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金的典故范文

时间:2023-04-02 21:0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字千金的典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一字千金典故源流 典故变体 形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2

引言

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先进文明的代表,繁荣昌盛的重要表现。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朝代如何更替,社会如何动荡,精美绝伦的文章都是人们所景仰和敬佩的,其中也不乏出现许多赞美这些诗文的典故,如“字字珠玑”、“掷地有声”、“妙笔生花”、“一字千金”等。勤劳智慧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的典故就是最炫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们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我们应当致力于其研究,让其所倡导之精神延续下去。

一、“一字千金”典故溯源

[一字千金]yi zi qian jin

[典源]“一字千金”语出《史记・吕不韦列传》:“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盂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又《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注引桓谭《新论》:“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刘安)。聘天下辩通,以著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又王献之曾写字给一老母卖,得钱千金,见王献之《自论书》。

一字千金,赞誉诗文精美绝妙,价值极高,或文辞极其精练。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也形容书法作品的珍贵。初唐诗人王勃。“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特意空了一个字,都督阎伯舆用千金求一字。唐代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唐代吴融《赠光上人草书歌》:“不系知之于不知,须言一字千金值。”亦作“一字值千金”。宋代戴复古《望江南》:“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清代戏曲家李渔《意中缘》:“‘一字值千金’是说文理值钱的意思。”《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现代・梁实秋《雅舍小品一信》:“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订的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慨,轻易是不肯写信的。”

“一字千金”通常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对著作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亦可以用以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二、“一字千金”典故

典故一: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典故二:

南北朝时,梁朝有个叫钟峻的人。他写了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名为《诗品》。在书中他写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个字的作用价值一千两黄金。这是来自战国末期一个故事。

在那时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典故三: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典故四: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

“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三、“一字千金”变体形式考察

“一字千金”典故源于战国时期秦相国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使其众门客合著《吕氏春秋》,让人将书公布在秦都咸阳城门之上,并悬挂千金,宣称能删改一字的予以千金重赏的故事。后用此典称誉诗文精妙,不可更改,价值极高,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延伸了许多典型。

“一字千金”典故形成之初,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汉代王充所用“言金”,南朝用到“一字千金”。

言金由贵家起,文粪自贱室出。

陆机所拟之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唐朝时期,随着语言及文学体裁的发展,“一字千金”典故的使用日渐增多,使用频率远多于南北朝时期,并出现了“千金字”、“一字千金”、“金悬秦市”、“挂秦金”、“吕相金”“一字直百金”等变体形式。

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

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阳,陆生闻而罢笑。

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貌愧潘郎璧,文惭吕相金。

况潮小篆逼秦相,快剑长戟森相向;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孥肉屈强。

题诗更相忆,一字重千金。

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

宋辽金元时期“一字千金”使用不似唐朝广泛,但也有衍生出新兴变体形式,如“一字百金”、“唏价咸阳市”等。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不应太玄草,唏价成阳市。

明清时期是“一字千金”典故出现的又一高峰期,这期间“一字千金”典故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同样也出现很多新的变体形式,如“千金咸阳市”、“吕览千金市”、“国门悬吕览”、“金悬咸阳”、“秦市悬书”等。

岂有千金成市字,犹馀五石惠生瓢。

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成阳许座城。

从此国门悬吕览,听他辨舌骋仪秦。

辛卯荐贤书,金悬成阳市。

长门卖赋司马,秦市悬书吕韦。

言古诗,则日(十九首),亦知其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者乎?

