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世界范文
时间:2023-03-27 11:2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情感世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儒家;伦理;先秦;论语
一、古典儒学的情的传统
孔子将西周时代的礼看作人类社会伦理原则的典范,寻求恢复它。因此,在孔子以后的儒学中,对礼的论证和倡导成为一个重要传统。本文认为,在礼的传统之外,还存在一个重“情”的传统,即儒家寻求人的自然情感的通达与满足,人的情感有所施展,不受到压抑和扭曲。
和法家的利益合理化的追求不同,儒家在社会治理方面以人的情感(自然情感)的满足和通达(戴震谓之“其情比和易而平恕也”)为价值目标。孔子对宰我讲,“汝安,则为之”,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并且儒家以孝为重要价值,都体现了其以人的自然情感(主要是基于血缘而产生的情感)为社会治理的归宿。汝心安理得,则为之,追求的是心安,即情感的通达,内心的无愧。父母子女,是人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人作为生物而言最自然的关系。因此,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成为儒家最重视,最着力探讨的关系。礼乐之类的制度性的东西,是为内心的情感“仁”服务的。“仁”是一种基于同类意识(或可成为族群意识)而产生的亲爱、援助之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是一种生物族群中的自然情感,又可理解为氏族社会中基于血缘关系而有的一种风俗或习惯法,因此也是人的自然情感。我们可以看出,儒学一向都是立足于人的自然动物性来探讨人的社会性。同时,儒学也立足于人的日常生活来探讨伦理原则,伦理原则从不脱离日常生活成为悬空的纯粹思辨理论(这在中国思想传统中叫做“体用无间”,日常生活中的人类具体活动叫做“用”,而这些活动与现象所体现的伦理原则叫做“体”)。此外,孔子后学的著作《中庸》大讲喜怒哀乐、已发未发,着力讨论意识与情绪,从孔子学说中,实可窥见其源头。
总体来说,先秦时代的古典儒学情的传统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人伦情感是自然而有的,是自发的内在要求,不是有感于物而得的异己力量。第二,这种情感应该被满足,得有所施展,不应被压抑和阻滞,也不应被抛弃。
以下试举《论语》中的内容证之。
阳货17・21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制爱于其父母乎!”(1)
李泽厚将此章视为全书最重要的一章,并称“儒学第一原则乃人的情感”,礼,“即以心理情感作为最终依据”。(2)故本文亦将其置于首要位置讨论之。
李泽厚对“汝安,则为之”的解释是:“这样,就把整套‘礼’的血缘实质规定为‘孝悌’,又把‘孝悌’建筑在日常亲子之爱上,这样就把‘礼’以及‘仪’从外在的规范约束解说成人心的内在要求,把原来僵硬的强制规定,提升为生活的自觉理念,把一种宗教性神秘性的东西变为人情日用之常,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又说,“由神的绝对命令变为人的内在欲求和自觉意识,由服从于神变而为服从于人,服从自己。”他认为这一转变“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
李泽厚先生是从道德的他律与自律两个方面的不同立论的,他的观察视角主要是在于中国的伦理从“他律”转向“自律”,这是他一贯采用的对中国思想的康德式解读。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孝悌的道德原则,建立在亲子之爱上,而亲子之爱是人类自然发生的(因为亲子关系是基于生物性的繁殖活动而发生的关系)情感,孔子讲这种情感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4)但至少可以肯定,孔子讲这种人的自然情感当作一种重要的价值追求。人与人之间的自然情感的满足与施展,是孔子的古典儒学所着力寻求的理想之境。是孔子的情感理想国。
“女安,则为之”是孔子对宰我的责备。“如果你能做到心安理得,就这么做吧。”可见孔子认为礼不是什么多余的东西,不是追求表面文章的华丽场面,而是人的情感自然流露后的表现。人的情感有很多种,有的是自然本有的,比如亲情、族人之间的感情,以至于推己及人的“不忍之心”。(有人将这些情感的产生归于动物本能或同类意识,也有人以心理学观点、生物学观点讨论之,这些结论是否正确,我们暂且不置可否,至少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经验中可以观察到亲情、族人感情的根深蒂固的存在。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感情是自然而有的,用古代中国的话说,是类似“天命之谓性”层面上的东西。)有的感情则是后天产生的,可有可无的,比如对艺术品的喜爱。孔子很重视前一种自然而有的感情,并将这种感情的流露当作一个合格的人应有的反应和表现,将这种感情的满足和舒展当作重要的价值追求。“女安,则为之”,即是说这种感情通过礼的外在形式而得到对象化,得以抒发出来,得到满足和归属,然后就会达到“安”的状态,而不是将这种感情抛弃,也不是陷入迷狂而不能自已的状态。古典儒学“情”的传统就在此处体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儒戴震也主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指出,“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又认为,“不偏,则其情比和易而平恕也。”),似乎可得圣人之学的精要。
今儒钱穆云:“宋儒说心统性情,毋宁可以说,在全部人生中,中国儒学思想,则更着重此心之情感部分,尤其胜于其理知部分。我们只能说,自理知来完成性情,不能说由性情来完成理知。”钱穆认为“完成性情”乃是儒学的追求,“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5)也颇合古典儒学情的传统。
为政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止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6)
“色难”与上章“敬”相呼应,此两章宜合起来讨论。孔子主张和悦的容色态度。提供优越物质生活,能让父母衣食无忧,却不能保证父母心情舒畅。只有和悦的容色态度,才能使家庭成员之间温情脉脉,其乐融融,父母之爱得以施加给子女,子女之爱得以用来侍奉父母。这两章也很重要。李泽厚说:“这两张章再次说明,‘孝’必须首先是一种心理情感的培养和展现。”“所以重要的在于获得这种情感体验,这不是外在的他律行为”(7)
李泽厚认为此章主要在说明道德条目必须落在心理情感的具体活动之中,脱离了情感体验的道德或“理”,则成为外在于人的异己力量。这一论点已超出了本文讨论的问题。但本文认为,此章讲“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乃是人之自然亲情通达无滞的表现,子女以和悦的神色表现对父母的爱,这种温情脉脉的情景正是古典儒学的追求。
子路13・18叶公语于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8)
此章颇受持启蒙立场者诟病,本文不揣冒昧,提出一点看法。
朱子云:“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矣。”(9)“天”有绝对如此的意味,即在说父子之情,乃自然而有。
程树德集解引程瑶田云:“是天理人情之至,自然之施为、自然之等级、自然之界限……无意必固我于其中者也。如其不私,则所谓公者,必不出于其心之诚然。不诚,则私焉而已矣。”这除了说亲情即“自然之施为”外,还认为,如果他不隐瞒,那一定不是真心的愿望,即不是“心之诚然”。(10)
孔子认为,“其父攘羊,其子证之”不可称之为“直”,只有父子相隐才可称为“直”。父子关系是人的自然亲情,是生而有之的,常人面对此种情境的本能反应就是相隐而不是揭举(先秦儒家对这种本能的最终依据缺乏严密的论证,他们是在生活经验中随处指认这种本能的存在,这或许是古典儒家的理论薄弱之处)。因此,如果去揭发,则违背了人的本能,不是“心之诚然”,不是服从内心的情感,而是压抑着情感去做。李泽厚说:“从心理学说,这是重培养情感高于其他。”(11)其说允当。
二、古典儒学重情传统的根源
20世纪以来的儒学研究认为,儒家思想传统是对古代社会中氏族传统的整合与理论化表述。杨宽、李泽厚等学者认为,“礼”的根源即氏族血缘社会中伦理、风俗习惯的延续。“孔子对周礼的态度,反映了对氏族传统体系和这种体系所保留的原始礼仪的维护。”(12)“礼”的传统深深的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态特点之上。这一唯物史观的见解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儒家传统的正确视角。
既然“礼”根源于古代氏族传统,那么上面所述的儒学中重情的传统是否也植根于古代社会氏族传统中呢?我认为可以做此解释。情的传统和礼的传统一样,是古代氏族传统的延续。(13)
与“礼”的传统一样,“情”的传统也来自对古代氏族传统的整合与描述。孔孟等先秦儒家对古代氏族文化有细致的研究(孔子对古代文献的整理),对氏族社会的生活情景与风俗比较熟知。他们将氏族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脉脉的关系。共存共容的世风,财产的共有等各种先民风貌当作理想的范本,加以理论表述,向当时的人们宣传(今文家以为孔子为汉代立法,其实圣人所立之“法”,实非向壁虚构,更非天授,而是有真实的历史社会素材)。也就是说,先秦儒家的一个特质是,将古代的实然当作今天(春秋以降)的应然,将“古代人们是怎么做的”,当作“今天人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由此看出儒家在构建理论时的思维方式是采取直观的观察方式,将直接观察到的东西当作应然的规范而确定下来(思维方式的问题后文还将进一步讨论)。
