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爱情范文

时间:2023-04-10 06:10: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宋词爱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宋词爱情

篇1

关键词:宋词 爱情 情趣美 大学生 教育意义

情趣美是由人对生命本来状态的重新发现而引起的新鲜感受和相应的情感所形成的美感,比在功利现实中获得的生命感受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对自由的渴求。

宋代词人既有对政治功名的追求,接受生命现实功利的一面,同时也未忽视理想无功利的一面,追求精神与自由本性的满足。他们渴望摆脱现实负累,获得身心自由,感受生命情趣美。宋词因此也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情趣美,包括自然情趣美、爱情情趣美、宴饮情趣美、日常情趣美等。笔者将阐述宋词中的爱情情趣美。

一、宋词爱情情趣美的表现

宋词表现了男女爱情的各个方面,从相会的甜蜜到离别的痛苦,表现出爱情的美好。不仅如此,宋词里的爱情往往不是单纯的异性相吸或简单的生理需要,而是充满真挚动人的情感和志趣相投的意味,甚至伴随着对生命自由本质的发现和体验,展示生命带给词人的新鲜感受,表现了爱情所特有的情趣美。宋词的爱情情趣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欣赏所爱之人表现出的情趣美

宋代词人具有极高的审美水平,不仅善于发现自然与艺术的美,也善于发现女性的美。词人经常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所爱的女子,以真挚动人的语言描写她们的美,传达出词人的新鲜感受,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呈现出动人的情趣美。

宋词爱情之作常以优美的语言描写所爱女子的美貌,表现出情趣美。比如“玉肌琼艳新妆饰”(柳永《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词人仿佛从未见过如此美丽动人的肌肤,像玉一样柔滑洁白,衣着打扮也新颖别致,让词人赞赏不已。词人沉浸在对女子美貌的欣赏中,流露出深深的爱慕之情,也传达出发现美好事物的新鲜感受和惊喜之情,呈现出动人的情趣美。再比如“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张先《醉垂鞭》“双蝶绣罗裙”),女子淡妆素雅,仿佛春意中开放的一朵小花,给人清新淡雅之美,腰身如细柳一样柔婉曼妙,美不胜收。词人以多情之心欣赏她与众不同的美貌,以优美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带给自己的审美享受,呈现出动人的情趣美。

宋词爱情之作还经常以优美的语言描写所爱女子的动人情态和美好品性,也呈现出情趣美。比如“小颦微笑尽妖娆”(晏几道《玉楼春》“琼酥酒面风吹醒”),女子微微一笑,尽显女性的娇媚,美不胜收。词人陶醉于她动人的情态中,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也呈现出爱情的情趣美。再比如“障风映袖,盈盈笑语”(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少女扬起彩袖遮挡晨风,发出银铃般的笑语,表现出天真烂漫的情态。词人被她美妙的情态所吸引,一见钟情,开始了一段美丽的爱情。读者也通过优美传神的语言感受到少女的情态美,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感受到爱情中的情趣美。再比如“雅淡容仪,温柔情性。偏伊赋得多风韵”(卢炳《踏莎行》“雅淡容仪”),女子妆容清淡雅致,性情温柔,尤其所写诗词真挚动人,富于韵味,让词人尤为欣赏。读者也感受到她的美好性情、出众才华,和词人深深的爱慕之情,表现出动人的情趣美。

(二)表达相思之情呈现出的情趣美

与中国大多数传统文人一样,宋代文人多执着追求功名,为求学求官被迫离开家乡辗转于各地。词人一次次与所爱之人离别,从而写下大量相思之作。这些词作也多呈现出爱情情趣美。

宋词相思之作之所以呈现出爱情情趣美,与其借景抒情的手法密不可分。词人善于发现自然景物的独特之处,将其与相思情感的特点联系起来,通过对自然景物特征的描写抒感。这种手法不仅充分表达出爱情的真挚动人,而且呈现出自然事物独特的美,带给读者新鲜有趣的感受,情景结合,赋予爱情以新鲜的特质,从而呈现出情趣美。比如“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张先《系裙腰》“惜霜蟾照夜云天”),女主人公不直接抒发相思之情,而把目光投向刚刚长出荷叶的荷花,感慨荷叶还这么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荷花,长莲藕。这里运用双关手法,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不知何时才能和他长相厮守。词人突出了荷花先长荷叶再长荷花和莲藕的特征,呈现其自然生长过程,揭示了荷花独特的美与生机,带给读者新鲜之感。尤其又将荷花这种特征与真挚动人的相思之情融合,使得荷花本身和所抒发的情感都具有了新鲜感,呈现出情趣美。再比如“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李清照《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词人被相思之愁搅扰,目光投向色泽滋润含苞待放的红梅。红梅还未开放,花苞包裹花蕊,是梅花的自然属性。词人借此表达自己就如这花苞,内心充满对丈夫的思念。词人赋予梅花花苞新奇内涵,不仅抒发了词人对丈夫的深情厚意,而且使梅花本身和所抒发的情感都具有了新鲜感,呈现出情趣美。

宋词相思之作的爱情情趣美,也来源于以优美的语言对自然环境所作的描绘。其中的大量自然景物描写并非都具有明显的借景抒情意味,有时只作为抒情主人公的背景而存在,未笼罩上浓重的愁怨情调。这些自然景物多生机勃勃,优美动人,揭示了生命的美好本质,与真挚美好的相思之情融合,呈现出情趣美。比如“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女主人公思念所爱之人,独上高楼望尽黄昏景色,听尽了窗外雨打梧桐的声音。词人将真挚的相思之情与优美的黄昏景色相连,与雨打梧桐的声响相连,呈现出自然景物的优美状态与独特的生机,与真挚动人的情感相融合,使描绘的场景充满情趣美,并未完全被哀愁的情调所笼罩。再比如“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女主人公生活在优美的自然环境里,暖风轻拂,绿树成荫,燕子新巢已筑成,小小的池塘长满青青的荷叶,石榴花开正艳,加之窗外的几竿修竹,画出一幅春末夏初的园林美景,处处呈现出自然生命独特的美和勃勃生机。虽然女主人公因为被相思所搅扰无心欣赏美景,但并不妨碍读者感受自然生命独特的美和勃勃生机,加之弥漫的真挚情感,使读者感受到爱情的情趣美。

(三)描绘相聚场景表现出的情趣美

宋词中的爱情之作多表现相思离别的愁苦,但也有一些表现了男女相聚的场景,充溢着幸福甜蜜的情调。在当代影视剧作品中,也表现了大量男女相聚的场面。相爱男女多用直接的语言和行动表达真挚的情意,比如互诉衷肠、亲密的拥抱等,有些还通过强调生理需要的满足来表明亲密的关系。这些相聚场面只充斥着情感的直接宣泄,甚至是直接的生理需要,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这样的相聚场面虽然也表现出情感的真挚热烈,但并未融入超越爱情的生命内涵,比如对生命本质的发现与体悟、对生命美好情态的发现,从而缺乏情趣美。宋词这一类词作往往表现出真挚动人的情趣美。

宋词表现相聚场景时,很少以拥抱亲吻或倾诉衷肠之类直接的语言行动表达真挚的情意,而是常常表现两人游玩散步、赏月观花、吟诗作赋的场景,不仅表现出真挚的情意,而且体现出两人的情趣相投,传达出对生命情趣和美好生活的共同体验,呈现出动人的情趣美。比如“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男女主人公在一起时并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和亲密的动作。二人手拉手在幽深的小路上赏花,在曲折的长廊里等待月亮东升。可见二人有共同的情趣爱好,追求高雅情致。这些优美的场景和二人深挚的情意相融合,令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爱情的美好,呈现出动人的情趣美。再比如“吟笺赋笔,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作者回忆和所爱之人在一起的场景。二人喜欢在幽雅的园林中饮酒,在东城悠然散步,共同体会生活的闲逸和生命的美好。尤其二人都喜好吟诗作赋,追求高雅的情致。他至今还记得所爱女子写出的佳句。虽然没有直接的倾诉和亲密的动作,但仍能感受到二人真挚的情意。他们有共同的情趣追求,一起享受生命的美好,令读者也感受到爱情的情趣美。

宋词有些表现相聚场景的作品并未涉及男女主人公的志趣相投,而是重在表现两人在一起时的柔情蜜意。和当代影视剧作品不同,宋词中的柔情蜜意往往不通过直接的倾诉和亲密动作来表现,而是通过男女主人公充满情趣的语言动作和对环境氛围的渲染传达,呈现出动人的情趣美。比如“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笙”(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女主人公用纤纤玉手剥开橙子和男主人公一起享用。女子坐在男子对面调弄乐器,准备弹奏一曲。房内的烟香袅袅和逐渐变热的温度,进一步渲染了二人的柔情蜜意。虽然没有直接的倾诉和亲密动作,但也生动表达出真挚的感情。充满情意的动作、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氛围与真挚的情感相融合,表现出动人的爱情情趣美。再比如“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写夫妻间充满情趣美的日常生活场景。装扮美丽的妻子对镜仔细端详,笑着撒娇问丈夫自己的眉毛画得是否合时。她依偎在丈夫身上,试着描画刺绣花样,笑着问应该怎样写鸳鸯两个字。这里也未过多涉及直接的倾诉和亲密的动作,只呈现妻子对丈夫撒娇的动人情态和充满情趣的语言,不仅表现出两人的真挚情意,也令读者感受到爱情的情趣美。