这个办书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价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

篇2

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知道有哪些洛阳纸贵可以知道摘抄的好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洛阳纸贵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一、洛阳纸贵含义洛:洛 luò 〔洛河〕水名,在中国陕西省。 〔洛水〕水名,源于中国陕西省洛南县,东流经河南省入黄河。古作“ 雒”。

阳:阳 (陽) yáng 明亮。 中国古代哲学 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 温暖:阳春。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 凸出的:阳文图章。 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 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 男性生殖器 :阳痿。 古同“佯”,假装。 姓。

纸:纸(紙) zhǐ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纸张。纸币。纸烟 。纸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纸醉。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纸空文。

贵:贵 (貴) guì 价钱高,与“贱”相对:贵贱(a.价格的高低;b.指人的地位高低;c.方言,无论如何)。春雨贵如油。指地位高:贵族。贵戚。贵望(尊贵的门第和声望)。 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贵国。贵庚(请问别人年龄)。贵姓。贵干(问人要做什么)。特别好的,重要的:贵重。珍贵。尊贵。民为贵 。 值得看重,重视:可贵。 指中国贵州省:云贵高原。 姓。

二、洛阳纸贵典故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三、洛阳纸贵造句1、王教授的作品出版后,风行一时,真有洛阳纸贵的势头。

2、这些作品也许都曾洛阳纸贵过,但平心而论并非最好。

3、引起洛阳纸贵的作品,却未必都是上乘之作。

4、该文很快传入国内,一时间洛阳纸贵,版本众多。

5、这部小说情节迷人,出版后必然能洛阳纸贵,广受好评。

洛阳纸贵的成语造句相关文章: 洛阳纸贵的造句大全

用成语洛阳纸贵怎么造句

用洛阳纸贵造句

洛阳纸贵的的造句

用洛阳纸贵造句|字词解析|近义词|反义词

洛阳纸贵成语接龙

关于洛阳纸贵的故事及造句

洛阳纸贵怎么造句

购买一词的意思和造句

篇3

自古以来,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生活习惯尚且不同,更何况不同民族。汉英习俗差异性以“狗、猫”最为典型。与之相关的习语多为贬义,如“狗苟蝇营、狗续貂尾、狗彘不如”等。中国人眼中的狗其实是各类人的丑态。而英国人将dog视为同伴。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Dogdoesnoteatdog(虎毒不食子);helpalamedogoverastile(济人之急)等。可见,英国人心中的dog与人是equal的。常言猫狗不分,中国人对猫好过狗,如“背弓如猫,腰壮如熊”;而cat在英文中不及dog,如:Thecatshutsitseyeswhenstealingcream.指“掩耳盗铃”;letthecatoutofthebag.表述为“泄露天机”。

二、民族心理

思维方式是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在形成民族心理差异中的影响不容忽视。大自然赋予中华民族较为适宜的居住场所,几千年来,人们信仰阴、阳二论,认为万物由两极构成,如《易经》所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偶数被视为吉祥之数。如“两全其美(tobecompleteinbothrespects)、八斗之才(amanofgreattalent)、十全十美(bedonetoperfection)”等。与之相反,英国人的祖先栖居于环境十分恶劣的岛国,征服欲望极强,认为万物是对立的,对奇数甚为偏爱(13除外)。如inseventhheaven(心情愉悦);givethreecheersfor(三呼万岁)等。

三、

佛教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历史,唐•杜牧《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足见当时佛教的盛况。西方上帝主宰一切,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救者,天助也);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God在第七天赐福人类,英国人对代表着圆满的数字seven倍加青睐。《圣经》中提及的如theSevenHolyVirtues(七美德);TheSevenSacraments(七圣事);TheSevenDeadlySins(七守护神)。奇数13却为不详之数。据说犹大以接吻为暗号,出卖了耶稣,使其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用AJudaskiss比喻那些阴险背叛的小人。门牌号、停车场号、宴会桌号等都有意避开thirteen。

四、价值取向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人认为国家、社会利益优于个人利益,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英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认为凭自身能力为个人荣誉奋斗是一种美德,如“EveryoneforhimselfandGodforusall.(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Selfisourcenter.(自我是中心);Everyoneisthearchitectofhisown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身幸福的建筑师)”。对money的理解亦不同,汉语有“视金钱如粪土”一说,而英国人认为“Moneyisthekeyopensalldoors(金钱是打开一切门户的钥匙);Moneytalks(钱能通神);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服从于金钱(Allthingsareobedienttomoney)”。

