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范文

时间:2023-03-22 03:45: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人生观,景物描写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因病去世。坐在轮椅上的他,曾以一支笔教会我们思考。他依靠着对生命的坚强、乐观创作了知名散文《我与地坛》、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及《老屋小记》等优秀的作品,感动了一代读者。这些用汗水和心血凝成的文字,并未因作家的离去而丧失价值。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的一二部分已被选入苏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史铁生逝世不久之际,重读这篇课文,对史铁生的人生观有了另一种感悟和理解。

所谓人生观应该包含着对出生、活着和死亡三个问题的思考。出生是经常为人们所讨论的话题。人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目的还是无目的的?很多哲人一辈子都在探讨这个问题。然而史铁生对于出生的问题,这样认为:一个人,出生了人文历史论文,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在他看来,出生是个不必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自然接受。对于死亡呢?古往今来,无论名流千古的伟人,还是平常普通的百姓,都在潜意识里非常惧怕死亡,这是人之常情。但经历了巨大的人生苦难的史铁生,沉浸在地坛的宁静中,对于死亡早已参透: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将死亡比作节日,史铁生已然抱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来看待生死了。

参透了“生”与“死”,“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史铁生自己说“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而事实上,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明又是对这个问题的暗示和回答。但是很多教师在执教中对于这一问题或避而不谈,或浅尝辄止。要回答“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文中几处景物描写。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对于这段景物描写的理解,不少教师认为是作家初到园中,笔下景物的荒芜冷落人文历史论文,而野草的自在坦荡“我”却不能,正是他悲苦心情的写照。这种理解当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再细细看看这些景物: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红,一段段高墙,玉砌雕栏,这类景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人工建造的,是非自然的景物,它们象征着尊贵、庄严、肃穆,然而它们的结局呢?却是被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好不惨淡!“是非成败转头空”,在史铁生看来,这类景物并不是他所欣赏的美,真正令他欣赏的则是祭坛四周愈见苍幽的古柏树,是茂盛得自在坦荡的野草荒藤,是亘古不变的太阳……这些景物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非人工加造的,它们虽然平淡,却可以自在,可以永恒,甚至辉煌。在史铁生看来人文历史论文,这些才是人间之大美!

人工与自然景物的两相对比之下,作者的审美观显露无遗,两类景物的对比正是作者对两种生存状态的对比与思考。一个人的审美观总是与他的人生观相交叉、相一致的。自然的、充满生机的景物是美的,这样的人生也是美的。

作者对于这样的自然之美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他在地坛中“坐着或躺着”,看着周边的世界。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地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会儿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史铁生是一位智者,他遇到问题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在双腿残疾的日子里,他却于细微处看出大千世界的灿烂辉煌。在园中目睹万物皆自由,到处充满生机,心灵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胸怀大为开阔。一切景象人文历史论文,蚂蚁的摇头晃脑、瓢虫的展翅升空,在他眼中都变得美妙异常,就连小小的水珠也倍增光彩,充满诗意,被作者描写地如此光芒万丈!

清人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所描写的自然之景中,有着鲜明的主观投入,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一种愉悦之情,作者已完全融入到这生机勃勃,生意盎然的大自然中,正像柳宗元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所说的“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自然之物是美的,这样的自然之态也是美的,自身浸润其中,融为一体。作者在园子里发现了生命的原生状态,而此时的他已渐渐地心清如水了。

“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落日、雨燕、孩子的脚印、苍黑的古柏、泥土的气味,这些都是平凡之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看来,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平凡的事物也可以如此美丽人文历史论文,平凡之极也可以绚烂之极!领悟了这点,作者似乎参透了生死,他便彻底释然了――心清如水,淡泊宁静地安心人生。

读懂了这些景物,才能真正读懂史铁生。既然生与死是不可改变的,那么无需为之焦虑,这不是颓废,而是一种从容,从容地接受自然法则。史铁生早已在自然景物中参透了人间生死,平凡也可以绚烂,自然才是永恒,所以他选择了安心人生。

史铁生已离我们远去,但这个伟大的作家留给我们的感悟和启示有太多太多,他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参考文献:

1、刘巧芳《<我与地坛>中史铁生的人生观》,文学教育,2009年04期

2、刘小华《解读景物就是解读生命》,中学语文,2007年01期

3、韩晓武《感悟作者心灵的律动》,中学语文,2006年11期

4、韩建超《物我交融理深情长―<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赏析》,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篇2

说实在的,在此以前,我对史铁生知之甚少,皮毛而已。史铁生逝世的那几天看网,无数网民整齐地认可这么一个中国当代作家,国葬般地祈福铁生走好,让自诩为会写几笔的我,渐渐地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我该好好读读他。

史铁生,二十一岁坐上轮椅再也没下来。后来得了尿毒症,需要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直至生命的终结,他一直在沉思,沉思着生命,把生和死放在肩上,如此淡定和从容。在他看来,“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一个好端端的人是用脚走路的,史铁生不能走,能量就回到了心里,别人用腿丈量土地,他从脚到脑都在体察心灵,《我与地坛》便是最好的见证。

史铁生创作于二十年前的散文名作《我与地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经典力作。我却并没有在史铁生生前读到,是遗憾的事。日前我真正地读起来,才感到过去读过的文字是如此的不及,突然幸庆平生终于能读到这至真至诚的生命的绝唱和灵魂的交响。( : )

地坛为明时建筑,正好在史铁生家附近。对于靠轮椅代步的史铁生,这清静的园子便是他的机缘,好像“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准备好了”的所在。地坛无论如何修葺,它的古老是抹不掉的,老树和颓墙,正支撑他去默坐和思想。地坛的野草荒藤,空旷无边,正容纳着一个坦荡的思想,史铁生每每带着本子和笔,可以恣意勾勒,明净的文字,却不被祭坛的神神鬼鬼牵绊。相反,他倒用宽厚的手掌,温情的心灵,体察世界。地坛数年的整葺雕琢,让地坛有了新的活法,正如人的生命。然而再大的整葺也改变不了的,像园子里的阳光,落雨,像园子里的噪杂和静寂,像园子里的古柏和泥土。

