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10 06:2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父爱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伤心,伤心欲绝。
她一出生,外婆便和母亲一起照顾她。记忆中,那么多年,似乎是外婆的照顾更多一些。所以她和外婆一起的时间,比和母亲在一起的多。
她爱外婆,也爱母亲,很难分清爱谁更多一些。所以,外婆走了,她哭得歇斯底里,哭到失去力气,不睡觉,不吃饭,守着已经离去的外婆,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和带走。
外婆走后,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和她一样吃不下睡不着。
可是母亲却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外婆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
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那句话,她一直听到16岁。大抵在外婆眼里,母亲永远都是那个最弱的、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
外婆这样地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生气到心里甚至渐渐有了怨。
二
对她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开始只当她是为外婆的去世难过,对她越发地好,甚至有点讨好她。可是,母亲越讨好,她越觉出母亲对外婆的“薄情”。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她书桌边渐渐冷掉的牛奶沉默着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那一刹,她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声喊了一声:“妈。”
母亲几乎是即刻就推门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
她摇头,笑笑,那是外婆去世后她第一次对母亲笑,然后用曾经对着外婆的有点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
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
她伸个懒腰,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一句:“起床喽。”
那顿饭,她吃得很多,倒是母亲没动筷子,一直看着她吃,好像她饱了,母亲就饱了。
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样恢复到从前。在没有了外婆以后,母亲的爱,甚至更加细致和妥帖起来。
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冲刺的那几个月,母亲明显地消瘦。她忽然发现,母亲的头顶中心的位置钻出了一些杂乱却清晰的白发,她愣住了。
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
她嘻嘻地笑:“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那是外婆走后,她第一次对母亲提起了外婆。
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心如刀割。
三
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
当时母亲显然愣怔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当年的“辜负”,也终于懂得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最爱自己的人。
篇2
《林师傅在首尔》讲的是一名中国顶级川菜厨师林飞(林永健饰)为了挽救濒临关门的老字号中餐厅“聚蜀堂”来到韩国,朴善姬(张瑞希饰)是这家餐厅的继承和经营者,与林飞一起为了餐厅度过很多挫折和危机。故事很温馨浪漫,也是一部轻喜剧。剧本曾几易其稿,最早是韩国的剧本,然后由编剧李晓明改编,后来余淳导演在现场边拍边完善。
探班的戏是在成都宽窄巷子取景拍摄,林永健和张瑞希当日只拍摄了一场在院落聊天的戏。导演余淳说:“林永健和张瑞希才碰面两天,却相当默契。”制片人马建安告诉记者,这两天还是以演员磨合为主,拍摄进度放慢些,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希望两人擦出更多火花。
在老院落里,周围布景已经完全韩国化,包括房屋的玄关等细节一看上去就是韩国家庭的氛围。拍戏间歇,穿着灰色毛衣的林永健坐在椅子上,微笑着与对面的张瑞希聊天。
张瑞希在拍戏时用韩语说台词,林永健本来担心拍戏会有困难,但第一场戏拍下来,林永健却发现语言差异完全不是问题。“这真的应了那句话――心灵的东西是无须语言和国界的。她眼神里边就输送给我了。我很明白也能感受到她说什么了。”可是人家张瑞希在看到林永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跟林永健演出情侣的感觉。
林永健对这次与张瑞希一起拍戏则用了四个词来形容:“我们一定要对人家好:尊重人家,接纳人家,爱戴人家,拥抱人家。”演了这么多年的戏,终于有机会和美女大谈恋爱,估计林永健心里也直乐呢!“演这样的戏我呼吁了好几年,终于他们找我演了。”
片场1:帅酷转身
林永健在庭院里,和朴善姬的母亲一场简单的戏,他手里拿着一些文件,和老太太轻声细语地道别出门办事。正说着,他一个拜拜手势,转身就走,那姿态颇有范儿,记者忧惚:真没看出来,林永健有这么玩帅的时候。
片场2:就是不给你面子
这场戏是张瑞希和林永健的对手戏。见张瑞希从房间出来,穿着黑色羽绒服,蓝色高领毛衣,一屁股坐在门口,向外张望,似是等人回来,然后换下平底拖鞋穿上高跟鞋。试了一次之后,她脱掉羽服,又走了两遍,这么一个简单的戏,光是穿鞋的动作都做了很多次,但是一丝不苟。实拍时,这下终于可以穿鞋了。张瑞希走了出去,站在林永健的房门口叫他,林永健应声出来,问:“什么事?你要出去吗?”张瑞希摇头:“不是(此处略去大段韩语台词)。”似是拜托。但林永健平静地说:“对不起,这个忙我真是帮不了。”接着张瑞希仍然请求,林永健亳不怜香惜玉:“我订了明天上午的飞机。”
片场3:你还没“更”完?