五、历史典故

汉英习语有不少源自历史典故,对它们不能仅从字面理解。如“一鼓作气(曹刿)、一字千金(吕不韦)、七擒七纵(诸葛亮)、入木三分(王羲之)”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源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源自《圣经》的如thegoldenbowlisbroken.(幻想破灭);turnadeafear(置若罔闻);turnone’sfacetothewall(心灰意冷);turntheothercheer(宽大为怀);seeone’sback(一知半解);showone’shorns(原形毕露)。源自希腊神话的如Brandfromtheburning(劫后余生);DamonandPythias(莫逆之交);restonone’slaurels(固步自封);Sphinx’sriddle(难解之谜);swordofDamocles(岌岌可危)等。

六、10以内数字习语的对比研究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道德经》中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一逐步产生万物,赋予万物以存在的灵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5]汉语的“一”字常用引申之意。如:一穷二白(bebackwardbotheconomicallyandculturally)、一念之差(afalsestep)、一视同仁(treatequally)、一丝不苟(bestrictinone’sdemands)、一目十行(readterriblyfast)、一窍不通(knownothingabout)、一言既出,驷马难追(whatissaidcannotbeunsaid)。上述“一”字与one的意思截然不同,one与a/an同意,无特殊寓意。数字“三”和“九”在汉语中属非常规満数,形容“数量之多、程度之深”。《说文》解释“三,天地人之道也。”这里的“三”是天、地、人的道术。“上方一画为天,下方一画为地,而居中一画则为人,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古代汉民族的宇宙观。”[6]故汉语中有数不尽的“三”。西方的three是上帝三位一体(Trinity,指圣父、圣子、圣灵)的象征,也被赋予深意。如Whenthreeknowit,allknowit.(三人知,天下晓);Numberthreeisalways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不同在于汉语的“三”字多含比喻意义,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Romeisnotbuiltinoneday)、两面三刀(beadouble-dealer)、三番五次(repeatedly;somanytimes)、狡兔三窟(afoxypersonhasmorethanonehideout)、犒赏三军(feastone’svictorioussoldiers)、三教九流(peopleinvarioustrades)、火冒三丈(flyintoarage)、连中三元(firstonthelistforthethreedegreesinsuccession)等。《说文》又曰:“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穷尽之形。”意思是说,九,阳的最大变数。字节像事物曲折变化直至穷尽的样子。“九”是“久”的谐音,故汉语中的“九”字有多、神秘、极限、天长地久等意。如“九五之尊(theroyalprerogative)、九死一生(aslimchanceofsurviving)、九牛一毛(adropinthebucket)、九牛二虎之力(allone’sstrength)等,而英文中的three和nine无此喻义。“任何语言的语音结构都是有限的,而客观对象则是无限的,用有限的语音结构去表现无限的客观对象,便有了谐音词语,故谐音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7]

汉字“四”因与“死”字同音,在中国被视为不详之数。含四的习语也多为贬义,如低三下四(humble)、四分五裂(bescatteredanddisunited)、狼烟四起(withalarmsraisedatallborderposts)、危机四伏(bethreatenedbygrowingcrises)、家徒四壁(aspoorasachurchmouse)、四面楚歌(bebesiegedonallsides)等。而英国人对“four”却情有独钟,认为它是power的象征,亦不忌讳。“六”是最吉祥的数字,如“六六大顺(allthebest)、身怀六甲(bepregnant)、三茶六礼(marrysomeonewiththeprosperceremonies)、六畜兴旺(thedomesticanimalsareallthriving)、六道轮回(thesixroadstorebirth)”等。但英文的six并不受人喜爱,从习语中,可见一斑。atsixesandsevens形容事情“乱七八糟”;knocksomebodysix指“给人以致命打击”;sixpenny指“便宜货”。“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与祭祀死者有关,不得人所爱,常比喻事情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如“七拼八凑(piecetogether)、七扭八歪(irregular)、七嘴八舌(allsortsofgossip)”等。而seven在西方文化中却是个十分神圣的数字。因此汉语中“七、八”不能与英语seven;eight混为一谈。汉字“八”与“发”谐音,在中国倍受欢迎。很多人对这几组数字:168(一路发)、918(就要发)、518(我要发)尤为痴迷。含八的车牌号、电话号、门牌号的价值也是一路飙升,一“发”到底。含“八”的习语多为褒义词,如“八面玲珑(beallthingstoallmen)、八方呼应(echofromallquarters)、八面威风(makeamagnificentappearance)”等。英文中的eight也有吉祥之说:《圣经》中寓为lucky,因有8人依靠诺亚方舟在大洪水中逃生;福音书上指manysonsandgrandsons,因耶稣的兄弟雅各生8子;婚姻中意味着happy,因两个戒指上下放置构成一个8的形状;8若被横放,则又是数字中“无穷大(∞)”的符号。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不同文化和环境的影响下,同样的数字,蕴涵的意义不同;在数量上,汉语的数字习语多于英语;在深度和广度上,汉英数字习语各有千秋。

