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朗读范文

时间:2023-04-10 01:2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木兰诗朗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木兰诗朗读

篇1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木兰诗》。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反思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学习《木兰诗》,要反复诵读,体会民歌明朗刚健的情味,在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基础上,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综合以上特点,我给这一课的学习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古诗内容,领会古诗情致。

品味曲折情节,深刻感受意蕴。

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情朗读课文,感受诗歌音韵。

赏析精彩语言,认识木兰形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品读人物形象,领会爱国之情。

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爱国、爱家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而七年级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阅历,还无法透彻理解木兰那女扮男装、征战沙场的爱国之情。因此,我把“理解人物形象,领会爱国之情”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新课标又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诗语言优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非常适合学生进行品读和赏析。所以,我把“赏析精彩语言,感受古诗意蕴”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教法: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迁移拓展法

教法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的,教师通过指导朗读营造良好的氛围,通过讨论点拨突破难点,通过品读鉴赏突出重点,最后通过迁移拓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达到学以致用。

学法: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

本堂课所选择的学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我用以下五个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创设情与景,营造氛围美”、“诵读木兰诗,感受音韵美”、“认识诗中人,品味形象美”、“欣赏诗中话,领会意蕴美”、“细数英雄事,感悟精神美”。下面我将具体分析这五个环节:

1.创设情与景,营造氛围美。

教师展示花木兰图片后出示问题:这位英雄是谁,哪位同学能讲讲她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使学生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2.诵读木兰诗,感受音韵美。

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仔细揣摩每段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语调。

(学生分组讨论、朗读,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大家都知道,朗读是走进诗歌世界的捷径。只有细心品读,反复吟诵,我们才能领会诗歌创造的意境,体味诗中包含的情感,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本诗语言优美,教师范读前两段,拉近学生的距离,也为本诗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

后面几段由学生自己分析、体会、大声朗读,并积极展示,力求体现诗歌的音韵美,同时在读中加深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让诗中质朴的情感在学生的朗诵中得以渗透。

3、认识诗中人,品味形象美。

让学生用“我从_______看出木兰是一个_______的人”的句式,品味木兰的形象美。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本诗情节曲折、意蕴深远,值得品味。

本环节,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引导学生赏析一处语言,如:我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看出木兰是一个勇敢、孝顺的人。既为学生提供了方法依据,也大大降低了学生评析的难度。学生接下来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细心品味,深深领会诗中人物形象美。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在巡视中用富有指导性的话语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当加以点拨,给予学习上的信心。

要求从课文中找依据,主要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寻读和思考,跟古诗的情感相融,相信一定能从诗中看似质朴的语言中,体会到木兰深深的爱国之情。

本环节突出教学重点,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4.欣赏诗中话,领会意蕴美。

设置两个问题:

(1)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样安排?

(2)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对学生的大胆想象与创造,我们要肯定。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诗词的内容也丰富了,学生就能体会诗词的意蕴,领悟诗词的意境,对诗词的了解会更深。

五、拓

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所以我提倡学完一首诗词之后,不妨来一个拓展,其实这个环节也可以贯穿在上述每一过程,处处寻找契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渗透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里的古诗词,蕴含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渗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我们必须把握这些古诗词,读出内涵,得到熏陶。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读读相关的诗文。如我们学习了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杜甫的《兵车行》、《垂老别》、《石壕吏》等作品。

篇2

一、《木m诗》的年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书下注解里提到《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如果把它定为北方的乐府民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南北朝的时间跨度太大,这种笼统的说法不能让人满意。就当时北方的文学状况,还是可以将其确定一个大致的上限的,在北魏前期,它是民间以及宫廷内盛行的一种乐曲。这一类歌曲经过翻译,也可以大致看出原来的痕迹。

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木兰诗中君主称可汗或天子,木兰家在黄河以南,出征地点在北边,看来这首诗是当魏迁都洛阳以后,六镇起事以前的作品。由此可见,木兰的事迹发在北魏建国以后,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而《木兰诗》的创作年代会更晚一些,这也是没有疑问的。所以,若把《木兰诗》说成是北朝的一首民歌,确实有待商榷。

二、关于诗中人物的姓氏

关于诗中木兰的姓氏,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小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

另外,作为一首口口相传的民歌,本身就是在无数民间艺人相互传唱、改编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原始档案尚不清晰,又缺乏正史记载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考证出木兰的真实姓氏呢?基于此,我觉得,既然花木兰这个名字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的形象代言人,那么,木兰还是姓“花”的好!

