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涧王维范文
时间:2023-03-23 04:4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鸟鸣涧王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天机清妙;道家思想;《鸟鸣涧》
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宽松的文化氛围,政治上长期统一,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给了唐朝的文人们极大的创作热情。唐代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儒、道、释三家的思想都十分活跃。唐代的佛文化传承于隋代,并形成了许多宗派;唐朝王室自称为太上老君后裔,自开国后即尊崇道教,规定道教为三教之首。由于官方正统的扶持,道教的文化思想深入人心,许多文人都受道家影响很深。后来,随着“三教合一”,儒道释三家渐渐地融合,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王维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偶然提出了一个关于山水审美活动中“天机清妙”的命题:“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1]p929如何理解“天机清妙”?我们将要从王维本身的思想和背景出发。
王维虽然被称为“诗佛”,但当时儒道释三家有合流的倾向,王维思想中也有很深的道家文化,“天机”一词最早就来自于道家。《庄子・大宗师》云: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不食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庄子这段话是赞扬“真人”纯任自然,无欲无忧,及其自在。道家思想中的“天”与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看《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圣人”、“神人”、“至人”即为庄子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即达到“本真”,无所凭借“以游无穷”,把握天地间的大美。“天机”就存在于本真之人,在《庄子》这里,天机就是纯自然的力量,顺应自然就是顺应天机,即“归真”。后人对庄子的“天机”说有很大的发展,“天机”一词可以用来阐释自然大法、天道、天理、自然奥秘、人的天赋秉性等。陆机《文赋》中写道:“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影灭,行犹响起。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将“天机”引入文学创作中的灵感,刘勰则用“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并驱矣”。“神思”在其主要的意义上也与“天机”类似。
傅绍良先生把先秦到盛唐中国山水诗的发展随着审美意识的嬗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三阶段即唐代,他将这一阶段用“归”字来概括,一曰“归心”,即自我回归于真我的本然状态;一曰“归物”,即自然回归于本然的状态。[2]这个“归”字无疑与庄子所倡导的“真”不谋而合。要“归”向何处?自然是归向自然了。王维将“天机”运用到山水审美和文艺创作中,就是主体在观照山水景物时,运用直观,运用感性思维而非理性思维,使主客体达到高度的冥契合一,即以主体的“天机”通悟自然的“天机”,主客律动,甚至于主客界限消融,以至于达到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亦即归真。这与西方美学家克罗齐所提倡的“直觉说”有相通之处。
王维说只有裴迪这样的“天机清妙者”才可与他同游,他自己不也正是个天机清妙者吗?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里这样评价王维:“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3]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为人本真、洒脱。那么,具体来说,如何才能达到本真呢?庄子主张“心斋”、“坐忘”。“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齐物论》)坐忘的过程,正是美的关照过程,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移向关照的对象,自己与对象不再感到有任何距离而成为主客合一的状态。闻一多曾指出:“王维独创的风格……最富于个性,不是心境极静是写不出来的,在静中,使人便觉得一切东西都有了生命。”这就是内在生命和自然高度契合的无为状态。诗人在这样的境界中感悟到了宇宙自在的不受外力干扰的生命轨迹。“我”和“物”就在相忘中达到了“真”以及“和”。中国人讲究“和”,家和万事兴,和谐等都蕴藏着中国的“和”文化。“和”与“真”实际上是相通的,只有“真”才能达到“和”,也只有“和”才能显示“真”。
现在以《鸟鸣涧》为例: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一首非常简单的五言绝句,而在这寥寥数语之中,一个深广的意境已经浮现。意境的营造与诗中所蕴含的“真”与“和”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这首诗在三个层次上表现了不同层次的“和”:较低层次的形象思维上的“和”;较高层次上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和”;最高层次上自然哲学意义上的和。
