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章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19 21:2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文章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写作教学 起始阶段 写作能力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4.185
按照我国的教育传统,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写作文。起初是简单的作文写作,题目简单,体裁单一,字数要求少,篇幅短小。随着年级的升高,作文的要求也多起来,不但题目变得复杂,体裁也要求多样,字数增多,篇幅增长,等等。由此可见,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基础打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的习作之路是否走得平稳、顺畅。学生初学写作,难免会觉得困难。对于懵懵懂懂的学生,教师的作文教学也不免充满了波折。很多语文教师感慨,教学生作文写作难,教学生写出好作文更是难中之难。针对这一情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掌握写作的法宝,教好学生的起步作文,为学生的习作之路铺垫好基石。
我认为,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就能够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
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反映。知识又运用于生活,指导生活实践。作文是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记录。而生活是作文素材的重要获取途径。脱离了生活的作文,是枯燥无趣的,是没有灵魂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作文,是有血有肉的,是有情有感的。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写贴近生活的作文。
如何才能写出贴近生活的作文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的素材。家庭里有生活,学校中有生活,大自然里有生活,社会中有生活……人活着就有生活,人存在于生活中。正是因为这样,人们对于生活的环境往往习以为常,对于熟悉的东西常常熟视无睹,而要真正说出某一事物的特征,又经常是哑口无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如父母的言谈举止、教师的教学风格、同桌的衣着品貌,等等;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天气的阴晴雨雪、日夜星辰的变换,等等;世间的人情冷暖、人走人散、事情的发展变化,等等。教师应要求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感悟到的及时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书写记录的习惯。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观察生活的正确方法,如遵循事物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对某事物定时、定点进行观察的方法等,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对周围事物始终保持着敏锐的观察力。有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了观察的习惯,积累的生活素材就会丰富多彩,在作文写作时,就会言之有物、抒之有情,写出的作文就会非同寻常。
二、引导学生先模仿再创造,实现积累由量到质的突破
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一般是先进行积累,然后书面表达;先进行模仿,再进行创造,实现积累由量到质的突破。作文仿写,不是照抄照搬,而是模仿语言风格,或者文章体裁、篇章结构,或者写作立意、作文章法,抑或表现手法等,内容可以是不断变换的。在学生写作模仿时期,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杜绝照抄现象的发生。在学生经过大量的、长期的模仿练习后,教师要训练学生学以致用,根据不同的作文内容,能够快速选择不同的文章体裁,确立新颖的写作立意,构思巧妙的篇章结构,运用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进行写作,使学生把在仿写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由量变升华到质变,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特点的作文。
作文创造不一定非要落实到纸面上,由于作文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可以采取口头训练的方式进行。例如,教师确定作文题目,规定作文内容,给学生留出七八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构思、列提纲,然后要求学生口头表达自己作文的体裁、立意、结构等大的框架。待到学生能够根据作文题目等迅速确定怎么写以后,慢慢要求学生练笔,在丰富文章的细节等方面下工夫。
学生经过模仿升华到创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阅读、练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益的指导,如根据学生初步作文显露出来的作文风格端倪,向他们推荐具有此种风格的优秀文章或书籍等让学生阅读、仿写,培养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使作文教学课堂成为培养自主创新作文人才的实验室,而不是塑造同一模式写作的现代流水线工厂。
三、引导学生品读优秀文章,潜移默化掌握写作要领
除了大量模仿优秀作文、文章外,学生要想写出有质量的作文,还必须进行大量的优秀文章的阅读,在奠定丰厚的语言基础之上,发生有价值的迁移。当前图书市场上的书籍,内容良莠不齐,而小学生缺乏必要的辨别能力,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很容易挑选到质量粗糙、内容低下的书籍。因此,教师要认真筛选,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和迁移价值的文章或书籍,供学生阅读,并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围绕训练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品读有关的优秀文章。
在品读优秀文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多读几遍,然后围绕作文教学的训练重点,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赏析。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文章赏析,对于其中呈现出的写作知识,即使教师不明确地提出,学生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和掌握,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恰当运用。
四、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水平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都是学生写作文,教师批改作文。对于学生是否接受教师的修改意见,能不能改正作文中的毛病,教师则不是很关心。这导致学生依然照着自己的方式写,教师不厌其烦地改,双方付出的努力都不小,但得到的回报却甚微。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路,把学生提升到作文修改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