古代(本文的古代均指春秋以前的保留氏族社会遗风的社会)人很重视亲情,父母子女之情,同族之谊。在先秦儒家眼里,古代人的人伦情感从没有收到压抑和阻滞,都能自然地施展,不像后来春秋以降那样,子弑父者有之,臣弑君(中国古代的“君”的观念不同于16世纪以后的西欧绝对主义君主制,中国的“君”带有血缘色彩,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在战国地域制国家出现之前的部族小邦国林立的时代,情况更是如此,因为每个小邦国或方国就是一个血缘共同体。因此,“弑君”行为受到伦理道德层面的谴责)者有之,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同一国、同一族的人之间还爆发了激烈冲突,竟至视亲情、同族之情为陌路,这在孔子等先秦儒家,是无比无比沉重的现实,将其指为“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他们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的自然感情的流露受到了很大的压抑和阻滞,既没有“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的率真情感流露,也没有“君子坦荡荡”的世风,到处是追逐利益的权谋和伪善的行径,人类自然而有,自天命而得的情感完全被抛弃。(14)
我们可以说,孔子反对人情感的压抑,要求情感(尤其是亲情)的满足与施展,追求人人的情感有所归属。古典儒学去古未远,研究古典儒学必须将其与上古社会传统结合起来看待,而不能像研究近世儒学那样只注重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
三、从“情的传统”试论中国思维方式的特质
情的传统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儒家价值观(情的传统)产生的原因。古代中国人观察世界与人类社会的方式有其独特之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直观观察,二是重视观察者内心的体验(孟子的“孺子入于井”和“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诉诸内心体验的结果(15))。直观经验的观察还表现在孔子等先秦儒家对前阶级社会氏族风俗与规范的确认。氏族社会中人与人的相亲相助,基于血缘关系网的亲近与保护。作为观察者的儒家,将他们直接看到的这种直观面貌、社会的画卷记录下来,没有进行细致的分析,直接将其确认为伦理规范。(16)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将儒家和法家的思维方式稍作比较。以更好的理解儒家的思维方式。法家观察世界的方式就多了一些推理和分析,少了直观与体验。在他们的理论中,因果律和利益分析变得十分重要,他们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利益,会提到君臣之间的相互利用,提到民众只有在奖赏的刺激下才会去行动,因为惩罚的威慑,人们才会去守法,君王不要过分亲为,否则会被臣下看透。总之,人的一切活动都有其动机和目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无缘无故的恨。多么理智而冷静的分析,其中夹杂不下一点人的情感的因素,也不会被情感影响了利益的判断。这与儒家沉浸于温情世界和君子境界的中的说教很不相同。此外,儒家颇讲求境界问题,从古典儒学的“君子泰而不骄”,到宋儒的“孔颜乐处”,都是只能以“体道”的方式而求得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可以严密逻辑论证的理论。此种境界问题,恐怕是缺少直观与体验的申、韩诸公所不能涉及的。这样进行比较,儒家的思维方式的特质就更好理解了。(17)
从儒家的这种理论思维的特质,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别。中国的思想自有独特的表述方式。首先,中国人在情感世界中把握现实世界,处理人伦关系,中国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到处显示着这种特点。其次,中国的理论思维不发达,当中国人在面对世界时产生的思想,是一种直观的、图式形式的表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汉代的宇宙图式。后来宋明时代张载、王夫之的气本论也是这种形式。简单来说,他们的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所传递的信息,让人读后如看到一幅图画,很直观很生动,很形象,是一种画面是的呈现。想必不会有人读了柏拉图的“观念”与“分有”等论述后,还会有画面感。这说明,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不重逻辑推理,而是以图像形式的呈现为主,而不是如西方哲学家那样以严密的逻辑和推导为主。(按:有人认为玄学已经是本体论形态,比起汉代宇宙发生论,是中国理论思维的一次提升。对此,冯友兰先生有精辟的见解,他认为玄学和理学的思想内容确属本体论,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和宇宙发生论的区别,也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是本体论。由此可见,中国人确实不如西方人那样擅长在形上学中的思考世界。)
四、余论
儒家与道家有着相同的根源:他们都是对氏族社会生活状况的肯定和整理而提出的理论。他们都是将古代社会的状况当作法则与理想承认和确定,并提倡它们。他们的根源都可以追寻到古达氏族社会中。不过,他们各自肯定可古代社会的一个方面而已。儒家肯定了血缘纽带的传统,而道家肯定了氏族社会中,无阶级状况下,人与人之间少有冲突的状态。儒家将“情”放在了很高的位置,而道家则重视虚静。
中国思想的根源有两个:第一,氏族传统的长期存在。第二,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前者是中国思想的素材,后者是中国思想的结构形式。
本文所说的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是重直观现象,不是指缺乏想象力,而是指缺少抽象力和思辨色彩。也可以说是缺少“理论化”的思维方式。这种特有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即直接描述一个世界的图景,比如汉代的宇宙图式即是一个典型范例。也可以说,我们中国的这种重视直观,缺少理论的思维方式只会产生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而希腊人的思辨色彩浓厚的思维则会创造出巴门尼德的“存在”这种哲学概念。
在如此短的篇幅内,要对儒家重情的传统与中国思想的特征之关系做一个详细的梳理是无法完成的。本文的最后部分只是就儒学传统与中国思想的特征之关系、中国思想所受的限制提出一点意见,而这一点意见本身也受到作者自身思维方式的限制。思想是有限的,而思想的活动却是无尽头的,这不仅是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现象,更是治思想史者的应有态度。
注释: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6页
(2)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88页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15页
(4)这种提高是否真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那样,是为了建立一种自律的道德而进行的一次有目的的活动,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5)钱穆:《孔子与论语》,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6)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页
(7)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8页
(8)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7页
(9)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6页
(10)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26页
(11)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64页
(1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页
(13)由于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史研究对人类早期文明已经取得更多的认识,所以这里所说氏族不必符合摩尔根、恩格斯等人的严格定义,也不等同于酋邦等概念,而是泛指人类地域国家产生之前以血缘为纽带的早期社会组织。
(14)以现代的观点看,当人与自然的斗争还有很强的紧迫性的时候,人与人的斗争与冲突就不会全面爆发,这就使西周以前社会冲突不激烈而春秋以降的社会冲突日趋激烈的原因。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淳朴无欺、相互扶助、共生共存,而资本主义市民社会中充斥市侩作风和拜物教意识形态,这都是不同时代的生产活动决定的,道德绝不是什么超历史的东西。不过,孔子思想的限度不妨碍我们解剖孔子思想的特质