一、形象思维上的“和”
诗中的意象只有“人”“桂花”“夜”“春山”“月”“山鸟”“涧”几个,每一句的分布十分均匀,分别是两个,两个,两个,一个。这样一种排列就给人明朗悠闲之感。且这些意象都是以“静”为特征的,让人不由得联想到这样的画面:山谷空旷,幽涧波明,莽原草长,整个山林显得静谧安详。万籁都陶醉在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春山空旷辽阔,越发显出了春山夜色的静谧和空寂。这时,朦胧的月儿慢慢升起,皎洁、幽柔的清光洒向莽莽丛林之中、粼粼涧溪之上,悄无声息地辉映着近树远山、清涧幽谷。月亮在丛林的婆娑中“静”而不寂,它时而钻进云层,时而探出脑袋,栖息的山鸟被破云而出的月光惊醒了美梦,偶尔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境烘托在读者眼前。
二、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和”
首联第一个字,“人”就出场了,审美主体在开篇提出其实是很违和的,但是紧接着,一个“闲”字又将“人”的气息消匿了。先显后隐,形成了一种趣味。而后视线转向了桂花,这两者之间的转换是始料未及的。但是细细一想,也觉得有理。古代神话说月中有桂,所以桂往往成为月的代称,如月魄称桂魄。因此桂花与月是互相照应的。然而在黑夜里,诗人又何以能看见桂花落下呢?做诗人无法看见花落的推测原因有三:一是光线不足;二是桂花很小;三是花落速度快。那么“桂花落”就恰好照应了“人闲”,闲到了忘我的地步,即使“闲花落地听无声”,“我”的内在生命已经达到了和外在自然生命相契合的程度。桂花自然的凋落,就像我自己的凋落一样,清晰可感。这里的“花落”和颈联“月出”也相关照,一落一出,就形成了一个“圆”,自然运动的轨迹就是如此圆满。
如果说王维给“花落”是一个特写镜头的话,“夜静春山空”就是一个全景镜头。由近而远,视野顿时开阔,仿佛整个宇宙自然都毫无遮蔽地展露在我们面前。一个“空”字点明了“无我之境”,然而此时的山并不空,而是审美主体的空和虚无,既有审美主体又没有主体,是因为主体已经消融在这个寂静广大的宇宙之中了,没有地方可以找到“我”,而“我”又无处不在。这正是王国维“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体现:“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到颈联我们才看到“月出”,但其实月光早已渗透在花、夜、山之中了。月色温柔又怎么会“惊”了山鸟呢?倒不如说山鸟的羽翼振动搅扰了沉睡的月光。一个“时”字说明鸟鸣的不连续,更烘托了画面的动感以及浩然宇宙的寂静。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寂静之中有着永恒的生命。从“月”到“春涧”,视线由上而下,与先前的由近到远,从视觉过渡到听觉,从最初的静到动又到静,共同构成了一个大“圆”,形式上的“圆”照应了作为统摄的“和”的思想。
三、自然哲学意义上的“和”
篇2
2、出自《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篇3
王维,字摩诘,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生于今山西省祁县。其父早逝,母崔氏是虔诚的佛教徒,拜禅宗北派祖师神秀为师,守戒习禅三十余年。在母亲的影响下,王维深得禅法意蕴,作为一代著名诗人,其诗颇多禅意,可玩味参悟。
王维“以般若力,生菩提家”(《赞佛文》),其全家人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稍通佛学的人,都会知道有一部《维摩诘所说经》,其中通达甚深般若智慧,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用此经专说般若,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可以观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分。
王维一生遍访名僧大德,“以玄谈为乐”,颇有所证悟。据《神会语录》载,神会居南阳时,王维曾以修道解脱之事相询,神会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不假方便,直指心性妙圆。王维听后很是吃惊,叹言:“大奇!”并说:“曾闻大德,皆未有作如此说。”便与神会禅师“语经数日”,反复参究,深膺其旨,叹曰:“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
后来王维受神会之托,作《六祖能禅师碑铭》,极力称扬六祖大师,《碑铭》中还谈到神会北上传法,由此可以观见王维之于禅宗已独膺曹溪顿悟之旨,且妙解契道,颇得神会之认许。他因受荷泽神会禅师所托,作《六祖能禅师碑铭》,成为后来研究禅宗史的重要史料。王维不仅栖心于禅门之参究,也曾留意于摄机最广的净土法门,阐释十念往生之理,留下了一些非常珍贵的称赞净土的文字。
(二)山水诗中的空静
佛教的空、寂、闲、静,我们都可以在王维诗中找到类似的意境。纵观王维的诗歌,我们发现在他的诗歌里充满了佛禅原理。他以优雅闲逸的情致描写了闲静舒适的田园生活和美丽可爱的山水。他的田园诗描绘的是闲静的意境;山水诗描绘的是幽静的意境。他的诗歌,追求的是心灵的宁静,表现出佛学里面的空灵。他将佛学中的禅理引进诗歌中,使得诗充满了禅味、佛理和仙味。
王维把禅宗一切随缘、冲淡平和的心境带入诗歌,用禅宗的模式创新诗歌的模式。这就使他的诗歌朦朦胧胧之中带有禅意和禅趣。下面,我们就从他的作品来分析其中包含的禅意。例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闲”是因为作者远离凡尘俗世,没有人事烦扰,内心闲景得甚至连桂花的飘落也能察觉到;“空”是写山中的静谧。
