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观察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06:1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年级观察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步:以观察室内静物为主,注意观察顺序和观察重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如指导学生观察教室的摆设情况,写静态片断,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看,按方位顺序,把教室的摆设和布置一件一件说清楚。
学生观察口述后,要求学生仔细想??发挥联想和想象,把事物写具体,然后把下面两段短文进行比较,从中悟出写作方法。如: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正面墙上挂着国旗,国旗下面是黑板……
我们的教室在图书楼下第一间,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正面墙上挂着一面鲜艳的国旗。每当我抬头看到国旗,心中就肃然起敬,它是千百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它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美好未来而努力学习……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静态片断描写要抓住事物特征,运用数字,写出静物的形状、颜色等,只要注意发挥联想和想象,就能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些。
第二步:扩大观察范围,从室内到室外,由静到动,从颜色、形状、大小到发展变化,从看、听、想等方面写动态片断
如指导写“初冬到了,天气一天天寒冷”片断,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初冬树木的变化,然后写在本子上,在课堂上念给大家听。如一个学生这样写:“一阵秋风刮来,树叶沙沙直响,几片黄叶飘飘悠悠掉下来。
我往地下一看,爸爸昨天扫得干干净净的院子,今天又撒下许多树叶……”有的学生还能与其它树进行比较,并写进心里想的话。如:“……只有松树、柏树,它们不怕寒冷,还那么青绿,屹立在严寒之中。我想我也要像松柏那样,不怕寒冷……”
写动态片断,要注意观察事物发展变化过程,如写“春雾”片断,向学生提供观察提纲,提醒学生有顺序有重点地进行观察:①太阳出来前后,春雾怎样?(形状、颜色、飘动)②春雾中的景物和人们怎样?通过仔细观察,大部分学生能按观察顺序写下来。如:“春天的一个早晨,我打开门,一股寒冷潮气迎面扑来。原来天下大雾啦!那灰蒙蒙的大雾,像一个巨大的纱罩,把地上的一切都蒙住了。公路上,人们在雾中行走,真像电影里的神仙在天际遨游。不远处的自行车,只听到铃声,却看不到影子。汽车也不得不打开黄车灯,不停地按着喇叭缓缓前进
第三步:观察人物的外貌和动作
在指导观察人物外貌时的做法是
(1)教给人物外貌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外貌主要特征;②按一定顺序写;③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把外貌写具体。
(2)人物外貌素描。由教师或选班上一位学生当模特,用教师教给的写法,进行素描,然后上台念给同学听,进行评价。
(3)猜谜活动。选校内一名教师或班上一名同学进行具体描绘,不要写出名字,写好上台念,让同学猜他(她)是谁,猜对说明写得好。
指导写人物行动时的做法
(1)教给人物行动基本写法:①抓住人物主要动作;②按人物动作先后顺序;③准确选择动词。
(2)由教师演示动作,如批改作业,炒鸡蛋等,让学生素描。
篇2
关键词:三年级 作文 教学指导 探究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58
当学生升入三年级以后,作文要求就会提高。由一二年级的看图说话作文转变为真正的学生作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所以,我们又称三年级学生的写作为“起步作文”。因为没有任何写作方面的经验,所以,学生写起来总是会对作文心生畏惧,老是感觉无从下笔。那么,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写作热情,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迅速提高呢?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想方设法地去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感觉到写作的好处,并且自觉地去练笔,去尝试写作,我想,不久的将来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得到很大提升。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以为,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人们学会认识事物最基本的能力。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事物就必须要学会观察,没有对事物进行直观、感性的认识,就不会做出正确的判断。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了解和认识整个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只有让他们自己亲自去接触事物、观察事物、了解事物,才会对事物做出真实、有效的判断,从而获得最有价值的资料,写起文章来才会感觉有话可说,有理可讲,写出的作文才会真实、感人。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学习写作文章,就要先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比如,在讲授《石榴》这篇课文时,我不是让学生先读课文,而是让他们先认真观察石榴的图片,然后告诉学生石榴的生长过程和景象,包括石榴花的颜色和形状,石榴子儿的形状等,让学生对石榴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细细品尝,从而增加学生对石榴的印象。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对《石榴》这篇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还教会了学生如何去观察,怎样对水果进行描写等。讲完课文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事物特征,掌握写作技巧。