(15)这个地方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孟子对别人列举的孺子入于井的例子,其说教的内在逻辑就是要求观察者置身那个情境中去,体验到那种情况下的“不忍人之心”的反应,便可证出观察者自己的“性善”,继而认定所有人都有此“不忍人之心”。
(16)当然,孔子不可能直接看到氏族社会的生活情况,而以他“好古,敏而求之”的性格,他只能是从古代文献中读到的这种社会状况,并对从氏族社会到西周的社会生活与制度都有深刻的了解,受到启发,创立了他的伦理学。
(17)有人将儒家这种重视直观和体验的思维方式指责为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本文不这么认为。西方哲人自克尔凯郭尔、尼采到伯格森以来,也都趋向情感体验的进路,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何兆武先生形象地总结为用脑思考和用心思考两种路线的对立。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08年版
[2]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知新三联书店,2008年版
[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
篇2
关 键 词:情感世界 舞蹈表演 舞蹈美感
一、舞蹈表演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
舞蹈和其他艺术形式,既有共同的规律,又有各异的特质;既有关系,又有区别。舞蹈艺术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情感世界,包括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从而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说到底,舞蹈是人体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而心灵动态又是社会动态的真实写照。
表演则包括“表”和“演”两层意思。按照我国传统的解释,表,即“情感之表现于外貌者也”;演,“模仿其事曰演”。这两句话直接明确地道出了“表演”二字的含义。表演艺术可分为舞台表演艺术和镜头前的表演艺术(电影和电视)两大类。舞台表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剧场性和假定性。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这是所有舞台表演进行中的共同现象。在舞台框框之内假定环境之中进行表演,是戏剧表演和舞剧(舞蹈)表演的共同现象。在这个领域内,如何对待观众,追求什么样的创作状态,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进行表演,形成了不同的表演观念和表演理论。目前,我国关于表演理论方面的专著和文章,专家谈论比较多的有三大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国内外有些专家又称为梅兰芳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观念是在观众和演员之间建立起“第四堵墙”,追求“当中孤独”的创作状态。布莱希特则强调创造过程中的理性因素,提出“推倒第四堵墙”,以“间离效果”来破坏舞台上的生活幻觉。而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体系,认为演员心理上根本没有“第四堵墙”这个观念。演员在舞台上对待观众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面对面当场表演给观众看。中国戏曲就是“当众表演”。
那么,舞蹈表演追求的是什么样的创作状态,到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表演观念呢?是“当中孤独”还是“当众表演”?抑或是追求“间离效果”,还是别的什么创作状态?笔者认为,一个成熟的艺术品种,应从大量的表演实践中抽象出自己的表演理论。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国舞蹈表演虽然在实践上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在理论上却还处于一个“童年”时期,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舞蹈艺术的发展。
二、舞蹈表演与情感世界
1.舞蹈是情感世界的“极致”体现
舞蹈艺术是美的艺术,是善于抒情的艺术,是人们内心情感世界最动荡不安的时刻出现的一种形体活动,是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的艺术样式,是情感世界到达“极致”的表现。舞蹈艺术是通过寻求和抓住人的思想感情最集中、最凝练、最动人、最优美之处,进行加工、创造,从而提炼出来舞蹈形象。也就是说,在精美的舞蹈艺术构思中,把深厚的感情、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统一和融合起来,促使塑造的形象舞蹈化,以唤起观众的心灵美感。舞蹈表演的最终目的都落在人类感情表现的“极致”二字上,有了情感世界的“极致”才有可能创造“精美的舞蹈”。
转贴于
2.情感世界的“极致”体现需要舞蹈表演
怎样才能把情感世界的“极致”在舞蹈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呢?在舞蹈表演实践中,常常见到两个身体能力、技巧相近的演员表演同一个作品。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经久不忘;一个只是机械地完成各种高难度的技巧和动作,表现力不能打动观众。为什么两人的悬殊如此之大?这就是舞蹈表演有无情感世界所决定的。演员的表演是舞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连接肢体动作和情感思想的纽带,它能把外部的肢体动作和内部的心理情感有机地、符合逻辑地联系在一起。舞蹈是以人体动作、造型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它的意境创造和形象塑造,都是以一定的思想情感内容为基础,而不是堆砌一些无机的单一的动作。舞蹈动作、姿态是由一定的情感线、视象线穿织而成的有机整体。情感离开动作无以体现,动作离开情感毫无意义。动作是构成舞蹈的外部因素,是看得见的、外在的运动;而表演是内部的,是渗透、融化并贯穿在一切动作之中的一种内心情感流露。前者是舞蹈表演的载体,后者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动作承载情感,情感使动作更具光彩。舞蹈中的情感属于内在非视觉的心理内容,只有通过相应形体技能,进行物态化体现,创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才能成为可视的舞蹈艺术。这时候心理与形体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表现、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只有通过表演这种形式把肢体与情感、外部与内容相结合,产生生动、真实、鲜明的艺术形象,才能将情感的“极致”推向,达到宣泄情感、传达思想的目的,这样的舞蹈才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
结语
舞蹈美感的产生,是因为它包含情感。舞蹈起源于人的生命,是人类生存、劳动的积淀,是人类文化经验的积淀,是情感的宣泄,人们全部生命的感觉经验都倾注在舞蹈里面。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们击地而舞,铿锵而歌,在空地上,尘土飞扬,喊声冲天,是那么尽情、那么投入、那么感人。舞蹈动作都是人体的自然生活动作,经过提炼、加工、美化而来的。舞蹈中的每个动作无不包含情感,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舞蹈起来就不可能美,就不可能打动观众,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生命,才能打动观众并与观众产生共鸣。在舞蹈艺术作品中,“情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应当说,审美客体“含情量”的多少,常常决定着作品的艺术生命。舞蹈是用肢体诉说情感的,舞蹈不是讲故事,不是哑剧,不是运动的雕塑,不是高难度的杂技,也不是音乐的陪衬或解释,而只是——舞蹈。
参考文献:
篇3
历代史籍对宦官生活方面的记载都较为罕见,但见于史载的宫廷性错乱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都与宦官有关。这一方面表现为君主与宦官的同性恋关系;另一方面表现为后妃与宦官的通奸关系。就前者而言,古代宫廷中颇有玩弄男色之风,有的君主即以宦官作为同性恋对象。
无论是与君主的同性恋关系,还是与后妃的通奸关系,这在数以千万计的宦官中都是极少数。从历史资料分析,宦官的宣泄对象主要有三类:一是教坊歌妓;二是宫女;三是奸掠他人妻女。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形在历史上并非个别现象。