二、宋词爱情情趣美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宋词中的爱情之作无论描写所爱女子的美,还是表现相思相聚,都多具动人的情趣美,使读者感受到除了生理需要、语言倾诉、亲密动作之外的爱情审美内涵,丰富了对爱情和生命的认识。宋词的爱情情趣美对当代人尤其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宋词爱情情趣美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重情轻利的爱情观。爱情纯洁无暇,不应被功利思想污染而失去美好的本质。爱情只有纯洁无瑕才能带给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感受,为幸福人生奠定基础。部分大学生受封建思想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形成了错误的爱情观念。由于受“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影响,有些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时不以感情因素为标准,而是把双方是否家世相当、两人经济收入如何作为首要考量标准。由于受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有些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时不考虑是否有感情,只看对方的经济基础,认为只要物质欲望得到满足就会幸福。甚至有些大学生为满足生理需要谈恋爱,更是把感情抛到脑后。这些错误的爱情观念不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影响一生的幸福。

宋词爱情词作呈现出动人的情趣美,展示了爱情的美好,尤其揭示了感情的重要。宋词中的爱情以情投意合为基础,不受功利思想污染,所以才真挚动人,引起不同时代读者的共鸣。其中的爱情情趣美更是以真挚的感情为基础。无论欣赏对方的才貌、性情,还是彼此志趣相投,都融入了双方真挚的感情,充满爱意。如果只是单纯欣赏、志趣相投,不带任何感彩,也无法形成情趣美。通过感受宋词爱情情趣美,能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到感情是爱情的基础,若要爱情充满情趣,更离不开真挚的感情。以此为基础,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认识水平,重视感情在爱情中的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功利思想的影响,使他们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为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

宋词爱情情趣美还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观。爱情充满情趣美,婚姻也应该有情趣美,富于生机,成为美好生命的一部分。部分当代人认为婚姻和爱情不一样,本质就是平淡与无味,夫妻不需要在婚姻中营造情趣,感受生命的美好。因此他们只关注彼此的物质和生理需求,极少顾及精神需要,使得婚姻枯燥乏味,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情趣,也无法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本质。另外,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追逐无尽的欲望,当代人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上,忽视了婚姻的经营。很多夫妻极少与配偶进行情感交流,也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令婚姻毫无情趣可言,感受不到婚姻应有的美好。长此以往,夫妻间必定产生隔膜,甚至走到离婚的地步。

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建立家庭。但由于思想不成熟,受到以上错误观念的影响,他们往往无法树立正确的婚姻观。部分大学生也认为婚姻只与物质有关,枯燥平淡,意识不到情趣在婚姻中的重要性。宋词的爱情之作呈现出动人的情趣。这些情趣不仅存在于恋爱时期,也存在于婚姻之中。这些词作里,夫妻往往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吟诗作赋、赏花观月、品茶玩石等。他们一起发现婚姻的情趣,交流情感,感受生命的美好,从而增进感情,提高婚姻质量。宋词里的婚姻情趣不仅来自共同的兴趣爱好,也来自夫妻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自觉发现与感受。这些情趣美避免了婚姻的平淡与无味,也能消解工作与物质欲望对婚姻的侵蚀,提高婚姻质量,并使婚姻成为人们获得生命美好感受的重要来源。因此,通过感受宋词的爱情情趣美,能使当代大学生全面认识婚姻的本质,意识到情趣对婚姻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为以后婚姻幸福奠定基础。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2014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回归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宋词鉴赏研究”,项目编号:[2014C125Y]。)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彭富春.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篇2

关键词 宋词 鸟意象 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1宋词中鸟意象的呈现形式

翻开宋词,我们的感觉不仅是意象叠出,更是形式多样,手法各异。创作主体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分别从形态、色彩、视觉等不同角度对鸟意象加以描绘,使其呈现出不同形式。

1.1自然之鸟

鸿雁南飞,燕子春归,任何自然中禽鸟的活动在词人的情感世界也会荡起层层涟漪。陆游《乌夜啼》:“绣屏惊段潇湘梦,花外一声莺。”深闺独处,恼人的黄英啼叫声惊醒了作者思念爱人的潇湘梦,从而引出深深的幽怨与千万缕怅恨。再如贺铸《夜捣衣》词:“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飞。”看到雁已归来想到人仍未归,心中的万般牵挂与怀念被大雁掠过的浮影牵动,久久不能平息。

1.2图案之鸟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凡事进入眼中的一切物相对情感饱满的诗人而言都可以引发创作灵感,细致到衣着、饰物上的鸟类图案。温庭筠的《菩萨蛮》:“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以婉丽绮靡的风格体现出花间派特有的意境美。着力描写对镜簪花看见罗袄上新帖的成双成对的金鹧鸪,触动心中的孤独之感,由衣上贴金来刻划细节,悲愁深隐其中。《南歌子》:“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以女子的口气,写少年手里拿金鹦鹉,胸前绣金凤凰,以实鸟写绣鸟,已景传情,以境制胜,把情感赋予景物之上,达到“一切景语皆情语”,符合古代美学对意境的追求。

1.3典故中的鸟类意象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言不尽意”是我国古典文学最具独特的美感所在,可见典故对于诗词的神秘魅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欧阳修《采桑子》:“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中,“辽东鹤”一语出自晋代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虚灵山后化鹤归辽。”后来用来表示怀着思恋家乡的心情久别重归,慨叹故乡依旧而人迁很大。此词抒写了词人二十年来的人生感慨。张耒《风流子》中“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浮沉。”“青鸟”一词借用“青鸟传书”的典故写分手后的恋人牵肠挂肚。“青鸟浮沉”指时时佳音无凫,难寄愁思,细腻深婉。

2宋词中鸟意象的文化意蕴

频频出现于宋词中的鸟意象,不仅增添了语言上的美感和魅力,更是表达出了词人难以表现的情感。久而久之,不同种类的鸟意象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类型,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

2.1寄托孤独意识

自从人的主体意识、存在意识和生命意识觉醒以来,孤独就伴随着人类。孤独是文人常有的心理状态,代表着一种精神追求,也符合了我国古代文学以悲为美的抒情模式。史达祖《双双燕》是表达孤独意识的典型,“飘然袂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清俊。”本词借成双成对的燕子书写闲愁闺怨,词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绘春社过后,燕子归来,成双成对戏弄春光,过着欢乐愉快的生活,反衬创作主体的无限孤独。再如蒋捷《虞美人・听雨》:“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蒙蒙细雨,茫茫江面,西风中孤雁阵阵哀鸣,将词人四方漂流、孤苦无依的忧愁渲染至极,表现出了悲剧性的诗意美。

2.2抒发思乡之情

历史上的宋朝,无论北宋还是南宋都未能避免少数民族的侵犯,政治上的动荡对于文化有较大的映射作用,边塞鸿雁作为候鸟的一种,漂泊不定的行踪和催人肠断的哀鸣往往能使征人们产生无限慨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此诗作于范仲淹守边期间,诗人看到南归的大雁毫不停留地飞去了衡阳顿时百感交集,心生无限悲凉之感,思念起万里之外的家乡。秦观《踏莎行》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桃源无觅,又远离家乡,独自谪居在凄凉的驿馆里,日落时分杜鹃的啼叫更加勾起诗人的愁思,触动了他一腔身世凄凉之感。

2.3向往美好爱情

升华爱情理想的禽鸟意象自然以鸳鸯最为典型。“鸳鸯从小自相双,若不多情头不白。”(张仙《木兰花》)这是用鸳鸯表现相守到老的爱情。又有象征情人两爱相约,情深意长的鸳鸯。如张孝祥《浣溪沙》:“豆蔻枝头双蛱蝶,芙蓉花下两鸳鸯。”更有悼念亡妻的双鸳鸯,如贺铸《鹧鸪天》:“梧桐半死清霜后,白头鸳鸯失伴飞。”鸳鸯雌雄相得,用情专一,被人们冠以“爱情鸟”的美誉。以鸳鸯分离喻夫妻死别,表达了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堪称绝佳。爱情鸟意象对词人各种情爱的展示使宋代的恋情词或多或少笼罩上了一层伤感色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品格。

篇3

关键词:柳永;宋词革新;慢词与词调;审美情趣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他是北宋词坛上第一个卓有建树的词人。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到了柳永那个时代,已经走向了一条艰难的窘迫小路。词坛上小令占据着主导地位,题材僵硬,思想感情有待于深化,表现手法也有待于创新,形式、题制、语言等等都有待于丰富和完善。而就是柳永,通过对慢词的探索创造,突破了此类种种诟病,为宋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宋词得到了高度的发展。柳永对宋词的革新是多方面的,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1、慢词的发展和词调的丰富

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并驾齐驱。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了到长足的发展。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大量创作慢词、填写慢词。有数据统计,柳永一人就创作了慢词87调125首。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起头并进。

慢词扩大了篇幅体制,也相应地扩充了词的内容含量,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玩赏冶游、都市风光、歌姬情感、咏史怀古、羁旅行役,在柳永处皆可入词。将自身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人生融入词中,词的题材着实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可以说,宋词流经柳永之手,体制基本完备了。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2、改变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

宋代有冶游的社会风气,许多知识分子都好尚声色之乐,而且还留下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但大多数作者都是一种士大夫型的心态,追求单薄清高的虚无境界,给人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这与普通市民的世俗心态是不能接轨的,是一种贵族化的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则愈显老态龙钟。柳永由于仕途失意,一度流落为都市中的浪子,经常混迹于歌楼妓馆,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歌妓和市民大众的生活、心态相当了解,他又经常应歌妓的约请作词,供歌妓在茶坊酒馆、勾栏瓦肆里为市民大众演唱。因此,他一改文人词的创作路数,而迎合、满足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用他们容易理解的语言、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着力表现他们所熟悉的人物、所关注的情事。