首先,要确保语句通顺、表达正确。在作文写好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多读几遍,自行修改文中不通顺的语句、不正确的表达、运用不当的标点符号。然后,教师可以要求同桌或小组间同学交换作文,对对方的作文进行基本的修改。学生在自我修改或互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的基本能力,这是单纯学生写、教师批改无法达到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锤炼字句,文辞优美。在作文语通句顺、表达无误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耐心、细致的打磨。这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毕竟他们的知识积累有限、生活经验不多。但此举的目的不是要求学生能够锤炼出多么完美的语句,而是培养他们这种写作的意识和习惯,掌握这种写作修改的方法,为将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2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教学时要把握住小说的三要素进行教学。我通常采用“整体感知―赏析―创造”的模式进行小说教学。
一、整体感知:
1、复述故事情节
在学生速读课文后,找一名学生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对他复述的内容进行补充,完成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把握。也可以同桌为一小组互相复述,推举一至两名同学在班里复述,全班评价复述效果。复述故事情节,即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快速搜寻信息的能力。
2、概括故事情节
在复述故事情节后,要让学生根据人物加事件其它要素根据需要适当增减的方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赏析
1、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因此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至关重要。要先让学生知道设题角度:(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别人的描述、作者的议论。细节描写:对人物形象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作特写式的描写。让学生在读文中划出刻画人物形象时所用的描写方法的句子。 (2)结合划出具体的句子完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人物是怎样一个人?从全文看人物是怎样一个人?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问题的答题思路。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在这一环节要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2、赏析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要让学生知道设题角度: (1)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要让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3、赏析小说的主题
选入教材中的文章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1)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2)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3)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4、赏析小说艺术特色
(1) 赏析一:题目
设题角度:文章题目有何含义?分析文章题目的妙处等。有的题目反映了文章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题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有的题目有双重含义,既有表面含义,又有象征含义,如《爸爸的花落了》。
(2)赏析二:人称
设题角度:人称 在行文中起到的效果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生理、心理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事物。
(3)赏析三:结构
设题角度:指出某一段落问其在结构方面有何作用。解题指导:文章或段落开头:引起下文,揭示文章中心,突出强调,为后文作铺垫;文章或段落中间:承上启下,转换话题,线索连接,过渡; 文章或段落结尾:总结上文,揭示文章中心,照应文章开头,升华主题。
(4)赏析四:表现手法
设题角度:文章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象征具有暗示的作用。运用象征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铺垫的作用是引出后文,曲径通幽。呼应能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衬托或烘托可以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抑扬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抑)的态度;对比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
(5)赏析五:描写方法 见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
(6)赏析六:语言特色
小说的语言有的朴素;有的华丽;有的幽默,机智;有的暗含讽刺;有的凝练,隽永;有的委婉含蓄。常用鉴赏术语,如:意境,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主线(索),脉络清晰,形象生动,含蓄隽永,说服力,感染力,生动具体,细致入微,极富新意,形象化,漫画式,人物性格(广义) ,典型环境,文眼,文章基调凝重悲凉,激昂明快等等。
篇3
一、文言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教学
文言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的特点。学生与文本交互作用,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交流中丰富着文本和自我。文言文教学体验有两个特征:一是情感,学生与文本的交互作用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二是整体,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而不是建构在对于每一个字词句的剖析上。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阅读,在朗读中分析、赏析、体验文言文,引发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对于文言文整体感知,整体把握。
二、文言文教学要十分重视读功
对好的文章、好诗,要逐篇、逐段、逐字地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理,认真读书并能读“懂”书不是件易事,学生在理解基本内容的同时,应注意在分析古今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熟读背诵,从而更好地去了解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感情,同时学习古人的佳辞丽句。“读功”一是要有感受力,二是要有理解力,三是领悟力。学生能通过“读”感受到作者文章立意之深远,寓意之深刻;学生通过“读”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从而学习作者的“辞采”,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生通过“读”领会作者的“字采”,即作者遣词造句之功底。