二、引导学生积极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写出好作文的基础和条件,没有想象力的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气。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不仅要加强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还要重视对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要想培养三年级学生的想象能力就要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根据自己玩玩具的过程编一个童话故事”。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给学生展示一些好玩的玩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引导学生想象玩具也是有生命的,想象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让学生给它们编出好玩的故事来。并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学生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各抒己见,把故事编得生动、有趣、完整。在整个编写过程中,学生的主观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自主想象的空间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引导和锻炼,写作兴趣浓厚了,写作能力也提高了。
三、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积累语言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由此可见,平时的积累是多么重要。化学量子结构告诉我们: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因此,词汇量的积累可以使学生作文水平得到质的提高。但是,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比较淡薄,缺乏耐性,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不断的鼓励和引导,督促他们从小养成爱学习、勤积累的好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储备量。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每天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教师对学生的积累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适当的加以引导、指正。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和资料。比如,《古诗词阅读》《唐诗三百首》《儿童诗歌》等,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并学会运用。为了调动学生的背诵热情,我定期在班里举办“小小读书会”和“经典诗歌朗诵”“成语故事接龙”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累热情和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优美语言词汇的运用能力和印象。除了以上所说的几点以外,我还鼓励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生活实践中去感悟、去积累。比如,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查阅各种资料,通过旅游和实验,留心观察并记录。这样学生的见闻广博了,积累丰富了,语言宝库充实了,写作障碍减小了,作文能力提高了。
学生的词汇积累丰富了,就一定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吗?如何引导学生组织语言,进行写作就显得尤为关键。
第一,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很多教师喜欢给学生提出很多要求,比如,字数不能少于多少字,写作范围必须是某某方面的等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受到种种限制,加重了学生的心理畏惧感,对于刚刚学习写作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师要给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第二,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或者家里,他们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所以,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会去挖掘题材,给学生创设情境,演绎生活中的精彩片段,带给学生真实的感受。
第三,引导学生抒发创作情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抒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布置《说说心里话》《老师,我想对你说》等方面的题目,激发学生的沟通欲望,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篇3
关键词:三年级;作文;指导策略;兴趣;语言积累;培养;观察能力;想象;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65-01
一、兴趣是写作的前提条件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因此,兴趣是写作的前提条件。三年级的学生刚迈入写作的门槛,我们应多鼓励,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在他们的习作中多挖掘闪光点,一句话写的好,一个词语用的好,我都会夸奖他是个小天才,学生们对写作的信心就会慢慢增加,自然就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慢慢地会朝着你所期望的发展!
二、语言积累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三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三、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提笔应先练眼力,写作来源于生活,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教学写秋天的作文时,我就带他们在校园里领略秋天的景色,引导他们观察秋天事物的特点,比如秋天的风、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花坛里的花,学校外的田野和果园等等,他们兴趣极高,甚至能组织好优美的语言来形容眼前的景物,写出了较多优秀的作文。当然在观察过程中还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主要是观察事物突出特点,从多方位由表到里的进行细致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联想,这也是写作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比如在观察落叶时我就引导学生:“在空中飞舞的黄叶像什么?”学生有的说像蝴蝶,有的说像扇子等等,然后再指导学生组织语言,讲述的再具体生动些,总之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还要重视展开想象,这样学生的作文一定更为生动!