三、木兰的形象及主题

现行语文教材对木兰形象的定位,既是一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更是一个爱家乡、敬父母的孝女。

首先,从木兰诗的产生背景来看,孝道思想的失落是再造孝女形象的创作动机。《木兰诗》是当时朝代民歌中杰出的代表。通过塑造木兰这一孝女的形象来改变世风,向世人召唤失落的孝道思想,也是创作《木兰诗》的写作意图。

其次,从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来看,木兰是为了替父分忧,而不是主动为国出征。诗歌一开始就说木兰停机叹息,叹息的原因既不是木兰“思什么”也不是因为木兰“忆什么”,而是因为父亲年纪大了,要出征打仗。所以她毅然从军,尽一份女儿的孝道责任。

再次,从征路上,对爷娘的思念来看,木兰就是一个孝女的形象,而不是什么英雄。因为英雄不会儿女情长,因为他们以精忠报国为己任,舍小家而保大家。

最后,从辞赏还乡这一动人细节来看,木兰是一个不要英雄之名,只为父母尽孝的一个孝女,在木兰归家的喜悦和欣喜中,完全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奇女子。

由此可以得出:作者大概是借助这一人物形象劝喻世人孝敬父母、关爱家庭,为家庭承担其相应的责任。

四、《木兰诗》教学时的几点建议

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在教学时把其当成一首古代诗词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朗读

全诗共330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在读中把握恰当的语调,读出它的韵律来,初步去把握民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疏通文义,主要靠学生自行领悟,教师只作适当点拨

(三)要让学生注意这首诗铺排的手法

例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以及木兰购鞍马东南西北都跑遍等,都不是在说废话,而是在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全诗大半是类似的铺排式的语句,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四)引导学生结合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以补充诗歌留下的空白

可让学生体会木兰的思想感情,例如家人喜迎木兰一节,爷娘、姊、弟出郭相迎时的情景,细细地琢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幅完整的图画会帮助学生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木兰诗》一文给人们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她驰骋沙场的英姿,她以英武、机智赢得每一位读者的心,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若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当一个国家败到用一个弱女子的双肩为统治阶级粉饰太平的时候,这时再用理性的思维去看木兰头上的光环,它留给后人的思考也就耐人寻味了。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思维 情感 质疑 想象

思维,是语言内在的、核心的东西。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最深层次的就是学习其思维方式。所以,2011版课标把“发展思维”列入语文素养的范畴,并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要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从而让思维成为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

如何让思维成为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呢?只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有价值地质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

一、情感,是思维灵动的纽带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灵动的语文课堂应该洋溢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流淌在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教学活动不仅充满了内在的丰富情韵,而且充盈了无穷的活力。在课堂阅读中教师如何运用情感因素,从而将思维引向深入呢?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朗读为基础,将情感因素作为拓展学生思维的切入点。同时少不了析词解句,以读代讲,寓讲于读,从而实现师生思维和情感的共鸣。

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总得读。”朗读是有声的感染,它可以使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阅读中,可融情入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教学《我的母亲》一文时,学生在朗读“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这一句时,较难体会作者极其细腻和极巨变化起伏的情感。如何启迪学生心灵的顿悟、沟通与作者的情感体验呢?教师除了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验情感外,还可以启发学生:“当你背书背不上而被父亲打时,你的母亲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课堂气氛一下子就会活跃起来,学生七嘴八舌:“眼睛红红的、陪我一起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一位教育家说过:情通常是一堂语文课之灵魂所在。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心灵经受各种情感体验,精神得到陶冶和升华。

二、质疑,是思维灵动的深化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得。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疑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往往能被激发出来。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个别同学之间生成的有价值的疑问时,教师应巧妙地将疑问引向深入,把个别同学之间的争论变为全班讨论,启迪每个同学进行思考。

如教学《木兰诗》时,有一个学习小组围绕“木兰是否是英雄”展开了争论。部分学生认为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毋庸置疑,木兰肯定是英雄;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全诗基本没有写打仗的内容,很难看出木兰是英雄。这个争论很有价值,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全班学生对“木兰是否是英雄”展开大讨论。全班学生纷纷查阅资料、描述意境、交流见解。最后,全班学生一致认为木兰是英雄。因为尽管很多英雄人物是通过多场打斗塑造出来的,但只要认真地阅读完全诗之后,木兰的英雄形象就会跃然纸上。由“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可以看出木兰的勇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以看出木兰的坚强、勇敢。较为难得的是,有的学生还谈到了互文、反复、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有的学生在朗读方面做到了声韵铿锵、节奏明快,富有音乐感。

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的,在阅读过程中对于有价值的疑问教师要善于引导全班学生讨论,而不是置之不理或自己讲解。在师生双边动态活动中,通过“××同学,你怎么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而实现对有价值的疑问的解读。

三、想象,是思维灵动的飞跃

想象,是思维灵动的翅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仅仅照词语的字面意思理解语句,就有可能领会不到文本所体现的独特意境。相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想象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跳出文本提出并解答超出文本原意的新问题,就会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遇到穷光蛋的于勒时,我适时设问:“假如遇见的是百万富翁的于勒,情形又将如何?”这就跳出了文本的圈子,要求学生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发表自己对人物的再认识,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思维。从交流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围绕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进行想象。这是学生对文本的再认识,也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要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必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唯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最终提升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善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促使学生有价值地质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必然会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学生的思维,也必将让思维成为灵动语文阅读的奇葩。