北宋陈师道说柳词“骫骳从俗,天下咏之”(《后山诗话》),王灼也认为柳词“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好之”(《碧鸡漫志》卷二),都揭示出柳词面向市民大众的特点。

2.1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泼辣的爱情意识。

在柳永之前以及同时代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作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无所顾忌地坦陈心中对平等自由的爱情的渴望。如他的《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该词写女主人公因爱人外出未归而忧愁苦闷,坦率真诚。这种泼辣爽直的性格,直抒其情的写法,正符合市民大众的审美情趣。

2.2表现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如《慢卷绸》: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对好景良辰,皱著眉儿,成甚滋味。

红茵翠被。当时事、一一堪垂泪。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著日高犹睡。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

写女主人公与情人分离后的追悔和对欢乐往事的追忆,生动传神。这类表现普通女性心声的词作,配合着哀婉动人的新声曲调演唱,自然容易引起大众情感的共鸣。

2.3表现了下层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

柳永长期流连坊曲,与歌妓交往频繁。他虽然有时也不免狎戏玩弄歌妓,但更多的是以平等的身份和相知的态度对待他们,认为她们“心性温柔,品流详雅,不称在风尘”(《少年游》),赞美她们“自小能歌舞”、“唱出新声群艳伏”(《木兰花》)的高超技艺;关心同情她们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伤心。”(《少年游》)也常常替她们表白独立自尊的人格和脱离妓的愿望:“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柳永这类词作,与晚唐五代以来的同类词相比,不仅有内容风格的不同,更体现出一种人格观念的变化。摘去有色眼镜来对待歌妓,不得不说是一种突破。曾大兴说:“把歌妓当人看,这就是最大的善。”在封建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念中,歌妓只是一种,好听的会说“尤物”,但终究是不会被当作人来看的。而柳永置她们于平等的地位,并与之产生过强烈真挚的爱情。它排开了政治经济关系的考虑,排开了“门当户对”的陈旧观念,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意义。

2.4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迎新春》)的汴京使他流连忘返;“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瑞鹧鸪》)的苏州,也使他赞叹不已。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的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华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

对于贵族词坛所缺失的,柳永首先在词里发扬了平民风格和平民意识,扩大了词的社会基础。他深切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命运,在他笔下,歌妓们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矛盾、有痛苦,更有热切的理想和追求。将歌妓视为普通人,对之人性人格大肆挖掘,这不能不说柳永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平民意识。

3、语言表达方式的大胆革新

柳永不像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那样只是从书面的语汇中提炼高雅绮丽的语言,而是充分运用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如“怎”、“争”、“伊家”、“阿谁”、“看承”、“消得”等等通俗又富表现力的词,从而显得生动、活泼、亲切。既使词的语言大为丰富,又让读者亲近,易于理解和接受,贴近市民大众口味。

为适应词的体式和内容的变化,柳永还创造性地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表现手法。小令由于篇幅短小,只适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而慢词则可以尽情地铺叙衍展,故柳永将“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的赋法移植于词,或直接层层刻画抒情主人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或铺陈描绘情事发生、发展的场面和过程,以展现不同时空场景中人物情感心态的变化。如《雨霖铃》中,作者用铺叙衍情法,将整个送别的场景、过程、别前、别时、别后的环境氛围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态、心绪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和具体的刻画。

柳永还巧妙地利用时空转换来叙事、布景、言情,而创造出独特的回环往复式的多重时间结构,如《驻马听》、《浪淘沙》(梦觉)和《慢卷绸》(闲窗烛暗)等。后来周邦彦和都借鉴了这种结构方式而加以发展变化。与铺叙相结合,柳永还大量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用假借替代;言情叙事,不需烘托渲染,而是直抒胸臆。如《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不加任何藻饰,却生动地刻画出主人公曲折的心理过程。

4、羁旅行役之感与抒情的自我化

柳永创造和发展了词调、词法,把词的审美趣味方面带向了通俗化的方向发展,他还把词的题材朝着自我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晚唐五代词,除韦庄、李煜后期词作以外,大多是表现离愁别恨、男欢女爱等类型化情感,柳永词则注意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

柳永在仕途上屡受挫折,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四处宦游干谒。由于“未名未禄”,必须去“奔名竞利”,于是“游宦成羁旅”,“谙尽宦游滋味”(《安公子》)。而长期在外宦游,又“因此伤行役。思念多媚多娇,咫尺千山隔。都为深情密爱,不忍轻离拆”(《六么令》)。不仅如此,为了追逐利名,不得不远离亲人:“走舟车向此,人人奔名竞利。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定风波》)《乐章集》中六十多首羁旅行役词,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柳永一生中的追求、挫折、矛盾、苦闷、辛酸、失意等复杂心态。苏轼就是沿着这种抒情自我化的方向而进一步开拓深化的。

5、结语

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宋词的转变和发展以及对后来词人的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有佳句”,“源流从柳氏来”(《碧鸡漫志》卷二)。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柳永本来也是积极进取的仕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最终厌恶功名,成为耽于世俗之乐的浪子,将自己融入市井之中。长期与市民交往,使他深刻地认同市民的价值观念和兴趣爱好,从而走出了一条与歌妓乐工合作的创作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知识分子与市民群众之间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隔阂,沟通了作家文学和市民文学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市民文学的格调,也拓宽了作家文学的视野,从而丰富了整个文学的审美风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曾大兴.柳永和他的词[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3]王定璋.宋词寻故[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

[4]赵.柳永[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

[5]谢桃坊.柳永词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谢桃坊.柳永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7]刘占召.张海凤.柳永词赏读[M].北京:线状书局2007年.

[8]薛瑞生.柳永词选——古典诗词名家[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篇4

【关键词】唐诗宋词 创作理论 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7-0091-01

唐诗与宋词历来并称“双绝”,是中国古代文学阆苑里的两朵奇葩,她们以奇崛的姿态、脱俗的神韵争奇斗艳,代表了一代文学之胜,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辉煌。《唐诗宋词》是新课程改革教材的选修课本,主要教学内容是唐诗宋词的文学欣赏。作为高等师范学校和高中的语文教师,探析唐诗宋词教学很有必要。

一 管中窥豹,了解理论

在唐诗宋词中常见的理论是角色/背景分离理论和脚本理论。

角色/背景分离理论的运用制造出了一些偏离常规语言的效果,角色总是更加引人注目、更加突出。在心理学研究中,角色更容易被审美和感知、更容易被释义、更容易被记住和鉴别。古人在诗词创作中,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的时候,经常会把这个物体和周边的环境区分开,而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特定物体上。如王维的《渭川田家》,在诗的前四句中,诗人重点描述了渭川田家几个特定的生活场景:田夫荷锄、蚕眠桑叶、雉雊麦苗、野老倚杖、牛羊归来、夕阳残照。在“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前半句中,“墟落”是背景,而“斜光”则是角色,在后半句中,穷巷是背景,而牛羊是角色,穷巷和斜光照射的墟落构成了牛羊归来的背景;在“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中,荆扉是背景,而野老是角色。如果把第一句和第二句联系起来看,前一句构成了第二句的背景。在第三句“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的前半句中,麦苗是背景,野鸡是角色;在后半句中,桑叶是背景,春眠的蚕是角色;而整句中,在桑叶上春眠的蚕是背景,在麦地中啼叫的野鸡是角色。第四句“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中,重点是田夫这个角色,前面的描述都是为这个角色服务的,前面的描述部分构成了农夫这个角色的背景。在这里,王维犹如一个摄影师,把读者的注意力吸引到渭川田家傍晚时的近景和远景,形成了整体描述和特写相互结合的诗词风格。

脚本理论是对那些反复和经常出现的,按照事件顺序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知识结构。当我们在对一个语言进行理解时,经常会使脑子不自觉地去和相关脚本做比较,以此来弥补那些被忽略的信息,“唐诗宋词与女性文化”、“关于‘愁’的诗词研究”、“酒·中国古代文学·失意文人”及“才子佳人”等中常有脚本理论运用。如:在柳永的《雨霖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柳永的这首传世名作中,上阕主要是对情人洒泪分别、日暮时分、清秋时节等场景进行描述,下半阕则是对未来的相思进行的一种叙述。在这首词里,作者重点描述的是分离,因为读者对他们的相识、一见钟情、相爱的过程已经形成了整体认识,而不必再花费太多的笔墨去描述他们的相爱经历,重点放在了对他们分别时的凄惨情境进行的描述,犹如强光灯的照射,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感触,之前的步骤和之后的步骤则都变成了背景,映衬出这个步骤的重点。如果读者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凄美爱情故事整体步骤的话,则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有莫名其妙的感觉。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学生对所学诗词内容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才能乐于接受,在诗词鉴赏课上,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呈现出情境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三 感受意境,仔细品味

意境是解读诗歌不可或缺的钥匙,也是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情与景和谐统一,情景交融,情景互映。例如,马致远的《天沙净·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连续用九个名词,写出了九种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枯树兀立山野,藤蔓缠绕着枯树,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漂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瘦”等词恰到好处的运用,渲染出游子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抑郁痛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交融一体。

总之,唐诗宋词的教学更致力于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她有着健康成长的肥沃土壤,再加上我们长期的刻苦钻研,精心嫁接剪裁,我们不仅是有条件而且是必须让这选栽的花儿开得别样红艳。

参考文献

[1]钱士宽.唐诗宋词选修教学策略例说[J].语文教学通讯,2011(13)