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小学生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和书面表达练习活动。在我们指导孩子写想象作文时,我们通常强调内容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的积淀,大胆展开想象,尤其是创造性想象,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意愿,写出充分显露个人创造力的习作。可这一切并不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在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指导他们写出好的想象作文之前,必须丰富他们的表象,增加表象的贮备。
五、指导学生自主修改和相互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要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地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环节 。首先,学生打好抄稿后我会先挑出几份师生共同修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又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修改,先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看看是否通顺有没有病句,然后找出错别字,再酝酿一下表达的感情是否正确,最后再看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等,自己修改后,重新抄过,再交给同桌,或小组成员大家讨论互改,总之 ,在反复的斟酌修改中出炉了很多优秀的作文。这些作文交上来之后我会把较优秀的请小作者读出来给大家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在积累和学习。总之 ,重视作文的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必要条件。
六、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于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全新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力条件和广阔空间。”例如:《美丽家园》一课时,要让学生到校外享受家乡美丽,于是可先让学生明确这次活动不仅是去感受家乡的美丽,还得用笔描写家乡的美景,来表达自己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学生通过观赏游玩,目睹家乡的各种景物,感受家乡的美丽,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及时鼓励
篇4
从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看,三年级的说话和写话不再像一二年级那样两者浑然一体了,写话的要求也不像一二年级那么简单,而是在选材范围、体裁的要求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要想使学生从思想认识上适应一个高的起点,小学作文教学必须抓好由低段向高段的过渡问题。另外,在九年义务小学阶段中三年级正处于小学时期学习转行阶段,也就是处于词语的统一阶段,对于一个学生在以后的语文学习方面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关系到学生的好与坏,关系到文章的写作是否成功,因此,为了做好三年级过渡性教学,笔者就开展三年级语文教学浅谈以下几方面的意见。[1]
一、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和身体方面来看,虽然判断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缺乏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容易忽视许多小问题,从而以小失大,造成问题的严重性。比如,让字、词、句系统连结,而学生则是单一性的思考,从而导致形成的句子失去了血脉和养料,使句子变得空洞而且乏味。因此,这一阶段应从各方面搞好学生的身体锻炼和学习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从三年级学的课本知识结构来看,三年级刚跨过一、二年级的识字、组词教育,而三年级则反映成句字和字、词的系统知识,这就让学生无从下手,因此这一阶段应该加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为写作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我――我爱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什么地方――那个地方的景色如何――景色表现在哪几方面等。还比如:有――有月亮――月亮什么时期最圆――什么时期如弯钩――月亮自己发光吗――关于月亮的传说等。让学生在发散思维中活跃自己的思想,从而开拓大脑,为丰富的想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从三年级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情况来看,三年级学生仍然喜欢表现自己,自信心较强,因为这一年龄阶段决定了一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发挥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如把自己观察到的物与色等东西亲自说出,让全班学生听评,最后达到统一的效果。老师随时沟通,从而让教学有更大的进步。[2]
四、从创新方面来说,让学生创新提高,因为三年级学生对某一事物看法还没有固定,因培养学生的创新有很大帮助,比如:想象――联想――幻想,统一“三想”思维,让学生有充足的自由空间。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意识,从而达到创新和实践的统一,创新理论的完美结合。
五、从学生相处方面来说,因为三年级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没有根本上形成,因此这一阶段让学生了解学生,从而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达到学生的相互理解和关心,为今后的学习找到合作的伙伴和帮手,为开展统一性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集体化和目标一致化。
六、从加强审题训练来说:从三年级开始,写话内容一般只提供具体要求,很少提供写话内容和题目。这时的写话训练就要靠学生根据要求自拟题目,自己选材进行片断和写作联系了。在这个时期如果不重视审题训练,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重点不突出,或者出现跑题现象。比如:小学语文第五册基础训练二中的说话作文有这样一个要求:把你参加的一次家务劳动(如洗手帕、打扫卫生、买粮买菜),先说说,再写成一段话。有的学生竟把在学生做值日的事当作一次家务劳动来说,出现了跑题现象。有的学生写《洗手帕》,内容有头有尾,就是没有写怎样洗这一重点。因此,加强审题训练尤为重要。加强审题训练,一是要指导学生弄懂要求,抓住关键词,体验深刻理解;二是要注意题目中对时间、空间、数量、体裁、人物等方面的限制;三是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审题指导。
七、从加强学生参与评改的训练来说,一二年级学生写出的短文以教师批改为主,从三年级起,学生的作文篇幅要逐渐展开,教师的批改量也随之增加,批改作文成了教师一项繁重的任务,煞费苦心。然而作文本一发,有的学生甚至不看一眼就装在书包里,这岂不是徒劳无功吗?我的方法是:学生为主,教师点拨,互评互改,共同提高。这样既减轻了教师批改作文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
一、通过日常生活发现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对作文这个“陌生”的“客人”产生好感与兴趣,才能把他们自己心中“最好”的东西拿来“招待”这些“陌生的客人”,从此,他们才会变成“无话不谈”的良朋挚友。这样也能够解决学生不知道怎么样写作、害怕写作与写作时无话可写的尴尬局面。特别对三年级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这个兴趣更需要老师的精心培育和小心呵护。