王维诗中常用“空”字,如 “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这里“空”含有宁静的意思。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四周是如此的静谧和谐,甚至当明月升起,那皎洁柔和的月光都可以惊动山鸟,使它们在林间鸣叫。全诗描绘了一个意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这里,动乃静,静乃动;实却虚,色即空。本体是超越他们的,他们合为一体。这便是在“动”中得到“静”,在实景中得到虚景,在纷繁现象中获得本体,在瞬间的直感中得到永恒。花开花落,鸟鸣春涧,然而就在这对自然的片刻顿悟中,诗人却感到了不朽的存在。
(三)流于自然的禅趣
人间少有极乐土,佛自西天笑众生。尘世难得几分乐,唯有诗佛笑众生。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问世事的坐禅者,而在那清淡如水墨画的诗句间,我们再不曾看到战乱动荡、愁心忧思与那艰难苦恨,所有的只是一个恬淡超然的世外人,平静地看着日出日落,云起云降,坦然地接纳着世间万物。
篇4
关键词: 小学古诗教学 意境 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词无疑是难点,能够让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就很不容易,更不要说完成群文阅读的任务了。对于古诗而言,群文阅读主要难在内容繁多,时间很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既让学生得意境之真趣,又收方法之功呢?
一、见“文”亦见“生”
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的群文阅读时要涉及文本的组合与议题确定,要有效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见“文”亦见“生”。
(一)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关联度进行关注
教学“鸟鸣涧”这首诗时,就可以选择“竹里馆”、“鹿柴”这样的古诗同时进行群诗的阅读教学,可以设计这样的议题: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这三首诗组合在一起是合理的,因为它们的写作者都王维,而且均为山水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这种写法,都体现了恬淡祥和的特点。这样组合起来进行教学,学生不仅会对以动衬静这种写法有深入、全面的认识,而且会对山水诗有系统的认识,进而对诗人王维有深入了解,深刻地理解诗人恬淡祥和的风格特点,学会以诗读人。
(二)注重学生的可接受程度
选择议题时应该对文本的内在特性有所关注,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生的可接受程度,即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否理解。前面选择的这三首古诗,有着共同的特点:王维的诗、山水诗、衬托写法。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选择,是让学生感受王维山水诗所表现的静美呢?还是以衬托作为主要问题呢?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如果从可接受的角度看,衬托写法更容易为小学生所接受。第一个问题的涉及面较宽,不易把握,运用衬托手法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有具体的着力点。运用此法,学生理解古诗就容易了,甚至可以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衬托这种手法有比较广的涵盖面。例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是在用声音衬托寂静,“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在用光衬托深幽。从知识本身来说,显得比较深奥。特别是手法之间的差别,小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教师需要采取深入浅出的方法,只交代以动衬静这个比较浅显的写法,这在小学生的可接受范围内。
二、“意境”与“方法”要兼顾
(一)引导学生品悟古诗意境
1.运用想象
引导学生领悟古诗的意境,就一定要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才能进入古诗的意境中,体悟古诗的意境。如果无法进入意境、体悟到古诗的意味,就永远不会真正读懂古诗。在古诗的群文阅读过程中,看似阅读的量明显增加了,但是,还是那个重点。还是以前面的例子为例,虽然阅读的中心议题是了解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但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不是用语言直接讲给学生,而是在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的过程中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发现。教学“鸟鸣涧”这首诗时,教师巧妙设计了一个问题:从哪些词句中你可以感受到静谧之美?然后让学生默读、思考,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空”“惊”这两个词进行想象。“空”这个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在春山的月夜中,那独有的静态之美,“惊”这个字无疑会令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会体验到月亮的皎洁光芒让静谧的山林在一瞬间所发生的突然变化。体悟至此,学生就好像进入其间一样,甚至连小鸟的“惊动”“惊醒”与“惊喜”学生都感受得到。这个时候,这“惊”与“鸣”山林的静幽被打破了,变得活跃起来。这样的想象,为下面引导学生理解以动衬静的写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2.引导朗读