篇5

爱上宋词一样生活

像宋词一样生活,可看作一次精神上的美容。

香港大会堂剧院,许茹云在此演出,演出内容居然是多媒体音乐剧 “我爱宋词之好风如水”。

演出效果如何并不重要,但现代人跟古代人笨拙的邂逅已经显露无疑,隔了几千年,用现代的皮肤接触宋词的皮肤,套用李响的逻辑,这也算是“零距离”。民间的忠告在于,缺什么补什么,这可以解释为何凡是能上餐桌的动物身上,唯独“鞭”排在畅销榜首位,腰子次之,也可以解释中国全民补钙的浪潮为何汹涌不止。坐在剧院倾听许茹云唱宋词的人们已经隐约觉得,我们的生活缺乏宋词元素,却还没有学会怎么补。

以前形容一个女人叫静如娇花照水,动若弱柳扶风,形神态度性感十足。现在的女人只有紧、露、透三招,神情苍白。过去女人跟男人比起来吹拉弹唱加女红样样全能冠军,现在的女人连做饭也经常弄糊。

所以,像宋词一样生活,可看作一次精神上的美容。

宋词起源于宋代女歌手的艳词,这个和现代的流行歌星没什么区别――源于娱乐圈并在民间形成大规模的FANS群体。单从人本上来说,现在的歌星可就好混得多,五音不全可以合成混音,歪瓜裂枣可以灯光扑粉,在商业化运作流水线上,名伶的制造立等可取。而两宋时候的歌伎至少也得是“世界小姐”级别的修养:首先得品味高妙,需要经常阅读时尚新锐期刊,还要定期参加临安或汴梁的春秋新装和首饰会,最好能时不时去暹罗、大食、波斯血拼;其次,多少得是个美女诗人,要能品评词藻,至少参加选美的时候不能在“爱钱”还是“爱国”上混淆。再次,能歌善舞,只会对对口型肯定行不通的,还得兼作词作曲。

所以,虽然古人今人际遇相仿,但是从宋词表达的文本上而言,“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显然比“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的境界高妙,悠远闲适。前者是爱绵绵无尽,后者是爱无能为力,前者在于心境,后者紧跟牙缝,老鼠和大米龌龊接吻。

宋代女词人的魅力,正在于精神层面的优雅,甚至当时品味甚高的知本家阶层都无从抵挡。她们诗词歌赋、吹拉弹唱都会,加上她们不受礼教束缚、性情放荡,所以倒显得活泼可爱。宋词女人对男人永恒的媚惑还在于能够跟知本男人的平等对话,这也是历代男人推崇万分的“解语花”,美人养眼的功能之外,还有一层知音的意思,这个很值得把光阴和金钱花在美容院里的女人们深思。著名的官员作家坡退朝后,在后园散步时拍着自己的肚子问左右的侍儿:“你们说这里面装的是什么?”逮着拍马的机会,随从赶紧回答说是满腹经纶,可只有歌伎朝云一语中的,她说:“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这句话道尽了苏轼正直不阿的性格,也挠到了痒处,有这样的红粉知己在旁,想不快乐都难。周华健唱得好:一句话,一辈子。

不过尽管宋词女人有着歌伎身份,却并不随意跟人发生,比如宋代法律就规定,官妓又不得随便向官员提供:可以歌舞佐酒,然不得私侍枕席。这似乎更值得在中慵倦打滚的现代女人学习,没有学会像宋词一样的精神性感,等于放逐了男人的心,而泛滥,那更是连男人的身体也放任了,据经济学的研究,通货膨胀了只有贬值一条出路。

女词人严蕊被诬陷跟一个公务员有染,被朱熹等道德警察下狱,严刑拷打月余,愣是只承认是工作关系而已,出狱后作词说:“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算是表明清白。可一旦这些柔弱的女子真爱上一个男人,那是任你多么严厉的礼教也阻止不住的,朱淑真曾大胆玩过婚外恋,“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是她在情爱中的状态,跟现在不同的是,她郁郁去世后文稿和风韵往事被付之一炬,而现在女人则急急忙忙出版回忆录,还要把隐私整理到网络上发表,让全球同此炎凉,收获骂声一片。

因此,我们等待宋词女人从内心深处绽放出的艳乍热烈的花朵,及早扦插到现代女人灵魂中。

宋词的芬芳

洁尘:宋词是我持续到现在的唯美主义倾向的发源地。

说宋词,姜夔首先浮上来,《扬州慢・淮左名都》,“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说这首宋词是我最喜欢的好像也不是,但印象最深刻。小时候就被这首词的意象给惊过,想那景色,清白若骨的月光和水光,映着一片娇红的芍药花,纵是小小年纪也不胜唏嘘了。应该说,宋词是我持续到现在的唯美主义倾向的发源地。

其实我从来没有集中读过宋词,可能是它的丰腴让我下意识地有所躲避,我只是时不时拿起一本翻翻。我一般不会看《全宋词》,而是感兴趣一些亲切的絮叨的文本,比如词话就比较对我口味,我有一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的“词林集珍”,64开,橘红色的封面,一人一集,总共好几十本,定价在几毛钱至一两块钱不等。好多年来,我出差时一般会在那套书里抽一本出来带在包里,方便轻巧。候机、等人或是在宾馆房间里没事时,我就拿出来挑几首读一读。

说来也是,宋词这东西似乎最符合旅人的心境。那么靡丽鲜艳的东西,和旅途上必然的飘零恍惚对应得恰到好处。它是微温的,不冻人,但也不暖人,所以它持久,因为靠不近它,正因为靠不近,所以它永恒。 我们离宋词有多远? 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 说来伸手拿过来就是,那些字那些词,哪一个不认识?那种美丽和哀愁也是可以共鸣分享的。如果充满离愁别绪,翻开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也就什么都道尽了。再读姜夔,“波心荡,冷月无声”,千年共此一景,古人和今人,一江水一明月,依稀仿佛同悲同喜,悟内心,悟世道,悟岁月、悟众生; 但,实际上,宋词已经遥不可及不可追了,宋词的情感已经消失了,它像一次逝去的爱情,记忆美好,但物非人亦非;对于我们来说,它是词语的盛宴,庄重华贵,供观看,供联想,不能狎玩;它的格律既是一道门槛,也是一件护衣,不容简陋之今人随意通过。它跟当下的我们之间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我欣慰于这道屏障,也欣慰那遥远的距离。距离保障它成为永远的美丽和哀愁。

叶倾城:宋词成为我的时光隧道,让我握到前人的手。

该怎么去领悟宋词的芬芳?

没有津渡,就不能雾迷;当我们说到失楼台,斯年斯月的我们,指的是911,而非月色;我们也许还能懂得“无可奈何花落去”――公园里时不常地还有菊展;但,什么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然而我又怎么能说,宋词已经消逝?

我在楼下,等朋友来接我吃饭。天渐渐黑了,路灯还没有燃起,巷子那端,是北国的烟尘土滚滚。我在昏灰的夜色里,吃力地辩认着一辆一辆白颜色的车,看清一个个车牌,都是失望。蓦然想起:望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而另一个身家千万、寻常不苟言笑的朋友,在四十八岁,遇到他的桃花劫,几经反复还是没了下文。他坐在我家沙发上,一杯清茶生生在手里握得冰凉。我想劝,张了几回嘴,不知从何说起。他却抬头一笑,说得若无其事:这真是,墙里秋千墙外道呀――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我忽然起了深深的震动。

我可能生在宋代,那时我穿瘦长窄袖交领的小衫子,领口袖口三镶三滚。而来到现代的我,一条牛仔裤永远穿得脏兮兮。但我的灵魂、我的悲痛与爱悦,其实没有变化,那些永恒的歌哭,比岁月更遥远漫长。在某些时刻,宋词成为我的时光隧道,让我握到前人的手。我如果能在人家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那是因为故事里,有我的心伤。

宋词,因此横亘在我们的生命里,它是不朽的。但所谓不朽,是指木乃伊而非活物,宋词,的确已经死去。但怎么说呢?我其实也不觉得是遗憾。

当大唐盛世走到极限,诗如枝头熟透的果子,摇摇欲坠,词却不过是席间佐酒的小调、汲水女子随口唱出的歌谣、不拘一格的少年文字。有井水处,便有柳词,翻译成现在的文本,大概就是:有华人处,就听得到周杰伦。

不是所有的流行都能成为经典,但绝大多数的经典,当然都曾经是流行。哪有不经过少年就沧桑的容颜?而新的面孔总会有不一样的笑容。当旧的文学体裁白发渐生,视线模糊,新的文学体裁便会横空出世,承接起整个文学的重担。步履会慌乱吧?方向会踯躇吧?可是他总会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因为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去,花儿谢了明年还会开。

而那旧的,黯然、黯然退场……汉乐府如是,京剧如是,当然宋词也如是。

所以不必问宋词对于我们究竟是什么。我想那就仿佛夜里推窗,天上有月,活泼泼地流动,银光四射,月亮从来不问,此去,是要照耀扬州的水还是女子的梦。

而你,也不必问了。

我们离宋词有多远

说到底,在内心深处,女人原本是一样的。

文:陈彤

每个朝代都有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这就是所谓生逢其时和生不逢时的区别。作为女人,如果选择生活在宋朝,幸或不幸,一半取决于她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一半取决于她遇到个什么样的男人――所以,在宋朝与其做一个“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弱女子,不如做一个“舞裙歌板尽情欢”的奇女子。当然做奇女子如果要做得“风流得意”如李师师那样的,必须具备几个不可或缺的条件,“琵琶弦上说相思”,那是基本功,重要的是如何说相思和向谁说相思。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要得到宋朝男性文人的喜欢,对于女人来说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因为宋朝男人并不喜欢“真刀真枪”的美女,他们喜欢那种感觉上的美女――也就是说他们并不要求美人穿着比基尼给他们看,他们只要求美人在灯下月下看起来很美就够了,他们喜欢寄情于美人,与美人酬唱应答。当然这也大大提高了宋朝美人的职业门槛和从业要求,你以为像今天这样,只要肯玉体横陈就可以享誉文艺界吗?