这场戏场景是在一个客厅,宋丹丹一身家居服,跷腿坐在沙发上,跟坐在对面的林飞发牢骚:“你说你有性子有本事的,我们家丫头还跟你青梅竹马的,怎么就没对上眼?”林飞头不语。“你说你吧,也就眼睛小点,这大男人眼睛要那么大干吗?”林飞一边听着宋丹丹的话,一边回应:“你还没更(更年期)完?”随后,导演一声“卡”,宋丹丹迅速抱起热水袋取暖。这段戏讲林飞去探望师母宋丹丹,师母正在为女儿出走韩国大发牢骚。两人每个镜头被要求严格的导演至少拍了5遍才过。如此的“折腾”,宋丹丹十分敬业,林永健也不断称好。
林永健:情怀的人物我都喜欢
Q 这个剧是转型吗?为何你坦然面对转型这件事呢?
A 事实上,这种角色我没演过,包括《黎明之前》的谭忠恕,没演过那么老谋深算的人,对我来说就是一种转型。
Q 演这么个轻松的角色,是否相比谭忠恕心理压力小一点?
A 我这次很高兴跟我的偶像一起合作,刚才有记者提到关于语言的交流障碍,其实不需语言的交流,眼神一交流,就知道了。我跟瑞希一见面,眼神和眼神的碰撞已经有了。
Q 刚开始时,你们两人都发微博表达心情,你对张瑞希怎样看?
A 非常好。那么多中国观众喜欢她,是有一定道理的。她身上有种特殊的魅力,我们导演说,拍了这几天的戏,通过监视器看她表演的戏,就是准确,那没办法,从骨髓里带出来的。
Q 你一向很挑剧本,这个剧吸引你的是什么?
A 这个剧本有一个大的东西,就是中国人心灵的美德在里面,这一点很重要,我曾经说过,我挑剧本就是情感的、正义的、情怀的、善良的,这都是我喜欢的。这个人物很善良,代表着千千万万中国人,很朴实、仗义,表现出中国人的豁达,我很喜欢这一点。
Q 演了那么多小人物,这次是否又是一次延续?
A 这个也是个小人物,只不过是个做菜的厨师。有共同点,接地气了,脚是落地的,老百姓喜欢看。
Q 造型很不同,这个造型是你要求的吗?
A 我自己要求的,尤其是今天的大厨,应该跟以往传统的大厨有所区别。
Q 是不是也想展露下自己的身材?
A 那是必须的,我身材那么好干吗不展露?王贵和大庄还有谭忠恕这些角色我无法展现,所以在这个戏里面狠狠地展现,我身材好,到了41岁男演员能够保持身材的并不多,对吧?我有这个优势。
张瑞希:还需研究林永健
Q 对林永健有什么感觉?
A 他对我很好,而且我相信他,他的演技。
Q 林永健的小眼睛是标志性的,你觉得我们的林老师时尚吗?
A 眼睛大小真的无所谓,他有好多美丽。
Q 你觉得他的美丽体现在哪些方面?