三、文言文教学可用故事导入法
在教学那些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课文时,我先用一个故事的形式讲解课文的大意,然后导入课文再示范朗读课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他们觉得文言文不难学,文言文内容丰富,文笔简练,寓义深刻,用词准确生动。这样更调动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课文内容。再通过课文下面的注释,老师加以点拨课文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学生就容易学懂文言文,慢慢也就喜欢上文言文课了。
四、文言文教学可采用“散文化学习法”
众所周知,散文是一种潇洒自然的文体,它章法自如,不拘格套,能放能收,忽开忽合,笔力曲折,无不尽言,其格局最富于变化,所以在复习文言文字、词时,可将课文与成语对应,看谁对得多、对得好。“散文化学习法”运用的关键是把学习的“三权”(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培养其想象力,发挥其创造力,增强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使语言教学真正突出一个“活”字。
五、文言文教学要注意听、说、辩、诵
听。即听配乐朗诵,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安排学生范读和朗读,再次感受课文。
说。在前几点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复述课文内容。可以在全班说,也可以分组说,还可以自说自听。
辩。分两方面:一方面,让全班同学动手,把各自不懂的字、词、句指出来,先分组讨论,解决一批,再全班集中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外通过其他的途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就课文内容、句、段的含义,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作动机、精美语言、独特风格、人物形象等展开辩论。
诵。就是指朗读与背诵。读能加深理解,多读一遍理解就加深一层。同时,理解得准,理解得深,也就“诵”得好,背得更快。所以要加强朗诵、背诵指导与训练。
六、文言文教学要突出精讲
(1)精讲句式、词语。精讲就是讲精常用的典型句式特点,讲透字词的含义(基本义、延伸义)及用法。对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应予以分解比较;对古今异义的词类应在比较分析中让学生自己找出词义的变迁及异同。
(2)精讲重点内容或核心句段。讲活讲准,讲深讲细核心段落或精彩语句,突出学生难懂或误解的问题,紧密联系上下文意,在课文特定的语境中,开启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章所创设的情感氛围或审美意境中去。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教育;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当前的状况来看,语文课程仍然缺乏人文教育问题研究,因而,在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灌输人文精神,即在语文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关注学生人文个性,从学生角度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氛围,挖掘学生潜在的人格与学习能力。以下就是笔者对初中语文学科中人文教育渗透问题的详细阐述,以期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有益参考。
一、人文教育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但随着人文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逐渐被解读为:人们应掌握自身命运,同时,突破封建社会的压迫,挖掘自身价值,坚守自身尊严与人生意义,突出人类主体地位,践行“以人为本”思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路径
(一)引入优秀文学作品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入,应注重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导入初中语文课堂中,由文学作品丰富学生思想,使学生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完善自身人格,同时,探索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意义,让学生心灵、思想健康发展。例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组织学生每月进行一次“文学作品读后感评比”活动,即鼓励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即《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等,如,在《水浒传》的赏析过程中,可受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故事的熏陶,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正义感,同时,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依照文学作品中正义的人物形象,重新塑造自身高尚人格,提升人文素养。
(二)营造人文课堂环境
就当前的状况来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文课堂环境的营造将影响到人文教育效果。为此,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例如,某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融入人文教育,即注重使用幽默语言:老师:你们听说过我吗?学生:听说您是著名的教师。老师:如果你想认识我,你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学生A:老师,您叫什么名字?学生B:老师,请问您尊姓大名?老师:我的名字叫于永正。学生:于永正?老师:到!(一片笑声)幽默的语言交流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同时,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人文教育内涵,体会人文思想。此外,在人文课堂氛围的营造过程中,为了达到高效性人文教育状态,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关爱,然后,共同解决语文学习难点,感悟人文精神,同时,激发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