客观地说,宦官是古代宫廷中处境最为悲惨的一群。他们虽已惨遭,却仍然具有男人的性意识与相应的性要求,其满足方式尽管在常人看来有偏激或畸形的一面,然而这种心理与生理上的需要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并理应受到人们的同情。从以上记载看,教坊歌妓无疑是其重要的,而史料中的这类记载也相对较多。《宋史・宦者传》就记载宦官林亿年告老后曾养女盈利;同时还记载宦官陈源犯罪被贬,在贬所和取乐,以至于被人怀疑是否真的阉宦。明代宦官中有不少人与妓成为至交,甚至干脆娶妓为妻妾,以纳为己好。由于明代宦官势力较大,收入丰厚,京城中也确实有不少妓甘愿与宦官来往。当然也有的宦官仗势欺人,夜宿而不付资。明代万历年间就曾出现一趣事。当时宫中查出一个女扮男装的人,经审问后得知此人为都下,被宫中宦官包奸已久,而宦官不交付夜合之资,并躲入深宫。一气之下,便女扮男装,进宫中索要资。
深宫中压抑而孤寂的宫女也是宦官重要的。明杂剧《长生殿》中有描写宫女与太监偷看唐玄宗与杨贵妃同浴的“窥浴”一出戏。两名宫女正偷看唐玄宗与杨贵妃共浴,一名太监上前调笑道:“两位姐姐看得高兴啊,也让我等看看。”宫女道:“我们侍候娘娘洗浴,有甚高兴?”太监笑说:“只怕不是侍候娘娘,还在那里偷看万岁爷哩!”这段对白较隐晦地反映了宫女与太监对性的渴求。
宫廷中那些如花的少女们衣食菲薄,住所简陋,且终日服役,既不能与父母相见,又没有知心人儿排解心中郁闷,与的宦官结为伙伴,相互慰藉,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说宦官与妓和宫女的交往还能引发人们些许同情的话,那么有的宦官倚仗权势掠夺、他人妻女的现象便让人厌恶、令人发指。如《万历野获编》所载明初石允常微服私访遇见民家女儿被宦官而死的情形;以及明英宗时,镇守大同的宦官韦力转强取某军官的妻子并逼其奸宿,因对方不从而一怒之下用乱棍打死了其丈夫,后来又与养子之妻戏,被养子发现,韦力转一箭将养子射死进而占有了养子之妻。这些都反映了宦官满足畸形及其极端性格中阴暗的一面。
篇4
关键词:易安体 一剪梅 元佑党人 爱国诗人
李清照,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女性,一生只留下一本薄薄的《漱玉集》,然而这却是她多舛人生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的一生,有如她笔下的《一剪梅》,兆示了她的不幸。恰似飘零落花,跌进流水之中,任由沉浮。难以自主的命运成就了她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使她的诗句具有了情感灵性。
一.《词论》——成就了李清照在词坛上的地位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的《词论》可称最直言无讳的批评文章。《词论》开篇讲述一则故事:“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敞,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座末。’众皆不顾,既酒行末座。歌者进,歌罢,众皆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哧之。及转喉发声,歌一阙,众皆泣下。拜曰:‘此李八郎也。’”其实这位凌空出世突兀而来的李八郎,正是李清照震惊京师征服文坛的真实写照。
李清照由家乡山东济南初到开封时,有如参加曲江进士宴。当时词坛高手云集,名家荟萃。柳永、晏殊、苏轼、秦观……华章迭起,满城传写。凡歌场舞榭,盛会宴集,非苏即柳。“大江东去”气吞山河,慷慨豪放;“晓风残月”莺歌婉转,低吟浅唱。风光悉为须眉所夺,风流尽在男性世界,谁会将她放在眼里。面对性别歧视的词坛和已无她一席之地的盛宴,李清照煞费踌躇。文学有时比政治还势利,比经济还现实,错失良机,偃蹇一生。满腹才情,萤草同腐。为使自己能在词坛立于一席之地,为世人认可。她提出,作文不可“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的见地。李清照笔下的“富贵”实为精神。她力求“以惊世骇俗之气,不主故常之变”。故李清照初涉词坛,便出神入化,如飞虹掠影、石破天惊。正如后人所评:“当时文士莫不击节赞赏。”阮阅《诗话总龟》道:“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此言甚新”。陈郁甲集云;“李易安之造语,故《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天下称奇。”黄开《花庵词选》云:“前辈常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句,亦甚奇。此前未有能道之者。”据考察,明人杨慎《词品》评曰:“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清人记韵《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亦评曰:“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抗轶周、柳。”张端义《贵耳集》极推崇其《声声慢》,“以为闺阁中有此文笔,虽轶篇无多,为词坛一大家也。”同时代人对李清照的评述,虽近苛刻,对其生平尤多歧议,但却将其词与曹植《洛神赋》相比,称之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清照初入词坛,再写黄庭之美时,其意境出神入化,令人为之惊叹。她正是以藐视权贵,睨视名家的气势为自己赢得了声名。这恐怕是北宋灭亡前文坛的最后一抹亮色。
二.《一剪梅》——李清照多舛人生的写照
《一剪梅》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那时的她刚刚摆脱“风狂雨骤,绿肥红瘦”的闺中思愁,开始了与赵明诚的燕尔新婚,二十岁花样年华本是女人的最好岁月,然而“花自飘零水自流”的之灵之验,使她的一生“花自飘零”。正是从此词开始,李清照步入了落花流水的飘零岁月。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时官任礼部员外郎,拜提点京车刑狱,因“元佑奸党”案被黜出罢官充军广西象郡。“元佑党人”本是由一些正直的知识分子,有才气的文人组成。而他的对立面则无一不是势利小人。他们极尽刁钻刻薄之能事,对“元佑党人”极尽羞辱,甚至铭刻了“元祐奸党”碑,李格非名列第五。而此时身在开封的李清照,既挂念流放远方的父亲,又担心受到牵连。在那不堪屈辱的日子里,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是丈夫赵明诚对她的爱。这位在太学任职的丈夫,面对朝廷遣散的布告,四处求人尽量拖延时日。实际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完全可以出手相助,化险为夷。这位官至尚书左丞中书侍郎,只需只言片语即可化解危难。然而可叹的是,此时的赵挺之非但不出手相助,反而成了反“元佑党人”的急先锋,极尽迫害之能事,并由此升为尚书右仆射之职。亲身体会了世态炎凉的李清照愤然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评价这位长辈。有人说,文人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的才华,最让人鄙视的是他的人格。赵挺之对李清照不肯相助的原因,恐怕是妒火中烧的文人情结和看风使舵的阴暗心理作祟。
正是这许多因素才有了这首前景渺茫、后果难料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明人王世贞评此词说:“可谓憔悴支离美。”王世贞之所以有此评语,确因有类似感受。王的父亲王伃,藏有《清明上河图》。严嵩的儿子想要,王不敢不给,又舍不得给,只好以赝品充之。后东窗事发,因得罪权贵被关进死牢。王营救无计,父瘐毙牢中。王世贞正是通过类似感受,从时代背景这一大角度揣度李清照写作时的心态,说出了“憔悴支离”这四个字。
《一剪梅》中所表现的远走之苦,恋念之深,悲切离情、惨淡别绪、无可傍依的忧愁、无计排遣的惆怅,字里行间充满愁怨。全诗无一字政治,却笼罩着政治的阴霾。但这只是她飘零一生的序曲。嗣后,胡虏进犯,生灵涂炭,靖康国灭,举家南迁,孤奔无助,流离艰难,更是与政治无穷无尽的扭结在一起。
《一剪梅》是李清照饮下飘零人生的第一杯苦酒。长期以来被世人看作是一首闺中情曲,思夫怨词。后人题注:“易安结婚未久,明诚笈负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其实,词中所表现的难以名状的凄苦,无法抗拒的命运,绝非泛泛的离情别绪所能概括,而是更具深层的心理情结。
三.《乌江》——李清照从多愁才女到爱国诗人升华
李清照的一生命运多舛。在她四十三岁时,烽火鸣镝,胡骑南下,残酷的战争,迫使她与家人不得不浪迹天涯,过着颠簸的生活。为了心爱的金石古玩,风餐露宿,人驮舟载,辗转千里,运往江南。靖康二年,存放在故土的文物,被胡骑付之一炬。凄凉驿路,丈夫赴任,余孤身一人,不堪重负,随身的金石古玩,忍痛抛弃。更想不到的是丈夫一去竟成永别。这无疑是对她的致命一击。建炎三年八月,距赵明诚逝世才一个月,御医王继先以黄金三百两向李清照强购古玩,宋高宗赵构亦插手其间,秦桧也暗中参与。本来李清照与秦桧妻王氏为姑表姐妹,可是,对这位身居相位的亲戚,李清照始终保持一种不附骥、不高攀、不往来、不苟同的态度。国难之时,李清照与这个卖国贼绝无共同语言。在这场民族灾难中,李清照用诗词反映了强烈的爱国情绪和抗争精神,同时对统治者偏安一隅的投降行径进行了强烈的批判。“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这是李清照咏唱一辈子,期待了一辈子,然而,始终未能完成又难以搁笔的诗句。即便是在她的《声声慢》中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离愁别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不是简单的个人之愁,闺中之愁,而是对民族的担心和忧虑。
秦桧死去不久,中国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女诗人在穷困潦倒的寂寞中,离开人世。听到了秦桧的死讯,李清照从容安详地闭上眼睛,离开了这个纷争的世界,结束了自己坎坷多舛的一生。这应该是人间正义的伸张。“花自飘零水自流”是李清照留给世间一句无奈的嗟叹!