七、汉英数字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就是将不同的文化进行转化。作为译者,应灵活巧妙的运用多种翻译技巧,增添文化传递的准确力,以期达到文化成功交流的目的。汉英数字习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译法:

1、直译法(LiteralTranslation)

由于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阅历具有相似性,有少量习语,在字面、隐喻方面的意思相同或相近,此类习语在翻译时可采用直译法。此方法既能保留原文的风格特色又能使译文读者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起一石二鸟的作用。如:“一成不变(maintainthestatusquo)、一言难尽(it’salongstory)、一劳永逸(onceandforall)、一叶知秋(Onefallingleafisindicativeofthecomingofautumn)、二龙戏珠(Twodragonsplaywithapearl)、十万火急(extra-urgent)、十生九死(anarrowescapefromdeath)、一分耕耘,一分收获(equalpayforequalwork)、一招不慎满盘皆输(onefalsemovemaylosethewholegame)、一心不可二用(Nomancandotwothingsatonce)”等。

2、套译法(CorrespondingTranslation)

套译法即用译文同义习语去套译原文习语的一种翻译方法,归属于归化译法。有很小一部分数字习语,在内容、形式、修辞手法、比喻意义上都相同或相近,在不损害原文的情况下,可使用套译法。这种译法,不仅使原文能够保持本身的特色,还能使读者感受更为亲切。使用套译法时,要注意原文中的地理环境、历史典故、风俗习惯等文化蕴意。如:“千钧一发(hangbyahair)、一败涂地(tomeetone’sWaterloo)、孤注一掷(killorcure)、接二连三(Oneafteranother)、半斤八两(Itissixofoneandhalfadozenoftheother.)、零七八碎(oddsandends)、评头论足(huffandpuff)、样样通无一精(jackofalltradesandmasterofnone)、五十步笑百步(thepotcallingthekettleblack)、三思而后行(Thinktwicebeforeyoudo)”等。

3、意译法(FreeTranslation)

意译法指译文与原文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一种翻译方法,也属于归化译法。有些习语,没有办法进行直译或套译,译者只能摒弃原文特色,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自己对原文意思的揣度,用相同的意思将原文表达的内容以不同形式展现给读者。此译法需把握好尺度,多一分、少一毫,都会改变原文初衷,故在遇到死角时,采用两种归化法,力求将原文意思进行精确转换。以下几组习语,均采用了意译法:“多此一举(giveapplestoorchards)、九死一生(anarrowescapefromdeath)、一不做,二不休(inforapound)、南柯一梦(afonddreamorillusoryjoy)、三长两短(Ifanythingshouldhappentoyou)、颠三倒四(disorderly)、五风十雨(Everythinggoessmoothly)、本末倒置(Putthecartbeforethehorse)、六神无主(outofone’swits)、七窍生烟(pissedoff)”等。4、释译法(ExplanationTranslation)释义法是指在翻译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成语、典故时,使用解释说明的手法,按语义、修辞或句法需要,在译文中增添一些解释说明性质的词汇,补充说明原文的意思。此译法,需译者将解释的内容与译文相互融合,将原文意思准确传递给读者。在双语文化或差异很大的情境中,当译文不能够直接说明原文的意思时,应使用此译法。在翻译时,为保持原文特点,保证译文准确度,常使用释义注释译法。如源自希腊神话中的习语:“theSwordofDamocles(悬在达摩克利斯头上的剑——临头的危险);CuttheGordianKnot(斩断戈耳迪之结——快刀斩乱麻);“AProcrusteanBed(普洛克路斯贰斯的床——削足适履);TheAugeanStable(奥吉亚斯的牛圈——积弊)”。源自《圣经》的典故:“Adam’sApple(亚当的苹果——喉结);SaltoftheEarth(世上的盐——精英);SellOne’sBirthrightforaMessofPottages(为碗红豆汤出卖长子继承权——因小失大);ThewritingontheWall(墙上的字——大祸临头)”等。