(三)挖掘教材人文精神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对人文教育的更好融入,应注重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为此,应注重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选择富有思想内涵、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例如,在达尔文《物种起源》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从“深刻的印象”角度出发,自主阅读课文,同时,勾画优美词句,感受达尔文所要表达的严谨科学态度,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最终将文章内涵与自身学习状态相联系,改变原有浮躁的学习心理,且调整个人目标,完善个体品格。第二,在人文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应注重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教材课文相关知识点,然后,通过对课文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整体的人文精神。例如,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讲解过程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诗句相关资料,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经历,继而感悟陶渊明在诗句中寄托的思想情感,挖掘诗句丰富的人文意蕴,最终受恬淡人文精神的熏陶,改变自身人生观念,形成良好的品质,做好自律、自强。综上可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教育环节的展开,可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为此,当代教师在实践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提高对人文教育融入问题的重视,且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自由、平等的课堂环境,然后,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和现有教材,传达人文意蕴,且对学生人文精神实施教育,提升学生美好品质,改变学生不端正的学习态度。
作者:罗魁 单位:四川省米易县丙谷镇初级中学校
参考文献:
篇5
一、课程与评价纽带的断裂
案例:人教版的文言文课程设置采用主题单元设计策略,如必修一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必修二情景交融(古代抒情散文)、必修三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等;高考是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的主要评价方式,福建省2012年《考试说明》明确考查的内容有:理解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句翻译、文言断句,分析概括文意。
现象:课程与评价纽带的断裂。《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人教版的课程设置意图重在落实这一目标;而高考重在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却忽视考查鉴赏评价、探究的能力。
对策:文言文教学应采用汲取民族智慧、审视古代作品与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在落实“文化”目标的同时,也应关注理解词句含义,注重以阅读实践提高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如在选择必修一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与必修三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相关文本时,避免出现《鸿门宴》(必修一)与《劝学》(必修三)篇幅“倒挂”的现象;高考考查内容应适当增加鉴赏评价、探究能力层级的内容,使之与课程设置意图相吻合。
二、章句与文化纽带的断裂
案例:《劝学》的两个教学片段:片段一,初步感知,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片段二,合作探究,你是如何对待学习呢?由学生试讲,教师点拨。
现象:章句与文化纽带的断裂。王荣生教授认为:“文言文教学需要一体四面,需要考虑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该案例的两个片段分别试图解决章句和文化两个层面的问题,但忽略了这两方面的联系,使课堂教学要么“死于章句”,要么“毁于清逸”。
对策:陈寅恪先生曾说:“依照今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可见,章句的理解与文化的赏析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是相辅相成的,要让古词语的语境释义与文学、文化的赏析相结合。该案例的两个教学片段应合二为一,不应独立分割。
三、问题与思考纽带的断裂
案例:《劝学》的教学片段:围绕三个问题讨论,第一题: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第二题: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第三题: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段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现象:问题与思考纽带的断裂。该案例师生互动表现为师生问答,知识与技能虽在相关问题中有所体现,但教师的问题设置替代学生思考,致使着力点不明,学习效率存在变数。吕叔湘先生曾在1978年提出:“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人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而以问题代替思考正是 “咄咄怪事”的罪魁祸首。
对策:师生互动变异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学生的主动思考,学跟着教走。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的艺术,一大部分在于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以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从中不难发现,教师应该为学生奠定“思维的台阶”,引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文化的铺垫促成学生对章句的理解,完成先学;再根据学生对章句、文化的认知设计教学,完成后教。
四、识记与吟咏纽带的断裂
案例:《劝学》关于“诵读”的教学片段:第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读错的地方;第二,全班齐读;第三,背诵全文。
现象:识记与吟咏纽带的断裂。积累大量的固有词汇、句式、语段模型和文章模型是吟咏的一个目的,但吟咏绝不是以识记为唯一的目的,它还在于通过对作品音声节奏的感受,由文入情、由文本世界进入作者世界,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境界。
对策: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读出来。这无非如孟子所说的‘以意逆志’,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先生所说的“美读”才算得上是“吟咏”。 桐城派作家姚鼐亦云:“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也只有这样的“吟咏”方能成“内行”。
五、训练与展示纽带的断裂
案例:《劝学》关于“练习”的教学片段:第一,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词、实词;第二,翻译“积土成山……用心躁也”。教师订正、指导。
现象:训练与展示纽带的断裂。该案例中练习的设置仅仅是习题或知识点的堆积,表现出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特点。教师单纯订正练习的答案缺乏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认知,特别是缺少问题的设计和生成,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无多大益处。
篇6