A 他的演技吧。(翻译实在……磕巴半天没说出来)
篇3
[关键词]艾滋孤儿;帮扶模式;手工业技艺
[DOI]10.13939/ki.zgsc.2016.32.265
1 研究背景与研究方向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极度落后,当地人为了谋生,从事种植罂粟、贩卖等高收益却又高风险的活动。虽然当地这种状况已经抑制,但在此过程中,有些人染上毒瘾,这些人因此成为艾滋病患者或潜在携带者。在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国家级贫困县)这个艾滋病高发地区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受艾滋病影响,没有抚养他们的能力。这些孩子的童年孤单灰暗,吃不饱穿不暖,他们被社会称为“艾滋孤儿”。
关于艾滋孤儿的定义,从国际到国内,从政府到民间,有着不同的理解。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界定,认为艾滋孤儿就是指自身健康、但父母一方或双方因艾滋病死亡的年龄在 15岁以下的儿童。[1]后期不少学者将艾滋孤儿的范围扩大,杨生勇还特别提到了父母双亡和父母失踪或改嫁两种类型的艾滋孤儿,以充分考虑到 “孤儿 ”所蕴含的无人抚养的含义。[2]不仅如此,父母入狱、被父母遗弃甚至父母没有抚养能力的孩子也应列入艾滋孤儿的范畴。目前,我国政府已将救助对象从艾滋致孤儿童扩大到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而且大龄的艾滋孤儿也包括在内。[3]
当地的经济落后是导致艾滋孤儿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即使这些孩子还有亲人在世,但是也没有抚养孩子们的能力。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孩子们对于梦想的答案不是科学家,也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一个个简单的家。可见孩子们对于能为他们遮风挡雨、有家人陪伴的家的渴望。本文主要关注昭觉县艾滋孤儿的生活状况,从改善当地经济状况的角度研究。
2 针对艾滋孤儿的安置模式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艾滋孤儿以彝族为主,家支是凉山社会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凉山的彝族可以得到各自家支的庇护。彝语谚语称,“蛤蟆生存靠池塘,猴子生存靠森林,人类生存靠亲友,彝族生存靠家支”。这句谚语可以看出家支对于彝族人的重要意义。
对于艾滋孤儿的救助,很多学者提出安置模式选择的重要性。具体包括了河南模式、云南模式、湖北均川模式、广东模式等。河南模式强调以家庭寄养和集中供养为主要方式、云南模式强调以社会救助为主、湖北均川模式强调以家族抚养为主以及广东模式强调以亲属和社会收养为主。针对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的艾滋孤儿,根据实地调研,以及艾滋孤儿对自己梦想的诠释与问卷调查结果判断。凉山州的彝族有着独特的家支文化,部分艾滋孤儿的父母还在世,但是没有合适的工作,因此没有抚养艾滋孤儿的能力。基于此,相比家庭寄养、集中供养的方式,凉山州昭觉县的艾滋孤儿们更适合通过提高他们家庭及家支的收入,帮助当地人致富,来实现对艾滋孤儿的抚养。这样的“家”更适合这些孩子们,更贴切他们的心理诉求。
3 针对凉山州艾滋孤儿的帮扶模式
针对还在世的艾滋孤儿父母以及他们的家支成员。运用经济学知识帮助艾滋孤儿父母致富,在农业上给予技术与良种改善,鼓励种植中草药等高附加作物,发展当地特色民族手工业,制作彝族漆器、刺绣等,从根本上解决艾滋孤儿问题。
3.1 建立培训班
凉山州昭觉县经济落后、贫穷的原因,与当地历史民族文化背景、政治、地理环境息息相关。如果不从教育做起、不从知识的传播做起、不从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做起,仅仅靠单纯的物质救助,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只会造成更多的依赖。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因此,以“艾白”等NGO组织为依托建立的培训班,对艾滋孤儿的父母以及家支成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接受新的理念,改变落后的观念。
但是由于当地人的教育水平有限,接受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难度较大。当地人主要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初期,可以针对他们原有从事的农业方面进行技术及良种改进,再进行彝族漆器、彝族传统刺绣的培训。
3.2 改善农业种植状况
洋芋、荞麦、玉米、水稻是气候高寒的昭觉县主要的农作物,但是产量低。因此,经过多方面的了解和调研,可以引入适合当地环境的高产良种。同时,以艾白为依托建立的培训班,教授他们综合平衡配方地施用肥料,不仅能增强农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而且能够保持水土通过这一方式,使农作物增产,闲置土壤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有效解决了受众家庭的经济自给问题。规模种植苦荞茶,和苦荞茶生产商形成稳定供货合作,通过第一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种植适合当地气候的黄柏、杜仲、茯苓、三七、红梅等中草药,提高当地经济效益。由于昭觉县海拔较高,气候高寒,不适合规模化养殖凉山桑蚕,发展纺织业,通过第二产业推动发展,在凉山州其他海拔较低的县可以发展桑蚕养殖。
通过农业的周期运作,在产生了余粮后,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收购粮食,提高收购价。通过培训班教授他们种植技术,鼓励种植高收益的水果和中草药,进一步提高受众家庭的生活水平。