曾在一些景点,像北泉寺,我看到了唐柏,像黄山,我看到了古银杏。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生命的前进和静止。抚摸古树,心绪飘向云深不知处的遥远。

上帝把这个园子的角落赐给了史铁生,于是他从死想到了活。上帝把园子的味道让史铁生嗅了,就这说不清记不住的味道引起他常常地去耗尽体能,耗尽思想,于是他想到了活法。突然有一天上帝说,他的文字烟云一样飘逸在这片天空之上,他就消失在这片园子里,到上帝那些寻找新的诗意栖息地了。

疼爱,关怀,理解史铁生的人有很多,母亲无疑是这最中之最,一个母亲摊上这样一个二十一岁就双腿残废了的儿子一定是其后半生最致命的伤。但母亲能做的能说的,就是让儿子延续有益的生命,幸福地活着,除此别无所求。史铁生创作的动机就是“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然而当史铁生的小说发表,作品获奖时,母亲已不在人世。他母亲49岁猝死,用史铁生的话说,上帝是对的吧,一个母亲怎能为他的残疾的儿子承受这么大的苦难?

他痛悔多少次没有读懂母亲,痛悔母爱的遗失,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了。谁都有母亲,并非谁都痛悔自己对母爱的回报。幼年时只知道嬉闹,少年只知道伸手,参加工作了,只知道自己繁忙地应付着世界,真正等到娶妻生子,儿子长大了,或许才想到回报,而此时母亲也带着遗憾,远离了我们。

1989年,比史铁生小二十岁的残疾人编辑陈希米,与史铁生结合,成了史铁生生命中的又一个保护神。他在文章中屡次提到妻子对他的关爱,让读者每每会掉出眼泪来。陈希米是理解丈夫的,在史铁生走后,捐赠了他的一份肝脏,救治了天津的一个患者,留下了他的脊椎和大脑,供医学研究,在八宝山没举行任何遗体告别仪式,只有几个好友,将其灵柩抬上担架,缓缓地推向焚化炉……希米不希望大家哭,她说,铁生不愿意让大家哭,希米为铁生坚持着低调,坚持着一生的平实,坚持着一生战胜灾难和残缺的感悟和思考。

再回到《我与地坛》。

在史铁生眼中,四季不是简单的冷暖,任何一事一物都是一个季节,被时光淘洗。“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零的烟斗。”春之润,夏之热,秋之爽,冬之洁,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让我们快乐起来,用心沐浴生命的每一束阳光。

文学源于生活,史铁生的生活就是十五年如一日地固守地坛,看着园子里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人。这些活生生的人,撞入了他的视野,撞入了他的记忆,撞入了他的文章。

陌生和熟悉只是一语之隔,一墙之隔,日复一日地坚持,就坚持到彼此的微笑,坚持到对话,坚持到彼此的支持和帮助,在地坛他遇到的人,像散步的夫妇,练唱的歌者,饮酒的老人,捕鸟的汉子,中年女工程师,长跑家,漂亮和弱智的姑娘,这都是真实的生活,他们无数次地走进了他的小说,走进了他的思绪,走进了他的灵魂,这些人物给了他文学的力量,在史铁生眼里,他们都是大英雄。

他想象一定有一个园神在盯着他,促使他前进。在追问他: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他深知人生如戏,乏味的演员会以为戏剧与自己无关,倒霉的观众是因为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他想到,倘若有一天,园神唤他回去,他一定会沉寂地走下山去,只不过对面一定会跑来一个如我的孩子。死又会让人新生,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的永恒。

篇3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作品,是史铁生花十五年的结果,文章中作者写了对人生的感悟,在文字中作者有了很省的感情,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一《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二我相信在每个初中阶段都学到过《我与地坛》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的是已经残疾了的史铁生在北京地坛所发生的一些事情,他通过把他的所见所想以散文的方式记录下来,从他最初的迷茫到他最后的大彻大悟,整个过程非常的令人唏嘘不已。

初读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是让人感觉到生命的可贵,这也是这篇文章能够带给人最大的启发,让人感觉到活着虽然艰辛但它也是所谓存在的唯一凭证,一旦人失去就将化为灰烬,那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每一个人的读后感都会提及的字眼,那就是说珍惜。作者通过在地坛的点点滴滴,向我们完完全全地反映出了一个史铁生心目中的地坛,那已经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意义,而是他心目中的圣地,是他从绝望走向希望的一双翅膀,也是他化苦涩为甘甜的一方源泉。

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是对生命本身的思考,这样子的作品真是难能可贵。通过阅读,你就会发现你现在所经历着的一些迷茫并非是所谓人生中的大事,通过阅读它,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你会正确地意识到,人生最大的敌人无非是死亡,只要能活着,那便是幸福,就像鲁迅先生说过,孩子,这是你的福祉。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三今天,我怀着对史铁生的深深敬佩之情,阅读了他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史铁生经历了截肢与患病,立在风雨之中,但他有一把巨伞-他的母亲。

对于史铁生来说,地坛是他的第二个家,他的灵魂归宿,他的快乐之源。但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词——母亲。

史铁生面对挫折,心中有无尽之恼怒,无尽之悲伤,但上帝让他遇到了地坛。这对史铁生来说,是一个宝地,给予他一个安静的世界,让他明白,世间还有美好的所在。

但这一切,都抵不过他的母亲,母亲面对病痛与儿子截肢的打击,却依然坚强地在狂风暴雨中跋涉,为儿子撑起一把伞,为他绽放,为他璀璨……她是最美的母亲!