我国历来重视诗歌的教化作用,历代大儒、大师无不经历过古典诗词的浸润。孔子就在《论语》中对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现在的孩子,背不了几首古典诗词已经不是新闻。我常常杞人忧天:传统古典文化严重缺失下的青少年怎堪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呢?加强青少年的古典诗词教学实在是刻不容缓。
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往往包含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
一、加强古典诗词教学,益处多多
1.古典诗词教学可以丰富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古典诗词语言的精纯是语言运用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作品,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渊薮。学生多读这类古典诗词,对于他们学习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有着直接的作用。
2.古典诗词教学可以愉情悦性
古典诗词教育是一种美育。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为人们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也非常适宜。学习诗词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意境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3.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健全人格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的花季,也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积累人生经验就需要得到启发和帮助。古典诗词是社会人生的浓缩,优秀的诗歌作品,总是从某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众多古典诗词都给学生提供了认识当时社会,体会古人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审美范本。
4.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启迪心智
英国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奇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然溯源到它;它同时又是一切其他思想体系的老根和花朵。”由此可见,“创造”乃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们用新颖的构思和奇妙的想象,在自己的诗篇中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广博、瑰丽、神奇的世界。中小学生多读些古典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唤起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发展想象力,进而诱发创造性思维。
二、在古典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理解古典诗词的悠久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关系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创造过程中,一代代文人墨客的辛勤笔耕,留下了一卷卷不朽的篇章。这些作品对我们后学者来说,可谓博大精深,但却因为年代久远而造成了较大的学习困难。这除了语法结构的差异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诗歌的时代背景及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难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光从词语解释、语法结构、篇章布局进行学习,还应该尽可能详尽而生动地透过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进入文章藉以产生的年代中去,使自己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明白诗人因何而发,为何而叹,我们也应入情入理,谈古论今,把诗歌中表达出的情感、理喻融化到自己的心境中,品味其语言美,鉴赏其因事而发的思想情感,以及亘古难移、影响至今的文人思想,进而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
2.理解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与生动形象的关系
灿烂的古典诗词为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历史和古代文化的特有的价值,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了摇口多姿的文学风格,创造了无与伦比的丰富优美的民族语言。我们应在拥有了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审美情趣的能力之后,去充分感受古代文学的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意境和美感。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使自己融汇于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体验到作品所饱含的感情和情境;通过内容的赏析,领会作者笔下生活的丰富多彩,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描写生活,把古代的 “彼情彼景”变成眼前看得见、耳边听得到、心中想得透的生动情境,进而感受到作品的意境,达到化深为浅、化虚为实的学习效果。
3.理清古典诗词学习过程与人生启迪的关系
篇7
一、古诗词默写失误及原因分析
古诗词默写题一般分为直接默写题和理解性默写题。直接默写题就是给出诗词的前半句或后半句,要求默写后半句或前半句话;理解性默写是给出内容方面的提示,要求默写出与提示内容相符的诗词句子。从历年阅卷分析看,学生在默写古诗词时,主要失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错。书写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同音字而错,如:“勿施于人”中的“施”误写成“失”,“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误写成“汉”,“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误写成“临”“零”等。二是因形近而错,如“天涯若比邻”的“涯”写成“崖”;“白发搔更短”,“搔”写成“骚”或“挠”;“海内存知己”中的“己”写成“已”等等。三是书写时添笔少笔不规范,如“似曾相识燕归来”中的“燕”漏写笔画,“舟”“丹”“凌”的点,漏写或者多点;“于”“千”连笔的不规范书写,导致字形变形;还有“淡”“凝”中三点水、两点水的连笔书写让评卷老师很难判定到底是几点水,或者又是“讠”字旁等等。
2.记忆错。把诗词中的关键字词与平时其它文章中常见词语混淆。如“长风破浪会有时”误记成“乘风破浪会有时”;“似曾相识燕归来”误记成“似曾相似燕归来”;“留取丹心照汗青”误记成“留取丹青照汉心”等等。
3.理解错。理解错有两种情形:一是对题目要求(即命题者意图)理解错误,导致不能按题目要求作答。如《岳阳楼记》中表明范仲淹政治抱负的名句,有学生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上去。二是对诗词意思理解错误,把不符合要求的句子答上去。如请写出一句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学生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上去。