3.3 培养手工业技艺
彝族漆器,是在有数千年历史的彝族古餐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间手工艺品,可吸收当地人来从事民族手工生产。彝族漆器具有极高的市场前景,但是昭觉县极少人了解彝族漆器的制作工艺。培训班可以聘请专业彝族漆器制作大师,教授他们彝族漆器,通过销售彝族漆器,能够额外增加家庭的收入。
彝族刺绣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但是据调查,昭觉县艾滋孤儿的家支主要还是从事简单的农业种植,对工艺要求较高的彝族刺绣技艺不佳。对部分有兴趣妇女,培训班教授彝族传统刺绣技艺,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与周期运作,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可将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漆器与彝族刺绣在一些旅游景区销售,提高家庭收入。
4 结 论
艾滋孤儿是一个特殊群体,贫困与落后是造成这个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所在。本文基于对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实地调研结果的探讨,企图从经济方面解决艾滋孤儿问题,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特点,建立合理的帮扶模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与家支的温暖,走出心理阴影,改善生活与学习状况,让他们有个快乐的童年。同时,也能从根本上解决艾滋孤儿问题,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斌志.我国艾滋孤儿研究:回顾与前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杨生勇.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型:湖北省 J镇农村艾滋孤儿抚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篇4
关键词:肝癌;微波消融;腹水;人工;中心静脉导管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诊断时80%以上为肝癌晚期,无手术切除机会。对于不适宜接受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1]。但是位于膈下的肝癌消融仍被认为是一个难点。膈下肝癌常因肺的遮盖而影响肿瘤在超声下显示,难以准确穿刺和精准消融。本研究在非全身麻醉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腹水,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微波消融膈下肝癌,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入组标准 ①膈下肝脏肿瘤距离被膜≤1.0cm;②单发结节直径≤5.0cm;多发结节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0cm;③凝血功能:血小板≥4.0×109/L 、凝血酶原时间≤25.0s;④肝脏功能Child-pugh分级均为A级;⑤有合适的经皮穿刺路径;⑥每位患者肝内病灶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原发性肝癌;⑦所有患者均已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1.1.2材料与分组 于2013 年3月~2014年3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膈下肝癌患者23例。所有病例均行TACE术1~2次,术后1个月复查CT,肿瘤内部碘油沉积较满意时再行微波消融术,通过减少瘤内血流以降低"热沉效应",增加瘤内与瘤周的温度,以提高肿瘤完全消融率。同时,根据在CT引导下是否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制造人工腹水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在CT引导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制造人工腹水后行经皮肝穿肿瘤微波消融术;B组:在CT引导下直接行经皮肝穿肿瘤微波消融术。两组之间在性别、年龄、肝硬化和肿瘤数目及直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见表1)。
1.1.3设备 亿高微波消融仪(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CT(美国GE公司 ProSpeed SX Advantage);心电监护仪(深圳市金科威实业有限公司);中心静脉导管包(广东百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2方法
1.2.1 CT定位 于患者相应体表处贴好体表金属线,通过CT扫描确定肿瘤穿刺路径和穿刺深度。
1.2.2人工腹水的方法 在利多卡因注射液局部皮下麻醉下,手持穿刺针沿CT定位穿刺点垂直进针,当患者有明显针刺样疼痛时,提示针尖已到达壁层腹膜,调整针尖斜切面与肝脏表面平行,嘱患者屏住呼吸,稍进针有突破感后,注入5ml生理盐水,如无阻力提示针尖进入腹膜腔内,据肿瘤消融部位,迅速导入导丝于肿瘤附近,置入中心静脉导管,CT复查导管位置于肿瘤附近即可。