“子孙南渡今几年,漂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这是她南渡后爱国思想的绝唱。
篇5
一、如何面对孤独
孤独感是危及老年健康的常见因素。科学家已经证实,性格开朗、喜欢交际的老年人比性格内向、离群索居的老年人容易保持健康。面对孤独怎么办?通常儿女的关心是消除孤独感的良药。此外,主动参与社会活动,经常与朋友联络感情则是避免孤独的最好办法。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让自己不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老年人要多与年轻人交往,青年人朝气蓬勃的身影,鲜活的思想,生动的语言,朗朗的笑声都是青春的雨露,可以滋润老年人的心田。②学习和创作也是避免孤独的好办法。学习使生活充实,创作使生命辉煌。上老年大学可以扩大社会交往,在学习“充电”的过程中,老年人的生命会再一次闪光发热。
二、如何面对情爱
情爱有益健康。科学家调查统计证明,老年人有伴侣者其病死率明显低于无伴侣者。恩爱的老年夫妻对疾病和衰老的抗御能力比单身老人要强得多。适度的性生活可以延缓衰老,保持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当然老年人的情爱有自身特点,老年人减弱,从解剖学来看,男性体积变小,精管细小萎缩,生成减少,性激素水平降低。虽然老年人性器官、有这些改变,但下丘脑及脑垂体仍有促性腺激素分泌,仍有情爱的欲求。当今社会,“黄昏恋”逐渐得到社会认同,还出现了许多子女帮助父亲或母亲找老伴的动人故事。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让我们对老年人的情爱生活给予理解、同情、尊重和关怀。
情爱是人性的长明灯,应该伴随人的一生,照耀人的一生,没有或压抑情爱,人生会暗淡无光。如果把年轻人的情爱生活比喻为激荡澎湃的交响乐,那么老年人的情爱生活应该是舒缓悠扬的小夜曲。对青春的甜蜜回忆,对伴侣的抚爱与体贴应成为老年人情爱生活的主要形式。科学家断言,肉体接触欲是终生不变的本能欲望。老年伴侣在精神层面的彼此眷恋和肉体接触欲的充分满足,能构成老年人情爱华美和生活温馨的乐章。
三、如何面对死亡
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说过:“我不怕死,死亡是一种美。”他这句富于哲理的话让人一时不好理解。但中国人把婚嫁和殡葬都称为“喜事”,即所谓“红白喜事”,应该说这种超然的、理性地对待死亡的态度,其实与毕加索的理论是相通的。这种认识使人们可以淡化对死亡的恐惧。
篇6
论文摘要:新表现主义美术关注人的本性与价值,重视人的精神信仰与人的尊严、强调现实的文化批判与超越理性;重视艺术的情感化的形式,是对人和艺术的大解放;强调内在的生命冲动对客观世界以主观化的处理。是对艺术本性的追求。
新表现主义艺术的核心,即是倡导人本性、自由、情感化。人本性,就是以人为本,从人的本能出发,充分肯定人的自身的认识能力和价值观,追求某种自由,是人们向往文明与自由、文明与进步的本能,是人性的本质所在。人的问题,始终是艺术家要表现的问题。新表现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的思想及精神寻求解放,寻求生存,释放人性,来反抗命运的过程。
当今,商业问题泛滥,信息技术爆炸,人的价值观失重,精神失衡,人的尊严受到强大的挑战,同时,文化面临经济的重压,商业的侵入,使人的精神产生危机,人的思想及行为出现躁动和迷茫。那么,新表现主义在这种时期就担负着人的理想与精神信仰,追求人的崇高价值与人文精神,以追求人本身的自由解放为宗旨。新表现主义艺术重视艺术家的心理本能的情绪喧泄,对现实社会的弊端的艺术批判,强调人的价值与需求,以象征或隐喻性的主观变形和重新组合构成,建构震撼心灵的艺术世界;强调艺术家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直觉、灵感、顿悟、想象等主观心理因素为创造的重要地位。强化表现审美对象个性的神态、情态,以变形、夸张的构成,形成强烈的张力,以达到极限的表达画家的灵魂深处的情绪、感受、心态。达到表现主体的情感化,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情感是一种纯自然的精神观,是艺术家审美情感对事物的主观反映,是自我表现和自我照应的结果;情感以心灵冲动为源泉,重视形式语言,重视激情而充满活力;重视文化内涵及冲击力。
90年代中国新表现主义,不仅吸收了西方哲学思想和艺术精神,而且更注重中国本土文化,传统哲学与艺术观念的走向,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新再现主义特征。在吸收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方面,首先是法国早期表现主义、德国表现主义,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德国新表现主义为核心。在哲学美学思想上吸取了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的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无意识论(潜意识)。西方的这些流派和非理性哲学思想对中国新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使新表现主义艺术的兴起和发展,理论的内因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及哲学思想由以庄禅哲学思想而突出,主张“从性而游”认为人生的痛苦解脱,只能求于自己的灵魂和内心解决,是一较高的精神理念。追求清景交融”,“自性本自清净”的思想境界,心的“顿悟”与艺术审美活动是相通的。中国传统的哲学理论不仅为中国历代各画派,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中国现代的各流派,特别是中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更适合于根植于这肥沃的土壤里。不仅影响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艺术家,而且也影响了当今一大批学者和艺术家。在这种中西文化哲学的影响下,新表现主义美术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画家,例如:北京的尚扬、东北的赵大钧、贾涤非、周卫等,中原的段正渠,西南的毛旭辉等。
情感化充分体现在新表现主义绘画艺术家的作品中,如:尚扬的作品《黄土高原》系列,以浑厚的艺术语言和变形,表达了对中国文化渊源的追问。将西方文化和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较完美的结合。《94大风景》以地质横断面的地质结构,表明了对现代科技和历史文化的关注。地壳运动,岩浆喷射出符号:小汽车、茶壶、飞机、钟表,这些商品日益侵蚀到各个领域,商业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诊断》系列以现代科技把人变成无性别的符号,表明了科技对人的巨大的异化作用。对中国人当今的生存状态和文化走向深深的关注。他对生命很执着的追求。《状态》系列、《诊断》系列,《大风景》系列,都显示了这一观念。他以深厚的本土文化根基,感悟到了人性与自然的配合。他从艺术的真诚,自在净化的艺术表现,通过画面上的张力和黑白灰高雅的色调,以激情和诗一般的心绪,以符号语言来展现内心和压抑及悲怆。以敏锐的直觉领悟和心灵的感悟,即有理性思维,又充满了激情和冲动,建立了精典的现代艺术的精神。
挑战命运,释放个性的画家要数东北的贾涤非了。他的大写意用笔,狂放挥洒。理性在情感的渲泄状态下淹没了。作品《收获季节》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狂放用笔,把一种肥硕充满张力的女人体置放于葡萄圆中的情态,也证实和体验到他的思想和欲望。《有自行车座的母与子》以阳性空间回到现实生活的情景,人性的情感有某种转移,给观赏者很多想象的空间,视觉上的、强刺激,体现了画家本能的自动发生发展,也充分体现了禅宗哲学和弗洛伊德潜意识论。《尴尬图——弯道示意》使人联想到以京剧这种程序化的艺术形象,表现了画家内心的压仰和反叛,隐喻的手法,暗示人类的尴尬,现代人灵魂的尴尬。轻松自如的笔触,充满激情联想、形与色无不流露出人文精神的大写意。