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出现上述错误是因为教学上对某些能力的关注不够。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所以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多半是叫学生背诵,其它基本不作要求,因而常常出现古诗词教学只背诵轻理解、轻运用、轻书写现象。
二、提高古诗词默写得分率的策略
如果在古诗词教学或者迎考复习中过好以下三关,学生默写的失误就会减少。
1.过好诵读关,让学生记住古诗词。诵读的目的就是熟读能背,但老师往往只要求背诵,因而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多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知其音未晓其意,加上单调重复背诵,引起学生厌烦。过好诵读关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意思”。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有兴趣读、喜欢读。古诗词是最适合诵读的作品,在古时候它们都是可以唱的,因为它们讲究押韵平仄,节奏规整,读来抑扬顿挫。如果我们的教学能指导学生诵读时注意重音、语调、停顿、节奏,学生就能体会和享受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有意思、有味道地读着、背着,就能更加记得住、记得牢。二是要“有方法”。对要求背诵的古诗词进行“分类”背诵,如可以按年代,从诗经《关雎》开始背到《已亥杂诗》,可以把同一题裁的诗词名句归类: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或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山,水,花,鸟……或把同一作家作品归类等等。我还常常利用学生喜爱唱歌的特点,采用以唱助背的方法,以唱歌的形式背诗词。许多诗词本已被谱曲传唱,如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等,我们鼓励学生仿照这种形式为古诗词配曲,用唱的形式把诗词背下来。此外,还可以把诗词背诵与写作结合起来,在写作中学会引用古诗词,或者把古诗词改写,以此达到准确记忆的目的,从而提升积累的量与质。
2.过好赏析关,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因为中考古诗词多考默写基本不涉及鉴赏,所以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就不上鉴赏课,直接要求背诵默写以应付考试。殊不知这种舍本求末的方法,不但违背了古诗词的教学规律和课标要求,也让学生厌学。只有过好鉴赏关,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学好古诗词。根据课标要求,古诗词鉴赏不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因此,在上鉴赏课时不要作过多或过深的探究,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特征,了解古代的人和事,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热爱古诗词,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鉴赏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大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内容方面包括“知人论诗”“故事典故”“情感意境”等等。比如“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及其与作品的关系,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词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如李白的大气豪放,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清照的闲适与愁苦……形式上主要从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赏析,语言可以从平仄、音韵、格律、用典、炼字着手,表达技巧可以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手法着手。总之,要让学生喜爱,就必须进行赏析,不能为背而背、为考而背,要让学生因为喜爱而背。
篇8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066-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出现了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传统教学手段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客观。鉴于此,认清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和利弊,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对于改善课堂教学大有益处。
一、多媒体教学突显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投影仪等硬件设备为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软件)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多种媒体综合发挥作用,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文字规范,声音、图像兼备,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比如,我在讲授《中华民族精神》这一课时使用了视频――众志成城,让学生在观看汶川地震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会民族精神,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仿真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可以化解难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例如在讲授《文化创新》时我引用音乐赏析:《梁祝》,让学生在优美的经典乐曲中了解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
三、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实现模拟训练、测试评分,解疑释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实现人机对话式的互动学习和操作训练。面对计算机,学生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学习潜力,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总体水平
多媒体课件(软件)大都在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制作而成,充分体现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果,非常珍贵。教师之间交流多媒体课件(软件),既可以避免浪费资源、重复开发,又可以相互借鉴、集思广益,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下面是我在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中运用数字资源的教学探索。
1.艺术探究:利用多媒体展示徐悲鸿《奔马图》
你知道徐悲鸿的的作画特点吗?这一特点说明我们在文化创新时必须怎么做?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生活探究: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孝道、雕塑艺术
(1)你知道古代有哪些孝道呢?怎样对待这些孝道呢?