写着写着,我眼前的世界一片模糊,但在我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妈妈令我刻骨铭心的身影,她一丝不苟炒菜时的身影,她弯着腰洗衣服的身影,她寒风中屹立着的身影……我成长的路上,妈妈为我付出太多太多,而我只知享受,无欲回报。现在,妈妈的鬓上银丝渐现,脸上也不再光滑,而我已经走向成熟。往事如昔,历历在目。其实,我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都印在她的脚印上。我已经踏上新的征程,接下来的路,我将奋力前冲,用我强健的脚,印下自己的脚印。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四用轮椅碾压四季,用心言说地久天长,笔划中容纳着生活难以触及的地方。在那里回忆,怀念,恐惧,想象,渴望,筑梦,逐梦……荒藤老树,晚风朗月,晨露暮霭,遍地的树影,漫天的星光,窸窸窣窣的蛐蛐,南飞北归的雁,都成了他“扶轮问路”、琢磨生命灰飞烟灭的魔镜。他------史铁生

写母爱,却不愿“爱”字,生怕“爱”字不及对母亲的难诉深情。文字平静,读起来却令人神伤。写早逝的母亲,只谈那颗无法接近的“合欢树”,只说“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可我却开始遥望那颗树,想细察车辙里母爱的印痕。言语中吐露出无限平淡和爱恋。

写自己的失落。说如何向往“脚踩在软软的草地上的感觉”,回忆“想走到哪儿就走到哪儿”的自由,想象着“”踢一颗路边石子”的感受……那种穿透文字的渴望,让谁又敢忽视上帝赋予的一切健全跟健康?

带着孩子般的好奇,走向童真童趣,以哲人的敏感敏锐,探索宇宙洪荒,追问“我”的起源。他比一般人走得更深更远,我们惟心心念念念极乐世界,他却在追问极乐有没有穷尽?思索要是不再有渴望、期盼、和理想,那还算不算乐?

有些时候,他的笔跟着思绪游离飞扬,信马由缰,一会儿雾里看花,一会儿浪迹天涯。也正因如此的放浪不羁,某些地方,比如第八章“好运设计”,稍显拖沓、琐碎、冗长。不过我在想,一个连设计来生这样的事也琢磨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的人,我还有没有资格去评判他走世界看世界悟世界的方法?

或者正因为躯体被固定在轮椅中,所以他才以超常的维度和细腻,调用起感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全方位地融入纷杂的世界;他的心魂不仅“常在黑夜出行”,而且恣意在狂野天空。他站在死里看生,活在生里看死。他突破了时间,僭越了习惯。

岁月更迭,他把自己写进地坛,让五百年历史成了他盎然生命的背景!从此他将于与它一起担承风雨,期盼彩虹!

他的笔,我的心。相差数年再读,别有滋味!

《我与地坛》小学读后感五“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脚。”这是这篇文章中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也让我感触极深。史铁生在最有希望,也最有活力的年龄被病魔夺走了双脚行动的能力,每一个内心怀有梦想、冲动的人在变成一个残疾人时,内心都会崩溃而进入极端状态。

在作者的世界都呈现灰暗的时候,他遇到了好似在等待他的地坛。他在这里思考一切他不明白的东西,比如“生与死”,像“活着的意义”。在这里,他回忆以前,回忆年轻时不曾去想的东西,如“母亲的辛苦”像“对母亲的视若无睹后的痛悔”。坐在地坛,进行思想的升华,进行对于生命的重生,用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启。

其中很长一段对于母亲的描写,在淡如水的言语中透露着对母亲的留恋。当我看到这句“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招她回去。”这句话既是作者对母亲逝世潜意识里的愧疚,也可能是作者对自己内心惭愧的一丝宽慰。

篇4

《我与地坛》是作者在遭遇

身体残疾后的精神复苏史,如何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强大的精神,

以及支持他精神超越的背后力量

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首先

用音乐、图片和声音将学生带入

到对于史铁生命运遭际的感慨及

对其毅力的钦佩情绪中。然后引

导赏析景物描写的文段,体味作

者细腻的语言及情感起伏。接着,

过渡到本文的,即对母亲情

感的品味、揣摩,感受母爱的付

出,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最后

思考“地坛和母亲的关系”,使学

生经过情感洗礼后回归对人生的

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在地坛的启示下

对生命的感悟。

2.体会母亲深沉伟大的爱及

其对作者的影响。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神秘花园》,伴

随低沉舒缓的钢琴曲大屏幕,依次

展示史铁生的一组照片和一段颁奖

辞,教师深情朗读下面内容。

①图中的这个人是十八岁的史铁

生,这是当年他下乡时的照片,照片

中的他怀里抱着一头小牛犊,健康而

快乐。

②这是三年后的史铁生,他不

幸地坐在了轮椅上,再也站不起来。

他曾无数次地捶打着自己,失声喊

着:“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③这是十五年后的史铁生,他依

旧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脸上却洋溢

着灿烂的笑。此时的史铁生已经走

过风雨,浴火重生!

④这是获奖时的史铁生。

⑤这是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时的颁

奖辞,颁奖辞是这样写的:“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

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

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

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从“残缺”走向“丰满”,从“苦难”走向“欢乐”,他

一定经历了精神的炼狱,一定承受了破茧而出的痛苦。

在走出痛苦的路上,有谁为他指点迷津?有谁给予了他

爱和帮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笔下的《我与地

坛》吧!

二、赏析第一部分关于地坛的三段景物描写

1.从文中找出集中描写地坛景物的三个片段。

明确:(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自在坦荡。

(2)蜂儿如一朵小雾……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

不息。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满园中播散着熨帖

而微苦的味道。

2.从这三段中任选其中的两段有感情地朗读,边读

边思考作者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明确:第(1)部分运用了排比句式“剥蚀了……淡褪

了……坍圮了……散落了……”,写出了地坛的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因为双腿残废而“失魂落魄”。所以读这段