1.“说”身边熟悉的事情,是学生“会”写的前提。“会写”是建立在“会说”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学生连口头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都不具备,那如何能让他们写出好的习作?为此,要在学生“写”之前对他们做专门的“说”的训练,只有学生说得“滔滔不绝”,在写的时候才能“妙笔生花、行云流水”。而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就成了他们“想说”和“会说”的前提。例如:在上学的路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些学生身边熟悉的小事,不仅可以让他们津津乐道,更培养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能力。久而久之,这也成了他们“会”写的前提。
2.“写”身边熟悉的素材,是学生“乐”写的关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身边各种各样的带有插图的儿童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就可以此入手,让他们随意地写这些故事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完后让他们互相交流,相互评价。当然,老师更要给他们创建展示“习作”的平台,如“把我的习作读出来”活动。再进一步选择一些典型性的习作举办班级作文展览。另外,利用学生每天必看的“动画片”,在看完后要求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日记的形式写下来,从而培养他们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是作文生动的重点。“观察”是把作文写具体的重要前提和有效手段,也是想象作文的第一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地培养学生这种观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作文不仅仅有简单的枝干,还有鲜嫩的绿叶。例如:在指导《我的老师》这一习作的时候,在学生准确地描述出老师的外貌形象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平时面部表情或衣着的变化来想象老师的心理活动。
还应该注意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作为作文的初学者,在教学中我们只是要培养他们简单地“察”和简单地“想”的意识,并在习作中能够初步体现出来就行了,而不应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察”后的“想”这对于他们只是一种思想的渗透,而不必在观察细节后精确地阐述。
二、通过课文教学促进习作练笔
教科书上的课文,都是名家的名篇,是适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典范之作。例如《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西湖》《拉萨的天空》《小露珠》等等,这些纪实、想象与优美的课文是初学作文者的“范文”。所以,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可以依托课本当中这些典型的“范文”,让他们在学习这些“范文”的同时去熟读、去精选、去感受、去模仿。
1.仿写课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人从儿童起就有模仿的本能。他们因模仿而获得最初的知识,模仿就是学习。”小学的作文教学除了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写的内容,还要从“范文”中“仿”出写作的形式、结构与基本技巧,课本中优秀的“范文”,就是学生仿写的最佳素材。例如:教学完《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后,学生仿写的“让我们荡起秋千”“让我们踏上火车”……在写出学生自己心里话的基础上,更是有了现代诗歌的“形式”与“韵味”。
2.续写课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好多在最后都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续写课文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并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学完《哪吒闹海》一文后,老师说:“东海龙王父子被制服了,但是几十年后龙王的孙子――这个“官三代”又开始欺压当地的渔民了,哪吒又是怎么做的?请大家想一想、写一写。”这时的学生都觉得有很多话要写,课文中经典的词句与精彩的打斗场面都会出现在他们续写的“文章”中,而学生平时在其他动画片当中看到的或由此想到的种种“精彩镜头”同时也会为他们的文章增添更多鲜活的画面。
3.改写课文。改写课文就是把适合表演的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剧本,在改写课文过程中,通过学生简单的“剧本创作”,培养了学生处理文字与写作的能力。如苏教版第五册的《小露珠》《小稻秧脱险记》等这些童话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文作了改写,并初步形成了适合排练的剧本。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是一种全新的练笔与写作的模式。
4.写读书笔记。课文的思想内涵是文章的灵魂所在,课本中的课文大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在对这些课文教学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想情感教育,而交流学习心得或写读后感都是一种不错的形式。例如:读了《狐狸和乌鸦》一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等诸多问题的设置,会让学生在“读后的写”中得到新的提升。
篇6
一、来源生活,表达真情
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才能有所见所闻所感,才能真正写出好文章。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带领学生有目的地观察生活很有必要,并且要将这种方法作为习惯来培养。教师要告诉学生,要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生活,用灵敏的耳朵聆听生活,用敏感的心体验生活。在教学习作“秋天的图画”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美丽的秋景,寻找秋天的色彩,组织学生开展“画秋天、颂秋天”等综合性活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写一写“我心中的秋天”,效果非常好。当然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均衡的,往往存在差异。必要时教师还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内心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为学生做示范,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弥补他们表达能力的滞后性,毕竟小学生学习语言还是从模仿开始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全班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从“不自由”到“自由”
教材在习作编排上,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在内容上的限制很少,习作内容宽泛。但同时带来一个弊端:三年级学生刚刚学写作文,习作方法掌握得少,取舍能力有限,他们很难在自由确定习作内容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练习就达到单元习作训练的目标。鉴于这种实际情况,我突破教材,对一些单元的习作内容进行拆分,由规定统一内容“不自由”地写,到习得方法之后“自由”地写。如在教学习作“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时,我发现这一专题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让学生自由地决定习作内容,学生虽然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但受年龄及阅历的限制,根本无从下笔,结果作文变成了摘抄资料,失去了习作的价值。因此我把习作内容缩小到极小的范围,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传统节日。在这种情况下,习作内容虽然变得不自由了,但由于降低了习作难度,学生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他们也由此发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浸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值得继承和传扬的。
三、想象作文,自由习作的“天堂”