参考文献:

篇4

1、了解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2、掌握诗文的含义。

3、了解木兰形象。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

①这是一首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经过文人润色后用文字记录下来。民歌是可以歌唱的,这首诗最后四句是歌唱者对诗中主人公木兰的颂赞之辞。

②这首诗一般都认为产生在北朝北魏的统治期间(386—557)。北魏(又称“后魏”)曾跟当时北方的柔然族多次交战,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正是作战的地点,在魏太武帝期间战争尤为惨酷,至449年才彻底击败柔然。

③木兰可能实无其人,所以姓花、姓朱、姓魏、姓木兰之说均系猜测或捕风捉影,我们用不着追究。北方民族尚武,女子也不例外,木兰女英雄的形象可能是据此创造出来的

二、正音、解词。

三、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后讨论这首诗的民歌特色。

步骤是:(1)教师范读后提出问题: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跟前一个单元里的文人诗歌有什么不同?

(2)学生齐读一遍后答问。

(3)根据学生答问情况再提问,再齐读全诗,进一步认识民歌的叙事手法。

①诗中大部分都是口头语,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如“阿爷无大儿”两句、“可汗问所欲”四句、“同行十二年”两句,跟平时说话并无二致,可见民歌是人民大众的口头集体创作。也有个别书面语句如“万里赴戎机”四句,这是诗在流传过程中经文人修改、润色的结果。

②民歌叙事常抓住重点加以铺排,铺排的办法很多:

排比:如“爷娘闻女来”六句、“东市买骏马”四句。

复沓:如:“问女”二句、“女亦”二句、“旦辞”八句(复沓跟叠句的区别是:叠句不换字,而复沓可以更换个别词语。)

顶真(又称“联珠”):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③民歌的基本形式是四句一节,偶尔也有六句一节的。本诗共14节(可让学生自行划分,除第8、11、12三节各6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

④民歌中有三种基本手法:叙述,称“赋”;比喻,称“比”;由一事物(往往有具体的形象)引出本题,称“兴”。(可让学生先分析开头两句和结尾四句,提出“兴”和“比”;再说中间——这就是“赋”。)

四、诵读练习。

步骤是:(1)归纳各段大意,再合并为四大段,分段进行背诵练习;(2)每段先齐读,再以点拨方式作诵读指导,然后自由练习背诵;(3)检查背诵。下面只写出诵读指导的要点。

第一段(第1至4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要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

①前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为什么?(要让读者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

②“不闻”——谁“不闻”呢?(父亲)这是木兰见到“军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停机而叹。父亲感到奇怪——这正是情节的开端,当轻声徐徐而读。读完,径直接读“问女”二句。

③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的,但其间又有变化。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宽慰老父)“昨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忧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情有变化吗?(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至此,木兰已说出自己的打算,可是父亲(还有母亲、阿姊)同意吗?(同意)但诗中不提,这是一次“跳跃”。为制造悬念,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第二段(第5至7节):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

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

①“东市”一句是承上文“市鞍马”而来,但中间又有“跳跃”,该怎么读呢?(要突然振起)下面三句呢?(要加快节奏)为什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②第6、7两节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诗中是怎样叙述万里征途的?(辞爷一宿黄河;辞黄河一宿黑山,两天就走完了,概括得多好。)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亲;向往战斗)“黄河流水鸣溅溅”给人怎样的感受?(悲壮)“胡骑鸣啾啾”呢?(战斗的激情。)

叙述和抒情二者哪一件为主?(抒情)思亲和向往战斗二者哪一种为主?(向往战斗)可见,这段当用抒情的调来读,既刚强又柔婉。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熟练地掌握诗文的意思。

第二教时

一、继续分析诗文。

1、第三段(第8至10节):十年战斗生活,入朝受贺,辞宫不就。

这三节课本原作两段,有两个场面。读第8节,要设想出“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其二》)的图景;读第9、10节,要设想出朝廷庆功盛典的情况。(李白诗句“隐隐五风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可资参考。)

朗读前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诗中写十年战斗生活,为什么只写战场夜景而不写木兰作战中的表现?目的是通过两处侧面描写(“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战士,都把木兰视为出类拔萃的战斗英雄。这样,木兰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中就变得更加鲜明了。