话时语速要慢一些,语调是低沉、苍凉的。

第(2)部分写到的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尤其对蚂

蚁和瓢虫的描写更是精彩,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

物,蚂蚁并没有想透什么,而作者却想透了什么:一是人

应该活着;二是死是顺其自然的事。这两个问题的彻悟

正是缘于他看到了这番生机勃勃的场景。一个厌恶生命

的人,他是绝不会留意其他生命的生存状态的,所以作者

内心其实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和眷恋。那么我们读这段

时应该是轻快的、充满活力的。

第(3)部分写到了“地上的坎坷”“雨燕”“孩

子”“古柏”等等,这些事物都不为环境所困,依然活

得乐观、坚韧、坦然,活得灿烂。此番景象已告诉了作者

“人应该怎样活”。因此我们读这段描写时应该是苍凉

而有力的。

3.小结:通过朗读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地坛就是

史铁生的精神家园,为他医治精神的创伤。地坛给予了

他无声的帮助,给他无声帮助的还有一个人——母亲。

三、体味第二部分母亲的情感及母亲对作者情感的

影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从对母亲的描写中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个段

落,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2)教师配乐示范朗读一段。

(3)学生展示:配乐朗读。

2.体味摹写

在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仅有一句话:“出去活动活

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即使这句话也有着欲

说还休的深意,更多时候,母亲都是默默地、一声不响地

帮儿子。无言不是无情,她无言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要说

的话,现在我们就把她要说的心里话写出来吧。

(1)请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填写下面内容。

在我—————————————的时候,她本想

说:“ —————————————。”但是她忍住了,没

有说。因为她知道:“———————————。”

要求:所写话语尽量取自原文,引号内的内容采用第

一人称。

例如:在我心情苦闷要出去的时候,她本想说:“不

要出去吧,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吗?我不知道你一个人在

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但是她忍住了,没有

说。因为她知道:“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担心而阻止儿子

出去,如果让他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他会更加苦闷

的。”

(2)分角色朗读所写内容。

3.小结:是的,母亲有太多太多的话都埋藏在了心

里,包括她自己的病痛。在史铁生因失去双腿而痛苦的

时候,母亲的肝病已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

可她却对儿子瞒得紧紧的,只字未提。母亲无言,无言

中却蕴含着太深厚的爱,承受着来自儿子的加了倍的痛

苦,更重要的是用行动教会了儿子怎样活。正如文中所说

“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

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四、哲理思索

课文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母亲,为什么题目是“我与

地坛”?

明确:史铁生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地

坛和母亲。地坛使他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给了他第二

次生命,所以地坛象征了母亲。“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

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车辙与脚印互相交织覆盖,他的每

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独立完成的,都伴着母亲的精神帮

助,所以母亲就是虚化的地坛。地坛和母亲没有语言的

表白,史铁生却从中读出了内涵,汲取了力量,使自己的

精神从苦难中站立起来,对人生有了全新深刻的认识,他

是一位真正的精神巨人!

五、诉诸笔端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先生不幸逝世,这个与疾

病奋斗了一辈子的勇士曾用笔写下了无数的铮铮誓言。

篇5

在每一个不能行走的日子里,他都想象着自己是一个运动健将,他并没有自卑自怜,也没有空想、空谈,他拥有着不灭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希望!他身体虽然残疾,但在思想上却是一个巨人。他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慰藉,用他的文字为我们燃起希望。

史铁生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面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史铁生残疾之后,地坛公园便成了他长期的活动场所,正是这一“寂静”的环境使他思考,使他感悟人生的艰难,也正是这一“寂静”的环境折磨着一个被命运捉弄的母亲。她面对一个在“最狂妄的年纪”里忽地失去双腿的儿子,她期待着他最终的幸福。然而,造化总是弄人,在史铁生小说第一次获奖的时候,在希望能给母亲一个安慰的时候,母亲已经不在了!

现在有许多青少年,小小年纪便开始厌世,遇到一点点挫折就吵着自杀。大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2014年3月7日,厦门南洋学院一名17岁女生从女生宿舍7楼跳楼身亡,其原因是舍友抢了她的男朋友;同年4月2日,该学院一名大二男生从宿舍楼跳下,结束了宝贵的生命,理由是:愚人节其女友提出分手。这类事情不绝于耳。殊不知,这是何其荒谬,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轻视与对家人的不负责任,是对父母的不孝!刘德华的《回家真好》中有一句“回家之后才发现自己真的很重要”,人不应只为自己而活,更应该肩负起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没有责任感的人,不是无所事事就是厌世轻生。每个学生都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奋发图强为社会做贡献。

篇6

关键词:生态;生命意识;生存和谐

中图分类号:I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2-0004-02

生态,从本质上来说是指生命体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与发展、生命的美好延续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变的主题,也是文学创作的亘古主题。古今中外许多作家都把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写进了他们的作品,在今天,当我们以生态美学的视角审视这些作品时,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资源,发掘分析这些资源,并由此进一步展开对作家创作个性的研究,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界的关系。”这是一种对人的生命存在观的最好的诠释,而生态美学对人类生态系统的考察,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前提,以各种生命系统的相互关联和运动为出发点。所以,考察人的生命观必然要追溯到整个生命演化的历程。从生命崇拜到重视感性生命,进而上升到珍爱生命的理性自觉,这便是生命意识发展的轨迹。由此也是生命精神成为中国艺术和审美的文化底蕴。史铁生的小说《我与地坛》这部作品正蕴涵着这一深层的人文关怀。当我们考察“自然”这母题时再联系史铁生的这部作品。首先想到的是他所描写的自然是无限丰富的自然,而后是“生命之母,人生的神,”所以“他的人物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的人格化” 从而揭示出他的生态意蕴,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生命和谐与生命关联的关照以及生态审美的禅悟都是他特有的生态美学世界和生态审美追求。