对于群文阅读,采用比较多的方式是默读、跳读等方式,这样做是为了节约时间思考,一般不采用朗读的方式。然而,古诗阅读却有特殊之处,特别是古诗的群文阅读,必要的默读当然需要,但是朗读是重点。只有经过朗读,学生才会有所感悟理解。朗读的作用主要是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逐渐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意境。例如,教授“鸟鸣涧”的群诗过程中,就可以先让学生朗读,使学生通过想象进入“夜静春山空”的意境之中;用朗读的方式处理后面的两首古诗,这样,古诗意境就会得到有效凸显。
(二)在提炼统整中彰显群文阅读的作用
1.借助于提炼
“互文共现”是群文阅读的重要作用,“互文共现”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时进行联系与比较,寻找文本特性,这种特性可以是主题、表现手法,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也在此范围内。可以说,联系比较策略,是让学生学会群文阅读的主要手段。教学“鸟鸣涧”的群诗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的意境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诗中,诗人所渲染的是春夜山中的静美之景,但是写了花落、月出与鸟鸣,这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激烈地讨论起来,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作者的写作艺术:以动衬静。只有动的衬托,春夜山中的静谧才突出,才有了美的效果。实际上,这一过程就是提炼的过程。
2.借助于统整
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逐渐形成统整能力,通过对群文的系统感悟、分析,学生会逐渐了解统整,并会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养成统整的习惯,形成统整的能力。以“鸟鸣涧”的群诗教学为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提炼出第一首诗的“以动衬静”的手法后,教师进一步引导:要求学生系统阅读这三首诗,寻找其中的共同点:山水诗、安宁之美、以动衬静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交代诗人的生活背景,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审视古诗,对诗人王维有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由一首诗到一组诗,由一组诗到诗人,再到诗人的同类诗;通过统整,学生对诗人的人文情怀与性格特征等有了深刻认识。
三、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一)让学生在内容上延展
例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这两首古诗时,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中的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联系、比较体悟到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那种不同凡响的美。有了这个基础,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内容上延展:利用图书、网络查找作者的其他有关荷花的诗,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以荷花为主题查找其他诗人的古诗。这样,就达到了以一点成线、以线成面的延展目的。
(二)让学生在方法上延迁
例如,在教学“鸟鸣涧”这部分群诗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再一次把在课前诵读的诗句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从中领悟“以动衬静”的写法。一旦又一次地诵读这些诗句,学生就会发现,尽管是早已熟悉的,但还是有新的收获,体验到古诗写作方法上的独到之处。成功的感觉会令学生做深入思考,逐渐养成思考诗句写法的习惯,在联系与比较中学会鉴赏诗句。
参考文献:
[1]孙芳铭.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诗――浅析几首古代诗词[J].江苏教育,1982(09).
[2]单晓婷.肩膀[J].新少年,2009(06).
[3]段永明.古代诗词之“情趣”[J].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2012(12).
[4]郭素花.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Z1).
[5]胡明亮.古诗教学应注重“读”的训练[J].黑龙江教育,2001(09).
[6]董庆佳.引入多元智慧理论探索古诗教学新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08).