①“万里”两句写木兰到战场后回忆此番行军历程(上文“闻燕山胡骑鸣”表明已到战场),读时须有苍凉慷慨之感,中速。

②“朔气”两句概括了木兰十年战斗生涯,宜用悲壮声调读,引发听者的想象,用慢速;然后急转直下,读“将军”两句,可加快速度。

③“归来”四句,由庄严转为热烈。

④“可汗”之问要读得亲切,木兰答语要读得朴实无华、自然平易,才能再现女英雄的本色——她只是代父为国效力,毫无居功之心。

2、第四段(第11至13节):家人亲切欢迎,木兰恢复女儿妆。

要设想出家人迎接的具体图景:理红妆、杀猪宰羊,当在“出郭”之前;出郭相迎的岂止爷娘?姊、弟、乡邻必当一同前往。还要设想木兰家中居室的分布状况。诵读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其间亦略有变化。

①家人欢迎一节要有喜庆的气氛,节奏最快。

②木兰一到家,就是一副天真的女儿情态,节奏稍稍放慢,宜轻声读,以表现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读到“贴花黄”,应作一顿,为蓄势。

③“见伙伴”一节是全诗,首句说木兰,宜读得平缓,至“惊忙”要突然振起;伙伴语的重音在“十二年”“不知”上,“十二年”后应作一顿。

3、歌者赞辞(最后一节)

前三句都是铺垫,最后一句才是正意所在,语调当由平缓发展高昂。“安能”句本可写作“安能辨雄雌”,但这样写语意就平淡无奇了,加上“我是”二字,才能表达出歌者对木兰的崇敬感情;此句当读得字字清晰,掷地有声,切莫“吃掉”其中任何一字。

二、分析木兰形象。

1.让学生想象木兰形象前后的变化。拟将课文分三个部分让学生口头描述,凡合理的想象都应加以肯定。以下要点仅供参考:

(1)参军前的木兰(第1至4节):是一个勤劳勇敢的少女,.平日除织布而外,也练习骑马射箭,“褰裳逐马如卷蓬”;她关心国家大事,体恤父母的艰难;她代父从军,是经过反复深思的。

(2)参军后的木兰(第5至10节):木兰穿上戎装,横刀跃马,英姿飒爽,与男儿无异。在行军途中,她走马如飞,“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夜晚宿营,她既思亲又渴望参加战斗,心潮澎湃如黄河流水。在战场上,她左右驰突,剑动而敌奔,“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在朝廷的庆功会上,她颜色平易,毫无居功之心,深得天子喜爱,她只向天子陈述自己惟一的愿望:要回到父母身边。

(3)到家以后的木兰(第11至13节):她生活在一个充满亲情的家庭里,她换上了女儿妆,依旧是父母膝下活泼可爱的女儿。

篇5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是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载体。所以,老师一定要全面、深入、充分地理解教材,准确掌握教材中包含的教育元素,重视语言文字与思想内容的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特点,开展相应的道德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道德的渗透。

比如,在学习《木兰诗》一文的时候,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木兰这个人物进行了解,尽管木兰是一个英雄人物,但是,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普通人,她热爱亲人、勤劳善良、报效国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习其在生活中的品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德育素质。

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些德育元素也是深藏不露的。如将其人为地进行肢解,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展现,在德育渗透方面的效果就会比较浅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一定要避免采取一味讲解的教学方式,而是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一些德育元素,以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目的。

二、合理运用听说读写,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只要听老师范读,自己还要进行反复的朗读。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可以充分理解文章当中存在的一些信息,如关键词、中心语句等,进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予以理解。如此才可以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全面落实德育渗透。

比如,在学习鲁迅《故乡》一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读,尤其是文章的最后一句“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可以勇敢地面对。

三、总结

篇6

一、 听

初学文言文,要先学会听文言文朗读,把握语感,注意句读。许多老师可能会忽略这一步,让学生自己体会,自己阅读。其实,初中生文言文的知识积累不够,一些语法点、句式、文化背景都不了解,刚上初一的学生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所以,在学新课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多听读几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也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划分文言句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也可以教师范读,让学生认真听。同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再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加深印象。

例如我在教授《木兰诗》一文时,听完朗读后,学生应该大致清楚了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那么,木兰为何要代父从军?从军时候木兰有没有被人发现?最后木兰有没有打胜仗回来?这些问题都是学生们所关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句子:替爷征——买——不闻爷娘唤女声——不用尚书郎——还故乡,这样就可以理出文章的脉络: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其实,许多选入教材的古文故事性较强,可以通过对情节、人物活动的梳理来进行初步的感知,从感性上消除阅读的困难,增强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习惯,可以使学生听出一些朗读的“门道”,掌握朗读的技巧,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

二、 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反复朗读,自能领悟文章的旨意。文言文教学更应该重视朗读。首先,因为文言文大多以记叙故事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可以很快地根据对话的语境,人物身份以及故事情节,抓住对话中关键的语句,读出不同人物所表现的相应感彩。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如课文《愚公移山》中愚公和妻子、愚公和智叟的对话,通过学生们模拟对话,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愚公似乎愚昧:“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不讲究实际情况,一味蛮干。但是他的恒心又是难能可贵的:“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一口气地表明心迹,让智叟汗颜,也让人敬佩其意志。愚公的“长息”,表现的不是他的灰心,只是说明他面对困难、面对别人的质疑的冷静、平淡,因为他有信心后辈会接着完成目标。