我们在赵大钧的作品中,无不感受到他的真诚。他感悟到生命与自然的美妙,从悲伤和慰藉中净化了灵魂,他晚年醉心于音乐,音乐的美感使他青春永驻,从他的作品中我们感情到音乐的节奏性的美和旋律结构的展开,色彩的情感紧奏而浪漫,《我和小春》这样富于情感性的作品,展现了一种平静中的满足,又体现出生命中不可抗拒的青春的活力,生命中崇高的理想离不开灵魂的期望和冲击。他的近期作品《一棵树》唤起了他的音乐情绪,这是本原性的表现艺术。那么赵大钧他这种音乐的情感中,感受到了音乐的哲理,音乐与绘画融汇在一起,净化了思想。他把音乐的梦幻通过绘画更于完美,他的作品和灵魂饱受着痛苦和欢乐,在欢乐中真诚的渴望着生命价值的展现。
段正渠以重低音符的分量把作品展现在你眼前,特点厚重的黑色,粗大的轮廓,情感以象征性的发泄表现,他把握着生命永恒的冲突。他对中原这片黄土深深地热爱,对生长在黄土地的人们的喜怒哀乐深深地关注。《东方红》、《走西口》、《山歌》、《夏口黄河》,暗示着民族的昌盛、兴旺、发达。他从西方的表现主义绘画中吸取了营养,然后,一头扎进黄土地里与黄土地的儿女们去实现民族的理想和愿望。
而马路也是一位天才画家,他把东方艺术精神,把现实世界和灵魂空间重合,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受着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影响,受着意志的左右,以东方文化精神来拯救自我。例如:《闹中取静》的梦境,灵魂的净化。《天斗》对神灵的对白,宗教的神圣,灵魂同存于天地。《龟》系列,感情制约了理性,是对东方文化深深的思考。
对以上的几位著名画家在文化上、情感上的分析,证明了中国表理主义艺术由于重情感化,重西方文化吸取和对本土文化的宏扬,理性的东西居于很次要的地位,宏扬情感精神,展示了新的精神结构。形形的艺术符号经过画家的精心安排组合,形成解释现实与想象、虚构、灵感的形式和内涵,产生了情感的思维逻辑,理性的精神被情感的冲击而淹没。他们的作品都形成特有的奔放的艺术效果,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以激情为动力,任意挥洒艺术家的审美情绪,使情感、趣味、立意发挥到极限;以非逻辑非理性的思维及情感把事物对象人情化和移情化。可以说情感是艺术现象最深层最内在的本质,是艺术家潜在的内心需求和欲望。强调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冲动,也扣住了艺术的特质和核心。他们都体现了中国新表现主义的本质。即:人本性,自由情感化的特征;重视精神信仰和人本能的价值,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文化的批判,解放人本身。艺术家充分发挥了潜意识、直觉、灵感的心理因素。以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激情,自我表现和发泄,是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吸取与发展的一大贡献。
任何艺术形式和内容都不可能绝对的完美,总有许多的不足。而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也是如此。
1.由于强调极端的自由情感化,理性和逻辑淡化了。
篇7
关键词 表演艺术;情感;体验
艺术,是现实生活通过创作者心灵的主观折射得到反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的最显著特征是――情感。
现代心理学说明:情感是人和现实世界的关系的反映,但它不是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本身的反映,而是现实的对象和现象与人的需要和活动动机之间存在的关系的反映。因此,并不是现实中一切对象和现实都能激起人对它的感情和情绪的,人对他所知觉的许多事物都是无所谓的,只有那种与人的主体需要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事物才能使人产生感情情绪的反映。严格地讲:情感是以体验的方式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由于每个人的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同,导致了人们间感情世界的千差万别。甚至在对待同一事物时,由于每个人的主体需要不同,每个人产生感情的内容、强弱都会有根本性的差异。例如人们对作风和特权有着深恶痛绝的感情,而者、特权受惠者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感情了。人们对于社会上的道德沦丧现象,恐怕没有一个人会持肯定的态度,但这类事情如果是由你去做,你就完全是另外的感情了。这是因为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对同一事物的态度、观点不同,所得所失不同,也就是主体需要的差异而导致感情的内容、指向、程度上的差异。
主体需要所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包括人的最低要求与最高愿望,包含了认识水平、文化修养、政治地位、生活经验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使用。人与任何事物的联系离不开主体需要,在主体需要与客观事物发生联系时就产生了情感活动,从事艺术创作活动也同样逃不脱这一基本规律。
因为一切创造,总要以某种需要、某种愿望、某种没有满足的冲动,甚至常常以某种痛苦的孕育为它的前提。西方历来有把文艺看做是“苦闷的象征”的说法。《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如果没有家庭的贫穷,幼时丧母带来的生活凄凉,青春时期由于身体矮小、其貌不扬而带来的爱情道路上的坎坷不平等原因,可能世界就上没有《简・爱》这部小说了。巴金如果不是出身于一个封建大家庭,如果没有感受到封建势力、宗法观念对人性的扭曲践踏,他也不可能写出《家》这样的优秀作品。法国心理学家李博说:“人们称为自我意识这种复杂的感情,最后可归结为两点,其一是因肯定自我力量以及感情这种力量的发扬而带来的愉快;其二是因自我力量遭到阻碍,受到削弱而产生的苦恼;正是这种复杂的感情,直接把我们导向作为创作的基本条件的动因。”贝多芬第三交响乐是表达了对拿破仑革命成功的赞誉崇敬的心情,拿破仑的革命成功使贝多芬的内心理想得到部分实现,给予他精神追求以变相的肯定,所以他要抒发内心的喜悦。而他的第五交响乐则表现了他与命运的搏斗,表达了命运的无情给他带来的折磨、痛苦以及他要战胜命运的坚韧意志。
二度创作虽然是在别人的作品上进行的,但任何优秀的创造总是善于在作品中发掘出自己的欢乐和痛苦,表达出自己的理想与愿望,在表达作品的同时,把自己融化在作品中,斯坦尼曾这样告诫演员:“如果演员没有在角色中表现出本人的天性,他的创作就是僵死的。”
当然成功的创作,除了感情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在和谐地开展活动。情感体验在整个创作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表达者”“美的传播者”的一种责任感,也会使我们时刻感觉到有一种萌动在内心深处的、要求肯定自我价值的进取精神。它不仅作为艺术材料、创作手段供创作使用,而且能激起创作热情,伴随创作而发展。像茫茫海洋中的航标灯,为你指路,为你纠正航向,也使你看到希望,使我们在心理上产生和唤起种种冲动,这种冲动逼我们走向最完美的创作。
艺术源于生活,又赋予生活更多的光和热,更多的美,甚至梦幻……纵然悲叹、憎恨、痛哭,出发点都应该是爱――对于人生,对于理想,对于信念!