[7]张大秀.优化古诗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0).
[8]张俊英,李家根.小学古诗教学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2(11).
篇5
关键词:山水诗 空 空境
一.取“天空”之意,营造“空阔迥远”之意境
“空”字在平常中表“天空”之意最多,而在王维的诗中却用得相对较少,大概有10个。如“万里山河空”、“秋空”“远空”等。但王维诗中的“空”除字面意义外还蕴含着超乎“咸酸”之外的“有味”境界。
“群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眺》)江面壮阔,江边的城邑仿佛在水面上飘浮。波澜壮阔的汉江让诗人感觉到高远的天空也似乎在晃动。“空”显然是“天空”之意,但结合整联所描绘的景象和整首诗体现的整体意境,这里的“空”便有空旷之感,让人读来便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立体的画面,非常富有空间感,这就营造了一种空明摇曳的意境。同时,正如坡所言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仅这一联就呈现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动远空”体现了涛涛江水的动感和声势,更把渺远的意境推向深层,调动了视觉和听觉,其妙,就妙在“空”字把这两种感觉进行了调和和统一,让声势浩大的江水渐远渐淡, 以中国画的留白艺术寓于诗境的开阔空白,空灵之境由此而出。“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赠裴十迪》);“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泛前陂》);这几首诗中的“空”从词义上理解都解为“天空”,但又创造了空旷的境界。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奉寄韦太守陟》)第一句就展现了一幅萧条苍凉的荒城景象,接下来一句更是描绘了一个空阔迥远、气吞山河的画面,“空”在此是空阔迥远之意,同时对应着前面的空旷的“荒城”,绵延的“万里山河”,到“空”一字,那种空阔悠远的境界便点出来了。在此,王维作为画家的笔法显现了出来,整幅画面,纵有“荒城”和“万里山河”,仍给人一种“空”的感觉。“中国画虚实相生,虚处渺远幽深,实处气韵充盈,实为一个充满空白的召唤结构,它在咫尺间可以容纳天地之大,任人想象驰骋。”①这两句诗正体现了中国画的“空白艺术”,虚实相生,于画面中给人想象,于诗境中给人空旷、渺远。
二.空灵渺远与空静禅趣
王维的山水诗中,体现空灵渺远与空静禅趣涵义的“空”字有29个,其中“空林”出现8次,相当于“空山”含义的出现7次。另外还有“空谷”、“空霁”、“空峦”、“空翠”等。这些词的“空”有微妙的不同涵义,同时又有些许相同的韵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写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写春山的宁静空幽。“空谷归人少, 青山背日寒。”(《酬礼部杨员外》)写山谷的空寂幽深。“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写深山的空寂清冷。“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斤竹岭》)写曲径的空阔清幽。“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送李太守赴上洛》)“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积雨辋川庄作》)写树林的繁茂、空寂静谧。“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写树木的苍翠欲滴,满目苍翠给人的空明之感。“空翠”所表现的自然景物生机勃勃、盎然绿意,王维作为画家对色彩更加敏感,能感觉到那种逼人的绿意。“通过绿色的冰凉感、润湿感,写出山中难以言状的‘空翠’。”②这些“空”都是修饰自然景物,从整体对比来看,它们也有相同的意蕴。
“空”即“有”,强调整体。“空山”、“空林”不是只有一座矮小孤独的山坡,几颗形影相伴的树,而是连绵渺远的山峰相连,一片繁茂的树林。这就是所说的“有”,“空”修饰“山”、“林”传达的是“有”的意味,深山和茂密的树林直入眼帘。
这里的“空”体现了中国诗画的艺术,空间感和空灵渺远的境界。当读到这些词的时候,由“空”字就让人置身于高处,以宁静澹然的心境去看远处的风景。眼前是一片开阔的视野,那青山、绿林、水潭、曲径……都在幽远处,俨然一幅山水画。这就像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诗人在这头看风景,远处的低处是山林、潭曲,高处是空灵渺远的天空。这就体现了强烈的空间感。诗人看的风景是一幅中国画,山水装饰了诗人的心灵,看画的人在境外看他,诗人装饰了这幅中国画。“中国诗画是抵达世界微茫渺远之处的艺术,它留有大量的空白,这种空白如同天际目不可及之处,也如同精神之渊的最为深沉之处。”③王维借中国画之艺术融合于诗的艺术,创造了空灵渺远的境界。