其次,由于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有很大的差别,学生听了范读之后可能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因而需要学生们反复诵读,熟悉文言句式,明了课文的内容。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今天,课堂中充斥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们都抓紧一分一秒将知识传送到学生的脑子里,不停地复制、粘贴,哪怕是纯粹的“灌水”,也比做些效果不明显的活动要来得让人放心,家长们也有信心。但是这一方面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学生的大脑似乎只是知识的暂时货仓、流放地,没有经过系统地整理,在不停的填放过程中被机械地撑大。不要说让学生举一反三,即使要让学生记起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也很难,因为太乱了。同时,单纯的收放,框定了学生的思考模式,学生的分析、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尤其是在文言文学习中,许多学生就是一味地包容教师所下达的语法知识的条例,句式的清规格律,却没有基本的语感,没有基本的阅读习惯,没有基本的分析方法。因此,在“听”完后,老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读,让学生反复地读,而且最好能够争取在课堂上完成,引起学生的重视。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每字发音正确、规范、清楚,并提醒学生克服误读和落读。这不仅是朗读的一项基本功,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朗读时的句读停顿要正确,这直接关系到对文章的理解。如《陈涉世家》一文“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乡邻之生/日蹙”等句子,朗读时,句读停顿出现错误,句子的意义就会出现歧义。指导朗读时,还应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扁鹊的几次劝告一次比一次急迫,而蔡桓公的几次回答一次比一次不耐烦,在朗读时就要注意语气和情感的变化。

其三,默读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自读课文时进行。在不出声、不动唇等默读要求下圈点难懂词句,并动手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默读习惯。运用到长篇文言文的阅读中,默读不但省去大部分朗读时间,还可使学生集中精力突破难点,还培养了学生“读书必动笔,动笔必动脑”的好习惯。

同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对比诵读。同时代的文章、同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等,可以分析出作者的思想变化轨迹,甚至是作者的困惑。这就有利于我们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总结时代特点,归纳作家的写作风格。

三、 背

于漪老师曾说过:“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背诵是很关键的环节,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应加强学生的背诵,良好的背诵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背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内容,有利于记忆文中的重点字词。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背诵时,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记忆方法,如分段背诵,相互背诵、查漏补缺、反复背诵、突破难点,以及理解记忆法、尝试记忆法和协同记忆法等,来提高学生背诵的实效。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组织形式宜灵活多样。背诵时,可以个别背诵,也可以分组背诵或齐背。在背诵与讲解的次序安排上,也宜灵活多样。对于较易理解的文章如《马说》《卖炭翁》《陋室铭》等,可以先熟读背诵再讲解分析。还可以创造竞赛的场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如举行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或把一些作品改编成小品进行表演,充分调动学生读背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去完成读背的任务,活跃课堂气氛。

背诵是一种过程,默写是检测这一过程的极好方式,默写是对课文理解的另一种内化。因此,在完成背诵之后,还不要忘记即时抽查学生的默写情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深化对课文的认识。

篇7

一、指导学生诵读,提高诵读效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初中生要反复诵读大量经典的古诗词,在积累中培养语感、提高素养。古诗词的诵读不能简单理解为朗读,它要求熟读成诵,读出音律美,读出意境美,读出情感美。诵读应该贯穿在诗歌教学的全过程。初中生还要从“诵读”过渡到“欣赏”,“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诵读的这些目标,没有教师的指导很难完成。诵读的形式有多种,教学时要注意变化,以避免单调乏味。从过程看,诵读讲究层次,比如,有的教师总结的的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步“抓字眼,晓诗意”;第三步“入诗境,悟诗情”。每次诵读,要达成一个目的,让诵读循序渐进。

有的教师执教《诗词曲三首》一课时,在录音播放后,多次让学生大声朗读诗词、背诵诗词,但是没有指导学生注意朗读的重音、节奏、语气、语调等问题,也没有对每一次的朗读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缺少层次性朗读指导。同时,教师在学生朗读后缺少评价。如果学生的朗读没有得到及时的指导和激励,那将很难达到朗读目标。

同时,语文教师应锻炼诵读能力,让诵读成为教学和生活的习惯。教师的范读在诵读教学中作用巨大,录音和课件都不能代替,教师在诵读方面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朗读。

二、随文指导学生修辞知识,入情入理地欣赏古诗词

在古诗词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用典、互文等修辞,教师如果不随文指导修辞知识,它们会成为初中生阅读古诗词的拦路虎,直接影响学生的诗词欣赏。