一、史铁生小说中生态美学的流露

(一)对生命的感悟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超越自身的残疾命运把目光投向芸芸众生的代表作,作者从关注个体的生存拓展到对人类整体存在和生命的思索之中。人的出生被史铁生诗意地描绘成从彼岸世界而来的一次出游和嬉戏。他把生命当做一个过程。然而,人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人生表现为人的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生存意味着对死亡的抗争。对生命的执着和珍爱,不仅是人的一种生存欲望和本能,而且成为一种生命意识的理性自觉。正是这种自觉,才使人获得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的丰富的生命内涵。在当代名家中,作为一名残疾作家的史铁生曾经几次自杀,想早早地的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但最终还是活了过来。他虽然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包围着这短暂生命的无限空虚。活着,就意味着吃苦,忍受病魔和孤独;而死,却并不难,就像睡去一样。死,是生命的终结,永久的安息。但他却不肯轻易的接受死亡。正如他在文中所说:“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正是这种强烈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本能,使他在病魔前坚韧地站立起来,紧紧握紧自己的笔,用自己独特的生命感悟造就出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之路。 其独特的精神气韵,在于他执着于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赋予其作品以崇尚自然、敬仰生命的内涵,他的目光越过现代都市文明的纷繁和社会生活中的污泥浊水,始终关注人性和人文精神,展示了人类纯净的生存空间,从而也使自己“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二)对生存和谐与生命关联的关照

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仅珍爱自己的生命,也更加关注人类命运和人类生命的延续。作为一个善于捕捉大自然灵性和生命意蕴的作家,史铁生把那些看起来很普通的一般事物写得熠熠生辉,把对自然景物、景致的抒写发挥得淋漓尽致,充满了灵性与生命活力。在这里,大自然妥贴地安排着和谐的景色之中。在《我与地坛》中,园中的围墙、蜂儿、蚂蚁、瓢虫、都是自由自在的嬉戏,游玩,和谐共生。“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索索悉悉索索片刻不息。”“太阳也不疲惫,把大树的影子缩小成一团,把疏忽大意的蚯蚓晒干在小路上。”这一幅幅画面呈现出一种生机盎然而又恬淡和谐的自然之情。在地坛沉思生命是一种和谐与圆满。在这里,人与自然的栖居地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成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被提升到与人平等的地位,显现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平等亲和关系,表现出人与自然共在共生的生态情怀。所以,他的创作,派生出一种复古与还原,返还到写作之初,重新接近人与语言,语言与思想、写作与生存的本原性的关系。史铁生用他的心魂去写作,在地坛――他的精神家园里,带着读者进入了宽广的思的世界,用思想做脚,往内心去触摸生命的脉搏,感受律动的生命,接受生命的度化。因而,他的作品里展现给读者是一种对生命乃至生存的关怀与思索。

(三)对人生境界的生态审美

《我与地坛》这部作品通篇灌注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他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死的感悟,对生活真谛的解释,对生存和谐的关注,是生命教育而深刻的教材,对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精神生态健康,接受并认同文化价值,具有很好的审美作用。如果说这些人格原型常常隐蔽在自然生态的大千气象中,他把它们揭示出来,使之朗然于人的面前。这些人格原型,既是镜子,又是范式。作为镜子,它使人在俗世社会中堕落的灵魂得到救赎;作为范式,它陶冶人的性情,使之与大自然的生命精神同调。显然,史铁生把自己对现实的审美当做一种人生境界,可以使人超越利害得失而达到与世界本真的融合。在心灵与对象世界的融合中,取得对于世界更深远、更广泛的存在的感悟,以便为人的发展开拓新的天地。在这里,也可以使人获得某种生态意味的体认。

二、史铁生创作中的生态美学观形成的原因的探讨

(一)以关心人及人的处境为己任

“但文学更要紧的是生命感受的交流,是对存在状态的察看,是哀或美的观赏,是求一条生路似的期待,迷途的携手或孤寂的摆脱,有人说的干脆,那甚至是情爱般的袒露、切近、以命相许、海誓山盟。这可是少数几个人承担得起的么?”(史铁生《随笔十三》)。它属于畸零人,属于失意者,属于那些要在单调、平庸的日子里开辟一条想像的道路看看自己能够走到什么地方、遇见什么事物的人。史铁生遇见了病、死、孤寂、消亡等等,这些越来越被现代人搁置的不祥对象,他写下了跟它们相遇时的内心感受。

(二)对人与自然和谐世界的追求和表达美学人文关怀的理想品格

有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犹如孩子的母亲,游子与故乡的关系,是一种主要由血缘关系决定的自然而然发自内心、不言自明近似本能的情感关系或者说是本源性和谐。”并认为“向大自然和童年的皈依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心理需求。”这些因素自觉的影响了史铁生的写作,使他的小说创作自觉或不自觉,意识或无意识的呈现一种“天人和一”人文关怀的境界。

(三)作者自己的个人因素

如果说史铁生复杂不一的写作中隐隐地流露出他的无奈与苦恼,他显然感受到写作无法容纳他的思想。因此,每一次的书写都是他对生命中留下的痕迹的一次重温。身体的残疾使史铁生的外部生活变得相对狭窄和贫乏,但是他的内心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了。在这些复杂的情绪中,人明白自己的局限,探索生命的涵义,尤其是礼赞人类向善的精神,而这正是史铁生认定的支撑人类前行的支柱。也正如他自己所说:“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参考文献:

[1]郭建军.大陆与人的寓言[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4).

篇7

批注是我国文学鉴赏和批评的重要形式和传统的读书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并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它体现着阅读者眼光和情怀。学做批注,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下面以《我与地坛》的阅读批注为例,来介绍和分析批注的内容、方法。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在文中,作者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深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深思带入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全文充满细腻生动的描写、荡气回肠的抒情、深刻透彻的哲思,情、景、理融会贯通,无一处不动人。在阅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批注。

1. 注释生词,扫清道路

在第一部分第2段中,有“缘分”和“宿命”这两个词,前一个是泛指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相互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后一个是佛教名词,指由天注定,体现了史铁生的哲学观中有唯心主义的一面。在第一部分第7段中,有一个词“肆意雕琢”,肆意是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给生词加上注释,可以帮助疏通文句,为深入感悟文意做准备。