为使角色成为活生生的、具有生命的、充满人生绚丽多彩的形象,要求演员的每一个动作、每句台词都出自内心自然的要求,要求演员能在角色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发掘自己的爱与恨,在角色中表现出本人的天性和人格,要求演员善于把现实生活的欢笑与眼泪抒发在舞台上,使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演员才能获得创作上的自由、形象的真挚,从而得到情感抒发的。
为了达到这样的创作目的,我们的前辈找到一条正确的途径――体验。
体验角色的规定情景、思想感情,从而寻找角色行为的逻辑性、有机性。凡不通过这一体验途径而创造角色的,便被斥之为匠艺。这条途径使得无数演员走上了成功之路。
篇8
关键词: 情感世界 关爱学生 理解学生 要求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些是在初中毕业后未能如愿进入高中的,更多的是对进入重点高中不敢有半点奢望,是在家长和教师的批评中长大的,他们很少体验成功的喜悦。不少学生自卑心理严重,意志力薄弱,总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在学习上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凭兴趣学习,凭个人好恶有选择地接受知识,甚至拒绝接受知识,来学校是被家长所迫。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针对这些情况,应有的放失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从活跃课堂气氛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当学生对你有好感时,就会愿意学习这门课,所以我们应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他们进行平等“对话”,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收到实际效果。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的相互沟通、人格的相互对话。布贝尔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就是一种对话的关系,一种“我与你”的关系,对话的过程就是主体之间的相互造就过程,对话的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相通。他所说的“对话”实际上就是心灵沟通。心灵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黏合剂。缺乏沟通是当前教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人格尊严、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他们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理解和真诚的思想交流。“情”的投入是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融入了情感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才会碰撞出灿烂的火花,释放出巨大的情感能量,才能以最稳定的状态永驻学生心田,让其受益终身。可见师生之间融洽的情感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那么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呢?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在: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做。
一、以慈母般的“爱”关爱学生
“娘不嫌儿丑”,一位好教师,只有把每一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像慈母一样爱自己的学生,才能温暖、感化学生。倘若能像母亲一样,倾注期待,从心底里就确信:“我的学生潜藏着智慧”,“你行”、“他也行”、“个个都行”,坚信他们都会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都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学生每天在教师的身边领略到、感受到的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支撑和催化。因此,在课堂上遇到有的同学因做不到作业而迟交时,应耐心地启发,并告诉他们:“你行,没关系,慢慢来,老师会支持你的,只要努力,慢慢会跟上的。”教师要始终以慈母般的爱去温暖他们,不断激励他们,关注他们。与此同时,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给每一位学生以关爱,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有如此母爱的滋润,他们就会安心学习,圆满完成他们的学业。
二、以朋友般的“真”理解学生
除了慈母般的爱,还要有朋友的真诚,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最不愿意与看不起他们的人打交道,我们应经常提醒自己努力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亦师亦友。尊重学生人格在建立师生融洽关系中尤为重要。现代教育认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要有爱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安全感和尊重感。在这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一方面要把学生当做与自己平等地位的伙伴来看待。对待学生的弱点、缺点,以至于错误要给予真诚、严肃的朋友式的批评、教育和帮助。而不能歧视、讽刺和挖苦,否则就会伤害学生的人格和做人的自尊。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应有权力,充分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参与班级各项事务管理,使学生在被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别人,从而拉近与同学及周围人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间情感的沟通。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理解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放下架子,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传统模式,进行心理换位,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友好、宽容和理解,获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愿意向教师吐露秘密,教师才能窥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教育学生的最好契机。
三、以严父般的“厉”要求学生
强调师生情感沟通,并不等于放弃教师的职责,甚至姑息学生的缺点,而是在真诚、亲切地对待学生的同时,又要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严格要求本身就是对学生另一种形式的爱。因为在对学生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正视自身弱点,从而弥补不足,克服困难,这是对学生的真爱。如果一位教师姑息迁就学生的缺点错误,实际上就是贻误学生,是溺爱,这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对学生像严父,这就要求对犯错误的学生要严厉批评,毫不含糊地指出错误并指明一条改正缺点的途径,对屡教不改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后,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学校、家庭双方配合,达到教育好学生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严”对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不少学生的自律性都不是很强,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一定要给予严厉的批评,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受到教师给予他的关怀。
当代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十分丰富的,正确认识他们,关爱他们,理解他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就能逐步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学生就会非常愿意上你的课,并在你的课堂上认真学习,对你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会使教育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汕头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师道:教研,2012(3).
[2]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师干预现状的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6).
篇9
关键词:
翻开语文教材,美文引领我们走进丰富的情感世界。感情的朗读和体会,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鲜活的因子。学生的情操在字里行间行文流水中得到陶冶,教师的人格魅力在示范指导互动中得到升华,走进语文课堂教学就走进了情感的隐秘世界。重视语文教学环境中的感情朗读,诵读美文,熏陶情感已成为语文教学的灵魂。笔者以《槐乡五月》(苏教版三年级下第21课)一文第一自然段教学设计为例,浅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瞄准文之眼,引领全篇定基调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能让人读懂你心底的秘密。课题是文章的窗户,透过课题
能让我们理解课文的内涵。我以“乡”开篇,设计情节如下:
师:我们泰兴人都知道,泰兴的银杏很多被称为“银杏之乡”,建筑业久负盛名,又被称为“建筑之乡”,教育质量高,还被称为“教育之乡”;有一个地方,那里每到五月份,到处开满了洁白似雪、芳香醉人的槐花,于是,人们称那里为——生:槐乡。教者板书“槐乡”,出示课件“开满槐花的槐乡”,先让学生对槐乡有主观上的认识,再从感官上去感受槐乡的美景。师:这就是五月的槐乡,你觉得怎么样?生:我觉得槐乡很美。师:请你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课题。紧紧抓住“美”这个字让学生充分感知槐乡的槐花花多、色白、形美、味香,从而准确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搜索关键词,启感金钥匙