王维的山水诗非常注重动静结合,体现出环境的空寂、寂静与音乐的空灵。这组词中的“空”虽然各有细微的差别,但总体来说都体现的是空静。这几首诗无一不静,山林也好,潭曲也罢,都是寂静的,整个环境都是空寂的。而王维精通音乐,他能在寂静中捕捉到音乐的声响。“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空寂清冷的山林本不见人的踪迹,但却听到了人的声音,连细微的人语都“响”,诗人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更见山林的幽静。“野花开古戍,行客响空林。”(《送李太守赴上洛》)于静中听到人语声,以声音衬出山的空寂。“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诗人对声音是何等的敏感,风吹动松树的声音就像是夜里的一支乐曲,悠远空灵,也正因为这“乐曲”的清晰可听,衬托出“空林”的寂静。王维的“空”字做到了环境的空寂和音乐的空灵的融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月出之前山涧在朦胧月色笼罩下无声的安静,以静写静;月出之后则通过鸟的鸣叫来突出山涧的静,以动写静,“鸟鸣山更幽”,以局部的动衬全局的静。动静结合,幽静空灵的境界亦出。
王维诗中的“空”还体现了心灵之空静和佛家之禅趣。“‘趣’,是王维在生活中欣赏自然美想要获得的一种更高的精神享受,也是他在艺术中反映自然美所努力追求的一种更深的美的境界。”④所谓“空山”“空林”并不仅仅是自然景物而已,它是作者内心的外化。读王维的这些诗句,会体悟到其中有“趣味”,这“趣味”不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引人发笑,而是源自于内心,体会这种趣味时,读者的心也不会是浮躁不安的。若读者真真进入了诗的境界,面对其中的趣味,便会发自内心的会心一笑,淡淡的,却又是愉悦的,心也是安然静谧的。因为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内心是空静的,他把内心的空静投射到自然当中,于是自然与心境融合,生成内在的精神的趣味,并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况且王维心中有佛,佛家的禅趣自然也融入其中。王维在《绣如意轮象赞》的序文中提出“审象于净心”“净心”是禅宗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排除一切妄念,以明心见性。惟有心净才能更好地审象,以一颗无尘埃的明亮的心去感受、欣赏自然,才能使自然和心灵相映成趣。
其实,在王维的诗中,“空”作为内在精神的自然物质来表达其禅旨佛理的顿悟归依, 并把自我置于其间。禅寓于动静之中,体认于心灵深处。“空”是内在的,是融合了禅旨佛理的“空”,“空”一方面指向心灵深处、生命本源,另一方面指向眼前的自然景物。诗人便把体认到内心的禅,通过“空”,灿烂地发挥到艺术境界。仍以《鸟鸣涧》为例,禅意的介入给这首小诗带来宁静致远的情趣,幽静的山谷,桂花飘落,月出而惊起山鸟飞,于是空灵悦耳的鸟鸣声响于幽谷。心灵深处的空静与禅趣在这样幽寂的环境得到了融合的体现,静中富有生机,境界中生出情趣。“幽暗中来了一种光照,寂静中生出一种声音,而宇宙是那样深邃、空远,好像一切都融化在永恒的静谧与广漠之中,因而诗境似能给人从此岸世界通向彼岸世界、从刹那通向永恒、从有限通向无限的感觉。”⑤
以上分为两个部分谈“空”,实为从“空”所侧重的不同意义和意蕴来分开论述,在一定程度上把单独的“空”抽离了整首诗,把每一首诗中的“空”也或多或少地抽离了诗人整体创作的体系而来谈每首诗的“空”的意蕴或意境。其实,王维诗中的“空”联系着其所在的整体。也就是说一首诗中的“空”不能单独抽离与整体割裂开来理解,它和全诗的意境相联系,有些是以“空”为中心,连结整首诗所要表达的象外之境。把整体割裂便不能体会诗人的心境。同样,王维所创作的诗,都有特定的风格。辋川集中每首诗的“空”的意境是有些许相同韵味的,如果单看一首诗,不着眼于整个辋川集的创作体系,就不能全面把握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空”是一首诗中的一个字,是一组诗中的一个意境。亦是诗人的一种心境,画家的一种留白,音乐家的一首空曲,禅宗的一种佛境……空明摇曳的渺远,空灵虚幻的寂静,无穷的意味尽在“空”中,惟有王维能道出。
参考文献
[1]张荣东.《中国画家诗话》著,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2]陶文鹏.《唐宋诗美与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朱士钊编《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4]叶燮、薛雪、沈德潜.《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俞陛云.《诗境浅说》,北京:中华书局,2010.