1.2.3麻醉方法 皮肤、皮下组织和肝包膜予利多卡因注射液适量行全程局部浸润麻醉。并在术前20min,予地西泮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镇静、地佐辛注射液5mg和盐酸吗啡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镇痛治疗。
1.2.4微波消融方法 手持冷循环微波刀沿CT定位穿刺点,并据定位时测得的进针方向和距离穿刺膈下肝肿瘤, CT显示冷循环微波刀位置正确后,予生理盐水1000ml~2000ml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入肿瘤周围,复查CT示膈下肿瘤外周有≥1cm深的积液时,开始予微波消融,微波消融功率设定60W,单次消融时间设定为10min,消融结束后复查CT明确有无肿瘤出血,并尽量将人工腹水抽取引流干净并予拔管(见图1与图2)。
1.3观察标准 术中疼痛和术后疼痛为患者术中和术后的最大疼痛程度,以NRS评分表评估;单次消融持续时间为消融开始至患者因疼痛不能耐受停止消融的时间;术后发热为术后体温≥37.3℃时;肝包膜下血肿为消融结束后复查CT显示肝包膜下有明显积血;胸腔积液为术后4d摄胸部X线片观察胸腔内有液体;肿瘤完全消融为在肿瘤消融治疗结束30d复查肝脏增强CT,病灶完全低密度且无增强,否则为肿瘤不完全消融;术后第3d复查肝功能,有损害但Child-pugh分级仍在A级为轻度损害,在B级为中度损害,在C级则为重度损害;术后住院时间即为术后第1d至出院当天的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肝癌微波消融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有术中与术后疼痛、发热、肝包膜下血肿、胸腔积液和肝功能损害等,症状轻微,多可耐受。
2.1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人工腹水可显著减轻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P
2.2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人工腹水未能减少术后肝包膜下血肿、发热、胸腔积液和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P均>0.05)。此外,也没有提高肿瘤完全消融率(P>0.05),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后人工形成胸、腹水后肝癌完全消融率可达93.75%,未人工形成胸腹水组仅为71.43%(见表3)。
3 讨论
消融治疗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恶性肿瘤局部治疗的新方法[2],具有侵袭性低、对机体影响小的特点。对肝癌,单一的TACE术控制率低,常常难于根治。有研究报道,对于≤7CM的肝癌,TACE-RF比RF更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和肿瘤复发生存期。尤其是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与手术切除相比存活率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3],甚至局部疗效和3年生存率与手术切除相近[4]。但当肝癌位于膈下时,微波消融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超声引导下难于精确定位穿刺,消融不全是肿瘤复发的根源,消融完全又容易损伤周围的脏器[5]。为此,方和平等[6]采用超声引导在腹腔镜下人工形成胸水、腹水后进行膈下肝癌的消融,取得较好疗效,减少了并发症。但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时行腹腔镜下肝癌消融治疗的手术条件要求高,从而手术的难度、风险,以及住院治疗费用。
为使膈下肝癌消融完全且减少相邻脏器的损伤,利用水的比热大、受热易对流的特点,本研究前瞻性随机对照地进行了在非全身麻醉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腹水,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微波消融膈下肝癌治疗的探索。本结果显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人工腹水后,术中、术后的疼痛程度有显著减轻(P
临床观察显示,肝癌患者消融后疼痛多在术后第3d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术后疼痛是延迟出院的主要因素。因人工腹水的"热沉积效应"使得患者术后疼痛更轻,能显著减少术后的住院时间(P0.05),与微波消融直接损伤肝脏和肿瘤坏死吸收有关,但多为中低热和轻度肝功能损害,对症治疗后可缓解。此外,肝包膜下血肿和胸腔积液等少数并发症也未见明显差异(P均>0.05)。
综上所述,中心静脉导管人工腹水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微波消融膈下肝癌具有一定的优点。手术条件简单,手术风险更小;通过CT引导,可避免肺与肠道内气体对影像的干扰,减少对毗邻组织与器官的误消融;还能提高患者对消融性疼痛的耐受,增加单次消融时间和肿瘤完全消融率,以及减少相关并发症,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因此,只要穿刺置管技术娴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Lee KF, Hui JW, Cheung YS, et al. Surgical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2.45-GHz microwave: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reatment outcomes[J]. Hong Kong Med J,2012,18(2):85-91.