重点词语往往承载着作者的感情,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饱含深情的词语去品味和思索,学生就会很容易寻找到文章的情感之源,为有感情朗读打好基础。理解课文时,若抓住重点词语仔细品味,不仅可以提高对词语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对词语,文章的思想感情的领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这句话中“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一片”就体现了槐花的多,先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槐花的特点,再找出作者是从哪些词来写槐花的多的,找出后通过朗读把槐花的多表现出来;再如读描写槐花香的段落,把能让你感觉到香的词语圈出来。学生都能找到“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在这些词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清香、醇香、浓香、香海”。设计如下:先让学生自己去读“清香、醇香、浓香”,再让他们去体会,你能体会到什么?生:我体会到还有很多很多的香味。生:我体会到香味越来越浓。出示课件“清香、醇香、浓香”三个词由小到大排列。好,那么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很自然地,学生就能把这三个词的区别读出来,声音变化由小到大,仿佛已经沉浸到这浓浓的香味中去了。这么多这么浓的香味就形成了——香海,学生理解了就能读出感觉来。再比如“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我抓住一个“浸”字,设计环节如下:在最后一句话中,有一个字不带香,却香味十足,看谁火眼金睛最先找到。学生找到“浸”字以后,让他们想象浸在香海里的东西会怎么样?生:很香。生:槐乡的一切都变香了……好,那么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大家也浸到这香海中?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会关键词是指导感情朗读的有效方法,只有他们准确理解了词语才能读出词语的韵味来。
锤炼重点句,激感一线牵
良好的课堂气氛仅仅是激发学生朗读愿望的外在条件,只有学生“自己想读,有情想抒”才能读出真情实感,体会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美正是促使学生读好课文的内在动力。 如描写槐花姿态的句子“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我先让学生自己去读,说说这句话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槐花的?生:样子。生:形状。让他们先整体感知。然后我再出示槐花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槐花?在作者的笔下这样的槐花就像什么?通过他们自己去看槐花,说槐花,加强他们的对槐花姿态美的感悟。这样的槐花给你什么感觉?生:很美。那么能把这么美的槐花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最后再让学生读句子,他们的感情自然就流露出来了。再如描写小蜜蜂和槐乡孩子们的句子,我先让学生去感受小蜜蜂采花酿蜜,孩子们采槐花的心情是什么样子的。生:高兴。生:快乐。生:兴奋……好,如果你就是这么高兴的小蜜蜂,这么快乐的槐乡孩子,带着这种心情把这两段话读一读。只有学生准确地把握了文字中情感,融自己的感情于朗读,才能读出真情实感。
强化读和写,情感升华再给力
语文教学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会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进而升华到
在读中写。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欣赏文章之美,学生的原始积累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学生的写作欲望一激而发,适时进行写的训练已水到渠成。此时,出示课件:系列图。要求:1、欣赏2、口头表述你观看到的,描述它们的颜色、形态3、对照课文,进行仿写。
篇10
关键词: 解读 《雨铃霖》情感体验
我们的先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古典诗词就是经典的文学作品的一种,如何引导学生去解读、感受古典诗词是语文教学一个重点。我们的阅读鉴赏活动实质上就是对作者情感的再体验。下面以柳永的《雨铃霖》为例,谈谈如何解读作者的情感体验。
一、超前心理与情感抒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细读这首《雨铃霖》,萦绕在心头的始终是离别时的低语、无奈和离别后止不尽的思念。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这首古词离别时、离别后的情绪,体验其中的情感曲线,把握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及文字的表现力呢?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下阕多是写别后的愁苦,在想象别后的生活里,体验着内心的不忍与痛苦,这就是体验的结果,一种超前的体验。
超前体验是一种超越当时事实,提前体验后面可能存在或发生的事情。它既可以是一种行动,例如现在的超前消费,超前学习;也可以是一种心理行为,例如在心中假想某种事情的结果及影响等。在这种超前体验中,往往会带来心中的悲悯,情绪或高或低,表现在文学作品上就是对将来人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一种提前的情绪咀嚼。例如在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中,“人生寄一世,奄或若飚尘”,“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在这些诗里塞满着对于死亡的超前体验,诗人不断地咀嚼,不断地体验,把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无可奈何的解脱体现得刻骨至深。下面我们具体来解读《雨铃霖》中超前体验的心理与表现力:
词的上阕主要描写离别时的场景。蝉,夏生秋死,越至秋时越悲。柳永提笔便提寒蝉的悲鸣,除了客观再现当时离别的场景还在于表现当时的离别氛围,“凄切”两字就定下了整首词的基调。长亭送别、都门帐饮,进一步铺垫离别前词人内心的无奈、哀伤、留念。词人在这里并不多言自己内心的离别之痛,将读者的视线牵引到周围的景物上,别前的痛苦表达得还不是非常透彻。然而随着“兰舟催发”,离别之时终于到来,词人那时已经忍不住将内心的痛苦倾倒出来,言之不足以表达,哭之;哭之不足以表达,只好牵手流泪不语,但此时“无声胜有声”。词人面对朝夕相处的红颜知己,能够忍受离别呢?柳永到此时已经一改前面的借景抒情为直抒胸臆了,词中的离别之情更深一层。接下来,如何把内心的不忍、无奈、痛苦写得淋漓透彻,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呢?柳永将视线放到离别之后,他想象离别后的情形,超前去体验离别后的一幕幕。“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此时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表达词人心神空虚的情感。当词人想着离别后乘舟独行,漂泊在茫无边际的江面上,眼前一片烟波暮霭,心情越加孤独悲怆。虽然那时词人身还在别时的此岸,但心却被放逐到离别后的水面上,作者在这样的情感咀嚼里已经不能自已。“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人在不能自禁的痛苦中,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宽慰。他想要说的是自古以来人们就因离别而哀伤,然而“我”的哀伤却因清秋的冷涩、萧条而倍加凝重,更让人不堪忍受。后面三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果说成是想象,是虚写,则都是从写法上去体会其妙处,然而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解读。这三句的妙处或许更应该看作是词人的超前心理体验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词人当时站在岸边或者已经登上船,站在船头,看着渐行渐远的长亭,看着那只挥舞着的纤手越来越模糊,词人只能决绝地掉头走入舱中,拿起船中的酒壶,就着那满心的不忍与痛苦仰头而尽。词人想象着夜里醒来时虽然心还是眷恋着她,难舍难分,但是身已在他乡;虽然岸边杨柳依依,牵人欲留,然而自己头上早已残月西垂,晓风抚鬓。一样情而两地身,柳永在想象的世界里超前体验着这种离别后的苦楚。
二、超前体验与三个纬度
从以上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直到整个下阕词人都在想象着离别后的生活境况与心理境况。在这两种境况中体验着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走,离别过后无法割舍、排除不了的思念之情。词人将情感的触角超前地伸向了三个纬度,构筑了一个离别的意义群。空间上,词人由离别长亭写起一直写到离别后的旅途再到楚地的一座城市。在离别的长亭中实写离别之景,但是景中有情,如“凄切”、“无绪”、“留念”、“催”都印上了作者深重的离别烙印,而这一切的烙印也正建立在对离别的惆怅中。正如一个患者之所以对将要到来的手术产生恐惧就是因为他预想并害怕着疼痛和危险。反之,也正如一个孩子拿到一百分的成绩单他会加快步伐跑回家一样,因为他在心里预想着父母会是如何地高兴,会给他怎样的赞誉。柳永在词的一开头就把别后的心情放到别前了。后面的旅途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到达后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则是作者在心灵的放逐中,超前体验离别的结果,在超前中观照自己的情感世界。时间上,作者则是按照一个过程来表达,自己随着时间的延伸、离别的到来,情感变得越来越深。别前“凄切”“无绪”,别时“泪眼”“无语”,别后“冷落”“残月”,从词的意境上体会作者一步步地在铺垫离别情感,将离别的过程展示开来。作者超前的观照着自己别后的情境,让读者感受到了疼彻心肺的离别情。心理上,词人很清楚,真正的离别不是空间与时间意义上的离别,而是心理交流的割断。柳永因“黄金榜上,偶失
抬头忘”,更因一句“且把浮名浅斟低唱”的戏言而到最后不得不“奉旨填词”。
三、以心解心与作品解读
在时间、空间、心理交错的三维空间中,离别之情真正落实到“心”上了。用这种超前体验的心理去解读柳永的这首词,可以说是以“心”攻“心”,或许能够说出个中的滋味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种体验去解读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中的思归情怀。这样的超前体验的情思在《红楼梦》的《葬花词》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道出了人世的凄凉,一句“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道出了千古共悲的事实,这种情绪正是作者在历经人事坎坷,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后做出的超前体验。
诗词歌赋以及一切的文学都是心灵的解码过程。在我们的解读过程中如果能够深入作者的心,以我“心”度彼“心”,就能最大限度地体会作者对自己内心波澜的真实观照。超前体验,既是我们平常人生活中的常有心态,也可以是解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方式。柳永只是其中一例而已。从这首词的解读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文学是讲究灵性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本身所表达出的心理体验,并且要带着“心”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中去。在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教学中,适度地引入心理学从而加深解读的力度,可能会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汪祖华,柯常金.古诗教学应注重情感体验.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2]王艳汝.古典诗词的情感表达.阅读与鉴赏,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