八、结语

篇4

摘要:诗歌是一种语言高度浓缩、形神兼备的艺术品。诗歌翻译除了要传递原文的意义与内涵外,还要涉及复杂的审美活动。诗歌翻译是一门艺术,是充满生命力的再创造过程,创造目的是重现原诗的审美效果。本文以许渊冲教授的英译古典诗词为例,对其译作中体现的“三美”原则进行探讨,证明原诗中的美是可以转移到译诗中去的。

关键词:诗歌翻译;再创造;审美效果;“三美”原则

作者简介:郭爱云(197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财经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8-0133-02

诗歌是一种语言高度浓缩、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从外形上看,诗歌是给人以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语言组合体,是语言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从内在形式上看,诗歌是对人生感受和体验的艺术表达;从文学的本体论层面上看,诗歌具有反思人生,体认生命的审美功能。诗歌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如何把它介绍给西方而又不丢失原诗的美,成为翻译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一、诗歌翻译的创造性

要准确理解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所反映出的意境、内涵与韵味绝非易事,而要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更是难上加难,所以诗歌是否可译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争论颇多。在某些译者看来,诗歌是不可译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诗人及评论家罗伯特・弗罗斯。他认为“诗歌是在翻译中失去的东西”,并特别指出诗歌的美一经触碰就会消失殆尽。的确,诗歌是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根植于民族的土壤之中,反映不同的生活习俗、文化底蕴和民族特性,诗歌中的典故、隐喻和双关语等有着特殊的含意,是各民族文化的积淀,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并没有完全对等的表达形式。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以铸也说:“我以为诗这种东西是不能译的。理由很简单:诗歌的神韵、意境或说得通俗些,它的味道……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机地溶化在诗人写诗时使用的语言之中,这是无法通过另一种语言(或方言)来表达的。”这的确道出了诗歌翻译的困难之处。因为诗歌要求在形式、韵律和意思上体现美感,但由于中西方语言形式和意义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译诗很难再现这三方面的美。解决此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发挥译者的创造性,在不可能的范围内找出可能来。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清晰地领悟和体现原诗的意义与内涵,又要有效地维护原诗的整体意象美。这就要求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要做出必要的牺牲和补偿,要对原文进行再创造,所以诗歌翻译是充满生命力的再创造的过程,是二次加工的过程。Susan Bassene曾说,诗歌翻译的任务就是拆散原诗的语言材料,然后在目的语中重组这些语言符号,译诗不是复制原文,而是创作相似的文本,是种子的移植。所以,诗歌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是创造出新的、符合目的语接受者审美习惯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把握和理解原诗,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在译文诗中传达出原诗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魅力,这要求译者不仅需要精通原文和译文的语言,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以及高深的文学修养。对于一首好的译诗来说,译者付出的艰辛不亚于原作者,甚至远远超出原作者。因为译者必须既是诗人,又是匠人,他既要用诗人的悟性和匠人的精确去把握原诗,又要用诗人的才气和匠人的细致将原诗的意象和美感尽可能地用对等的水平转换过来。译作既要在语言质地和整体文化氛围上体现原作和其附属的文化风貌,又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独立地成为目标语言中的典范作品。

二、诗歌翻译的标准――“信”中求“美”