我们离宋词有多远?从时间距离上说,隔着将近一个千年,从心理距离上说,不过是“人远天涯近”。我们今天的男人和宋朝的男人相差多远?没多远,依然是有情的“为情所困”,无情的“天涯何处无芳草”;依然是无论得意还是失意都会想到女人的石榴裙,得意的时候,“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失意的时候,“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而我们今天的女人和宋朝的女人有什么区别?区别也不大,依然是喜欢“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依然是乐意“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我们依然对情爱有很多寄托,“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我们依然恨别离,依然抱怨“展转衾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常常听周遭的男文人控诉如今的女子之势利还不如宋朝的欢场女人――柳永一生不第,老死青楼,尚且有几个红颜知己肯为他出资薄葬,耿介孤傲的晏几道家道中落,一辈子没有什么大出息,尚且有四位红尘歌女名唤“莲、鸿、、云”的与之热恋,为什么当今的女子不肯呢?我倒是觉得,那是因为青楼女子久在风尘,故看得破的缘故――就像现如今流行歌曲唱的那样“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既然如此,何必强求那些没出息的男人去争个名利呢?像李师师那样,自己靠着当朝皇上,艳帜高张,业余时间也不耽误和当朝第一才子周邦彦“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这和现如今的聪明女子有什么两样呢?你思念我只管思念我,我喜欢你只管喜欢你,但我有我的人生和方向――“高情已逐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所以说到底,在内心深处,女人原本是一样的,盼着一个好男人一个好归宿,“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好容易遇上的,谁舍得分离?但倘若总是失意,总是不遇,像李清照那样,丈夫生死别离,感慨身世凄凉,不免“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或者像朱淑真那样,好端端的才女,偏偏婚姻不如意,所以只好“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她们是真没办法呀,而今天我们大部分女子,如果有办法,还不各个都像李师师似的 “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如果没办法,除了怨自己命薄还能怎样?最多是像美国女强人赖斯似的,豁出去不嫁了,弄个功成名就给这个世界看看!而像赖斯这样的女子,宋朝也不是没有的,只是少,因为那样的女子,宋朝男人不欣赏,他们不欣赏,所以就不肯为她们写词了――不知道那属于宋朝男人的悲哀,还是宋朝女子的悲哀?

我们的生活缺乏宋词元素

朋友离别只是饕餮一顿,一周后不定又回来了,何必“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想念时不费气力地拿起话筒、运用视频,难得“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出游不是为了一朵花和那“满城春色宫墙柳”,而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

“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伤感还在,只不过被浓缩在家里,对着电视抹泪珠子;

我们选择数字化的表达方式,直白、简洁却寡味;

宋词是多情的,而我们寡情却多欲,宁可了无情趣,不让欲望缺席。

魔鬼宋词典

秋波

赵本山版:秋天的菠菜。

时尚舞台版:电眼美女。衍生出“放电”“电倒”等拟物理学名词。

网络聊天版:视频。

从秋天的一泓秋水清凌到顾盼之间的强电流冲击,直至眼波化为网络电波,除了赵本山的实惠主义新概念,女人的眼睛中技术指标高歌猛进,内蕴越来越浅白,有如特技打造的好莱坞电影:能吸引眼球却止于吸引眼球。

秋千

最早的空姐:“乱红飞过秋千去”,飞过的何止落红,宋词女人的梦想也总在秋千上上下翩飞,那大概算是最早的空姐,还有“秋千散后朦胧月, 满院人闲”,说的分明是红眼航班。现在小女孩蜂拥考空姐,其传统实在源远流长。

素笺

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伊妹儿,差别在于古人习惯用动物邮寄:空中鸿雁传书,水里鱼传尺素,但尽管渔夫猎人少却总归不太保险,弄得古人忧心忡忡“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有了网络后用电邮就省事多了,唯一操心的是病毒感染,被随手删除。所以,连电邮都式微了,改用QQ或MSN,即时聊天。

镜子

宋词里的镜子,是女人自伤的工具: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现代人镜子同样是女人自伤的工具:胖了,长斑了,不够丰满了,太暗淡了……于是进军美容院,抽脂提臀丰胸割双眼皮。谁还对镜贴花黄?以前女人美丽自己要靠镜子DIY,现在统统交给美容院了,流水线制造,可批发。

画眉

词人说“画眉匀脸不知愁”,现在改做纹眉,那更是不知愁了,对镜画眉需要美术功底,还要有时尚观念操心“画眉入时无”,而纹眉只需要花钱功夫,还要尽心与时俱进,柳叶眉到一线眉狂追不已。

自此,画眉逐渐成为一种笼中小鸟的名称专利。

红袖添香

古代男性词人的最高理想:酒,女人。但光有女人和酒那是“丫的”,有了宋词清唱才是“雅的”。

今天男人酒吧艳遇的最高憧憬:红袖善舞是蹦迪身影,添上去的得是体香才上品,当然,没有袖子的吊带装妹妹更受欢迎。

细雨

宋词女人的细雨相当于敲在心房上的打击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或者“斜风细雨,乱愁如织”。那乐声琐碎,振颤,叹息似的快乐或忧伤着。

现代女人这样描述细雨:出门千万记住带伞,湿(失)身不要紧,淋病就麻烦了。

月亮

宋词女人眼中的月亮,是另一个自己依偎的情怀:谁共我,醉明月?也是孤独的见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现在的月亮成为滥情男女狡辩的借口:都是月亮惹的祸。也是爱情大忽悠的托词: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做代表遥远得够不着,女人渴望代表着心的月亮能换成钻戒,但显然这比登月还难。

栏杆

宋人古怪情结。文人感慨情场失意的道具,士大夫慨叹宦海沉浮的场所,每有感慨,必须凭栏慨叹一番。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不过宋人倚栏杆毕竟讲究安全第一,告诫模仿者曰:一 “楼高莫近危栏倚”二 “独自莫凭栏”。

今日民工的讨债方式。每到春节讨薪高峰,每每有民工独倚危栏,要把“栏杆拍遍”,然后大叫:快让新闻记者来!赶来的警方对“登临意”心领神会。

成就明星或者毁灭明星的方式。跨过栏杆的速度成就了刘翔,跨过栏杆的举动毁掉了张国荣陈宝莲。

见面

古人约会。男女授受不亲的宋词年代,见面有约会的甜蜜忐忑:“见面暂时还不见,看不足、惜不足”。酸酸的,甜甜的,有种初恋的味道。见了面还特有满足感:“须知见面过闻名”。

网友约会。网络聊天时代,见面有着悬疑叠生的忐忑:是美眉还是恐龙?是青蛙还是王子?怕怕的怪怪的,有种看恐怖片的的味道。见了面还特有沮丧感:见光死啊!遇见恐龙,大多不是吓死的,而是吐死的。

风流

古人百发百中拍马之词,意指风度韵致,潇洒意态。上可拍国家“故国风流”,小到拍文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更可拍人物“嫦娥见了,应羡风流”,实在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朦胧派拍马术的至高境界。

今人专指在男女关系上轻浮浪荡的诋毁之词,意指色中饿鬼爱好性骚扰。上可指大官员“作风不正”,下可责小女子“水性扬花”,更能引得政府纪委出动,百姓千夫所指。

婵娟

美妙仪态。古人有四婵娟:花、竹、人、月。

卑女名称。上过高中的同学还隐约记得郭沫若话剧《屈原》里的一个卑女的名字。

李纹翻唱古人一首歌曲中的一句歌词,多数哼唱的人不明其意义。

附庸风雅的人名。身边的王婵娟或者李婵娟,都可简称小娟。

芳草

词人对当时绿化环境和环保成果的炫耀,多指草地本身。“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或者“秋千外,芳草连天”。

今人对现代情爱泛滥的信心十足,多指唾手可得的女人:天涯何处无芳草。追不上刺手的玫瑰,杂草还是成堆的,赶不上花朵的高贵,但一亲芳泽比较容易,在好货不便宜的成本核算之后,容易到手的女人都划为草列,而且数量之多令人兴奋:“三步五步,芳草处处”。

鹊桥

词人遥想的幽会工程,浪漫却不坚固,每年走一次塌一次,深夜施工,“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原料是喜鹊,领衔主演是牛郎织女。所以约会时候还不能专心,左右顾盼,“忍顾鹊桥归路”,豆腐渣工程见证了坚贞爱情。

今人专指婚姻介绍所,看看各种征婚广告就会明白,这里的鹊桥更靠不住,多半不是喜鹊搭桥,而是另一飞禽充数,因为大多数尝试应征的人都觉得被放了鸽子。

留言

坡的那首“海棠虽好不留诗”,偏偏是他在黄州当官的时候,写给他所喜欢的李琪的。尽管词人有留言墙壁的嗜好,但因为留下的是诗词,就脱离了厕所文学的下流。野史中记载不少逸闻,据说客栈驿舍、楼苑台榭等的墙壁作品中,那些“笔画柔弱,语言哀怨”,尽管是“好事者戏为妇人女子之作”,也更容易吸引路人的眼球。有一首假装署名“女郎张惠卿”的,等诗人不久再路过此地,发现“和已满壁”。

现今留言嗜好多集中在网络上那个叫QQ的小企鹅,而且化身美眉留言的,也都能获准通过并得到积极回应。这一点,古今高度一致。

经典宋词意境转换

文:画眉

浓睡(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 & 打卡

浓睡,就是睡到酣畅淋漓自然醒吧?念及此,OL们恨不能即刻从写字楼蹦下去,冰冷的打卡机本身有什么罪过?罪过的是连睡梦里都在对客户谄笑。“现代职业女性健康报告”开篇第一句是:与那些曾经镇日不过做做针黹、弹弹琵琶的旧式妇女相比,现代都市女性的健康程度正日益不及其一…… 可是,不这样,又如何?