[6]张晶.《禅与唐宋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7]陈铁民选注《王维 孟浩然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
[8]余恕诚.《唐诗风貌》(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
[9]黄燕.《寂寂空山――析入深林王维<鹿柴>“以动衬静”手法》[A].湘潮(下半月),2011.(10).
[10]肖虹.《关于僧肇“空”观思想的本体论解读》[A].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4).
注 释
①张荣东:《中国画家诗话》,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16.
②余恕诚:《唐诗风貌》(修订本),中华书局,2010.126.
③张荣东:《中国画家诗话》,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14.
④陶文鹏:《唐宋诗美与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67.
篇6
阙题
杜甫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
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曲江红杏
郑谷
遮莫江头柳色遮,日浓莺睡一枝斜。
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篇7
近期的一次视导听课中,有教师分析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句子“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时,指出其中有“以动衬静”的特点。教师让学生回忆类似的诗句,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名句。
这位教师所说的以动衬静,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月别枝惊鹊”,“别”如果当做动词,就是离开的意思。明月移动,离开了树枝,竟能把鸟雀惊动,可见其境之静。这样理解,大概没有多大问题。但是,下面一句“清风半夜鸣蝉”,是不是以动衬静呢?好像没有什么动态的可视意象。同样的,学生所举的诗句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和“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好像也不完全是以动衬静。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以闹衬静。“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用人的声音来表现山的空、山的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是这样,正是蝉的喧闹和鸟的喧哗,才更加显得山林幽静。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明明是以有声来衬托无声,人们却往往对之视而不见,感而不觉,不能实事求是地说是以有声衬无声,以闹衬静,却偏偏说以动衬静。
如果以静的理念为核心,联想本来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动,一是闹。但是,一般人往往偏执于静和动的对比,却抹杀了静和闹的对比。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以动衬静”这个词太现成了,现成到自动化了,自动化了就可能不顾事实了。一切流行话语、现成话语、权威话语,都或多或少有这种遮蔽性。本来静的意思,就是静止,以动衬静,就是以运动、位置的变动,来衬托静止状态,这种现象是常见的。但“以动衬静”作为一种固定话语,却造成了某种思维定势,这种定势之强大,使人们变得盲目,甚至忽略了与静相对的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喧闹。“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噪的越是喧闹,鸟叫的越是清脆,就越是显得山里幽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王维的名句,辛弃疾的诗句就是从王维的名句中脱胎换骨而来的。本来变动的是月光,月光是无声的,怎么会把熟睡的鸟给惊醒了呢?仅仅是一只鸟,断断续续地叫了几声,在这偌大的山中,都听得那么清晰,可见山里是多么宁静了。在心理上,自发地感受到这一点并不困难,难就难在,以这种现象为依据,颠覆以动衬静的遮蔽性,进行思想的突围,把它概括为“以闹衬静”,使之与“以动衬静”并列起来,给予它平等的合法地位,这需要语言创新的命名能力。
篇8
王维和孟浩然在盛唐山水诗坛享有盛名,世称“王孟”。在山水诗创作上,有许多令人惊异的相同之处。
首先,两者都具有风格清新淡雅,意境空灵悠远的特点,而且多运用白描手法,情趣昂然。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淡雅,追求意境美。如王维的《山中》诗:“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在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中,追求一种空灵的意境,并且寄寓着一种醇雅的情趣。而孟浩然的代表作《秋登万山寄张五》更是写得景致清、意境清、心境清,“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诗人登高远眺,心旷神怡:心随飞鸟远去,游兴倍增;时见渡头归客,闲适淡泊;天边树如荠采,江畔舟如弯月……白描写法,情趣盎然,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心境是何等悠闲、旷达和淡泊!有时,即便是一首小诗,意境也很清新。如《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小巧玲珑,恬淡闲适,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其次,描写田园生活,风格闲适恬淡,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关切之情。在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中,都流露出对农家生活的关切,实属难能可贵。