《诗词曲三首》分别是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范仲淹的《渔家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次出现用典,李白的“明朝散发弄扁舟”和范仲淹的“燕然未勒归无计”,分别引用关于范蠡和窦宪的典故。教学时可以顺势提问:这是用典的方法,这里用典有什么作用呢?对于范仲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的理解,多数学生会按字面语序理解为因忧国思家,诗人彻夜难眠,满头白发,士兵们也流下热泪。在执教时,我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难道白发的只是将军(诗人),流泪的只是征夫吗?学生们很感兴趣,讨论激烈。这时,我适时提醒学生,有一种“互文”的修辞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要前后补充从整体理解其意,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句也有互文修辞,可理解为:因为忧国思家,诗人(将军)和士兵们都满头白发,流下热泪。

三、适时点拨古诗词常识,让学生了解诗词曲的传承与创新

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唐诗宋词元曲”这句话,却很少有学生了解唐宋元时代的文学艺术长河;都知道并背诵过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却很少有学生能说出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诗体。如果学生只是孤立地背诵几篇诗词而不了解诗词曲的流变,则显然不够。语文教师只有适时的引导、精简的点拨、巧妙的设计,学生才能体会唐宋元时代的文学艺术长河,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编选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范仲淹的《渔家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难发现,分别是唐诗一首、宋词一首、元曲一首。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我们常说“唐诗宋词元曲”,今天借诵读欣赏《诗词曲三首》来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聆听唐宋元时代艺术的最强音。用简洁的导入语把三首古诗词联系起来学习,让学生了解唐诗、宋词、元曲的继承与创新。

篇8

【关键词】新背景 初中语文 古诗词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是我国文化的一颗永恒的明珠,在我国的优秀文化中有着特殊的位置和作用。我国一直有“诗国”的美誉,从诗经到现在诗词一直伴随。作为独有的文化,古诗词也一直是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古诗词不同于现代诗,它的诗语节奏感和凝练感较强,对强化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技能有着推动性的作用。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往往采取的是注入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学生感受不到古诗词的韵味和魅力,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制约了古诗词的传承。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以朗读启感

古诗词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它的产生本身是对情感的一种抒发和寄托。初中生年龄有限,他们难以一下子体会和感悟,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朗读即是让学生大声的将内容读出来,把死的语言转化成为口头表达的语言,以有声来吸引自我的思维,引导自我思维去感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能够启发学生的情感,更容易促使学生与诗词产生情感共鸣。最简单的朗读过程中,音声的轻重、音量的高低、音的长短等,都代表着一定的情感。同时,朗读适合全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便于引导,学生也便于实施。对此,笔者认为,朗读可作为古诗词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启发学生自己去读、初步产生一定的情感。

如:在学习《江城子》教学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朗读几遍,逐渐的感受诗词中言语的雄浑有力,越朗读声音越高亢,语速越慢,慢慢地自我融入到朗读中去,感受文章中蕴含的作者那种壮志未酬、想要报国的豪迈之情。再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教学内容时,学生一开始朗读的比较快,越朗读通过“字”越能感触文章“愁苦哀怨”的主题,进而,朗读时候声音逐渐放低,语速也变慢,促使自我思乡情感的产生。

二、以改写强化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古诗词距离学生的心理认知有很大的距离,他们不能够充分的体会和感悟,对此,笔者尝试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到其中,更好地体验古诗词的内涵和韵味。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感性思维超越理性思维,在分析和认知事物时更多的是感性理解。从古诗词的学习角度来说,改写更适合初中生的心理认知,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融入到古诗词中,实现自我的体验。改写即是学生通过自我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知结合自我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发挥想象力,对古诗词进行创新展示,让学生深入体验古诗词的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想象能力的提升。

如:在学习《木兰诗》教学内容时,笔者鼓励学生模仿电视剧《花木兰》对其进行自由的改写,学生有的将其改编成为剧本、有的学生则模仿林俊杰的《曹操》歌曲,将其改编成为“说唱”歌词,还有的将内容进行续写,甚至还有的将其改编成为穿越剧,自己直接参与其中等,以多元化的改写形式来促使学生个性体验的产生,深化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三、以比较升华感悟

古诗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之所以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且久经不衰,更多的是因为其经典的表达形式和较高的意境,而这也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阶段性的目标。相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对于古诗词更多的是节奏和情感的体验,真正的感悟还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外力。笔者在教学中基于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采取比较教学的手段来强化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和掌握,深化学生的感悟。

如:笔者在教学中将李清照的《武陵春》和辛弃疾的《破阵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二者的共同点:作者的朝代都是宋朝,时局都动荡不安,他们都爱国,命运都一样的坎坷,都想要在那样动荡的社会表现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都有着理想抱负。其次,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之上,分析两者的区别,感悟不同诗词的不同意境、表达手法、情感等。从而让学生更清楚的感悟李清照诗词的情感的细腻,表达的委婉;辛弃疾诗词的大气豪迈等。以比较来深化感悟,形成自我诗词学习的知识链,提升自我学习古诗词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古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内涵等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作为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古诗词,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也注入活力,确保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古代诗歌种类丰富,既有古代诗,又有近体诗,还有词曲等。古诗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还可以陶冶情操,丰富心灵,提高文化素养。在进行古诗教学与赏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激情朗读、反复吟咏