我国的诗歌翻译一开始就敏锐地意识到诗歌的审美特点,注意到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向人们展现的是广阔的、无限的美的意境。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的美主要体现在境界深远绵长,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美在韵律起伏有致、跌宕有则。诗歌翻译应注重形神兼备,贵在重现原诗的审美效果。成功的诗歌翻译应体现出“信”与“美”的和谐统一:一方面要准确传递原诗的内涵与意境,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原诗的美学特征。人们常将诗歌翻译比作戴着手铐脚镣的舞蹈。所谓“手铐脚镣”指翻译既要受制于原文又必须忠于原文,尽管如此,它同时还必须是舞蹈,要给人以美的享受。

许渊冲教授是中国当代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的杰出代表。在中国诗词译介方面,许先生是把中国历代诗词全面、系统地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其英、法文译作多达五十余部,为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大量的诗歌翻译实践中,许先生认为译作最重要的是要传递出原作的“美”,特别强调“美”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他在继承并发展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歌翻译的基本原则――“三美论”。认为诗歌翻译不但要传达诗歌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其“音美”和“形美”。“意美”指的是诗歌的译文在意境上要优美。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的重要元素之一。译诗要将原诗所包含的内容再现出来,并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音美”指诗歌的译文在音韵上要优美。押韵是诗歌特有的特点和风格,所以诗歌一定不能译成自由体,否则就不能称其为诗。译诗要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形美”指诗歌的译文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对于“三美”之间的关系,许渊冲主张首先应追求“意美”,其次追求“音美”,再次追求“形美”,并力求三者的和谐统一。为了解决译诗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他进一步提出“三化”的方法论,即“深化”、“等化”和“浅化”,针对不同情境的诗歌,运用不同的转化方式来实现译诗与原诗意思、神韵、形式的最大一致性。

三、许渊冲英译古典诗词中美的再现

下面以许渊冲先生的诗歌翻译实践为例,揭示其翻译理论对其实践的指导作用,反映他在美学上的探索与追求。我们先看《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及其译文: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CATARACT ON MOUNT LU

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

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

Its torrent dashes down three thousand feet from high;

As if the Silver River fell from the Sky.

许先生译诗的特点是准确把握住了原作的意旨,译法灵活;注重“意美”,兼顾“形美”,并能传达“音美”。

“意美”主要体现在遣词达意的功夫上。许先生能准确把握原诗的精华,以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段再现原作的意境与气势,实有过人之处。原诗中作者遵循“七言诗第五字要响”④的原则,巧妙地用“生”、“挂”、“落”三字,赋予瀑布图以动态和跌宕的气势,使其在动与静、虚与实之中变幻。译者紧逼原作,充分发挥译语的优势:妙用英语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生动地再现了原诗的意境。

原诗的第一句写瀑布的背景。在诗人的笔下,香炉峰顶天立地,周围云海弥漫,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耀下生出紫色的烟雾。此句中的“生”字把本是静止的香炉峰写活了。许渊冲英文动词“exhales”(“散发出”或“呼出”)将物(香炉峰)拟人,该动词的一般现在时态即使读者感到景象就在眼前,又如实传译出香炉峰在天地间永存。作者以“a wreath of cloud”传译“紫烟”,其中“wreath”(“花环”)虽是名词,却有“缭绕”及“色彩绚丽”的生动意象。这一行译文字字珠玑,营造出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诗味甚浓,再现了原作中美不胜收的景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原诗的第二句中前四字“遥看瀑布”点题,后三字“挂前川”是诗人望中所见。瀑布本直流而下,诗人却用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呼应上文,使白浪翻滚、呈江河之势的瀑布从高耸入云的峰顶直挂到水面。译者与作者心灵契合,创造性地发挥想象,以英语动词“upended”(“被倒置”)这一具有被动含义的过去分词,来形容远望中的瀑布像“倒挂”的飞流,使人感到大自然有神奇的伟力,竟能把此巨物高高地悬挂于山川之间。这个词恰当的译出了弦外之音。无疑,此处通过发挥英语的优势使译诗与原诗具有同等的艺术魅力,既体现了译者对原文的独特理解,又反映出译者对译文的驾驭能力。