2. 赏析写法,感悟特色

赏析散文写作手法,涉及到的一般手法有很多,比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此处不一一例举。而读文章,针对不同的作者,我们往往要抓住其写作特色进行赏析,才能显出个性化。史铁生散文的特色之一就是细腻的描写,他擅长寓深远于朴素、寄激情于宁静。在阅读时,可以对相对段落进行深入研读,写下批注。如第一部分的3段景物描写。第3段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此处可作批注: 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一个曾有青春狂想的热血青年被社会抛出了轨道,一个曾是天子膜拜的祭祀之地荒废、被遗忘―同病相怜。第5段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OO@@片刻不息。”在此可作批注: 一个鲜活的生命世界,不管怎样纤细微弱的生命体都有它的快乐、悲伤、情趣。第7段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散发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在此可将三段景物描写作一个总批: 多角度、多感官的描写,最博大、最纤细、最古老、最年轻、最灼烈、最坦然的事物,都有生命自身的律动。地坛是荒芜破旧的,生命是顽强律动的,历史是沉重超然的,寓深厚的情感与深刻的领悟于细节化的景物描写中。

3. 概括要点,提炼要义

《我与地坛》共七个部分,教材中节选了两个部分,可以第一部分批注: 生命应顽强―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在第二部分批注: 母爱应回报―母爱坚忍而毫不张扬。这两条批注分别是对这两个部分的总括。

4. 评点人物,深入剖析

史铁生是一位散文家、小说家,也是一位哲人。针对他的人生经历、文学创作、哲学思考,可以做出两段批注,第一段是他自己对自己名字的解读:“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地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去向。”第二段是韩少功对他的综合评价:“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这两段批注结合在一起,可以体现出对史铁生的深入剖析和理解。

5. 生发联想,由此及彼

入得文本,又出得文本,是阅读中最能体现想象力与个性特征的。由文本中的一个点引发联想想象,或者把文本前后关联处融会贯通,可以使阅读体现博大精深的一面。在读到“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句时,可以与刘翔的生活经历结合起来,作上批注: 21岁时,刘翔以12.9秒的成绩追平了保持11年的世界纪录,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这种对比式的联想,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史铁生不幸遭遇的感悟。

在读到“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和“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句时,可以引用海德格尔的名言作批注:“既然死是在想通后无需再说的事,那便毋庸费神,对彼岸的悬搁意味着对此岸的尊重。”在读到“剩下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一句时,可以补充一个萨特的名言作批注:“虽不死,但无意义地活着,依然是非生存。”这样的批注,可以更深刻地揭示文章涉及到的人生思考和哲学内涵。

6. 批判文本,质疑问难

任何好的作品,都存在疏漏,或是对同一个地方存在不同的理解和争议。针对这些疏漏和争议展开思考和研究,将使阅读变得更富有情趣。在读到史铁生文中多处提到“宿命”、“上帝”等词句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地方可作批注: 史铁生的作品过于关注生死、宗教、信仰等问题,有人对这一点持保留意见,但王蒙总觉得他的思想是有深度的。

批注的位置可以有很多,相应的也有不同的名称。眉批是写在页眉处空白处的;旁批可以写在书页侧面空白处,一般奇数页的写在右边,偶数页的写在左边;夹批是写在字里行间的;尾批写在一段或全文之后、页脚处。

由于书上的空隙有限,也由于批注本身的需要,一般来说,要做到语言通顺,言简意赅,不拘一格。如果准备阅读多次,每次可用不同的笔写。

篇8

“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一对残疾夫妻和他们同样残疾的朋友们用生命的激情燃起了“火一般忘情、热烈”的舞蹈,小姑娘把艰辛的劳动舞成了生命的欢歌。他们的舞蹈有着生命张扬的活力,迸射出火一般的激情,毫无顾忌地坦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选文1

生命的本质

楚 女

夜幕降临,对门那户人家又传出熟悉和陌生的音乐,响起时紧时缓的舞蹈脚步。

那是一对才搬来的残疾夫妻,男的一双脚掌向后撇,女的是哑巴。那天初次见到他们时,一股怜悯之情在我心头升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家庭,该怎样艰难!这不是我鄙视他们,我认为作为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悲悯之心的。

但接下来的事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天来,他们的那些残疾人朋友络绎在夜幕之后前来集会,空气里传来他们的音乐、舞蹈和欢笑。我看不到他们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觉到他们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热烈。

面对着这样的一群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词汇都变得苍白,不贴切。说残疾人也爱生活,也需要音乐和舞蹈,这样的解释是那么的无力、词不达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动、变形的舞蹈中发出毕毕剥剥的吟唱,燃体不尽,火的舞蹈不停。

熟悉和陌生的音乐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记忆的天空。我透过遥远岁月重新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种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简陋的砖瓦窑,我三十年前下放劳动的地方。窑师傅的小女儿才七八岁,就开始帮大人做事了。这个小姑娘一身衣服缀满补丁,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当时我也以怜悯的目光注视这个小女孩,但艰辛的劳动在小女孩身上却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无一点悲愁。她一下子就让我陷入对生命的沉思和叩问: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以这样欢乐的形式前行的?

用童心无邪、用不谙世事、用乐观主义来解释都是不够的。上苍仿佛有意安排,让我看到不同形式的两次生命的舞蹈。生命从一降生,就穿上了一双红舞鞋。这是生命的本质,是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会歌唱、都会欢乐的原因。

人类的生命史穿越了数千年,其间战争、灾难、病痛、死亡都阻挡不了生命欢乐的舞蹈。废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现辉煌的殿宇,灾难之后,人类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没有畏惧、从不悲观,生命就这样一路舞着唱着前行,这一切都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舞蹈。

(选自《散文》)

点击

在地坛的日日夜夜,在经历了锥心刺骨的灵魂拷问之后,史铁生从开始的自怨自艾,转向了对病痛的敬重,而写作也就成了他弥合肉体病痛与精神存在间裂隙的必然方式。他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皆是直接关乎病痛的作品,也是向病痛发问的结晶。在这些充满本真生命体验的文字记录里,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选文2

大写的史铁生,用残缺身体说出最为健全的思想

刘 军

“我的第一职业是生病,第二职业才是写作。”说出这句话的是一位当代中国作家,一位19岁那年就因残疾而坐上轮椅的返乡知青。他的名字叫史铁生,2010年岁末的最后一天,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溘然长逝。