(2)从雕塑艺术的发展看,文化创新除了继承传统还应该怎么做呢?
(3)结合上述事例,思考: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时要注意什么?
五、利用多媒体引用音乐赏析:《梁祝》节段
在优美的经典乐曲中向学生展示材料――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
展示材料1: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学生练习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拉小提琴的一些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出了感动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它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这首反映中国古老而美丽传说的乐曲,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
思考:《梁祝》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途径?
展示材料2:美国肯塔基州州长和夫人一行15人首次来到中国考察,品尝中国肯德基店的玉米、老北京鸡肉卷、澳门蛋挞等独具特色的食品后由衷的表示,比起美国的肯德基,这里的食品更加接近中国人的传统口味,更适合中国人的食品健康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为什么能在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渡过难关,并得到快速的发展。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培育诗心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传承下来的古诗词句可谓字字玉玑,它是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是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最好教材,对于学生认识丰厚博大的中华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达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词教育,致力于培育诗心,而不在于培育诗人,更多地着眼于提升青少年的文化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弘扬古诗词文化,让孩子们拥有一颗“诗心”呢?
一、从兴趣培养入手,让学生亲近诗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换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兴趣来源于美的享受,正所谓乐在其中。所以,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古诗词之美,让他们情绪为之兴奋。如运用挂图、诗配画等直观教学过程,有利于相应诗词内容的视觉形象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诗词的兴趣。文字是抽象的,图画是形象的文字,采用“吟诗(词)作画,以画讲诗(词)”的方法可以打开学生的心扉,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图画,符合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符合古诗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教学《草》时,教师让学生画一画草的枯荣,画一画藏在土里的草根,画一画春风一吹,小草又冒出地面的情景。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在画一画中理解了诗的意思,感悟到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再如,在教学诗词时播放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美、音律美。同时,在平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可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代大诗人、大词人的生平事迹、生活年代也可以加以介绍,加深学生对古代大诗人、大词人的了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从诗词积累起步,让学生乐学诗词
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没有积累,学生古诗词的仓库就会贫乏,学生的古诗词泉流就会干涸,那么弘扬古诗词文化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积累是提高古诗词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弘扬古诗词的手段。因此,在古诗词训练中,要重视学生的古诗词量的积累,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词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思维和能力上“质”的提升。教学中,我们可以坚持每课一积的原则,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诵读一首新的古诗词、定期让学生制手抄报,内容以生疏的古诗词为主,有效的将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相结合。
三、注重诗词诵读,优雅学生个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诵读教学是经典诗文教学的独特优势。重视诗词的诵读教学,无疑可以使学生感悟到经典诗词的语言特色,并逐渐内化其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教学中可以采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自读、小组读、男女对读、表演读、集体读等多种形式进行诵读训练,以便使学生读起诗词有流畅之感,获得成功的喜悦。诗词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需要反复诵读,才能了解诗意、体会诗情、领略诗境。诵读可以贯穿在整个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学要点是教师精讲品与读的要领,要让学生读熟读透,要在朗读中品味,要在诵读中领略诗境。
四、注重诗词赏析,理解诗词内涵
其实,要想古诗词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我们不要只停留在积累、诵读的阶段,更应让学生去尝试赏析。从赏析中去感受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意境的幽怨、哲理的深刻、鲜明的节奏。能达到质的飞跃,使古诗词文化得到真正的继承和弘扬。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字词理解入手,逐渐过渡到名句的赏析,再到整首诗的赏析,通过赏析诗歌,使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内涵,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达到知识积累和情感陶冶的双重目标。很多古诗词的内容富有生活情趣,蕴含着哲理美。若引导学生尝试品味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再把它表演出来,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张扬学生的个性,又能让学生深入体验作者的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再现诗中的情境,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例如一组学生这样表演《赠汪伦》:两个学生扮演船公,一个学生扮演李白。李白跳到船上,忽然听到岸上有踏歌的声音。李白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学生扮演汪伦,两个学生扮演仆人。他们一边拍着手,一边用脚打着节拍过来了。李白与汪伦拥抱,李白说:“兄弟,多保重啊!”汪伦洒泪说:“今日相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五、善于引用诗词,增强表情达意效果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在学习、生活中引用,古诗词的学习也不例外。要想古诗词得以继承和弘扬,必须把重点放在生活、学习中的引用。如说话、作文我们都可以恰当的引用古诗词名句。例如“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告诉我们新事物的产生总是包含在旧事物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多少知心朋友所吟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可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等。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为学生们的作文增加亮点。
总而言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正确把握古诗词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诗心”与语文教育产生美丽的碰撞,让学生爱上古诗词,从而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让古诗词文化得以弘扬。
参考文献
[1] 夏五成.《开拓古诗词欣赏教学的广阔道路》《广西教育》,2010年第6期p.37-38》.