原诗的第三句中,瀑布显得更有气势。“飞”字生动地描绘出瀑布凌空而出、飞散而降的气势。“直下”写出山高水急,劈空而来,一泻千里的瀑布奇观。译文中以“dashes down”作谓语,既顺应主语“倒挂的飞流”的走向(飞下),又表达出瀑布凌空而落的磅礴气势,可谓一字千金。

最后一句,诗人以化实为虚的手法,从现实生活出发,将喷珠溅玉的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想象成银河自九天而落。诗人驰骋的想象视通万里,但夸张中见自然,新奇中见真切。译者发挥主体创造精神,用英语动词“fall” 的虚拟式“fell”,把现实中的瀑布和想象中的银河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不留斧痕,匠心独运,切近真实地传达了“落”字所刻画出的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跌宕气势。兼顾“形美”并能传达“音美”是许渊冲汉诗英译的见长之处。绝句是四行诗。英诗的四行诗格尤以狭义的四行诗(quatrain)最近似绝句形式。四行诗的韵脚比较多,译者按原诗的诗思节奏,择用aabb尾韵。为了押好韵脚,译者在诗句的语序方面做了必要的调整。例如第二行采用介词短语前置的句式(“Like an upended stream the cataract sounds loud”),就是为了使这一句末的“loud”和前句末的“cloud”押上韵脚。除此之外,诗句中多处用带有辅音[s]或[f]的单词(见第一行中的 “sunlit”, “censer”, “exhale”和“wreath”)及头韵(见第三行中的“dashes”和“down”,“three”和“thousand”,“feet”和“from”),虽略显参差,但却传译出了瀑布似激流奔涌,发出阵阵轰鸣的韵致。音律方面,译诗采用了抑扬格(iambic),且音步数目能做到每行相同,含六个音步(hexameter)。以第一行为例:The sunlit Censer peak exhales a wreath of cloud。由此可见,译者为保留原作的“形美”和“音美”颇费了一番工夫,使译诗大体上近似于原诗的基本形态和自然节奏。

对于《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翻译许先生基本上忠于原文的内容,但他将《西厢记》“闹简”中“你要会云雨闹中取静,却叫我寄音书忙里偷闲”翻译为“You want the cloud to bring fresh showers for thirsting flowers rising above the crowd,but order me to use my leisure to gratify your pleasure.”其中“The cloud brings fresh shower for thirsting flower”是出自雪莱诗《云》中的著名的诗句。诗歌中cloud, shower, flower元音[au]的三次重复和bring, thirsting中“ing”的两次重复使这句诗充满了内在的旋律和节奏,传达出作者其情悠悠,其意绵绵的神韵。许译直取雪莱的原诗原句,恰当地用在中西文化意象的表达上,构成了意象的融合,自然,流畅,没有任何斧凿之痕迹。这种对雪莱诗歌句的新用和妙用使译诗达到了与原文美学功能上的对等。当然这需要译者对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都有很高的造诣。

四、结语

诗歌翻译别是一家。提“别”字在于诗歌翻译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高超的艺术手段。诗歌语言精练而优美,且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充满无尽的意象和联想,艺术风格独特。因此,翻译时做到“忠实”与“达意”绝非易事,要做到“形神兼备”,使译文与原作相映成趣,更是难上加难。形象地说,译诗过程恰似南宗禅的了悟境界,先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充分领略原文的绝妙,如人行画中,耳聆山泉鸟语,目赏秋月风光,陶陶然忘乎其中。然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译者已将原文精华物我两化,天人合一,并驾着想象之舟,与原文作者心灵契合。最后译者以语出之,使原诗的景致在异域重现光彩。这就是所谓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的最高境界。译者没有英汉两种语言的精深造诣,没有披荆斩棘的独创精神和高超的翻译技巧,是难以达到如此境界的。

参考文献:

[1]、董史良,一些翻译家的翻译思想介绍[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闫军利,论诗歌翻译的“信”“美”统一――从《红楼梦.秋窗风雨夕》两种英译比较谈起[J],外语教学,2005,(06)。

[3]、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