而在此之前10年,身患尿毒症的作家不得不依靠定期透析维持肉体在尘世的运转,如果再往前推,早在30多年前,死亡的魅影就已经在他个体的世界里大规模云集、窥视,伺机攻陷最后的阵地。那段时间,作家与死亡的搏杀以无声的方式,在地坛的角角落落里展开,撕心裂肺之后,沉静而博大的地坛以无上的包容性启示着这位刚刚20出头的年轻人。当然,他也没有辜负地坛的暗示,从渺小病痛的躯体中遁出,进入涅的通道,开启了另一套生存的密码。

世人大多在病痛的日常含义内打转,视病痛为洪水猛兽,为身体内魔鬼的升腾,为人间之至苦,因此万般惧怕和逃避。一旦有了病痛,则自怨自艾,自抒不平,或者呼天抢地,默吞苦果。极端情况下,一场病痛促使一个人性情大变的案例,在我们的身边亦不乏之。常人的种种古怪言行,由避苦趋乐的人的本性或许可得到理解。翻看历史的微小针脚,即使在那些精神世界异常宏富的智慧者那里,对待病痛也往往取向两极。一种是极端厌恶病痛的折磨,甚至最终走向了自我了断。被公认为硬汉的海明威,在病痛的晚期干脆拿起大口径猎枪,对准自己的口腔扣响了扳机。这种与病痛同归于尽的行为,看上去极端惨烈,若非对病痛的仇恨达到顶点,这位硬汉断不会下此狠手。而另一种取向则是试图将病痛踏在脚下,采取无视的态度。失聪多年的贝多芬宣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而奥斯特洛夫斯基则借保尔之口说出:“医治一切病痛最好最宝贵的药品,就是劳动”,由此占领了道德的最高阵地,拥有了无往不在的正确性。其实细究一下,这些励志故事的潜台词里还是将肉体的病痛放在了人生的对立面,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病痛之间是分裂的,也是不可弥合的,在其本质上,与甘做病痛的牺牲品并没有什么两样。

在地坛的日日夜夜,在经历了锥心刺骨的灵魂拷问之后,史铁生从开始的自怨自艾,转向了对病痛的敬重,而写作也就成了作家弥合肉体病痛与精神存在间裂隙的必然方式。在病痛里写作,体验超验性境界,在病痛里思考存在的重量,思考病痛本身,进而完成了对病痛精神含义的建构和书写。病痛的精神含义往往是世人难以察觉的,它只会眷顾那些通过一次次病痛折磨而拥有生命的大关怀者。这个含义里有两个基本因素相互联结,即病痛一方面是肉体存在的对手,不断击打锤炼着个体的意志品质;一方面它又是肉体存在的朋友,促使着个体向着终极的关怀发问。有一年某报纸上曾刊登一张史铁生与当时世界短跑冠军刘易斯合影的照片,照片中史铁生安静地坐在轮椅上,刘易斯风神潇洒地站在他的身边,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张照片是个很好的表征,因为两人虽然皮相的差异显著,但在另一个层面,他们是真正的知己。身体衰弱的史铁生,虽然连站也站不起来,但他的灵魂却在无羁地奔跑着,跑得跟刘易斯一样快,甚至比刘易斯还要快。刘易斯读过史铁生写的书,他尊重这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国作家,这位运动健将凝视着史铁生,眼光里不是怜悯而是尊敬。他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奔跑者,他们在与命运赛跑,与人类那与生俱来的悲剧性赛跑。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自始至终都不认输。

恰如帕斯卡尔所言,人不过是根芦苇,有些时候,这根芦苇常常因病痛而萎缩,但因为有了思想,哪怕是萎缩的芦苇也会拥有不一般的重量,不会轻易地在风中倒伏。史铁生首先是位思想者,其次才是位写作者。他的作品从不炫耀技术,在病痛中,他用思想打通了过去和未来和现在的藩篱,让过去和未来沉沉地存在,成为重量。当然,在最后的日子里,他也打通了生死,成为一个真正的向死而生者。他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皆是直接关乎病痛的作品,也是向病痛发问的结晶。在这些充满本真生命体验的文字记录里,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选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对比欣赏

生命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伴随着岁月的脚步匆匆流淌。然而生命中也少不了种种的磨难,有命运的坎坷、突来的灾难、疾病的折磨等,然而正是因为这些磨难,生命才愈显宝贵。《生命的本质》和《大写的史铁生,用残缺身体说出最为健全的思想》这两篇文章,文中主人公或用舞蹈诠释生命的本质,或用写作演绎生命的传奇,都突出了“生命传奇”这一主题,但又各具特色。

首先,选材不同。《生命的本质》为我们展示了两种残缺的人生:其一是以一对残疾夫妻为代表的身体残缺者;其二是以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为代表的生活贫困者,她“正当读书和游戏的年龄,就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艰辛”。出于“一个正常人,是应该有一点这样的悲悯之心”,对他们的人生,我们无法不动恻隐之心,无法不生悲悯之情。然而面对这样的人――他们用生命的激情燃起了“火一般忘情、热烈”的舞蹈,她把艰辛的劳动舞成了生命的欢歌――这样的舞者,这样的歌者,我们心中涌起的不是同情,不是感伤,而是深深的景仰。他们为我们演绎了一曲生命传奇的颂歌。而《大写的史铁生,用残缺身体说出最为健全的思想》以“用生命书写生命”的中国作家史铁生为题材,写出了生命的另一种传奇。坐在轮椅上的中国作家史铁生,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双腿残废;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时刻,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作家史铁生的人生何其痛苦!然而人生的苦难经史铁生咀嚼,竟焕发出神奇、瑰丽的光彩,磨难使他生命如此鲜艳美丽。

篇9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曾有人问史铁生职业是什么,他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一回答很幽默,却也包含着深深的无奈。