凤髻(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 烟花头

韶光总是短,而岁月那样长。烟花头,就是张曼玉在康佳广告上示范的那种冲冠怒发,仿佛那一生只得绚烂一瞬的寂寞烟花,使人初看常常悚然一惊,继看多少有些难过,并且在男生中的反响也不甚佳――所谓时尚,不过是女生给自己打的气,不信你看那些意气笃定者,谁没事老围着时尚打转?

黄金榜(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 MBA文凭

无论哪个年代,都少不得主流的认可。柳永虽屡试不第,却其实没啥好抱怨的,好歹他还有红翠可倚、玉箫可吹。放到今天,依他之放浪闲散,该给扫黄打非了。如今没有张MBA文凭,你还想“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檀郎(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 备胎

从前的女人要是不想盲嫁,恐怕只有私奔了。所以拥有“含笑问檀郎”心情的女人,不是以青春为筹码、从而能够相对自由与男人交往的歌舞伎,便只得托赖为前世烧过高香。如今的女人的筹码虽不是青春,但却是可能下一刻便千疮百孔的心――人愈懒就愈懒,自从男人肩头被卸下至少一半的责任后,整体品质迅速下滑,近日更流行什么“三不”――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无奈之下,女人只得学会为自己寻找“备胎男人”,就是这一个不堪了,尚有那一个即刻顶上。其间尺度分寸微妙,全靠各人修为。

新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 HIP-HOP

新词黏黏糊糊多愁善感,当然HIP-HOP,“嘻哈”来得痛快。虽然除了它是街舞的总称、起源于美国街头舞者的即兴舞蹈动作,它具体的文化背景与深层内涵大伙也不是很明白,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的年轻人一夕之间迷上了它的轻松随意、自由个性和反叛精神。聪明的周杰伦将两者巧妙结合了一下:“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一壶漂泊……”于是他成为21世纪初中国年轻人最崇拜的偶像。

暗香(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HUGO深红女士香水

暗香之美,就在于闻到了,听到了,甚至摸到了,但就是看不到,得不到。现代女性多狡猾啊,老早就洞悉了其中奥妙,遂有各色香水争先恐后攫住女人的钱袋。1997年出品的HUGO深红女士香水,因有如下暗香涌动广告词,遂销势恒久不衰:HUGO女孩敢于去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情。如此摩登而明朗的……暗香袭来之际,哪个男人挺得住?

雕鞍(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 BMW

千百年来,男人的坐骑早已面目全非,而女人的心事却一如既往。而无论是一千年前坐拥雕鞍的男子,还是如今驾乘BMW的男人,都当是现世的佼佼者吧?在这个游戏中,犯傻的是女人,好容易费尽周章嫁得王侯,却又“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罗裳(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Max Mara

想要快速了解一个时代?从女人的时装看起。由唐代相当开放的裸肩长裙,到宋朝密不透风的层层罗裳,到而今终于向随心所欲趋近的Max Mara,Fendi,Tod’s……哺育出代代英雄,却常常忘记来去之处的中国女人不知走了多少辛苦路,也难怪她们有点累了,黄昏,光色阑珊,点起一支YSL,吟起她们有关“罗裳” 最喜欢的一支宋词:“须臾放了残针线,脱罗裳,恣情无限……”是她们于自己偶然的一个小小犒赏。

小轩窗(小轩窗,正梳妆) & 复式结构落地飘窗

小轩窗里有秀面芙蓉,有斜飞宝鸭,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也有方写就上述万古深情、转眼便将一名宠婢送出去换宝马、致使那红颜含羞殒命的苏公;复式结构落地飘窗里有法国制造的薰衣草精油,有一览无余开放式的卫生间,运气好的话,也有片刻不是一点真诚没有的你侬我侬……

李清照的博客

爱上宋词女人的才情,学会向内心深处寻找性感底蕴而不是制造粉黛面具,学会坦荡张扬自己而不是在商业化社会中扭捏造作,学会对自己品味的坚持而不是放纵。所以,爱上宋词一样的生活其实是自己,嚣张地爱。

如果我曾羡慕过某人,那一定是李清照。

虽然我从来没见过她,连她的玉照也欠奉。有一部电影《李清照》,里面她有点女强人状,曾经闯了一群文人骚客的聚会,提笔作词艳惊群场,一言出来,已值九鼎。

我也没读过她的博客――她的词,就是她的博客。当她还待字闺中,她去秋游,乐而忘返,大概有个奶妈之流硬拖着她回家,她恋恋不舍地抱怨:“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她还想再玩呢。

她又热爱运动,“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有人报说客人来了,是她的未婚夫婿赵明诚,她“和羞走”,却又实在想看一眼良人的相貌,于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见便是钟情。

结了婚,是文学史上少有的恩爱夫妻,李清照不是黄脸婆:“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当然夫君只能说是:人面桃花相映红了。据说赵明诚也曾经花街柳巷徘徊,因为李清照不能生育,也将丫环收过房。但他们是相爱的,没有爱,当他离去,她怎会“人比黄花瘦”?

篇6

关键词:姜夔;风雅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62-02

究竟何为词家正宗,千百年来莫衷一是。李清照的“别是一家”理论为词划出一系列明确的规范。但是,作为一种有生命力的文体,词在宋朝其实有自己的发展脉络:一方面遵循词的传统理论而使她越发细腻精致,代表人物即李易安周邦彦等;另一方面则不断突破词的传统界限使她越发肆意,代表人物即把词推到一个新的高度的坡及辛弃疾。这种发展,在南北宋之交动荡不安的政治时局的冲击下,至南宋末,就更有了不一样的面貌。

一、白石词的风格

至南宋中期,社会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南渡之后,小朝廷偏安一隅,朝廷激愤慷慨的情绪逐渐平息,社会各阶级沉醉在歌舞升平之中,使这种原本即为满足“娱宾遣兴”之需的文体本体,在此间更加绮靡,显然不是许多心忧国家的有识之士可以心安接受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宋诞生了词史上的一位大家:姜夔。他的词既继承了周邦彦的精致柔美,却没有周邦彦的俗丽,开清空一派,成为有别于婉约、豪放的“别是一家”,开创了“风雅词风”。笔者认为:说白石的“风雅词”是宋词的最终融合也并不为过,在某种程度上,他回答了李清照所谓的“别是一家”,也证明了保持词的音乐的完整性与抒发词人的内心的文人情怀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首先,白石词虽学自美成,却与美成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柴进《凉州鼓吹自序》云: ”词起于唐而盛于宋,宋作尤莫盛于宣、靖间。美成、伯可各自堂奥,俱号称作者。近世姜白石一洗而更之,“暗香”、“疏影”等作当别数家也。大抵词以 隽永秀婉为上,组织涂泽次之,呼嗥叫嚣抑末也。唯白石登高眺远,慨然感今悼往之趣,悠然托物寄兴之思,殆与古“西河”、“桂枝香“同风致,视青楼红窗曲万万矣。”

显然,柴进认为白石词与以周邦彦为代表的词已有了根本的区别,将白石视为新一代词风的开拓者。柴进之后,张炎在其著作《词源》中进一步肯定了白石对词的贡献。《词源》云:“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味。姜白石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断,此清空质实之说。”

张炎所提出的姜词“清空”、“古雅峭拔”的风格正是姜词在后世备受推崇的原因。他首创了一个以“清冷”、“古雅”为主要特色的词风,并在其后的岁月中不断有追随者。清人朱彝尊对此进行了描述:“词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张辑、卢祖皋、史达祖、蒋捷、王孙、张炎、周密、陈允平、杨基,皆具夔之一体。”

这样,宋词史上的第三个风格团体形成,并且在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白石词自成一派的原因

词在宋朝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从表现集体的审美趣味到表现个人的真实情感,从闺阁到广大世界,从小令到长调,词在不断的丰富着。但是,词的发展始终面临着是跟李走还是跟苏走的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姜夔的高超的音乐素养让他可以避开这样的两难选择。他自度了许多曲子,用雅乐代替了原来的俗乐。他以古乐府为例,如依《九歌》做《越九歌》并做琴曲,作品的内容以“震撼人心、永念宗德”为宗旨,充满了清雅之气,艺术品位与那些在宴饮上共歌女歌唱的曲调完全不同。客观上曲调风格的改善容许他在坚持音律规范精美的基础上抒发自身的黍离之感、兴亡之叹、身世之悲,成为他站在传统词的规范的基础上融合各家长处的基础,却并不失词作为一种音乐文体的特色。

同样,当时的社会在客观上不容许姜夔成为第二个周邦彦,而朝着苏轼的抒发文人的情怀的方向发展。我们发现,姜白石与他的追随者都在词中蕴含了相当的文人对生活的感悟。这也是他的词被称为“雅”的一个方面,即词内容雅致。咏物词,体物工细,描写爱情的词,充满了痛苦的相思,充满了诗性。