篇10
关键词:语文 课程 资源 整合 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资源的整合提出了要求,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以下是本文对语文课程资源优化整合的几点认识。
一、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实现课程优化整合
在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章大多具有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特点,富有较强的文化意蕴和时代气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本只是一个范例。”所以,我们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运用好这个范例,深入研究教材内容,从中挖掘出语文特有的人文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一定的特色。素质教育倡导教师应用好教材,因为教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利用语文教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加强学生对文本进行研读的训练。同时,教师要注重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融入文本内容提供条件,并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内涵,学习对文本信息的加工整理能力,以此来获取知识、拓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进步与发展。
二、合理调整教材布局,高效利用教材资源
通过对教材资源的优化整合,可以极大地节省教学时间,提高对教材的利用率,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探索应用中我们发现,现行教材的布局安排以及知识的系统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以增强文本的科学性与适用性。例如,在教学《学会合作》时,教师可以将文章结构进行详细解剖,甚至连课文中的过渡性语言都要进行详解,然后将文章一分为二,要求学生在其中添加与合作有关的正反事例,并添加开头与结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既有效利用了教学资源,同时也增强了作文写作的科学性。
三、整合其他课程资源,呈现开放课堂文化
新课程教学改革倡导跨学科学习,这就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文本内容,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这也是各个学科课程的共同需求。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用优质的学习资源来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语文与美术、音乐学科之间就存在相通的领域,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各个学科之间的交融和渗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实现语文和音乐之间的相互渗透,如,借助音乐来进行氛围烘托,渲染学生情感;通过音乐赏析,来释放学生情感;利用流行音乐,实施课堂导入等。尤其是在进行诗歌鉴赏时,音乐往往扮演了“引路人”的角色,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诗人所描写的美妙意境,有效地烘托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充满浓烈思想情感的诗歌时,采取音乐导入可以将学生快速引入诗歌意境;在教学戏曲时,可以与音乐教师达成共识,实现音乐课程和语文课程的资源共享,不但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高效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此外,美术课程中也包含很多可供挖掘的人文因素,加强美术与语文的课程资源整合,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形式的图文并茂,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经常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网络欣赏优秀文章,也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文章等,这些方式都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消灭错别字,掌握标准发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加强语文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供条件。
五、合理运用生活资源,搭建良好的课程平台
语文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体验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例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学习专栏等资源优势,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组织学生成立报刊社、文学社,并鼓励学生积极踊跃投稿;经常开展优秀文章的评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描写出来,以激发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全新体悟等,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可以为语文教学搭建自主、开放、良好的课程资源平台。
总之,课程资源的合理整合,不但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民主性,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研究,不断优化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方向,无所适从。
参考文献:
[1]吕品.通向成功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指南:读韩雪屏等主编的《语文课程教学资源》[J].中学语文教学,2008(07).
[2]王少元.语文教学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研究[J].宁夏教育科研,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