[2]Yu J, Liang P, Yu XL .et al. US-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intermediate-term results[J]. Radiology,2012,263(3):900-908.
[3]陈敏山,李锦清,梁惠宏,等.经皮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小肝癌的疗效比较[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0-83.
[4]吕明德,匡铭,梁力建,等.手术切除和经皮热消融治疗早期肝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6,86(12): 801-805.
篇5
关键词:护理干预;宫颈癌;自我感受负担
自我感受负担(SPB)是指患者由于疾病的照顾需求对他人造成影响,从而产生的内疚感、挫折感及顾虑等担忧情绪,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主要体现在"把负担最小化"、"自身心理反应"及"担心他人"三个方面[1]。本次研究在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处理和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比较两者效果,结果表明,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患者标准:①主观同意此次调查研究并签署同意书;②有家属照顾的患者;③经过病理、临床确诊的宫颈癌患者。排出独居患者;交流沟通障碍患者;认知、意识障碍患者;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0.5±9.7)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都要进行宫颈癌治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妇科护理干预措施。
1.2.2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模式 观察组患者进行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认知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认识宫颈癌,纠正错误的偏见和观念,避免盲目的恐慌;②树立信心: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以往治疗成功的病例,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③分散注意力:对家属照顾者进行教育,使其帮助患者,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到患者本人既感兴趣又有益于身体的活动中,分散对疾病的注意力;④支持患者自我照顾:自我照顾明显可以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所以护理人员要多鼓励患者多进行自我照顾,减轻家属照顾者的负担[2];⑤病房护理:定期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打扫,开窗通风,保持患者病房清洁、空气新鲜,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温度保持在18~20℃[3];⑥出院指导:向患者详细说明在家休养的注意事项以及遵从医嘱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⑦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经济条件,向患者介绍不同的治疗药物、治疗方式、病房条件等,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3自我感受负担量表 使用Cousineau在2003年设计的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在患者入院后和出院半年后对患者进行调查,评定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上要注明填写的方法、要求等,填好后由研究者收回分析[4]。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的所以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5.0处理分析,采用χ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以(x±s)记录计量资料并用t进行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入院后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自我感受负担情况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与入院后相比,有明显的下降,P
3讨论
有研究表明,自我感受负担将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欲望、生存治疗、治疗决策等,65%的宫颈癌患者在患病期间都会认为自己是家属的负担,也会影响到患者和家属照顾者之间的关系,家属照顾者在照顾患者的时候[5]。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还可丰富患者的日常生活,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可多陪患者做一些简单的、医生允许的日常活动,如闲聊、看电视、听音乐、散步等,积极主动的、用亲切友好的态度和患者多沟通,打开患者的心扉,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烦恼、恐惧、担忧等心理,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开导[6]。
本次研究说明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宫颈癌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凌云,王红静,贾西彪,等.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8):2802-2803.
[2]李建湘,潘琦文,班婷.宫颈癌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1):1620-1621.
[3]陈胜英,易小青,周爱妹.照顾者参与护理干预模式对宫颈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6):1005-1006.
[4]郭丹丹.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广东医学,2011,32(19):2618-2620.
