育研究》一书中。【2】**年3月,撰写的《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激发》一文,被**省教育学会评为**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年4月,在**市教育学会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学专业委员会**年学术年会上,被评为一等论文。【3】**年6月,执教的《自觉维护正义》一课,在**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拉练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4】**年11月,执教的《世界文化之旅》一课,在**区第五届“三杯赛”活动中,荣获优质课二等奖。【5】**年12月,撰写的论文《谈“继承传统美德文化,弘扬现代文明礼仪”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与反思》在**市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暨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上,被评为二等论文。【6】**年12月,撰写的论文《探索勃勃生机的教育,提高思品教学的实效性》在第六届**市基础教育论坛会上,被评为三等优秀论文;**年3月,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论丛》中发表。【7】**年3月,撰写的《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一文,被**省教育学会评为2007年度三等优秀论文;**年5月,在《**教育》上发表;**年10月,在《中学课程资源》上发表。【8】2009年4月,参加**区教师基本功比赛,获得优秀奖。

另外,在兼职的其他工作方面,我也取得了累累硕果。如:综合实践活动课——【1】**年12月,撰写的论文《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在**市教育学会发展性学生评价研讨会上,做了学术交流并被评为一等优秀论文;并在《**教育》**年第2期上发表;并于**年10月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第19次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年7月,执教的《关于中学生营养科学与饮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一课,在**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优质课。【3】**年8月,撰写的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与反思》在**市**年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会年会上,被评为一等论文。【4】**年6月,撰写的《文明礼仪伴我成长》在**区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科研工作——参与了国家、省、市、区级多项课题研究,有近十项研究成果获奖、发表,并亲自主持了区级个人课题研究;05年9月开始兼职科研专干,为学校“十五”课题结题和“十一五”课题开题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评为区“十五”优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宣传工作——曾做过7期《海之韵》校报副主编,8期《家校彩虹桥》家长小报责任编辑,负责学校《课改文集》、《学校规章制度汇编》、《**教育》我校专刊的统稿工作,多年来一直兼职学校新闻报道员,为学校的宣传工作尽心竭力,得到广泛赞誉,曾获区优秀报道员称号。人事工作——07年4月开始兼职人事干事,虽然事务庞杂琐碎,但我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如出勤统计、校务记录、报表上报、证明出具、档案管理、人员调动、工资变动、退休教师活动、教师评职考核等,真正做到让领导放心、让群众满意。

我深知: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在教育的田园里,我将继续辛勤而快乐地耕耘着,争做“研究型教师”,创造新的辉煌,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