语文课堂与其它课堂的不同之处 ,在于它有琅琅的读书声 。没有书声的语文课堂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古诗语言精炼,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最适宜朗读。教师朗读时要字正腔圆,充满感情,讲究语言的轻重缓急,注意节奏。要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领略其中的美感。学生自由朗读时应强调吟咏,要读出诗味来,还可以分小组读,男女学生分读,或举行诗歌朗诵会,赛诗会等。学生朗读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说明朗读技巧,并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朗读古诗之前,必须整体感知,明确诗人的写作意图,认真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诗的主题和艺术形象,理清思想感想发展的脉络,从而把握感情基调。对能突出表达主题的部分,朗读时要用重音处理,语调要高;对叙述部分可用平和的语调;对抒发强烈感情的诗句,应充满激情,用高昂的语调;而对悲痛诗句,则要用缓慢、低沉的语调,如读《石壕吏》这首叙事诗时就应该始终把握一种沉郁忧愤的语气,读《望岳》这首抒情诗应用热情奔放的语气来说,读《早发白帝城》这首诗应用轻快流畅的语气来读。只有饱含感情和适当的语调来读先打动自己,然后才能打动听众。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要用完善的语言技巧准确地反映作品的思想内容,细腻地表现感情。这方面要注意:1发音正确,吐字清晰,朗读准确无误,语言流畅。做到不读错字,别字,不丢字,添字,不颠倒,重复,这是进行朗读的前提,也是对朗读的基本要求。2注意诗句的重音和停顿。重音是朗读过程中,为了表现意境和中心思想,对文中的某些词或短语加以强调,重音的确定关键在于对所朗读文章内容的理解。而停顿则是在朗读过程中,为了把思想感情表达鲜明、突出而调节气息的一种方式。朗读中的停顿,往往不受标点符号的限制,而以表情达意为主要依据,比如在抒发强烈感情之后,可作适当的停顿。3朗读时还应注意语调的高低、强弱和语速的快慢,并借此表达一定的感情,给听众以美的享受。

总之,要搞好朗读,必须做到正确的思想感情与完善的语言技巧相结合,并需要反复练习,不断揣摩,在实践中逐步提高。作为教师,要通过范读经常对学生进行指点,耐心辅导,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感受意境提高欣赏能力

所谓“意境”,指的是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要想透彻理解古诗,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必须运用联想、想象进入诗人所创设的独特的意境之中。首先可通过品味语言,感受意境。古诗语言凝练、含蓄;再加上古人有“炼字”的传统,因而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诗眼”,体会她的妙处,运用联想和想象可进入诗歌所创设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孤”“直”“长”“圆”即为诗眼,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用一个“直”字却又突出了它的劲拔与坚毅之美。一个“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受。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出了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微带苍茫的感觉。这四个字形象地描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士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次借助音乐、绘画揣摩意境。古诗教学是美的传递,可以在朗读或品读时运用音乐营造浓郁的氛围。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配以悦耳的古筝;“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配以幽咽的二胡;“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配以铿锵的琵琶。教《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播放乐曲《烟花三月》,教《木兰诗》可播放古典音乐《十面埋伏》,教《渭城曲》可播放《阳关三叠》等。这些音乐对人心境有巨大的感召力,很容易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运用诗话结合的方法来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古诗的意境。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刻画细腻,描写生动,可以这样描述:鱼儿在毛毛细雨中摇曳而行,吐出串串水泡儿,轻盈地浮到水面上来;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欢快地掠过雾气蒙蒙的天空。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领略古诗的意境美,还可以放飞学生的想象,也可让他们给作品配画,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而且使教学充满诗情画意。

第三借助多媒体感受古诗的意境。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能再现诗歌的情景,使古诗内容形象化,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透彻的理解古诗。例如在教古诗《钱塘湖春行》时,通过录像再现,学生从屏幕上看到诗人身穿飘逸的长袍,骑一匹白色的骏马,漫步于蓝天白云,波平如镜碧绿澄澈的湖水边,漫步在青翠的绿草上,五颜六色的百花间……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尽情的品味春的勃勃生机。通过这些活生生的画面学生更生动形象的理解春的美景,体会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三、知人论世,透彻理解