篇6
我读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合上书,眼前就浮现出父亲正在努力挖废墟的情景。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父爱的坚定与伟大。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1989年的美国在一场地震中,30万人受伤。其中一个孩子被困在了教室丹塌的废墟之中。面对此情此景,父亲没有放弃的念头,还是执着地把孩子挖了出来。
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正是这句话,使父亲坚定而执着地在废墟中挖了38个小时;正是这句话,鼓舞着儿子,使他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而是满怀信心地乐观地等着父亲……这一切的一切又是多么可贵啊。可见,父爱是多么伟大,又是多么平凡!这样的父亲,在儿子生命的最后一刻,谱写了父爱的颂歌。
我还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由于一个精神病患者在大桥上拦一辆公共汽车,致使汽车冲破桥栏掉进江中,全车而十多人无一幸免。当有关部门打捞时,捞起了这两具紧紧相关的尸体。那是一幅残不忍睹却又感人肺腑的画面啊!看着他们,人们肯定禁不住想象到在冬日寒与针扎五脏般的疼痛,一位父亲将孩子用力地举起来了,似乎托起了整个世界,托起了所有的生命!
这样年轻的父亲,却付出了这样深沉而伟大的爱。在自己不谙水性、面对死神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给孩子生的希望!他并未考虑过成功的可能有多大,而只是把属于自己的短暂的最后时刻,托起了沉甸甸的父爱!
篇7
1、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2、常说,父爱是一座山,高大威严;父爱是一汪水,深藏不露;父爱更是一双手,抚摸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而父爱更是一滴泪,一滴饱含温度的泪水。
3、随着荏苒的光阴,我也成为人父。这时,再回头去找寻父爱的答案,蓦然惊觉:走过的这几十年中,父爱何尝不是每天都在陪伴着我?那种爱:在每一个严厉的眼神里,在每一次不经意的身体力行中;是每一句简单的问候,是每一天默默的惦念。
4、父爱如山,母爱如海。这一静一动,彰显着人类最完美的爱。
5、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
6、父爱是拐杖,让我们在人生中少摔跟头。
7、记忆中的父爱:没有嘘寒问暖的垂询,没有抚摸额头的爱怜,没有跌倒时伸出的双手,没有疲惫时依靠的坦然。
8、父爱是一道光辉,让你的心灵即使濒临与黑暗也能看见光明大道;父爱是一阵微风,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淌不敢涉足。父爱是深邃的、伟大的、纯洁而不可回报的,然而父爱又是苦涩的,难懂的、忧郁而不可企及的。
9、在茫茫人世间,有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那就是给你生命、养育你成长的父母。他们对你的爱从你一出生就开始倾注到你的身上,无休无止,无怨无悔。
10、父爱不如母爱那样体贴入微,随处可见,他一般是埋在心底,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出来;他的严厉有时是恨铁不成钢,当你做出成绩的时候他会欣然一笑……
11、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
12、父爱其实很简单。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13、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
14、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篇8
暑假里,我读完了学校推荐的《成长的滋味》。这本书的内容十分让人寻味。
这本书收录了共36个中外历史上优秀的文学作品,这触及了关于童年、人生、人性、社会、命运……最基本的价值命题,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妈妈》《再被狐狸骗一次》。《妈妈》中,“我”的一位朋友的孩子总是动不动就喊妈妈,哪位朋友为此经常发牢骚。然而有一次,当他自己摔晕了以后,他也在叫妈妈。这个故事说明了我们是怎样对温柔的母爱的渴求,即使那位失去了母亲的朋友也是如此,这足以说明母爱的伟大。如果说《妈妈》是写母爱似水而温柔的话,那么《再被狐狸骗一次》则是说明父爱如山而深沉。《再被狐狸骗一次》中,公狐为了安全转移小狐狸,做出了令人震撼的自残行为。从这个故事中,我同样读懂了父爱的伟大。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地想起我自己,不经意间,我已成为一名少年。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我也体会到了这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的感情。爸爸常辅导我的学习,妈妈十分关心我的生活。不仅如此,爸爸妈妈还为我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我们要时刻感恩父母那深沉的爱。
读完这本书,我对成长有了更多的认识,我知道了在成长过程中,有烦恼、有快乐,有情感的滋润、有爱心的呵护。让我时时刻刻体会成长的滋味。
安徽马鞍山雨山区马鞍山市建中学校五年级:朱昌靖
篇9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父子去商场挑选台灯,男孩选到了一个蓝色的台灯,价值是98元,这在我们的眼里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在男孩的眼里却成了一件极其为难的事情,因为他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民,生活很拮据,为了让孩子能在城里上学,在城里租了间很小的房子,自己做劳工,供孩子上学。男孩恋恋不舍的把目光移到了一个非常普通的台灯,对父亲讲就买这个吧!父亲却微笑着对男孩说:“还是买你自己喜欢的吧!”因为父亲早已看到男孩的眼神了。于是喜滋滋的把钱付了,买下这个蓝色的台灯,男孩小心翼翼的抱着台灯眼里含着泪花走出了商场。故事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却不停地留下来。这多么像我生日的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啊!