篇7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苹果),可以让学生观看关于苹果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苹果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苹果花的色彩、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学生对苹果有更深的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写作时,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几种动物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动物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动物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篇8
【摘 要】小学中年级作文的目标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写作对象并参与作文评价,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让学生喜爱写作。从观察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切实体验作文其实是一项并不难不苦不累,而是充满乐趣成功喜悦的活动。【关键词】小学三年级作文
积累素材
引导和激发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起步开始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真实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重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三年级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纳为: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写作对象并参与作文评价。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我们在进行教学作文时,可以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也可以带领走出课堂,来到大自然中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写作情境和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文。例如,我喜欢以我家乡的XX为题,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和发挥,而写到家乡的事物,让学生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就拿学生写到家乡那条小河,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成了我夏天游泳的好去处,放学后的六点钟,我们一路兴高采烈,满头大汗的来到我们熟悉的小河。通过真实的情景再现,让学生把真情实意写出来,让作文增加了几分亲切感和现实感,从而把读者带入现实中来。笔者发现三年学生在写景作文时往往抓不住特点,写不出意境。这不单是学生对周围景物不够留心,缺乏丰富的联想造成的,而是因为教者指导学生写景时也仅仅是纸上谈兵,没有让学生融入景物,所以才使学生对写景作文感到头疼。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写出好的文章,我改进教法,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爱去哪些景点玩后,以XXX为题,让学生把曾经浏览景点的感受写出来,同时留意景点美不美,美在哪里,有哪个地方值得我们去留恋的地方,让学生体会美好的回忆成为写好作文的重要议题,唤起学生倾诉的欲望和无穷的想象力,进而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又如,在指导学生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设计教案前,我了解到班里有很多学生因为家在农村,没有去过动物园,没见过什么珍稀动物,大都选择写小鸡小狗的。为了改变这种枯燥单一的选材现象,我把在网上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动物习性的短片在电脑室反复播放给他们看,动物有动态的、静态的,有地上走的、天上飞的、水中游的,丰富多彩,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看过后,学生在屏幕上一一找到了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写出了非常朴实和真情的作文。实践证明,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写作情境,不但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他们的写作水平也随之提高,很受学生欢迎。 二、引导学生观察写作的对象培养学生写作文时的观察能力是写作文的重点。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写作文的材料,写作文时才有话可说,让仔细观察的东西变为写作的动力。因此,作文教学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在《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或蔬菜)》这篇作文前,我让学生观看西红柿的一些资料图片及实物,使他们对西红柿的生长过程有了一个直观全面具体的了解,并对西红柿的色彩、形态、形状等有个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直观教学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蔬菜或水果的方法。紧接着趁热打铁,把学生带到学校旁边的果园里,仔细观察葡萄架上的果实,激发他们的观察兴趣,使他们懂得观察对作文的重要性,为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打下基础。通过观察,学生积累了素材,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写起作文来不再挠头抓耳、冥思苦想。三、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价以前每次讲评作文,都是我讲学生听,一言堂,学生没有直接参与,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许多学生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心不在焉,一节课下来老师声嘶力竭,学生毫无收获,效率低下,根本达不到作文讲评的目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改进了作文讲评方法,尝试师生共评,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学生参与作文讲评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个个积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滔滔不绝,说得头头是道。对学生的上佳表现,我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学们真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学生受到鼓舞,思维更加活跃,对其他同学作文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一一找了出来,并提出了修改建议。通过师生共同评讲作文这一过程,学生学会了找到了问题所在的方法,养成了开动脑筋、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的习惯,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作文带来的乐趣,整个班级洋溢着快乐写作的氛围。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才能进一步让学生喜爱写作。从观察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切实体验作文其实是一项并不难不苦不累,而是充满乐趣成功喜悦的活动。
篇9