篇10

一、创设情境,披文入情,低吟浅唱

古诗词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简练、含蓄,意象朦胧,意境深远。古诗词教学必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入境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前提。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作家遗闻轶事的介绍、角色扮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不管运用何种方式,只要能营造出学习的情境氛围,就是古诗词教学成功的开始。而披文入情的朗诵,是入境的关键。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并不急于播放课文的普通话朗读录音,而是首先请一位曾参加过市独唱比赛获奖的女同学模仿王菲唱《明月几时有》,歌声婉约悠扬,缠绵衷肠,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然后我又播放一位民间艺人用宋韵古调吟唱的视频,尽管听起来没有普通话那样字正腔圆,但看他那低吟浅唱的陶醉样子,同学们感觉很新鲜,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最后,我才播放普通话的朗读录音,让同学们比较以上各种朗诵形式的特点,选择你认为最喜欢的形式来朗诵本词。此时,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涌上来了,觉得读诗词的方式可以不那么正统、死板,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于是便大胆尝试:有用方言读的,有用普通话诵的,有模仿艺人摇头晃脑唱的,真是百花齐放,好不热闹。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状态,并逐渐感受到词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有了这种学习情景,再实施下一步的内容鉴赏,这样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二、深入文本,字斟句酌,品悟“韵外之致”

诗人的情感通常比较丰富,心弦幽微、灵敏,我们必须深入文本,字斟句酌,才能品出诗词中语言文字的韵味,才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古典诗歌的品悟,忌随意解读,无限衍义。南宋大思想家、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识得它里面的骨髓”说的就是感悟其“韵外之致”。下面以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上片为例作简说。

李煜是何许人也?他是南唐时的一位皇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他的词以他被俘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内容风格大不相同。被俘前多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被俘后多倾泻亡国之痛与去国之思,沉郁哀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就属后期之作,表现的是李煜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其词被前人评价为“字字血泪”。怎样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此特点,感知其中的“愁”与“痛”呢?

首句中,“无言”两字活画出词人的愁容,“独上”勾勒词人孤身登楼的身影。其下两句中的“如钩”不仅写月形,表时令,而且意味深长。接下来用的“锁”字,锁住的岂只是这满园凄惨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了。此景此情,一个“愁”字了得!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我让学生抓住“无言”“独上”“如钩”“锁”这些关键字眼,字斟句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入词的意境,品味词人内心的孤寂痛苦之情,学生就很好地领悟到诗词的韵味了。

试想,如果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字斟句酌,深入分析,以结论代替过程,以所谓的教师整体把握代替细致的品鉴,以粗浅的了解代替深入的思考,让学生机械地强记词中句子外,能品读出李煜由高高在上享尽荣华富贵的皇帝到成为苟延残喘受尽屈辱的囚徒内心的“愁”与“痛”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仿写续写,激发兴趣,提升能力

教学古典诗词,不仅要提高学生欣赏诗词的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且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如果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以各种形式来模仿创作或对原诗词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那么,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会更浓,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初一的学生对于什么叫词,什么叫词牌名都懵懵懂懂。我曾经在教完《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之后,让学生模仿原词的格式进行创作练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词,词牌名如何运用,体会写词的感受。全词共五句,第一、二、三句和末句都是六个字,前三句和末句就让学生填六个字;第四句四个字,学生就填四个字。选定一个题材,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我展示我的范例作品,说明我是如何根据主题运用相关的字、句对号入座的。这时学生觉得有点头绪了,我便鼓励他们说:“大家继续努力吧,说不定未来的大诗人就在这课室里!”一些悟性高的学生受到了鼓舞,很快就仿写出一些似模似样的作品来。我把较好的习作展示出来,向大家点评,希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学生觉得很新鲜,很投入进行仿写、创造,希望老师能赏识自己的作品,点评自己的作品。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写诗词的兴趣非常浓厚,对诗词的格式、规律,特别是对诗词的情感表达有了全新体验,深刻领悟到原诗作者的思想情怀。

后来,我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关于如何仿写诗词的教学课件,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此后,我每讲完一首诗或词,即使有些没有要求学生进行仿写,都有学生拿他的习作来给我看。我把好的作品收集起来,有的展示在班的“学习园地”里,有的投稿到学校的刊物里并被刊登,同学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大家写诗的兴起更浓了。学生的习作虽然稚嫩,用词、平仄处理方面或有不当,可是他们的创造力却很令人欣慰。

除了仿写诗词外,我还要求学生对某些原诗词进行续写或扩写。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些写作形式的训练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对诗词的学习兴趣,提升鉴赏能力大有帮助。

续写一般是对原诗词的结尾或局部进行再创作,如学完了《木兰诗》之后,我要求学生用白话文就“木兰是女郎”这个问题续写诗的结尾。结果,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惊叹。有的写一些奸臣得知木兰是女郎,于是向皇帝告密,皇帝龙颜大怒,要治木兰欺君之罪,木兰全家逃跑;有的写同行伙伴对“木兰是女郎”这个问题,回去该如何向皇上禀告的事,大打出手;有的写皇帝得知木兰是女郎,要治木兰欺君之罪,大批忠良为木兰求情,后来皇帝也不想失去木兰这位爱将,不但不治木兰的欺君之罪,还迎娶木兰为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