我和爸爸去礼品店挑选生日礼物,同样的我也是选到了一件比较贵的礼物,知道价格后,就放弃了,却选了一件便宜的,但爸爸却把这两件礼物都为我买下了,此时的我心里酸酸的,因为我已经拥有了很多类似的玩具了,这么多年来爸爸就是这样满足我心愿的,因为从前很幼稚,想法很单纯。但今年我13岁了,长大了,想法丰富了。其实我的家庭很特殊,为了生活,在我三岁那年,爸爸去了海南,每年与爸爸在一起的时间不足60天,有时看到别人的爸爸妈妈与孩子一起游玩,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其实爸爸在外地是非常辛苦的,省吃俭用填补家用。从前我不理解爸爸,为什么要远离我和妈妈,现在我明白了,爸爸要努力赚钱,要不断地满足我的虚荣心,别人有的,爸爸从不会让我缺少。这么多年来,爸爸穿的还是那几件衣服。想到这里,我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留下来。我彻底改变了我从前的看法,爸爸是一位好爸爸,只是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短,不够了解他。爸爸是最不爱照相了,在我生日这天爸爸陪我照了相。我真的很满足了。爸爸我要大声说:爸爸,是不懂事的女儿错怪你了,你是最伟大的爸爸,爸爸我爱你!
高尔基说:“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着,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父亲这本书,写满了人生的哲学,刻画着人生的奋斗和努力。拼搏与勇气。
篇10
有网友说,或许父爱不会像母爱那样直接,但献出父爱的父亲们一样在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孩子。疼爱着自己的孩子!请好好地体会这如山的父爱吧!
一件小事坚持做,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延伸为另一种含义,这种含义会自动升华为某种精神高度。记得有篇报道:芬兰的一位妈妈阿黛尔在她的小宝贝女儿米拉睡觉时拍摄了一组照片。她用衣服、毛巾等道具,根据女儿的不同睡姿,塑造出不同的角色,产生出不同的故事情境。然后拍摄下来,集成一本相册,名为“米拉的白日梦”。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年轻母亲的聪明灵巧、情趣高雅,也凸显了母爱的温馨感人。
这两位家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以睡眠中的婴儿为模特(主角)创作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为孩子留下了珍贵的梦中形象。不同的是,一个用画笔,另一个用相机。最大的相同点也许是他们都把“孩子”当做了自己这一生最完美的杰作。很多人虽然已经为人父母,他们也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的爱被阻隔了,不能直接表现出来,往往要等到孩子长大了、成熟了,才能体味到父母对他们的爱。
爱是一个心理动词,这就决定它的出现需要某种物象衬托,只一个眼神、一句话是不够的。那位父亲画出了女儿的百幅睡相,可见他是在用心观察孩子的每一个瞬间。在他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时刻都是美丽的,都值得用画笔留下。
说到父亲对女儿的爱,我还想多说一点。现代心理学认为,父女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女儿将来婚姻是否幸福。大多数情况下,父亲是女孩的第一个“男朋友”。女孩对男性的认识往往是从父亲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