关键词:小学习作;三年级;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学写作文,会感到困难、吃力、束手无策,教师也感到很棘手。但只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传授恰当的写作方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激发兴趣,乐于写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可见有了兴趣就有写作的动力。浓厚的写作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发挥,当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投入到写作中去。比如,小学生比较喜爱、熟悉小动物,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可以安排学生一次习作,讲清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一种动物,有重点地观察这种动物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到作文课时,大家一起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的兴趣瞬间就能提起来……老师对学生习作里用得好词好句、好段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学生的一丁点儿进步,都要及时肯定,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生作文的内容来自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勇气打破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模式。可以带学生走向大自然;积极引导学生去认识、探索、思考与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观察的指导途径很多,例如:课内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再者根据训练的需要指导课外系列观察活动,并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思考,选取材料。
无论是看图学文还是阅读课文,都可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作者观察的顺序:水面――海底――沙滩――海岛上,告诉学生这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再引导学生学习观察的侧重点:水面主要观察了颜色及变化来表现其美丽的特点,海底主要观察了海洋动物的样子及活动来说明西沙群岛的富饶,海岛上则是抓住树多、鸟蛋多、鸟粪多来表现起鸟多。在教学之后,及时让学生练习。再如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又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按时间顺序来观察和描写景物,以及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来表现特点的方法。教学后教师让学生按时间顺序来介绍自己熟悉的一个景点,使他们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所熟悉的景物。提起植物,小学生脑海里会出现许许多多的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如果要将平时所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极多数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有的会觉得无话可说,有的三言两句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要细心观察缩写的植物,并做好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特征;再看颜色、枝叶及生长环境。接着,安排好写作顺序。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让他们在想象中感受习作的快乐。
四、拓展阅读,教学生学会积累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要多读书,读好书。那教师怎样教学生读书积累呢?教师可以介绍相关书目给学生读,如《格林童话》、《中国成语故事》、《伊索语言》以及一些本年段的优秀作文等,引导学生认真地读,反复地读,直到把它读懂。学生阅读时需要在书中画出关键词语和精彩的语句。并把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都摘抄下来,丰富他们的词句库,胸中有积蓄,以便在习作中能随手拈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读了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想法,让他们想清楚,理清楚,再写下来,并且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谈点体会。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只有书读多了,积累的多了,练笔多了,作文才能写得好。
五、结语
篇10
三年级四班共有学生46人。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有所进步,但是在作文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内容不够具体,语言不够规范,用词不准确,错别字多等等。这主要是在平时的训练中不够扎实造成的,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要狠下功夫,需要加强训练。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分八组作文内容,有写人的,有写事的,有写景的,有写活动的,有写物品的,让学生在各方面加以训练。在作文教学中,重点要通过读写例话的教学和基础训练的习作要求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实践。
三年级上册安排了这样两次想象作文:一次是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因为写图画是要展开想象的。另一次是编一个童话故事。在这里我想提醒一下,让学生写记实的文章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实表达,要写真实的人,写真实的事,写真实的生活,不能造假,不能瞎编,说假话。而写想象的文章,那就要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三年级的孩子由于受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想象不一定合理,在这个时候我们在想象合理方面的要求不要太高,学生只要敢于想象,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写下来就行。
三、教学目标
本册作文一共安排八次。分别是: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写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写一幅秋天的图画,写一则观察日记,写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自己去过的地方,编一个童话故事,自由习作。习作在编排上尽量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方便,不规定习作的题目,一般都是提出内容、范围,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可写的内容。题目由学生自己拟定。此外,在语文园地八还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习作,完全放开,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四、教学措施
1、制定激励措施,每次作文都评选出优秀、良好、一班三个等级,利用晨间谈话或课前几分钟进行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使作文课堂教学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意义。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欣赏,使学生在得到精神满足的同时,感到写作文原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利用好看图写话课本,上好看图写话课十分必要,它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认真观察和思维的好习惯。
3、认真上好阅读课,在阅读教学中,重在教给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
4、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听、说,教师要加强指导,同学互相评价、学习,让学生学会听、说的方法,并且多加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