这些特点的形成有着十分深刻的社会原因。当时的南宋小朝廷早已失去了重拾山河的豪情壮志,词人不论对民族的命运,还是对个人的前途,大都充满了失望和绝望。但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依然扎根在他们的心底深处。这种无奈、绝望的心境,使他们对国事的愤慨已经变成了一声叹息。他们既要求词能够承担起唤醒民众的责任,又深深明白这种意愿的徒劳。故而,他们一方面不愿词回到原本只是作为花间宴集酬唱相合的小道,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辛弃疾式的慷慨激昂的呼号和热情,从而将词从对外在的社会的关怀带向了对心灵世界的表现和省视,在词中表现他们的痛苦和绝望,虽然,这样的感情早已是淡淡的了。

三、宋词的衰微

至姜夔,宋词“别是一家”的局限性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白石的风雅词就是站在“别是一家”的基础上的升华与丰富,融合了婉约与豪放的长处,将宋词推向了新的。正如王鸣盛所说:“北宋词人原只有艳冶豪荡两派,自姜夔、张炎、周密、王琪孙放开清空一派,五百年来,以此为正宗。”

应该说,这种对词的丰富,特别是站在融合的角度上的丰富,是风雅词的不可磨灭的功绩。然而,正如文廷式在《云起轩词序》云:“词家至南宋而极盛,亦至南宋而极衰,其衰之故可得而言也,其声多柔靡,其用字则风云月露红紫芬芳如有戒律,不敢稍有出入焉。”

这就是文学被匠气所束缚的层面而言,一种过分重视格律并为格律所束缚的文学形式终究难以逃脱衰微的命运。

但笔者认为,宋词最终的衰微更因为词至姜夔,已经失却了原先那种毫无掩饰的袒露文人士大夫内心的真性情的功能。“词”一开始就以“小道”、“艳科”自我定义,有别于正统表现士大夫形象的诗,这样,他也就能对当时的道德要求高挂起免战牌,成为表现传统道德所束缚的士大夫的真实情感的最好工具。

其实,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北宋的士大夫几乎个个在词与诗中有不一样的面貌。充分的表达了词作为一种十分随意的文学体裁所担负的表现文人真实情感的功能。而风雅词人将之拔高到表现文人清空邈远的艺术品格上,这些人性中最真实的情感的表达需要被忽略,而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诗”了。

同时,在词中注入文人的“诗情”,也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接受欣赏,就失去了原先所有的丰富的生长繁盛的土壤,最终,不得不被更为世俗的“曲”所代替。

其实,任何文学形式的盛衰本身有其自身的规律。而每一个时代,必然能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声音的形式。任何一种改变都有其积极与消极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看待风雅词对整个宋词的作用,更可以这样看待文学史上的每一次文学思潮的更迭。

参考文献:

[1] 王强.唐宋词讲录[M].昆仑出版社,2003.

[2] 朱玉麒.论南宋后期词人的布衣化倾向[J].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1(3).

篇7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闲逸优雅的恬静生活,在唐宋时期这种想法尤为流行,这或许与唐宋高度膨胀的儒家思想有着一定的关系。儒家思想在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时,对大自然抱着一种天人合一、整体平衡的观念,对所处的自然环境持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唐诗宋词更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优美、瑰丽的韵调使其有着无穷的魅力,姿态万千的神采和沁人心脾的芳香更令人陶醉。唐诗宋词善于使用各种意象,构成丰富多彩的意境,来表情达意,达到艺术效果,从而使其有着无穷的魅力。本文试图分别对唐诗宋词中的草、梧桐、雨、月和夕阳的意境进行分析,具体阐明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为更好地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一、唐诗宋词中的意象

唐宋的文人都喜欢用“物”来衬托某种意境。综述唐诗宋词:草、梧桐、雨、月等物被较为广泛地引用。本节简单介绍这几种物在唐诗宋词中的意象。

1.草 在唐诗宋词中,文人常常用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别情离绪和思古念旧之情。著名诗句“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中蕴含了怀旧痛今、凄怆伤感之情。在“草”的这个意象上,积攒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离情别绪。纵览古今,凡是具有古代文学知识和一定的文化修养背景的人,只要在古代诗歌中碰到“草”这个名词,就像敲击了某一个特殊的神经,脑海中会立刻产生黯然神伤的离愁别绪。

2.梧桐 梧桐以其高大的落叶乔木“专情”形象,在唐诗宋词中备受青睐。在唐诗宋词中梧桐经常伴随着孤寂、冷清、落寞、哀愁而出现。梧桐在宋词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寂寞梧桐”和“梧桐更兼细雨”这些经典名句,至今依然脍炙人口。然而梧桐在宋词中的意境趋向于悲伤、凄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满地黄花堆积”等悲怆的千古名句,无不营造着一种浓厚的悲愁氛围。

3.雨 雨同样受到唐宋诗人的关注,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不乏空灵的雨境。打开唐诗宋词,到处听得到雨声。雨由于其本质的轻柔流动,很容易成为诗人笔下的感情载体,赋予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无论是春、夏、秋、冬,也无论是阴晴圆缺,雨尽显其百态千姿,妙不可言。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雨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等唐诗宋词绝句,无不内容丰富深邃,感人至深;其艺术手法更是多姿多彩,令人回味久远;它的瑰丽奇异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它的华赡丰富吸引着人们去领会,它的精妙绝伦吸引着人们去感受,它的人文气息吸引着人们去感觉。在现代的艺术设计中,也常以雨来作为背景衬托,譬如在修饰恋人分手时的悲怆时,常以一场暴雨来衬托,这场暴雨无需多解,即可让人感受到其中的惆怅。

4.月 月作为一个古老的极具文化意蕴与情感价值的原型意象,不但渲染了一种恬静优美的气氛,同时还更使人联想到月下美人的美丽容颜。在唐诗中几乎处处可见月亮,文人们喜欢用月色去展现他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细致入微的内心体验。他们善于用诗篇去触动灵魂,去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样的诗歌给人的第一感觉便是离别之情;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更是向离别的亲人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的情感。

二、唐诗宋词意象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艺术设计与唐诗宋词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或者可以说,艺术设计就是一种唐诗宋词文化。艺术设计过程中重点是要处理好意境、空间意识和自然意识。只有处理好这三个部分的艺术设计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设计。

1.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的“意境”美 顿悟净心、寻求心灵的澄澈自由是唐诗宋词的灵魂,它灌输给人们一种平静淡然的世界观,使得人们在物质化的世界中寻求一种达观、一种自在而为的人生追求。唐诗宋词在貌似淡然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极为广阔、令人深省的思想空间,如草、梧桐、雨、月和夕阳等基础元素构成了唐诗宋词广袤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深深地影响着艺术设计的思想,形成了用是否含有意境追求来评价艺术设计成败的衡量标准。意境是通过对境象的把握和处理,从而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效果,它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的。以我国的园林设计为例,在古代的园林设计中,“意

转贴于

境”是设计者们必须考虑和追求的,没有意境的园林必然会被历史淘汰。从园林的作用来看,它不仅仅是人们休憩的地方。纵观历史,园林是文人们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更是历代文人们表达心志、寄予情感的场所。包括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在内的几乎所有园林,它们都没有脱离对“意境”的追求,这些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们利用园林来表达自我,实现自我。草代表着离情别绪,梧桐代表着至真情感,雨代表着悲怆惆怅,月代表着思念和夕阳代表着凋零,这些唐诗宋词中的意象,在园林的设计中体现得淋漓精致。除了园林设计,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设计都有着相似的意境,对这种意境的追求从未间断过。

2.唐诗宋词意象与艺术设计中的空间意识 唐诗宋词中并没有表达出绝对的有限和无限,对二者没有严格的界定。恰恰相反,在唐诗宋词中二者可以互相转换,表露出了有限的空间里包含着更为无限的世界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简单就是美,在艺术设计中更是如此,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更大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和思索。用艺术设计的专业术语可以表达为“以小为大,咫尺世界”等。虚实相生、分景、借景等方式更是古代园林设计者和建筑者们所采取的“以小为大”的手段,他们利用这些手段来使观赏者从心理上扩大空间感,将有限的园林之景融入到无限的宇宙之中。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可利用的面积和空间与设计者的品味和能力是有着必然联系的,面积和空间越小,体现出的设计者的品位和能力就越高。园中园、景中景那种“庭院深深”的层层设置,更容易冲击人们的视觉,从而产生一定的空间感。园林设计强调的是传神达意,有时一棵梧桐就能代表一段至真的爱情。简单的一棵树结合其背后的深远意境,给人带来的将是多重的空间感。

篇8

汉宫秋月

泛着哀婉幽怨的音律,一曲秋夜的月光,漫过清冷的深宫。

月下的佳人肌肤如雪。

渴望拥有一个诗意的人生,见不了天子,看看月亮也好。

长安的月亮,凄凄地笑。

低吟、低泣。琴鸣、琴咽。

透过琴音的暗示:天上的月儿圆了。心里的月亮落了。

谁是面对着月儿最想哭的人?

一支竹管。让手指本文由收集整理有了游走的空间。

幽婉。空灵。含蓄。沿着一管长箫的指向,江南的意境,灵气十足。

是谁在一管长箫里注入了仙水?

暗含太多的意蕴。承载太多的忧思。箫!清高且寂寞。

谁能拂去一管洞箫的沧桑和孤独?

忧郁而又灵性,深沉而又浑厚。低吟满腹的心事,箫是一位稳重细腻深沉的男子吗?