先看王维的《新晴野望》诗“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全诗以写景为主,生动地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美景:原野清朗、白水清流、碧峰静立……但结句(尾联)流露出诗人对农家的关切之情。再看孟浩然的《田家元日》诗“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强以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夫,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一生没有入过仕途,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大半生生活在农村,尽管诗人未必参加过社会劳动,缺乏劳动生活的体验,诗作中也缺乏陶渊明诗作中的那种理想境界,但因为具有“无禄尚忧农”的情怀,与田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因而诗中感情真挚,意蕴醇厚。
而两位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也有不同点。
首先,从内容上看,他们在描写山水田园的同时,都能反映各自的其它生活内容。但比较而言,王维的诗更为广阔,孟浩然的诗则更为集中。与王维相比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贴近自己的生活,但内容没有王维的丰富。他的诗主要集中在山水、田园、咏怀、酬赠等方面。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则以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为主要描写对象,诗风清新,诗中有画,这主要是因为王维是南宗画派的宗师,其山水田园诗追求音律美和气韵美,孟浩然则不如。王维不仅工诗画,而且善音乐。“性闲音律,妙能琵琶”。因此,诗人既能把音乐中的节奏美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对自然景物的声响的感受也特别敏锐,其山水诗中常常流淌着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山居即事》中“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两句,用含蓄而有韵致的笔调写出了自然景物的细微变化和音响;《过积香寺》中“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则声与色相映,渲染了深山丛林的幽邃和僻静。
其次,从题材上看,由于人生经历、性格修养等方面的原因,王维的诗歌相对于孟诗而言题材更广泛,孟诗远没有王诗的题材丰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蕴涵着一种深长的佛理禅趣,孟浩然的诗则禅趣全无。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社会风气的感染以及社会现实的刺激与个人思想的蜕变。尤其晚年连遭不幸之后,皈依佛门,“以诵禅为事”,王维诗中“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诗境与禅境之间形成了一个契合点,两两相通:《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书事》中的“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两句和《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禅意深远,给人以恬淡平和的绵绵遐想。但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禅意的幽远、恬淡、宁静,决非死寂、枯槁、浮躁,而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王维所追求的禅境,是和污浊的社会现实、黑暗的政治环境相对立的,并非都是心灵空虚幻灭的反映。在幽静恬淡的造境中,往往可以发现一个高洁的形象——诗人的自我写照:冷中有热,静中有动。
篇9
陶渊明的诗作主要以田园生活为主题,代表作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归去来兮辞》等,其中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田园诗佳句。
谢灵运代表作有《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登池上楼》、《初去郡》等。
2、唐朝时期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众多,有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常建等。
王维,唐代诗人,被称为“诗佛”,宋代苏轼评价王维的田园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歌主要描写田园隐逸生活和自然风光,代表作有《鸟鸣涧》、《积雨辋川庄作》、《山居秋暝》、《鹿柴》等。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善于表现孤峭高洁的境界,寄托精神上深刻的痛苦,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如《溪居》《江雪》。
常建,诗作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孟一派,代表作有《题破山寺后禅院》,著名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两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主要是杨万里和范成大。
杨万里对自然景物有着特别的敏感,独具眼光和心胸,观察细致,领会深刻,描写别有生趣,蕴含哲理。代表作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暮行田间》等。
篇10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杜甫《春望》
3、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 》
5、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内空。 —— 王维《鸟鸣涧》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杜牧《江南春》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