作为一位作家,他写出了多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文章还被收录进中小学语文课本。

然而,与写作相比,他的时间大多被同病魔抗争所占用。1972年,21岁的史铁生因一场大病而双腿瘫痪,从此只能靠轮椅代步。30岁时,他患了急性肾损伤,不得不停止工作,回家疗养。1998年,他的肾病恶化,以至于要定期进行透析治疗来维持生命。从那以后,他每周都要做三次透析,每次花上大半天的时间,做完后身体总是处于一种很疲劳的状态,每个星期其实只有12个小时适宜写作。可是,纵然写得很慢,哪怕一天只写几行字,他也从未停下写作的步伐。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诚如这句话所说,史铁生失去了健康的体质,得到的是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的透彻领悟。然而,这个过程有多么艰辛,拥有健康体魄的人恐怕是体会不到的。

21岁时,他由家人搀扶着进了病房,当时他还勉强能走,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要么好,要么死。从发病到后来的截瘫,他有过三次自杀行为。命运似乎要特意挽留他,让他在这个世界上承受磨难;他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但是却不明白活着有什么意义。在最初两年里,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在这样一种濒临绝望的境地里,他痛苦地思索着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人世,思索着愚与智、美与丑、善与恶……

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

这样想着,他似乎有些释怀:总要有人去扮演那些“不幸”的角色。但令他心有不甘的是――他为什么是这不幸中的一个?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一句领悟,是他对自己,也是对所有蒙受不幸的人的“当头棒喝”。当被无情的现实置于一条通往苦难的道路时,埋怨、泣诉、乞求,都不会换得命运的垂怜。

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沮丧的结论!然而,想到这里,他反而冷静了,清醒了。既然眼前四顾茫然,荆棘丛生,何不拨开荆棘,为自己开出一条道路来?

他披荆斩棘、开辟道路的武器,就是写作!

“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写作,是他披荆斩棘的武器;写作,也是他的一个最终实现了的美好梦想。然而,他的梦想还不止于此。

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我的白日梦到底该怎样设计呢?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不要这样说,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史铁生《我的梦想》(节选)

“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他已经在“千难万苦”中获取到;“一个健美的躯体”,于他而言,却只能是此生实现不了的梦想。

明知不可实现,为何要埋下这颗梦想的种子?原因也许如他自己所说,“现实的这个史铁生太令人沮丧”。人生布满阴霾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哀兵必胜”的愤懑与斗志,更加需要的是笑对坎坷的从容与达观,不是吗?

“我愿意这样走……”

史铁生曾对亲友说:“我愿意这样走,就像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写的: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篇10

一、异中求同,掌握同类课文共性

比较是人们将新旧事物相互联系,加以区分的手段。通过比较,人们能够对新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认识新事物的本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将已经学到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比较与融合,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法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如教师可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进行比较阅读。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描绘了兰亭的美景,如山岭蜿蜒、清流映带等。在优美的环境中,群贤皆至,增添了高雅的韵味。猜拳行令,举杯畅饮,“一觞一咏,畅叙幽情”,兰亭的雅致尽收眼底。而《滕王阁序》则描写了山水、宴会之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塞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词句均体现了滕王阁的雄伟壮丽。随后,作者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层峦耸翠,上出重霄”、“桂殿兰宫”。在聚会上,既有长辈,也有童子,胜友如云。在如此良辰美景中,有贤主,有文人,作者发出感叹:“四美具,二难并”。此外,王勃从山水的壮阔联想到了自身的渺小,“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感叹自己报国无门的悲愤,“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倾吐自己有报国的壮志与决心。而王羲之则从“曾不知老之将至”到“向之所欣,俯仰之间,以为陈迹”,感叹人生苦短,天下没有永恒的幸福。幸福可能会破灭,生命也会有终点。王勃与王羲之都有乐极生悲的历程。在对比阅读中,学生能够从类似或者同类课文中掌握规律与共性,提升阅读能力。

二、横向比较,体会作品特点

在比较阅读中,横向比较要求教师以不同作家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可对比片段或者整篇资料,还可对比字词或者写作风格等。通过对比来总结作品的共性与个性,由此判断与划分作品的特点,探究作品出现差异的原因。

例如,可对比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与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通过对比阅读寻找作品的特点。两部作品的共性是肯定了生命的顽强,描写了自己从逆境中感悟生命,最终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描述了对生命的渴望,第一天希望看到经常鼓励她,温柔的人们;第二天则希望看到黑夜变成白昼的奇迹;第三天则希望迎接黎明,体会温馨迷人的生活。作者告诫人们应当珍惜生命,珍惜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作者对自己遭遇不幸后的思考,同时悔恨母亲去世后才理解母爱的无私。两部作品的特点在于《我与地坛》阐述了史铁生的逆境观,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的敬仰。

此外,《我与地坛》描述了地坛在作者生命中的关键作用,特别是母亲去世后,地坛逐渐成了作者的精神支撑,作者更是将其当做了知心朋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采用通俗的语言描写了对三天光明的向往与最想实现的愿望,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敬仰。

三、反馈总结,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在对比阅读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与互动,进行反馈与总结,由此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将《归去来兮辞》与《定风波》进行对比阅读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由此得出作品的相似之处或者写作的特点。

陶渊明、坡二人的性格颇为相似,“大济苍生”的理想相同,在政治方面的失意也较为接近。但二人归隐田园的原因不同,陶渊明是自愿辞官归隐,苏轼则是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随后过起了田园生活。此外,二者的精神归宿不同,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败,但是无力改变,选择了逃避,营造自己的桃花源。苏轼虽然仕途坎坷,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只要有条件,他总是竭尽全力。究其一生,他始终是以儒家的精神为主,虽然经历了新旧党之争,遭遇了一连串的打击,但是并没有消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就代表了苏轼的心境。苏轼的归隐是隐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但并不是逃避世俗。陶苏二人在“归田”问题上有不同的体会,反映到各自的诗词中,体现了不同的风格。在课堂上,学生围绕“陶苏二人归隐思想”这一话题,各抒己见,课堂氛围融洽,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