江南的女儿,怕是要爱死这箫了。

粱祝化蝶

薄薄的羽翼承载不起两缕哀怨的幽魂:从一曲呜咽的琴音里飞出,一对痴情的蝴蝶,在古典的花丛里翩飞。

追逐至死不渝的坚贞!十八里相送,为什么送不走世俗的枷锁?两双手的叠加,为什么握不住真爱的幸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曲凄美的绝唱,一对苦命的鸳鸯,一方肝肠寸断的荒冢。

舞一曲生死相依的绝恋。唱一曲千古恩爱的悲歌:薄命的爱情,在音乐的河流上幽怨地迂回和流淌——生不同衾死同穴。

痛!抚弄琴弦的人心湿了,倾听琴音的人心碎了。

折折叠叠。循着一曲凄凉的旋律,谁的心弦在一种际遇里震颤?谁又渴望在一种挚爱里相依相拥?

问世间情为何物?

谁在为一只笛子的爱情喊渴

孔内的气流来自丹田。

把流泻的情思倾注指尖!六个笛孔就是六朵美艳的竹花,七个袅袅娜娜的音符,就是七位长发飘扬的处女。

焦渴。谁的唇边粘贴一枚爱情的花瓣?

寻找倾诉的出口:

短笛横吹!今夜,谁在为一只笛子的爱情憔悴地喊渴?

吹箫的女孩

幽幽的流水是谁的情感?凄凄的宋词是谁的叹息?

吹箫的女孩,长发飘飘。

吹箫的女孩,瘦如宋词。

六个箫孔就是六朵凄艳的竹花。谁的心境顺着一支竹管忧郁地流淌,一行行清泪,打湿一片片忧戚的竹叶?

聆听。欲言又止。

今夜月光盈盈。

今夜月色冷冷,今夜箫音清洌。

篇9

儿时,还不懂得什么人情世故,人间冷暖。于是便捧起了童话静静地读,看着精美的插图,惊喜连连的故事情节,心中慢慢地开始收获感动,萌生了一株株情感的幼苗,心中激动地泛起一圈圈涟漪。在童话中有时为卖火柴的小女孩而伤心,有时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高兴,有时为王子们的智慧和勇敢而佩服……我高兴,在儿时我收获了从书中而得到的感动。

少年时,开始接受了唐诗、宋词。我觉得唐诗是一首歌,唱响这大唐的兴衰败落;我觉得宋词是一株柳,摇曳于宋时的世态炎凉;我觉得元曲是一条河,跳跃着元时的人间冷暖;我觉得清小说是一尾鱼,游荡在清朝的繁华没落中……在书中,我敬佩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洒脱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气概!我赞叹李白敢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豪迈气魄!我伤感与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和“人比黄花瘦”的凄凉……我感受到了太多太多,也感谢书所带给我的非凡体验!

现在,我开始接触名着小说。不屑于言情小说,太过矫情和做作。爱读《西游记》,明白了成功绝非容易,曲曲折折的求经路并不好走,关键是要有勇气和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爱读《红楼梦》,绝不认为那只是单纯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它是一部凝聚着苦涩爱情的史书。那是贾家兴衰荣辱的进程史,也是一部记录着众多贵族豪家从繁荣走向衰败过程的记录史诗。爱读……从小说中我收获的是对人生的思考!

篇10

老师,自然是那些早他们一年来的学长们。

所有的女生全都跃跃欲试,只有白小吟,坐在角落里看着大家笑。

其实白小吟是那种很朴素的女生,不是多扎眼,但那份稳妥却一直有。冯远遥那时对一个北京女孩子感兴趣,于他而言,北京女孩于燕明亮洒脱大方热情,况且报到第一天就很热情地给了他好多北京特产吃。用于燕的话说,她比较好色,喜欢长得好看的男生。

冯远遥的确是好看的。上高中时曾经是排球队长,高高瘦瘦的,小麦色的皮肤,加上一口漂亮的牙齿,他从十六岁就收到女孩子的情书,喜欢他的多是于燕这种女生,大气大方,从来不会害羞一样。但冯远遥喜欢的女生不是这种类型,他喜欢古典一些的女生,确切说,如宋词一样的女生最让他喜欢。

白小吟无疑属于这一类。

虽然常常和于燕跳舞,虽然几乎公认他们是一对,可冯远遥知道,不是这个样子的。他喜欢的,是那个皮肤有点苍白,穿布衣黑裙的女生,齐耳短发,不善言谈,见了男生会羞涩的一笑,是的,那一笑,是倾国倾城的。

那时校园里流行唱情歌的告白方式,所以弹着吉他唱情歌的人很多,冯远遥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他唱情歌不是为了告白,只是单纯的喜欢,每当冯远遥用他磁性的声音唱出来的情歌总是会引来女孩子的阵阵尖叫声,白小吟就这样在角落里听着冯远遥唱,每当冯远遥的目光转向这边时,白小吟的脸便刷的一下子红了,煞是可爱,那时候的冯远遥多想对白小吟说这是为她唱的,只是到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寒假的时候,他想去送白小吟去车站,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还买了几本宋词书,因为觉得她会喜欢。

那天,他本来说是去要找她的,但于燕来了,拉着他去看周华健的演唱会。他回来时,女生宿舍已经锁了门,第二天再去,他发现,白小吟已经走了。

寒假期间,他从别的同学那里得到白小吟的电话号码,然后在除夕夜为她发了一个短信,冯远遥觉得,无论如何,她都要回他一个短信,哪怕短短四个字的“新年快乐”,但他等到开学也没有等到。

他感觉很伤自尊,这个期间,于燕跑到他的家乡湖南来了,这让他非常感动,在家后面的竹林里,他吻了于燕。

那是他的初吻,他吻过之后觉得很委屈,因为他想吻的人是白小吟,不是于燕,但一切就这样发生了,于燕成了他的女友,在开学之后光明正大地吊在了他的肩膀上。

他想问问白小吟收到祝福没有?却又怕自讨没趣,于是选择沉默,和于燕成双成对,有时路上遇到白小吟,她会笑着看着他,还是那样羞涩的笑,让他心动,他会别过脸去,心跳好久。

大三时的春天,班里组织春游。

于燕自然又是十分活跃分子,想的都是浪漫的事情,从海边歌舞到篝火晚会,冯远遥细心地观察,倒是白小吟,还是耐心地准备着东西,因为他是班长,他要想得周全,帮他的人,只有她。

从创可贴到药品,从晕车药到红药水,事无巨细,她一一想到。列好单子让他看,再一件件去买,冯远遥很是感动,他说“谢谢”的时候,她会脸红。

他喜欢会脸红的女孩子。

出去的那五天,她一直是他最好的助手,在别人疯狂折腾的时候,她捧一本书,静静地看着。他去看她的书,那也是他喜欢的一本书。

他们单独相处的时候,在那五天中是最多的。

但彼此说的话并不多,冯远遥一说话,白小吟就脸红了,冯远遥就再也不好意思说下去,他偷偷地看她,她低着头,摆弄着手里的东西,茫然不知所措,那个时候的她,真是让人怜爱。

那次之后,冯远遥把从前买的那宋词书送给了她,她脸红着问,为什么要送我书?

冯远遥很想说,因为你像宋词啊。可是他却说,谢谢你春游时一直帮我。是的,如果没有她,一切会多乱啊。于燕只顾疯玩,和男生蹦极打升级拱猪,贴得满脸的纸条。饿了的时候嚷着,白小吟,白小吟,快给我拿面包来!她的包,一直是冯远遥和白小吟给她背着,她买了好多旅游纪念品和衣服,乱七八糟杂乱无章,白小吟只买了一件只水晶兔子。

大四的时候,快毕业了,很多情侣面临着分手,也有很多相互爱慕的人没有说出口,所以,有人提议在毕业晚会的时候,唱情歌独白,让情侣们或者是相互爱慕的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毕业晚会上,出乎意料的看到了白小吟的身影,她身着一淡蓝色连衣裙,扎着马尾辫,偶然羞涩是笑容让冯远遥忍不住的心动,那个时候的白小吟是她这么多年来胆子最大的一次,那也是冯远遥第一次听白小吟唱歌,白小吟唱的是冯远遥最喜欢的六哲的那首《如果没有她你还爱我吗》“如果没有他你还爱我吗我很想知道你的真心话一句话了却我心中的牵挂爱与不爱都算是回答如果没有他你还爱我吗我真的在意你给的回答请不要再让我泪滴如雨下在爱与痛的边缘挣扎”。忧伤的曲调加上白小吟的天籁之音更显得动人心弦,那一刻冯远遥的心被触动了,在不经意间,冯远遥看到了白小吟眼中的泪水,冯远遥想,究竟是哪个男子让你爱的这般辛苦,你的泪又是为谁而坠落,那一夜,很多人失恋也有很多人恋爱,而冯远遥也是其中一个,他和于燕分手了,就在白小吟唱那首歌的时候。

他准备去找白小吟,告诉她他爱的人是她。

这次,他找到了她。在她的宿舍里,还有一个男生在帮她捆行李,那是一个相貌清秀的男子,看得出来,白小吟和他的关系不一般,因为白小吟正用手帕为他擦着汗。冯远遥有些尴尬,站在门口说,看看还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因为明天,他们就要各自天涯了。

第二天,天有雨,他们在站台上分别,一群人,乱哄哄的。她和他没有说上话,白小吟递过一本书,正是他送的那本宋词,便匆忙地上了车,火车开动的刹那,白小吟忽然伸出头来叫了一声他的名字,他再想听,火车已经开走了,轰隆隆的声音,碾碎了他的梦,原来你的歌不是为我而唱,你的泪也不是为我而流,走吧!冯远遥在心里对自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